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物理试题 > 家国情怀作文议论文【《“感恩情怀”主题议论文》1200字】

家国情怀作文议论文【《“感恩情怀”主题议论文》1200字】

时间:2019-10-16 09:29:3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感恩情怀”主题议论文》1200字

“感恩情怀”类主题议论文阅读

主题设计: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 柯永莉

154字

导语:孟郊的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久诵不衰,它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学会感恩,走在人生的路上,你会觉得快乐无比;常怀感恩之心,你会变得谦和高尚。“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让我们唱响《感恩的心》,在感恩中前行,在感恩中成长。

1410字

学会感恩 (肖复兴)

⑴西方有一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⑵总有一种遗憾,我们国家的节日很多,惟独缺少一个感恩节。我们可以东施效颦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我们也可以千里万里赶回家,但那一切并不是为了感恩,团聚的热闹总是多于感恩。

⑶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⑷“ , ”;“ , ”,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⑸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但是,我们还不如蜜蜂和树叶,有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忘记了需要感恩。没错,感恩的敌人是忘恩负义。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是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⑹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选自《南国早报》XX年6月11日,有删减)

【阅读思考】

1、找出文中与学会感恩意思接近的两个成语。

2、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感恩”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句,填写在第4段的横线上。

3、仿照第(5)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再写一句。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 ,还知道 。

作文二:《我们的家国情怀》500字

我们的家国情怀

女领:“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每每听到成龙演唱的这首歌,我就会

情不自禁的想起历代文人志士:屈原、杜甫、辛弃疾、文天祥----- 男领:家国情怀是他们奋斗的动力,家国情怀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女领:家国情怀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

男领:家国情怀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愁,是收复失地时“白

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

女领:家国情怀是唐朝诗人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 男领:家国情怀是岳飞《满江红》中“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

壮。

女领:家国情怀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向往。

男领:家国情怀是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热情,是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绝唱。

女领:家国情怀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

男女:家国情怀是我们我们中华各族儿女共同的心声。

女生齐:爱我中华。

男生齐:爱我中华。

全班齐:爱我中华。

女生齐: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男生齐: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全班齐:爱我中华

男生齐: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女生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男生齐: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女生齐: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全班齐:爱我中华

作文三:《家国情怀藏于心》600字

在2016年春晚节目中,小品《将军与士兵》的收视率荣登榜首。这个节目结合九三阅兵(2015年9月3日)和富国强军梦,用一个将军也是一个士兵的朴素道理,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士气。侯勇的一段铁血独白更是掀起了作品的高潮,“我的父亲是个老八路。他最担心的就是我当军长之后变成官老爷。如果每一个将军都是有血性敢拼杀的兵,中国的军队一定会无往不胜!”小品最后,还创新性地邀请了三军仪仗队的战士来到春晚现场带来精彩表演,收到了令人震撼的效果。

春晚这个舞台,对侯勇来说并不陌生。1992年,还没正式出道的他就上过春晚,到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但演小品,还是一部喜剧小品,对侯勇来说,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虽然一遍遍地改剧本让他一个月没能返回片场,但这位演了快30年戏的老演员毫无怨言。他说,作为演员,只要上场,态度就一定要端正,临上台前,我们还在认真地排练。军人出身的侯勇对这个节目也是饱含感情,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自己浓厚的军人情结:“我有一个习惯,当电视上奏国歌升国旗的时候,不管家里有没有人,我是起立的,我站著看国旗冉冉升起。”“我觉得军人这两个字,分量非常重,重到它可以为国捐躯,为人民付出所有的一切。”

运用点拨

1.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有了根,我们才有机会去吸收营养,去成长壮大。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一个人都不能失掉这份情怀,这不只是军人的义务,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信仰。

2.严于律己。侯勇表示,军人的身份带给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学会了自律。在多年的演艺生活中时刻不忘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种优良作风,是军队的纪律,对我们也是同样重要。

作文四:《家国情怀大运河》2300字

由国内歌剧界顶尖演员戴玉强、殷秀梅主唱的原创歌剧《运之河》前段时间在天津上演,引起轰动。《运之河》曾在江苏首秀演出,也是如此火爆。这部以隋炀帝开掘大运河为经,以隋唐朝代更迭为纬的大型历史歌剧气场强大,深刻揭示了隋炀帝开河的历史功过,强烈表现出百姓修造运河的艰辛。该剧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主线,编织出一部回肠荡气、催人警醒、释放正能量的历史主旋律。

大运河起源于春秋,强力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历史上,人们给隋炀帝的评价是昏庸无道,却没有想到他有如此豪壮气魄,有如此不凡胆识。

跳出历史的局限俯瞰大运河,可以看出:凿河建埠的血泪之史,往往比凿宫凿殿的血泪之史更有惠及后朝及子孙的功效。今日我们挖掘运河内涵,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我不能设想崇山峻岭之间没有了长城会是什么样子,更不能设想坦荡辽阔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没有了运河是个什么样子。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大气、秀美、醇厚、沉静。它不张扬、不凶猛、不湍急、不清晰,但它舒缓。在单位面积中,它比任何一条河流更善于容纳,这里不是水流的繁忙,而是船只航运的繁忙,是聚如鸭、繁如鲫的繁忙,它是绿色、久远、深邃的中华民族的叶子。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段通惠河和北运河的交接处,曾是历史上最美丽的码头。对大运河而言,它是源头,又是终点,从京城来的钦差大臣、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丫鬟奴仆、衙役家眷,都要在此登船南游;从南方运来的大米、丝绸、香料、草叶、瓷器,都要在这块宝地上卸载转运。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工程。它在世界上独一无二,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全长1794公里,经过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八省市,穿越18座大小城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它的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在江苏境内全长690公里,自北向南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市,7个遗产区、6条河道、22处历史遗存已列入运河世界遗产名单,遗产点数量约占大运河全线的40%。

大运河,流经千里,心系万家,孕育着数千万华夏子民休养生息。大运河像一条长龙,是南北漕运激活了它的爪、它的须,它的每一个鳞片,更激活了古中国的繁华。晚唐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有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教多。”隋炀帝修建运河期间,动用543万多人,工程进行到徐州时,就已有150万人因劳累过度而死。在《通鉴・隋纪》中记载,“役丁死者十之四五”。这是一条铭记着千万百姓苦难的河流,当落日映照残存的河面上,流光溢彩多么像斑斑血泪!

