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 > 自然美的人 [《自然美与自然美中的人》1100字]

自然美的人 [《自然美与自然美中的人》1100字]

时间:2019-09-22 09:11:1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自然美与自然美中的人》1100字

每次回老家,我总是会一个人悄悄地跑到村子后面的原野里。   在周围充满了规规矩矩的房子和纵横交错的道路的城里,我很快地厌倦了,感觉在这井井有条的下面失去了什么――这井井有条的道路、小区、工厂等等慢慢地构成了一个牢笼,连风都经常哀鸣着游走于街道楼群之间。   所以我总想寻找一个自然的地方。老家村后的原野虽然不是理想中的地方,毕竟也是阡陌相交的农田,我可以闭上眼睛,用心灵去倾听――这里的风是快乐的!他传送来远方的快乐,也向远方传送着快乐。   人说:风声?有什么不同?   我说:心境,我的心境不同。   是的,在自然中,人们寻找的不是自然本身的本质是什么,而是哪种事物给心灵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与内心情感相通的地方,春之芳草、秋之落叶……   寄情山水之间,山水也就有了情,于是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了一次偶然的相遇,“不经意的一次抬头,你发现了我,我也发现了你。”   记得前年,我终于去了泰山。虽是山东人,但是到二十好几了才有缘与这“五岳之首”相见。泰山虽是以人文景观著称,但是我要说的是他的自然。撇开他著名的“迎客松”等等名景,细心观看,山上的草木、山泉,是多么地惬意!因为上山时是夜里,这也是我可以撇开视觉的干扰,用心去倾听泰山――山上的风,山上的泉都在歌唱,还是山间的小调呢!就在这山歌声中我的脚步轻松了起来,直奔南天门而去。   下雨了,雨水打在玻璃上,啪啪地响,这是谁的泪滴?我放下手中的事,闭上眼睛,去听雨水的诉说。   说了许多废话(其实不然,这些就是我,一个人看到的自然,还有他的美――只是不管是什么美而已),开始正题,说自然美,自然美中的人。   传统的自然美被人们看作是自然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属性,如线条、形状、色彩、声响、比例等,在自然界中既已存在着事物的美,那就不是什么人的“表现情趣的意象”,也无需“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自然事物的美原本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美的规律,没有人类社会时就有这种规律,有了人类社会时也同样有这种规律。自然事物的美的规律并非因为有了人类社会才产生,也不会因为没有人类社会便不存在。然而这一切都忽视了一个问题:“美是什么?”美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事物,如果忽视了人这个要素,那谈什么美呢?那只有“自然”而无“美”。也就是说,要把两个问题理清:第一,什么是自然?第二,什么是自然美?   诚然,自然美离不开自然事物的自然属性,离不开自然事物与生俱来的自在的、特定的形体、色彩、线条、声响等因素,这是自然美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自然美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一切美,包括自然美,都是对审美的主体――人,对人的社会生活而言的,离开了人,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自然美便不存在。   抬头看着天,耳边的声音渐渐地消褪,直至泯没。空灵……

作文二:《我眼中的自然美1》2200字

我眼中的自然美

蒲建玲         汉语1001        100103115

晏殊面对明媚的春光,吟出了“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词句,张先在夜阑人静之时写出了“沙上立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赞赏,苏轼行走在庐山之上,发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体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管是山川草木,还是鸟兽虫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诗人们用他们敏感而纤细的心捕捉到了这些自然物的魅力,并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诗人们所看到的这些,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     那么,什么是自然美呢?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千姿百态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源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这也就揭示了自然美产生的基本条件,即人类的社会实践和事物的自然属性。所谓社会实践,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力量利用自然,并取得一定程度上的协调,使原来与人类无关或对人类有害的事物变成对人类有益的了,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然的人化”,此过程使得自然物打上了人类本质力量的烙印,从而有了对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的审美,自然美也就随之产生了。相反,对于一个随时可能会伤害甚至夺去人类生命的自然,又怎会产生美感?“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又天下大水,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自然以绝对的强势姿态凌驾于人类之上,人类对自然充满了恐惧和敬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人类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自然美。此外,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也是形成自然美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自然美的形成首先依赖于自然物的存在,然后以这个存在为载体,以自然物的线条,色彩,形状,大小等形式要素为媒介,获得审美感受,这就是我们眼中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美,人们看着花朵的色彩绚烂,咏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对着飘落的雪花,想起“千树万树梨花开”,走在池边,惊喜于“小荷才露尖尖角”,花的色彩,雪的洁白,荷苗的尖等,都是人直接的感受,所以说,审美开始于对形式要素的感性认识。

上面谈了自然美的产生,那么自然美有哪些基本形态呢?自然美有三种基本形态。其一:自然物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是人们得以从中直观自身。简而言之,就是人类使得自然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人类对经改造过的自然物获得美的享受,与其说人类在欣赏自然物,还不如说是人类在重温实践的过程时对自身力量的肯定与赞扬。古代人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无法科学的认识宇宙,因而常常对其神秘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和幻想,这样很难对宇宙产生理性审美。现代科技的发展,例如宇宙飞船,卫星,空间站等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将人类的足迹和视野推向更宽更广的领域,人们在感叹于宇宙的真实情况的时候,更为现代科技的先进所折服。其二,自然物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而具有“人化”的意义。从人类出生之日起,许多的自然物就已经存在了,然而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自然物才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然后在特定的境况下人们会对这些事物产生特殊的情感,比如在人们面对明月会思念家乡,看见大雁会想到亲人的书信,面对落花会感叹红颜薄命,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其三,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生活的象征,显示审美意义。人们对自然物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此产生无限联想与想象,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自然物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意象中,有梅兰竹菊四君子,象征孤高清傲,超凡脱俗,有松竹梅岁寒三友,凌寒而立,不畏风霜,凡此种种,无一不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情思。

以上所说三点,便是自然美的三种状态。

说完了自然美的形态,我再来简单谈谈我对自然美特征的认识。自然美的的特征之一:自然性。自然物的色彩,线条,声音等属性是它们所特有的,每一个自然物都有着自身的存在规律,并且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人们对它们的欣赏是建立在其自然属性之上的,人们只有尊重它们,才能获得完整的自然美,如若强行干预他们的生存规律,必将适得其反。古代有按照养人的方式养鸟的,结果三天下来,鸟就饿死了。特征之二:侧重于形式美。色彩,线条,声音,形状,质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为自然美整体构成的突出部分,居于压倒性地位。这是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的,人们在欣赏事物的时候,首先看到的都是它的形式要素,之后才回去探究它们的内容。上面在谈到自然美的属性时已经谈过了。特征之三:多面性。同一自然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美,而且,面对同一自然物,不同的审美主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面对潺潺流水,足有千种情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诗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深闺怨妇哀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对于自然物呈现出的多面性,有相对美好的一面,也有相对丑陋的一面,这就产生了事物的美丑二重性。自然物的多面性和美丑二重性,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从水的特性来说,水及既可以美丽的自然物供人们欣赏,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这时候它是美的象征,但水也可给人类带来灾害,甚至夺去人的生命,这时的水便是丑的化身。

以上所述是从自然美的产生,形态及特征三个方面谈了我对自然美的认识,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还望童老师多多指正。

作文三:《陶渊明的自然美》11100字

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他的诗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沈德潜说诗“贵有理趣”,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归去来兮辞》说:“质性自然”,《形影神序》说:“神群自然以释之”,“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

