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生物教学 > 【《河殇王开岭》1600字】

【《河殇王开岭》1600字】

时间:2019-11-11 09:26:4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河殇王开岭》1600字

河  殇

北京 王开岭

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孔子

河流一词,我惜的是个“流”字。流,既是水的仪表,更是水的灵魂。

有次在朋友的画里,发现一条极美的河,我问,你是怎么想象它的?她说,画的时候,我在想,它是有远方的水。这念头太漂亮了。流水不腐,当一条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

每一滴水,都有跑的欲望,哪怕一颗露珠。水的冲动,水的匀细,让古人发明了滴漏,收集光阴。河姆渡出土的陶罐,早期刻的是水波纹,后来是浪花纹、漩涡纹、海水纹……人类最初的美,是从水里捞起来的。翻开汉语字典,偏旁部首中,消费量最大的是那个叫三点水的“氵”。

我以为,人有两个层面的时间觉悟:生物的,哲学的。在远古,人的生物时间是被季节惊醒的,二十四节气,俨然二十四刻度的农业闹钟。而哲学维度的光阴意识,则是被流水之声启蒙的。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江河不息,皆东逝之付。万象倏忽,盖无常有常。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流,是水的信仰。逝,是生的本质。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水字头上驻一点,就是永远的永。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最美的水在《诗经》,最俏的女子在溪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最深的心事锁于水,最远的眺望付于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是我最怜惜和欣赏的一位妇人,她的露骨,她的痴,空前绝后。   除了情草缠绵,水还能带来更大的精神视觉和冲击波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无论仁智,都会对水寄予厚望,向浩荡江河呈上敬意。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荀子则在《宥坐》中讲一故事——

子贡问:“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大水,必载大势大象、大道大德、大情大义。观瞻江河,实乃一门人生大课,可悟玄机、铸品格、升境界、晓事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江河,既是满载神性和诗意的实体,亦是伟大的精神智库和美学资源。这一切一切,源于水之流性。水滞则为液,“液体”和“河流”,多么截然不同的存在。现代社会,鲜见的是清流,残剩的是液体,且只追求液体——所谓的水危机,也仅仅指液体危机,而非清流危机。

流水载物,古人只是泛舟履波,现代人不同,想让所有的垃

圾和排泄物都搭乘这趟免费公交。水,终于盛不下、载不动了,气喘吁吁,奄奄岌岌。江河世纪,正走向液体年代。

这是可怖的事。“逝者如斯”,不逝,孔子怀里那块伟大的表还走得动吗?“曲水流觞”,没有流潺载杯,人生的朦醉诗意何处觅寻?若无流水可依、可沐、可饮,人生该多么刻板,心灵该多么黯然,爱情该多么乏津。

古之贞女洁士,多有葬水情结。舜帝南巡驾崩,娥皇、女英二妃殉投湘江;杜十娘伤恸难寄,纵身仆水;拒垢避辱,柳如是邀夫共坠瑶池……再如屈原、王国维和老舍,皆以水为棺、魂宿大泽。

在诸君眼里,水似乎比青山更值得托付,何以如此?除了水的洗涮之意与心境相合,也可见事主们对水品的一贯信任:清白干净,不会脏了身子。

若换了现在,我想她们和他们会集体变卦——往现代水沟里跳,是件很难堪的事。

我有个观点:对大自然来说,一切“原配”都是最好的,也是最富饶、最完臻的。我想,造物主抟人之初,大概是想好了让那些精心置办的“原配”荫佑苍生的罢。今天,若老人家来个回访,必大惊失色,自个儿的家业竟如此不经折腾!除大洋深处的海沟和珠穆朗玛峰上的雪,世间还剩多少“原配”?

魏源,这位维新之士面对萎缩的洞庭湖,曾作如是悲叹——“气蒸云梦泽何在?波撼岳阳城已殊;无复波涛八百里,唯余洲土半分潴。放歌高论惭先哲,围垦拦河愧后愚;愿睹沧桑重变易,还川有日更还湖。”

人类要有美好未来,必应有旭日般的精神,加上大自然的“原配”。

作文二:《王开岭经典语句》2700字

王开岭经典语录

没有雪的冬天,还有季节的尊严吗?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世上有些墓地,虽巍峨,却缺乏自由感和生命性,法老的金字塔、中国的帝王陵„„凸起的都太夸张、太坚硬,硕大的体积,捆着一团空荡荡的腐气,太具物质的膨胀力,太具侵略性和彰显欲望。总之,有一种疏远尘世的味道,虽威风凛凛,却远离了人间体息和泥土亲情,一点不像生命栖息的地儿,反倒是给人落下个印象,那人的的确确熄灭了。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人多数时候都需要狠狠的推自己一把,要不真的颓废了,当然也不会知道自己还会做什么,成就什么。

没有合格的黑夜,也就无所谓真正的黎明。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累,却忘了为何出发。                                         ——王开岭 《古典之殇》

生计,像一场紧盯着地面的觅食,盯久了,人的目光会变得象鸡一样短浅、黏稠,体态也因贪婪而臃肿起来。„„是的我们必须仰望点什么。必须时常提醒自己,让疲倦的视线从物面上移开,从狭窄而琐碎的槽沟里昂起,向上,向着高远,看一看那巍峨与矗立,看一看那自由与辽阔、澄明与纯净„„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若每个人都坚持让自己的声音钻出身体,都以不亢不卑的行为和姿态,在天空中传播一种自由气息,这样生活就有望了。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我觉得,人类应干两件好事--一是点亮黑夜,一是修复黑夜。同属文明,一样伟大。 ——王开岭 《谁偷做了夜里的”黑“》

一个人,无论多么新鲜的生命,如果在一个生存点上耽搁太久,就会褪色、发馊、变质。感情就会疲倦,思想和呼吸即遭到压迫,反应迟钝,目光呆滞,想象力如衰草般一天天矮下去„„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信仰,始终代表一种指向终极的灵魂态势,一种精神奔赴性,一种上升的生存向度。它象征着这样一幅情形:西绪福斯不断地把滚石推向山顶——虚无中超越虚无的努力,绝望中杀死绝望的运动。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一个人,像别人的替身。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肥皂。 ——《在古代有几个熟人》

“死”本身是一种矗立,和“生”一样披覆尊严,它需要访问和垂怜,但拒绝轻薄和廉价的施舍。你须仰望 ,须心存虔诚和敬意,你脚步要轻,灵魂要诚实,要以生命的名义献上一份寂静、一柱心香„„因为那个人, 那个与你一样有着头颅、梦想、悲欢、家眷和不尽情思的逝者,你们都是生命,都有着惊人相似的生命共性。    假如你实在做不到,无法献出这么多,那唯一的选择即远离,远离别人的不幸,免去打扰人家。    一个没有悲痛感的人,对悲剧采取缺席的态度,也算是良知了

——《精神明亮的人》

琐碎的利益和肤浅的享乐像白开水冲淡了灵魂的浓度,内心的庄重和虔诚在逻辑上被消解了,他们再也端庄不起来、神圣不起来、峭拔不起来

——《从“高石之墓”到经典爱情》

让我们悄悄把尊严佩戴好。

——《颁发尊严》

现代人缺少什么?缺少务虚的宗教精神和理想主义,缺少血性缺少疼痛缺少玉石般的品格和誓言,缺少不畏势不重利不惜命的义气和骨钙,缺少赤裸的激情和专注的秉性。甚至缺少眼泪。

——《从“高石之墓”到经典爱情》

世界变得太快,眼花缭乱,来不及驻留,来不及回味,来不及告别或回头再看一眼。一眨眼功夫,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或收藏。你跟不上,一个敏感者,一个内心喜欢稳定和秩序的人,会痛苦,会失措和迷惘。

——《古典之殇》

那一天,“荆轲”——这个青铜般的名字,作为一枚一去不返的箭镞镇定地踏上弓弦。白幡猎猎,千马齐暗,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寒风中那屏息待发的剑匣已紧固到结冰的程度,还有那淡淡的血腥味儿„„连易水河畔的瞎子也预感到了什么。

