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写作指导 >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4300字|杨绛《我们仨》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4300字|杨绛《我们仨》

时间:2019-10-08 09:28:56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4300字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

2015-04-16 08:50阅读:4,675

《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

转自:豆丁网 作者:王顺顺

【摘要】

杨绛散文以真切感人制胜,1997年1998年钱媛钱钟书相继因病去世,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饱含深情以及特有的笔调书写《我们仨》回忆他们坎坷而甜蜜的家庭生活,在失去爱女和伴侣之后,她并未以痛不欲生的姿态回忆,而是用看透红尘大悲大喜的宁静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细读该作品会发现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她对于家人的深刻怀念,全书在行文过程中更是哀而不伤。《我们仨》艺术虚实相生、巧设悬念、典型性细致描写,合理背景描写以及写意手法等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具有独特的魅力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虚实相生

《我们仨》分为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以梦境来开全书的序幕,可以看作本书的序言,正是因为这个关于行走中失去的梦,才会有后文的“钟书大概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就是完整记录这——“万里长梦”,前两部关于死亡,都是虚写,而第三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则以平实的语言实写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虚实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本书的真切感人,杨绛在本书中将虚实相生这一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是本书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就全书而言,第一二部是虚写,第三部是实写,《我们俩老了》和《我们仨失散了》用梦境的形式刻画了杨绛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这一部分的故事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作者的匠心独运,通过新的角度刻画家人之间的爱,这与本书的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部中,杨绛用看透世事的淡然回忆一家三口六十多年的家庭生活,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这独特的一家人如同平常人家一样有泪有笑的生活,然而又有着学者家庭特有的与众不同之处,细细读来使人忍俊不禁。关于死亡的虚写以及关于生活的实写,突出反映了杨绛对人生的独特看法,杨绛在回忆中淡化死亡的写法也可以看出她对于爱女以及爱人的深切怀念,正是因为对他们怀着深切的爱,因而也就不忍轻易翻出直面其中。

其次,就虚写死亡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这一部分而言,仍旧有其内在的虚实相生,这一部分的虚实结合,其实也可以看作明暗线索的交替,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以及古驿道上相失三节,从表面上看是以寻找钱钟书为线索,实际上则是以钱媛的病情为线索的,这一部分开篇是全家人的温馨玩闹,而一个神秘的电话则打破了这种温馨,作者钱钟书的消失,杨绛和钱媛开始踏上寻找之途,功夫不负有心人,俩人最终找到他并天天探望并相聚,这些事情都是依靠钱钟书这一明线予以串联而成的,而暗线则是钱媛在寻找过程中旧病复发,直至最终住院,而她住院期间的情景则是通过杨绛每晚的梦境表现的。钱钟书对于妻子女儿依依不舍的眷念之情,杨绛对于爱女和爱人的依赖之情以及钱媛个人性格与对父母深沉的爱都在这一系列的情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明暗交替过渡十分自然贴切,没有丝毫的强制拖沓之嫌,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有关,更离不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寄予的深刻情感。

杨绛在《我们仨》中将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运用得令人拍案叫绝,在欣赏其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仍旧不可忽视的是作者的情感表达,正是因为满含热情,所以即使在虚写的过程中仍旧可以写得感人肺腑,在虚写死亡的这一部分中,作者讲述的故事,虽然不是真实发生的,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真实感人的,作者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化作文字,点滴注入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深切的情感。

二、巧设悬念

读者在阅读《我们仨》时会不自觉地随着作者的笔融进入情境中,随着作者叙述的情节与人物同欢喜共命运,这除了与杨绛在作品中融入的深厚感情有关,还得益于作者巧设悬念手法的运用,杨绛在行文过程中巧设悬念,环环相套,在所见所闻中慢慢拨开事实真相,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本书中的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中间表现尤为明显。

这一部分是以杨绛一家温馨生活细节开始的,而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破了这种温馨,第二天就来了一辆黑车将钱钟书接走了,不知去向,这是本书设置的第一个悬念,文中杨绛除了担心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一部分文字描写朴实生动,再加上前文悬念的设置,读者自然走入其中跟作者一起寻找事实真相,随后,接到钱钟书打回家的电话,钱媛接完电话后立即出门办事,只是交代杨绛不用等她回来吃饭,回来再讲,这又是一个悬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钱钟书有什么交代,在杨绛焦急的等待很久之后,钱媛终于回来,钱媛指出找到爸爸了,在古驿道,此时“古驿道”这一意象首次出现,让人不禁疑惑,古驿道究竟是何处,怀着这样的疑惑,读者跟着杨绛和钱媛到达这个神秘的客栈,这一悬念还未解开,又出现了三条警告与三项规则,尤其是最后一条警告指出“不知道的事情别问”这让杨绛和读者都很困惑,杨绛利用一个肯定句式进行试探,立即遭到对方警告,这让杨绛和读者都记住了这一奇怪的警告,随后,在《古驿道上相聚》一章中,杨绛一家人终于团聚,然而,杨绛乃至读者仍旧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了,此时悬念早已深入人心,令读者欲罢不能,读者随着杨绛的脚步一次次往返于探视钱钟书的途中,这一过程中读者虽然不能了解事实真相,但是仍旧可以感受到钱钟书与杨绛的伉俪情深,他们之间刻骨的感情更是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读者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阅读体验,与杨绛从行文开始就不断的设下的悬念有着重大关系。

