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外语考试 > 英语考试 > 【《难忘的泼水节11》800字】难忘的泼水节500字

【《难忘的泼水节11》800字】难忘的泼水节500字

时间:2019-10-02 09:19:0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难忘的泼水节11》800字

11、难忘的泼水节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l 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1 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 “难忘”?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傣历年的资料

教学方法:谈话导入、合作交流、朗读感悟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傣历年是我们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如果你参加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好吗?让学生讲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它与平时同学们所参加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生字。

2、指名读。

3、互读互听互相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l、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指名读。

3、互读正音。

四、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3、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②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③理解“四面八方”。

④指导朗读。

4、指导看图、理解第4自然段

①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挂图)谁来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

②让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③结合图,说说除了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④师:傣族人民因为能和敬爱的总理一起过节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你笑容满面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①分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总理,同学们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

②启发想象

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

③正因为1961年泼水节是和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感到那年泼水节是“幸福”、“难忘’’的。

④有感情朗读6—8自然段。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要求写的生字。

作文二:《11、难忘的泼水节》5500字

十八里店学区语文双册备课

年级: 单位: 教师:

使用统一模板,不得加页、空页,不能变换上下左右边距 宋体,小 4 号字,行距 22, 为印刷美观:教学设计必须 3 页,多者 4 页,须是整页,不能是半页

第(

)学段课标要求

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话(习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本 册 教 材 分 析

单元次数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需提炼重点任务)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日期

容 课时

教学设计者:( 课 题

牌坊

小学

郭萍

)教师 第( 1 )课时

11、难忘的泼水节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 字难关。课文有一幅占一个整页的插图,我们不应忽视。本课教学可以图文结 学情分析 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认字,加强写字,要在情 习惯培养 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 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 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教学 目标制定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 12 个生字,学会 12 个生字,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 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识记生字,会写生字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字词卡、傣族风俗习惯的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复 备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 56 个民族,你知道 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 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 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 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2)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 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 认读生字卡片后, 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

学生, 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 读。 (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 褂 因为 敬爱 周恩来总理 幸福 花炮 对襟白

敲鼓 银碗

祝福

健康长寿

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4)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 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 一手拿着柏树枝 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这么快我们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读给其他同学听,他 读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 (学生练读、互读) 2. 细细品读。 (1) 读一、二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到来之前傣族人民 特别高兴的心情。 (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评 他读得怎么样,也可以自己评评读得怎样。 ) (2)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当时场面的热烈,人们兴奋 的心情。 ①学生个别读。 (指导学生读好“四面八方” “赶来” “一条条„„驶过” “一串串„„升上” “欢呼” “周总理 来了! ”等词句。 )

②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是怎样的场面。 ③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 的方式告诉大家。 (3) 读四、五、六、七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和普通 的傣家人一样,十分容易接近。 ①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 节的场面。观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抓住描写人物服装、动作的词句反复朗读。 ( “周 总理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泼呀, 洒呀! ”等词句) ③小朋友,总理为人民祝福,人民为总理祝福,大 家笑哇,跳哇,多么开心。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体会幸福 快乐吧! (放音乐学生读课文) ④齐读后两句。 (4)指导朗读。 ①请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做代表(分自然段)读,其 他组同学当评委,评价读得怎么样?(引导学生学会赞赏 他人。 )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尊重学 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 ③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重点抓住: “赶来” “跳舞” “笑呀, 跳呀! ” “一条条„„ 驶过„„” “一串串„„升上„„” “„„一手„„一 手„„” “多么令认„„”等词句,体会热烈的场面,兴 奋的心情,以及总理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④读的方式采用:自读、指读、评读、仿读、范读、 比赛读等多种形式。 ⑤谈感受。如果你也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此时此刻 你的心情怎样?说说泼水节怎样难忘,为什么难忘?(创 造性的积累,把课

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 二排的 6 个生字, 觉得哪些字不好写,

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我发现这 6 个字都有“点” ,它们的写法和位置 都不一样。 大家观察观察, 再讨论讨论, 看能发现些什么? ( “恩”的下部分“心” ,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 “寿” “特” 两字都有“寸” ,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 2 个生字。

11、难忘的泼水节 泼水祝福 板书设计 周总理 ———— 傣族人民

(可以从生成资源、教学疑难、学法梳理、典型积累等方面思考)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者:( 课 题

