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生物教学 > 《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16900字|对于社会问题有哪些理论解读

《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16900字|对于社会问题有哪些理论解读

时间:2019-11-24 09:28:2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16900字

2000年第2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 22000(总第142期)       JOURNA L OF XI AME N UNI VERSITY (Arts &S ocial Sciences )     G eneral N o. 142

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

陈孔立3Ξ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有关移民和移民社会问题, 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以台

湾移民社会为基点, 与若干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 移民的定义、动因、类型、特点以及移民社会的社会结构、内外关系、转型等均有其特定的内涵。

关键词:移民; 移民社会; 理论; 台湾

中图分类号:C91;C922; K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0) -0048-10

“台湾原来是一个移民社会”“, 美国是移民之国”“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

家”, 这一类的话是人们常说的, 可是, 究竟什么是移民, 什么是移民社会, 以及有关移民和移民社会的理论, 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 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本文以台湾进入定居社会前的移民社会为重点, 结合其他地区的情况, 对一些移民和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 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讨论。

一、移民的定义

什么叫移民?

葛剑雄等著的《简明中国移民史》指出“:我们对移民的界定是:具有一定数量, 一定距离, 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1](P1) 同一作者在《中国移民史》第1卷中更明确地指出, 上述定义是“根据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本书的宗旨”, 而“为本书确定的移民的定义”[2](P10) 。看来这是适用于中国移民史的定义, 而不泛指一般的移民定义。在这里, 我们需要讨论的是能够适用于一般移民和移民社会研究的定义。

请看一些工具书的提法。《大美百科全书》指出“:广义而言, 人类的迁移是指个人或一群人穿越相当的距离而作的永久性移动。”这里强调了“相当的距离”和“永久性移动”。[3](P61) 也有工具书作出这样的定义“:移民是指人口在地理上或空间上的流动, 或在不同地区间的移动, 从原住地移到目的地因而居所发生改变。这种迁移是属于永久性的。”“移民这个概念只是

[4](P170) 有的则强调移民是适用于比较能够定居的人口。”“相对持久的运动”。[5](P286) 有的

Ξ收稿日期:1999-12-28

作者简介:陈孔立(1930-) , 男, 福建福州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

・48・

也指明是“永久定居的人”。[6](P910) 有的则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离开原居住地, 超过一定行政界限, 到另一个地方居住的移动”, 而“实行迁移的人口称为移民”。[7](P240)

实际上“, 移民”一词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种人或人群, 一是指一种行为或社会现象。后者是较大数量的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 从而定居地发生变化的一种行动或社会现象。前者则是指参与上述迁移活动的人或人群。

这里需要讨论的是用“永久性移动”“定居的人口”, 还是用“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来界定较为妥当? 应当说, 凡是短暂居留而不是长期定居的, 都不能称为移民。《简明中国移民史》写道“:像到外地赴任的官吏、游学或赶考的学者、流动经营的商人、派驻各地的军队、有期流放的罪犯、从事季节性工作的工匠或农民、逃荒或乞讨而短期离乡的灾民等等, 尽管其中有些对象不乏数量大或距离远的特点, 也不能视为移民。”又说“:当然, 在这些对象中的确包含了一部分真正的移民, 因为其中有些人最终在迁入地或流动地定居了。”[1](P8) 可见, 算不算“真正的移民”, 还是要看他们是不是“最终在迁入地或流动地定居”。这就是说, 区分移民和非移民的界限在于是否定居, 换句话说, 定居是移民的本质特征。该书在定义“生存型移民”时, 也

[1](P504) 用了“定居”这个词“:为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不得不迁入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口。”《中国

移民史》也说“:一般来说, 移民是指迁离了原来的居住地而在其他地方定居或居住了较长时间的人口。”[2]由此可见, 在一般的移民研究中, 而不是特殊的专门的中国移民史的研究中“定, 居”一词似乎有必要写在“移民”的定义中。

当然, 以上所说的移民定义, 主要适用于早期的移民。

至于当代移民的概念, 有的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作出规定, 主要是指以定居为入境目的的外国人。例如, 美国《1924年移民法》对外来移民作出以下的定义“:外来移民是指任何移民美国的外籍人, 但不包括:甲、政府官员及其家属、随从、佣人和雇员; 乙、来美国短期旅游、经商或娱乐的外籍人; 丙、过境的外籍人; 丁、合法入境由美国某一地区经邻国向美国另一地区迁移的外籍人; 戊、乘外籍船只抵达美国港口并确实以职业海员身份入境的外籍人, 己、根据生效的贸易和航运条约而获准入境并只从事贸易或执行有关条约的外籍人。”[8](P254)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规定在“不包括”的范围中, 没有把留学生列在其中, 留学生是移民, 即入境后在校“潜心就读的移民”。[8](P255) 至于我国当代的毕业分配、上山下乡、干部下放以及外出打工等等现象, 是否属于移民以及如何界定, 则有待于具体的研究。可见, 随着时代的变化, 移民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

二、移民的动因

为什么会出现移民的现象? 即移民的动因是什么? 有一种理论, 以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加以解释。这基本上是可行的, 但也有问题需要讨论。

1. 推力一般是指迁出地存在某些不利因素, 迫使人们离家出走, 其中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特殊的因素, 具体原因是经济萧条、失业严重、粮食缺乏、人口过剩、天灾人祸、生态环境恶化、外族入侵、内战爆发、政治迫害、种族歧视、宗教矛盾等等。例如, 早期从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原因是:封建暴政和宗教迫害, 此外, 欧洲商业战争的破坏, 使得许多民众极端贫困, 有的成为难民。受到“大饥饿”威胁的爱尔兰天主教徒、受到连年歉收的北欧农

・49・

民、逃脱法国占领军迫害的德国人、逃避英国圣公会霸权的长老会教徒, 他们为了谋求生活的改善, 寻找新家, 冒险远渡重洋, 来到美洲。

我国历史上的移民大多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流人(谪宦、命盗重犯等) 、军户、棚民, 他们有的是被强迫迁往他乡的, 有的是为了寻求生路而不得不“闯关东”“、走西口”的。福建闽南一带人民向外移民, 主要是由于人口压力, 地少人多, 耕地不足, 加上连年的灾荒, 人们只好向外谋求生路。在清代前期禁止渡台的情况下, 还有许多人偷渡台湾, 主要就是为了谋生。总之, 有关推力的说法, 基本上是说得通的。

2. 在有关拉力的说法中, 有一种观点认为迁入地的条件远比迁出地优越, 这就值得讨论。实际上, 迁入地的条件往往是不好的, 多数是尚未开发的地区, 移民们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例如, 早期到达美洲的不列颠移民“, 大多数都深入荒无人烟的内地, 砍伐树林, 创办农场, 成为边疆居民”; [9](P5) 爱尔兰移民则从事“运河工、铁路工和矿工, 分别住在各自的集体工棚里, 工作和住宿条件非常恶劣, 痛苦无告”; [9](P24) 华人则在荒无人烟的地区淘金, 经常受到各种骚扰而无法开采, 或是在穷乡僻壤修筑铁路, 那是因为“铁路公司找不到别的工人, 故亟需招募华工”。[9](P29) 前往澳大利亚的华人在荒无人烟的地区开发处女地, 他们伐木、剥树皮、挖树根, 从事没有人愿意做的工作, 工资很低, 而效率却很高。[10](P55) 来自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南欧和中东) 的移民, 特别是妇女“, 只能得到最差的工作:工资最低, 在很差、甚至恶劣的劳动环境

