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历史教学 > 《孝亲的文章》1100字:孝亲文章

《孝亲的文章》1100字:孝亲文章

时间:2019-11-25 09:41:5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孝亲的文章》1100字

孝亲敬老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的儿女有的把老人丢在家里不管,觉得他们老了、没有用了、是累赘,拖自己的后腿。父母不仅生了我们,还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拉扯大,他们用无尽的爱,指引我们,帮助我们。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患了病,手已经拿不动东西了。有一天吃饭的时候,老人又因为拿不稳饭碗而把饭菜洒了一地,而她的女儿就指着老人破口大骂:你怎么又把饭菜给洒了,还把碗摔碎了,尽给我添乱!你不知道我一天到晚多忙啊?回来还得伺候你,你还不省心,想成心累死我是吧?从此,她就不许老人在饭桌上吃饭了,而是把老人赶到墙角蹲着吃。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要遭自己女儿的骂,伤心极了,常常在墙角流泪。我听完这个故事后也很伤心,这个女儿怎么能这么如此的对待自己年迈的母亲?

我们不应该这样对待老人,而是应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身在外地的年轻人不要为了一味的工作,而忘了家里还有父母在盼望着你回家。

古代也有许多孝敬老人的故事,例如《黄香温席》:在汉朝的时候,有个人名唤黄香,江夏人。刚刚九岁时,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夏日来临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凉爽,使蚊虫不能靠近;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其父母的被子变得更暖和。还有《卧冰求鲤》:王翔的继母因为王翔不孝而生气,导致患了病。郎中说这种病要喝鲤鱼汤才能治好,王翔听了就去已经结了冰的河上,脱掉自己的衣服,躺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提问融化掉一部分冰,再砸开剩下的冰,只见冰下有许多鲤鱼,她不顾天气的寒冷,伸手进冰水里抓了两条鲤鱼来,回家给继母煲鲤鱼汤喝。这些故事真让人感动,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却做不到呢?

孝顺不是金钱,不是锦衣玉食,而是爱。我从小就没见过爷爷,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只是偶尔听爸爸讲起爷爷以往的事情。自从爷爷走了后,奶奶因为压力太大就改嫁了。奶奶这一走就是二十年,直到四年前因为年迈需要人照顾才回来。作为小孙子的我一开始和奶奶并不亲近,而且还认为奶奶是我们家的累赘。但是这四年来,爸妈对奶奶的照顾我都看在眼里。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糟,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吃喝拉撒全在屋里,但是尽管爸妈怎么忙却没有一句怨言。有时我会问:奶奶走了二十年,回来什么也没有,本来家庭条件就不怎么样,为什么非得留在家增加负担,而不送去大伯家?爸妈却说:别的不图,既然回来了,就得孝顺,就图个心安理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时就心想爸妈老了以后,一定好好对你们。如今已经踏入社会的我,会经常给家里打几个电话,发几条微信,问候奶奶身体怎么样。

在父母身边的人,请你珍惜珍惜在他们身边的日子吧!不在父母身边的人,请你多给家里打几个电话,陪他们说说话吧!不要因为工作很忙,就成为不能回家的借口。毕竟没有父母,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作文二:《尊师孝亲------》1600字

尊师孝亲------主题班会

八(6)班

活动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同学们从小有爱心,做孝亲敬老的好孩子。    “

一. 活动导入

1. 以一首歌曲《父亲》开始。

二.活动过程:

1.大屏幕,听《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的故事,思考并讨论:

1)、从哪些地方看出黄香十分孝敬母亲?

2)、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小结:黄香是个孝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

2、讲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

1)、学生讲自己听过的有关行孝感恩的故事 。

小结: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可人们总是深情地赞美他们,还把他们编进了书本,流芳百世。

2)、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吗?(生交流)

3. 怎样做个懂事感恩的人

1)、同学们,爸爸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无优无虑、心情舒畅,快快乐乐的环境下长大。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我们还听过一首孝敬妈妈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是《我的好妈妈》。

2)、小结:这首歌曲唱出了小朋友看到妈妈下班回来很辛苦,赶快给妈妈搬凳子,倒水喝,亲亲妈妈。这就是孝敬妈妈,尊敬妈妈的表现。

3)、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4. 看谁平时对父母了解沟通的多。

父母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我们又了解他们多少呢?

1、抽问题回答游戏,看谁回答最正确

(1)、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你是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的生日?

(2)、谁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父亲节是什么时候?

(3)、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东西?

(4)、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希望你怎么做吗?

(5)、你知道妈妈有多重吗?

(6)、你知道妈妈有多高吗?

(7)、你知道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吗?他们工作一天辛苦吗?

(8)、你知道爸爸妈妈平时有什么爱好?

2、快火车判断对错游戏

(1)你可以不经过父母的同意,随便出去玩。

(2)吃饭是等妈妈给盛饭。

(3)回家就要妈妈买零食吃。

(4)回家不认真写作业,老和妈妈顶嘴。

(5) 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做很多家务。

(6)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7)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

(8)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教导,不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9)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10)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认真完成作业。

5、总结我们怎么孝敬父母:

1了解父母各方面,如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吗?生日是什么时候?

2、尊敬父母,对老人有礼貌。

3、接受爸爸妈妈正确的意见,不乱发脾气,不顶撞父母。

4、不乱花钱,不提过分要求。

5、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6、多陪父母,老人聊天,给他们唱歌,跳舞,做家人的开心果。

7、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6、小小真心话——

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话语写到卡片上并带回家交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班会总结: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可以把心理话和父母说说,就是陪父母聊聊天,母亲节或者是父母的生日给父母一朵鲜花,或者是说一句祝福的话,如当妈妈生日的时候,祝妈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给妈妈洗一次脚,给妈妈盛饭等。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是对父母的尊敬。

6、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来结束我们的主题班会。   活动体会

本次活动充满了温馨,相信这次主题队会 “孝亲敬老,从小做起”主题班队活动留下美好的回忆,也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埋下爱的种子!

