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物理教学 > 教学反思怎么写_《小学教学反思怎么写》2700字

教学反思怎么写_《小学教学反思怎么写》2700字

时间:2019-10-06 09:24:3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小学教学反思怎么写》2700字

小学教学反思怎么写

大家好!做为一名青年教师,非常感谢学校和各位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能坐在这里发言,我很高兴。下面,我就将自已在这一年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现在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

一、基础教学

平时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大家做的都一样,我不觉得自己做的比大家好多少,但想到是与大家交流,所以我选择了两点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字词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更为重要,所以我加强了生字、词的学习。除了多写、多练习外,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练写生字10分钟,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内容一定要是课本内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觉前再把所学的生字读一遍,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词的练习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因此,每节课教学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自查字典,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要求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记录有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生字的书写和记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学会预习

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让学生们先了解什么是预习,于是,在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孩子们拟定了一份简单的预习方案:

1、将课文读三遍:要求文中的长句、难读的句子或出现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预习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好处,我在三年级下学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预习方案:

1、自由读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读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声的读 、可默读,也可朗读)。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

3、读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题下)。

4、读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问?(三个)

5、读文第五遍,写出你初读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

现在,课前预习以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习惯。

二、作文教学

(一)模式教学

提到作文,孩子们都怕,记得我读小学时,也是一样,不知如何下笔,总觉得无话可说,也许是因为如此,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还是要从模式教学开始,使学生逐步达到创新进步、作文有成。其实模式,简言之就是事物的一个样板、柜架,很多的人都认为,作文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应对孩子们要求过多,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但其实,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作文知识都没有,又从何谈起说写作文呢?而三年级又是作文起步最关键的一年,所以我觉得应先让孩子们了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们作文一定要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础上,再教孩子们如何将句子写通顺,怎样分自然段写。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孩子们怎样一不一不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等等。

我想可以从现成的模式教给孩子们基本的作文知道,而这个模式就是课文。例:课文《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开头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这里,我就教给孩子们开头可直接点题。例如《颐和园》这篇课文,结尾: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在这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在写作文时,结尾处可写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可以说,我在上每一  篇课文时都会涉及到作文教学。

(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得,我受到老师第一次表扬的作文是写的《我的家人》,而这篇文章就出至于我心中最真实的感受。现在想想,这也许就是关键,只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的文章才可以成为受人观注的文章。虽然三年级还只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但我仍要求孩子们写作文时尽量写自己身边最真实的事来写,而除此,我还有一个要求:每篇作文的结尾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和观点,而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孩子们能获奖的原因,或许就是真中取胜吧!

(三)悄悄话和睡前半小时

什么是悄悄话?这又是一种什么形式?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其实这就是自己内心想法的真实独白,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悄悄话其实就是日记的另外一种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在这种形式中孩子们可以和老师做心与心的交流,可以随心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所以孩子们更乐于接受。但如果只是孩子说而我却无动于衷,那就不叫交流了。面对孩子们心中的高兴和烦恼,我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和他们交心,有时在本子上直接给孩子回话,而更多的是找他们谈心。而从中可以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有了老师的回音,孩子们在写时就会没顾及,而写的兴趣也会更浓。还有就是不要害怕孩子对你有意见。要写好作文,需要大量的积累,阅读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我制定了睡前半小时的读书计划。睡前半小时,就是睡觉前必须读书半小时,而书籍类型我并不做规定。因为我记得窦桂梅老师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童年、少年时期,孩子需要的是童话、神话、名人传记,除此之外,也许没有什么可以包袱他的诗意、灵性和慧根,只有孩子们在阅读着沾满蜂蜜的书籍,在舒展自由心灵,张开想象的翅膀的阅读中,才能在真、善、美的世界中走向崇高和智慧。但这些少不

了家长的配合,所以之前我和家长都做了交心谈心,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及好处,有了家长的积极配合,睡前半小时的计划也顺利开展起来了。刚开始,只是阅读,然后家长在签字本上反映孩子们阅读情况,随后,我开始教给孩子们怎样将好词、好句积累下来,如何做批三注,这项工作也在进行中。

