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方案措施 > 《新年的来历》800字:新年的由来20字

《新年的来历》800字:新年的由来20字

时间:2019-09-10 09:23:3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新年的来历》800字

新年的来历

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忙着避难,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不信,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作文二:《新年的来历》1900字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

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赏灯,这些已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习惯。

中华过年习俗还辐射到周边其他国家,如日本、越南、朝鲜、韩国等国家,他们与我们以相似的方式庆祝新年。

过 年 的 传 说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作文三:《中国新年的来历》1000字

维普资讯 ://.cqvip.

并逐渐转变成娱 乐型 、 礼仪型节 日   真正成为普天同庆 。 亿民欢度的  节良辰   佳 。 :   新年 习俗到明清时期开始转型 . 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是礼仪性、 应酬性加强。平民百姓也讲 究  尚往来 ”馈赠礼品 , 礼 . 互

・ —

: 相拜年。   二是游艺性进—步加强。 北京人逛厂 旬 . 广州人游花市, 州 苏

: 人昕寒 山寺钟 声. 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 自具特色 ,   上 各种  : 娱g 活动层出不穷 ,   ; 令人眼花缭乱。 时的新年 习俗 将中国传统文化  这

: 完美地融合起来 ,   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 俗文化 的民俗博览会 。

●   ●

_

_

_

_

_

_

我国早在 20 00多年前的双代, 就开始 以 1 地 支配 l 2 2种葡物用来纪 时.‘ ・

叫做 1 2时辰, 也叫 l   2生肖。速便是: 鼠、 于 丑牛 . 寅虎 . 卵兔 . 辰龙 , 巳蛇、   午 马、 束羊 、 申猴  酉鸡、 成狗、 亥猪.   于 时( 儿  2点J 据说老 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 以子 时属 鼠. 夜 1 : 所   丑 时( 后半夜 1 2 : 、 点) 据说牛是最早耕地 的家畜, 以丑时属 牛. 所

寅时t 后半夜 34点) 寅字解析为害情的意思, . : 古人最怕 曲动精是老虎,   所 以寅时属虎 .   卯 时《 早晨 56点)据 说此时为“ 阴 (   : 太 即月亮) 曲时闸 , 传说 月亮 中有

玉兔 , 以卵时就属免。 所

辰 时( 早晨 78 : 、 点)传说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 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 上午 9】 、o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革作掩护, 以 巳时属蛇 。 : 所   午时( 午 1、2 ) 上 11 点 午时阳气到顶, 阴气始生. 正是骏马驰孵的时候 , 以午时属马  所 未 时( 午 12 : 下   点)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 草横 再生力艰强. 以来 时属羊 . 所

申时( 下午 34点) 夭快 晚了, 要呻叫,   : 猴 所

作文四:《过新年的来历》400字

过年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作文五:《中国新年的来历》400字

中国新年的来历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New Year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四千多

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year-old first called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celebrated Festival, also symbolizes unity, prosperity, to the future, giving new

hope to the Festival. According to written records, the Chinese people’s Festival has four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t is rising by Shun belongs.

作文六:《新年压岁钱的来历?》700字

laksmdw9910级分类: 其他被浏览2811次2013.06.16

请微博专家回答检举

lsgjyut73

采纳率:48%10级2013.06.16

过年的时候,大人都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其实这个压岁钱也跟“年”一样是有来历的...... 传说古时候,除了“年”以外还有一种怪兽叫“岁”,每到大年的三十儿晚上就出来害小孩子,一直延续了许多许多年,在这天晚上,家里的大人们都不敢睡觉,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被岁害死,但如果岁来了,即使再多人也没用,因为岁很厉害。 直到有一年,又到了大年三十儿的晚上,一个小孩子一直摆弄着不知从哪里得来的八枚铜钱,大人们都没在意,直到该睡觉的时候,大人们依然像往年一样陪在孩子的身边守护着孩子,可这一晚,岁来到他们家了,正当岁要接近小孩子的时候,那八枚被孩子放在枕边的铜钱突然射出一束光芒,岁就嚎叫着逃走了,从此再也没出现过,孩子的父母看见了,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人,然后,人们纷纷效仿,每到过年的时候,都要在孩子枕旁放上几枚铜钱,也叫压岁钱。 想知道那八枚铜钱的秘密吗?其实那八枚铜钱是八仙所变,专门到凡间来除去岁的。 这就是压岁钱的来历,不过是一个传说,就像年一样,尽管都知道它是假的,但人们还是会按照传说中的去做,也许只是想讨一个好彩头吧,希望大家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20170

分享到:

请微博专家鉴定检举

相关问题

春节压岁钱的来历,急,50字。2702013.02.17

关于春节压岁钱的来历832012.10.06

春节压岁钱来历12014.02.27

春节发压岁钱的由来 是什么啊!!!很急的!!!822013.09.19

查看更多关于新年压岁钱的来历?的问题 >>

相关搜索

压岁钱的来历

压岁钱的来历50字

压岁钱的来历100字

压岁钱的来历视频

春节压岁钱的来历

压岁钱的来历和意义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

压岁钱的

作文七:《新年放鞭炮的来历》400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的身体有几头大象那么大,说龙不像龙,说麒麟不像麒麟,非常凶猛。每到没有月亮的黑夜,它就跑出来吃人。人们都很害怕这个怪兽,每天惶惶不安,东躲西藏。天上的玉帝知道了,派神农老祖来降伏“年”。神农老祖对着“年”一阵鞭打,然后把它关进了天牢。          可是不久,玉帝又可怜起“年”来,答应每年月亮圆过十二回后,就放它下凡界,给它一个夜晚的时间吃东西。这晚就是“年三十夜”。“年”回到人间后,变得更加凶残,一次能把一个村庄的人都吃光。每到年三十夜,“年”都要到人间来吃人,而这一夜,所有的人家都彻夜不眠,点上蜡烛,说一些吉利的话,相互安慰。有一年,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对大家说:“与其等着白白被“年”吃了,还不如团结起来跟它斗呢!”        于是年三十夜,人们聚集在一起,点燃了一捆捆的青竹。冲天的火光和劈里啪啦的爆裂声,把“年”吓得抱着脑袋,逃回了天上。

天亮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寻亲访友,连声说:“恭喜恭喜!”大家庆贺没有被“年”吃掉。

作文八:《新年放鞭炮的来历》700字

新年放鞭炮的来历

“爆竹声中一岁除”。2月2日,大年三十,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中国民间有放鞭炮的习俗。特别是初交子时,无论城乡爆竹焰火震地映天。那么,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

古时迷信是为了吓鬼,现在是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除了大年初一清晨要放爆竹之外,除夕之夜也兴放炮,到子夜零时达到高潮,爆竹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宇。过年,无论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旧布新。

民俗专家表示,近年来,作为春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很多地方陆续改变了春节城市禁止放炮的规定,给广大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机会。城市春节因为有了鞭炮而热闹非凡。当除夕午夜零时新年钟声敲响时,举国进入沸腾状态,烟花飞舞,鞭炮齐鸣,一向矜持的中国人融入狂欢的世界。国人在满天灿烂的烟花与满地红红的纸屑中,度过一个红火的中国年。

作文九:《新年的来历黄寅轩》700字

新年的来历     黄寅轩

世界上的人们过年的风俗各种各样,比如:美国人过年有吃烤火鸡的风俗;中国人过年有贴对联、吃年糕、放鞭炮,拜年的风俗;日本人过年会有吃料理的风俗;韩国人有每到过年的时候喝下一碗年糕汤就会长一岁的风俗。

当然,世界上还有很多不一样的风俗。那为什么我国过年会有贴对联、放鞭炮、、吃年糕、拜年的风俗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是因为古代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体形巨大,非常凶暴,它长年生活在水下,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就爬上岸开始破坏、吃人。所以,每到大年三十的早上人们就要收拾行李上山,去山洞里住一晚,等“年”走了再出来。有一次大年三十的早上,村子里的人们都在收拾行李准备上去,因为“年”晚上就要来了。就在这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从村外进来了。村子里的人,有的收拾行李,有的上了山,有的快进了山洞了,谁会管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呢?只有一位婆婆拿了点东西给老爷爷吃。老爷爷吃完,婆

婆焦急地说:“老人家赶紧跟我们上山避难吧,年晚上要来了。”老爷爷笑了笑说:“如果婆婆您让我在您家住一晚,我一定把年赶走。”婆婆连忙说:“好。”因为婆婆不相信老爷爷有能力把年赶走,她还是赶紧上山避难了。晚上,年爬上了岸,发现村子跟往年不同,只有婆婆家亮着灯。于是,它往婆婆家跑去,跑到门口的时候看见门旁边贴着红对联,听到房子里霹雳霹雳的爆炸声,就停下了脚步不敢往前了,爆炸声越来越响,年吓得立刻跑了。第二天,婆婆回到自己的家里,看到自己家门口贴着红对联,房子里还有竹子敲打的声音,还有蜡烛发出的一点弱光,就知道了赶走年的方法,一直传到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辟邪,吃年糕,放鞭炮赶年„„

在这里,我祝全国人民过一个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新年。

作文十:《新年放鞭炮的来历》1300字

新年放鞭炮的来历

新年放鞭炮的来历一

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近年来,作为春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很多地方陆续改变了春节城市禁止放炮的规定,给广大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机会。城市春节因为有了鞭炮而热闹非凡。当除夕午夜零时新年钟声敲响时,举国进入沸腾状态,烟花飞

舞,鞭炮齐鸣,一向矜持的中国人融入狂欢的世界。国人在满天灿烂的烟花与满地红红的纸屑中,度过一个红火的中国年。

新年放鞭炮的来历二 俗称“大年初一”。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

新年放鞭炮的来历三 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拍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红对联代替了批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