牌坊

)小学(

郭萍

)教师 第( 2 )课时

11、难忘的泼水节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 遍遍地读, 从感受热烈的气氛, 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 到感动我们的心, 学情分析 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 习惯培养 遍遍地读, 从感受热烈的气氛, 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 到感动我们的心, 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1、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教学 目标制定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 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定 教 学 复 备

课前活动: 同学们, 我们刚刚度过了快乐的泼水节, 一

很开心吧!说说你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来,我们就一起跟 着音乐再来重温泼水节吧! (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师生 共舞)。 (一)导入课文 1、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 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每年四月中旬傣族人民都会穿 着节日的盛装,敲打着欢快的象脚鼓,泼洒着充满祝福的 清水。小朋友们,1961 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那一年 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 (齐

读课题)为什么 1961 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呢?让我 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2、我们先来听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为什么说是难 忘的泼水节。(播放视频范读课文) 3、指名回答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引导学生用 “因为„„所以„

„”的句式回答。)(听得真认真,哪 位同学再来说说) (二)复习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课文里有很多生词宝宝,同学们还认识他们吗?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抢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读得真响亮) 2、接着课件出示“傣族”、 “泼水节”、 “凤凰花”、 “象脚鼓”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这是漂亮的傣族 姑娘、看,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 了、 傣族人民敲起象脚鼓, 跳起了舞) 图片上多么快乐呀, 课文中描写的更快乐,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的 自读一遍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开始吧! (三)品读课文 过渡语:老师发现刚刚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 读得特别认真,现在谁来读读第 1、2 自然段呢? 1、学习第 1、2 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知道这两个自 然段讲了什么吗?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 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抓住“火红火红”、 “一年一度”、 “特别”三个词语理解段意。 A、“火红火红”和“火红”的意思一样吗?(生答 ---)“火红火红”是红得鲜艳。 B、“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生答----)“一年 一度”是一年一次很重大。 (3)(是呀,一年一次很重大,所以傣族人民的心 情特别激动,来,我们把傣族人民特别的心情读出来。读 得真好! 能用 “特别” 说一句话吗?) 齐读, 读出人们 “特

别”高兴的心情,并用“特别”说一句话。 2、导读第 3 自然段。 周总理来了,人们特别高兴,那么人们又是怎样欢迎 周总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3 自然段吧。 (1)指名读。(读得特别的高兴) (2)(现在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想想 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挑战一下,看谁能当上小擂 主)思考: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3)指导朗读。特别强调“欢呼”一词。 (人们激动地欢 呼起来,生说,人们是那么的热爱周总理,我们再来把人 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3、精读 4、5 自然段。 过渡语:看吧,周总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到来了。 (1)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 么?那天周总理是怎样穿着打扮的?周总理是怎么和傣 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2)学生汇报交流。(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 内容就写在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读一读) (3)自读第四自然段。(把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划出 来,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引导学生观察周总理的着装、 神态、动作。(出示总理服饰的衣服) “周总理身穿对 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外貌描写

的句子。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 动作描写 的句子。 (3)各小组汇报交流。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 你体会到什么? (平易近人) 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 是那样的和蔼可亲,真是亲如一家人。 (师板书“亲如一 家” ) (4)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 a.描写泼水过程的句子。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 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 b.指名读、分小组朗读 c.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的句式说

话。 (5)交流互动:想一想,总理和傣族人民会互相祝福什 么呢?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 )。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 )。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 )。 ) 。

人民把水泼到周总理身上, 祝愿总理 ( 小

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师板书“心心相连”)“有什 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 给读出来吧!” (5)指导朗读 4、5 自然段。 (指名读,赛读)读得真美, 真棒! 4、导读 6、7、8 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 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开心、多么幸 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 1961 年这难 忘的泼水节吧!让我们带着幸福的语气齐读 6、7、8 自然 段。1、齐读 2、师范读,3、指名读(读得多么幸福、多 么开心呀,老师也想试一试。谁还想试一试) 5、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师: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 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大家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多 么难忘呀。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 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 真 是 个 ____ 的 泼 水 节 ,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找学生说一说)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 别”的泼水节等) 小结:说得真好,说出了你的独特理解,这个泼水节真是

幸福难忘。(师板书“幸福难忘”)指着板书总结,1961 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 (泼水祝福) , 他们 (亲如一家) 、 (心心相连),真是一个(幸福难忘)的泼水节,所以说, 这是一个(难忘的泼水节)。 6、说话训练 师:同学们,此时,你最想把圣洁的水泼给谁?想祝 愿他什么? (四)欢乐结束 过渡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祝福的水, (师向泼洒祝 福的水)祝福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五)作业布置 过渡语: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在欢乐之中即将结束,我 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课后希望同学们下

