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历史教学 > [《怎样教育好孩子作文》4300字]好孩子作文100字

[《怎样教育好孩子作文》4300字]好孩子作文100字

时间:2019-12-26 09:42:4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怎样教育好孩子作文》4300字

篇一:有一种义务叫责任

刘易斯说:“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我慢慢长大后,终于明白:我们肩上扛起的义务就是责任,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弗兰克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写出两个工整的字,那就是“责任”二字,他寄出的不是债务,而是他闪光的心。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便是还债,也无悔无憾,他带给了社会巨大的财富,因为他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弗兰克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了他对储户的责任,也许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许还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是他却用一生来践行了“责任”和“义务”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弗兰克给了我很深的思考:社会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但是我们身上也肩负着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履行自己的责任无关身份和级别,关乎一个人的内心。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带来这样大的震撼力,源于那份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让乘客安全,他把自己的生死暂放一边,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他安详地离去。这是一个尽职的工人,这更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一个平凡的公交车司机,用他生命的最后几分钟,践行了“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责任是一棵大树,只有灵魂高尚的人才可以为它展开一片碧绿,也只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的人才可以让生命的那抹绿充满生机!

篇二:微笑面对生活

成长的道路上,微笑一路陪伴着我们。这些微笑是善意,是开心,是感动,是从不同的角度让我学会了如何善待生活。

一个微笑就像久旱的甘霖,足以让绝望的人干枯的心灵得到滋养。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公司有一位员工,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却总是不满于现状,甚至脱离实际。在与公司的领导或是客户的交谈中,把他心中难以实现的理想贯穿于中,但是大家却不认可他那“天马行空”的方案。一次一次的不如意,让他备受挫折,此后的几次交谈都无济于事。渐渐地家人也对他的做法极其不满,认为他的事业是不现实的,迫于自身压力过大,时常与妻子争吵,最后妻子选择离开他。因为离婚,因为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他很伤心也很失望,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反对他,觉得世界上没有好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对生活亦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便做出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决定。他决定走进眼前这栋百米高的大厦,在大厦的顶层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那里离这座城市的天空近一些。

他低着头,失落的走进一楼大厅,朝服务台旁的电梯口走去。“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服务台那边甜美的声音传入耳中,他抬起头,只见一位小姐面带微笑站在服务台前“好熟悉的面孔,似曾相识。哼,怎么可能?哪还有人认识我?”他心里暗暗想着,又低下头摇了摇苦笑,继续往前走。“等等!阿明!”刚才说话的小姐叫了一声,那个人猛地抬起头转过身“你认识我?”那个人诧异地问。“我是阿珠,小丽最好的朋友啊!”原来那名女子叫阿珠,小丽是阿明的前妻,阿明似乎想起了什么却不多说。后来,阿珠让阿明坐下聊,阿明也不好推脱,“其实,我已经听小丽说了你的事,知道你现在的情况,阿明你不能放弃,要更加努力争取,我相信你能成功的。”阿珠语重心长地说“我有一个朋友,我把你的想法和他交流过,他对你的方案感兴趣,他觉得你应该多看看市场的需求,再改进一下就会更好。”这个消息如同雪中送炭,他没想到还有人会认可他,他无比激动:“谢谢你,阿珠!我,我、我……”他已经语无伦次,阿珠再次露出了微笑。他找到了心中的太阳,一个具有极大力量的太阳。他走出了困惑,雾一样的困惑,那束阳光给予他生的希望。他明白了努力,他坚信努力之人必有可用之处,继续踏上努力的旅程,实现自己的理想。

“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对微笑的定义。你瞧见了吗?微笑的强大力量。

一个微笑足以创造一个惊人个奇迹。霍金便是一个世界的奇迹,诚然他是悲哀的,在刚考上牛津大学的时候,竟然被告知患有不治之症。可是他并没有因为世界对他的不公平而沮丧而苦恼,也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追求和目标。他每天都会对自己微笑,他不会因为生命的短暂而抱怨,而是一天天的开心地活着。他也不知道死神哪天会来临他每天都做好了准备,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的每一天。正是因为他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让他存活的时间超过不了医生预算的数字,堪称是世界的伟大的奇迹。

笑如阳光,千丝万缕会聚成一束光,照射在无情的痛苦上,也照射在冰冷的心上;笑如河流,四面八方汇流成一条大河,流淌在沙漠和戈壁上,也流淌在山川草木间。微笑带给我们温暖,也带给我们满怀的希望,生活有了微笑所以五彩斑斓、有滋有味。

微笑,是一条优美的弧线,在我们心间架起一座座真善美的桥;微笑,是一粒种子,今天的脆弱,却是明天的大树;微笑,是一种力量,改变生活,改变命运,乃至改变世界。善对生活,微笑面对,你准备好了吗?

篇三:做人要心胸宽广

脑海里的记忆瓶子在漂,向我讲述着曾经我的点点滴滴。我仿佛徜徉在秋天的落叶里,回忆着那么一件事。没错,就是那件事!就是那件事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可以站得更高些,让我知道比天还大的是一个人宽广的胸怀。

那是个秋天的早晨吧,我和形影不离的好友小莹手拉着手走在繁华却又喧闹的街道上,享受着双休日的惬意。迎面走来一个差不多矮我一个头的小妹妹,手里还拿着一瓶酱油。突然,一个不小心,那个小妹妹摔了一跤,打破了手中的酱油。顿时,瓶中的酱油溅了出来,刚好溅到了我刚买不久的白色布鞋上。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起来。而小莹却不顾自己被溅脏的裤脚,反而抱起那个摔了一跤的小妹妹,帮她吹着擦破皮的手心。由于擦不掉鞋子上的污渍,我生气极了。刚扬起手想教训那个小妹妹时,就被小莹拦住了。小莹摸了摸小妹妹的头,转过身来对我说:“小璇,别这样。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用一颗善待他人的心去关怀每一个人。再说,这个小妹妹她也不是故意的。”“可是,这是我上星期才买的鞋子,就这么被弄脏了!”我指着脚下的鞋子说。“姐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站在一旁的小妹妹开口了。“小璇,你都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就更应该要有一些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凡事要看开一点,给别人的印象才能更好。”霎时间,我哑口无言,向小莹投去一记“我懂了”的眼光。“是啊,待人要心胸宽广。”我暗暗对自己说。于是,我便蹲下,对那个小妹妹说:“小妹妹,对不起啊!刚才把你吓着了。”说完,我们三个都相视而笑了!“走,小妹妹。姐姐带你去买酱油。”小莹说完,就拉起我和小妹妹的手。之后,我们就一起将那个小妹妹送回家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阳仿佛向我绽放着笑脸。我看了看脚下的布鞋,觉得它比刚买来的时候更漂亮了。

“难道,比天还大的不是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吗?”我这样问着自己。

篇四:成功贵在坚持

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两个多么平凡的字眼。看起来它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困难。我们有时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就是坚持。

我的姐姐是一名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她毕业于湖北十堰医药学院,虽然她就读的学校不是一流大学,但姐姐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能力,成为唐都医院麻醉科大夫。

记得我上二年级的那个寒假,我去姐姐家玩,看见姐姐坐在椅子上,把一个大萝卜夹在两腿之间,一下下地往萝卜上扎。边扎边念叨着:“悬腕、进针、推药、拔针!”一会那红红的萝卜皮上很快就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针眼。我趴在门口看了半天,姐姐都没有理睬我。我忍不住问姐姐:“你干嘛呢?怎么和萝卜过不去啊?”姐姐头也不抬的回答我:“我在练扎针!”姐姐一丝不苟地在大萝卜上面重复做着这几个动作。下午吃饭时,姐姐手腕疼的连筷子都拿不住了,我瞅瞅那萝卜:早已成了满是针眼的“筛子”。练习了好多天,姐姐又开始练习静脉穿刺。这回就更惨了,不能用大萝卜来练习,于是姐姐就把自己当靶子练,左手手背上的血管都被她扎遍了,手背上被扎得青一块紫一块。奶奶拉着姐姐的手,流着眼泪说:“娃呀,受这么大的罪,咱别练了。”姐姐安慰着奶奶,但又坚定的说:“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认真的练习,我一定可以出色的掌握这个技能。”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滴和绳子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木头锯断、石块滴穿。这就是坚持,只要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篇五:团结力量大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到处一片生机勃勃。在南方过冬的大雁也开始回到家乡。

有一群大雁从油菜田上空飞过,这群大雁边飞边俯视着大地,欣赏这一片美丽的油菜花。雁群中有一只不懂事的小雁,他总是那么顽皮。它看着这片油菜地,心想:南方的风景原来这美,如果我飞回了北方,就看不到这美丽的景色了,不如自己去欣赏一下风景,然后再赶上群队也不迟。于是,小雁趁群队不注意的时候,擅自离开群队。

小雁低飞着,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他自然自语地说:“太好了,自己单独飞行真是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也不用听取雁群的指挥,可以随心所欲的飞翔。”就在小雁得意洋洋的时候,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老鹰正朝着这边飞来,他看见自己眼前的食物,口水“哗啦哗啦”地流。老鹰有力拍打着翅膀,飞向小雁。小雁很害怕,他一边逃跑,一边喊着:“救命呀!救命呀!”

这时,远处的雁群听见了小雁的呼叫声,它们争辩着,“这只不懂事的小雁,他竟然擅离群队,不守纪律,不救他也罢”,“虽然他不遵守群队的规矩,但是也是我们雁群中的一员呀”。大家觉得很道理,就决定折回去就小雁。那只饥饿的老鹰怎么也不放过自己的食物,拼命与雁群打斗。老鹰伸出尖锐的爪子,把雁群抓得遍体鳞伤,但雁群还是坚持下去,与老鹰打得难解难分。到最后由于老鹰寡不敌众,最终被雁群打倒了。

这就是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作文二:《孩子,该给你怎样的教育》600字

孩子,该给你怎样的教育

与孩子一起读《窗边的小豆豆》,孩子感叹:“要是我也能上巴学园该多好!”是啊,小林校长的巴学园引发了无数读者的笑声和感叹。可我们国家教育的现实是: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实际是“应试教育”在愈演愈烈。

我自己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的教师,今年带毕业班。班上的孩子们早上7:20之前全部进班,语、数、英老师轮流上早读课,中午11:00吃饭,11:40全部进班,语、数、英老师又轮流上午间辅导,除了每周能上1~2节体育课外,其他常识课全部上语、数、英,一切为了冲刺毕业考试。教师苦,孩子更苦!偶尔当某天晚上作业多了些,女儿嘟着嘴小声埋怨着时,我微笑地看着她,心里想:孩子啊,你还算比较幸运,还可以在体育课上尽情的流汗,还可以回来忙着做科学老师布置的“豆子发芽实验”……

每每读一些教育专著,连那些名家大师们都在感慨:“欧美国家的孩子所受的是一种精致的教育服务,课程是简单的,在校时间是短暂的,假期是漫长的,我们的教育是正好反过来,可是我们把孩子都带到哪里去了?除了‘苦’,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其他的体验?”诚然,我国的基础教育有着自己巨大的魅力,然而它阴暗的一面却在不断的扩张着,在这样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我们只有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才能不断探索前进着。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她怎样的教育?今天,我送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女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我希望她依然是那么的健康、快乐,可能会很平凡、很普通,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她的父母本身也很平凡!

