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 > 《吕元膺识人》500字|吕元膺

《吕元膺识人》500字|吕元膺

时间:2020-01-01 09:15:5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吕元膺识人》500字

唐朝高官吕元膺,在任洛阳留守时,有个熟悉的门客经常到他的府上陪他下棋,并意欲在其麾下当幕僚。有一天,这位门客再次来到吕府与吕元膺对弈。这时,侍卫呈上一纸公文。于是,吕元膺只好一边下棋,一边批阅公文。门客见他专注于批阅公文,便悄悄地更换了一枚棋子。如此一来,棋局顿时大变,门客反败为胜。

门客的小伎俩未能逃过吕元膺的慧眼,但他并没有当场说破。他原本是比较赏识门客的才气的,准备留他在身边供职。但门客偷换棋子的小动作,使吕元膺一下子看透了其人的品行。

第二天,门客来了。他与吕元膺商谈谋职一事。吕元膺很客气地对门客说:“我这里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请你另外高就吧。”说罢,吕元膺把已准备好的棋送给了他,将他送出门去。门客此时意识到自己的小伎俩被吕元膺识破,红着脸讪讪离去。

吕元膺在洛阳留守任上做官几十年,到他晚年病危时,才把儿孙们叫到病榻前,语重心长地说:“交朋友一定要谨慎对待,仔细选择,对喜欢耍小心眼的人要时刻提高警惕。十多年前,一个门客趁我不注意时,偷偷更换了一枚棋子,这本来是小事一桩,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他的心机可畏。从一个人的小节能见到一个人的品行,不注重小节,就很难修成大德。”吕元膺的一席话,使儿孙们有了做人处世的准则。

(白花海荐自《做人与处世》)

责编:我不是雨果

作文二:《吕元膺识人 转载》500字

吕元膺识人

作者:童栩

唐朝高官吕元膺,在任洛阳留守时,有个熟悉的门客经常到他的府上陪他下棋,并意欲在其麾下当幕僚。有一天,这位门客再次来到吕府与吕元膺对弈。这时,侍卫呈上一纸公文。于是,吕元膺只好一边下棋,一边批阅公文。门客见他专注于批阅公文,便悄悄地更换了一枚棋子。如此一来,棋局顿时大变,门客反败为胜。

门客的小伎俩未能逃过吕元膺的慧眼,但他并没有当场说破。他原本是比较赏识门客的才气的,准备留他在身边供职。但门客偷换棋子的小动作,使吕元膺一下子看到了其人的品行。

第二天,门客来了。他与吕元膺商谈谋职一事。吕元膺很客气地对门客说:“我这里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请你另外高就吧。”说罢,吕元膺把已准备好的棋送给了他,将他送出门去。门客此时意识到自己的小伎俩被吕元膺识破,红着脸讪讪离去。

吕元膺在洛阳留守任上做官几十年,到他晚年病危时,才把儿孙们叫到病榻前,说起此事,语重心长地说:“偷偷更换了一枚棋子,本是小事一桩,却让人从中看到了他的心机可畏。可见从小节见人品,不注重小节,很难修成大德,做人,大小事、明处暗处都不能亏心;交朋友亦要谨慎,要引以为戒。”吕元膺的一席话,使儿孙们有了做人处世的准则。

作文三:《文言文阅读《吕元膺》》1400字

文言文阅读《 吕元膺》

吕元膺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姿仪瑰秀,有器识。历右司员外郎。出为蕲州刺史,尝录囚,囚或白:“父母在,明日岁旦不得省,为恨。”因泣,元膺恻然,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吏白“不可”,答曰:“吾以信待人,人岂我违?”如期而至。自是群盗感愧,悉避境去。     元和中,累擢给事中。俄为同州刺史。既谢,帝逮问政事,所对详诣。明日,谓宰相曰:“元膺直气谠言,宜留左右,奈何出之?”李籓、裴垍谢,因言:“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臣等昧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未几,兼皇太子侍读,进御史中丞。拜鄂岳观察使。尝夜登城,守者不许。左右曰:“中丞也。”对曰:“夜不可辨。”乃还。明日,擢守者为大将。入拜尚书左丞。度支使潘孟阳、太府卿王遂交相恶,乃除孟阳散骑常侍,遂邓州刺史,诏辞无所轻重。元膺上其诏,请明枉直,以显褒惩。

江西裴堪按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赇,不覆讯而贬。元膺曰:“观察使奏部刺史,不加覆,虽当诛,犹不可为天下法。”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

选拜东都留守。故事,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或上言:“用兵讨淮西,东都近贼,损其仪,沮威望,请比华、汝、寿三州。”帝不听,并三州罢之。留守不赐旗甲,自此始。都有李师道留邸,邸兵与山棚谋窃发,事觉,元膺禽破之。始,盗发,都人震恐,守兵弱不足恃,元膺坐城门指纵部分,意气闲舒,人赖以安。东畿西南通邓、虢,川谷旷深,多麋鹿,人业射猎而不事农,迁徙无常,皆趫悍善斗,号曰“山棚”。权德舆居守,将羁縻之,未克。至是,元膺募为山河子弟,使卫宫城,诏可。

改河中节度使。时方镇多姑息,独元膺秉正自将,监军及中人往者,无不严惮。入拜吏部侍郎。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礼。以疾改太子宾客。居官始终无訾缺。卒,年七十二,赠吏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卷八十七』)

