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数学试题 > 《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500字|理智与情感的读书笔记

《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500字|理智与情感的读书笔记

时间:2019-10-04 09:21:53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500字

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简·奥斯丁的。我非常喜欢她的另一本书.我觉得她的书的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似乎读了一点就再也放不下了。所以,一看到她的这本就不得不放下了正在读的.还好。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本似乎带给我太多的意外了。我从没想过,小说的剧情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当然,我更喜欢作者本人。知道吗?从这本书里我所感悟到,或是学到的格言就是: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

不是吗?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理智的姐姐和一个感性的妹妹。最终妹妹还是因为在爱情上受到了无限量打击,随后,终于明白了,理智是很重要的。最后,他们都找到了爱他们,也是他们所爱的人。过上了美满的生活。这个与许多当时英国的小说不同,他们都在用悲惨的结局去抨击当时社会的险恶的时候,简·奥斯丁去却塑造了这样一个圆满而让人向往的结局。当然,就因为这,在看完其他人的小说的时候,你会觉得,当时社会的肮脏与腐朽,甚至,你会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最圣洁无私的爱情的存在。可是,当你看完简·奥斯丁的作品之后,你的那种消极心态,就会被作者的魔法赶跑了。   我相信,作者同我们一样。不愿去承认,也不愿用黑色幽默去讽刺爱情。她试着用良知和美好的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渴望,来教导我们,要善良。要相信,爱情真的存在。勇敢去追吧。

作文二:《理智与情感的读书笔记》1600字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着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情感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挫折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

《理智与情感》无时不散放着理性的光芒,它以两姐妹曲折复杂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出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以及很多情况下,理智应更胜于情感的主张。

从书中可看出,作者认为诚挚热烈的感情固然重要与可贵,但仍需理智去控制与调节,毕竟情感是感性的,任其随意发展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不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会有伤害。只有同时具备理性的头脑和思维,才能避免或把这种伤害降为最低,这无疑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理智与情感》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独特的个性,然而就读者接触最多和作者想要着重表现的,那就要数达什伍德家的两姐妹了。

埃丽诺,大女儿,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富于理智的姑娘。她办事缜密,考虑周全,谈吐智慧。不论是对他所爱慕的爱德华还是厌恶的露西,在众人面前,她都能以礼相待。而且,不论是埃丽诺好奇,喜爱或是厌恶的话题,大家共同讨论时,她总能保持一定的冷静与思考的头脑,既不显示出异常的过分的关注,也不让大家感到自己是个扫兴的角色。任何事,埃丽诺总是拿捏得那么有分寸,那么合适。

埃丽诺同她妹妹一样,拥有一颗富于情感的心,只不过她更善于控制这种情感。她对爱德华的倾心,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情况都从未改变过。她没有因爱德华的不善言谈,行为呆板忧郁以及众人对他的指责而遗弃他,她看中他的正直,诚实,稳重,宽容的人品,为他在家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表示不平,为他不幸的第一次订婚表示同情。并且无时无刻不在为爱德华着想,为能使他的境况有所好转而努力。甚至在听说了爱德华早已订婚的消息后,埃丽诺依然钟情于他。得知这消息后即使她极力掩饰,还是不难看出这个消息对她的巨大打击。可见,她对爱德华的感情是强烈的,忠实的,实际的以及是一成不变的。这证明了埃丽诺不仅理智,同样有颗富于情感的心。并有一个清晰而理智的头脑来时刻提醒她去制约一些无谓的感情冲动。理智,善良,机智是她特有的魅力。

同理智思维发达的埃丽诺相比,她的妹妹玛丽安则要显得感性许多。与埃莉诺不同,玛丽安在社交上同她的感情观十分相似,对待自己喜欢的人热情十分,关怀备至,对待不喜欢的连最起码的以礼相待也难以做到,总是冷潮加热讽,给予一副冷漠的面孔。这种情感或许是当时那个时代最推崇的情感观,但简借助玛丽安充分说明了这种情感观的不妥。玛丽安最后被威洛比抛弃,在他们所引以自豪的情感观的支配下限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差一点丢掉性命,也给朋友和家人带来了不可摆脱的痛苦。这就是过于感性的弊端。但抛开玛丽安感情有余,理智不足的缺点,她也是个十分优秀的姑娘。

通过这对姐妹,想必作者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很清楚了。人要有丰富的情感,但不能感情用事。必要的时候应受到理智的制约。简认为谨慎行事和内心冲动应保持平衡。她对金钱可以买到高雅生活的观点表示尊重,但对简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部作品是围绕着理智与情感而展开的,实际上也是为绕着保持自我的完整与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一主题而延伸的,重在说明人固然是一个情感个体,但也需要融入社会。做一个具体的社会人,既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个性,又有必要的理智加以制约,使其能与社会融洽,这样才能

获得真正的幸福。

理智与情感好比一把双刃剑,坚持理智,可能会伤了情感,照顾情感,可能又失去理智。能很理智地处理情感,能在情感的一定范围内保持理智,当然最好,这是运用这把双刃剑的最好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面临着取舍时,你是理智多于情感呢?还是情感多于理智?或是像威洛比先生哪样,表面上很有情感内心却很自私自利。所以,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驾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而不是被它所奴役。

最后我只能说许多赏心悦目的情感的东西,在现实面前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情感与理智这种差距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亲爱的朋友:梦在心中,路在脚下。

