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课件合集 > 信息课件 > 【《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6300字】通过环境烘托人物

【《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6300字】通过环境烘托人物

时间:2019-12-08 09:16:3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6300字

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学习目标]

1、运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2、运用社会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难点]

1、环境描写与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相配合。

2、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教材分析]

本册第一、二单元学习了《芦花荡》和《背影》两篇课文,《芦花荡》用了多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渲染战争紧张气氛和人物愉快心情,《背影》描写了家中祸不单行的惨淡光景,为后文浓浓的父子之情铺垫了感人至深的背景。

3、[学情分析]

《芦花荡》和《背影》两篇课文都是学习环境描写的好材料。对自然环境描写七年级时就已经学习过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社会环境描写,却要复杂得多,因此,应该作为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方法上,对于初中生而言,接触到两文所涉及的历史内容的文章并不多,领会社会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是不足的;在思想情感上,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优越,不容易理解两文所涉及内容,应多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理解。

[学法指导]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自主互助,合作探究。

2、.指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学习安排:

分为二个独立教学片段(可分别穿插在《芦花荡》和《背影》两篇课文中) ,也可合为1个课时

穿插方式:1、提问式    2、拓展式 [学习过程]

片段一:以课文《芦花荡》教学为主线穿插

一、 阅读课文《芦花荡》最后一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该段所用描写方法以及表达作用?

2、 该段的表达效果主要表现在哪些语句上?

二、 讨论小结:

1、 该段使用了景物描写方法,烘托出老头子痛打鬼子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2、 愉快的心情主要表现在:

三、 写作规律总结: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当时情景等进行有目的的描绘,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怎样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呢?要注意以下要求:

1、人物活动离不开环境。人物活动在学校里,就应该有学校环境的描写;人物活动在暑天里,就应该有炎热环境的描写;人物活动在夜色里,就应该有相应的夜景的描写。

2、环境描写要注意与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相配合。

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人物言行、心理描写要与环境描写相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有了变化,人物的言行、心理必然会有变化,我们要注意把这些变化反映出来。注意了这一点,将对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3、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心情。关键是看人物内心的感情,如果是喜悦的那么笔下的景物应是明朗的、轻快的。如果是忧愁的,那么景物应该是萧条的、朦胧的。

四、片段训练:

请大家根据风景图片,进行描写,并相互点评。例:

喜悦:只这般情形,就如此开悦。衣裙摆动,似有喜悦之风在吹动;田埂之间,斑斓辉映;早已翕动人心的云雾,缭绕在远方的山谷。

伤感:立在山谷之间,感到自己是如此渺小,被封建的思想包围着,有说不出的惆怅。但却只有一人,一人独自身处孤野。不会有松散的眉目,曲折的思想已经驰动了心灵。吼一声,也不会散完心里的悲恸。云雾是无边的思绪,而我只是,伤感,在田间。

教学片段二:

以课文《背影》教学为主线穿插

一、阅读课文《背影》第二段,试想一下该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去掉会对全文主旨有何影响?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写作感情要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配乐曲:《致爱丽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当然不是,只是父爱可能比母爱更深沉,含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父子深情的著名散文《背影》。(板书课题)

人物总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因而,我们在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方面,都有必要学会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进行烘托。

范例:看自行车的老人

上海  邵瑛

我们弄堂里管自行车的老奶奶,年纪总有六七十岁了。她满头银发,天天横挎着个包,身穿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一次又一次地向停车人收费。每当看到她这么做时,我总是想:哼,这么老,还来“扒分”,真是爱钱如命!可是,有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那是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到公园去玩,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出弄堂,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我没有带雨伞,只好到弄堂口的过街楼下去躲雨。刚冲到楼

下,看见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塑料雨布,可是,奇怪的是这雨布不是往自己身上遮,而是遮到自行车上。我定睛一看,啊,那不是管自行车的老奶奶吗?只见她迎着风,冒着雨,什么都不顾,竭尽全力拿着遮雨布往车上盖。雨布盖了一块又一块。此时,目睹这一切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同时,焦急地想: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冒雨遮车子,会不会感冒?正想着,刮来一阵狂风,好冷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呀,不好,老奶奶刚遮好的雨布一下子都被风刮走了。老奶奶忙不迭再去盖,谁知,风好像故意和她作对似的,呼呼地吹着,刚这好的雨布又被刮走了!老奶奶想了个好办法,她蹒跚着来到一个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几块大砖头,一一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压好。这下风再显神通也无法掀走雨布啦!

风怒吼,雨滂沱,这时,老奶奶全身上下都湿透了,活像一只从水里捞出来的“落汤鸡”,而她却不当一回事似的,只是用手捋了一把淋湿了的头发,甩了一把雨水,微微地一笑。 不一会儿,人们纷纷来取车了。当他们看到干干的座垫时,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滚圆的,而当他们看到老奶奶那被淋湿了的身子时,一切都明白了„„

看着,看着,顿时一股尊敬之情在我胸中油然升起,我终于明白了:老奶奶不是为了“扒分”,而是为了发挥余热,为大家服务,多为群众做贡献呢!