——《精神明亮的人》

那折剑已变成一柄人格的尺子,喋血只会使青铜浸添一份英雄的光镍。一个凭失败而成功的人,你是头一位。一个因倒下而伟岸的人,你是头一株。你让“荆轲”这两个普通的汉字——成了一座千古祭奠的美学碑名。成了秦夜里最亮最傲的一颗星。

——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

从易水河到咸阳宫,每一寸都写满了乡愁和永诀。那种无人能代、横空出世的孤独,那种“我不去,谁去?”的剑客豪迈。

——《精神明亮的人》

一个人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常常会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匹蟑螂悄悄拖走„„然后,花粉消失,人变成了蟑螂。

——《精神明亮的人》

在昆德拉「为了告别的聚会」中,美国富翁巴特里弗对捷克人的生活评价是:"在这个国家里,人们不会欣赏早晨。闹钟打破了他们的美梦,他们突然醒来,像被斧头突然砍了一下。他们立刻使自己投入到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请问,这样一种不适宜的紧张的早晨,怎会有一个像样的白天。相信我,人的性格是由他们的早晨决定的。"

——《古典之殇》

人群是人的坟墓。

——《精神明亮的人》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要出发。

——《古典之殇》

故乡有个说法:天上几多星,地上几多萤。所以,每捉了它,却不敢久留,先请进小玻璃瓶,凝神一会,轻轻吹口气,送它跑了。    我怕天上少了一颗星。    无人工照明的年代,自然界唯一的光华,唯一能和星星呼应的,就是它了。

——《古典之殇》

时间危机,即人生危机。没什么比把握光阴更重要。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

河是有远方的水。流水不腐,当一条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吧

——《古典之殇》

为何远行,渴望颤粟

——《精神明亮的人》

你要盘点一下精神身世,这些年都做了什么,路有多长,书有多厚,梦有多远„

——《精神明亮的人》

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很多时候,欲望自缚,即精神自救。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

正是满眼的浮尘和不实感,让我急于寻找一种有根的生存,像麦田一样稳重。

其实,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片山崖。那是早晨攀登的地方,也是黄昏抬望的地方。 ——《亲爱的灯光》

人的悲剧尚在于,他凭借强大的智商、逻辑和麻木,早已把现实给无理地合理化了 ——《古典之殇》

沧海一粟,云天一埃。人类,不过是个偶然,不过日光和月光下的一群生命蝌蚪,不过是宇宙恩泽下的一条灵性的小溪,背叛了这一本分,才是悲剧开始。„卑微,乃人类最大的美德。或许也是最后的美德。

——《精神明亮的人》

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做个有“祖”的人》

经典意味着最好的手艺,意味着里程碑的一去不返,也意味着让模仿者感到羞愧。 ——《精神明亮的人》

有时肉体扩张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萎缩,人格变矮,梦想溜走了。

——《精神明亮的人》

作文三:《王开岭写顾城》6100字

“点灯的人也是黑暗道路上的匆匆过客,他们每个人都把小火炬高举在头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路上点燃灯光,活着时无人知晓,工作不被重视,随即便像影子一样消失。”(普鲁斯《影子》)

哪一位天才领受过他那个时代的荫庇和恩泽?哪一块金子逃得脱灰尘的嘲讽与淹没?孤独而凄凉。不记名的遗产……这类道路从来就这样。

许多年以后,碰到较公正或记性好的历史,或许子嗣们能从尖埃中救出他的著作……“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在十年之后蓦然回首,惊讶于顾准之先知,顾准之预见!而这个社会最需要思想家的时候,它产生的思想家即已被早早地扼杀了。”(朱学勤《迟到的理解》)

今天,当豪华的顾准《日记》、《文集》火爆书肆榜首,当遗产继承者们喜气洋洋活像哪家的“接收大员”——而不是些手捧骨灰盒的忍泪人之时,我感到恍惚、茫然、犹疑。长歌当哭。如此隆重的“隔世交流”何独体味不到悲剧思考的庄严、神性与感动?

难道这就叫“幸运”——顾准的幸运还是子嗣的幸运?不公正之后的“公正”究竟有多大诚意偿还上时代的债务?其中包含着多少灵魂拷问和理性觉悟?未挖净的烂根是否仍在野地里暗恣汹涌……

再比如,面对一场大火,如果不是为了将火除去,而仅仅是想从火里抢出点什么值钱的东西,此番英勇值得称道吗——这种“物质”的而非“精神”的做法!

不要做只盯住遗产而不讲痛感的“遗孀”!否则,那罪一百年后仍是罪,假寐的灰烬伺机还要复猖。

萧伯纳在《伤心之家》序言中说:“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仅仅是:我们从未由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此语虽残酷,但对很多时代很多地方都是适用的。多少耻痣在岁月淘洗中流失了它的“质”,多少悲剧被作践地“以旧换新”。

多像一个频频堕胎的妇人。由于年轻时的荒淫无耻,当她真诚地想做母亲时,却落下个“习惯性”的病。

对于后世,对那些无辜被消灭的孩子,这个母亲,不——这个自私的妇人该作何忏悔呢?   写下这个题目的冲动,缘于一幕偶得的画面。

晚上打开电视,见一部旧时西语片。我视力不佳,不关心那些细匝的中文旁白。只是,只是有一会儿,我被那个白人男子极度凛然的表情给紧紧拽住了——

法庭。黑人囚犯。法官和陪审团全是白人。冷漠华丽的白种。

当一纸判决被傲慢地宣读完毕,那个人——那像秋天桦树一样有着轩洁额头的青年——猛地站起,接着镜头完全摇向他,那张脸因激动、愤怒和某种绝望而骤然放扩,占据了整个画面。

他挥着手势,疾速的语言像冰雹重重地打击着什么,寒冷而坚忍。我听不懂,却读得懂。他内心的爆发全倾注在脸上——那是一张“人类的脸”,一张正直的人见了都信任的脸,在任何国家都具有“通行证”的意义。

阳光斜洒上去,它那么生动,闪烁着罕见的凛然力度,一种神性血液被照亮的桔辉。它那么美,美得孤单,美得叫人骄傲和担心。它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觉,我知道它在为谁辩护和战斗……那种烈性、那无畏的挑战神情和精神硬度——只有胸含同情的烈火和被巨大正义感驱使的人才喷得出。我想起了林肯在国会山及斯巴达克斯在角斗场的情景……不,现在它比它们更生动。

那一刻,有几个单词被他反复地抖出,我忍不住靠近屏幕去看,上面是:“不能——这不公正!”

隐隐动容。呵,这不公正!这不公正……惊讶、兴奋、敬畏。我突然觉得这是人类所能发出的最高贵、最尊严、最悲壮和惊心动魄的声音。

我感激它。所有正义的事业和人民都会感激它。

情势愈是紧张和凶险,企图压迫它围剿它的力量愈是强悍与残忍,就愈烘衬出这句话的价值和光辉……正因如此,它往往意味着彻底的孤独和接踵而来的仇视、报复及牺牲。   闭上电视,在如漆的黑暗中,我久久抚摸着、体味着它,让那束仿佛来自天外的神性的声音刀锋般穿透我。

“这不公正!不公正……”

不禁自问:我能发出这个声音吗?

“点灯的人,你从哪里来?在何处栖身?有没有妻儿母亲等着你回家?有没有向其倾诉苦闷和欢乐的朋友……你是否亦有和我们一样的要求与感情?难道你只是一个在黄昏出现、默默点燃路灯,随即又像影子一样消失的人吗?”(普鲁斯《影子》)

解放初期即为华东财政部副部长的顾准,如果“心无旁鹜”,沿着仕路走下去,似乎该有一个不错的前程等着他。但那样一来,中国当代思想史的天空中就会失去一束巨大的光源;如果没有了那篇《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檄文,半世纪以降的知识分子良心会变得多么黯然、猥琐和贫困。

本该由一代文化集体共同挑担的义务却要让一个人独自去殉,他的处境会多难啊——   “今天,当人们以烈士的名义,把革命的理想主义转变为保守的反动的专制主义的时候,我坚决走上彻底的经验主义、多元主义的立场,要为反对这种专制主义而奋斗到底!”如此“不同”的声音何愁不被“重视”:三次冤案。两顶右派帽子。批斗审查撤消一切职务。与家庭断绝关系。妻子自杀,儿女遗弃。和老母同在一座城市十几年却至死不能相见——当顾准生命只剩下十七天的时候,白发苍苍的母亲挣扎着要去医院看儿子:“已经十年不见,本想在我病倒时,让老五来我跟前服侍我,想不到他现在竟要先我而去了。”可就连老人这小小的乞求,也被命运粗暴地拒绝了。

我握笔的手禁不住颤晃,泪水滚滚而下,顾准、顾准……

“这不公正!”

