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军事 > 《描写玉树地震的初中强化忧患意识》900字 为什么会地震

《描写玉树地震的初中强化忧患意识》900字 为什么会地震

时间:2019-12-10 09:17:3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描写玉树地震的初中作文:强化忧患意识》900字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玉树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 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后人。14日早晨, 青海玉树。7。1级地震突如其来, 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尘土满面的孩子, 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 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 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与此同时, 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 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 和死神进行赛跑。经历了两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炼, 无论是政府, 还是民众, 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自然灾害。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到些许欣慰。尽管科技日渐发达, 地震仍然不可预知。面对天灾, 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 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 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 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 已经于2009年5月实施, 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公民精神随之成长, 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 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 我们相信这些会在玉树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两年前, 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 使得桥梁断裂、楼宇坍塌, 可是中国人没有被击倒。三岁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向救援者敬礼, 年轻的警察妈妈敞开怀抱为失去母亲的婴儿哺乳, 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更忘不了举国默哀的三分钟结束后, 天安门广场上那经久不息的加油声, 那一刻13亿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在齐心协力的救援中, 人与人的隔膜打开了, 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 整个社会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可以说, 灾难之后的记忆强化了国民的忧患意识, 提高了社会的应急能力, 所以今天我们能以最高的效率进行震后救援。在灾难面前, 坚持以人为本, 中国曾经创造了救援的奇迹。我们也期冀另一种奇迹能在将来出现, 那就是大灾化为小难或者是有灾无难。这需要全体民众继续弘扬"汶川精神", 强化忧患意识。

作文二:《[优秀作文]忧患意识——长盛的保证》800字

忧患意识——长盛的保证

《孟子》中提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居安思危,是对未来的预见。无论处于何种环境,我们都要存有忧患意识,有了它,才有了长盛不衰的保证。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忧患意识。1941年的美国,大发“二战”财,以为自己完全处于战争之外,以至于日军偷袭珍珠港时,美军竟毫无防备,导致死伤惨重,总统将这一天定为国耻日。这耻辱的教训是深刻的,无论其他国家表面上与你多么有好,都要心存戒备之心。假如当时美军戒备森严,就不会给日均以可乘之机。可见,忧患意识关乎国家安全和生死存亡。

国家发展更离不开忧患意识。埃及、利比亚由于常年就业和贫富不均等问题,导致人民不满,最终忍无可忍,愤然起义,旧政权陆续被推翻。正是因为领导人缺乏忧患意识,对民生毫不重视,才导致了政权垮台。相反,在中国,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就业不完善以及贫富分化加剧,党和国家领导人心存忧患,意识到可能引起的危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民生。稳定物价,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经济社会才实现了难得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样面对社会问题,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避免危险,促使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离不开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同样决定着个人发展。古人说:“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惠不成。”《周易·震卦》讲道:“君子以恐惧修省。”纵观几千年的中华历史,历朝历代的贤者伟人哪一个不是生于忧患、成于忧患的?孔子奔走列国而传《论语》,屈原放逐而著有《离骚》,司马迁忍刑而传《史记》,晚明顾亭林、黄宗羲、王船山遭遇亡国之祸而留醒世之作,面对清末世变之亟而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大批旷世奇才„„忧患意识,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源自“奋发有为、忧国忧民”的觉悟和胸怀,是基于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进取精神和前瞻思维。安于现状,必将沉溺安乐;居安思危,才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潜力。忧患意识,是促使个人成功的条件。

忧患意识,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和个人成败。“忧危得安,得安患危”,只有忧患意识长存,才能实现长久的安定和兴盛。

作文三:《忧患意识作文》63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60分)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有人说,忧患意识包含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中华民族有忧患意识传统,不过有时浓有时淡,有人有有人没有,有人认为领导要有群众可以没有,有人认为精英要有普通群众不必人人都有。

你对忧患意识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想和认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编造虚假事实论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

★★材料链接

◆◆名言警句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

5.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

6.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宋  张载)

◆◆经典事例:

1.比尔·盖茨告诫手下的员工:“微软所有的人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

2.日本政治家、平民百姓常说:“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日本人一天不拼命地干,第二天就没有饭吃。”

3.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老百姓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狼没有了,鹿再也不用为躲避狼而寝食不安了,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鹿的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而被啃食、践踏得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足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其死亡数量远远超过被狼吃掉的。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于是鹿又过起了提心吊胆、四散奔逃的生活,但鹿群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4.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

家通吃。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毋庸讳言,我们的许多企业,不要说弱势企业,就是像海尔这样的佼佼者,与世界500强相比也还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样较为有益,而较少有害。

5.永远想在用户前面,永远想在别人前面

海尔人认识到,在产品质量差异日趋缩小的情况下,服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推出了顾客至上的三全服务:全天候 24小时服务、全方位登门服务、全免费义务服务。海尔的标准化服务在国内外有口皆碑。

同时,海尔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目前,海尔拥有各项专利达 2200多项,中国洗衣机行业 2/3的专利属于海尔,新产品开发已具备了超前 10年的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海尔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在海尔的产品中,直接源于顾客信息反馈,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海尔张瑞敏:“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联想柳传志:“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华为任正非:“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 微软比尔•盖茨:“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戴尔电脑迈克尔•戴尔:“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

★★范文引领

(一)心存忧患   童新华

曾经,比尔·盖茨这样告诫手下的员工:“微软所有的人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此话看似危言耸听,其实是在提醒员工:心存忧患。

(引用名人言论,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心存忧患)

世事风云变幻,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也许转眼之间便遍布阴霾,如果被暂时的安定、暂时的兴盛、暂时的胜利所蒙蔽,必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不到安定背后的危险、兴盛背后的衰败、胜利背后的失败。所以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心存忧患,方能时刻警惕,让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还记得美国阿拉斯加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事吧!当地百姓为了保护鹿而将狼消灭了,本以为鹿没有了天敌会生长得更好,可是事与愿违,鹿的因为失去了天敌,生活变得无忧无虑,导致种群迅速扩大,植被衰竭,鹿因为缺乏充足的食物和安逸生活所带来的的体质衰退而大批死亡,其数量远远超过被狼吃掉的。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开始过起提心吊胆的生活,整天为生存而四处奔跑,然而鹿群却因此而恢复了生机。

(这两小节从“为什么”角度论证心存忧患的必要性:可以让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然后举了反面事例)

这里面的道理难道不引人深思吗?安逸无忧的生活固然惬意,然而却隐藏着最大的生存危机,它像麻醉剂一样,让人丧失警惕,于不知不觉之中陷入困境。可见,心存忧患,是每一位生活强者必备的素养,而这种忧患意识,也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评析上文事例,用“可见”一词转入下文。从结构上看这是一个过渡小节)

海尔是怎样成为一家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的世界知名企业的?那就它超乎寻常的忧患意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海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海尔在国内已是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但与世界500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如果海尔满足于现状,为这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以为从此可以躺在那里坐吃老本,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事事比别人多想一点,多走一步,高度重视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升级,也许海尔会成为下一个巨人集团,一瞬间土崩瓦解。(举例论证心存忧患可以变得更强大,与二三小节构成正反对比论证)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心存忧患,可以大大增强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它可以让鹿变得更强壮,可以让一家企业变得更有活力,可以让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心存忧患,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869字)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心存忧患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简析】排比句式开头,引出中心论点。既展示文采,又简明扼要。      迈克尔•戴尔说过:“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简析】紧扣作文材料,阐述蕴含哲理。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就是因为没有居安思危,使他最后惨遭毒害。

【简析】列举古代事例,证明其中道理。      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孟子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的,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忧患意识。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会有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打不倒的传奇。

【简析】联系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我们要承担着国家的兴盛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我们这代垮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让我们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简析】结尾收束全文,扣回中心论点。

(三) 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也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

【简析】由作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夫差之于勾践、项羽之于刘邦„„国家如此,个人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征,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接受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简析】列举古代事例,有详有略,说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要居安思?由于事物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意外的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改变人的命运。所以作为商人,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还懂得留一半清醒,来观望竞争对手;作为农夫,在春播秋收时分,也要抬头看一看老天的脸色,以备不测;作为学生,在生活无忧的时候,也不忘记考虑一下未来人生的艰难考验。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居安思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格言。

【简析】联系社会现实,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做。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张瑞敏率领海尔走向世界;“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告诫,使比尔•盖茨率领微软席卷全球。“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样丰富的哲理,不仅对国家、对企业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对于个人亦然,能居安而思的人,必然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成为生活的强者,是对生活有着深刻认识的智者。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简析】化用作文材料,做到首尾呼应,强调中心论点。

(四)选段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一)并列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处安而不沉溺,虽居前而不松懈。

(举例论证:刘翔/比尔盖茨等)

2、懂得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未来的形势。

(些地方和单位花钱如流水,讲排场,比阔气,大搞所谓举例论证:反例——少数地区和单位奢靡之风滋长,有

“会,少则数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而这些地方的老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举办一场文艺晚

姓衣食住行还有不少困难。)

3、懂得居安思危,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举例论证:广州丰田凯美瑞/国美)

三、总结,重申观点。

无数事例均证明:居安思危则存,居安思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居安思危,切记,切记!