三、运用象征的手法

所谓的象征手法,就是指在行文过程中意象除了担任一些外在的意思,其内在还代表着某种深刻的含义,在《我们俩都老了》和《我们仨失散了》这虚写死亡的部分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无论是第一部分的梦境还是第二部分的“万里长梦”都不可避免的与行路与死亡相关,人生在世直至最终离去,正是印证了人生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中的聚散缘分决定了一个人爱恨情愁,而杨绛在不断行走过程中,与钱钟书、钱媛不断相聚不断分离,正是由于内在情感的牵扯不断,此时,梦境中行走的这一姿态象征着对他们之间这种家的感觉的不断追求,在杨绛看来,家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更是指有家人的地方,而没有家人的地方,就仿佛失去了一切,成为一个简单的住所,正如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中的最后一句话“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其次,古驿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意象,在虚写死亡部分中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失散,杨绛与钱钟书以及钱媛的一切聚散都在古驿道上演绎,需要指出,古驿道不仅仅同古书上象征着离愁别绪,更象征着人生旅途结束,这一段古驿道是人生的必经旅途,不可逃不可避,在这古驿道上,杨绛将钱钟书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船远去,即便是自己如何想变成山下的石头,“守望着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也不可得,最终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落”在三里河的家里。(古驿道上的一切都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该离开的最终会离开,该留下的最终会留下,这与人生旅途的结束何其相似!)

本书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较多,可以从文章的细节部分进行分析。开篇杨绛一家三口在家玩闹,最终一个神秘电话的到来,要求钱钟书去山上开会,杨绛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而提出代替他去开会,对方没有给予任何答复,而提出请病假等理由依旧未得到回复,对方最后还强硬地指出会派车来接,而黑车到来之后“让他(钱钟书)上车随即关上车门,好像防我跟上去似的”,神秘的电话,黑车以及随后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切都带着莫名理所当然,如同死神的到来,不挑时间,不挑地点,极具不可抗拒性。此外,还有钱媛去世的景物描写,环境中透出的凄凉感情不可忽视,钱钟书的船消失后,杨绛说自己“变成了一片树叶”还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独自一人生活的孤苦伶仃。

四、典型性细节描写

杨绛在描写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及其注重细节描写,常常利用典型性细节突出人物性格,尤其是在描写钱媛幼年的聪慧时,更是将这种典型性细节描写运用得淋漓尽致,在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的第七节说道:1941年,钱钟书辗转回到上海看望家人,年幼的钱媛此时已经两年未见父亲,仿佛陌生人一般,她看见钱钟书与杨绛很亲密,不放心,想赶走爸爸,这时她对钱钟书说:“这是我妈妈,你妈妈在那边”充满童趣的话语,充分显示了钱媛的天真与活泼,面对女儿的这一反应,钱钟书无可奈何,书中描写到:我倒要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四岁左右的钱媛面对这一问题时,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这话一出口,连杨绛都感到非常惊奇。这一细节的描写,展现出钱媛的聪慧,又表现出了杨绛一家三口相聚时的温馨气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像杨绛这样的学者家庭,其家庭生活同样是充满温馨与快乐的,不难看出钱媛的先认识自然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包含着一个四岁小孩子特有的狡黠(xia),让人无法辩驳,其思维之灵活、辩才之了得,在此可以略窥一二的。书中这种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突出钱媛思维敏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钱媛三四岁的时,总说自己没有坐过电车,杨绛以为是钱媛不懂事,后来才知道,她说没有坐过是因为之前一直是妈妈抱着她坐,不算坐过电车,她要自己屁股坐在电车座位上才算。在钱媛约六岁时,钱钟书会拿着零食逗她“noeat”,而她居然可以蹦出一句自创的英语“yeseat”,从这些小事例以及细节中,可以看出钱媛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为人也非常较真,注重格物致知,不仅仅描写钱媛时注重细节描写,在刻画其他家庭成员时,作者也通过典型性细节表现其特有的人格魅力。

五、总结

已逾百岁的杨绛,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她的作品以及人格魅力无一不具有其大家风范,杨绛前期着重关照社会,她通过冷静的笔调刻画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痕迹,而后尤其是近年来,其作品开始转向作者内心,表达自己个人内在的思想感情,然而无论是哪一时期,杨绛散文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绛的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这部《我们仨》表现的尤为突出,这部作品不仅灵活地运用虚实相生、巧设悬念、象征手法以及典型性细节描写等手法,还有将其他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与散文内容融会贯通,更加增添了作品的内涵,突出了这个学者家庭的独特之态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1.王维燕《轮杨绛的散文特色》武汉科技学院