大运河表面看文文静静,颇有水波潋滟之美,却彰显着豪放与婉约的融合。运河之子刘绍棠写有《摆渡口》《运河的桨声》,他笔下的运河,帆樯林立、柳影依依。从南方的秀色走进北方的豪壮,在今日阳光的抚慰下,愈发沧桑而壮丽起来。世界上没有那条河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有如此繁重的承载,也不会有如此的美轮美奂。

几千年来,大运河展示着人类的文明史,是一本由水波��成的书,用船帆写成的歌。看如今运河两岸,一座又一座的大小城镇,都因大运河的开通而兴起。一代代运河人,把个人血脉喷涌成运河血脉,把骨肉凝结成运河的铜帮铁底。运河的风,抚摸着坚硬的手掌,抚摸着未来的梦想,抚摸着深夜的凝思。

如今,随着铁路的迅猛发展,大运河的运输功能趋于弱化,大运河好像已经人老珠黄。但是大运河亮点不仅在于水运,更在于申遗文化发掘和运河区段旅游,更在于大运河全境不断清淤河道、注水扬波、提升水质、根治断流、水岸同修,加大历史街区保护和修缮投入。所以,尽早还清河水于民,提升运河景观美誉度是当前要务。要大力发展运河旅游业,向中外游客展现大运河的历史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促进海河联运对接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在许多地方,大运河都被称为“母亲河”,通州便是“母亲河”的脐带。通州地名命名便是依据“通漕天下”和“漕运通济”的思想而来。凝望着奔流不息的通州大运河流水,我思接千年,浮想联翩。如果把大运河比作一条珍珠项链,那么通州就是项链上挂着的闪光银饰。如今的通州,正在打造首都城市副中心。在厚实的大运河文化底蕴里,不断散发着古文明的馨香,也显示着现代都市的妩媚亮色。

秦始皇挖掘的威仪远去了,隋炀帝的暴虐奢华远去了,乾隆帝的豪奢风流远去了,纤夫们低沉的号子、宫女们辛酸的香汗也随着水流远去了,而大运河仍在,只要我们精心经营,善于保护,星月斜照、水波翻涌就不是梦想,时光会记取我们这一代人的功德。

诗人韩雪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有人说你是一条深情的手臂/挽起了南疆北国/有人说你是一句美丽的诗行/写出了智慧开拓/我说你是一条水做的长城/将一个人间奇迹标在了历史的星座/你的帆影,你的碧波/载来了多少春光,多少秋色/啊!大运河/你就是一条这样的母亲河/浇灌了河边的岁月/也养育了河边的我……

宝岛诗人余光中曾在一个清明节来到魂牵梦萦的常州段大运河畔,重走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老人是来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的。他外婆、妈妈、妻子都是运河边上的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责编 冯春富)

作文五:《略谈“家国情怀”》8000字

2 01 5年  月8

社会央 义学院主报

学OUJRAN  OFL   TEH  ECNTRA  I LSN T TITUE O F   SOC ILA S I M

Aug

2 0, 1 5

第4期 ( 总第 1  9 期6)

0 .4( G e  . 119 6  )

刊特 稿  ・

谈略“    国家怀 情

叶"小 文

(中央社 主会 学院义,北 京 0 100 8   )1

要: “

峡海坛 ・ 论峡 百海姓坛论 ”终始围绕 着   两 岸同“根 ,  闽一台努 力家复 兴华中文  化 深情缅,怀 家 国情怀  ,同

筑 共 共、 中华圆 民伟大复兴族的中 国梦”的主题  展开而。家  国 情怀 , “在 岸 两同 , 闽根台一 家 中” ,在“同宗 同祖  ,   华中体一” 中,   在也 “一同界 ,世 天之 普下 中”。华 夏孙子, 谁 不爱  家?祖 敬崇 宗,谁  不念?家连家 着神, 神  护着家;   家

相国依, 天下 皆然  家是最 小。国 的 ,是千国 个 家万 ; 家 国在卿卿我中 , 我国在 家中生不生 息 。

关词 :键 海峡百姓坛论;  家国情  ;怀华 子孙 夏; 华中文

中化图类分号 : G 1  2文献标 码 :识A   文章编号 :1 0  02  0— 51   (92   105 ) 0  4 —00 0 5-   3

“0海峡 坛论  海・ 峡  姓论 坛百  ”续连 办七届 举,始    终执著  围绕地着 一  个主 — 题 — 岸 同两 根,闽  台一家  ,

的坚定守   候。

部 世界 史  , 四 大 古文明 , 为  何 唯  有中 文 明延 华

努力

复兴华文化 ,中 情缅深怀家国怀情  ,心共同筑 共

圆 、华中民族 伟  大复 兴的  中国 。 梦 说起“ 家

情 国 怀”  岂,止万 语  言?千 华夏 子  ,孙谁

到续今不曾 中断 , 历 经跎 蹉掩不煌?我辉想 原 之

,就

是 为因 中华 民族有 着 这 种   为顽 强最 的文 化  记

、忆最为 深沉 的  化认 文同。这 是   树对根 泥土 的 眷 恋,

不  爱 ?家崇  祖宗 , 敬谁 念 家不? 家着连神  , 神护  着 。 家

水 滴对 是海 大的皈依 , 是 武 夷 山 的 一  清 杯茶,   望海是 楼 的一 柱清香 。这 种 文 记 化忆和 文化认 同   一,  到 年过

家 国相依

,  下天然。家 国皆体一,  一难分体。家 最 是小 的 国,  国千是万家。家个 在中国卿卿 我 ,我 国在家 中 生生  不息。    夏 子华 。 谁不孙 爱家

就烈浓释 放 年复,一可年代相代。传管尽全化进球程  使许东西多 以化解得 ,但  家回过年的著 ,执显示着  中

人国眷 念 家  人故土  情 之的永不  化解  。 尽 市管场 经   济 发展 的与 多许 传统决

裂 ,但一 过到 ,年 “家 和 万 事  ” 兴

中华 民族

是  重最  视 “” 的家 族民 你 只。 要看  年每  春 节 ,中人国怎么  年就过能  窥一见斑  无 。 论涯天  海角 还是 山涉水跋 ,中   人国都 要  回家 过“ 年 ” , 像候 鸟  南 飞,   像大 潮澎  湃 总会,有 一   种刻 骨铭  心 的感动  。 还  有一 种哪文  化能 够  年一 一度   调动 如起  浩此  的千 军大万   马?能够  显凸 故乡 和   庭家如  此强  大的   亲和力  ?  回 “家  过年” , 是   中国 文人 化 认  同象 的 , 征 对是 自 文己  化记 忆 的顽  强保留   也是,对庭家 、亲 情   等重要  文  化价值

重又新开张, “和 ”合文化 又放异大。家 彩 ,是我们为心 灵 “ 给 力” 、的 浓 化不 得开 “的 情感  ” ; 结, 是年 为们我民    的族年轮  添增缜  密和  厚 度的、   生生不息 的“ 同心 结 ” ;     年“化 文” ,则是 动牵 我们着 个 大这 “ ”家  — —中 民族 华的伟 复大兴而促使们同心同我同奋德的斗 “中结” 国