布置作业

一、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二、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三、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主动给父母过节,祝福父母生日·节日快乐;

四、开展给父母捶背·打洗脚水或洗脚活动;

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六、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

作文三:《孝亲尊师2》500字

“孝亲尊师”刘博

个人档案:

姓名:刘博

性别:男

出生时间:2000年5月22日

班级:四年级三班

个人爱好:看书

人生理想:做一名科学家

人生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家长评语:

孩子拥有一颗最好的心,最纯真的心关心体谅父母,尊敬感恩老师,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孝亲尊师”。

推荐理由:

懂礼貌,知礼仪,孝敬父母,尊重老师怀有一颗最真挚的感恩之心。

事迹材料:

一次次纯真的微笑,一句句暖人肺腑的话语,一件件虽微小却感人的善举,让一个普通的九岁孩童的心灵熠熠闪光。 在家里,总是主动帮妈妈干家务,扫地、擦桌子、倒垃圾,从不嫌脏累。他说:“妈妈上班太辛苦,自己是男子汉,应该照顾妈妈”;最喜欢看的公益广告便是“妈妈洗脚”、“关心留守老人”;每次捕捉到那些感人的孝敬镜头时总会露出

会心的微笑。

在学校,见到老师就问好的,那个孩子就是他;课堂上听课最认真、回答问题响亮的那个孩子就是他。小小年纪便懂得老师最辛苦,好好学习、学有所成便是对老师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那次,他听到老师上课时声音嘶哑、还不时咳嗽,便猜到老师生病了,就搬着自己的凳子,走上讲台,请老师坐下讲课,不让老师太劳累,课后还自制卡片送给老师,祝老师早日康复。

一个9岁孩童,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他那却用金子般的心灵,向社会传递着文明之光,孝亲尊师之光。

作文四:《尊师孝亲》700字

尊师孝亲、感恩的心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这首歌写的是我们的恩师工作的情景,也写出了恩师的伟大。

恩师像园丁,赋予我成长为参天大树;恩师像红烛,默默燃烧着;恩师像诗歌,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记得有一次,我偶然看到老师的课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用红钢笔记着笔记,精炼、准确、到位,十分用心,我不禁想起,老师在讲课时大汗淋漓,咳嗽不止的画面,心情一下变得沉重起来,老师为了将知识灌输给我们,使我们成为可造之才,花费了多少心血,多少精力啊!恩师辛勤付出,只为让我们不误入歧途,深陷囹囵,只为让我们走向辉煌美丽的明天。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敬亲人,不光是父母,还要孝敬你的每一位至亲。

我读过一个故事,内容讲的是一位老人与他的儿子,儿媳和孙子住在一起,夫妻对老人很不好,什么给他买最便宜的,还让他在炉子后面的角落里吃饭,一天老人失手打碎了自己吃饭的盘子夫妻俩就给他换了一只很便宜的小木碗。一日,老人的孙子在玩拼木片儿,他的父母问他在干什么,孩子说我要做只小木碗,将来为你们盛饭。夫妻俩听了很惭愧,从此对老人格外

孝顺。

瞧,这对夫妇又是让老人在炉子后面吃饭,又是给他买最便宜的东西,他们难道不知道,眼前的老人是他们的父亲吗?当然知道,只是他们从来都不清楚,要孝敬老人,可老人的孙子却很孝顺,要做木碗给父母盛饭,这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父母是一本百科全书,教会我许多道理;父母是一泓清泉,助我排去污物,父母是一盏启明灯,引导我走向正确道路。

尊师孝亲这个词说起来四个字,做起来一辈子。我们为什么尊师?为什么孝亲?只因他们付出了至多心血,培养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尊敬,孝顺,不为其他的利益,只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汇报带给我们无限启示的人。

作文五:《孝亲尊师》6000字

各位觀眾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談一個世、出世間修學的根本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孝道。中國傳統的文化,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而大乘佛法也是以此為根基。所以佛法傳到 中國之後,很快的就能被中國朝野所接受、所歡迎,它是有道理的。在佛家修行,諸位都知道,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十大道場。十大道場,不是學佛的人未必能說 得出,可是四大名山幾乎人人都能道出。這四大名山,第一個就是安徽的九華,第二是浙江的普陀,第三是山西的五台,第四是四川的峨嵋。諸位必須要記住,這個 順序不能夠顛倒,它代表甚深的意思在裡面。

大乘佛法修行的下手處,就是叫我們要學地藏菩薩。地藏是表法的,就是表示修學的理論與方法。地是說的大地,一切眾生所謂我們今天講的動物(我們 人也是動物之一),一切動物決定不能夠離開大地而生存,大地生長五穀雜糧,來養這一些眾生,地下有無盡的寶藏。佛以此來表示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性,佛說心性 就像大地,所以稱之為心地。心地裡面本來具足無量的智慧,無盡的德能、才藝;總而言之,一切的無量都是我們心性本來具足的,所以用地藏來表示。這一些寶藏 是埋藏在心地,就像金銀這些礦物,埋藏在地底下,如果我們不把它開發出來,這些礦石價值就很薄了。如何能把它開採、冶煉,使它成為稀世之珍寶?