4、下列对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姿仪魏秀,有器识

器:才能

B、既谢,帝逮问政事

逮:趁机

C、臣等昧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昧:愚昧

D、元膺坐城门指纵部分

部分:部署,分派

5、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吕元膺“正直无私”的一项是(

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

上其诏,请明枉直

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

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

独元膺秉正自将

居官始终无訾缺

A、

B、

C、

D、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宾 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吕元膺任蕲州刺史时,不顾属下反对,在大年初一将囚徒释放回家探望父母,而这些囚徒也很守信用,如期而返,境内的盗赋也受到感动,主动离开了蕲州。

B、吕元膺任鄂岳观察使时,曾在夜间想登城巡视,守城人认为夜间辩认不清身份,不许他登城,元膺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提拔他做了大将。

C、吕元膺任尚书左丞时,度支使潘盂阳与太府卿王遂两人闹矛盾,关系紧张,他就安排孟阳做了散骑常待,王遂做了邓州刺史,在公文中并不明确指出谁是谁非,成功地化解了二人矛盾。

D、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邸兵与山棚人阴谋叛乱,守军势力孤弱,人们惶恐不安;面对危急的形势,吕元膺坐在城门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很快稳定了局势,平定了叛乱。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白“不可”,答曰:“吾以信待人,人岂我违?”(4分)

(2)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3分)

(3)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休。(3分)

4.C

5.D

6.C

7. (1)下属陈述说“不可以”,

吕元膺回答说:“我用诚信对待别人,他们怎么会欺骗我呢?”(4分)

(2)陛下问及此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喜庆征兆。(3分)

(3)他在朝廷上神态庄重,立身端正,有宰相的声望,处理事情非常合宜,人们佩服他做事得体。(3分)

作文四:《“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对棋”阅读答案及翻译》1000字

吕元庸

膺元为东①留都守常,与处②对士。棋次,有棋文簿堆,元膺方秉笔拥览。棋阅侣谓必吕不局矣顾,因易私子一自以,吕胜已辄之,窥棋而侣不悟翼日。,请吕棋处他适,士外内莫测,人棋者不亦,乃以束安帛赆之③如是。十 许,吕年寝将亟,儿侄列疾,前曰:吕游“处友,交宜尔精。吾为东择都留,有一守棋云云,者吾他事以俾④。易去 一棋着,子未足介亦,但心意迹可。亟言之畏,虑即其忧;慑不终言,又恐辈灭汝裂于知闻⑤。”毕言惆,长逝。然

选(自芝《录田)

》【注释①】吕元,膺德宗、宪唐时期的一宗位臣名②。士处:指泛有做没惯的读过书人。 赆(③j&iravgen)送;的费路或务。④财(b俾):使;ǐ⑤裂:疏忽。

灭16.

解 释下列句子中加的词。

⑴棋侣谓必吕不顾矣局(    )因私易⑵一以自子(胜   )⑶ 请吕处棋他士(适    )

1.7用现代语翻汉下面译句的。子

易一着棋子亦,足未意,但心迹可介畏。

18.文

“易子 ”中事一生的条件发什么是?用原(语文回句)答

19.结合章内文,容说说吕元是膺一个 怎样人的。

考参答案

6⑴.为认、以⑵为私,自暗里地,偷偷地⑶……去到往,,去到

71换.一步棋,也子不得在值只是这意种心机让害怕人。

8.棋次有文,堆拥簿元,方膺秉笔阅览。

19吕元.是一个交友膺重,处慎事周全,情义重讲又原,重视则育教后的人。代看到他士下处时棋弄作虚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他没但有将情事扬出张,去行临还赠送了财时物,既保了全士处的颜,面给了也士深刻的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这件用事教来育代。后

【考译文】参

元膺东都做守留时的候曾经与,隐个下士。棋下着棋,正便一些文件有堆起来,积元吕膺就棋拿停笔阅。批棋友以吕元膺一为顾不定棋局,就偷偷上换个了子来棋取胜。吕元膺经把一切已看眼里。第二在天,元吕膺他到请别去。所处的有都人不白怎么明事回棋。友感却很内到疚就留,给吕元膺份一很的厚别告物礼。这就过样了十年,约元吕卧膺病床将在死去,要子儿子们都站侄在前。床元吕说膺:“交结朋友,一要仔定地选细。当初择为东都我守留有,一和我下个的棋人乘,我去别的办事,偷时偷换了一棋。着其也不值实介意,但反得出此映人的迹心可。几次怕说想件这,又怕那个人事此而因忧愁悲戚始终;不说,怕你又们毁于一这类的事上就,诉了告你们”说完。吕,膺怀着惆元怅死了。去

关阅读:

《长虹饮涧》世传“虹能溪入涧饮水阅读答案”及

翻《瑞清海廉》读阅案答原文翻及 译

《陈侯章视蔑显

贵》读答阅案原及文翻译

《亢陈于伯问鱼》读答阅及原文翻译 案

“王秦使谓安陵人君曰阅”答案读及原文翻译

宋《祖怒责太白》宋原翻文译

作文五:《《韬晦术》》3300字

《韬晦术》

[明]杨慎

隐晦卷一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处晦卷二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

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养晦卷三

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珠难形辩。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晦虽为一,秉心不同。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愚如不足,则加以颠。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颠。

谋晦卷四

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晦以谋成,益见功用,

随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困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侔,惟谋惟晦,可以全功。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

己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攘为己有。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

诈晦卷五

诈虽恶名,亦属奇谋。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

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辩识,曲径方可通幽。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亦大矣,随贤人有所不免。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

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卒得功而无过。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更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诈以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避晦卷六

易曰:“趋吉避凶。”

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则彼无所措手矣。

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道谨忠而已。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轻则伤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古来避害者往往避世,苟能割舍嗜欲,方外亦别有乐天也。避之道在坚,避须避全,勿因小缓而喜,勿因小利而动,当执定深、远、坚三字。

心晦卷七

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

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赢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

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难处易,以处之心居出之地,可变难为易。廊庙枢机,自古为四战之地,跻身难,存身尤难。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

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者近乎天道矣。

用晦卷八

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辩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于九天,杳不可寻矣。是故用晦在乎择时,择时在乎识几,识几而待,择机而动,其惟智者乎?

