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 > 近十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以2011—2021年CNKI收录的321篇论文为样本*

近十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以2011—2021年CNKI收录的321篇论文为样本*

时间:2023-02-09 18:50: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冯祥强 黎 瑛

(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1986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为“教育研究院”)获批设立了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与调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数量不断增加、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高层次的学术和管理人才,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研究繁荣创新及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在读期间科研品质和创新素养的最高体现,而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学术能力、学术思维、学术视野和学术情怀的集中表达[1],影响着学位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考察与探究是洞悉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状况以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其不仅可以反映出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所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潜在力量和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尝试以近十年(2011—2021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探究其选题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希冀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未来科研选题等提供启发和思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信息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为前提,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平台,以“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高级检索并精确设置“学科专业名称=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11年—2021年”(具体检索日期为2021年12月21日),最终检索到321篇有效文献,其院校分布及占比情况依次分别是:苏州大学55篇(17.13%)、南京大学49篇(15.26%)、湖南师范大学47篇(14.64%)、西南大学42篇(13.08%)、华东师范大学41篇(12.77%)、华中科技大学32篇(9.97%)、华中师范大学17篇(5.30%)、南京师范大学15篇(4.67%)、厦门大学14篇(4.36%)、上海师范大学5篇(1.56%)、浙江师范大学2篇(0.62%)、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各1篇(0.31%)。历时性地看,随着博士点数量的增加,2011—2021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见图1),其原因可能有:一是部分高校未与CNKI相关机构合作而建立自己专有的学位论文数据库;
二是高校加大对博士生的质量监管力度(如未达到学校毕业要求而延期);
三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高校未能及时或延时上传优秀博士生毕业论文。

图1 2011—2021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数量 年度变化趋势图

专业领域的文献研究应该在捕捉研究外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精准反映研究领域全貌,也才能真正起到概括归纳、评价分析、引领导向等专业文献分析的真正学术价值[2]。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根据研究目的,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所需的文献进行查找、梳理、编码、分类、剖析,并以Excel为辅助工具对所获取的所有文献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绘制成表。

(二)概念厘定与分析指标

何谓“选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尚且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从静态角度看,郑刚强等认为“选题”是“论文作者选择的课题或论题,规定了研究的目标、范围,或是论文所要写的具体问题”[3]。从动态角度看,张红霞认为“选题”是指“遴选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选择课题、提出论题、确定题目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由大到小、由笼统到具体,一个课题可以分解成多个论题,一个论题又可以细化为若干题目”[4],除此之外,裴娣娜认为“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包含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两方面内容,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5]。综观上述,本研究认为,选题是一个经过反复调适和确证研究问题的过程,其规定了所要进行的科学研究的主题、层次以及方法。囿于篇幅,本文仅从研究主题这一指标进行选题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尚未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图式,国内外学者对此也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譬如:英国学者马尔科姆·泰特(Malcolm Tight)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分为教与学、院校管理、学生经验、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系统政策、课程设计、学术工作和高深知识等8类[6];
我国学者别敦荣教授则划分成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招生考试与就业、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民办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学校德育以及高等教育法律14类[7];
等等。笔者对从知网中检索到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等进行阅读和判断,然后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分类统计。

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变化且具有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是动态的且不是一成不变的,高等教育研究主题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而产生变化,故而在已有研究分类基础上作出调整和完善,从而确定本研究主题分类框架,如表1所示。笔者根据百分比情况将11大主题分成3个聚类,其中比例在10%以上(不含10%)的主题集合称为“聚类1”,比例在5%~10%(不含5%)之间的主题集合称为“聚类2”,比例在5%及其以下的主题集合称为“聚类3”。现就各个聚类作具体解读和分析:

表1 2011—2021年高等教育学博士 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布

聚类1:此聚类集合的子集有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高校管理研究、高校教师与学生研究。第一,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共计46篇文献,比重约为14.33%,在近十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中所占比例最大。其包括的子主题依次分别是国外高等教育(34篇)、港澳台高等教育(7篇)、中外高等教育比较(5篇)。“国外高等教育”子主题对美国(13篇)、英国(3篇)、日本(3篇)、俄罗斯(1篇)、越南(1篇)、印度尼西亚(1篇)、印度(1篇)、乌克兰(1篇)、文莱(1篇)、泰国(1篇)、斯里兰卡(1篇)、马来西亚(1篇)、肯尼亚(1篇)、喀麦隆(1篇)、柬埔寨(1篇)、加纳(1篇)、比利时(1篇)等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进行研究。由此表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注重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研究而轻视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研究。“港澳台高等教育”子主题研究了中国香港地区(3篇)招生考试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以及大学章程与组织文化;
探讨了中国澳门地区(2篇)高等教育扩展逻辑与发展策略;
考察了中国台湾地区(2篇)高等教育辩学模式以及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外高等教育比较”子主题的内容主要是中美(2篇)专科医师培养模式与教师聘任制度比较、中越(2篇)20世纪80年代后“苏式”高等教育转型与佛教高等教育比较。第二,高等教育史研究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史(29篇)和外国高等教育史(12篇)两个子主题。在“中国高等教育史”子主题中,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研究了张楚廷高等教育思想(包括五I课程思想、大学管理思想等)(5篇),尤其是着重探讨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18篇),如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影响因素、大学训育训导制、教会大学中籍校长和外籍校长、研究院所发展及职能、教科书发展历程、国立大学校长结构及角色等等。而在“外国高等教育史”子主题中,高等教育学博士生主要研究了西方学者(德里克·博克、欧内斯特·博耶、弗莱克斯纳)的高等教育思想和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特征等。第三,高校管理研究主题包含了院校研究(13篇)、高校治理(9篇)、内部管理体制(9篇)、师生管理(4篇)、学术科研管理(4篇)、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3篇)、高校发展规划(1篇)等7个子主题。“院校研究”子主题的内容有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院系设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大学、创业型大学、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民族院校转型等。“高校治理”子主题涉及的内容有院系治理、政府与大学关系、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办学主体、共同治理等。“内部管理体制”子主题主要研究了大学学术委员会法律制度、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公办大学董事会治理制度、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等。“师生管理”子主题重在讨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学术科研管理”子主题重在对科研团队或组织的探究。“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是近年来的重点议题,我国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并基于此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实施了以5年为一个周期的“双一流”建设工程(第二轮正在实施中),但是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对其关注较少,从这个方面讲,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的关注点未能紧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第四,高校教师与学生研究包括的子主题有教师职业发展(10篇)、大学生学习与能力发展(8篇)、大学生心理学(7篇)、教师学术(6篇)、教师教育(4篇)、学生行为与经验(3篇)、大学生就业(3篇)、师生关系(2篇)、大学校长(2篇)。“教师职业发展”子主题包括的具体内容有教师胜任力、教师跨学科教学与交往、教师专业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发展、教师岗前培训等。“大学生学习与能力发展”子主题包括的内容有大学生阅读训练、学力、领导力、学习投入、深层学习、团队学习等。“大学生心理学”子主题涉及的内容有生态化学习策略、规则学习、视觉注意、内隐序列学习、性别偏见、渐进意识以及不同神经类型注意网络等。“教师学术”子主题包括学术活力、学术治理、学术精英流动、学术经历以及教学学术等。其余子主题由于研究数量较少不再展开论述。

聚类2:此聚类集合的子集有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第一,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包含4个子主题,依次分别是大学理念与精神(9篇)、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7篇)、高校文化(3篇)、高等教育职能(2篇)。“大学理念与精神”这一子主题主要是对大学本身的思考与感悟,如大学生命论、大学哲学意蕴、大学人文教育、大学教育信仰、大学品格、大学教育智慧等。“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子主题主要探讨了高等教育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高校文化”子主题探讨了大学文化冲突、高校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高等教育职能”子主题研究了大学文化功能以及大学功能的割裂与重建。第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包含4个子主题,依次分别是高等教育政策与制度(11篇)、高等教育质量管理(3篇)、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2篇)、中外合作办学(1篇)。在“高等教育政策与制度”子主题中,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高考制度、高等教育分流制度、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国家科研资助制度、博士后制度、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子主题探讨了本科生就业质量和教育质量。就业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说高质量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高等教育人才产出数量多,但劳动力市场渐趋饱和,承载量小,这种不对称的结构性矛盾成为目前就业难、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这一子主题探究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精英教育的影响以及办学规模的预测与调控。不可否认的是,规模扩张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快速进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的重要因素,对未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预测有其必要性。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热议话题并成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而“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表现,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未来需要加大关注力度。第三,高校教育教学研究主题包括人才培养(13篇)、课程改革(8篇)、教学改革(3篇)、课程设置与实施(2篇)、教学理念与方式(2篇)、课程理论(1篇)等6个子主题。人才培养是900余年大学教育的第一职能或核心功能,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以及社会的转型发展,文凭膨胀或文凭贬值的问题逐渐出现,同时伴随着教育“内卷化”现象,“躺平”与“佛系”心态在高等教育领域弥散开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呼声愈发高涨。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探究了具体学科专业(如地球科学、信息技术、工程、气象等)人才培养、个性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等;
同时还从社会学、生态学、历史等视角解析人才培养。大学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学习内容以及“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相关博士学位论文谈及应用型本科课程调整、通识教育视阈下大学外语教育变革、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大学课程的秩序转型(从“高深知识”到“个人知识”)以及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变革等等。其他子主题的研究寥寥无几,未受到高等教育学博士的重视和青睐。

