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精彩演讲 > 《红色阅读读后感》1200字 红色阅读读后感600字

《红色阅读读后感》1200字 红色阅读读后感600字

时间:2019-10-09 09:22:23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红色阅读读后感》1200字

红色经典阅读读后感

利用寒假在家的时间读了红色经典阅读,主要是读了第一部分的经典理论的《共产党宣言》和《论持久战》。

读了这些感悟了不少道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理想确实令后来者鼓足勇气大步向前,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共产党人付出自己的一切去完成这历史的使命,人民的愿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现在除了中国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水平不高,所以形势不容乐观。此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着几次科技革命使得经济飞跃,国力增强,对社会主义国家虎视眈眈。美国对越南等国家进行过掠夺,如今又以拥有大规模核武器为理由对朝鲜进行威胁,所以社会主义的崛起,每个共产党人都有莫大的责任。

现在主导世界潮流的是资产阶级,它推翻了以往封建统治的阶级。《共产党宣言》里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不可否认它在历史舞台的作用,但它也是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制度。它本身及存在一个矛盾,是广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只有充分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社会才有根本的发展。而共产党就是代表广大工农阶级的根本的利益。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适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四代领导人一直脚踏实地的按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目前国力大大增强,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强劲的一员。当然这期间也经历了不少沉重的历史教训,都能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总结经验,突破创新。身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样的好机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自己。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特殊又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抗战十个月后就科学的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将属于中国。它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十个月以来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两种主要错误观点“亡国论”和“速胜论”。 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这些与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完全对应,足见毛主席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

《论持久战》中有这样一句话“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我觉得对于我们现在还是很有道理的,前者可用于与对手的竞争之间,后者用于对自己的磨炼和能力的提升。如果我们真的能这样做,不断充实自己,我们就能很好的立足于社会。现在的社会和当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通过自己的努力报效祖国,为社会做贡献。

作文二:《红色经典阅读《保卫延安》读后感》600字

《保卫延安》读后感

——红色经典阅读  葛锦一    寒假,我有幸在图书馆借到了《保卫延安》这部红色经典阅读。本书深刻地描写了周大勇、卫毅、张培等角色浴血奋战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要数“年轻的老革命”周大勇了,他既担负着指挥员的职责,也是一个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一个铁骨铮铮的兵。周大勇面对敌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冒险精神意志;面对危险,迸发出了扑腾腾的年轻阳刚之气。在战火纷飞的时候,他带领独立营强渡黄河;在阵营失守的时候,他誓死保卫延安!他在我们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形象。

虽说本书叫做《保卫延安》,可整本书除延安外,还写了蟠龙镇、陇东高原、九里山等战役区。在这些战役中,战士们都用坚定的信念与毅力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嚣张无比的气焰,然后再次坚持不懈的向延安进军,最终保卫住了阵地延安。

整本书描写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下,终于夺回了延安,生动地写出了红军战士敢于流血奋斗拼搏精神,读完全书之后,我心中感慨万千——在学习生活中的我们呢?难道就应该坐享其成吗?

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不一定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奔赴战场,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算为国家做贡献。

1.每天上学佩戴好红领巾,要知道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也是用革命先辈的心血换来的呀!

2.诚实守信,要讲公德。

3.爱惜粮食,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的一滴汗。

4.团结同学,爱国从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

我们不仅应该学习革命功臣的智慧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吸取历史的教训,还要好好珍惜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之后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文三:《阅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读后感》700字