【评价】

人们最熟知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种菜的故事了。看了本书才知道在韬晦术的行家高手中,刘备还很难榜上有名。本书告诉你传统谋学中最具操作性的方法,小用小成,大用大成。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这是因为封建历史中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韬晦术因此有了“阴谋”的嫌疑。鉴此,杨慎生前把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就不难理解了。

隐晦卷一

要想看清自己周围的形势,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暗处。

保身的第一要诀是隐身,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枪打出头鸟,切忌比别人站得高。

以小人治小人固然未必好,但用小人的法术还治小人之身却不仅有效,还且事半功倍。   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先学会矮人一头。

处晦卷二

解除对手敌意的最好办法是主动表示友谊,而且一定要让对手笃信不疑。

偶尔做回小人也是保身之道。

镇静持重是处晦的必要手段,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心理。

如不想总是处于弱势,示弱则是必须的。处晦方能向阳。

养晦卷三

“日用不足,月用有余”。不在一事一处上见长,却在每事每处上见长。这是古人治国的最高境界。

欲养晦先有韬,收敛自己的锋芒,藏好自己的梭角,这是养晦的必由之路。

名与实相表里,名者皮也;有名无实者凶,有实无名才吉。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养晦的最佳状态。

谋晦卷四   有谋方能有勇、有谋方能出奇,谋是所有成功者的通行征,无谋则是所有失败者的墓志铭。

晦非素有,则以谋成。

小事小节往往是大事大节的关键。

你能满足别人需要,别人才会满足你的需要。

劝谏如同治病,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权力永远是双刃剑,使用不当便会自受其祸

诈晦卷五

使诈,使奇都是兵法中的正道,在非常情形下,使诈既是方不得已的最后一招,效果往往也能好得出人意外。

小人使诈谓之奸,君子使诈谓之权。

诈如果只是一种手段,无可非议,但如果是一个人的性格,就很可怕了。

诈而后复归中正,如君子使诈无穷,必殃其身。

避晦卷六

忍辱方能负重,许多时候,忍辱是众多贤人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

忍表面上看很窝囊,实际是柄无往而不利的武器,运用好这柄利器,便能建功名,取富贵,甚至得天下。

小人往往比君子更能忍辱,但却是无耻,事情虽相近性质却截然相反。

古有避事者,也有避世者,专看事与世的凶险程序。

心晦卷七

要对付一个人,就要先想法让他骄傲,骄傲就会变得很愚蠢;因为一个既愚蠢又骄傲的人是最容易被打倒的。

不要仅仅看到小人的无耻,要战而胜之,更要看到他的才能。

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

大智若愚,但一定要让人发现这种智,否则就只能是愚蠢了。

鱼不可脱离水,龙不可脱于渊,人不可脱离权。

用晦卷八

养晦只是一种手段,奋发其威才是目的,养而不用就不是韬晦,而是隐逸了。    时机的把握是最重要的,早则火候不到,前功尽废;迟则机会丧失,悔亦无及。    事事要为自己留后路,也要为别人留后路。

作文六:《读《韬晦术》》2800字

2828字

读《韬晦术》

谷培生

“中国潜文化.谋丛书”中有一本《韬晦术》,南方出版社在2004年9月第一版的封面上,竖印两行广告性的推荐语,一行是:“攻守进退枕边书”,一行曰“传统谋学中最有操作性的方法,小用小成,大用大得。”所以,我在2006年秋,很认真地细读了明朝杨慎写的这本书。

说实在话,我知道“ 晦”这个词,是在《三国演义》里。《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回讲:刘备参与了董承诛杀曹操的密谋,而且签署了盟书。但刘备认为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严格保密。自己则“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没想到曹操却请他青梅煮酒论英雄,还冒出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刘备误以为计谋泄露,一惊之下,手中的筷子不觉掉在了地下,恰在这时空中响起一阵惊雷,刘备趁机说:“圣人讲‘惊雷狂风令人变色’,确有道理,一震之威,竟至如此。”刘备“巧借惊雷来掩饰”,瞒过了曹操,溜之大吉。

还是这部《三国演义》,使我知道了明朝有个叫杨慎的人。现在,也许读过《三国演义》小说和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人,也有人没有记住杨慎这个人,但你要是说起“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词作者,就是写这部《韬晦术》的杨慎。杨慎出生于明朝一个显赫的家族,因著名的“憾门事件”险遭

杀身之祸。可以说杨慎因挫折而韬晦,因韬晦而著述,成了明代看书最多、记忆最博、著述最丰的文人。其大作《杨生庵文集》影响深远。近人考证堪称古典性爱小说的开山之作《汉宫春秋》,便出于他的手笔。这部《韬晦术》也不见于《杨生庵文集》,是明末清初的儒学宋师钱谦考证认定为杨生庵手笔。

在此我要先说明的是:韬晦是谋略,是策略,不能等同于阴谋。

我们不防先读一读《韬晦术·隐晦卷一》,好在于原文不难理解:“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堰优,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上焉这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得无过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人借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以上这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于众,祸必及之”,不是被当作哲言睿语在社会上

早已广为流传了吗?至于“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应该成为执政官员的座右铭;“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应该成为步入仕途者的座右铭。倘如是,可能会多一些以贫贱为养身之德的廉吏,可能会少几个不知富贵如霜刃的贪官。