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心地裡面的寶藏,要用什麼方法去開採呢?這個方法就是中國古聖先賢,跟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異口同音主張的孝道。由此可知,孝 道與師道是開發心地寶藏的一把鑰匙。因此,佛法的修學就是從孝敬處下手,孝敬達到了極處,那就是圓滿成佛。由此可知,整個佛法無非就是一個盡孝而已,這是 我們要認識的,我們應當有這個概念。中國的文字,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相形之下特別的殊勝,這是我們古老的祖先們,他們有真實的智慧,創造、發明這許許 多多的符號。文字就是一個符號,用這種工具(這個符號的工具)將他們的智慧,將他們的經驗,傳遞給下一代,千年萬世永遠傳遞下去,而不會變質。諸位想想, 這是一個了不起、偉大的發明,可以說世間中國、外國所有一切發明,比不上這個殊勝。

中國文字的結構,大致上有六個原則,我們稱它作六書。所謂象形、會意…孝字是屬於會意,就讓你見到這個符號,你去體會其中的含義。這個符號,上 一半是老字,下一半是子字,集合成一體才稱之為孝。這個意思可以說相當的明顯,諸位看到這個字,就知道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這是孝。如果上一代跟下一代 脫節了,這就是現代我們在

外國常常聽到的,有所謂代溝。代溝,孝就沒有了,孝裡頭沒有代溝,這個意義很深,諸位要用心去體會。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 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這個意思深了。如果我們只講父子,只講祖孫一體,這個意思淺,這個範圍小。而實在講,它的本意,它的真 義是無有窮盡的。從時間上說,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個整體。從空間上來講,所謂盡虛空、遍法界也是一個整體,這才是這一個符號所含的真義。

儒家有這個意思,但是說得沒有佛法清楚,在佛門裡面,特別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可以說把這個孝字說得淋漓透徹。《華嚴》承認虛空法界無始無 終,是自己的本體,是自己的心性。因此,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有情眾生也好,無情眾生也好;有情,我們今天稱動物;無情,我們叫它做植物、礦物,跟我 們自己是同一個生命體。所以佛在《華嚴》上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也就是說,我們自己那一天修行成佛了,你觀看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都成佛 了。這是什麼意思?這正是大乘經上所說的境隨心轉,心是能變,境界是所變,虛空法界是境界,境是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很深的教義,很不好懂,但是它 確確實實是事實的真相。

由此可知,不到成佛,孝道就沒有能夠做圓滿。可見得這一個法門真正是根本法門,任何一個人修學,都要從這個地方下手。《觀經》的三福,是我們修 行的基礎,修學的根本。第一句就是講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尊師,這是修學的根本。無論是世法或者是佛法,你要想在一生當中,獲得殊勝的成就,就看你 的根基夠不夠深厚。現在這一個時代,世間法我們姑且不論。我們是出家人,細細觀察出家修行人,無論在解門或者在行門上,都比古人遜色太多!為什麼會有這種 現象呢?那就是我們忽略了基礎的修學,也就是孝親尊師的修學,所以我們的成果比古人就差得太遠、太遠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孝敬要怎麼個修法,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這是教育根本的問題。儒家講的不少,佛法講的更多,他們確確實實有共同之處,那就是教學。佛法是教初 學,儒家講的是教嬰孩、教小孩,這個事情是有它的難處。作父母的人總是說不出,要求兒女對自己要盡孝道,這個話說不出來!那怎麼辦?一定要有第三者教導, 第三者好說話,所以教孝親是老師的事情。而老師對學生說,你要知道尊師重道,這好像也很難啟口,也說不出來。那怎麼辦呢?這一樁事情,一定要父母勸導子 弟,要教他尊師重道。由此可知,一個健全的

教育,圓滿的教學,一定是父母跟老師密切的配合,教學才能夠收到圓滿的成效。

以孝道而論,這是老師的責任,老師要教學生懂得孝道,懂得孝的道理。就是剛才講的,孝道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整體,不能分割的整體,一分割, 怎麼分割呢?在整體裡面,你生起了妄想,你生起了分別,你生起了執著,就把整體分割了。分割之後,那個境界就不好了。沒有分割的境界叫一真法界,這是佛經 裡頭常說的,一真法界是一個整體;分割之後,就變成十法界了。實際上這一分割,把一真法界就分成無量無邊的法界。而無量無邊很難講,在教學裡面非常不方 便,所以老師就把無量無邊的境界,把它歸納為十大類。諸位要曉得,這十大類是分割變現出來的境界,這個境界不是正常的境界。

這裡面,有佛法界、菩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下面有六道法界,六道是天道法界、修羅道法界、人道法界,再往下面去畜生、餓鬼、地獄,就分 為這十大類。這十大類是反常的,不是正常的。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呢?離開了孝道。所以先要明白孝道的道理,然後要懂得孝道的行法,也就是我們要怎樣下手, 從那裡做起。這一點,世、出世間聖人所說的完全相同。儒家教我們從孝順父母下手,釋迦牟尼佛也是教我們孝養父母做起。你看這是世、出世間的聖人,他們從來 沒見過面,一個在中國、一個在印度,他們的看法、他們的說法,竟然是一致的。這也許就是諺語裡所說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

所以教育,最根本的教育就是教孝,教你孝順父母,孝裡面最要緊的是順。我們懂得孝順這兩個字,孝是講理、是講道理,我們剛才略略的說過。順是講 事,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要能夠隨順父母,這個裡面就有難處了。儒家、佛家都講到,你的父母受過良好的教育,正知正見,那你隨順他一定得益。假如你的父母, 沒有受過好教育,貪瞋癡慢,煩惱習氣很深、很重,他對你要求、對你期望的都是不如法的,那麼我們也能隨順嗎?這是不是問題?是的。可是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呢?還是一個順,不管父母有理、無理,你都要能順。順的裡面不是感情的順,是充滿智慧的順,高度智慧的順,圓滿智慧的順,才是行門上的功夫,行門裡面的原 理、原則。

孔子說到孝道,就舉舜王給我們作一個榜樣,這在中國歷史上,一般讀過這些書的人都知道。舜在年輕的時候,他的母親,生母過世的早,他的父親又娶 了一個繼母,繼母生了一個小孩,就是舜的弟弟。繼母私心很重,愛護她自己親生的兒子,而對於舜,種種的虐待。舜的父親智慧也不高,處處

聽從他後娶的這個太 太。於是舜的生活就非常可憐。繼母是有意的虐待他,他的父親隨從後娶的這個太太,於是也是虐待前妻所生的兒子。所以他的處境就非常的艱難,言語造作、動輒 有咎,也就是處處都是錯處,沒有一樁事情是對的。於是言行舉止,沒有一樁能夠叫他父親跟後母滿意的。他雖然一切委屈順從,都得不到父親跟繼母的歡喜,但是 他的弟弟不錯,弟弟對他很好,常常幫助他,解決他的危難。