阅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读后感

——阆中市玉台中心校  蒲世源

2011年暑假,我阅读了著名的红色经典读物——《青春之歌》,它是一部充满理想、激情昂扬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它感染、激励、熏陶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青春之歌》的故事,弘扬了革命先烈们的爱国热情,更让我们懂得了今天优越生活的来之不易。 故事的主角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她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把林道静辛辛苦苦拉扯大,可是她父亲却执意要她嫁给一个国民党军官。林道静不愿意嫁给国民党军人,就趁着父亲不注意,逃了出来,在一个乡村当上了小学教师。后来村里来了一群参加革命的热血青年,他们和林道静十分谈得来,渐渐地把林道静领上了革命的道路,林道静感到革命的力量像把她心中的火点燃了一样,内心十分激动。不幸的是,一天晚上林道静在发革命传单时,被敌人抓住关进了监狱。在狱中,林道静认识了革命党员林红和小红,虽然林红大姐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是她仍然坚强不屈,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丁点儿情报。林红大姐姐在狱中跟林道静讲了许许多多革命道理,让林道静和小红懂得了很多。一天,林红又要被敌人抓去,这一次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斗争了。林红大姐在走之前,把梳子和毛衣留给了小红和林道静,嘱咐她们:“将革命进行到底!”然后英勇就义了。林红大姐的牺牲让林道静十分伤心、痛苦,并决心要投身革命。当她被放出来之后,认识了一名叫江华的革命领导人,从此加入了革命组织,并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革命事业。她心里坚信着这一句话“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句话一直鼓舞着她与敌

人顽强斗争。

读完了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分。让我深深懂得了要不是这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弘扬这种爱国精神,让学生了解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要学好知识,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作文四:《红色经典读后感》700字

更多读后感作文

咱铁头能行!

读《小铁头夺马南征记》有感

在冀南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有一个叫铁头的男孩。他有个双眼皮、大眼睛、圆脸盘,薄嘴唇,年纪才十四五岁。他天天盼望着加入八路军当骑兵,拿着马刀,骑着大马,在战场上与骑兵一起拼杀日本鬼子。在一次送情报的过程中,凭自己的智慧与勇敢,小铁头赤手空拳夺过了日军中队长的大洋马,参加了八路军,加入骑兵;在李指导员的精心培育下,很快成为一名英勇的八路军骑兵战士。

铁头和其他战士一起抓汉奸、杀鬼子、攻城池,屡立战功,使他在战火中、马背上迅速成长。赶走日本鬼子以后,他又骑着大洋马随着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一起夜渡黄河,向南挺进,继续为解放事业做贡献。

这是红色经典《小铁头夺马南征记》描述的精彩故事。看完这本书,我被小铁头大智大勇彻底征服了,仿佛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看见许许多多像铁头的一样拥有强烈爱国之心的革命先辈;为了赶走侵略者,创建新中国,无论多少困难摆在眼前,他们都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们对敌人充满着仇恨,但对自己的亲人同胞都充满热爱。如机智勇敢的小嘎子,临危不惧的王二小,英勇善战的小飞虎队他们都跟铁头一样小小年纪,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年代勇敢地打击敌人,保卫国家。正是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幸福的阳光下成长;虽然不能体验当时的情境,但应该多阅读一些像《小铁头夺马南征记》的红色经典了解历史,亲近英雄,思考责任,真正了解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一角的含义,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排除万难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多做贡献。

作文五:《红色之旅读后感》800字

红色之旅读后感

坐在窗前,回想起这几天看过的《红色之旅》,我受益非浅。跨越时间和空间我来到那火热的革命年代,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了解了党的生日、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还有那12个印记着红色的史迹的革命圣地„„

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这里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从这里,我了解到少年毛泽东是个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好多农活和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堂里,毛泽东的一个同学黑伢子,因为家里穷中午饭都吃不上。毛泽东知道后,就立刻帮助他,带饭和黑伢子一起吃。所以,我要像毛泽东那样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积极进取。在家里,我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在学校,如果同学有困难,我要伸出援助之手去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人世间的真情。我想,我更应该学习毛泽东从小立大志,刻苦学习。

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这里有许许多多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他们不怕敌人严刑拷打,大义凛然,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而又光辉的篇章。当看到坚贞不屈的刘胡兰、宁死不屈的江竹筠、大义凛然的许晓轩„„我都伤心地哭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想想自己在平时一遇到什么困难就当“逃兵”,真是羞愧极了。面对困难,看看这些英雄,再看看自己,这么一对比,我才发现自己真是个“胆小鬼”。不过,在学习了他们的精神之后,我现在一定要像他们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自己勇敢的去面对和解决,不再害怕和胆小了。当感觉自己不能坚持的时候,就去想想他们,给自己增加信心,多赢得一点动力,这样我相信什么困难也吓不倒我了。

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历史的记载告诉我们,有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啊,没有革命先辈同敌人不屈不扰的战斗,哪有我们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这一代人繁荣昌盛的生活?哪里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欢声笑语?而我在幸福之中,竟不知珍惜。平日里,不合口味的饭菜不吃,想买的玩具父母不买就大吵大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在红色之旅中,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作文六:《红色故事读后感6》1400字

