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生态翻译视角下李煜《浪淘沙》译文比读》3200字]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译文

[《生态翻译视角下李煜《浪淘沙》译文比读》3200字]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译文

时间:2019-12-14 09:17:3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生态翻译视角下李煜《浪淘沙》译文比读》3200字

摘 要:根据生态翻译理论观点,译者在古词英译中应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对生态翻译做出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周全顾及原文语言、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在此以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浪淘沙》两个英译本为例,从生态翻译理论的“三维”转换角度出发,探讨该词英译本的得与失,寻求最佳翻译。   关键词:生态翻译;李煜;浪淘沙;三维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3)-18--01   胡庚申教授于2004年出版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与翻译相结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理论,促使这种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成为一种新的翻译模式,为翻译提供了参考价值。本文对比《浪淘沙》两个英译本,探讨生态翻译美学。   一、中国古诗词的生态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凝练隽永、意境深远而独树一帜。品读中国古典诗词时我们发现诗词作者对大自然情有独钟。他们笔下的诗词仿佛都能勾勒出一幅意境美图。诗词中无不折射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中国古诗词体现的生态理念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浪淘沙》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著名词人。他政治上虽庸驽无能,却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词的造诣尤高。前期享乐,后被宋国俘获成为阶下囚惨遭毒害。《浪淘沙》一词是李煜被掳至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情感,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词文如下:《浪淘沙》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三、从“三维”适应性转换解读《浪淘沙》译例   生态翻译理论借鉴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现象进行重新阐释。下面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来分析该词的译本。   (一)语言维角度解读   该维度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要注重语言形式的适应。李煜《浪淘沙》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词语、句子的意思丢失或者不能被英译出的现象。本文将对徐忠杰、许渊冲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词汇选择和音律美感。   Version 1:Lang Tao Sha   Outside the window,rain seems to moan and sing.   This year,slow and weak is the return of spring.   I feel badly chilled in the small hours of morn,   Silk bed-clothes prove useless against a cold dawn.   In my dreams,I forgot my status as ‘guest’   Of relief for a moment,I was inquest.   Alone,I wouldn’t rest,on a rail,my hand,   To scan what was once my limitless land.   Easy to leave one’s hearth and e to this nook,   Hard to get back to one’s home to have a look.   Flowing water never returns to its source,   My country’s and mine is a hopeless,lost cause.   Fallen flowers cannot go back to their stock;   Chips off the mass revert not to the block.   One’s spring and youth has passed never to return.   One’s destiny is not of Heaven’s concern. (Xu Zhongjie)   徐译文第三四行,运用重复加解释的方式来解读“罗衾不耐五更寒”,便于读者理解。 “流水”、“落花”也使用了解释性原则。身为国主,禁不住回想曾经的风华正茂,而今沧桑踌躇。最后,整首诗押的是aabbccddeeffgghh韵,实现了音律美。   Version 2:Ripples Sifting Sand   The curtain cannot keep out the patter of rain,   Springtime is on the wane.   In the deep night my quilt is not cold-proof.   Forgetting I am under hospitable roof,   Still in my dream I seek for pleasure vain.   Don’t lean alone on balustrades,   And yearn for the boundless land which fades!   Easy to leave it but hard to see it again.   With flowers fallen on the waves spring’s gone away,     So has the paradise of yesterday. (Xu Yuanchong)   就翻译过程,英文属于静态语,而中文是动态语。“潺潺”作为象声词,多用来形容缠绵的细雨,许译本采用“patter”,同原文传达出的节奏感异曲同工。   原文每句结尾字都押有相同韵脚an。译文中也采用了尾韵,实现了音韵美的效果。   (二)文化维角度解读   译者在翻译时还要关注文化上的适应和选择。“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历来就有很多版本的解释。“天上”与“人间”,是天堂与地狱、欢乐与悲痛对立的两极世界,也是词人今日往昔的写照。通过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徐译本采用了“heaven”一词来表达天堂的美好,这也是考虑到西方读者信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使用了更为理解和接受的词汇进行翻译。许译本在处理最后一句上则更为贴近词人所要表达出的复杂感触和深刻领悟。   (三)交际维角度解读   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源语言与目的语的双语交际意图的共识性。本词中“罗衾不耐五更寒”一句的意思是东方欲晓之时,丝薄的被已挡不住五更天的料峭春寒。这是词人梦醒后所感。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徐译本使用了silk bed-clothes作为主语,而许译本“In the deep night my quilt is not cold-proof.”选用了关系过程来翻译,更接近原文的意境,不会有太突兀的感觉。译者作为传递两种文化的使者,当然要充分考虑到译文对等。基于两英译本的比较,许译本表达出了更好的交际意图。   四、结论   基于生态翻译理论,从三种维度对李煜《浪淘沙》的分析,体现出生态翻译理论的作用,为分析译文提供了理性指导。两译本恰到好处,各具特色,李煜词的魅力也通过两译本很好地彰显出来,使得中外读者更好地品读中国古词。通过品读原文和译本也很好地培养了语码转换的基本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为我们翻译文学作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2):4-7.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作文二:《浪淘沙11》1300字