陶渊明说:“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又说:“茫茫大块,悠悠高晏,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人既秉受天地之灵气而生,就应避免世俗的牵扰。隐居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田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的末尾两句涉及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乃是当时的士大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陶渊明无意用诗歌作去学的图解,他只是从生活中体验到一点真理,想说又觉得不必说,不好说,于是采取了一种含蓄的手法。王授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这首诗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可以说是象。象是在意的,所以说‘此中有真意”。但真意是什么呢?没有说。既然已经得了真意,也就可以忘象志言,不必将它说出来了。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待的形象中体会出陶渊明的真意: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宇宙万物亦莫不顺乎自然。人当然也要顺应自然之理,生,受气手大块;死,托体干山阿。这就是诗人在看到南山归乌的一瞬间忽然悟出的道理。汉代杨王孙说:“吾欲裸葬,以反吾真。”被认为违反了礼制,连他的儿子都不敢从命。陶渊明却说:“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在返回自然的意义上,裸葬又有什么可以厚非的呢?“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亡是躯体完全地复归于自然,根本用不着恐惧的。

返回自然的思想,包涵着对于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虽然它的方式只是消极的逃避,但其中却有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陶渊明返回自然的思想和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开辟了新的蹊径。

返回自然是总的思想倾向。在道德修养方面,陶渊明提出“抱朴含真”作为奉行的原则。“朴”,本是老子的观念,他说:“见亲抱朴,少私寡欲。“”复归于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老子所谓“朴”有时指道,即宇宙万物的总根源,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有时又指未曾沾染礼法和智巧的淳朴、素朴的人性。陶渊明所谓“抱朴含真”、“抱朴守静”,都是在后一种意义上应用朴的概念。关于真,《连雨独饮》说:

试酌百清远,重馆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百情远,是忘了世情,但还没有忘天。再进一步,连天也忘却了。但天并未离去,它体现为“真”,即天真。任真才是首要的原则。什么是真呢?《庄子》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真”与世俗利法相对立,指的就是人类自然的

本性。“抱朴含真”的意思。即保持这种本性,使它免受礼教的约束或名利的亲扰。“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构。”这些诗讲的都是这个意思。在陶渊明看来,一个人只要善于养真,保持真想,就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了。     “抱朴含真”又体现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上古生民是最真朴、最淳厚的:“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名教兴起之后,人才渐渐失去了真性:“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其。”“目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阎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他的理想是摆脱礼教加在人身上的种种巧饰、虚伪和名利的欲望,恢复类似上古时代人类的自然本性。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社会的污浊丑恶就可以随之消除;一个淳朴的“傲然自足”的社会就可以建立起来。正象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所歌咏的:“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他的《桃花源待并记》生动具体地描绘了这个“抱朴含真”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这里,“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没有人为的智巧。“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想”,人人从事着劳动。“春蚕收长丝,秋熟库三税”,没有君主也没有王税。这自给自足、自然自得的桃源,便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体现。

陶渊明敏锐地感受到社会的腐败、黑暗和虚伪,他厌恶这个社会,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仅仅这一点已经显示了他的卓越。但陶渊明对社会的不满,主要是不满意社会道德的堕落。他努力探索社会黑暗的根源,寻求一个光明纯洁的社会,但他找错了门径,找到人性和道德的范畴里,似乎“智巧萌”、“大伪兴”便是社会腐败的根源,只要用“自然”之义去净化人类的道德,就可以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他象一切看不到未来的人一样,只能从往古的传说中寻求理想,他所找到的理想不过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界”,幽闭在桃源之中,永远得不到实现的机会。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又表现为对于自然化迁的委顺。陶渊明认为“化”是规律,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他的态度便是“纵浪大化”,以一种恬淡的心情顺应自然的规律。

《形影神》诗序说:“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人们由于惜生而产生苦痛,是因为不明了“化”的道理。“神”以自然之理劝说“形”、“影”,所讲的不过是一个“化”字而已。且看“形”与“影一之间的一段对话。《形赠影》说: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莫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预。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形”羡慕天地山川之不化,痛感人生之无常,主张以饮酒来愉悦短暂的人生,这代表了魏晋时期相当普遍的一种颓废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针对“形”的苦恼,“影对主张立善求名以期精神之不朽。《影答形》说: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追然范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慈荫若暂乖,正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道爱,朝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炮不劣!

“影”的话代表了名教的要求。名教本有因名设教的意思。名,既指名分尊卑,又指名誉声望。《三国志翎书》卷二十二《卢毓传》:“常上畏教慕善,然后有名”,可见立善求名是名教为一般士入规定的道路。陈寅格先生说:“(影)托为主张名教者之言。盖长生既不可得,则惟有立名、即立善可以不朽,所以期精神上立永生。此正周孔名教之义,与道家自然之旨运殊。”所论极是。

对于“形”“影”的苦言,“神”代表诗人分别予以解释。它先针对“形”说: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据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保龄具!

“神”用自然化迁的道理破除“形”企求腾化长生的迷惑,是有积极意义的。自麦田又以来神仙之说广泛流传。晋以后以葛洪为代表的道教宣扬服食求仙、养生延年,适应了贵族地主妄图永久保持腐化享乐生活的要求,得到他们仿信任和提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魏晋玄学家大多迷信神仙企求长生,据说何晏悬第一个服寒食散“获神效一的人;嵇康相信服食养生;阮籍也说:“独有延年术,可以慰吾心。”陶渊明却坚持化迁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变化的,“情随万化移”,“万化相寻异”,否定取食延年之术,这是一种可贵的唯物主义态度。

对于“影”所主张的立善求名,《神释》说: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善恶的标准尚且不一,立善又有什么用呢?陶渊明在《饮酒》中说:“积善云有很,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在一个善恶不辨、是非不分的社会里,立善求名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神释》最后说:     甚意伤吾生,正立委近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使须尽,无复独多虑。

既然化是普遍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再以生死名誉为念了。“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形迹凭化迁,灵府长独闲”;“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纵浪大化正是陶渊明一贯的思想。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怎样把崇尚自然的思想运用到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他用自然作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丑恶和虚伪,主张返回自然的人性,返回原始社会的自然与淳朴。他以自然作旗帜,和虚伪的名教、黑暗的政治以及竞逐名利的世俗社会相对抗。这些都是可贵的。然而陶渊明并没有完全摆脱名教的束缚,立善求名对他还有诱惑的力量。崇尚自然和顺从名教两种思想常常在他心中交战,使他不能安宁。他明如酒是“促龄具”,写了《止酒》诗,但还是忍不住常常要酥酌一醉,藉以忘却那缠绕在心头的苦闷。自然与名教的交战,集中表现为归隐与出仕的矛盾。他自二十九岁“起为州祭酒”,到四十二岁辞去彭泽令,前后十三年始终为此苦恼着。《荣木》诗曰木槿范朝生暮落,想到自己“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十分感慨,最后一章写道: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他没有忘掉孔子的教诲,也没有忘掉名。他在一些别的诗里又说:“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心如去不归,且有后世名。”“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但他不能为追求功名而违反自然的原则:“惟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折誉、”“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他认为不论是出处潜跃,都应顺乎自然之旨。显誉也是自然得来,不可用矫饰的手段求取。

对于富贵,陶渊明也未曾忘怀,他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可见心中是有斗争的。不过他认为富贵不能苟得:“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也不能违己:“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组袍之可耻。”摆在富贵之上的,还有更高的原则即自然。他真正做到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囫,用自然之道战胜了对于富

贵的希求,始终不与腐朽的世俗社会同流合污。陶渊明的思想、生活和诗歌最终都达到了自然的境地,在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思想家里,他确是一个出类拔苹的人物。

二、陶渊明与魏晋玄学

汤用彤先生指出,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新学”,它“鄙视汉代‘象数之学’,抛弃阴阳五行等旧说的传统”,带来了学术思想的重大变化国。陶渊明的思想便是在玄学这种新的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玄学中具有进步性的反抗名教的一派,如嵇康、阮籍,对陶渊明影响最深。