三3班  范乐瑶妈妈

作文三:《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1200字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李开复、李嘉诚、张朝阳、郎朗、崔永元、潘石屹、徐静蕾、刘永行、郑渊洁、刘墉、白岩松……数十位顶尖名人培养下一代或他们的父母培养他们成为名人(如徐静蕾)的成功法宝和秘密武器在书中尽数登场。著名作家池莉这样说:“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搜狐总裁张朝阳认为,“小孩要让他有足够的时间玩。如果小孩不玩,他就不会聪明。小孩在成长过程中要让他自由地去探索这世界,如果他整天面对书本的话,还不如让他去外面的世界跑跑看看。”

这是一本实用性与可读性兼具的亲子相处读物。身为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当他们将自己出类拔萃的智慧和超强能力运用到教育子女上时,那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教子故事总是能迸发出无限的智慧之光,为万千父母指出前进的方向。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精彩章节:

宋丹丹:小孩两岁多不会说话

宋丹丹说,自己儿子的乳名叫“巴图”,在满语中是“英雄”、“勇士”的意思。但宋丹丹却说这个名字让她想起烤羊肉串的。巴图九个月会走路,可两岁多了还不会说话。宋丹丹曾十分担心自己生了个哑巴,直到有天晚上,当电视播音员字正腔圆地说“新闻节目就播送到这里”时,一个稚嫩的声音接上:“谢谢搜按(收看)。”宋丹丹大笑着把儿子抱起来,此后,巴图就变得特别爱说话了。

宋妈妈语录:一定要经常发现孩子的优点,随时表扬,因为表扬比批评重要得多。

刘墉:捉蝗虫烧着逼孩子吃

作家刘墉说,自己的儿子刘轩特别惧怕一些小虫子、小蝴蝶,于是,他就经常带刘轩到野外玩,并告诉他哪些动物是不伤人的,哪些是有害的。为了让儿子摆脱懦弱胆小的性格,刘墉不惜下了一剂猛药,捉蝗虫烧着吃。回家后,刘墉还让儿子把这些经历写进作文里。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刘轩的作文变得妙趣横生,得到老师的好评,渐渐地,刘轩变得自信起来了。

刘爸爸语录:“强权”只是手段,孩子不是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规则的手段,强化孩子良好的思考与行事的习惯。

陈道明:现身说法正面引导早恋

青春期孩子间懵懂的情愫可不是洪水猛兽,面对女儿“早恋”,一向严肃的陈道明会怎样处理呢?发现女儿“早恋”苗头后,陈道明并没有声张,而是带女儿去自己和妻子曾经谈恋爱的地方,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告诉女儿爱情的责任,让女儿感动万分。

陈爸爸语录:我从不改造她,我给她定的指标第一是身体好,第二是生活要快乐,第三是尽量学习好。

杨澜:从不给孩子请家教

杨澜说,她最初想给孩子取名“吴(无)所谓”,儿子长大后对自己的成绩排名、个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无所谓”。杨澜说,她从来没有给孩子请过一次家教,孩子参加的唯一补习班是学习中国书法。虽然对成绩不在意,但杨澜会鼓励儿子去竞争当班长,用自己的压岁钱为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积极为班里同学服务做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杨妈妈语录:千万不要做一个抱怨妈妈,这对孩子的杀伤力特别大!

作文四:《怎样教育网瘾的孩子》900字

怎样教育网瘾的孩子

同仁县民族寄校                                                           夏吾羊杰 孩子为什么喜欢去网吧?因为在网吧等于快乐,在家里等于痛苦。为什么在家里面对着自己的亲人反而痛苦?   是孩子脑子有问题,还是家长们给孩子的压力太大?还是家庭的气氛让孩子有种不安全感?

网络成瘾怎么办?  人士社会的人,单纯的教育、隔离、紧闭是不会有长期效果的。正确的做法是让他在现实的生活中脱离网瘾。

让他在现实的生活中感受到快乐,那具体怎么做呢?就要发现他的爱好,他的需求,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积极地事务上去。传统的军训说教式的戒网瘾的方法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一段时间后就失效是因为他脱离了现实的生活环境。最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亲情,找到快乐,那样,自然的就会减少到网吧的次数。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需要你自己去思考。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

做孩子的家长。有许多孩子迷上网络,是因为孤独寂寞,缺乏家长的关爱和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可以做孩子的家长,弥补他们心里爱的缺陷。做孩子的朋友,蹲下身来,和他们平视说话,了解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 在生活

上,学习上多给予帮助,他只有信赖你喜欢你,才会对你打开心门。这样,老师对他们所说的话才会起作用,才能帮助他们一步步远离网络。

二、用耐心疏导学生

孩子在戒掉网瘾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坚持不了几天,上网时间又开始增多。像这种情况,教师在决定处理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思想准备,这个帮助处理的过程一定不是短时间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烦燥,不能沮丧,和家长常联系沟通,帮助孩子渡过最反复最艰难的时期,彻底戒掉网瘾。

三、用诚心指引学生

首先可以用网络上的正面信息和有益功能引导孩子走上正途,比如,课堂上老师让查一些课外资料,可以利用网络;在网上浏览学校的网站,老师的主页,了解学校的动态,老师的工作;加入班级的群,和同学们聊作业,聊学习方法;在节日的时候,给远方的亲人朋友送上贺卡,发一封电子邮件等。让学生认识网络的益处,多利用这些益处,克服想玩游戏的心理。其次,可以发现这些孩子其它的特长兴趣,如画画,报个美术兴趣班,即缩短了上网的时间,又能从中找到快乐,获得自信。如运动,去爬山,去秋游,去打篮球,既强身健体,又能解放思想,一步步远离网络。

作文五:《我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1400字

我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家庭是培育孩子的地方,但培育的孩子目的是为了把孩子送到社会上去,家庭只是孩子人生的起点站。如果我们把家庭营造成一个“温室”,那么孩子就成了温室中的弱苗,经不起“室”外的风吹雨打。天赋是父母给的,人生的发展道路,最终应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对女儿的教育中,我们作了以下的尝试:

1、关注孩子的学习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我们关心的事,对于他的考试成绩,我们也是比较重视的,因为这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我们绝对是不只看分数的,我们主要和他一起寻找错误所在,指出不足之处和改正的方法。有时为了给他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他在家时我们很少看电视,让他能够安心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后,我们要求他首先自己先检查一遍,逐步养成独立纠正错误的良好习惯,然后我们再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错误进行探讨和交流,让孩子说出自己该题目当时的想法,避免以后发生同样的错误。

2、正确引导,培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兴趣上我们没有刻意去培养什么,让他自由发挥,所以有一次他说自己是班里最轻松的一个。但对他的爱好,我们是积极鼓励的,如从小喜欢画画,我们就提供各种机会让他随意画,并积极给以评价,分享他的快乐。同时为了提高孩子的画画技巧,我们积极鼓励他参加课外的画画培训,孩子非常乐意参加了,而且在课外老师的培养下,他的画画水平提升很快。

为了培养孩子对电脑的兴趣,平时老师要求学生回家到网上查询的资料,我们一般鼓励他自己动手下载,同时进行文字编辑,只是在遇到困难时给以提示和指导。

3、遵循自尊性,讲究亲和力。

受人尊重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孩子的自尊心是他们成长的动力,满足了其自尊心做事积极性高,反之亦然。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因此,作为家长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的孩子自尊心特强,虽然我们有时在管教上比较严厉,但很少会做出伤害其自尊心的事,

总保持其有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为保护好其自尊心,在日常家庭教育上,我们比较注意讲究亲和力,在与孩子关系处理上要民主,把孩子当朋友,不摆长辈架子,不动辄训斥,更不可无理奚落,经常抽出时间与其谈谈心、搞搞活动等,加强沟通交流;在指导引导上,因势力利导,把握孩子生理、心理特点,有规律地给予开导,在其取得成绩时,为他高兴、共同分享,在遇到挫折时,为他分忧,分析原因。

4、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从三岁开始就让他一人一间睡觉,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鼓励他多举手回答问题,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里,能自己解决的事我们只作参谋,决不插手帮他,由他决定。我们不赞成“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做。”的观点,在家里积极鼓励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为了让孩子在家处理好学习和玩的关系,我们制作了孩子的《本周表现评定表》,对早晨起床、洗漱、早餐、在学校表现、回家做课外作业、看课外书、看英语节目、自由活动以及上床睡觉等等作了详细的时间规定,并逐一进行表现评定。最后在周末对本周的逐项表现进行总评,对表现好的方面进行一定的奖励,对做的不太好的方面提出批评,让孩子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逐步养成有规律的学习习惯。

当然,这只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感到要培养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掌握情况,循应规律,因人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

作文六:《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8400字

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

目前的教育现状

—中国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奖,为什么却没人获得诺贝尔奖?

—学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长大后为什么并不是都很出色?

—独生子女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教育,但是为什么目前儿童教育中出现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反而增多?    —为什么学校团干部、班干部走向社会成功的很多?