二(正反对比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处安而不沉溺,虽居前而不松

懈。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未来的形势,

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超越。(举例论证:)

2、居安而不思危者,往往容易懈怠,贪图享乐而丧失

危机感,最终只会被淘汰。(举例论证:)

三、可用文采段,重申观点。

居安思危,其实何尝不是有一种把自己置于悬崖

边缘的切肤的危机感?也许,只有真正懂得它,

才能真切体味生命的意识与内涵;才能更加珍惜生

命;才能真诚拥抱每一缕晨曦和斜阳。

•思维提纲:(三)递进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只有懂得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常备不懈。

(举例论证:刘翔/刘璇/比尔盖茨等)

2、只有懂得居安思危,一个集体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例论证:海尔集团/广州丰田凯美瑞/国美/苏宁)

3、只有懂得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举例论证:商纣灭亡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

杜牧《阿房宫赋》/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三、怎么办

提出观点(即:是什么)的方法:

1、引用名言提出观点: 《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无不告诫我们,人必修懂得居安思危。

2、展开联想,运用阐释,提出观点

阐释思维(开头段)——讲清楚“是什么”,节奏上追求排比,语言上追求比喻和画面感。一定要有文采,展现自己丰富的积累。

阐释思维:

联想:由物及人

联想:居安思危是蚂蚁在食物充足的季节为严寒储备的食物;

居安思危是胡杨在天降甘露时尽量积蓄的雨水;

居安思危是候鸟在严冬到来之前的迁徙。

过渡:自然界的诸多事例无不给了我们一种深刻启示:虽居安仍要思危,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其实,纵览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莫不给我们昭示了同样的道理。 联想:由人及人

居安思危是诸葛亮披肝沥胆劝谏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的出师表;

居安思危是魏征推心置腹地讽喻太宗“戒奢以俭”的《谏太宗十思疏》;

居安思危是马寅初心忧天下、率先呼吁“控制人口增长” 的真知灼见;

居安思危是康熙设置木兰围场带领王公贵族每年一度狩猎训练出的强悍;

居安思危是邓小平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开放”的高瞻远瞩;

居安思危是胡锦涛知微见著倡导“八荣八耻”的强国方针;

居安思危是海尔集团“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企业文化精神;

居安思危是微软不断推陈出新的软件设计;

居安思危是百度不断完善升级的搜索引擎

作文四:《树立忧患意识,谱写明天的辉煌》3300字

树立忧患意识,谱写明天的辉煌

尉庄中学2007-2008年第一学期工作简结

过去的一个学期,我校在上级党政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孙局长8.25讲话精神,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把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我校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按教育规律办事。以科研兴教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证,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学校校务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广大教师严于律己,敬业奉献,认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学校树立全体教师皆为德育骨干的思想,强调师爱的深层次是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在以人为本,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平等、主的思想深入到教育中,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以身作则,关爱后进生。学校政教处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培训,介绍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理念,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改进方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此外学校还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并制定出《尉庄中学优秀班主任评估办法(草案)》等,这些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极大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处还加强了德育网络的建设和宣传阵地建设。政教处、团支部(会)组织了丰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队列比赛” “演讲比赛”和“校园集体舞”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开学初,在全校进行20天的纪律整顿,时间是:9月1日到9月20日。教师方面:主要进行师德师风的养成教育,用爱心、责任心、事业心搭建教育平台;班级方面: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方面,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德育教育的主旋律;初一新生还应注意做好入学教育工作,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感到我校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对班子成员,一方面明确分工,做到权以职给,责以职负;另一方面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全体师生服务的意识,使学校管理逐步迈上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每名领导同志,只有带好自己的一门课,才能在自己管理的一方天地中,游刃有余,才能在教师中树立较高的威信。每名领导同志,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制度面前不搞特殊化,才能减少工作阻力,做好管理工作。

进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并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成立了办事公开和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及监督小组,强化领导和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利用校务公开栏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公开,每学期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提高学

校工作的透明度,做到教师满意,学生满意,人民群众满意。

三、加大新课改的力度

推进课程改革的蓬勃法开展新的课程标准颁布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对此,我校积极响应付诸实施。

(1)确立课程改革为学校工作重点,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课改具体计划。

(2)通过参加培训、听讲座、观摩课、看录像等形式加强“课改”理论学习和培训。在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后,又组织校内进行二次培训。把学习新课程标准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贯彻新课标,靠近新课标,渗透新课标。

(3)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课改小论文、心得体会,编辑出版学校《校报》。课程改革,使初二年段课堂教学在整体上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学习杜郎口、学习清徐成为风气,90%的教师能自觉运用新模式。在备讲批辅等教学环节上大胆探索,一切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教案变学案,开发学生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学校投资,使全校班班四周上白板,上电视,上实物投影,全校联网,为教师教学创造条件。

四、规范教学教研管理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本着用教育科研的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思想,着力进行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教育科研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出名师,通过教育科研创特色、创牌子、树形象。针对教研组

的不同情况,科学安排人员和项目,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提供教师出成果的平台,从而调动广大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为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确保考试成绩的可信度,维护教师公平竞争的原则,学校对原有期中、期末考试规则进行改革。强调教师应遵守监考职责,加强考场巡视,严格考场纪律,实行不同年级不同备课组集体评卷的制度,极大推进教风和学风的改革。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始终把建设一支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历进修和岗位培训。为鼓励教师参加教研,学校制定了“教研奖励试行条例”,对于教师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大批高素质和爱岗敬业骨干教师涌现出来。

师大支教的四位教师和学校老教师结对子。一月一轮汇报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

六、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渗透一种班级精神。这种精神一旦为全班学生接受、将内化为一种集体信念、一种集体心理品质、一种让全班深受鼓舞的战斗豪情。在班级工作中,我们号召全体同学发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拼搏精神,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学生教育学生。在自己所带的班中提出切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教育社会实际的品牌战略,而且遵循这种思路去进行班级建设。正确的理论做指

导、加上巧妙有效的方法和长期矢志不渝的努力,打造班级品牌付出的辛劳一定会有回报,班级品牌也将如名牌产品一样具有长远的生命力,品牌蕴涵的精神可能影响班级的全体学生,可以影响学生的三年、三十年、甚至鼓舞一代又一代人。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魅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种魅力来源于教师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对学生的责任心,来源于对工作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来源于对学生的诚信。古人去,“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要管好自己的班级,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班级工作中还应充分发扬民主,学校和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变成全体学生的自觉行动。

七、大力开展安全教育

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经常检查安全隐患,警钟长鸣,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

学生打架、谈恋家爱、私自离校,这是学生管理的三条“高压线”,学校领导、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解决问题,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本学期政教处,针对学校实际,开展了两次安全教育活动,每月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举办安全讲座,印发安全资料,做到日查、月结、月结。

八、加强学校的后勤服务管理

总务处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在“主动”二安做文章管好校产,不断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一支笔制度,严格各种

