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方案措施 > 《电是一把双刃剑》1700字:手机是把双刃剑作文七百字

《电是一把双刃剑》1700字:手机是把双刃剑作文七百字

时间:2019-10-09 09:20:2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电是一把双刃剑》1700字

电是一把双刃剑

——让我们不再“怕”电

南溪三中2012级3班 彭小琴 指导教师:李佑强

“有了电多方便,电的好处说不完„„”,这是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里的一句话,从此“电”的影子映入了我懵懂的脑海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科学家研制出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就拿电器来说吧,如:电视机、电饭堡、洗衣机、冰箱、空调等等。可是哪一样又能离开电呢?可以说电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没有电的日子无法想象。

正因为电的出现,家家户户都安装上了各种电器设备。就拿电灯来说吧,它使人们不再摸夜路,也可以使人们能够加班完成白天没有做完的工作,还可以让我们学生能够有更多学习的时间;洗衣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很重要,在冬天里,洗的衣服不易干,洗衣机却能够让人们及时的穿上漂亮干净的衣服,人们也可以从中节约出很多时间去做别的事情;果农们常常担心今年有没有虫害,果子是否可以及时上市,使用农药会否导致果实残留农药?为此伤透脑筋。而电视和网络的出现,让少有机会进城的农民可以开扩视野,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为栽种、管理果树服务,为果农创收;在现代社会中,因全国网络的联通,电脑、多媒体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让农村学生也有机会上信息技术课了,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全世界的新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的活力,蓬勃了我们的创造力;储蓄所、银行遍布了祖国的大街小巷,人们可以把钱放在银行里,不仅每天每年都有利息收入,而且由于电脑间的联网让我们在天涯海角也能自由支取;电话让身处国外的人可以随时与国内的人密切联系,随时了解亲人、朋友的讯息,也能让远出国门的人可以随时订购飞机票,以免耽误个人的行程„„

“有了电多方便,电的好处说不完”,电的好处的确很多很多。但是电又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我们应该怎样安全用电呢?

当我们沉浸在用电带来的喜悦中时,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血的教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就拿2006年来说吧,全国发生电力人身死亡事故48起,死亡106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死亡事故13起,死亡17人;电力建设人身死亡事故35起,死亡89人。2006年重大人身死亡事故15起,死亡68人。真是损失惨重,惨不忍睹。2010年“11.15 ”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日子,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就发生在了我们眼前。据报道至11月19日, 上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遇难人数上升到58人,上海市8家医院收治伤员为71人,重症病人为16人,男性11人,女性5人,其中气管切开10名,气管插管2名,11名伤员需辅助呼吸机治疗。据说,有的人认为在这次上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遇中,由于没有及时断电,也给大火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血的教训时不时还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和不断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沉浸在用电带来的喜悦中时,脑海里面时时想着电的“巨大威力”,我们一不小心就可能给我们的财产、生命

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安全用电守则,大的用电事项交给专业人士或有关部门。在家庭、学校中使用电器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电源,应该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如果不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就可能会损坏电器,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火灾,甚至危及生命;当使用电饭堡时,电饭堡的底座应注意保持干燥,当其有水时,切忌插上电源;在接通电源时手应保持干燥,不要直接接触电源;特别是雷雨天时,如果你在户外,应该避免在电杆或者变压器旁停留,家里电器应该及时切断电源,不要麻痹大意„„  安全用电知识如汪洋,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积累。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不断提高我们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学生,我准备在我们学校倡导搞一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用电知识竞赛”活动,让广大师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搜集安全用电知识,让我们学校来一次安全用电知识“风暴”的洗礼。让“风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让它波及整个神州大地!

电是一把锐利无比的“双刃剑”,我们要更好的利用好这把剑,发挥其作用。让“电之剑”能够使我们学生健康成长,让“电之剑”能够使我们学生茁壮成才,让“电之剑”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平安用电从我做起,让我们不再“怕”电,让电造福人类!

作文二:《爱是一把双刃剑》3900字

爱是一把双刃剑

最近梦梦被打了两次(见54、55楼),给她带来了很大压力。那天她起床后说:妈妈,昨晚我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你和爸爸轮流打我,打得我快要死了。她还说想去午托,我知道她想自由,是因为在家感到压力了。她现在对自己要做的事举棋不定,担心会不会又做错,又被打或骂。可怜的孩子!

今天早上,梦梦在阳台读书,读得有气无力的,我随口而出:“你在读什么呀?你大声读行吗?”没想到梦梦反应很激烈:“妈妈,你和爸爸别老骂人行吗?”天哪,我在骂人吗?她认为我在骂她吗?

回想起我昨晚问她:梦梦,要我帮你把衣服拿去洗衣机吗?(一般她洗完澡自己洗晾内裤并拿换下来的衣服到洗衣机)她很高兴地说:好呀,谢了!后来又补了一句:妈妈,你以后都这么温柔地和我说话,好吗?

我心头一颤,突然意识到亲子相处进入了一个很敏感很脆弱的时期。

我想起了我和家公相处的那些日子。

我的家公象疼亲闺女一样疼我这个儿媳妇,总是笑咪咪的,处处为我们着想。我对他比对我爸还亲,有什么好消息都会打电话告诉他,因为我知道他关心我,他在乎我的点滴进步,他是为我这个儿媳妇感到骄傲的。而我最敬佩的是,他把三个孩子都送上了重点大学,这太不简单了。

2005年,我的女儿出生,家公家婆来帮忙照顾女儿,我们开始出现矛盾。矛盾来自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的意见分歧。作为母亲,我对女儿的培养极其重视,看育儿书、向育儿专家和有经验的妈妈请教,慢慢在实践中摸索育儿之道。但我家公对我的做法颇有异议。比如我和女儿玩游戏,他说我在浪费时间;我给女儿读故事,他说我是硬灌。女儿七、八个月大,我去上班时女儿会哭,他为此召开家庭会,说我和女儿太亲密了,教养方式有问题。我说女儿现在处于认生阶段,有分离焦虑很正常,我们让她知道妈妈去上班,下班就会回来的,慢慢地她就有安全感了,就会顺利度过这个阶段的,但他坚持说事情没那么简单。还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他要求我教女儿学拼音,他还要求我先教他英语,在我上班时他再教女儿学英语。我当时真的很吃惊,也为他如此重视女儿的教育而感动,但我告诉他这是不可行的。我去上班的时候多带她去晒晒太阳,和其他小朋友玩玩,在家多听听儿歌童谣就行了,但他坚持己见,对我的不配合很是失望。后来他经常为一些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召开家庭会,而开会的一贯模式是:他抛出一个问题,说想听听我们的意见,然后他就开始驳斥,表达他的观点,最后一句是: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我们都很害怕他说:有空吗?我们谈谈。他也会写纸条,给我贴标签:尽信书、不称职的妈妈、背道而驰、不求上进……我对他的纸条也产生了恐惧感。我内心很压抑,却没有和家公吵过架,一是家公家婆是长辈,而且我感激他们,正如老公所说:他们都60多岁了,来帮我们带小孩,很辛苦。二是我很尊敬我的家公,很佩服他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三便是我的无力感。初为人母,我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对女儿出现的种种情况,我也经常感到迷惘,我觉得应该这么处理,但被家公一问,我便显得不自信,更加没能力去说服他,去坚定自己的立场,变得六神无主,举棋不定。后来,家公一问我什么,

我便会很紧张,甚至有话也说不出来,我连吵架的能力也没有了,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整天绷着一张脸,想笑但却笑不出来。我自己也知道不应该给脸色老人看,但我却无法控制自己,心里堵得慌,怎么可能装得出笑脸?我真的快崩溃了:下班回家,开门前要深呼吸几下,在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蹲厕所。我患了抑郁症,已经不是正常人的心态和思维。我食欲不振,精神恍惚,情绪失控,变得敏感、一根筋、小心眼,象一只刺猬一样。当时家庭气氛很紧张,老公夹在中间和稀泥,左右为难。最难过的应该是我的家公,他一定对我失望透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以前那个通情达理、笑声朗朗的我到哪里去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我家公家婆去帮小叔带小孩,我才慢慢缓过气来。

我的家公后来从我老公那里才知道我当时的压力,很内疚,多次请我告诉他他错在哪里,他甚至泣不成声。一个老人家啊!看着两鬓斑白的家公,我心中一阵阵酸楚。我说:“爸,两代人有代沟很正常,很多误会都是我的沉默造成的。您和妈来帮我们的忙,我却让你们受气,是我做晚辈的对不起你们。爸,都过去了,你就别自责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就别太操心了。”话虽如此,家公一直无法释怀。他感觉到现在虽然能和睦相处,但难以回到从前如父女般的亲密无间,这也许是他老人家最感痛苦的吧。

今天我把这些写出来,并不是在声讨我的家公或者为自己辩护,恰恰相反,当我今天再次审视过去,我更加明白家公的良苦用心和对我的深沉的爱,并为自己给家公带来的伤痛而忏悔,是一种自我救赎和自我成长。更重要的是,我想从中吸取教训。

爱为什么偏偏成了伤害?这真的太值得思考了。

我们当父母的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管你教你有什么错呢?我打你骂你都是因为爱你啊。我想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爱是一把双刃剑,不懂得去爱就会变成凶器,把孩子刺伤。我们常常在不经意中以爱的名义伤害着我们的孩子!

我的家公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对后代期望很高。回想一下,我们相处的问题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我家公对我要求很高,我感觉怎么做都达不到他的要求,便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念头;二是我觉得他事事干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我,我无力反抗,无所适从,抑郁彷徨;三是我觉得他小题大做,上纲上线,那些贴在我头上的标签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我是那么的在乎家公的每一句话,希望能得到他的一句肯定!家公的爱太沉重了,爱得越深伤得越重。我的亲身经历证明:一个人如果经常被要求,虽然很努力了,但不被认可和肯定,常常被否定,便会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便会自暴自弃,导致心理不健康。

而今天,我惊讶地发现,我们和女儿的情形几乎在复制当年家公和我的情况!

应该是从弹琴开始吧(现在已经停了),我们唠叨、责备,面目可憎。上小学后她近墨而黑,七岁生日以来,情况日趋严重。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不淡定。

怎么会这样的呢?