现代社会,家长们正面临着空前的、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老祖宗没有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以前,都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占统治地位。例如:过去的社会,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经常为一件事'争抢'。,孩子们之间'抢着'吃饭,已司空见惯。这样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而且,年龄相当的他们也更容易相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而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事事让着孩子,连孩子吃饭都是家长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与孩子'抢'东西玩的伙伴,也就没有了成长道路上的竞争对手。

1、很多孩子过于依赖家长. 独生子女蹒跚学步摔倒后,做家长的恨不得8个人一起去扶他,但这样做反而让孩子哭闹的更加厉害.这不是因为孩子摔疼而哭的,是孩子用哭声向爸爸妈妈传递一种信号------你们快过来把我抱起来!结果是:你不扶他,他就不起来。时间长了,这样的孩子就会养成'娇气'。这种现象很普遍。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摔倒了,父母不一定会顾得上过来去扶他,他就不会依赖别人,自己就会站起来。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什么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好习惯。

2、很多孩子缺乏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 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做家长的总会千方百计的哄孩子开心,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送到身边。不喜欢的东西,家长就不让它出现在孩子面前等等。这些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是第一、不能吃亏的思想。独生子女长大后到学校或走上社会就很有可能'碰壁'。因为离开了家庭后,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让着他们。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受不了了,甚至产生厌学或讨厌社会的不良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在适当时候应该'跟孩子“一般见识”,在生活中扮演兄弟姐妹的角色,故意跟孩子抢东西玩。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让孩子从小认识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否则孩子成长不起来。

3、 很多孩子缺乏责任感。这是由于家长从来没有养成让孩子对一件事负责任的习惯,责任都让家长承担了。没有对事物负过责任的孩子,他的责任感又如何产生呢?所以这样的孩子走进学校后,当老师要求他们承担很重的学习任务时,他很可能会不习惯,于是千方百计地逃避,就会出现上课不安心听讲,做作业磨磨蹭蹭甚至不能完成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培养和锻炼。

如今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孩子幼儿阶段没教育好,到小学阶段再来补救的话,效果就差远了。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在我国现实的国情中,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思想也紧跟着传播开来.如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教会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

1、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他的特征是高度组织、高度集权、高度控制化,被动、服从,单纯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儿童多元智能的开发.

2、长期的应试教育,迫使家长让孩子拔苗助长、小马拉大车;提前透支学习;专注于传统的知识学习,不强调孩子多样化的发展.没有机会学习开发孩子其他优势智能,造成孩子的发展不一定适合其天赋优势,这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造成缺憾。

3、  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育儿经验,导致孩子受到不完美的家庭教育。根据调查,目前大城市父母养孩子的经验主要依靠上一辈和小保姆,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同时,激烈的社会竞争又要求我们家长不能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代对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当今社会竞争的高强度竞争环境,要求孩子能力是多元化的。根据国外机构的研究发现,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情商(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而今社会上人才竞争、信息竞争、生存竞争等等,都给孩子提出了只学好语文和数学,并不能保证孩子将来的成功。

5、 现行教育多半着重于左脑的启发,因而孩子长大后,就可能成为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由于人的左、右脑分别掌管着不同的领域:左脑主司理论,掌管着顺序、分析、数学、语言、逻辑、事实„„等思考,是着重于示范化及合理化的;而右脑主掌感性,司掌音乐、绘画、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感受,是充满着原创性与想象力的。而我们的传统教育却明显忽视了孩子的右脑发展 .

6、  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学校以后,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情,从而推卸掉自己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家庭教育经常被忽视.

我们应怎样教育孩子

1、教孩子学会做人是根本。

家长要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比如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知恩图报等。无论哪个年代,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年轻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最好能坚持自己带孩子,以便与孩子建立感情,加强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2、教会孩子怎样独立,只有在教孩子学会独立的基础上才能让他学会创新。

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须先让孩子

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就德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却是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带孩子走路时往往不自觉的牵着孩子的手或把孩子放在自行车车座上,而在德国却很少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走,或者骑着小自行车跟着,孩子摔倒了也从来不扶;孩子都有单独的房间,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语言交流上,他们也总是以征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由决定。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也使孩子更加乐意主动地去学习,去进一步创新。而非独立性的教育则使孩子经常处于等待、顺从、依附的状态,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学会主动学习。

现代人才观不是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以一个人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大小作为人才衡量标准的。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适应,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创新。但现行的学校教育往往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恰恰束缚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对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畏惧心理。虽然现在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比如不要太在乎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更不要以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支持他鼓励他大胆尝试新事物,让他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此外,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都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与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要着重对孩子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独生子女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凡事都让父母代劳,如果要让他自己做,'我不行'三个字就脱口而出。这种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能担负起新世纪的重任?孩子'行'与'不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改变'我不行'的不良心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孩子逐渐形成'我一定能行'的良好心态,同时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2、学会合作。要学会合作,首先就要学会与人交往。父母不仅要平等的对待孩子,使孩子与成人友好共处。同时,还要大胆的把孩子放出去,或者热心的把小伙伴请进来,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交往、游戏,帮助孩子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从而逐渐形成接纳、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学会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父母应提供给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社会是在竞争中求得进步和发展的,用物质或地位撑起的保护伞保护不了孩子的一生。

4、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

为什么我们要推行多元智能教育

1 、教育部通知要求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由“一元”转向“多元”

教育部在通知中提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问题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幼儿教育更应该采纳多元评价,应该用多元的眼光看待和认识我们的孩子。

2 、多元智能教育的主要观点

教育应当以孩子为中心,家长或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孩子的能力和特质,并掌握其学习关键期,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专长和兴趣,并采用不同途径来增强或补足孩子专长和不足的智能。最重要的是,在不同智能领域中,各有所长的孩子,都能获得自主性,并得到他人的尊重。

(1)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智力分布的特点和智力组合方式不同。加德纳教授认为:“如果我们以多元智能的观点来看孩子,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有天赋,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式。”

(2)富有个性的发展,针对孩子的发展差异因材施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

(3)多元智能是以潜能的形态存于孩子心灵之中,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机会、环境和教育,几乎每个孩子的所有多元智能均能达到相当高度的发展。

(4)每一种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龄关键期,过了关键期要去发展就很难。所以,要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多元智能测评既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也不是为了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而是旨在发现孩子的智能潜力和特点,识别并培养孩子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目的

多元智能的教育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建立多元教育成才理念;

2、  解开家长教育困惑,提高成才教育认识;

3、  因材施教,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才;

4、  减少盲目教育投资,最大保证儿童最佳学习段的时间成本;

5、  避免错过孩子智能成长关键期和四个学习关键期,延误教育时机;

6、优势智能迁移,提升学习能力,有效解决传统考试中的中小学“差生”教育问题.

同时,也应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1、提高分析能力:如何在资料不全的情况下思考一些结构混乱的问题?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何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提高学习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如何激励自己主动学习?如何面对学习上的挫折?如何做到注意听讲?如何聆听?

3、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判断不同工作的轻重缓急?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执行一项决定?

4、提高创造力:如何创造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和新科技?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5、提高情绪智能:如何控制情绪?运用情绪的变化帮助自己思考?如何使自己有恒心底追求目标,抵御外来诱惑,不致半途而废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涵义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分析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问题,我们认为它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有积极的意义:

(一)应该树立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评价观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儿童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智能都是7种相对独立智能错综复杂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如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我们的幼儿园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孩子”的存在,而有各有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幼苗的聚集。我们看待幼儿时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以后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再也不存在一个幼儿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一个幼儿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同样,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树立'对症下药'的教育观。'对症下药'的教育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针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对症下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智能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而有所不同,如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其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有所不同,教学的启蒙和社会性的培养其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有所不同;其二是针对不同幼儿的 “对症下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幼儿都是各有智能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之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教育内容,由于幼儿的智能特点不同,我们的教育也应该针对每个幼儿的智能特点和发展方向'对症下药'地进行。

另外,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智能测验分数是评价幼儿发展的主要指标,而智能测验题目过分强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不

仅难以反映加德纳所说的幼儿的多方面智能,而且难以对幼儿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做出客观评价,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幼儿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和创造出各种初步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既然我们有建立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积极乐观的儿童观和'对症下药'的教育观,我们就应该摒弃以标准的智能测验为重点的评价观,我们的幼儿发展评价应该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游戏活动情景下进行,确实考查幼儿多方面的解决初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我们的教师也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幼儿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通过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幼儿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幼儿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应该向幼儿展示多方面的智能领域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领域是多方面的,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要的智能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向幼儿展示的智能领域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重新思考和设计教育活动。譬如,我们可以设计并组织按照不同智能领域划分的活动区教育活动,每一活动区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分为几个层次,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教育中向幼儿展示多方面的智能领域,并帮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区域以及适合于自己发展水平的具体活动。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可以按照不同智能领域划分活动区,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知识领域来划分活动区。由于幼儿是通过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来表现和运用自己的智能特点的,而多数活动的进行都需要一种以上的智能,故而,设计并组织各种活动区教育活动更容易被幼儿教师和幼儿操作;而且由于知识领域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一直采用的领域划分法,与现行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较易衔接,所以在现阶段设计并组织各种按照知识领域划分的活动区也更容易被教师和幼儿接受。加德纳的研究表明,他们也倾向于认为在教育实践中以知识领域而不以智能特点为基础来设计和组织活动区教育活动较为适当。

除了活动区教育活动以外,我们在幼儿园里还可以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并组织有关多种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团体教育活动。例如,教师要向幼儿介绍国庆节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在言语──语言智能领域,她可以教幼儿学念关于国庆的儿歌;在音乐──节奏智能领域,他可以让孩子学唱有关歌唱祖国的歌曲;在自知──自省智能领域,可以让幼儿说出、写出自己的理想即长大以后如何为祖国做贡献;在交往──交流智能领域,可以组织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代表人物等。应该说,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同一概念或同一知识,有助于充分调动幼儿的多方面潜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组织教育活动并不是指每一次教育活动都应该涉及7个智能领域,是否应该涉及某一智能领域以及如何涉及这一领域取决于这一智能领域是否有助于幼儿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把握。

(三)应该注意发展幼儿的优势智能领域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一位幼儿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智能领域,如有的幼儿更容易通过音乐来理解问题,有的幼儿更容易通过数学来理解问题。同时,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幼儿各种智能的发展包括优势智能领域的充分发展有赖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幼儿只有在成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教育活动中,在对丰富的教育材料的接触和运用中,其智能潜能,特别是优势智能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所以,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我们应该注意发现幼儿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幼儿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幼儿优势智能领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幼儿的智能潜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而且更在于提高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并帮助他们形成热爱教师、热爱小朋友和热爱幼儿园的情感。这一点对于那些优势智能领域不在语言和数学方面的幼儿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被看作是最基本的能力,而其他智能则在不同程度上看作无碍大局甚至是可有可无。所以,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发展欠佳的孩子经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其他小朋友的蔑视,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由减弱到丧失,以至于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强调教师应该懂得每个幼儿都不同程度地拥有7种基本智能,能够欣赏、重视他们的某一优势智能领域如体育或绘画,并培养和发展不同幼儿多种多样的优势智能领域。如果我们的幼儿教师做到了欣赏和重视每个孩子的某一优势智能领域,使每一个幼儿都会生活在教师的欣赏、尊重之中,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逐步提高,他们就会对教师、小朋友以至于幼儿园的热爱情感。