现在,每当我碰到这个老奶奶,总是充满尊敬地叫一声:“奶奶好”!

一位普通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向停车人收费”,引起了小作者的鄙视,其实这是欲扬先抑,这样写,既是事实,也能对读者有更大的吸引力。

用“可是”一转笔锋,写出了自己看法突变的原因。

这里的“倾盆大雨铺天盖地”既为下文老人风雨中奋力护车的情节作好了铺垫,也为自己因避雨故而看到那动人的一幕作了交代,上下文衔接紧密。

先见身影,再见其人,这中间也有“料想不到”之意。

“迎着”“冒着”“什么都不顾”“竭尽全力”等刻意描摹了老人在风雨中护车的情景,很生动。

雨布的再一次被刮走,说明护车的不易,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

老人此处的表现再一次反映了老人的职业道德和负责精神。

老人的“狼狈”和出自内心的微笑,这一对比,让人进一步体会到老人心灵的美好。 以取车人的情态,反映出老人劳动的意义。

这是小作者在“动人一幕”之后的对老人看法的突变,因为有了上面的见闻,使人觉得不唐突、甚可信。

【总评】

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却又十分感人的看车老奶奶的形象,抒发了小作者对她的尊敬之情。

在城市里,看管自行车的不少是上了年纪的人,他(她)们干的是不起眼的活儿,甚至会遭到有些人的误解和歧视。但是如果你用心去发现,他(她)们中间也不乏有动人的故事。小作者正是看到了动人的一幕,才改变了他对那些老人的看法:在一个“雷雨交加”、“狂风怒吼”、“倾盆大雨”时刻,一位看车老奶奶不顾年老体弱,不畏狂风暴雨,奋力地把遮雨布往自行车上盖,无非是想竭力地为寄放自行车的人服务得好一点。看到这一切,小作者对老人的误解消除了,对老人敬爱之心油然而生。本文小作者并非孤立地去描写恶劣的天气,而是将这种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交*进行,这样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突出了老人品质的可敬。

【思考、训练】

一、试分析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爸爸的鼻子和嘴?这与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别看爸爸的鼻子高高的,挺挺的,能托起那厚厚镜片的黑框眼镜,可它却并不怎么灵。那回

他在家里炖肉,把锅坐在火炉上就趴在桌子上备起课来,肉糊了他都闻不见,还是我从外边跑进来告诉他的。是不是爸爸的鼻孔小呢?我再仔细看了看他的鼻孔,发现爸爸鼻孔并不小,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爸爸的嘴角向上翘着,像是带着微笑。嘴唇薄薄的,有人说嘴唇薄会说话,那是不错的,我爸爸就很会说话,他还会编相声,能把同学们做的好事,以及马虎啦,不专心听讲啦等等缺点,都编成相声,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二、下面是《林海雪原》里写座山雕的一段话,座山雕是土匪头子,试分析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这样写对反映座山雕的狰狞面目有什么意义?

座山雕坐在正中的一把粗糙的大椅子上,上面垫着一张虎皮。他那光秃秃的大脑袋像个大球胆一样,反射着像啤酒瓶子一样的亮光。一个尖尖的鹰嘴鼻子,鼻尖快要触到上嘴唇。下嘴巴蓄着一撮四寸多长的山羊胡子,穿一身宽宽大大的貂皮袄。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副大条山,条山上画着一只老鹰,振翘着双翅,单腿独立,爪下抓着那块峰顶的巨石,野凶凶地俯视着山下。

三、记一次小实验,注意以同学们的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烘托气氛,反映这个小实验稀奇有趣、能给人以启迪。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描写】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指将客观事物的形状、情态具体地描绘、再现出来。

【正面描写】描写的一种方法。也叫直接描写,指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对事件、环境、气氛的直接描绘。

【侧面描写】描写的一种方法。也叫间接描写,指对人物、事件不作正面的描述,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从其他人物的印象、感受来表现描写对象的情态、特征。

【正侧结合】是指对所描写的对象既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也着力描写它周围的事物,使形象的特征更加鲜明。如汉乐府《陌上桑》就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罗敷。诗中正面写罗敷的装束,显示了她的外貌美;通过描写行人、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各自的行为,从侧面把罗敷的美写到了极至,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余地。

【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也叫外貌描写。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总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爱好等有密切关系。通过肖像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所做的具体描写。描写人物的行动,尤其是人物个性化的动作,能够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

【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一种。指文学作品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感情,有时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抒情性作品,如诗歌、散文中,描绘的具体景物构成的生活图景,往往浸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艺术境界叫意境。