三、多练

要想写好作文,无外乎多练。我布置小练笔是很频繁的,内容大多取之于生活中的小事,或班级中出现的事写自己的感想。其实,课文也是很好的小练笔的来源。例:学了《槐乡的孩子》一文后,我便布置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感想。随后,再连续帮家长做一个星期的家务,再来写一篇感想。这样既练了笔,又让孩子们真真了解槐乡孩子的了不起。说真的三年级课本中60%的课文我都让孩子们写过小练笔,而这样太多的练笔孩子们肯定会厌烦,所以孩子们的小练笔,我并没有太多的限制,给予他们自由的发挥空间,字数也不限制,有话时可写多些,没话时也可只写几句话。但一定要写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想。而这些只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小的看法,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以后进一步探究。去年,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我们班有三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这除了平时的训练外,对题型的研究分析也很重要。在考前,我上网查找了近几年楚天杯作文竞赛的题目,以及各种针对作文竞赛的评论,随后对这些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再确定了考试题型范围为童话和记事类文章,而写童话的机率更高,所以在考前我专门针对了这类的作文做了训练。我来学校7年了,而我也是在这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我的成长,离不开在座各位老师的帮助,在这儿我谢谢大家。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如果有什么问题,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作文二:《小学作文怎么写》1900字

第一讲 作文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在我们平常的习作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小 荷 作文网 .zww.

一、作文内容要言之有物

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言之有物,有切实的具体的内容,切忌言之无物,空话连篇。

尽管作文要求“简单”,但是“言之有物,要有切实的内容”却是不可少的。

叙事,总要说明一定的道理,而这个道理总是蕴含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之中的,没有对事情发展过程的具体叙述,所说明的道理也只能是空洞的;记人,总要说明这个人是怎样一种性格,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这些又总是离不开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没有对具体事例的介绍,没有对人物外表和内心的具体描写,所写的人物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只能是模糊的、不具体的;写景状物,总是要抒发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而人们的任何情感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从天下掉下来,总是离不开具体的景、切切实实的物,所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借景抒情”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作文时没有对具体的景、实在的物的描述,文中所抒之情,不过是一些空洞的无病呻吟而已。

空洞的文没有力度。简单的记叙文,更要注意有具体实在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短而不空,短小精悍。

二、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写文章一定要有真实的感受,要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有了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事真才能情真;情真才能辞切;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因此,要想写出有质量的作文就要求我们选择那些有真实感受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受,绝不可生编硬造。

三、作文要有明确的中心

在写作中,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和立场怎能样,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明确地表示自己热爱什么,痛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等。切忌写起作文来想到哪写到哪;不是拖泥带水,就是言之无物,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

四、作文要有一定的条理

我们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物状物写景,都要做到条理清楚,段落分明。拿写一件事情来说吧,凡事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所以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想好围绕中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不能颠三倒四,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

因此,我们作文时要力求做到有提纲,有思路,有层次。这样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五、作文要有突出的重点

文章只有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更有力地表现中心。比如《记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中,自然经过部分是重点,这个部分最能表现“趣”字,所以应该详写。

六、作文要有合理的想象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对写作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了丰富的想象,就可以使作者的思维更加活跃,浮想联翩,为文章增光添彩,令文思淙淙,语若流泉。

想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想象既要合理又要大胆,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2想象要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

3想象就是从眼前的人、事、物的表象生发开去,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生动。

4要根据需要进行想象。有文章(如童话、寓言故事)全篇充满着想象,有的文章可以以只写几段甚至只写几笔想象。

七、作文要有通顺的语言

语言是作文的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础,因此,语言就是作文的生命。可见新课标提出的作文要“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充分重视语言学习,如用词准确,句子要完整,这是语言的基本要求;其次,要讲究词语的配合,使句子的结构清楚,语言通顺明白,避免出现病句;第三,要锤炼词语,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八、作文要认真地修改

“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怎样修改作文呢?

1看全文。看内容是否具体实在、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通顺、想象是否合理。

2看词句。修改文章不仅修改一句话、一段话,还要注意不多字,不丢字、不写错别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妥当也要认真检查修改。

3请别人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常能发现你作文中自己不能发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自满或怕别人笑话而羞于向人请教,失去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一个机会。

4自己反复看。文不厌改,文成于改。只有反复阅读、反复修改,使自己的作文经得起各文面的检验,才能达到文质兼美的程度。

作文三:《小学作文怎么写》700字

创思教育拱北校区

长     征

广生小学  五年级  黄劲霆  指导老师:徐晓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天在红军精神的激励下,我们也决定来一次“长征”。