崇尚自然的思想源于老子。《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应帝王》也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澳,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老庄都是以自然为至高之境。

魏晋玄学继承老庄思想,特别标榜自然。但玄学家对待名教的态度,以及对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却有很大的差异。王弼以自然为体,名教为用,主张名教出于自然。他认为封建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是自然的产物,统治者应当顺应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自然已足,为则败也。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嵇康、阮籍以自然对抗名教。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设立名教之前的“鸿荒之世”才是合理的社会。阮籍说:“无君而庶物定,无巨而万事理对,“君子之礼法,城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他们蔑视利法,愤世嫉俗,过着佯征任诞的生活。鲍敬言提出无君论,认为上古时代人性淳朴,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界限,也没有尊卑贵贱的差别,人们“含铺而熙”,“鼓腹而游”,过着自然自得的生活。后来“智用巧生”,“背朴弥增”,“尊卑有序”,“君臣既立”,于是人们陷入了困苦之中。向秀、郭象继承王、何的思想,以儒道为一,认为名教即自然,而且是自然的最高体现:“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君臣、上下、手足、外内乃天理自然,岂直人之所为哉!”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直接继承了老子哲学。在玄学的各个流派中,他倾向嵇康、阮籍,以自然对抗名教,这是显而易见的。陶渊明的《杂诗》、《饮酒》、《拟古》,与阮籍的《咏怀》思想感情一脉相通。正如王瑶先生所说:“到陶渊明,我们才给阮籍找到了遥遥嗣响的人:同时在际籍身上,我们也看到了陶渊明的影子。”但陶渊明的崇尚自然、反抗名教,又有不同于嵇、阮的一面。嵇康、阮籍所处的时代正当魏晋之际,司马氏标榜名教,以孝治天下,名教成为司马氏排除异己、篡夺是位的手段。嵇、阮反对司马氏篡夺,便放意破坏他们所标榜的名教,“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所以阮咸长成亦欲作达,阮籍说:“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不肯让儿子学自己那一套。而自然,对于陶渊明来说,却是他终生信奉的人生哲学。他不象嵇康、阮籍那样佯狂任诞,他的思想、生活,一吟一哦,莫不出自真率,本于自然。陶渊明虽然也处于易代之际,但象司马氏那样以名教为武器大肆诛戮异己的事并求重演,他反抗名教也就不必采取嵇康、阮籍的方式。他可以从容地实践他的崇尚自然的主张,使他整个的生活和诗歌接近于自然化的”境地。

魏晋玄学家“得意忘言”的思想方法,对陶渊明也有影响。汤用彤先生说:“汉代经学依于文句,故朴实说理,而不免拘泥。魏世以后,学尚玄远,虽颇乖于圣道,而因主得意,思想言论乃较为自由。汉人所习日章句,魏晋所尚者日‘通’。章句多随文饰说,通者会通其意义而不以辞害意。”陶渊明就是用这种新的眼光和态度去读书的。他虽说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但他并非章句之徒。他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得明白: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合意,便欣然忘食。

所谓“不求甚解”,就是不为繁琐的训信;所谓‘会意”,就是以己意会通书中旨略。这是与“破碎大道”的“章句小儒”大相异趣,而符合魏晋以来新的学风的。。世说新语..较低篇。往引《支遁传》日:“遁每标举会宗,而不留心象喻,解释章句或有所漏,文字之徒多以为疑。谢安石闻而善之,日:‘此九方皋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俊逸。’”陶渊明读经也象九方皋之

相马,支遁之解说,不肯构拘于文字之间,而是从崇尚自然的观点出发,融会书中的意旨,以丰富自己的思想。

陶诗里有些地方引用《论语》,称颂孔圣,但往往已离开了儒家的本义。儒学经他的改造,被“自然”化了。如《答庞参军》:“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从字面上看,陶渊明喜欢儒家圣贤的经典,似乎是儒学的信徒。其实不然,全诗所抒发的是一个“幽居上”的爱好自然的思想。诗的末尾说:“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体素,就是道家的观念,意思是保持朴素自然的本性。《庄子·刻意篇》:“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税康《与阮德如》诗:“君其爱素德。”可见陶渊明是用道家的观点去理解儒家经典的。就连孔子本人,也被陶渊明道家化了。《饮酒》其二十:

泰农去我久,

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交,

弥续使其淳。

孔子在他笔下已不是其本来的面目了。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真’与‘淳’都不见于《论语》”,“‘真’和‘淳’都是道家的观念,而渊明却将‘复真’‘还淳’的使命加在孔子身上,此所谓孔子学说的道家化,正是当时的趋势。所以陶诗里主要思想实在还是道家。”     当然,儒家思想中也有与崇尚自然的旨趣并不违背的成分,陶渊明可以方便地汲取过来融化到自己的诗里。《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曾皙言志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唱然叹日:“吾与点(哲地。”这一章的思想是多方面的,但陶渊明只取其中爱好自然这一点意思,融化到《时运》这首诗里,表现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产,提倡草食瓢饮、安贫乐道,其中本含有顺应自然的意义,也被陶渊明吸收了过来,《咏贫士》等待即带有儒家的意味。但陶渊明毕竟不同于那般章句小儒。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赚校。所住公解,近于马队”,陶渊明写诗讽谕,末尾说:“愿言海诸子,从我颖水滨。”分明表示与他们走着不同的道路。

以上所述是陶渊明所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必须指出,陶渊明对于玄学所讨论的本体论等抽象的哲学问题并无多大兴趣。他的崇尚自然的思想,是从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哲学、社会理想和美学观念。这种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陶渊明的诗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根本不同。玄言诗脱离生活,纯是老庄哲学和佛教教义的说教,“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陶诗却是来自生活的,表现了陶渊明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而不是玄学的注硫和图解。

此外,陶渊明崇尚自然还有他的新义和胜解,这就是提倡躬耕,并亲自实践。他认为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才最符合于自然的原则。这是他思想中最光彩的成份。《庄子》书中就曾肯定过躬耕劳动,《马蹄篇》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天地篇》赞扬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盗路篇》斥骂孔子“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气但《庄子》对躬耕的意义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评价。陶渊明不仅长期从事躬耕,而且对劳动的意义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在《庚成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甲说:

人生归有道,

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

人生所好.归向干道。但不管归问什么道,首先要吃饭穿衣。所以经营衣食是归道的起点,躬耕劳动是实践自然之义的开端。世人视躬耕为拙,同出仕相比这确实是拙,但他宁可坚守这个拙而不肯取巧。他在诗里一再歌咏自己的劳动生活:“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代耕本

非望,所业在田桑。”“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劳动中他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陶渊明提倡躬耕也具有蔑弃儒家名教的意义。孔子鄙视劳动,樊迟问稼被他斥为小人。孟子也鄙视劳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他说成是“天下之通义”。陶渊明不赞成他们,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写道:

先师有遗训,优道不忧贫。瞻望迪难逮,转欲志长勤。意思是说孔夫子的遗训太高起了,我景仰之至,可惜难以做到,还是出力气种地吧I这不明明是宣称自己要走划、人”樊迟的道路吗?陶渊明所敬仰的古代的隐士,如长沮、桀溺、荷莜丈人、陈仲子等人,都是名教之外的人物。他说:“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遥谢行前翁,聊得从君栖。”“蔑彼结驷,甘此灌园。”他的心是在这批自食其力的隐士一边的。

三、陶诗的自然美

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五柳先生传》说:“尝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饮酒》诗前小序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两段话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他写诗只是自娱而非娱人,更不是为了干人。他的诗都是示志之作,不为时论所构,没有得失的考虑。正如来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老,差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钟嵘《诗品》说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黄庭坚说陶诗“不烦绳削而自合”。朱惠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正如宋施德操所说:“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通竹即说什,更无一毫作为。”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象泉水一样流溢出来。如《拟古》:

仲春道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港驻,草木纵横既。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因匪石,君情定何重?