《浪淘沙》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簸”字,会写“簸”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3、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少儿金曲《春晓》,学生倾听。

2、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我们刚进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我成长,今天,我请同学来背一背知道的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古诗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今天,我们又要学一首古诗《浪淘沙》,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诵读全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方法的复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指明了方法和步骤,能让学生有目标有方法的学习。

三、学习古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根据注释解诗题。

②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③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④根据注释理解大意。

2、集体反馈

①指名读。

纠音  曲(qū)   bǒ簸

(根据注释纠正“qū”,重点指导书写“簸”右下边是“皮”字)

②交流理解诗意

教师点评:喂,你说得真好,能根据注释来理解诗意,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

生: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训练了学生独立学习古诗的能力,突破难点。

3、品味古诗意境,指导朗读。

①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 生:“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师:你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②学生读,全班读。

③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 生:希望老师能把诗读准,声音洪亮。

生:希望老师把“九曲黄河”“良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

生:读出黄河的雄伟壮观。

教师读,学生挑战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悟黄河的雄伟壮观,巧妙采用给教师的温馨提示,既能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

④自由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展示。

对比:黄河是雄伟壮观的,读到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指导朗读三、四句。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作画、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然后和淘金女的生活进行对比,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⑤背诵全诗。

四、拓展延伸

浪淘沙(2)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运用已学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古诗。

设计意图:以一篇带多篇,训练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情节合理,语言要生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文三:《297-《浪淘沙令》1100字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诗歌抒发的惨痛欲绝的情感

学习诗歌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掌握一定的鉴赏诗歌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

朗读、涵泳、品味、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词人如何通过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抒情言志的 课前准备:

1、回顾整理作者李煜的相关资料。

2、你能说出几句关于“雨”、“流水”、“落花”的古诗句吗?写下来。

预习作业:

1、字音:      )          )         )  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义:

潺潺:                         阑珊:

罗衾:                         不耐:

一饷:                         凭阑:

1、《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属于前期还是后期期词作?一时期作品主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请找出词中明确表达这种情感的语句。

3、找一找:词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想一想: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

合作探究

“独自莫凭阑” 中的“莫”有两解:一读入声,解为“勿”;一读去声,同“暮”,解为黄昏。你赞成哪一种读音、哪一种理解呢?请诵读作品,想象词境,揣摩词情,谈谈你的看法。

牛刀小试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词人用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2)结合李煜的身世,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人在这首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上下两句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彩。”请简要分析这首词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二)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1.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38年.此处四十年为虚数.