批、购、验、报手续,按时记清各种账目,未经申批的不得支取,已申批的要按时按量支取。

为早日改变学校面貌,建设“特色学校”,我校本学期加大对学校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投入资金五万余元充实了教学设备,为将学校建设成一流二级达标学校奠定基础。添置四套电脑和其他教学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用于办公室,提高各处室的办公能力。此外学校还开源节流,想方设法节约水电等费用开支,委派专人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及卫生进行管理,加班加点维护各幢楼的防盗门窗,定期对食堂和小卖部的卫生进行抽查和整改,完善学校消防设施,做好消防检查和改进工作。此外,学校还加强对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劳技、电脑、多媒体等教室的使用和管理。抓好藏书建设工作,向图书馆投入五台电脑对图书、报刊外借、检索等工作着手进行现代化管理,加速了图书流通,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本学期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学生流失问题、学校环境改善问题,教师的工作效率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今后,我们决心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挺起胸膛迎接挑战和困难,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向教学改革要效益,就一定能谱写明天的辉煌。

2008-1-22

作文五:《儒者的“忧患意识”》1600字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于佛道有一特点,即它的“入世”精神。基于此“入世”精神而抱有较为强烈的忧患意识。自孔子以来,儒家学者多对社会政治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也许可以说是儒家不同于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对社会政治的中国士大夫特有的批判精神。它是由于儒家始终抱有的对天下国家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产生的。

孔子和孟子的“忧患意识”

孔子生活在“天下无道”的春秋时代,《说苑? 建本篇》说:“公扈子曰: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孔子对此“礼坏乐崩”的局面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我们读《论语》,有多处讲到“忧”,其中“君子忧道不忧贫”可说是代表着孔子的精神。“道”是什么?就是孔子行“仁道”的理想社会,其他富贵贫贱等等对孔子是无所谓的。     《论语? 阳货》中有一段表现孔子“忧国忧民”的抱负:“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假若有人用他治世,他? 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可见,孔子所考虑的问题是使“天下无道”的社会变成“天下有道”的社会。在《礼记? 檀弓下》有一则孔子说“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这深刻地表现着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了孔子“仁民”的人道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苛政”的批判意识。孟子有句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种“忧患意识”正是因为他要“以天下为己任”,而批判那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诸侯君王。     我们读《孟子》也许能十分深切地感到中国士大夫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才能真正地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愧。我认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儒者特有的批判精神。有这种精神,就可以抵制和批判一切邪恶,甚至可以“大义灭亲”“弑父弑君”。周公不是为了国家百姓杀了他的亲兄弟吗?管仲不是初助公子纠,后又相桓公,孔子还说他“如其仁,如其仁”吗?当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说:那些残害“仁义”的君王之被杀只是杀了个“独夫”吧!

儒者有“居安思危”情怀,为天下忧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中,君王对社会政治无疑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臣下能对君王有所规劝是非常重要的。《郭店楚简? 鲁穆公问子思》一条: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这段故事说明,子思认为能经常批评君王的臣子才是“忠臣”,成孙弋为此解释说:只有像子思这样的士君子敢于对君王提出批评意见,这正因为他们是不追求利禄和爵位的。     儒家的“忧患意识”虽说对“皇权”专制有一定的批判作用,但它毕竟不同于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这是因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批判,而必须是根据理性对某种体制的缺陷的批判。面对今日中国之社会风气败坏、信仰缺失之现实,必须把儒家原有的具有一定程度批判精神的“忧患意识”加以提升并深化,而不能与非真理或半真理妥协,因此它应当是得到“自由”和“民主”保障的有独立精神的批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儒家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忧患意识”在我们给以新的诠释的情况下,? 使我民族能够不断地反省,努力地进取,并使儒学得以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得以长盛不衰。编辑/王洪丽

专家简介

汤一介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早期道教史》《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

作文六:《可贵的忧患意识》900字

日前, 笔者走访了一家前不久 刚遭受火灾的制笔公司,见到该 公司恢复生产时,大门上贴的一 副对联很是意味深长:上联是“今 日开张大愁” 下联是“何时祝融再 , 顾” 横批是“慎之又慎” 细析之, , 。 “今 日开张大愁”既讲了一个事实,又 引人探究,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何 时祝融再顾” 以及画龙点睛的“慎 , 之又慎” 这样的对联也许会给人 。 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但对时下 凡开业皆讨口彩的“时尚”来说, 它 透着“亡羊补牢”的醒悟和更深一 层的忧虑。 老话说: “吃一堑,长一智。 ”任 何一家企业,做好安全工作都是 其中的头等大事。制笔行业由于 易燃可燃物多,且集丙酮、丁脂、 油漆等化学物品和烘房集于一 体,防火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 遭遇了一次火劫,单位干部职工 经受了火魔的“洗礼” 因此从事故 , 教训中有了反省,有了可贵的忧 患意识,从而对火魔“慎之又慎” , 这样,才能够保证“亡羊补牢,犹 未为晚”的古训, 不再是一句空话。 然而遗憾的是,能像这家制 笔公司一样“亡羊”即“补牢” “吃堑” , 就“长智”的, 现实生活中实在是为 数不多。有的发生

小火小灾根本就不当回事,不了 了之;有的甚至于隐瞒灾情不报, 蒙混过关,表面文章做的冠冕堂 皇。究其根本原因,这是因为长 期以来,我们一些企业尤其是企 业的领导“都盼着娶媳妇而不准备 发丧” 在消防安全工作中顺其自 , 然, 得过且过, 虚于应付, 缺乏“防 范胜于救灾”的责任和忧患意识。 现实中许多火灾是在未发生之 前,祸根早已中下了,这除了客 观隐患存在外,关键是人们没有 防范的意识和措施,由此酿患成 灾。 卖碳翁“心忧碳贱愿天寒” 这是 , 他身处困境争取生存的忧患意识 所致;制笔公司“何时祝融再顾” 的忧心, 则是他们从“吃一堑”的巨 大损失中深切体会出来的,这是 难能可贵的。但愿人们能从众多 火灾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他人 “吃堑”我“长智” 未曾“亡羊”先“补 , 牢” 树立“隐患显于明火”的忧患意 , 识,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 管理规定》 ,强化防火主人翁责任 感,对待防火工作“慎之又慎” 唯 。 有如此, 方能从“意识”这道源头彻 底减少和堵死火灾的发生。

作文七:《儒者的“忧患意识”》1600字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于佛道有一特点,即它的“入世”精神。基于此“入世”精神而抱有较为强烈的忧患意识。自孔子以来,儒家学者多对社会政治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也许可以说是儒家不同于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对社会政治的中国士大夫特有的批判精神。它是由于儒家始终抱有的对天下国家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产生的。

孔子和孟子的“忧患意识”

孔子生活在“天下无道”的春秋时代,《说苑・建本篇》说:“公扈子曰: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孔子对此“礼坏乐崩”的局面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我们读《论语》,有多处讲到“忧”,其中“君子忧道不忧贫”可说是代表着孔子的精神。“道”是什么?就是孔子行“仁道”的理想社会,其他富贵贫贱等等对孔子是无所谓的。

《论语・阳货》中有一段表现孔子“忧国忧民”的抱负:“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假若有人用他治世,他�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可见,孔子所考虑的问题是使“天下无道”的社会变成“天下有道”的社会。在《礼记・檀弓下》有一则孔子说“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这深刻地表现着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了孔子“仁民”的人道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苛政”的批判意识。孟子有句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种“忧患意识”正是因为他要“以天下为己任”,而批判那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诸侯君王。

我们读《孟子》也许能十分深切地感到中国士大夫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才能真正地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愧。我认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儒者特有的批判精神。有这种精神,就可以抵制和批判一切邪恶,甚至可以“大义灭亲”“弑父弑君”。周公不是为了国家百姓杀了他的亲兄弟吗?管仲不是初助公子纠,后又相桓公,孔子还说他“如其仁,如其仁”吗?当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说:那些残害“仁义”的君王之被杀只是杀了个“独夫”吧!

