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想象作文 > 《柳敬亭说书》1000字 柳敬亭说书

《柳敬亭说书》1000字 柳敬亭说书

时间:2019-11-21 10:11:4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柳敬亭说书》1000字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①,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②干净,并不唠叨。(口勃)�③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④,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⑤酒,店内无人,�⑥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⑦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⑧,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⑨:稍见下人�哔⑩耳语,听者欠伸⑾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⑿,拭桌剪灯,素瓷⒀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⒁舌死也。      注释   ①白文:只说不唱的说书,即评书,评话。②找截:补叙插说和剪裁煞停。③(口勃)夹(bó goài):吆喝的声音。④筋节处:紧要处,关键处。⑤沽(gū):买。⑥�(bó):因痛而大声呼喊。⑦甓(pì):砖。⑧著色:渲染,描绘。⑨掉舌:犹鼓舌,即开口说话。⑩咕哔(chè bì):低声细语。⑾欠伸:打哈欠,伸懒腰。⑿丙夜:半夜三更。⒀素瓷:白色瓷器。此处指白色雅洁的茶具。⒁�(zé):咬      1.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叱咤:__________   (2)款款:_________   (3)疾徐:__________   (4)谛听: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指代意义。   (1)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 其:__________   (2)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 之: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中的重要人物。除了文中讲到的“景阳冈武松打虎”外,小说中还有_______、______等与武松有关的精彩故事。   5.请概括这则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柳敬亭说书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才能,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明康设计)

作文二:《柳敬亭说书》900字

柳敬亭说书

张 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1)。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2)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3),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南京柳麻子,面色黄黑,满脸长着疮疤、小疙瘩,行动随随便便,身体像木偶一样呆板。他善于说书,一天说书一回,定价一两银子。请他的人须在十天前送去请贴、定金,约好时间,他经常没有空闲。南京同时有两个走红的人,就是王月生、柳麻子。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4),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5)干净,并不唠叨。哱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6)舌死也。

我听他说“景阳冈武松打虎”,与《水浒》的描述大不相同。他描写刻画,细致入微,但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他的吆喝声有如洪钟,说到关键地方,大呼叫喊,声音震得房屋像要崩塌一样。他说武松到酒店买酒,店内没有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坛,都嗡嗡作响。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方着力渲染,细致到这个地步。 主人一定要不声不响地静静坐着,集中注意力听他说,他才开口;稍微看到奴仆附着耳朵小声讲话,听的人打哈欠伸懒腰,有疲倦的样子,他就不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每到半夜,抹干净桌子,剪好灯芯,静静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给他,他就慢慢地说起来。声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断或续,或高或低,说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把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使他们仔细听柳敬亭说书,恐怕都会惊叹得咬舌死去呢。

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柳麻子相貌十分丑陋,但是他口齿灵利,眼神流动,衣服雅静,简直与王月生一样美好,所以他们的身价正好相等。

【注释】

(1)土木形骸:谓不修饰。

(2)书帕:指请柬与定金。

(3)行情人:走红的人。

(4)白文:即大书,专说不唱。

(5)找截:找,补充;截,删略。

(60齰(zé):咬。

作文三:《柳敬亭说书》3600字

背景 链接

张岱 ( 5 7 17 ) 1 9— 6 9 ,字宗子 ,又 叫石 公 ,别 号 陶庵 ,山 阴 ( 今

浙江绍兴 ) 人。明末清初散文家。他的文笔清丽简洁,抒情论事,

写人 状 景 ,无 不 绘 声绘 色,活 泼 生动 。 陶庵 梦 忆  主要 追述 了

作者昔 日的生活,寄寓了自己的故国之思,是 明人笔记文 中艺术

性较 强的一种 。

名家评 介

吴 战垒 先 生说 : 张 岱 出身于 官宦之 家 ,明亡 以前 未 曾出仕 , “

直 过着 布衣 优 游 的生活 。1 l 以后 柳敬 亭 说 书  筇级● o明亡 辩  ,他 曾参 加过 抗 清 斗争 ,后    1 年第_

来 消极 避 居 浙江 剡 溪 山 中,专心 从 事著 述 。《陶庵 梦 忆 》和 《 西

湖梦 寻 》即写 于他 明亡 入 山以后 。 书 中缅 怀 往昔风 月 繁华 ,追 忆  前 尘影 事 ,字里行 间流露 出深 沉的故 国之 思和沧 桑之感 。  ”

濑  故事 开讲

南 京柳 麻 子 ,面 色 黄黑 ,满 脸长 着疮 疤 、小疙 瘩 ,行 动 随 随  便便 ,身体像 木偶 一 样呆 板 。他 善 于 说书 ,一天 说 书一 回 ,定价

两 银 子 。请 他 的人 在十 天前 送 去请 帖 、定金 ,约 好 时间 ,他经

八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与训练  常还不得 空 。南京 同时有两个走 红 的人 ,就 是王 月生 、柳麻 子 。

我听他 说 景 阳 冈武松 打虎 ,与 《 浒 》的描 述大 不相 同。他  水 描 写刻 画 ,细致入 微 ,但又 直截 了当 、干净利落 ,并不 唠唠 叨叨 。   他的 吆喝 声有如 巨钟 ,说 到关键 地方 ,大 呼 叫喊 ,声音震 得房 屋  像 要崩塌 一样 。他 说武松 到酒店买 酒 , 内没有人 , 店 武松猛 然一 吼 ,   店 中空 缸空坛 都嗡嗡 作响 ,在一般 人不经 意 的细 节之处着 力渲 染 ,

细 致到这 个地步 。

主人一 定要 不 声不 Ⅱ 地静 静坐 着 ,集 中注意 力 听他说 ,他 才  向 开 口 ; 微看 到 奴 仆 附着 耳朵 小 声讲 话 ,听 的人 打 哈欠 伸 懒腰 、 稍   有 疲倦 的样 子 ,他 就 不再说 下去 ,所 以要他 说书 不 能勉强 。每 到  半夜 ,抹干 净桌 子 ,剪好灯 芯 ,静静地 用 白色杯 子送 茶给 他 ,他  就 慢慢 地说 起来 ,声 音或快 或慢 ,或 轻或 重 ,或 断或 续 ,或高 或  低 ,说得 入情入 理 ,入 筋入骨 。把世 上其他 说书人 的耳朵 摘下来 ,   使他们 仔细听柳 敬亭 说书 ,恐怕都会 惊叹得 咬舌死 去呢 !   柳麻子 相貌十 分丑陋 , 但是 他 口齿 伶俐 , 眼神流 动 , 服雅 静 , 衣   简 直与 王月 生一样地 美好 ,所 以他们 的身价 正好相等 。

原 段 重 现

南京

柳 麻子 ,黧 黑 ,满 面疤 瘤 ,悠悠 忽 忽 ,土木 形骸 。

善 说 书 。一 日说 书 一 回,定 价一 两 。十 日前 先 送 书帕 下 定 ,常

不得空 。南京 一时有 两行情 人 ,王 月生 、柳 麻子 是也 。

余昕其 说 “ 景阳 冈武松 打虎 ”白文 ,与本传 大异 。其描 写

刻 画 ,微 入毫 发 ,然 又找 截 干净㈣ ,并 不 唠 叨,勃 央  如 巨钟 。 声

说至筋 节  , 咤叫喊 , 处 叱 汹汹 崩屋 。武松到 酒店沽 酒 , 内无人 , 店   蓦@ - N , 中空缸 空甓 , 地- , 店 皆瓮瓮有 声 。闲中著色 , 细微 至此 。   主人 必屏息静 坐 , 耳听 之 , 方掉 舌  稍见下 人咕哗  倾 彼 ; 耳语 ,   听者 欠伸  有倦 色 ,辄  不言 ,故不得 强 。每至丙 夜 ,拭 桌 剪灯 ,