韬晦术是符合辨证法的。《韬晦术·隐晦卷二》讲:“夫阳天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阳与阴,刚与柔,明与暗都相对存在的,“二者不可偏废”〉集一代儒学大宗师、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于一身的王守仁,正因为善于韬光养晦,才能躲过张忠、许泰、江彬一干小人的围攻,出任江西巡抚。也正因为王守仁江西巡抚,所以仅用了三十四天的时间便擒宁王于阳湖,平定了宁王之乱。如果没有王守仁,明朝的历史大概要重写了。

韬晦术是要把握好度的。《韬晦术·隐晦卷三》说:“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谋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我曾经给一位青年朋友讲机会:人人都说要抓住机会,不能错过机遇。怎样才能抓住机会?我以为的首要问题是认识机会。不能把机会当成陷阱,更不能把陷阱当成机会。所以,韬晦术的关键是,什么时间该韬光养晦,什么时间该站出来显山露水。为人处世要养晦,“至若美人遭妒,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韬晦术·隐晦卷三》)。但是永远不站出来,一直处在阴暗处,那不是韬

晦者,而是见不得太阳的冷血动物。养晦者,要能养晦、善养晦、养晦的目的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韬晦术是要与谋略结合起来的。韬晦术不是阴暗术,不是简单地隐姓埋名,而是一种谋略术。所以《韬晦术·隐晦卷四》强调:“晦以谋成”,并指出“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比如:“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阴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这不是阳奉阴违而是迂回战术,是谋晦术。

韬晦术是一种诈术。诡诈虽然是不好听的名词,却也是可以出奇制胜的谋略。所以古人认为,“小人使诈谓之奸,君子使诈为之权。”《韬晦术。隐晦卷五》指出:“运作得理,可以成晦焉。„„诈以求生,晦以图度。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曹操因诡诈而兴霸业,孙膑作疯出逃而成功名,可见诈术很有成效。正人君子即使不喜欢使用诡诈的计谋,却也 不能不知道这种手段的使用方法。

韬晦术也是一种趋吉避凶的谋略。但是,“避”不是单纯的躲避,一走了之,而是“晦”。《韬晦术·隐晦卷六》说,“避非不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明建文帝登基,忌惮封藩北平的燕王朱棣,却因他势力雄厚,不敢贸然出手。先消除一些藩王,剪除朱棣的羽翼,待他形单影孤时,再下手除掉。

朱棣明白朝廷意图,修筑地下室操练兵马,打造兵器,私铸金钱。朝廷风闻后,调兵谴将,随即准备捉拿朱棣。朱棣便大装疯,建文帝一时不好动手,只好让北平官员查实。没等他们查白真相,朱棣已起兵。

韬晦术是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的。《韬晦术·隐晦卷七》说:“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就是说,只有那些不把富贵看得很重的人,才能长久保住自己的位置。颜廷之是刘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谢灵运齐名,人称“颜、谢”,所撰《颜氏家训》至今流传。但颜廷之洞知王侯贵族因骄奢淫逸而亡家灭族,所以低调处世,居陋巷、乘中车,几次躲过杀身之祸。《韬晦术·隐晦卷七》还强调:“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在市场经济浪潮下,一味追逐富贵的人,应当明白“心晦”的好出。

韬晦术的目的是保存自我提高自我以便更好地发挥自

我。《韬晦术·隐晦卷八》指出:“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差何益也。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辩其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当然,问题的关键是“欲择时当察其几先”,而“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前面我已经讲过,既不能把陷阱当成机遇,也不能把机遇当成陷阱。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迟疑,不手软;不能出手时,静若处子。韬晦是方法,是谋略,韬晦的目的

是更有力更有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晦而无用,不如不“晦”;没把握好“晦”的度,不算真“晦”。晦,是涵养、修养、修为、是谋略、能力、水平。

明代洪应明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择人噬人处。”我以为这是对韬晦术最好的注解。我记得四句古训,忘了其出处,今日想来其颇有“晦”道:“欲噬者爪缩,欲奋者足跼,欲飞者翼伏,欲文者且朴。”

(2006年9月)

作文七:《《韬晦术》》2100字

韬晦术

隐晦卷一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患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处晦卷二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无失,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褔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养晦卷三

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殊难形辨。

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

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

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晦虽为一,秉心不同。

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

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

愚如不足,则加以颠。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巅。

谋晦卷四

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

晦以谋成,益见功用,虽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

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 ,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

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

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围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俟,惟谋惟晦,可以全功。

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    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

已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

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攘为己有。

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

诈晦卷五

诈虽恶名,亦属奇谋。

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

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

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辨识,曲径方可通幽。

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

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亦大矣,虽贤人有所不免。

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

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

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卒得功而无过。

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加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    诈亦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避晦卷六

易曰:“趋吉避凶。”

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

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

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    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则彼无所措手矣。

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道谨忠而已。    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惟敌所欲,此则不避之避也。

避不得法,重则殒命,轻则伤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

古来避害者往往避世,苟能割舍嗜欲,方外亦别有乐天也。

避之道在坚,避须避全,勿因小绥而喜,勿因小利而动,当执定深、远、坚三字。

心晦卷七

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

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羸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

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    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难处易,以处之心居出之地,可变难为易。    廊庙枢机,自古为四站之地,跻身难,存身尤难。

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

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

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者近乎天道矣。

用晦卷八

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

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辨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    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

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于九天,杳不可寻矣。

是故用晦在乎择时,择时在乎识几、识几而待,择机而动,其惟智者乎?

