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课件合集 > 数学课件 >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1-07-26 13:30:31 来源:学生联盟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说明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关心;违反道义,必陷于孤立。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训练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见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盼望人们能国泰民安,生活有保障。下面是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请参考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说明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包围。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委放弃;去离开。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封疆划定的疆界。

  固巩固。

  山溪地势;山河。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 归顺,服从 故所以。

  20是这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攻击它,肯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与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由于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锐利,粮草并不是不充分,但守军却弃城而逃,这是由于有利的地理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全都更重要。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关心、支持他的人就会有许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关心他的人就会很少。关心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关心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靠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的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肯定能成功。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动。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斗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斗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非常确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状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由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别状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肯定的劝说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斗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见,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事实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动。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斗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斗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非常确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状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由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别状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肯定的劝说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逐层论证,层层深化。文章第1段,直截了当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规律性。

  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概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关心,违反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有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关心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关心他的人就少。关心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关心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拿全天下都服从的力气,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一般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斗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斗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斗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关心。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由于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爱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盼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盼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有、美好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气都阻挡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缘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说明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说明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斗,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斗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动,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终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白人和的实质。短文最终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白人和是决定战斗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劝说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劝说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写作特色 1文章擅长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斗,却多次提到战斗。这是为了迎合诸候 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扬自己的仁政主见。

  2文章析理精微,谈论恢宏,气概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化,规律性很强;还采纳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