素 瓷  静递 ,款款  言之 。其疾 徐轻 重 ,吞吐抑 扬 ,入情 入理 ,入

筋 入骨 ,摘世 上说书之 耳 ,而使之谛 听 ,不怕其不龉舌  死也 。   柳 麻 子 貌 奇丑 ,然 其 口角波 俏 , 眼 目流 利 ,衣 服 恬 静 ,直

与 王月生 同其婉 娈 ,故 其行情 正等 。

( 自 《陶庵 梦忆 》 选 ,中华 书局 2 0 0 7年 版 )

★ 注  释 ★

①柳麻子 : 即柳敬 亭,本 名曹逢春 ,江苏泰州人 ,明末 清初著名说书艺  人。因其面部长有麻子,故称 。 ②黧 ( i   1)黑 : 黑中带黄的颜色。 ③疤痞

(i 天花疤痕。痞,皮肤上的小疙瘩。 ④ “ 1) 6:   悠悠”二旬 : 形容随便,不受拘  束, 不肯修饰。 ⑤书帕:   请柬和聘金。用 帕子包裹聘金和礼物 , 连带聘书送 去,

叫送书帕。下定 : 约定。 ⑥行情 :   商业用语 ,市价。此指有行市。 ⑦王月

生: 与柳敬亭同时的有名的说书艺人。 ⑧ 白文 :   南方说书分 “ 大书… ‘ 小书” 。   “ 大书”全是 白文,只说不唱 ; 小书”则唱 白兼有。 ⑨本传 : 《 “   指 水浒传 》 。   ⑩ 找截干净 : 补充 照应 ,删繁就简,干净利 落。找,指插 叙补述。截,停止 ,

引而 发。 ⑩勃央 ( u i 指昂 果绝 不   9   ) 扬 处。 @筋节: 键的 方。 ⑩蓦:  a : 关 地

猛然 间。 q 甓 ( i :     P ) 陶瓷类容器。 0    闲中著色 : 在不紧张处从容加以渲

染。 ⑩ 掉舌 :   动舌,指开始说书。 ⑥ 咕哔 (h i:   c b ) 小声说话。 (    欠 伸: 打哈欠的样子。 ⑩辄 :   ⑩丙夜 :   就。 夜晚三更时,即半夜。 @ 素瓷:

白 色的茶碗。 垂 款款 :   爹 从容缓慢地。 重 ( ∈ 舌:   骝 z ) 咬舌,自

愧的样子。

波俏 : 容 口齿 伶 俐 。 形   婉 娈 (ua : 1  n) 美好 。

点评 一下

张岱 的这 篇笔记 ,运 用 了生动活泼 的语 言 ,勾勒 出柳敬 亭的形

柳敬 亭 说 书   鬈 罐缀静 01 l    1 年第_ 辩

象,介 绍 了他说 书的精 湛技 艺,使 读者 不仅 似 看到 了柳 敬 亭本人 ,

听到 了他说 书的声音 ,而且 也看见 了他所说 的书 中人 物。

小 贴士

说  轺

说 书是 曲艺名词 。 一般指 只说 不 唱 的 曲艺 ,如 宋 的讲 史 、元  的平话 ,以及 现代 的苏州评话 、北 方评 书等 。有 时也作广 义使用 ,

兼指 某些 有说 有 唱 的 曲艺 ,如 弹词 、蒙语说 书等 。说 书要讲 究 一

定 的技 巧 ,其 艺术技 巧主要有 四种 :

1.开脸 儿 。是 描 绘人 物 形 象 的一 种手 法 ,将 人 物 的穿 着 、

身材 、面貌肤色 等外 形特征 交待清楚 ,给 听众 留下具 体 印象。   2.摆 砌 末。是 将 书 中人 物活 动 的场 合 背景 交待清 楚 ,如城

池 、院落 、 室 、 路 的方 向、规模 、景 物 、陈设 等等 ,逐 一描绘 , 居 道

以使 人物 的活 动与环境 相合 ,有 时这种 描绘 还 与情节 的合理 性 密

切 相 关 ,使 听众信服 。

3.赋 赞。是 为 了赞美 人 物或景 物 ,常用句 式对 偶 的长 短句  韵 语来 加 以刻 画 ,声调 铿锵 ,形象 生动 ,给 人 以美感 。

4 .垛 句 , 叫 “ 口” 也 串 。是为 了描绘 事件 、 物或人物 形象 , 景   用 排 比 的垛 句加 以夸 张 ,给人 以强烈 的 印象 。这 些技巧 ,通过 说  书人 以抑扬顿 挫 、 重疾徐 的语 气叙述 、 轻 咏诵 出来 , 以烘托 气氛 , 用   感 染 听众 。

( 小明 ) 胡

牛 刀小试

链接课文 : 口技》 《

1 .下列 句子 中加点词语 意思不 同的一 组是 ( )

A.善说 书

B. 南京一 时有 两行情 人

京 中有善 口技 者

一 时齐发 ,众妙 必备

c. 听者欠伸有 倦 色

D. 与本传 大异

便有 妇人惊 觉欠伸

俄 而百千人 大呼

2. 《   口技 》和 《 柳敬 亭说 书》为 了塑造 表演者 的高超 技艺

都采用 了— — 描 写和— — 描 写相 结合 的写法 。通过 林嗣环

和 张 岱 的精 彩描 写 ,让我 们 感 受到 了我 国传统 民间 艺术 的魅 力 ,   对 于这两 篇文章 ,你 更喜欢 哪一篇 ?试说 明理 由。

( 茂春 ) 展

作文四:《柳敬亭说书》5700字

美在艺术创造——介绍张岱《柳敬亭说书》

《柳敬亭说书》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人,是明代末年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张岱以以洗练简约的小品文笔墨,为后人写下了《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之类的精彩著述,也对鲁迅、周作人、俞平伯等现代文学名家产生过很深的影响。20世纪30、90年代,曾两度兴起晚明小品的出版与研究高潮,《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被奉为圭臬,脍炙人口,风靡一时,人们为张氏戴上了“性灵派小品大师”花冠。章培恒、骆玉明在《中国文学史》之《晚明小品散文》中,赞道“晚明散文的最后一位大家和集大成者是张岱”。

明朝中期伊始,阉宦专权,奸逆当道,特务横行,党争迭起,致使内忧外患、贤能被逐、忠直遭戮。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左派王学,公开标榜利欲为人之本性,主张童心本真、率性而行,反对理学家的矫情饰性,在思想界助长了一股反理学、叛礼教的思潮。很多置身于黑暗气氛中的文人士子,藐视恶俗又不甘绝望,纷纷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天地,欲在风花雪月、山水园林、虫鱼花鸟、丝竹书画、饮食茶道、古物珍异、戏曲杂耍、博弈游冶中,觅得朦胧雅逸又悠闲脱俗的胜境。张岱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自幼受老祖父谆谆教诲、家藏书殷殷福泽,他游山玩水,读书品艺,不求仕进。长期生活在繁华靡丽的世家中,张岱的性情洒脱无羁。他乐于在深深庭院漫步闲笔,喜欢俏丫环、好少年、彩衣裳,可以驰骋俊马忙游猎、四处观灯看烟花,也可以为梨园歌舞、湖中龙舟、架上古玩、席间香茗高谈阔论。诚如自为墓志铭写道,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一股纨绔子弟的豪奢享乐习气,一副晚明名士文人纵欲玩世颓放做派,跃然纸上。然这一切的平静与美好,在他49岁时,被入关清兵的无情铁蹄,彻底地践踏碎了。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他只好带着幸存的家人,逸隐绍兴龙山,务农为生,表示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尽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也不后悔。抚今追昔,颇有“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之感。于是他以追忆的方式,记叙早年的见闻,写成《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以及记录明代史事的《石匮书》, 以寄托故国之思。 《陶庵梦忆》就是他隐居期间追忆往昔繁盛写下的小品散文集。展示了明末江浙的世俗生活,其中虽有着贵族子弟奢靡生活得描写,但其所记载的百姓日常生活,娱乐,戏曲等等方面,成为后世史学家研究明代风俗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一方面是对亡国的痛楚,一方面极力追忆着往日明朝的繁华光景,张岱的内心充满着矛盾。“国家不幸诗家幸”,或许张岱要的不是这种幸运,或许张岱宁愿看着自己的国家越走越远,而不是慢慢的衰亡。当大多数的明末士人选择殉国时,张岱看似没心没肺的活了下来,而时代,给他带来了更高的境界。如果以往他只是一个名士,后来他就成了一个暝士,自我思考着人生与家国的价值存在。