【细节描写】描写的一种方法。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或景物的细微之处。它可以具体生动地反映形象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例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一诗中,作者写了家信将要发出时觉得还有话要说,故“又开封”的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思乡的感情。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在文学创作中,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中,“楼船”“铁马”写作战的方式,“夜雪”“秋风”写作战的时间和环境,“瓜洲渡”“大散关”交代作战的地点,14个字勾勒出25年前宋朝军队两次抗击金兵的壮阔场面。

【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在文学创作中,指对景物、环境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通过描述寒蝉、长亭、骤雨等景物,来渲染悲凉的气氛,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离别时凄苦的心绪。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在文学创作中,多指描写周围的环境、景物,使所要表现的形象或内容鲜明突出的表现方法。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描写听众沉浸在乐曲境界中“悄无言”的情形和“江心秋月白”的萧瑟景象,渲染了一种静的气氛,突出了乐声的美妙动听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精湛。

渲染与烘托的区别:渲染,指对景物、环境作多方面的直接描写、形容,以突出景物或环境的特点,多就描写景物而言;烘托,指对环境、景物进行描写,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或内容,多就表现人物形象而言。

【衬托】也叫映衬,指用相似或对立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征或内容的表现方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用跟主体事物相似或相关的事物作陪衬,叫正衬。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五岳”“赤城”“天台”等名山,都是为了突出天姥山的高峻。

用对立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叫反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诗》)用“噪”“鸣”写蝉和鸟的叫声,更加突出了山中环境的幽静。

烘托与衬托的区别:烘托,多指从侧面着意描述,使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衬托,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显出差异,以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被衬托的事物是主要的,用来陪衬的事物是次要的;对比并无主次之分,把正反或对立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对照,往往是突出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或事物的矛盾性。

【虚实结合】指把“虚”的事物或景象和“实”的事物或景象结合起来描写。一般来说,“虚”指主观想象的事物或景象,“实”指客观现实的事物或景象。虚实结合,可以使诗歌作品的容量更大,形象更鲜明,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突出。如柳永的《雨霖铃》,上阕描写分别时的凄清景象,是实写;下阕想象离别后的孤单、寂寞的生活,是虚写。这样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词人与心爱的人深厚的感情和离别时极度痛苦的心境。

【动静结合】指既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两者相互映衬,能够准确生动地表现具体物象的情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一静一动,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又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村绝句》),动静相宜,有声有色,形象鲜明,如在眼前。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喜欢

作文二:《善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活动与性格》2000字

善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活动与性格

人物活动可以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以环境描写来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与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相结合,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心情,象征人物性格。范文《看自行车的老人》里运用的环境描写就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性格与活动。

【写作指导】

人物总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因而,我们在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方面,都有必要学会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进行烘托。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当时情景等进行有目的的描绘,以起到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怎样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呢?

首先要以环境描写来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人物活动离不开环境。人物活动在学校里,就应该有学校环境的描写;人物活动在暑天里,就应该有炎热环境的描写;人物活动在夜色里,就应该有相应的夜景的描写。

其次要注意环境描写与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相结合。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人物言行、心理描写要与环境描写相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有了变化,人物的言行、心理必然会有变化,我们要注意把这些变化反映出来。注意了这一点,将对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用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心情,象征人物性格。以恰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心情和象征人物性格是写人文章常用的方法之一。这样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具有感染力。

【范文精讲】

看自行车的老人

上海邵瑛

我们弄堂里管自行车的老奶奶,年纪总有六七十岁了。她满头银发,天天横挎着个包,身穿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一次又一次地向停车人收费。每当看到她这么做时,我总是想:哼,这么老,还来“扒分”,真是爱钱如命!可是,有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那是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到公园去玩,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出弄堂,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我没有带雨伞,只好到弄堂口的过街楼下去躲雨。刚冲到楼下,看见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塑料雨布,可是,奇怪的是这雨布不是往自己身上遮,而是遮到自行车上。我定睛一看,啊,那不是管自行车的老奶奶吗?只见她迎着风,冒着雨,什么都不顾,竭尽全力拿着遮雨布往车上盖。雨布盖了一块又一块。此时,目睹这一切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同时,焦急地想: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冒雨遮车子,会不会感冒?正想着,刮来一阵狂风,好冷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呀,不好,老奶奶刚遮好的雨布一下子都被风刮走了。老奶奶忙不迭再去盖,谁知,风好像故意和她作对似的,呼呼地吹着,刚这好的雨布又被刮走了!老奶奶想了个好办法,她蹒跚着来到一个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几块大

砖头,一一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压好。这下风再显神通也无法掀走雨布啦!

风怒吼,雨滂沱,这时,老奶奶全身上下都湿透了,活像一只从水里捞出来的“落汤鸡”,而她却不当一回事似的,只是用手捋了一把淋湿了的头发,甩了一把雨水,微微地一笑。

不一会儿,人们纷纷来取车了。当他们看到干干的座垫时,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滚圆的,而当他们看到老奶奶那被淋湿了的身子时,一切都明白了„„看着,看着,顿时一股尊敬之情在我胸中油然升起,我终于明白了:老奶奶不是为了“扒分”,而是为了发挥余热,为大家服务,多为群众做贡献呢!

