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节日范文 > 植树节 > 叙叫什么字 《<范文正公集>叙阅读答案》2600字

叙叫什么字 《<范文正公集>叙阅读答案》2600字

时间:2019-10-23 09:28:40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范文正公集叙阅读答案》2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予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节选自苏轼《叙》)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见:我。

B.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克:能够。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酬答:。

D.与先主策曹操、孙权      策:制定某计划。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其皆出于此乎

C.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       乃设九宾礼于庭。

D.因公以识韩、富           因击沛公于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叙(序)文是写在正文前的文章,这篇叙(序)文以作者自己对范文正公的景仰为主线行文,感情深挚,读来自然而亲切。

B.作者写此文,一来慰藉自己平生未识“公”面之恨,二来满足“自托于门下之士之末”的夙愿,三是颂扬范文正公的功德。

C.作者从“见属为叙”到动笔“为之”,时隔十三年之久,“然不敢辞”,足以体现他对写这篇序文的重视和谨慎的态度。

D.第一段虽用大量文字写作者幼年聪颖好学,求知欲强,但实际上是写范文正在社会上的影响及自己对他的景仰之情。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 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2)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

阅读答案:

【小题1】C 兑现、实现

【小题2】C  C.在(介)。A.把(介)/表并列(连)。B.他的(代)∕大概(副)D.经由、通过/趁。

【小题3】C 本文是通过叙述自己与范公生平未识的遗憾来表达对范公的敬仰之情,通过想当范公学生的说法抒发对范公的崇拜之情,通过赞扬范公的功绩,说明范公之诗文是由于他“有德”。C项不妥。受人之托十三年后才完成,是有其他种种原因。

【小题4】(1)老师对我的话很感惊奇,于是就把(他们的情况)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是人中之杰。”,(2)这一年我应考及第,才被欧阳公引为知已,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都以待国内杰出人才的礼节待我

解析: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以童年之身进入乡校(读书),有一个从京城来的读书人,把山东人石介写的《庆历圣德诗》给我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偷地看,就能背诵那词句,(我)问老师,诗中称颂的十一人是什么人啊。老师说:“小孩子何必知道他们。”我说:“(如果)这些人是天上人,就不敢问知了;如果也是人,为什么不可以知道呢?”老师对我的话很感惊奇,于是就把(他们的情况)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是人中之杰。”当时虽然不全明白,却已暗暗记下了。

嘉祐二年,我才中进士,到了京城,就(碰到)范公去世,安葬以后,墓碑之文流传出来,(我)读着它以至流下泪来,说:“我知道他的为人已十五年了,没有见他一面,难道不是命吗!”这一年我应考及第,才被欧阳公引为知已,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都以待国内杰出人才的礼节待我,说:“遗憾的是您没见到范文正公。”这以后第三年,经过许郡才认识了范公的二儿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儿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能够写出它来。

呜呼!公的功德不用通过文章就彰显了,您的文章也不需要序就流传天下了,但是不敢推辞的原因,是因为我敬爱您,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杰我都跟他们游学过,而您我唯独不认识,(我)认为(这)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挂名在您的文章中,而自挂名于您门下读书人的未尾,难道不是我过去的心愿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姜太公、管仲、乐毅这一类人,他们的治国方略,是早就在当平民时定下了的,不是从政后才学习的。淮阴侯韩信在汉中见到汉高祖,评论刘邦、项羽的长处和短处,计划攻取三秦,如同指着手掌(谈论一般地容易),等到辅佐高帝平定天下,他在汉中所说,没有一样不实现的。诸葛孔明卧于草庐之中,与刘备(共同)制订对付曹操、孙权的计策,规划夺取刘璋(之地),凭借蜀地的资源,来争夺天下,终身不改他的话。这难道是靠别人口传自己听取,再试探着做,就能侥幸成功的吗?

范公在天圣年间,为母居丧时,已有忧念天下达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了万言书来送给宰相(晏殊),天下传诵。到被任用为将领,拔擢为朝廷官员,考察其平生所做的,没有超出这本书的。

作文二:《<范文正公集叙阅读答案》17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予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节选自苏轼《叙》)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奇:感到惊奇。

B.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克:能够。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兑现、实现。

D.与先主策曹操、孙权    策:驱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A.              B.