有谁发出过这个声音——哪怕只有一句?!在天才未毁灭之前,谁真正关心过活着的他们?有谁拦截过悲剧的车辇哪怕仅仅减缓它的冲速——哪怕仅仅是螳螂挡道,后世也将多么感激这只伟大而无用的螳螂啊!

顾准终于没有这样的幸运。

所有人都像面对“暗礁”一样灵活地避开它。没有同情、理解,没有体恤、安慰。没有人知道他是先知,是为大家伙做事儿的圣徒,即使最善良的同胞也不对他的来历和价值感兴趣……缺少生命中真正的“同类”、缺少来自亲人和伙伴的响应、支持、及暗中的关注——缺少了这些,犹如一株植物周围被撤光了所有的水分泥土,它还能坚持、挺立多久?

这个暗夜里的点灯人,吃的是草一样的冷馒头,吐出的却是被称为“血和奶”的“对中国未来前途之探索”。在旷日持久的煎熬中,孤独者的头发一天天长了,体重一夜夜减轻……   为什么优秀的生命总是难以被容纳?为什么在深受愚弄和苦难蹂躏下的同辈人之间竟没有相互理解、达成一致的可能?为何就连那个时代最无辜最善良的人也对自己的赤子施以感情的惩罚?何止没有同志!他还要提防来自身后营垒的冷枪和污水,盯梢、告密、陷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多年以后,阳光灿烂的时刻,人们失声痛哭,像怀念亲人那样祭奠死去的天才——遗憾的是,历史从不给缺席者以补席的机会。用不着了!用不着祈谅和道歉什么了————“活着时无人知晓,工作不被重视,随即便像影子一样消失”,这类道路从来就是这样!

作为六十年代末出生的人,一个总不“成熟”、又总是“感情用事”的思考者,我似乎总也做不到用更多的宽容和冷静的理性来对待父辈们的历史。是的,我无法不让自己激动地去想,去拷问去索讨……比如,我又在痴痴地想:中国传统知识圈中赖以为傲的“血性、风骨、节与义”哪里去啦?猛士的“不让”和患难扶助精神哪里去啦?在天才困厄之际,那庞大的一代文

化集体暗地里做着什么,肋下夹着些什么?……

10年后,顾准的女儿悲愤地说:“人生只有一个父亲,可对于这样的父亲,我们做了些什么呢?”

可倘若世界上仍活着这位父亲,是否一切都会改变呢?所以我不把上述话语简单地划入一种悲愤,它是一团泪水痛切地蜷缩的“胎盘”,浸含着更隐忍更忧楚的理性疑问。正如她进一步提出的——

“为什么我们和父亲都有强烈的爱国心,都愿意献身一个比个人家庭大得多的目标却长期视为殊途?”

这才是最可怕的诚实:同辈人之间相互理解方面的无能!

顾准真是太“超前”太不了解“国情”了!

但即便如此,以中国之泱泱,断言说竟无人能在思想上与顾准“暗合”、沟通、共鸣,竟无人能洞悉顾准之价值——岂不太不敬了么?但何独没有一个声音站出来直言:“这不公正!”   于是问题又回到道德勇气和人格力量上了。

我常有意打量文化史上那些“著名友谊”和“营救者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成千成百的文人被“文字狱”押送到东北,顾贞观为救老友吴兆骞,费尽周折攀识了当朝太傅的儿子纳兰容若,等时机一到,顾将自己为思念老友作的《金缕曲》呈上,纳没等读完就声泪俱下,说,“给我十年时间,我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此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立即急哭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五年行吗?”纳含泪点点头。后来,此事终获成功。

但顾准没有这样的幸运。当时体制下的政治操作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周严、酷冷得多,容不得情理的松动和隙机可乘。可以略比的倒是现代俄罗斯。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比之“友邦”还要惨甚。在专制统治和国家恐怖肆虐之时,大批的作家、诗人、思想者和政治家被作为革命之“假想敌”施以清洗,但由于高尔基等优秀人物的在场,正义与良知并没有彻底缺席。

马克西姆·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者,列宁称其为“道德最完美的人”。十月革命后,由于他坚持“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头脑,对他们要倍加爱护”,而与布尔什维克领袖们的矛盾日趋尖锐。他一面在自己主持的《新生活报》上大声疾呼“这不公正!”一面奋力抢救那些濒临危境之人。他同五位作家联名上书彼得格勒契卡,要求释放著名诗人古米寥夫,强调其对俄国诗歌的贡献。但诗人还是被以反革命阴谋罪处决了。高尔基继续为拯救关押在彼得堡要塞的两位亲王急往莫斯科找列宁,指出其中之一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当他拿着释放证兴冲冲地赶回时,却看到了他们已被枪毙的告示……高尔基还同卢那察尔斯基一起请求“上面”批准诗人勃洛克出国治疗遭拒绝后又跑到政治局“大闹一场”。当作家巴别尔即遭不测时,高尔基公开声称他是“最诚实的作家和人”……

他利用自己崇高的国际声望和在俄罗斯民众中的信誉不停地奔走呼号,最终触怒了那些执掌权杖和刑具的人。莫斯科苏维埃主席加米涅夫的妻子私下对人说:“高尔基是骗子,如果没有伊里奇(列宁),我们早把他关起来了。”就连列宁本人也不得不向其坦言:“您最好到欧洲的一个疗养院去,在这里,您既没有条件养好身体,又干不了工作……只是一味地奔忙,徒劳无益地奔忙。”

即使如此,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意识并没有使高尔基放弃哪怕“徒劳”的努力。他一次次败下阵来,又一次次冲上前,这位伟大的“父亲”在专制官方和自由民众之间疲惫地穿梭,承受着难以想像的夹力和痛苦。基洛夫遇害后,苏联政坛又掀起了新的肃反浪潮,高尔基愤怒地对秘密警察头子雅戈达说:“我不仅要谴责个人恐怖,更要谴责国家恐怖!”难怪雅戈达背地里大骂:“狼毕竟是狼,喂得再好也总想往森林里跑。”这样的话由真正的狼嘴里发出来,足见高尔基对他们的妨碍之大。

如果有人苛意地认为高尔基的勇气部分地源于他同列宁“牢不可破的友谊”,那么,值得一提的还有平民作家帕斯捷尔纳克们。

1934年,“天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被内务部下令逮捕,消息传出后,他的朋友们非但没有躲避,反而一个个挺身而出。帕斯捷尔纳克跑到《消息报》找布哈林,甚至直接在电话中对斯大林讲:“我想同您谈谈生与死的事,关于一个人的生与死……”而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竟只身闯入克里姆林宫求援——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是险些送掉性命,他们几乎忘记了这种“抱团”的行为只会挑起独裁者的更大的仇视和警觉。但血性和良知历来如此,勇敢者永远“不聪明”,永远做不好“审时度势”、“识时务”这些累人的活。

试想,在苏联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如果缺少了高尔基这样伟大的“知识分子良心”和“父亲”式的保护,如果没有那一声声“这不公正”的血性呐喊及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营救者的故事,如果每个人都争着用文学去抱政治的大腿——俄罗斯,这个伟大的苦难民族的文化名声将被狠狠地烙上一记“耻”字!如果没有正义与良知的在场和清醒见证,又怎会在剧痛中分娩出像《日瓦戈医生》这样激动人心的作品?