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来到了板樟山的脚下。抬头一看,板樟山直矗云天,让人望而却步。我咽了咽口水,心想:好高呀!这要登到山顶非得趴下不可。      开始登山了,别的同学一溜烟都不见了。我也一口气爬了800个台阶,此时我的感觉是心跳加快 ,身上的衣服也湿了,腿变得越来越沉重了,真想现在就放弃,可是我想:如果现在就放弃,我一定会被同学们嘲笑的。于是,我又鼓起勇气继续向上走。爬着爬着渐渐地体力不足了,看见旁边的凳子,就像看见亲人一样,恨不得马上扑上去来一个热情的拥抱。

终于,我爬到了1200个台阶,腿不由自主地软了,像两根煮熟的面条一样使不上劲儿,汗水直流,身上出现了无数条“小

溪”。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了,紧贴在身上真的难受,

抬头一看,还有半条“长城”那么长,顿时感觉眼

冒金星,脑子里一片空白,一阵眩晕。我不禁想

着:晕倒后被担架抬下来一定更丢人。干脆现在

不就不爬了吧!于是我一转身,手扶着护拦,可

就在迈出下山的第一步时,我突然想到了红军的

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们的条件极其艰苦,仍然日

夜兼程,为了新中国、为了祖国人民美好的明天,

他们可以把自已的生死置之度外,难道,我连这

一点小苦都吃不了吗?那我长大还能干什么呢?

想到这里,我便力气倍增,一口气爬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一阵凉风吹过,我感受到了胜利的快乐,便精神抖数。此刻“浪漫之城”——中国珠海,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摆在我的面前,让我尽情的欣赏,太美了!真庆幸刚才没有放弃。

小鸟在为我们祝贺,树叶也为我们欢呼。“长征”结束了,我们胜利了!我征服了这一座山,同时我也战胜了自已,下一次,我会征服更高,更多的山。我再也不怕任何困难了。

咨询电话: 8115355; 8115755

作文四:《反思怎么写》5500字

反思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首先提出,指对思想本身进行反复的思索,即指思想的自我运动,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些成功的教师都重视写教学反思,以此而起步成名。

美国着名学者舒尔漫指出:“教师知识结构=规则的知识+教学案例+实践智慧知识。”美国教育家玻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案例+反思=名师。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智慧知识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课后反思正好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2、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3、反思性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成功感。

4、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反思的类型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

1、纵向反思:教师自我成长的不断思考、检测和总结。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2、横向反思: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3、个体反思:新课程改革强调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果等等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自身的特色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新课程蕴涵的理念、方法及实施过程都是过去的经验和原理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成果,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问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经常查缺补漏,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这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此外教师还要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更新自己陈旧的教学模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核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作好课后反思,促使自己快速成长,总之,只要教师能够经常总结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个体反思可以给自己制定反思的计划,每个阶段有具体的研究目标,如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某一个方面)、教学评价等。

4、集体反思:即集体组织或自由结合在一起进行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由于同校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都有其相似性,大家对教学都会产生共鸣。教师要虚心听取其他老师们的建议,不要认为他人对自己不好的建议是对自己的鄙薄,应该把它视为工作中的“催化剂”,反思自我,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从而让自己的工作更出色。那些一味地说好只是虚伪的奉承,能够真正的提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才是宝贵的财富,因为这样才会真正的认识自己。

集体反思也应有总体计划,某个阶段共同讨论某个问题,每个成员都写出自己的反思,集中讨论,认识、纠正不足,丰富理论,明确方向,共同提高。

怎样撰写反思(具体操作)

1、具体思维过程:教师反思的过程经历“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四个过程。

(1)具体经验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教师通过学习和与他人教学的比较,意识到本身教学问题的存在,明确问题情境。

(2)观察与分析阶段:该阶段教师将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对其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经过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3)重新概括阶段(总结):此阶段是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旧思想,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写出反思。

(4)积极的验证阶段(实践阶段):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2、反思的理论依据(理论指导)

(1)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主要任务: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课程改革、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更新、创建和谐课堂、多媒体与课程的整合)。

(2)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他人经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3)把整体反思与局部反思相结合。

3、反思的具体内容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反思:在以往的反思中,多数教师都重视教学后反思,忽视或不作教学前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对自己教学设计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关注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教学前反思主要关注:起点是否合适;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教学中反思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具体反思:学生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达成状态;预设与生成的处理等

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具体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学应变;教案修正。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

第二,教学过程方面:(1)教学过程的反思: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第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总之,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或对教案进行修订,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撰写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是: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

具体内容是:

1、记录成功的教学经验。成功的教学经验具体包括:教学方法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如: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适时变换教学方法,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导入自然、恰当,课堂气氛的成功调动,学生兴趣的激发方法,正确解决预设和生成等。