舜也非常聰明,的確是有智慧,以高度智慧來順從,逆境裡頭順從。父母要陷害他,把他放在一個井裡面,這個井是個枯井,他犯了錯,放在井裡面,把 他關在這裡面,把他活埋。可是舜早就料到了,恐怕將來有這麼一天,所以他預先在井裡面挖了通道通出去了,早就想到。所以許許多多次置他於死地,他都能夠避 過。父母對他這個樣子,他還是盡孝,一切都順從,得到鄰里鄉黨廣大人的讚歎。然後堯王(那個時候的國王)聽到這個地方有這麼一個孝子,真正是難得了,把他 請來。見了面之後,談話非常歡喜,知道他的情況,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把王位傳授給他。他的父母從此就回心轉意,這才叫孝道。父母再愚癡也要把他轉過來, 才叫盡孝!

一般人遇到這個環境,早就離家出走了,不會再回來了。舜不是沒有智慧,不是沒有能力,他離家能活得了,他也能闖出一番大事業,為什麼?就是為了 幫助父母斷惡修善,幫助父母能夠回頭,他能夠幫助他父母,就能夠幫助社會,就能夠幫助一切眾生。堯為什麼看重舜,就是看重這一點,選他出來做國君,一國人 的福報!所以中國人講孝,決定不會忘了舜王,他這個孝道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

孝養父母,這是佛教給我們的,那個養跟順的意思相同,意思都很深、很深。養不僅僅要養父母之身,也就是說,父母的生活起居要常常關心,要常常照 顧,這樣就算是盡孝了嗎?未必!父母物質生活不缺乏,還有精神生活,也就是說,一定要幫助父母常生歡喜心,這是盡孝。父母雖然物質生活不愁,可是精神不舒 服、不愉快,常常還有煩惱、還有憂慮,這是作子女的不孝。他的憂慮、煩惱從那裡來的?無非是人、事、物。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細說說不盡,居家生活瑣碎的 事情太多太多了,那裡能說得盡!只能舉幾個例子,希望大家從例子裡面去推廣,然後你自然就覺悟了。佛家講,你就會開悟。

譬如父母的兒女多,總希望一家和睦、歡歡喜喜、互助合作,這個家就興旺,家和萬事興。如果兄弟不和,你說父母憂不憂慮?兄弟姊妹都是父母所生, 在父母眼裡面是平等的。還有

妯娌之間,這是外來的人,兒子娶了媳婦,媳婦是外來的,不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生活環境的背景、意識形態也許多少不相同。女兒嫁 出去,女婿也是外來的。這些外來的現在變成一家人,如何建立共識,如何消除隔閡,也能夠像一家人和睦相處、互助合作,你父母才歡喜!這是一樁事情,我們有 沒有想到?

譬如現在我們在社會上常見的,報紙上、傳播媒體上常見的,為了爭奪財產,兄弟姊妹不和,往往為這些事情反目成仇,你說作父母的難過不難過?遺留 這個財產,反而不留的好!這是大不孝。再說,兒女在童年的時候,作父母的還算年輕,在童年的時候,你上學讀書,你的功課不好,父母操心;你不尊敬老師,不 聽老師的指導,父母憂慮!你跟同學相處不和,常常吵嘴、打架,處處都叫父母擔憂、操心,這不是孝道,這是不孝。學業完成,踏進社會,你有一份工作,你有所 事事,在社會上你會有上司領導你,你會有同事輔助你。如果你對於你的上司不尊敬,不接受領導,你的父母會憂慮。對於同事不能和睦,不能互相合作,你父母能 安心嗎?如果你是一個小單位的主管,你還有幾個部屬,你不能常常照顧他、指導他,你的父母也會把這些事情掛在心上,這就是不孝。

由此可知,孝道,理是圓滿的,落實在事相上也是圓滿的,無有窮盡。真正行孝的人,起心動念都會想到父母,父母不在了,還想在心頭。父母在,憂 心!不在了,他就不擔憂了,我們就可以隨便去造作了?不可以!父母不在也如同父母在面前一樣,父母之恩終身不忘。不僅是祭祀的時候,祭神如神在,神就是祖 先,我們世俗間,祖先的靈魂,不論它有沒有,必須有這個理念,想著父母常常在身邊,常常在看著我們,一舉一動都要規規矩矩不能有過失,有過失就令父母憂 心。

養父母之心,讓他常生歡喜心。這樣也就能算是盡孝了嗎?未必,那還有什麼呢?父母之志,你懂不懂?父母對你的期望,你要不能達到他的期望,你的 孝道就不圓滿。期望,有一些可以從名字裡面得知,但是現在人起名字,跟中國古人不一樣。古人起名字離不開宗法的制度。姓名,這個名字裡面,一定要顯示出輩 份。所以中國人名字是三個字,當中這個字是他的輩份,這個不能改的。末後一個字,實在講就是父母對這個小孩的期望。你能在這一生當中,所作所為名副其實, 那父母就歡喜了。

現代人沒有這個觀念,你看很多我們台灣同胞給兒女起的名字,都起些外國名字,這在古時候,那是笑話了。為什麼是笑話呢?父母大概希望這個小孩將 來做外國人,不要做中國人,這

成什麼話呢?這與孝道完全相違背了,太離譜了!換句話說,不愛國家,不愛宗族了,去當外國人了,這是大笑話。但是在現在大家 對於命名,父母對於兒女的期望,實實在在是跟中國古人有很大很大的差距。