卓越人物的道德勇气和人格魅力在历史最龌龊的暗夜里总能闪耀出清洁灼目的光辉。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二战时期被称作“世纪公民”的罗曼·罗兰和茨威格即属此例,他们和高尔基等一起在世界范围内承担起“营救者”的职责。

“这不公正!”——一切崇高正义的生命行为都发轫于这记冲动,一切勇敢者的事业都从维护这个记号开始。在一个民族所有的文化声音中,这句话俨然成了一个标识,它发生的次数、频率、强度和普及性,直接验明了这个民族的素质、活力、觉悟、文明进程及命运前途……   它永远那么孤独、悲壮而神性,闪烁着青铜的尊严和不朽的意味。

我们那个年代终究没能贡献出像高尔基、帕斯捷尔纳克这样“舍我其谁”的义勇人物,顾准没有曼德尔施塔姆式的幸运……然而顾准绝望了吗?在屡遭了那么多的“不公正”之后,他是否也收到过一份小小的公正?

1974年11月15日,在顾准口授的遗嘱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请六弟选择一些纪念物品代我送给张纯音同志和她的女儿咪咪……祝福我的孩子们!”

咪咪是谁?为何一个少女的名字竟如此牵动垂危天才的心?

差不多与此同时,一位19岁的姑娘正噙着泪水趴在桌上给顾准写信,这也是顾准最后一次收到的来自人间的问候——

“我不能失掉你,你是我的启萌(蒙)老师,是你教给我怎样做一个高尚的人,纯洁的人,一个对人类有所供(贡)献的人……我知道泪水救不了你,只有用我今后的努力和实际行动来实现你在我身上寄托的希望,这才是对您最大的安慰。……咪咪。”

顾准读完后,在病榻上抽泣不止。

徐方,小名咪咪,中科院经济所张纯音女士之女。1969年11月,经济所南迁,15岁的咪咪随母同往,在干校生活期间,咪咪给予了顾准最难得的关心和理解,她常把自己的奶粉省下来偷偷送给这位被改造之人……渐渐地,顾准成了她一生中最敬仰和难忘的师长。   这是两代人的幸运。

历史将永远记住那些简易的奶粉——没有它,那个年代对天才欠下的债务将更加还不清……

感谢咪咪,感谢那叠泪湿的信笺,它给落日前无比凄凉的苍穹抹上了一丝人性温暖的彤晖。她寻踪而来的萤火,竟使顾准这盏巨大的光源行将熄灭之际奋力地抬起头来,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这是思想家在遭历了那么多的冷落、歧视和不公正之后,得到的最大的补偿。这比后世那些——当“危险”彻底消失了之后姗姗来迟的“理解”——不知要珍贵多少倍!

美丽难忘的咪咪。你几乎替一个时代挽回了“颜面”。怎么感谢你都不过份。

(写至此,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这封信是代表全体中国人的。”几乎同一瞬间,我意识到这想法的可耻,我为自己的鲁莽感到羞愧。这不是抢劫是什么?拦道抢劫一个姑娘送给别人的礼物,这不是可耻是什么?

亲爱的咪咪,看好你的珍藏。别让垂涎它的人夺了去。)

其实早在动笔之前,我就决意一定要把“咪咪事件”留作“最后的话”。我看重它,不仅因为它曾那样深挚的感动过我,更由于它是“青年的”,它来自青年又必将回到青年。我需要它来拯救,拯救我在断断续续的行文中积下的乌暗腥重的情绪——这有故作“美好”之嫌,但我愿意保护这个缺陷。或者说,这个权利。

为了顾准之“祝福我的孩子们”,为了鲁迅曾经的《希望》——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然而。然而……青年意味着什么?

作文四:《王开岭--保卫语言》1500字

1500w

保卫语言

王开岭

这是一个被物质和精神累垮了的世纪,一个思想与行为最密集、最吊诡的世纪;一个理想最亢奋也最沮丧、最高尚也最卑鄙的世纪,一个广场和战场、喇叭和子弹使用率最高的世纪„„

同样,也是一个总在争吵和力图消灭争吵的世纪。语言累了。因说得太多或言不由衷,语言真的累了。它多想休息,多想静下来——停止持久的激动!

然而这不可能。

时至今日,在涉及人类幸福与安全的问题上,两个焦点最惹眼:生态环境与核武器。一是生衍,一是毁灭。“生”与“死”就这样喋聒不休又并行不悖地纠葛一起。但争吵起来并不困难,政治家会说:“威慑是和平的保障,核武器的最大用途即让核武器毫无用途。”多神奇的辩证法,听起来舒服极了。可这只是语言上的胜利,问题仍是那个问题,它纹丝不动,如司芬克斯的石头谜语。

凡有语言的地方,逻辑便像杂草一样丛生。语言总要为主人的利益服务,语言总能超渡人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麻烦——虽然它不负责解决这些麻烦。

没有真理,但人人都在认真地追求真理。认真只是副面孔,但时间长了,面孔也有实体的意义。

语言是这样一种器皿:既可托举思想与文化,亦能腌制卑污与罪恶;既可盛放道路和鲜花,亦能蛰伏陷阱和坟墓;既能诉说光荣与梦想,亦可藏纳堕落与恐怖;它不仅被用来讲述人的历史,也参与腐渎和消灭人的历史;不仅许诺了种种美好,也通过蛊惑、煽动、篡改、欺骗——做各种勾当。

它太显赫了,有了它,人类才得以确认并解释自己。它体质太虚了,轻易即被挖成掩体,或枝条般被绾成桂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个叹息。语言的变幻诡秘,使其看上去像一种招数、一套剑法、一树谎花、一道可疑的布阵„„就像那个“矛与盾”的寓言,人总置身语言的妖娆与险境中。

语言的不幸在于,人皆可搬动它,参与它的构造。形形色色的话语,附着形形色色的心思涌入世间。语法,只适用于心有法度者,正如道只适于有道之人。

所有积极的说话和写作,都须从承认语言的神圣法则——理性逻辑开始。

20世纪的人已亲眼目睹了:作为一个民族最具文化主权性和基因标识性的语言,一旦它的神圣元素、逻辑程序和内在结构——遭到了恶性政治的侵介,被战争寡头、野心家、独裁者所操纵,其情形就像电脑染上病毒,混乱的规模和可怖程度远非杀伤性武器可比。

所以,我们有必要一再被提醒:保护好自己的脑仓多么重要!保护好自己的语言系统——检索并拒绝使用有毒和被污染的因子(概念和逻辑)——多么重要!应以对待水、空气、蔬菜的警觉和纪律,对待它。

一个时代结束了,最需要整饬、清理的便是语言垃圾。比如80年代以来,我们取消了“修正主义”“牛鬼蛇神”“批富揪资”“破四旧除四害”“大毒草”“最高指示”“誓死保卫”“一句顶一万句”“永远正确”“阶级斗争”“又红又专”“凡是XX„就坚决拥护”“宁要XX„不要XX”“资产阶级自由化”“反革命”“毫不利己”„„同时诞生了“生产力”“小康”“个体”“资本”“民营”“商品”“人权”“公民”“选举”“民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私有财产”„„

语言环境就是生活环境,语言体征就是社会体征,语言遭遇就是人的遭遇。

时代的特征和主题最先凸现在语言上,一个拥护时代的人须从拥护时代的语言开始。同样,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也须从维护母语的纯洁、健康、自由和尊严开始,正如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告诫孩子的那样。

语言的遭遇折射着一个民族的骄傲与屈辱、忧愤与劫难、光荣与过失。但污染过的语言,像煤屑渗透的积雪,其分解和净化往往极慢。时至今日,仍有多少生病的逻辑、句式、语态,为我们朗朗上口而浑然不觉呢?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

海因里希·伯尔说得更好,“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适于居住的国家里,追求一种适于居住的语言。”

作文五:《王开岭作品风格》800字

在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从现代文学初创期到后来的“文革”半个多世纪的

文学历程,文学语言经历了从繁复性、个性化到僵硬化、模式化的转变,语言的 表现力弱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语言现象。这种现代文学史 上的语言由“繁”到“简”的变迁现象在大多数现代文学作家身上都有体现,