现在,每当我碰到这个老奶奶,总是充满尊敬地叫一声:“奶奶好”!

一位普通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向停车人收费”,引起了小作者的鄙视,其实这是欲扬先抑,这样写,既是事实,也能对读者有更大的吸引力。

用“可是”一转笔锋,写出了自己看法突变的原因。

这里的“倾盆大雨铺天盖地”既为下文老人风雨中奋力护车的情节作好了铺垫,也为自己因避雨故而看到那动人的一幕作了交代,上下文衔接紧密。

先见身影,再见其人,这中间也有“料想不到”之意。

“迎着”“冒着”“什么都不顾”“竭尽全力”等刻意描摹了

老人在风雨中护车的情景,很生动。

雨布的再一次被刮走,说明护车的不易,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     老人此处的表现再一次反映了老人的职业道德和负责精神。     老人的“狼狈”和出自内心的微笑,这一对比,让人进一步体会到老人心灵的美好。

以取车人的情态,反映出老人劳动的意义。

这是小作者在“动人一幕”之后的对老人看法的突变,因为有了上面的见闻,使人觉得不唐突、甚可信。

【总评】

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却又十分感人的看车老奶奶的形象,抒发了小作者对她的尊敬之情。

在城市里,看管自行车的不少是上了年纪的人,他(她)们干的是不起眼的活儿,甚至会遭到有些人的误解和歧视。但是如果你用心去发现,他(她)们中间也不乏有动人的故事。小作者正是看到了动人的一幕,才改变了他对那些老人的看法:在一个“雷雨交加”、“狂风怒吼”、“倾盆大雨”时刻,一位看车老奶奶不顾年老体弱,不畏狂风暴雨,奋力地把遮雨布往自行车上盖,无非是想竭力地为寄放自行车的人服务得好一点。看到这一切,小作者对老人的误解消除了,对老人敬爱之心油然而生。本文小作者并非孤立地去描写恶劣的天气,而是将这种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交叉进行,这样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突出了老人品质的可敬。

作文三:《读写达标14: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1800字

读写达标14: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阅读领航: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着周总理回来。

阅读练习:

1、 根据下面各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A、抬头向四周或远处看。(          )

B、严肃而恭敬的一种气氛。(          )

C、事先并没有商量但彼此的看法和行动完全一致。(          )

D、世界各地。(             )

2、仔细阅读第1 自然段的文字,回答问题。

A、“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中三个“都”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这段话中,重点写了一位___________、一对_____________、一群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物形象代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是环境描写,这一描写对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下面是三个同学对这一段段落大意的归纳,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长安街上男女老少在等待周总理的灵车。

b、长安街上无数男女老少的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C、长安街上无数男女老少都怀着悲痛的心情在等候周总理的灵车。

环境描写是指对要描写的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的性格,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如本文“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是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人们的悲痛的心情,渲染了悲痛的气氛,为本文定下了沉痛的感情基调。

描写环境时要做到: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阴冷  张望  夜幕 肃穆 矫健 慈祥 踊跃 沉重 灰蒙蒙 不约而同  震耳欲聋 五湖四海  万里无云  呆立不动  华冠丽服  月色朦胧  浩浩荡荡  水流湍急  1、200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玩玩的小河缓缓地向东流去。——《琥珀》

2、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风卷起它们,把它们带到空中飞舞。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地载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悬着。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只管呱呱地叫。——《丑小鸭》

3、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红楼梦》

题目:《那晚,我独自在家》

提示:

1、 写出自己独自在家的经过。

2、 运用环境描写,衬托自己当时的心理。

3、 可以综合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描写。

作文四:《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练笔》700字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练笔

天色愈发昏暗了。大片的乌云聚拢在一起,越积越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霎时,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一道亮光闪过,把黑幕一劈为二。紧接着,一场瓢泼大雨伴随着轰隆的雷声从天而降,像是一面水势汹涌的瀑布。加上呼呼的大风,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站在家门口,久久地伫立着,任凭风吹雨打。我该怎么办呢?胸前的书包被抱得更紧了。

春天到了,柳树伸展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像在空中跳舞。桃花张开了粉红的笑脸,与我们打招呼。一场春雨过后,春笋像小孩一样拼命向上长。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苦涩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碧绿的江水轻轻地拍打着船舷 ,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上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风,矗立在江对岸。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多情的伶俐少女,温柔轻盈;像垂披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月中仙子,万般风流。

一直以来都不是很明白那种感觉:午后的阳光穿过树枝,地上映出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阳光耀着人的眼,随风轻轻移动,间或带着树叶晃动的沙沙声。直到走到了那条溪流,踩着浅浅的软软的水流,心也跟着动了,一起漂到了不知名的远方……