故为成言书以遗宰相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始见知于欧阳公         因公以识韩、富

C.              D.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叙(序)文是写在正文前的文章,这篇叙(序)文以作者自己对范文正公的景仰为主线行文,感情深挚,读来自然而亲切。

B.作者写此文,一来慰藉自己平生未识“公”面之恨,二来满足“自托于门下之士之末”的夙愿,三是颂扬范文正公的功德。

C.作者从“见属为叙”到动笔“为之”,时隔十三年之久,“然不敢辞”,足以体现他对写这篇序文的重视和谨慎的态度。

D.第一段虽用大量文字写作者幼年聪颖好学,求知欲强,但实际上是写范文正在社会上的影响及自己对他的景仰之情。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2)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阅读答案:

1. D2.B3.  C4.(1)(如果)这些人是天上人,就不敢了解了;如果也是人,为什么不可以了解呢?

(2)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四儿子(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

(给我),嘱托我作序。

1. “策”是“计策、计谋”义的动用,当“制定某计划”讲。

2.  而且。A.把/来,用来。C.表被动/在。D.经由、通过/依靠、凭借。

3.  本文是通过叙述自己与范公生平未识的遗憾来表达对范公的敬仰之情,通过想当范公学生的说法抒

发对范公的崇拜之情,通过赞扬范公的功绩,说明范公之诗文是由于他“有德”。C项不妥。受人之托十三

年后才完成,是有其他种种原因。

作文三:《《范文正公集》叙阅读答案》17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范文正公集》叙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①,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划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又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D.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出:超过

(2)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②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B.①因公以识韩、富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童子何用知之 ②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或不焉

D.①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下列句子中,句式跟例句一样的一项是( )

例句:德之见于怒者也

A. 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B.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

C.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

D. 始见知于欧阳公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一件小事开头,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真切自然又灵动跳脱,既表现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景仰之情,又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悼念。

B.作者在写到范仲淹的两个儿子尧夫、德孺和其叔叔彝叟时,不合写而一次一次分写,每写一次,就把不能结识范仲淹的痛悼抱恨之情推进一层。

C.文章没有具体逐条列出范仲淹的种种功勋,而是把他同古代杰出人物作比较,从总的方面加以精炼地概括,突出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治国方略,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卓越贡献。

D.写一个作者从没见过面的人,很难写出感情。而作者却从数十年景仰思慕而终未一见立意,把对范仲淹的感情写得如江河大海,深厚无比。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A

(2)C

(3)C

(4)B

(5)①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②已经有了心忧天下,想使天下达到太平的愿望,所以写了万言书送给宰相。

作文四:《范文正公文集阅读答案》2900字

文言文阅读(16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

2.下列各组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士有自京师来者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3分)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5.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1.C

2.C

3.D

4.B

5.(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

(2)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

【解析】

1.酬:实现。

2.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3.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4.“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5.被动句式“见……于”、 “因”各1分。(2) “待” “传”各1分。

【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作文五:《《范文正公集》叙阅读答案》25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范文正公集》叙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注]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倖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有删节)

[注]韩、范、富、欧阳: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为北宋名臣。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  窃:偷偷地、暗中

B.

先生奇轼言         奇:认为……奇特

C.

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酬报

D.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师:师从、学习

(2)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  ]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苏轼小时候所见到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

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需要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叙”(序言)来传世,自己答应为其写叙,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

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

这篇文章如叙家常,通过作者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轶事等,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C;2.D;3.B;

解析:

(1)

酬:实现。

(2)

①句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3)

“自己答应为其写叙,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4)

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童年时的我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问先生文中称颂的11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上的人,(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就把这11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我)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嘉祐二年,我才到京师来参加进士考试,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15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叙”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8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47年了。那三位豪杰,(我)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唯独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我认为(这)是平生的遗憾事。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我)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都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源于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作文六:《《范文正公集》叙阅读答案》2100字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范文正公集》叙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有删减)

(1)

写出选入高中教材中苏轼的一篇作品名________。

(2)

第二段画线句“又十三年,乃克为之”中的“之”具体指的是________。

(3)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作者八岁入乡校,从当时人的诗作中知道了韩、范、富、欧阳四杰,且能诵习四杰的词作。

B.

作者中进士后先后认识了范文正公的次子,见到了他的叔叔,又和他最小的儿子成为同僚,他们都嘱托作者替范文正公的遗稿写叙。

C.

韩、范、富、欧阳四杰,除范外,作者与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中的杰出人才对待。

D.

作者认为,范文正公的功德通过文章得到彰显,他的文章通过作者的叙得以流传更广。

(4)

第四段写范文正公为什么还要写伊尹等古人?

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第一、二段字面平平叙述,实则情深无比。请举例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3.C;

解析:

(1)

《前赤壁赋》、《石钟山记》、《水调歌头》(任选其一)(1分)

(2)

(这篇)叙、《叙》、本文(1分)

(4)

要点:写伊尹等古代杰出人物的治国方略早在当平民或居卑位时就定下了,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突出范仲淹早年身居卑位时,即己抱负远大,怀有治国方略,这样更能体现范仲淹的功德。(3分)

(5)