[11](P35) 台湾的情况也很相似“当年最大和中从事繁重的、重复的、肮脏的甚至危险的工作。”,

最常见的危险和威胁是疾病、土著民族的‘出草’以及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早期的许多拓,

垦者多为年轻力壮的单身子, 许多拓垦者终身未娶, 未能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是非常痛苦的。他们为台湾的开发付出了极大的牺牲。”[12](P148)

有的迁入地与迁出地距离较远, 要到达那个地方就要付出不少代价。欧洲前往美洲的移民, 需要渡过大西洋, 航行条件很差, 在海上需要8-10个星期, 而且要支付很多的旅费, 契约劳工“必须先做几年(通常3-7年) 的苦工, 以偿还来美的旅费”。[13](P61) 前往新加坡的移民“盘缠皆靠借贷, 因此一开始就债台高筑, 常遭虐待和剥削”。[14](P25) 从中国大陆移民到台湾, 同样经历了不少艰辛“, 有些土匪流氓还以漏船冒充客船, 骗走船资, 冒险出海, 如果遇到大风, 就要葬身鱼腹; 如果能够到达台湾, 也要在偏僻沙滩下船, 有的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有的遇到涨潮无法登岸‘; 被害者既已没于巨浸, 幸免者亦缘有干禁令莫敢控诉’。人们都要历尽千辛

[12](P138) 万苦, 才能到达台湾, 而许多偷渡者则牺牲在渡台途中。”

事实证明, 所谓“拉力”并不是表现在迁入地有多少优越的条件。鼓吹迁入地有多么优越的条件, 往往是掮客“、客头”的欺骗手腕。清代台湾有所谓“台湾好趁食”的说法, 最多只能表明早期谋生比较容易, 经过有人把它夸大为“台湾钱, 淹脚目”, 从而煽动和欺骗了不少人冒死渡海, 可是到达台湾以后, 才发现既无本钱又无技能的人, 只得出卖苦力。做长工的, 一年所得往往不足以还债, 做短工的“, 恰似牛马一般般”, 于是移民们发出了“劝君切莫过台湾”的哀叹。

[15](P77) 向美洲移民也有类似情形, 许多欧洲农民“在据说马路是用黄金铺成的城里寻找出

[16](P263) 。路, 不过这些新来的移居者充其量只能偶尔捡到几块铜片”

所以, 拉力主要表现在有较多的谋生机会和发展机会。即迁入地或是可以提供免费或廉价的土地; 或是可以有较多的劳动就业的机会, 如开矿、淘金、修建铁路、种植业等; 或是需要劳工的当局提出某些招徕、优待外来移民的政策; 先行到达的移民传回有利的信息(如爱尔兰人・50・

) ; 可以获得某些方面的自由(如免受宗教迫害等) ; 此外, 某些团体或个人的诱骗的“美国来信”

也曾经成为一种拉力。这至少是当代以前各地移民所面对的普遍的历史实际。

当代由于发达国家和城市化的发展“, 迁入地远比迁出地条件优越”的情况才成为一种强大的拉力, 向城市移民和向发达国家移民成为当代移民运动的新特点。

当然, 用推力和拉力理论并不能解释移民的全部动因, 例如, 有些强制性的移民, 被迁移者并不愿意离开原居地; 有的是军事移民, 出于政治目的, 与原居地的“推力”没有直接的关系。特殊的情况还需要特殊分析。

三、移民的类型

移民的类型,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划分, 例如:个别移民、集体移民、大规模移民; 国内移民、海外移民; 合法移民、非法移民; 自由移民、政府或团体有组织的移民; 军事移

(黑奴贸易”) 、民、民间移民; 政治性移民、经济性移民、民族性移民; 强制移民、暴力强制移民“

(参加者) “(创业者) ; 有的则分为原始型、自愿移民; 有的分为“移民”、新贵”强迫型、推动型、自

由型、大规模型; 以及革新移民(Innovating migrants ) 、保守移民(C onservative migrants ) , 等等。这些区分有助于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移民现象的特点, 分类的界限也比较清楚, 没有必要加以讨论。

这里需要讨论的是, 有些学者主张按“性质”分类, 分为生存型和发展型两种, 并且认为“生存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迁出地区的推力, 而不是迁入地区的拉力或吸引力“发展型”, 移民的主要原因不是迁出地区的推力, 而是迁入地区的拉力或吸引力。[1](P504-509)

1. 有没有必要与可能把移民分为生存型、发展型两类?

从性质来说, 移民都是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而进行人口迁移的。按照上书的说法, 中国移民史上大多数是生存型移民, 而发展型移民则“主要是官僚、地主、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及一些衣食无忧的平民”“, 在数量上只占极少数”。该书还指出:生存型移民有时“取得发展型的结果”“, 生存型的移民潮中包含了主动求得发展的移民”“, 有时很难确定某一次移民运动和某一位移民是属于哪一类性质”等等, 这样看来“生存”, 与“发展”似乎是很难割裂开来的。有的学者认为“从根本上说, 这(指发展型移民) 仍然是受生存欲求的驱动。在这个意义上, 发展型移民实质上也是一种生存型移民。从移民动因的角度而言, 可以说, 所有的移民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生存型。而从移民结果的角度来考察, 所有的移民又都是开发、发展型移民”。[17]这个论点似乎是可以成立的。

2. 有没有必要把生存型移民和发展型移民的主要原因加以区分?

推力与拉力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推力也就没有拉力, 有了推力就会有拉力, 反之亦然。如果说, 生存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推力, 那么, 推出以后, 为何要向这个迁入地迁移, 而不是向别的地方迁移呢? 这说明迁入地存在着一定的拉力; 同样的, 如果说发展型移民主要原因是拉力, 那么, 为什么拉力对这些移民会起作用呢? 这就不能不考虑到迁出地存在着一定的推力, 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一定要从原居地迁出。

・51・

四、移民的特点

移民的特点是指:一、移民与非移民相比有什么不同, 二、各个时期移民之间存在那些不同之处。至于某个地区移民的特点, 则应另作讨论。

一般来说, 比较普遍的特点有如下一些方面:

1. 移民是从外地迁来的, 他们是后来者, 而不是土著居民或当地的先住民。前往美国的移民与土著的印地安人不同, 前往台湾的移民也有别于台湾的先住民。

2. 移民的目的是改变居住地, 迁往新住地(迁入地) 定居, 而不是暂时居留。

3. 移民都有从外来者转变为本地人的过程, 这实际上是自我认同的过程, 时间的长短不能一概而论。在台湾, 早期移民往往自称是福建某县人, 但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有人自称为“诸罗县人”“、凤山县人”, 后来自称为台湾人的就更多了。

4. 移民的方向是和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距离有直接关系的, 一般地说, 距离较近, 移民比较方便, 移民人数就多。迁往台湾的移民, 以最靠近台湾的福建泉州人、漳州人为最多; 迁往湖南的移民, 以江西人为最多; 迁往四川的移民, 则以湖广人为最多。但有人提出“:移民的人数与距离成反比”, 这种结论未免过于武断, 因为它无法解释洲际长途移民的现象。

