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 【《科普书籍读后感》400字】 科普书籍读后感800字

【《科普书籍读后感》400字】 科普书籍读后感800字

时间:2019-11-06 09:57:4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科普书籍读后感》400字

《待开发的地热能》读后感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四(2)班 杜冰颖    暑假,我读了一本科普类的书《待开发的地热能》,了解了许多关于地热知识。    地热是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量。在地球的中心, 温度高达5000——8000℃,压力超过360Gpa。地

球内部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火球,有些物质熔化成了液体,也有些物质仍然为固体。    中低温地热的直接利用非常广泛,80——130℃的地热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像室内供暖、制冷系统、木材干燥、纸浆加工、回收化工原料等。各种新型工业都离不开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应用的地热能就是这些。我国在开发地热能方面,也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地热能为我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改变自身的生存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能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利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和地热能。    在未来,我们的能源越来越紧缺,需要不断开发新能源,地热能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要努力钻研,学习地热的知识,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福利。

作文二:《科普书籍读后感》3500字

科普书籍读后感(一)

——《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读后感

前几天我读完了,《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那本书,让我越读越恶心。每次看到别人肩上有头皮屑时,都会觉得很脏,可自己的肩膀上落了一些头皮屑却只拍了拍就没事了:如果看见别人在挖鼻孔,就会觉的很恶心,但是自己挖鼻孔是确实很自然。

这本书在妈妈给我买的时候,我看着封皮很恶心,就不想让妈妈买,可妈妈还是买了。那些图画这是恶心的让人吃不下饭。但是我越看越起劲。这本书讲了一些很臭很脏的事。读着这本书中会让我觉得很身瘙痒,越来越恶心。但是,这世界上的东西又都有它存在的用处和理由。读完了这本书,它让我知道蚊子为什么要吸血,为什么会有眼屎和鼻屎,为什么会有耳垢……他让我知道了原来这些恶心的东西里藏着这么大的奥秘。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危险的科学实验;有一些人为了解高温自己亲身去体验,有一些人因为一些爆炸而受了伤,这些实验不仅听着邋遢,危险,其实现实中比这些更危险。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了解了很多。我喜欢这本书。

科普书籍读后感(二)

——《科学技术》读后感

我看完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科学技术类》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其中的“人类观天的眼睛”这篇内容最好看。

里面主要讲了古代的“浑仪”“伽利略望远镜”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简仪”“牛顿反射望远镜”和现代的“多镜面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我觉得人类古代的发展和现代科技发展有很大变化,比如说以前只有可以观测到几天后天气的望远镜,现在射电望远镜可以用来接收天体电波的观测设备,它能观测到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

我觉得古代的科技和现代的科技相差很多,我长大也要当一个宇宙探测学家,因为要探测更加神秘的宇宙空间和大大小小的行星,要解开人类种种疑问,为我们国家的天文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

科普书籍读后感(三)

——《科学探索者丛书》读后感

娄老师和黄老师推荐的《科学探索者丛书》丛书真不愧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探究性学习教材,前一段时间读完它的《运动、力与能量》和《电与磁》两个分册真是受益匪浅,好想再把其他分册读一读。

浙江教育出版社引进的《科学探索者丛书》是美国培生教育集团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经过7年时间编写的科学课教科书。我从互联网上查了一下该书确实在美国有极高的选用率,这套书在美国本土4200所学校普遍使用的综合理科教材,目前已被世界近30个发达国家作为科学课教材。这套丛书包括的15分册,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处处洋溢着人文智慧的光芒和探索的魅力。

这套丛书与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也是匹配的,这一点我想可能是我们学习美国的结果。丛书在每册内容的安排上,并非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原理讲起,而是以各种有趣的故事性话题开始,然后把系统的科学内容搀糅进去,基本的原理和理论在不知不觉中就深深地印入人们的脑中了。在具体的章节中,丛书也是广征博引,枯燥的知识总能甚至是跨学科地找到它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如在《运动、力与能量》中,一开始就介绍了一位科学家奥安尼斯·米奥利斯是如何从小对自然界产生好奇,以后投身于科学事业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的故事。这时以这位科学家的第一人称写了几个小故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犬鼠总是让洞留两个出口,这个问题引起了他的好奇,实际也引起了学习者的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呢?然后利用精美的插图和浅显的科学道理说明了这个问题。用这么吸引人的小问题,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并且说明了科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秘的,而是存在于我们身边。