去: 1、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交 流。 2、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出示课件十一) 今天的课到此结束,感谢同学们的参与。 11、难忘的泼水节 泼水祝福 周总理←──→傣族人民 板书设计 \ /

亲如一家 心心相连 幸福难忘 (可以从生成资源、教学疑难、学法梳理、典型积累等方面思考)

教学反思

作文三:《17《难忘的泼水节》》1000字

17《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作文四:《《难忘的泼水节》》1300字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

东巩完小     周舟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今天有幸听了刘中兰老师执教《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我受益很多,感触颇深。纵观教学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一 、教师基本功过硬。一堂课听下来,我被刘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学生的能力所折服。课堂上,无论是刘老师流利的普通话,还是刘老师工整、精炼的板书,再或者从容、和蔼的教态,都看得出刘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过硬的老师;而她的学生给我的印象是有较强的课堂表现力,能积极思考,乐于表达。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尤其不简单。

二、重视字词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地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刘老师在这方面很重视。首先让学生随文识字、自主识字,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让学生强化记忆,最后让学生组词,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些字,而且也学会了应用。这就充分说明老师平时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还注重了引导发现,使学生渐渐学会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重视朗读训练。朗读知道扎实有效,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多次朗读的机会。

朱作仁教授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给予学生。特别是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周总理到来之前,“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引导学生抓住“欢呼”一词来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在教师语言的引领下,学生们尽情高呼,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就是欢迎周总理的一分子。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刘老师就采取了多种方式的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自读、齐读、默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听媒体范读„„有效地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赤足。针对这节课的情况,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

1.在学习课文时,是否要给学生介绍一下周总理,毕竟现在的孩子离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去世的周总理距离很遥远,或许有许多孩子就根本没听说过周总理,那么在调动学生的激情时,学生无法与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交融,不能与文本内容产生共鸣,

2.建议把有关傣族的知识在讲解课文前给学生简要介绍一下,尤其是傣族的泼水节在傣族人民的心中地位就与我们汉族的春节一样隆重。这样也许能帮助学生理解周总理到傣族过泼水节的深远意义。

3.建议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更富人性化、童真化,比如,在学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后,老师问:“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我认为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提问有点太直白,太有目的性。可否这样问:“读了这两段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呢?你想说些什么呢?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后把孩子们的认识整合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发言,更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总之,我认为刘老师所讲的公开课是非常出色的,不娇柔做作。既见教师过硬的教学功底,又显学生的实力。

作文五:《二11难忘的泼水节》2800字

二11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3.学习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观察图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的黎旺城,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

此教学过程用课件《难忘的泼水节》中系列图片“泼水节”及视频“傣族的泼水节”辅助完成。

二、指导看图。

出示大课文插图或叫学生看课本插图。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用谁和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2.除人物之外,图上还画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图上还有撒了满地的花瓣和盛开的鲜花。)

三、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音节的,先拼读后直呼。

(2)指名中差生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3)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2.读好长句。

(1)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尝试读好长句。

(2)检查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3)指导读长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停顿符号。

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到了。//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水,//为人们祝福。///

3.读好感叹句。

(1)找出感叹句。

(2)指导读好感叹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重音符号。

4.读重点段。

(1)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读一读。

(2)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读一读。

5.看课件的课文范读视频,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自读课本》中27课《绿色的竹楼》,28课《关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火红火红,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火红火红——特别红;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2)体会“火红”与“火红火红”有什么不同?(火红只是客观地描写凤凰花的颜色,而火红火红则倾注了作者特别兴奋特别激动的感情。)

(3)读第一自然段。先读“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再读“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体会作者的感情。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注意“他们”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声说。

(2)指名说。(今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他们特别高兴。)

(3)齐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共几句?每句话写什么?这段话写了什么?

(1)学生讨论。(共4句话,第1句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第2句写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第3句话写人们赛龙船放花炮。第4句写人们热情欢呼。这一段写傣族人民热情欢迎周总理。)

(2)四面八方、赶来是什么意思?(四面八方——各处,范围很大。赶来——急着按时到达,生怕来迟了。)

把“赶来”换成“走来”行不行?为什么?