空气中弥漫着春天来临的气息,轻轻一闻,满腔的绿意沁人心脾,绿色的小虫在草丛间躲猫猫,翩然的蝴蝶在炫耀着彩色的新衣,连鸟儿似乎也 在为我高兴,合着蟋蟀小队的小提琴,唱起了欢快的歌声。

远处的绿色是一片小竹林,地上冒的小脑袋是竹家的小宝宝--竹笋。竹家小宝宝在努力拔高自己的小身子,想要眺望远方的溪水。

站在浅浅的溪水中,没及脚踝的水流可以清晰的看到水底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欢快的吐着小泡泡,时而冒出水面,时而撞上脚面•••

作文五:《通过侧面或环境描写烘托人物》2100字

【阅读指向标】

人教版第八册第七组课文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编排了相应课文。课文中人物的身上都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努力的精神。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我们要学着如何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体现他们的性格和品质。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jiā)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篇文章是本单元中利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典型。

比如文中写到: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里描写了当时的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崇拜,看似与写伽利略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无关,但正是这些侧面描写,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崇拜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伽利略要提出自己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是多么勇敢?他将面对多少人的白眼和责备,要遇到多少挫折和困难。但当时的伽利略就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下郑重地提出了对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质疑,可见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着劲儿有多大。此处的侧面描写衬托出的人物品格远比正面描写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本单元以写人为主,本次我们学习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方法。在写以人为主的文章时,不防也学着本单元的习作特点去试试吧!

【小博士语录】

描写人物方法多,

侧面描写巧烘托。

人物性格与品质,

侧面描写淋漓现。

环境描写作铺垫,

侧面描写托主题。

巧用侧面来描写,

对比烘托更生动。

【现场演练】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待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节选自人教版第八册

第七单元《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这段话中,主要写了消息传开后当时人们的反应。“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写出了当时人们的心态――是来看热闹的,显然很不相信当时的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待会儿他就是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这两个例子更直接写出了当时人们对伽利略的不信任,甚至是嘲讽。他们只信任亚里士多德,不相信这个年轻的数学教授。现在他们来到这里看试验的目的就是来看伽利略的笑话的,为能看到他的笑话而开心。虽然只是两个人说的话,但从这两个典型的例子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当时的伽利略面临的压力有多大,是多么的不得人心。在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民心的较量中,双方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他仍然选择了质疑和试验,他在冒着多大的风险呀!也正是这样的侧面描写,更加烘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思考题 当时在围观的人,还会怎么议论伽利略的这次试验?试着写一写。

【照猫画虎】

我的妈妈

文★兰 玲

一场车祸夺走了爸爸,从此,妈妈便成了我和妹妹的全部依靠。

从此,以前每天上8个小时班的妈妈一天上12个小时班,下班后还要给我们准备饭菜、洗衣物、打扫房间,妈妈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

一个周末,我让妈妈教我买菜。路过小青家的小院,看到几个阿姨凑在一起边吃瓜子边看电视,时而发出哈哈哈的笑声。

一个阿姨说:“你听说了吗?XX店现在正在打折,可便宜了,我一下子买了好几百块钱的东西呢!”另一个阿姨说:“你就知道挑便宜货,我老公不让我买便宜的,说是没品位,不够档次。我常去国商,那里的东西才是正品,没有一两千别想买回家。”听到这儿,我不仅心里一酸,自从爸爸离开后,妈妈一件便宜的新衣服都没买过。

看到我们走过,一个阿姨叫住了妈妈:“玲玲妈,你怎么还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呀?多辛苦啊!都多少年了,你也得为自己想想,找个伴儿了。一个人多不容易呀!要我,早改嫁了。”

“不辛苦!跟两个孩子在一起,我很快乐!”妈妈笑着带我走开了。

这就是我的妈妈!虽然她没有钱,但我们依然很爱我们的妈妈。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

杨汛桥紫薇小学四(3)班学生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朴实简洁,较大篇幅用到了侧面描写。如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小作者写了两位阿姨的对话,从中看出现在多数家庭生活条件优越,让读者联想到小作者的家庭生活。通过此处的侧面描写,强有力地让我们感受到小作者家庭的生活拮据。同时,作者写了这些阿姨的闲谈场面:吃瓜子、看电视、聊天,正好从侧面烘托出了妈妈的辛苦。第五自然段一位阿姨劝妈妈改嫁的对话,不仅从侧面烘托出妈妈的不容易,更让我们感受到小作者妈妈的坚强无人能比。通过这些侧面描写,让这个坚强、任劳任怨的妈妈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作文六:《(吴钟佼)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2500字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