2.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3.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4.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5.沈腰潘鬓:沈指沈约,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曾有诗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6.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7.犹奏:别作"独奏"

8.垂泪:别作"挥泪".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片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作文四:《(4)浪淘沙》2200字

浪淘沙

常识

李煜: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号钟隐、莲峰居士,史称李后主。李煜虽不通政  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  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  帝”。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 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  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  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他继承了晚  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  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  了词的表现领域。代表作品:《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见欢》、  《破阵子》等。

花间派: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   首编成《花间集》 ,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 外,其   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   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  文人。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   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   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   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鹿虔扆、欧阳炯、孙   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除少数暗伤亡国的作品和边塞词之   外,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 成就较高,   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喜。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理解本诗“天上人间”的不同含义

“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思考练习

1、 《浪淘沙》写在前,《虞美人》写在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两首诗中有发展和变化。  《浪淘沙》里写道:“罗衾不耐五更寒”,咏叹的是物质的缺乏,由此引发出来的伤 感,而《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赋诗,饮酒遣怀”,物质方面不免奢 侈,却更掩盖不住内心绝望的痛苦。《浪淘沙》还有对“春”的喜爱、留恋和渴望,“流 水落花春去也”,“春”尽管逝去了,但心中还有对“春”的喜爱和留恋,作者把她看 作是天堂一般,说明他心中还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而《虞美人》里一切都激不起 他内心的热情了。如果说《浪淘沙》里还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到《虞美人》已 经是对一切绝望了。 2、 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

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 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 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 最后的归宿。

作文五:《34浪淘沙》1600字

浪淘沙

《浪淘沙》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词如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4、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注释】

1、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译文1】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译文2】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鉴赏】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作者介绍

刘禹锡像

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

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长安,就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

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

从开成元年 (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诗歌创作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

作文六:《浪淘沙·古》1000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词句,刚好可以用来形容淘书的辛劳与快乐。这千挑万选的过程,也是心灵与心灵相遇的过程。本期的蓝色书屋,就让我们去领略美妙的浪淘沙,见证心灵的相知。

浪淘沙·古

推荐人: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2012届毕业生 孙辰

推荐书目:《纳兰词》纳兰性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推荐理由:与赏心悦目的文字无声相逢,就如同从沉重的生命中汲取天真的露水。

也是在这样一个闷热的傍晚,天空中氤氲着夏天的热气,不久后就化作滂沱大雨。眼看已经来到里弄门口,却被重重的雨帘逼退到小街的屋檐下。因此误打误撞进到街口的书店,没有店名,没有好看的红木书架,也没有柔和的灯光,只有歪歪斜斜放置的书籍。我随意抽取了一本——映入眼帘的是好看的行书:纳兰词。

那时,我只知道纳兰词中最负盛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还不知道他“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的身世,不知道他“南雁归时更寂寥”的仕途,不知道他“君老江南我燕北”的友情,隐隐只认为他是“一往情深深几许”的玉人。信手漫无目的地翻阅,黯淡的书页上因为有了这样笃定的彩笔,便在朦胧间,看到那轻衫侧帽的旗人少年在翠竹阴影里,沉湎汉学文化的背影;看到那硬朗挺拔的弱冠男子在淅淅沥沥的雨雾中,吟词悼念亡妻的眼神;看到那肃肃傲立的孤独词人在江南旧地,回眸知己之恨的叹息。如果说文字也有性灵,如果说情绪也有色彩,那词作中袅袅升起的烟云,便足够让人追溯词人当时的情感世界。

曾经记得梁遇春先生说过,真正的天真不是无知的天真,而是在拥有经验之后仍能保持的真挚情感。千古之上,有太多人愿意用“孩童般的天真”定位他的词阙。但最完美的词传,都不若他的作品,径情直遂地触及每一段人生旅途,吐露经历之后散发的天然情怀。特别是《金缕曲》中那份淡然醇厚的知交情分。词人虽出身贵胄,但生发的却是对友人命途多舛、身遭不公的忧思;他虽才情卓越,但派生的却是怀才遭嫉、古今同殇的苍凉。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凝结在“一日心期千劫在”的誓言里,在凉薄的成人世界里,这番世间的情分,足以让人震撼和铭记。正因此,几多岁月后,它们仍能拨动读者最幽微的心弦。