红色故事读后感

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迎来了她90岁的华诞。

蓦然回首,九十年的烽火历程,九十年的风风雨雨,九十年的辉煌业绩,怎么也忘不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忘不了1921年的7月,忘不了嘉兴南湖的那只游船,忘不了南昌起义第一枪,忘不了井冈星火可以燎原,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九十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九十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伟业辉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早已成了不辩的真理,响彻九州大地。

血沃中原肥劲草,正是那浓得呛人的血腥,浇灌了幸福之花;长夜难眠赤县天,正是那厚重得剌不破、掀不动的黑暗孕育出了如此妖娆的黎明,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伟大的名字和伟大的时刻,将永远仰视井岗山、遵义城,雪山和草地以及延河边巍巍的宝塔和韶山喷薄的日出,心中将永远珍藏朱老总的扁担和沂蒙山红嫂的乳香;永远珍藏方志敏的最后一笔党费,和江姐离开渣滓洞赴刑场时的微笑;永远珍藏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和从白区发出的无线电的嘀嘀声。

那座经受了数百年风雨的城楼与一位伟人浓重的湖南口音相结合,演奏出人世间最伟大、最美好的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寥寥几字,是汉文字自发明以来最伟大的组合,从东北漠河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阿拉山口,从中原大地到喜马拉雅,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如波涛汹涌,火山爆发,中国从没有经历过如此巨大的幸福,华夏儿女,从没有流淌过那么多喜悦的泪水。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争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没有留下名字,他们没有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

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用血与火熔铸的铁锤、银镰砸碎旧世界的机器,铲平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在战争年代里的每一天,都会为每时每刻发生在战士身上的故事感动着。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刘胡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为了中

国人民的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无怨无悔地奋勇向前。我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我以生在这样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

作文七:《《红色经典》读后感》2600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红色经典》读后感

张翔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创建了新中国的老一辈革命家从一开始就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他们不准备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词条。毛泽东主张中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能照抄苏联城市暴动武装起义的做法,这个方针促使革命取得了成功。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创造了改革开放的奇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认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最辉煌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它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有效实施,都是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其次,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

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实现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赵智奎在一次学术调研中发现:在中国最具增长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浙江省,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欢迎并支持完善中共党组织,因为他们琢磨出了“有党组织,员工会更团结,企业会更稳定”的规律。一些民营企业党组织还自发设立纪委。“这样的新事物,大概连马克思本人都无法预见,”赵智奎说,“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和研究恰恰也走了一条独特的创新道路。”

赵智奎说,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初进入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中国化道路:从成立中国共产党到建立新中国,从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建设到开启改革开放之门,再到逐步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指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形态”、“学术形态”和“大众形态”。无论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之指导思想的政治形态,还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学术形态,在实践上最终都只有落脚到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大众所掌握的

大众形态,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果只是作为意识形态停留在报告文献中,或者只是作为专家学者的专利停留在书斋里,而没有真正被大众所掌握,那就疏离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的大众本性。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从总体和根本意义上来讲,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检验这种满足程度的最好尺度,就是这种理论的大众化程度。马克思主义走的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发挥其理论实效,就必须使其基本价值反映大众世俗生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还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就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关注大众感性的世俗生活,关心大众的物质利益诉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也只有切实走近大众世俗生活世界,关注大众切身物质利益问题,才能疏导大众情绪,赢得大众认同,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增强其感染力。

作文八:《红色往事读后感》500字

红色往事:

最近我读了一本《红色往事:镌刻在党旗上的保密故事》的书,看完这些革命先辈为严守党的秘密不惜牺牲一切的保密故事后,我深深的被书中所描述的壮烈场景所震撼。他们的故事令我感动,他们为了心中的信念,不惜在敌人的狱中忍受各种酷刑而严守党的机密。不惜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用这些才换来的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抱着一腔热血染山河的崇高信念,以血肉之躯铸起了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在革命烈士的心中,党的事业,革命的理想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他们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不能舍弃革命事业。其中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王全斌的一片丹心。

中华大地,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正是他们用殷红的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我们纪念革命先烈,就是要永远不忘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永远不忘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永远不忘他们的遗志和追求那些岁月尽管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这些英雄的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多读读革命烈士的故事,感受一下,当时的生活,是多么地艰苦,而解放军叔叔是多么的勇敢、坚强,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品质,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作文九:《红色读物读后感》800字

读《少年毛泽东》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少年毛泽东》。

毛泽东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领袖,是他领导着我们中国人从被帝

国主义列强的侵华战争。可是是你们知道毛主席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么,而

毛主席又是在什么环境中成长么?