---- 一切景语皆情语

遵义县乐山镇乐山中学  吴钟佼

内容摘要:不管是一篇文章,还是一部小说,文章中的环景描写都在烘托人物情

感。或是对春的喜爱,或是对冬天济南的怀恋,或是对纯朴恋情的赞

美,或是对人物命运的感叹,都离不开环境描写。总之,想让文章增

色就不能少了环境描写,想让人物动情就不能缺了环境描写。

关键词:环境描写  烘托   人物情感   融为一体   自然   景语   情语

朱自清的《春》是自然环境描写中的典范,诗般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和谐的构建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环境描写自然的烘托出作者的内心情感。文中处处是景,也处处留情。“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一段简单的景物描写就把作者当时的喜爱之情表露无疑。一个“钻”字把小草写活了,把小草的灵性呈现出来,同时也把小草的调皮,坚强的形象表现了出来。在《春》这篇文章中处处都在写景抒情,这样的文字随处可见。

再如写春花的语段,“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眼前的美景,无论是谁都抵御不住诱惑,都想多看几眼,多闻几下。作者在此处表现的是对春花欣赏之情。这里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的美丽,竞相绽放描绘了出来,把花儿给写活了。

再如《春》中对春风的描写,此段用了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写了春风,本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却被作者写得看得见、摸得着了,也把春风的清新,柔和的特点描写出来了。春风是春的使者,给大地带来了生机活力,带来了生的希望,由此可知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与敬佩之情。写春风再一次证明了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的完美融合。春草、春花、春风构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看不够。美丽的景物总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愉悦人们的心情,所以烦闷之余赏赏花,看看草,吹吹风能让人消除一切烦恼。通过朱自清《春》这篇文章证实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换句话说就是证实了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情感。同样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的高手还有——老舍。读过老舍的文章就知道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就如《济南的冬天》,文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就《济南的冬天》和《春》都发挥着同等功效,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对雪景的描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来的,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后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一个“最妙”写出了作者对济南小雪的喜爱之情。一个“妙”字把济南的小雪表现得轻柔、美妙,一种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雪的感受展现了出来。同时也表现出对济南这个第二故乡的留恋之情。在写作中写景都是为写人写物服务的,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更自然更和谐。《春》《济南的冬天》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通过写景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不是也是如此呢?让我们看看沈从文的《边城》。

我们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也可以随处看到写景的文字。比如“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静静的水或深”文章中的这百许字勾画出故事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这样清新自然的环境孕育着怎样的一群人呢?这样的环境带着我们去体会,湘西小山城茶峒的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自然的、简单的是最美的,沈从文笔下的环境就是那么清新,淡雅,让人们在这美景下没有丝毫的杂念,宛如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人和事都变得那样简单,人们的情感也变得那么纯净,一切都是那样的怡人。简单自然的环境让人们拥有了单纯、善良、质朴、热情、坦诚的性格,为小说的发展作下了铺垫。文章中的男女主人公那纯洁的感情,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一个美丽纯洁的女主人公在静静的大山、白色的小塔、奔流不息的小河陪伴下,痴痴的等待心爱的人。那样的景色洗净了世俗的烦杂,留下的是真真的情,纯纯的爱。也是那静静的大山、白色的小塔、奔流不息的小河烘托着主人公日日夜夜渐浓的情感。就是那简单的环境,还烘托着男女主人公的孤独,悲伤。那山、那塔、那水、那船也在社会的变迁中,故事的发展中,处处烘托着文中人物情感。文章自然的把情感借助简单的景物表现了出来,那些看似无情的景物,却看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早就不知道情为何物,但生活在湘西的人们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无情,反而把情感看的得如此之重。当男主人公下落不明时,女主人公无言的等待证明了世间的情为何物,陪伴她的还是那山、那塔、那水、那船。

现代小说中利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的还有许多,古典小说中也有不少,如小说《水浒传》中的“风雪山神庙”那章。

“······林冲自到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别管营,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玉帝门。”这段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暗指着人物命运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本就是一场天降瑞雪,可是在作者笔下却变成了人物命运大转折的背景。林冲心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希望,能过上平静的生活。在他心里还抱着“只要他不反抗,只要他忠于朝廷,朝廷有朝一日会还他清白,还他公道”这个想法。他内心的情感就像这场风雪一样,已经不能抑制,但他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控制着,因为那么小的希望,在林冲看来是可以实现的。殊不知一切都不是他能左右的,命运就在风雪中改变了。林冲小小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还在这严寒风雪下彻底地被破灭,一个官逼民反的事就这样发生了。暴风雪与林冲的命运就这样融为一体,景物描写再一次烘托了人物情感。

不管是一篇文章,还是一部小说,文章中的环景描写都在烘托人物情感。或是对春的喜爱,或是对冬天济南的怀恋,或是对纯朴恋情的赞美,或是对人物命运的感叹,都离不开环境描写。总之,想让文章增色就不能少了环境描写,想让人物动情就不能缺了环境描写。

作文七:《环境描写烘托中心》2500字

环境描写  烘托中心

教学目标:1.体会环境描写的意义和方法

2.运用学到的方法尝试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常常有环境描写的片段,比如:

1.出示ppt《白杨》,思考:通过这一段描写,你感受到什么?