可是學佛那就又不一樣。學佛,如果父母也學佛,子女也學佛,那父母對兒女希望他將來作佛、作菩薩。如果他學佛將來不能作佛,不能作善薩,你想想 看他多失望!這一點養父母之志,於是我們就明白了,父母對於我們有很大的期望。在中國古代,父母對兒女的期望,不是希望你作大官、發大財,實在講他不希望 這些,希望你在社會上作好人,做好事,希望你成聖人、成賢人。所以中國古時候,讀書志在聖賢,讀聖賢書志在聖賢。聖賢代表什麼意思?在佛門裡面,佛菩薩是 聖賢,佛是聖,菩薩是賢,它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可以說,世、出世間名稱不一樣,代表的意思非常接近。儒家講君子、講賢人、講聖人,這是儒家教學裡頭,等於 說是三個學位,像我們現在一般學校裡面,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可是如佛講的這三個學位,意義無限的深廣,不是現在學校裡的三個學位能夠相比的。

在佛法裡面,阿羅漢、菩薩、佛這三個學位,學位是平等的,人人可以拿到。但是生活不相同,不一定相同,工作不一定相同,可是都拿到這個學位。譬 如儒家君子,君子可以種田,可以作農夫;君子可以經商,可以作商人;君子也可以從政,作公務員。賢人、聖人亦復如是,聖人可以作政治領袖,賢人可以作他的 輔佐。同樣一個道理,在佛門裡面,阿羅漢可以示現在各行各業,菩薩也在各行各業,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大菩薩,不是小菩薩,以男女 老幼的身份,從事於各種行業。他是菩薩,如果他經商,菩薩商人;他做工,菩薩工人;他開計程車,菩薩司機;他從政,菩薩公務員。所以要曉得志在聖賢,意義 就完全不相同。

老師對於學生的期望,跟父母沒有兩樣,老師希望學生成聖、成賢,老師期望學生成菩薩、成佛,你才能真正為社會、為大眾造福。那一個賢人君子,那 一個佛菩薩,是自私自利的,是為個人的?所以教學、教育的目的在此地,培養一個大公無私,捨己為人的聖賢君子、諸佛菩薩,這樣孝道才達到究竟圓滿。你的父 母看到兒女作菩薩、作佛了,他開心了。所以我們要懂得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這心是情緒),養父母之志,志達到究竟圓滿,真的是成佛。你縱然是到等覺菩 薩,還有一品無明沒破,你的孝道還欠一分,一定要成究竟圓滿佛,孝道才圓滿。由此可知,整個佛法的

教學,沒有別的,就是孝道而已。

今天時間也到了,我就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謝謝大家。

作文六:《孝亲尊师》3600字

孝亲尊师

这些天写了好些“孝亲尊师”送人,在给人讲解的时候出来了许多,应一位兄弟的要求,我把这些写出来。其实这些话没有一句是我自己说的,如果是我说的,那肯定是废话,这些都是古圣先贤的谆谆教导,我只不过是道听途说一些皮毛而已。

“孝亲”和“尊师”各分三个层次,“孝亲”分“孝养”、“孝顺”、“孝敬”三个层次,“尊师”分“尊敬”、“遵从”、“尊承”三个层次,以下分别略说一下。

先说“孝亲”,孝为人伦之本,本立而道生,孝是所有一切智慧、财富、幸福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也。最基本的孝亲从向父母尽孝开始,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孝养。

孝养父母分两个层次:

1、养父母之身。一个孝子最起码的,要让自己的父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基本面上没有太多的忧虑,尽自己可能地满足父母的需求。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满足父母的需要,也要在父母跟前尽心侍奉,这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如果身在外地条件不许可,那也要常存此心。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应该意在近前侍奉上。但是,夫子又说,“游必有方”,这个方应该不是指方向、方位这些,如果父母知道你去的方向,知道你在某某监狱里被看守,那也不是个孝子,这里的“方”,应该是方正之学,即圣贤之道,也就是说,离父母远游只有一个原因可以免责,那就是恭行圣贤之道。

2、养父母之志。在这一点上有两层次:首先,不让父母因我而忧虑。再者,不让父母因我而羞愧。《弟子规》云:“身有伤,遗亲忧,德有伤,遗亲羞。”一个孝子不能让自己的身体一直处在疾病或不安当中,而让父母为自己而忧虑。《论语·泰伯》中说: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大家想一想,连身体都不愿意伤害,更何况德行呢? 一个人如果对内不能和睦兄弟,对外不能与人和乐相处,时时让父母为你担忧,这就是不孝。与人不和尚且不可,更何况做一些与德行有损的见不得人的事情让父母感到脸上不光彩乃至于羞愧呢?

想想,我们现在养父母之身做得不好,养父母之志则做的更差。特别是现在,有些女孩子婚前多次堕胎,直到结婚时才发现伤身太甚乃至不能生育了,一方面葬送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另一方面后半生与各种妇科疾病紧密相伴,更重要的,这是既“遗亲忧”又“遗亲羞”,实在是大不孝啊!

第二、孝顺。

不孝之子一般都称作“逆子”,就是一直顶撞父母或违逆父母的意愿行事。之所以说违逆父母即为不孝,也并不意味着父母说的做的都是对的,也不是所做

的一切都按照父母说的去做即便错了也照着执行,直到最后让父母发现自己错了再后悔,这样为了保全自己而让父母承担过错后果也不是孝子。《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孝顺之子不当面顶撞父母,绝对不做让父母憋闷委屈的事,更不故意给父母找气受,深深知道世上没有一个父母会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没一个父母愿意明明白白地眼睁睁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父母说的对一定要听,觉得不对,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父母的立场,想想是不是我们的想法太幼稚,如果不是,的确是父母的问题,先不顶撞,顺承下来,然后再用《弟子规》所说的办法使改变主意。如果自以为很了不起,以为父母的思想守旧,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他一定会因为不孝顺父母犯下更大的错误。要知道,父母往往为我们想得比我们自己还周到还长远,而我们自己往往只看到现在眼前,却忘了未来。所以“孝道”当中,“顺”字尤其重要。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中庸》)孝顺父母的人,首先要做顺从父母心意的事情,夫妻和顺,兄弟和睦,这是父母愿意看到的,这样做了,这就是顺父母的心意,一个人能这样的孝顺父母,他做什么事情都会顺的。