尧农安在《尊重孩子人格 保持健康心态》一书中说到:“7-10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

时期,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了自尊心,开始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的教育原则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持孩子健康向上的心态。要尊重孩子的习惯、意愿和尊严。斥责、威逼、打骂只能适得其反,造成孩子的消极情绪和怨恨心理,日积月累便会导致心理不健康。”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中说到:“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和无条件地爱孩子。”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到:“一些太追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就忧心忡忡,就想立即帮助孩子改变,而他们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拉下脸来。这时,他们事实上已变成太苛刻的父母。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去爱。所有的真爱,一定包含着适时适度的放手。”

我为自己的自以为是而捏一把汗!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是我们教育的盲点,导致我们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你看我们何止是拉下脸来呀?斥责、威逼、较劲、僵持、剑拔弩张、动辄打骂、两败俱伤。理直气壮地高高在上,完全忘记孩子已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接纳、赞赏、尊重,全抛在脑后了。实际上,如果你紧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不放,而不去追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目的,不去解读孩子的心思,不去倾听不去共情不去引导,只是盲目要求、坚持己见,就这样较着劲、僵持着,那免不了一触即发,责斥打骂,并恶性循环。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劈头盖脸一顿打或骂,孩子能承受吗?能解决问题吗?有什么后遗症?一个时刻担心被打骂、时常被打骂的孩子会自信快乐吗?事实是不可能。打骂使人恐惧,恐惧使人迟钝,迟钝使人萎靡不振。而反抗心理的形成以及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是最严重的。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孩子的问题,根源在父母。我有一个朋友,自卑内向,悲观。她爸爸就是总是看到事情的坏的一面,传递给她的是人性恶的一面,她说她遗传了父亲悲观的生活态度,又因为父亲小时候很少正面鼓励她,总是指责打击她,所以从小就自卑,这些性格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是啊,性格决定命运,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所幸,我的女儿敢于抗议大人的行为!有一次她在我发火时写到:你在发火,我绝不敢靠近你。她在我给她的信的背后写着:我大喊:我快乐不起来!平时她也会反击,象今天早上她说:“妈妈,你和爸爸别老骂人行吗?”虽然话听着难受,但我却很高兴她能表达自己的愤怒,一方面她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她让我警醒:如果打骂成了家常便饭,那这个孩子就彻底毁了。目前孩子很敏感很脆弱,我们要耐心陪伴。一是不吝赞赏,让她确信我们爱她,帮她重建自尊,重拾自信;二是尊重孩子,无条件接纳孩子,放低要求,抓大放小,允许犯错,给她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如何激发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是一个大课题。我们需要学习,再读《如何说才会听如何听才会说》和《游戏力》这两本育儿书,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和女儿的问题,和女儿一起慢慢长大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爱是一把双刃剑。父母需要学会如何去爱,别再以爱的名义伤害着自己的最爱!有心而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宽容宽松宽厚则需要父母的大智慧。

写下这些,想与亲们共勉,更想听听亲们的指导。这是一个大家庭,我心灵的港湾!

作文三:《爱是一把双刃剑》4600字

摘要 :爱是什么?有人说,爱是一种感受,有人说爱是过程,有人说,爱是结果。爱是一把双刃剑。母爱的胸怀是细腻而动;人的,是温暖的太阳、是辽阔的海洋、是肥沃的土壤,它是一个普通女人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力量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这就是普通男人的爱;父母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可以欢笑,可以拥抱,可以做让他们开心的事,这是一个普通孩子的盼望!要在父爱或母爱里选一个,那是何其残忍的事,两种爱缺一不可。�    关键词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夫妻关系;家庭和谐    【案例描述】�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晚自习7点 �   今天是小长假过后的第一个晚上。3个班的住校生在上晚自习。肖某在教室门口叫我。我很奇怪:他不是住校生怎么这个时候到学校来了?一走出教室门,他把我拉到一边,说:“王老师,我知道自己考得不好。我想和你聊一聊,哪里说的不对你不要生气。”我笑笑说:“怎么会?你肯说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接下来的一番话另我非常惊讶,这个孩子居然承受着这么多事。�   肖某的父亲是一位退休老师,今年已经68岁了。他曾有过一次婚姻。在他离婚后的第14个年头,41岁的他和当年25岁的肖母结成连理。当时肖某的大姐18岁。婚后又连着生了一女一子。男孩就是肖某。肖母是外地的,因为觉得肖父是文化人所以嫁给了当时离异的肖父。在肖某的眼里,母亲就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而他的父亲从来不主动给母亲一分家用。回忆一次母亲问父亲要钱买姐姐的生活用品时的情节,肖某用了一句话“他狠狠的把20块钱扔到地上”。在肖某眼里,父亲原本是山一样的存在,从小就带着他和二姐,悉心照顾他们的学习生活,就是现在也是父亲租房子陪着他学习。不过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从来都不尊重母亲,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背着家里人在外面借好多钱,却不跟家里人说明原因,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也担心父母无穷无尽的吵架,更担心本来就不稳定的小家会散掉。最后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那个家庭里他忍受不了了,想搬到学校来住,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有能力给父母一个安定的环境安度晚年。�   对于他的这番话,我心里是无尽的心酸。一个学生不仅要面对高考压力,还要面对家里无穷无尽的大人的烦恼。这个孩子太让人心疼了。�   我对孩子的开导只能从好的方面入手:“你活在这个世界上,能看到花花草草,能看到四季更替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有多少孩子等不到他成年就被疾病夺取了生命,相比他们你不觉得自己很幸福么?你不是最不幸的一个。至少你父母虽然争吵,虽然你觉得你父母不爱着对方,但至少他们是爱你的吧。你在读高中,你有没有缺吃少穿?你有没有学费都掏不起?父母吵架有时候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因为在乎对方才会有争执,等到彻底死心之后反而不会吵了。所以我觉得你父母并不是如你所想的一样没感情。你认为你父亲不给钱你母亲是他不爱你妈妈。但是我觉得也有可能是你爸爸的工资要供你和你姐姐上学、生活,这本身就已经不容易了。并非他不愿,而是能力上有所欠缺。……”   2个多小时的谈话,肖某的心情平复了不少,但是这件事要彻底解决还要从他父母身上找到突破口。�    2011年5月3号 晚 8点39分 �   我打电话给肖母,向她汇报肖某在校的学习情况:成绩大幅度下滑,上课神不守舍。并问她家中的学习环境如何。她只说对不起孩子。我接着说,高二的关键时刻,还有30多天就要进入高三,一定不能让孩子分心,特别是家长,夫妻之间的矛盾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爆发,这样会干扰孩子的情绪,拖孩子的后腿。说到这儿肖某的妈妈忍不住了,将肖家的情况又更为详细的说了一遍。�   她和肖父结婚的时候肖父还是一个民办教师。生了肖某之后才转为公办。一开始的婚姻生活谈不上美满,但是双方还是能维持平和。等肖父转成公办后,对肖母的不屑日益明显。肖某7岁,二姐10岁的时候,肖父就把孩子带在身边,从来不让肖母插手孩子的事。肖父做任何事都不会跟肖母商量。每次肖母要过问,他都是一句话:“你算什么东西?你连我的小拇手指都比不上”。肖母说自己现在很灰心。结婚这么多年,她从来都是靠着几亩薄田养活自己。因为丈夫要把镇上一套学校分的商品房卖掉,所以现在家里又出现了新的危机。肖母要求丈夫将卖房所得的18万钱,打10万在儿子的账户上,肖爸爸拒绝。肖母要求儿子去跟肖父谈……�   我很纳闷的问肖母为什么要给儿子知道这些事情,并且要求儿子这么做。对于他们夫妻之间的矛盾肖某知道多少?她说,自己压制不了丈夫,只有儿子能压制一下。这些矛盾儿子都知道。�   听完她的话,我帮她做了几点分析:“一、不能什么事情都跟儿子讲。他还是个孩子,夫妻双方的矛盾不能让儿子做裁判分对错。人家的孩子坐在教室已经是定定心心的开始读书了,你的孩子还要再想着爸妈是不是又要吵了?回家后怎么劝?你做母亲忍心么?二、自己要找到合适的倾述对象。我相信你对儿子说这些是因为觉得自己委屈了。但是又没人可以说,心里闷的难受。亲戚朋友不能说,怕他们笑话,只有儿子最放心。但是肖妈妈,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压力全都转嫁到孩子身上了。他会担心你和他爸爸的关系。你觉得他还能一心一意读书么?我建议你和你先生好好沟通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吵,趁孩子不在家心平气和的谈一谈。如果你信任我的话,我愿意做你忠实的听众。我请你不要再对肖某说任何事。以后孩子要问,也请你说好好好。当然为了避免这阶段孩子跟家庭的矛盾日益加深。我建议孩子住校……”�   10点20分放下电话,我觉得心里很难受。可怜的孩子遭受了什么?而我居然是到第二学期才发现。和肖母的对话,我深觉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女性的无奈。她爱儿子、信赖儿子,但是忽略了18岁的儿子也只是一个孩子,有时候过重的担子只会把孩子压垮。我希望她能心态放平和。“为女则弱,为母则强”,为了孩子再坚强一点,再坚持一下。�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早6点59分 �   在征求过肖某的同意后,我打电话给他父亲,希望他能来校分析肖某期中考试失利的缘由。肖父很干脆的说,这阶段没有时间,家里出了一点问题。我趁机讲到,正是因为不希望肖某受到家庭影响,所以我建议下个星期肖某搬到学校住校。没想到他父亲很大方的说起了家里的矛盾。肖母小学没毕业,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存在问题,对自己也没信心,经常疑神疑鬼。从小孩子就是跟着他,感情上也是对他亲近。肖父打算这个学期不住校,下个学期开始住校,想找找熟人看能不能安排肖某一个人一间宿舍。�   我首先对肖父表示了尊重,再开始跟他谈肖某后一阶段的安排。“肖老师,听肖某说她大姐跟我也是差不多年纪,您的年龄也跟我父亲差不多,作为教育工作中的老前辈,我很尊敬您,您一个人要供2个孩子读书,我也很佩服您。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不愿意你们之间的事情影响到肖某。我希望他住校是给你们时间去处理双方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了的。若孩子一直参与这个过程,我想他绝不可能会静下心来读书。从他最近成绩明显下滑我们就能看出来了。所以我想把他放在我身边,平时你们家里的事情也不要跟他说,在他面前不要吵,至少请表现出很和睦,让他安心可以么?您也不要担心他在宿舍其他同学会影响他的学习。同龄人在一起谈轮的内容对他现在的心境反而有好的调节作用。若您觉得经济上有困难,我可以把孩子的住校费交掉… ”�

肖父最后还是同意孩子下个星期一住到学校里来。我觉得肖爸爸对孩子还是关心和爱护的,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由于肖母学历不高,所以肖父对肖母的教育方法不放心,却忽视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爱。双方有了误会也没有及时沟通。最后最终爆发。�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课间 �   我向肖某说明了几点:一、父母同意了他住校,本星期天下午来整理,星期天晚上住进来。自己多问问舍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被子怎么叠,杯子脸盆怎么放。二、父母虽然吵闹但是双方都明确了过一辈子的意图。不要为他们担心。三、不要担心父亲在外面借钱,被人骗的事。作为孩子能做的,就是搞好自己的学习,尽量不要让父母为了自己的成绩争吵。等自己毕业工作有能力,父亲借的那些钱就是一个小数目。四、别担心父亲的举债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实在不行我帮助一个高中生读完一年书的能力还是有的。五、这次住进学校,他以后的学习成绩就不好就是我的责任了,千万千万别让老班为难。�   当肖缘笑嘻嘻的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心里的滋味说不出的难受。�    2011年5月8日 星期天 下午 �   开完家长会后,肖父帮肖某正是办好了住宿手续。望着老人楼上楼下不断奔走的佝偻的背影,我实在不忍心再责怪他。他确实是深爱着这个孩子的。�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早晨 �    6点30分,肖母打电话给我说,今天会从乡下过来看看孩子。7点55分,我把妈带到操场上。我先告诉她肖某这几天在学校生活的很好,脸上笑容越来越多。随后又劝肖母多为自己想想。不要为丈夫而活,放手让肖父去做他想做的,结果如何她没必要担心;也不要为了儿女而活,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在孩子身上,也不要担心孩子会疏远自己不爱自己。我相信每个孩子眼中的母亲都是完美的,但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同样,父亲也是完美的。在孩子面前互相攻击对对方,希望孩子知道自己的爱,站在自己这边,其实受伤害的只能是孩子。不要管,不要问,过自己的生活,这是最好的方法。�   【案例分析】�   爱是什么?有人说,爱是一种感受,有人说爱是过程,有人说,爱是结果。不可否认肖父肖母都爱着这个孩子,但是他们爱的方式让肖某觉得迷茫和不解。说父亲好,母亲会不高兴;说母亲好,父亲会不高兴。这对于孩子还说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父爱和母爱这两种爱是缺一不可,不矛盾的。为什么一定要孩子说出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呢?   对于肖父来说,为了捍卫神圣父亲尊严的高度付出辛酸的代价。肖某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生活的忍耐,让处于困苦中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倾诉来宣泄痛苦,只能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 �   对于肖母来说,她内心的痛与自卑放弃了一个母亲照顾孩子的权利,而做为母亲又担心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一味的向孩子强调自己的有多么的辛苦和不容易。肖某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听完母亲诉说后对父亲指责的话语和冷淡的言行。让处于矛盾期的母亲,不断的用肖某来作为挟制他父亲的法宝。�   其实,肖爸爸肖妈妈最大的错误是根本没有弄清楚家庭稳定的永恒法则。夫妻关系的和谐才是最重要。两人都认为自己的方式是对的,而不肯去看看对方的付出。其实让肖某选择,我想信他会选:父母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可以欢笑,可以拥抱,可以做让他们开心的事,这是一个普通孩子的盼望!�    我所能做的是向肖某分析他父母对他的爱,向他暗示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可能争吵也是沟通的表现。一次次的交流能让这个孩子在我编织的空间里得到慰藉和满足,真正要彻底解决孩子的心理负担,还是要肖父肖母能够心平气和的沟通协调。我希望肖父能明白,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最完美的人。我也希望肖母能明白,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默默无闻为孩子遮风挡雨。希望他们一家人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互相理解尊重,互相搀扶关爱,互相安慰体贴。