作文八:《朱熹,字元晦》2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每小题3分)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献粮救灾的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注:荒政 :赈济灾荒的措施,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厘而革之    厘:整理。    B、为《学规》,俾守之   俾:并且。

C、除知南康军    除:授予官职   D、有短朱熹者      短:诋毁,指摘。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

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箪瓢屡空,晏如也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所著书皆行于世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朱熹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需向别人借贷以维持生活,学生从远方来求教,他只好用豆饭藜汤招待。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1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4分)

⑵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4分)

【参考答案】

12. B(俾:使)

13.D(A项前一个是表现朱熹的年轻有为,后一个表现朱熹的安贫乐道;B项前一个表现朱熹耿直、倔强的性格;C项后一个表现朱熹高尚的气节。)

14. D(不是“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而是“含混隐晦”。)

15.(1)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值:逢,遇;岁:一年;全活:得以保全性命)

(2)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惮:害怕;引去:弃官离去;所部:所管辖的境内)

【文言文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

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蠲:juān)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上对王淮曰:“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

朱熹在考中进士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

作文九:《韬晦术译文》4000字

隐晦卷一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一定要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在树林里,人们都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区别。把一个人藏在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的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因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而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人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人保持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

【译文】:   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两者相合,可以收到相互生发,相互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无源之水,即使看上去很强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心,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要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去,研究出完备严密的对策,这样得到了也没有后患,也不怕得而复失了。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见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灾祸和幸福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由于自己闯出的

祸,应当由自己承担,嫁祸给别的人,这样的事不是正人君子做的。福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 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要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观察思考。

养晦卷三

【译文】:     光明和阴晦都有固定的规律,这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果,然而用人事上的情形来比拟光明和阴晦,就很难从外表上判断出来。有人说:“君子应该奋发图强,绝不停止,为什么说还要用晦呢”这句话说得虽然很好,却可惜不够全面。

天有阴天晴天,人世也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人事更有可做和不可做的道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采取行动的称之为“明智”,相反的情形就是愚蠢了。“晦”这种状态不是随时都有的,有时需要养才能成,善于养晦的人能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善于养晦的人,大祸就在眼前。“晦”也并非是很难养的,小到弹琴、书法这些雕虫小技,大到经书典籍传世巨著,只要善于利用,都可以成为养晦的有利工具。美酒、醉乡,和山水风景,更是养晦最好的鼎炉。

别人想要的东西,要顺着他的想法给予他。我所想要的,却要想办法掩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君子养晦,是准备在适当时机发挥自己才智:小人养晦,却是准备以后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毒,虽然都是养晦,出发点却是不一样的。至于漂亮的美女经常遭到嫉妒,英雄豪杰也往往多灾多难,在灾难临头时,不养晦怎能保存住自己。愚蠢是众人所嘲笑的,我则乐于承受并心安理得,我也不是真心喜欢愚蠢,而是喜欢这种“晦”的谋略。如果仅愚蠢还不足以迷惑对手,就再加以疯癫。既愚蠢,又疯疯癫癫,谁还能认为我贤明呢?这就达到了养晦功夫的顶端了。

谋晦卷四

【译文】:     如果形势发生了突然变化,意外的灾害也突然降临,养晦则在时间上来不及,也难以收到功效,这时就是使用谋略促成“晦”这种状态产生的时候了。

“晦”用谋略来促成,更能收到大的功效,虽然有失去正道的嫌疑,在大义上又不失为正,这是因为心中的本意是正直的缘故。谋晦要忍耐,能忍住别人所不能忍耐住的,才能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晦”,然后才能立下别人不能建立的功劳。

如果事情不能去做却又不得不去做,便假借做的名头来说明不可做的道理,这样就达到做而实际上不做的目的。破坏敌人的阴谋、挫折敌人的锋锐,勇猛的武力、猛烈的阵势有时还不如“晦”的功效大。如果敌人以千军万马围困我于孤城之中,勇猛比不上敌人,实力又相差悬殊,此时便只有用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并建功立

业了。

谋晦最忌讳的是过高的名声,因为美名近于“明”这种状态,名声过高会有无形的威权,而使居于上位者不安,这样就有折损颠仆的危险了。假如已背上正人君子的名声,并且名望很高,偶尔做一件不伤大雅的小人做的事,这也是隐晦的一种手段。自己所不愿意的事,强行反对拒绝会损伤别人的感情,不如引别人进入自己的“晦”的状态中,位置相同心意也会相同,就没有这些麻烦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拒绝就会有祸患发生,顺从又会损害自己,而先损自己来满足他人,然后就可以把他人所有都占为己有。身处大家都想要抢夺的位置,通过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来建功立业,这才是谋晦的大家。

诈晦卷五

【译文】:     诡诈虽然是不好听的名词,却也是可以出奇制胜的谋略。孙子兵法上说:“兵不厌诈.。”就是在平常时候施展出来,人也是难以防范的。运用诈术只要合理适当,也可以达成“晦”这种状态。

笔直的大道漫长而又难以到达终点,小路众多却使人茫然不知所从。只要细心观察思考,小路才是到达终点最快捷,最省力的途径。

用诡诈来求生,用晦来保全自己,这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因为正道根本就行不通。曹操因诡诈而兴霸业,王莽因诡诈而得到名声,诡诈作为一种谋略功效是很大的,即使贤能的人也免不了要使用。讨厌诡诈而平平实实行事,这固然是君子的本色,然而不识诡诈陷入别人的奸谋中,也是要被当世的人所讥笑的。所以正人君子即使不喜欢使用诡诈的计谋,却也不能不知道这种手段的使用方法。

人们都喜欢归功自己却把过错推给别人,我却把过错揽到身上,把功劳推给别人,这也是一种诈晦,却最终能得到功劳而没有过错。

在君主和臣子,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地去侍奉也经常会有不欢快的事情发生,使用一点诈谋反会更加亲密牢固,这道理很微妙,知道的人很少。