第三、孝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孝中如果没有敬意,那就是丧失了人伦根本的所谓“养活”。这用孔夫子的说法,就是把父母与犬马等同起来将养的大不敬行为,不孝之至。天下父母是最无私的,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爱。

另一方面说,只有敬爱自己父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赞赏,才会博得别人的尊敬。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实在没有谁真愿意与他打交道。这样的人与人相处没有道义交往,只有唯利是图。所以,这样的人做点生意干点工作非常劳累,他总是感觉自己为挣一分钱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他还以为这个世界本来如此,一辈子体会不到幸福的滋味。其实这都是在不敬父母时往自己心中种下的傲慢无礼的种子长出来的恶果。

有人乃至于说,自己的父母身上有好多低级嗜好,有丧人伦的恶行,是许多人嘲讽的对象,不值得自己敬重。他感觉自己和一些人一样对自己父母的无礼是应该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应先参照以上“孝顺”条目去做一做,然后再好好地做自我反省,父母的善恶行为都是用以教化我们自己的,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随顺了自己的恶习偏见,乃至于不敬父母造下恶因,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只要这种心念不改,都会被社会和自己的子女抛弃,那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如自己的父母。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如果再回去到父母的年代,那比父母不知又要差多少。真正的孝子,根本不会看到父母的缺点,只会认真反省自己的缺点,之所以能够看到父母的缺点,那首先是自己的大不敬,认真反省,以古舜王为榜样,更加努力地修身,才能感化所有身边的人。舜王的父母在外人看来是最恶的父母,但是舜王没有看到,他恭行孝道,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父母正是成就舜王高尚人格的人。

再说“尊师”,尊师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步,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最基本的尊师从尊敬为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开始,推而广之,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第一,尊敬。

我们是否可以从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知识,能学到多少,与这位老师的学问修养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我们对那个老师的恭敬程度直接相关。遇到一位学问和个人修养非常好的老师是我们的福气,可是我们不是打心眼里挚诚尊敬这位老师,那我们从老师这里能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一分恭敬学到一分,二分恭敬就能学到两分,一点也不会多学到。古人奉事师长,哪怕在我们看来是一位学问不高的老师,门下也能出有识之士,那个学问不是老师教的,而是从恭敬老师的过程中感应到的。周星弛的搞笑片子里有一段,他师父发现他没有钱了,就不想再看到他,叫他从很高的台阶往下滚,告诉他那是无敌风火轮,没想到他真的练成了。他为什么会练成,因为他对师父打心眼里恭敬,真诚地想从师父那里学到东西,所以他就得到了。从这一点上来看,那个片子并不夸张,因为从古到今,那些被骗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都是因为百倍的恭敬得到的百倍的学业利益。

第二,遵从。

尊敬老师不是每次见面都鞠躬,也不是时时追随老师左右不离不弃,也不是到处宣扬老师的好处,更不是逢年过节花钱请老师摄一顿。假如你说尊敬哪位老师,而把他说的话当做耳旁风,甚至于背其道而为之,你是尊敬老师吗?所以,尊敬老师关键是依教奉行,在实践中落实老师的教导。最尊敬老师的学生,哪怕长期不在老师身边,看不到老师时还在依照老师的教诲行事,在实践当中获得真实的受益!

第三,尊承。

真正尊师之道,不但要挚诚恭敬、依教奉行,还要做好承前启后的传承工作,不能让老师之道从自己这里断绝。

传承有三种方式:

一、身教。自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个依照师道而有所成就的好样子。在这里所说的有所成就,包括在生活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各个方面,无论在哪方面成就至少一项值得为人称道为人效法的好样子,乃至身边有人有意无意跟着你的样子学习,对人产生好的影响,这就是第一种传承师道的方法,也是身教之法,所谓不言之教、以身示教、潜移默化、师恩不忘。

二、言教。自己执持老师衣钵,像老师一样去收授门徒教化学生,称扬赞叹老师之名,号召大家一起学习,并与大众一起身体力行,人人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终将老师的教诲传至天下,让更多的人因之获益。

三、德教。自己不但身体力行,无时无刻不深受老师教诲的滋养,而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老师之道为人谋福利,让更多的人因之获益,人人深切感念并深受影响,乃至改变自己以往的过错,开始在生活中效法试行,从而移风易俗、师道张显,使民风淳厚福被万世。

有关孝亲尊师的道理,古人论述甚多甚繁,历朝以来事证甚多,不断证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实为做人伦常之根本,毕竟博文篇幅所限,我简略说说以为提醒。不光提醒大家,更是提醒我自己,所以心中常怀惭愧,唯力行而已。

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

作文七:《我的孝亲尊师演讲稿》1700字

孝亲尊师定当如此培养

天地间有一朵奇葩,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然这株奇葩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恩师。从小到大,我们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太多太多的阳光和雨露,虽说大恩不言谢,然对于这没齿之恩,我还是想由衷的说一声:“谢谢!”你们的哺育之恩;谢谢你们的教育之情,谢谢你们二十年来无私的奉献,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心酸劳瘁。

教育子女被父母认作是世间最伟大之任务,但亦是最艰辛使命。母亲在儿女三、四岁之前与儿女寸步不离,让其听闻、晓其理性,感触到自己对父母的孝顺、友悌兄弟姐妹,相亲相爱;同时让子女看到自己的父母怎么对待长辈、晚辈,不让孩子有负面的影响。孩子天天阅之,自然效法。此为古人所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婴儿从小就学会孝敬,并养成一生的习惯,德行就自然间流露。这个德行记载就出自《弟子规》,此为正确之观念、缜密之思惟、强大之价值观,是家庭生活之规矩,人竞遵守,这是中国教育之特色。

父母所授为人生教育之最初阶段,孩童七岁入学,老师着手教其孝悌忠信。贵在言传,重在身教,深入浅出引导孩童,讲解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孝顺公婆、友爱弟兄。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孩童方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孩童学习之内容,也定会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落实。在校事奉老师,洒扫应对,学习生活,接受教育。在校奉事