译文:庆历三年,我以童年之身进入乡校。(读书)有一个从京城来的读书人,把山东人石介写的《庆历圣德诗》给我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偷地看,就能背诵那词句,(我)问老师,诗中称颂的十一人是什么人啊。老师说:“小孩子何必知道他们。”我说:“(如果)这些人是天上人,就不敢问知了;如果也是人,为什么不可以知道呢?”老师对我的话很感惊奇,于是就把(他们的情况)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是人中之杰。”当时虽然不全明白,却已暗暗记下了。

嘉祐二年,我才中进士,到了京城,就(碰到)范公去世,安葬以后,墓碑之文流传出来,(我)读着它以至流下泪来,说:“我知道他的为人已十五年了,没有见他一面,难道不是命吗!”这一年我应考及第,才被欧阳公引为知已,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都以待国内杰出人才的礼节待我,说:“遗憾的是您没见到范文正公。”这以后第三年,经过许郡才认识了范公的二儿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儿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能够写出它来。

呜呼!公的功德不用通过文章就彰显了,您的文章也不需要序就流传天下了,但是不敢推辞的原因,是因为我敬爱您,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杰我都跟他们游学过,而您我唯独不认识,(我)认为(这)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挂名在您的文章中,而自挂名于您门下读书人的未尾,难道不是我过去的心愿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姜太公、管仲、乐毅这一类人,他们的治国方略,是早就在当平民时定下了的,不是从政后才学习的。淮阴侯韩信在汉中见到汉高祖,评论刘邦、项羽的长处和短处,计划攻取三秦,如同指着手掌(谈论一般地容易),等到辅佐高帝平定天下,他在汉中所说,没有一样不实现的。诸葛孔明卧于草庐之中,与刘备(共同)制订对付曹操、孙权的计策,规划夺取刘璋(之地),凭借蜀地的资源,来争夺天下,终身不改他的话。这难道是靠别人口传自己听取,再试探着做,就能侥幸成功的吗?范公在天圣年间,为母居丧时,已有忧念天下达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了万言书来送给宰相(晏殊),天下传诵。到被任用为将领,拔擢为朝廷官员,考察其平生所做的,没有超出这本书的。

作文七:《范文正公文集阅读答案》2500字

文言文阅读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

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2)

下列各组加粗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士有自京师来者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

尽以告之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

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3)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  ]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

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

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

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5)

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________________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C;2.C;3.D;4.B;

解析:

(1)

(2)

(3)

(4)

(5)

答案:(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被动句式“见……于”、“因”各1分。)

(2)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待”“传”各1分)

[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作文八:《范文正公文集阅读答案》30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21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士有自京师来者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小题5】(1))断句(4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2)翻译: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阅读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错三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2)①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是”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

② 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待”“显”“传”各1分)

解析【小题1】(酬:实现。)

【小题1】(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小题1】(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小题1】(“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小题1】略

【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作文九:《《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阅读答案》1800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①,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又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D.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出:超过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有德者必有言                          B.①因公以识韩、富

②使来者读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童子何用知之                          D.①而公不识

②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一件小事开头,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真切自然又灵动跳脱,既表现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景仰之情,又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悼念。

B.作者在写到范仲淹的两个儿子尧夫、德孺和其叔叔彝叟时,不合写而一次一次分写,每写一次,就把不能结识范仲淹的痛悼抱恨之情推进一层。

C.文章没有具体逐条列出范仲淹的种种功勋,而是把他同古代杰出人物作比较,从总的方面加以精练地概括,突出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治国方略,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卓越贡献。

D.写一个作者从没见过面的人,很难写出感情。而作者却从数十年景仰思慕而终未一见立意,把对范仲淹的感情写得如江河大海,深厚无比。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

(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2)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阅读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了”、“识”、“私”

各1分)

(2)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达到)太平的心愿(意图),所以写了万言书来送给宰

相。(“致”“意”“遗”各1分)

解析:

【小题1】(酬:实现

【小题2】A项“者”都是代词“的人”,B项“因”都是介词“通过”,C项前一个“之”为代词他们,后一“之”为代词这件事,D项 “而”都是转折关系连词但

【小题3】应为范仲淹的次子、三子、幼子

作文十:《《范文正公文集》序阅读答案》3000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注】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注释】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辞     窃:偷偷地、暗中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师:师从、学习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①童子何用知之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吾得其为人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①而公独不识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从那时起苏轼对范仲淹就心生仰慕,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需要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传世,尊敬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5.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3)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阅读答案:

1.C【解析】“酬”这里的意思是“实现”。

2.A【解析】两个“以”都是介词,“拿、把”的意思。B项前一个“之”代词,“它、他、他们”的意思;后一个“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C项前一个“其”是代词,“他的”的意思;后一个“其”是副词,“难道”的意思。D项前一个“而”连词,“然而”的意思;后一个“而”是连词, 表并列关系,“并且”的意思。

3.B【解析】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是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4.B【解析】“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13.(1)借助船只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渡过江河。

(2)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

(3)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达到)太平的心愿(意图),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为他的文集作序)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察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也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