《陶庵梦忆》就是他的梦,一场永远醒不来的梦。

这篇《柳敬亭说书》忆写了明亡前他在南京亲自见闻的柳敬亭说书的情况,写得生动传神,从外貌、动作、语态、神情等多方面刻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说书艺人的形象,对柳敬亭的说书艺术作出了精当的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下面分段介绍这篇散文。第一段: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柳敬亭不是南京人,据黄宗羲《柳敬亭传》等介绍,是泰州人。据《陶庵梦忆》中的其它文章记载,作者张岱曾于崇祯十一年和十五年两次到南京。这期间,柳敬亭正居住在南京。于是,两人交往,建立了友谊。

对于这位自己所要赞扬的人物,作者首先从他的外貌写起,在指出其脸麻之后,又进一步说,他面色黑中带黄,满脸疙瘩疤痕;随随便便,不事修饰,象泥塑木雕一样粗朴自然。《陶庵梦忆》中的另一篇文章刻画面貌奇丑的范长白象用羊肚石雕刻成的一只小猴子,说他“鼻垩颧颐犹残缺失次也”。这里没有说柳敬亭的面部五官残损不全,长得不是地方,而写他“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手法正差不多。张岱仅用十六个字,就刻画出了柳敬亭十分平庸,甚至丑陋的面貌。至此,读者也许会问,刻画这样一个丑人,做什么呢?张岱用三个字回答:“善说书”。介绍这位长相丑陋的柳麻子,因为他善于说书。原来作者是在欲扬先抑。紧接着,文章就先从侧面入手,通过对价高、争聘等受欢迎情况的介绍,反映柳敬亭说书艺术的不同一般。

柳敬亭说书,一天只说一次,不象一般说书人那样很滥。一两白银一次的价是够高的,但来聘请他的人挤破门坎,必须提前十多天送定钱跟他约好,有时他还难以践约。送书帕是当时官场中表面上赠送礼品,实际上行贿的一种方式。人们聘请柳敬亭说书,也送书帕,可见柳敬亭在当时社会上是多么吃香。因此,他在南京名噪一时,成为“两行情人”中的一个。“行情人”,指在社会上吃得开、受人欢迎的人。“王月生”是当时南京的著名歌妓。《陶庵梦忆》有一篇专门介绍她,说富贵之家若要邀请王月生,必须“先一日送书帕,非十金则五金”,而“南京城中勋戚大老力致之,亦不能竞一席”。由此看来,王月生是个身价很高又较有骨气的歌妓。这里,张岱用她跟柳敬亭比较,既对柳敬亭的声誉起了一种烘托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了行文的平淡和呆板。

文章第一段,先提出人物,刻画外貌,然后介绍他说书受欢迎的盛况。可以说,张岱也在说书,他卖个关子,先说柳敬亭善说书,如何受人欢迎,跟歌妓王月生一样名噪一时,从而吊起读者胃口,使得大家都想听柳敬亭说书,都想知道柳敬亭说书艺术的究竟。读者的情绪激发起来了,他开始正面介绍。

文章第二段,具体描写柳敬亭说书。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哱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

文章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来具体说明、描摹刻画柳敬亭说书的生动感人。“白文”,指有说无唱的大书,不同于有说有唱的小书,而类似于现代的评话。“景阳冈武松打虎”是这段大书的题目。据说,柳敬亭最擅长于演说《水浒传》。诗人顾开雍在《柳生歌》的序中描写柳敬亭为他说“宋江轶记”的情况说:“纵横撼动,声摇屋瓦,俯仰离合,皆出己意,使

听者悲泣喜笑。”柳敬亭为顾开雍演说的“宋江轶记”,可能跟“景阳冈武松打虎”一样,是他演说的《水浒传》中的一个段落。由这段记载可以知道,柳敬亭说《水浒》并不是按文讲说,而是大加发挥,“俯仰离合,皆出己意”,调动想象,加以创造。张岱所听的“景阳冈武松打虎”也正是这样,所以“与本传大异”。“本传”,是指施耐庵著的《水浒传》;“大异”,是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知道,施耐庵描写武松打虎已经相当细致生动,但如果跟今天扬州评话《武松》的描写刻画比较,就未免令人感到粗略了。柳敬亭演说武松打虎可能赶不上扬州评话细致,但一定比施耐庵的描写细腻得多,所以张岱称他“描写刻画,微入毫发”。描写细腻并不一定就是长处,要在细而不繁,简洁生动,这就是“找截干净,并不唠叨”。“找”,对说得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截”,对冗长繁复的部分加以删减,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演说故事方能细腻而又简洁。“唠叨”,是噜嗦,说废话。做到了“找截干净”,自然就不会给人以“唠叨”的感觉了。这是写柳敬亭说书对故事的发挥创造和语言的细腻简洁。

说书是声音的艺术,描摹故事刻画形象主要靠有声语言。柳敬亭说书声音如巨钟鸣响,深沉宏亮,说到关键的地方,更是常常提高音量,以增加演说的气势。这里,“哱夬”,是形容声音高亢;“筋节处”,是指关系到故事情节发展或人物形象刻画的关键地方。演说“筋节处”,加快速度,提高音量,增强气势,正是艺术表现的需要。“叱咤”,是大声喊叫;“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由于声音高、气势大,作为书场的房屋似乎也要被崩塌。这里,文章不仅写出了柳敬亭说书艺术的气势,而且揭示出了他说抓住关键着意渲染的艺术手法。

以上概括地写柳敬亭说书,读者从中还不大能看出柳敬亭说书如何创造发挥细腻简洁,如何抓住关键着意渲染。因此,文章紧接着又描摹了柳敬亭这一回所说内容中的一个具体的小片段——“武松到店沽酒”,从而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上述特点。武松到店中买酒喝,店主人不在,他大概不耐烦等待,突然地大吼一声,震得酒店中的空酒缸空酒甓嗡嗡作响。缸和甓都是陶制的大盛器,能使它们嗡嗡作响的一声吼,一定很响,气势也一定很大,这正是前面所说的“汹汹崩屋”。“崩屋”之声自然能震缸震甓,使之嗡嗡作响。这一声吼,吼出了英雄武松的气势和声威。“武松到店沽酒”,正是景阳冈打虎的前奏。施耐庵作品主要用喝酒量大、一喝十八碗来突出武松的威武。而这里,柳敬亭让武松一跨进酒店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气势。“蓦地一吼”,震山撼岳。这样的发挥创造,正是为后面的打虎壮举张目。这看起来是个小小的细节,却关系到人物性格的刻画,所以,正是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筋节处”。柳敬亭在这小小的“筋节处”着意渲染,而张岱更注意到了这渲染的艺术效果,称赞它是“闲中著色”。“闲中著色”,就是在看来并不紧要的地方着力描绘,而实际上,这样的描绘,正有利于更好地展示人物性格。“闲中著色”,就它在非紧要的地方着力描绘这一点来看,是细腻,但从它更有利于展示人物性格,起到了别的地方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来看,则是简洁。

文章第二段,从创造发挥、细腻简洁、抓住关键着意渲染等方面生动地写出了柳敬亭高超的说书艺术。至此,张岱意犹未竟,接下去又从听众的态度,柳敬亭说书的神态举止、语言风格等方面加以描写、分析和评价。这就是文章的第三段。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舌死也。