5. 移民的方向也和移民的目的有直接关系, 早期移民一般是为了取得耕地, 所以多是流向农村或边远的地区, 从事开发; 后来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兴起, 移民开始向城镇迁移; 台湾的情况就是这样。在美国开发西部时, 移民曾经大量涌往西部, 寻求工作的机会。当代移民则多数流向城市和发达国家, 寻求较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的机会。

6. 移民往往出现高潮和低潮, 有时移民人数很多, 有时则很少, 它与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的大小成正比。由于明朝末年的多次战争, 使得四川人口大量减少, 已开垦的土地却大量存在, 而湖广一带地少人多, 因此在政府的招垦下, 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高潮。到了嘉庆年间, 四川人口增加到2000万人, 而不得不向周边地区迁移了。福建、广东向台湾移民的高潮在乾隆、嘉庆年间, 到了嘉庆十六年(1811年) , 台湾人口已近200万, 取得耕地已不容易, 移民的人数也就下降了。美国1873年以后“移民人数急转直下, , 因为当时美国经济极不景气”。[16](P270)

7. 在早期移民中, 以贫苦农民为最多, 他们主要是为了获得耕地而迁移的。同时也有一些商人、工匠、雇工一同迁来, 还有一些地主、“垦首”以及游民等, 职业成分比较简单。19世纪“国际上的移民主体是欧洲人”“, 由于大多数欧洲人是乡下人, 所以大多数移民也是乡下人”。

[16](P260、P263) 美国早期的移民多数是契约佣工, 还有无业游民、判了刑的罪犯和赤贫者。正如欧洲谚语所说“:公爵们是不会移民的。”后来随着当地的开发, 其他职业和社会上层的人物才相继迁入。

8. 早期移民多数是单身的青壮年男子, 冒险前来开垦, 携带家眷的很少, 随着开发的进程, 有了立足之地, 才开始从祖籍地“搬眷”前来。台湾的情况如此, 广东人移民四川也有类似情况“:广东移民初入川时大多由青壮年男子单身前往, 经过几年经营, 置有房屋田土, 然后才回

[18](P84) 正因为这样, 移民人口中劳动人口的比例往往是比较高的。与此同时, 家乡接家属。”

移民中存在性比例失调。台湾早期有“男多女少”的状况; 早年美国的矿区则是“男子汉的天下”“, 1849年春天, 整个旧金山据说只有15个女人”。[19](P109) 因此, 在婚姻、家庭以及社会治・52・

安上都产生不少问题。

9. 早期移民中有不少人原来在迁出地就是无业游民, 或是到迁入地后找不到职业, 因而出现了游民人口。在台湾, 有很多游民人口, 多的时候占总人口20%-30%, 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灾难。在四川, 乾隆初年也出现“(流民) 累百盈千, 浸成游手”的情况, [18](P81) 江西上犹也有“流民之民, 饥则附人, 饱则食人”的现象, [18](P192) 这实际上就是游民, 但似乎都没有形成严重的问题。“17世纪在美洲移民中出现了一些到处游荡的无赖汉, 有些地区采取‘晓示出境’的办法拒绝收容这些游民; 有些地区则强迫无业游民立约当佣工, 有的还成立‘贫民习艺所’, 迫使他们劳动为生”。[20](P21)

10. 在原始移民中多数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劳动者, 后来受过比较高的文化教育的人士才相继迁来, 传播了原籍地的文化, 提高了新开发地区的文化水平。所以, 对于移民的文化水平需要分析, 不同社会阶层的移民, 情况是不同的。清代有些迁往西南的汉民就被凉山彝族所同化。有人认为“在新区定居的人口的文化水准、生产技能, 一般都会比在原地时要高”“, 移民可

[17], 这种说法难免有以偏概全之以说是中国古代人口中各方面素质都比较优秀的一部分”

嫌。即使在当代, 既有各国人才外流的问题, 也有难民、外籍工人从穷国流向富国的事实, 所以,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应当有不同的特点, 很难一概而论。

五、移民社会的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凡有较多外来移民的社会都称为移民社会, 如某些新建立的城市、1949年以后的台湾(有一百多万新移民) 等等; 狭义的是指那些以外来移民为主要成分的社会, 它是一个过渡形态的社会, 逐渐从移民社会转化为定居社会或土著社会, 例如,17-19世纪之间的北美洲(美国) 、18-19世纪之间的澳洲、17-19世纪之间的台湾等等, 本文以这些比较典型的移民社会作为讨论的对象。

何谓“比较典型的移民社会”? 这里的关键是, 第一, 以外来移民为主体, 而不是以当地原有住民为主体。早期美国居民中欧洲移民近400万人, 而土著只有100多万; 清代前期台湾居民也是以移民为主体。在菲律宾, 华人固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体, 但早期的移民却“自立其长, 以治华人事务”, 成为一个自治的社会。“这和以土著居民为主, 或以几百年或上千年以前的移

[20](P20) 民所繁衍的后裔为主的定居社会就有明显的区别。”

第二, 移民自己组成一个社会, 与当地原住民有联系但不混同。美国移民自己组成社会, 台湾移民也是这样, 澳大利亚则是多元的移民社会, 都没有同土著居民混居。这和金代女真人移居中原“, 散居汉地”“与汉人交错居住”, 而未形成女真人的移民社会是不相同的。[1](P280)

第三, 经过若干年代, 当移民的后裔取代移民成为社会的主体, 移民社会的主要特征发生变化以后, 移民社会就转变为定居社会, 原有的移民社会就不复存在了。

台湾大约在1860年前后发生这样的变化, 从那时起, 台湾社会改变为以移民的后裔为主体, 社会结构改变为以宗族关系的基础的组合, 移民社会转变为定居社会。至于其他地区从移民社会到定居社会的转变及其时间标志, 则需要做专门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移民社会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有以下特点:

1. 移民以祖籍地缘关系进行组合。早期到达美洲的欧洲移民, 分别聚居各地, 留下了新英

・53・

格兰、新瑞典、荷兰、日耳曼敦、新阿姆斯特丹、德国城、新汉堡等地名。尤其是德国移民“, 他们说话用德语, 书写和思维也用德语, 参加德国的结社, 倡议发起德国人的组织, 他们常把孩子送回德国上学”。[16](P266) 在美国的犹太人“无论生活在哪里, 聚族而居, 自成集团”。[9](P26) “迁入两湖或四川等省的移民在地理分布上有一个同乡聚居的特点。”[21](P113) “明初迁山西

[2](P31) 在台湾, 移民则分为移民于华北平原北部后, 形成了很多以原籍县、乡为单位的聚落。”

漳籍、泉籍和客籍三系。这和中国大陆传统定居社会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是不相同的。应当指出, 在地缘结合的同时, 台湾也有同族聚居的现象。不过是“直视同姓为同宗”, 凡是同姓的都可以参与建造祠堂, 祭祀祖先, 而不必“同枝共派”, [22](P333) 目的是为了壮大势力, 互相帮助。