不久之后,这本书随我迁入新宅。

当我开始跋涉于生命旅程,惊诧世事往往出人意料,内心犹如大雨倾盆。阅读总能让我怀念那个夏天的不期而遇,怀念那个轻衫侧帽的词人,始觉这份从容不迫的真情流露是何等的弥足珍贵。

年轻如我,不过少年听雨的惆怅。路远天长,何待白首追悔数轻狂。

作文七:《浪淘沙·今》1400字

浪淘沙·今

推荐人: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宋意

推荐书目:《活着》余华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种让人颇有些哭笑不得的笔调着实读来冰冷异常。令人特别印象深刻,极富韵味。

自作闲人的我总爱往书堆里扎,某日恰在书城游荡,思来想去竟不知选哪本好,徘徊中目光戛然而止——那本名叫《活着》的书静静地斜立着,封面上两个怪异的小人比起新晋的其他花绿书面儿就更显可爱了。顺手一翻,颇有个性的笔风让我顿生买下的冲动。

很奇怪的是,就算它有一个还算温和的书名,却怎么也掩盖不了那一种看一个字便顿生凉意的情感。就像有的人说:“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死去。”作者只不过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假象让我们跟随他的冷酷,目睹主人公从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沦落为贫民;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长跑第一,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给笔下的人物略施薄福,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但是,总会有但是,就在他们和谐美好,仿佛就要看见一星半点儿的黎明光亮的时候,丝毫没有犹疑地,余华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连一点黑暗中微小的星火也不曾留给他们,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闭上眼睛,发现自己以读者的身份坐着,却以主人公的角色深呼一口气,仿佛我刚从梦里醒来,却又要立即一刻不休地回到梦中去。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主人公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呵,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我想,我几乎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形容了,那个极具奇幻色彩一生的老汉和那头同有福贵之名的老牛终于向我视线远处聚焦的亮点走远了,只是留下无数问号与惊叹号,重复着他们永远也讲不完的凉城堇年,告诉背后万亿的人,活着,便是一切意义。

小书迷悦读会

《四种爱》刘易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因为比赛来到香港,行程匆忙,只能在紧张的行程中抽空淘书。香港的街上很少能看到书店的门面,但只要一抬头,琳琅满目的画报招牌就立刻填满了视线的空隙。我记得我是在一家名为“田园书屋”的小店里拾到这本《四种爱》的。小店不大,推门就可以看见靠墙高高的书柜和中间低矮的书柜,在整个长方形的书屋内呈现出一个“回”字形,书籍画册排列在上,显得非常整洁。翻开书看到多恩的诗“爱不会扼杀我们,也不会自行消殒。”好久之后,我才意识到,在这本书里多恩不仅仅是引路人,把来往的读者牵引到刘易斯的面前,聆听他讲述爱的意义,多恩更是刘易斯的知音,他的诗是打开这本书的钥匙。刘易斯说:“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在其他任何时代更甚,已经成为人生最大的支柱,或最后的支柱。”《圣经》说“上帝就是爱”,但人间的爱并不就是上帝。爱很美,却不一定美好。人会因爱生恨,人也会因爱而重生。因为这趟与《四种爱》的邂逅,我开始慢慢了解、探索爱是什么、如何去爱这样重要的人生课题。(小书迷:上海市娄山中学 许执)