这一段分三层写。第一层主要写柳敬亭说书时听众的态度。“主人”,指聘请人,他“十日前送书帕下定”,好不容易请得柳敬亭到家,这时他屏心静气地坐着,集中精力专心听柳敬亭说书。主人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情并非仅仅在听书过程中,柳敬亭开始说书前,他就已经“屏息静坐”,肃然等待了。这时,柳敬亭方才启齿发语,演说故事。“彼”,指柳敬亭;“掉舌”,指开始说书。柳敬亭说书,一看到听众不专心或疲倦了,当即收场,任主人如何恳求,他决不再开口。这说明了柳敬亭十分讲究说书的艺术效果。

第二层,写柳敬亭说书的习惯爱好,举止神态。三更夜静,抹净桌子,剪去灯花,灯明几净。柳敬亭与主人素瓷清茶,默默品味。“素瓷”,白色瓷器,这里指白瓷茶具;“静递”,默默递送。柳敬亭最爱在这幽静的时候,在这种悠雅的环境气氛中,徐徐启唇,缓缓演叙,充分地表露出一付闲雅的神态。

第三层,多方面地分析评价柳敬亭的说书艺术。“疾徐”,指演说有快有慢;“轻重”,指声音或轻或重;“吞吐”,指言语可滞可畅;“抑扬”,指音调时低时昂。这些都按照艺术表达的需要,恰到好处。“入情”,是打动人心,令人感动;“入理”,是不脱离生活实际,符合艺术真实。正是这样,柳敬亭才创造出了优美的艺术境界。“筋”和“骨”应该是指艺术的深处,是艺术作品令人感动的主要环节,类似于上文说的“筋节处”,但不象“筋节处”那样外在,而是内在的深沉的,是意境。进入了意境,说书自然就能打动人心。张岱这里评价柳敬亭说书,从形式到内容,由内容到意境,同样也是“入情入理,入筋入骨”。“齰舌”,一般人惊羡别人才高,感叹自己无能,往往习惯性地啧嘴或吐舌。摘来天下所有说书人的耳朵来听说书,他们都会因为惊羡柳敬亭的说书艺术、惭愧自己的无能而齰舌致死。可以说,这是对柳敬亭说书艺术的最高评价了。

文章到此,对柳敬亭的说书艺术,从抽象到具体,又由具体到抽象,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了描写、介绍、分析和评价。张岱领我们听柳敬亭说书,分析他的说书艺术,使我们愈来愈感到这位长相丑陋的柳麻子富有内在美。大概正是出于这种由丑到美的感受,张岱呼应第一段,写出最后一段关于柳敬亭神态美的文字。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还是“貌奇丑”的“柳麻子”,当了解了他的说书艺术造诣,知道他是一位艺术美的创造者,发现了他身上所蕴含的内在美,人们注意的就不再是他的容貌丑,而是他说书时的神态美了。“口角”、“眼目”,指代柳敬亭说书时的面部表情;“波俏”,是说风趣动人;“流利”,是说机灵生动。素洁无华的衣着又给人一种恬淡舒适的感受。“婉娈”,一般是形容女子容颜体态的美好,这里也用来写柳敬亭,说明在人们眼中,柳敬亭跟美丽动人的歌妓王月生一样令人喜爱,受人欢迎。

整篇文章着力刻画了柳敬亭这一人物形象,从写他的外貌丑,到揭示他丰富的内在美,再写到的神态美。张岱不仅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而且通过这个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美学道理:事物的外在丑可以被事物本身的内在美冲淡,事物的内在美可以使人们的审美感受发生变化,忽略它的外形丑,而更多地注意搜寻其丑陋的外形中所体现的内在美的因素。正是这种原因,内在美而外形丑的事物,在人们的感受中仍然是美的。而这种美的规律,最本质地体现在人的身上。

张岱揭示柳敬亭丰富的内在美,主要是通过描写他的说书艺术。这篇文章的贡献更在于介绍、分析和总结了柳敬亭的说书艺术经验,使我们今天得以比较全面清楚地了解柳敬亭的说书艺术成就。有关柳敬亭说书艺术的史料并不多,象这样有介绍有描写,由具体到抽象,而且很好地分析评价的史料更是凤毛麟角。而文中的“微入毫发”、“找截干净”、“闲中著色”、“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等等,既是对柳敬亭说书艺术的分析概括,又体现了张岱自己的文艺观点,也是研究张岱文艺思想的重要材料。

总之,张岱这篇《柳敬亭说书》,无论从文学上、艺术上,还是从美学上来看,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文章。

作文五:《《柳敬亭说书》译文》800字

柳 敬 亭 说 书

作者:张岱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南京柳麻子,面色黄黑,满脸长着疮疤、小疙瘩,行动随随便便,身体象木偶一样呆板。他善于说书,一天说书一回,定价一两银子。请他的人在十天前送去请贴、定金,约好时间,他经常不得空。南京同时有两个走红的人,就是王月生、柳麻子。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槃,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我听他说景阳冈武松打虎,与《水浒》的描述大不相同。他描写刻画,细致入微,但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他的吆喝声有如巨钟,说到关键地方,大呼叫喊,声音震得房屋象要崩塌一样。他说武松到酒店买酒,店内没有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坛都嗡嗡作响,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方着力渲染,细致到这个地步。主人一定要不声不响地静静坐着,集中注意力听他说,他才开口;稍微看到奴仆附着耳朵小声讲话,听的人打哈欠伸懒腰、有疲倦的样子,他就不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每到半夜,抹干净桌子,剪好灯芯,静静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给他,他就慢慢地说起来,声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断或续,或高或低,说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把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使他们仔细听柳敬亭说书,恐怕都会惊叹得咬舌死去呢!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着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齚舌死也。

柳麻子相貌十分丑陋,但是他口齿灵利,眼神流动,衣服雅静,简直与王月生一样地美好,所以他们的声价正好相等。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柳敬亭说书》

2002/11/30

作文六:《说书家柳敬亭怎样说书?》1700字

游侠髯麻柳敬亭,诙谐笑骂不曾停;重逢快说隋家事,又费河亭一日听。——冒襄《赠柳敬亭》明末清初的说书家柳敬亭,书艺高超,他“继来人之余绪,开后代之先河”,“至今说书人都尊他为祖师”(陈灵犀《弦边双楫》)。而且他为人侠义,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同情复社士子,还想利用宁南侯左良玉对他的信任在南明王朝内部做些团结工作,因而得到不少文人的嘉许。黄宗羲、吴伟业、钱谦益都为柳敬亭作过传,更多的人或以诗文相赠,或在诗文中记载了柳敬亭的其人其事,冒襄《赠柳敬亭》诗即为其中的一首。虽然柳敬亭晚年依旧和大多数艺人同样潦倒江湖,不知所终;但有关他的文字资料却比任何一个曲艺艺人都要多。尤其是清代剧作家孔尚任把他作为颂扬的形象写人《桃花扇》后,柳敬亭更将以一个正直艺人的艺术典型而长存于世。

