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历史教学 > 【《心灵的驿站作文》900字】 驿站作文800字

【《心灵的驿站作文》900字】 驿站作文800字

时间:2019-10-24 09:27:5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心灵的驿站作文》900字

心灵的驿站作文    高二(13)班 张景博    独倚孤窗观梧桐,    鸿雁飞过信不通。    别乡七载无双鲤,    乡音无闻藏心中。    ——题记    坐

在归乡的列车上,我心中思绪万千„„    “妈妈,我们这是要去哪呀?”“北京”。    “北京,好啊,北京是不是有肉吃啊!”    “嗯,或许吧!”    “那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不知道,也许,也许永远都不再回来了!”    “好啊!好啊!永远都会有肉吃了!”    “呜呜„„”“妈妈,您怎么哭了?是不是我惹你生气了,妈妈不哭,妈妈不哭„„”    回想起离开家乡时幼稚的我,忍不住会心一笑,是啊!他乡的确有肉吃,但最终没有故乡的肉香浓,更没有家乡特有的雪。    “凯达!”“啊!”妈妈的声音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出山海关了,快了,快到家了„„”    “真的吗,快到家了,好啊,好啊„„”    “七年了,也不知家乡变了没有,应该发展起来了吧!哎,恨不得马上到家,好好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是啊!”我把头转向了窗口。此时的泪水在眼中直转。听得出,妈妈也有满腔乡愁啊!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呢?    “沈阳北,到了。”我听着报站声,依然望着窗外,望着满天星空。在那个受尽污染的大城市中,几时有过如此灿烂的星空,我在寻找,在众多的星星中哪一颗能是我呢。但是,没有找到,我想,可能我是颗没有固定轨迹的彗星吧!在这莫大的宇宙中,没有任何目标地飘荡。    记得,在京之时,我曾在那藏满了自己小秘密的日记中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我是一株小小的飞草,随风漂泊。没错,我是一株飞草,从别乡的那一刻起,我便把根拔起,随风飘荡,想寻找一块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地,然后重新把根埋进土壤中。但离开家乡我才发现,没有任何一块土地比家乡的土地更亲切,更令我心驰神往,虽然它还不够肥沃!    如今家乡已经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眼中有滚烫的东西掉下来,渗入脚下这片灼热的土地,推开熟悉的扉门,昔日的欢乐,往日的痛楚,今日的思念,一下子呈现在我面前: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啊,以往那一座座低矮的平房已经变成了一栋栋名副其实的“摘星楼”;以往那“睛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羊肠小路已经变成了又宽敞又干净的柏油马路;一个个宽敞、美丽的休闲广场成了都市闲人的休闲地、娱乐地、健身地。

作文二:《文化的驿站》12500字

作者:杨匡汉

文艺研究 1999年07期

中国的士历来有“游”的传统。或作逍遥之游,或为入世之游;或游于学,或游于艺;或浮游浪游漫游,或宦游周游巡游。“游”是飘移而暂无归依之时间空间过程,也总有和一时一地的古之驿站或今之酒店相关的羁旅之所出现。“驿站”于中国历史不无人文意蕴,近代亦然。

若是论及香港近现代文化史,论及香港与内地的文化关联,不难发现,内地许多文化名流和文学大师的生活、创作及文化活动,都同香港发生过密切关系。香港以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理位置,成为他们心路历程中的一个驿站,一个羁旅之所,一个难免途经而奔赴新目标的中转地。香港的码头、机场、车站、客栈、街衢,闪动过无数学人、文艺家的身影。香港仔的山坡有幸,让“五四”元老蔡元培静卧其间;基督教青年会的礼堂伴着风声雨声,响过鲁迅南来呐喊的声音;太子道那座面对“火焰山”的寓所,还记得茅盾在此挥洒热汗奋笔疾书;利源东街的贫民窟里,邹韬奋彻夜劳神迎接着东方泛出的鱼肚白;从罗便臣道到香港大学太古堂的半山区蹊径上,叠印过许地山深深浅浅的足迹;浅水湾海边的幽幽斜坡,留下萧红的骨灰一半;奥卑利街那堵斑驳的大墙之内,有戴望舒在阴湿的窄笼中的“题壁”(注:即戴望舒著名诗篇《狱中题壁》, 作于1942年4月27日。)绝唱……香港曾以悲辛之笔记载着沧桑烟云、世态炎凉,却也因“文化驿站”的兴盛而屡见文星汇聚、文迹激荡。今人寻踪认往以化作历史的叮咛,该是研究近代香港与内地关系不可忽视的方面。

先从时段上看,“文化驿站”现象在如次历时性阶段上相当突出:

一是清末民初。1840年鸦片战争后,香港遂成为内地人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中国人自己主办的近代报刊,最早是到香港办的。曾任清廷驻美、驻秘鲁大使的伍廷芳,于1858年在港创办《中外新报》,设有“京报全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及船期、行情诸栏目,以沟通中外消息;曾参与洋务派外交活动的陈霭亭,于1864年在港创办《华字日报》,亦取分类纪事的编采方法;作为第一份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利用来传播其思想的《循环日报》,1874年1月5日问世于香港,主编人王韬系极力主张政治改良的知识分子,遭官方缉捕而逃亡香岛,以此为驿站居留了二十三年,利用报纸宣传变法,力主废除八股科举,写有以《变法》、《变法自强》、《重民》、《尚简》等为题的大量政论文章,成为知名一时的“新党”,并帮助过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从香港小小一间皇仁中学走出,复毕业于港大前身的香港西医学院。他的民主革命思想无疑起源于香港,在港大的一次演讲中曾说:“香山、香港相距仅50英里,何以如此不同?外人能在七八十年间在一荒岛上成此伟绩,中国以四千年之文明仍无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有八次起义酝酿于香港,于他而言,不啻是人生、是文化、也是革命的驿站了。

二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波及香港甚晚。应当说,1922年的香港海员罢工和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显示了“五四”精神对香港的影响力;不过,当初在思想文化方面,“五四”之感召力仍较有限。思想文化的新启蒙,依然由南来的文化名流担当。鲁迅1927年的赴港讲演,胡适1935年的南游讲学,许地山1935年起任教港大,邹韬奋、胡愈之1936年到港创办《生活日报》,加上一批在内地接受“五四”新文化精神洗礼的进步知识青年(如李林风、陈灵谷、黄谷柳、杜埃等等)陆续返港或南来,都驾新思想之风,挟新文化之电,为沉闷的文教领域带来清爽之气。这一时期,南来的文化人仅作或短或长的羁旅,亦三三两两未成群集,然而如鲁迅等人所留下的足迹与声响,恰似火种播撒香岛,其意义是深远的。

三是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7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同年11月的上海沦陷和翌年10月的广州陷落,使内地大批爱国的文化人以“避难”的方式先后来到香港权作“驿站”之居。这大批文化人中,著名的有:蔡元培、茅盾、萨空了、陶行知、金仲华、乔冠华、刘思慕、欧阳予倩、蔡楚生、楼适夷、叶灵凤、戴望舒、施蛰存、徐迟、萧乾、杨刚、简又文、陆丹林、周鲸文、萧红、端木蕻良等等。1941年皖南事变后,除范长江、茅盾再度南来外,尚有柳亚子、夏衍、胡绳、胡风、戈宝权、宋之的、章泯、于伶、叶以群、巴人等等来港居留。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将香港作为避难的洞天福地,而是在特殊的环境和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和扩大抗日救国的文化宣传活动,在既是“驿站”更是“阵地”上作韧性的坚持。他们的救亡爱国言行受到了香港全社会的尊敬。蔡元培1940年病故于港,有万余人公祭;许地山1941年猝殁于港,所有的学校商店降半旗致哀,港九钟楼亦响钟悲鸣,均系近代文化史上空前的壮举。及至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多达近三百名的爱国文化人士,在东江纵队的掩护下撤离香港此一驿站,辗转到了内地新的岗位,继续切入时世疽疣而悲发忧怀。