诈晦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技术不精湛就会失败,自己反要受到伤害,心里不够忍耐也做不成,只能成为别人笑话的把柄。

避晦卷六

【译文】:     易经上说:“人应该奔往吉利的地方,而躲避开风险。”灾祸患难的到来,如同洪水猛兽一样可怕,逃到别的地方避开它就会大吉大利,不顾利害,迎头赶上就只有死亡了。所以兵法有36条计策,逃走和闪避才是最好的计策。

躲避并非只是逃跑,方法有很多种,最完善的方法没有超过“晦”的。干扰、迷惑敌人,使敌人失去失去对我的辨别能力,我也就没有祸患了。观察揣摩敌人的情形和心理,从而建立自己的声势,站到敌手无法攻击的位置,敌人就无法向我

动手了。高高在上者常怀疑下属对自己不忠,因为人的正常心理就是不甘居人下,遭到上面的怀疑是极为危险的事,解除上面疑心的方法也只有恭敬勤俭忠心不二而已。

如果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就干脆放弃抵抗,把生命交到对方手中,随便他怎样处置,这也是避不开时的躲避方法。行使避晦的权谋如果不得要领,情形重的要丧失性命,情形轻的也会损伤身体,所以不得不深入研究避晦的道理。自古以来躲避灾害的往往避开尘世,选择出家,如果能彻底断绝自己的嗜好和欲望,佛道两家倒也是另一番乐趣。避晦的要诀在于坚定一心,避害一定要避得全面,不要因形势稍微缓和而心喜,也不要因贪小利而妄动,要认得避得深入,避得遥远,坚定一心这三条规律。

心晦卷七

【译文】:     心产生世上万物,万物的根源在于心。身逢乱世,时事艰危之时,心便也如阴天一样,进入“晦”的状态。每次改朝换代之后,天下荒凉如同废墟,国家就像患有重病的人一样,既不能多做事,也不能多运动,只能用“晦”的状态来慢慢调养。至于天下大乱之时,自己只占据一角之地,吞并天下力量不足,保全自己还倒有余,就要以晦为心念,静静观察时局的变化,这是坐着就可以取胜的策略。

士大夫都以从事为官还是隐居不出为最重要的事,仔细衡量轻重得失才能做出决定,从政很难,隐居却很容易,如果用隐居的心态来做官,就可以化难为易了。朝廷是执掌机密的显要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四面争夺交战的焦点,想到达这位置很难,在这位置想站稳脚跟更难。只有那些不把富贵看得很重的人,才能长久保住自己的位置。古人说:“我并不担忧得不到富贵,却担心富贵来逼迫我。”人的本性没有讨厌富贵的,畏惧的只是富贵来的不义。

发起一桩有利的事不如出去一桩弊端,多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少事又不如无事。能做到使天下无事就接近于上天运行的规律了。

用晦卷八

【译文】:     制作器械和筹划计谋,都是为了使用的。如果不能使用,即使器械精良、计谋完善又有什么意义呢。

沉入“晦”的状态过久,大家也都看不清他本来的面目,即便是知己者也很难认清他的心迹。使用晦术重在把握时机,时机如同白驹过隙,稍一疏忽就会失掉。

要选择时机应当认清事情的最初微妙的迹象,才能在时机到时就可以动手,先发制人,这样才能显示出韬晦的功效。

可叹的是事物的最初状态很难察觉,常因细小微弱而被人忽视,等它逐渐长大到容易识别的时候,机会却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遥远而不可寻觅。

所以用晦的关键在于选择时机,选择

时机的关键在于认识事物的萌芽状态,认清这种状态而等耐,把握住成熟的时机而动手,这难道不是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吗?