老师,回家奉事父母。遂家国和睦,天下太平,人丁兴旺,盛世空前。学校教育也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老师会把学生孝敬的根保护好,不让根变质,不让行为越轨,后教其学生诗书礼仪。塑其苗,后成其材,所以老师是护持孩子成就之使者,遂得社会大众之尊敬。

纵观古今,中国古代的王侯将相,让其子女在学堂里念书,对圣哲孔子的神位、画像,顶礼膜拜,对老师则要施行跪拜礼数,这就是古人对孝亲尊师的最初诠释。帝王带头做,教人孝顺父母、奉事师长、孝亲尊师,上行下效才养成社会上良好的风气。人人知道尊重老师,人人知道尊重学术、德行,则社会安定、世界太平。然疏忽了这些小节社会就会有所动乱

敬老尊贤,孝亲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老的祖先们以这个理念代代相传,教导下一代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历来倡导以孝治国,上至肉食之仕,下至匹夫之民,无不推举孝廉之仕,无不主张养父母、恩师之志

然而在浮躁的当今社会,教育比过去困难很多,五伦失掉没有人教,疏于教育,忙于赚钱,家庭教育没有了,而后代的孝根没又扎好,学校教育又有了严重问题。遂子女不懂得孝顺父母、奉事师长、友爱兄弟,自私自利。然当今社会信息化水平高度发达,知见超过父母、老师,却没有智慧判断是非利害,必定随顺烦恼习气,胡作妄为,危害社会,所以子女背叛父母、学生背叛老师,在今天到处都可见,孝

亲尊师的埋没,也是整个社会动乱的根源!今天人与人的往来都是利害,然而利害所维持的关系不能长久。所以不教怎么行?家庭如何维持,社会安宁从何谈起呢? 对孝亲尊师的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们如果不再加紧努力认真去做,就会完全丧失了,我们是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全心全力去做,不为自己,只为拯救快要被邪恶吞噬的优秀文化,为把已死的人心慢慢复苏醒过来,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全心全力做好这件好事,以大爱来爱护社会,爱护一切大众;照顾好老人,教育好孩子。

有人说,我们9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不敢苟同。再稚嫩的臂膀,也将承担国家的重任;一时的迷茫,绝不代表一世的沉沦;一两个人的失败,更不可能代表一代人的堕落。让我们从细微处体味真情,从伟大的中华传统中汲取养分,从孝亲尊师中学会成长。

那就让孝亲尊师的血液还在我们的内心永恒的流淌吧?我坚信,文化的血脉永远不会断绝;经典的光辉亦不会泯灭。纵使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历的事是那样微小,那样平凡。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领悟到很多。“孝亲尊师”,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只要我们有一颗虔诚而真诚的心,一双善意而善于观察的眼,一双体贴而坚定的手。对于老师,对于父母,我们都可以做的更好。我们的一个眼神,一声问好,一次微笑,都会令他们感到欣慰。而我们自己也将从“孝亲尊师”的具体行动中,感悟那人生之道。善意,理解,尊重,宽容,这一切,都将为我们的人生指明道路。

终于一天,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我们每一份的贡献,都将于神州一起,在这世间永恒!

作文八:《尊师孝亲——国旗下的演讲》1000字

尊师孝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四年级一班的熊艺尧。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尊师孝亲。

同学们,我们来到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本领才干,将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吕氏春秋·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疾学在于尊师。”意思是说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我们才会自觉地听从老师的教导,才能更快更好地学到本领。

是老师,教给我们无尽的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引领我们一步步前进。在课堂上,老师非常耐心地为我们讲课;在课后,老师要为我们批改作业,精心备课。老师们常常会因为我们而不能好好休息。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当我们取得进步时,老师会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当我们犯错误时,老师会严肃地批评我们。老师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学好,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有人说,老师是我们生命中除我们的父母之外最无私的人,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老师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呢?尊敬老师,不只是在教师节那天给老师送鲜花,更不

需要天天对老师大唱赞歌。听从老师的教导,努力学习,就是我们对老师最好的尊重。见到老师问声好,课堂上认真听讲,回家后好好完成作业,诚恳接受老师的批评,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时,记得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那么,在家里,我们最应该感恩的人是谁呢?想必大家都会说:是我们的父母!不错,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日夜为我们操劳,养育我们成人。“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就像是汪洋大海,是我们一辈子也难以回报的。 难怪唐代大诗人孟郊曾经感叹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三春阳光般博大的慈母恩情呢?

孝顺父母,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小学生,尽管年龄还小,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惜身体,珍爱生命,好好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父母多一些关心,多一些体谅,不顶撞父母。向父母报告自己的行踪,交流生活和学习上的感受。不让父母因我们身体上受伤而担忧,不让父母因我们品德上的污点而蒙羞。我相信,这些是我们每一个小学生能够做到的。

同学们,尊师孝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在家里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吧!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作文九:《尊师孝亲的她。周香琴》2100字

周香琴个人事迹材料

南溪中学:周香琴

她,一个平凡的女孩。在芸芸众生中,怀揣着一颗尊师孝亲的感恩之心,因而变得熠熠生辉。这个人就是我,南溪中学的周香琴。

尊师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乌鸦反哺,羔

羊跪乳,程门立雪......这一个个故事感动着千千万万人,而我也一直铭记着,学习着,实践着,所以今天我很荣幸作为当作尊师孝亲的代表来谈谈我的尊师孝亲之旅!