2、记录教学中的失误。在课堂教学中,即使教师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熟悉了教材和精心准备了教案,也难免会出现疏漏或失误,课后都会让教师感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的把握等。如果教师把在课堂中发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加以认真思考,则可以避免今后教学中犯类似的错误。

3、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反思是教师每节课后对教学的反思,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反思中记录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信息,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思考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另外,教师也应在课后审视通过该课教学是否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发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活动的设计是否能做到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授课进度是否适宜以及是否科学分配了时间等。

4、思考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应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是否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删减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已突破,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否统一、和谐,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

5、总结学生的表现。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每一节课后教师都应客观地分析本节课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创设的情境和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见解、突发灵感等。

6、反思教学评价的正确与否。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面。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教学评价的反思,主要看评价的内容(激励为主)、评价的方式(多元)、评价的效果(调动积极性)。

作文五:《怎么写反思》14900字

篇一: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教育传递人类知识的功能必然更多的为信息系统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进而落在了培养创新能力上。而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体系,然后应用于广阔的科技空间。虽然化学属于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学认为化学知识较难掌握,成绩提高慢。与其他科目相比较,化学确实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清楚地强调这些特点,同时这些特点,使他们对化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学习化学“难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这些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化学”,这对他们学习信心地树立,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下面关于化学教学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对教学主体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就像一位军事家战前观察作战地形一样,我们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才能知道把学生培养将来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分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对比法等,了解反思学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

如:学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叫“习得无助”,是指人在长期的持续紧张或失败后,对自我丧失了信心,即便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在面前,或问题非常简单,也不能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些麻木和机械了,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高一化学,由于在体系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特别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希望没有了,放弃了,这样,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感到特别的难,难怪有的老师抱怨:“我讲的已经很简单了,但学生还是不懂”这怪不得学生,是老师没有及时去反思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作为教师而言,这是我们课前反思的重点,我们的教学内容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仅凭熟悉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领悟不同,当然最后的结果也不同。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

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三、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理论依据,都有专家论证,可以说各有千秋,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反过来,无论选用何种模式,都是缚住了自己的手脚,教学内容的不同,学情、校情的不同,怎能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解决,人常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它告诉我们不要被传统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缚,在抓住核心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就象木偶剧的演员那样,手中的成就这样几根,但通过他们可以做出成千上万种的造型。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我可以毫无准备地与学生同步思维,共同审题,共同试探解题,共同得出正确答案,要知道如果教师有准备,学生无准备,而教师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比学生强的基础上,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无固定的模式,我们可以有多种的尝试,在一定的大框架下,我们应追求教学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学的多样性、稳定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有机的结合和统一。

四、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这里包括两方面:

1、教师要引导和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帮助学生从原有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反思新知识→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新问题→建立新模型。通过教师提问,分段检测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要相信学生,舍得放手,舍得留给学生时间,避免教师滔滔不绝的讲。但要讲究效率,把重点放在关键地方,及时调控,防止学生出现钻牛角尖的情况,让教学处于最优状态。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篇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内容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内容,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

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汽挥发出来,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2.作业布置的反思

当地学校大都以江苏教育版为新课程版本。预习作业有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复习巩固作业有课本中的“练习与实践”,一专题下来可以做“本专题作业”,这些书本习题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教师还要详细讲解。有些学校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当好,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差距。

3.公开课的反思

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公开课很“成功”,一节课表面上看来条理清楚、精彩圆满,师生配合默契、问答巧妙,学生似乎个个聪明机智,根本不需教师的启发诱导。公开课应该求真务实,多一点本色,少一些粉饰。化学公开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选择合适教法,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要求教师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要求教师选择多种教研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1.教学后记反思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并通过文字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2.观摩公开课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特别是同事之间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借鉴他人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该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对教学设计的依据、基本教学过程、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等进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案例研究法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笔者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用来灭火,怎么生火?然后引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金属钠”,学生很想知道钠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接下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氧气、水、盐溶液的反应。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钠保存在煤油中?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实验时为什么钠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钠燃烧起来,能用水扑灭吗?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以学案上的习题巩固和拓展。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篇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损于美育教育,记得笔者的高中物理老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圆的圆,我们由此对他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

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如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两年多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

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篇四: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教师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高。

初高中衔接要做好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本文谈谈自己在高、初中教学衔接方面的想法及做法。