2.杨华轲《杨绛散文的独特价值》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

3.陈莉 《刹那的定格永恒的美丽》——略论杨绛《我们仨》的美学特征

《完》

备注:本文作者简介:王顺顺,女,河南汝南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讲师

\睡前1个动作让你轻松长高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送

作文二:《读杨绛的《我们仨》》2200字

当杨绛女士写这本书时,虽然她的先生和女儿早已不在人世,但她并没有表达跌宕起伏的情感或对事情评论,只是心平气和地叙述那些她和钱钟书以及女儿生活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透露着平淡的幸福,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言语,却处处充满着幽默和大智慧。

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婚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钱是公费出国留学,攻读文学。杨打算自费也修文学学位,但是文学学额已满,只能修历史,她不乐意,只好放弃,在牛津大学做旁听生,到图书馆自习。因为有很多自由安排的时间,她读了很多书。偶尔因为不是正式的牛津学生而自卑一下,但同时她很快乐。(“我一个人穿着旗袍去上课,经常和两三位修女一起坐在课堂侧面的旁听座上,心上充满了自卑感。“)。(“这一学年,该是我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

钱钟书喜欢用“拙手笨脚”形容自己。从这本书中确实能看到他的“笨”和“拙”,他初到牛津,出门在公交车上摔得牙掉满地,他那时候都是25、6岁的大小伙子了,连公交车都坐不稳,可见他有多“笨”。杨绛说“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 “我称赞他能赺年糕,他也不说什么,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儿。我吃着吃着,忽然诧异说:‘谁给你点的火呀?’钟书等着我问呢,他得意说:‘我会划火柴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做早饭。”打蝴蝶结这事男人不会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分不清左右脚,甚至不会划火柴,这就有点过了吧。他都“拙”成这种程度了,可见书呆子气有多“痴”,也体现出妻子对他有多包容。在杨绛生完他们的女儿住院期间,钱钟书一个人就在家尽干“坏事”,

打翻墨水,染了房东家的桌布;砸台灯;弄坏门锁;但每次杨绛都安慰他:“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一句“不要紧,我会…..”道出了杨对钱的疼惜和宽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应该学学他们夫妻的处事方式,当一方做错事时,安慰对方:“不要紧,我会……”,而不是指责对方:“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做不好”,“说让你别碰,你非得碰,现在东西坏了,你满意了吧”等等。

1937年,他们夫妇又辗转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一年后他们乘船回国。回国后,钱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杨绛回上海和父亲住在一起。次年,钱钟书听从父亲的安排,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他父亲当时也在那儿教书)。当然钟书放弃清华的好差事去蓝田,杨绛是非常不愿意的。 她让钟书给父亲解释得到清华的工作并非易事,但是终究是父命不可违啊。

一九四一年暑假,钱钟书回上海,但是他得知清华再次聘他的消息后,辞去了在蓝田的工作,打算回清华。但是这个暑假他一直未收到聘书。朋友答应他的到中央图书馆上班的事情也迟迟杳无音信,所以这也意味着他失业了。最后杨绛父亲把他自己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的钟点课让给了女婿。 杨绛在这段时期给一个富家女儿当家教,而且还在一所中学当老师。所以我会想,两个人都清华毕业的,又在英国牛津大学留过学,也在法国巴黎大学渡过金,一个做普通学院的临时工,一个做家庭教师,他们会不会觉得委屈?这个肯定的,杨绛也在书中说:“钟书虽然遭厄运播弄,却觉得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

离。”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上海沦陷,能解决温饱问题已是幸事,哪还有闲工夫抱怨仕途的不顺。

一九四九年他们夫妇接到清华的聘约,他们带着女儿回到清华教书,女儿本来打算到清华附中念书的,但是由于身体虚弱,只能在家休学,父母就负责教她初中的所有课程,再说有这样的父母,还怕功课落后别人。不用进正规正矩的学校,钱瑗在清华园的日子很自由自在,甚至在闲暇之余帮助爸爸登记学生的分数之类的零活。钱瑗于一九五一年秋考取贝满女中(当时称女十二中)高中一年级。一九五五年秋季中学毕业,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

经过一九五二年的“院系调整”,他们夫妇两人都调任文学研究所外文组的研究员,文学研究所编制暂属新北大。但是由于外文组人员已满,钱钟书被调进古典文学组,选注宋诗。他对自己的职位是不满意,毕竟他是外国文学科班出生的,他当然也想进外文组。但是郑振铎当时是古典文学组组长,他只好从命了,从此未归外文组。

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开始,杨绛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上发表。1958年,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也出版了。但是随后他们所内掀起了“拔白旗”运动,钟书的《宋诗选注》和杨绛的论文都是白旗。从此杨绛不再发表论文。1958年,全国大跃进,知识分子下乡下厂改造,杨绛11月被下放农村,12月底回京。钱钟书12月初下放昌黎,到下一年的一月底(即阴历年底)回京。

一九七七年,他们从单位的办公室搬到三里河南沙沟寓所,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住处,终于有个像样的家了。读到这儿我掐着手指头

