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时间:2021-07-26 13:26:08 来源:学生联盟网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本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在现实的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演化成工具化的教育,忽视了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提升人对自然与自身的责任感,忽略了对学生心灵成长与生命意义的教育。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由重“学科”转向重视“人”。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一、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SPAN唐纳/SPAN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著名学者刘慧对生命教育作了这样的描述“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它揭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涵义。教育是人的教育,但人为何需要教育,这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教育要寻求终极关怀,不仅仅是去关心追寻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开启人生的一种境界,教育的这一价值特性,揭示的是教育要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社会,目的是使教育活动能够超越世俗功利,完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生,现实人的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前提。生命教育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主动,尤其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命教育其实质也就在于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常识性内容,更多地体现育人的本质,也体现了新课程的创新价值所在,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政治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来;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为主、转到以人的发展为主上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注,对课堂生命意识的觉醒,是培育“人”的教学。二、生命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体现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求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通过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义,启迪精神世界,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如过去旧教材过分强调中小学生要见义勇为,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忽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都把这一内容作了修改,体现人文性,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关注,遵循学生生命发展的规律。由此,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努力使教学成为一种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生命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如下几点体现(一)思想品德新课程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创造潜能。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就会产生共鸣,教学的效果必然能得到优化,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必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应当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激发其创新欲望,有效地训练其创新思维,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张扬,鼓励学生超越现实,挑战传统。在创新教学课堂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能摆脱“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向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向老师发难,真正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二)转变学习方式,展现生命自由发展的空间。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地位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独立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能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独立实验、操作、表达和交流,把获取知识的过程变为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要尊重这种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活动、操作、实践探究中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现在很多的思想品德课堂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参与意识较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也反映出教材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使他们在智力上、情感上和道德上得到自由发展。如在我和父母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自由挑选角色,上台表演小品爱的冲突,比比谁演得恰如其分,演得好,并说说好在哪里。学生基本上能设身处地把与父母冲突的神情、语言、动作等演了出来。整个课堂上快乐的激情始终洋溢在学生的脸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新课程给予学生一定自由,让学生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自由,即思维与想象的自由。(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更加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与探究学习能立的培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与创新中完善与塑造学生人格,进而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互补效应,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搭建开放式的发展平台,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的问题与活动,营造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组织形式,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合作学习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经历、兴趣,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重视心理反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往、交流、沟通和启发,形成一个真正“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课堂教学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有学生观察、调查、思考、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接纳他人,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从而也达到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同时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合作的平等性,合作的乐趣,合作的成功感,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四)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关注学生生命价值。1、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统教学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让学生背框框,记条条,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在获得答案过程中情感体验却漠不关心。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很注重对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个体存在,更注重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所设置的栏目如“探究园”、“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都新颖并实用,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进步,学习、体验到探究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大部分“探究园”、“实践与评价”的活动内容较为合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以致用。2、课堂体验生命意义。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优点,并适时进行表扬与鼓励,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个真实的自我,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进而使他们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展示。改变以往的评价标准,改变用同一目标要求全班同学,改变用可量化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用不同尺度去评价学生,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对自己充满自信与希望,进而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个性。课堂成为他们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赏识的乐园。三、构建初中思想品德生命教育课堂的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提升。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更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我们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学生生命发展的要求。(二)进一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生命教育课堂要使学生从封闭、灌输走向开放、和谐,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探究感悟与体验人生,获取真知。学生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创设的氛围中,依靠一定的方法和教师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情感的体验。老师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与学的重心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而是掌握方法上,使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从而适应生命教育的需要。(三)增加学生活动、体验的空间。生命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因为学生的各种素养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政治素养的提高,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到提升的。学生通过对政治观点的理解以及其对社会的体验丰富情感,通过适当的演讲或表述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政治素养。

  “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为了过成人的生活,他们有权利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历程,体验作为人的全部生命意义。”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