二十世纪二十

年代的诸多作家都拥有独特鲜明的创作风格,鲁迅、郁达夫、冰心、凌叔华、郭 沫若等一批大家都有一套自己的创作语汇。鲁迅的冷峻犀利,郭沫若的雄奇豪放, 郁达夫的袒露自怜,冰心的明丽晶莹,“每位作家都拥有自己的风格,而每种风 格又都浸润着作者的个性”“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总的给人以活跃、单纯、亲切 的感觉,是跟文学个性化的追求有关的”。

【1】

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相比,笔者认为对于事物场景的描绘性语言更能显示作者

的书写功力。优秀的文学语言能够以有限的文字生出无限的意蕴,引发读者的联 想,扩充作品的表现力。“景物描写一向是‘描写’中的难点,也是一种文学能 否‘描写’的重要指标。”

【3】

何其

芳的前期创作中所使用的词汇大致来源有:一、精心提炼的口语化语言;二、借 鉴古典文学中精细绵密的诗歌语言。 首先,在绘景状物方面所运用的表示程度 的形容词较多,描写性词汇较多,不仅增添了语言的情趣,而且能让读者细细品 出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形容词主要是用来修饰名词的一种词类,用来表示人或事 物的性质和特征。

在词汇的使用上,何其芳前后期的变化是明显的,前期注重锻造词语,使用

的词语颇有新意,词汇与词汇之间存在着大幅度的跳跃,并且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之间进行了反常规的超常搭配,词汇的优势在何其芳的创作中极大的凸显了

出来。雕琢绮丽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优雅韵味。从 1936 年开始,何其芳 的创作逐渐走出了“文字的魔障”,不再刻意的锻造词语,应该怎样进行创作应 该是困扰了何其芳很长时间的问题,直到他到了延安以后,似乎一下子寻找到了 新的创作方式,自此他的创作在词汇的使用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战争语汇形成了 新的言说方式。作者也很少再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更多使用了词的本义, 词义的表达宽度较以前也缩小了。

作文六:《王开岭,读书笔记》13900字

篇一:王开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王开

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王开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读王开岭的书,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思想也会随着他的文字不断深入,直至心灵的彼岸。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是啊,可与故土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家乡的风土人情、山山水水乃至

活生生的“人”。

“乡下人太少了”,沈从文的一声叹息正是良好时代应发出的忏悔。那黑黝黝的脸颊、生满老

茧的双手与那一颗颗单纯而炽热的心都上哪儿去了?谁能知道、又有谁敢知道那一座座用“靡

靡之音“与盲目闪烁的霓虹灯拼成的”现代化都市“的背后又有多少险恶呢?

初读此书时或许会认为作者单单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忧心,殊不知他更忧虑的是渐渐泯灭的人

性与平凡的真善美!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但请不要用精神食粮来填补物质仓库的贫瘠!若人世间还有一

片坚定的呼声在“搬运者们”终会醒悟到精神的空虚才是最坏的结局!

人的改变是悲剧的,

而虫子——世间极卑微的生命,却用一声声“唧唧”、“啾啾”构成的永不跑调的生命之歌来

赞颂自然、赞颂生命,这难道不应令人类脸红吗?

一个好的时代,我

认为是一个有魅力的时代——她有容貌、有气质、有修养。而一个坏的时代,大概是一个邋

遢的时代,浑身散发着恶臭。更有甚者,它还对自然指手画脚,俨然一副暴君的模样。而人

类正是这个暴君。再不醒悟,自然的起义终将毁灭人类!

光滑的白纸因为王

开岭率直的文字而变得凹凸不平,上面写满了忧愤,画满了愤怒的感叹号、迷惘的问号与无

奈的省略号??

正如此书封底所言,这本书有着“清洁的思想、诗性的文字、纯美的灵魂”。它作为上天的>

礼物献给了语文、献给了青春、献给了人间,把人们从万劫不复的深渊中拽了出来,让人们

忽又有了前行的>勇气。

王开岭,谢谢你!

篇二:王开岭:谈谈读书——与青年朋友的通信

谈谈

读书——与青年朋友的通信

王开岭

一个人的知识构成、

价值判断、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我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生人,我的青春期没有互联网,

我是在读书中长大的,它帮我完成了和历史上那些优秀人生的交往。有了书,你就不孤独,

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在这个电子媒介时

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摩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内心会静下来,这

是个仪式,就像品茶,和一个美好的朋友对坐,氤氲袅袅,灵魂游弋,你会浸在一个弥漫着

定力和静气的场中。而浏览网页,不会有这种感觉,你只想着快速地掳取信息,一切在急迫

中进行,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咚咚吞水。纸质阅读是有附加值的,它会养人。

我提醒身边的年轻

人:少接触畅销书和明星书,少亲近浓妆艳抹的招揽和吆喝,别让其占据你的书架和闲暇。

因为“畅销”角色决定了其快餐品质,它是为讨好你的惰性和弱点而策划的,不可避免带有

粗糙、轻佻、伪饰、狂欢的性能,你会得到迎合却得不到提升。它是产品,不是作品,只能

一次性消费。

一册好书,在生产

方式上,必有某种“手工”的品质和痕迹,作者必然沉静、诚实、有定力和耐性,且意味着

一个较长的工期,内嵌光阴的力量。人生,若能找到一些好书并安置在身边,那就很幸运,

很富有,仿佛住在一栋优美的房子里,周围都是好邻居。

读书不是查字典,

不要老想着“有用”,其价值不是速效的,是缓释的,是一种浸润和渗透的营养,一个人的心

性和气质哪儿来?就是这样熏陶出来的。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过去不解,

后来我懂了:一方水土一方人,“阅读”露一方水土,水土的效果取决于你的书籍质量和吸收

能力。

你问对我影响大的

作家有哪些?我的好作家标准是什么?

我把优秀作家分或

三类:一类可读其代表作,一类可读其选集,一类可读其全集:有位大学生去远方支教,一

个荒凉空旷之地,来信问带什么书好,我想了想,说:若你只带一部书,那就带罗曼·罗兰

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吧,它的精神体魄能激励你变得强壮,它能像体能教练一样辅导你,

让你美好而自足地面对世界,不再盲目求教或求助于他者。

就精神的端庄和美

感而言,我推崇罗曼·罗兰和茨威格,我称之为“人类作家”,亦即前面说的第三类。茨威格,

是对我有贴身影响的作家,其文字有一种罕见的高尚的纹理,有一种抒情的诗意和温润感,

他对热爱的事物有着毫不吝惜的赞美,尤其对女性,极尽体贴与呵护,很绅士、很君子,他

是天然贵族,我欣赏他的心性和教养,我高度信任他的文字,这种感觉在别人身上很少获得。

读他们的时机越早

越好,一旦你读了大量流行书和快餐书之后,即很难再领略其美感,因为你的口味被熏得太

重了。一个人,拿什么来为自己奠基,拿什么做“人之初”的精神功课,很重要。

我对年轻朋友说,

趁青春,多读几部优秀长篇。据我的体会和观察,一个人30岁后,很可能无缘长篇小说了,

不单少了闲暇,更重要的是没了心境,没了与之匹配的动力和好奇心,没了那种全神贯注、

身心并赴、如饥似渴的状态。读长篇是大投入,需要一种生活节奏和内心节奏来配合,长篇

是一种“慢”、一种“长途”,读它是一场漫长的精神徒步,要求你不功利、不急躁,体力和

心力都充沛,需要你支付一份绝对信任??而30岁后,人似乎不愿再把自己交出去了,

少了一种对事物的迷恋能力,疑心重,拒召唤,畏惧体积大的东西。

请一定别忘记诗歌!