(3)“一条”和“一条条”,“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要按句子的顺序有条理地说,理解了的词要用自己的意思表达。)

4.齐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话,说这句话写什么?(周总理外貌)

(2)找出这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用“~~~~”标出。

(3)笑容满面是什么意思?用“~~~~”标出这个词。

(4)看图,理解“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5)比较读课文。先去掉“~~~~”标出的词读这句话,再加上“~~~~”标出的词读,体会哪样写好,说说为什么。

(6)自由小声读第2句,用“——”标出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祝福、祝愿是什么意思?(祝福——祝愿人幸福平安。祝愿——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总理会说什么?傣族人民会说什么?

(3)这段话共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共3句话,第1句泼水节开始,第2句周总理泼水向人民祝福,第3句傣族人民泼水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4)看图理解:周总理端着银碗,向人民祝福;傣族人民有的端着水碗,有的端着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着象脚鼓,个个兴高采烈,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5)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6)尝试背诵这一自然段。

6.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

(1)“开心”是什么意思?“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傣族人民这么开心?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八自然段。

(3)熟读,尝试背诵第六——八自然段。

(4)背诵五——八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课文五——八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分析记忆字形。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泼 炮 鲜 祝

泼,三点水右边加“发”字。

炮,火字旁右边加“包”字。

鲜,鱼字旁右边加“羊”字。

祝,示字旁右边加“兄”字。

(2)用替换部件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瓣:辩字中间的“讠”换成“瓜”,就是瓣。

(3)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敬 节 福 驶 毯 幸

敬,左边草字头下加“句”字,右边是反文旁。节,草字头下面加单耳刀。   福,示字旁右边加“一”“口”“田”。

驶,马字旁右边是扁口,加一撇一捺。

毯,毛字旁,右上加两个火字。

幸,土字头,下面点、撇,一个“干”字。

(4)用数笔画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鲜,左右相等,鱼字的第8笔要写成提。

瓣,左中右相等,三部分都写窄一点,左边辛字的第7笔写成撇。   节,上小下大,单耳刀要写得宽短一些。

福,左窄右宽,右边的“一”“口”“田”写得紧凑些。

毯,半包围结构,毛字的第4笔要托住两个火字。教师边指导,边板书,学生跟着写一遍。

(2)学生自己练习,每字写3个,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对照黑板自批自改,教师了解批改情况。

以上教学过程可用动画课件《难忘的泼水节:生字学习》辅助完成。

二、完成课后练习题。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2题,说说有什么要求。(填写表示颜色的词)

2.在课本上填空。

3.同桌互相检查批改。

4.学生自由小声读第3题,说说有几项要求。(读句子,再造句)

5.先读句子,再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6.把句子写在练习本上。

7.背诵比赛,按小组或个人进行比赛。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文六:《11、《难忘的泼水节》》4100字

11、《难忘的泼水节》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小学      芦群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并读出正确读音。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板书“傣族”)

2、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句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句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句3:人们欢

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3、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四、升华情感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分段读、表演读。

五、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六、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泼、洒 (欢乐、幸福)

傣族人民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设计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小学     芦群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第四册《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属看图学文课型。它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课文内容与画面相联系,共有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述了敬爱的周总理在凤凰花盛开的时节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生动地反映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情意。

低年级学生学习课文只有通过不断反复地指导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所悟,在悟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篇看图学文无论中从图画还是从语言文字上,都能让读者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那浓浓的情意。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的认识,切合本班实际,特定本课的目标为: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12个生字,并能用生字组词。

理解画面反映内容是本课的教学特点。

2、能力目标:

(1)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初步培养自学自悟的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

3、语感目标: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情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德育渗透: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受到热爱总理、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教育。

二、说教法、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以教师为 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品质,让他们在愉快中获得知识。

本课我在情景教学中运用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下面谈谈我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 活动中,也才会让他们更乐于不断地自学,探索新知识。所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个泼水节为什么让人难忘?”这个课文中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向书本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引领主线,理解内容

1、看看说说,初读课文

低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开始,课件显示画面内容,帮助学生看懂图意,让他们带着“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进行观察,并简述画面内容。(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观察方法,进而教师随机板书课题,并将“泼水节”与“难忘的泼水节”进行比较。(这样初步揭示课题,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初步学习理解题意的方法。)随之带着疑点“是什么让人难忘?”进行初读课文。这一环节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首先我请学生自读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已读书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品质。接着课件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让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此时许多同学感情都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我让学生带着喜悦的心情试读、指名读。效果很好。