讨论,归纳:大戈壁的荒凉,贫瘠,条件恶劣。

2.出示ppt《十里长街送总理》,思考: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讨论,归纳: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人们悲痛的心情。

3.出示ppt《心愿》,文中所写的地点是法国,这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归纳:由花丛联想到北京,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出示ppt《穷人》,思考:可以看出桑娜是怎样一个人?追问:从哪看出?

讨论,归纳:勤劳,“从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可以看出。

二  揭示课题

上面的几个例子都属于环境描写(板书),环境描写可以烘托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等,请看下面两个例子:出示ppt,翻开课本17页

例1.本段选自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永别了,古利萨雷》的小说,小说写一个老人牵着一匹马,走在路上的回忆。古利萨雷是一匹马的名字。思考:从这一段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体会到什么样的心情?齐读。(提示关键语句:春姑娘晒得都眯缝起眼睛来了,那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简直要踮着脚站出来啦!)。

讨论,归纳: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心情舒畅。

例2.本段选自鲁迅的《少年闰土》,思考:你觉得文中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      讨论,(提示关键语句: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归纳:勇敢,朴实等。

三  美食城

1. 大家学过《长征》这首诗吧?记不记得其中两句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什么事?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下面有两段文字是写飞夺泸定桥的:

出示ppt《飞夺泸定桥》,对比欣赏片段,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红军的勇敢智慧,哪一段文字给你的印象最深?分组读,追问:两段文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讨论,再读第二段,提示关键语句: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对面还有“两个团的敌人”这些描写说明什么?(说明环境恶劣,仗很难打,夺桥不易。)

归纳:第一段只是简单的新闻报道,第二段有详细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夺桥的紧张气氛,说明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艰辛,更衬托出红军战士英勇的形象。

2.翻开课本第16页,欣赏 美食城《孤独之旅》

仔细读文段,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重点读第一段,(齐读)(ppt)讨论,提示:阴沉的天,响雷,狂风,暴雨,被风撅断的芦苇,扎人的芦苇茬,四处乱窜的鸭子,给你什么感觉?(让人感受到一股烦乱的,令人不安的气氛。) 追问:这样写是否多余呢?请看:

四  魔法山

思考:什么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美食城》中的描写是否多余呢? 分角色读。

讨论,归纳,提出概念。(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

物等的描写。想一想:写人写事的文章中为什么会描写环境?因为环境描写可以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暗示情节发展„„出示ppt

拓展:景物描写最重要,有时候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可以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是用景物描写暗示时间、季节。出示ppt

五   快乐谷

人是有感情的,作者有时候会带着主观感情去·描写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感情融入景物之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人若有心景多情。同样的景物,人的心情不同,感受就不同。例如:(尽量引导学生去说)

出示ppt《雨》,练习环境描写。

1.分组,描写雨景,一组表达喜爱大雨的心情,一组表达讨厌大雨的心情。如有困难,出示ppt提示语;还有困难,出示ppt片段。

2.出示ppt,有人说:走过的日子感觉平淡,那是因为我们不曾有过触及心灵的震撼。 有一天,当你静心细数喜怒哀乐的时光,你会突然发现,曾经的笑语或泪光里,有过许多伴你悲喜与共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开心的旅游途中,脚下的小石子会与你追逐;失意的郁闷中,连宠物狗狗的眼里仿佛都满是幸灾乐祸„„

A.提出作文要求:写一件事,要求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环境描写,而且环境描写不止一处。

为什么要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环境描写呢?可以表现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初次训练,重点要求表现人物心情)

B.文题参考(也可自拟):出示ppt,分析文题,缩小范围。

C.请学生选择一个说一说,或者一组说高兴的事,一组说烦恼的事。教师引导,重点是哪儿可以插入环境描写,也可让其他同学出主意。

点拨:什么是环境?人所处的地方就是环境。魔力提示:在写事写人的习作中,运用环境描写,会让我们的文章更充实。出示ppt

室内:灯光,空气,风,窗帘,盆景,墙,宠物„„

野外:花,草,虫,鸟,树,天空,云„„

城市:街道,人群,车辆,霓虹灯,花坛„„

D.魔力图引导,以《真正的朋友》为例。

情境设置:我干了一件坏事,老师调查时,我的好朋友不帮我打掩护。

起因:我干了一件坏事,老师调查时,好朋友不为我打掩护。

经过:我很伤心地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想,越想越难过。

下起了雨:雨沙沙地下着,那是云伤心的眼泪;

看见了花:飘摇着,悲伤地坠落,遍地凄凉;

虫:乱唱一气             青蛙:呱呱,躲开

回家,妈妈开导我,我明白了:真正的好朋友不是帮你掩盖错误,                      而是帮你改正错误。(诤友:敢于直爽地劝告,指出你的缺点的朋友)

结果: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准备明天和朋友重归于好。

雨: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

虫:微风吹过,传来几声清脆的虫鸣„„

魔力图示范,板书,出示ppt

E.开头举例,直写心情:“再也不要见到他了!”我心里愤怒地叫着“真没想到一直以来我忠心耿耿呵护的友谊,居然是假的,骗子,骗子!”