二 、。连家着神 。  神 着 护家  说 都 传统上的 中  华民 族主栖 要在 居内陆  以, 耕农

收 稿

期日: 2   015 0— —265

作者 简 介: 小叶 文 ,男, 央中 社主义学会院 第副院一长 。

叶小 文  略:谈  家“ 国 怀情”

2  0  1年5  4第 期

主, 出日而 作 ,日落息而,  数人多见过没大海, 更 不 会 出海 。 但来闽到、台 两广,  分 明你看 中到华 族一 民 代代前仆后 继 正,从这里是向海走洋 。  福建海沿  代代相, 续 “南洋”下。你  看, 个一一个 村 的福落人建,  抱祖着 宗、 神祗牌位,  群成结队无义反 顾地走进大 深处。他们海的迹事鲜有载 记, 至但 尚今  存 的“ 闽 百海”神祭 祀 ,不仅具有 华 中原夏信 仰特的  征 而 且, 有 鲜具  的明闽 海  域 区 海疆 与 海 的洋  信 仰 特 , 征是土地  文明走 向  洋海 明文  、 实交现融 与  繁 衍 经的  意象典。 他们的迹难踪寻以 觅 ,国但学际术指认界的 包 千括余种语、言  3亿人近E  l “ 南的 语岛” 的族先祖,   就 福是建史先 民。前建沿海是分福布太平在诸多洋  屿 上岛 岛语族 的源头南。   家 连着 神,神护 着家。“闽海 百 神 ”尤 以祖妈信  仰为重。 这是以中国东 沿海为 中南的心海神 信仰 。

祭 祀妈  , 祖可 不忘 以祖 先 记 , 忘不记 本根  可 以将妈 祖  的博爱 天 下 ,、  扶济 贫弱、  敢无 勇畏、  屈 不不 的挠神精和  尽 忠尽 孝的 观 念 及以浓 浓  的 家情 怀 国 ,扬光发 大,代

们共

同机的会

一起功成”时 ,我也为 之掌。

当讲 到鼓 “他 仍是   样那  个 一 人 当,我们 的 女J L   出  N生 的时候 , 不隔了几 分  钟就 急匆 匆 地   查 摇 篮 ,看 确认

她们在好好仍呼吸 ,并 骄傲 向我们认地识每的人展个

自己示的宝贝女儿 …  ”… 时 ,也我为  之情 。 动

当讲到

“我们面对的挑 似乎艰巨得难 战以克 ,  服请别 忘开记创可不能奇的迹,  正我是们 家国的史历 。  美 国 人就 是这样   我 们, 的 国就 家 这 是么建  立 起  的来  。

果 我如们的  父先 辈可母 以 了我们为而 艰苦 奋   , 如果

他可们以起建天摩大楼 , 把人送类月上球 ,如 果他 们

可 用一 个按 以 钮 就把世  连 接 ,界  那么 然当 ,我 们 也  可   自以牺 牲 , 为我我们  的子女和孙  建辈 世 界” 设,时我  也 为 之激  。动

讲到 “么当那 , 当然然我们可 以给人们平等   的机 会,去 现实自己 美的 国 梦!为 当因尘埃定 ,落胜 过  切  是 的个 国这 的 故家事   ,一个希  望 死 、不  斗志永存

励志传 的 说… ”… ,时 多么令  人 激励 。  但 又 把 她 话 题

转回 来。 “今  天我 不仅  第是 一  夫 ,人也 不 仅  是  代表一

相传代 。

三  家 国、相依   天下。皆  然  家情怀国 ,在  “岸 两根同 ,闽 台一 家 ”  中,在 “ 宗  同同 ,祖中 一华体  ” 中 也,在 同一“ 世界 ,普 天 之  下” 中。

个子 妻 ,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每,  我的身 就只份一是 个操 心 的妈妈 , 我  女的儿仍 是  我的 心 头 肉 , 我世 界   的

心。中” 听到  里这, 我 不 为之禁感  动,  之为叫  好。

这鼓, 这 动掌 情 ,这激动  ,这 好叫  就, 为 它因不 仅

放眼 看,去 洋大此岸的中国—世—界上最大 的发   展国中 ,家 与大洋 彼 的岸美 国— 世— 界 上 最 的大 达发

家 国 , 两 大 个尽国  历史 管景背、 现实  状 况都 有  很 大差

触动了  国美人,  也触  动我—了 一个 中 —人 国 灵心深处   家的国 情 怀。

,异但说起 家国情 ,怀却也 一相样通  天下皆,然。   例  如, 们 中我 人对国美国如 竞何  总统 向选来没  什么 趣兴, 那 是人  家自己的事 情  。对可  国总美  统人 夫米  尔歇的一次助演选 说,不 仅美 人国 ,甚 中国人 至,至 今  都 记得 还 、还欣赏   。 美

国人 论说 , 评细 米 歇 看尔的 演讲  ,其  实并   无太

在中

国,  不完道说不尽的 ,是这正家国怀情。  有 少名言警多信句手以可拈 来:“  修齐家治身国

平天下 ”  ( 《论语 》);   “火烽连月 三 ,家书   抵 万金

”(杜

甫)   “; 常思 不奋顾身 , 而   国家殉 之急 ” ( 司 马 迁)   ; “

生当作杰人,   亦 为鬼 死雄”  ( 李照 ) 清 ; 驾长“车  ,踏  破

贺多人之语 , 惊讲多是家庭的故事然。 , 而可就是这  些平凡能的家故事庭 ,让每个  众都感听 同身。比如 受,   到讲学生代 时的助学贷款 , 米时歇 说 尔 :“那  时 我与 奥  巴马那 么年 , 轻那 么爱相  那,么 债负累累 。   ”

我欣 什赏 ?欣么 赏 她演讲 的家中 国怀情。    讲 到当  希“望  每 个 人 一都能有  相 同 的 会机, 无 论

兰 山

缺 ” ,  “壮志饥餐胡 虏肉 ,笑谈 渴  匈奴血饮 ”  岳(  ) 飞 ;“ 去原 死 万事知空 ,  但 悲  见不 九州同。  师王北 定  中  1 7 原1, 家 无忘祭 告乃” ( 翁游)陆;  “ 生 人自 谁无

古, 死取丹留心 照 汗  ”青(  文祥天  ); “ 苟利  家国生 死   ,以   岂因福避 趋祸之   ( ”林则徐);  “  不抗 恨死日,  留 作 日 今 羞