儒者有“居安思危”情怀,为天下忧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中,君王对社会政治无疑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臣下能对君王有所规劝是非常重要的。《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一条: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这段故事说明,子思认为能经常批评君王的臣子才是“忠臣”,成孙弋为此解释说:只有像子思这样的士君子敢于对君王提出批评意见,这正因为他们是不追求利禄和爵位的。

儒家的“忧患意识”虽说对“皇权”专制有一定的批判作用,但它毕竟不同于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这是因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批判,而必须是根据理性对某种体制的缺陷的批判。面对今日中国之社会风气败坏、信仰缺失之现实,必须把儒家原有的具有一定程度批判精神的“忧患意识”加以提升并深化,而不能与非真理或半真理妥协,因此它应当是得到“自由”和“民主”保障的有独立精神的批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儒家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忧患意识”在我们给以新的诠释的情况下,�使我民族能够不断地反省,努力地进取,并使儒学得以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得以长盛不衰。编辑/王洪丽

专家简介

汤一介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早期道教史》《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

作文八:《忧患意识的形成》6200字

课程论文

课程:士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姓名:黄中治

学号:13888

院系:社区学院

忧患意识的形成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同时更是一个充满忧患的时代。中华民族要生存、要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忧患意识。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新时期增强忧患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忧患意识  内涵  现实意义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笔者认为,忧患意识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已经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分析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忧患意识价值,对于我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顾名思义,忧患意识是对未来可能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的忧虑思想和意识。

一、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及类型

(一)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

其一,“士”人的自我觉醒,是忧患意识产生的主体因素。忧患意识是殷未周初政治家们对人事作为的最初肯定的结果,也是对殷人宗教天命观作修正的产物。而新的天命观,认为“永保天命’’思想的产生,则是以“士”人,即站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为前提的。没有“士”人的自觉,就没有对人事作为与治乱成败关系的新认识,就不会引发体现人文精神的忧患意识。

其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忧患意识产生的内在动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得广厦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充分体现了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意识,抒发了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才绵延不断,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三,中国古代哲学辩证观,是忧患意识产生的思维基础。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思想遗产,并不是哪一位先哲从他的头脑中猜想出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建立在中国古代辩证观的思维基础上而产生的。有了辩证观,才有了真正的忧患意识。当然,古代忧患意识刚萌发之时,主要是基于对人事作为与吉凶成败之间内在关系之初步认识,但此时的忧患意识仍处于原初形

态。只有当先哲们运用辩证观观察和思考宇宙和人生的时候,忧患意识才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和精髓。

(二)忧患意识的类型

从某种角度来说,忧患意识与人类进化历史的脚步相伴始终。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忧患意识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按照忧患意识所指向的对象分析,忧患意识可以分为对自然的忧患意识、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的忧患意识三种类型,这三者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性。

其一,对自然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最初源于人们对大自然不可抗拒力量的警觉。人类在其意识萌芽之初,便用刚刚清醒的意识创造力创造出“神灵”,与自身一起抗拒外界的压力。夏商时代,人们臣服于“上天”的意志,人间的一切事务,诸如农耕畜牧、建邦立国、杀伐征讨等,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在执行着“上苍”的意愿,都是在争取讨得“上天”这一至高主宰的欢心。这其中便蕴含着当时人们的一种忧患意识:要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不能惹怒“上苍”,而必须战战兢兢、循规蹈矩地四时奉祭,遇事老老实实地询神问卜,探求上苍的意志而后行。这样的忧患意识无疑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严重地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正是这样一种忧患意识,使当时的人们在规范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在探求“上苍”意志的同时,也摸索出一些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而推动着人类历史前进的巨轮。

其二,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忧患意识逐渐成为人们对自身德行修养的追求,人们在借助自然界为自己提供物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潜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儒家圣人孔子谆谆教诲人们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强调礼义仁爱;诸子百家努力探讨人性善恶;爱国者屈原汨罗之滨九问苍天等,都是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中国人自从放弃对“上天”的顶礼膜拜后注重自身发展、追求自身道德修养、防微杜渐的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一经确立,便深深地植入了中国文化,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千百年来为无数的人们所保有。

其三,对社会和国家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最后体现为对天下兴衰和政权交替的忧虑。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都是我们民族强调忧患意识的最好例证。可以这样说,总结历史经验和居安思危,是忧患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突出反映。

二、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忧患意识具有普遍性,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忧患意识。但每个民族和时代的忧患意识又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与爱国者的社会历史观、道德价值观、人生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 古代忧患意识

1、忧患意识的起源——周朝初年

周朝初年,出现了“天道”、“天命”等观念,认为人间的祸福、寿夭、兴衰等,都取决于天帝旨意,惟有听命于天。之后,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明德”的观念,发现了兴衰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这样一来,伴随以“敬德”、“明德’’为核心的新天命观的形成,忧患意识开始萌芽和滋生。此阶段的忧患意识主要是对自然的忧患意识。

2、忧患意识的初步形成——先秦时期

随着“士”阶层的迅速发展和百家争鸣的出现,体现先秦时代精神的忧患意识逐渐形成。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士’’阶层的迅速崛起促进

了文化的繁荣,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反复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各派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忧患意识。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国家。从而,忧患意识逐渐成为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孔子的忧患意识超越了个人价值,而以群体价值为目标。他认为,个人的患难、贫困和屈辱,不值得忧虑,所以才有“仁者不忧”、“君子不忧不惧”的论断。著名思想家孟子从历史中举出若干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练出来且有成就的人,概括出一句至理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此阶段不再单纯是对自然的忧患意识,而是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为主,辅之以对社会和国家的忧患意识。

3、忧患意识的演变——汉末魏晋南北朝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安时期除外),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割据、混战的状态,已经确立并且深入人心的精神支柱被残酷的现实轰然击倒的时代,一种失落家园的恐惧、痛苦、悲哀和焦虑折磨着文士的心灵,痛定思痛,终于从效忠天子和建功立业的醉梦中惊醒,对改善个人命运表现出强烈的渴求,在关于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中,得到满足和释放,并进而促成对生命本身、对人类命运、对自然和宇宙本身、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关注和思考。这是一种新型的最具普遍而永恒的哲学意味的忧患意识,它比对王朝兴衰、仕途顺逆等现实功利的忧患,更有意义。这便是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主要特征。

4、忧患意识的发展——唐宋元明清

到了唐代,忧患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贞观君臣对“居安思危”思想的阐述和实践,是唐代繁盛时期发展儒家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唐太宗统治集团在贞观初年经常强调安不忘危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贞观政要》记唐太宗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贞观朝的大臣如魏征、岑文本等也一再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君臣有着共同的忧患认识。

宋代,“忧患”直指“天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此前的忧患意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的忧患观。这种进退穷达皆忧天下的忧患观,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明清时期的清太宗、海瑞、康有为,从掌握所有人命运的天子到位高权重的大臣,无不心系天下,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 ,不断给后人以激励。

(二)近现代忧患意识

近现代以来,一大批忧虑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那些忧国忧民的思想至今闪烁着动人的光辉。从邹容“笔极犀利,文极沉痛”的《革命军》,到陈天华激昂慷慨的《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及至《绝命书》还在劝勉生者“去绝非行,共讲爱国”,将其忧患情致发挥到极致。面对外敌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思索、呐喊、奔走,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忧患意识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强烈,成为近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忧患意识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屈不挠,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把《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代国歌,国歌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醒我们随时具备忧患意识。

(三)新时期的忧患意识

从邓小平同志“决不能掉以轻心”,到江泽民同志“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务必居安思危”,再到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科学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脉相承。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居安思安则危,居安思危则安。新的领导人正确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于成功之时,居福安之境,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1、增强对自然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们对大自然的忧患意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现象非常严重,表现在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蔓延、沙尘暴、雾霾天气、大气污染、水、海洋、固体废物、农田污染等方面,资源几近枯竭,原油仅够开发95年,天然气只能维持190年。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环境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增强对自身的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一是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适应和改造自然以及改造社会的能力。二是不断加强修养,锻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增强对社会和国家的忧患意识。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深刻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切不可掉以轻心;另一方面,要充分认清国内形势,我国正处于独特的社会转型期,矛盾错综复杂,潜在风险不小;市场经济还未发育成熟,经济全球化已经来临;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浪潮已扑面而来;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差距扩大等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均衡协调;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驾驭国际国内复杂局势的能力,提高执政水平。