作文三:《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500字

<理智与情感;这本书是简奥斯丁的。我非常喜欢她的另一本书<傲慢与偏见;.我觉得她的书的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似乎读了一点就再也放不下了。所以,一看到她的这本<理智与情感;就不得不放下了正在读的<包法利夫人;.还好。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本<理智与情感;似乎带给我太多的意外了。我从没想过,小说的剧情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当然,我更喜欢作者本人。知道吗?从这本书里我所感悟到,或是学到的格言就是: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

不是吗?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理智的姐姐和一个感性的妹妹。最终妹妹还是因为在爱情上受到了无限量打击,随后,终于明白了,理智是很重要的。最后,他们都找到了爱他们,也是他们所爱的人。过上了美满的生活。这个与许多当时英国的小说不同,他们都在用悲惨的结局去抨击当时社会的险恶的时候,简奥斯丁去却塑造了这样一个圆满而让人向往的结局。当然,就因为这,在看完其他人的小说的时候,你会觉得,当时社会的肮脏与腐朽,甚至,你会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最圣洁无私的爱情的存在。可是,当你看完简奥斯丁的作品之后,你的那种消极心态,就会被作者的魔法赶跑了。

我相信,作者同我们一样。不愿去承认,也不愿用黑色幽默去讽刺爱情。她试着用良知和美好的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渴望,来教导我们,要善良。要相信,爱情真的存在。勇敢去追吧。

作文四:《《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1600字

《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着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情感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挫折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   《理智与情感》无时不散放着理性的光芒,它以两姐妹曲折复杂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出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以及很多情况下,理智应更胜于情感的主张。

从书中可看出,作者认为诚挚热烈的感情固然重要与可贵,但仍需理智去控制与调节,毕竟情感是感性的,任其随意发展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不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会有伤害。只有同时具备理性的头脑和思维,才能避免或把这种伤害降为最低,这无疑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理智与情感》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独特的个性,然而就读者接触最多和作者想要着重表现的,那就要数达什伍德家的两姐妹了。

埃丽诺,大女儿,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富于理智的姑娘。她办事缜密,考虑周全,谈吐智慧。不论是对他所爱慕的爱德华还是厌恶的露西,在众人面前,她都能以礼相待。而且,不论是埃丽诺好奇,喜爱或是厌恶的话题,大家共同讨论时,她总能保持一定的冷静与思考的头脑,既不显示出异常的过分的关注,也不让大家感到自己是个扫兴的角色。任何事,埃丽诺总是拿捏得那么有分寸,那么合适。

埃丽诺同她妹妹一样,拥有一颗富于情感的心,只不过她更善于控制这种情感。她对爱德华的倾心,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情况都从未改变过。她没有因爱德华的不善言谈,行为呆板忧郁以及众人对他的指责而遗弃他,她看中他的正直,诚实,稳重,宽容的人品,为他在家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表示不平,为他不幸的第一次订婚表示同情。并且无时无刻不在为爱德华着想,为能使他的境况有所好转而努力。甚至在听说了爱德华早已订婚的消息后,埃丽诺依然钟情于他。得知这消息后即使她极力掩饰,还是不难看出这个消息对她的巨大打击。可见,她对爱德华的感情是强烈的,忠实的,实际的以及是一成

不变的。这证明了埃丽诺不仅理智,同样有颗富于情感的心。并有一个清晰而理智的头脑来时刻提醒她去制约一些无谓的感情冲动。理智,善良,机智是她特有的魅力。

同理智思维发达的埃丽诺相比,她的妹妹玛丽安则要显得感性许多。与埃莉诺不同,玛丽安在社交上同她的感情观十分相似,对待自己喜欢的人热情十分,关怀备至,对待不喜欢的连最起码的以礼相待也难以做到,总是冷潮加热讽,给予一副冷漠的面孔。这种情感或许是当时那个时代最推崇的情感观,但简借助玛丽安充分说明了这种情感观的不妥。玛丽安最后被威洛比抛弃,在他们所引以自豪的情感观的支配下限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差一点丢掉性命,也给朋友和家人带来了不可摆脱的痛苦。这就是过于感性的弊端。但抛开玛丽安“感情有余,理智不足”的缺点,她也是个十分优秀的姑娘。

通过这对姐妹,想必作者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很清楚了。人要有丰富的情感,但不能感情用事。必要的时候应受到理智的制约。简认为谨慎行事和内心冲动应保持平衡。她对金钱可以买到高雅生活的观点表示尊重,但对简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部作品是围绕着理智与情感而展开的,实际上也是为绕着保持自我的完整与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一主题而延伸的,重在说明人固然是一个情感个体,但也需要融入社会。做一个具体的社会人,既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个性,又有必要的理智加以制约,使其能与社会融洽,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理智与情感好比一把双刃剑,坚持理智,可能会伤了情感,照顾情感,可能又失去理智。能很理智地处理情感,能在情感的一定范围内保持理智,当然最好,这是运用这把双刃剑的最好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面临着取舍时,你是理智多于情感呢?还是情感多于理智?或是像威洛比先生哪样,表面上很有情感内心却很自私自利。所以,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驾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而不是被它所奴役。

最后我只能说许多赏心悦目的情感的东西,在现实面前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情感与理智这种差距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

作文五:《《菊与刀》读书笔记》3400字

菊与刀

鲁迪·本尼迪克特

一.背景介绍

二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摆在美国眼前的有两个问题:日本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德国的办法?