作文四:《火,是一把双刃剑》600字

火,给予人光明;火,给予人温暖;火,给予人美食……然而,火,也能吞噬一个个生命烧毁一切!( 书村网 .mcqyy. )

在生活中有很多火给人们带来好处的例子:在停电的时候,我们身边一片漆黑,正当那时,我们轻轻点上了蜡烛,火苗出来了,让我们能够看见一切,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在冬天人们冷的发“抖抖”,手很冰冷,那时给你一个火炉,让你的手烤一会儿,你会感觉是多么的舒服,像是到了一个非常温暖的地方,心里超爽,这就是雪灾中送炭啊;在哪桌上一盘盘好吃的菜,一锅锅辣辣的火锅,一份份好吃的点心等之外的山珍海味都是用什么弄出来的呢?对!是火啊,给我们烹饪了许许多多的美食,让我们品尝到。这些全是火的功劳啊!

火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要感谢它呀!

但是生活中也有火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不说远的,就说我们永新吧!咱们永新也发生过火灾,就是在老街哪里,就在一个晚上一家装修的时候,他们家的电线短路了,就起火了,火势就蔓延了,整个老街就被烧毁了,在那天夜晚那边天都好像被火“烤”红了,实在是令人震撼,感叹啊!在第二天哪里就变成了一片废墟,没了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房子了,有些孩子我无家可归,有些孩子还在嚎啕大哭啊!看见了我们的心肯定会撕裂般的痛,真想打死那火,心中有一股怨气说不出来啊。

这些也全是火的“功劳”啊!我们也应该憎恨她呀!

火啊火啊,我们到底应该是谢谢你还是憎恨你,你到底是好是坏啊!对我们有没有害有没有益!让我真的难以分辨,真是把双刃剑啊!

初三:许茂森

作文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等5篇》5900字

姓名

学校     年级     指导老师

詹延芳  惠安三中

高二年四班

庄秀娟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已成为当今的一个流行词汇,过去人们,常用“你吃饭了吗”打招呼,现在好多改为“你上网了吗”。这个转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新时代——网络时代的诞生。网络已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径,其重要性越来越显得具有不可代替性。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就像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端的一面。那么如何看待网络这把双刃剑?

我认为,首先上网可以拓展事业,拓展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比如,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在网上把青少年的心理清楚的表现出来,是一个更好的与青少年沟通方法。网络还可以说是一个家庭式设备,不但可以听音乐,而且还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等一系列有利于青少年生活与学习方法与建设。有些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从网络这个“大树根”查阅许多跟学习有关的资料,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为一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的才智的交流天地。我们还不出户,可以聆听名师的讲授,查阅丰富的资料,了解国内大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使有限的精力得到延伸。并且上网可以使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在网校上进行学习,可以毫无顾忌地发问,知道弄懂为止,有时课本上一星枯燥呆板的知识在网上边的趣味横生,从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大为增强;其次网友间交流思想,探讨人生,以解忧愁,启迪心扉,同时克服面对面的胆却心理和羞却之情,使大家乐于参与,乐于展示自我,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这就是网络的有利之处。

据统计,有100个学生内有超过60个是迷恋上网玩游戏。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在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根据统计了上网的一系列数字表明

现在青少年大多数都迷上了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人数占总人数(100个人)的62%,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平均每天玩游戏3个多小时,在网上调查因玩游戏而违法犯罪而违法的人占一年违法犯罪认输的18%之多,可想而之,网络游戏是使人掉进犯罪的深渊。网络游戏的最大杀伤力是:网络游戏容易使青少年的精神集中在游戏上,使他们无心向学。有些网络游戏不但是要花费金钱和时间,而且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后,很容易导致他们迷恋上网的资费,让一些自我空子、自我调节意识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留下了一个洗不掉的黑迹和阴霾。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网吧的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加之一些业主见钱忘“德”,诱惑我们光顾非法网站,导致其沉溺于一个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再加之我们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完善性,导致我们自制能力差,依赖性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弱,使我们有时不能正确处理网上的事,比如有些人过分迷恋上网聊天,游戏,造成精神空虚,歪曲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是网络的弊端。

记得曾和一个朋友讨论问题时说的一句话:“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美丽却拥有毒性。”如今,网络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中学生上网问题,宜疏不宜堵,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的影响,取其精华为已所用,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姓名

学校     年级     指导老师

艾婉晶  惠安三中

高二年二班

庄秀娟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道德的缺失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国民对国产奶粉的信心跌入冰点,国家紧急行动,对市场上所有厂家销售的奶粉进行抽查,新闻联播报道--“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下架”。其中蒙牛,伊利赫然在目,恐慌再次升级。这次事件的影响远比想象的更糟糕,经检测,包括伊利蒙牛在内中国奶品市场的70%比例奶制品都跟三氯氰胺有了亲密接触,未来中国人要怎么样面对,谁都羞愧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食品安全问题与社会诸多问题一样,归根到底是见利忘义的道德沦丧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些企业的“无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普通百姓对“问题奶粉”议论纷纷,不少消费者因此疑惧丛丛。连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雷厉风行深查原因、追究责任,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我们放心走路,是因为我们相信车流会在红灯前停下来;我们安

心睡觉,是因为相信屋顶不会无缘无故塌下来。没有这种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的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记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姓名

学校     年级     指导老师

温珊玲  惠安三中

高二年三班

庄秀娟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购买、使用手机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跟任何一项人类文明成果出现一样,中学生持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手机固然给中学生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在我看来,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据一项对中学生抽样调查显示:初中生拥有手机达到11%,高中生拥有手机达到15%。目前没有手机但准备买的超过了31%,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烦恼”。自习课上有人接听电话或打电话闲聊,有的游戏功能强大的手机还成为某些学生课上课下爱不释手的“玩具”,最令学校头疼的是,学生手机作用的“异化”还给德育工作出了一道“难题”,手机短信让学生的小动作“现代化”了,上课时代替了交头接耳,考试时代替了“传纸条”,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我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中明确规定:中学生应具有艰苦朴素精神,在校期间不攀比、不奢侈,而在被手机所充斥的校园里,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这一问题,下面让我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来谈谈对这一方面问题的看法:

首先是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有三方面:

1、追求新鲜。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可以说是很普遍的沟通工具了,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在加上本身具有的好奇心,促使了他们去购买使用手机。

⒉、游戏娱乐。.如今网络很多功能都是为手机服务的,一些中学生在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时,也萌发了享受手机服务功能的好处,这也是他们使用手机的一大原因。

⒊、亲情沟通。一些中学生由于就读于离家较远的学校,为了更方便地和父母沟通,他们便购买使用手机。

以上可以看出,除最后一点外,中学生使用手机大多是因为“好奇”,这实在是很没有意义的行为。那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在哪儿呢? 跟任何一项人类文明成果出现一样,中学生持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手机固然给中学生带

来了方便,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首先是家长苦恼——家长们给孩子买手机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方便,然而现在手机短信又存在着很多不良影响:暴力、色情、迷信„„家长为此苦恼不已。其次危害身体健康——手机在使用时,会放出辐射,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应尽量少使用手机或不使用手机,否则它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最后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学生本应以学习为重,不必要的短信、电话势必会分散其学习上的精力,频繁的社交应酬,令其无法专心学习,最终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有甚者,不健康的手机短信,还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悖于家长的初衷。

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拥有手机表明他们具有超前的消费意识,但对时尚的追求往往伴随着虚荣心,驱使他们互相攀比,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家庭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上课发短信,下课聊天,更有甚者课堂上的手机铃声引起秩序混乱,不难看出,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如何杜绝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呢 ?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⒈、提高认识,杜绝攀比。针对中学生使用手机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他们宣传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侧重告诉他们手机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家长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努力防止学生相互攀比配备手机。

⒉、多管齐下,加强管理.家长、学校、社会三者携手合作,及时掌握学生使用手机信息,采取齐抓共管的办法,避免因手机滥用而破坏正常的教学。

⒊立足家庭、正视问题。家长应了解孩子使用手机时易出现的负面影响,给孩子讲清使用手机的目的,增强孩子的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⒋课外督查,积极引导。学校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项健康有益的兴趣小组中,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远离手机的负面影响,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广大的中学生朋友们,艰苦朴素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就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对使用手机这一浪费现象说不吧! 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

姓名      张志兵

学校      惠安三中

年级      高二年四班

指导老师    庄秀娟

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目前,社会不同层面的消费观念呈现出多极化的格局,超前消费、豪华消费的消费观念也时时冲击着国人的传统消费观,有相当一部分人也将消费领域当成了“炫富场”,讲档次、讲排场、比钱财,成了当今一些社会阶层的一种普遍现象,炫富消费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正值青春期,正确的、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正处于形成的关健时期,加上个别家长对子女的百般宠爱,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冲击,所以群体内炫富消费行为呈现趋势化倾向,大有颠覆传统消费理念的势头。针对中学生这种消费观,为了更好的宣传“新消费运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通过与中学生交流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对中学生的消费现状调查活动。

一、中学生消费观和消费现状

在中学生当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曾自己进行消费,而我们调查所得,中学生当中有98.6%的人是有零花钱的,而仅有1.4%是没有的,这些钱主要来源是父母亲,零用钱的数额在每月0-200元以上,这个范围,且分布比较平均。

从数据上看中学生的零用钱数额不少,有些学生的零用钱足以维持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的日常开支!但这算不算乱消费,还必须调查一下这些钱的用途。经过我们调查所得,零用钱最多是用于买零食吃,玩电子游戏,买衣服及各种消遣、娱乐活动等。这些对于经济收入较好的家庭也许还可以承受,但对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构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可见,现在中学生乱消费的现象的确很严重。

二、存在这种消费状况的原因

1、青少年自尊心强。主要表现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中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袜子都要名牌的,平时用的、吃的、喝的都要买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致使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很容易把钱花在这上面。如手机和电脑,现在在中学生当中,有的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购买了手机和电脑等,其实这样做是很不理智的,是很浪费的,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2、父母对儿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轻则更加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处境的自私性格。

三、中学生正确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会科学理财,合理消费。要重视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校和家庭的楷模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学生都有羡慕之心,常不自觉地与别人攀比,为了不输给别人,为了面子,就买名牌。所以我们提倡中学生不攀比,不过分追求名牌。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消费前沿,要对社会上的许许多多新生事物要学会辨别,学校和家长要为学生多学消费知识,增强科学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加强自我保护维权意识提供帮助。

2、学校和家长要对孩子加强教育引导。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贪图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要适时设计一些载体,通过劳动体验,消费体验等不同视角,使他们逐步认识到钱的来之不易的,应该学会节俭、合理的开支。

3、应该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指导,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家长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内容和教育目标,进行理财教育。引导学生把零花钱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不要过度溺爱,严防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化,要经常作适当的引导,做好中学生合理消费的第一任老师。

进入21世纪,竞争更加激烈了,有能力的人才能站住脚,而消费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浪费自己的能力,而只有正确利用这些能力,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作文六:《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800字

第17卷第6期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12月25日

121:!Z塑:鱼

!竺型堕坠鲤鱼尘虹垡些竺型墅竺唑!堕:圣2:型!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何国正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湖北武汉430(”7>

[摘要]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又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科学技术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通过教育使大量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可以很好地造福人类,避控灾难。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产力;教育产业化[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一170X(2005)06—0044.03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滥用给人类带来灾难!