2. 移民以地缘关系进行合作开垦, 同时也进行共同防卫, 有的还建立自己的乡团组织, 如台湾客籍的“六堆”, 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省“会馆”, 华人在海外各地还建立一些秘密会社或“堂”。在美洲“, 新移民趋于聚居一处, 结成紧密的社区, 保持自己的习惯和语言。他们还组织了联谊会和互助社, 在异国他乡互相帮助。”[9](P2) 不同祖籍的移民还有各自的保护神, 例如, 江西人祭许真人, 山陕和广东人祭关帝, 福建人祭天妃(妈祖) , 四川人祭川主(李冰父子) 。

[21](P207) 在台湾, 福建闽南各县还有各自的保护神, 如开漳圣王、清水祖师、保生大帝等等。在新加坡, 来自各地的移民崇拜各自的神, 有各种各样的节日, 如农历春节、清明节、孟兰节、中秋节、开斋节、哈芝节、淡米尔新年、大宝森节等等, 呈现出多元民族移民的特色。

3. 移民社会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都比较简单, 除少数富裕的人以外, 大多数是下层人民。新加坡移民来自中国、印度、马来半岛和印尼群岛, 从事商业、农业、工匠、职员、教师等职业, 被放逐来的囚犯则充当劳工。早期澳大利亚华人主要从事淘金、收集羊毛、小贩、开小杂货店以及经营菜园、果园等, 成分也很简单。在台湾, 只有农民、佃户、雇工、工匠、商人和地主等, 职业分工也不复杂。地主、富户成为社会的上层, 绅衿、头人、耆老、族长、业户等成为地方的领导阶层和管理力量。他们可以制订村规族约、实行审判、处罚, 在政权机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 发挥了对地方实行统治的功能。在早期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早期定居的农场主也自动组织起来保卫他们的土地”“, 他们在欠缺任何法律的情况下, 自己开会制订法律”。[19](P87)

4. 早期移民社会的经济往往是单一种植制经济。台湾没有形成与中国大陆相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而是以农业生产(粮食或经济作物) 为主。土地成为最主要的谋生条件, 由业户、垦首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土地, 招徕民众, 兴修水利, 从事开发。业户收取田租, 许多人因而致富, 成为大地主。移民社会比较普遍存在“隐田”, 就是未经申报的耕地。台湾当年存在大量隐田, 使得农民负担显得较轻。四川也有类似的情况, 以致“地多、人少、赋薄”成为当时一个明显的特征。[18](P112) 菲律宾早期华人移民则主要从事商业和手工业, 而基本上不经营农业。

5. 单一种植制经济往往在所生产的作物方面, 自给有余, 必须外运出售; 另一方面则需要从外地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 这样就带动了商业、运输业的发展, 并且出现了相关的商业组织和商业中心, 城镇、商埠也随着形成。当年台湾移民以生产米、糖为主“形成了台湾向大陆提,

供米、糖等农业品, 大陆向台湾提供手工业制品这样一种互补的经济关系”。[15](P71)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出现名为“郊”的各种商业组织, 主要经营台湾与中国大陆各地的贸易。两湖地区移民主要从事粮食生产, 有所谓“湖广熟, 天下足”的民谚; 移民前往四川, 也以种植业为主, 有大量川米外运; 商业移民则为本地与外省的商品交换作出贡献。[21](P203) 明代赣南成为重要・54・

的蓝靛产区, 生产大量商品, 由商贩运销外地。[18](P215) 列宁在讲到俄国移民时, 用了“移民区”的概念, 它指的是:一、有移民容易获得的未被占据的闲地存在; 二、业已形成世界分工、世界市场的存在, 因而移民区可以专门生产大量农产品, 用以交换现成的工业品。[23](P543) 这说明不论在世界市场形成之前或之后, 移民社会以生产农产品为主的现象是比较普遍存在的。

六、移民社会的内外关系

移民社会的内外关系主要是指移民与土著居民的关系; 不同来源的移民之间的关系; 移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移民与祖籍地的关系。

1. 移民进入新居住地, 必然要和先住的土著居民互相接触, 利害冲突难免发生。早期美国移民“由于随时存在来自印第安人的威胁, 定居地必需有严密的警卫”, [19](P60) “一些地区定居的不少白人曾遭到印第安人杀害, 或被他们掠去为奴”。[13](P61) 17世纪发生过移民与印第安人的战争, 奥科尼契族印第安人遭到屠杀, 瓦姆帕诺族印第安人酋长则攻打新英格兰移民, 有十几个市镇被夷为平地。在沙皇俄国, 移民与西伯利亚的土著居民“形成了直接的敌对关系”。[24](P82) 在中国各地的移民中, 所谓“土客矛盾”长期存在。“乾嘉年间的苗民起义, 本质上是土著与移民的矛盾所引起的”。[18](P150) 台湾早期经常发生移民侵耕土著居民的土地、汉人“通事”和官吏盘剥土著居民的情况, 也有许多所谓“番害”“番乱”事件, 这就是移民与土著居民矛盾的表现, 不少汉民遭到杀害, 而土著居民也受到残酷的军事镇压。当然, 随着民族交往的发展, 民族关系逐渐和谐, 走向合作与融合。但是, 在移民社会中这种矛盾是始终存在的。

2. 不同来源的移民也会发生矛盾。例如,1655年前后, 在美洲的荷兰移民与英国移民互相争夺和并吞土地; 先到美国的移民对后来大量涌入的爱尔兰移民进行排斥, 因为爱尔兰人以暴力对付苏格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和中国人; 白人移民则煽动反华暴乱, 制造纵火和流血事件。台湾的“分类械斗”次数之多、延续时间之长、破坏性之严重, 使它成为台湾移民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不过, 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移民中, 这类矛盾似乎并不严重。[18](P633)

3. 移民社会一般是在尚未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地区, 政府统治力量比较单薄, 无力进行有效的统治, 广大农村主要依靠民间地方势力进行管理。当年台湾士绅较少, 而垦户、业主、郊商等地方势力成为管理社会的力量。在菲律宾移民社会中, 有半官方的社会组织, 如华人公会、甲必丹等, 配合政府管理华人。[25](P148) 美国早期移民“不属于任何政府的管辖范围, 因此他们就形成一个没有政府的社会”, 占有土地的人们自行组织“产权俱乐部”制订保护法律。[19](P75、P84) 清代移居东北的“沟民”也有自己的组织“, 沟大爷”、“总理”掌握了统治大权。另一方面, 由于吏治不良, 官员欺压百姓、兵丁扰民的情况普遍存在, 在一定的条件下, 矛盾激化, 引起各种抗争事件, 社会动乱也较常发生。在这方面, 台湾的情况比较突出, 社会动乱频繁, 有所谓“三年一小反, 五年一大反”的民谚。

4. 移民与祖籍地一般都保留一定的关系, 但密切的程度各地不同。早期前来美洲的移民通常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各种专长, 在感情上、传统上与祖籍地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还保留了祖籍地的节日, 如荷兰的郁金香节, 法国的巴士底狱日等。中国各地“移民在迁入新地的五代之内, 与原籍的关系还相当密切”, [18](P309) 有的返回原籍, 留下部分家人在移居地; 有的回原籍参加考试, 还有修族谱、建祠堂等。台湾移民与祖籍地的关系比其他