环境描写,开头可以这样写:天阴沉沉的,灰色的云朵大片大片地掠过,天空被压得很低,几乎触手可及。蒙蒙的雨丝,不时有两点飘在我眼前,不忍离去,似在安慰我。我走在路上,心情十分郁闷,因为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闹翻了„„

点拨:不可为了写环境而写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是表现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因此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六. 激情斋   作文,巡视,个别辅导

作文八:《环境描写烘托心情》300字

环境描写烘托心情

在周末的时候,我写完作业,没事干的时候,我妈让我回 趟老家去看看,看看老家变得什么样了,我就骑着车子,离 开了楼房,快乐的回了老家。在途中,微风拂拂,树枝摆动, 两边的树木好像在和我招手,鸟儿在天空中欢快的唱歌,太 阳高高, 微笑着照耀在我的身上, 暖暖的, 我心里非常高兴。

此段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 和环境描写, 烘托出我回老家的开心。

在回来的路上,脑中出现了老家被挖掘机拆毁的画 面,我的心变得悲伤了,突然狂风大作,刮起了风, 路上的尘土飞扬,树枝摇摆,太阳被吓的躲起来了, 所以我加快了速度,使劲骑。不一会,我到了家,我 已精疲力尽,不一会,就下了大暴雨,我的心情变得 悲凉了。

此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动作和环境描写,烘 托出我对旧家的怀念之情。

作文九:《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700字

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作文《_____让我幸福》评改学案

学习目标:1、能在写作中恰当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2、培养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

学习内容:一、温故知新:1、你一定还记得景物描写的方法吧,请写在下面。

2、你还记得下面几段景物描写如何烘托人物心情的吗?

片段一: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风筝》鲁迅)

此段景物描写烘托了:

我的依据是:

片段二: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羚羊木雕》张之路)

此段景物描写烘托了:

我的依据是:

片段三: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散步》莫怀戚)

此段景物描写烘托了:

我的依据是:

片段四:天气转晴,我和外祖母整天都在甲板上呆着。伏尔加河静静地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两岸的秋色很浓,一片收获前的景象。桔红色的轮船逆流而上,船桨缓缓地拍打着蓝色的水面,隆隆作响。(《童年》高尔基)

此段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

我的依据是:

3、根据以上分析,我总结出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是:

二、学以致用:1、试着为下面两段话加上适当的景物描写。(任选其一)

练笔一:今天我校召开特色体育远动会,这也是我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运动会,早晨,我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食物,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学校。

我的思路是:

练笔二:放学了,我拖着被路灯拉长的影子,独自一人在街头徘徊。我真的没有勇气再面对父母了,我苦恼极了,于是闭上了双眼。这时妈妈的叮嘱声在耳边回响起来:“竞争的年代,英语至关重要,决定着你的前途和命运,你一定要‥‥‥” 可现在,我这76分的成绩,怎么有脸见父母呢?

我的思路是:

2、你能为自己的作文加上适当的景物描写吗?

我的思路是:

三、本节课我的体会是:

作文十:《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1400字

感悟父爱

郁闷的最后一节课,伴随着老师的语声不绝和空中的雷声不断,郁闷的进行着。引领望望窗外,飘泼大雨正无情地摧残着大地,耳畔响起了同学的小声议论 他们害怕大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如坐针毡。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黑色的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

老师在讲台上讲些什么已记不清楚,事实上是根本听不进去,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致命的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地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帘中。雨水迅速地从头顶直浇身上,但我很庆幸,庆幸他没有来。回头看看校门口,同学信一个个钻进温暖宽敞的小车里,马达的声音渐渐地盖过了我的思绪 儿子! 一声惊雷把我从 梦 中惊醒,这熟悉的声音 不!循声望去,他来了!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老爷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满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 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烧痛 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 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 说完,就跨上车,伴随着 吱嘎,吱嘎 的声音消失在雨帘中。他站过的地方,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两个还在冒烟的烟头,我知道,他是从来不吸烟的

一股热流冒上心头。有人说,倒立可以使泪水不流出来,但我的泪水已无法控制,迷糊了两眼,他是我的父亲啊!寒酸改变不了深深的父子情啊!我飞步上前追上父亲,紧紧地和他拥抱在一起,两颗火热的心融化了一切。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洞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里没了一根檀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坏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材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说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说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去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的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