为了制定最后决策,美国政府动员了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日本,提供资料和意见,其中包括了本书作者、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

美国人或者更多西方人眼里不可理喻的一些行为,恰是本尼迪克特用来解析日本文化本质的范本。“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的组合,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本尼迪克特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

《菊与刀》直接影响了美国对日政策,美国战后对日政策的成功也证明了《菊与刀》对日本人所做研究的成功。从此,西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热潮也揭开了序幕。时至今日,《菊与刀》这本书被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二.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美国女人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完成了这份报告,并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推断。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决策与她的推断意见一致,她准确的预见是本书亮点之一。

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192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 of 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 Science and 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三.内容简介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用书中一段话很准确的概括就是“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崇尚武力又爱好美好,既蛮横又文明,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支配,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发动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创造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本书共13章: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受教育。全书夹叙夹议,抛开了对樱花、茶道、武士道等煽情描述,更多是对家庭关系、精神信仰进行白描式的对比,诸如美国人和日本人看待健康、物质、战争宣传、家族关系等的不同观念。

框架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提出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第一、二章),(二)基本视点(第三、四章),(三)有关日本文化核心内容的论述(第五至九章),(四)总结日本文化、日本人性格的特性并剖析形成原因(第十至十二章),(五)补充论述及对于未来出路的探索(第十三章)。

四 个人感悟

许多人都熟知日本人特别守规矩懂礼貌、有社会公德心。生活中自觉地排队、不乱扔垃圾是最最起码的,难能可贵的是即便你可能遗失了什么东西在某地,只要还记着遗忘的地方,回去找几乎都能找得到。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不破坏秩序、不顺手牵羊呢?这要归于他们的文化——耻文化。的确,日本人民族自尊心极强,特别怕出丑,非常害怕自己的丑态被人笑话而脱离集体,这是他们不轻易做坏事的最基本情结。

对于“耻文化”这个概念,作者拿来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比较,作了较详细的阐释。“ 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这种社会可以定义为‘罪感文化’”,也就是说将“善”、“信”等观念根植于人心深处,一旦行为有违这些基本原则,则内心就会产生最恶感;日本人不同,他们没有罪恶感,甚至认为人不必有罪恶感,他们也有一套强制执行的行为准则,不过他们严格遵守不是为了让内心好过,而是因为出了差错会招致他人的耻笑。所

以,“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映来做善行。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他或者被公开讥笑、排斥,或者他自己感觉被讥笑,不管是哪一种,羞耻感都是一种有效的强制力。但是,羞耻感要求有外人在场,至少要感觉到有外人在场”。

时时保持对耻辱的敏感,而不是对真善美的信仰,是日本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对天皇的绝对忠诚、强烈的家族责任感、对名誉的无比执著和对“情义”的重视,都是靠着日本人对耻辱的敏感来维系的,以上这些原则,只要他们没有遵从,就会感到深深的耻辱。因此,这其实是一种外在的、极其强烈的约束力,日本人因此显得比其它民族更加审慎、克制和不可理喻。

但是在如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知道单纯地用“耻”来解释日本人的行为或日本社会之种种,虽常常有用,但并非屡试不爽,很多场合下存在解释困境。日本社会之复杂以及背后复杂的要因,恐怕绝非一个“耻”字可解。

事实上,日本学界一直对这本书抱有较大争议,可以说,在这些日本学界大家看来,不懂日语、从来都没到过日本的本尼迪克特,在资料分析和使用上错漏百出,分析视角缺乏历史维度,并且试图构建同质性日本人、把日本人均质化为单一整体的做法并不恰当。副田义等日本学者在本尼迪克特研究的基础上就提出,“日本文化的伦理规范,从表层到深层的顺序是耻文化、罪文化、污秽文化这三层结构,它们同时存在,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换句话说,本尼迪克特所谓的“耻文化”仅仅是日本社会伦理规范的“表层”。

从《菊与刀》一书中,我们读到的日本人形象是“菊”与“刀”极端矛盾对立、分裂的人格。然而,山本良夫和罗斯摩尔在研究了战后日本人论的系谱后指出,“本尼迪克特完全忽视了某种可能,即拥有‘菊文化’的日本人和拥有‘刀文化’的日本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独立阶层”。本尼迪克特通过对军国主义者的考察来构筑“同质性日本人”,最终得出的却可能是日本人的“虚像”。

具体到《菊与刀》一书中,我们注意到本尼迪克特本人通过诸多的叙述,实际上给我们呈现了一种日本人非常极端的民族性格,似乎他们全都是好面子的玻璃心,追求自尊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可能正因为此,这种论述在遭受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我国非常有吸引力,因为他等于不那么直接的告诉我们日本人就是变态,他侵略我们是因为他们本性如此。在将日本人贬为性格不良之后,让身为受害者的我国国民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更加让我们心理上满意的是,本尼迪克特声称日本人的心理是无法改变的,即使是美国民主化的改造也不能改变日本人。

这更是会让我国国民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可以永远持续下去。

其实,对于日本,我们这代人实在感情复杂。从小受的国家主义教育令人始终不忘历史的耻辱,最早接触的日本人形象是抗战题材电影上留着小胡子、愚蠢又凶残的日本军官,听到最多的日语是咬牙切齿的“八格呀路”;可是时间推移,这种单一印象受到无数信息的冲击和篡改,我从未去过日本,但是确实是日剧和动漫的粉丝。发现日本的电子产品是那么精致耐用,日本的漫画让人不忍释卷,日本的女优大胆又清纯,日本人足球居然踢得不差,电影中的日本环境优美非常干净,听说“鬼子”大多礼貌周到,见个面还鞠躬来鞠躬去的。从这里看来似乎“菊与刀”这个名字也算贴切,只是有时我们虽不能不信书,但凡事有度,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文六:《《罪与罚》读书笔记》1400字

