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应用文范文 > 《高效课堂读后感》1000字_高效课堂22条读后感

《高效课堂读后感》1000字_高效课堂22条读后感

时间:2019-10-01 09:20:2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高效课堂读后感》1000字

高效课堂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范军

从我第一次步入课堂就对知识有着迫切的渴望,但是由于我的老师一直不能用钥匙帮我打开知识的海洋大门,所以学习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将来能有一个好的生活!于是求学的生涯无比枯燥乏味。

终于有一天,我踏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个岗位玩笑般的居然是老师,在我应聘的时候我就说过一句我几年来一直想推行的一个理念,那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觉得乏味无趣,进而使得学习过程生动活泼。老师教学也就轻松很多!我的这个想法也正符合了领导的思想:“发掘学生的内驱力”。然而对于我这个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毛头小子,却不知道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

曾经有很多智者都告诉我们,在你迷茫的时候多看看书,在你无助的时候多看看书!于是我决定多读几本书,用名人的经验来解决我现在面临的问题!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需要教师的课上的有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心情去思考,学习!是啊,在我这一年半的教学当中,我何时这样去设计一节课了呢?那就何谈学生能有好的状态和学习的高涨情绪!想到这里感觉这一年的教学似乎有些失败,现在学校正在大力倡导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那么对于问题的设计需要精心设计,应该想到学生能够想到的所有问题,但是对于初

来乍到的我简直太难了,我也试着用了一些这样的方案,例如,在高一第二学期的时候,我讲了一节《功》的公开课,在那次课上,我精心设计了一些题目,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我把题目设置的层层深入,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看到问题后的积极程度绝非平时所能及的!这可能就是一堂课的魅力吧!从那堂课上我吸取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于问题设计的心得:那就是用问题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问题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另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对于高中知识来说就比较乏味,没有初中物理结合实际的多一些,理论性强了许多!那么这个时候学生最容易丧失学习的激情。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一位老教师的话说“忽悠着他们学”。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关于物理有趣实验视频信息的网站,提供给学生一些有趣物理方面的书,另外可以在课堂之余让学生看一些当代社会中物理现象的影像等等,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之,不论利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对探索学习始终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的重担不容忽视,从现在开始充实自己,让自己先强大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才能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作文二:《《高效课堂》读后感》2500字

《高效课堂》读后感

匆匆看完了《高效课堂》这本书,虽然没有仔细研究,也颇有点感受,作文之读后感:《高效课堂》读后感。文中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更需要我们深思,在深思中实践,实践中反思。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说作文教学,往往都是过于生硬,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就要着眼于教学的情境设置。我在发散性思维教学的课堂里,就以猜谜游戏的形式导入,以画画的形式激发思维,学生不仅喜欢,而且乐学。这样就能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合理组织,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从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丰富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基本而又灵活的教学方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放任自流,而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当完成的任务,以引导讨论顺利、有效的进行。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之一,可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 1、学语文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择为合作者。2、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

3、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4、合作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5、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自己要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组员,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请教者,有时是“志同道合”者、有时是辩论对手,有时是发言的主角、有时是观众和听众。6、合作学习有合作探究、也有竞争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竞争后的荣誉。  三、巧设问题,激发探究欲望。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变得有效呢?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突破口,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已开始进行思维训练,此时引导他们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理解,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其次,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又要把握“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防止出现因提问简单而使学生没有兴趣或因提问过难而使学生丧失信心的受抑现象,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第三,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理念,以营造心理安全的环境。有时学生的答案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这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能迅速、准确地摸清学生回答出错的思维过程,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教学资源。第四,有效提问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提问的技巧。一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让课堂中的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二是要学会等待。一个问题提出后,最好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

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保持倾听的耐心。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怎样把“探究性学习”渗透语文学科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自主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的思维方式去发现、研究语文课本、语文课外知识、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等语文现象、语文问题,掌握语文规律,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和素养,在生活中学语文,并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值得语文老师深思的。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问题提出来了,怎样思索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探索的又一个内容。语文现象丰富多彩,语文问题千差万别,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也是各有千秋。因此,允许每个学生找到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异彩纷呈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是符合问题要求的答案都应该亮分,而且应该给新颖别致、富有创新的答案亮满分。 总之,只有生动的教学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挖掘,去掌握,去开拓,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如鱼得水,又鱼水交融起来。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学是一种工作,把“学”教好则是一份责任。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已不应该是现任教师的上策。“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改革之风,才是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把自己的视线和孩子的视线从平行变成相交,汇集到同一个点上,让教与学更轻松、更高效。