国,破尚如   此 我,何  惜 此 头”(  鸿 吉昌); “   我我以 血

荐轩辕 ”   鲁( ) 迅。你看那 琳 琅   目满“的 闽台 百姓   《

家规族

-Oi l )  书展” 法 真的,是“  姓百花开香岸两,  缘五情

系暖 三春 ” 。     史书 卷万, 字 行 里间 都是“  国家”二  字; 海  峡两  , 岸 潮起 潮 落都   家有国  情怀 。 无 社 论会变 迁 沧 海 桑

身份

、  无家论乡、无论种族 、 无论信 仰情和 感, 信相 当

一每个人 努力  奋 斗  出人,头  地 ,在 通  过 机 遇的 大 之

门后,

不  自私地关会大上,门 而会身转出援手 , 给伸人予

2 0 1   年5 第 期 4

央中社会义学主 学院 报

田,不 管 野乡 农 小 高 官贾巨 ,  人皆 知 “万物本天 乎, 人  乎 本祖” 的规  则, 都 遵循   敬天“法祖重社 ”稷的 古 训。   家 国 ,在   中国 心 中 , 人总是 一 股“  沛 塞乎苍 冥 ”  的 浩 然正

气  。

《家 国文 化探  流索 源 》  。 起 说 家国情   怀 犹 如,源   头 活

水 ,止万岂语言千今?的天论 坛 ,大家都许有高多见  , 人人 持瑾 之山玉, 个个 握灵之蛇。我珠以 首小一 , 诗 权  当抛砖引   : 玉  岸 两一家亲  ,中华 心连 心  。  个  大门 两分  ,扇一道  海峡 连 岸 。

一中 国

美与 国  许有 多 不同  , 但有   一 道个  是 理共  同的 :“ 家 最是小的 ,国国 是千   万 个家”  ,  “我爱我的国 ,   我  爱我 家 。的 ”有 一  个 感是情共 同 的  :“  为什么我  的眼 里  含着常 泪 ,水 因为 我爱深 着脚下  土的地 。”    华 中

民族同样  属于  一 个  大伟  的、 不  可 代 替族 的群  。 聚凝们 我这个 历   弥 新 的 伟 大 久国 的度精神 资 源   一 之 ,样同 那是 永 衰不 竭家 国的情  怀。  四 、问 渠得哪 清 许如,  谓有源  活 头来 水  未有 之我 , 先家国  在焉 ; 已有 没 我后 , 家之国 仍永   存。多少 沧桑付 流水  ,常 念   家 在国  心怀 如。此 , 每 个 中 国 人暂 而有短限 的生 , 便 命融 人恒永与  深 沉无的  限

之 , 汇集 中永成续  展发 永葆 青 的春 力 。动

论此  岸和彼岸  , 世世代  一条代根   。  无论 家  和家里外,  进进出出一 家  。  人

家情国 怀,  心心相  印。  无  论天涯 和海   ,角  走近 心了, 海  峡 就是 咫 ;尺   走心远   了, 尺 也咫是天 涯。

华 夏 子 孙 ,谁不 爱家  ?  家 连 着 神 神护 ,着 家  。

家 相国依  天,下皆  然   家。 最是 的国小 , 是最国 大的家  。  家 在国 中卿 我卿我   ,

国 化文在我 中华大们一脉相地 、承 源流远长,

有深着 厚 历史 文 化基的 因。今天 大 家 来 武到夷 山 , 自

国家 在中生生息不。  (

此是 文一第 院副长叶 小文   201 5年 6  月1 6日 在

然 要

缅怀  熹朱 ,  不禁  起想他 的  一首耳  熟 详 能 诗 的, 我   正是看他 游走  灵于 秀山 之水间 , 在  发我 抒们 民 族浓   的郁家国 情怀 。诗  云 :  “ 半方亩一塘鉴 开 天, 光  云 共 影徘 徊  问渠 哪得清;如许 , 谓  源 头活 有水 来 ” 。

次“ 这 峡百姓海坛论” , 经 汇 集 已一了  本厚厚 的

武 夷山“

七第届 海峡  论 坛 ・峡 百姓 海论 坛  开” 幕 上

式的 旨演讲主  )

编 辑任: 王

n   oa Ptr   oit i c   Se   nti me  n t  s YE

X iao —w  n

e C(e   t n r al  I n   s i t tu te     fo   S o c i l  ais m  ,B ei  j  n gi ,1   0 0 80    )  1

b  st   a rc t  T h:    Ger  a  ss rot  s   Ex  c h an g e   i  n  C  r os s — tS r  ait s   F   oru  m  h i g   l i ghh t s     the   t  h em e    of“ u n  i  t ing     ht e  p  e  o p el   f  o m r   F jui a n

nad     aTi w a  n  w h     s o ahr e    t h e   s  ma  e r oo t s    a  c o sr    st h   eS t r   i ta s,  ad n ma   ik  gn   o

in t    e f fo  tr   st  o  r e  vi v e    C i n hes  e    cul t u r e .  ot  r  e c  l a   l t eh

at  ri   t oi  c  s e nt   ime n t s   a n 。d  t o     a c i eh v  e g  r e at   r   j uev  e na t   i n  oo f     t he  C   hin  es e    na   t i no    n ad  ma k     t h ee   Ch i   n s e  e dr   a m  e co me     rt  eu  ”  .P

a rti   toi  c   se n t i  me  tn   s rea    r  l fee   cte d    in  “s  ahr i n  g    a me  sr   oot  s    a c r o ss   th  e   S  t ra  t si”.“ a  ll   C h   ine  se     e opp   e  ls h  ar  in g   s  ame   a n  c  set  r  y ’

’ n da‘ ‘ sa  e   mow rl  d  o   n  t  e h  e  ath”.eB  ir  n   t ghe   d e   cse n   da t n s  of   Chi   e sne   n a t i   n.eo  ver y   o   en  o f   US    lo   e v   o sur    fm  ia l y    a n  d   ers pe c  t s

o u   ra n  ce s  t  ors . I  t i S     u inv  e  r ls la y  a c   n o wl ked   g d e h  att     fa i mli e  s  a n d   t   h  ec   o n u yt   rrea   d e p e   d n en t  o  n  e   cah   o t   he r.A  f   amil y     iS    t e h s m

al  le s  t  c  ou   nty  a r n,d     h te  c o u  nt   yr  c o n   st  i tut  e s   mi ll i  o  sn  o  f  f  ami l i   s e.a c Eh  f  am il y   l   iv  e  s  th e i r    i lve  s    n i  he  t   cou n t r   y a nd   t  h

, cou  n y  r ti w l  l co  nt i n u o   u l s  y  x ei st   i     n l a  lt he   f  ami   lie s .