既是生产力提高的一种结果,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应该承认这种担心有其理由,但是坚持这种担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正因为这样,小平同志才会心不利于我们去提高科技水平。比如:克隆技术可断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以用于器官移植等诸多方面,为许多病人解除痛都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报以欢呼。相反,有相当苦。但是由于担心被不当利用,所以许多国家禁止多的人,坚持这样一种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或者限制发展克隆技术。这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因噎废食”呢?科学技术到底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双刃剑呢?

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

现在银行利用高科技设备如计算机帮助工先我们需要清楚什么是科学技术。对这一问题,教作,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科书这样回答: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体系,强度,又方便了顾客。但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又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精神力量。技术是生带来另类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高科技手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是人们科学知识、段破坏计算机网络、盗窃银行机密文件,侵犯储户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物化形态。这段话其实是比利益,获取非法利益。尤其让人不安的是,随着科较浅显易懂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自技水平的提高,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犯罪越来越多,然”这一概念它的范畴非常广,不仅包括一般意义让人产生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再上的“大自然”或“自然世界”,更包括“人类社会”。

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和平利用原子能,解决人而我们容易犯一个错误:只承认自然科学的研类能源危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杀伤力极大究对象是自然,而不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的原子弹也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生产出来了,反自然。比如当说到某某是科学家的时候,我们会想过来又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危机。类似现象都给当然的认为此人是研究自然科学的,而不会想到此支持“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一观点的人提供了证人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好象科学家这个称呼是研究据。因此当上世纪末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克隆羊”自然科学的学者的专利,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配不后,有些人不是欢呼,而是忧虑,担心这种技术的

上这个称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这

【收稿日期】2005—07_0l

[作者简介】何国正(1973一),男,湖北宜昌人,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方数据

何国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个误区多少说明我们对科学理解的片面。其实,不仅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可以是科学家,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同样也可以是科学家。只要他在本专业领域的水平足够高就可以了。

毛泽东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现在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大概是认为这种观点有点“左”吧。这种观点是“左”是“右”暂时不去讨论,笔者认为,这句话至少把科学技术(知识)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概括。也就是说,完整的科学体系应该是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只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是不完整的科学体系。只有既研究自然科学,又研究社会科学,才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甚至有必要给自然科学改个名字,因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自然。也就是说,自然科学这个名称应该是双方的共称,凭什么让一部分科学把自然科学这个名字给“霸占”了?不过改名字是很困难的,因为习惯成自然嘛。所以在本文中自然科学只是科学的一部分,如物理、数学、医学等,而不包括社会科学。

但是我们至少要有这种意识,切不可让自然科学把科学给“霸占”了!具体到实际科学研究中,也是如此。以我们前面提到的克隆技术为例:克隆技术无可非议是科学(技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克隆技术本身和由谁来掌握克隆技术、由谁来使用克隆技术以及克隆技术为谁服务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克隆技术是科学,需要我们去研究。但由谁掌握克隆技术、如何使用克隆技术、使克隆技术为人服务更是一门科学!更需要我们去研究!克隆技术是纯自然科学的,但它的掌握和使用一定带有社会科学的因素。只研究自然科学,不研究它被谁掌握和为谁服务,不是对科学的一知半解,就是对科学的一种偏见。

遗憾的是现在就存在这样一种一知半解和偏见:大家都是热衷于研究自然科学,而对于自然科学掌握在谁手上,在为谁服务并不关心,更不去研究它。好象这些问题不是科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似的,即使有所注意,也只是非常抽象地说什么科学要为人类服务。

方数据为什么需要研究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在为谁服务这些问题呢?难道科学技术不是普照之光?难道它还会偏爱某些人,歧视另外一些人?是的,至少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还不是普照之光,从某种意义来说,它甚至是一种奢侈品,只为少数人服务。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坚持,科学无国

界,是为全人类服务的。这种想法当然好,但可惜的很,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种空想。

西方早期有位经济学家叫奈克尔,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西方国家),对财富占有的不均又扩展到对知识的占有上。这句话说得不那么直接,如果说直接一点就是:有钱人才能读得起书,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没钱的人就读不起书,掌握的知识也少。其实,不仅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大多数出自比较富裕的家庭,真正从下层社会里走出来的,只是少数,即便是这一少部分,也在“学而优则仕”的“改造”下被“改造”了。也就是说,在私有制条件下,掌握科学知识需要一个重要条件,即当事人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如果没有的话,掌握科学的道路将是非常艰难和崎岖的。“有教无类”在私有制社会中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确定:科学的内涵非常复杂,其中的部分内容,是全人类的财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部分内容不带有阶级性,是科学的自然属性。所有的科学家都可以团结在一面旗帜下。另外一部分内容,并不是普照之光,反而带有阶级性,即是为一定的阶级或集团服务的,这是科学的社会属性。

正因为这样,所以才会出现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一奇怪现象,才会出现有人反对发展科学技术的现象。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很多时候使用某项技术需要向技术所有者交专利转让

费。如果不交的话就不能使用它,那就更谈不上服

务了。而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竞争社会里,掌握技术的强者对于没有掌握技术的弱者来说,难道不会构成威胁吗?科学技术不是双刃剑又是什么?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觉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和“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种说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或片面性。前一种观点没有考虑科学的社会属性,过于乐观。后一种说法则不利于我们

45

何国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过于悲观。因此,有必要把二者综合起来。把这二者综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运的是,前人已经替我们做了这项工作,只不过现在很多人大概都忘了。这个人就是列宁,因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

为什么说这句话把上述二方面都综合起来了呢?第一,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本身,还包括由谁掌握,由谁使用及为谁使用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

动者的利益就越大,所以他们只会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j-在笔者看来,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后,我们就知道降低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的成本的重要性了。近十年来,尤其当政府事实上实行“教育产业化”这一政策后,普通百姓接受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已经到了相当多家庭无法承受的地步。对于教育收费为什么提高这么快,政策制订者有自己的理由,比如学校经费紧张,要用收来的学费增加教育投入等等。可是,这项政策短期内也许可以使学校的教育经费增加,但它的直接后果却是剥夺了许多老百姓及其子女受教育及掌握科学技术的权利。既然老百姓无法走进大学走进课堂,那么大学增加的教育投入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甚至可以分析得出:教育投入增加的越多,他们越不利。因为教育投入增加越多,就使得那些能够享受这些投入的学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掌握知识,这些学生在竞争中的优势会更明显。而那些无法走进校园接受教育的学生则被越甩越远。最后的结果是:国家增加教育投入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享受这些投人的人得到的是正效益,不能够享受这些投入的人得到的是负效益。最严重的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为我们本来是想解决教育经费不足这个问题,但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学费太低吗?不是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不高。我们以为是学费太低导致教育经费不足,因此提高学费标准。这就使得大量劳动者无法掌握科学技术,劳动者不能够掌握科学技术,生产力怎么能够提高?生产力不提高,教育的投入又怎么能够增加?“教育产业化”不是饮鸩止渴又是什么?这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

与人有关。撇开人来谈科学谈生产力,谈不出什么

结果。第二,是不是只要人掌握了科学技术,这个科学技术就会成为生产力,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呢?这也未必,因为不同的人利益不同,或者说,人分属不同利益集团。科学技术为某一个利益集团创造效益并不一定会给其它集团也带来好处,有时候反而会带来灾难。所以不能笼统地谈人类,而必须细化到底是哪一类人。第三,为什么只认定工人或者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而不是把全人类都看成生产力呢?这样说是不是阶级性太强了?的确,这句话带有比较明显的阶级性,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不过,在一个真实的社会里,谁敢拍胸脯说他是站在全人类的利益这一角度来说话的?能够不仅仅站在自身角度而是站在本利益集团角度说话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第四,从整个人类进步的历程来看,劳动者在其中起的作用最大,如果让他们掌握科学技术,对加快人类的进步最有帮助。第五,劳动者靠什么来创造财富呢?一个是靠体力,另一个是靠智力。体力是有限的,智力是无限的。如果不让他们掌握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第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会不会反过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呢?如果从某个劳动者来看,这种可能性存在。但从整体上来看,就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因为劳动者的利益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同方向的,生产力越发展,劳

Isthescience

Tech蝉骥j熟玲l哆脚d警。黪9哆|I}j}

磐§警季擎蜘}?j、?j0

0i。。-j≯。1『ooj

(EconomicManagement

Abstract:Thescieneetechnique

ine粉asing删娃蒯ty,冁ewor融西l孵蝻鲻掺嘲鲫黪辫秘嗡醚童嗲蜘酶edu£蕊嗽鲤b她蜘≯

蕊tt。manki咄avoidingthedisa8{;er.