作文三:《高效课堂读后感》2300字

“和谐课堂”的建构是为高效课堂的基石

——读刘金玉老师的《高效课堂八讲》之第一讲

仓前中心小学 章苏琴 作为一名处于一线的小学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是我孜孜以求的。近日阅读刘金玉老师的《高效课堂八讲》这本书,非常受到启发,在本文中我将阅读其第一讲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读完第一讲我试图做了这样一个小结:“和谐课堂”的建构是为高效课堂的基石。那么如何来夯实这个基础,刘老师提出了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和谐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八种关系,紧紧围绕“„和谐课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体现了教育要尊重、唤醒、服务于学生的理念”这个“‘和谐课堂’的本质特征”来阐述。以下就这八种关系分而述之:

①人与人的关系。在这里刘老师从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当是“教师‘先师后友,亦师亦友’、学生‘先生后友,亦生亦友’”,对于此我是极其赞同的,也一直为之努力,不过未曾如刘老师这般概括经典,我之差距可窥一斑。关于生生关系刘老师认为“最为重要就是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培尖补差策略,实施因材施教,达到水涨船高,通常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在这里我们要理解优生与差生的关系是从教师这个角度出发的,探讨的是教师如何对待优生与差生的问题。刘老师进一步阐述,认为“真正的培尖策略是‘师培不如自培’”,其具体的做法为四个方面八个字“相信,解放,引导,激励”。认为“补差不如防差”。具体做法是“两个‘关注’和两个‘优’”,“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和“关注学生的问题”与“优待差生”和“差生优先”两种策略。尤其在优待差生这个策略中提出了“四个均衡”,均衡“分班、分师、分组、分座”,关于这一点我想刘老师是有感而发的,值得我们学校的管理者引起深思。

在这一点上我发现刘老师直截了当的提出“差生”与“尖子生”这两个概念,当时我读到时颇有些意外。我记得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理论界一直很忌讳提到“差生”这个概念,后来改头换面称之为“后进生”,遮遮掩掩,玩弄文字游戏,其实还不是一码事。实际上我们一线教师不应该对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或群体应该怎样来命名而斤斤计较,我们所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刘老师在这里是耿直的,也是真知灼见,发人深省的。

②教与学的关系。刘老师的观点是“教不是传道,也不是授业,更不是解惑”,“教乃导也”。“学乃是自动、自觉、自主的行为”。尽管在此处刘老师讲得比较简略,但就这个观点而言,刘老师说得也是比较坚决的,可见这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应当对我们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另外,刘老师说得简略就意味着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更大,他讲的是原则,而具体的实施则是因人而异,不尽相同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③人与本的关系。在这个方面,刘老师认为“本”是课本,是教材,教师要把握“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的理念。我仔细阅读了刘老师关于他的这个观点的说明,认为刘老师在这个地方讲得有些笼统。在我看来,这个“本”当时指“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对学科的系统把握。学生唯有经历知识体系的建构,唯有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学会。我们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这个,把教材教的日趋支离而不自知。如果学生建立了“知识体系”主动探究当、自主学习当不是一句空话。关于此我们同样可以参看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经验,他就是让学生画“语文知识树”,首先让学生系统把握学科,然后查漏补缺,或者让老师教会,或者自己学会。

④现代教学设备与传统教学设备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刘老师认为“一定要做到‘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求有效,不求形式’,千万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同样刘老师只是简略的讲了个原则,这个原则容易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如何把握分寸则是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了。