每一本书的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课题展开,每一章中必然有一节是本节内容与其他科学的综合,文字浅显生动,配图丰富有趣,设计的活动简单易行又有趣,而且做过活动之后,要学习的知识就会被牢牢地掌握了。活动分为学科活动与跨学科活动,其中学科活动包括:“探索”,让学生进行课前的思考和探索;“增进技能”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试一试”能对基本概念进行巩固与强化;“技能实验室”强化学生的探索技能,“生活实验室”则是科学知识的应用。另外还有单独的“探索活动”用于形象地说明一些概念。跨学科活动包括“科学与历史”、“科学与社会”、与语言、社会、视觉等的“链接”……还有,“身边的科学”告诉学生,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让学生的基础得到锻炼,又为学有余力又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拓展空间。

反观我们的教材,表面上看好象是有趣了,简单了,但实际上使用的难度却很大,而且书本也并不能吸引学生,物理学科还是以物理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强调的还是知识,即便是有能力培养的问题,到考试的试卷上也就“知识化”了。我们的教材对学科存在着孤立化的倾向,没有真正的把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我们现在也强调过程与方法,可是在实际的情况下从来没有接受过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经历过科学学习过程的学生,上了初中就一下要开始“科学探究”了,真是赶鸭子上架。再看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指出,如果美国想成为在全体公民中普及科学知识的国家,则整个教育系统,即从幼儿园到12年级都要变革,都要将普及科学基础知识作为教育的中心目标。整个教育系统的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必须列人美国的头等议事日程。大的范围不敢说,最少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小学和幼儿园,基本上都停留在原来的教学状态上。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现在上了初二的学生有一部分真的是连算术都不会,字也不会写呢,小学水平还没具备怎么能“探究”初二的物理学知识呢。但他们最后还要参加水平统一的考试,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论怎么说,课程改革实行新的课程标准是大势所趋,是关系到民族兴盛发展的大事。(m.lz13.)我们这些教师应当作出自己的努力,为这个重大的变革作出贡献。

《科学探索者丛书》很好的体现了并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科学的探究”强调教师应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引导,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而且观察的方法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按照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方式进行学习。其主要特征是:不把现成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他们自己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的完整过程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丛书的问题设置也是很有特色,这些问题总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教师促使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然后,学生自己独立地做实验。他们必须积极地思考、阅读、设计、观察、记录,并作出结论。很多时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报道不知是否属实“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教师都回答不了,便是成功的教育。”虽然有些夸张但反映了学生应该会运用科学推导和批判思维,把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结合、联系起来,从而发展对科学的理解的要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

另外,《科学探索者丛书》再强调科学探究方式学时时也与我们的教材有着区别,我们的教材总是“渗透”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但丛书专门拿出篇幅讲述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比如《运动、力与能量》分册专门讲述了数学中的图像分析方法,柱状图等。这些分析方法在比较速度大小时加以应用,学生自然印在头脑中了。我们也说“渗透”但是渗透到什么水平?怎么渗透?如何操作?一直没有回答。我认为“渗透”不如明确的对这些过程与方法进行培训,使学生清楚什么是科学的研究,真正掌握它。可是矛盾又出现了,我们现行的课时安排中又没有这些课时安排,老师怎么掌握呢?所以,我觉得我们一直在说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只是学了一个皮毛,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也只体验到了皮毛。这些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为什么不能摆出来,单独作为科学知识给学生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东西往往要讲授,既然能在过程中获得为什么还要讲授呢。我认为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学生对任何知识、过程与方法的例解都是认识的过程的,与他实际的年龄和水平是分不开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例解这些方法的能力。如果不给学生讲授科学的方法,让他们自己体会,同时还要体会新的知识,往往会顾此失彼,效果大打折扣。我认为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美国科学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科学靠单一的教学策略或学习活动都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对科学过程与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类似的问题,传统的讲授也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希望娄老师和黄老师给与批评和帮助。