一、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1.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在通览教材、大纲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搞一次摸底测验,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素质情况。对过渡阶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让学生尽快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改进学习方法,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学习上“不适应”的情况。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一新生正处于不成熟

向逐步成熟的过渡阶段。一个实验、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都可激发起他们心中的热情。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实验的优势,使学生一开始就“迷”上化学,并将学习兴趣

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图片、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3.善用启发式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教学程序和方法,“启发式”都是必要的。因为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良好的习惯,发展思维能力。高一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在高一对学生铺设的问题台阶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要使他们能上得去,以防发生两极分化。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发现相似,寻求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在做和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以上有关高一与初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教师要做到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 励志天下 .lizhi.net )

篇五: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一、实际教学中的困惑

1、教材的问题:①教材内容多而杂、教学要求浅而泛、知识主线散而空。而各类评价性考试内容实而精、试题难而全;②教材文字不多,有限的化学知识还零碎地淹没在花花绿绿的画面、表格、实验步骤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中,学生预习和复习的积极性不高;③课本习题少而窄。

2、教学目标的问题:①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制约着这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②教学中要实现四种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探究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限的课时有限的内容有限的机会达成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实有限。

3、教学时间的问题: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极其有限。习题课没法上,综合训练难上加难。

4、学生的问题:优生吃不饱,困难生还吃不了。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5、评价的问题:化学成绩的评价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上,考核试题难而全。过程性评价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6、成绩状况的问题:考试平均分不高,两极分化严重。

二、新课标理念下应有的教学思考与要求   1、全面理解三维课程目标,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在实施中要注意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要求以及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从课程功能层面提出的,是整个课程实施后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能将其简单地分解到每节课。

三维的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在过程与方法中寻求突破,精心设计展现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地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2、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

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重视其基础性;从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提出高一些的要求,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及为后续学习预留空间,但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弹性增补,前提是首先要“保底”,而且增补不能搞“一步到位”,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的。对于教学难度的把握,还可具体参考下列建议:①比较现行的人教版、山东科技版和江苏版高中新课标教材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目标与要求;②对于人教版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和科学史话三个栏目的内容,是教学上很好的素材,但可以不作为学分认定内容;③市教研室化学科组织编写必修模块各章节的教学要求说明,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

3、深入研究教材中知识呈现主线,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块结构,一定程度影响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了避免这类内容学习中常见的“一听就会,一用就乱”,一定应该有化学基本理论作为主线贯穿进行学习。本章的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隐去了过去熟悉的线索,将大量的信息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若教师的指导稍不得法,就很容易感到知识凌乱,把握不住规律,从而走入“背化学”的死胡同。要求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主线,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分类”这个主线,使基础知识清晰。

在新课程中,教材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师要突破多年来“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4、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在实施中,首先要对科学探究或探究式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在现代教育文献中“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最后通过表达与交流活动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等都是人类常用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学习方式(包括接受式)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

科学学习强调亲身体验、在“做中学”,但由于时间和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有选择那些最有探究价值而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这些内容应该是本模块的主干知识。探究活动应该围绕主要教学目标展开。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要充分,交流展示的范围要广。

5、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多种功能

化学实验既是课程目标,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学会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达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目的。

实验教学中的启迪思维功能很容易被其获知功能掩盖,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实验教学中的思维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若对实验的启思功能开发不够,只着重其在获取知识方面的价值,就会陷入重“做”轻“思”的误区。

通过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依循科学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或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

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培育出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三、个人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第1节《元素周期表》教学主线及流程:

第一课时:⑴、浏览课本尾页的元素周期表→寻找硅元素的位置→请说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引出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平面中点的位置的确定→学习周期、短周期、族、主族等→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正确表达与书写。

⑵、画出硅原子结构示意图→激发学生在硅原子结构与硅元素位置之间寻找数值上的关联→用钠原子结构与钠元素位置的数值关系进行验证→得出“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⑶、利用课本第5页、第7页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原子半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提炼、归纳“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第二课时:⑴、回忆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用钾、钠的实验验证元素金属性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用第8页的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资料验证元素非金属性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小结金属的金属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案设计→总结并板书“元素的金属性(还原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还原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⑵、借助第7、8页的碱金属单质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归纳、概括同一主族元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规律。

⑶、由学生中的双胞胎→引出并理解同位素→简介核素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⑷、抑扬顿挫地示范背诵1-20号元素→说明记忆的作用,指导背诵的方法→布置书面作业和背熟1-20号元素的顺序。

