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课件合集 > 体育课件 > 把握“三新”,上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课

把握“三新”,上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课

时间:2022-08-27 17:45: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基于新的课程改革,该怎样把握课堂,如何上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样态体育课,实现课堂高质量,这既是贯彻落实课程改革需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大家十分关注和关心的问题。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两办《意见》),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为课程改革明确了新方向、新要求。该怎样深刻地把握课程改革方向,理解好新要求?如何转变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打造新样态课堂,提升课堂质量,更好地发挥好学科育人价值,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呢?深化改革提升质量,需要通过把握新方向、新观念、新样态的“三新”,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一、上好体育课要明确体育课程改革“新方向”

课程改革大约每十年一轮,本轮课程改革的高频词,主要体现在一体化和“教会、勤练、常赛”。因此,体育课程改革总的方向更突出体育课程一体化,而且,也更要求“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推进。

1.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促进以体育人价值的发挥

2018年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启动了德育、体育、美术、音乐4个学科的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带领全国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团队经过近4年的研究,不仅破解了体育课程衔接问题,找到了不衔接的根源,而且初步建立了大中小幼一体化的教程体系和运动能力评价体系,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保障。

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内涵是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生长发育特点、认知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特点、动作发展规律、技能形成规律等,确立了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学习主要方式,即幼儿启蒙期游戏化、小学基础期趣味化、初中发展期多样化、高中提高期专项化、大学应用期自主化。

体育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两大类,其中必修必学内容包含健康教育、基本运动技能和基础体能,必修选学的内容主要是专项运动技能。各专项运动技能按内容难度和特点划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运动能力等级,达到相应等级后再进入下一个模块学习。

运动能力分为6个等级,一级、二级为夯实基础期;三级、四级为提高能力期;五级、六级为发展特长期。小学毕业达到二级,初中毕业达到四级,凡是达到四级,相当于掌握了该项运动的运动技能。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运动需求、学校场地器材和教师专业的差异,对运动能力提出了“定级不定项”的评价方案,同一个学段的学生要求达到的运动能力级别相同,但所选择的专项运动项目可以不同。

在体育课程实施方面,提出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能够真正实现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便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形成。在课程评价方面,提出了学业质量从知识、能力、行为、健康4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3]除此之外,还倡导课内外、校内外相联合,提出建立“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体育课等。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一体化改革的具体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2]因此,体育课程应走一体化改革之路,促使体育学科的育体、育智、育心的综合育人价值更好地得到

发挥。

2.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意见》明确提出“教会、勤练、常赛”要求,[1]为贯彻落实好这一改革新要求,《指导纲要》提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与要求,使其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系统性教学思路与方式,实施更有效的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从这些细化落实的具体要求中不难看出,一方面认识到体育课程改革这一明确要求的重要性、必要性,另一方面只有精准把握其各自的内涵与要求才能落实到位。

首先,就“教会”而言,其有3个递进的过程与标志,缺一不可,即理解、掌握、能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至关重要,对体育学习内容不理解,就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教会的必经过程,掌握的具体表现是知识记住了,技能熟练了,但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会用;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达到了一定水平,能精准灵活地运用,才是教会的重要标志。依次达到理解、掌握、能用,真正实现“教会”。

其次,就“勤练”而言,从数量上看,勤练要求练得多,要有一定量的保障,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课堂上的练,时间安排要尽可能充足,校内要确保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按时正常地开展,校外以家庭体育锻炼为主,要尽可能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从质量上看,勤练要求练得好,要有一定质的保障,练的动作要准确,有利于身体发展、技能掌握,并减少损伤,练的强度要到位,有利于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并体现科学。练的形式要多样,有利于激发兴趣、享受乐趣,并促进坚持。练得多又好才是勤练的重要指标。

最后,就“常赛”而言,正确认识常赛,让比赛成为常态,既包括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内外体育比赛,也包括特长生参与的校内外运动竞赛,组织类型上有简便灵活的课堂比赛,有规范正式的课外各类竞技比赛,高度重视常赛,充分挖掘比赛的育人功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学校强化组织和积极参与比赛,社会机构创设丰富多样的比赛,家庭协同鼓励孩子走进比赛。建立机制常赛,健全比赛机制,优化比赛方案,达到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发展。人人赛突出全员性,课课赛体现激励性,层层赛强调选拔性,把握好以赛导学、以赛代练、以赛促评的功能。只有将比赛常态化開展,才能通过比赛更好地发挥以体育人的重要功能。5EE79A92-F3C3-4D55-ACD3-F87D38C9D1A5

二、上好体育课要树立以学定教“新观念”

要上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课,还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新观念。那么什么是以学定教?为什么要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能力类型不同,如何判断教师的教学观念?