*  科普类书籍读后感

*  教育读后感

*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作文三:《科普书籍读后感》2400字

确实,科学的普及,不是坐等能等来的,必需要付出汗水与努力,而对于我们这样一群学生,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科学,去了解科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接近科学了解科学呢?我把汗水撒给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气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在永不停顿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中,人类建构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吗?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回事?我们能不能跨越时空?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为了解开这些我不懂的“迷”我选择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我希望它可以给我带来这些我不懂得的问题的答案。 科普读物读后感这本《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共分为三章——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和历史探索。三章的排版都做的很好,让读者很容易便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三章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分为若干节,各节在结构设计上均采用场面宏大的主图以及精彩纷呈的配图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在准确的文字描述、严谨的原理揭示中愉快地踏上新奇的探索之旅,轻松地掌握的百科知识。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对我带来的好处。 首先我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漫长的生命之旅在第二章的科学探索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等等等等,这些知识又是我了解到了科学,学会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可以通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 在第三章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等等等等。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可以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平平的道路 看吧!一本知识读物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益处,在这个讲究科学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多学习一些有关科学的知识的话,我们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渐渐的遗忘,我们只会一点一点的落后,选择一本好的科普类读物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②儿童读物读后感《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③《养花》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劳动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体会. "要是天气突变,就得全动员,抢救花草,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也不在乎."劳动中要是没有苦,又怎么会有甜呢 世间没有不劳动就获得的快乐,也没有可以不吃苦的劳动.老舍爷爷的经历不正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 劳动先苦后甜,我写作文不也要 尽脑汁,冥思苦想吗 吃完了苦,看到自己满意的作文,心里是多么甜呀! "多得些知识并不是坏事."说得多好啊!不过,要获取知识,如果不付出劳动,不尝尽酸苦,怎么能行 又怎会取得快乐和甘甜 吃不得苦的人,永远无法邀游知识的海洋.我以往学习,吃不得苦,想学好功课,却又改不掉贪玩贪睡的毛病.经过老师和父母的教育,我终于明白了"学习应当吃苦耐劳"的道理.现在,我放弃了过多的玩耍,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掌握了更多,更扎实的知识,终于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老舍爷爷不但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还揭示了为人做事的真理.这句话将永远是我的座右铭: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试问,不劳动又哪来什么作为呢,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制作飞机模型的情景:酷暑,太阳火辣辣的,热气的人,蚊子"大军"更是令人烦恼不堪,但我还是专心致志地拼装,拼装相当困难,劲儿使大了,零件往两边滑;劲儿用小了,又粘不牢.涂胶均匀也很难做到.第一次失败了,我毫不泄气,再来第二次.我把胶水均匀地抹上去,使劲地握在手心里,毫不放松.一秒钟,两秒钟……一分钟,两分钟……我的手心里积满了汗水.手又酸又痛,我坚持不懈地挤压着,连零件的锐角划破了手也不在乎.终于,一架精致的小飞机模型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我愉快地想:虽吃了些苦,值得! 读了《养花》这篇课文,我深深认识到了劳动的真正含义:在尝尽了苦,辣,酸,咸之后,才会有不尽的甘甜.

作文四:《科普类书籍读后感》1500字

科普类书籍读后感(一)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文/朱珺

《十万个为什么》里到底有多少神奇的奥秘呀?我脑袋里充满了一个个小问号!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妈妈送给我一份特别的礼物---《十万个为什么》的书。

一接过妈妈送给我的最心爱的礼物,我就迫不急待的打开书本认认真真地看起来,里面的内容可多啦!共分为五个部分,有:浩瀚的宇宙、发达的交通、未来的能源、便捷的通讯、各式的武器,书中的文字简洁明了,还带有丰富多彩的图片,把一些深奥的科学知识描写得通俗易懂,使我们看起来更容易理解,非常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如何成为一名宇航员和宇航员如何在太空中行走?当一名宇航员可不简单了,要各方面都很突出,年龄、身高、体重、视力、血压、内脏要健康及架机经验等等还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因为太空是真空、失重的,没有氧气,没有地面,宇航员要穿宇航服,它有保温、保压、供氧气的功能,这样宇航员才能在太空中自由走动,完成探索任务。未来,宇航员在月球上还可以用月球车做代步工具……

看了这本书,不仅让我大开了眼界,还增长了许许多多的新知识,我以后还要和更多的好书交朋友!