个人的教学认识:上述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落实了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得出了“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归纳了“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等。“过程与方法”体现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等知识的产生与形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的奥妙中、获取知识的愉悦和成功感中。

2、第2节《元素周期律》教学主线及流程:

第一课时:⑴、开展组与组之间、学生个人之间背诵1-20号元素的比赛→落实1-20号元素的记忆→回忆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提出同一周期元素是否也存在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原子半径→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引出问题与冲突→指导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比较的方法→结合对硫和氯气的知识→归纳“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⑵、作业完成第18页的第2、4、5、6题。

第二课时:⑴、背诵1-20号元素→回忆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以解答实验习题的方式解决第14页的实验1→验证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指导学生阅读第15页的表格信息→补充sih4、ph3、h2s、hcl的稳定性比较→巩固同一周期元素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归纳并板书“元素的非金属性(氧化性)越强,其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氧化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⑵、作业完成第13页关于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填写。

第三课时:⑴、背诵1-20号元素→分别回顾同一主族及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

⑵、观察、填写第14页的两表格→体会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归纳概括元素周期律

作文六:《反思怎么写》2000字

本文目录

1反思怎么写

2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

3课后反思怎么写

第1篇:反思怎么写

一、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

1、本节课我讲授的时间有多少?

2、我讲话的音调怎样?

3、我的体态语言是否丰富?

4、我在教室里是怎样走动的?

5、微笑教学了吗?

6、训斥学生了吗?

7、授课后感到快乐吗?

8、导致我心情不佳的事件。

9、尊重学生例举。

10、我感到最自豪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

1、学生听课时的反映如何?

2、学生学习状态描述。

3、学生的合作状况。

4、本节课的异类观点(学生姓名、观点)

5、意外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6、对于学生,关于事件,课后应该找他谈话。

三、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1、关注现实生活的情况。

2、所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情况。

3、师生对话形式。

4、师生交往互动状况,改进措施。

5、那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

6、非预期性事件(处理方法,怎样处理更机智)。

四、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

1、这节课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什么?

2、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感到与学生关系最密切?

3、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地咀嚼?

4、哪些突发事件让我措手不及?

5、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下感到最焦虑或沮丧?

6、自己感觉,这节课成功吗?

7、如果给我重试的机会,在哪些方面我将做得更好?

8、其他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2篇: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笔者对教学反思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第3篇:课后反思怎么写

课后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课后反思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反思

2、对成功的教学方法的反思

3、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反思

4、对教学中失误之处的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真实地记录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因此,记录好每节课、每一天的课后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2、通过课后反思,有利于科学教学理念的建立

3、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

4、有利于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一定要从实际中来,再到实际中去。同时,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对课后反思的记录,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学校发展。

作文七:《1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怎么写》1400字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怎么写

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是教学中的心得,记录得与失,使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没有格式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反思一样的,教者上完课后,对照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突出解决了;每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表现是否达到你所要求的,课堂预设与生成等逐一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查缺补漏。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可以选取上完课回来后印象最深的那个方面去写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第一,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第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第三,思想教育的渗透性                    第四,师生活动的和谐性 第五,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灵活性              第六,于洋表达的正确性 第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第八,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第九,  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第十, 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第十一,思是否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            第十二,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可以写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写失败的教训,进行探究与剖析,分析原因

我认为和其他科一样总结一节课的得与失。主要看学生在动手实验时,学生是否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总结实验结论。

总结一节课成功的环节在哪里,如果再第二次上,应怎样改进的地方都写下来。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写

出新的"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作文八:《论怎么写好小学作文》1400字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小学语文是否学习好的综合检验。怎么写好作文呢?

关于怎么写好作文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小学生语言词汇能力差,不善于表达,于是认为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平时收集好词好句,日积月累就能写好作文。也有的人认为写作文是一种技巧,多学习名家的写作方式,多练习慢慢写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个人认为即对又不对。我认为好作文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特质。