说书是语言的艺术,研究说书当然要研究说书语言;然而柳敬亭到底是用什么语言说书的?却是一个难以定论的有趣问题。柳敬亭生于苏北泰州,在泰州长到十五岁,本人无疑操泰州方言;流落在安徽盱眙开始说书,盯眙方言和泰州方言近似。在南京演出时听众很普遍,“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张岱《陶庵梦忆》)。左良玉在武昌卧病时命柳敬亭每夕于病榻前“张灯高坐,谈说隋唐间遗事”(钱曾《注钱谦益诗》);左良玉是山东临清人。柳敬亭又曾为苏松提督马进宝招致署中说了一段时间的书(褚人获《坚瓠秘集》);马进宝是山西愿州人。公元1662年后,柳敬亭曾在北京、天津一带活动,座上听客自不乏北方人,都对其书艺表示欣赏。安徽、山东、山西、河北等省的语言和南京话、苏北话同属官话语系。据此推断,柳敬亭以苏北方言为主,兼以苏北官话说书的可能性比较大,当归今日之扬州说书系统。但从另外一些材料看,却又似乎是属于吴语语系的苏州说书系统。柳的老师是松江人莫后光,柳学艺结束后“之扬州,之杭,之吴,吴最久”,长期在苏州一带演出;左良玉死,他又“复来吴中”(吴伟业《柳敬亭传》),“上街头理其故业”(黄宗羲《柳敬亭传》)。又曾到常熟献艺(周容《春酒堂文集》),去绍兴表演(朱一是《梅里诗辑》);这两处地方扬州说书是根本不通行的。清人袁学澜《续姑苏竹枝词》更把柳敬亭说书和《纳书楹曲谱》、十番锣鼓同列为苏州特色文化。近人刘禹生《世载堂杂忆》中说到辛亥革命时在他家杂书中发现“柳下说书八本”,阅读之后“乃笑曰:苏州说书者,如得柳麻子秘传,必居为奇货也”。不言“扬州说书者”,似乎他是从脚本中看到了和苏州说书的明显关系。

柳敬亭说书是只说不唱,且是有说有唱?又是一个有趣味的问题。褚人获《坚瓠秘集》说“柳敬亭以说平话擅名”,王士祯《分甘余话》也写他“踞右席说评话”。阎尔梅等人听柳敬亭说书后称其为“说史”、“小说”、“稗官家言”、“谐谈”等,也多为评话的意思。钱谦益、张岱都描写过柳敬亭说书时的宏大气派,书目又是《隋唐》、《水浒》、《三国》、《岳传》等,亦似为评话,以评话之概念度之,自为只说不唱。但黄宗羲《柳敬亭传》说他在南明灭亡后,“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则又是以“檀板”为乐器,似应有唱。朱一是记柳敬亭表演的诗曰:“突兀一声裂云霄,明珠万斛错落摇,似断忽续势缥缈,才歌转泣气萧条”,亦似对歌唱的描写。余怀则干脆称“柳敬亭以谭词”(《板桥杂记》)。王汝玉《读板桥杂记咏其事》更曰“尽识弹词柳敬亭”。曲艺史家周良认为余怀“可能是据《桃花扇》的说法”,而“《桃花扇》本身是戏曲”,“不能据此为准”。(《苏州评弹旧闻钞》按语)这里牵涉到《桃花扇》中对柳敬亭说书的描写是否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问题。说书史家陈汝衡认为“那只不过是剧作家的想象之谈”,“是孔尚任杜撰的”。(《大说书家柳敬亭》)诚然,孔尚任要将柳敬亭人戏,自要将他戏曲化一番,如《余韵》一出中柳敬亭以盲女弹词调唱一曲《秣陵秋》,就不会确有其事。可是孔尚任曾在和柳敬亭相熟的冒襄等人处收集过创作材料,不可能对其说书之状一无所知而全靠“想象”。如剧中持鼓板说书一节,于戏实无杜撰之必要;因为不持鼓板、不唱,戏也照样发展。且剧中“寸板儿软手频摇”句,和黄宗羲“檀板之声无色”句也可队互为印证。故而陈灵犀认为“前人记载,决非虚传”,柳敬亭“的确经常在书坛上唱”,“不过他的唱并不就如现在的弹词,抱着琵琶、弦子弹唱”。(《弦边双楫》)他和周良、陈汝衡等的观点是不同的。

作文七:《从《柳敬亭说书》谈起》2000字

《柳敬亭说书》一文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辅助教材《传记选读》中,它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一文在中国文学史中是以小品文的身份出现的。小品一说,与今之流行的综艺形式大不相同。明代王纳谏在《叙苏长公小品》中提及“小品”一词时认为:“人于万物,大者取大,小者取小。诗文亦然……余读古文辞诸舂容大篇者,辙览弗竞去之。噫嘻,此小品之所辑也!,,故而,“小品”的概念是与古人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相对立的。

故而《柳敬亭说书》一文篇幅短小,用词凝练,却情趣盎然。张岱单单浓墨勾勒了柳敬亭说书的精彩场景,便足令人啧啧称奇。《柳敬亭说书》一文被《传记选读》收录,实际上并非志人,而仅仅是截取了柳敬亭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瞬间,与柳敬亭传奇的一生相比可谓芥子微尘。根据清初黄宗羲《柳敬亭传》中所言,柳敬亭生活的时代背景是明末,正是明朝将灭未灭、世事动荡乱离之时。故而本为泰州“犷悍无赖”的曹敬亭,十五岁失手杀人后,改换姓氏,流寓金陵。为宁南伯左良玉赏识,纳入军中为职。左良玉战死后,柳敬亭又重回南京,依旧说书为业。

与一般游走江湖的卖艺人不同,柳敬亭的军旅经历已经让他被明末金陵一代文人士子接纳,柳麻子说书固然精彩,但其声名离不开士族阶层的提携。例如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就曾赠诗于他:“忆昔孤军鄂渚秋,武昌城外战云愁。如今衰白谁相问,独对西风哭故侯。”冒襄在诗后注解为“赠敬亭,并吊宁南,可作羽声歌之”。

而名噪一时的大儒钱谦益更有《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此诗讲述了柳敬亭感左良玉知遇之恩,在其死后,柳敬亭作画纪念之事。所谓“白衣残客哭江天,画象提携诉九泉。舌端有锷肠堪断,泣下无珠血可怜。柳生柳生吾语尔:欲报恩门仗牙齿。凭将玉帐三年事,编作金陀一家史。此时笑噱比传奇,他日应同汗竹垂。从来百战青磷血,不博三条红烛词。千载沉埋国史传,院本弹词万人羡。盲翁负鼓赵家庄,宁南重为开生面”。盖因柳敬亭浪迹金陵时,正是中原战乱,大批士族官绅南下避难之时。吴梅村的《柳敬亭传》较黄宗羲之文对此记载更为详细:“当是时,士大夫避寇南下,乔金陵者万家。”而这些避难的士大夫,因柳敬亭所说多为“豪滑大侠草泽亡命”的其人其事,加上柳敬亭本身多慷慨悲歌之气,谈吐进退无一不当,故而常有知音之赏。而柳敬亭少年豪侠,故而在左良玉军中,也并非总以口舌逞能。如吴梅村记载,他曾为了调停杜弘域军与左良玉军的矛盾,单人独骑至杜氏军营中斩杀数人。这就不是一般江湖艺人或者文人幕僚可以完成的工作。

左良玉死后,柳敬亭重回草莽之身,立志反清的气节,又被当时遗民文人激赏。明清易代之际,当许多士子文人犹在仕清还是殉明的泥淖中徘徊不定时,柳敬亭却丝毫不介意生计落魄,俨然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写照。只是柳敬亭死后,一贫如洗乃至无钱下葬,钱谦益的《为柳敬亭募葬地疏》就是为他筹钱购买归葬地而作。这也是钱谦益位列贰臣、毁誉交加的矛盾之处:一方面他出仕清朝,在民族气节上甚至不如爱妾柳如是;另一方面又愿意积极利用自己的声望,为那些因为守节不仕的遗民隐士筹划募款,雪中送炭。如此作为又当值得人们重视。