作文十:《晦气的惊悚》4800字

流行的恐怖文化带给我们的仅仅是头皮发麻和一身冷汗吗?透过恐怖的镜子,我们还看到什么?      中国文化有很多矛盾之处,一方面搞祖先崇拜,一方面却视鬼神为晦气。在本年度喜庆的春节晚会上,小品《不差钱》开始与亡人套近乎,并以“口误”幽默地说出“做鬼也不放过你”。众人大笑。这个可笑的“口误”让人在快乐中忘却了弥漫在社会生活中的怨气。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已经卖了200多万册,难道中国百姓还没学会“宽恕”?   正统的儒家文化不信鬼神,而道家似乎更是看开了生死――庄子亡妻,鼓盆而歌。   不过,市井闲人和村妇野民还是怕死的,所以怕鬼。坊间闲人大肆地谈论妖魔鬼怪――芸芸众生并没有完全丧失恐怖意识。对鬼怪惊悚等刺激信息的偏好,似乎是人性的顽疾,我们越是烦恼无聊,似乎越乐意吓一吓自己,所以你看到街头和地铁里人人手捧《鬼吹灯》。而大量的网络报纸媒体,却以另一种“真实”的姿态告诉我们,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十分危险的日常环境中。凭着成人的理性,我们姑且可以认为,这些恐怖传言都是在危言耸听。然而作为恐怖故事翻版的新闻事件,却经常十分惊悚地跃入我们的眼帘。   2009年1月21日晚,在弗吉尼亚大学校园的某个学生餐厅里,两名中国男女留学生正在谈话,一声尖叫的同时,女生的头颅已被提在男生的手中。这就是发生在春节前不久的著名弗吉尼亚校园暴力杀人事件,事后,案犯的同学接受采访时称学校空间很“压抑”。而在此之前的不久,中国一所大学,站在讲台上意气风发的中年男教师,瞬间倒毙在一个男生的菜刀下。爆炸的信息每日给我们提供很多十分令人战栗的信息,你之所以尚且保持镇定,显然是因为距离远。不过,也许正如《惊声尖叫》,女主人公竟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男友正是连环杀手。恐怖故事似乎十分固执地要惊醒并提示我们:世界不安,人人有责。      大都市里的恐怖故事      古代总是地广人稀,交通闭塞,人们隔山而居,所以有关妖魔鬼怪的恐啼故事,总是发生在荒无人烟的漆黑夜路、废弃的荒宅或古刹古堡――恐怖事件总是在人孤独无助的时刻意外出现,所谓月“惨雨漏之时,灯烛摇曳之刻”,荒郊孤坟的鬼魂,灵异和瘟疫是恐怖故事骇人主角。对自身的孤立处境、对个体的渺小无力有清醒认识,也许正是蒲松龄埋头整理或虚构那些欠发达的村氓们道听途说的怪谈的理由,他渐渐听出了门道,终须写得“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于无聊中获得品味。从这一点来说,小沈阳在北京电视台春晚上口述的那些得意段子,还停留在落后地区的原始阶段。   不过,当工业创造剩余价值的时候,恐啼故事就渐渐发生在了口密集、高度社会化的大城市。一百多年前,冒着浓烟、充满血腥、汗臭和机器噪音的西方工业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命运转折。而直到上世纪20年代,导演和作家们才开始认识到高度社会化的、阴惨压抑的城市空间中正在发生的各种新生恐怖。20世纪30年代,《卡利加利博士》中,外表斯文的科学博士不断地用催眠术来驱使青年杀人――也是谁?此后,包括“弗兰肯斯坦”在内的各种科学怪人,隐藏在科学的背后,埋头制造一个个无法预料后果的新灾难。同时,日后风靡全球的吸血鬼也开始在在漆黑的夜晚徘徊在都市街头――它已经不是中国的“画皮”了,虽然有几份相似。   科技带来的文明生活和残酷的争把许多人弄成了精神病患者,他们转眼成了恐怖分子。惊悚大师希区柯克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他开始钻研现代人光纤外表下的黑暗内心。尽管更多的恐怖文化产品受消费文化推动而产生的,但希区柯克在恐怖故事却实在恐怖得有理。沿着希区柯克的惊悚道路,在《德州电锯杀人狂》中,外表斯文的金融才俊举着电锯连环杀人,《沉默的羔羊》同样血腥残暴,将人性异化和精神危机推向极致,这些手执科学和工业技术利器的变态家伙,在残忍的屠杀中充满了难以理喻的冷漠和狰狞,他们施暴并振振有词地嘲讽既成的人伦道德。在《沉默的羔羊》中,杀人狂汉尼拔一再宣布他的超人生存哲学,而史达琳同情弱者的人道理念,在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里似乎毫无申辩的力量。世界如此疯狂,战争、暴力、金钱至上、物欲横流,野牛比尔为做一件人皮衣服而残害年轻女孩,相比之下似乎不难理。   极端的艺术家对人性做出了最坏的猜想,美国电影《狗镇》讲述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中的故事:某边陲村镇因陌生女子的闯入而不再平静――这个挣扎在贫困和道德危机中的破败一隅被导演本人视为美国资本社会的缩影,自称遭遇追杀的女子寻求保护,而受重利主义价值观支配的小镇所面临的道德考验则随情节的推进而不断走向令人战栗的危机深渊――由于看不到回报,镇上的居民奴役该女子为他们干活,男人以其发泄性欲,而女人们则冷漠唾弃、毫无同情。      日常中的恐怖      1918年,鲁迅奋笔书写《狂人日记》――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然而这很好的月光却不再具有温柔的古典诗意,而是透着阴森可怖的“吃人”本质,在患有迫害妄想症的狂人笔下,一切周遭活动无不透射吃人的动机:三两做伴的鬼魂般的夜游者、孩子痴呆的眼神、忧郁凶残的狗眼、鬼鬼祟祟地交头接耳、妇人口中恶毒的诅咒,等等。鲁迅总结式地揭示了被长期遗漏的重大恐怖事实――存在于某种文化体制下的、人际之间更为日常的社会恐怖:吃人(清末革命烈士徐锡麟的心肝便被吃掉)。   鲁迅笔下的吃人,或者说狂人对周围世界的日常恐惧,被80年后的香港恐怖电影发挥到淋漓尽致。在流光溢彩的城市森林中,似乎到处潜伏着伺机报复的鬼魂和心理扭曲的变态狂。那些冤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辜地死去,他们的死亡遭遇也被漠视;而那些被压抑凌辱而心理扭曲的小人物,则时刻萌动着令人发指的报复欲望。   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中,八仙饭店员工黄立恒长期遭受郑老板的欺压凌辱,愤而将老板郑氏灭门肢解,而片中办案警察的暴力行为也令人战栗。同样,在港片《三更之饺子》中,过气的女明星为了笼络丈夫、保持自己的青春容颜而吃起了流产的胎儿,而据传闻广州等地确实存在食用胎儿的事情。   鲁迅在晚年的时候写起了女吊,该女吊有乌黑的长发,“石灰一样自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她是专为复仇而来的厉鬼。在东方儒文化圈中,人际恩怨几乎成为文学叙述的主流话题。而因果报应之说,则使鬼魂复仇成为东方恐怖故事的核心母题,这些实施报复的亡灵,生前几乎都是容易受害的弱势群体,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蒲松龄笔下的那些被始乱终弃或残害而死的复仇女鬼,再回想一下日本的《午夜凶铃》、《咒怨》以及韩国的《蔷花红莲》等。   在传统恐怖故事中,从荒野坟头和枯井里爬出来的冤魂都坚持“冤有头债有主”的