Keywords:s(:ien(-e

Departm黼葫函旃lje抽菇蠢谴薹::【i赫ll蠢葫蕾瓣如nomiIcs,

|jw曲瓣!麟耩嗲≯聋磐≯9睁≥j。≥一00。-一-j,0_____

isbo'【ll啦ere§u珏够in6I_easi蟪套喇Helivi堙删cr黼t汹gconditionsl撕』mrt硒

j_jj

i--:

『I;|,i0

j.||:。|:一;j÷≥i

i||

technique,produc£ivity,e(1n£籀on

i礁嘲s蟛黼◇

?|||I

i一『.

f责任编辑:甏长文】

46

万方数据

作文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2200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生活向我们展开了五彩缤纷的画面,其中网络便是这画册中的一抹亮色。今天互联网正在以飞快的速度给人类的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人类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网络时代。“上网”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技术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并进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思维方式。而敏感好奇且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少年一代更是首当其冲,大踏步迈进了虚拟的网络世界。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满怀激情地“触网”。

网络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它进入各家各户的电脑、手机、ipad……特别是wifi的产生,更为网络的运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微信、微博自媒体的诞生,更加快的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递。大家经常转发的说说、日志、微信杂志等都属于自媒体。我们已经不自觉地融入了自媒体时代。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

在网络世界里,你可以分享很多东西。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饶之地,只要你勤于耕耘劳动,你就会大有收获。互联网是一个无奇不有的信息库,其内容不仅丰富、新鲜而且传播迅速。这一点正好符合青年追求时效的个性特点。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

电视连续剧――网络年代,它主要讲了一位老师用网络使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更加密切,把差生教育成品行优良的好学生。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活得多姿多彩;让我们活得趣味无穷;让我活们在一个方便快捷的世界中……利用网络,足不出户,你可尽知天下事:38元一只的大虾、四川女司机的被打、天津爆炸案等等。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学习资料,比翻阅工具书快上百倍。网上的学霸君能帮你解决疑难问题,在“我要自学网”上你可以学到各方面的软件教程。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另外,互联网改变了青少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模式,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许多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意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网上我们用假名说真话,在生活中我们用真名说着假话”。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广泛、间接和安全的。可以不用真实的身份,不必担心因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失去面子或危及自身利益。而这些网络交流特点刚好符合青少年渴望大放真情而又惧怕真情被骗的心理特征。在现实中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在网络世界中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肆意暴发。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

网络游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呢。小到几个月的婴儿,大到六七十岁的老翁,都对网络游戏有一定程度的热衷。在那里,可以让你感受到儿时的欢乐;在那里,可以让你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在那里你可以忘记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在那里你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过上一把肆无忌惮的开车的瘾……。除此之外,网络游戏能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还可以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万物都会过犹而不及,都有其两面性,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愉悦的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作用。

过多的贪恋网络游戏,一定会损害身心健康。网络游戏使玩家长期处于虚拟空间,会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不适应性,从而对其生活规律造成极大地破坏。最终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看上去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性格也会变得孤僻自闭。网络游戏一般场景玄幻,基本脱离现实,这给了玩者很大的伸展空间,但一般需要玩家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升级与闯关。使你一打开电脑情不自禁的便打开网游。所以它的又一个危害是耽误学习。况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的一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一定程度上会误导人们。内容丰富的节日问候、脉脉情话、开心笑话以及开机画面往往让接受者心情愉快。然而围绕网络短信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内容低俗不堪的网络短信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而起。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们,会利用网络进行坑蒙拐骗。

现在网络上面充斥着许多色情、暴力的内容,而在许多地方,网络对未成年人是全开放的,没有丝毫保护意识,这样也就形成了许多家长反对小孩上网的局面,极端的不利于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网络传播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由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成熟度都不高,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影响积极和消极并存。如果你不去吸取网络中该学习的东西,那么我相信你真是一个失败的人,一个做不成大事业的人。但人不可因噎而废食,削足而适履。我们要取其益处而采之,见其糟粕而弃之。愿众大网友们均能从网络中受益!

作文八:《科技是一把双刃剑》19700字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是把双刃剑 ——关于科技进步的两点反思

要: 科学首先是一种人文意识,但不是宗教。 “唯科技主义者”——

用“科学产品”武装自已的身体,用唯物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脑袋,一 心向着科技。这反倒是象了宗教了,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而是感性的 执着,而科学要的是独立自主的精神,要的是理性看待世界。科学的 宗教主义情节引发了科技的两个问题。 人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 一, 二“科技伦理问题”。唯有本着公平正义之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之道, 才是科技发展正途。 关键词:科技进步;反思;科技伦理;人文意识

一引言 科学首先是一种人文意识,但不是宗教。现代科技的发展,解决了许 多千百年来悬而未决的事情。当代医学的发展,延长了人的寿命,降 低了死亡率;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得以分担;太 空技术更是将人类的活动范围得以突破大气层的限制……

故而许多对科技顶礼膜拜,成了“唯科技主义者”——用“科学产品”武 装自已的身体,用唯物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脑袋,一心向着科技。这 反倒是象了宗教了,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而是感性的执着,而科学要 的是独立自主的精神,要的是理性看待世界。科学的宗教主义情节引 发了科技的两个问题。一,人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二“科技伦理 问题”。 二、人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 人类的发展是在同自然的斗争中由劣势走向强势, 当人类在自然面前 感到束手无策而只能求助于超验的神的力量之时, 是科学使人类获得 对自然的自由。然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却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 自由,人在对自然取得相对主动地位的同时,其自由也受到了技术依 赖的制约,成为技术的奴隶。 科学技术对人类自由的制约体现在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虽然从表面 理解,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手段越先进,人越能够从繁 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肉体上更多的自由, 进而获得精神世界 的自由。 而事实上, 我们不能忽略了这样一个现象, 随着高科技产品、 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人的肉体反而受到的牵制就越多,人作为一个自 由人的属性就受到更多的压制,君不见手机的普及产生了“手机综合 症”,“手机综合症”群体机不离手,听铃而动,肉体已经受制,何来 精神自由;君不见电脑的出现,文字输入变简单了,计算变简单了, 所以现代人的字基本惨不忍睹,现代人的心算能力几近于零……

人对技术的依赖的另一后果是人的精神受到压抑。 科学技术所支配的 己经不只是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也不只是整

个工业国,而是人原先没 有转让的内在世界。科学技术对智力的支配,已经逐渐扩展到操纵人 的心理生活,包括无意识的领域(手机综合症之类)。也许有一天电 影《机械公敌》里人类为智能电脑所控制的一天可能到来。

科技伦理问题”伴着科技进步出现 三、“科技伦理问题 伴着科技进步出现 科技伦理问题 所谓“物极必反”,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走向极端,便会出 现“双刃剑”效应。科学也是如此,在发挥进步功能的同时也表现出负 面性。特别是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产生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 与尊严的重大问题, 如原子核技术产生的巨大核力量足以摧毁地球几 十次,基因技术存在破坏人类自然进化规律的可能,抗生素快速研发 与滥用破坏了人的抵抗力, 加速了病毒的变异, 产生了如“非典”、 “禽 流感”的高危传染病。 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的影响不单单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 实 际上科学技术的负面性还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 科技伦理 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唯科学主义者”忽视了自然赋予我们最完整最宝 贵的基本规律,妄图用科学去打破既有的格局,实现一些突破常规, “惊天动地”的“科学壮举”, 而将基本的伦理道德, 社会价值抛之脑后。 科学伦理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两点。

1、一科技发展与精神价值的淡化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减轻了人 类的贫困、痛苦和灾难,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为人类更好地 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意义的善。 科学技术始终是人类精神升华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 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是人类价值实现的一次升华.然而,随着科学 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及科技对财富创造重要性比重的上升,人对物 质财富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对精神价值的追求, 从而在价值观 上出现了淡化精神价值的现象,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比如 专利保护的制度表面上是保护研发者的智利成果,厂商,消费者也由 此用高昂的成本才能实现该技术的使用, 实际上它阻碍了科学的健康 成长。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市场就是很好的例证。 2、科技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失缺 从伦理的角度来讲,任何科技活动对社会资源的利用都必须考虑其 目的的合法性,是否具有正面的社会价值,是否有利于公众,成果享 用是否公正,其中最关键的是科技成果的享用公正。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实现公正提供了保障,使每个人 都有可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人类个体间存在

先天和现实 境遇的差别, 新科技的发展往往更有利于那些具有资本和教育优势的 人,而且这种差别还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大爆炸使这种差距发生了乘数效

应。简单劳动者和复杂劳动者之间的发展机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而且由于资源占有的差别, 科技发展的成果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往 往是极不公正的,社会中少量的人占有或者最先占有最新的科技成 果, 而科技成果产生所支出的成本代价又是由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承 担。中国家电缘何屡遭“专利门”事件,归根揭底不是我们善于剽窃, 而是机会实在不均等。 另一个成果享用是不公正极端例子出现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当科技 成果广泛应用于先进武器的制造中,公理常常服从于武器的技术含 量, 人权往往折服于导弹的威力, 科学技术常常成为强权政治的工具。 当核弹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地球毁灭几十次, NMD 御敌于千里之外, 当 许多国家背负“无赖”的骂名,节衣缩食发展核武器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结束语 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很难想象没有科学的人类,在茹毛饮血 中可以存活至今。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到如今的“纳米科技”,科技的 每一小步,都推动人类发展一大步。 但“物极必反”,科技也是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唯有本着 公平正义之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之道,才是科技发展正途。

科技是会促进人的发展的。 毕竟再先进的机器, 都是人类发明创造的, 要靠人来使用。而那些因为工具的产生而获得便利的人,如果因为依

赖机器而放弃人的劳动本能,那他们会被社会淘汰,但这不意味着科 技的发展会阻碍人的进步,因为任何事物有具有两面性,科技也是如 此,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全看我们自己,我们不可以因为个人 因素,就否认科技给人类带的进步,因为人总是最高等的智慧生物, 电脑在某些方面性能非常卓越,但电脑绝对不会比人脑聪明,因为无 论怎样,机器是要人来发明的,它不会自己产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 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 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 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 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 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迅速,许多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电脑、汽车、 洗碗机、洗衣机……已经走入寻常人家的生活。它们确实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 失。有了电脑,人们不再用人脑去思考一些东西,因为只要利用电脑 就能办到;有了汽车,人们不再习惯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开车兜 风;有了洗碗机,人们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忘记怎样

洗碗。科技的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 最大的便利,忧的是它终有一天会让电脑代替人脑,机器代替双手, 到时主宰这个世界的不再是我们自以为聪明的人类, 而是那些人类发 明的机器!所以,我认为: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的全面发展

电脑作为一种工具, 在更深远的意义上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办事效 率。但是电脑永远是人类思维和劳动的工具,即使它能代替人的许多 思维活动也不能证明它能代替人的一切思维活动, 人的思维活动始终 把握电脑的程序处理过程。电脑作为人类的一种工具,永远是被人类 所操纵的, 电脑离开人类则是一堆废物, 科技离开人类也就无从发展, 他们是人类思维和劳动的丰硕成果 提高了思维能力?人类的一切行动都在依赖电脑了, 人类除了电脑对 许多东西都开始变得麻木, 你所谓的思维能力只是说人怎样操纵电脑 的问题,这不是人类真正的思维能力!还记得那台叫做失了! 想想当年的红军长征 二万五, 请问现在的人能走二万五的还剩下几人?现在的人比起前辈 人明显走路的能力低了,将来的人比我们走路的能力更低。红军时代 的科技不如我们现在,但是走路、吃苦的能力却比我们强呀,这不正 说明了人们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在逐步丧失吗 正是因为有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才能探索地球以外的空间, 这难道不是人类探索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吗。现在有了轮船了,难道你 还要泅渡太平洋吗?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一些缺陷和负面影响, 正是 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中得到纠正和消除, 这难道不是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吗

看一个问题的对与错、好与坏,都要看它存在的主流,比如说药品是 可以治病的,有时是可以救命的,但它也会有副作用,你能说它不好 吗?即使再好的东西也难免有副作用,因此,科技发展最终还是能促 进人类全面进步的。 科技的发展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这样来衡量,一是看人的平 均寿命是否延长,二是看人的思维方法是否进步,三是看人的综合体 能和智能是否发展,四是看人类在把握自然世界发展的水平。 原始人擅长的是在丛林里的生存技能,或许还有我们缺乏的团结、勇 敢,但我们发展的是我们的知识技能,我们会使用极为复杂的工具, 可以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两者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谁是全面。 人类绵延至今,无不依仗科技谋取幸福。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比如飞机、火箭、网络、卫星最初都是为军事战争而出现的相同的科 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被用作毁灭人类的帮凶。 科技只能在人类的 控制与掌握之下,才能称其为进步的手段和工具 科技当然是促进人类的发展,当然,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保证,也会 促进人类的灭亡 人类历史是如何由慢到快逐步前进的?是什么在推动着它?众所周 知, 是生产力的发展, 而对于生产力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科技因素, 或者说: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工业革命的影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于英国的工 业革命,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初步改变了世界:1 大幅 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2 引起了社会结构的