至于刘老师阐述的另外四个关系⑤减负与增效的关系;⑥文明规范与个性张扬的关系;⑦动起来与静下来的关系;⑧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同样也颇多真知灼见,在此我不一一赘述。另外,刘老师也说“实际上,课堂中的关系有很多,决非只有这七种,譬如还有课前、课上、课后的关系,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间的关系,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关系,教学进度快与慢的关系,教学内容多与少的关系,等等。”的确如此,课堂是一个系统,要厘清诸多关系,既要宏观上把握大局,又要微观上深入细部,非常的不容易,但是虽然困难,我们也只有迎难而上,课堂是我们老师的阵地,战场,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学习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时也需要甄别,没有完美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原则的教学策略。这是我这几年学习的经验。我早年读书常常去寻求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作者写的越详细越好,甚至希望有一步一步的具体的实施方案与细则,然后拿来用,但是总是不能取得期望的效果,可谓东施效颦。后来才发现,是我的学习方法错了,而且错的很厉害。所以我现在在学习之前往往先思考自己需要什么,然后再阅读,甚至是一次浏览几本书,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记下书的页码,浏览完后再来详细的阅读思考记下的地方。也正是这种习惯,在这个体会文章里我选择了只拿这本书的一个章节来做个报告。

幸而刘老师的这本书是朴素的,所谓“大朴不雕”,也正是由于这个,才显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也正由于这个使我阅读后颇有收获。说实话,现在让我阅读一些理论专著已经觉得颇有咬不动的感觉,真正的去读懂、去研究这些理论专著,取得一些收获真是有些吃力。幸而刘老师也曾经是一线的教师,明白我们的老底子,因此颇有些读得懂的感觉。

作文四:《高效课堂读后感》2000字

高效课堂读后感

篇一:高效课堂>读后感

读了这本由六十七位老师的心得结晶所编成的“高效课堂”,萦绕在我脑海中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对于高效的课堂,有许多种看法,以下列举几种:

其一、所谓高效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它们的共同点: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目标才能算实现。

那这六十七位老师又是怎样做到的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

如一年级《七巧板》中,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统计(奥运主题)》中,通过几段奥运精彩回放,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氛围。

二、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反思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基本性质。”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中,教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摇一摇、想一想这些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充分体现探索的快乐。

三、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和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彻底解决它。如《学校里的数学问题》一课中,学生在熟悉的校园里,研究食堂赢利的问题,学校提供纯净水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这样的教学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

了非常开放的空间。

要使一堂课真正地做到高效,要能象我们眼中的教育家霍懋征一样,具有“真爱、真功、真实”的品质。努力做到“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教育改革方针。

篇二:高效课堂读后感

李俊霞

假期里,读了《走向高效课堂》以后,我的心情经历了几次变化,首先是向往,渴望,渴望自己也能这么给学生上课,渴望自己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会了知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各种能力,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渴望自己的课堂真正能实现和达到学生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得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然后是反思,反思自己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反思今后的课堂教学该怎么做!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自己必需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总是老一套,也要有自己的创新。

3、培养和锻炼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比你想的要做的好。

4、>培训好小组长,让他带领其他小组成员一起搞好课上讨论和展示;让他检查好本组完成作业和背诵情况。

5、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竞争。

6、自己要多总结多反思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篇三:高效课堂读后感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深知:1.课堂是学堂,是学生的,不是教堂。课堂上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主。如果学生只当听众,而没有参与,学生不可能学到东西。2.课贵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效率,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我就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相互研究。只有投入了,有了真正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发展。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我没有提示,没有揭示,没有暗示,只是巡视、观察、思考,目的就是发现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的问题,从而使课堂变得真实而有效。3.老师的语言不要过多,过多的语言就可能束缚学生,捆住学生,压住学生,不利于学生思维和真正自我的发展。4.学

生不先学习,教师就不出场。只有学生动脑了,才会发现哪些不会,教才有的放矢。5.要想使课堂高效,必须全过程让学生高度紧张,学生在紧张的课堂中就不会开小差,不容易分散注意力。6.在课堂上以变应变,随机应变,一切从学生的变化出发,一切从学生出现的问题出发,一切从学生真正的需要出发,这样的变才变得其所,变得恰到好处。所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时一节课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们的课堂就是学生的演场,教师只有做导演,才能保证学生全过程“表演”和“表现”;教师只有做导演,为学生的学习而导,为学生的发展而导,才能真正将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