(四)国外的忧患意识

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无论是政治家,还是老百姓,都经常说:“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日本人一天不拼命地干,第二天就没有饭吃”。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国民对本国国情了如指掌,因此都具有忧患意识。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忧患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忧患意识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在现代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能够为民族为国家指明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忧患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

党的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和“不符合”问题,要求增强执政忧患意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肯定党的建设成绩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可“忧”之处:一些党员信念动摇,信仰不坚定,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腐败案件影响恶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一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长期执掌政权的唯一法定的执政党来说,风险和考验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任其滋长蔓延,就有可能使我们党在60多年

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毁于一旦,就难以摆脱黄炎培先生所说的“历史周期率”的怪圈,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为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了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

(二)有助于政府不断提高防患能力

古今中外,历来有创业容易守业难之说。兴衰成败是常有的事情。初当政时,能励精图治,革故鼎新,而在取得成绩之后往往需要更加自觉地艰苦奋斗,防止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长。“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成就与问题的关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从而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地治国理政,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忧患”二字,有“忧”有“患”。对“患”要“忧”,但首先还是要“防”。增强忧患意识,最根本的是有助于提高防患能力,把国家治理得更好,真正做到固本强基,防患于未然。

(三)有助于增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党在执政以后,最大的忧患来自于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苏联、东欧)相继丧失政权,教训是极为深刻的。这充分说明,人心向背决定政党兴衰和政权更替。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如果不注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听任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失去民心,甚至丧失政权。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时代已经赋予忧患意识新的内涵,但忧患意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产生的巨大作用始终没有改变。

四、结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警醒我们要有忧患意识;现实是一种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必须居安思危,记住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1]何雪莲.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文化使命J.现代大学教育2004(2)

[2]评论员.增强忧患意识锐意开拓进取[N].人民日报,2007-3-20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

[4]锗林火旺《从儒家忧患意识论知行问题》

[5]秦咏中 忧患教育不可缺失[J].北京:教育艺术,2003,(12).

[6]辛培雄 关于增强忧患意识的战略思考[J] 湖北省社会科学学报

[7]贺旭辉对增强忧患意识的探讨兰州大学学刊

[8]宋海庆,蔡书贵论增强忧患意识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9]顾行超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湖北省社会科学学院学报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

[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完稿日期:2013年11月14日

联系方式:18717918273   12幢23号楼401室

作文九:《文学的忧患意识》8200字

东西方文化比较:论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

[摘 要] 本文从哲学角度,揭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并进一步从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以及忧患意识的表现特征,从而确定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相互交汇、碰撞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日益突出的位置及意义。

[关键词] 精神家园;忧患意识;文学与文化;比较;表现;特征

纵观古今中外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人类为寻找精神家园而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似乎始终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当18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2年),凭着一颗年轻而敏感的心和诗人特有的灵气与智慧,给哲学下了一个不同凡响、奇异而绝妙的定义:“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时,人们似乎从中也可以领悟到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内在关联。这位出生在德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哲学思辨传统国度的诗人最透彻地道出了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乡愁的冲动(忧患)就是要寻找精神家园,或者说,寻找精神家园必然会伴随着各种鲜明的忧患意识和情感的冲动。人类不可能没有精神家园,尽管各人心中的精神家园不尽相同。在这里,忧患本质上是由寻找精神家园而产生冲动的形式与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诺瓦利斯的定义,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大凡人类的哲学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均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于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在读到这样一些诗句时,可以透过诗中所传达的乡愁冲动,领会出其中对精神家园的忧患情愫。譬如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国———东方文学);华兹华斯的诗:“我在陌生人中间,孤独地旅行,英格兰呵!那时我才明白爱你至深!”(英国———西方文学),在这种常为人们称道的思乡文学里,我以为思乡只是形式,忧患才是内核,才是本质,才是诗的灵魂。“家”在诗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无形的。具体的“家”,可以指故乡,指祖国,笼罩上面的是一种愁绪,而无形的“家”则是一种精神的归宿,精神的家园,萦绕其中的则是一种忧患意识,人们即便是回到了这个具体的“家”,寻找精神家园的忧患,也是难以在心灵深处被抹去的。在中国,有诗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西方,人们常道有一种被抛弃的“无家可归”的忧患。像爱因斯坦就

时常会产生一种深沉的人生孤寂和“无家可归”的忧患感。爱因斯坦说:“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Ich binein Einzelganger),我从来就没有全心全意地属于一块土地或一个国家,属于我的朋友或甚至我的家庭。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种无可名状的距离并且需要回到自己的内心———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有时候,这种孤寂感是很痛苦的„„。”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心灵深处,居然深藏着如此强烈的忧患情绪,这不是他故作深沉,这乃是一种抹不去的,由寻找精神家园而产生冲动的忧患意识。在中国,鲁迅就常谈到他灵魂的孤独和寂寞,在《呐喊·自序》中说他“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太痛苦了”。这种现象说明,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因为忧患意识是人类心灵的产物,是人类情感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忧患意识更是贯穿在东西方两大文学的发展之中。虽然东西方两大文学的特点、形态、发展进程有所不同,然而忧患意识的现象则是共同的。在中国,在东方,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的深深叹息到鲁迅有感于“人生多苦辛”的内心独白。在欧洲,在西方,从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所提出的:“To be,or not to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到西方现代派文学所提出的“我是谁?”一类质询,其实质是由对整个人类寻找真正的精神归宿、精神家园的忧患意识所决定的。叹息、独白、质询,作为一种方式,则意味着一种情绪,一种主动地透过人类生活表层的和谐而探寻到其内在的不和谐、不完满,进而向更高层的和谐、完满迈进的忧患情绪。这种情绪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它规定了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情感价值取向,也构成了东西方两大文学所共同拥有的文学忧患主题。

2、从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看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

文学忧患意识的形成有赖于作家对人类社会苦难现象的一种忧患的艺术审美体验。但是,这种体验联系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换言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的约束下,这种忧患的艺术审美体验,将导致不同形态的文学忧患意识的产生。

从中西文化、文学的比较角度来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不仅能够看到两①①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种不同文化背景、文化精神所产生的不同形态的文学忧患意识,同时也更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本质特征。就总体而言,西方文化是一个在剧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商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特征:富于冒险和开拓,崇尚个性和自由,讲求力量和技术,具有批判精神、怀疑态度和否定勇气等等。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不断毁灭而又不断更新的历史发展形态。文化重心的不断转移,理论学说的不断否定,如同浮士德不断追求的精神那样,西方文化始终是在这种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着。西方文化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形态特征,即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忧患当中,多侧重表现出对其本体存在合理性的深深忧虑,就像基督教文化所着重强调的“原罪”意识那样(事实上,西方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方文化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往往在个体生理-心理层次上,在形而上学的哲学层次上,总是怀有一种深感其内在的不完满性的忧患意识,存在着一种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相抗拒、分裂的心灵冲突形式,并且通过忧患的主题思路,以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终极性探寻来作为寻找精神家园的方式或象征,从而使文学的忧患意识在表现人类探寻困惑,承受困惑,预见困惑,不断发展前进当中,具有一种巨大的透视功能和预言意义。像早在古希腊的神话与史诗时代,荷马史诗对作为希腊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代表———阿喀琉斯的塑造,就包含着对自己民族的未来和人类自身弱点的深沉忧患意识。实际上,透过阿喀琉斯的性格复杂性表现,古希腊人对以阿喀琉斯为代表而正在萌发的个人意识的深沉忧患意识是显而易见的。阿喀琉斯式的个人意识,是被西方文化性质所决定的。这种思想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也给现代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弊病。拨开史诗作品所隐喻的层面而深入其中,就自然会发现阿喀琉斯式的个人意识放任自由,漫无矩度,其对社会的破坏性冲击,将必然会危及社会安定和人类自身的利益。因此,当人们从阿喀琉斯的悲剧中获得某种启示时,不就在2 000多年前的盲诗人荷马那忧戚的面容前,感受到其心灵深处的忧患意识吗?可以说,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正是以此为基点,在由个人的生理-心理层次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哲学层次,由对个人意识的焦虑上升到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作终极性思考的过程中,构思了面对痛苦人生的哲学,并表现出人时常会“被抛入世界”的忧患感。尽管此后的西方文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

