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学习资料 > 雅思学习 > 云县帮东铜铅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云县帮东铜铅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时间:2021-05-08 10:20:08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要:云县邦东铜铅矿区位于滇西著名的“三江”成矿带中南段云县境内东侧的澜沧江边。赋存于响水~邦东背斜南部倾伏端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第二段(T3x2)中下部的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岩、硅化玄武岩中,共发现8条矿体,矿体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具有较好找矿前景。
  关键词:云县邦东铜矿;构造控矿;找矿前景。
  1.矿区地质背景
  邦东铜矿区位于滇西著名的“三江”成矿带中南段云县境内东侧的澜沧江边。三江成矿带是全球三大铜成矿带之一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近十多年来,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发现了多个巨型斑岩型铜矿和中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展示了重大科学研究意义和找矿前景。三江带也必将成为我国多金属矿产开发的后备基地[1~2](莫宣学等,1998;陈毓川,1999)。
  区域上该成矿带内铜、铅矿点密集,主要分布于棉花地~张导山复式向斜的东翼,受澜沧江断裂和拿鱼河断裂的控制。矿点沿次级断裂及火山岩带呈南北向展布,目前已知的矿床(点)由北向南有:果园铜矿床、老祁村铜矿点、忙亚铜铅矿点、云县邦东铜铅矿床、平掌铜铅金矿化点、坝子街铜铅矿点、查家村铜矿点、官房铜矿床、云县南信河铜矿点、景东文玉铜铅矿床等[3]。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中统忙怀组(图1)。
  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下段(J2h1):分布于矿区的西侧及南端,为一套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的红色地层。
  三叠系:在区内广泛出露,面积约占矿区总面积的90%,是矿区内的主要地层单元,为一套酸~中基性火山岩系。
  2.1.1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T3x)
  与上覆侏罗系地层呈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按岩性的不同从上至下可分为四个岩性段。
  (1)第四段(T3x4):分布于矿区南部的蜈蚣山山顶一带。顶部岩石为灰紫色、紫红色凝灰质砂岩、安山质岩屑凝灰岩,局部地段呈中厚层状产出,在凝灰岩中可见较多的安山岩团块,形似角砾状;中下部为灰紫色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岩石中见绿帘石化;底部为瓦灰色、灰绿色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形似炉渣状,岩石中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强烈。厚度大于50m。
  (2)第三段(T3x3):分布于矿区南部及大岔河西侧,顶部为薄层灰紫色、灰紫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紫红色凝灰岩、安山质岩屑凝灰岩;中部为灰绿色、暗绿色玄武岩、硅化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岩石中主要蚀变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底部岩性为灰绿、灰紫色致密块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多见石英团块及石英脉、方解石脉充填其中,呈网格状产出,该段岩石中局部含矿,是矿区的赋矿层位之一;厚度60~300m。
  (3)第二段(T3x2):分布于大岔河及打厂河一带,为矿区的主要含矿层,顶部石为灰紫色凝灰质砂岩、紫红色安山质岩屑凝灰岩;中部为紫红色安山玄武岩、安山岩夹灰绿色、黑灰色致密块状硅化、酸盐化玄武岩。后期蚀变明显,常见有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硅化。厚度100m~450m。
  (4)第一段(T3x1):上部岩性为紫红、灰绿色安山质岩屑凝灰岩、暗绿色致密块状玄武岩、气孔杏仁状安山岩;中部为致密块状安山岩夹角砾状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底部为灰绿色角砾岩,角砾成分为石英斑岩、流纹岩。厚度大于200m。
  2.1.2中统忙怀组(T2m)
  为流纹斑岩、流纹质凝灰岩、石英斑岩。
  2.2构造
  矿区地处张导山复式向斜的东翼,响水~邦东背斜的南部倾伏端,断裂、褶皱均较发育,总体表现为一个主体复式背斜褶皱、多组断裂相互叠加、切错的构造格局。
  2.2.1褶皱
  响水~邦东背斜:南起平掌村,北至赶羊村西,轴向为N25°E,轴面西倾,南部轴迹沿打厂河沟谷出露,过小尖山后,北端基本顺大岔河延伸,图幅范围内全长3.90km,向南倾伏。背斜核部地层为三叠系中统忙怀组上段(T2m2),两翼为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T3x1、T3x4),再向后被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J2h1)的红层覆盖。东翼地层产状120°∠43°,西翼地层受蜈蚣山短轴向斜及大岔河短轴背斜的影响,次级挠曲较为发育,产状为305°∠45°。该背斜对区内铜铅矿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铜铅矿化(体)赋存在南倾伏端,轴部断裂(F1)旁侧。
  蜈蚣山向斜:位于矿区南部蜈蚣山一带,为一短轴向斜,轴向N33°E,轴面西倾,长约900m,出露宽约240m。轴部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J2h1)及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T3x4),两翼为上统小定西组(T3x3~T3x1)。东翼地层产状280°∠35°,西翼产状100°∠45°,两翼基本对称。
  大岔河背斜:位于矿区西侧大岔河一带,轴向N20~ 40°E,基本顺大岔河延伸,轴面总体向西倾,长840m,宽120m~300m,为一短轴背斜,南部倾伏于侏罗系中统盖层之下。轴部地层为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T3x1),两翼为小定西组(T3x2、T3x3)。西翼地层中的小定西组(T3x2)为矿区的主要含矿层,轴部旁侧的次级断层、裂隙是铜铅矿化的主要富矿部位。
  2.2.2断裂
  矿区内的断裂有近南北向的F1、F9,其中F1为主要控制性构造,在F9的夹持部位,铜铅矿(化)体较为富集。
  打厂河断裂(F1):为矿区的主干构造,出露于响水~邦东背斜的轴部,从南向北纵贯全区,地貌上显现出长条形沟谷及大山丫口,图幅内长约5km。断层产状为285°∠73°,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F9段裂:为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断层产状为290°∠72°,长约310m,為一压扭性断层。地表掩盖大,出露不完整,深部工程揭露破碎带宽约15m,其中见有紫红色断层泥、断层角砾及石英团块形成的构造透镜体,长约2m,宽0.2m~1.2m。硅化、方解石化、绿泥绿帘石发育。该断层是一导矿构造,旁侧的裂隙--破碎带是重的储矿构造,常形成网脉状、角砾状和浸染状铜铅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