作文五:《高效课堂读后感》1000字

篇一:高效课堂读后感    读了这本由六十七位老师的心得结晶所编成的“高效课堂”,萦绕在我脑海中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对于高效的课堂,有许多种看法,以下列举几种:    其一、所谓高效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它们的共同点: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目标才能算实现。    那这六十七位老师又是怎样做到的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    如一年级《七巧板》中,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统计(奥运主题)》中,通过几段奥运精彩回放,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氛围。    二、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反思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基本性质。”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中,教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摇一摇、想一想这些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充分体现探索的快乐。    三、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和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彻底解决它。如《学校里的数学问题》一课中,学生在熟悉的校园里,研究食堂赢利的问题,学校提供纯净水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这样的教学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非常开放的空间。    要使一堂课真正地做到高效,要能象我们眼中的教育家霍懋征一样,具有“真爱、真功、真实”的品质。努力做到“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教育改革方针。

作文六:《高效课堂读后感》1500字

高效课堂读后感

读完《教改之路,永无止境》的内容,我感受颇深,这套理论非常精辟,但我认为任何一套理论的实施都需要其他条件作为辅助,就好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法律的支撑一样。下面我就针对实际述说一下我对这套理论的个人看法。

首先是高效课堂,文中提到高效课堂是有模式可循,它是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分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信仰学生”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作为一名新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我没有任何经验,所以这个学期的感觉就是手忙脚乱,虽然每天自己都很努力,认真地批改作业,想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并学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尽管如此,我认为我爱这份工作,我爱孩子们,虽然有的孩子学习不好,但每次见到他们,他们都会很亲切的叫一声老师,每次想起这些孩子我心里都会有一份愧疚,怎样才能让他们学好?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也是我一直想努力做的。这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给我指明了方向。在7-8月份培训期间,就有好多老师都讲到高效课堂,我也特别想让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把课堂还给孩子们,但半个学年下来,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我的课堂远远不到高效,开学的第一天我对班级孩子们进行分组,本来想让每一节课都通过小组合作

来学习,前面也提到高效课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的,但事实上理论与实践这是有一定差距的,就像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过渡时期一样,教育上的变革也需要一定的过渡时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在这个适应期内学生的成绩也许不会有太大进展,如果此时还是以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或老师的话我相信课改会大大折扣,没办法真正的实行起来。曾经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甲从小学到大学学习都非常优秀,老师一直在同学面前说:“你们要向甲学习”,而另外一个学生乙则学习很差老师则对同学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向乙学习”。十年以后同学聚会,那个优秀的同学骑着自行车去参加聚会,而另一个学习不好的同学却开着豪车参加聚会,这时老师却说:“你们都要向乙同学学习”。这个故事充分说明成绩的好坏与孩子的发展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有的孩子当时学习不好是因为大脑在那个时期还没开窍。教育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那就是教师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等待那一刻的恍然大悟。在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我听到更多的是,一旦小组合作学生就乱成一团,一发不可收拾,我一直在想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我分析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形成习惯没有养成,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没有纪律意识,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尊重,上课应该怎么回答问题,所以我认为第一步是养成行为习惯,接下来就是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

体制,我认为评价体制非常重要,特别是现在的教师不允许打骂、变相体罚的情况下,有好多教师包括我不知道在这种形式下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学生,如果有一套健全的评价体系,一个班级的面貌会焕然一新。说到底评价体制与形成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课堂才能达到高效。

其次是生本教育,为学生好而设计的教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美国的一支游泳队,在获得冠军之后兴奋的把教练扔进游泳池里,这时他们才发现教练根本不会游泳,这个例子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特别是对于我这个新生力量来说,我的课堂达不到艺术性,那么怎么样在那现在的情况下还能教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呢?这也是我一直深思的。

接下来就是自然生成,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性而为,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既然要顺着自然,就应该知道孩子处于一个什么自然的状态下,接下来我们才能做到顺着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拔苗助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时刻关注他们所处的状态。

总之要完成一次教育的改革,要达到高效,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任重而道远。努力吧,只要努力我相信没有做不成的事。

作文七:《《高效课堂》读后感》2500字

[《高效课堂》读后感]