首四句描写春之来临,时雨、始雷、放整的潜骇、草木的舒展,诗人仿佛听到了春的脚步。燕子翩翩来归故巢,一点也不嫌恶门庭的荒芜。诗人不禁向这老朋友表达了自己隐居的决心,进而试探他们的感情。这一切是多么天真,多么自然以如《时运》: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民自南,翼彼新苗。     清晨,青山从夜雾中显现出来,仿佛洗过一般。雾气渐渐消散,为天宇罩上一层薄云。南风拂来。禾苗被吹得张开了翅膀。这首诗简直是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和喜悦写成的,无怪乎长期得到人们的喜爱。

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日暮天无云”,全都明白如话,好象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谈中有瑰奇。正如前人所说,“外枯而中音,似澹而实美。”“词直意婉”,“词谈意浓”。“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谈,据某看他是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陶诗完美地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谈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陶诗独特的艺术成就即在于此。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例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阻。凯风因时来,回飒开我襟。”写夏日闲后的恬造心情,“贮”字用得多么有趣,好象凉爽都贮存在林下,随时可以吸取一样。南风也体贴人意,为人撩开衣襟送来谅意。又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

新”,“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两个“亦”字表现物我契合的境界,也是极平淡而又极有趣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清”,仅仅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以及出乎意外见到大雪时的惊喜之情。《归园田居》其五:

山涧清且浅,

可以准我足。

漉我新熟酒,

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

荆薪代明烛。

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出自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陶诗的确谈,但谈得有味,是由至醇至厚转成至谈,是美的极高境界。     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正如无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一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二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三日“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四日“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五日“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六日:“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七日“素标插人头,前途斯就窄”。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那掷字、待字、催率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壑舟”二句用《庄子·大宗师》的典故,也极其自然。如果没有高度的驾御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

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气变语时易,不眠知夕永”,“问君何能水,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象格言一样,言没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谆真所带来的艺术勉力,决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辛弃疾在一首《鹧鸪天》里写道“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阻止尘。”元好问在《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里也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辛弃疾和元好问都可以说是陶渊明的知音了!     注:

《清诗别裁·凡例》。

《感士不遇赋》,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卷五。

《自祭文》,同上卷七。

《归鸟》,同上卷一。

《归去来兮辞》同上卷五。

《周易略例·明象》,楼宇烈《王强集校释》,中华书局一九八0年第一版第六O九页。     《汉书·杨王孙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二九0七瓦

《饮酒》其十一,陶激注《靖节先生集》卷三。

《拟换歌辞》其三,同上卷四。

《劝农》、《感上不通赋》,同上卷一、卷五。

《庄子·渔父》。

《庄子·秋水》。

《辛丑岁七月赴仅还江陵夜行涂日》,陶激注《靖节先生集》卷三。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同上卷三。

《劝农》,同上卷一。

《饮酒》其二十,向上卷三。

《感上不遇赋》,同上卷五。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刊印,一九四五年出版。     见《世说新语·言语将》往引秦丞相《寒食欲论》。

《咏怀》其十。

《于王抚军座送客》,陶观注〈靖节先生集》卷二。

《已酉岁九月九日》,同上卷三。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同上卷三。

《归去来兮辞》,同上卷五。

《拟古》其二,同上卷四。

《咏荆轲》,同上卷四。

《杂诗》其二,同上卷四。

《感上不遇赋》,同上卷五。

《咏贫士》其七,同上卷四。

《咏贫士》其三,同上卷四。

《归去来兮辞》,同上卷五。

《感士不遇赋》,同上卷五。

《五柳先生传》,同上卷六。

参看《魏晋玄学论稿·魏晋思想的发展》,《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五月第一版第二九五页。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一九八O年第一版第六页。     《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第一版第二三四页。     《大人先生传》;《全三国文》卷四六。

见《抱朴子外篇·诘鲍篇》,《诸子集成》本第一八九页。

郭象《庄子·逍遥游。注。

郭象《庄子·齐物论》注。

《文人与酒》,《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第一七一页。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O年版第九七页。

《世说新语·任诞》。

《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第一版第二四一页。

《饮酒》其二十,陶澎注《靖节先生集》卷三。

《陶诗的深度》,《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第五六九页。

萧统《陶渊明传》。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卷二。

《文心雕龙·时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第一版第六七五页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陶赵注《靖节先生集》卷三。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同上卷三。

《扇上画赞》,同上卷六。

《碧溪诗话》,《知不足斋丛书》本卷五。

《题意可诗后》,《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六,《四部丛刊》影印宋刊本。     吴胞泰《陶诗汇注》引朱子文集。

《北窗炙棵录》,清姚觐元手抄本卷下。

《东坡题跋·评韩柳待》。

蒋熏评《陶渊明诗集》卷一《答庞参军》。

张谦宜《规斋诗谈》,《家学堂遗书二种》,清乾隆刻本。

《朱子语类》卷一四0。

《和郭主簿》,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卷二。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同上卷三。

《读山海经》其一,同上卷四。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同上卷三

《论诗绝句》,清施国祁《元遗山诗笺注》卷十一。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同上卷三。

《杂诗》其一,同上卷四。

《杂诗》其二,同上卷四。

《饮酒》其五,同上卷三。

作文四:《自然美的超越》2400字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美、意境美和哲理美的分析,阐述了语文教材中自然美的超越,让人通过自然美领略到作者寄托在自然山水、民族风情、社会生活中的人生感悟、哲理思考及价值取向等,发出了无论是对真善美的褒扬还是对假丑恶的批评都是对美的真诚的呼唤。

【关键词】情感 意境 哲理

自然美是指那些完全未经人工加工,纯粹天然形态的自然景象、自然景观的美。而天然的胜景经人发现后,总不免稍加修葺,使其锦上添花,人们在欣赏美景时,也要展开想象,联想,使画意与诗情相连,从而获得理想的美感享受。好的作品能使读者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发出感情,或爱、或恨,或喜、或悲,或愤怒,或哀叹,或爱恨交加,或悲喜交集,这是作品的深刻意蕴与艺术独创性所激发出来的,掀起了感情的波澜,便带来了美的愉悦与超越。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例文,在描写自然风物、历史胜迹、民族风情、社会生活的时候,在挖掘它们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作者不仅仅再现了它们本身客观的美,而且深深地融入了创作主体的情感,从而抒发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人生感悟、哲理思考与价值取向等,使大自然的客观的外在美和作者个人的内在情感互相融合,贯通,遮掩,文章的艺术就升华到了超越,即美的超越。

构成小学语文内在美,使文章中大自然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得以超越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一、 情感美

读者的心灵在同文章的意象融合时引起的共鸣便产生了情感。教材中的文章在描写绚丽多彩的山川风物的时候,都不是就物写物,总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以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就是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引导引起学生的思考以达到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引发学生去探讨圆明园毁灭所带来的灾难性毁灭。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正是因了这一深层的思考,我们才明了作者正是通过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来表达对其毁灭的痛惜、愤怒之情及爱国激情。又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则通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美景如画的描写,突出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美好感情。

读教材中的文章,总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如同溪水般淙淙而出,或是为祖国河山而骄傲,或是为改革开放的成就而自豪,或是为崇高的人格、精神而赞叹,始终贯穿着一股令人兴奋的情感。