聚类3:此聚类集合的子集有高等教育评价研究、高校德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研究。第一,高等教育评价研究主题仅有7篇相关学位论文,比例约为2.18%,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对其的关注度最小。其包含教学评价(3篇)、学生评价(1篇)、院校评价(1篇)、教师教育评价(1篇)、高等教育评估(1篇)等5个子主题。“教学评价”子主题主要从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后现代主义等视角出发探究大学教学评价。其他子主题分别研究了大学生学业、大学排名、教师教育评价准则和模式以及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第二,高校德育研究包含的子主题依次分别是道德教育(8篇)、心理健康教育(6篇)。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道德教育”子主题探讨了德育人本化问题、后现代主义视角下道德榜样教育、消费社会中道德教育使命、大学生诚信问题,尤其着重研究了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4篇),但是缺少对教师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子主题探讨了家庭因素(原生家庭和父母婚姻关系)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等问题。第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主题包含的子主题依次有研究生培养模式(4篇)、研究生教学与科研(4篇)、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2篇)。“研究生培养模式”子主题重在研究专业型硕士(如应用心理、翻译、教育等)培养模式。“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子主题主要谈及研究生的科研素养。“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子主题涉及的内容是我国博士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与质量问题。第四,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包含职业高等教育(9篇)和民办高等教育(2篇)2个子主题。“职业高等教育”子主题涉及的内容主要有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就业生态、校长胜任力、教师课程权力、学生评价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比较集中地探讨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民办高等教育”子主题研究了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对该主题的研究远远不足,多为一般常规性问题,并且也未涉及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如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产教融合等问题。

(一)存在问题

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是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拓展贡献了重要的学科智识。从选题来看,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丰富多元,但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热点研究滞后。所谓热点问题是指高等教育领域比较热门的话题或被学界热议的学术焦点,是高等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突出议题。这种学术热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政府政策所引发的学术讨论;
其二,重大高等教育理论的提出或社会事件的发生促使学界广泛争论。统计发现,近年来比较热议的话题如“双一流”建设、大学生劳动教育、高校课程思政、高等教育评价、产教融合、新高考改革等问题鲜有研究或研究较少,表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忽视了这些重要热点问题的探讨。除此之外,一些违反师德师风并引起社会舆论的事件也未受到高度重视。第二,理论研究脆弱。理论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以及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石。研究样本分析发现,有关“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有21篇,有关“课程理论”的博士学位论文有1篇,累计占比约为6.85%,比重较小,而且与问题型研究相比相形见绌。由此可以说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的理论水平有待加强。第三,国别研究失衡。对域外国家特别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借鉴是高等教育后发型国家走向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特别关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高等教育,而忽视了对其他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国家的研究。“考察发达国家的教育,固然可以得到学习某些先进东西的好处,考察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了解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当前的情况与问题,也同样有可资借鉴之处,在某些方面,尤能发人深省”[8]。不可否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的确是其他国家争相效仿的对象,但并不意味着过于崇拜和迷思而一味模仿和照搬照抄,也不意味着美国等国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追求的“天花板”。中国的高等教育绝不是美国等国高等教育的“翻版”或“再版”,而是要尊重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吸收西方高等教育的长处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研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别样的借鉴或思考,并促进国别研究多样化、均衡化。第四,学科研究不足。“无论从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各个系统的外部关系上,或从高等教育各个专业、各门学科的内部关系上,都有必要从不同学科的观点,运用不同学科的方法来认识高等教育功能与价值”[9]。高等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有着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高度关联,需要从不同学科视角考察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同时也不能忽视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本体性研究。统计表明,高等教育学博士探讨了高等教育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以及从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视角分析高等教育的相关问题,但研究力度尚且不足,同时缺乏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互联网+”教育等主题的研究,文理科之间交叉领域的研究甚少。除此之外,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二)改进建议

1.紧跟高等教育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特定时期的高等教育都会被刻上所处时代的烙印,往往有那个时代所亟需解决的重大高等教育问题。2019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指出,教育科学研究要“以重大教育战略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10]。因此,高等教育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行动指南和科研对象,从而才能更加凸显学术研究之于时代的价值与意义。高等教育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难题,而这些矛盾或难题往往是国家、社会、高校、公众等极度关注并迫切期望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群体和中坚力量,要紧扣特定阶段出现的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大议题撰写能够体现出价值性和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积极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应体现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进行学位论文选题时应积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言以蔽之,高等教育学博士生需要明白的是,高等教育研究既要遵循学术发展本身的小逻辑,也要服从和服务于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逻辑。