科普类书籍读后感(二)

——《海洋探秘》读后感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三本科普性的书籍。其中一本叫《海洋探秘》。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例如,让我知道了太平洋最深的深度是35000米,平均深度大约都有13000米。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拉玛峰才8848米,就算把珠穆拉玛峰放到太平洋里,也会沉没在深深的大洋深处。

还有你知道吗?河水、湖水,地下水,还有冰川等等都属于淡水。而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3%,而其他的97%都是海洋中的咸水啊。可见,淡水的资源是如何的稀少,我们要保护好地球上的淡水,要不然我们人类会因为缺少淡水而遇到巨大的危机啊!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无法观测到海平面以下几千米深处的景观。现在,借助高科技的手段,科学家们发现了水下的地貌特征同陆地上非常相似。有曲折蜿蜒的山脉,宽广的平原,幽深的峡谷……如果从位于太平洋底下的山脉算起,直到冰雪覆盖的山顶,一座火山形的岛屿才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峰。它的高度达到10203米,有33个埃菲尔铁塔加起来那么高!

这本书不仅告诉我许多海洋里的地貌,还让我知道了许多的海洋生物呢!有可爱的水獭,还有比30头大象还要重的蓝鲸,有可怕的虎鲨,还有致命的水母……

《海洋探秘》真是本有意义的好书!我很喜欢阅读这本书!

科普类书籍读后感(三)

——《荒岛历险》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读了不少书了,其中的一本科普类书籍,让我很受感动,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年一度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中,罗克代表着中国中学生去参加了第三十一届数学竞赛,可是途中由于飞机失控,飞机上的人都掉进了水里,而罗克却掉在了一个荒岛上。(m.lz13.)当罗克醒来时,发现一个白发老人在他身边,是他救了罗克的命。通过交谈才知道,这个老人是这里一个部族的族长,这些年来一直在为看不懂一张藏宝图而苦恼,当他听说罗克的数学知识很好时,老人的一双期待的眼睛,让罗克无法推却。在寻宝的过程中,罗克遇到了重重困难,好多地方都要用到高深的数学知识,罗克不负众望,帮他们找到了宝藏,他们也护送罗克顺利地到华盛顿参加了比赛,罗克获得了第一名,后来他成了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罗克的博学多识、乐于助人、不怕困难、善于思考的精神让我感动,从这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在困难面前,不仅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更要有智慧和学识。知识就是力量,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让自己充满力量,迎接挑战。

*  大学生读后感范文

*  初中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作文五:《科普类书籍读后感》4800字

[科普类书籍读后感]科普类书籍读后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饱尝人间疾苦,二十岁参加了共-产-党员,因积劳成疾导致全身瘫痪,后双目失明,辗转病榻长达九年,然而卧病期间,在令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他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把笔作为武器,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新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奋斗,并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这部不朽的名著,科普类书籍读后感。

文中,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同样也鼓舞着千千万万的读者。 保尔·柯察金——一个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人,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碍前,凭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亲友的鼓舞,勇敢地与疾病搏斗.

保尔是一个苦孩子,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欺侮,处在饥饿和死亡线上。但是,他敢于向不公平的屈辱的社会地位挑战,敢于起来改善自己和劳苦大众的命运。他在朱赫等老一辈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帮助下,积极投身于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保尔一生的经历实际上是向不公正的命运挑战,向困难挑战,向自身的残疾和不幸挑战的过程。可是,一个人究竟能够承受多大的苦难和打击呢?一天之中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发起17次冲锋,身患伤寒饿着肚子踩着冰冷刺骨的泥浆修路,从死神那里挣扎出来,躺在病榻中受尽伤痛的折磨。双目失明后,他回到家乡,只求能听见母亲的声音,然而亲爱的母亲却已化作了一堆黄土,即使是这样,直到最后,他还要把自己的经历经过升华之后变成精神财富献给人类: 保尔是正直的,十几岁的他,因为正义,敢出手教训市里的无赖;

保尔是机灵的,身处牢中的他,能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使愚昧的敌人中计而躲过魔爪; 保尔是勇敢的,刚参军的他,纵马挥刀地向前猛冲,完全进入奋不顾身和忘我杀敌的精神境界‘