二、 意境美

意境的本质是人生意义的一种表达,它经由主体的创造性想象而超越对象的物质有限性和主体的精神局限性,达到"神与物游"的高度自由境界,从而达到对现实的超越。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梅花魂》:"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气节人物的赞誉,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誉,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品格、灵魂、骨气亦不变。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天山七月》等诸多文章,不仅真实、详尽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客观美,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之美,而且把个人的情感和生命感悟深入到大自然中,使人与景互为交融,意与境互为混合,从而使课文产生优美的、深邃的意境,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融入自己的思想、气质和真切的内心感受,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美的精神境界。正是作者熔铸在文章里的种种情感,把我们引领到一个恬静、清新、温馨的理想境界,体验到一种难以言尽的生命美感。

三、哲理美

语文教材中入选了大量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而诗情与哲理相交融,是文章最高的艺术境界,而文章中的哲理并不是裸露地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把哲理不留痕迹地隐藏在直观的形象背面,使作品具有深厚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美丽山村的景象,于写景中富含哲理:看似已无希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了人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已经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再如《花的勇气》、《去年的树》、《夸父追日》等文章,都是作者从切身的感受出发,既注重自然本色的直觉,又注重生活底蕴的发掘,在自然、山水、人生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哲理思索,把积极、正义而又明净、昂奋的生命本质精神表现得生机勃然,不同凡响。这些富含哲理的语句能迅速地激起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心理,充实人的心灵,激起人一种向上的、富有生命力的和努力进取的精神,从而让人充满信心地迎接生活,去追寻生命中得春光。

总之,语文教材让人在获得赏心悦目的身心陶冶的同时,也对社会、人生产生一些新的感悟,它让我们认识到:无论是对真善美的褒扬抑或是对假丑恶的批评还是对生态环境的种种忧患,都是对美的真诚的呼唤。

作文五:《自然美,永恒的美》800字

自然美,永恒的美

小时侯,听爷爷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座山庄,那里森林葱郁,河水清澈,鸟语花香,人们活得非常快乐。后来,有一个人来到这儿,对当地人们说:你们拥有巨大的财富。人们高兴极了,以为这儿埋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于是,他们开始砍倒树木寻找黄金。一年后,那人又来了,人们因为没有找到财宝而质问那人。那人叹口气说:我说的财富就是你们原来拥有的那优美宜人的环境。人们听后难过极了,因为现在这里的气候很差,也很少有鸟儿光顾。   当时,我并没有听懂这个故事。我也不认为村民们破坏了世外桃源般的环境是不对的,反而责怪那外来者诱导人们的思想。现在想想,村民们真的是大错特错了。美丽的大自然,是无穷的财富,这是人人都可以意识到的,外来者只不过是提醒村民村要好好珍惜它罢了。

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鱼游浅底,百花争艳,这都是大自然和谐的美。事物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不管是兴还是衰,它都是美丽的。即便如一现的昙花,它开的时候是那么令人惊赞,然而它凋谢时也是那么地轰轰烈烈,令人敬佩。大自然自身的美,也许就是一种魅力无限的美吧!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国心》感动了多少国人的心。然而,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美丽的长江黄河变得浑黄污浊,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导者,可以让大自然变得更加和谐统一,也可以破坏大自然。近些年来,人们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使大自然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许多名贵的花草和珍稀的动物濒临灭绝。幸运的是,人们现在已意识到了大自然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因而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大自然保护区。然而,人们为此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倘使人们尊重大自然,人们就可以节约更多的金钱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去。

大自然,是我们生存依赖的家。我们对它进行攻击和破坏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当好好地珍惜它,爱护它。   自然美,神圣的美,让我们共同来保护它!

让自然美变得圣洁和永恒吧!

作文六:《大自然,美的享受》600字

大自然,一个神秘的殿堂,一个有着独特的神秘感和韵味的它,如同神话故事一般的扑朔迷离,但当你真正的走进它那纯洁的心境时,你会发现,在它那神秘面纱的背后,每一种音符,每一种声音,每一首歌都蕴藏着一种瑰丽,伟岸的美。

瞧!!嘘!!我们静静的走在那坑坑洼洼却带着乐趣的森林小路上,四周围许多身穿绿装的‘“哨兵”咦?它们在对我笑呢,发出“沙沙”的响声,那浓密的绿头发,因它笑而产生肌肉颤抖,使头发变的蓬蓬松松,更加添了几分威武,几分帅气。

可能是哨兵向“百姓们”通了报告,听,我们还未走进“城”中,一曲欢迎歌曲闻风吹来,好动听啊!风爷爷那“哗哗”的手风琴,小溪妹妹那叮咚的敲响乐,连蛐蛐弟弟也大胆的拿起麦克风放纵的唱着,池塘里也“呱呱”的争着唱,每一个地方都是舞台,每一个舞台都有演奏者,每一个演奏者都是音乐家,在这个大自然里它们的歌声,就是对美好生活最完美的全释呀!

找个地方,平静的坐下来,微微的闭上双眼,耳朵轻轻动一下,手指随着节奏弹跳着,一······二······三,歌声伴着动力流进我的心灵里“哗啦啦······沙啦啦······叮······咚······呱呱······我细细品味着,细细体会着,细细感悟着,因为,你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最最真实,最最美好的大自然,才能真正倾听到大自然那美好,纯洁,真挚的声音。

美,只有在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中才能找到,大自然,那种美的享受,那种感情的流露,生活的经历,对生命的激动······

大自然,美的享受!

綦江营盘山小学:杨宜缘同学

指导老师:邹义

作文七:《论自然美的显现》4700字

[摘要]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自身的美,也是美好的人造环境所呈现的美。这种美是“美是自美,因人更彰”;这种美是一种聚集、显现和不断生成。自然美既历时地展现为田园、山水、整个自然界,也共时地展示为环境、景观和生态。人类要持守护、维护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自然;自然美;显现

[作者简介]王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余虹,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公务员,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B83-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010―03

一、自然美的研究历史

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一起构成了美的领域美的种类。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是自然界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神韵;自然美也包括人造环境所呈现的美,因为美好的人工环境是和谐的,符合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本性。显然,自然美是我们最能直观、大范围感受到的天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美,并且“就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史来看,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美,直接或间接地以自然美为摹本”。

然而,自然美在历史上受到的重视并不够,关于人与自然的审美交流一直为理论家们所普遍冷落。在西方,如同阿多诺所说,“从谢林开始,美学几乎只关心艺术作品,中断了对‘自然美’的系统研究”。当黑格尔将美学的学科性质明确为“艺术哲学”后,自然美就被打入了另册。黑格尔“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理论直接导致的局面是,“总而言之,美学理论并不是关于美的理论,而是关于艺术的理论”。朱光潜说:“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李泽厚也认为,“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停下来听一听我们脚下这块疏松的土地所发出的意愿,我们就会理解自然与美是何等紧密地融为一体。自然的伟大和美在我们的身边周而复始地呈现,并在我们的自身体现出来。神圣的、令人赞美的、瑰丽缤纷的和旖旎多姿的景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无所不在”。那么,古今中外重视或肯定自然美的观点或论述又有哪一些呢?