2、读读说说,读中悟情

学生读了一遍课文,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间的情意。为了让这份情意更加明朗化、形象化,教师要帮助他们进入角色,与文中人同欢乐共幸福,从而体悟出总

理和人民内心的真情。其方法是:教师踉着学生的“需求”走——指路、解疑、给需。于是教师趁兴追问“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不少同学满面笑容,你们为谁高兴啊?”激发学生畅说。随后教师进行评议和小结:我为傣族人民高兴,因为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我为总理高兴,他有机会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他们民族盛大的节日。并通过读一读、勾一勾、做一做描写总理穿着打扮,神情动作,傣族人民的衣着打扮,手中道具,神情动作的句子,从中感悟总理对傣族人民的情意和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同时通过“试读、引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把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感情表达出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教学的根本点和立足点。像这样随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调控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

3、读读想想,想中动情

学生通过看看、读读、说说,已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此时可以利用“图白”和“文白”启发学生想象,再度调动情感,使其受到热爱总理、热爱人民的教育。同时播放多媒体(划船声、花炮声、人们的欢呼声……)引发体会欢迎盛况;配乐朗读烘托情感;听互相泼水的录音,想象互相泼水时的欢乐与幸福等多种渠道回归课文主题,回答开课疑问:“让人难忘的是什么”?

(三)积累语言、品读感悟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强调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以“总理来到人群中……”,写一段内容具体的话,进一步体悟感情。

本课设计依据教材和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让读贯穿始终。不仅注重读的形式,而且注重读的面,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活动中,读出形——热爱人民的总理和热爱总理的人民;读出情——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总理与人民心连心;读出神——悟出言外之意:生活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中,是多么快乐幸福。”这样的设计旨在体现新“标准”要求: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地读上几遍,只有把读作为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才能真正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让每个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四、说板书设计

根据这篇课文的课型属看图学文,复习导入新课后,带着问题揭示板书“泼水节”并与课文中课题进行比较。在“泼水节”前面加上“难忘的”三个字,从而完善课题。文中记叙了总理和傣旗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于是用文字板书“周总理”“傣族人民”

几个字,为了体现互泼互洒的盛况,用两个弧形箭头指向主要人物,并用红色粉笔展示“泼”“洒”两个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是无比欢乐与幸福。随即在括号里板书“欢乐、幸福”四个字。最后教师深情的向学生讲述“总理日里万机,在百忙之中能抽空与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这更使人们感到1961年确实是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而结束全文。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作文七:《11.难忘的泼水节doc》1800字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

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教学多音字:盛)

⑷.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课后思考)

四、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体会感悟。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

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3、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4、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5、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6、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7、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8、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9、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第三课时

一、回顾:

1、自读课文一至五段,边读边回顾这几段讲了什么。

2、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读6到8段,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二、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四、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五、板书设计 :

11、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作文八:《难忘的泼水节2》2600字

泼水节

教材分析:

这是描写傣族最大的节日:泼水节的场景。在这篇课文中,融合了两条线:一条是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及习俗;一条是周总理的到来让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而显得更加热闹。课文中动作的描写,节日盛会的描写,感情的抒发尤其精彩,可以引导学生去积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语气和轻重的指导,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用画词语的方法,感受动词运用的精妙。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周

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字,会写12个字,感受节日的隆重,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读节日的欢乐。

教学难点:

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介绍泼水节

1、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还很有意思呢。云南也有个少数民族叫“傣族”,每年四月多,他们都有一个重大的节日: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看这个节日的名字,猜一猜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做什么事?(向别人洒水)这有一段介绍泼水节的话,自己默读一下: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就像我们汉族的春节。这一天,每一个人都换上节日里的服装,举行一些喜庆的活动:赛龙舟、斗牛、丢沙包、泼水祝福等活动。]

2、每年都有一次泼水节,但1961年的泼水节却是傣族人民难以忘怀的泼水节(板书:难忘的),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2、同桌指读生字。看拼音齐读生字。

3、学习词语:凤凰花 周恩来 长寿 象脚鼓 对襟白褂 咖啡色 踩着 端着 蘸水敲起

随机指导:象脚鼓:看着字,猜猜这个鼓是怎么样的?(像大象的脚)图片出示,

并说说象脚鼓的来历。

当时,周恩来是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我们都尊敬地称他“周总理”。           蘸水:做动作。蘸特别难记,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吗?写毛笔字的小朋

友还知道我们写毛笔字的时候,要蘸墨水。

长寿:年龄高的人我们称他长寿。

咖啡色:指认。

4、默读课文。交流:为什么这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周总理和他们一起度过了泼水节。)是啊,周总理是我们国家的总理,他要处理很多事,可是却在百忙之中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日,傣族人民多么激动!