匆匆看完了《高效课堂》这本书,虽然没有仔细研究,也颇有点感受,《高效课堂》读后感。文中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更需要我们深思,在深思中实践,实践中反思。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说作文教学,往往都是过于生硬,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就要着眼于教学的情境设置。我在发散性思维教学的课堂里,就以猜谜游戏的形式导入,以画画的形式激发思维,学生不仅喜欢,而且乐学。这样就能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合理组织,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从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丰富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基本而又灵活的教学方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放任自流,而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当完成的任务,以引导讨论顺利、有效的进行。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之一,可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

1、学语文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择为合作者。2、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3、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4、合作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5、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自己要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组员,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请教者,有时是“志同道合”者、有时是辩论对手,有时是发言的主角、有时是观众和听众。6、合作学习有合作探究、也有竞争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竞争后的荣誉。

三、巧设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读后感《《高效课堂》读后感》。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变得有

效呢?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突破口,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已开始进行思维训练,此时引导他们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理解,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其次,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又要把握“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防止出现因提问简单而使学生没有兴趣或因提问过难而使学生丧失信心的受抑现象,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第三,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理念,以营造心理安全的环境。有时学生的答案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这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能迅速、准确地摸清学生回答出错的思维过程,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第四,有效提问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提问的技巧。

一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让课堂中的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是要学会等待。一个问题提出后,最好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保持倾听的耐心。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怎样把“探究性学习”渗透语文学科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自主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的思维方式去发现、研究语文课本、语文课外知识、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等语文现象、语文问题,掌握语文规律,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和素养,在生活中学语文,并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值得语文老师深思的。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问题提出来了,怎样思索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探索的又一个内容。语文现象丰富多彩,语文问题千差万别,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也是各有千秋。因此,允许每个学生找到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异彩纷呈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是符合问题要求的答案都应该亮分,而且应该给新颖别致、富有创新的答案亮满分。

总之,只有生动的教学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挖掘,去掌握,去开拓,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如鱼得水,又鱼水交融起来。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学是一种工作,把“学”教好则是一份责任。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已不应该是现任教师的上策。“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改革之风,才是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把自己的视线和孩子的视线从平行变成相交,汇集到同一个点上,让教与学更轻松、更高效。

作文八:《高效课堂读后感》800字

[高效课堂读后感]至今深深记得校长的一句话: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高效!作为自认为还是比较上进、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创造奇迹的老师,我也一直这样努力着,探索着,高效课堂读后感。回顾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也搞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课标解读工作的开展,无不是为了掀起教育的一番艳阳天高效课堂,形式在课堂,功夫在课外,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每一个环节都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创造学生”,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教师工作的幸福,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时间,备空间等等。其中强调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及课堂要有小结和巩固练习,要牢牢把握高效课堂的实质与灵魂,读后感《高效课堂读后感》。高效课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社会不断进步,学情不断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当好教育改革的领航者。生愿学、善学、乐学,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这是我们追求的学生理想的学习状态。关键在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尽管自己力求转变新的教育理念,可当遇到困难时,自己却退缩了,前功尽弃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尽管自己力求把学习主权还给学生,但当遭遇学生的沉默时,遭遇时间的紧迫时,遭遇教学成绩的影响时,自己却又没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坚持下去。不得不又一次回到原点,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的“灌”,一遍又一遍地“浇”。学生相应地只能一次一次地听,一字一句地记,一条一条地背。自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当孩子一旦面对新的知识时,依然是难看的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成为永远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渐渐彻悟,教师要敢于开放和创新,敢于探索和实践。要开发学生的胆识和勇气,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和“当家”的能力。挑起重担,乘坐人性化的教育之船从此岸出发,扬起教育解放这一希望的风帆,驶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作文九:《高效课堂22条读后感1彭》1300字

《高效课堂22条》读后感

——谁丢了教育的“幸福” 昨天下午(2010.10.25)第三节课开会时,领导给我们读了一篇文章《幸福来自于轻松的   和健康的心态》。非常感激领导的关怀,也十分理解领导的良苦用心。其中的10条给我了很多感触。让我立马想到了所读过的《高效课堂22条》中的引子《谁丢了教育的“幸福”》。