算了一下,他们俩多少岁才有了一套固定的房子?一个66岁,一个67岁。他们也辛苦了大半辈子才有一套房,当然房子不是自己买的,是由单位分的。所以我就想现在20-30岁的年轻人没有房子或买不起房子很正常。有时候还拿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自我安慰一下。

一九九七年,钱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钟书也离世,就剩下杨绛一个人了。杨绛写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作文三:《杨绛讲述《我们仨》》2500字

杨绛的新书《我们仨》6月中下旬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也许只有靠结实的情感,或饱经岁月的人,才能用这样单纯的笔墨来慢慢地叙述自己的生活,用这么温暖的语调来思念去世的家人。杨绛的新书《我们仨》就给人这么一种印象。她今年已经92岁,1997年女儿病逝,1998年钱锺书病逝,在书里杨绛把最痛心的日子,写成了一个万里长梦,事情像是子虚乌有,云一样抓握不住,情感却是沉着。能把握的是这个家里坚定的家常日子,接着,她就把过去的生活,从1935年和钱锺书结婚,1937年女儿钱瑗出生,到最后分散,记录下一篇细致的回忆录。

6月7日下午,我随《我们仨》的策划编辑冬晓去访问杨绛,我根据这本书给我的印象问她:“你们这个家怎么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干扰似的?”她引用书中的话说:“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在读者印象里,杨绛是个学者,可她坚决不承认:“他们两个是学者,我不是学者。我的生平杰作就是一个钱瑗。”她向我们介绍钱瑗的工作,说她建立了一个学科,叫“实用英语文体学”,得了3个奖,有北师大给的奖,还有国家教委的优秀教材奖。还有一大叠获奖证书,她都留着,纪念着她的女儿。她夸女儿教出的学生,到处都是抢着要的。她备课备得很仔细,所有例证都很好玩,学生都爱听,她对学生也特别好。杨绛夸女儿是个标准的共产党员,“去讲课从不打的,有一次忙得穿了一只黑鞋,一只黄色的鞋,没办法,找人借了一双鞋。她回来跟我说闹了一个大笑话,我就笑了。我心疼她,我总让她打的去,她总是不肯,怕人家看见,我说她是‘赔钱养汗’”。

钱瑗小时候曾因得病在家休学,杨绛充当她的全科教师,小学和初中的课基本都是她教的,所以考高中的时候她比考生更紧张。她说:“因为疼女儿嘛,碰到很不好懂的代数,我就把怎么思索的路找得顶好了再讲给她听,她一下就懂了。”  在政治动荡中、在特别困难的日子里,他们的家似乎不受干扰一如既往地坚强,外面的世界好像只是作为他们仨生活的背景,他们各自的处理方式才是他们共享的乐事,在回忆中,她把当时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种种乐趣都写到了。上海沦陷时,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尽管两个人都兼了很多课,家庭教师、小学教员,还要做煤球,劈柴烧火,什么工作都做,钱还是有限。1943年杨绛写的喜剧《称心如意》由黄佐临导演在上海公演,轰动一时,杨绛对此只说那是为了筹米筹钱。有个小秘密说钱锺书当时看完杨绛的戏说,“我想写小说”,才写了《围城》。我们问她是不是这样,她回答:“那时候我写剧本是为了柴米油盐,不然我想不起写剧本的,而钱锺书的书出来了,我们就可以买肉吃。”1946年,抗战胜利后,郑振铎就说“可以吃肉了”,他们仨的生活好转了,高兴地跑到上海很有名的“万象照相馆”照了一张像,现在就放在《我们仨》里面。

他们这个家对外界的纷乱似乎有一种过滤的功能,无论面临什么政治风暴,各自的工作在家里照常持续。反右期间,杨绛完成了《吉尔·布拉斯》的翻译,还写了研究《红楼梦》和李渔的论文。“文革”期间,钱锺书完成了《管锥编》,杨绛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翻译。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的时候,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就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冬晓说杨绛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她不承认,只说有些事情她是主心骨。有一件事情她没有写进书里,她不想吹嘘自己。她说:“那是在1946年,我家里给我带来一个小阿姨,帮我做事。有一次她点洋油炉,油灌得满满的,火一点,轰地冲起一个火柱子,火苗离屋顶只一两寸。钱瑗和钱锺书两个人吓慌了就叫,我跑来了,当时我很镇静,说你们都不要动。我就脑筋急转弯,用水不行,用炉灰,炉灰又不够,用棉被也有危险,如果盖不住就烧得更大,我就拿来一个小痰盂扣在上面。火就灭了。然后他们两个就放心快活了,觉得妈妈一来,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其实过后我也是很后怕的。这种事情我是主心骨。可是别的事情是我最笨。”

杨绛在书里虽然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那些快乐中夹杂着的烦恼和忧虑在这样的叙述中,都被他们那种家的结构过滤掉了,真有一种单纯的亲情力量。我问,“你们通常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遇到不同的想法怎么办?”杨绛说,“我们并不是什么事情都统一的,可以持不同政见。我爱整洁,搭毛巾都是边对边角对角,而他们两人都是随便一搭,我并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我们都懂得相互妥协。在书里写到的那一次吵架之后,我们有一个约定:we agree to disagree。”这个约定持续了他们一生。例如,钱锺书遵父命离开西南联大,杨绛很不同意,可是她不该强迫他反抗父亲。她也就不干涉,而且合作了。