仍清楚记得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有次病得特别严重,

跑遍乡镇大大小小的医院都不见好转,只好带着希望去县医院。但你可能无法想象,那时家里有多穷,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有那辆破旧不堪的三轮车。而且父母又不在身边,几十公里蜿蜒崎岖的山路啊,我年迈的爷爷硬是咬牙坚持着,努力蹬着三轮不辞辛苦把我送到了医院。当听到医生说幸好得到及时治疗,不然会有生命危险时,爷爷紧锁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开来,但随之而来的看病花费又让爷爷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他老人家东挪西凑,求亲戚告邻居的,终于把我从鬼门关给抢回来了。所以没有爷爷,就没有我。

现在的我每每想到这件事的时候都震撼不已,是他们在我

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最危难的时候对我悉心照顾,不离不弃,是他们填补了我童年生活中父爱母爱的空缺,给予我心灵上的慰藉。现在,上八年级的我已经懂事了,知道他们的艰辛与不易,

是时候也有能力为他们分担点了。

比如在平常生活中,我会帮爷爷奶奶刷刷碗,扫扫地。整理自己的衣服与生活用品。有时看奶奶忙得不可开交,还会过去搭把手,看爷爷奶奶劳累时还会给他们捏捏肩,捶捶背,闲暇时还会溜进厨房,站在一旁“学艺”呢。偷偷告诉你,我已经可以自己做饭了呢。尤其是农事繁忙时,我可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劳累的他们一回家就有可口的饭菜,应该也是件值得欣慰的事吧。

其实不光如此,我还是他们的贴心小棉袄。在奶奶无聊时,我会坐在一旁给她讲笑话。奶奶也有难过的时候,在这时,我会走上前说几句安慰的话或者一个拥抱;爷爷生气时,我会陪他说说心里话,让他息怒。在他们说起自己的心酸往事时,我会给他们递上,一杯甜甜的蜂蜜水,以滋润他们那颗包含辛酸的心。

虽然我是个留守儿童,但爷爷奶奶给予了我的爱护也是无微不至。即使爸爸妈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度缺席,但我也明白,他们出门在外不容易,他们何尝不是带着离别之痛而背井离乡的呢?身为子女的我应该代替他们来孝顺爷爷奶奶,毕竟他们年龄大了,没有太多的时间等我们,我不想有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尽自己所能多孝敬他们,多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我从不认为帮忙做点事很累,因为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在劳动,是在付出。有一种感觉你不经历是永远体会不到的,那就是在我劳动之后,他们脸上露出的笑颜,那对我是莫大的鼓励;他

们眼中的感动是对我付出的肯定;他们心中洋溢着的幸福是对我孝心的接受与欣慰。说真的,他们的快乐不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吗?所以我无怨无悔,一如既往。

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人,可亲人给予我们的只是生活上的幸福,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但是一个人的一生不仅仅需要这些,他还需要知识带来的营养,知识的熏陶。那老师也是我们生命中更不可或缺的人,他们无私奉献,极其伟大,他们是“春蚕”“蜡烛”的化身,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在我带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遇到老师要站直行礼问好,放学后我也会和老师说声再见。对于老师批改后的作业,我都会珍藏起来,每当老师在改试卷时,我都会过去帮忙。在老师疲惫时送上一份温暖。

那天晚上,我们在上晚自习,许多同学有难题,身为值日班长的我便去找老师,发现老师正在隔壁讲课,让我先回去,他马上就来。一会儿,老师的身影在窗边闪过,等我抬眼望去时,他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了,汗水从他额头上一大滴一大滴滚落,可他拿起粉笔就开始上课,声音都沙哑了却还在坚持。

看见老师这么辛苦,心中不免有些心疼,回想老师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心中感动不已,想要回报老师。于是,冲着这个目标,我趁老师还没回家,便匆忙跑去小卖部买些食物给他。回来时,老师仍然在那埋头苦干,我便悄然走到他身边,伸出双手:

“老师,给你”。老师望着我,一脸疑惑,却也明白了我的意思,又转头继续工作;“你自己吃吧,老师不饿”。我说;“怎么会不饿呢?你每天这么忙,肯定没时间吃饭,快点吃吧。”老师见我一片心意不忍心拒绝,便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临走前,我又搁下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不论怎样都不要委屈了自己的肚子。”

自那以后,老师就算再忙也不会耽误吃饭,每每想到这,我总会有丝丝自豪,难道这不是我的功劳吗?

自此,我对“尊师”又有了新的理解和领会,“尊师”不单是每天对老师说声“老师好”,而是真正用心体会老师的辛苦,感受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正的去回报老师为我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要知道,汇集起来不再是一颗汗滴,而是一片川流,那是知识的海洋,而你我徜徉在其中。

老师犹亮如人生中最亮的一盏灯,在你迷路是把黑暗照亮,指引正确的方向。而当你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不要忘了回首望望那位白发苍苍的,一生以奉献为生命的老人,他永远会在你身后掌着灯,看着你,直到永远。

尊师孝亲,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是我肩上的光荣使命,而我,也在一步步迈进。亲人和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关爱,是用多少墨水都无法写完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定会把尊师孝亲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做一名合格的十佳少年!

作文十:《我的孝亲尊师事迹》400字

我的孝亲尊师事迹

我叫吕政蓉,今年8岁了,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我清楚,感恩是一种美德。读起《游子吟》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让我懂得了感恩。是啊! 感恩老师,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血浓于水,感恩父母,它可以迸发出爱的火花。

从古自今,尊师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老师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给予了我们,不求回报。我们要尊敬老师。记得有一次,老师正在帮我们讲评作文,他把佳作一篇篇地整理出来,一会儿指导我们赏评,一会儿又参与小组讨论。此时,时间已过去半个小时了,老师的声音早已沙哑了。看着老师专注地工作,我很是感动。老师为了我们,竟连喝水的功夫也没有。突然,我计上心来,何不为老师加一杯水?于是,我趁老师在进行个别指导的空隙,拿起老师放在桌上的杯子,去加了一些热水。我双手端着杯子,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请喝口水吧!” 在家中,我孝敬父母。我忘不了那一次,妈妈做了糖醋排骨。我和爸爸还有哥哥先吃饭,于是我在开饭前,夹了几块最大的,悄悄地放进妈妈的碗里。爸爸望着我微笑地点了点头,我也欣喜地笑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了感恩,就学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我努力在做着感恩的事,争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