中国古代道家倾心于自然的理想化,冯友兰认为:“农民时时跟自然打交道,所以他们赞美自然,热爱自然。这种赞美和热爱都被道家的人发挥到极致……道家的人主张,圣人的精神修养,最高的成就在于将他自己跟整个自然即宇宙同一起来……”在古希腊,虽然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接触的自然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却能够看到这世界的现象不是幻影,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在当代,李泽厚认为自然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柏林特认为,人类只是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应和外部环境融为一体,环境美学就是要在这一整体中去考虑问题,我们要与周围环境相互容纳、接受并和谐共处。卡尔松持“自然全美”说。陈望衡认为“自然至美”。彭锋认为,“美是不可定义的,只有我们透过概念理解的硬壳,才能发现事物的美。这种美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至于我们不可能给它一个有确定内涵的概念。自然就呈现出这种无言大美,这是一种众美,一种多元之美,一种天籁之美”。这即《庄子・知北游》所谓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之美”,这种美即美在道的自然美。

二、自然美的历时显现

自然有两个概念:一是指由矿物、动植物构成的物理世界,即自然界,因此自然美具有其客观性;二是指自然而然的本性,因此自然美又具有其自然性,即具有美的属性的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生长、发展、运动规律。从历史上看,人类对于自然有一个从畏惧到遵从,从遵从到征服,再到现在友爱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与自然友爱或至少认识到应该友爱的时代,我们才真正认识了自然美的意义,才真正能够与自然为友,自然也才真正向人彰显它的美。正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中,自然美显现了。

自然美首先显现为田园。人在遵从自然时,既保留了对于天地的敬畏,也发展了对于自然山水的依恋,产生了对于田园风情的向往。在中国六朝时代,田园诗人陶渊明达到了与自然合为_体的境界,在自然之美中摆脱了官场的污浊。陶渊明眼中的山水田园,不是如魏晋名士心目中的玄学化的山水自然,而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田园风光不仅仅是诗人陶渊明生存劳作的对象,而且成了与诗人交融一体的审美对象。在与这种田园风光的交融中,诗人去掉了世俗的羁绊,而获得了真实淳美的人生感受。其田园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均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其诗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了宁静平淡的境界,表现了“田园美”,表明了人与自然相融的乐趣,也表明了诗人自然率真的情怀。

自然美又显现为山水。“山因水而媚,水因山而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明了山水相依以及山水与人的性情同形同构。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自然与人格建设之间可以相通,就是认为天人之间异质而同构,可以互相感应,这也是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从人的审美心理过程来说,当人们面对秀丽的山水进行观赏时,主客体就会融为一体,从而也就超越了生活中的许多欲念与功名的束缚,而得到了一种畅心悦神的美感,这种美感不是康德所说的依存美,而是一种无功利的纯粹美。自然美对人格美的陶冶,在这一点上较诸“比德说”更富于美学与人文含义。山水对人的美感作用,不仅具有一般的情性修养意义,而且在礼法专制社会中,还具有反抗世俗、坚持独立人格的意义。但在中国,“直到魏晋,自然山水独立的美学价值方才得到人们充分的认识”。尽管如此,西方在这个时候自然风景还处于很低的地位。普列汉诺夫说:“米开兰基罗和他的同时代人是轻视风景的。它在意大利的兴盛只是在文艺复兴的末期,即在衰落时期。同样地,对于17世纪以至18世纪的美术家,风景也没有独立的意义。在19世纪,情况急剧地改变了。人们开始为风景而珍视风景……”魏晋时期,政治黑暗,许多文人不满于当时的执政者,他们从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道路中获得了独立,追求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在饮酒、服食、养生与诗歌、山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有许多人士游放于山水之中,形成了山水文学创作的高潮,如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山水诗后经王维的继承和发扬而达到了高峰。

在人与自然友爱的现时代,自然美更显现为整个自然界。其实中国古代就传承了倾心欣赏自然的传统,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与美学家心目中,自然与山水不是如西方人那样,是主客体相对峙的对象,而是人格与情感气质都可以互相沟通的对象,自然以其风韵

感染人,人反过来也可以将其拟人化,从而形成一种自然的人化关系与移情功能。在这种天人相感的思维基础上,古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格的养成相贯通,“比德说”就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方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审美观最早集中见之于孔子的学说中。脍炙人口的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等。”自然界作为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必要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也使人们享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对自然的回归,也就意味着对人生自由的回归,这种回归使人格从功利社会中解放出来,独立出来,升华为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三、自然美的共时显现

自然美的共时显现呈现为三个维度,这就是环境、景观和生态。环境是指周边的地方、周围的情况和条件,这周边和周围当然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景观是指自然和人工的可供观赏的风景、景物,一个观字体现了它与人的关系;生态简言之就是“生存状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人也直接属于生态之中。可以认为,环境主要是供人利用的,景观主要是供人欣赏的,生态主要是讲自然本性以及与人协调的。

其一,环境。环境即环绕人的周边所在,因此它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研究环境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环境,从而让环境为人类服务。但我们也不能忘记环境有其自在自为的一面,我们不能为了短暂的利益去破坏环境。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所受到的教训已经很多,如水土流失、沙漠扩散、臭氧层破坏、海啸等带来的损失和问题。我们必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待环境正确的态度应是让环境如其所是、是其所是,去守护它、维护它。美学的新兴学科之一――环境美学的中心范畴就是环境美。环境美学要求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首先满足人们的物质实用需要,同时又满足人们的审美鉴赏需要,两者密切联系,达到实用、经济和美观的统一。在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等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人居环境愈发受到高度重视。理想的人居环境着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是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聚合物。理想的人居环境应达到促成类似“……人诗意地居住……”的存在境界。

其二,景观。景观是大地所呈现的风景,又是为人所观看的。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大自然赐给了我们人间美景,更赐给了我们创造人间美景的才能。由于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不断追求,也伴随着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史,人类历史实现了从理想自然到现实自然的转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催生了人文景观,使其日益走上了街头巷尾,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景观美化了环境、点缀了自然、提升了我们生活的品位。在人们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今天,景观功不可没,其中有代表性的景观有人文景观建筑、雕塑以及公园绿地。其中,建筑的美体现在多样化统一、调和对比、对称均衡、韵律节奏,谢林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美学意味由此可见;与一般建筑不同,雕塑不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而是更突出其点缀和装扮环境和自然的功能;公园绿地景观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带有“功利”的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是自然中美丽的风景,尤其是人文景观的建设应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才能“虽由人工,宛白天开”,这也说明人所创造的美的最高境界仍然应该是自然美――自自然然的美。

其三,生态。生态是自然的生命状态,它直接地呈现了自然的本性,并为自然美提供了本质规定。源于希腊文的“生态”一词,其原意是“人和住所”,或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说明了人与自然的相依相亲性。生态学认为,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即生态系统。系统中各种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一定规律相联系,形成有机的自然整体。正是这种作为有机自然整体的生态系统,构成了生态学的特殊研究对象。生态学关于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构成了生态学的整体论的世界观,生态美学按照生态学世界观,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和有机整体来研究,既不是脱离自然与环境去研究孤立的人,也不是脱离人去研究纯客观的自然与环境。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在西方,德格尔晚期提出了具有生态思想的天地人神四元聚集的思想,他认为天地人神是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元,他们既有差别性,又具有整体上的统一性,也即“和而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天地人神四元聚集的思想就不仅是存在论的,而且是生态论的。在中国,道家也有“道法自然”、“元为不争”、“万物齐一”、“大美无言”、“心斋坐忘”等生态哲学、美学思想。如何在自然的维度上重新认识、把握这种哲学、美学观,进而结合西方相关思想做一些比较、重构的研究,将有利于对自然美或生态美的深入研究,也会有利于哲学、美学学科的发展。

[责任编辑:白 云]

作文八:《论自然美的显现》5300字

第6卷第9期2008年9月经济与社会发展

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VOL.6.No.9

SEP.2008

论自然美的显现

王 俊,余 虹

[摘 要]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自身的美,也是美好的人造环境所呈现的美。这种美是“美是自美,因人更彰”;这种美是一种聚集、显现和不断生成。自然美既历时地展现为田园、山水、整个自然界,也共时地展示为环境、景观和生态。人类要持守护、维护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自然;自然美;显现

[作者简介]王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湖北省

美学学会会员,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B83-066[A(2008)09-0010-03

艺术美、形式美等一起构成了美的领域美的种类。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是自然界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神韵;自然美也包括人造环境所呈现的美,因为美好的人工环境是和谐的,符合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本性。显然,自然美是我们最能直观、大范围感受到的天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美,并且“就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史来看,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美,直接或间接地以自然美为摹本”

[1](P206)

定自然美的观点或论述又有哪一些呢?