一真;作文和语言一样,总是要告诉人们什么,反映给人什么。明明是写北国风光,你写热气腾腾,鸟语花香。明明写一个搬运工人,你偏偏写他天天在钻研相对论。等等满篇祖国山河无限美好,学习雷锋好榜样,英雄的力量无穷,各种优美,激昂,热爱的词句汇集在一起。你看看,多么好啊!既高又大而上。小学生首先是个自然人,他幼小的心灵理解不到这些太神圣的的情愫。我们教师有责任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和看清这个真真的世界,让他们可以发现周围的人和事情,并且用他们视界用作文表现出来。文章必须反映现实,反映社会的客观,哪怕是丑陋与可怕、至少它是真真实实。作文贵在真实,太高大上的东西,不应该在人间,而应该在天国,最少不应该在小学生的世界里面。我们的世界既有美丽,又有丑陋,既伟大又平凡,既生动也简单。我们身为学生们的家长,唯一的价值在于让孩子们睁开眼看世界。文贵真实,记得小时候我看鲁迅先生写的人血馒头,当日人捕杀义士时,侵略者狂笑,民众冷漠与争抢人血馒头的癫狂。那深刻到骨子的真实感, 让我至今为之战栗 。鲁迅先生笔锋并不优美,只能给人一种,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之感。

儿童之美,贵在天真浪漫。童心无邪,虽闲幼稚然则无一丝瑕疵。我们不应该引导其文笔成人化,那样失去意义,也会抹杀儿童的创造性。因此对小学生的作文辅导,作为教师一定持鼓励的态度。不要我们世界观和方法论强加于儿童,要学会欣赏儿童作文的率真。

二善,何为善? 善不是施舍,而是同感,而是一种爱,当然不是指韩剧中的那种情情爱爱。可以是对人,也可以是对物,可以是对自己的亲人,也可以是对一只流浪狗。相信大家都读过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那衰老面孔,矮小的身材,那奋力爬上高高站台的背影,这就是爱,这就是善。亲人之善,让人流泪的温情之善。文笔朴实无华,却又感人心肺。背影不在是文字游戏,也不在无病呻吟,它是作文的经典。我们读了 ,我们感受到了,我们铭记了!我们明白了让人感动的善啊!我们渴望在儿童的心中播下善的种子,时时刻刻浇水。对小学生文章中善的地方要大加鼓励,鼓励其用善心与爱心去书写作文。

三美,美不指是文字之美,也不只是指容貌,风景,形体之美丽。而是发至于我们心灵的一种赞叹。可以是努力为生存而生长的小草,也可以指在飞翔在大海上暴风雨中的海鸥,可以是冻死在街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可以是巴黎圣母院丑陋吓人的敲钟人。 美丽不止属于高尚,美丽也属于平凡。,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动力。教师与家长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品味人生,感悟自然之美,并把它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自自然然而不刻意,这样就可以称得上好文章。

当然我不是反对收集好词好句,学习修饰手法。这些都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但是我更强调文章的灵魂,我认为文章来源于社会,也应该反映社会,服务社会。我们写文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不写难受。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把自己想写的写清楚了,别人也看明白了,这就是文章。至于技巧,真正的好文应该已经做到大工无巧。

作文九:《小学生怎么写作文》800字

这种方法是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不会跑题。

例如《课间十分钟》一文开头: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个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上”,人物——“同学们”,事情——“课间活动”。非常直截了当。

提示中心法。

这种方法是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我们看看下面的开头。

“生活在集体中间是幸福的,两年前,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是《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一文的开头,文章记叙了同学们帮洗鼻血这样一件事,从而揭示了同学们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生活在集体中多么幸福。这一中心。

描写引入法。

描写人物和景物来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描写引入法中还有一种是以描写景物来开头,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必要的描写,以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设置悬念法。

在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种开头的方法叫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

如《智斗奸商》一文的开头写到的:放暑假的第二天旱上,我和表姐一块儿去买菜。走到菜场的北口,我就看前面很多人。我和表姐紧走几步,也围了过去……

对比法。

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忆联想法。

由人、事、景、物、等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就叫回忆联想法。运用回联想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对话开头法。

以人物的对话开头。这种开头起笔自然,往往给人以新鲜的感觉。采用对话的形式开头,一定要把对话写得精彩有意义,紧扣中心。

作文十:《怎么写好小学作文》2200字

小学语文论文

怎样写好小学作文

邹慧敏

小学生头疼作文,认为写好作文难。如何去面对这令人头疼的问题呢?那就要了解作文的含义。 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又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加深的综合体现。要写好作文,不妨从以下几点来尝试:

一、阅读课外读本,多参加课余活动。

(1)增加阅读量。

想要写出一篇有内涵且文笔优雅的作文,需要小学生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增加对待人、事、物的认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写出一篇具有自己个人想法的好文章。 增加阅读量的方法有很多,渠道也很多,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购书以及借阅书籍。购书分为购买杂志以及到书店购书。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学生和家长,绝对不要因为杂志是走通俗路线的就认为阅读杂志对增加阅读量没有任何好处。杂志中写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对于孩子积累生活的经验和观点是非常有好处的。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出多么高深的语言和难以理解的意义,目的是能够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想法。通过通俗易懂的杂志,能够帮助小学生们用最简单易懂的词汇表达所要表达的观点。