《罪与罚》读书笔记

王丽婷  小教一班  110101284

刚开始拿到这本厚厚的世界名著《罪与罚》时,心里总是抱有畏惧感,自己也想不到会对这本书如此着迷,竟会通篇看完。《罪与罚》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小说以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步入罪恶与救赎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问题,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作者对拉斯柯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描写,刻画细致,十分栩栩如生,。

拉斯柯尼科夫在生活中却历尽艰辛,一贫如洗,因贫穷而被迫退学,因交不起房租时刻躲避女房东,因衣衫褴褛而总是受人鄙视。他每日吃的是残茶和剩面包,过的是老鼠般偷偷摸摸的日子。最终他因痛恨放高利贷老板娘阿廖娜·伊凡诺夫娜的剥削,愤而行凶,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还被迫杀了另一个无辜、受苦、可怜的丽莎维塔。然而良心的谴责,使其饱受比法律惩罚更为严厉的良心惩罚。于是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最后索尼娅跟随他去了条件恶劣的西伯利亚,决定陪伴他度过这段艰难的历程。苦役与爱情终于使他体验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拉斯柯尼科夫在杀了人之后,就惊恐不已地回到了家,大病一场。他陷入了神经质的状态中,他每时每刻都在担心杀人的事实被揭穿,疯狂地思考每一处细节。在收到警察局传票后,拉斯柯尼科夫以为事情败露,心慌至极,但当他得知传票是与欠款有关时,他忽然感到一阵难以形容的极端轻松。虽然这不是对拉斯柯尼科夫身体上的惩罚,但是他接受了更为严厉的道德上的惩罚。他每天惶惶度日,如坐针毡。所以说为恶哪怕暂时逃避了法律上的惩罚,但是在道义上、心理上,就永远会是弱者,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拉斯柯尼科夫剥夺了两个妇女的生命,别人看来他似乎是一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的混蛋,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当他第一次送喝醉酒的马美拉多夫回家的时候,对于他们一家六口的生活境遇深表同情,临走时偷偷把在酒馆找零的铜币放

在窗台上;当他在大街上遇到被人灌醉酒的姑娘时,他自掏腰包付了二十戈比,雇了辆马车送她回家;当马美拉多夫被马车撞伤,家人连举办葬礼的钱也拿不出时,他拿出了母亲今天刚寄来的钱送给他们一家孤儿寡母······由此可见他是个天性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之所以会坠入罪恶的深渊是因为他身处社会底层,目睹了太多不公平的对待。恶劣的居住环境,每天的三餐不继,别人的冷眼旁观······就这样他心里积聚了太多愤懑不平的怒火,渐渐他的思想也走向了极端,拉斯柯尼科夫把自己归为拿破仑式的人物,也就是什么都可以去做的人。而把放高利贷老板娘阿廖娜·伊凡诺夫娜归为坏蛋,为了让其他人过的更好,可以把她除掉。他想要通过抢获老太婆的财货使自己摆脱困苦的生活,完成大学学业,找份好工作,获得相当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最后来帮助更多的家庭,为更多生活在底层的人谋福祉。但是在法治社会,这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这也注定了他八年的流放生活。

拉斯柯尼科夫与索尼娅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在社会底层挣扎着,痛苦着。索尼娅为他指明了方向,唤起了人性的良知,彼此的心渐渐走进了。他在索尼娅的帮助下正视自己的罪恶,用承受苦难的方式获得灵魂的安宁。对于拉斯柯尼科夫而言,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平静的心远比任何东西都来得重要。相信他们两个人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或许是上帝对他们两个不幸的人的补偿吧

作文七:《《红与黑》读书笔记》1900字

2014级新闻学专业

“外国文学”期末作业

作业名称:《红与黑》读书笔记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新闻二班                        组别:四组

完成日期:2016/12/18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小说围绕着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的经历,尤其是对他两次爱情的描写,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却是一部“政治小说”。 小说主人公于连出身卑贱,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拥有着杰出的智慧。在于连十九岁那年,他被市长聘为家庭教师,不久后,和市长夫人恋爱,事情败露后被迫到神学院投靠神父。后来在教派斗争中神父失败,于连也不能继续留在那里,遂又被介绍给宫廷大臣当秘书。从此,于连打开了进入上流社会的大门。于连十分能干,马上就受到了侯爵的赏识,于连也因此参加了贵族们的反动会议,甘愿为贵族效劳。与此同时,于连还得到了侯爵女儿马蒂尔德的爱情,并迫使侯爵承认他们的结合。正在这时,侯爵的政敌想方设法让市长夫人写了一封揭发信,侯爵接到信后断然否定了自己女儿和于连的关系。于连气愤之极,枪击了市长夫人。尽管马蒂尔德等人竭力营救,但于连仍被处以死刑„„

全书最耀眼、也在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概括,“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以及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是最为动人的血肉。作者着笔于人物心灵的跟踪,折射出了于连处于冲动下追求“英雄梦想”的心路历程,这是对那时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强烈反抗。