(四)应该帮助幼儿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智能领域,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肯定和欣赏幼儿优势智能领域的基础上鼓励和帮助幼儿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幼儿教师在帮助幼儿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中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我们可以以一个弱势智能领域是言语──语言智能、优势智能领域为视觉──空间智能的幼儿为例来做一个简要说明。首先,教师应该通过肯定幼儿在学习绘画中取得的成绩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成功者,帮助他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他将自己从事绘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语言活动中奠定情感上的基础。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幼儿认识到他在从事绘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为他将自己从事绘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语言活动中奠定方法上的基础。一般来说,幼儿在从事优势智能领域的活动时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即上述幼儿在从事绘画活动时表现出能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较好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幼儿教师帮助幼儿认识到他在从事绘画活动时表现出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有哪些,这样就为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将自己从事绘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语言活动中提供了保证。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将自己从事绘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

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语文、数学的学习中。如教师可以试着引导幼儿:'如果你在学儿歌时能够像学绘画时那样,不走神,积极地动脑筋,不怕困难,你念的儿歌一定会和你画的画一样好。来,咱们试一试'。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包含了整体化、个别化、自主化与多元化的教育内涵。基于这些内涵,如何营造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家长应如何认识多元智能

1、家长观念要改变。家长不仅要了解多元智能的理论和哲学观念,也要适度掌握多元智能对孩子的意义和做法。

2、灵活运用多元智能评测和报告。借专家的眼光来辨识孩子擅长的智能和未被发掘的天赋,进而扩充孩子擅长的智能领域,以及补救不擅长的智能,或由擅长的领域进入比较不擅长的领域。

3、提供给孩子激发多元智能的丰富环境。多元智能的学习环境,是能具体呈现真实社会,且与生活相关,有意义、有临场感的环境。

4、改变与幼儿互动的方式。多元智能的学习方式大部分以参与和探索为主,应该允许孩子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风格、方式进行,以尊重、协助、引导、观察的方式与孩子互动。

作文七:《怎样教育调皮的孩子》20900字

怎样教育调皮的孩子

步骤/方法

1. 一、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

就在于如何爱孩子。”“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孩子”,老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2. 二、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调皮”孩子

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著名美学家罗兰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的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有个叫万霄雨的男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

3. 三、创造条件,让幼儿有事做和“发泄”的机会。教学间隙是教育的盲区,

很多时候,由于孩子没有事做,所以开始高声说话和乱跑,所以我要求他们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书包里,在学习之余,让他们有感兴趣的书可看,这样,他们手里有“事”干,就不会到处乱跑了。“调皮”幼儿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剰于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

4. 四、让调皮幼儿有表现的机会,由于怕“调皮幼儿”闹事,所以很多活动

中,老师都会尽量减少他们参与的次数。这样,那些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就减少了,让人觉得似乎除了调皮捣蛋之外,他们无所作为。其实许多“调皮幼儿”都是极其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5. 五、教育调皮幼儿要有语言艺术,也许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用同样的“台

词”批评孩子,“常常批评”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到后来也就感觉不出那是一种刺激了。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老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我们不妨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一点新鲜的刺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 六、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

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现在的独

生子女在家中无人作伴,所以他们在家时就会倾其所有的玩具拨弄不停,借此“渲泄”。

7. 总之,调皮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因此,在面对班里的“调皮”孩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如何教育调皮的孩子 宜采取软手段

活泼的男孩子自尊心特别强,一定不能采取暴力,要来软手段,让他服你,这样以后你就好管了,根据他的兴趣进行正确的引导,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面对孩子,父母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当你冷静下来后,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总有一个方法会见效的!

选择玩具。比如大皮球,让孩子用力去踢,消除他们长时间的压抑心情。再有就是用音乐化解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即使再凶猛的野兽都会为音乐所软化。接触大自然。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去一些环境能吸引孩子兴趣的地方,用外界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大好的自然环境中放风筝、荡秋千或是踢踢足球,户外活动可以让小宝宝彻底地释放所有的精力。让调皮的孩子多多动手。比如和父母分享一些做菜的技巧,共同制作他最爱吃的巧克力饼干,当他发现将所有准备的食物混合,竟如同变魔术般地变成美味的饼干时,可是会大大地引起他的兴趣,借此舒解他的旺盛精力。带着你家的小朋友一同上市场,他会很兴奋地帮你推着购物车,帮父母算账,这对充满好奇心的儿童来说,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这样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又起到培养良好情绪的效果。

如何根据男孩子的这些特点对他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呢?下面给家长们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爱护并支持、扶植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当孩子对周围事物发生兴趣并努力想探个究竟的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刨根问底,不仅不应表示厌烦,而且还应予以鼓励和回答。有些问题,家长一时回答不了,可以弄懂了再告诉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就是萌芽于幼时的好奇心。家长们一定要珍惜孩子这智慧的嫩芽。在回答孩子发问时,最好是不直接给他答案,而指点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答案,比如通过实验、找书本等,让孩子自己去求答案。幼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一起做实验、读书。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对书本的感情,对学习的兴趣,认识读书的意义和好处,那么,他上学读书时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

对于孩子拆毁玩具、用具的行为,不要滥加责罚,要具体分析。对于其探索精神予以肯定,但同时又要注意教育他爱惜物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有些孩子拆卸玩具、用具,是出于好奇,想弄清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有些孩子还别出心

裁把玩具改作他用,这是他创造力的萌芽,只要不是成心毁坏,不应横加指责,而应当给予正确指导。但也要注意,有些孩子拆毁用物,纯属破坏行为,如砸椅子摔碗等,对此,家长切不可姑息,须严厉批评制止。总之,对男孩子的“越轨”行为,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其动机,着眼点在肯定、发扬其积极方面,在此前提下加以正确引导,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尊重他,他就会听你的话,用正确的手段去探索事物的。

第二,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男孩子好动,像踢球、玩打仗,这些都是有益身心的活动。但必须处理好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关系。也有些男孩做事没耐心、好玩、坐不住,听课不留心,喜欢惹事,动不动就打架。所以就要培养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让孩子玩棋类游戏,棋类游戏要求孩子冷静、有耐性、注意力集中。还有些活动如单腿站立、走平衡木等也是训练耐性的运动游戏,在进行这类游戏时,要先让孩子自己定一个目标(如数若干数才能停止),然后,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在培养自制力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理智的控制。培养责任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小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使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义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给孩子提出一定要求,每天要完成规定任务,不许打折扣。此外,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爱护小朋友等良好品质。制订作息制度,也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一种好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到了学习时间就专心一意地学习,该休息就休息,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只要家长正确引导、严格要求,孩子会养成自觉约束、要求自己的好习惯。

逆反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过程,要应付逆反的宝宝,父母需要一些策略。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比如你想要宝宝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强行将他抱入澡盆,或者训斥他一番,让他去洗澡,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很糟糕。这时,不妨给宝宝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宝宝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2、让宝宝放松警惕。如果宝宝对什么事情都说不,不妨给他一些特别可笑的选择,一直引导他不停地说“不”,这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问题上,于是,你就可以顺势找到机会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3、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宝宝都喜欢游戏,如果将任务变成游戏,相信他会比较乐于接受。比如,他总是不想去厕所,并因此总尿湿裤子,父母可以在估计他要上厕所的时候,将他扛起来:“现在我要扛着这把枪,让他到厕所发射子弹了。”这样的建议,会让宝宝很快就忘记他的不,乖乖地跟着你走。于是上厕所的任务就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也就不会说不了。

4、让宝宝自觉自愿地接受任务。给宝宝准备一些图书,或者给他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的任务变成他的一种期待。或者父母做出示范动作,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会因为好奇而产生模仿的欲望。

5、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着说出要他完成的任务,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按照你实际的要求去做了。

6、有时候,宝宝没有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因此,跟宝宝交代任务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宝宝,十分严肃地将任务交给他,这样他会明白你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他就不会随随便便说不了。

7、和宝宝轮流来。因为父母也做同样的事,并且大家都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做,这样他会觉得很有趣,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8、冷落宝宝。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要理睬他,撤销父母对他的注意,让他觉得很无趣,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这样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会尝试改变。

9、2岁左右的宝宝一般都喜欢自己来,因此,当宝宝说不的时候,父母可以想办法鼓励他利用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耐,他就会乐于自己来了。

10、如果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鼓励宝宝当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他会尝试担当这个角色。当妈妈说:“你能演示给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饭吗?”宝宝一定乐于为指导小弟弟自己吃饭做出示范。

11、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宝宝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至于精神不集中,大人应该注意培养宝宝的精神集中。比如宝宝正在玩什么,不要打扰,不要在宝宝非常认真的时候去引导他,不要打断宝宝,不要让宝宝顺着你的思路走,而是让他保持自己的“学习”。或者做一些培养集中力的游戏,比如让宝宝看几种物品,然后拿走一种或添上几种,让宝宝找不同等等。要注意,如果宝宝明显不感兴趣就不要继续。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这是一个网友空间里的一篇文章,在昨天看到之后,就立即转到了我的空间里!这是很值得一读的好文章,特地向老师们、家长们推荐…… 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孩子犯了错,上帝都会原谅。家长之所以总不能原谅孩子,大概是因为离上帝太远了吧!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惜在现实中,只有孩子犯了错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评。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常犯错?不对!

因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错?不对!

因为我们父母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孩子的身影。是啊!孩子所有的举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脱父母的掌握。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亲就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有声音响起:“你看看,怎么考的这么差。”倘若不小心丢了东西,就会有个声音说:“怎么搞的你,总是丢三落四的。”对于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没有从难过、委屈、痛苦甚至耻辱的情绪中走出来,往往就紧跟着一阵暴风雨一样的批评,心中甚觉不快,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胆大的或许会顶几句嘴,但这更会招来痛骂,实在委屈了也许会抽泣一下。哦!这下可更不得了,父母又会嚷着“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而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您从早到晚总是不停地批评?为什么常常会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批评?难道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毛病太多?

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有人感叹,做人难!做女人更难!我想您现在一定还想说,做母亲更难更累啊!

我每天都到传达室去取订阅的杂志和报纸。有个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孙女下学后也常来这里。有一天,我照例去取报纸,进去后看见那个小姑娘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而老太太正在教训她的小孙女:“唉!你是怎么搞的,写的字都这么难看!这个重写,那个也得重写!”边斥责边用手愤愤地拨拉小女孩的手,似乎对小女孩用橡皮擦的动作都嫌太慢。而那个小女孩紧紧地抿着嘴唇,眼里还默默地噙着泪,很不情愿地擦掉刚才写过的字。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原来是那种练习生字的作业,每个字要求写很多遍,而且是把生字写在米字格里,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刚上学不久。有的字写的还不错,有的字写的就确实比较难看,不是在米字格里倾斜地挂着,要不干脆就把“腿”钻出去了。我心里暗想,写成这样也难怪,刚开始嘛!我和老太太比较熟,连她的这个小孙女的名字我都知道,叫莺歌。

于是我就说:“大娘,您别着急,我和莺歌说说。”老太太很高兴地说道:“对,你是搞教育的,你和她说说。”

我说:“莺歌啊,做作业呢?我看看!”