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 级。工业资产阶级势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膨胀,逐渐战胜了 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为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 迫的悲惨地位,开始斗争。3 改变了社会生活,城市化兴起。4 民族 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不断发

展。欧洲爆发了三次工人运 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发展。5 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 盛行。6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 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 整体,改变了世界面貌。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但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1 无产阶级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 越来越贫困 2 资本主义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奴役 当地人民, 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 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3 机 器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科技的推动 力量越大,则危害也越大。人类跨入 21 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 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 的不安甚至灾难。 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 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环境污染、物种 灭绝、人身安全无保障、人类身体素质下降、新型病菌不断出现…… 如何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如何正确利用科技,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 大课题。全人类应呼吁和平,把科技发展应用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在 其中,大国作用举足轻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造福子孙后代;全

人类都应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 分享受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21 世纪是科技的世纪。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 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 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 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村 落…… 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把我们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带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 但这个强大的武器使用不 当也会给人类、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人类在科技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的家常便饭。因特网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通讯方式, 缩小了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距离,把地球真的变成了一个村落。网络时代已经来 到我们身边,然而随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目前,因特网上色情内 容泛滥,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因特网与儿童问题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 出利用因特网向儿童传播色情和诱导儿童犯罪等现象日趋严重。 尽管因特网上大 多数信息是与学术、商业和政府资料等有关的健康信息,但一些意志薄弱的上网 者却很少关心这些健康信息,而专门在网络上寻找不良信息。1999 年 4 月 20 日 制造科罗拉多州校园枪杀案的两名凶手,平时就喜欢在网上素具备了抵抗力。 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 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克隆:福音与祸水 《西游记》 里孙悟空拔根汗毛就能变出小猴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实际上代表了古代人对克隆技术的幻想。 克隆羊多利的出生标志着人类已经掌 握了这种技术。 这一突破的原理从表面上看并不复杂,但操作起来却牵涉到 生物学中许多基础理论,并有着极高的技术难度。科学家先将羊的卵细胞中所有 遗传物质吸出,然后将 6 岁母羊的乳腺细胞与之融合,形成一个含有新遗传物质 的卵细胞,并促使它分裂发育成为胚胎。当这一胚胎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再将它植 入另外一只母羊子宫中,使母羊产下多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提供遗传物质的细 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小羊的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 这一突破带来的好 处是显而易见的。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大量复制基因纯正的动物,并可以非常容易 地改造动物的基因。取得这一成果的研究小组负责人伊恩.威尔莫特博士称,他 们研究这一技术的目的是培养大量品种优良的家畜,提供某些药物原料,提供适 合人体的移植器官,为医学实验提供更多合适的动物等。不过多利在全世界范围 内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其焦点是:这种从理论上讲可以复制人类的技术究竟 是福音还是祸水?尽管大多数人认为,克隆技术的突破是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人 类有能力正确运用这种技术,但也有科学家担心,这种技术很可能成为潘多拉的 盒子,一是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不良影响,如果在畜牧业中大量推广这种无 性繁殖技术,很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一些疾病的大规模传播;再就是如果将 其应用于人类自身的繁殖上,将产生巨大的伦理危机。有一幅这样的漫画引起世 人的巨大恐慌:在代表法西斯的是耸人听闻,而是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事实,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种种不祥 的征兆。 先看看南极臭氧洞之下的地面生物。 在智利南端濒临麦哲伦海峡的地区, 河里本来有许多欢蹦活跃的鱼类,今天成了呆木乱撞的“盲鱼”;喜欢游荡的羊 群因患了白内障而变为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这台机器人的诞生标志着人工 智能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机器人由于可以节省人 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论是简单工作还是复杂工作,哪怕重复千万次,机器人 的工作仍然一样精细,不会疲劳、厌烦或者偷懒,并且很少犯错误,因此有利于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此外,机器人还可以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在深 海、 严重灾害和污染的环境下工作, 并能从事超精密加工和超洁净加工等。 但 由于人类赋予机器人以智能,这就决定了它不同于普通的工具。它们有思想,会 不会有一天不满人类的统治, 而愿意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呢?强有力的躯体, 高超的智能, 加上永不疲倦的神经, 这样的机械(或是说“生物”)有谁能战胜呢? 人类是否会成为自己创造的机械的奴隶呢? 电脑:要方便,还要捉虫

电脑已是现代社会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我们已无法想象没有电脑的社会 是什么模样。 因为目前交通、 能源、 金融、 军事等重要的系统都是由电脑控制的。 在公元 2000 年到来之前,电脑和人类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电脑千年问题。 所谓电脑千年问题(也称 2000 年问题,简称 Y2K 问题),是指 60 年代以来,在电 脑软件和硬件系统中,设计者为节省存储空间,只采用了两位数记录年份。因此 当时间从 1999 年 12 月 31 日跨入 2000 年 1 月 1 日时,就会出现 2000 年被误认 为 1900 年、2001 年被误认为 1901 年的问题。这样,要么计算机内的数据得到 错误的处理,要么计算机索性关闭。另一个问题是,有些系统不知道 2000 年是 闰年,因而会跳过 2 月 29 日这一天,近年来虽然计算机的硬件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隐患仍然存在于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和编程微型芯片所使用的软件之中。 这样看似简单的小小错误,却后患无穷,它会影响整个电脑系统的正常运行,可 导致通信堵塞、贸易冻结、电梯停运、飞机不能起飞、监狱犯人提前释放、股票 市场交易中股民纷纷提款以及选民登记出现错误等,进而引发经济上、军事上、 科学计算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错误。仅以金融系统为 例,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只要世界金融系统中有 5%至 10%的电脑系统出现问 题,就能使全球的金融业务陷于瘫痪状态。 因而捉拿人注目的单项医学 成就,并被称为是抗生素纪元(或称化学治疗的黄金时代)的开始。也就是说,自 从有了青霉素以后, 人类在同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便增添了一种强 有力的武器。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霉素在挽救人类的生命、延长人类的寿 命方面,功不可没。 但是,一切事物都在进化与发展,包括细菌在内的各种 微生物也莫不如此。比如细菌可产生新的菌株,这种新菌株对青霉素就产生了抗 药性。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校长托尔斯腾·维泽尔不久前发表谈话指出,由于人类 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抗生素,致使大量的抗生素(例如农药或兽医药品)进入环境 中,这只会使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存活下来。他说,40 年前很容易治愈的肺结核, 如今已出现了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新菌株。曾经能有效地阻止诸如淋病、肺炎、 脓毒性咽喉炎感染的青霉素,如今对阻止上述疾病的感染已不再完全有效。控制 上述细菌新菌株的产生和蔓延,是 21 世纪的期待,也是 21 世纪的任务。 环境:发展与恶化 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 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 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 现代社 会离不开能源。照明、取暖、工业生产,没有能源一切都会停止。但自从工业革 命以来,人类大量消耗化石燃料(即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排入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不断升高。随之而来的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升高, 严重威胁世界众多沿海城市的安全。 热带雨林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淡水和 矿物资源,养育着全球 2/3 的热带动植物,对全球生态影响很大,可人类为了取 得木材和耕地大肆砍伐雨林。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过度砍伐,全球

许多地方水旱灾害严重、风沙肆虐。世界上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的污染的能源,停止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这一切又有待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核技术:能源与武器 本世纪初,爱因斯坦给出一个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简 单的方程消除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鸿沟, 意味着一点点物质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 能量,人类又获得了一个改变世界的强有力的手段,其意义可以与火的使用相媲 美。 采用核能发电在经济上和环保上都很合算。法国电力公司测算,每生产 1 千瓦时的电量需要耗费价值 0.22 法郎的燃煤,而使用核能发电只需 0.2 法 郎,便宜 10%,同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如果将核能变成武器, 其后果则不堪设想。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 美国空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接连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这场人类有史以来的巨大 灾难,造成了 10 万余日本平民死亡和 8 万多人受伤。原子弹的空前杀伤和破坏 威力,震惊了世界,也使人们对以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的巨大爆炸力而制造 的新式武器有了新的感性认识。据估计,现在美俄两国储存的核武器如果同时引 爆,可以将人类毁灭几千次。那样的话,人类几千年来逐步建立的文明将毁于一 旦。难道人类非要充当自己的终结者吗?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可以预见科 技将更迅猛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科技如何发展,如何把握科技 的发展,成为人类进入新千年前的重大课题。 1999 年 6 月,在布达佩斯举 行的世界科学大会上,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罗特布拉特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建 议,像 2500 年前希腊医生从业前要宣誓遵守出巨大的代价。鉴于此,笔者从科学技 术“双刃剑”问题着手,结合三峡水利工程、阿斯旺大坝等大型水利工程,对其各自的利弊进 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世界上对大型水利工程的错误认识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科学解决 大型水利工程“双刃剑”问题,既离不开自然科学,也离不开社会科学。从长远来看,以可持

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系统健康性的需求, 才能促使水利工程更好的服务 于人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它为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人们的生活正随着科技的发展而 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1

,2]

。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尤其是

到了 20 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今 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我 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会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 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3]。 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代科技革命之后,人们在普遍享受现 代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在吞噬技术危害的苦果。面对着因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伴随来的一系列问题,人们不得不冷静地对科学技术进行思考:科学技术是人 类的福星还是人类的祸患?“双刃剑”这一古老的称谓,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及其影响的精辟概括,也生动地表述其既是造福人类的“天使”,又是威胁人类的 “魔鬼”的双重角色[4]。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理论界关于科学、技 术、伦理之间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热浪叠起,对科学技术与“双刃剑”的评说颇多

[5]

。 水库是人类开发河流资源、征服大自然的杰作,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非

常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大坝对河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水库的修 建在促进河流服务功能发挥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 应,一旦超出了河流的承受能力,不仅阻碍了河流服务功能的发挥,严重时使整 个河流生态系统失调或退化,破坏河流的健康。恶化的生态环境己成为许多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对大型水利工程的错误认识[6]。 鉴于此,笔者从科学技术“双刃剑”问题着手,分析了科学技

术本身具有的特 性,并结合三峡水利工程、阿斯旺大坝等大型水利工程,对其各自的利弊进行了 分析,并对目前世界上反坝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科学认识科技“双刃 剑”问题,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才能促使水利工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2 科学技术 双刃剑”问题 科学技术“双刃剑 问题 双刃剑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发明和利用自然的强大物质手段, 它是人类借以对自然施 加影响和作用的中介。人类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从理论 上认识自然界规律并在实践上对自然加以对象性的改造,利用自然力为自己服 务。科技的状况决定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的文化进步,推动