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诗,表达着语言的最

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和长篇一样,青春应是读诗的旺季。这时

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陈积和理性禁忌,你的精神体质

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跟她走。

诗是用来“读”的。

和“看”不同,“读”是声音的仪表,是心灵的容颜,是一种爱情式的表白。读诗者,往往是

最热爱生活的那一群人,是灵魂端庄而优雅的人,是幸福感强烈而稳定的人,是血液藏着酒

精和火焰的人。诗歌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向生命致敬和献词的方式。这是一种古老的方式,

也应成为一种年轻的方式。

不知为何,“读”书

人似乎越来越少了,人的嘴唇变得懒惰而迟钝,变得嗫嚅不清、语无伦次。留住“读”的习

性吧,别丢了,这是热情,是本领,是生命温度。

另外,我觉得一个

人一定要读点儿哲学,精神上要做一点追究终极和意义的努力,从中挑选一些有“底座”性

质的答案,从而获得生命的镇定和灵魂的秩序,哲学提供的就是这个,既务虚,又实用。

除了思想榜样,我

们还要为自己积攒一些生活榜样,一些朴实而简美的情趣之人,一些“生活的专业户”,做我

们的精神邻居。

丰子恺、王世襄,

我非常喜爱的两位生活大师,是那种“长大成人却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是让你对“热爱生

活”永远投赞成票的人,我称之为精神上的“和平主义者”和“绿色环保者”。我甚至开玩笑,

多读他们,可防抑郁或自杀。

穿越浊世的丰子恺,

是顽强地将童心葆养一生的人。他身上,那种对万物的爱,那种对生活的肯定和修复态度,

那种对美的义务,是如此稳定,不依赖任何条件。儿童,是他的画材,也是他的宗教;是他

的儿女,也是他的偶像;是他的作业,也是他的课本;是他心灵的糖果,也是他思想的字母。

儿童的游戏、儿童的逻辑、儿童的爱憎、儿童的简易与自由??都让他深深痴迷。

我欣赏丰子恺和孩

子建立起来的那种关系,更理解他对儿童被成人社会俘虏后的那份痛惜。初为人父,有报纸

采访我的育儿想法,我说:对童年而言,美学意识的苏醒和启蒙,或许是最重要的,包括人

格、情感、自然审美等。有人担心,社会环境和你帮孩子搭建的心灵环境不匹配,但我不后

悔,因为孩子有一个合格的童年。童年即童年本身,它是独立的,有尊严的,它不能作为成

人的预备期被牺牲掉。当年,自选集《精神明亮的人》出版时,我在封面上题写了这样一句

话:“让灵魂从婴儿做起,像童年那样,咬着铅笔,对世界报以纯真、好奇和汹涌的爱意??”

罗曼·罗兰有言: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我心目中

的好作家标准,好的作品和人生,都实践着这一点。

(作者为作家,学者,中央电视台《看见》节目主编)

篇三:高中生阅读鉴赏读书笔记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

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

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

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

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

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

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

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

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

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

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

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

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

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

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

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

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

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

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

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

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

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

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

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

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

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

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

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

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

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

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

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

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

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

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

年04月10日,有删改)

2.阅读下面的文章,

回答21—25题。(16分)

界  河

(希腊)萨马拉基

命令很明确:禁止

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二百公尺内为禁区。

大约三周之前,他

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

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

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

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

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偷偷潜下河

的是一位中士。一天早晨,中士下河潜入水中。不久当其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

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

兵下河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

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

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一听到潺潺流水,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

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现在他们却邂

逅了这条河,可司令部的命令却是??

“这该死的命令!”

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夜里,他辗转反侧,

难以入眠。远处,滔滔的河水声萦绕在他的耳际,仿佛家乡节日演奏的合唱,令他不得一丝

安宁。

对,明天要去,他

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其他的士兵正睡得

很香,最后,他也渐渐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梦,一个噩梦。起先,他似乎见到了它——

一条河。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一瞬间那条河竟然变成

了他的恋人——一个肤色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可是他没有能朝他跑去,

因为一只无形的手仿佛紧紧攫住了他的后背。   他醒了过来,精疲力竭,天还没有亮??

终于来到河边。他

停下脚步注视着它。瞧这河!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他们的一

种幻觉,一种错觉。

左右两岸,鸟群在

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他时而仰泳,时而

侧泳,任凭自己随波逐流。他还不时进行长长的潜泳。

少顷,顺流漂下的

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果真抓住了!他恰巧就在树干边浮

出水面。真是太妙了!可就在这瞬间,他发现约在三十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仔细

看清楚。对方也看到了他,也停了下来。两人面面相觑。

倏地,他一下子又

恢复了原来的自我——一个经历了两年半战火洗礼的士兵。

他无法断定面对他

的那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战友,抑或是那边的人。他们都惊得呆若木鸡。一个喷嚏打破了平静

的僵局。这是他打的喷嚏,像往常一样很响。紧接着对方开始向对岸快速游去,他也分秒必

争。两人使尽全力游向自己的岸边。他先上了岸,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了枪。还好,对

方刚出水,正朝自己搁枪的地方跑去。

他举起枪,开始瞄

准。对他来说,要打中对面的脑袋实在再简单不过的了。对方赤裸着身子在约二十米的地方

奔跑,这是极易瞄准的活靶子。

不,他没有扣动扳

机。那边的人就在对岸,恰似娘胎里出来的一样,赤条条一丝不挂。他站在这边,也赤裸着

身子。

他不能扣动扳机,

两个人都是赤条条的,赤条条的两个人,一丝不挂。没名没姓,没有国籍,没有穿咔叽布军

装的自己。

他不能扣动扳机,

他觉得此刻这条河并没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当对岸枪声响起时,

他只是瞥见有几只鸟被惊起。他倒了下去,先是颓然跪下,随之整个身子直挺挺地扑倒在地

上。

3.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

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

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

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

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

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

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

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簌寂静,只听见雪在枝

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

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

④几百年来,赏雪

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

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

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

素雅纯粹。那些文

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

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

素面相见。他放下

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

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

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

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

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

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

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

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

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

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

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

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

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他们之间没有

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你

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

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

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

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4.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9~22题。(15分)

雪  白

王开岭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

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雪。

在我印象里,雪是

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

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

那神秘无限的洁白,

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 拿

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

童年时,我心里涨

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

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

的洁白。

那时候,一个冬天

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

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

又下了一整夜??”

那盛大的雪况,现

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今天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雪么?

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

记得小学班里有个

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

雪比喻成了“雪花膏”,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

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

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了??不久,她

因贫穷辍了学。

许多年后,一个偶

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

在我所见过的比喻

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

要知道当时穷人家

是买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

不知从何时起,有

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

从前的梦想,有的

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

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

是的,我们相信。

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

比如雪。我们有了

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针或沫

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

这哪里是雪?分明

是雪的骸,死去的雪。 ①

衰败的迹象即是这

时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大地的烦躁、空气的郁闷、没有冰的河床、树的稀少和

鸟的惊恐??眯起眼睛,我认出菜叶上的药斑,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

纯洁简美的东西愈

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一切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本色和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

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

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

这是个欲望大得惊

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

我感到了不安,感

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流逝和将

要流逝的东西,比如童年、雪、本色,比如村庄、野地、棉布的经纬、流动的水??

(选自《精神明亮

的人》)

【注】①雪花膏:

一种化妆品,洁白如雪,用来滋润皮肤。

逍遥游

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

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

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

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

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

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

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

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

“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

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

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陶淘说:“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

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

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

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

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入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

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

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

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

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

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

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

著作。

贺先生说:“陶淘,

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

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

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烽火台的诉说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

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

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

“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

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

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

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

篇四:王开岭教育系列讲座摘录之一

——

王开岭教育系列讲座摘录之一

(刊于《人民教育》

2014.22期)

和年轻人聊天,你会发现,论及自己的成长,他眷念最深的,往往是中学语文课。

为什么呢?