・55・

地区更为密切。他们定居以后, 回籍招徕佃户、搬眷、娶亲、修祠续谱, 在自己的墓碑上留下祖籍的地名, 交待后代回籍寻根。经商的移民则多数从事台湾与福建等地的贸易。在文化上、民间信仰上都保持着原籍的影响。直到现在, 在台湾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和福建相似的事物, 两地之间的来往也特别密切。移居菲律宾的华人普遍存在“双边家庭”, 即在祖籍地和移居地各有一个家庭, 移民负责赡养在家乡的父母、妻子儿女, 与祖籍地保留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移民对迁出地的影响问题,19世纪西方有一种移民理论认为“欧洲大陆人口过剩是因为穷人太多, 穷人输出越多, 对资产阶级越有利, 对留下的人也越有利”, 所以当时“工业化进展最快的国家也就是那些对外移民大户, 如英国和德国”, 但是“,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 那时提出的移民理论是错误的。整体而言, 输出移民的国家如果将其人力资源予以利用, 而不是将他们赶走, 对国家的经济会更有利”。[16](P268) 这个观点是否普遍适用,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

七、移民社会的转型

移民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 它必然要向定居社会转型。

移民社会转变为定居社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是移民社会的各个特点逐渐削弱而为定居社会的特点所取代的过程”。[20](P51) 至于进入定居社会的标志可能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台湾, 移民社会结构以祖籍地缘关系为主进行组合是一个本质特征, 这个特征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标志。其他地区的标志应作具体研究。但以移民为主体转变为以移民的后裔为主体应是标志之一, 就是说, 大量移民基本上结束, 移民们已经定居下来, 繁衍后代, 新从外地来的移民在社会上已经不占多数; 社会的结构也有所改变, 以祖籍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结合逐渐淡化; 从居民来说, 也逐渐认同当地, 自认是当地人, 与原籍地的关系相对淡化; 社会结构逐渐复杂, 经济文化逐渐发展和进步, 等等。此外, 各个地区还可能找出一二个突出的历史现象作为转型的标志。

另一方面, 移民社会的某些特点还会在定居社会中发生影响。例如, 来自不同地区移民的族群关系, 对定居社会还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族群之间的差异、隔膜和矛盾或多或少地存在, 有些族群就不容易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台湾“闽南”“客家”的族群分际是难以磨灭的。“多数意大利移民尽量不卷入周围的美国人世界”。美籍华人“已在职业和居住方面融入了美国社会, 但他们仍然保存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种族认同”。[13](P199) 又如, 各个不同族群都和原籍地保持相对密切的关系, 这就不必细说了。研究和了解移民社会遗留下来的特点, 对于认识经历过移民社会的国家和地区的现实,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就台湾与其他移民社会作比较研究, 试图对“移民”“、移民社会”的共性作一些初步的概括, 各个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特点, 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有关理论还有不少问题尚未涉及, 有的问题可能表述不当, 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讨论, 给予修正、补充, 使有关移民和移民社会的理论逐渐充实与完善。

・56・

参考文献:

[1]葛剑雄等. 简明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2]葛剑雄等. 中国移民史:第1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大美百科全书:第19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4]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社会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

[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 f the Social Sciences ,v ol. 9-10.

[6]世界知识大辞典[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7]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8]戴超武. 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莱夫等. 美国民族百衲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0]杨进发. 新金山———澳大利亚华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1]王德华. 澳大利亚:从移民社会到现代社会[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2]陈孔立. 台湾历史纲要[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

[13]索威尔. 美国种族简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新加坡年鉴1998[Z].新加坡:新加坡新闻与艺术部出版,1999.

[15]陈孔立. 简明台湾史[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16]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7]鲁西奇. 移民:生存与发展[J].读书,1997, (3) .

[18]葛剑雄. 中国移民史:第6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1

[19]布尔斯廷. 美国人(建国历程) [M].北京:三联书店,1993.

[20]陈孔立.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21]张国雄. 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5.

[22]庄炎辉. 清代台湾的乡治[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9.

[23]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4]列宁全集:第18卷[M].

[25]曾少聪. 东洋航路移民[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陈双燕]

・57・

Theoretical Problems on Immigration and Immigrant Society

by CHEN K ong -li

Abstract :A systematic theory on immigration and immigrant s ociety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s o far as peopl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f it. A  parative study of the immigrant s ociety be 2tween T aiwan and s ome other regions shows that there are s ome peculiar connotations for the definition , m otivation ,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 and the s ocial structur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and trans formation of an immigrant s ociety.

K ey w ords :immigration ,immigrant s ociety ,T 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Commercial N etw ork from the 15th to the E arly 19th Centuries

by ZHUANG Guo -tu

Abstract :The overseas Chinese mercial netw ork survived and developed in spite of the tw ofold op 2pression by the g overnment and the Europeans. From the early 15th to the 17th centuries the g overnment adopted a hostile attitude towards Chinese merchants on the sea. As a result m ost merchants were forced to g o into smuggling and s ome became armed rebels. In the mid -17th century , the Chinese merchant group under leadership of Zheng (K oxinga ) defeated the Dutches in T aiwan and established an em pire on the sea which dominated the East and the S outh China Sea. By the time when the Zheng was defeated by the Qing g overnment the overseas Chinese mercial netw ork had already taken root in the coastal areas in China as well as S outheast Asia. This netw ork had been strengthened by the increase of Chinese emi 2grants. With the Chinese immigrants scattering from the coast to the inland from the 18th century on ,this netw ork expanded into the inland in S outheast Asia. What the Chinese were engaged in was not only  2merce as before ,but als o manu facture , plantation and mining industries. With this expansion the overseas Chinese munities came into being. As the overseas Chinese mercial netw ork mainly originated and developed abroad , it is m ore or less independent of the Chinese market.

K ey w ords :overseas ,Chinese merchant ,mercial netw ork ,Chinese

H uman Image in Advertising :Its Communicative Function and the Trend of Its Application

by JI Hua -qiang and CHEN Xiao -ming

Abstract :Human image , the oldest way of 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m ost active municative lan 2guages in m odern advertising. It is a part of the system of municative codes. Judging by its function , human image is the m ost attractive code in advertising and the m ost em otionalized and pers onalized lan 2guage. It can in fluence cognition by way of substitution ,explanation , supplement , and em phasis. It has its own advantage in cross -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munication. It is m ore realistic and reliable than other semiotic codes and thus is the m ost persuasive code in advertising. In future Internet advertis 2ing human image will integrate itself with other new codes and further develop in its application. K ey w ords :advertising ,human image ,municative function

・1

44・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作文二:《有关社会的作文》800字

社会的人情味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好心人搀扶一个摔倒在地的老年人时,却被要求赔付高额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这让人大呼意外,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看见倒在路上的老人一定要绕道而行”的习惯碰瓷这个词出现每个人心中,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人情味似乎变淡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天空中没有一片云朵漂浮着的春季,路的两边播放着关于碰瓷的新闻报道,我一步一步在上学路上走着。心里幻想着我也不会碰倒碰瓷的老年人。突然,一声巨响从远方的汽车上传来,我定睛一看,地上出现了好似昏倒的老年人:如同一具尸体那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但仍然能听见老人那均匀的呼吸声。我一看到如此情景,内心进行了时间的斟酌:我是去扶,还是不扶呢?要是去扶了的话,万一像新闻一样要求赔付高额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我根本就付不起钱,到时候会很麻烦的;但如果我不去扶的话,我的心里总觉得有什么过意不处的地方,这会使我一整天难受的,与我为人处世的方法所不一致。就这样,我考虑了很久,就只是在一个摔倒的老年人面前,我竟会如此纠结。最终,我选择绕道而行——因为在人情和自身权益上,自身权益对大部分人来说更重要一些。正当我经过那位躺在地上的老年人时,身后出现了一个娇小的身影——身高略微比我低,身后系着一个可爱的马尾辫,胸前别着一枚共青团团徽。当她看到那位躺在地上的老年人时,并不是我所想象的绕道而行,而是二话没说,直接将老年人扶了起来,并且详细的询问了一些老人的情况。本以为她要倒霉时,老年人此时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谢谢你啊。难道你不怕我是碰瓷的吗?她一脸微笑着说:“不,老爷爷,我做的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有必要担心这个呢?”我释然了,只要对的起自己,又何必在意别的东西呢?