原则,而《午夜凶铃》中,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贞子。复仇则已经完全疯狂:一个神秘的录像带,无论谁看到都会死亡――被残害死的贞子选择了报复全社会,因为这个社会漠视她的遭遇――在一个漠视和残害弱小的社会里,没有人是无辜的。化解贞子的诅咒以免自己逃离死亡的办法,就是将录像带给下一个人看――贞子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遭遇真相。在恐怖片《咒怨》中,因家庭暴力而死去的母子也选择了报复所有人,进入发生凶案的屋子里的几乎所有人,都先后一一毙命。这两部电影冤魂东方式的怨毒,正如不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广泛散布的压抑的仇怨之气,必然在某些现实因素的触发下酿成暴力恐怖。   《午夜凶铃》中,女记者浅川为避免自己死去,在买了保险后将录像复制给同事看,而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死去,选择了请她自己的亲生父亲来看录像。韩国片《女高怪谈》中,二十八级台阶之上的灵异功能竟然被祈祷用来谋害同窗好友,而含冤死去的亡灵长久地徘徊在校园,不断地报复那些生前的怨敌。   今天的恐怖故事告诉我们,都市日常中处处有危险。这表明一种精神危机,源于残酷的生存竞争、道德的堕落、家庭伦理危机、情感挫折、情欲放纵,以及人的孤独自私与冷漠隔绝。协作精神的丧失使人与人之间转成为敌对和防备的关系,都市生存空间被分割得更为复杂,人为的冷漠隔绝则造成了更多恐怖感受。   为了让恐怖更加容易理解,恐怖故事的制造者们盯上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场所和道具。黑暗寂静的楼道、冰冷隔绝的电梯、黑暗的街区、电脑与手机中的未知信息等等,都成为恐怖发生的空间和道具。恐怖的日常化,正源于现代社会的人性世界的信任危机和心理扭曲异化。而恐怖的主角,则渐渐地变成了那些在沉默中爆发的受害者,以及人们眼里最不安全的人群:死于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破败阴冷的住宅里乖戾的孤寡老人、因缺乏沟通了解而充满潜在威胁的邻人,充满各种暴力凶险的城市街区、不断流动的陌生人等等。   日本电影《切肤之爱》讲述一个柔弱清纯的年轻女子,用钢丝残忍地肢解了深爱自己的男子,原来该女子因青春期遭受父亲的性虐而心理变态。而《杀手阿一》则直击日本中学生校园安全问题,杀手阿一貌似十分孱弱,却在遭遇威胁的时候十分残忍地还击。《死亡笔记》同样展示不断收到侵害和凌辱的青少年扭曲的心理世界。   照一照恐怖的镜子,我们可以看看人性的黑洞有多深,或者也顺便认识一下正在陌生的自我?――在韩国电影《镜中疑云》里,主人公对着镜子,看到的却是一个狰狞扭曲的、他自己也不认识的陌生面孔。      恐怖观赏,后工业时代养生之道?      上世纪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日本的恐怖电影曾获得极好的票房,比如《午夜凶铃》和《咒怨》,这个社会问题高发的国度,人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再刺激一下,直到虚脱地昏睡过去。   2001年,深作欣二拍摄了《大逃杀》。在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国家几近破产的情况下,军政府和学校联手,将四十多名中学生――问题少年送往荒岛,迫使他们动用任何手段展开残酷的生存竞争,最终只能存活一个人。在各种血腥暴力展示之后,最终获得生存机会的是一个身材弱小的女学生,她稚气的脸庞上血迹斑斑、眼神冷漠凶恶而得意。《大逃杀》毫不隐讳的主题直指现代人生存的悲惨处境,片中年轻人相互残杀的场景看似荒诞,而实际便是他们在丛林法则式残酷生存竞争中的真实写照。也许,影片作者意在警示日本国家的生存危机,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刺激日本逐渐丧失生存竞争意识的青少年?   由于不断的、梦魇式的现代生存逻辑和精神危机,在科技进步和物质优裕的环境中,不断繁衍的社会危机、焦虑、安全感的丧失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以及工作生活中紧张的状态造成的心理压抑,使恐怖、血腥暴力和死亡观摩成为青年群体主要的解压方式。最大限度的恐怖战栗对心理的刺激,成为人们转移日常焦虑的优选途径。青年人喜欢刺激冒险,选择观赏的恐怖片,也许真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保持警惕和反思的最好方式之一。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同样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韩国,恐怖电影也成为年轻人普遍选择的日常解压和放松的内容之一。韩国在此刻的恐怖电影如《四人餐桌》,十分及时地反映了金融危机对个人生存所造成的巨大伤害,该片的主人公在地铁里看到一双被遗弃的年幼姐妹惨死的情景,此后眼前不断出现姐妹俩鬼魂的幻影。众所周知,在韩国遭受金融危机之后,许多成年人被债务拖累、破产无法生存后精神失常或选择自杀,造成一系列家庭危机。而在同期的香港电影《见鬼》中,移植了角膜的女孩看到鬼魂,却无人相信她的言论,反而将她羞辱打击而死,拒绝相信女孩的人们,最终遭到了报应。   一些评论者倾向于将恐怖文化的泛滥理解为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却忽略了恐怖故事本身所反映的内容,漠视恐怖叙述所产生的深刻社会背景。恐怖电影一方面的确满足了消费社会人们日常空虚的心理需求,它不断地用一种新的体验来颠覆传统的审美趣味,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以精神宣泄取代观众的理性判断,感官刺激成为首要的观赏需求。然而,当我们一次次被战栗的时候,也许真应该停下来想想这是为什么?我们对这遍布视野的恶,是否真的已经习惯而充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