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也正因如此他在日后能跻身于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这是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当然,也同样困扰着于连。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只是在他的心计、在他的警觉、在他的一个又一个的“作战计划”及其实施当中的。他因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为德·莱纳夫人面前履行“某种责任”而幸福,为骄傲的马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得要命。他渴望幸福,渴望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他渴望平步青云,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他想要拥有尊贵的地位,众人的钦羡。为此,他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使出各种卑鄙、虚伪的手段,这一切都让他超人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但他内心毕竟还保留着真和善的一面,所以每每在幸福来临之际,他又会扪心自问,陷入深深的自责。因此,他的计划又总会漏洞百出,令人生疑。

不难发现于连的这种幸福标准是以社会和他人的幸福指标为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实际上,他并没有收获多少幸福和快乐,反而使自己时时刻刻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他永远感受不到踏实和安定,仅仅是自己告诉自己感觉到“快乐到了极点”,

就像“野心家实现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就是想紧接着应该怎样制定并实施下一个计划。这些所谓的幸福仅仅只是表象,暂时的满足,暂时的安慰,于连为了表象而牺牲了本质,迷失了自己。当他得知德·莱纳夫人的一封揭发信断送了他的幸福,把他历经千幸万苦打开的通往上层社会的门无情封锁之时,他想到了报复,他选择了最直接而又最愚蠢的方法——结束了德·莱纳夫人的生命,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在监狱中的那段日子,于连想了很多,他从自己禁锢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社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灵魂的救赎。他脱下了往日一切的伪装面具,寻归了迷失的自我,也找到了最真实的幸福。他放弃了逃跑和上诉,并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对死亡,安静的等待死后的再一次轮回。

于连的不幸在于怀着炽热的观念走进一个感情日渐冷漠的世纪。作为拿破仑的热情拥护者,英雄业绩、伟大事业和自由的向往者,他从充溢的感情出发,寻找一种比现实生活所允许的更高级、更明智、更轻松的生存形态。而这个虚假、世故和冷冰冰的世界却满怀敌意地始终站在他的对立面。他曾经有意或无意向现实妥协,变得自私、虚伪、狡诈了,原来的理想主义观念被所谓“清醒”的理智的光焰渐渐燃尽,然而他毕竟不属于那个统治阶级,当他被那个阶级当作卑贱的敌人彻底地抛弃时,他才猛然从梦境中清醒,绝望地与那个阶级彻底决裂,在痛苦中回归自己真正的灵魂王国。但这时他的生命也行将结束,一个桀骜的灵魂在命运的坐标上简短而崎岖的轨迹终于不再延续。红色的鲜活的光点最终为周遭的浓黑所吞没。

作文八:《《红与黑》读书笔记》5000字

《红与黑》读书笔记 进入大学后,就想多读几部名著,但往往都是一本书开个头,或看看内容介绍,知道点大概就算是读完了。学校读书节一开始,我就决心读一本名著。之所以选择《红与黑》,是因为看萌芽上的《玛格丽特》的作者对这部书非常之欣赏。

文章主要写的是下层平民一个木匠的儿子于连,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野心膨胀和破灭的悲剧。书名《红与黑》,有人说红是代表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代表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的黑夜。在我看来红是于连那颗不甘寂寞的心,黑则是那个时代黑暗的社会现实,最终黑夜熄灭了人们的热血

全文的骨架是以于连从一个立志当大主教的外省平民,阴错阳差的成了当地市长的家庭教师,却在这期间和女主人德·雷纳儿夫人发生了恋情,当他沉浸在“占有的欢乐”的时候,却被无耻和粗鲁的瓦勒诺给告发,不得不远走他乡,来到了修道院,在贝桑松他把身边每一个人都当做敌人而最大的敌人就是比拉尔神父,当比拉尔神父离职的时候把他介绍给德·拉莫尔候爵做秘书。候爵府中和玛蒂尔德小姐产生了感情,随后恋情被候爵知晓,在马蒂尔德小姐的苦苦哀求之下,候爵终于松口承认他们爱情。可是这是于连的初恋情人德·雷纳尔夫人在有心人的唆使下诽谤了于连。眼看着爱情即将破灭,野心也随之破灭,于连回到韦里埃,一怒之下朝德·雷纳尔开了两枪,被判死刑。在监狱中大彻大悟光荣的死去。

引领我啃完着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

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于连.索莱尔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综观他极其短暂,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对此,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是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他虽出身卑贱,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着杰出的智慧,所以他日后能厕身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

福,是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的于连。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只是在他的心计,在他的警觉,他的一个又一个的“作战计划”及其实施当中。他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为德.莱纳夫人面前履行“某种责任”而幸福,为骄傲的玛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得要命。他渴望幸福,渴望飞黄腾达,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为此,他制出了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使出各种虚伪手段,他超人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但他毕竟是个好苗子,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时,他又会扪心自问,深深自责。因此,他的计划总会漏洞百出,总会让人怀疑。       对于于连的爱情,我同样怀着强烈的兴趣。

:一个是与德·雷纳尔夫人的“心灵的爱情”;另一个是与马蒂尔德小姐的“头脑的爱情”。

第一段爱情开始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诱惑,而于连仅仅是想完成一个对贵族老爷们的报复,和满足他的虚荣心,所以他决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取得成功”。可是后来被德·雷纳尔夫人那颗善良,温柔,单纯心所打动,他疯狂的爱上了德·雷纳尔夫人,可是这颗心不久后被野心所占据,他几乎忘记了他,直到最后才爆发。他才猛然醒悟他说到;“从前我们在韦尔吉树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本来可以获得无穷的快乐,但我却让强烈的野心把我的灵魂带到幻想之国里去了。你那迷人的胳膊就在我的唇边,我没有把它紧紧抱在我的怀里,我对未来的幻想,把我从你那里夺走了。是的,要是你不到这监狱里来看我,我到死也不知道什么叫幸福。”