三、 学习课文第一、二、三小节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语:让我们随着傣族人民一起走进泼水节。

(1) 指名读。

(2) “一年一度”表示“一年一次”的意思,但它比一年一次要隆重一些,一

般指重大的节日或者活动。我们还可以说一年一度的什么?

(3) 你读出傣族人民的心情了吗?(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年一度、又)想看

看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吗?每年的四五月份,当泼水节到了,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也竞相开放,这是多么喜庆啊!

(4) 指名读。(抓住“又”字体会人们对泼水节期待已久的心情。读出喜庆)

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语: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不同。自己去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2) 指名读。

(3) 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请你默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

关的词语或者句子。

汇报交流中指导朗读。

四、 写字

1、学习:凤凰: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半包围结构。里面分别是“又”、“凰”。强调皇的字形要特别小。

2、度:也是一个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又”上面的字形笔画。

3、练习。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 学习课文第4小节

1、(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当时的场面,你知道哪位是周总理吗?结合闻中的句子。出示描写周总理衣着的句子

动作:让我们也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这是怎样的舞蹈?(欢乐的、激情的)现在老师希望能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你的快乐。

3、指名读――齐读。

三、朗读感悟第五小节

1、过渡语:泼水的场景更是感人。指名读。其他人边听,边想,周总理是怎么做的。傣族人民是怎么做的。

(1) 女同学读描写周总理的句子。男同学读描写傣族人民的句子。

(2) 他们互相会祝福什么呢?

三、 学习课文第6、7、8小节

1、引读;是啊,这清清的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2、所有的喜悦,都凝聚在这三段话中,所有的激动、幸福都凝聚在这四个感叹号中,这是令人难忘的泼水节。再去读读这三段话。(自由读)

3、指名读。指导:一段比一段响,一段比一段速度慢。

四、 写字

1、龙、恩、寿:指名读。齐读。组词。

(1) “龙”不要忘了一撇,这一撇就像龙的尾巴。

(2) 说说写“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窄下宽。上面中间是“大”,有

个词语叫做大恩大德。

(3) 和老师一起书空“寿”

2、柏、泼、特:找到偏旁,偏旁要写得窄。

(1) 泼:怎么记。和“拔”区别。

(2) 特:观察右边部分要注意什么。

第三课时

一、 拓展练习

1、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鲜红的地毯     敬爱的总理   难忘的泼水节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

一条条龙船     一串串花炮     一座座山峰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座(   )

2、积累词语:

敬爱 鲜红 火红火红 欢呼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你能说几个像咖啡色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吗:草绿 湖蓝 银白 金黄 橘红

3、照样子写句子。

(1)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

洒,为人们祝福。一手„„一手„„

(2)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一边„„一边„„

二、 课后:我会填

1、读。

2、填

3、交流。

三、 写字

敬: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鲜:范写。“鱼”的横变成提。

脚:左中右写得窄。

四、 课堂作业本。

五、 作业套餐:

1、必做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生字新词。

2、选做题:

*了解一个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找一些资料——我国少数民族有特色的重大节日。

*写一段话——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

教学反思: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我想这种抓住重点词品味文章的方法对孩子将来自读自悟文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文九:《13难忘的泼水节》2200字

课    题13难忘的泼水节     主备学校及备课人潘南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初步体会周总理同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同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义。

课前准备(教学用具  前置学习)

课件;泼水节的资料;生字卡;布置前置学习(包括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以及傣族和泼水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泼、特”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⒈出示傣族泼水节场景的挂图。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泼水节”)

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的重要节日。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为什么这次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二、自主认读,交流难字

⒈ 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让学生利用自主预习卡等提前找出难认的字。

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思考如何记住它,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纠正补充。

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积累运用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凤凰 周恩来 傣族 敲打 对襟 白褂 总理 柏树 撒下 敬爱 特别 咖啡 踩伤 端正 蘸水 长寿 象脚 鲜红

自读生字词 小组内互相检查互相订正。

2、理解词语,学写生字。

出示“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理解“度”是年的意思,学写“度”;火红火红的凤凰花是什么样子?出示凤凰花图片,认读并学习书写,提示风字框的正确写法。