实际上,人生立场的复杂并非钱谦益一人独有。柳敬亭本人亦然。他的人生伯乐左良玉曾在崇祯元年参与宁远兵变,袁崇焕赶至宁远镇压叛乱后,左良玉被撤职,只因崇祯朝局动荡,才被重新启用,于崇祯十七年(1644)封宁南伯。崇祯帝死后,左良玉加入南明朝廷,弘光元年举兵传檄马士英,兵败而亡,其子左梦庚率军投降清廷。而柳敬亭在左良玉帐下任职期间,曾为其引荐阿附阉党、谗害士子、与马士英狼狈为奸的阮大铖。可见与柳敬亭往来交游者,除了左良玉、钱谦益这样毁誉参半的人物,还有阮大铖这样声名狼藉、德行不堪之徒。盖因柳敬亭本为江湖客,三教九流,权贵士族,都在他的交友范围内。而阮大铖本就有一定艺术造诣,寓居南京时,阮府中的歌伎班子就极为有名。《桃花扇》中就描写了复社众士子们先邀阮家乐班演出,借阮家伶人之面,将怒斥阮大铖的事实展露无疑。而柳敬亭本为说书人,故而与阮大铖的往来,也是情有可原。

“咄汝青衫叟。阅浮生繁花萧瑟,白衣苍狗。六代风流归抵掌,舌下涛飞山走。似易水歌声听久。试问于今真姓氏,但回头笑指芜城柳。休暂住,谭天口。当年处仲东来后。断江流、楼船铁锁,落星如斗。七十九年尘土梦,才向青门沽酒。更谁是、嘉荣旧友。天宝琵琶宫监在,诉江潭、憔悴人知否?今昔恨,一搔首。”在曹贞吉写给柳敬亭的《贺新郎》一词中,千古兴亡事,但教后人说的意绪展露无疑。明末的局势风云诡谲,故而无论是甘于贫贱的隐士遗民,还是再入仕途的贰臣降将,都有些许难言之隐。贫贱不能移者,必须面对家族的没落、学术的失传。而耽于富贵者,虽衣食无虞,却饱受良心的折磨与道德上的痛苦。今日是,明日非,应该说,正是这样的乱世既带给柳敬亭这样的小人物诸多不幸,却也成就了他创造一番奇遇、留下一段传奇的人生际遇。

作文八:《从《柳敬亭说书》谈起》2900字

《 柳敬 亭说 书》 一文 收 录在 苏教 版高 中语文辅 助教 材《 传 记选读 》 中, 它选 自张岱 的《 陶庵 梦  忆》 。 《 柳 敬亭说书》 一文在 中国文学史中是 以小 品文 的身份 出现的。 小 品一 说 , 与今 之流行 的综艺

形式大不相 同。明代 王纳谏 在《 叙苏长公小 品》 中提及 “ 小 品” 一词时认 为 : “ 人于万物 , 大 者取大 ,

小者取小 。 诗 文亦然……余读古文辞诸舂容 大篇者 , 辙览弗竞去之 。 噫嘻 , 此小品之所辑也 ! ”故

而, “ 小 品” 的概念是 与古人庄重古板 的“ 高文 大册 ” 相对立的 。

故 而《 柳敬亭说 书》 一文篇幅短小 , 用词凝练 , 却情趣盎 然 。张岱单单 浓墨勾勒 了柳敬 亭说书  的精彩场景 , 便 足令人啧啧称奇 。 《 柳 敬亭说书》 一文被 《 传记选读 》 收录 , 实际上并非志人 , 而仅仅

是截取 了柳敬 亭生活 中最常见 的一个 瞬间 , 与柳 敬亭传奇 的一生相 比可谓芥 子微 尘。 根据清初黄

宗羲《 柳敬亭传 》 中所 言 , 柳 敬亭生活 的时代背景是 明末 , 正是 明朝将 灭未灭 、 世事动 荡乱 离之时 。   故而本 为泰州 “ 犷悍无赖” 的曹敬亭 , 十五岁失 手杀 人后 , 改换姓 氏, 流寓金 陵。 为宁南伯左 良玉赏

识, 纳入 军中为职 。左 良玉战死后 , 柳敬亭 又重 回南 京 , 依 旧说书为业 。   与一般游走江湖 的卖艺人不 同 , 柳敬亭 的军旅经历 已经让他被 明末金 陵一代 文人士子接纳 ,

柳麻 子说书 固然精彩 , 但其声名离不 开士族阶层 的提携 。 例如明末 四公子之一 的冒襄就 曾赠诗 于

他: “ 忆 昔孤军鄂渚秋 , 武 昌城外 战云愁 。如今衰 白谁相 问 , 独对 西风哭故侯 。” 冒襄在诗后 注解 为  “ 赠 敬亭 , 并 吊宁南 , 可作羽声歌之 ” 。

而名噪一 时的大儒钱谦益 更有《 左 宁南画像 歌为柳 敬亭作》 , 此诗讲述 了柳敬亭感 左 良玉知

遇之恩 , 在其死后 , 柳敬亭作 画纪念之 事。 所谓 “ 白衣残客哭江天 , 画象提携诉 九泉 。 舌端有锷肠堪  断, 泣下无珠血可怜 。柳生柳生吾语尔 : 欲报恩门仗牙齿 。凭将玉帐三年事 , 编作金 陀一家史 。此

时笑 噱 比传奇 , 他 日应 同汗竹垂 。从来百战青磷血 , 不博 三条 红烛词 。 千载沉埋 国史传 , 院本 弹词

万人羡。 盲翁负鼓赵家庄 , 宁南重 为开 生面” 。 盖 因柳敬 亭浪迹金陵时 , 正是 中原 战乱 , 大批 士族 官  绅南下避难之时 。 吴梅村 的《 柳敬亭传》 较黄宗 羲之文对此记载更为详 细 : “ 当是 时 , 士大夫 避寇南

下, 乔金陵者万家 。” 而这些

避难 的士大夫 , 因柳敬亭所说 多为“ 豪滑大侠草 泽亡命 ” 的其人其 事 ,   加上柳敬亭本身 多慷慨 悲歌之气 , 谈 吐进退无一不 当 , 故 而常有知音之赏 。 而柳 敬亭少年豪侠 , 故

而在左 良玉军 中 , 也并 非总以 口舌逞能 。如吴梅村记 载 , 他 曾为 了调停杜 弘域军与左 良玉 军的矛  盾, 单 人独骑至杜 氏军 营中斩 杀数人。这就不是一般江湖艺人 或者 文人幕僚可 以完成 的工作 。   左 良玉死后 , 柳敬亭重 回草莽之 身 , 立 志反 清 的气 节 , 又被 当时遗 民文人激 赏 。明清 易代之

f   棚

m   ‘ g   L  ̄ a m & a   “ Ⅲ

《 嚣

痧 , ■ 、

_ 人

的声望 , 为那 些因为守节不仕 的遗 民隐士筹划募款 , 雪 中送炭 。如此作为又 当值得人们重视 。   实际上 , 人生立场 的复杂并非钱谦益一人独有 。 柳 敬亭本人亦然 。 他 的人生伯乐左 良玉曾在  崇祯元年参与 宁远兵变 , 袁崇焕赶至 宁远镇压叛乱后 , 左 良玉被撤职 , 只因崇祯 朝局动荡 , 才被 重

新启用 , 于崇祯十七年 ( 1 6 4 4 ) 封宁南伯 。 崇祯帝死后 , 左 良玉加入南 明朝廷 , 弘光元年举兵传檄 马  士英 , 兵败而亡 , 其子左梦庚率军投降清廷 。 而柳敬亭在左 良玉 帐下任职期 间 , 曾为其引荐 阿附阉  党、 谗害士子 、 与马士英狼狈为奸 的阮大铖 。可见 与柳敬 亭往来交游者 , 除了左 良玉 、 钱谦益这 样  毁誉参半 的人物 , 还有阮大铖这样声名狼藉 、 德行不堪 之徒 。盖 因柳敬亭本 为江湖客 , 三教 九流 ,

权贵土族 , 都在他 的交友范 围内。 而阮大铖本就有一定艺术造诣 , 寓居南京 时 , 阮府 中的歌伎班 子  就极为有名 。   6 花扇》 中就描写 了复社众士子们 先邀 阮家乐班演 出 , 借 阮家伶 人之面 , 将怒斥 阮