另一个和马蒂尔德小姐的恋情,则是开始于彼此的不屈服,骄傲。可以说一场征服与被征服的爱情。马蒂尔德小姐是一个出身高贵的,聪明的,高傲的,美丽的,如王后一般的女子。她是一个活在自己想象中的爱情的女人。于连就被她所有的一切给吸引住了。同时,由于于连在马蒂尔德小姐面前的骄傲,自尊心和对她的不屑一顾,也有于连的才情。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当双方某一个屈服了,那这个人就会受到折磨。最为好玩的是科拉索夫亲王给于连设计的一连串计划,使我们看这个建立在嫉妒上的爱情。

在最后虽然妈蒂尔德小姐放弃了地位,为于连四处奔波,可我还是觉得那不是爱情的原因,那是她由于“被一种并不缺乏英雄注意的热情所燃烧着”,她甚至还想到“巴黎客厅里的人士,看见我这样身份的姑娘,崇拜一个行将被判死刑的情人到了这一地步,他们将怎样议论呢?象这样的感情,必须回到英雄的时代

才找得到”,这说明我们可爱的小姐还没走出她那幻想,直到最后她抱着于连的头颅把它安葬,我觉得那只是对玛格丽特王后的模仿,那是印在她脑海里的东西无法忘记,她把她哥哥叫做阿尼巴尔,自己则叫马蒂尔德·玛格丽特。

在狱中的于连还是选择了德·雷纳尔夫人,我才觉得于连并不是一个没有人性的野心家,他也有一颗善良的心,当他在瓦勒诺家中吃饭的时候可以看出。可是光凭善良是无法在那个社会生存的,所以他学会了伪装,他在贝桑松的时候学会了这一切。他有野心,那是因为他有学识,他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不甘屈尊人下,有人说过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一个有能力的人就非得很平庸的过一辈子吗?他要追求幸福,当他在木材场的时候他的愿望就是看喜欢的书,当他踏入市长家中的时候,他就开始被那个肮脏的社会给染色了,他那时才快满十九岁。他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只有他在征服德·雷纳尔夫人的时候,当他完成一个又一个计划的时候,当他看到马蒂尔德小姐在他面前屈服的时候,当他当上轻骑兵中尉的时候,他才感到幸福。可是随后又会自责。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责怪于连,我们要痛恨的是那个社会。

当于连被德。雷纳尔的一封信给毁掉幸福,他要报复,他入狱了,入狱让他远离了社会,使他卸下了伪装,这时我们才看到真正的于连,他才会找到真正的幸福。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寻找象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那样心灵的爱情已经很难了。我从书中只学会了要珍惜爱情。我也没有那么伟大的报复去控诉这个社会,只是希望大家还能报有一些幻想。

因为于连的成功幸福既而毁灭都与他的爱情紧密联系着的。他的两个恋人——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伴着短暂而奋斗的一生,所以不妨分别来看看于连与两个恋人的恋情。于连和德.莱纳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对她的诱惑。起初,他只是在履行所谓的“责任”,这是一种对贵族老爷的报复,一种虚荣的满足。但是德.莱纳夫人的善良、淳朴、温柔深深地打动了于连。一段时间,他疯狂地爱上了德.莱纳夫人。可惜这颗爱心又很快被种种野心占有了,直至最后才又复燃,爆发。

写至此,不得不引到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爱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尽管这两个贵族女性的爱情方式迥然不同,一个深沉,一个狂热,他们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本阶级的厌恶,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叛逆。记得当于连发现自己的爱情正蜕变成虚荣的工具时说“我把自己毁了”,可之后的细节是“一种

高傲之间带着恶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挚、最强烈的爱情的表情。”这时的贵族小姐却是摆脱了一向慢得像乌龟爬一样的生活,用丧失尊严的方法博得爱情。书中两段悲剧爱情的进展始终伴随着新贵的若即若离和于连的自卑带来的怀疑,直至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       当我将落笔时,发现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已可与用精神阅读原著的时间相比较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

全文的骨架是以于连从一个立志当大主教的外省平民,阴错阳差的成了当地市长的家庭教师,却在这期间和女主人德·雷纳儿夫人发生了恋情,当他沉浸在“占有的欢乐”的时候,却被无耻和粗鲁的瓦勒诺给告发,不得不远走他乡,来到了修道院,在贝桑松他把身边每一个人都当做敌人而最大的敌人就是比拉尔神父,当比拉尔神父离职的时候把他介绍给德·拉莫尔候爵做秘书。候爵府中和玛蒂尔德小姐产生了感情,随后恋情被候爵知晓,在马蒂尔德小姐的苦苦哀求之下,候爵终于松口承认他们爱情。可是这是于连的初恋情人德·雷纳尔夫人在有心人的唆使下诽谤了于连。眼看着爱情即将破灭,野心也随之破灭,于连回到韦里埃,一怒之下朝德·雷纳尔开了两枪,被判死刑。在监狱中大彻大悟光荣的死去。

看后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于连的两场爱情:一个是与德·雷纳尔夫人的“心灵的爱情”;另一个是与马蒂尔德小姐的“头脑的爱情”。