四是香港重光至新中国建立之初。1945年8月抗战胜利, 香港重光。不久,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由于国民党当局加紧对进步民主文化人士之政治迫害,又有大批文化名流从上海、广州来到香港。除茅盾、胡风、夏衍、柳亚子等重游旅次,又有郭沫若、叶圣陶、冯乃超、林默涵、周而复、邵荃麟、洪深、郑振铎、周立波、葛琴、钟敬文、聂绀弩、柯灵、瞿白音、黄药眠、秦牧、邹荻帆、宋云彬、臧克家、力扬、吕剑等等来此云集。由于他们的努力,香港再次成为南中国文化/文学的一个重镇。仅以1948年为例,在全中国创刊的29份文学期刊中,香港出版的就占了6 份(注:参见张静庐辑:《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篇》下卷第570—571页,中华书局版。),《野草》和《文艺生活》还发行到南洋各地。1949年时局丕变,居留香港的大批左翼文化人和作家纷纷北上,出席新中国第一届文代会并参与内地新文化建设;香港此时一度出现的文化/文学的真空,则由另一批同新中国存有观念距离的文人南下填补。除极少数顽固者外,大多数人抱着既甘又不甘的心态,“移民”于此一“驿站”。在无奈也无可选择的情境下,更因以“反共”宣传为主的“绿背文化”(注:“绿背文化”又称美元文化,“绿背”即美元。)之阴影无处不在,为数相当多的居港文化人甘愿做政治传声筒,诚如老作家刘以鬯指出:“‘绿背’已经成为吸铁石,作家们像小铁钉子般被吸了过去。政治不断蚕食文学,文学变成政治的一部分了。”“在这种情形下,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不容易出现的。在‘绿背’浪潮的冲击下,作家们不但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失去创作的冲动,写出来的作品,多数因过分重视思想性而缺乏艺术魅力。”(注:刘以鬯:《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学》,《香港文学》1985年6月号。)自然, 在此一时期此一驿站上,各派文人之间的宣传争斗不曾停息且深深影响着香港地区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进程。从历史看,上述文化局面要得以根本改观,则有赖于文化人的反思,有赖于对香港的归属感和从历史、地理、文化以至政治、社会对祖国大陆的体认,藉以调整自己的文化身分与位置。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香港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文化人的“驿站”,构成了近代中国的一道人文风景线。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文化驿站”对于香港的人文发展,对于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其功能和价值何在?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播新文化。

由于香港长期被英国占领,殖民统治、奴化教育、金钱至上、过客心态等现象均对文化发展设置障碍。“重英轻中”的一贯政策,也加深了香港作为中国一部分的文化闷局。在荒漠化中栽种出点点中国新文化“不浓不淡的绿”,成为南来文化人无可推卸的天职。

鲁迅于1927年2月应邀赴港, 作了两场彪炳史页的重要讲演:《无声的中国》(2月18日晚)、《老调子已经唱完》(2月19日下午)。基督教青年会的小礼堂挤满了五六百人之众。开讲前,接待者曾告知鲁迅,香港文坛荒凉,环境甚差,乃“沙漠之区”。鲁迅不以为然地答曰:“就是沙漠也不要紧的,沙漠可以变的。”(注:刘随:《鲁迅赴港讲演琐记》,见《香港文学散步》(小思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鲁迅确实期望香港有所变。在《无声的中国》的演说中,他期盼香港青年和全中国青年一道,“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在《老调子已经唱完》的讲演中,鲁迅继而呼号弃旧图新:“凡是有良心、有觉悟的人,到一个时候,自然知道老调子不该再唱,将它抛弃。但是,一般以自己为中心的人们,却决不肯以民众为主体,而专图自己的便利,总是三翻四复的唱不完。于是,自己的老调子固然唱不完,而国家却被唱完了。”对当时香港文化界而言,这无疑是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启蒙与呐喊。于今重温七十年前鲁迅对中国命运的关切和求变的理念,依然弥觉新鲜。

胡适的赴港曾引起一场风波。那是1935年1月, 胡适应港大之邀去接受名誉法学博士头衔(此乃他一生35个名誉博士学位的第一个),停留期间共作了五场讲演(三次用英语,两次用国语)。其中1月6日在华侨教育会的演说中,胡适称香港为东亚“第一个能实现义务教育的地方”,同时批评“广东很多人反对用语体文”并“提倡读经”;希望香港进步为“南方的一个新文化的中心”,同时分析广东守旧的原因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传到它的殖民地或边境,本地方已经变了,而边境或殖民地仍是保留它祖宗的遗物。广东自古是中国的殖民地,中原的文化许多都变了,而广东尚留着。”胡适讲得并不对,但也有一定道理。所谓不对,是把广东说成“中国的殖民地”,即违背了起码的政治常识。说有一定道理,是针对当时广东一股“读经”的文化逆流。“读经”系当时广东实力派人物、粤军总司令陈济棠的口号,旨在对抗“五四”新文化之南播。胡适斗胆在广东的大门口公然对司令说三道四,秀才遇见兵,这如何了得?中山大学本拟请胡适回穗讲演的安排立即被奉命取消,“布告”上示:“现阅香港华字日报,胡适此次南来接受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港华侨教育会所发表之言论,竟谓香港最高教育当局也想改进中国的文化,又谓各位应该把它做成南方的文化中心,复谓广东自古为中国的殖民地等语。此等言论,在中国国家立场言之,胡适为认人作父,在广东人民地位言之,胡适竟以吾粤为生番蛮族,实失学者态度,立即停止其在本校演讲。”(注:转引自耿云志:《胡适在香港讲演引起的风波》,见《百年潮》1997年第5期。)事实上, 当局在广东确实推崇“读经”,而当时香港懂华语的英国人,如总督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所热心推动的华文教育,也不过是中国太史、秀才所传播的“读经宏道”,其文化认知亦限于平平仄仄之乎者也摇头晃脑的消闲作乐而已。故有人叹曰:“要如胡适先生所期望的,把香港造成南中国文化的中心,那恐怕是不会有的事。”(注:郑德能:《胡适之先生南来与香港文学》,《香港华南中学校刊》1935年6月1日。)但胡适旅次香岛且说长道短,毕竟也往一潭死水投以一石,引发了新旧之争的话题。

如果说胡适赴港的讲演是一种呼吁和期许,那么,真正付诸于文教改革实践的,当推传播新文化的实干家许地山。许地山(1893—1941)于1935年9月出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南来就职后即向报界宣称:“拟将港大之汉文学院改为中国文史学系,盖文学史学有连带之关系,今将之拼成为一学系,固得其宜,在名义上亦较为妥当。”(注:见《工商日报》1935年9月9日报道:《港大汉文学院或将改为中国文史系,许地山教授就职后将有新猷》。)原港大中文系成立于1927年,主课始终是“读经”。许地山来港时,港大校方虽有改革中国文字教学之意愿,但当时任教的区大典(太史)、罗芾棠(举人)、崔百越(秀才)和陈君葆等人,均属“读经派”。许地山主事后,以“退休”、“聘期已满”为由,将“读经派”革职,改聘了通晓中英文、观念较新的讲师。又本着“文史不分家”的原则,设立中文系课程为文、史、哲、译四项。仅仅两年改革,中文系可谓旧貌换新颜,学生对中国新文化、新文学之兴趣陡增,阅读面拓宽,语文程度亦多有提升。以致于港大“特别委员会”的报告中,对中文系颇表嘉许:“教师精明能干,前途无限。若以其成绩而言,则所开销之费用并不浪费,应值得赞助与鼓励。”(注:见《工商日报》1937年5月29 日报道:《港大特别委员会编造报告条陈改革方案》。)

羁旅香港的许地山,堪称严谨的学者、慈善的教师。他在港大每周任课平均在20个学时左右,授课科目10余个之多。每每讲课,总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幽默诙谐,深受学生欢迎。美髯和长袍只是他的外表,体现其内质的,依然是“五四”新文化的那种“否定”精神,是对“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尊重。在《国粹与国学》的长文中,许地山系统批判了国粹主义,指出许多“国粹”其实是“国渣”;而被某些国粹家奉若神明之“国学”,其实只是“治人之道”、“做官技术”或“社交学问”。他为“国粹”下了定义:“一个民族,在物质上,精神上,与思想上,对于人类,至少是本民族,有过重要的贡献,而这种贡献是继续有功用,继续在发展的,才可以被称为国粹的。”(注:参见《国粹与国学》,重庆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诚哉斯言!在他最后一部仅六七万字的学术专著《扶箕迷信底研究》中,从典籍中搜集材料,考证了半真半假的骗术“扶箕”的起源,箕仙及其降笔之形形色色,惟妙惟肖地解剖了达官贵人及士子们的心理;又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箕仙和“幽灵信仰”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箕动与感应之所以然。抓的问题看似很小,也很冷僻,却从一个托根于人们心灵弱点的幻术入手,揭橥了“在信仰上胡乱崇拜”的侥幸心理和运气观念,对遗绪不减的非科学、倒退的迷古复古思潮是有力的一击。