大铖 的事实展露无疑 。而柳敬亭本为说书人 , 故而 与阮大铖 的往来 , 也是情有 可原 。   “ 咄汝青衫叟 。阅浮生繁花萧瑟 , 白衣苍狗 。六代风流归 抵掌 , 舌下涛 飞山走 。似 易水 歌声 听

久。 试问于今真姓 氏, 但 回头笑指芜城柳 。 休暂住 , 谭天 口。当年处 仲东来后 。断江流 、 楼船铁锁 ,

落星如斗 。 七十九年尘土梦 , 才向青门沽酒 。 更谁是 、 嘉荣 旧友 。 天宝琵琶宫监在 , 诉 江潭 、 憔悴人

知否 ? 今昔恨 , 一搔首 。 ” 在曹贞 吉写 给柳敬亭 的《 贺新 郎》 一 词中 , 千 古兴亡 事 , 但 教后人 说的意绪

展露无疑 。 明末 的局势风云诡谲 , 故而无论是甘 于贫贱 的隐士遗 民 , 还是再入仕途 的贰 臣降将 , 都

有些

许难言之 隐。 贫贱不能移者 , 必须面对家族 的没 落 、 学术 的失传 。 而耽 于富贵者 , 虽衣食无 虞 ,   却饱受 良心 的折磨与道德上 的痛苦 。 今 日是 , 明 日非 , 应该说 , 正是这样 的乱世既带 给柳 敬亭 这样  的小人物诸多不幸 , 却也成就 了他创造一番奇遇 、 留下一段传奇 的人生 际遇。

有人只知道在人 生的道路上狂 奔, 结果 失去 了观 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   妻子正在厨房炒 菜。丈夫在她 旁边一直唠叨不停 : “ 慢些 。” “ 小心 !” “ 火太大 了。” “ 赶  快把 鱼翻过来 。 ” “ 快铲起 来 , 油放 太多 了! ” “ 把 豆腐整平一下 ! ” “ 哎呀! ” 妻 子脱 口而 出, “ 我

懂得怎样 炒菜。” “ 你 当然懂 , 太太 , ” 丈夫平静地答道 , “ 我 只是要让你知道 , 我在 开 车时 , 你

在旁边喋喋不休 , 我的感 觉如何 。”

学会体谅他人并 不困难 , 只要你 愿意认 真地站在 对方的 角度和立场看 问题 。

美   磐

f ’   U n i   r s i t y  f   “   P   ≮

l o t £

作文九:《《柳敬亭说书》读后感》2600字

《柳敬亭说书》读后感

(点评式)  《柳敬亭说书》选自晚明散文大家张岱的《陶庵梦忆》,文章选取柳敬亭说书的一个片段,细致描绘了柳敬亭高超独特的说书艺术。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展现出柳敬亭“善说书”的特点,首尾照应。从文章的内容看,《柳敬亭说书》一文也带有晚明小品文生活化、个人化的特点,体制上短小精悍,清俊灵巧,富有情韵。文章反映出作者日常生活的状貌及趣味,生活化气息浓厚,从平常与细琐处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领悟生活趣味的精旨妙意,体现了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柳敬亭说书》虽篇幅短小,然而结构内容上构思精巧,行文也极具艺术特色。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槃,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文章开头不立马谈柳敬亭说书,而是先描述说书人的外貌特征,是为给读者留下对柳敬亭的一个大体的映象。南京是柳敬亭呆的地方,这里率先点出他所在的地方,是为下文与南京另一大“行情人”对比做铺垫。在介绍柳敬亭时,全文用一个统一的称呼——“柳麻子”,很显然这个绰号缘于柳敬亭的相貌“满面疤槃”的特点。作者本要强调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却先“揭短”,介绍他相貌“奇丑”,“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说他行为散漫、呆板,还用不雅的绰号来称呼柳敬亭。

这样就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不太好的的映象。然而后文又着力描绘他“善说书”,欲扬先抑,让读者对柳敬亭“刮目相看”,使得对柳敬亭的赞扬效果倍增。同时,“柳麻子”的称呼也具有亲切感,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富有情韵,带有作者个人化的特点。善说书。总领下文,揭示全篇。柳麻子虽相貌不佳,但他“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这是一段间接描写,从他说书的惯例中可以看出柳敬亭十分受追捧。首先每天仅说书一回,就给一两银子,说明听众对他说书的技艺很认可;再者提前十天预定,也“常不得空”,也表明柳敬亭说书极受欢迎。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行情人”指极受欢迎的艺人,这里将柳麻子与南京有名的名妓相提并论,也从侧面反映出柳敬亭受欢迎的程度很高。名妓必定貌美,而柳麻子相貌奇丑,行为散漫,却能受到和名妓相同的追捧,可见其说书艺术必定不一般的高超。这里两下渲染柳敬亭说书的技艺高超,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为后文直接刻画他说书的艺术蓄势。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作者通过听书的实际经验来切身感受柳敬亭说书的技艺,富有生活化、个人化的气息。文中选取武松进店的片段进行描绘,直接描写他说书的技艺。听他说白文,“与本传大异”。说“白文”,只说不唱,并辅以相应的表情声势,不至于“与本传大异”。这里说明柳敬亭说书在参照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所创新,这也是他说书受追捧的原因之

一。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这是他有所

创新的具体体现,在“本传”的基础上,柳敬亭做到既“微入毫发”又“找截干净”。他能根据故事“描写刻画”,进行加工,使说的“书”既细致又简洁,这种创新和改变是其说书受欢迎的原因。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刻画柳敬亭说书做表情声势的技艺。柳敬亭模仿武松进入酒店的吆喝声,“勃夬声如巨钟”,“叱咤叫喊”,“汹汹崩屋”,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现柳敬亭声音刚猛洪亮的特点。在关键的地方添加表情声势,绘声绘色地描绘故事,也是柳敬亭说书的独特之处。闲中着色,细微至此。两句作结。柳敬亭善于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方着力渲染,细致入微。这就是柳敬亭不一般的说书技艺。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 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柳敬亭因有独特而高超的说书艺术,说书时也善于营造“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效果。必定等主人“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做好听他说书的准备,“洗耳恭听”时,才肯开口。但当柳敬亭稍微看到下人中有人低声耳语或者伸懒腰,面露倦色时就不说了,因而要他说书也不能勉强。这反映柳麻子虽是一介说书艺人,说书时也要维护他作为一个职业说书人的尊严。这也是柳敬亭的品性中令人敬佩的一面,即有强烈的自尊,尊重自己的劳动。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这里可以看出柳敬亭很重视说书的环境和氛围,营造合适的说书和听书的氛围也是他说书独特而有魅力的地方。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直接

描写柳敬亭说书时善于把握说书的节奏快慢、语调抑扬以及故事的情节发展等。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齚舌死也。间接描写,在作者心中,柳敬亭说书技艺的独到之处是其他说书人不可比拟的,盛赞柳敬亭。说世上其他人听到柳敬亭说书,“不怕其不齚舌死也”这样的形容说辞带有作者个人生活的特点,情韵丰富,凸显出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调。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提到柳麻子相貌奇丑,提到他与名妓王月生“同其婉娈”,首尾呼应。柳麻子相貌十分丑陋,但是他口齿伶利风趣,眼神流动,衣服恬静,简直与王月生一样地美好,声价正好相等。柳敬亭说书的艺术弥补了他相貌丑陋的不足,竟至于与王月生同样美好,大概是带给了人们同等的艺术享受吧。

译文或注释:

南京柳麻子,面色黄黑,满脸长着疮疤、小疙瘩,行动随随便便,身体象木偶一样呆板。他善于说书,一天说书一回,定价一两银子。请他的人在十天前送去请贴、定金,约好时间,他经常不得空。南京同时有两个走红的人,就是王月生、柳麻子。

我听他说景阳冈武松打虎,与《水浒》的描述大不相同。他描写刻画,细致入微,但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 并不唠唠叨叨。他的吆喝声有如巨钟,说到关键地方,大呼叫喊,声音震得房屋象要崩塌一样。他说武松到酒店买酒,店内没有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坛都 嗡嗡作响,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方着力渲染,细致到这个地步。

主人一定要不声不响地静静坐着,集中注意力听他说,他才开口;稍微看到奴仆附着耳朵 小声讲话,听的人打哈欠伸懒腰、有疲倦的样子,他就不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每到半夜,抹干净桌子,剪好灯芯,静静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给他,他就 慢慢地说起来,声

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断或续,或高或低,说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把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使他们仔细听柳敬亭说书,恐怕都会 惊叹得咬舌死去呢!