保尔是坚强的,作战的他,在头部严重烧伤后,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以继续抗战;

保尔是伟大的,他几次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最终以胜利而回到亲人的身边,回到战友的身边;

„„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勤奋进娶不怕挫折的精神;

在劳动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

当我们失败时,我们应该以保尔为榜样,分析原因,鼓起勇气,重新开始;

当我们成功时,我们应该以保尔为榜样,严肃认真,谦虚谨慎,继续努力;【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

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科普类书籍读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

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

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作文六:《书籍读后感》500字

《小兵张嘎》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本书。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扫荡中,张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为了替奶奶报仇想加入八路军,共产党看嘎子年龄太小没有同意,但是嘎子从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当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纪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愿。他的勇气、聪明才智,还有吃苦耐劳的毅力让我感动,感动他对友情的生死与共;感动他与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动他们为了抗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阅读此书,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激情年代,仿佛听到了英雄们在战争中那铿锵有力的步履,仿佛看到了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那可敬可爱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至诚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阅读此书,感触颇深。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今天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不能不感慨万千,虽然现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但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启迪仍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正如聂荣臻同志所说:“用尽全

国一切文字也形容不出敌人的残暴。”惨案桩桩,血债累累,宛如扎在人们心中的一把刀,无以复加的痛楚击打着我们的心灵,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

作文七:《书籍读后感》1600字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寒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气势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

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

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辛弃疾的词风,不是豪放,也不是婉约,他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读起来好像真的游离在宋代战场,看到了硝烟的沙场,看到了残酷的现实,也看到了诗人面对朝廷的不重用而油然而生的无奈和悲叹。对现实的不满的他无处宣泄的自己的痛苦,只能挥挥衣袖,写下这些词来怀念、感叹。 读着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支笔勾勒出来,时间与空间的遥隔,在作者笔下,全部消失,指引着心灵的碰撞。

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和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身出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它们就是那一眼你曾经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以不尽的润泽。

作文八:《书籍读后感》1000字

书,人类进步的阶梯

今年暑假学校开展了“暑假读一本好书”的活动,我积极参加,让我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在假期里妈妈经常带我去书城看书,平时我就很喜欢看杨红樱阿姨写的《笑猫日记》,“笑猫日记”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套书,自从我有了几册,就一直盼着出新的一本。笑猫日主不但充满童真,还十分搞笑,能表现出动物与动物的真情,人与动物的真情。来到书城以后我看到学校要求读的书都专门放在一个书架上心里特别高兴,我一眼就看到了“笑猫日记”最新的一本书——《从外星球来的孩子》。

我想,这一定是个有趣的故事,便拿了一本坐在地上迫不及待的读起来。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宝宝”和一只可爱的小猫“胖头”。在春天就快到来的时候,球球老老鼠和笑猫整日陪着无所事事、无比懊丧的胖头。一天球球老老鼠和笑猫将胖头带到了一所宠物特技学校,希望胖头在这里找到自信。胖头每天都刻苦学习钢琴,它身上这种专注的精神令人敬佩。这段日子里,胖头在银杏林里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一个仿佛是从外星球来的孩子。这个怪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封闭自己,对外界毫无兴趣,渐渐的,胖头学会了笑,走近了这个小男孩,帮助这个宝宝慢慢走出自闭,变成了地球上的孩子,也算是解救了他。并且还发现了这个小男孩有极高的音乐才华和绘画天赋,还受到了丁教授的赞美。宝宝和胖头来到了大剧场站上了舞台唱歌、弹琴,他们获得了鲜花和掌声。

这本书最能打动我的是胖头那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自己没有音乐天赋,但仍然努力学习克服了先天的不足学会了弹钢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向胖头学习,也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不是他们有超能力,而是他们拥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一个人即使再聪明如果不努力学习也不会有好的成绩。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这本书另外打动我的一点是人与动物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的感情。亲情和友情不光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人和动物之间经过磨难建立起来的感情丝毫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书中胖头和宝宝之间默契的配合更是把人与动之间深厚的感情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默契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胖头和宝宝长时间在一起培养出来的,因为这种感情才让胖头治好了宝宝的自闭症。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亲情和友情的,只要我们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每个人心中都有快乐和天赋,我们不要去忽视它,更不要破坏它,要会去发现现每个人内心的那一份童真和善良!我们要像胖头学习,为了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为了帮助别人而拼命努力,还有人间人与动物之间那一份温暖的爱„„