鲁迅、胡适、许地山等名流南来,为新文化南播付出的心力,当彪炳史册。新诗人闻一多有诗曰:“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注:闻一多:《死水》。)香港此一蛰伏于母体怀外的“井蛙”,同样受“五四”新文化风潮之影响,在寂寞中荡漾出一些新鲜的歌音。

第二,建设中心地。

胡适早年希望“南中国一个新文化中心”出现在香港,如若仅仅靠当地文化人的点滴改良,是勉为其难的。“中心”往往是气象、氛围、人才、集群、阵地综合作用力的产物,否则只能是空巢而已。香港真正作为一时期“南中国一个新文化中心”,则是在大批内地文化人抗战时云集于此而形成的。

1937年3月26 日藉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时称“留港会员通讯处”)的成立,标志着香港作为新文化又一中心地之初步成型。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文艺界知名人士达71人。成立宣言全文如下: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自从去年春间在武汉成立以来,到现在是整整一周年了。这个团体的成立,是全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在抗战建国的共通目标下,空前未有的团结的开始。一年来秉其精诚无间,勇往迈进的精神,跟随着政府抗战建国的伟大国策展开了巨大的抗战文艺运动。我们一部分留在香港的会员,和其他一切文艺界同人,虽然远离祖国的烽烟,寄居这个没有炮火和血腥的特殊环境中,却未曾有一时一刻,自外于战斗的营阵中,而不思以本位的工作,勉自尽力于民族生存自由的斗争。欣逢这个举国欢庆的全文协周年纪念日,在热烈庆祝,觉得要加紧本身的工作,必须变更过去留港同人们各自为战的方式,而一致归趋于全文协的旗帜之下,立刻团结起来。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使我们充实健全,扩大文艺的事功,实践以文艺动员全民的神圣任务,因此有留港会员通讯处的组织。全体会员抱守共同的信念,深感文艺工作在国民精神动员,国际同情争取中之重要岗位;誓愿在全国统一组织领导之下,策励精进,奠国民文艺之基,齐一步骤,赴抗战建国之路。谨掬至诚,宣告成立。(注:刊香港《大风》第33期,1939年4月5日。)

香港分会最初由全国文协总会的居港理事许地山、戴望舒、欧阳予倩、简又文、楼适夷等筹备组成。成立时主要成员除他们外,尚有叶灵凤、刘思慕、蔡楚生、陈衡哲、陆丹林、袁水拍、杨刚、施蛰存、黄绳、徐迟、端木蕻良、乔木、茅盾、夏衍、周钢鸣等。香港是华南与外地沟通的中心点,文化人往来必经之驿站,抗战后成为中国文化人疏散的重要据点之一。也正因有“来来往往”、流动性大的特点,理事不理、组织散漫等现象一度出现。为改变不力局面,终于1940年1 月重新推选出许地山、叶灵凤、戴望舒、杜埃、寒波、林焕平、刘思慕、袁水拍、杨刚、陆丹林、黄绳、简又文、陈畸等十三人,组成“会务调整委员会”,以谋求改进会务。经六次会议后,决定改组“交通部”,举办“文艺讲习会”,与“木协”、“漫协”联合主办“鲁迅先生六十诞辰纪念大会”,会务才算有点起色。从此,原“留港会员通讯处”正式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协会香港分会”并注册登记,修订了会章,机构分设交通部、研究部、总务部,有计划地开展了诸如文艺座谈、音乐欣赏、征文比赛、文学讲习等多种活动,对战时香港文化有了切实的推动,“文协”从组织上保证了文化人相对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萨空了居港时著文指出:“我希望逃亡来香港的人能刺激起来在港同胞‘祖国在危难中’的感觉,逃亡来港的同胞,也不要想这是世外桃源,而应该像下面写‘这里需要精神食粮’的上海客君一样,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为中国的生存而奋斗。”(注:萨空了:《建立新文化中心》,1939年4月2日《立报》“言林”副刊。)邹韬奋在复刊《大众生活》杂志时也表示:“我们到香港不是为逃难来的,而是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创办民主报刊而继续战斗的!”(注:转引自范长江:《忘我的人》,1957年7 月24日上海《文汇报》。)内地文化人战时南来偏安于香港作为“驿站”,表面上是避乱,实际上是开辟新的阵地,宣传抗日爱国。此间,他们先后创办的报刊,计有:《文艺阵地》(茅盾主编)、《保卫中国大同盟》(宋庆龄主办)、《耕耘》(郁风主编)、《青年知识》(张铁生主编)、《立报》“言林”(萨空了、叶灵凤主编)、《星岛日报》“星座”(戴望舒主编)、《大公报》“文艺”(萧乾、杨刚先后主编)、《华商报》“灯塔”(范长江、夏衍主编)、《大风》(简又文、林语堂主办)、《大众生活》(邹韬奋主编)、《时代批评》(周鲸文主编)、《文艺青年》(曲江文艺青年社编)、《时代文学》(端木蕻良主编)及《笔谈》等等。这些报刊,诚如香港学者所言:“不论是副刊抑或定期刊,文艺气息比较浓厚,文艺水准比较高超,文字功夫比较稳定,和以前的香港文艺比较,是有比较深厚的中国文化味道。”(注:黄康显:《抗日战争对香港文学的冲击》,《香港文学》第130期,1995年10月。)这些报刊,吸纳战时风雨,发表春秋文章,如一面面旗帜在香港文坛迎风招展。它们是阵地,是抗敌的匕首和投枪;又是摇篮,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爱好文艺的香港青少年。即使从全中国的角度看,香港在抗战时期的群贤毕至、文调并作、击节和吟,其文化地位,也是可以同北平、上海、桂林、重庆等地相提并论的。

第三,推出大作品。

内地文化人歇脚香港,以一种吊诡(paradox )式的幸运躲避政治逼迫,相对地有了较为自由的生存空间和创作空间。香港对他们来说是另一种隐喻性的“人生逆旅”和“文学逆旅”。如果本质上是文化人,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那么,即便仅有小方寸间,也能落脚、萌发、生长、茁壮起来。

香港文学是中国内地文学之延伸。南来的大陆作家在艰难时世中写作不辍,产量丰硕,许多人都在香港完成、出版了传世之作。境界超迈的作品,自然不仅以“抗敌”为单纯目标,而从建设新文化着眼,扫除旧的渣滓,给民众以再教育,呈献于读者健康的精神食粮。在这里,我们略考察三位作家——茅盾、萧红、戴望舒居港的创作,不难在“文本”上看出文化驿站的某些特征。

茅盾(1896—1981)曾三次居停于香港。第一次是1938年2 月—12月,第二次是1941年3月—1942年1月,第三次是1946年4月—1949年12月,前后歇脚五年有余。他在香港所写的《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锻炼》等长篇小说,均是载入文学史的重要作品。名著《腐蚀》是应邹韬奋之约创作并连载于《大众生活》上,当时便产生了轰动效应。作品以日记体和第一人称写法,通过女主人公赵惠明的自我解剖和自我忏悔,大胆地暴露了“特务之残酷、卑劣与无耻”,刻画了一个失足难拔、最终忏悔自新的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及命运。有史家称其为一部“忏悔书”:“作家带几分残酷又带几分宽容地驱使这个女主人公陷入堕落与悔恨交加,痛苦与复仇交织,绝望与追求交杂的心理漩涡,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把人物按进污泥浊水之中,又让她在强烈的犯罪感中结晶出心灵的珍珠。”(注: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第121—1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警世之音可穿越时空。