2.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学科体系根基

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教育要想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必须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11]。基础理论研究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对完善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概念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缺少基础理论研究,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会使高等教育学学科招致质疑或诟病进而陷入生存性和发展性危机。一段时期以来,关于高等教育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门学科的争议不断,而且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取向。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被视为一个以院校研究和政策研究为基础的多学科研究领域。而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高等教育从行政层面获得合法性确证而成为一门学科,并且逐渐蓬勃发展和制度化。但是由于学术积累不够,专业知识贫乏,其“学术合法性”一直悬而未决。目前,由于受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高等教育的问题研究大行其道,若只是局限于功能性或对策性,缺乏智识层面上的批判性和对机制层面上的因果性的关切,其理论建构将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12]。从经典学科范式来看,独立而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的重要支柱之一,所以“高等教育学的旨趣就是对高等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并综合成为一个体系”[13]。故而,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水平,加强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繁荣与创新,进而夯实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根基。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博士生要阅读大量的中外经典著作,同时与老师、同学就相关内容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增进理解进而达到内化和吸收并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导师要加强对博士生的理论指导,博士生导师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学术经验,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进而拓展博士生的理论视野和加深其理论认知;
第三,培养单位可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灵活而适当地增加基础理论课程,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定期组织举办理论研讨会或相关学术沙龙,此外还可以根据现实需要邀请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型专家学者开展高级讲座。

3.保障资源共享渠道,拓展科学研究视野

“在场”(presence)是表达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在研究活动场域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现场的形式出发,可以将二者之间的研究关系划分成三种类型[14]:其一是“真实性在场”,是指研究主体出现在研究对象活动场域并与之发生交互关系;
其二是“想象性在场”,是指通过“虚拟”方式实现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其三是“一致性在场”,是指研究主体的思维出现在研究对象抽象化的现场。就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而言,研究者并非总是出现在研究对象活动场域的,甚至可以说,其所进行的高等教育研究更多是一种“想象性在场”和“一致性在场”的研究。换言之,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的学术研究往往是在已获得的文献资料和数据信息等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理性思维活动,这与具有科研和教学双重身份的大学教师或者具有科研与管理双重身份的行政人员有所区别。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选题时会考虑其可行性,只有能够获得或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资料,才能有助于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因此,培养单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应增加研究生教育资源供给,保障博士研究生资源共享渠道畅通,特别是涉及国外研究部分的信息和数据,减少博士研究生研究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障碍。第二,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增加博士生对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体验感和了解程度,进而更深层次地为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第三,要给博士研究生提供参与国际国内高水平会议的平台,积极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其对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知深度和广度。

4.促进交叉融合研究,关切学科发展诉求

长期以来,学界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路径之一,即是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进行高等教育相关的研究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究者看到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超凡魅力和巨大作用,以潘懋元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受西方影响和启发后组织相关青年学者主编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出版),该书的正式出版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序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促使高等教育研究者逐渐从单一的、线性的思维方式向整合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转变,提高了其面对纷繁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反应能力和解决能力。但是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不断变革,多学科研究在实际操练中却表现出浅表化、学科整合差等弊端,这种研究逐渐处于多个学科研究的简单拼凑状态。如今,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不断复杂化和综合化,对科际之间的整合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知图式来实现学科之间的高度整合与有机融通,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水平,进而促使该研究领域趋向成熟。2018年,我国首次提出了“新文科”这一概念,随之而来的“跨学科”理念或者交叉融合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高等教育研究创新发展带来巨大契机。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推出我国第十四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如国家安全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设置新的学科门类意在对传统学科进行跨学科和新技术的改造和变革,进一步促使跨学科研究成为解释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新范式。就学科视角而言,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学就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纳入交叉学科门类之下以一级学科身份整合相关学科知识,才足以应对当前面临的高等教育复杂难题[15]。综上所述,一方面,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在未来研究中要转变观念和思路,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加强与不同学科的交流互动,自觉提高自己的跨学科素养和能力并进行交叉融合研究,回应或关切学科发展诉求。另一方面,培养单位应积极为博士研究生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动力:其一,在课程设置方面,为博士生提供学习不同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课程,丰富跨学科课程资源;
其二,在导师方面,设立副导师制度或者联合导师制,以保证博士生可以得到不同学术背景的导师指导;
其三,在组织方面,积极组建多学科参与的跨学科研究团队,促进博士生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学科交流与思想碰撞;
其四,在经费上,设立用于跨学科研究的专项资金;
其五,在制度上,建立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和制度体系;
等等。

猜你喜欢 博士生学术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社会科学(2021年5期)2021-10-27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2021年4期)2021-05-19学术动态产经评论(2021年1期)2021-04-06罗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2020年3期)2020-04-25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肖群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
———肖群忠教授唐都学刊(2018年4期)2018-09-05———王子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导师
———王子今教授唐都学刊(2018年1期)2018-01-30“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