听过很多先进教师报告,都讲到了如何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直强调的,却是所缺乏的。正如媒体总是大肆宣传提高教师待遇一样,总是强调就已经说明老师待遇不高的事实。不过,政府兑现了绩效工资,感谢政府!那么同理,领导让大家学习如何幸福,是不是证明大家不够幸福或者不幸福?在联想到这段时间有学生跳楼的事情,还有学生沉溺于网吧,厌学„„比比皆是。李炳亭先生到北川问到一个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孤儿:“地震难道就没带给你一点‵非痛苦′的记忆?”这孩子竟回答:“有的,不用上学了。”他嘴角竟带着笑,眼睛里闪烁着少年的纯真!书中还提到一位教师所任教的班级,48名学生有4名患腰椎间盘突出,不戴眼镜的学生只有区区3人!很显然,学生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幸福。

教师不那么幸福或者不幸福和学生的不幸福生成一个问题,什么弄丢了教育的幸福?

“立人”教育才是教育之本。可是我们平时“日理万机”,眼睛里盯着的是

分数。分数高就是老师能力强,分数低就是老师能力差。大家都忙着用尽心机也要让学生多做会一道题,多会拼一个单词,多会写一个句子,多会背一段书„„有哪个老师真正把心思好好用在关心孩子精神的健康成长上?不是老师不做,也得有时间和精力做啊!更何况,老师在分数考核等种种压力之下,紧绷着那根脆弱的神经,有谁能保证老师就没一点心理上的问题呢?倘若让心理上多少存在点问题的老师来疏导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结果如何不言而知!

问题有很多,看清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教师和孩子们幸福呢?

成绩依然那么重要。我们不仅要抓分数,我们还要抓素质!学生不仅要学习到知识技能,不仅要考出好成绩,最好素质教育上也有成效。看来,我们依然要更加充实、紧张得迎接每天的挑战!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外因改变不了,我们就从内因入手来好好调节自己吧!好好学习领导给我们读的文章。用10条来要求自己:

1. 不抱怨生活。即使外在条件再不堪,我们也要心存感激。

2. 不贪图安逸。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3. 勤奋工作。追求成就感满足感,自我肯定。

4. 生活理想。不盲目生活,要有灵魂有理想。

5. 感受友情。感受来自亲友的关怀,温暖地活着。

6. 心怀感激。感恩一切。

7. 给自己动力!看到希望,有压力,有动力!

8. 规律地生活。强健自己的体魄。

9. 珍惜时间。多做有意义的事。

10.降低负面影响。使负面情绪的影响降到最低,时刻保持轻松心情。 如果你还感觉不幸福或者不够幸福。那么很可能是你自己没有按照这10条要求自己,或者是修炼地还不够。路漫漫兮,请君上下而求索!看来,还有必要给学生也传达下10条精神,让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幸福!

不管怎样,日子都得继续。希望大家都调整好心态,轻松幸福地生活!找回教育的幸福,并,一直幸福下去!

观点空有偏颇,一时胡言乱语,请君看罢一笑了之。感谢!

作文十:《解密高效课堂读后感》5900字

《解密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前两天读到了《解密高效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备课”一节,这

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先学后教”,学生参与备课,不仅是一个先学的

过程,最有价值的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提前进入了角色,确立了目

标,进行了知识的预习,可谓一举多得。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可

以这样做。

(一)学生参与备课,能促进教师深入教材

我们在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研究教材把握意图时,学生也在备课,

我们就或多或少的有一种担心:担心自己解决不了问题而让学生感到

自己的“才疏学浅”,有了这种无形的激励,我们会更加深入的研读

教材;另一方面,毕竟学生的能力是有限,他们也不可能准确地备出

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也不可能系统地备出教学流程。这还得让我

对他们备课进行补充、整理,所以老师就更得深入教材。

(二)学生参与备课,能让老师深入了解学情

冷静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导致学生厌学的致命伤好多时候都是

因为我们在以成人的心理需求代替儿童的心理需求。

因此,教师要想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走近学生,与

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

所学知识是否感兴趣, 有了多少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搜集到哪些相

关资料, 有哪些学习困难等。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大

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又恰当地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强调