第一段爱情开始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诱惑,而于连仅仅是想完成一个对贵族老爷们的报复,和满足他的虚荣心,所以他决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取得成功”。可是后来被德·雷纳尔夫人那颗善良,温柔,单纯心所打动,他疯狂的爱上了德·雷纳尔夫人,可是这颗心不久后被野心所占据,他几乎忘记了他,直到最后才爆发。他才猛然醒悟他说到;“从前我们在韦尔吉树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本来可以获得无穷的快乐,但我却让强烈的野心把我的灵魂带到幻想之国里去了。你那迷人的胳膊就在我的唇边,我没有把它紧紧抱在我的怀里,我对未来的

幻想,把我从你那里夺走了。是的,要是你不到这监狱里来看我,我到死也不知道什么叫幸福。”

另一个和马蒂尔德小姐的恋情,则是开始于彼此的不屈服,骄傲。可以说一场征服与被征服的爱情。马蒂尔德小姐是一个出身高贵的,聪明的,高傲的,美丽的,如王后一般的女子。她是一个活在自己想象中的爱情的女人。于连就被她所有的一切给吸引住了。同时,由于于连在马蒂尔德小姐面前的骄傲,自尊心和对她的不屑一顾,也有于连的才情。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当双方某一个屈服了,那这个人就会受到折磨。最为好玩的是科拉索夫亲王给于连设计的一连串计划,使我们看这个建立在嫉妒上的爱情。

在最后虽然妈蒂尔德小姐放弃了地位,为于连四处奔波,可我还是觉得那不是爱情的原因,那是她由于“被一种并不缺乏英雄注意的热情所燃烧着”,她甚至还想到“巴黎客厅里的人士,看见我这样身份的姑娘,崇拜一个行将被判死刑的情人到了这一地步,他们将怎样议论呢?象这样的感情,必须回到英雄的时代才找得到”,这说明我们可爱的小姐还没走出她那幻想,直到最后她抱着于连的头颅把它安葬,我觉得那只是对玛格丽特王后的模仿,那是印在她脑海里的东西无法忘记,她把她哥哥叫做阿尼巴尔,自己则叫马蒂尔德·玛格丽特。

在狱中的于连还是选择了德·雷纳尔夫人,我才觉得于连并不是一个没有人性的野心家,他也有一颗善良的心,当他在瓦勒诺家中吃饭的时候可以看出。可是光凭善良是无法在那个社会生存的,所以他学会了伪装,他在贝桑松的时候学会了这一切。他有野心,那是因为他有学识,他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不甘屈尊人下,有人说过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一个有能力的人就非得很平庸的过一辈子吗?他要追求幸福,当他在木材场的时候他的愿望就是看喜欢的书,当他踏入市长家中的时候,他就开始被那个肮脏的社会给染色了,他那时才快满十九岁。他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只有他在征服德·雷纳尔夫人的时候,当他完成一个又一个计划的时候,当他看到马蒂尔德小姐在他面前屈服的时候,当他当上轻骑兵中尉的时候,他才感到幸福。可是随后又会自责。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责怪于连,我们要痛恨的是那个社会。

当于连被德。雷纳尔的一封信给毁掉幸福,他要报复,他入狱了,入狱让他远离了社会,使他卸下了伪装,这时我们才看到真正的于连,他才会找到真正的幸福。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寻找象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那样心灵的爱情已经很难了。我从书中只学会了要珍惜爱情。我也没有那么伟大的报复去控诉这个社会,只是希望大家还能报有一些幻想。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作文九:《{红与黑}读书笔记》2900字

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上交材料

观读类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所 在 学 院

年级专业班级

指 导 教 师

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

2013  —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学院班

重庆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读书计划

2013  —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学院

指导教师(签名):月

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有感

——空想、理论与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这一书是恩格斯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著作。1880年应P.拉法格的请求把中的3个部分改写而成。最初的标题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于1880年3月20日、4月20日、5月5日以法文发表在法国社会主义杂志第三、四、五期上,并于同年在巴黎出版法文单行本,1883年出版德文单行本时改用现在的标题。中译文最早出版于1925年,1963年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

我阅读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下面,我将就这篇著作的主要内容及我的认识进行阐述。

任何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学说,都有其赖以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现代社会主义学说也不例外。恩格斯在文章的开头就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在第一章中,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高级阶段。在本章中,恩格斯详细介绍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既阐述了他们的学说中的积极地、先进的因素,也指出了其学说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恩格斯在文中说到:“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

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由此可以看出,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

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在第二章中,恩格斯主要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马恩之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重新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

第三章中,恩格斯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这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拥有了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权利,即所有权向占有权的转变,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所在。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具体表现,这个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

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通过阅读这篇著作,我深刻地理解到,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的。相反,每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且是在不断地冲突和修正中形成的。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走向科学,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虽然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但是对我们今天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恩格斯的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论。从这篇著作中可以看出,恩格斯首先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分析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深层次地剖析,揭露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在对目前资本主义进行分析时,不能拘泥于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今天来说,仍然有用。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它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然而,剩余价值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不仅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更加完善,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最后,坚信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实现!通过恩格斯科学深入地分析,我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逆转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现在还很有市场,资产阶级现在还在大行其道;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实事求是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直到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我对继续我的研究生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经过了十分曲折和漫长的过程的,我也从中学到许多不论是学习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还是发明创新,甚至创立新的理论,都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这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同时,我们必须懂得有选择地学习和研究现有的知识理论,因为,前人的研究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某些在当时看来是正确的理论,用在当代可能已经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了,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地运用。