小姑娘似乎还在不愉快中,闷闷地应声说:“噢!”

我拿起她的作业本说道:“噢!是练习写生字啊,写的还真不错啊。” 小姑娘仿佛一下来了精神,便伸着头一起与我看她的本子。 我接着又问道:“对了,你给我指指看,哪个字你写得最好?”

小姑娘赶紧浏览了一下,快速地用稚嫩的手指按住其中的一个字。 我一看那个字的确还是不错的,接着又问道:“噢,那哪个字又最不好看呢?”

我拖长了声音问着,还未等把话全部说完,小姑娘快速地从我手中夺走作业本,把其中一个写的不好的字赶忙擦掉了。

我赞许地点点头讲:“莺歌,我想你一定可以写出一个比那个最好的字还好的字来!是吗?”

小姑娘用力地点了点头,在本上很快又写出了一个字,是那种很饱满、顶天立地的好字。

我轻轻拍着她的头说:“好极了!你慢慢做吧,奶奶的话你不要不开心啊!”没有三分钟,小姑娘的表现判若两人。

老太太惊讶地说道:“赵老师,这丫头怎么这么听您的话?”我对她讲:“骂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啊!鼓励比批评效果好得多啊。”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

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

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候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错了就该批评吗?

1、无用的批评

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

(1)批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

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最后的结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其实,很多时候,沉默远比这样的批评更有效。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作为对一次过失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非常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点脾气难免,发点牢骚也能接受,发泄就有失分寸了。 试想,这样的一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让孩子听从呢?

(2)批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哼!

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长说着说着就停下来了,怎么了?原来是一下子忘了该说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气糊涂了!” 试想,这样令孩子怀恨又游离主题的批评怎么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批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

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

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

(4)批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就是由于家长在学习活动中过早地干涉、过多地介入、频繁地干预、琐碎地品评、莫名地批评,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

2、什么时候批评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束缚。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

3、应该批评什么

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

第一次错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可以谅解,再错就不能容忍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批评是合理的!我很喜欢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错误频频出现就是更多是由于态度的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第一次改错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表现在首犯时就批评,这会让孩子感觉很委屈!

而当错误和问题再次出现后,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家长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4、怎么进行批评

让我们举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有个初中的男孩很爱玩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家长非常着急,那么该怎么办呢?

(1)首犯要说理

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应该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而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

(2)重犯要约定

可是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家长就应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讲“义气”的。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难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会与家长打招呼的。

(3)再犯要惩罚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

但家长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您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并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或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错!当然,我曾和这个男孩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所以我与他的父母也做了协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的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气他家人!

在前言里我就谈过,孩子的错误更多是由于家长教化不当造成的。因为错误和失败,孩子已经受到了惩罚,已经感受到痛苦和不幸了,做家长的不找自己的原因,怎么还好意思向孩子发火?所以出了问题后,家长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么是很失礼和无能的,是缺乏风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

所以所谓的批评还是以对话和交流为主,不过是更偏重于对错误的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为了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也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应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能否和孩子先说一声“对不起”。有很多家长听取我的建议,后来告诉我说,当对孩子说了“对不起”后,在表达了对孩子的内疚后,批评教育的效果特别好,甚至母子抱头大哭,那一瞬间,所有的不快和隔阂都也被这泪水冲洗掉了。

只要家长说得在理,那时候孩子想不听您的话也难——

孩子太淘气怎么办,如何教育调皮孩子?

有一首儿童歌曲,是表扬好孩子的。记得其中有一句是“……从来不淘气”。“从来不淘气”的孩子是什么孩子呢?规规矩矩,文文静静,不乱说,不乱动。但这样的孩子还是孩子吗?这样的孩子可爱吗?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出息吗?

从某种意义来说,童年与淘气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会说大人淘气。淘气只发生与孩提时代。如果孩子在童年时候一点也不淘气,那么这个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淘气的体验了。这难道不是遗憾的事吗?俗话说:“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姑娘是巧的。”它是通过许多孩子成长发展的经历得出的结论。

淘气说明孩子有活动能量,有旺盛的精力,是健康的、活泼的。孩子一旦不淘气了,很可能就是不舒服了或生病了。淘气说明孩子情绪积极,心智活跃,心态宽松,心理上有安全感。孩子不淘气往往是情绪较低沉的时候。淘气说明孩子有探索周围世界的积极性。孩子许多淘气的行为都是处于好奇、想试探、想解疑。而一点都不淘气的孩子多半是呆板和冷漠的。淘气说明孩子天真、活泼。而这正是孩子的可爱之处,一点不淘气不是成小大人了吗?

从创造教育来看,淘气不仅是不坏的,而且是有意义的。爱迪生小时侯孵蛋一事传为佳话,说明爱迪生从小就好探索,好解疑。幸运的是,爱迪生有一位明知的母亲。她对爱迪生的种种淘气行为能给予充分的理解,而且积极地引导,使爱迪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爱迪生才成就了日后的伟业。

怎样善待孩子的淘气呢?

首先,要区分淘气与不良行为。淘气是孩子天真、幼稚、活泼的表现,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举动。淘气的行为中会有不恰当的行为,但这是幼稚所致。而不良行为却是品行问题,例如,攻击性行为,不诚实行为,破坏性行为,恶作剧等。对淘气大人要宽容和引导,但对不良行为却不能宽容,要进行制止和纠正。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是大人误认为是孩子淘气而忽视的结果。例如,孩子骂人,有的家长听了一笑了之,觉得小孩子骂两句是淘气所致,不用管教。待到孩子满嘴脏话时想管已经来不及了。

其次,要积极引导。为什么对淘气不能听之任之呢?因为孩子缺乏对自我行为的把握能力,不能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适当的度上,所以有些淘气的行为因为缺乏调教而逐渐演变成了不良的行为。例如小孩出于淘气把东西弄坏了,开始可能是好奇,想看看里面是怎么回事,但如果家长任孩子一再地弄坏东西,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演变成破坏性行为,既有意识地进行破坏了。所以调教孩子的淘气行为也是很有必要的。

再有,孩子的淘气中蕴涵着教育契机,要抓住这个机会教导孩子。例如,孩子把东西望水盆里扔,这是孩子的探索行为,成人要理解孩子,并抓住机会引导他。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玩水游戏,做个沉浮小实验,同时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不怕水,什么东西怕水,怕水的东西不能放进水里的等。这样,孩子的探索兴趣得到了满足,又获得了有关的知识,发展了动手能力。

顽皮的孩子该怎样教育

大壮妈妈越来越害怕幼儿园放假了。因为5岁的儿子非常喜欢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大壮的社交能力强了,可是游戏结束,玩具满地都是,沙发巾、床单都抹上了黑灰,玻璃雕花的水杯少了……有一次名贵香水被倒在水里,香水瓶里又灌满了自来水。孩子们在楼房里又蹦又跳,楼下邻居都要上楼抗议。

怎么应付顽皮的小客人?本来一个孩子就孤单,总不能不让孩子交朋友吧?还是专家给了一些建议。

1.首先要有宽容、理解的心。

学龄前的小孩,由于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往往把别人的家当作自己的家看待。他们的控制力比较差,只顾玩得高兴,为所欲为,加上孩子天性好奇,这捅捅那动动,把玩具摔了、拆了都不稀奇。此外,一群孩子在一起,相互模仿,彼此比赛,比单个孩子要淘气得多。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平时和小朋友能自由地玩的时间实在太少。一旦拥有机会,必然格外放肆。但是从考虑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出发,家长们千万不能因噎废食,不让孩子邀请小客人。

2.不要指桑骂槐。

有的父母不好意思直接说小客人,就“杀鸡给猴看”,责骂自己的孩子不乖。可是,学龄前的孩子通常听不出父母的弦外之音,自尊心大为受损,快乐荡然无存。而其他的小客人也根本意识不到是自己不乖。

3.不要当众责罚孩子。

孩子也有自尊心。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带头调皮,父母也不要当众责罚,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给孩子留点尊严。等小客人走了,再和孩子讲道理,该罚则罚。通常这么做,孩子反而更能听进去。

4.对事不对人。

不要指责孩子的品质不好,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你们把玩具乱扔,你们玩过了,一定要把玩具收拾好!”让孩子搞清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才最有帮助。

5.及早树立规范。

孩子在幼儿园就规矩得多。家里虽然比幼儿园自由,家长也要和孩子们先讲好规矩,要明白每一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规矩。比如,家里有地毯,一进门就要换上干净的鞋子等等。住楼房,就不能乱蹦乱跳等等。这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教育,否则有一天他就是别人家里的顽皮客人。

6.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也提办法。

和孩子讨论一下,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样会提高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孩子感到受尊重,对自己提出的办法,孩子会积极帮助实施。

7.提前防范,并时刻注意安全。

家里有孩子,平时就要把一些危险、贵重物品,比如热水瓶、药瓶、水果刀、纪念品、首饰等等,都要收好,易碎物品也要收起来。煤气要关紧。该锁好的抽屉也要锁好。床底下、地板尽量擦干净。

专家指出,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不能把孩子们自己留在家里,哪怕是一小会儿,要对所有孩子的安全负责。

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如果你的孩子爱发脾气,你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说自己教子无方。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是不同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仅仅是 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它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让父母改变主意。

置之不理: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你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还是少用为好。

不理睬发脾气的孩子,需要你能沉住气。

●转身离开。孩子发脾气时,你尽管去做你的事。

●适当地劝说。如果你还做不到置之不理,你可以对孩子反复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说明什么事是不会被允许的,但不要做出任何举动。你的目的是帮他摆脱困境。

●不要议论他。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只要欢迎他能停下来就是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排除: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你觉得除了让步没有别的选择了,你可以告诉他如果愿意哭就尽管哭好了,但你不喜欢他的哭声。

不要让哭闹左右你的决定:

●搞清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最可能发脾气。

●让孩子知道你说到做到,绝不让步。

尽量避免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场合和情况:找出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因素并避免它们是可能的。

●避免孩子发脾气。每个孩子动手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任务或玩具太复杂,孩子会因完不成而感到沮丧,你可以把任务安排得简单一些。

●必要时提供帮助。让孩子看你是怎么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有时候寥寥数语、关键性的提示,足以缓和孩子一触即发的紧张情绪。