Key  wo ds: rth e    G a r s rso o  t s   xE  h ac g e n i n   Cr o  s s— Str  a i  t s F   o mu pa;r t io r t i   c s e   n

t ime n t  s t; h    e e sdc  e  nda  nt s   of   C  i hn  e s e n   a t i o; n  Chi  n e  se    cl ut u  re

作文六:《医者的家国情怀》900字

医者的家国情怀

何为医者?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上有言曰“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医者之存在本就为救人于水火,起人于病痛而生。何为情怀?则是指某种高尚的心境。生而为医,必须先得有一份胸怀天下的仁心,再次者得有解除病痛悬壶济世的仁术,这一切的根源则是其内心一份对家国天下的热忱和情怀。

古有神农氏为安定天下而亲自遍尝百草,通过自身经验教他人医疗与农耕。自己也因为此两项重要贡献,为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作为中国医药的先祖,他身上就有着不可磨灭的家国印记,为了子民们的健康和温饱,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探索未知的大自然,寻求最朴素的真理,可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自当称得上是被人铭记千古的神农帝。这种情怀和心境并非没有传承,同为我泱泱华夏炎黄子孙,尚德济世之心从未磨灭,后来者不乏如张仲景华佗等等众人,无不是潜心医药,游走天下以替人祛病消灾。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积累诸多宝贵经验才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试问如若他没有一种服务家国的情怀,还能是什么支撑他一路前行,勇敢无畏,终成一代医圣?再言三国名医华佗,东汉末年军阀混乱,华夏大地水旱成灾,疫病流

行,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十分艰苦。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宁肯不去做官,宁也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只有不求名利,不慕富贵的医者,只有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疾苦的百姓,才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成全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治好十个病人就可以找得到一种通用的经验去记述传播,治好一百个病人的医生就可以救治天下成千上万的百姓。 今天的医者也许比起古人而言缺了那么些兼济天下的能力,但没办法否认他们依旧用最大的热忱做好每天的工作,用自己的生命去感染和挽救处于病痛折磨中的人们,成全了一家又一家的健康,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们也时时刻刻践行着大医精诚的精神,用其仁心仁术来保护着这个蓬勃发展的中国。 高尚的情怀是没办法用语言一一表达的,医者的行动则是对他们心怀家国天下最好最有力的诠释!

作文七:《家国情怀2012年第11期》1000字

这两天亲友纷纷对我说,你看了美国总统夫人的竞选演讲吗?讲得不错呢!  中国人向来对美国如何竞选总统没什么兴趣,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对参选人为争选票往往面红耳赤口无遮拦、信口开河攻讦伤人,更是嗤之以鼻。可这回,米歇尔,不仅美国人,也有中国人,真的在赞赏你的演讲了。  美国人评论说,细看米歇尔的演讲,其实并无太多惊人之语,讲的多是家庭故事。然而可能就是这些平凡的家庭故事,让每个听众都感同身受。比如讲到学生时代的助学贷款时,米歇尔说:“那时我们那么年轻,那么相爱,那么负债累累。”  我们赞赏什么?赞赏你演讲中的家国情怀。  她讲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相同的机会,无论身份、无论家乡、无论种族、无论信仰和情感,相信当每一个人努力奋斗,出人头地,在通过机遇的大门之后,不会自私地关上大门,而会转身伸出援手,给予人们共同的机会一起成功!”我们也为之鼓掌。  她讲到“他还是那个当女儿刚降生时,会分分钟钟跑到婴儿床边查看女儿是否还在呼吸的父亲,会抱着女儿去找所有熟人显摆的父亲……”我们也为之动情。  她讲到“我们面对的挑战似乎艰巨得难以克服,请别忘记,开创不可能的奇迹正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美国人就是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的父母先辈可以为了我们而艰苦奋斗,如果他们可以建起摩天大楼,把人类送上月球,如果他们可以用一个按钮就把世界连接,那么当然,我们也可以为我们的后代而牺牲自我,努力建设”,我们也为之激动。  这鼓掌,这动情,这激动,就因为不仅触动了美国人,也触动了我们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这家国情怀。  有多少名言警句信手可以拈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  中国与美国有许多不同,但有一个道理是共同的:“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一个情感是共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华民族同样属于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凝聚我们这个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精神资源之一,同样是那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9月8日