《我们仨》里的生活究竟以什么为基点,这是非常让人好奇的,在一个家里相互独立相互依赖是很容易理解的愿望,但并不是容易形成的关系,所以我请杨绛描述他们仨是怎么一种关系。

这时,她好像游离了我们两个来访者,独自说道:“我们是亲属关系,可是这亲属关系颠颠倒倒。有时候我女儿钱瑗也是教育我的,她是优秀共产党员,我对时事不了解,她会教育我。我也接受教育,她不就成了我的老师了吗?有时她也像我们的大姐姐,我一向不会打扮的,小时候是我妈妈打扮我,后来是姐姐,再后来就是女儿打扮我。有时候她又像妹妹陪我们玩。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是自己看自己的书,有问题从来不问钱锺书的,其实问一下就可以解决,但是都不问,都是自己查书,自己解决,钱瑗也是这样。我们都尊他如师。可是他呢,所有其他事情都非常幼稚,筷子不会拿,一把抓的。拿笔也是那样抓,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拿笔的呀,他跟我讲‘一个蜈蚣有一百只脚,有人问蜈蚣,走路是哪个脚先走,这个蜈蚣就不会走路了,所以你别问我,你问了我我就不会拿笔了’。我们仨有时候是游戏的伙伴,没大没小,钱瑗有时候比爸爸大,她笑他睡觉只会从被窝的筒口钻进去。我们就教他怎么从侧面进,他也会认真学。我们是亲人,也是朋友。我们的家就像是纸糊出来的一个万花筒,我们3个就像3块玻璃屑,被放在万花筒里,转动一下就幻出一个花样,可以转出一万种花样,非常热闹,所以我说不清我们有多少重的关系。”

可能得有特别的生活智慧才能让一个家保存这么多细致的趣味,让这样一个家庭真像一个保护伞,能抵挡外界所有不如愿的事情。这样温馨的家以它的质量令我们向往。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作文四:《杨绛先生我们仨》500字

杨绛先生作品《我们仨》

这是关乎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事,有个再平凡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直到有这么一个梦,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地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蔓延开来,可却没有丝毫的回应,她慌了,从梦中惊醒,向先生钱钟书细细描述,可他却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让杨绛不惊感叹:他们老了。

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2003年度文学十大好书居首位。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像冬日的阳光,那样平静而柔和,处处洋溢着思念,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零,阴阳相隔,但是活在回忆中,也是如此地甜美。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一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

作文五:《【在线阅读】杨绛——我们仨》800字

这几天,在悦读版,总看到亲们推,我就网上找来看看。果然好看。正在读中。很哀伤。

以前也读过杨绛的一篇短文,只是都忘了,反正记得也是哀伤。

在线阅读地址点进:杨绛《我们仨》????

下面也可以直接点击进了。

??

第一部:我们俩都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一)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二)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三)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二)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四)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五)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六)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七)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八)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九)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十)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十一)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十二)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十三)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十四)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十五)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十六)

我怕她失望,总说:“好吃!”她带信不信地感激说:“娘,谢谢你。”或者看到爸爸吃,也说:“爸爸,谢谢你。”我们都笑她傻。她是为了我们的营养。我们吃得勉强,她也没趣,往往剩下很多她也没心思吃。

看着眼泪就来了。父母老了,让人想疼想爱,都觉得使不够力儿一样。

我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牵心扯肺的难受啊。

我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钟书跟我进道理,说虾不会像我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

真是太可爱了。

钟书仔仔细细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然后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钟书这段时间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可是孩子怀在肚里,倒不挂心,孩子不在肚里了,反叫我牵心挂肠,不知怎样保护才妥当。

作文六:《《生死不相依》-----杨绛《我们仨》》1300字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死不相依》

-----《我们仨》读后感

杨先生说:“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先生这一生就像大海般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但所幸这一生也总有港湾给她依靠,但是这远远是不够的,也要她自己足够强大。在相继送走女儿与心爱的丈夫之后她仅凭一己之力撑起一片天,最后只剩她一人,思念他们仨。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她一直在坚持。

我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我非常羡慕这个女人这个事实。她的爱情简单而纯粹,美好得宛如童话。他们的开始只因为钱钟书没有订婚,杨绛没有男朋友,只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可以将对方吸引,当然这也离不开他们对文学的那份热爱,对于知识的渴求,这一切将他们紧紧“捆绑”在一起,直至终生。每天钱钟书都会给夫人做一份专属早饭;每天,他们对生活都有新的探索;每天,生活重复却不单调,因为生活中除了相守,还有更多的责任。就是这样一个“不冒失、不争先、肯帮忙”的书生、学者、人民教师,欢欢将他毕生展现在杨绛面前,让杨先生此生难以割舍、牵挂一生。他高大却又弱小,他是文学路上的耕耘者,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男人-----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在国外的那几年,他们过得并不丰裕,但小日子却透着幸福,因为他们彼此陪伴,风雨同舟。他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钱钟书曾说:“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杨先生就是与这样心直口快,甚至在他人看来有点“刻薄”的男人在命运的波澜中相依为命。尽管后来钱钟书惨遭命运捉弄,但是他们都觉得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他曾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但是他们之间也并非一点嫌隙也没有,他们也会像普通夫妇那般有口角。有一次他们俩因为一个法文读音争吵,吵架很无聊,最后他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此后多年,他们遇事就俩人一起商量,不全依对方。