在一个孩子的精神

发育和心灵成长中,语文扮演着保姆和导师的角色,它不仅教授语言和逻辑,还传递价值观

和信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

这些任务,一直是由一门叫“语文”的课来默默承担的。

若语文老师是位博

学雅识者,是位有品质的爱书人,在教材之外还赠送了丰盛的课外阅读,那这些孩子就是有

福的。也许这些阅读,并未在考试中立竿见影,但等他成人以后,等他的人生走出了足够远,

他会朝自己的语文课投去感激的目光。

语文的能量,比想

象中要大得多。古代只有一门课,即语文课,那是一门人生课,一门教孩子“做人”的课,

把“人”做对、做好、做美,提升做人的成绩。它里面盛放的,是人的故事,是自然与伦理,

是情感美学和理想人格。

语文,是天下最大

的课堂。于之而言,几无“课外书”之说。 语文课,本质上即阅读课。无论对老师或学生,

我的建议都是丰富阅读,并使之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如今的教学,似乎太注重单篇文本的理

析和深度挖掘,有“开采过度”和“玩术”之嫌,在命题和答案设计上,“归纳性”“排他性”

过强,参与空间小,谈判机会少,

阻断了学生的想象和议论。其实,这等于剥夺了学生在阅读理解上的主权。我有许多文章被

用于了试题,而我做那些“作者认为”的题目时也颇感痛苦,因为它们缺少谈判空间。文学

的本性是浪漫的、多义的,可它常遭受“物理”“数学”的待遇。

发现语文之美,是

热爱语文的密码。学习语文的最好路径,是“旅行”式的阅读,要移动,要“广游”,当你积

累了丰富的精神地理,当你领略了足够的心灵风光,你自会清楚每一段里程的意义,你才有

自己的鉴赏力和感受力。语文老师应成为汉语世界里的旅行家和鉴赏家,你是什么,语文就

是什么;你有多大,语文即有多大;你有多美,语文即有多美。

丰富阅读,我指的

不是数量,而是视野、格局和配方,我觉得当下孩子的阅读负担很重,但视野不够辽阔,格

局偏小,资源配置和作业设计不合理,同质主题、情感类软文侵占了孩子太多时间。尤其在

现代价值观的提供上,缺失项较多,没有及时和社会生活同步,比如食品安全、环境伦理、

动物福利、个体权利、公民意识、人道主义、社会正义等话题。

抛开考试困扰,我

觉得做语文老师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这份职业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事业。

两千多年前,孔子

问弟子:人生当如何过?他最赞许的回答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阳春三月,脱掉厚棉衣,轻装盈步,几个成年人带上一群小儿,

在河水里嬉戏,然后吹吹风,晾干肌肤,唱着歌回家了。

或许,在孔子眼里,

这也是最理想的教学情境罢。在露天的课堂里,阅读的是自然,沐浴的是身心,俯仰的是天

地。其实,孔子即一位伟大的语文老师,《论语》即一个教学范本。

我以为,语文的使

命,主要是帮孩子完成三个方面的奠基:一是语言系统;二是美学系统;三是价值观系统。

自古至今,优秀的老师莫不如此,孔子也是,上文提到的《论语》的那段,表达的正是一种

生活美学和价值观。同样,这三个系统,也可作为评判一本好书的标准。教师的作用,即围

绕这三个方面筛选篇目、设计比例,完善孩子不同时期的阅读。

我不知今天的师生

是如何消费孔子与弟子的这段聊天的,若只求字释注考,精神上无动于衷,那是最糟糕的。

我觉得,若教学时,心境和语境能像对方那样松弛,把它还原成生活本身,把它和我们向往

的自然风物、栖息方式,和我们憧憬的心灵状态结合起来,和现代人生存的复杂、焦虑结合

起来,那就是成功的,即未辜负它的本意和纯真。

“咏而归”,多惬意,

多美好——那歌声是从生命的最深处传来的!一直响彻到今天。

语文也应是歌声嘹

亮、让人幸福的。

篇五:仰望星空,兼顾脚踏实地(卢定军)

仰望

星空,兼顾脚踏实地

——听“个性语文,

语文梦”心得

2015年6月30日

(五月十五)   星期二   雨

今晚听了泸县二中

外国语言实验学校谢华老师作《个性语文,语文梦》的专题讲座,很受启发。尽管未能进行

有声的交流,但这次无声的文字却更能让听者细细体悟谢老师讲座的精髓和内涵。

在六十多分钟的文

字交流中,大家互动,白纸绽放出的“黑花”共有12000多字。我惊羡于同行们打字速度之

快,也钦佩于“高手们”见解的犀利与实在。这其中,主讲人谢华老师的广博知识与教学的

亲身体验更令我如沐春风,思想摇曳。现把谢老师所讲内容与同行们的交流心得积淀如下:

一、书籍是飞翔的

翅膀

谢华老师营造的书

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学生的理念值得我学习,确实 “书香浸润灵魂,习惯铸造品行”。

她学生的读书笔记相片大放异彩,值得推广。

昨天我看到泸县七

年级抽考的一篇高分作文《读书,真好》,全用文言形式,笔法凝练甚富文采。从文章中可见,

学生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都非常熟悉,同时也不难看出这个学生整体的课外阅读量比较

大。腹有诗书,胸有丘壑。所以,让我们和我们的学生多看书吧,因为书籍是飞翔的翅膀。

二、努力使课堂出

谢华老师讲到王开

岭老师说他和年轻人聊天,发现、论及自己的成长,眷念最深的,往往是中学语文课。中学

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成长旅程,老师们如能有精彩的课堂一定会使学生记忆深刻。

我认为,一期至少

要有一节语文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让学生永生难忘。

记得在2007级我

执教李清照的《武陵春》这首词时,我着重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反复诵读本词,同时

赏析写“愁”的优美句子。尽管学生赏析时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他们举手踊跃,

发言积极,而且声音洪亮,我很欣慰。特别是发言积极,这是我在七年级就给他们营造“举

手即成功”,“不举手即失败”思想的良好结晶。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几乎人人能够当堂背

诵,这令我很满意。而令我最感到成功之处是,上课时我即席让学生仿照本词写一首所谓的

“词”,虽然我知道 “填词”很讲究,但让学生在内容不限的情况下仿写本词还是完全可能

做好的。学生乍一听感到很惊讶,我及时点拨并告诫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是一首“打

油诗”。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他们认真地写起来。我原计划要求学生五分钟完成,一曲终

了多数学生未能完成。为了讲究实效,我又延迟了3分钟。汇报阶段,大多数同学都热情高

涨。

其中张跃同学写的

《武陵春·住校》是这样的:初次住校夜不眠,闭眼思家园。白天眼皮直打架,梦思家园饭。

无心过问学习事,整日不空闲。茶不思,饭不想,身体消瘦如柴。身在曹营心在汉,整日思

念回家园。这首打油诗还比较押韵,诚然在遣词造句上很粗糙,可作为第一次写“词”的学

生而言,我认为是一次大进步。从我回眸这节课的课堂实录中看出,张跃同学在朗读过程中

和朗读结束时,整个课堂的氛围是很融洽的,不少老师也听得专心,笑得舒心。特别是话音

刚落,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学生写的择要汇报

后,我也滥竽充数地宣读自己的《武陵春·匆匆》(下晚自习所感):苦寒花香匆匆去来,室

长室员如盘虬卧龙。万籁 “夜都”,吮吸晨跑与琼浆仙露。街灯远远,映射着棵棵酣睡梦。

而灯下嶙峋闪烁,善驻天下永恒。

我知道自己写的也有不少不足之处,但学生们掌声却令我感到作为老师的一种幸福与慰藉。

我想,只要敢于动手写,并能大胆与学生交流就是“出彩”,就是一种成功。

三、求新是竞争成

功的源动力。谢华老师富有创意,如开展“语文素养积淀分”、 “语文颁奖典礼”活动,很

有创意。这些都值得我学习,毕竟谢老师文采飞扬,多才多艺。

语文的功能是让人

成人(陈勇教研员语)。这话谈起简单,实则不易。但不管怎样,相信仰望星空,携手互助,

同时兼顾脚踏实地,就一定会收获不菲的硕果。

作文七:《王开岭谈阅读》800字

谈阅读

个人的心性与气质来源于此

王开岭

记者:从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您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

王开岭:在我看来,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方式,多来自于阅读。我是上世纪60年代末出生的人,我的青春期没有网络,我是在读书中长大的,它帮我完成了和历史上那些优秀人生的交往,有了书,你就不再孤独。

在这个电子媒体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的内心会安静下来,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茗,犹如和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对坐,你会笼罩在一个弥漫着定力和静气的场中。而浏览网页,你不会有这种感觉,你只想着快速地掳取信息,一切在急迫和焦虑中进行,这就不是饮茶了,而是咕咕嘟嘟吞水。

读书不是查字典,不要老想着“有用”,其价值不是速效的,它是缓释的,是一种浸润和渗透的营养,一个人的心性和气质哪里来?就是这样熏陶出来的。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过去不解,现在我懂了。一方水土一方人,“阅读”就是一方水土。当然,水土的成分取决于你的书籍质量和吸收效果。

记者:作为比较专业的读者,您是如何从茫茫书海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的?