萧红(1911—1942)于1940年拖病来到香港。她原为寻求一个休养生息和利于创作的宁静之地。但寄居于时代书店,虽凭海临风而忧郁孤寂。孤寂促进着她的沉思默想、灵智惊驰。《呼兰河传》、《马伯乐》、《民族魂——鲁迅》(四幕哑剧)等大手笔即诞生于香港。《呼兰河传》作为离乡背井者故园情结的产品,最早在《星岛日报》上连载。茅盾称它为“一篇叙事诗,一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注:茅盾:《〈呼兰河传〉序》,《茅盾文集》第10卷,1961年北京版。)。呼兰河畔的四季更替,民情风俗,黎民的生存状态,农夫的性格和女性的困境,一一被精细地刻画出来跃然纸上。一些文学史家认为这是近代文坛上“个人回忆式”的抒情的自传性杰作,笔者以为不如说它是一部反讽性的出色的乡土传奇。作品中没有中心的主人公,主人公即是呼兰河那个地方的特殊的生存方式,萧红在为一种国民性的真相作传。当许多人往往在都市回望故乡,女作家却是揭露乡村的荒诞愚昧。那沉痛、那悲愤均寓于鲁迅式的嬉笑反讽之中,给予故乡以相当理性的剖析,作品中“我家是荒凉的”的一遍又一遍的慨叹,其实是言说流亡者的无家可寻。《马伯乐》的足本共分两部,曾发表于香港《时代批评》杂志(连载)。“伯乐”乃圣徒“保罗”的意思。马伯乐的性格可谓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没被描绘过的性格:读《圣经》、守圣礼的家庭出身,却自私、虚伪、一事无成,总是夸张自己的苦难,其活命的精神支柱是灵魂失败法,即一遇困境就自我溃败,设法逃跑。这正是对一种国民性病态的揭示和鞭笞。马伯乐的性格脱胎于都市的无业游民、文化游民,他的受虐和转眼间即向弱者或同仁施虐的行径,典型地反映了一层人“活着就是一切”的可悲性。这是萧红融会了作为女性和弱者在战火中的痛苦经验的一种“发现”和“说出”。

比起茅盾和萧红,诗人戴望舒(1905—1950 )来港的时间更早。 1937年,他就到香港为《星岛日报》主编文艺副刊《星座》,发表进步文艺作品,还翻译了《西班牙抗战谣曲》。1942年,他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了名诗《狱中题壁》,向友人作诀别的叮咛:“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之后,他又陆续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心愿》、《示长女》、《赠内》、《萧红墓畔口占》等脍炙人口的诗作。他忘不了永恒的江山。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里,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浊流,江南细软的水田,岭南寂寞的荔枝花,南海没有鱼船的苦水,诗人用手摸索着这片有灰烬、有血泥的土地,他的心没有在残破的国土上破碎,而从黑暗的窗口望见遥远的光明并为之歌吟。此一心迹,在1945年写的《偶成》中有进一步的表露:“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注:见戴望舒:《灾难的岁月》,星群出版社1948年版。)艾青认为:“望舒所走的道路,是中国的一个正直的、有很高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的道路。”(注:艾青:《望舒的诗》,《戴望舒诗选》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在长夜漫漫中他终于等到了祖国之春的到来。1949年春,在“他的哮喘病已很严重,连走上一层楼的气力也没有”(注:卞之琳:《悼望舒》,《人民日报》1950年3月5日。)的病况下,依然坚持回内地寻找自己的田园。戴望舒终于离开了占去他生命十分之一时间的“驿站”香港,1950年2月因身心交瘁而猝然长逝于北京。

上述不同凡响之作家作品,为香港文化/文学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在这些“文本”中,历史承诺得以落实,书写亦较开张,洋溢着艺文率真而亲切的体味,独标懿范且清音竞奏。南来名家以创作精品为香港新文学开拓前途,影响和带动了当地一批文学青年,从而陆续产生了在香港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虾球传》(黄谷柳著)、《穷巷》(侣伦著)、《太阳下山了》(舒巷城著)、《少女的心声》(夏易著)等长篇小说,以“本土性”的特色,反映了动荡年代香港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伦世相。

学界对于“文化驿站”现象及其后果,评估似有不一。如香港学者黄康显在肯定来港内地作家提升香港文学水准之贡献的同时,认为:“相对来说,香港背景或香港特性,是比较淡薄得多了,这无疑是中国文学取代香港文学的时期。”又说,香港文学“汇入中国文学的主流后,已完全失去身份,缺少本来的个性,萌芽期的香港文学,已不能继续生长了”。(注:黄康显:《抗日战争对香港文学的冲击》,《香港文学》第130期,1995年10月。 )旅美华裔学者张错也认为:“无论是早期伍廷芳的《中外新报》,或后期抗战的戴望舒或许地山在香港推动的文艺活动,都代表了两种极端趋势,对香港文学发展极为不利——一种是殖民主义下对国族的离心;另一种是民族主义下对国族的向心。尤其后者亲之于戴望舒及许地山,更是昭显,因为他们的国文学是以中国当时的北京或上海文化为依归。小岛气候的殖民地香港,自难产生任何本土意识及身分。”(注:张错:《过客与还乡——兼论“歇脚香港”散文现象》,《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1997年1月版。)上述议论, 所涉及的是大批文化人来港推进文化/文学事业后,是否存在一个“香港性”丧失的问题,又如何认识香港的文化身分的问题,似有必要予以辨正。

应当说,近代香港被强行占领,英方实行的是典型的殖民式统治。但这不等于香港就是殖民地——通常意义上的殖民地,主要是指因外国统治、管辖而丧失了主权的国家;而香港,则是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结果。从全中国看问题,香港的小沧桑反映着中国的大历史。在这个特别的地区、特殊的环境,尽管华洋杂处,尽管英式殖民教育和上流社会独尊英语,然而98%的华人和以华文为宗的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证明香港普适性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气脉之继延,香港人所维系的仍是对中华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香港当然有其特殊性——不承认这一点,就是不尊重历史和现实;但这种特殊性,不能被无限夸大以至漂离中原文化母体而孤立地去谈论。百年来香港似乎总是微妙地在“暖昧自由”和“母体认同”之间建立起其“边缘身分”。实际上,所谓文化身分,是版图意识、文化归属和地区定位的综合,诸要素缺一不可。一旦国难当头、大敌当前,国族向心力之上升是必然的。“文化驿站”现象在此时突出地呈示于世,大批内地文化人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伴随居停、栖息、留驻、漂泊的生活而展开,推动了香港以中国一脉相承的民族意识,这并非是身分的跌落,恰恰是身分的确认,同时也为香港文化/文学增添着光彩。香港文化/文学也只有在与中国内地文化/文学更紧密的关联中,成为有源头的活水,也更富于个性地蓬勃生长。

“文化驿站”话题的提出,是我们对“香港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行考察时注意到的一个现象。如若荡开一笔,以百年历史而言,作为比喻性概念的“文化驿站”,也具有多重意味,即:它是近现代文化/文学史上众多名流的人生与创作的驿站,此乃基本的含义;它又是中外文化交汇的驿站,东西方文调并作,西方文化影响着香港文化/文学的近现代发展,东方文明在香港有坚韧的保持;而在新的世纪之交,它更是中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的一个驿站。

在今日中国,作为“东方明珠”之香港,继续保持其国际性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行走于世界经济竞争力之前列,也站立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香港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消化异民族文化的能力,文化人之机敏与双语水准、应变谋略,显示了在现代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行进中以我为主、交流融合之优长。开放、兼容、多元、竞争,正是文化转型之特性,也是香港文化发展中正面的因素。可以看到,作为历史的一种必然延伸,香港文化/文学既受惠于祖国内地文化人南来之培育,也反哺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地文化/文学。香港文化随着第一阵“开放”之风而进入内地,虽良莠兼有,毕竟对打破长期之封闭利大于弊。在西方发达国家与香港之间,内地天然地亲近香港,自然地把香港视为“看世界,走四方”的一个窗口。香港文化/文学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内地”,对内地文化界改革开放的话语起了激活的作用。香港那些健康的和有益无害的消费型文化/文学,那些多少能启人心智的通俗文学、武侠小说、言情作品,无疑冲击了长期以来“正统文学”一家独鸣的格局,于中原传统文化/文学观念增添了另一种参照和补充,也悄然地为内地读者提供了休息、纳凉、娱乐的驿站。几乎所有知名的出版社都印行有香港图书。名声显赫的三联书店出版了《金庸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梁凤仪全套财经小说和近70万字的大型《香港文学史》(注:《香港文学史》(曾敏之总策划、刘登翰主编)繁简体中文版于1997年分别由香港作家出版社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出版。)。香港的都市文化在内地更有市场,其辐射力已渐及远域边陲,其反哺力刺激着内地都市文学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它成了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到相应阶段的产物,也是从农业文明向现代都市文化语境嬗变的一个表征。消费型文化难免雅与俗混杂、深与浅并存、文与野共生,但社会和民众毕竟有对休闲文化的精神需求。摆出绝对“严肃”的姿态去排斥一切“俗”的东西,未必可能;无条件地追波逐流,亦是盲目趋时。就内地而言,这是一片广袤而繁富的土地,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知识分子在现代商潮和都市化面前,暂时还缺乏那种“泡在酒吧奔富”的闲情逸致。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新文化理性主义,决定着文化人在“休闲”之上,更看重对社会、对现世坚持介入与关怀的情思。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变化、价值判断、认知取向、审美风尚将是复杂的、多样的,其间必然有种种困惑伴随而生。在这一点上,香港作为“文化驿站”所留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同喻文化”所反映的现实形态与问题,仍然会对内地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作者介绍:杨匡汉,194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文三:《你的风景,我的驿站作文》2600字