书言书语:书店

书将我们与他人联系在一起,但这种联系建立于独处之中:一个读者独处一隅聆听一个作者的心声。

伊利亚斯·卡内提曾将咖啡馆描述为我们“在人群中独处”的地方,我一直认为这句话也适合于书店。这种独处和会聚是在是可爱的搭配,就好像书店在消解图书的孤独。

——《书店的灯光》刘易斯·布兹比

作文八:《“大浪淘沙”》2700字

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历经近百年,从时间纬度上对当代中国音乐哲学教育研究作一归纳。当代我国对于明确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起步比较晚,从三个历史时期进行研究。中国音乐哲学教育美育一、美育研究与哲学观的觉醒20世纪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育作为音乐教育哲学最主要的实践途径和落实方式,在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意义上受到关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陷入危机、经历变革的现实基础上确立、发展,正是以改良人心、改造社会为目标。在抗日救亡的历史境遇中,音乐教育对情感、精神的作用,在激发凝聚民族生命力、能聚战斗力的意义上,得到关注阐发并推向实践。1.“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提出――通过古籍研究发现,自春秋以来,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在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的政治功能、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这种特点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真正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提法,实际上是我国上个世纪初蔡元培所主张“美育”认识的深化。他在民国元年任教育总长后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l912)一文,首次提出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美育作为“育人”目的实现的基本保证。1923年六月教育部颁发的《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中强调了美育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93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将音乐欣赏列入了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形成了以唱歌、乐理、欣赏、乐器四方面为内容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这一音乐课教学内容模式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直到2000年起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研制,才开始有所改变。新的音乐课提出了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3.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代表了中国代新型音乐教育最初的理想目标,至今仍具有现实的启示。这在本世纪新课程标准中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设置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也与美国提倡的官方音乐教育――审美教育达到了完美的契合。并且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史不难窥见审美哲学在我国有它存在的内在历史的原因。二、风起云涌,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后近20年,随着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音乐教育又转而强调智育功能。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五大音乐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以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和美国的综合乐感教学法),此后,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获得深度的了解,势必要超越单一学科的范围,采取跨领域的研究方式。所以综合学科内容教学,成为发展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和戈尔曼(Gorman)的“情商理论”(戈尔曼的情商理论认为,与传统智力理论不同,情绪智力强调能力的情绪因素,他的研究动机在于运用情绪智力概念去解释个体的绩效和成功)又席卷我国,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受后现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音乐教育专业内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如音乐教育者对于审美哲学的理智审视,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人们对哲学问题研究兴趣的高涨,以及艾利奥特创立的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等等,致使人们急于追寻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来批判不断引起人们质疑的审美哲学观。在这种情况下,实践哲学观便应运而生。即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出现了多元化的声音,在国内出现了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提出哲学批评的学者,充分肯定了音乐作为社会文化建构的思想,提出要构建“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直至当前,中国的音乐教育的现实还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指导下在发展着,但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这种局势在慢慢出现改变。作为多元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多元文化的交流所存在的悖论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诸文化之间如何既互相交流和理解,又能保持文化的多样化和发展固有文化的特色,是一个严峻而艰深的课题。三、批评与反思2009年,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的音乐教育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中,来自国内及港澳台20余位专家和代表,齐集一堂,分别作了相关学术报告,对音乐教育哲学及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等领域的相关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当代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研究。其中,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朱玉江提交的论文《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哲学反思》一文中,对当代的中国音乐教育主体性哲学进行了反思。他认为,20世纪的我国音乐教育的百年历程始终未能走出“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哲学思维定势中。在全球化时代的西方哲学、教育学、文化学研究、音乐教育学发生重大转型的时候,主体性哲学主宰的音乐教育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境。作者总结为4点:(1)以音乐语言为基础的交往活动;(2)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的理性对话和理解的过程;(3)音乐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中生成和发展;(4)音乐教育归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主要以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作为其研究对象。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余丹红教授的文章《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若干问题思考》中,围绕所提出的三个问题,点出了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1.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往往将音乐教育哲学的纲领性、原则性与普遍性原则暂搁置一边,而搜索、提取一些口号式的“核心问题”“可操作程序”,并不甚顾及上下文关系地将之应用于音乐教育的体系建构、标准制定、甚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使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偏离“大地图”原则而趋于实用主义。2.如何辨清哲学与美学的区别,是我们在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中首先应该理顺的基本概念。毫无疑问,音乐教育哲学中包含诸多美学问题,但是美学绝对不是音乐教育哲学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内容。3.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历史上下文关系中的产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淡出理论研究的核心地位。音乐教育哲学变革、突破的要求,不仅来自音乐教育实践,来自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及文化环境。几十年来,我们的耳边不断地在喊着:音乐是情感的符号,“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等等,这些音乐教育主张并非都是绝对的真理,但至少他给我们的音乐教育者提供了很多参照,或引起我们的反思,让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音乐教育哲学自身是否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也许正是在这种反思中,加上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影响,萌动了音乐教育哲学的改革、突破的欲求。