王开岭:我给年轻人的提醒是,不要接触太多畅销书和明星书,顶多快速扫一眼,不要让它们占据你的书房和时间。因为“畅销”角色决定了它的快餐品质,它是为取悦你而策划出来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粗糙、轻佻、狂欢、诱惑的气质,你会得到迎合却得不到提升。

一本好书,生产方式上一定有一种“手工”的品质和痕迹,其主人一定是沉静、含蓄的,不喧嚣不浮躁,同时意味着一个较长的工期。人生,若能找到一些好书并安置在身边,那你就很幸运,就很富有,相当于你住在一栋优美的房子里,不仅有好的情侣,而且周围都是好邻居。

积累好书,确实需要一些渠道,比如你可追踪自己喜欢的某个作家,从他的阅读经历中发现线索,如果你欣赏一个人,那么他欣赏的东西很可能就适合你。另外,生活中可寻找一些高质量的书友,把他们的资源变成你的资源。[1]

作文八:《王开岭的博客》200字

[随笔]让事物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王开岭 发表于 2010-9-9 5:38:00://.unicornblog./user1/245/index.html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

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明)洪应明《菜根谭》

我越来越笃信两点:

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应是免费的。

[随笔]让事物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王开岭 发表于 2010-9-9 5:38:00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

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明)洪应明《菜根谭》

我越来越笃信两点:

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应是免费的。

作文九:《王开岭谈史铁生》300字

记者:您好像特别喜欢史铁生,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王开岭:史铁生是一个心灵恳切、精神诚实的人,是一个涤清了生命浮华的人,是一个和自己充分对话的人,这非常难得,只有特殊命运和特殊的生命状态,才能实现这一点。他是安静的、祥和的,而我们是喧嚣的、骚动的。他是一杯纯净水,我们是混合饮料,掺了多少东西,自己也不知道。虽然我的一些朋友是他的朋友,但我们没见过面,也没有这冲动,我觉得安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美德。我在用心灵注视他,我能感受到他的存在,无论于这个城市,还是这个时代,空气中有他的成分。这种成分让我感到欣慰而满足。当他去世后,我感到了难挨的孤独,你觉得空气成分瞬间变了。这就是他的意义。包括王世襄,他们去世时,我在做新闻频道的《24小时》节目,当晚我们加了条新闻,我说:一个时代结束了。

作文十:《王开岭 江河之殇》2100字

江河之殇

2012-05-15 01:36:39

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孔子

河流一词,我惜的是个“流”字。

流,既是水的仪表,更是水的灵魂。

有次在朋友的画里,发现一条极美的河,我问,你是怎么想象它的?她说,画的时候,我在想,它是有远方的水。

这念头太漂亮了。流水不腐,当一条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罢。

水,在天为星,在地为溪。

每一滴水,都有跑的欲望,哪怕一颗露珠。

水的冲动,水的匀细,让古人发明了滴漏,收集光阴。河姆渡出土的陶罐,早期刻的是水波纹,后来是浪花纹、漩涡纹、海水纹……人类最初的美,是从水里捞起来的。

翻开汉语字典,偏旁部首中,消费量最大的是那个叫三点水的“氵”。

我以为,人有两个层面的时间觉悟:生物的,哲学的。

在遥古,人的生物时间是被季节惊醒的,二十四节气,俨然二十四刻度的农业闹钟。而哲学维度的光阴意识,则是被流水之鸣启蒙的。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江河不息,皆东逝之付。万象倏忽,盖无常有常。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流,是水的信仰。逝,是生的本质。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水字头上驻一点,就是永。永远的永。

最美的水在《诗经》,最俏的女子在溪畔。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最深的心事锁于水。最远的眺望付于水。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男子爱得神魂颠倒,近乎绝望。诗很美,只是感情有点绕,我更喜欢那首大白话——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这是我最怜惜和欣赏的一位妇人。她的露骨,她的裸,她的痴,空前绝后。

秋水涟漪,乃尘间最大诱惑。临波之人,必心生荡漾。

水,是爱的基因,情的种子。“水性杨花”“鱼水之欢”,多美的词!汁液饱满,动感十足。

除了情草缠绵,水中还藏何玄机?还能带来更大的精神视觉和冲击波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无论仁智,都会对水寄予厚望,向浩荡江河呈上敬意。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荀子则在《宥坐》中讲一故事——

子贡问:“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大水,必载大势大象、大道大德、大情大义。观瞻江河,实乃一门人生大课,可悟玄机、铸品格、升境界、晓事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毋须再多说了,江河,既是满载神性和诗意的实体,亦是伟大的精神智库和美学资源。当然,这一切一切,源于水之流性。水滞则为液,“液体”和“河流”——多么截然不同的存在。现代社会,鲜见的是清流,残剩的是液体,且只追求液体。他们用了个词,叫淡水资源,所谓的水危机,也仅仅指液体危机,而非清流危机。

流水载物,古人早就谙此,然其所为,只是泛舟履波,现代人不同了,他们想让所有的垃圾和排泄物都搭乘这趟免费公交。

水,终于盛不下、载不动了,气喘吁吁,奄奄岌岌。

江河世纪,正走向液体年代。

这是可怖的事,比地震海啸更骇人。

不错,女子乃水做的骨肉,但这水一定是流水,绝非液体。

“逝者如斯”,不逝,孔子怀里那块伟大的表还走得动吗?

“曲水流觞”,没有流潺载杯,人生的朦醉诗意何处觅寻?

若无流水可依、可沐、可饮,人生该多么刻板,心灵该多么黯然,爱情该多么乏津。我们口口声声的“热爱生活”,还剩几多依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之贞女洁士,多有葬水情结。舜帝南巡驾崩,娥皇、女英二妃殉投湘江;杜十娘伤恸难寄,纵身仆水;拒垢避辱,柳如是邀夫共坠瑶池……再如屈原、王国维和老舍,皆选择了娶水为棺、魂宿大泽。

在诸君眼里,水似乎比青山更值得托付,何以如此呢?除了水的洗涮之意与心境相合,也可见事主们对水品的一贯信任吧?至少据其经验,水有个好名声,清白干净,不会脏了身子。

若换了现在,我想她们和他们一定会集体变卦。

随便往现代水沟里跳,是件很难堪很蒙羞的事。

我有个观点:对大自然来说,一切“原配”都是最好的,也是最富饶、最完臻的,无论山壑泉林、花草鸟兽、河泽湖海、大漠绿洲……

古语的“江”字,即长远之意。我想,造物主抟人之初,大概是想好了让那些精心置办的“原配”——以不动产名义荫佑苍生的罢。今天,若老人家来个回访,必大惊失色,自个儿的家业竟如此不经折腾!

除大洋深处的海沟和珠穆拉玛峰上的雪,世间还剩多少“原配”?

晚清有个叫魏源的大知识分子,算是近代改革的先驱,这位维新之士面对萎缩的洞庭湖,作如是哀鸣——

“气蒸云梦泽何在?波撼岳阳城已殊;无复波涛八百里,唯余洲土半分潴。放歌高论惭先哲,围垦拦河愧后愚;愿睹沧桑重变易,还川有日更还湖。”

魏公为岳阳城失去的“原配”哭泣、悲愤、招魂。

是啊,就像去拜访一对伉俪,一路上忆着对方当年的恩爱,忆着庭院里的盈盈笑语,谁知开门的竟是一陌生女,老友已弃妻另娶。

那美好岁月中的原配,那青春旧影里的女子,被休遣到哪儿了呢?

俗语说,人生诸相皆为水。

江之污,即心性之污。

河之腐,即时代之腐。

流之枯,即精神之枯。

一个好的时代,必是旭日般的精神——加上大自然的“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