一个事件引出的不只是社会现象,还有更深成的人情。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选择,选择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但至少,在面对碰瓷这个直指人心的问题时,都应该选择扶起他(她),因为这,才是社会真正的风气——有人情。

作文三:《社会实践的有关问题》800字

社会实践的有关问题

一、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本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和就业现状,发现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些特征和存在问题,培养同学正确的人才观、学习观和就业观。

二、社会实践的主要问题:

1.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调查(人数、专业、其他素质和能力)

2.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总体情况、某个或几个毕业生就业及发展过程及现状)

3.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观调查(理念,希望的职业、报酬、考研情况等)

可在以上问题中任选一个

三、社会调查的时间和方式

调查时间:9周——11周

调查主体:1个人,1-5人组成的小组,

调查方式:当面访谈、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

四、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实践后要形成一篇社会调查论文。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调查的背景、内容、方式

第二,调查材料总结

第三,调查结果总体评价及存在问题

第四.本次调查的启示

五、论文的材料及字数

递交论文时,要求同时递交社会实践的原始材料,作为备案材料和评定社会实践成绩的依据之一;

社会实践论文的字数要求:1人单独调查,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如是2-4人联合调查,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六、 论文格式:

社会实践论文要求用A4纸打印,论文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题目(黑体 四号 居中)

——副标题(宋体 小四号 居中,有则写,可以空缺)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宋体 五号 居中)

摘要:200-300字(宋体 五号)

关键词:3-5个(宋体 五号 各词之间空一格)

正文(宋体 小四号  行距1.5倍,上下左右页边距2.5厘米)

参考文献:[1]作者姓名.文献名称,文献出处, 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或期号。(宋体五号)

七、社会实践的成绩

实践教学论文占平时成绩的50%;

评选5%优秀社会实践论文,统一编辑成优秀论文集,并由学院统一给同学发放优秀社会社会实践论文证书;

七、 社会实践注意事项:

要特别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就近、方便、易操作为原则。

有事与我联系。电话:15967179193

作文四:《当前伦理学研究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8600字

作者:张溢木(问)罗国杰(答)

伦理学研究 2010年06期

罗国杰教授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伦理学工作者。作为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与老一辈伦理学理论工作者们一道,为开拓和建设中国特色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推动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推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在学术刊物《伦理学研究》“学人访谈”栏目开栏之际,我们专访了罗教授,并就当前伦理学研究与社会道德建设所涉及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

问:1982年2月,您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材,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内高校通用的伦理学教科书。此后,您又参与主编了《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6月)。1989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您主编的《伦理学》。这些书从发行至今,始终被国内一些高校作为伦理学教材广泛采用。2009年恰好是1989年版《伦理学》出版发行20周年,而这本书作为伦理学界的教科书范本,其所构建的伦理学体系、理论和方法,对整个中国的伦理学研究与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20年是新中国社会建设迅猛发展的20年,国内的伦理学研究与社会道德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您考虑过针对这些现实情况,对1989年版《伦理学》再次修订或重新编写吗?

答:我想,你的意见是对的。1989年版的《伦理学》已经过去了20年,修订或重新编写一部新的《伦理学》,是我所经常想到的,也是许多读者向我提出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我近年的心愿。20多年前编写的几本《伦理学》,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它既是伦理学学科的教材,又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课本。今天看来,这些教材,都具有明显的时代要求。它们的内容,同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等书的编写,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阅读经典著作和大量中外有关伦理学的参考文献,从国内伦理道德的实际问题出发,所编写出的几本具有我国特色的教材。这些教材,是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从事伦理学教学和学习的同志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规范科学,更是一门理论知识和行为规则相统一的实践科学。道德规范、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等三类道德现象,是伦理学研究的具体对象。近2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伦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和提高。因此,无论在理论体系,还是具体内容上,都必须依据时代发展脉络和道德具体实践的新变化,吸收并推动伦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方法创新,对已有的理论做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对变化了的现实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升华和概括。

问:您一直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1995年和1999年,由您担任主编,集全国众多伦理学学者心血的《中国传统道德》和《中国革命道德》丛书相继出版。目前,中国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那么,您认为,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伦理学研究工作者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应注重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答:客观地讲,“国学热”是当前我国社会生发出来的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历史和现实都在呼唤伦理学研究工作者,要着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但弘扬不是复古,更不是回头看,而是依据时代发展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国学进行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双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相互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这就要求在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的时候,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都要不得,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和古为今用的方针。“批判继承”是总的原则,“弃糟取精”是分清善恶的重要要求,“综合创新”是既要包容兼收,更要精炼提升,“古为今用”则是弘扬传统道德的根本目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只有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结合,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对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问:自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伦理学界发起或参与了多次对现实社会道德状况的理论探讨,并在论争中取得了重大影响。现在,有学者指出,在经济学、法学等热门强势学科的竞争下,伦理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和困难。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

答:伦理学学科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理论性学科,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学科有其特殊性,伦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概括来说,所谓伦理学的“障碍”和“困难”,自这门学科诞生起就存在,其他学科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类似问题。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当前伦理学研究中的难点在于: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利益在道德层面矛盾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效率与公平、经济利益与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2.在健全法制的同时,更要注重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性;3.道德教育还要进一步落实到真正切实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上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是一种法制的经济,这是近代社会发展史业已证明的事实。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应当有机地把二者结合起来,切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道德教育、道德责任、道德养成、道德自律、道德引导和道德保证的重要性。不论是实行法治也好,贯彻科学发展观也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好,如果人的道德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这一切都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大量实践证明,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仅有宪法等法律文本是远远不够的。法律只有掌握在富有正义感的法官手里,只有在全体公民的道德风尚都得到提高的情况下,真正的依法治国才能得以实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得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社会主义的法治,也需要伦理精神的强大支撑。随着我国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伦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促进作用会日益彰显。

问:关注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一直是您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中的着重点之一。当下,有学者指出,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不应该过分关注现实道德生活,不应该受社会政治影响,而是要走纯学术路线,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伦理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极端重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伦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既要有理论的概括和提升,又必须同社会实践结合,不能脱离现实。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和出路,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远离现实性和政治性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自觉地、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一重大课题。伦理学需要认真地研究当前社会道德现象所展现和提出的重大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探讨其规律性,关注其发展趋向,提出解决的方案。