中国古代道家倾心于自然的理想化,冯友兰认为:“农民时时跟自然打交道,所以他们赞美自然,热爱自然。这种赞美和热爱都被道家的人发挥到极致……道家的人主张,圣人的精神修养,最高的成就在于将他自己跟整个自然即宇宙同一起来……”

[8](P18)

在古希腊,虽然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

所接触的自然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却能够看到这世界的现象不是幻影,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在当代,李泽厚认为自然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6](P494)

然而,自然美在历史上受到的重视并不够,关于人与自然的审美交流一直为理论家们所普遍冷落。在西方,如同阿多诺所说,“从谢林开始,美学几乎只关心艺术作品,中断了对‘自然美’的系统研究”

[2](P109)

。柏林特认为,

人类只是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应和外部环境融为一体,环境美学就是要在这一整体中去考虑问题,我们要与周围环境相互容纳、接受并和谐共处。卡尔松持“自然全美”说。陈望衡认为“自然至美”。彭锋认为,“美是不可定义的,只有我们透过概念理解的硬壳,才能发现事物的美。这种美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至于我们不可能给它一个有确定内涵的概念。自然就呈现出这种无言大美,这是一种众美,一种多元之美,一种天籁之美”

[9](PP4-5)

。当黑格尔将美学的学科性质明确为

[3](PP4-5)

“艺术哲学”后,自然美就被打入了另册。黑格尔“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的理论直接导致的。朱光潜说:“其

局面是,“总而言之,美学理论并不是关于美的理论,而是关于艺术的理论”

[4](P41)

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

[5](P126)

。这即《庄

子・知北游》所谓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之美”,这种美即美在道的自然美。

李泽厚也认为,“就美的本质说,

[6](P493)

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但是,“如果我们能

够停下来听一听我们脚下这块疏松的土地所发出的意愿,我们就会理解自然与美是何等紧密地融为一体。自然的伟大和美在我们的身边周而复始地呈现,并在我们的自身体现出来。神圣的、令人赞美的、瑰丽缤纷的和旖旎多姿的景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无所不在”10

[7](P72)

二、自然美的历时显现

自然有两个概念:一是指由矿物、动植物构成的物理世界,即自然界,因此自然美具有其客观性;二是指自然而然的本性,因此自然美又具有其自然性,即具有美的属性的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生长、发展、运动规律。从历史上看,人类对于自然

。那么,古今中外重视或肯

有一个从畏惧到遵从,从遵从到征服,再到现在友

[10](P125)

爱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与自然友爱或至少认识到应该友爱的时代,我们才真正认识了自然美的意义,才真正能够与自然为友,自然也才真正向人彰显它的美。正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中,

[10](P126)

自然美显现了。

自然美首先显现为田园。人在遵从自然时,既保留了对于天地的敬畏,也发展了对于自然山水的依恋,产生了对于田园风情的向往。在中国六朝时代,田园诗人陶渊明达到了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境界,在自然之美中摆脱了官场的污浊。陶渊明眼中的山水田园,不是如魏晋名士心目中的玄学化的山水自然,而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田园风光不仅仅是诗人陶渊明生存劳作的对象,而且成了与诗人交融一体的审美对象中,人生感受,山”、“”均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其诗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了宁静平淡的境界,表现了“田园美”,表明了人与自然相融的乐趣,也表明了诗人自然率真的情怀。

自然美又显现为山水。“山因水而媚,水因山而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明了山水相依以及山水与人的性情同形同构。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自然与人格建设之间可以相通,就是认为天人之间异质而同构,可以互相感应,这也是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从人的审美心理过程来说,当人们面对秀丽的山水进行观赏时,主客体就会融为一体,从而也就超越了生活中的许多欲念与功名的束缚,而得到了一种畅心悦神的美感,这种美感不是康德所说的依存美,而是一种无功利的纯粹美。自然美对人格美的陶冶,在这一点上较诸“比德说”更富于美学与人文含义。山水对人的美感作用,不仅具有一般的情性修养意义,而且在礼法专制社会中,还具有反抗世俗、坚持独立人格的意义。但在中国,“直到魏晋,自然山水独立的美学

[11](P334)

价值方才得到人们充分的认识”。尽管如此,西方在这个时候自然风景还处于很低的地位。普列汉诺夫说:“米开兰基罗和他的同时代人是轻视风景的。它在意大利的兴盛只是在文艺复兴的末期,即在衰落时期。同样地,对于17世纪以至18世纪的美术家,风景也没有独立的意义。在19世纪,情况急剧地改变了。人们开始为风景而珍视风

景……”

[12](PP340-341)

魏晋时期,政治黑暗,许多文人

不满于当时的执政者,他们从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道路中获得了独立,追求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在饮酒、服食、养生与诗歌、山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有许多人士游放于山水之中,形成了山水文学创作的高潮,如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山水诗后经王维的继承和发扬而达到了高峰。

在人与自然友爱的现时代,自然美更显现为整个自然界。其实中国古代就传承了倾心欣赏自然的传统,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与美学家心目中,自然与山水不是,,而是人格,自然以其风韵,,从而形成一。在这种天人相感的思维基础上,古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格的养成相贯通,“比德说”就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方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审美观最早集中见之于孔子的学说中。脍炙人口的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等。”

[13](P125)

自然界

作为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必要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也使人们享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对自然的回归,也就意味着对人生自由的回归,这种回归使人格从功利社会中解放出来,独立出来,升华为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三、自然美的共时显现

自然美的共时显现呈现为三个维度,这就是环境、景观和生态

[10](PP126-127)

。环境是指周边的地

方、周围的情况和条件,这周边和周围当然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景观是指自然和人工的可供观赏的风景、景物,一个观字体现了它与人的关系;生态简言

之就是“生存状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人也直接属于生态之中。可以认为,环境主要是供人利用的,景观主要是供人欣赏的,生态主要是讲自然本性以及与人协调的。

其一,环境。环境即环绕人的周边所在,因此它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研究环境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环境,从而让环境为人类服务。但我们也不能忘记环境有其自在自为的一面,我们不能为了短暂的利益去破坏环境。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所受到的教

11

训已经很多,如水土流失、沙漠扩散、臭氧层破坏、海啸等带来的损失和问题。我们必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待环境正确的态度应是让环境如其所是、是其所是,去守护它、维护它。美学的新兴学科之一———环境美学的中心范畴就是环境美。环境美学要求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首先满足人们的物质实用需要,同时又满足人们的审美鉴赏需要,两者密切联系,达到实用、经济和美观的统一。在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等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人居环境愈发受到高度重视。理想的人居环境着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是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聚合物。理想的人居环境应达到促成类似“……人诗意地居住……”的存在境界。

其二,景观,为人所观看的。,间美景的才能断追求,也伴随着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史,人类历史实现了从理想自然到现实自然的转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催生了人文景观,使其日益走上了街头巷尾,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景观美化了环境、点缀了自然、提升了我们生活的品位。在人们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今天,景观功不可没,其中有代表性的景观有人文景观建筑、雕塑以及公园绿地。其中,建筑的美体现在多样化统一、调和对比、对称均衡、韵律节奏,谢林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美学意味由此可见;与一般建筑不同,雕塑不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而是更突出其点缀和装扮环境和自然的功能;公园绿地景观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带有“功利”的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是自然中美丽的风景,尤其是人文景观的建设应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才能“虽由人工,宛自天开”,这也说明人所创造的美的最高境界仍然应该是自然美———自自然然的美。