3、今年是哪一年?联系上下文找出答案, 为什么人们特别高兴?。

4、哪些词句看出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欢迎?自读课文第三段,找出相关词句。 抓住相关词句理解人们对总理的热情和敬爱。

5.自读课文4、5段,标出描写周总理服装、表情、动作的句子,感受总理和人们心连心。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出示“恩”,让学生与思进行对比并学写,顺口溜记忆:因为心里总是记着别人的好。

6.自由读书,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7.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脚、度、凤凰”等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同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义。

教学重难点

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同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义。

教学过程

一.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

1.复习15个会认的字。

2.学习多音字。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

二、自主读书,图文联系

1.出示挂图(课文插图),边看图边读文。

2.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1)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

(2)用“∽∽”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

(3)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4)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 3.生读书交流: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1)看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泼水,我仿佛听到周总理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2)看到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我仿佛听到傣族人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三、重点段朗读

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1)人们怎么赶的?根据重点词语发挥想象。

(2)读第三段全段。你们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听课文想象,再左右交换。

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盛情呢?读一读。 2.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四、再读全文,感悟体验

1.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识字巩固,写字练习

1.观察要求会写的字词:敬、鲜、脚、度、凤凰,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范写。

3.生写,看谁写得更漂亮。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一、同桌或小组内互价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难忘的泼水节》中令你最难忘的或是印象最深是什么?

二、自我评价

1、看拼音写词语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            )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            )的泼水节到了。

(2)、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     )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     )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      )。

(3)、________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因为__________和傣族人民在一起。

作文十:《《难忘的泼水节》》6200字

11  难忘的泼水节

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10文综班    赖洁凤   1031110118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凤”“凰”等12个生字,并能对这些生字进行组词,“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

2、 看图学文,通过观察图画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幸福、激动的心情,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用具:课文插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介绍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听说过泼水节吗?  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   其实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在每年清明节的前后。这一天,傣族人民身穿节日的盛装,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互相祝福。下面老师过大家观看一个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视频。(生看视频)

而在1961年,傣族人民却过了一次特殊的、难忘的泼水节,那么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学习这次泼水节特殊在什么地方? (板书:11、难忘的泼水节)

(生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带着以下的问题去观察图。

1. 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图上画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2. 仔细观察,图上人们的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初读课文,粗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1. 读准字音,通读全文。

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时要读准字音,不能添字漏字,遇到不懂读的就参考注音来读,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

2. 出示生字,以学生对生字的把握程度来检查学生的初读效果。 过渡: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把课文里的一些字词请出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

凤凰      傣族    恩     敲鼓    衣襟    白褂    咖啡

踩着   端   蘸水       长寿

(1) 学生齐读这些生字词 。

(2) 老师指名读,再评议学生读的情况,强调:“泼”是念“pō”,

而不是念“bō”; “蘸”是翘舌。

(3) 区分“恩”和“思”。

“恩”恩惠,恩爱、亲爱的意思,“恩”字在口里面是一个“大”,下面是一个“心”,我们可以用一个谜语来记住它:

一口能装一个大,心却无法装得下;

只因对己帮助多,心里永远感激它。

而“思”字上面是一个“田”下面一个“心”。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老百姓以农桑为本,一心想着田间的耕种。我们同样也可以用一个谜语来记:

一心想田间,何时能开镰?

(4) 说说你对哪些字熟悉,哪些字感到难字,并分享你是怎么记住

这些生字的?

(5) 应注意:示范写“凰”字,强调要注意的地方,指导学生写生

字。

(6) 分辨课后练习我会填部分的四个多音字。

(7) 分组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四、 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记住了上面的生字,那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课文到底讲了些什么?带着问题再次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这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1. 师:我们先看第一自然段,老师请位读书比较大声的同学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生读)在这一自然段里,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那哪里有凤凰花?它的颜色是什么?(看插图)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了,那么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呢?咱们来看第二自然段,老师再请位同学来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2. 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想一想:周总理为什么要放下工作,不顾年迈,要到遥远的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因为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

3. 抽读第三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这段课文里用了哪些动词?(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师:请同学们看到“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一句,“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师引导:有一人喊道::“周总理要来参加我们的泼水节啦!”另一人听到了也喊:“周总理要来参加我们的泼水节啦!”大家就这样互相传喊,喊得四周的所有人都听到了,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从各个方向赶去聚集地。大家能读出他们是怎样赶来的吗?