再后来他们生活中多了一味“调剂品”-----女儿钱瑗。这是一个天生的智者,但他并没有因为父母或者自己与生俱来的基因优势就放弃努力,相反她比别人付出更多,常常奋战到

深夜,无论是读书的时候还是工作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女,上天却早早把她唤了回去。杨先生在书中写道:“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这应该是女儿钱瑗逝去之后先生用来聊以慰藉的托辞吧,问世上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而杨先生却坦然接受了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书的最后还有附录,内容无非是女儿与她的一些书信交流,哪怕迷离之际,钱瑗还是心心念念自己的父亲母亲,生怕母亲没有好好吃饭,一心惦念着父亲的病。那么坚强的人,忍痛接受治疗,却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牵挂着最亲的人。

一九九七年早春,钱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三口之家就此失散,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先生一人。从来不知道,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可以这么动人,“家”不仅仅代表那所房子,关键是住在里面的人,人不在了,那个“家”权当是旅社罢了。杨先生就带着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寻找下一个人生出口。我敬佩这个女人。

作文七:《《我们仨》杨绛读后感》400字

我们仨杨绛

书中讲的就是杨绛与钱钟书相识、相知、相伴的过程。哦,还有他们女儿钱瑗一起生活的一些有趣的点滴小事。书中还附了一些照片、书信等。

书中说,“钟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可是我没见到他看书流泪。”我看书笑经常有,但看书看哭了很少。记得我第一次看书哭了,是看陈忠实的《白鹿原》白孝文第一任老婆病死的片段。

书中有很多家庭生活的小片段,“我们两人的早饭总是钟书做的。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饭。然后我收拾饭桌,刷锅洗碗,等他穿着整齐,就一同下楼散散步。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人文明阶段。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他没有一个助手,我只是“贤内助”,陪他买书,替他剪贴,听他和我商榷而已。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想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一九九七年早春,啊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一个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交流就流露在生活的点滴中。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细心的真情流入,对方一定会感受的到。

作文八:《百岁杨绛:永远的“我们仨”》2300字

除了“钱钟书夫人”这个称号外,杨绛的名字更代表着《堂·吉诃德》的经典翻译,小说《洗澡》的心灵文字,散文《我们仨》的温暖回忆,也代表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在钱钟书先生逝世之后,她从87岁高龄至今102岁,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几麻袋手稿堆里,从历史的尘埃中,整理出了一本本珍贵的文化宝藏。粗略估算,寻常人垂垂老矣的15年,她又完成大约百万字的写作,圆满写就了自己的人生大书。她说,她在为“我们仨”“打扫现场”——

九旬老人,

在忘我的文字之中站起来

1998年12月21日,钱钟书先生的遗体安放在北京医院的送别室。他的四周,是一丛一丛的万年青。没有挽联,也没有哀乐。

下午1点半,杨绛由保姆和医生搀着进来。钱钟书住院四年,杨绛几乎天天来医院相伴。杨绛站着看了一阵,把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放在先生的遗体上,然后,安安静静坐在院子里的一张小凳上。

先生的遗体被放入棺椁,又抬上了灵车,杨绛的眼神紧紧随着棺椁移动。灵车穿过洒满阳光的街道,来到八宝山。

火化前,杨绛两手扶着棺沿,一动不动看着丈夫,直到亲友把她扶走。

火化的门关上,别人劝杨绛离开,她说:“不,我要再站两分钟。”按照钱钟书的生前意愿,骨灰就近抛洒。杨绛说,钱钟书得享88岁的高龄,没有痛苦地去世,是“喜丧”,大家别太悲伤。

相伴65年的人儿逝去,多么悲伤欲绝的时刻,她依然含蓄、从容,这是一种令人钦佩的落花无言的风范。始终陪伴在身旁的亲友,默默地注视着她,心中一阵阵钻心地痛。因为,去年,她的女儿钱瑗也刚病逝。

今年,钱钟书先生又去世了。丧亲之痛接踵而来,对于87岁的老人是怎样一种考验?她那么纤弱的身体,挺得住吗?

几天后,原《大地》主编舒展很牵挂杨绛,就叫老伴去探视。舒展老伴一进门,见杨绛孤身一人坐在那儿,就抑制不住抽泣,后来干脆放声哭起来。杨绛拉着她的手,坐到沙发上,劝她:“你比钱瑗小四岁吧?傻孩子,我都挺过来了,你还这样哀伤?你不懂呀,如果我走在女儿和钟书前面,钱瑗、钟书受得了吗?所以,这不是坏事,你往深处想想,痛苦的担子由我来挑,难道不是好事吗?”