参考文献:

[1]吴淑元.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作文九:《浪淘沙李煜》1600字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注释】:

[1]潺潺:形容雨声。

[2]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3]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4]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5]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

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集评】                      《乐府纪闻》:后主归家后与故宫人书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 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旧臣闻之,有泣下者。七夕在赐第作乐。太宗闻之怒,更 得其词,故有赐牵机药之事。 蔡绦《西清诗话》:诗人(李煜)归宋后,“每怀故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 聊。”“尝作长短句(即指此词),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自然率真,直写观感,直抒 胸臆,因之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在旧时曾为人传诵,现在看来也是我国诗歌艺 术宝库中的一件珍品。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言梦中之欢,益见醒后之悲,昔日歌舞《霓裳》, 不堪回首。结句“天上人间”三句,怆然欲绝:此归朝后所作。尤极凄黯之音,如峡猿 之三声肠断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五更梦回,寒雨潺潺,其境 之黯淡凄凉可知。“梦里”两句,忆梦中情事,尤觉哀痛。换头宕开,两句自为呼应, 所以“独自莫凭栏”者,盖因凭阑见无限江山,又引起无限伤心也。此与“心事莫将和 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同为悲愤已极之语。“别时”一句,说出过去与今天之情况。 自知相见无期,而下世亦不久矣。故“流水”两句,即承上中说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 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 遗恨千古。 《南唐二主词汇笺》引郭麟云: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之至。李后主之“梦里不 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所以独绝也。 王闿运《湘绮楼词选》:高妙超脱,一往情深。  --------------------------------------------------------------------------------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文十:《浪淘沙九首》1100字

浪淘沙九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诗今译】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家门口。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偎。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古诗今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职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2全部注释

1.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源头。张骞走了一个多月,见到了织女。织女把支机石送给张骞。骞还。

同书又载:织女是天帝的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了牛郎,就中断了织锦。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居银河两岸,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会一次。

2.洛水: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晚年又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此首言及洛水桥,应是在洛之作。

3.琼砂:美玉般的砂砾。

4.无端:无缘无故,突然间。

5.汴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至江苏入淮河。虎眼文:文通纹。形容水波纹很细。

6.鸭头春:唐时称一种颜色为鸭头绿,这里形容春水之色。此诗言及汴水、清淮,刘禹锡曾于长庆年间任和州刺史,和州北临淮河流域。

7.鹦鹉洲:原在武昌一带长江中。唐诗人崔颢《黄鹤楼》诗有“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

8.青楼:旧称歌女、妓女所居之处为青楼。

9.狂夫:不合时俗、放浪形骸之人。

10.濯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涤锦缎而得名。

11.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缎。

12.匹晚霞:与晚霞比美。匹:匹敌。旧写作

本误作

13.澄洲:江中清新秀丽的小洲。

14.江隈:江湾。

15.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16.谗言:毁谤的话。

17.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18.漉:水慢慢地渗下。

19.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会合。此借潇湘泛指湖南带。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

20.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