生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赶来”有急切的意思,因为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而且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也来参加他们的泼水节,如果能和周总理一起泼水,那该多幸福啊!所以大家都加快脚步,急急赶来和周总理泼水。而“走来”表达的仅仅是平常那样子走路,没有突出傣族人民心急的心理。)

我们再看:“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这里的“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上有很多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很热闹,就像我们过年一样。) 再读第三段全段。

师:傣族人民过泼水节就像是我们中国人的过年一样高兴、激动。结合图片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就是那些傣族人民,为了欢迎周总理,我们撒起了凤凰花瓣,铺上了红地毯,划着龙船,点燃花炮,一起欢呼:“周总理来了!”这时你的心情是什么?

师:从“周总理来了!”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

傣族人民把鲜红的凤凰花撒在地上,找找图中有没有凤凰花?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敬爱,热情欢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复习生字词,轮流抽读“凤”、“凰”等12个生字,区分课文中“乐”、“盛”等多音字。

2. 有感情地读一至三自然段,读出人们高兴、激动、活跃的气氛。

二、 交流学习四、五自然段。

1、

2、 哪个自然写周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看到插图,周总理身穿什么?表情怎样?(同桌交流讨论)

交流1:

师:请同学们看到“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这一句,结合插图,说说“笑容满面”是什么意思,表现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生回答后师总结:周总理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融入到傣族人民的队伍里,表现对傣族人民亲如一家。)

3..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 交流2: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拓展:想想周总理和傣族人民都祝福了什么?

周总理把水洒向人们,祝人们(              )。

周总理把水洒向人们,祝人们(              )。       周总理把水洒向人们,祝人们(              )。       人们把水泼向周总理,祝总理(              )。       人们把水泼向周总理,祝总理(              )。       人们把水泼向周总理,祝总理(              )。

练习说话:“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三、朗读高潮

1.全班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了解:

A.周总理和人们身上都是水淋淋的,他们为什么还这么开心?

B.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

2.指导朗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学生先练习读,酝酿情感;老师在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指导、范读;再分组竞赛读,让学生在比赛中互相较量,读出情感;最后,全班齐读,背诵课文。

四、 采蜜

把文中你喜欢的或你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积累好词好句。

五、 想象

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你会对他们祝福些什么?

六、课外延伸:

哪位同学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说出来给大家听听,比如说: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沐浴节,壮族的三月三歌会……。

放学后请同学们回去请教家里的长辈,写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七、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1961年)

身穿傣族服装 接过、敲着     敲起、赶来

欢乐,入乡随俗踩着、跳舞    撒满、欢呼

端着、拿着     龙船(一条条)花炮

心连心

周总理                                  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   》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赖洁凤,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难忘的泼水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 难忘的泼水节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 二 年级 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1篇课文,该单元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展开。《难忘的泼水节  》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时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的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这篇课文语言的朴实自然,描写生动具体,情致深厚感人。

根据新课标的第一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12个生字,能够区分“好”、“乐”、“盛”“空”四个多音字,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

2.能力目标:通过品读赏析去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复述课文,背诵最后3个自然段。

3.情感目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少数民族之间深厚的情谊。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1、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字词理解_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为什么傣族1961年的泼水节是个难忘的泼水节?难忘在哪里?的教学内容,结合(二)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去学习课文,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四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介绍了与泼水节相关的内容,了解背景,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和他们一起互相泼水祝福的情景,把自己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找出本课的生字词,遇到不懂的自己查字典,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在教学语文时,要充分理解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抓住课文重点句段,让学生不断通过品词、品句、品读去学习课文,体验课文中的语言美和作者的写作情感。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议一议哪些词语、哪些语段用得好?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有所理解情况下充分去读及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时,用多媒体展示“周总理和人民在一起的”画面。这一幅幅画面,不仅把学生们带入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四面八方 ”、“ 赶来”、“笑容满面 ”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周总理和人们一起泼水的图画,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少数民族的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根据课文学到的知识写篇课外小短文,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采蜜本》小笔记本上,积累好词好句。这样就自然的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1961年)

身穿傣族服装

接过、敲着       敲起、赶来欢乐,入乡随俗踩着、跳舞                欢迎,激情准备

端着、拿着       龙船(一条条)

花炮(一串串)

心连心

周总理                                       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这篇课文的板书设计,主要是简要地概括出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词语和周总理到傣族参加泼水节的入乡随俗的表现,如他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接过……,敲着……,踩着……,跳舞等动词突出

周总理尊重少数民族,表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总之,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