作文八:《琼瑶的家国情怀》2800字

为琼瑶的小说流泪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我大学的女同学们常常捏着被泪打湿的手帕,看《失火的天堂》或者《心有千千结》而双目迷离。  作为燕赵之地的子孙,西北高天下的苍莽黄沙,边塞草原上的铁马冰河,是我心中所更加亲近的。因此,于琼瑶书中的恩恩怨怨,多少觉得是“小女子心态”,和我不大相关。  想当然地认为,能写出这样作品的琼瑶,无疑问是个感情世界坎坷无比又丰富无比的小资。当她在铺了天鹅绒的大床上为了爱情辗转反侧的时候,我正在和兄弟们在风雪漫天的机场跑道上为波音737换轮子。我们的世界,没有交集。  直到看了她的《我的故事》。  这本书,我是在大学毕业几年后读的。早晨开始看,直到黄昏,因为我读完之后,又反复了一遍。那一天,琼瑶的世界在我的心中天翻地覆。  《我的故事》,是琼瑶的自传,我想,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不可以算作真正明白琼瑶是怎样一个人的。这部书中,记录了一段我们早已忘记的历史,也颠覆了我对琼瑶的看法。  琼瑶的确出生于教授之家,书香门第。然而,她记录下的童年,却和小资没有多少关系,她用了大量的篇幅记录的,是——逃难。  1944年,六岁的琼瑶,随着全家——祖父,父亲和母亲,哥哥,弟弟……开始了逃难的历程。  那一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琼瑶家的祖屋所在地衡阳,是两军决战之地。中国军队第十军在这座城市死守了四十七天,终因援军不济,力竭城破。  逃难之前,琼瑶把自己最珍爱的一面小锦旗交给了妈妈,藏在寄宿农家的阁楼上,因为大家都说农家一无所有,日本人是不会抢劫这个地方的。  日军果然没有抢劫,他们烧掉了整个村子。这只是琼瑶记忆中苦难的开始。  在琼瑶的字里行间,几十年后依然可以读到家国沦亡之际一个普通人家的惨痛。  逃亡中,琼瑶第一次目睹了死亡。“山沟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接着,有一个人影从我们掩护着的松柏外面闪过去。我们全吓怔了,忘了哭,也忘了叫,瞬时间,山沟中寂然无声,我从松树的隙缝里望出去,正好看到那奔跑着的人──一个平凡的农人,腿上滴着血,一跛一跛的飞跑着逃走,然后,就是一阵日本人的呼喝声,又一排枪声,那农人倒了下去。我呆住了,第一次了解死亡是怎样突然就能来临的,第一次看到鲜血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体里流出来。”  接着,他们又被日军围住搜查,一切财产都被抢去,连琼瑶的母亲都险些被日军掳去。“一向文质彬彬的父亲,立即爆发了,他陡然间冲过来,抱住母亲,对那日本兵大吼大叫:“放手!你这禽兽!放手!”一切发生得好快,我看到那日本兵举起木棒,对父亲拦腰一棒,父亲站立不稳,那山沟又是一个往下倾斜的斜坡,父亲摔了下去,顺着斜坡,就一直往下滚。祖父忍无可忍,也冲上前去,日本兵再一棒,把祖父也打落坡下,然后,他继续拉着母亲,往山沟外面拖去。母亲用手抓紧了山沟两壁的青草,哭着往地上赖。我眼看父亲和祖父挨打,母亲又将被掳走,恐惧、愤怒,和无助的感觉一下子对我压了下来,我用双手扯住母亲的衣服,放声大哭。同时,麒麟和小弟都扑了过来,分别抱住母亲的腿,也放声大哭,我们三个孩子,这一哭哭得惊天动地,我们边哭边喊着:“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  只是因为琼瑶的弟弟恰好和带队日本军官的孩子同岁,拨动了他的恻隐之心,一家人才逃过此难。  写下这样文字的,是我们所认为自己熟悉的琼瑶么?  在这本书中,琼瑶这样的纪录,比比皆是,处处都是那双六岁的眼睛亲眼所见——为了避免大家被发现,表叔伸手去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悄然将与琼瑶每天抱着睡在一起的小妹丢弃在旅途中;父亲母亲赴水自尽又被琼瑶的哭声唤回;生死辗转中祖父却固执地在口袋中留着自己抗日救国的诗歌;宁可被枪毙也不让汉奸侮辱……  弱国子民的血泪,尽在于此。  琼瑶在书中写道——“我的国家民族观念,就在这枪口下建立起来的。所以我常说,别的人童年的教育来自学校,我童年的教育,却来自战争。”  2004年台湾大选,琼瑶为反台独在网站上发表公开信:“亲爱的朋友啊!从何时开始,长江、黄河、青海、长城、喜马拉雅山……都不再是我们的骄傲了?唐宋元明都不再是我们的历史了?我真的陷进无法自拔的痛楚里。”  读这部书的时候,我心中有一点淡淡的疑问——有着这样经历的琼瑶,成年后的作品中为何却只有温柔婉约,而没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强之气呢?  直到看到《泰坦尼克》中的一段,我忽然若有所悟。《泰坦尼克》的结尾,罗丝是怎样对杰克喃喃自语的呢?她没有说我是多么的怀念你,在心底爱你这些话。她说,我结了几次婚,爱过几个人,生了几个孩子,走了世界多少个地方……她的一生怎样的快乐和有价值。  杰克的死,是为了罗丝的生。  而他让罗丝活下去,假如她从此只是忧伤地怀念自己,我想并不是杰克所要的最好报答。那最好的报答就是罗丝自己所说的,她是那样珍爱杰克换来的生命,所以让自己的一生都快快乐乐,轰轰烈烈,一直到九十岁。她的生命是属于两个人的,她快乐了,他才快乐。  我们的先人在艰难时刻能够勇敢地面对苦难,却不是为了把我们变成冰冷的钢铁,而是为了让我们按照和平与善良的本性生活。  什么是我们心中的家国呢?那些不朽的诗词歌赋,江南烟雨,漠北秋风,弄堂中孩子们跳猴皮筋时候的欢笑,女生在课堂上为某个莫名的惆怅而走神的瞬间。  对于琼瑶来说,悱恻温婉是她的本性。历尽劫灰,痴心终而不改。这种南方小女子的情怀,在《我的故事》的苦难衬托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用最柔弱的一面让人感到生命的顽强与灿烂。  这部书读过之后,对琼瑶的感觉真的不再一样了。  当一家人经过一次次抢劫,杀戮,搜查之后,琼瑶在第八章“夜半穿越火线”的结尾一段写道:“中午时分,我们见到了第一队国军,看到了第一面国旗”。  那时,忽然发现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在读琼瑶的书时,我居然落泪了。  从此,也不可以笑话那些读琼瑶落泪的女生了吧。  摘自《那些中国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后记:  琼瑶一家遇到的中国军队,是桂军第二十七团辎重连,他们的连长曾彪成了一家人的保护神。他们跟着他的军队走,吃他的军粮,喝他水壶里的水。琼瑶的家人,在他的帮助下,平安到达广西,随后转往重庆。琼瑶写道:“一天清晨,我们全上了火车,倚着车窗,含泪望着站在月台上的曾连长。车子终于蠕动了,曾连长仍然站在那儿,一身军装,威武挺拔。他不住对我们挥手,我们也不住对他挥手,车子越开越快,越开越远,曾连长的影子就越来越小,终于再也看不见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曾连长。”  战后,琼瑶一家人曾反复寻找曾连长,期待重逢。琼瑶在另一段文字中对曾连长此后的行踪做过一点提示,她说:“曾连长奉命死守桂林”。  桂林战役是抗战后期的一场血战。当时桂林守军将大量辎重囤积于七星岩岩洞中,以期与日军长期作战。因为汉奸告密,日军猛攻七星岩。守军顽强,日军无法攻入,遂对洞内施放毒气,守军全体殉难。曾彪连长的忠骨,或许就在七星岩的某个洞穴之中吧。  一如琼瑶的父亲第一次见到曾连长时,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不甘异族迫害,要付出多少代价!”