历史的前进。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7]。 古代 科技的发明,将人类由野蛮带入文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产业技术革命的兴 起,使人类从农业文明社会迈入工业文明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 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所起的主导和决定作用也越来 越显著。科学技术真正成了第一生产力[8,9]。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给予很 高的评价,指出科学技术是“社会的新生力量”,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 命力量”,这充分肯定了科学的重大价值与意义。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 经济时代其实是“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技的价值将淋漓尽致地体现 出来。事实也证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社会永远都得不到进步发展,文 明也将无从谈起。 但是,自然界在接受人类作用的同时必然对人类施加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 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曾经告诫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 对自然的胜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和财富, 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 但也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科技的 挑战,承担着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的代价,如生态失调、 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际关系疏远与隔阂、道德的畸形化、战争破 坏、心理变态与疾患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并日益严重化[10]。全球问 题的出现,使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人身安全得不 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着社会的持续发展。 然而,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也不是终极真理,科学技术追求的是相对真理。 科学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幸福提供了空前无限的能力 和广阔美好的前景[11];另一方面,又为破坏自己的

生存基础,造成自我毁灭提供 了条件,给人类的未来笼罩上阴影,这就是说,科学技术既是福星,又不是福星; 既是祸患,又不是祸患。它把“友性”和“敌性”、“非友性”和“非敌性”集于一身,是一 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12]。这也就是科学技术的两重性的表现。

3 大型水利工程 双刃剑”现象 大型水利工程“双刃剑 现象 双刃剑

大江大河流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以丰富的水资源哺育着人类,灌溉着 农田,净化着环境,以干支流航运为联系纽带沟通着全流域,以广阔的水域养育 了千万种水生生物,以蕴藏着的巨大水能为流域经济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二次 世界大战后,流域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因河制宜”,充分发掘河流的 各种功能,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13]。其中拦河大坝是人类开发河流资源、征服 大自然的杰作, 从公元前 3000 年前人类开始筑坝至今, 世界上主要河流已被 10 万多座水坝截断, 其中高度超过 15m 的“大坝”有 4 万多座, 高度大于 150m 的“主 坝”有 300 多座,高度超过 200m 的“高坝”有 20 多座。全球水库的总蓄水量相当

于河流水量的 5 倍,地球表面的 0.3%已被水库淹没。大坝通过对水沙过程的调 节可产生巨大的效益,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由于原油、天然气相对短缺, 中国目前能源供应仍以煤为主,能源发展受到了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约束,调 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水能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更是提供着 1/5 的电力需求。与煤炭等化 学能源发电相比,水能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可再生等优点,是符合可持续 发展要求的重要能源。目前,中国已建或在建,如葛洲坝、二滩、小浪底、三峡 等一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型水电站,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无序和过度的开发利用不仅制约河流服务功 能的发挥, 而且还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损害, 人类也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大量的水电工程建设将破坏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导致水电工程自身无法正常运行

[13,14]

。同时,水库的修建淹没了森林、沼泽及其野生动物的栖居地,而且大坝

隔断了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因得不到补充[15],水位下降,河 岸边的湿地消失,原有的沙洲、河滩和蜿蜒河道等交织在一起的河流系统变成相 对笔直的单一河道[16],这大大减少了原有河道所能养育的动植物种类,降低了

生物多样性[17]。

科学和技术自从 17 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不但充分显示了它 的造福功能,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

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 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 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 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

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 摧残人的生命.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

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 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 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 同一个过程,一方是另一方的条件.即使只是为了造福人类,有时也难 免带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出了肥料,农药,目的

是造福人类,但肥料,农药使粮食,菜,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会浸染上 某些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 说是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而不可能 彻底消除它.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类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不同的阶 级,阶层,集团,国家,民族,每一个利益群体从根本上说都在维护和争取 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所以,人类历史上就充满了这样的 现象,即有些利益集团有时候会故意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危害人类的功 能去对付对方,指示或组织科学家制造出枪炮杀害人,制造出药物毒害 人.原子弹的发明成功,便是这一目的促成的结果.

科学界关于科学伦理的呼声很高,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人类的生 存和持续发展负责,在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时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 护人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功能,坚决克服和制止危害人类 的科学技术成果.

我以为要发展科学的造福功能,抑制其危害功能,除了从主观上不断加

强科学尤其是技术伦理的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 实现科学主题的转换.以往的科学,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的好奇,还是出 于有目的的自觉认识,其主题都是朝着启发技术和引导

技术的方向,帮助技术确定制定出有权威的国际性公约,严格审定和限制那些有 可能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科学技术对 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造福人类的利器

摘要:科学与技术在当今时代不仅发展迅猛,而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的关系也不断加强,并在工业运用方面结成一个体系,全方位拓展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也为其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供了更

加多元化的途径。科学—技术—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互动融合、循环往 复与加速转化的一体化系统。 当技术规则的完善远远滞后于技术手段 的发展时,科学技术的“非理性”因素就会急剧膨胀,人们对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的控制力也会随之减弱。 关键词:科技;“双刃剑”;忧思录;生态价值 一、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生产力”与“意识形态”

在 21 世纪的今天,“科技”可以说是世界范围使用频率非常高 的一个词语,国家及地区间的竞争更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竞争。经 过启蒙运动后二百多年的发展, 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极舒适、极丰裕、极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物质生活方式充分体现 了人类理性活动的巨大发展。“科技理性”成为具有天生合法性、合 理性的第一理性,并逐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是“科学”( 包括“基础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 与“技术”的合称,“科学”主要是认识论目的,用于探索和发现自 然、社会、人自身等未知领域的现象、本质及规律。基础理论科学与 应用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注重定性的理论探索,后者则注重定 向的应用性探索,与现实生活联系更紧。而“技术”是应用科学具体 化、物质化的表现,通过在生产活动中对科学的应用,以一种现实性 的力量体现出来。应该说,应用科学与技术具有相同的目的和价值导 向,即对规律的应用;所不同的是应用科学还处于应用性理论探索层

面,而技术则处于应用性物质实践层面,从应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 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纸上应用”到“手上应用”的转化过程。对 于科学技术的属性问题, 一直以来社会普遍强调和认可它的生产力属 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对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的充 分肯定。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需求的急剧增加,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 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上, 而对于科学技术的存在本身 却很少进行深入的反思。实际上,一味强调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调整统治方式、建立新的合法性基础的重要依 据, 当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变

量按其进步的逻辑决定社会发 展和运行轨迹,并为人们带来了更加殷实和舒适的物质生活时,人们 反抗的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弭。 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更加隐蔽的统 治工具和不可抗拒的宰制力量逐步侵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 并发 展出“科技理性”作为绝对至上的理性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 对科学技术持保守主义观点的人认为, 对科学技术的盲目信任和 依赖,必将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由机器来调控世界的未来,到那时, “技术系统再也不是按照行动着的主体的协调计划来运行,由科学、 技术、工业、军事和管理结成的自主发展的动力体系,将超越人的构 思,不受社会和人的制约和指挥,成了一个自然的过程”[1]。人的 主观意识将毫无意义,人们将不得不面对“用技术对抗技术”的无奈 境地。保守主义的观点似乎又过于悲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毫无 民主和自由可言,人类将受控于自己的创造物而无法解脱。这一观点

同自由主义观点其实具有相同的前提预设, 即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具 有重大的导向作用,所不同的是一个认为导向“天堂”,另一个认为 导向“地狱”。围绕科学技术的这两种争论都毫去例外地陷入了自己 预设的理想主义怪圈,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就 谈 将无法预见 “科 学技术”以外的其他可能性或出路,同时在不经意间也成了“技术统 治论”的帮凶,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也会随之加剧。

二、科学技术面临的生态难题

环境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论题叫“杰文斯悖论”,即“某种特定 资源的消耗和枯竭速度,会随着利用这种资源之技术的改进而加快, 因为技术改进会使以这种资源为原料的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 而价格 降低会进一步刺激人们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2]。这个论题其 实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所面临的生态难题, 本 想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可结果却大大加 剧了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那么,科学技术在生态问题上到底扮演着 何种角色?如果说它是 “理性” 那么又该如何解释它所带来的 的, “非 理性”的后果? 随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愈来愈 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在解决生态问题上的作用不再盲目乐观, 而是抱着 批判和反思的态度来看待“科学技术”。环境社会学家卡顿和邓拉普 认为, 生态问题的加剧归因于人们普遍遵循的 “人类例外范式” Human (

Exceptionalism Paradigm,简称 HEP),认为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 科学与文化的累计可以使进步无限延续下去, 并最终解决所有社

会问 题。这一假设直接导致一种错误的观点,即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 制增长,愈取愈得,从而否定了匮乏的可能性。面对“杰文斯悖论” 对“科学技术”的质疑,科技乐观者辩解道,所谓资源有限论和生态 危机加重论都是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静态观点, 这只是现阶段生产方 式和技术体系条件下出现的暂时的生态失稳现象,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一步发展,会开发出新的可利用资源,并推广使用新的廉价的 环保技术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一论点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否 定“临界自然资本的存在”,开发新的自然资源依然是对自然界的攫 取,只是从匮乏资源向相对丰富资源的转移,使用“可再生资源”也 并不意味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超出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和可再 生的能力范围, 依然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匮乏, 科学技术该如何回答 “维 持生物圈所必需的临界自然资本” 问题; 二是 “所谓的科技发展观” , 把资源与生态问题看作科技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 就是不顾自 然法则,不顾人类和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唯科技主义”的狭 隘发展观。这种观点将直接导致“先污染后治理”的合法化,使环境 问题非但不能有效缓解,反而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愈演愈烈。三 是“局部大于整体”的论断,科技的发展确实可以开发出经济有效的 环保技术,但从当前的世界形势看,这些技术的使用只能在局部范围 内解决某个具体的能源或环境问题,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范围生 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这其中有技术壁垒问题,有发达国家(或地

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污染转移问题,还有“片面技术化”导 致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良药,使用不当将 会造成无法预计的严重后果。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 强调: “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 尾声了,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对自然的危害和破坏——越来 越清晰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鼻子”[3]。对于科学技术应用 的风险性评估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

三、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1.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表现为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生存 和发展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而随着资本 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多地偏向于利用自然, 满足人们最直接、最大化的物质需要,而对于是否符合自然和社会发 展规律反而被忽略了, 这就直接导致人类生

产行为的盲目性和急功近 利化。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科技竞争”等口 号的感召下,各个国家无不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发展科学技术,似 乎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引领文明进步的方向, 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带给人 类光明美好的未来。科学技术已不只是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工具 和手段,而成了“生产力”本身,这就意味着发展科学技术就是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反之,就是逆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而行。

在人们大谈特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却有意或无意地 忽视了“生产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就是作为生产力的主体的 “人”。生产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能力,这个 能力体现在人的目的理性活动的客体化程度、使用技术手段的水平, 劳动强度与获得收益的比值,以及潜在的规则约束。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于人的目的理性活动的拓展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只是工具,无 法代替人类自主的理性思维,当它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一种独立自 主的“能力”的时候,就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机器伦理”与“人类伦 理”交锋的时候。 对科学技术规则的强调, 就是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纳入全人类共 同的利益和价值的考量表中, 就是要平衡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其它同 等重要的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生态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 循的价值原则,是一种基于关注所有生命形态和谐共生的价值形式, 它把人类视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与其它生命系统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生物共同体的和谐、健康、稳定、完整与统 一。生态价值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科 技发展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基础,就会朝着 有利于全人类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福祉方向发展, 而将可能造成的不 利后果降至最低。科学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物质生产领域,人类物质生 产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直接动力, 所以对科学技术进行