伦理学的研究,不能离开概念和范畴,也不能离开逻辑的推理;但不能单纯地依靠概念来构建学科的体系。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时代条件,为伦理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广大致力于伦理学研究的学者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同时,应该看到的是,我国伦理学学科虽历经60年(其中更有改革开放后30余年)的发展,仍有很多深层次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坚持伦理学的研究既要反思现实生活,又要能指导现实生活。伦理学理论要获得生命力,就必须切实地面对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认真地进行理论的概括、提炼、分析和升华,再将理论返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现实道德问题。只有既能反映现实生活,又能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指导作用的理论才是人民群众所需要,才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昂扬向上的生命力。这是时代所赋予我国当代伦理学研究的重大使命。

问:集体主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您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完善集体主义的道德理论,对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集体主义的本质、内涵和层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私权”理论在理论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使得一些理论工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应该是高扬个人主义的大旗,认为集体主义原则已经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应当而且必须坚持的。需要指出的是,集体主义的“集体”是一个现实的集体,这个集体指的是一个公正的、有道德的、又是一个需要不断加以完善的集体。这个集体既不是一个“虚假的”或“不真实”的集体,也远未达到马克思所说的“真实的集体”。

坚持集体主义的核心要求就是需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本质。当然,我们提出的集体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内容和要求,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把集体主义理解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教条”是错误的,它本身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集体主义作为一个道德原则,我们的认识是从集体利益入手,又以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为目的。在上世纪50、60年代,比较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甚至是“无条件”的服从;那时的集体主义,主要是在革命时期根据革命的需要,所产生的道德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增加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突出强调了发展集体利益的同时更要考虑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存在与实现。根据我们的理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提倡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必要的情况下,个人应当为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为集体利益而献身;第二,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同时强调集体必须尽力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得到满足,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并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第三,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本身既体现着集体的长远利益,也包含着对个人正当利益的高度重视,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私权”等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是社会需求的表达,和集体主义原则不相违背。它们都是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系的,都是为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为了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完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赋予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集体主义绝不是什么抽象的、非理性的原则,更不是“束缚个性”甚至“抹杀个性”的“教条”,而是为了在社会主义的集体里面,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个性、实现个人的价值,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个指导原则。

问:最近几年来,关于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关系,成了伦理学理论和社会实践方面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大量先进的舍己为人典范和许多道德楷模不断涌现。他们勇于献身和重视道德义务的崇高品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道德风尚改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道德败坏、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丑恶现象。一些学者据此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提倡高层次的道德要求,而应该倡导“底线伦理”等低层次道德;还有的学者主张,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当强调“道德权利”的观念,认为“没有道德权利的享受,也就不可能要求人们尽道德义务”。你对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

答:一般来说,人的道德行为,都是一种自觉的、利他的、献身社会和献身集体的行为,是一种“或多或少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行为。就这个意义上说,道德行为,应该是以不要报酬为前提。道德楷模的行为之所以受到崇敬,正是与他们重视道德义务而不要道德权利相联系的。当然,为了表彰、鼓励和发扬这些高尚道德行为的社会影响,改善社会的道德风貌,集体、国家和社会应当从各个方面给这些高尚的道德行为以必要的报偿,这种报偿可以有名誉的、精神的、物质的等等。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社会对这些崇高道德行为的报偿,是他们所应当享受和应该得到的道德权利。

另一方面,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事业和成就来说,社会主义的功利主义是我们所主张和强调的。这种重视社会功利的行为,同个人道德行为上的只重义务、不重功利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的功利主义来说,既要有良好目的和功利要求,也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义”和“利”一直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义”字当头还是“利”字当头,是评判一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

至于当前一些学者提出的“底线伦理”和“普世价值”问题,我们既不应作简单的肯定,也不要作简单的摒弃,而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因此,“道德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人类长期的发展史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最基本的、简单的“人类公共的生活规则”,这些“人类公共的生活规则”,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是存在的。“普世伦理”从根源上说,原是西方宗教伦理的产物,它所提倡的“爱人”等思想,也包含着“人类的公共生活规则”的“普世”理念。但是当前西方所说的“普世伦理”,已经成为西方推行其政治等价值观的手段和工具,有些人甚至把“自由”、“民主”,说成是超阶级、超国家、超民族的“普世价值”,以此来诋毁和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这是我们所应当坚决加以反对的。

主张“底线伦理”的一些人认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应当守住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以这些最低要求为底线,在当代社会中,有其现实的、合理性的方面。但是我们还必须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要求和道德境界,决不能局限和停留在这些所谓的“底线”上,更不应该因此就忽略甚至丢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把守住“底线”变成守住法律的要求。

问: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您的关注点所在。近段时期,网络上披露了一些发生在80后和90后青少年身上的种种不道德的现象。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您认为,我们在研究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从全面的、发展的、长远的视野来看,当代青少年的主流是好的,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所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种种消极现象,我认为属于少数和个别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和一些不好的社会氛围所致,另一方面是青少年还缺少自觉的道德要求,还没有认识到道德自觉和道德修养对今后成长的重大意义。

对金钱、名誉和地位的追求,往往会使很多人在这些漩涡中失去方向。一些人为了攫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用尽心计,设立陷阱,诱惑青年;个别青少年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不惜以“出位”为代价,恣意放纵;“网络黄毒”和“手机黄祸”对青少年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危害都是非常巨大的,再加上监管不力,国家、社会、特别是青年,必然要受到不可估计的损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伦理道德上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因追求最大利润所诱发的极端利己主义。其动机、意图和目的,归结到一点,就是一切为了赚钱,最大限度地获取最多、最高的利润。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为了以最少的成本而获取最大的利润,欺骗、做假、尔虞我诈、良知丧失,也就屡见不鲜了。经济的损失,可以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得以恢复,但是道德心的破坏恐怕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中,应当更加突出和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作用。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的关注,并展开深入地研究。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庞杂的工程,不仅需要伦理学研究工作者从理论上做出解答,而且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担负起各自责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集合优势,共同推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问:最近几年,价值“多元化”是很多理论工作者热衷的话题。我注意到,您在价值观领域一直坚持一元化导向和多元化要求的统一。那您怎么看待,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时代浪潮下,价值观领域的“多元化”趋势?

答: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必然表现,应当加以辩证地分析,采取正确的态度,区别地对待。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也就必然带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与集体主义的人生观并存,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而纷纷出现。

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有一种看法认为,既然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那么,各种不同的思想就应当不分优劣“平起平坐”,任何一种思想都可以作为社会的价值导向,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和要求来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有人明确提出,要以西方个人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以合理利己主义作为我们的行为规范等等,这些思想是极端模糊和错误的,是要坚决批评并抵制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的价值导向必须具有保证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忽视或背离这一价值导向,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与社会主义本质相一致的价值导向,即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集体主义。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强调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同时,对于社会上各种非社会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和思想观念,需要采取引导、教育、分析和提高的方法。用正确的、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贯彻以理服人的态度,以达到提高全体人民的鉴别力,使我国的哲学等社会科学在讨论中得到持续地繁荣发展。

问:几十年来,您一方面用科学理论解释道德现象、解决道德问题,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另一方面又注意身体力行道德要求,率先垂范。可以说,道德的知与行在您身上得到了的统一,更为伦理学研究工作者树立了典范。在当前社会上、甚至在伦理学工作者中,出现了诸如“言行不一”、“言行背离”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您觉得有哪些方面是我们在今后的伦理学研究中应该加以注意的?