毛泽东他那时是在韶山上的一个小山村出生的,他长大以后人们觉得他顽

皮,就叫他石伢子。石伢子觉得自己该上学了,一天就鼓足勇气对爸爸说:“我想上学!”爸爸便把他送进了学堂。出于考虑找来一个识文断句的老先生个他起了个学名:毛泽东。有了学名男伢子要有个表字为“润之”。学了几个月便受不了老先生的蜗牛爬树式的教学进度。从在家帮爸爸耕地的空隙把学过的课文背了下来。自己把课文全部一点一点的学完了并背了下来,显示出了他出色的记忆力。

一次,在一个秋天丰收的下午,毛泽东正在山下放牛,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突然想起晒在家门前场上的稻谷,就赶着牛急急忙忙地往家赶。走到毛四阿婆屋前,看见毛四阿婆一个人在收稻谷,眼看稻谷就要被大雨淋湿了,毛泽东赶紧帮着毛四阿婆收稻谷。他收完阿婆家的稻谷,自己家的稻谷早被淋湿了,结果回去后被父亲责骂了一顿。

毛泽东宁愿自己家的稻谷被淋湿,也不要让别人家的稻谷被淋湿。这种关心

穷苦人的品质多么高尚!我以后一定处处以毛泽东为榜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

到了毛泽东18岁的时候他考上了长沙专门为韶山所建的一所学校,并在那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决心鼓动同学们剪掉了辫子。又过了几年毛泽东又去当了兵,没过半年又回来了。毛泽东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在私塾里就四处借书看,到了长沙还是在图书馆一看就是好长时间。不久毛泽东入了新成立的“新民学会”并是“一师”学友会“文牍”。

不久其中的会员之一罗章龙赴日本学习。这是毛泽东特写七言古诗为罗章龙

送行。

这就是毛泽东毛主席的少年时光,那时贫穷与现代社会相比,毛主席从一个

小山村,从不识字到了领导中国人站了起来,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在世界上站稳了脚。啊,让我们学习毛主席那勤学好读的优良品质吧!

作文十:《红色经典读后感》900字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七(13)班杜顾安泽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举世震惊的屠杀血染了南京。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日军以各种方式残忍屠杀,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平均12秒就有一条生命殒丧于日军的暴行。

在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中,张纯如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及其详细地记录了日本军队地种种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十分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人的凶残本性。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还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

这本书不仅写了日本军队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全书还从日本士兵,日本军官为什么脱离人类基础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藐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本性原因。

在书的最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最终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最近日本发生了一件令全中国人都感到愤怒的恶劣事件:2017年1月12日,赴日旅行的网友描述,在其居住的东京APA酒店客房中,放置大量由该酒店集团CEO所写的右翼书籍。书里多次强调否认南京大屠杀和韩国慰安妇的存在,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政府为指控日本军队犯下滔天罪行的假证据,并称“所谓日本犯下的罪行,是美国为投下原子弹而编造的谎言”。

看完这本十分悲壮的书,又听到了这件令人愤怒的事,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中间那些恐怖而血腥的画面和行为让我难以忘怀。让我一瞬间醒悟了,让我对日本人以及日本这个发展的国度所存有的最后一点好感也瞬间幻灭了。也让我对日本有了一种极度的厌恶,更对他们对待南京大屠杀以及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上隐瞒事实,绝不道歉的态度而感到愤怒。 中国人民并不需要日本政府为中国人民做多大的贡献,仅仅需要日本政府对日本军队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真心诚恳地道一个歉,尊重历史,不再隐瞒事实,尊重中国人民及中国的领土主权。难得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一点都办不到吗?

灾难历史再一次提醒人们,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民族伤痛决不能重演。屠杀的伤痛不能忘记,将那惨绝人寰的一幕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