老伴回家向舒展转述,年届古稀的舒展竟像个孩子一样“呜呜”哭了起来,边哭边说:“瞧你这点出息,让你去安慰老太太,你倒好,自己还要她来安抚。”

钱钟书缠绵病榻整整四年,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伟志回忆:“钱先生当时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每个菜都是杨先生亲自动手给他做,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根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先生一根一根剔掉的……哎呀,后来不得了了!钱先生在北京医院,女儿钱瑗在西郊,杨先生这么大年纪两边跑。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子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毫无思想准备,都怕她一定受不了,这个打击太大了啊!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眼泪都不掉。”

然而,钱钟书去世之后,杨绛真的身心交瘁,走路都要扶着墙壁。“钟书在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而今,她必须敛起丧亲之痛,静下来,喘口气,“必须特意找一件需要我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的工作”。从中外贤哲的书中,杨绛选中了柏拉图的《斐多篇》,决定通过翻译这本书来忘掉自己。之所以选择《斐多篇》,杨绛说因为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她,能够给她孤单生活下去的勇气,使她感到女儿和丈夫并没有走远。

她,做到了。2000年7月,多位朋友收到杨绛的赠书《斐多篇》,所有的担心,立刻释然了。

所有的人都欣慰地看到:年近九旬的杨绛老人没有被大悲大难击倒,又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留在人世间,

为“我们仨”“打扫现场”

杨绛在书中写道:“他们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打扫现场”——检视多年以来的心头事,杨绛首先想到的,是打扫身外之物。

她和钱钟书多次酝酿过,将全部稿费捐给母校。2001年9月7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信托协议书》,将稿费和著作权全部交给清华大学,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以“好读书”命名。第一批捐献72万元。有人提议用她的名字命名,她摇摇头,就叫“好读书奖学金”,那是钱钟书任英语总编纂的馆名。这笔基金,到了2008年8月,本息升值为630万元,受到资助的学子不可计数。

一次,杨绛参加“好读书”奖励仪式,当主持人介绍钱钟书获得牛津大学文学副博士学位的时候,杨绛当即坦然而又坚决地纠正:不是副博士学位,是学士学位。她不容许玷污真实历史的情况发生,也不容许“沽名钓誉”的情况发生。

女儿钱瑗,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曾经帮助学生张仁强出国。后来,张仁强慨然向北京师范大学捐赠百万元,设立“钱瑗教育基金”奖励优秀教师。而今也应杨绛要求,更名为“尊师基金”。

其实,相濡以沫数十载,杨绛又如何不怀念丈夫和女儿?翻译完成之后,她开始笔耕,要用隽永清新的文字让一家三口永远也不会分开。

92岁高龄的老人,打开多年尘封的记忆,用她的心,用她的情,记录了一家三口数十载的风风雨雨和点点滴滴,集结成了一本《我们仨》,里面记述:

“1932年,春,清华古月堂门口,杨绛与钱钟书初见。这个书生瘦瘦的,青布大褂,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眉宇蔚然而深秀。

“(《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作文九:《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3100字

杨绛·《我们仨》

一、 基本信息

二、目录与摘录

第一部 我们老了

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添加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么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看不见灯火,想必相离很远了。(P13)

是的,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P14)

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P14)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P17)

(一) 走上古驿道

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P18)

但是我常常觉得年纪不饶人,我已力不从心。(P20)

等待是很烦心的。我叫自己别等,且埋头做我的工作。可是,说不等,确是急切的等,书也看不进,一个人在家团团转。(P20)

因为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象的不一致。(P23)

(二) 古驿道上相聚

河水静止不流,不见一丝波纹。水面明净,但是云雾蒙蒙的天倒映在水里,好像天地相向,快要合上了。也许这就是令人觉得透不过气的原因。顺着蜿蜒的水道向西看去,只觉得前途很远很远,只是迷迷茫茫,看不分明。(P28)

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P30)

我的梦不复轻灵,我梦得很劳累,梦都沉重得很。(P36)

堤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颗颗秃柳。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P36)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                                           1

走了一年多。(轮回)(P38) (三) 古驿道上消失

我天天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一步一步小心地走,没完地走。(P45) 我知道梦是富有想象力的。想念得太狠了,就做噩梦。(P46)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把胸中那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湿润得软和了些,也光滑了些。(P50)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P51)

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者那个小点。(P53)

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P53)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起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P67)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P68)

我们的散步是养心散步,走得慢,玩得多。…我们总挑不认识的地方走,随处有所发现。(P73)

看到不同类型的房子,能猜想住着什么样的人家;看着闹市人流中的各等人,能猜测各人的身份,并配合书上读到的人物。(阅历)(P73)

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P75)

各持异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P98)

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他的父母。(P98)

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无人可问。(P109)

能自给自足,就是胜利。…同甘共苦,胜于别离。(P112)