一。

渡上船的那一刻,生命开始奔波。极目远望下,拨不开的云烟,途经风雨时,立不定的兰舟。摆渡红尘路,羁旅飘摇,自此沉沦。目断前程,不知归途……

弹指远四季,挥手别春秋。食花繁柳密,饮雨露霜风,辄行于繁锦纷纭间的声色车马,高歌畏途岁月凌铄千古的传奇。踽踽颠簸的行姿,在物情相催的整冠中,如同风中翩翩飞舞的蝶。 将身影放逐于岁月的逆流,目送生命里的时光点点滴滴的流失。年华的倒影,沾泥带水般不经意的映照而来,所过之处,暗殇累累,触忤心田。

谁抖落万千的离愁于杯盏,掬起流年里无边的荒寒,将那一樽苍凉慨而饮尽。

对影祭奠,细细追寻。人道年华易逝,风景易老。我默默地遥思着记忆中那段被江南山水深锁的足迹,颤抖地用水墨将岁月赏鉴重题。欲以一苇航之,终是泅不到岁月的彼岸,那如同海市蜃楼般的叹为观止。

微叹流年,嘴角苦涩不觉微扬。是否命中已然注定,那一段不得善终的风景,必将成为命格里反排不得的劫数。那萦绕满目过往的紫霞烟岚,于我的记忆里如画如诗,惊乱原本寂静的一池心事,顿起波澜,奏起了哀愁的调子。

不言云无心,不语水无情。悲喜咏兮生别离,我不过是个在明媚芳华里经过亭台水榭,心悦你娇羞嗔喜,淡雅出尘的看客。终只是路过你的青春,也告别了你的路人。而你也只是流年里一道匆别匆逝的风景,路过了我的记忆,留下了些许美丽,注定与我下个驿站无所纠葛。 二。

背上行囊,或回首,或远行……一眼回眸便是一个风景,一个转身又是一段旅程,那些划指而过的时光,盛放着太多来不及消解的回忆与青涩的心事。

沿途的风景,逝去的美丽,纵使万般留恋,绝情的时光依然会督促着你继续前行。无论想是不想,愿与不愿,当世事经过,便是谁也无法再找到最初的自己。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人文,早已在转身时被时光沙漏悄悄的掩去。

一路走来,脸上的疲惫被岁月雕刻得一丝不苟。眉间深锁着回忆,那一抹厚重,婉转沧桑着眼眸,简约而端庄,美丽而哀愁。

素笺轻展,笔歌墨咏,踩着平仄轻舞的分明是岁月剥落下锈迹斑斑的伤愁。一个奔波穿梭于风尘俗世的男子,挥墨洒酒长歌,篆刻旧时烟云。落落而舞,千回百转后,痴迷的眼神,所哀婉的也不过是画薄岁月,匿迹于静美红尘的故事。

岁月里谁依稀闻得我以忧伤为鼓吹,以回忆为脉络,以思念述文绣。拨弄冰冷的指尖,追随惆怅的思绪,犹如幽灵般在老去的年华里与梦寐相纠缠。

而你一袭白衣俏立其间,娥眉低颦浅笑间,颔首生情,也就那么轻轻的一瞥,我的三魂七魄便如镜花水月般的飘渺恍惚,烟消云散。只剩下一个空落落的躯壳,遥遥的,凝视着…… 是谁空将心事付流水,放逐年华错落演绎下的长相思。默然落座,心事浸寒,弥漫的忧思于江南的水湄悄然的长出嫩绿的草儿,摇曳中仿佛脆弱的不堪风雨,却又那么的坚韧无比。 三。

月凉花谢,人去楼空。昔日素颜云鬓红袖翩然,依水傍柳青衫相伴,那一幅恬静温馨的水墨画卷润了谁的眼,那一缕嫣然清音的低吟浅唱又醉了谁的心田。

当悲欢舞尽,又是谁带着满腹灾萼在往昔的剪影里为自己寻求解脱。一任泪水打湿,伤痕成茧,我眸中萦牵的不舍,你再也看不见。

是谁的遗憾于岁月里奏起了哀鸣?灵魂幽叹,低眉相思,在离世隔岸的云月外依就流觞,在祭奠无涯的时空里依旧珍藏。

当爱被时间典当,以舍与不舍的结局而落幕,那无法赎回的初心,于流浪的风中又流离颠沛了谁寂寞的归宿?忆往昔,身无所获,居无静安,枉换流年。叹今时,泊心无依,寂寥辛酸,回首不堪。

不觉怅然,欲用颤抖的手抹去岁月里如花的笑靥,徒染了满眼的倦怠满身的疲倦。沉重的眼颊,再看不清那风中含情婉约的娇柔。窗外凉风掠过,吹起书案零乱的纸页,室内骤起一片清冷的绝然。

眺望夜空,那点点星辰无法计量的怅惘,止步尺规着心头的愁绪,犹如三千弱水,一任东流,无从掬起。

那缠绕的情滞留在胸口,隐忍着疼痛,心早已远走。奔耕的是哪个的方向,没人能懂,唯你知情。窗台那一角的月光,为洗礼这一身的疲惫,排挞而至,盈斥着凉风,铺张的一室清辉,那么萧索。

细数孤独的韵味,两颗心的距离该何以丈量。谁能明白那等待背后的落寞苍白,只期一个风吹草动,便杯弓蛇影般悸动着那一抹温情回眸的身影。

就这么静静一等,便送了几个年岁的秋月春花。

在晨钟暮鼓,云霞向晚里,采集忧伤,顾影自怜。执笔研画,水墨挥洒细细描摹间,我终于又看到你托肩的脸颊,静倚小桥,任凭折射的霞光蜿蜒着河床,恬淡着似忧还喜的神情,慨叹着流水轻逝。一如我言呐于辞的呼唤,庶竭驽钝,一路寻去,皆是你的背影,你的转身。 水墨打湿我的眼眶,那泪光滴落画案的轨迹,绝艳着晶莹。一如我瑕瑜的心事,漫溢在这凄楚无边的夜色里,硬是把这场以织梦为名的让人溺倒其中的风景画卷完美的挥毫下去,画尽不能媚诉的眷恋,画尽每个夜幕下长长的相思,画尽花梦落尽的红泪偷垂,画尽祈盼无望的悲凉落寂。

那些凭栏寄愿,隔岸遥望跋山涉水般的思念,再传不到千里之外你淡妆雅静的梦里,便于窗外高置,梦外荒芜;拢不到红袍近身濡沫相携的细水长流,便已歌尽惆怅,买断寂寞。 四。

夜冷云寒,天边缺月渐沉。看尽苍凉繁华,览遍山水如画。高台望断,倚楼倨傲的是他人的离合悲欢,然一笔绝然,画下的却是我自己的苦海梦靥。

落笔,垂首,那一身耀眼的嫁衣伴着顶上的红盖头定格在我的眼眸,如同杜鹃啼血的腥红,那桌上摇曳的烛光垂下滴滴的泪珠,浅映着新娘娇柔明媚的玉容。

这一幅处静若艳的水墨,看的是你的眼景,画的是我的心事。待笔墨收起,泼釉调彩,裱挂高楼嵌堂而立,随着黯然的灯影,蛰伏迷离下又有谁能收留我的心碎。

你曾说情系三生花海回眸浅笑只为君,我亦说墨上刻缘纵酒挥毫相依老流年。不会忘曾有的那些美丽与期待,那份承诺,更让永记于心。

只期你一许温情的回眸,便挥尽了笔墨,坐老了岁月。看那风中的念,漫把冷清开遍,寂寞而又执着。而我们终归是各自启程,一路扬尘,打马下一道羁旅。那些有你的风景,也最终成了我生命中的临时驿站。

画卷翩然隐去,落款冷若霜冰。梦里,是下一道风景。醒来,是百寂聊赖对镜锁眉的惆怅。 你转身,将我看作一次成长的愧赧,我用尽柔情,换来最后一滴眼泪。嗟叹情缘如梦,聚散几时休。那掩尽风华的相思,为何掩不去一段段的沧桑落眉目,这一生,又为谁饮满了一瓢绝望的寒凉。

远了那错过的芳年,你是她挥手即忘的过客。远了那脱节的瞬间,你是我心头遥望的风景。 你的风景,我的驿站,不题深情浅怨,书你以雨恨云愁。唯以指下丝弦,鸣解心的情怀,绾下一个一个的愿,作彩云之姿飘去你的窗前。做不到以经为枕席地而禅,远离喧嚣淡泊世情;达不到松骨莲风不食烟火,透晰佛法定坐聚散。只愿于宁静中寻一份超脱,回首斟一杯最美。

作文四:《作文:母爱---温馨的驿站》1300字

母爱---温馨的驿站

亲爱的老妈:

您好!