1.树立以学定教的新观念,服务与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求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深化,教学观念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以教定学的教学观念引导下的施教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被动学习的现象,不仅有可能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可能不切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因此,在推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起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尤为重要。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情确定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从备课开始就要基于学情做好准备、写好教案、精心设计。课堂上更要关注学情,学生在怎么学、会不会学、为什么出现错误、错误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有针对性地纠正等,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关注度越高,对学生的指导性越强,完善教法越及时,就越能体现出课堂的实效性,也就越凸显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因此,体育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最好是在先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去完善自己的教,教的内容是否适宜、教的方法优与劣、教的效果好与差等都需要通过学生的学而判断,以学定教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并打造优质课堂。

2.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同,以教定学和以学定教体现各异

关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大致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学教型、能教型、会教型、精教型。其中,学教型的教师,主要是指刚毕业的教师,主要是模仿别人的教学而教,自己往往还不太清楚如何设定目标、确立重难点,甚至对于捣乱课堂的学生还不知道该如何组织和教育引导等。这类型的教师通常是以教定学型,甚至教还教不好,难以顾及到学生的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受益不多。

能教型的教师,主要是能独立完成备课和课堂教学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往往在单纯地走教学流程,甚至照本宣科,课堂上把事先备课的教案呈现一遍,单纯地走讲解、示范等流程,缺少学法指导,有可能讲完了学生还没有听清楚,没有听明白是什么、为什么等,教师示范后学生没有看清楚教师是怎么示范的。如,跨栏是如何跨过的,投篮是如何投进的或完成的,学生往往看到了结果而不知通过怎样的过程达到了结果。这样的教师也属于以教定学型的教师,完成自己教的流程,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会教型的教师,主要是讲究方法的教师,关注学生的教师,与学教型和能教型所表现出的以教定学相比,发生了质的转变,即从会教型的教师开始,突出体现的是以学定教的观念。课堂上会逐步关注学生的学,尤其是会不会学,为了让学生都能会学,课堂上会有明确的学法指导。如,在示范前,教师先告诉学生如何观察示范,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重点观察什么,有着这样的学法指导的示范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后续练习的准确率也会有所提升。

精教型的教师,是在会教型的基础上又有所提升,能够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对学生的关注度更高,会更全面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形成自己相对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教型教师的课堂上有可能会因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调整内容难度、调整施教方法等,多数是比较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在这种类型的教师课堂上也会受益良多。

总之,学教型、能教型暂属于被以教定学的观念所支配,随着教学能力的提升,达到会教型和精教型以后,教师的教学观念体现的则是以学定教,体育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地树立以学定教观念的教师。

三、上好体育课要打造学、练、赛、评“新样态”

体育课堂应该是形式多样、效果突出的课堂,为贯彻落实好“教会、勤练、常赛”,体现一体化改革特点,上好体育课需要打造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那么,为什么要打造新样态,建立新样态课堂呢?

1.打造新样态课堂,助力解决体育课堂常见问题

目前,体育课堂问题还较为突出,概括起来有学不懂、学不乐、学不会、学不热等问题。就学不懂而言,与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未能讲明白有一定关系,学生不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等,学生的学习就难以深入,所学内容不会用或不能用等,学会的意义也就难以凸显。所以,体育课上要尽可能地避免“不讲理”(即不讲学理、不讲原理等)的体育课。

就学不乐而言,有的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学生感觉到不被关注,或满足不了需求,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当然,组织方法不适宜也会导致学生学不乐等。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乐在其中,提高学习效果。

就学不会而言,有些是因为教师教法不灵,教学能力达不到,还有些是学生自身体能、技能基础有待提高,或者学习态度有待改进等。让学生学会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就学不热而言,主要与教学设计与组织有关,练习活动设计不好、不巧,锻炼效果就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保障。不出汗的体育课要尽量避免,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为追求出汗而违背规律。合理组织课堂的各项练习,以时间不浪费为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一节课上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练习和参加比赛活动,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2.提升教学质量,精心设计学练赛评新样态课堂

“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体育课的打造必要且可行,然而,新在哪里,又如何精心设计?关于新在哪里,首先,新样态体育课新在结构更加完整、系统,过去的体育课通常只是有学与练,部分体育课上组织的有赛与评,未来更好地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组织“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课才能将其落实到位。其次,新样态体育课需要新观念,即以学定教的新观念,是按照学生学习的逻辑精心策划课堂,关注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与发展需求。

关于“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体育课的设计,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学练要精准,注重激发兴趣、因材施教、学以致用(语言引导、学练有别、联系实际);比赛要常态,要实现人人参与比赛、课课组织比赛(单个技术、组合技能、综合能力);评价灵活用,学、练、赛处处可以评价、引入多元评价(口头语言、肢体动作、人工智能);目标具体化,知识技能学习目标、体能素质锻炼目标、情感品格培养目标三维度;内容结构化,基本部分主教材核心内容有单个技术、组合技能、学练运用三部分;形式多样化:游戏玩起来,知识学起来,技能练起来,比赛搞起来。教师对学、练、赛、评新样态体育课能够精准设计,再认真组织好课堂上各环节,一体化高质量的课堂就有望得以体现。

关于什么是好课,如何上好课,既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常谈常新的问题。在一体化和“教会、勤练、常赛”课程与教学改革背景下,深刻理解和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教师才能更有信心上好体育课,提高质量永远在路上,但打造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促进高质量的课堂将越来越被重视和践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1-07-2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5_494794.html.

[2]教育部办公厅.《<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1-06-23)[2021-07-22].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2_546095.html.

[3]于素梅,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旨趣与建构[J],教育研究,2019(12):51-59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中国学生运动能力等級标准与测评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ATY008)阶段性成果]5EE79A92-F3C3-4D55-ACD3-F87D38C9D1A5

猜你喜欢 三新样态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中学生博览(2022年11期)2022-06-21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2年5期)2022-05-11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体育教学(2022年4期)2022-05-05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课堂内外·教师版(2022年3期)2022-04-25构建指向“五要素”的乡村初中教学样态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2021年49期)2021-04-23体育课上的“意外”好孩子画报(2020年6期)2020-06-27讨厌的理由作文·初中版(2017年6期)2017-06-16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2期)2016-11-28纵览之“三新”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纵览之“三新”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