另外,小学生们还可以到国家图书馆或者学校图书馆去办理借阅证,通过定时定量的方式,给自己每周安排借阅的计划和阅读的计划。

总而言之,增加阅读量的方式就是多读多看,无论是大众口味还是非主流主题,切记,想要增加阅读量,最忌讳只读自己喜欢的主题。这与偏科是一个道理,考试永远不会只考察你所熟悉和擅长的科目,作文也不会永远只出你最会写的作文类型。

(2)多参加课外活动。

参加课外活动,是为了让小学生们能够在生活感触更多的东西。除了课间与同学聊天玩耍,周末和朋友逛街游玩,我建议父母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旅游,让孩子感受更多的风土人情,从而产生一些对待人、事、物的看法。这些看法和观点会成为孩子们自己的财富,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轻松的运用出来,最后写出一篇很棒的文章。

二、注意观察作文的写作规律,善于总结

虽然作文很有种类型,也有很多不同的写作手法,但是每一种其实都是存在着固有的规律的。小学生只要学会观察作文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东西,那么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很轻松了。我举个例子,像写议论文的时候,只要抓住提出论点,举例子,总结论点这三个步骤,那么写作起来就很简单了,也不易离题。

三、要多思考

要多思考。 一方面要从“多看”“多读”中思考,不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和借鉴的能力。例如:在生活或活动中观察时要多想,这

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洞察周边的事物,不但要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在写人记事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另一方面在作文之前要多想,做到想好再写。作文时,不仅是让人知道所写的事的具体内容,还要让人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意图。这就是要想好文章要选好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怎样安排,怎样用词用语,这些在动笔之前都要想好。 如能在学习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再加上平时常写,写后养成勤改的习惯,作文水平一定会进步很快的。

四、只写和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切忌什么都想抓。

有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很多的想法和观点。在定下主题后,什么都想写一点,最后文章写的很长,但是主题却不深刻,文章内容也很分散。这样的一种情况,可以称之为欲望过大,最后搞砸了。

作文是有字数限制的,不是说写的长的作文就是好作文。一篇好的作文需要主题深刻,文字优雅,字字句句不罗嗦,但是却能够句句切入主题。有想法,有观点是好事儿,但是不能够欲望太大,什么都想写一点。只需要把自己其中的一个观点或者想法抽出来,着重的描写就可以了。

平时写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意不跑题。   作文大忌之一是跑题,而审清题意是防止跑题的关键一步。审题须抓题眼,题眼一般也有规律。偏正式题目要抓其“偏”,如《一个惜时如金的人》,“惜时如金”就是题眼;动宾式题目要抓其“宾”,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的”就是题眼;并列式题目要抓其“关系”,如《时间〃生命》;省略式题目要抓其省略;如《现代科技带来的     》;要求式题目要抓其要求等等。

2.内容充实不空洞。   写人要形象,写事要具体,写景要生动,写物要准确。作文一定要“真事,真话,真情”三者合一。

3.结构合理不混乱。   作文写出来须有头、有尾、有中间。各部分比例还须匀称,正如古人讲的那样——“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小而漂亮,吸引人;中间充实丰满,说服人;结尾短而有力,感染人。

4.语言通顺求流畅。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这话颇有道理。语言要通顺,一要作者思路清晰,二要反复修改。作文写完了,一定要看看、读读,把不通顺处改正过来。无论哪种体裁的作文,语言都要力求简练。平时可以这样试一试,把你原来的作文拿来,不考虑材料的取舍,单从语言上删改,看看能不能删掉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篇幅。这样练习几次,语言的功力很可能会有明显的提高。

5.书写工整求漂亮。 字迹是作文的脸面,同样不容忽视。平时一定要挤一些时间下功夫练一练。考场上则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给作文留足时间(一般是考试时间的45%-50%);二是要对字迹予以足够的重视,每写一个字都应想到这是作文的脸面,这是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阅卷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力争把每一个字写得易认、工整。

写好一篇小学生作文,需要小学生们在平日做很多的积累工作,例如阅读量、文笔、写作习惯等等,相信只要你们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够克服写作的难关,进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