时期,但是沿着这种主题思路,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作家都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把巨大的忧患意识与以“个体生存绝望”情绪为代表的人生虚无感结合起来了。从而将寻找精神家园的人生终极追求,置于个体不断被毁灭又不断被创造的人生历史的链条上,不断地获得新的历史涵义。西方文学的这种忧患意识,其艺术审美形态呈现为“真”和“美”的形态结合,表现出符合规律性的认识倾向。这种审美形态往往具有崇高性特征的审美意向,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分裂或对立中呈心灵挣扎式的抗争,倔强和虚无的审美心理定势,使西方文学总是带有强烈的人生痛苦和绝望的感觉。与西方文化不同,建立在内陆农业社会和血缘宗法制度上的中国文化,是在社会政治思想基本稳定,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社会体制中平缓稳步发展的文化。人们常说中国文化的哲学理想是中和的,具备内陆农业文化的特征:趋于安稳和保守,崇尚功用和务实,讲求中庸与谐和,具有乐观精神、求同态度和肯定人生等等。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呈现出一种静止不动的历史发展形态。其间,尽管文化的重心也略有变动,文化的派别也各有不同,但“儒道互补”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模式,始终制约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的形态特征,即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忧患当中,多侧重表现出对其伦理规范和目的性的深深忧虑。人们常常称道中国文化为“乐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其实,所谓的乐感文化并非纯情的浪漫幻想而没有对现实人生的忧患意识,只是由于这种“乐感文化”性质所决定,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不像西方文学那样集中在个体的生理到心理层次、形而上学的哲学层次上———以与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相抗拒、分裂的心灵冲突形式来进行表现,而是紧紧扣住伦理、政治的层面,怀着对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的强烈关注之情,展开以“国泰民安”为中心内容的忧患主题思路,并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承受历史留下的那种精神重担、承受人世间一切精神苦恼,使文学的忧患意识处处都表现出以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为重的人道主义精神。尽管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中,也不乏“悲士不遇”和“忧生之嗟”的个体忧患,但是就总体而言,以忧国忧民为特征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始终是贯穿在中国文学忧患意识当中的一条主线。从这个角度来看,“悲士不遇”和“忧生之嗟”的个体忧患,仅仅只是表现的形式,既不是那种狭隘的个人患得患失的情绪,也不是那种自我哀怜的戚戚之心,其实质

内容是个体无法介入或参与国家集体等行动或不被重用之后的感叹心理,仍然是以国家、民族、社稷民生等群体利益为人生终极追求目标的。即使到了现代,不

少的现代作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例如鲁迅及五四时期的作家,也表现出对人及人的生命的苦恼、焦灼与绝望的情绪,对“人生究竟是什么?”发出系列的质询,极类似于西方现代派的那种对人生虚无,对个体生存绝望的忧患意识,然而,鲁迅及五四时期作家,其忧患的基本点是基于现实人生的,所面对的是千疮百孔、贫穷落后的国家、社会和现实人生,因而其忧患意识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崇高感和为国家、民族利益的献身精神等伦理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中国文化顽强的“实用理性”精神和感时忧国的伦理激情,使鲁迅这位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在热衷于把个体作为一种独立的真实存在,并认真思考其生命意义时,也没有像西方现代派作家那样,建构和发展一整套关于对“存在”和生命的非理性主义忧患意识理论体系,而恰恰相反的是,从中引申出一整套关于改造国民性,重铸民族灵魂的理性主义忧患意识的思想体系,使他作出的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许诺和献身精神,而这种精神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与屈原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未悔”的忧患精神,存在着内在的关联。

尽管中国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沿着这条主题思路,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作家,也都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把巨大的忧患意识与以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人生谐和感结合起来了,从而将寻找精神家园的人生终极追求,置于国泰民安、社会稳定的人生历程的链条上,使整个文化和对人生的忧患意识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历史内容。中国文学的这种忧患意识所导致的艺术审美形态,偏重于“善”和“美”的形态结合,表现出契合目的性的伦理认识倾向。这种审美形态具有优美、和谐、精致小巧的审美特征,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中,呈心灵超然式的恬静、超脱或消沉、无为的审美心理定势,并在强调“悲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和谐节奏中,使中国文学在表现人生苦难时,其巨大的忧患意识中仍然闪耀着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光辉。从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学忧患意识的差异性。在这里,这种比较所得出的差异性,并不说明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说明二者不同形态的本质特征。在比较中可见,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显然偏

重于以国家、民族、社会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伦理内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所表现的寻找精神家园的意向是具有两种形态特征的。一是忧患主体始终不忘情于世,不忘情于国家、民族、社会和集体利益。以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为核心的寻找精神家园意向,充分表现出中国文人伦理情感和义务感的真正来源及根深蒂固。因而当这种倾向诉诸文学的忧患意识时,也时常地带有这样的规律———忧患意识愈是强烈,也就愈加表明宣泄伦理情感和实现伦理义务趋向的顽强;二是忧患主体以弃绝世事、看破红尘,或解甲还乡、退居田园的方式来消解介入,用“穷则独善其身”的伦理规范,将以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为核心的精神意向,建立在追求崇高的人格伦理风范、树立“德”性人格情操之上,因而当这种倾向诉诸文学的忧患意识时,又时常地表现出这样一种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现象———忧患意识愈是强烈,也就愈加显现人格伦理风范,显现“德”性人格情操的高尚。

中国文学忧患意识以国家、民族、社会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伦理内容,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凝聚并传播了华夏民族的群体意识,成为维系国家与民族情感的一部分。中国文学中具有较强的民生意识、鲜明的爱国情感、高尚的人格风范和情操等特点与此也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还大大强化以悲为美、以善悲为雅的民族审美心理,使历代文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将忧患作为一种情感宣泄模式,从而大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情方式、层次和内容等审美空间。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当然也有类似的特征。不过,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更多地倾向于在情感宣泄中,使人们对人类苦难的理性认识与把握,向来以充分肯定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作终极性探寻为核心。中国文学这种独特的忧患意识及其主题系统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美感包容力,使得诸如忧天悯人,相思怀故,失意离别等丰富的人伦情感与内容,都可以融入忧患的情怀中加以表露,同时,中国文学深层涵义的细密精致,象征比喻、语言表达技巧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得力于此。

3、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表现形式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性的,并且与华夏民族性格的基本精神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那么,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具有哪些表现特征呢?我认为,从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审美特征上来看,至少应该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特征。

3、1 伦理性情感与理性精神相统一的特征

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往往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所谓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伦理性情感,其涵义指的是当外在的恐惧、敬畏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和欲求时,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忧患,其表现形式就主要的是面对客观外界的缺陷而萌发的内心情感冲动。但是,这种情感又不表现为与客观外界的对抗,而是在强调作为对立面的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必须相互渗透的前提下,在“天人合一”的主客体相融当中,使情感导向日常的伦理,并且通过实践理性来表现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像西方文学那样在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对抗中通过以个体生存价值为核心的人生探索来表现精神力量。

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这种伦理性情感与理性精神相统一的表现特征,体现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便形成了艺术审美境界谐和性的特点。所谓的“忧而不伤”,正是中国文学审美理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忧患之作,其间尽管忧

患的内容有所差异,但强烈的忧患之情是溢于言表的。不过,这种出自内心强烈冲动的忧患之情,不像西方文学那样,给人以绝望的审美感受,而是偏重于强调一种伦理的和谐,突出的是精神世界的道德秩序。同时,中国文学的含蓄、温和、优雅等艺术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密切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风格是沉郁而不激越,忧伤而不绝望。个体强烈的忧患之情,总是以囊括时代、社会和人生的忧患形式而加以表现,这也使得中国文学总是具有一种充满希望的艺术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表现的是个体生存价值和幸福被社会重压所摧毁的绝望之情,那么,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表现的则是社会道德与理性对于黑暗现实的胜利之希望。像屈原因忧愤而投江,但他不是失败者,他的忧患之作所体现的崇高而壮丽之精神,是永远鼓舞人心的。