我们把所见所闻,剖析琢磨,“读通”许多人、许多事,长了不少学问。(P121)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P122)

不过我们都很妥协…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P144)

屋子虽然寒冷,我们感到的是温暖。(P145)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P150)

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P155)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世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P164)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P165)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P165)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三、自评与感悟 作为耄耋之年老人的回忆录,本书哀而不伤,以简洁明快、朴实无华的文字叙述了“我们仨”的岁月。杨老和其丈夫的故事,教会我们怎么去爱,怎么处事。“我们仨”的故事,即使只剩下追忆,却温暖依存。书中前两部分贯穿着杨老的梦境,人生如梦,也许这一场场的梦是杨老的寄托,她不断寻觅,最后一切都如梦般消逝,只剩下她一人。书中第二部分多次写到柳树,柳树的四季变化正是人生的轮回,而这也承载着杨老一生。对于“我们仨”的回忆,主要集中于书中的第三部分。没有过多的感伤,如实地把那美好的岁月呈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图片让我们更真实地看到了岁月的痕迹。

家庭、爱情、人生等等,在杨老的笔下显得那样温暖。更加懂得生活是一种态度,若能如杨老般温和开阔,人生定是另一番滋味。

四、相关书评 1、平心而论,在2003年泥沙俱下的众多名人自传中,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王蒙先生的《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是不可与那些“伪名人自传”同日而语的,不过就书论书,如果单从《我们仨》一书来看,与杨绛先生的其他作品相比,它显然并非特别出色,读后甚至还会让人稍有失望之感。但杨绛先生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仍然让人无话可说,而即使这样小众的文字也居然成为大众趋之若鹜的目标,这就不能不让人啧啧称奇了。我个人认为,《我们仨》之所以创下如此出人意料的市场业绩,一方面固然与作者德高望重的人气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钱钟书先生早在80年代末即因电视剧《围城》的轰动,而一跃成为当代中国顶级的文化名人。这就使得《我们仨》作为一部披露名人家庭生活的传记,而格外具备了一层揭秘的色彩。其实对于这本畅销得让人目瞪口呆的小书,我比较倾向于郑勇先生的观点:“这本9万字的小书,竟有52幅插图,总的印象是出版社的创意比书的内容好。而图书制作又比创意好。”

2、《中国时报》之“2003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推荐《我们仨》的理由是:“九二高龄的杨绛,以冲淡平和的笔调记录了她与钱钟书及女儿钱媛相守六十三年的人生经历,让读者与她一同沉浸于苦难中的幸福,以及快乐与忧伤相互倚伏的人生实境中。书中同时收录了三人往来的文字、书信及图画,不仅如梦似幻地道出挚情难断的依恋及招引,在清丽幽默的文字中,也缩影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读书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

作文十:《杨绛《我们仨》读后感》800字

对于看书,我是个重口味的人,书架上大多是世界名著。然而,当这次要求我在《围城》和《我们仨》中做出选择时,我却决定换换口味。

如果说文笔辛辣的《围城》可以称得上是川系菜,那么平淡真挚的《我们仨》就能当做粤菜来品味。

琐碎的小事,零零散散地撒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十分惊叹杨先生的记忆力,居然在几十年后,还保留着过去的记忆。每个细节,都会在不经意间与我产生共鸣。然后在细读第一部时,我才猛然想起,老人总能记得从前的事。上天赋予了老人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是为了给予他们憧憬,还是为了让他们反复地痛苦和后悔呢?真的好佩服杨绛,因为她,始终是那么的淡定,彷如早已把什么都看透看淡,却仍然惦记着尘世。冥冥之中让我在清明时节品读杨绛,仅仅就这么诉说着再普通不过的事,还是会不禁想起故人,潸然泪下。

寝园里熙熙攘攘,我和父母来到长憩楼看望我的外公。忽然,母亲抬起头望了望天花板说:“这顶是不是最近老漏水?”清扫员十分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的?三月份雨水较多,屋顶会渗水。”“我前阵子梦见爸爸了,他告诉我屋顶渗水了,不大舒服。”母亲擦着外公的像,忍着呜咽,淡淡地说着。一时间,我哭了。原以为自己早已释怀,以为这次可以微笑着来看望外公,可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是任由泪水肆意流淌,流过脸颊,掉在地上。心里想的还是十年前的画面:喜欢喝酒的他,喜欢练书法的他,喜欢给我讲《古文观止》的他,喜欢偷偷塞给我花生酥的他,喜欢抱着无线电睡觉的他,喜欢在大热天头顶湿毛巾的他,喜欢戴鸭舌帽的他,喜欢听评弹的他,喜欢旅行的他,喜欢桃红色的他,即使病在床上还嘱咐母亲要好好教育我的他......你离开后的第一个暑假,我为了习惯独自一人,安静地画着画,可心里却还是空荡荡的。怎么会忘记,怎么可能忘记?音容犹在,是的,原来外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真的,从来都没有。

拭去泪水,我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也可以像杨绛那样坚强、淡然地怀念故人,怀念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