●避免孩子过分疲劳和兴奋。这种时刻,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尽量使孩子处于平静的状态。

你好!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父母的翻版啊。所以对于孩子,做大人的一定要以身作则!这里有篇文章,你好好看看,也许对你有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崽崽会大洞。

现今社会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各个家庭尤其是家长十分头痛的问题。怎样正确的和科学的教育孩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面对的一个重要甚至是最最重要的问题。面对桀骜不驯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来说,你说它复杂它确实是很复杂的,但你说它简单其实也是非常的简单。具体的讲,我认为它也就是一个根据孩子的共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孩子的各自不同的具体行为特点进行不同处理的一个理性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能不能做的完美(也就是孩子教育的好不好)基本上不取决于其行为对象(孩子)的优劣,而是主要取决于行为人(家长)自己的用心程度、所用方法及行为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而且也是孩子一生中最最重要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要记住: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甚至哪怕是只是说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是一个表情,都要想到孩子就在我们身边,孩子的眼睛时刻在看着我们。

2。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3。 尽量不要打骂孩子,尤其是孩子大了以后,要以理教人,和孩子平等交流。

4。要学会欣赏孩子,多鼓励孩子,把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放大,要知道孩子不会背着责备的包袱向前走,孩子是乘着鼓励的翅膀向前飞的。

5。孩子做错了事或是干了坏事就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当然这个代价不一定就是打骂,道个歉、承认个错误、写个检查或者受一下批评甚至当面说明一下及其他形式的“惩罚”等等都是“代价”),但要注意不能有一次例外。

6。一定要教育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在这一点上家长自己的示范作用更重要),这是保证他长大了还会尊敬孝敬父母以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周围他人和谐相处融入社会的必须。

7。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有多么好,都要对孩子的零花钱加以控制,要教会他怎样计划用钱和节约用钱。

8。发现孩子的缺点一定不能放过,有一点儿就要叫他改一点儿,绝不能姑息或是以孩子还小为由听之任之(但有时不能太急,可先冷处理,稍微放一放过后再说,但一定要处理,绝对不能不了了之,要知道孩子的坏习惯就是在一次次的不了了之之中逐渐养成的)。

9。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绝对不能答应,无论孩子怎样软磨硬缠都不能答应。但要讲清不能答应的道理,而且讲的方法要策略一些并且要比较适合孩子的口味以及要选择好孩子能接受的讲道理方式。

10。对孩子的问题,最好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之中的方法进行。通过旁敲侧击,潜移默化对孩子施加影响的方式最好,因为这样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远比正式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11。要从孩子的实际能力、智力出发,不可超越他的智力水平强输硬灌,提出一些孩子即使通过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成绩方面。

12。不要怕做家务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家务能极大地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更自觉的听家长的话。

13。在平时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不要用孩子

考了好成绩就奖励孩子多少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学习,这样会造成孩子形成“学习是为父母而不是为自己学的”被动学习的错误概念,反而会破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不要剥夺孩子玩儿的权利,只要不是严重的以做坏事为目的的玩儿,就放心的让孩子去玩儿。其实在玩儿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学到很多他在其他地方甚至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将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15。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一致,而且一定要高度的一致,绝不能一个管孩子,而另一个惯(宠)孩子,在有老人同住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能让孩子觉得有保护伞而有恃无恐。

以上这些都是很普通和很简单的事情,是我们日常每天都会遇到的,其实都不难做到,而只要真正做到了这15点,你一定能教育出来一个有个性、有能力、有责任心、有公德和对社会有用的好孩子。  对于8岁非常顽皮小孩如何教育家长不要打孩子,要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你的孩子。

现在你在外地,所以教育的责任就实际上全在孩子的妈妈肩上。孩子吃法慢、学习慢,家长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没有想过可以想一想。7岁的孩子自然有他活泼开朗的一面,这是天性,压抑不得。所以不要压抑它,如果有时间就让孩子尽情的去玩,在玩中来锻炼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比如,妈妈跟孩子玩游戏,比一比,看谁在单位时间内码积木码的又多又好。又比如,妈妈和孩子玩纸牌游戏,算24点,看看谁算得快等等。这些游戏实际上是间接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就是说在玩中学习,家长要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来引导孩子学习。则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 同意上述monto朋友的分析,很有道理。

我觉得小孩不听话有很多原因。作为家长,你应该平信静气地思考一下,听话的孩子真的是你需要的吗?除在一些阶段,比如10多岁的青春期孩子有逆反心理以外,孩子的不听话多少都包含着自己想法表达的意味,只是方式可能不如大人含蓄。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成年之后能够敢做敢为,能够有主见,不要在他(她)的孩童时期粗暴地拒绝他们。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的个性也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

我童年的时候是个特别优秀的,听话的孩子,家长的话我都奉为圣旨,学习也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从来没有和其他孩子打过架,从来没有各种社会不允许的坏习惯。当我成年的时候,父母反过来为我的各种事情担心,事业上担心我不能独当一面,生活上担心我不能持家,婚姻上担心我在家中受气。有时候你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我小时候要当个听话的孩子呢?我面对社会的勇气呢?都没有了,都随着父母的教导丢掉了。

不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小”人,当你拒绝他的时候,在他的角度上想想,也许你也会选择像他那样做。不要把自己的权威看的比孩子的未来重要,这会害了他。也许是一辈子。 我感觉做为家长最起码要有耐心,要有正确

的教育思想和信念.到具体的问题上再具体分析.小孩子天生顽皮,要针对他们的性格和爱好正确引导.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也没有完全适合你的方法! 耐心细心。 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1)自有主张,还有一定道理;该改正的是你;

2)枝节问题,由他去吧!

3)原则错误,坚决斧正——心慈手软是大忌。 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信念   普遍小孩子都是不听话,对待小孩只有慢教慢带。

这是孩子对外界无知,好奇的原因.关键要耐心教导. 孩子有自己的主张,他也是不轻易听别人的,包括父母。 他(她)说话时,你认真听了吗?你随便满足他(她)的大部分要求了吗?听话的孩子不是一定可取,有好习惯和主见的孩子才是最好的. 和孩子一起玩,让孩子喜欢你,讲光荣历史给孩子听。俺老妈就是这么干的,我最爱我老妈了。(我们不喜欢唠唠叨叨的家长哦!)让孩子把你当朋友!参考文献:我爱我妈!! 如果多少能听一点话,还是积极引导教育!

真是一点话都不听,只有打烂他(她)的屁股!

例如:你不让他(她)玩火,不听话!舍不得打PP,真出事哭都来不及! 有些问题,你给他(她)讲道理是由于年龄问题可能讲半天也讲不明白,真打一顿屁股,让他(她)产生对某些问题(例如:玩火)产生直接恐惧,达到最好的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的能力越来越强,需要强制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少. 孩子长大也不会嫉恨父母的,毕竟是一片苦心.

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12-18岁出现不听话的问题.更多采取沟通的方式解决.

分析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父母的话是对的还是错的.家长一方的话有没有不对的,或专制的地方.如果问题出在孩子一方,而且问题较为严重,且率教不改的(例如:男孩学抽烟,女孩早恋),如果家长在不给他(她)屁股一点颜色!后果真的很严重.

将个故事,一个16岁的吸毒少年,就是因为13岁开始学抽烟,父母没有即使制止,学校发现进行处理,家长还给打掩护.后来被坏人利诱,走上不归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棍棒底下出孝子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全都要那么听话的话那么他好象就失去了自由好象全都由别人摆布一样于是他就觉得不耐烦而就会不听大人的话!这是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原了!这会对孩子有着副面的影响!不是孩子不想听话是因为家长的方法不对! 打 实在道理讲不通,打他。 和孩子交朋友。 要想使不听话的孩子变得“听话”,做父母的在细心分析孩子不听话 的原因之后,要采取相应的办法。

竞赛法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好胜心强的心理,与孩子开展“竞赛”,比比看谁做得快、做得好。比如,早晨起来,孩子往往不愿意刷牙。这时,可以跟孩子说,我们来刷牙比赛,看谁刷得好、刷得快,孩子往往欣然应

赛。当然在开始“竞赛”时,父母应有意让孩子获性,以树立起孩子继续做的信心。

故事法故事里的人物(动物)形象往往是孩子模仿或崇拜的“偶象”。因此,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为他们提供仿效的“偶像”,引导孩子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做懂道理的乖孩子。

游戏法可以将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比如.孩子不肯识图形、辨颜色、数数字,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开展玩积木、拍皮球、画图画、跳绳等游戏,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引导他完成有关的学习任务。

选择法当有些事情必须做但孩子不肯做时,可以采用选择法。所谓选择是要孩于选择“先做”还是“后做”,是“立即做”还是“等会儿做”,而不是要孩子选择“做”还是“不做”:比如,头发长了,但孩子不肯理发,父母不必强行要求,可以用商量的口气说:“是你先理,还是我先理?”孩子往往回答“你先理。”等父母理好发后,孩子就不得不理了。

转移法孩子不听话,有时可以采用转移法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看见一件玩具,孩子闹着要买,大人觉得不该买,怎么办?这时,父母可采用“转移法”,即不与孩子谈这件玩具该不该买,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他要买玩具的想法。

知道了管教孩子的科学方法,并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孩子会“听话”起来的

我认为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个性  不能抹杀了他的天性,同时你也应该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是靠打出来的,太乖的孩子看着挺好,时间长了就会看出来不爱争,没有自己的想法主张,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家长都下往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在社会上立足,不妨看看他为什么不听话,他的心理在想什么,他在抗议和反对什么,谁都是从孩子的时候过来的,想想看你小的时候都干过什么渴望什么,再看看你身边的孩子吧 孩子需要自己的创作与发展空间

不能太过于限制孩子

过于限制孩子

孩子的潜能就难以发挥出来

要有细心和耐心

记得对孩子要温和一点

孩子错的地方及时指出

但是不可以批评

你应该教他为什么这样是错误的

要他学着改正

同时他做对的时候

别忘了鼓励他

这样孩子的信心会挣加

会更有兴趣去研发新的事物 首先看他有何要求没有解决如果合理应当尽力满足要求并站在他的立场换代思考 慢慢讲道理呗。小孩子不懂事嘛,要懂事听话就不叫小孩了 上面的人们说的够多的啦!!我同意的说,自己也很有启发。 我正为这个事情发愁,现在我觉得随她去好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象我一样内向。

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是好好说吧!说服教育最好啊! 你要守信,多鼓励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干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事。多带孩子出去见识见识,让孩子多与小伙伴接触,学习别人的优点,发现孩子的特长,有目标地发展。    你为什么要让孩子什么都听你的话呢?这个问题你应该先想清楚就好解决了。只因你是他(她)的妈妈(爸爸)。?