作文九:《创作谈:家国情怀》1300字

家国情怀是儒家亦即读书人千年传统,自古知识分子最推崇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在私欲膨胀急功近利的当下,重提儒家家国理念,也许不无意义。众所周知,国土和人民是国家的基本要素,没有生活在国土上的千千万万个人和家庭,就没有国家。过去君王喜欢称孤道寡,自命孤家寡人,就是担心自己被国人抛下,成为孤寡弃儿。孔子说乱邦不居,危邦不入,君王无德无能,治理不好国家,世道不宁,民不聊生,人民干嘛要跟着你受苦受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事就是国事,国务就是家务。衣食住行,生老病学,是家庭问题,更是国家要事要务。人民推出政府,给政府发工资,就是让政府代表人民管理好国家,让人民有富足安稳日子可过。

具体到个人,家和国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夫以妻为室,妻以夫为家,人要立身于世,干番事业,安宁的家室不可或缺。这安宁二字就很有意思。“安”是屋里有女,屋里没女人,肯定家不成家,无法安身立命。“宁”字繁体为家中有丁有皿有心,家里家具齐全,吃喝不愁,人丁兴旺,心才能踏实。看来安放肉身和灵魂的最佳场所,还是离不开一个家。环顾周边人事,大凡事业有成者,家庭多和睦安宁,一旦家庭出问题,事业也会跟着崩盘。官员出事,富豪落败,大多是身后女人没安顿好,后院起火所致。火因又往往是女人太多,不容易调摆。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一多就有戏看。所以俗话说,成功男人后面站着一个女人,失败男人后面站着多个女人。

正是基于这些想法,我开始动笔写作《家国》。修齐治平是儒家要旨,我干脆将故事发生地命名为儒州。其实我老家湖南城步县城就叫儒林镇,儒州乃化用于此。故事主人公柳居山有个人人羡慕的好家庭,老婆贤慧,女儿漂亮,父母开明,兄弟和睦。柳居山本人也很优秀,是绝对的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好兄长。事业也有成,用官话说叫起步早,起点高,正当盛年就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兼政府城建公司总经理,将地方经济建设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只是世事难全,好事美事不可能都摊到一个人头上,能干肯干敢干也干出不少好事大事的柳居山,仕途竟莫名其妙地受阻,在副处位置上徘徊复徘徊,总也上去。不仅如此,还有人背后暗算,要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恰在这时,柳居山得知自己命遇白虎,白虎不去,别想走顺运。白虎是民间说法,指的是身边女人,说白了就是柳妻钱小鹤。柳居山属唯物主义者,自然不信这一套。可不信归不信,从此阴影已留存在心里,拂之不去。还是后来遇上沈芙幽,才遇难呈祥,时来运转,要风得风,要雨有雨。原来沈芙幽命相正好旺柳居山,柳居山的一切好像都是沈芙幽带给他的。

事因当然不会这么八卦,否则《家国》就不名一文,毫无存在的价值。柳居山起落浮沉的背后原因在于官场生态复杂,上层人事有变。官员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不受官场特殊的气场所左右,身不由己,命不由人。好在柳居山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真诚做人,正派做官,大胆做事。这也算是时下官场中难得的正能量吧。就凭着这正能量,柳居山硬是干出一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业,将儒州打造成现代化的新型都市。与此同时,自己的官位也步步高升,直至儒州主要领导位置,可谓“家国”双丰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柳居山做上市委书记,将儒州经济建设事业步步推向高潮,自己的人生也达到新的高度时,身边女人离他而去,儒州也因建设过热带来意想不到的大混乱,他又面临人生更加严峻的考验。当然这已是《家国》下部内容,暂且按下不表。

作文十:《家国情怀夕照红》4600字

今年3月1日,黄黔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除了他工作过的单位领导、同事和亲友、学生,还有许多扶贫开发领域的同志前来吊唁。晴隆县人大副主任兼草地中心主任张大权从贵州匆匆赶来,他说:“我必须来送黄司长一程。他为我们的科技扶贫事业付出了心血,晴隆的人民永远记着他!”

黄黔曾长期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退休前任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从事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2003年2月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扶贫开发工作。此后的十余年,他全身心投入,创造并推广了“晴隆模式”,造福了数以百万计的贫困群众。

偶然中的必然

2002年,黄黔在一次会议上结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任先生长期从事草地农业研究,是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贵州花二十多年时间做岩溶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试验,创造了“灼甫样板”,遗憾的是企业化管理没能搞起来。黄黔对此非常关注,退休后便全身心投入到草地畜牧业、扶贫开发、生态治理等研究推广工作,借鉴“灼甫样板”,与晴隆的同志一道,创新体制机制,用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技术支持、协会组织的方式,创造了“晴隆模式”,取得了成功。

晴隆县地处黔西南,属高原峡谷区,全县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谷深,岩溶发育强烈,土地贫瘠,是国家级贫困县。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1600元,绝大多数家庭的生活苦不堪言。而现在的晴隆,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山坡上,一丛丛的岩石之间是绿油油的牧草,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悠然自得地吃草觅食。放羊的人撑着阳伞,拎着矿泉水,哼着小曲儿。记者现场采访了养羊农民范信元,他说,过去种玉米,累死累活,一年下来还不够吃。住的茅草屋,下雨怕塌,刮风怕被风“抬走”。养羊后,活没那么累了,收入大大增加了,吃穿不愁了,还住上了又大又新的房子,很快活。

“晴隆模式”是在生态治理下达到扶贫开发、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劳动强度“五位一体”效果的模式,普遍受到农民欢迎。2013年全县有人工草地45万亩、改良草场20万亩,养羊45万只,农民人均年收入4600元,增收的部分70%来自养羊。目前,贵州全省已有46个县推广“晴隆模式”,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也纷纷来晴隆学习。国务院扶贫办两次在晴隆召开全国性现场会,推广经验。

张大权感慨地说:“‘晴隆模式’的产生、总结、推广、发展、完善是在黄黔的推动帮助下完成的。我们走的每一步,他都倾注了汗水和心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黄黔与任继周先生结识是偶然的,但他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则是必然的,因为他有追求科学的智慧,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他不搞扶贫事业,也会投入别的工作,这是党性使然。当他了解到国家地震局退休干部耿庆国等老同志研究地震预报理论经费困难时,马上出资5万元帮助购买相关仪器和设备,还与耿庆国一起到四川震区现场收集相关资料,所需费用都由他自己承担。当他拿到一笔10万元的资金时,转手就给了耿庆国,支持他们搞研究。他还向有关部门和机构呼吁为耿庆国等人的研究提供设备、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地震预测预报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认为,对这项研究的支持,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支持。

执着而专注

黄黔逝世后,在他的生平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做行政管理、政策研究,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开拓能力。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忘我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这是实事求是的评价。退休后,黄黔对扶贫事业的执着就是很好的佐证。

据张大权介绍,从2002年开始,仅他知道的黄黔到贵州就有28次,其中到晴隆21次。每次少则5天,多则半月余,足迹遍布贵州7个州(市)的20余个县,广西、云南、四川、甘肃的许多地方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那时候没有高速公路,从贵阳到晴隆要一天的时间。他不怕脏、不怕累,每次到晴隆,都要进村入户,和农民攀谈,了解生活的真实情况,与干部交流,探讨发展生产的路子。再偏远、再贫困的地方他都坚持去。沙子镇坝庆组,2004年前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穷到有人滚落山崖摔死都没钱掩埋,全村300来人,竟然有46个寡公(即光棍汉)。当年那里不通车,路又陡又窄,最窄处只有20公分宽,很危险。黄黔步行2个多小时才走到村子,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为该村出脱贫的点子,找致富的路子。现在,这个村子发展得很好。