我独自坐在静思的阴影中,是您给了我万道霞光;我打碎记忆的瓶颈,是您帮我挥洒最后的眼泪;我的孤寂离愁弥漫世界,是您在我无际的天空中生出无数的情景;我让河水在秋天泛滥,您却帮我让它泰然恣意奔腾。

命运总是去捉弄无辜的人儿,那一次命运轮转的飘零的邂逅,让歔歔无助的生命散发出已成旧梦的往昔之歌的印记。长风,掠过黄昏里的湖面、山坡,宁静的心,不禁被风吹得一波三折。往事如抖落叶的幕布,浮上心头。我还充满童稚的七岁时,自然也少不了那份痴痴的童真与小小的贪玩,看见迎面呼啸而来的奔腾的车,没有丝毫减速的痕迹,我彻底傻了眼。无助在那一刻毫无保留的倾注进了我狭窄的生命里。天哪!那是什么样的一个滋味,似酸、似辣、似苦…。恐惧亦弥漫了我的心房。我艰难地睁开了双眼,看见的是您凝眸的双眼,也许这就是笼压弥漫的痛苦,它永远会通过无助的人儿的心灵,融化流涌而成为爱。在病床上,恍惚而又恼怒的我,向您发了火,而您,只是在一旁默默收拾着遗留的残局。我才明白,我的船是只脆弱的小舟,不宜在大雨里横渡狂暴的波涛。我的心,如撕拉万月的黑夜,雷声隆隆,没有任何的慈爱,那一刻,我充满了胆怯。在那几天里,坚强的心儿如一叶逝落的秋黄,瞬间跌入低谷。那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啊!长夜躺在我的路边,黎明在朦胧的山后长久睡眠,一切都是,无止境的黑夜。是您,用抚触似地眼神,告诉那无依的我,晨星,还在屏息地数着时间,柔弱的月儿在山后睡眠,一切,都还是光明,不只是有我自己的一双翅翼与无路的天空。于是,我个人的世界才没出现在人间生死狭小的交汇处,我才走出了朦胧。我好了,而您却病倒了,我向您道歉,您却说,只要我好就好。是的,有时,您的关爱只是在不经意间,不回首,永远未曾发现。

在您的永流瞬息之河中,翻腾着忘情活泼的生命的波浪,我的心在那波浪起伏中放射光彩,像火焰树的叶片。您,落下外表肆虐的慈爱,胜利的征途艰险而又无尽头,您却让新叶肩负渐萌的稻穗,一刻不停地前进。

您的爱,让我的双眼感觉到这天空深邃的宁静;您的呵护,在我周边激起了一种如同树木在举起它那杯子般的绿叶来斟满阳光时的感觉。我的船横渡在五彩的水面上,斜照在您的帆上熠熠生光,我看到您沉默的影儿站着掌舵,突然,我瞧见您慈爱的眼神,让那一年幼稚的我走向了阿肖卡树叶的红彤彤的光泽,让天空为之燃烧,让我明白,只要有您的爱,远方不远。

我记得童年时代,有一天,我在小河里放了一只小纸船,那是个七月的阴暗的天,忽然间,阴云密布,狂风怒号,大雨倾盆,纸船飘摇欲坠,是您,帮我把船停泊在岸,让我成功走向了彼岸。

老妈,您对我的爱,爱的最真,没有杂质;爱的最深,深不见底。您的爱,就是温馨的驿站,让远航的我,永远有前行的目标。是您,让我的青春舞动,神采飞扬;是您,让我不惧前进道路上的险阻,能勇往直前;是您,让白昼以这小小地球的喧闹,淹没了大千世界的寂静,从此,让我横渡波涛,赢来次日的红光。

老妈,我爱您,…。。

此致,

敬礼!

您的女儿

2012年3月21日

作文五:《[优秀作文]生命的驿站》600字

生命的驿站

我是一个坏孩子,叛逆而有个性,直率而鲁莽。当其他人还在为了奥特曼而疯狂的年代,我已经懂得离愁滋味。因为,越强悍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越脆弱敏感的心,在风中雨中飘摇不定,最后风化,散去了一地的红尘和丝丝缕缕的魂。三毛说过,人的一生只要一个知己。假如找不到,那就找自己,好好对待自己,也是一个好朋友。我想她是对的。然而人海茫茫,知音难觅,不能偶然相遇就是擦肩而过,亦或若即若离亦或貌合神离,都注定了人性一生的漂流,迷失沉沦旋涡的国度,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根本,一种最纯洁却又最致命的伤痛。我觉得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天生孤独,不喜欢群居者还有一种是后天习惯了孤独的,譬如我。曾经过度崇拜纷纷扬扬的荧光屏里独来独往的侠客居士,立志长大成为一个孤僻的人。这一愿望埋藏心底多年今朝终于实现。只是孤独的背后,是难忍的煎熬。虚伪刻意的笑容伴着身心破碎的声音挣扎在脸上。我想我变得世故了许多,至少可以忍受身边那些看人低的斜眼犀利的目光之剑,杀人于无形之中。这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人,都应该试着成熟起来,   学着随遇而安。正如四维说的:我们会在某件事后突然长大。也许是一场悠扬的大雪之后,也许是在凛冽的风中,也许我们永远长不大。我叛逆就是因为我抗拒成长,因为那样我还可以为自己的慵懒找找借口,我还是个孩子。高三的成人仪式我并不想参加我在等待,或许是一种宿命的延续,或许是一种未了的情感的纠结,亦如我掌心中那缠绵的曲线,不可捉摸,我在等待,是的,在等待一样东西,那是一样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直到得到它的那一天,我才会真正地得到解脱,然后心满意足地安静地死去。我在等待

作文六:《[优秀作文]人生的驿站》800字

人生的驿站

人生,犹如一段永无止境的旅途。人从出生就开始体验这艰辛的跋涉这旅。在父母眼中,每个子女都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关怀、担心、希望错杂交织成一张生活的网,束缚着我们。子女,犹如一只高飞的被擎着的风筝。   家庭

人出生来到这世上,家庭有了许多欢笑。孩子成了心肝宝贝。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教我们咿呀学语,教我们小孩要听话,大人叫你不要做的就不要做。于是,我们唯命是从。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听话,成了听话的乖孩子。于是,我们成了榜样,得到世俗的称赞。人的第一个驿站,轻松、愉快、这段旅程,仿佛是午后落日西下,在夕阳的余辉漫步,漫步在小径。不时嗅到花朵的芬芳,感受踩着落叶的缠绵。

学校

第一个驿站的一段小后,我们上路了。带着父母的叮嘱,背着书包,欢蹦乱跳地步入校园。在如花的校园,我们兴高采烈地吮吸着花的芳香。在知识的浩瀚海洋里,我们尽情地畅游,以此涤荡内心的幼稚,荡尽年轻的浮躁,以知识之水,洗礼童真的胸怀。