了师生的双向互动, 使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统一。

(三)学生参与备课,老师就容易做到从学生的角度看教材

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成人的不一样。备课时,我们不能以自己的

感动来定学生感动,认为我喜欢的学生自然欢迎。我们的审美情趣、

能力和学生有重大的差异。就像打仗一样我们得做到知己知彼。因此,

有专家指出教师备课时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  树立“教

为学服务”的新思想。在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中来,我们除了师生

一起搜集资料外,还可以一起制作教具、一起实地考察等等。这样便

于我们用学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心理去体验世界,自觉地与

自己的教育对象“相似”。这样的备课, 使学生也经历了一个积累感

性材料、丰富体验、不断探索的过程, 既为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也

学到了学习方法, 还有利于课上的不断创新。并且让教师再根据学生

实际, 能彻底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出教学目标, 确定好教学的重

点、难点,。这样,教学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达到教与学双赢的目的。

(四)学生参与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优秀生学生通过备课,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

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

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变得更有针对

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

课时思考问题。对于学困生来说,听取了优秀生的意见,就能采取有

效的学习策略。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学方法改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无论取采什么方法,目的是十分清晰的。正所谓:教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

《解密高效课堂》读后感

--------教会学生“说学”

拿破仑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人们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一次就有可能产生独自一人10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和联想。文中 武娟 老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计算时,当一个学生要买一个1元2角的气球和一个8角的气球,列式是1元2角+8角=2元,教师故作糊涂,这时好多学生起来辩解。

生1:1元2角+8角=1元10角,那10角是1元,再加上前边的1元就是2元。

生2:1元2角=12角  12角+8角=20角,20角就是2元。   学生们的发言让老师“恍然大悟”,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神情,他们的智慧在教室里闪光。让学生自己“说学”并由此变成学习的主人。平时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上课时不会说,说了也说不到点子上。反思自己我们这样训练过吗?不训练学生怎么会说呢?又怎么说到点子上呢?其实数学可以说是一种语言,语言是通过交流来学习的,所以学习数学必须会说数学。所谓说数学就是用口头语言去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数学现象、问题与方法等的看法。当前的《标准》要求课

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他们自己的学习,鼓励学会探索、争论、有创造性。说数学这一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处于学习者的情境中,发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一、说什么

1、说解题程序。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学习巩固中有这样一道题,要求学生用几个小正方形纸片(各表示1平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说出所摆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有这样的几种情况:(1)长16厘米,宽1厘米  (2)长8厘米,宽2厘米  (3)长4厘米,宽4厘米,而面积都是16平方厘米。引导学生观察长、宽和面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形所占的面积的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完整地叙述出来。

2、说思考过程。《标准》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让学生把思考的动机、过程和结果,有条理的说出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在教复合应用题“植树节学校举行植树活动,三年级植树124棵,比四年级少36棵五年级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少15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时,我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1)题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植树棵数?(2)要求的是哪个年级,这个年级与谁有关系?(3)这个题目关键要先求出哪个年级,求这个年级时易犯什么错误?然后要求全体学生说,即回答以上的问题。先同桌说,要求帮对方纠正语言中

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要求说的有条理,语言表达准确完整。这样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说到要求“四年级易犯什么错误”时,大家把自己平时出现过或同学出现过的错误都一一列举,然后再让学生讨论碰到“比四年级少36棵”这样的语句时,应如何才能避免错误?此时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思维更活跃了,把自己的理解和方法都争着说出来。大致可归纳成,首先要弄清楚谁比四年级少,四年级比三年级怎样。这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间相互交流讲座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还可以提哪些问题。怎样解答?这样通过思考分析,说练,交流,学生所得不仅是一个题目解答方法,而是这一类题目的结构原理。

3、说解题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在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时,用准确的语言说出解题思路,可进一步明确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解答应用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同学们进行队列体操比赛,每个方阵有8人,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可以从信息出发,逐步求出问题,或者可以从问题了出发分析叙述,这样学生能把整个题目清楚地叙述出来,有利于分析数量关系和导求解题途径的能力。