孩子从7、8岁就会有自己的“小世界观”产生,(他也有他的小人权吗)看事情的时候会出现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作法,孩子是很有创造力的,一个明智的家长应该给孩子多留空,您给他留的空间越大,将来他到社会上能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反之——

在真正做错事的时候,鼓励的效果远远大于批评。 那,我认为,沟通是关键。其实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心里似有非有的认为你们是不同的(背景,理解,心态等等,潜移默化之间造成了不该有的隔膜。突破这种界限,最好的方法就是沟通。

如何沟通:

首先是沟,以前有沟的要填平,没有沟的不要造成沟。

其次是通,第一是言语上的,但是我们知道,有的时候光嘴皮子上是不好使的。最关键的是思想上的交流,要学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天长日久之后,孩子就会主动地与家长进行双向的交流。 孩子就一定需要听话吗?建议你听听孩子怎么说,他怎样认为的。在一些事情上,看看孩子们自己的想法,你和他探讨一些,说出你的观点,最后达成一直的结果,这样不好吗?让孩子锻炼了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增强了自立能力,他自己做的决定,他自己会自觉的认真的去做,也增强了自律能力。

听话的孩子让家长省心,但是有自己思想的孩子更有潜力,主要看家长的引导了。 引导+教育+耐心+本性+教育者的良好素养 孩子不听话是没有一个标准来评判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待任何事情他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和观点,做家长的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要求他们。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有权力和自由。 对孩子教育要耐心细致,要尊重孩子,父母要懂一点心理学,可以从一些故事中引导启发他们。 我估计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头.另外,我们也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听你的.什么都去约束,会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孩子不能只靠管,只靠要求,命令.更要靠引导,他感兴趣的东西,他进步的方面都要肯定鼓励. 要重视引导的方法,以身作则!~~ 首先要看您是怎么理解“听话”这两个字的!如果只要是家长说的话就一定听的话,那么孩子“不听话”也是应该的!

其次我认为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也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第三是要告诉他为什么,孩子之所以会做错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懂事,也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成人是不同的,他们对是非对错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因为阅历有限,这些标准有时侯是不正确或是片面的。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耐心,也要有理有据,让孩子能心服口服,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也能重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的成长。

第四是要注意方法,孩子也有自尊心,自信心,在指出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能一味的责备,最好是能让他自己意识到错误,在错误中成长,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所见过的“坏孩子”多半是被打出来的!教育的方法是合理的引导而不是暴力的强迫。

最后是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人们总是喜欢与朋友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一点孩子与大人都是一样的,没人喜欢一天到晚被老板骂!所以不要做孩子的老板,也不要仅仅做他们的父母,尝试着去做他们的朋友! 不要仅仅让孩子听你的话,也听听孩子的话,一家人其实是在一起成长的! 听过这句话吗?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因为他对你已产生了逆反心理,应该多和孩子沟通,知道他在想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不听话有好多原因,一般的家长是管教试的教育,孩子们得不到现实的好处,所以就觉得大人是在欺负孩子;作为家长要有耐性,拿一些更切贴的事实说话,可能要好一些!!! 只要孩子不闹出格就不要管它,也别说她,太调皮的话就警告她,不听那可要动用一下武力让他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回收到什么惩罚。当让不能打坏孩子,但也不能让他觉得没事,打一次就得让他记着。不要受着老人打,哪回很难办而且会效果不好。最好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先教育不听则须动手软硬兼施后,关她自己在屋里让他反省。等他不闹了就行。 只要不出格,没有原则问题无所谓听不听话。 这个问题是比较笼统的,孩子不听话?是如何的不听话?是怎样的不听话?有些让人费解。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对任何事情及事务的看法和想法,这就导致着孩子不愿被家长的意愿所左右,这也是我们大人们所说的不听话了,如果孩子怕家长生气而听话了,这就会抹煞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孩子的创造力。如何让孩子能自觉自愿的听话呢?这也是每一个家长都头痛的问题。孩子小好动,贪玩,说好的事好忘,还有就是坐不住,这就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引导了,我是这样做的,买回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音带(必须是音带)及CD(不可用直观的VCD,DVD,就怕孩子看过后不会再看第2次),给孩子听(是学龄前的孩子),孩子的好奇和求知欲促使他(她)去认真的听,在听的同时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并能让孩子坐得住,也可以增强孩子的想象空间,孩子为了记住故事情节可能会反复去听。上学后的孩子在对学校的新鲜感消失后,会对繁重的学习及作业厌烦,这时我会带着孩子去郊游,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与他(她)一起讨论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化,让孩子去领略大自然,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可以说每一次的郊游都有不同的感觉和感受,让孩子从中受到锻炼和教育,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也就提高了。我不知道我这样说会不会跑题,我认为如果刻意的要孩子听话,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从中认识,从中体会。现在我的孩子已是在读研究生了,我自认为我对孩子做的是比较成功的。 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听话?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可以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

那么既然目的是这个

一味的去把孩子束缚成和你性格一样或者相符的人

对孩子来说很残酷!

反而应该多疏导,你去配合孩子来纠正他的错误,很多事情没有对错,那么就要尽量客观的去尊重孩子的心理,真正的为了孩子塑造健康的性格

很多家长都按照自己的人生观去塑造孩子的人生观

这样很不好的!

应该是互动,民主的来交流彼此的意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第一任朋友

一个朋友一样的老师孩子才接受,才喜欢。

反过来想想,孩子也希望你听他的话

那么你为什么不听话呢?

呵呵,所以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家长起到疏导作用,这点要明确 原因是什么?孩子喜欢玩,在他玩。家长正确处理,不能停止孩子玩的乐趣, 这样孩子不高兴,就不听话

七到八岁应该扩大孩子阅读知识面了,可以看一些有拼音注释的文学图书,科学、诗歌,名著等都是可以的

《小艾系列》、法国的小口袋文学、《一百条裙子》《傻狗温迪克》等等

其实8岁的孩子已经很有自己的意见了,建议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跟他一起挑一些书。但其实不一定要强调拼音了,8岁不读三年级都有二年级了吧,很多儿童类的书不用拼音都可以大致看懂了。

科普类的比如《神奇校车》系列,《可怕的科学》系列,DK视觉奇观系列,都很不错,这些书都很好买,一般书店和网上都能买到。但这些都是涉猎比较广的系列,建议最好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看,这样系统性会更强,比如地球/地理系列的,可以看《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DK视觉奇观-火山》,《DK视觉奇观-地球》,《穿越时空-火山惊魂》《穿越时空-地震之灾》《可怕的科学-发威的火山》《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等等。

文学类的就很多了,论坛上都有很多的介绍了。比如《埃米尔擒贼记》《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金银岛》《淘气包埃米尔》《大侦探小卡莱 《绿野仙踪》,还有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疯丫头玛迪根等等应该都很受孩子欢迎的。

孩子阅读什么最好不要带太多的限制,以引导为主,把一本书能吸引他的地方引出他的兴趣莱是最有效的。

百科全书,童话故事(能说明一定道理的),马小跳系列,成语故事,脑筋急转弯,感动故事,趣味故事,爱的教育,英雄人物,名人故事等

不管孩子愿意读什么书,我认为首先是尊重并鼓励孩子自己的选择,比如从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请她自己多做选择、多拿主意。比如上图书馆,虽然我自认为对童书还是很熟悉的,但女儿如果选中什么书,即使那书我自己再瞧不上,我也不会去阻拦。我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在充分享受了选择的权利后,才能真正学会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所谓的“错误”,但从错误中获得的教训甚至比成功的经验还有价值。

再拿读认知、科普类的书而言。我觉得最好的儿童科普读物,不是那种什么都告诉孩子的读物,而是能刺激、激发孩子观察、探索热情的书,好玩的书。在使用的过程中,最好是能与生活的经验相结合,比如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之后再到书本中去寻找某种解法。而当需要在书和实际的探索之间进行选择时,我觉得书是次要的选择。这种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

另外,还有一句被用得很烂的话,其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我们对孩子如何期待,最终把孩子引导投入其中的动力还是在兴趣二字。所以与其去为孩子设计“兴趣”和方向,还不如先努力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随着这个兴趣逐渐深入地引导。比方说,孩子对恐龙发生兴趣了,就可以沿着这个兴趣,逐渐将兴趣延伸下去,通过这种兴趣的专向发展,实际上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也能获得提升。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不是“大人认为孩子缺什么”,而是“孩子自己想要什么”。

说到具体的书,〈未来精编启蒙数学〉和〈 数学概念童话 〉,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

《快乐语文读本》是选文型的阅读读本,在同类读本中是非常好的。

《可怕的科学》可能适合更大一些的孩子,它的风格比较独特,常常是通过一些相当可怕的事件和联想,讨论科学知识,从而刺激孩子的记忆。它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而且不太适合“大人读给孩子”,更适合孩子自己去阅读,所以我觉得达到相当的自由阅读能力的孩子去读,效果会更好些,不必太着急。7岁的孩子,我认为《神奇的校车》更合适一些。还有一套新蕾出版社引进的《小学生科学认知趣问妙答》也很不错。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可以动手实验的书。

作文八:《怎样教育淘气的孩子?》4300字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所有大家关注的问题,有的小孩特别调皮,所以家长要充分的掌握教育孩子的基本的小策略。

亮亮妈常说“孩子哪儿都好,可就是太淘,打人,有时还撒谎,真不知他是怎么形成这些习惯的?!”孩子淘气确实让人头疼,但也并非无药可医,现在就让我们从孩子的五大经典淘气行为开始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表现一 打人、咬人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办法: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根本也不会打怎么样,如果别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没什么。如果他打了别人,当父母的总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对。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来解决。再告诉他打人是野蛮的行为(幼儿园总这么说,所以我也要家园一致)。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这样,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对,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怎样,妈妈都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他永远都是好孩子,对事不对人,一时行为不对,不能说孩子就坏呀。

有时候孩子不顺心,可能会拿妈妈撒气,我倒觉得挺正常的。因为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和最亲近的人发泄内心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事呀,发泄完了,孩子会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也会更加爱妈妈。乐有时就这样,我就会说:给我捶背呢!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就够了。多理解孩子,他毕竟还很小,心智还没有成长到可以自己解决一切问题的程度呀。然后每天大声对他说:妈妈爱他!或在耳边轻声地说:“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就是„我喜欢你!‟”孩子的心情会马上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有时他做些坏事,如把脚放到饭桌上,你越说不行,他越边坏笑着去做,有时我急了就会问他:你是不是觉得我爱你不够呀?他说是。我就说:那从现在起,我多爱你一点。他马上就规矩了。所以有时我觉得对孩子大吼生气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最佳的办法就是:让他知道妈妈爱他。