柳麻子相貌十分丑陋,但是他口齿灵利,眼神流动,衣服雅静,简直与王月生一样地美好,所以他们的声价正好相等。

作文十:《专题六柳敬亭说书柳敬亭传知能优化演练》4500字

[学生用书P71~P73]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黧黑/黎明  形骸/核实  叱咤/姹紫嫣红 ......

B.沽酒/砧板  蓦地/开幕  空甓/瓮瓮有声 ......

C.呫哔/喧哗  剪灯/煎熬  恬静/恬不知耻 ......

D.疤癗/蓓蕾  谛听/并蒂  婉娈/鸾凤和鸣 .....

解析:选D。A项,lí,hái/hé,chà;B项,ɡū/zhēn,mò/mù,pì/wènɡ;C项,bì/huá,jiǎn/jiān,tián;D项,lěi,dì,luá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犷悍/旷达  盱眙/危殆  湍急/简练揣摩 ......

B.缙绅/溍水  皖帅/东莞  戏谑/欢嗢噱 ......

C.文檄/缴税  吾侪/济南  镖局/耳剽口熟 ......

D.飒然/五卅  檀板/龙潭  亥时/鸟悲兽骇 ......

解析:选D。A项,ɡuǎng/kuànɡ,yí/dài,tuān/chuǎi;B项,jìn,wǎn/ɡuǎn,xuè/jué;C项,xí/jiǎo,chái/jǐ,biāo/piāo;D项,sà,tán,hài。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犷悍  倾动  慕府  凝神定气

B.揣摩  涕泣  喟然  欢嗢噱

C.期月  缙绅  皖帅  使参机秘

D.文檄  飒然  檀板  设意修辞

解析:选B。A项,“慕府”应为“幕府”;C项,“机秘”应为“机密”;D项,“修辞”应为“修词”。

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

B.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C.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D.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

解析:选B。目,名词用作动词,看,看到。

二、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柳敬亭传

黄宗羲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

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

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滑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句:勾画 .

B.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简:简单 .

C.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目:看待 .

D.援古证今,极力为之援:引用 .

解析:选B。简:选择。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A.. 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其技鸣此子机变,可使以.B.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

如优孟摇头而歌. C.哀乐具和乎其前子言未发而.

使人来闻其.D. 其豪滑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

解析:选A。A项,两个“之”都当“到”讲。B项,用;认为。C项,表修饰关系;表转折关系。D项,代词,他,代宁南;那些。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柳敬亭说书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

①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②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 ③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 ④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 ⑤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解析:选C。③是侧面描写。④不是表现说书技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敬亭机智灵活,后来又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B.柳敬亭说书技艺达到精妙程度后,先后到了盱眙、扬州、杭州、金陵等地,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C.宁南伯结识柳敬亭后,感觉相见恨晚,并且让他在府中担要职,因此军中官员也不敢轻视柳敬亭。

D.宁南死后,柳敬亭上街头重操旧业,他结合在军中的见闻,使得说书造诣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

解析:选B。时序颠倒,到盱眙是在柳敬亭说书技艺达到精妙程度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董解元

王 刚

董解元这位在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至今连名字也不为人知晓,所谓“解元”,是当时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未必就是科举中的乡试第一名。元代戏曲家钟嗣成的戏剧史料专著《录鬼簿》中记载:“董解元,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故列诸首云。”这是现今关于董解元生平的几乎唯一可靠的资料。

历史资料如此匮乏,我们不得不从《西厢记》诸宫调的本身来寻找作者生活和思想的某些痕迹。《西厢记》诸宫调开篇的“引辞”和“断送引辞”中说:“携一壶儿酒,戴一枝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整金冠])。“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今古,圣朝难遇”([般涉调·耍孩儿])。当然,这些曲子也不能作为信史看待,因为诸宫调作品的开端,大约都有一些劝人及时行乐的片断,用以招徕观众。

《西厢记》诸宫调的题材,源于唐代元稹带有自传性质的传奇《莺莺传》。在《莺莺传》问世后的四百年间,各种文学体裁竞相描摹,但情节、思想仍没有超出《莺莺传》的范畴。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问世,才使这古老的故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张生不再是“始乱终弃”的负情人,而是一个对爱情始终不渝的追求者;崔莺莺也不再是一个自怨自艾、逆来顺受的弱女子,她经历了痛苦的心理过程,在爱情的感召下最终与张生双双出走。董解元还加强了红娘在故事中的分量,作为崔、张爱情的推动和促成者,受到作者的热情歌颂。崔老妇人在《莺莺传》中几乎没有任何活动,而在《西厢记》中则像一片阴影,时刻笼罩和威胁着崔、张爱情,体现了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束缚。

《西厢记》诸宫调创造了自己的整体语言特色:古朴而不失风韵,典雅而不失通俗,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成为诗词之后,语言上一种新的突破,成为有元一代效法的榜样。可以说,没有《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就没有其后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成就。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董解元的名字无人知晓,因为史料匮乏而无从查考。

B.“解元”的称谓,不一定实指科举乡试的第一名。

C.钟嗣成认为,诸宫调的体裁是董解元开创的,所以把他列为第一。

D.钟嗣成也是戏剧家,且所处的时代与董解元相去不远,所以他的记载比较可信。 解析:选A。是因为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记载他的生平、名字。

10.从《西厢记》诸宫调开篇的“引辞”和“断送引辞”,能看出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哪些痕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归纳概括。

答案:比较落魄,没有做官;生活疏懒、散漫,对现实不满;致力于创作诸宫调。

11.简要概括《西厢记》诸官调取得的成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西厢记》诸宫调源自元稹的《莺莺传》,但经过董解元的再创作,面貌焕然一新。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丰满,故事情节更为曲折。语言上有了新的突破,成为有元一代效法的榜样。阅读第三、四、五自然段,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归纳。

答案:(1)思想内容上:改变了《莺莺传》中张生的“始乱终弃”。使得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情节更为曲折。(2)创造了自己的整体语言特色:古朴、典雅,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成为诗词之后,语言上一种新的突破,成为有元一代效法的榜样。

三、语言运用

12.有人建议废除现在大陆通用的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并提出了三个理由:①简化汉字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愛”里有个“心”,简化后成了“无心之爱”;②现在很多人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不能再说繁体字难认难写,不利于传播了;③现在台湾地区依然用繁体字,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 下面是针对第一个理由提出的反驳,请参照这一示例,从第二、第三两个理由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反驳。要求理由简洁明了,句式大致相当。

示例:“爱”字里有心就真有爱了吗?一个人有没有爱心,不在他怎样写字,而在他怎样做人。

答案:(示例一)用电脑打字就不用先认先写了吗?文字是否难认难写,不在使用什么工具,而在文字本身的繁简。

(示例二)用了繁体字就能使两岸统一了吗?两岸能不能统一,不在写字用简用繁,而在思想感情是否和谐一致。

13.下图为“山东地震救援志愿者徽章”,请就其寓意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徽章由“心形”“手形”“白鸽”“绿叶”“志愿者”等元素构成的。“心形”代表志愿者的爱心和热情。“手形”代表志愿者伸出援助之手及其奉献精神。“白鸽”代表志愿者的纯洁心灵。“绿叶”代表生命,揭示救援的真正意义。“志愿者”三字明显标识抗震救灾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