黄黔对认准了的事很执着,什么困难都挡不住他。晴隆种草养畜也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初种草,是为了生态治理,避免水土流失,由于与农民利益脱节,造成这边种草那边开荒并存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黄黔建议,将治理工程与农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种草养畜,草由农民种,畜由农民养,让农民从中受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把草种下去、维护起来到考虑怎么根据季节变化、土地条件、养畜品种等搭配牧草品种,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再到不仅追求单位草场效益,还追求单个羊只收益、单个农户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黄黔积极为晴隆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请来国内外专家从技术上给予支撑,与国外联系引进优良品种、开展技术合作,与银行沟通协调解决资金问题,亲自与县里同志一起研究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路径。

黄黔心里总是装着晴隆的事。张大权说,他们俩至少每月通一次电话。经常是黄黔头天晚上想好的事,第二天一早就会与张大权通电话商谈。“晴隆从2006起申请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开发项目。没立项前,黄司长一次次跑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部门。2013年11月,正是他病重期间,还跑到农业部谈晴隆的项目。只要项目需要,一个电话打过去,他就飞过来,需要找哪个部委他都肯去。”任继周先生说,黄黔曾把有实力的大学管开发的负责人找来谈引资,一些大学的相关负责人都怕见到他,因为让他粘上想甩都甩不脱。为了扶贫事业,他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为使省委省政府领导支持发展草地畜牧业,省里每次换届,黄黔都给新任领导写信,报告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情况,提出将草地畜牧业扶贫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的建议。晴隆的同志说,由于他的坚持,省里领导支持的力度一任比一任大。他还通过国务院研究室的平台,先后向国务院报送决策参考14篇,使晴隆草地畜牧业扶贫产业受到高度重视。

黄黔不仅注重实践探索,还善于进行科学概括和总结。《岩溶山区的绿色希望》是由任继周先生和黄黔编著的,全书52万字,其中的大多数篇章是由黄黔撰写或执笔的。《草地科学》2009年第10期发表他撰写的文章《扶贫开发与生态修复相结合》,通过对岩溶山区、黄土高原和中部山区扶贫开发的案例分析,提出科学试验、扶贫试点和连片开发三阶段的扶贫开发模式。

水活因源远

有人说,退休后的10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可以好好享受人生。而黄黔,从退休到逝世也就11年,他没有兴致勃勃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含饴弄孙地享受天伦之乐,没有养生健体安排老年生活,却满腔热忱地搞扶贫开发,竭尽所能支持地震预测研究,慷慨解囊资助贫困山区学生,孜孜不倦地向国务院递交决策参考,带病深入高原地区进行考察调研,临终还念念不忘各项事业……人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信念支持着他,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他?答案就是,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其实,黄黔在职期间就有着骄人的业绩。在上海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工作期间,他主持完成了“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应力分析的三维复合杂交元”等三个关于复合材料的科研项目,指导研究生用人工智能方法编制了地铁隧道施工专家系统,还主持完成了“上海市地铁测量参数数据库及施工咨询软件”等项目。1992年,他指导研究生设计的焊接波纹管在苏州钢厂高炉喷煤装置上使用,是我国第一个国产的管道用焊接波纹管。1993年,他主持完成“核电站阀门用特种波纹管的设计”,使该产品由进口变为出口。在国研室工作的近4年时间里,他参与起草科技、教育、资源、环境、民政等方面的文稿70余篇,撰写调研报告20余篇,还负责组织了关于老龄工作、基础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等多部门调研。无论在哪个单位、在什么岗位,他都是心无旁骛、尽其所能,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论入党时间,他不算早,但他对党的认识十分深刻。他是1989年3月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的,并在4月那个比较特殊的时间点入党。曾有亲属建议他加入民盟,觉得那更有利于他的发展,但他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给党支部的汇报材料中这样写到:“通过和西方思想、理论的对比,我更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分析社会科学问题和自然科学问题中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步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和共同方向。”他还认识到,“党领导国家的建设和改革,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和改革”。他讲政治、讲原则。他的导师对被打成右派这件事有怨气,他积极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建议下,选择正确的路径解决了问题,导师和家人都很满意。

黄黔的儿子黄丰在父亲逝世后整理电脑,发现一组组照片都是前后对比的,脱贫前苇席做四壁茅草做屋顶的破房子,致富后四壁镶着瓷砖又高又大的新房子,脱贫前进山打柴满脸愁苦的孩子,致富后安享晚年满脸喜色的老人……黄丰被这些照片震撼了,他明白了父亲在身患肝癌进行介入治疗之时,为什么不顾劝阻执意到高原考察,以致感染寄生虫引发癫痫发作而加快了肝病的恶化。他认真阅读了父亲撰写的一篇篇决策参考和调研考察报告,理解了父亲何以那么“本能”和“自动”地工作,以致在昏迷苏醒后从病床上坐起来嘴里就嚷嚷着“改稿子,改稿子”。作为儿子,他被父亲深深地教育和感动,禁不住泪如雨下。

如今,黄黔离开了他热爱的生活。我们缅怀他的一生,感念他的作为。他用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学识才华和满腔激情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用奉献精神和崇高境界感召他人。他的先进事迹,激励着人们前行!

采访札记

来自家庭的支持

与黄黔共过事的同志,如贵州省扶贫办副主任胡红霞,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邹力行,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伟,等等,他们十分敬佩黄黔的精神和品格,感念于他的付出和努力,都非常热情地支持采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黔的家人,在组织做了几次工作之后才同意接受采访。因为他们认为黄黔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加以宣传。

黄黔的夫人周少华也是中央国家机关退休的司局级干部,与记者谈起来,对丈夫的欣赏与深情溢于言表,“当年,他可是北京的高考状元呦!”在她眼里,黄黔聪慧有天分,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很强。她举了很多具体的事例,并说自己开车、用电脑、玩微信等都是和黄黔学的。

周少华说,黄黔平时生活简朴,看到群众有难处总是慷慨解囊。有一次,在黔东南调研,看到一所小学校舍破败,当即捐资15万元。他的工资不高,自己的钱不够,就动员全家捐20万元建希望小学。有几次,从报上看到小孩治病缺少资金的信息,夫妇两人一起带着孙子去捐钱,平时也经常带着孙子到福利院捐款捐物。他们想把这种好的品格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黄黔逝世后,周少华和儿子商量,又把抚恤金14万元全部捐给了晴隆,用于偏远贫困学校修缮学生食堂。

我们不禁感叹,有优秀的领导干部,就有优秀的家庭。领导干部与家庭是互相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