3、2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特征

受中国文化观念所制约,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不是强调走向自我的忧患,而是强调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在这种走向中,特殊的表现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相结合的特征。具体地说来,这种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展示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当中,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

神内涵有所变化,忧患意识的表现形态也有所差异。但是,忧国忧民的本质特征则是亘古不变的。在情感导向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爱国主义也是衡量人生、艺术的一个标准。被后人誉为爱国主义杰作的《离骚》,就突出了诗人以身殉国的精神风貌。从诗人那“既莫是与为美政兮,吾将从鼓咸之际”的呼喊声中,可以发现他的忧患之思所表现的理想和抱负,都无一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在中国文学中,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绝对不是一个空泛概念,而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孟子》中称“天下之本在国”。国,也像母亲,意味着精神与物质生活的一个归宿,从中也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等特点。因此,在走向社会的忧患中,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往往使诗人跳出个人的天地,而把忧患的目光投向广阔的现实人生,从而在忧国忧民的情感中使忧患具有更为深广的现实内容。二是展示居安思危的预言意义。中国文学强调走向社会的忧患,这使得诗人往往对于历史进程和现实人生都具有一种极其敏感的思想特征。在展示忧患意识的过程中,诗人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觉察到国家、社会祸患的隐伏滋生。例如屈原为楚国的安危日夜忧虑,而当时的楚国还并没有到亡国的地步;贾谊生活在“文景之治”的盛世,但他深谋远虑,时发忧世之言。杜甫在繁荣的唐盛期,却敏锐地感到大动乱的逼近。这种现象说明了居安思危的预言意义。当然,大诗人并不是预言家,只是心中的忧患时常地在安逸的环境中包容着国家和人民,这样也就在艺术的表现中,凭藉着对生活的敏感,表现出了对某些历史进程的预见性。这种预见性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审时度势的结论,更多地是诗人忧患的一种主观愿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献身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既然忧患不是局限于个人的天地,那么,走向社会的忧患,也就应当承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某种义务、责任。在中国文学中,从屈原的“上下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到鲁迅的“肩住黑暗的闸门”,都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在忧患当中所展示的献身精神。可以说,这种精神不仅使他们最终获得完美的人生价值,而且也同样使他们的艺术创作获得新的价值取向,并为中国文学增添独具特色的艺术光彩。

4、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运行趋势

既然忧患意识与寻找精神家园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中西文学各自以不同的表现形态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共有的忧患意识和文学的忧患主题。在东西方文化、②②

文学相互交汇、碰撞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位置也日益突出。与

此相关,中西文学忧患意识和主题的相互交融、补充,也日益显得重要。西方文学重在追求个人价值和幸福的忧患意识,往往在形而上的哲学层次上显示出人类忧患意识的深刻性,应为中国文学所汲取和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而中国文学重以追求国家、民族、社会和谐的忧患意识,突出了人类向往社会安宁、有序的理想,应自觉地同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相交融、相补充。从世界文学发展的总趋势上来看,这也是中国文学的运行趋势。这种运行趋势,不仅是可行的,同时也必将更进一步地丰富与发展人类共有的忧患意识和文学的忧患主题。

[参考文献]:

[1]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2] 高尔泰.论美[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260.

作文十:《《诗经》的忧患意识》5900字

鬻躐瓣黼黼激瓣辫麓鬃露粼赣慧懑黼貔黼躐戮嚣蕊黧黼糍勰燃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诗经》的忧患意识

口黄冬珍

(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Z的理性自觉。这是一个过程,我们通过了解《诗经》中不同时期作品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可以看到觉醒的周人是在怎样的思索着天、人、社会,感受到他们的希冀与关切、痛苦与忧伤。

居安思危勤谨无逸命的认识有关。“命不易哉”的句子在周初诗

——周初统治者的忧患意识

周代颂诗,《毛诗序》云“美盛德之形文里是反复出现的:“天命靡常”(《大雅・文王》),“天难谌(信)斯,不易维王”(《大明》),“天命不易”(《尚书》),强调的目的

自然是希望这一观念能够深人人心,引起后王

警戒。殷人h辞中的帝与商人关系是特定的,

专有的,是商族群专有的守护者。殷人的天命

观自然地表现为万事求I-.率民事神,将自己

的命运交付于帝,依赖于帝的保护。到了周人

这里,天变成了对所有族群一视同仁的超氏族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作为统治者祭祀上帝祖先神灵的乐歌,目的虽是歌功颂德,但精神上却不是很张扬自得,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之中。事实上很多作品都描写了统治者们的谨慎小心与勤勉努力,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深忧惧与反省。王朝初致

万方数据

晋阿学彳!l2003年第1期鬻戮鬻麓瓣鬻鬻黎潮黼黼黼辫戮辫黼㈣漤攀黼魏粼糕黼粼㈧神,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形成了新的政治理

念。周以小邦战胜了大邦殷,这一巨大胜利刺情系家国呼唤正道

激着周人去寻找历史性的解释,反思夏商周三——卿大夫的忧患意识

代的兴亡。他们结合现实认识到商君的淫逸享

乐、暴虐失德是导致失国的主要原因,周人则古称“变雅”的诗篇多规谏、怨刺的内以勤劳认真、仁爱明德而得天眷顾”】。尽管还容,优患意识正是其潜在的心理内容和情感动是“以天为宗”.但毕竟有了新的内容:“以力。诗产生的时代,主要是西周末世厉幽时德为本”。人不再是被动接受天的主宰,而是期,由于厉王暴虐、幽王昏庸,社会各种矛盾主动去追求它的辅佑。人类终于开始从宗教迷激化,政局动荡不宁,灾难频仍。面对周室的狂中走出,以忧患的目光投射于历史与现实。衰微,眼看着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封建”政

诗的后半部分是周王受戒的答辞。既然天治正走向崩溃。维系王室与诸侯关系的“亲不是高高在上无知无觉的,那么处于监察之中亲”“尊尊”精神纽带也在松弛,一部分有正的君王就必须时刻警戒,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义感、秉承了周初道德观念的王公卿大夫忧心责任来。方玉润说“周家圣圣相承,家学渊源忡忡。发出了悲愤忧虑的痛苦歌吟。这就是不外一‘敬’字”“1。《尚书》中周公的反复《大雅》中的《民劳》、《板》、《荡》、告诫,《颂》诗里周王的不断自警:“成王不《桑柔》、《瞻印》、《召曼》和《小雅》中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昊天有成命》),的《节南山之什》等一批诗歌。这些诗歌或以“我其夙夜.畏天之威”(《我将》),“予其正道规谏君王,或以事实怒斥小人,在抒情内惩而,毖后患”(《小毖》),《闵予小子》也容、致思方式上都有相似之处。

说“维予小子,夙夜敬止”。所谓敬就是精神首先是对大乱将至的敏锐感受。在诗中,上自警,时时反省自己,规整自己的行为.谨诗人以自己的亲身观察,痛心的描绘了时代的慎小心.理性地克制本能的欲望,使自己的作那种“百川沸腾,山冢翠崩,高山为谷,深谷为符合天的要求,也就是符合政治的要求、群为陵”(《十月之交》)的大动荡:战乱频发,体的利益。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出人的本能欲望人民死丧殆尽,国力日衰;赋税苛繁,阶级矛与政治要求间的矛盾。人,尤其是君王,当他盾尖锐,人民运用武力进行反抗;贵族失位,拥有无上威权与无比财富时,却要克制自己的贤者流亡,四夷交侵01。这些现实没有引起王欲念,努力体察老百姓的艰辛痛苦,不滥施刑者的警惕,却让诗人预感到“天降丧乱”,将罚,夙夜勤谨,不贪图安逸享乐,做到道德完“灭我立王”。回顾历史,殷商覆亡的悲剧似美,做起来确实相当困难,但周初的君王却努乎又要重演。《荡》诗就借文王斥殷口吻,指力地去做了。在理性地思索了天命、历史、现责周王的暴虐淫逸、不用旧人、不遵先王典实之后,将个人意志自觉融人对群体所负责任刑,以致内外怨愤。希望他能心存戒惧.铭记之中,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勇毅承担了安民保历史的教训。对王朝命运的忧惧促使诗人耳提民的历史职责。显示了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面命地对周王进行着规谏。