作文十:《菊与刀读书笔记》2200字

菊与刀读书笔记

在大一的时候就听说过《菊与刀》,但是我对日本并不感兴趣,况且作者又是美国人,那就更不能吸引我的注意力了。所幸的是在大二上学期我偶过学校内摆地摊卖书的地方,发现了三联出版的《菊与刀》价格便宜得让你无法拒绝,因此我得以提前拜读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

书的内容材料与解说俱佳,大量的事实和令人信服的阐释让我感觉眼花缭乱。读完之后日认为很了解日本了,然而仔细一想,又感觉是自己太过肤浅,一些表面的事实并没有让我从根源上去感受日本的民族特性。经过一番思索我得出了一些结论,并且将读书笔记当成是对《菊与刀》批判

一 不纯正的目的

作者是奉命调查日本的,当时美国政府内部正为如何占领日本而展开论战,而关键分歧在于对天皇的处分问题上。有的主张给天皇判刑,有的主张宽恕天皇,为的是避免将来占领后遍地的抗美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临危受命,她并不了解日本,甚至都没有去过日本,仅仅通过资料她很快地完成了《菊与刀》。最终本书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决策。且不说作者本人的目的,仅就结果来看,本书是被当作了文化武器来对付日本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美国充分“了解”了日本,那么对付日本当然会非常成功。

二 速食的文化大餐不能代替民族悠久的韵味

也许有人会说就算本书的目的居心不良,但是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学术地位。《菊与刀》向来都被认为是了解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特性最直接也最权威的一本书。的确,《菊与刀》充分展示了日本式的社会,丰富的材料也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对于了解日本民族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帮助。然而我们知道作者没有去过日本,没有去体验日本人真正的生活,也许美国政府提供的资料足以让她不出门就了解日本发生过的所有事。但是一个民族的特性岂能通过材料的堆积和事实的阐述就能完成展示出来的呢?《菊与刀》就像快餐一样,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味感享受。读完之后,心中立马会翻出自豪的喜悦,因为今天,我们仅仅通过一本不到300页的书就能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本质了。这毫无疑问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知道二战时的日本对天皇的尊重,可以了解日本神风特攻队的精神风貌,但是这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本尼迪克特并没有为我们找到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也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当时的日本人会这样,她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看似深层实际肤浅的表象。当我们试图去了解现代日本情况的时候,我们变得不知所措,也许我们可以削足适履的将本尼迪克特的一些结论运用到现代日本的情况上去,但是我们显然是没有底气的。丰富的资料和专业阐释并不能

全部代表日本的民族精神,就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去体验,但是我们也无法通过《菊与刀》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当我看完书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发现我完全想错了,书上学到的仅仅知道代表你对日本历史了解而已,你可以煞有介事对其他人说这说说那,头头是道,可是这终究只是表面。

三 日本特殊论带来的失败结果

美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有使命感的国家之一,它一直是西方普遍主义最有力的推行者—这种普遍主义认为西方的价值是普世的而且应该推广的。而二战后的美国,为了日本放弃了—至少表面上放弃、部分放弃了它的一贯主张,其理论依据,就是自《菊与刀》开始营造的那种“日本特殊论”,即认为日本与其他战败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特殊主义成功抵制了普遍主义。而日本方面,曾有人说:“尽管今日日本的反美言辞越来越泛滥,但那些民粹主义的民族主义者,更不用说那些炫耀理性的技术治国论、自称现实主义的民族主义者了,却从未对战后美国的军事占领政策提出异议,因为这一政策免除了日本的战争责任和殖民罪恶。”而作为交换美国政府得到的好处是日本的民族主义默许美国的占领,这种悖论性的历史现象,曲折地反映出了东西方在这里的一个“合谋”。一定程度上,“日本特殊论”部分的就是这一合作的创造。日本流行“日本人论”,受众有两种心态。一是自省,二是自恋。二战刚刚结束时,还是以自省的心态居多,待到日本经济“二次起飞”,重新跃居世界强国,大家谈到“耻感文化”、“纵式社会”什么的,不免沽沽自喜、溢于言表。

在大二读完《菊与刀》还认为日本人惨败靖国神社仅仅是为了缅怀逝者,发动侵略战争也不过是文化使然,心中未免对日本的罪行有了开脱之意,现在先来感觉甚至荒唐。原因不等于理由。了解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不等于认同发动战争的理由。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时,由于日本是敌对国,所以她特别强调研究的“科学性”,谨慎避免价值介人而导致结论失真,这是我们不得不佩服的。但是,当她对“日本特质”的研究终于构筑出一种“对日本特质的叙述”,而这种叙述又被作为美国宽大日本的理由,这时,我们还要对她的逻辑亦步亦趋吗?本尼迪克特认为,美国尊重“日本特性”的对日政策导致了占领和改造的“成功”,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问一问,是否采取这一政策同时也强化了“日本特殊”的论调呢?美国是否在迎合日本的“自恋”情结并强化着这种自恋呢?最重要的是:《菊与刀》的“科学”论证,是否剥夺了其他方式处置日本的可能。日本的战争反思不够彻底的根源之一,是否可以到这种日美“合谋”的“日本特殊论”中去找寻?因此,读《菊与刀》,应该跳出来读,因为《菊与刀》书里,解释的是日本发动战争的那段历史,而这本书本身,却参与了日本战争罪行没有彻底清算的那段历史。.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读《菊与刀》应该只能抱着了解史料的态度,而不能对作者的观点全盘接受,因为这种接受过后必然是对日本二战中罪行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