表现二 插话

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大体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1、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2、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1、“因事制宜”。即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导。当孩子对大人谈话内容提出疑问,或遇到困难求助时,千万不要因一时恼火而当别人的面训斥孩子,否则就伤害

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长可以跟孩子讲明,谈话结束后再解答,还可以再夸奖他一句:“你真爱动脑筋!”这样孩子是会谅解的。但事后一定要实行诺言,并教育孩子在别人谈话时不要随便地打断,告诉他这样做是不礼貌的。

如果大人在闲聊时所谈及的内容使孩子产生“共鸣”,孩子因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打断别人的谈话,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先征求与你交谈的对方的意见,然后让孩子参与进来。不过,谈完话后应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刚才随便插话是不对的。这样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你的批评的,因为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

2、“相机诱导”。即家长要利用一切可以用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对孩子加以启发和诱导,特别要注意运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启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妈妈带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别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别人讲话时插在中间吵个不休而受到批评,就可以问自己的孩子:“刚才那个孩子做得对不对?为什么?你喜欢他吗?”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3、“言传身教”。即做家长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行”,这给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较强,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父母应树立起一个礼貌地与人交往的榜样。

表现三 撒谎

“你听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哎呀,太棒了!”“一个是爸爸的,一个是哥哥的,还有一个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动画片啦。”“当然啦。一吃完饭,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当这个孩子的谎话被揭穿时,他受到了母亲的斥责。妈妈责备他“撒谎就是当小偷儿的开始。”

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根本不懂撒谎和小偷儿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对孩子来说,与其说不懂,还不如说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有三个电视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话不能单从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讲这句话的孩子当时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个电视机该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个电视机,爸爸就不会因为要看夜间棒球比赛而霸占电视机了;哥哥也不会因喜欢足球赛节目而独占电视机了;当然我也就可以独自看我所喜欢看的动画片了!”

他把这个愿望和空想联系在一起了,因此,采取了“有三个电视机”的语言表达形式。幼儿的心理结构,往往是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这种现象称为“主客观未分化心理”,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征。

妈妈的高招:

儿童“说谎话”的种类繁多,想象谎话、愿望谎话、无知谎话、游戏谎话、辩解谎话、方便谎话、友情谎话、吸引注意力谎话、复仇谎话、以及欺骗谎话,等等。

幼儿的大部分谎言来自想象、愿望、游戏和无知,偶尔有出自辩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无论哪一种都不属于真正的谎言,更不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小偷行为。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这一点,就谈不上正确的处理办法。我们应该认清隐藏在谎话背后的儿童心理,采取与其心理状态相符的办法解决。

例如,当你听到孩子说“我家里有三个电视机”的时候,你就应该接着说:“哦,是吗!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情,然后再说:“真的,如果能有三个电视机,那该有多好啊!”

表现四 摸生殖器

2岁多时,豪豪开始时不时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从小带大他的爷爷奶奶认为,男孩子嘛,都是这样,长大自然就好了。有时爷爷甚至还以此当众逗乐。3岁多上幼儿园后,老师渐渐地发现了他的问题,这才引起父母的重视,但似乎已经来不及了,耐心说服、批评教育、甚至巴掌“伺侯”,软的硬的都用过了,豪豪却只不过将原来的公开行为转为地下。白天躲在没人的地方玩,晚上入睡前或早晨醒来后躲在被窝里玩。更糟糕的是爷爷此时仍不以为然,有时父母教育豪豪,爷爷还充当其保护伞。

儿童心理分析: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过程,所以,孩子对性的探索是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一部分。理论上讲,七八个月时,豪豪的小手就应该偶尔摸到过自己的生殖器,不过这时,如同摸到眼睛、耳朵一样,他完全是无意识的探索。慢慢的这种探索开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增多,但仍然不受性欲和性幻想的驱使;他们只产生感官上的愉悦反应,而不会引起各种复杂的情感反应。

不过,探索精神再值得嘉奖,我们还是有责任引导孩子选择恰当的方式。尤其是如果孩子玩生殖器已经影响到日常活动,就不再是小事一桩了,家长有必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尽早纠正。

表现五 偷窃

不少孩子都有过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采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骂,而收效却甚微。其实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反应过度和“姑息养奸”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儿童心理分析: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偷东西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教导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幼儿园的孩子拿东西很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也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要花钱来买,不懂得不付钱,不打招呼就随便拿东西是错误的。他们还没有分清楚“自己的”与非自己的”的概念,道德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只是原始意义的“恋物”而已,所以当家长发现他偷拿东西的时候,不要给予过多的责怪。此时的拿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偷”。但是大人应该通过这件事设法让他意识到偷窃是错误的。告诉他:“如果你没有经过同意或没有付钱就把东西拿走,就会给别人造成损害,别人会很伤心。”

如果孩子从超市悄悄带出了糖果,父母要带着孩子把糖果还回去。如果他已经把糖果吃了,一定要把孩子带到超市,让他向店主道歉,并替他还钱。再次带他去超市时,就要多注意他的行为,看看他是否又将喜爱的东西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在付款时,对他说:“每一件东西都有价钱,妈妈只有把钱给收款的阿姨,才能拿走,这些东西才能属于我们。”让宝宝注意到你付款的细节。也可以让宝宝拿一件小东西,在收款台前,让宝宝自己付款,加深宝宝买东西要付款的印象。小孩子对于父母嘱咐的事情常常一转脸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下次他们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家长的吼叫、责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家长必须反复和宝宝讲道理,让他明白这种事情的危害性,他才会逐渐改进。如果宝宝的表现良好,家长则可以在房间里为他贴上一枚小星星以示表扬和鼓励。

作文九:《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2300字

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的爸爸,我叫***。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儿子同学的爸爸妈妈们一起分享关于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其实我和在座的各位爸爸妈妈一样,也没什么经验,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我也和很多家长一样,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话,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在这里,我就谈谈我个人关于怎样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

我觉得,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关键是我们家长怎样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加以正确的疏导。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太贪玩、太调皮,不曾想过,其实我们自己的童年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同样地贪玩、同样地调皮,如果还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打骂的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事实证明,我们照样还是成不了“才”。 威胁和打骂孩子,只是解了我们一时的心头之快,解决不了孩子根本的问题,关键还是给他讲道理,举例分析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即使要打、要骂,也要让孩子明白今天爸爸妈妈为什么打你、骂你,要让他知道错在哪里,要让孩子“心服口服”,要不然孩子就被打怕骂怕了,从此就惧怕你,不会跟你说真心话、实话,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在这里,当然我建议家长尽量不要使用暴力教育孩子!)

是的,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不仅仅是扮演要做父母的角色,还要做“朋友”的角色,当他们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永远都不要放弃,始终都要在他身边帮助他、鼓励他。

教育孩子我觉得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有时候有些家庭的事,我也会故意问问孩子看看他的意见,觉得他说的有理,自然就采纳,不采纳也说出不采纳的理由,让他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尊重孩子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的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的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最注重的是:

首先,教他学会做人的道理(这一点,在我看来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我觉得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孩子一天天的在成长,懂的道理也越来越多,有时会让你突然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甚至会让你感到不已——记得前一个月的一天晚上,那天我在翻看儿子的手机短信,看到一条没有发送成功的短信,是转发给爸爸的,名字显示是“爸爸”,是电信发过来的“工作忙也别忘了歇歇,注意身体„„之类的”因为那段时间我一天到晚经常加班很迟,看到他的短信,在那一刻我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一下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知道关心别人了,知道心疼爸爸妈妈了。我拉过儿子问他,你怎么想到发短信给爸爸啊,儿子腼腆地说,“你每天加班累嘛”,我说虽然没有发送成功,爸爸现在知道了也很高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知道心疼和关心别人了,好样的!

其次,尊重孩子的选择,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给孩子设定一个底线——不做坏事,保证安全,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孩子会觉得受到尊重,从而自觉收敛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如果我们什么都替孩子决定,很少问孩子愿意做什么,不去征求孩子对事情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我们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无法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也无法赢得孩子的信任;由于平常我上班也很忙,大多数时间是由孩子自己安排,我只是跟他说,叫他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放暑假的时候,我跟他一起制作学习计划,由他自己来说,什么时间之前完成所有作业,上午半天做什么下午半天做什么„„,同时也增长了电脑操作知识,如果我们把他规定好再让他去做,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有可能不会执行。

再次,就是培养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孩子年龄小,遇到疑难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想直接得到答案。这时父母一定不要助长孩子的这种习惯,不要当时就给孩子一个直接的或确定的答案。否则时间长了,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不会自己动脑思考,也就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了,这对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都是没有好处的,遇到他不会做的题目,我会引导或提示他,一起和他探讨,等答案出来了,我会说“你看就这么简单,只要多加思考,问题就解决了,每道题都会有答案,就看你用不用心去思考”,这样他才会有成就感,对解题、学习才会越来越有兴趣。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教育孩子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家长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最后我跟大家分享一则故事,说美国一教授他是一个善于发现天才的人,有一次他来到中国一所中学,某班班主任就想让他指指自己班上谁是天才。教授一到班上就指着三个平时在班上让大家头痛的,公认的差生为天才。班主任直说不可能,教授坚决的说他们就是天才。孩子回到家后好高兴,对妈妈说我不差,美国教授都说我是天才呢!于是变得勤奋。时隔两年,这三个孩子真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各个方面都名列前茅,大家好佩服教授的指证。大家想他们是天才吗?不是,是他们终于能找到了自信,战胜了自己,所以才获得了成功。所以在平常我们要经常多鼓励和表扬自己的孩子,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和改变。您认为您的孩子是天才,他就是天才!谢谢大家!

作者:钟声依旧

作文十:《家长怎样教育你的孩子?》2700字

01.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02.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03. 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04. 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05. 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06. 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07. 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08. 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09. 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 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 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 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 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 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6. 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 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 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 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0. 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21. 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23. 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4. 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5. 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6. 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7. 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8. 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29. 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30. 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32. 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家长和孩子就像两颗彼此分离又相互靠近的大树和小树,大树要为小树遮挡风沙,也要给小树留下足够的空间,感受阳光,呼吸空气。这样小树才能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伸展,茁壮成长。太靠近大树的小树是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而远离大树的小树却要去独自地抵挡风沙,虽坚强无比却又极易扭曲或夭折。

每一个小孩都是种子,请允许Ta在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耐心的等待吧,种子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