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追求。这一时期的忧患诗人观察现实,反思历史往往伴随着对天意识主体是统治者,产生的历史动力是殷周之命的恐惧。幽王朝天灾严重,日蚀、地震、饥际的政治动荡,心理特征是戒慎忧惧、居安思荒连年,使周初建立起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危,表现为行为上的勤谨无逸。体现了高度的的信念此时像警钟一样在他们耳边回响。眼前理性自觉和历史洞察力。的天灾或许正是对人事的惩罚,所以在诗中反万 方数据×天≯

粼渊渊渤黼磷黼潮黼糕黼麟黼瓣黼燃黧粼黼黼勰糕黼蕊禚藤㈣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复出现这样的句子:换来的只是“我位孔贬”(《召曼》),“鼠思

《桑柔》“国步蔑资,天不我将。”泣血,无言不疾”(《雨天正》),但其忧心之《瞻印》“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虑依然强烈的指向家国。拯世无力的痛苦更加《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加深了他们的忧世、忧国、忧民的情感.面对饥馑,斩伐四国。”艰难时世,更以一种以拯救家国为己任的自我

《节南山》“天方荐瘥,丧乱弘多。”牺牲精神努力承担起挽救危亡的责任,行为中天降大灾造成的不仅是身体的痛苦,更是所表现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相当可贵精神上的巨大打击。诗人理智上已认识到王朝的。

不可挽回的要覆灭了,感情上却无法接受这样

的事实。对天道的信仰和对家国的深厚感情使长歌当哭品味孤独

他们不能无动于衷,郁积胸中的忧患感情如火——下层士人的忧惠意识

般爆发出来,以怨刺的形式表现在诗中,怨的

对象直指君王。几乎是在大声指责“人有土风诗采自民间,其中有不少出自中下层士田,女(汝)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人之手。这些诗产生于春秋时期,体现了时代Jl宜无罪,女覆说(脱)之。”(《瞻印》)直斥周巨变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深刻影响。士阶层除

王贪吝强夺,不辨是非。“妇有长舌,维厉之了原有的武士,其来源不外两个:一是升迁上阶”,指责他宠信褒姒带来天下大乱。除此,来的庶民,一是末落的贵族卿大夫。周初建立还有权臣执法不公,务营私利,不恤国事.起来的社会秩序是宗法等级制,本是温情脉脉《节南山》《十月之交》均对这些乱政小人予而又严谨有序的,所谓“大邦维屏,大宗维以批判。痛恨之切以至于要“取彼谗人.投畀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板》)。从物质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到精神,个体依赖群体而存在。西周末的政治×天≯Z有吴。”(《巷伯))这类诗继承了周初以来以动荡和春秋的连绵战祸,产生了大量的失位贵

道德代政治的思想,从道德的视角观察、判族,物质生活朝不保夕,精神上更失去了凭断、评价眼前的一切,认真地想让国家回到周依,双重的失落使他们对天命、天道信仰产生初以德治国的正道上去。看不到发展、进步,怀疑、失去信心,《小雅》已多有表现。但同只天真地以为只要君德无缺便可天人安宁,思时,个体离开群体,使自身的存在价值、人生想的保守封闭使他们注定无法真正的对敢治产的意义这些生命问题摆在诗人面前。所以在生作用。《小雅・雨无正>写到“三事大夫,《王风》、《唐风》、《魏风》、《桧风》、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执政大臣《曹风》中,有人困惑迷惘,有人以行乐来逃不肯勤于王事,只为自己(家族、侯国)考虑,避,也有人直面现实人生的苦难,思索人道、《十月之交》里就提到权臣皇父经营向邑(位于天道的危机,尽管格调低沉,却思深忧远。

东周畿内),《周语・郑语>记载桓公早作东迁雅诗中卿大夫对天命的信仰缘白统治者的打算,大约镐京不安,许多大臣为自己谋退宗教传统,因为是先祖遗教,所以深信不疑。路,已向东逃亡。感受着王朝的风雨飘摇、民但急剧的社会变迁严重破坏了宗族伦理秩序,心散去,诗人们依然坚守传统道德,以尽臣许多人被迫流亡,失去了宗族荫庇,《小雅・道:“悠悠我里(忧),亦孔之痔(痛苦)。四方小弁》正反映了这种情况。诗的主题,《毛诗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序》以为幽王宠褒姒,生子伯服,放逐太子宜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虽然自己辛勤咎,故太子傅作这首诗刺幽王。今文经学的三万 方数据

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糕鬻攀溺魏寨黼戮慧蕊蕊漤黼粼黼黼溅黼黼戳辫辫鬻鬻粼㈣家则认为尹吉甫之子伯奇为后母所谗,遭父放明显感受到诗的情感特征:忧愤深广而又孤独逐而作。他们对诗旨的理解本质上是比较接近悲凉。无人理解偏还要执著追问,间苍天似乎的。从诗的内容看,诗人遭谗被弃.所以呼天也是在问自己:世皆昏昏而我独醒,这种坚持自诉“何辜于天,我罪伊何”,情感沉痛悲意义何在?世乱如此,如何拯救?这其实也是许哀。当时,为宗族所弃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对多优秀士人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在经历了孤独《王风・葛垒》《毛诗序》说“周室道衰,弃无助的精神漂泊之后,士人们怀着对社会、人其九族焉”。对《唐风・杖杜》《毛诗序》也生的深深忧患著书立说,提出各自的解决办说“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反映了法,这就是从春秋中叶开始的“百家争鸣”。“亲亲”精神解体的时代大背景。诗人的忧痛侯外庐曾说:“中国古代思想的花果,以诸子就是精神的无所依归,“譬彼舟流,不知所届百家为代表,但它的先驱,不能不说是变风变(至)”,生命意义的落空,“譬彼坏术,疾用雅的诗篇”l,’。

无枝”。在他们孤独悲哀无助的时候,原来落《诗经》的时代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的时向生命本体之外的关注已不知不觉转向自身。期。如果说周初统治者的忧患意识代表了这一

《诗经》中,常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这样觉醒过程的开始,那么经过了卿大夫的强化.一些诗:《小雅・无将大车》、《王风・兔到了士阶层这里,又融入了对生命问题的思爱》、《唐风-蟋蟀》、《山有枢》、《桧风索,这无疑将主体意识的觉醒推向了深入。正・隰有苌楚》,过去多评价是没落贵族悲观厌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派哲学对这一问题的世消极之作或体现了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诗理论表述。

虽然表现了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生命的消极态[责任编辑马艳】度,但是“表厦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

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参考文献:

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161。[1】徐复观.诗称“^之云亡,邦国疹以行乐消鳃痛苦,他们依然敏感于社会的动瘁”,“台尔介秋。维予胥忌”.具体描写。

荡,国家的危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秉承的f6】事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版.道德人文的危机。《王风・黍离》与《魏风・[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0园有桃》所表现的就是清醒之士在国家危机中版.

的痛苦,长歌当哭,悲声抑郁。“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

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心之

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

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桃》)从这些诗句我

万 方数据×天彼人是哉,子日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困们很难准确把握诗人所忧的具体内容,但可以

《诗经》的忧患意识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黄冬珍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太原,030012晋阳学刊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2003(1)4次

参考文献(7条)

1.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 1980

2.李泽厚 美的历程 1989

3.查看详情

4.方玉润 诗经原始 1986

5.许倬云 西周史 1994

6.史记·乐书 1982

7.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 2001

引证文献(4条)

1.聂永乐 论《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期刊论文]-剑南文学 2009(11)

2.常虹 从《诗经》怨刺诗看周人的忧患意识[期刊论文]-南北桥 2008(11)

3.唐祖敏 论屈原的忧患意识[期刊论文]-梧州学院学报 2006(4)

4.张淏 论《诗经》的忧患意识[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jyxk20030101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