答:道德核心、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之所以能在人们的思想中发生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情感,融入人们的道德意志,从而付诸人们的行动,并最终养成自觉的道德习惯。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也是中国古代道德学家重视“修养”、“教育”的根本原因。

对于一个希望为伦理学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贡献的理论工作者来说,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努力做到实际行动和理论认识相一致。自己在理论上的论述,自己应当力求去实行,自己怎么写的和怎么说的,自己应当首先力求做到。那些在自己的行为上不能按照自己所提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行动,甚至说的和做的相反的人,又怎么配称为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工作者呢?我在理论上所坚持的,就是我用以勉励和鞭策自己,,并在行动中去努力做到的。正如古人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向上攀登的长期过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就有可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几十年来,尽管我总是努力按照这样的原则要求自己和我的学生,但所做的仍然很不够,这是需要在以后不断努力和提高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我们应当永远记住的原则。

作者介绍:罗国杰,男,1928年1月生,河南省内乡县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法律系,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哲学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等职。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从事伦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来,撰写的主要著作有:《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以德治国与公民道德建设》、《罗国杰文集》、《罗国杰自选集》等,主编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中国传统道德》、《中国革命道德》、《思想道德修养》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罗国杰文集》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哲学一等奖,《道德建设论》和《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均获1999年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作文五:《与纳米技术有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探究》3000字

【摘要】纳米技术已发展成为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将分析与纳米技术相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方面还比较普遍地存在三大误区,以及纳米技术的应用还将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和伦理问题,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和生命形式问题。就纳米技术其本身而言还将面临技术转型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纳米;纳米技术;伦理问题; 技术转型      1.伦理学与纳米技术   纳米(nanometer,nm)与分米、厘米一样,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也就是10-9米,相当于10个氢原子排列成一行的长度,或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纳米技术非常广泛地应用在医药、能源、材料和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已迅速发展成为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纳米技术的大肆传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狂热的追求和盲目的乐观 [1]。纳米技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状况要求我们从一种彻底不同的角度考虑纳米技术的伦理问题,而这种更新颖的伦理方法或观点应该更注重未来纳米技术的发展[2]。   伦理,通常与禁止和限制相关,特别是当它涉及到技术的时候, 其约束是很多的。伦理学可以指导包括确定我们更好的生活的方式,以及告诉我们作为个人也好社会的一部分也好,应该如何争取和实现我们理想,并且使我们无愧于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此,尽管纳米技术的伦理问题涉及到禁止和限制,但这不是全部问题之所在,甚至还算不上最重要的部分。   2.与纳米技术有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的三个误区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已经认识到,学会跟踪一种新技术应用带来影响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且对这种技术的伦理方面影响的考虑也是越早越好[3]。然而就与纳米技术相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而言,还普遍存在三个误区。   2.1认为讨论伦理和社会问题还为时过早   认为讨论伦理和社会问题还为时过早的前提主要来源于两种主张。一是认为纳米技术能力的描述、控制和建设过程,即实践的纳米科学与工程没有什么社会和道德问题的特点。二是目前还很少有产品含有已经完成了纳米粒子的设计,工艺或设备的制定了,更不用说大量生产和广泛传播了[4]。如果纳米技术的实践在社会和道德上是无害的或者纳米技术本身基本上不存在,那么,社会和伦理方面的考虑必须无限延期下去。   2.2认为现在讨论伦理问题意义不大   第二个误区的前提认为技术创新是必然的--甚至呈现出指数增长--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伴随着他的益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与纳米技术革命相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是最没有意义也最不利的,因为任何东西都可能延缓纳米技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步伐。要想促进社会发展,就要推动技术发展,尽可能地无阻碍、无约束、无监管的去应用和传播。还有,要健康发展就要教育人民了解纳米技术,促进公众接受它,促进产品的商业化并准备人员和机构以便我们调整、减轻和补救那些意想不到的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影响。   2.3认为确保公众接受才是关键所在   对于纳米技术研究持续性发展的支持,以及将纳米技术最终融入到消费产品和合理应用的问题上,公众对于纳米技术的接受程度将成为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有一个普遍的观点,甚至存在于那些大力倡导社会和伦理研究的专家当中,这个观点认为:通过向公众显示关于纳米技术的社会性担忧已经得到了解决,由此帮助纳米技术获得更多的公众认可度并保证其能够顺利的与国民和国际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3.纳米技术可能引发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纳米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发展和使用新兴的纳米技术满足人类和社会紧迫需要的同时,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去预见和减轻不利的影响或未曾想到的结果,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5]。从纳米技术的应用及价值来看,具有极大潜力改变我们未来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但正如波普尔所说的,"科学进步是一种悲喜交集的福音"。所以解决其引发诸多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势在必行。   3.1有争议的道德问题   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可能涉及到研究和工程实践亦或产品使用。例如,纳米技术涉及包括转基因生物体、使用胚胎干细胞和嵌合体的研究、合成生物学、建设人工生物武器的发展、基因专利、和修改人的本性。当然,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往往不是独有的纳米技术,虽然在某些情况下,纳米技术可能实现它们特别引人注目的或有争议的开发工具。   3.2社会环境问题   社会环境问题产生于纳米技术同社会体制以及纳米技术出现的体制背景的相互作用。由于纳米技术是一项普遍使用,可以获得的技术,所以它出现的可能引发的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广泛的,例如,获得技术的公平问题,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法律和政策问题,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等等。纳米技术不是环境负担和利益分布的原因,设计能力,控制和纳米级的创建并非天生是不公正的。当考虑了纳米技术的特点和实践,环境正义似乎不是一个纳米技术的问题。因此,不把社会环境问题理清楚,纳米技术的可靠发展是不完整的。   3.3生命形式问题   生命形式问题出现于纳米技术在社会标准,规范和结构,比如家庭结构,社会网络和生活轨迹等方面。社会规范往往是基于事实,或特定的理解,比如我们彼此的关系和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纳米技术的出现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如果纳米技术,特别是纳米医学能接近它所预期的那样的那样,那么与人类繁荣有关的规范将会进一步得到修改。此外,同过去一样,人类寿命延长和达到期望的健康等将对家庭规范和结构(例如,赡养责任),生活计划或轨迹(例如,婚姻状况),以及社会和政治机构产生重大影响。   3.4转型问题   转型问题产生于纳米技术的潜力,尤其是结合其他新兴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和机器人技术等来改造人权状况,而不是仅仅作为形式的生活问题,修改一些参数。这可能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显著改变我们原来的生物种类,重建我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自我意识和自主人工智能或发展强有力的替代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新的道德状况或将引进一些有关于我们的道德景观需要重新配置或重新构思的方面。■      【参考文献】   [1]G..Khushf.The Ethics of Nanotechnology:Vision and Values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2).   [2]J.P.Dupuy,S.Roeser and A.Grinbaum.Living with Uncertainty:Toward the Ongoing Normative Assessment of Nanotechnology. [J]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2004,(2).   [3]朱凤清,张帆.纳米技术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及其规约机制[J].学术交流,2008,(1).   [4]Ronald Sandler. A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the Ethical and Social Issues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M].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2009,(1).   [5]樊春良.积极应对纳米技术社会和伦理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

作文六:《社会研究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若干问题》6800字

社会研究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若干问题

张小山

2012-8-27 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