其三,生态。生态是自然的生命状态,它直接地呈现了自然的本性,并为自然美提供了本质规定。源于希腊文的“生态”一词,其原意是“人和住所”,或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说明了人与自然的相依相亲性。生态学认为,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即生态系统。系统中各种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一定规律相联系,形成有机的自然整体。正是这种作为有机自然整体的生态系统,构成了生态学的特殊研究对象。生态学关于世12

[14](P213)

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构成了生态学的整体论的世界观,生态美学按照生态学世界观,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和有机整体来研究,既不是脱离自然与环境去研究孤立的人,也不是脱离人去研究纯客观的自然与环境。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在西方,德格尔晚期提出了具有生态思想的天地人神四元聚集的思想,他认为天地人神是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元,他们既有差别性,又具有整体上的统一性,也即“和而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天地人神四元聚集的思想就不仅是存在论的,而且是生态论的。在中国,道家也有“”、“万物齐一”、“大、美学思想。如把握这种哲学、美学、重构的研究,将有利于对自然美或生态美的深入研究,也会有利于哲学、美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15]

社,1998.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79.

[4]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王至元,等,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5.

[5]朱光潜.谈美书简二种[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99.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7]布德尔.艺术家眼中的世界[M].孔凡平,等,译.沈阳:

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6.

[9]彭锋.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

社,1998.

[12]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M].曹

葆华,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3]陈望衡.中西自然美学观比较研究[A].山水美学研究

[C].范阳,黄贯群.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4]Martin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ht[M].Bei2

jing:ChinaSocialSciencesPublishingHouse,1999.[15]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

明日报,2002-2-19.

[责任编辑:白 云]

作文九:《消失的自然美》1000字

看得见的是光秃秃的树桩、黑色的河水和白色的土地,听得见的是不绝的马达声,闻得见的是阵阵腥臭……大自然的美丽迅速地消失,而她走后只剩下荒凉,将那份美好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我想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换成一沓沓的钞票,更想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忍心向那么美丽的大自然下手。

从记事起,我就经常跟着外公在家附近的小树林里玩耍。每日穿行在田间地头,背诵着“种豆南山下”之类的闲逸诗句。虽然年轻的我并不懂得什么叫闲情雅致,但我依然喜欢那里,喜欢她的美丽,喜欢她给我带来的无尽乐趣。我最爱那里的夏天,伴着富有青草气息的清风,和着阵阵蝉鸣,我穿行在林间小道里,感到浑身舒适。在这里我可以惬意地躲避炎热。走在树林里,村边那条小河不时地在我脑海里浮现,我仿佛看到一条条小鱼不断跳出那荡起波纹的水面。我还想起了雨后天晴蛇戏青蛙的情景。这些像一场场好戏吸引着我。就是这片不大的树林给了我快乐,给了我亲近自然的机会。

我渐渐长大,思想里多了一个忧愁的影子,她不再只是我的玩伴,更是我可以吐露心声的知音。我逐渐领略了她的安逸、清新和宁静,我也深深陶醉于那份静谧。烦闷时,伤心时,她都会安抚我那躁动的心,耐心倾听我的诉说。正当我为发现自然的安静而高兴时,她却在消失,悄悄而又迅速地消失。渐渐地听不到“唧唧喳喳”的鸟鸣,看不到水面荡起的涟漪,闻不到花香和泥土散发出的清新的气息。所有的一切都在慢慢离我远去。

我焦急地寻找,疯狂地追赶,却发现自己离自然越来越远,能找到的是更多的建筑,四处飞舞的垃圾袋和散发着腥臭味的河水。我尝试来到山区,却发现那些景点沾染了太多的城市气息。再没有了宁静,没有了安逸,只剩下与自然极不和谐的喧哗。

儿时向往繁华的都市,向往现代都市的生活。真正来到城市,却又想选择逃避。城市里,我艰难地搜寻到的唯一的绿色,还是被汽车尾气过度浸染的病态绿。那里没有轻松安逸,只剩下压力,只剩下拿破坏环境换来的繁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自然美会选择飞快地逃遁,逃出人们的视野。

回到田间,回到地头,我仿佛看到身边一棵棵大树轰然倒下,那声音仿佛是她的哭泣。我只能疲惫地摇摇头,因为苦涩的泪水已经流干。

不知道何处可以追寻自然。我无法改变人们被金钱占据的精神世界,我没办法让我们的身边再次闪现自然的光彩,我只能虔诚祈祷自然美不再消失。■

(指导老师/刘玉真 责任编辑/笑笑)

作文十:《课文中的自然美》2400字

摘要:语文课本中表现自然美的篇章很多,它交织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或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或表现自己难以严重的心情。同时,这些文质兼优的自然美篇章,启人遐想,给人愉悦。

关键词:课文 自然美 联系

一、自然美的概述

语文课本中表现自然美的篇章很多,它交织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或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或表现自己难以严重的心情。自然美是将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扩大的,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事物愈来愈多地成为能够为人服务的、使人感到可亲的过程中不断扩展的。总之,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二,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三,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第四,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高中的语文中的自然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课文中的自然美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的特点。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进行选择、想象、加工、创造过的,这些自然物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对象化的自然,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人与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具有整体美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欣赏自然美的角度并不相同,但是许多作者会渲染使得整体有了一种自然美的感觉。

二、课文中的自然美的情景描写

自然美的描写,揭示出美的象征意义。在我们的课文中常常有对自然美的描写,主要是写景或者人物来表现这种自然美的感觉。景物,常常受时空观的限制,难以获得自然美的全貌。而艺术作品中,由于有了艺术家的艰苦劳动,自然美的主要特征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反映。因此,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能够获得自然的整体美。课文中的自然景物具有象征美的特点。这类自然景物,由于其外在特征与人的美好品格和精神相似,所以成为审美对象。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由于有“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因而是北方农民的象征,是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的象征。欣赏这类“自然美”,要力求准确地把握作品中自然物的情感表现性,提示其象征意义。又如,海子的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句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表明海子这首诗在情感的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藏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将人们带到了一种情境中。

三、课堂中自然美的表现

在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的欣赏自然美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朗诵法。“朗诵”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有声有色的美读,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诵读就是让学生对一些传统的古汉语精品进行反复诵读,直到能够背诵,诵读的目的不在于立竿见影,立马见效,而在于通过长期稳固的储存和积累,通过长期、反复的揣摩和领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滋补,奠定学生的语言及文化功底,使学生终身受益,并且能为美读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2)角色表演法。利用图片、科教片、插图等直观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例如,在《苏州园林》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熟读课文后当一批外国游客的导游,将苏州园林的美丽风光介绍给游人。要当导游,必须能对课文熟读成诵,这就促使学生自主诵读,并在诵读中传达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美,在表演中表现自己所领悟到的美。(3)描绘法。教学时,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美好自然风景。在教学中,就靠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美景,让美景再现在学生的眼前。(4)想象法。欣赏自然美和欣赏艺术美一样,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任何欣赏活动,都是一种创造,是创造就少不了想象力的参与。没有想象,或者根本得不到美,或者虽能看到美但也只是有限的。如果想象参与自然美的欣赏,那么,自然物就会呈现出无穷的意味。如姚鼐的《登泰山记》中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山,通过想象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5)仿写法。所谓仿写,就是主观情感向客观事物的表象进行模仿,从而达到物我同一。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在这个例子中,艺术家把情感“投射”到被表现的对象中,把原本没有生命的自然现象和事物,幻化为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们也有人的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这样它们才感人至深,具有艺术的魅力,可以让学生用仿写的方法来进行,便于学生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高级中学教科书・教师参考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