境界得以提高,灵魂得以净化。于是,我们充满了对社会的期盼。第二段旅程即将结束,第三个驿站即将到来。我们怀着远大的抱负,信心倍增。   社会

原本以为,我们是坚强的。但太认真,太愚昧,社会这段旅程不再像从前那样浪漫、温馨。它带有一些无奈。这无奈也很精彩。它充满着太多的诱惑。其实,是我们太懵懂,不懂得世态炎凉,不呢感阿谀逢迎迎合多态的嘴脸。   现实是残酷的,也是美好的。因为美好,我们向往。因为残酷,我们更加坚强。失败接踵而至,人们惊呼,甚至有人还耻笑我们太愚蠢,但更多的是寒嘘。这有什么用呢?在这旅途中,我们受挫,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不能独立,不能自强。我们犹如一朵被世俗精心培养的花,经不起强烈的光照和干旱的伤害。

于是,我们不再想做世人掌上的雍容的牡丹、华丽的玫瑰。我们开始祈祷,甘愿做沙漠里的一株仙人掌,自力更生,开始另类的旅途,领略另类的人生风景。愿景实现在人生的驿道

作文七:《[优秀作文]我的心灵驿站》1200字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所以,我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喜欢这个属于自己的心灵驿站。

小学时,我马马虎虎写的一篇作文,竟然得了一等奖,要知道那时我对作文是没有一丝感情的,所以,到现在,我也把那个奖视为上帝送我的一份幸运礼物。然而就是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文学,喜欢上有文字陪伴的日子。

在夜深人静时分,点一盏发出微弱黄色的夜灯,然后把一张雪白的稿纸铺在浓郁着古老意味的书桌上,之后耳畔会传来有节奏的沙沙笔声,文字因思绪的铺开而更显深邃,心情也会由阴变晴,这一切都是文字带给我的美好享受。

我喜欢记日记,直到现在,虽然很多时候,只是在纸上留下只言片语,但哪怕是几个字,我也会视如珍宝地细心地将它收藏起来,因为,以后的以后,它也许会陪我度过一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我有一个梦,有一天,自己可以仅凭一支普通的笔写出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纵使,这个梦离我是那么的遥远,但是我不会放弃,因为上帝把美丽的梦想种在我心中,为的是叫我去实现,所以,拥有梦想,就要努力实现梦想。

曾经和朋友一起探讨过,我们笔下的文字能做些什么呢?抒发内心,讲述故事,还是记下所谓的伤痛?当然,我们都不敢肯定文字终究是来做什么的,但是,文字是美丽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去体会的,这却是事实,我们的一孔之见,也只能讲清其一而不能概其全面,因为文字的世界是无边界的。快乐时,我们倾心于笔,为的是永远记住这份快乐;悲伤时,我们倾心于笔,却为的是驱走悲伤,换回快乐,没有人会因为拥有悲伤而记下悲伤。我想,不管写的文字是什么,我们要从文字中看到希望,看到美好,然后好好地去面对人生中的喜与悲,因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我们提倡的,况且,我们正值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当我发现这个社会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美好,有些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善良时,我总会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我希望可能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笔把这段心灵历程定格下来,希望不和谐的现象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引发我们的思考。

然后,怎么做才可以让它们逐渐消失,让我们大家变得更和谐一些,我想,关注我们生活的世界,关注他人,关注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甚至关注陌生人,一个人才会心地宽广,眼界开阔。

现在,我们习惯为了物质生活而忙个不停,却缺失了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缺失了一颗感悟世界感悟人生的心灵,我们总过分地在意物质上的满足,却忽略了我们的心灵也是需要营养的,所以,很少有人可以真正体会内心的幸福与满足。而倾心于笔,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一直把写作视为自己的心灵驿站,因为每一个文字都是我内心世界的展露,它可以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我从不允许它没有真情,于我而言,真情胜过一切,文字就是另一个我。

希望,你也可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驿站,只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上,为自己寻一片安静的天空,给心灵一个温馨的港湾。

作文八:《[优秀作文]生命的驿站》600字

生命的驿站

我是一个坏孩子,叛逆而有个性,直率而鲁莽。当其他人还在为了“奥特曼”而疯狂的年代,我已经懂得离愁滋味。因为,越强悍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越脆弱敏感的心,在风中雨中飘摇不定,最后风化,散去了一地的红尘和丝丝缕缕的魂。三毛说过,人的一生只要一个知己。假如找不到,那就找自己,好好对待自己,也是一个好朋友。我想她是对的。然而人海茫茫,知音难觅,不能偶然相遇就是擦肩而过,亦或若即若离亦或貌合神离,都注定了人性一生的漂流,迷失沉沦旋涡的国度,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根本,一种最纯洁却又最致命的伤痛。我觉得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天生孤独,不喜欢群居者还有一种是后天习惯了孤独的,譬如我。曾经过度崇拜纷纷扬扬的荧光屏里独来独往的侠客居士,立志长大成为一个孤僻的人。这一愿望埋藏心底多年今朝终于实现。只是孤独的背后,是难忍的煎熬。虚伪刻意的笑容伴着身心破碎的声音挣扎在脸上。我想我变得世故了许多,至少可以忍受身边那些看人低的“斜眼”犀利的目光之剑,杀人于无形之中。这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人,都应该试着成熟起来,

学着随遇而安。正如四维说的:我们会在某件事后突然长大。也许是一场悠扬的大雪之后,也许是在凛冽的风中,也许我们永远长不大。我叛逆就是因为我抗拒成长,因为那样我还可以为自己的慵懒找找借口,我还是个孩子。高三的成人仪式我并不想参加„„我在等待,或许是一种宿命的延续,或许是一种未了的情感的纠结,亦如我掌心中那缠绵的曲线,不可捉摸,我在等待,是的,在等待一样东西,那是一样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直到得到它的那一天,我才会真正地得到解脱,然后心满意足地安静地死去。我在等待„„

作文九:《作文驿站-心中的彩虹》3100字

心中的彩虹

138班王健

“不要走!不要走„„”我心痛的呼喊着,“您说过不会不要我的„„”我哭着从梦中惊醒,看着空荡荡的房间,不禁想起了最疼爱我的爷爷。

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坐在爷爷那辆现已破旧的小三轮车上和姐姐一同享受那不尽的疼爱。每天傍晚,爷爷都会把那辆小三轮车擦得干干净净,还会很细心的往车上铺一条软软的小毯子,放上水壶和零食。每当爷爷微笑着呼唤着我们名字的时候,我和姐姐就会飞快的跑出门,小小的姐妹俩便幸福地躺在车上,在有节奏的摇晃中,在爷爷踩踏车登吱呀声中,听爷爷讲说着那不尽的趣事,小小的车厢中便飞出我们的欢笑声。

美好的梦总有破灭的那天,爷爷生病了。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比任何人都坚强,病中的爷爷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不懂事的我不明白人会离亡,爷爷走时自己也没落泪,直到后来我明白了什么是永别。

长大后,我多次梦到爷爷,爷爷总是关心我,但却又从未多说什么,微笑依旧挂在他的脸上。我明白了爷爷虽离开了但那颗爱我们的心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就如雨后彩虹般,她会消失,但她留下了美好。

自己从梦的美好中醒了过来,想起曾经的一切,现在正是该为自己心中的彩虹奋斗的时候!

是啊!彩虹拥有绚丽的色彩,但那是历经风雨之后的色彩。

眼前的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了一点麻烦,那颗畏惧的心始终不能向前。回首爷爷当初面对病痛时不曾有过一丝退缩,虽然医生嘱咐不要独自下床活动,那是很危险的,可爷爷依旧从床上下到床边,从床边挪走到桌前。我想去扶他,可爷爷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没事儿,你看„我还能行„”

现在回想起来,爷爷那微微的笑意,如历经风雨后的彩虹般,给我莫大的力量。是那份快乐中的笑意给了我信心,是那份坚强中的笑意给了我勇气,让我把那颗畏惧之心抛掉,勇敢的面对生活。

我不会再傻傻地凝望,我要向天空大喊:我是不会退却的,为了那心中的彩虹。

教师评语:文章入题先“声”夺人,很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文中以爷爷的微微的笑意传递了一份情感,一种力量,成为作者心中一份美好,一道心中的彩虹。不足之处是原文中细节刻画有所欠缺,不利于情感的表达。