生态价值考量的同时, 也需要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进行相应的价值 考量,即这种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是否既符合人与社会的需要原则, 同时又符合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原则。当前,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工业 化国家已经开始了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以适应后工业化时代 的发展需要。 生态化生产方式应该说是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有机结 合,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进行的彻底的生态化改造,比起 开发和使用具体的环保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更加有效, 是从生产源头 截断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因此,

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可行性评估非 常重要,既要保证“它是一种高效率获取所需物质资料的技术,而且 是一种无公害技术; 是一种能对生产过程及其环境影响进行全程监控 的技术,即对生产与自然关系进行有效控制的复合技术,……它不仅 体现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还体现在对自然的建设能力”[4]。 也就是说,对于技术的评估,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要 全面考量它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综合价值。只有建立这样的技术 评估体系才能有效保障生态化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前面我们谈到,科学技术除了生产力的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 态属性,虽然在现代工业社会,这一意识形态表现得更为隐蔽和难以 察觉,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灌 输到民众的思想意识当中。 科学技术作为统治阶级赋予的具有合法地 位的意识形态, 不仅要人们相信它能解决任何问题, 还要他们感觉到: 不存在某种外在力量的压迫或意识形态的灌输, 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价

值判断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他们相信科学技术的无限力量,更相信科 学技术的缔造者和应用者——科技专家的无限力量, 他们的话就是金 科玉律,只有他们能带领人们走出危机,走向光明。所以,当出现某 一社会问题时,总会听到“专家论证”“专家预测”之类的话,他们 、 的话总是具有神圣的权威性和不可辩驳性,以至于他们认定的结果, 往往就是民众认定的科学的结果, 至于论证的过程—因为是科学—太 专业化和技术化,民众难以企及也就不会太在意了。但是在现实生活 当中,科学技术的论证结果有时会与民众的切身感受不相符合,以至 于他们不得不思索一个问题:究竟该相信科学技术,还是相信他们自 己的眼睛?在冲突的过程中,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质也从合法化外 衣下逐渐显现出来。 以生态案例为例, 来分析一下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态价值 的关系。前段时间有关环境事件的报道很多,其中很多事件都涉及到 科学技术对污染的评估与民众切身感受到的污染程度之间的差异。 一 则事件是说,民众普遍反映当地饮用水受到严重工业污染,因为当地 的癌症发病率在近几年明显升高, 但专家的检验报告却说, 水质合格, 达饮用水安全标准;另一则报道称,几个村民把漂浮在河面上的死鱼 烂虾背到乡镇府门口作为水污染的证据, 但却被告知无法证明那些死 鱼烂虾就是来自那条重污染的河流;还有一起事件,村民状告一家化 工企业排放有毒废水,造成许多村

民鱼塘里的鱼大量死亡,但专家却 说不能认定排放废水与鱼死亡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甚至通过技 术认定, 得出该化工厂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结论, 令人瞠目结舌。

另外一则案例可以说把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是 前些时候由几名自称具有科学良知的科学家所披露的全球气候变暖 的内幕,他们声称: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政府所大力宣传的二氧化碳 气体的超标排放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与全球性气候变暖之间根 本不存在必然性因果联系,太阳黑子的活动才是气候变暖的真正原 因。 政府不惜花大价钱扶持科学家群体来论证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起 决定性作用,就是纯粹的意识形态目的——引起全球性生态恐慌,使 某些政治家能利用环境问题来捞取政治资本。 科学作为政治的附庸上 演的这出闹剧让世界哗然。于是有学者站在民众立场上提出质疑:如 果科学技术走到了常识的对立面,如果看似精确、量化的数据却不能 客观公正地反映认识对象,那么科学技术是否还能称之为“真科学” [5]。 当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无限膨胀时, 生态价值将如何体现?原 本客观真实的价值标准因为政治的横加介入而蒙上了灰暗的国家意 识色彩。以平等、和谐、共生、统一为基础的生态价值观也因此遭到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严重践踏。 生态价值不再是人们平等共享的价 值权利,而沦为被少数人御用的政治工具。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不 但成就了“无声的统治的艺术” ,同时也造就了“沉默的大多数” 。绝 大多数民众实际上被阻挡在科学技术大门之外, 或者说被阻挡在所谓 的专家系统之外,科技符号仅仅是少数人掌握的密码,而普通大众只 有在门外等待技术专家为他们做出“意识形态化”的“解码” ,而无 权搭建起与科学技术直接对话的通路。科学技术变成了一种权力,科

学技术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信息传递的非对称性也造成了普通大众 制度性的弱势地位。在环境问题上,科学技术如果不淡出意识形态色 彩,不但会误导普通大众的生态价值观念,而且还会使环境问题愈演 愈烈。笔者在对环境事件的调研中深有感悟:仅仅依靠技术指标或者 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来判定环境污染状况,不仅对环境治理无益,而 且更加有害。

四、结论

对于如何协调好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需要多学科的共同 努力。就生产力方面来说,需要转变工业化生产方式,代之以生态化 生产方式来协调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就意识形态方面来说, 因为生态环境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就不能把做为社会

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排除在科学技术之外, 他们拥有对科学技术的开 发、进展、使用等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与否决权;科学技 术知识有必要走出专家世界的狭小范围,而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世 界,并与民众所能理解的生活常识进行平等对接和对话,要让他们感 到科学技术是常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而不是常识的对立面,或者仅仅 是一种“技术语言” ;此外,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应该成为独立运作 的部门, 工作其中的科学家共同体应该具备公正、 正义的 “科学精神” 和生态伦理道德,以全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为重,这样既能有 效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生态价值的基础性原

则) ,也能有效约束科学家自身的行为,同时还能引导全社会积极构 建健康和谐的生态生存理念和生态生活方式。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 中引入生态价值考量,对于科学技术本身、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发 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文九:《科技是一把双刃剑》1200字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是一把创新的钥匙,要合理掌握才能打开通向美好未来的大门。——题记

是什么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是科技。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才能矗立在世界的东方。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面临非常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同时面临美国和苏联两国超级大国的威胁,美苏不止一次用核武器恐吓中国。中国面临严重的核威胁,中国需要核武器保卫自己。中国首次核试验在1964年,中国是世界上第五掌握核武器技术的国家,在中国前面的4个国家是: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这些国家要么是世界超级大国,要么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困难远远大于其它核大国。中国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研制成功核武器,这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核武器研制成功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中国人为实现强国梦想作出的努力!如果中国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就,中国就很难称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许还要往后拖很多年。可以说,中国的“两弹一星”成就对此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科技是保护人类最坚固的盾牌,只有科技不断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的最爱了,在互联网上你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作用,不论你是何身份,你的发言权是一样的。网络还可以“千里传音”两个人一个天涯,一个海角,通过网络聊天,简直如近在咫尺,真是“天涯若比邻”;通过网络,你还可以了解到各方面的新闻,想了解什么就只要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你所要了解的信息就会自动呈现在你眼前,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程,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

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前进,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砸破无知与落后,同时也能伤害到人类。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有了电脑,人们不再用人脑去思考一些东西,因为只要利用   电脑就能办到;有了汽车,人们不再习惯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开车兜风;有了洗碗机,人们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忘记怎样洗碗。

科技的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忧的是它终有一天会让电脑代替人脑,机器代替双手,到时主宰这个世界的不再是我们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而是那些人类发明的机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由于人们对工业的需求,人类把地球上的能源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底洞,人类贪婪的索取着大自然的所有物,导致了地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这科技就是一把双利刃,既有利,也有弊,但谁也无法挡住历史的进程,而我们只能合理的掌握他,不断的去完善,让科技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鲜艳夺目。

科技以在改变生活,我们要用科技改变未来。

作文十:《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3400字

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从最开始的油灯蜡烛到现在的白炽灯、霓虹灯等;从最原始的采集狩猎到现在上街采购;从最原先的野外群居到现在的高楼大厦„„

科技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这里面包括了像在交通发面的提高与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的缩小,也使人与“外星人”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速度的提升也使在相同时间内,人们做的事情也越多。知识传播方面的进步,也是使越来越多的人能看上“书”,人的精神生活便进了很大的一步,生活质量也因此大大提高),具体一点: 科学发展使人们从古至今的梦想一一变成了现实,在远古社会中人们只能茹毛饮血,而现在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是何等的进步,没有科学发展,我们可以生活得这样舒服吗?原来,一点感冒,发烧都可以要了人的命,而现在的医学都已经可以到起死回生的地步了。原来“人到七十古来稀”,现在活到一百岁也不稀奇,这难道不是科技发展的功劳吗?汽车与飞机,火车与轮船在远古时期简单无法想像,几公里的路就是远整,而现在,地球就如同一个小村庄一样,随时可以转个遍。

人的思想观念在进步,有了时间观念,情感观念;并且不再封建迷信,发展完全现实主义观,每一字每一句都追求真理等。大家都会独立思考,大家都会反思,我们的思想彻底的胜过了“原来的我们”。

这是人类在发展,这是社会在发展,这也是人类在一步一步地控制世界,是人类在一步一步的统治自然。即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

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

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

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

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

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每个国家都流传着自己的神话,是何等的美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名著,流传至今仍不朽;每个国家都遗留着经典的名画,是何等的珍贵。而科学的发展把一切都变成历史,永远也不会再有美丽的传说;因为有了现实。永远也不会有好的名著,因为没有了浪漫。永远也不会有名画,因为城市不是风景。

古时候,人们对着月亮,会想到嫦娥,会想到玉兔,会想到远方的亲人。现在人们对着同样皎洁的月亮,想到的是一个满身小洞的石球和如何把它利用起来。好像我们的心早已被盖上了一层冷冷的膜,早已没有了感情,只是填满了利益一样,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并不是完全是这样,也不想这样,人是有感情的嘛!但社会的进步正在让我们不得不慢慢变成这样。的确, 科学发展把人们带入了理智的时代,人们不会再盲目迷信,而是去追求真理。没有科学发展,我们还认为天圆地方;没有科学发展,我们还认为天上就是天堂,地下就是地狱。科学使我们更了解我们所处的地方。但他让我们丢失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纯真和可爱。

正如上面所讲,人的思想观在进步的同时也在退步。

我们现在除了提到“和平发展”之外,最经常提到的就是“环境污染”。当然它是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弊端之一。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现象,简称污染。具体来说就是,有害物质或有害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扩散、迁移、转化,并跟生态体统的诸要素发生作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大的板块可有三个: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现在的环境污染情况已是很不理想,打一个比方: 如果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污水,整杯水就无法饮用。环境污染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是指由于人为因素使有害有毒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造成损害,使它们的构成和状态发生变化,从而破坏和干扰人类的正常生活。而且,正如前面所讲,环境的污染会扩散到其他各个生物领域中去,造成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导致一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也使越来越多的生物被冠上濒临灭绝的称号。不仅对其他生物是一种威胁,对人类本身也是。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国,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

国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20世纪整个国际社会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也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白色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还有如大气中颗粒物和废气含量的增加,使人无法及时呼吸到清新空气,危及自身健康,也会腐蚀材料,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等,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实在是太多了,说不完。

最后一点可以概括为:战争问题。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武力手段来“说服”其他国家,所以战争主要比的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的强弱是根据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来评定的,

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让人闻风丧胆的高科技武器被发明了出来,如:原子弹,氢弹,生物武器等。它们由于威力实在是太猛了,正在把这个由人类辛辛苦苦构建而成的世界连同人类推到了悬崖边上。

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附”。 一项新技术的发明,一方面可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也可能伤害生灵。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了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利用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