4、说评论,即对同学说的提出自己的评语,甚至进行辩论,互相交流看法,取长补短。这样有利于学生间交流,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同时还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更能使学生养成敢说、敢评的好习惯。

5、说小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把整节课所学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加深巩固知识作用。

总之,我们要重视“说学”的价值。学说,即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范围内互相展示学习内容,解题思路或自学成果。通过“说学“活动,可以展示和交流自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通过”说学“,可以引起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解密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二)

“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发展”是这些天所看内容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目标也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双基”扩展为“四基”,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价值观都应得到充分的关注。我们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很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解密高效课堂》中,不论是专家的理论,还是精彩的课例片段,我认真总结了一下,大致可以从这几方面实现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发展:创设有趣情境.激发体验动机; 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 巧设活动情境,体验“生活数学”; 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乐于自愿进入到学习场景中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还可以利用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让大家动手操作起来,总之,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达到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

儿童不只受教于成人,自己也能独立学习,乐于学习。我们首先应该充分相信儿童,让他们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其次留给学生充分的时空自由,让儿童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找寻自己的答案。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他在课堂上就有权去讲、去说、去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去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培养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还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能充分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

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人情化。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主题图外,,为了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在练习中也应设计一些生活问题,如商场超市场景,体育比赛场景,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特别是数学课,在整个课堂上除了采用合理的教法学法外,还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贯穿教学始终,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给他掌声。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最后,我想用书上的一段原话来结束——“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读《解密高效课堂》有感(一)

高效的课堂是“自主”的课堂。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其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就无从说起。作为教师,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考完试后,总会有这样的牢骚---这题我都讲了很多遍,为什么学生还不会呢?是呀,我们课堂上总是认真地讲解着每一道题,详细地分析着每一篇课文,但有时努力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学生的发展,原因何在?我们都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缺少了自主的学习,就像缺少了动力的汽车,永远不会奔向胜利的彼岸。

如何实现“自主”学习?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设计“米格25主题魔块”、跟每个学生订一份契约、教会学生“说学”、让学生参与备课、激发学生的多元智慧、让学生“自燃”等10多个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的目标还体现在课堂教学力求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让学生被“被动”为“主动”,我想,这与我们提倡的“生本”理念是同出一辙的。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我们教学的高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读《解密高效课堂》有感(二)

高效的课堂是“互助合作”的课堂。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

实施“互助学习”,落实合作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来看,“合作学习”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地途径。但如何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效益,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学习的主要问题。

为实现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把教材当作导火索、生生互踢连环球、“交”后再教、着力培养小组领导人、让小组成员荣辱与共、变“课本剧”为“生命交响曲”、在“有无”转换中发散学生思维、巧用“思维漏洞”、基于每个人的起点解决属于他自己的问题等10多项让课堂进入真正互动状态的策略,支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育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地交往和沟通。并且倡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之间的广泛互动: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

书中介绍了全国优秀教师于美霞的一个教育案例,着重介绍了她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如何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培养得力小组长的优秀做法。读后感觉很实用,可以作为自己今后在教学方面的一个实践课题吧,希望能有所收获。

读《解密高效课堂》有感(三)

高效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

“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讲了一遍又一遍,到头来还是不会做······”许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叹。我的感叹是:怎么现在的孩子都得看着学?不看就不学?真是教育的悲哀。纵观我们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其背后都有许多因素,但学生缺乏兴趣不爱学习以及因为教师的课讲得太枯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如何把课堂变成快乐的学堂?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让评价像游戏一样有趣、让课堂像故事一样美妙、加强课堂“四园建设”、用“形式”去落实“方式”、思维陷阱引发酝酿效应、用心灵温暖心灵、走出情境的误区,变学习任务为“礼物”等系列教学策略。让学生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拥有舒心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拥有积极、乐观和期待的心理体验,感受到创新和成功的愉悦。

提到“快乐”,就上升到情感问题。我们都有体会,心情好时,愿意做事,什么事都能做好;心情糟时,不愿意做事,什么事也做不好。学生的学习也如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中“情感”的作用。很多教师认为,只有“传道授业解惑”才是自己的责任,只要进了这个责任,那么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的付出都是正确的。其实不然,新的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关注情感问题,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自主、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