心中的彩虹

138班赵硕

每当暴风雨过后,我最祈盼见到的是身着七彩盛装,有着灵动身姿的彩虹。每当我奔向目标却屡受磨砺时,总会有一道温情的彩虹给我力量。

小时候,我总爱找寻彩虹的身影,却不知道我一直就生活在彩虹里呀。如今长大的我终于找寻到了她,那无时无刻不在庇佑着我的、细腻的、幽深的母亲的爱。

我与母亲的故事永远也数不清,闭上眼就会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帘„„

还记得那是小孩子时与母亲的一次争吵。一个夏日的午后,外面的雨滴奏响着不同的音节。争吵的原因已经忘却,但我蛮横的态度还依旧清晰,局面很糟糕,母亲不再言语,出了门。

时间一点点过去,我却开始害怕起来,妈妈不会是被我气走了吧,怎么还不回来呢。幼

小的我又急又怕,甚至希望母亲马上出现在眼前,我好向她道歉。我的泪珠和着窗外的雨滴滑落。门吱扭一声,是妈妈回来了,是妈妈,是妈妈那熟悉的开门声。我赶紧用小手擦擦眼泪,站在眼前的,正是母亲,发丝上还有几点雨珠,亮晶晶的,手里提着一个食品袋,模糊间看得出里边装的正是我平时最爱的小吃。那时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下子扑到母亲的怀里。“妈妈,我再也不气你了,我知道错了„„”而母亲像没发生过什么似的,微笑着说:“好孩子,妈妈怎么能生你的气呢,快,别哭了„„”我抬头看看母亲,那嘴角轻轻的笑容仿佛是彩虹般灿烂。

母爱的包容让我看到了她的无私,这无私的挚爱让我能够直面缺点并努力改正,这无私的挚爱饱含温情,却给我力量,让我能在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尽情拼搏。谢谢你,我心中的彩虹。

教师评语:小作者在母亲的包容中,真正的理解了母爱,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母爱的内涵从此不再空洞,而母爱又给予小作者以力量,这是对主题的升华。文中叙事中注意了详略。不足之处在于原文中母亲买回小吃的情节描写不够细腻。

心中的彩虹

139班李雪莹

雨过天晴,彩虹总会毫不吝啬地展示它的娇美,它的艳丽,散发出斑斓的色彩。每当看到这弯上天的美丽,我就会想到我的母亲,因为她是我心中的彩虹。

来到初中的第二次考试,我的成绩直线下降,我对此十分失望,我已经失去了自信,脑海里反复呈现的是“我办不到”这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占据了我的大脑,掌控着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于我的成绩变化,母亲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我知道,我深深地知道,母亲是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形的,当然,我也不想。我的自尊心很强,我不想落后于他人,我不想做一株孤僻的狗尾草,被人歧视,受人冷眼。

晚饭后,我早早地钻进了那黑暗的没有一丝光线的被子里,泪水止不住地滑落下来。我强忍着,可还是忍不住了,于是被子里便传出了放声大哭的声音。

忽然,我感到有人坐在了我的床头,是母亲。她轻轻地掀起我的被角,抚摸着我的头发,柔和地、殷切地对我说:“好孩子,妈知道这次的成绩让你难受,可妈妈想看到你能坚强地面对自个儿的成绩呀,过去的事实谁都扭转不了,你现在还可以重新努力啊。”我抬起泪眼,正与母亲那双充满希望的眼眸相对,我停止了哭泣,淅沥着鼻涕说:“妈,我很笨,我做不到。”母亲听后,脸上一丝微笑一闪即过,说:“不!孩子。妈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笨,你得知道自个儿有没有认真学习,每天自己都在想些什么,你得相信自己呀„„”“我„„我„„”我吱吱唔唔,半天吐不出一个起来。而后,沉默,猛然惊醒,我终于找到了心中的绊脚石。我要感谢母亲,是您让我重拾自信,我要感谢母亲,是您激励起我前行的斗志。

泪眼余光之中,那晶莹的,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教师评语:一道彩虹化作美好,融进母亲的心,她是理解,她是信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又用这份美好化作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前行的动力。不足之处在于自己内心的“绊脚石”之说在前文也应该作适当的交代,这样会更有利于理解故事。

心中的彩虹

139班吕妙

呵,那道心中的彩虹,时时闯入我的梦乡,常常扯得我泪眼朦胧。还是那道彩虹,曾引起少年的我多少温情的怀想。我那远逝天际的童年哦,可否托梦让我重温一下那牵系我心弦的时光。

伴随我整个童年的,不是我的父母,而是我的太爷,是他伴我走过那彩虹般的童年。 小时候,我喜欢依偎在太爷的怀里,替他点燃那早已发黄发黑的烟斗,听他讲着那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故事,而我却总也听不厌,只是享受和太爷一起的日子。太爷喜欢书法,听说他的书法在全村是闻名的,我也是从小看着太爷的书法长大的,他也成了我的启蒙老师。他写字时经常愿意写些唐诗宋词,有时也就教我读,写出来教我辨认。

太爷特别懂我们小孩子的心思,他特地在两棵小树之间架起一道秋千,于是,我的梦便在那上边开始。周围的小孩子都来我家与我结伴为友,荡起那属于我们的秋千。此时,太爷则坐在一旁,嘬着烟斗,听着那声响早已模糊不清的收音匣,声音开得也很小,好像怕吵到我们的欢声笑语,一个人在那儿默默地,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许他什么也没想。那时的我经常躲到他背后,轻轻地拍他一下,太爷便扭过头笑着对我说:“哦哦,别吓你太爷了,不知道我还有几年的时光等你吓呦!”我笑着,他也笑着。笑罢,便又转过去,双手颤抖着,摸索着收音匣,很熟练地关掉它,站起身,拄着拐杖,佝偻着背,走向属于他的那间小屋。

后来,我上学了,渐渐地疏远了我的太爷,只知道在太爷临终时还在叨念着我的名字。发丧那天,我躲在小屋里,对着我的玩具熊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太爷曾经给我讲的故事„„

童年的梦啊,载着太多的色彩,如彩虹般美丽。风儿,吹着我那已凌乱的头发,丝丝凉意,空气中弥漫起儿时的味道。

教师评语:本文化彩虹的美好于回忆的点滴,语言优美,叙事氛围如朦胧梦境,可见作者情感之细腻,结尾含蓄。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不只是对亲人的思念,而是对一份美好的追念。

作文十:《[优秀作文]人生的驿站》800字

人生,犹如一段永无止境的旅途。人从出生就开始体验这艰辛的跋涉这旅。在父母眼中,每个子女都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关怀、担心、希望错杂交织成一张生活的网,束缚着我们。子女,犹如一只高飞的被擎着的风筝。

家庭

人出生来到这世上,家庭有了许多欢笑。孩子成了心肝宝贝。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教我们咿呀学语,教我们小孩要听话,大人叫你不要做的就不要做。于是,我们唯命是从。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听话,成了听话的乖孩子。于是,我们成了榜样,得到世俗的称赞。人的第一个驿站,轻松、愉快、这段旅程,仿佛是午后落日西下,在夕阳的余辉漫步,漫步在小径。不时嗅到花朵的芬芳,感受踩着落叶的缠绵。

学校

第一个驿站的一段小后,我们上路了。带着父母的叮嘱,背着书包,欢蹦乱跳地步入校园。在如花的校园,我们兴高采烈地吮吸着花的芳香。在知识的浩瀚海洋里,我们尽情地畅游,以此涤荡内心的幼稚,荡尽年轻的浮躁,以知识之水,洗礼童真的胸怀。

境界得以提高,灵魂得以净化。于是,我们充满了对社会的期盼。第二段旅程即将结束,第三个驿站即将到来。我们怀着远大的抱负,信心倍增。

社会

原本以为,我们是坚强的。但太认真,太愚昧,社会这段旅程不再像从前那样浪漫、温馨。它带有一些无奈。这无奈也很精彩。它充满着太多的诱惑。其实,是我们太懵懂,不懂得世态炎凉,不呢感阿谀逢迎迎合多态的嘴脸。

现实是残酷的,也是美好的。因为美好,我们向往。因为残酷,我们更加坚强。失败接踵而至,人们惊呼,甚至有人还耻笑我们太愚蠢,但更多的是寒嘘。这有什么用呢?在这旅途中,我们受挫,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不能独立,不能自强。我们犹如一朵被世俗精心培养的花,经不起强烈的“光照”和“干旱”的伤害。

于是,我们不再想做世人掌上的雍容的牡丹、华丽的玫瑰。我们开始祈祷,甘愿做沙漠里的一株仙人掌,自力更生,开始另类的旅途,领略另类的人生风景。愿景实现在人生的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