作文九:《书籍读后感》400字

1、《虚数i的奥秘》科学出版社

读后感:

收获:理解了数学,比如为什么要有负数,为什么要有弧度制,为什么会有积分变换,为什么会有复数(概括起来就是:发明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方便快捷)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实际问题表达或计算的方便,因此数学是一门工具。因此为了方便,有了实数,也有了虚数;有了实数轴,也有了复平面;有了笛卡儿坐标,也有了极坐标;有了角度的60进制,也有了弧度制;有了实数域解线性微分方程,也有了拉普拉斯变换等等。复杂的工具可以简单解决复杂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具本身原理简单,而因为复杂的工具是由很多简单的工具构成的。简单的工具已经模块化了,所以复杂的工具可直接使用。     数学的发展最初是为了解决一些小问题而出现的小工具,如十进制用于计算和表达的方便性。之后由众多小工具逐渐组合成复杂的大工具,而威力越来越大,如微积分。因此,我们使用微积分这个大工具只需要懂得使用的规则即可,因为各个小工具已由前人模块化了。所有的新数,新的数学符号,新的数学分支不外乎如此: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制定新的规则发展解决新问题的更快捷的数学工具!

作文十:《科普读后感》12600字

人类学读后感

寒假里,我看过很多科普。我觉得现在大多数科普写得都不好,感觉作者把读者当成那种文化水平很低的人。现在的科普,以《走进科学》为例子

有以下特点:

1.受众群定义为中学或以下文化的人,所以过于通俗,水分多,没多少实际内容。

2.为了吸引眼球,搞很多故弄玄虚的东西,根本不利于培养唯物主义世界观。

3.娱乐性大于科学性,已经失去了科普科学普及的本质。

推荐科普读物,我经常看的:

《环球科学》生物医学的文章比较多

《牛顿科学世界》物理天文的内容多

《科技新时代》工程方面的多

《生命世界》生物的多

《中国国家地理》地理内容多,彩图多

其实网上很多科普网站和论坛已经做的很好了,而传统出版物给我的感觉就是过于业余,把读者当完全的门外汉。我认为科普不应该当成文学,而应该当成文献。那种纯粹为了吸引眼球而使用过多主观词汇的文学写作方式是不可取的,只会助长人们把科普当科幻读,把学习当娱乐的不良风气。我认为真正的科普应该是各专业教材中比较基础的那一部分,而不是一种文学形式。读科普和读专业书的基本方法并没有多大区别。

我觉得很多专业的概论课课本才是比较好的科普书籍。选一小段做注释,关键词进行标记和引申。(以下对于人类学教材来说确实是一小段节选)

李辉:走向远东的两个现代人种

壹、远东的两个人种及其起源争议

现代人(Modern Human) 的学名叫做晚期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其生

物学级别被假定为一个亚种(subspecies),与各早期智人的亚种同属于一个物种

(species)。可能这种级别的设定完全不正确,但至少晚期智人的级别与早期智

人的各分支相并列是相当可信的。所以现代人有相当近的同源性,都可以追溯

到晚期智人的发源地——非洲。而后在扩散迁徙过程中形成了各分支,我们姑

且称其为地理种,即比亚种更小一级的分类单位。不管哪个地理种,与当地出

现过的早期智人亚种都没有直系亲缘关系。

现存的现代人地理种有4 个,即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Negroid)、棕色人

种(澳大利亚人种Australoid)、黄色人种(蒙古人种Mongoloid)和白色人种

(高加索人种Caucasoid)。虽然肤色是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却不是关键的判别

特征,同一地理种内的各群体肤色会相差很大,造成有些黑色人种群体比一些

白色人种群体还白得多。埃塞俄比亚(Ethiopia)的一些黑人群体的确非常白。我

们对人种的判定一直采用一种综合的体征标准,以达到确实的亲缘关系。这种

标准包括颅面骨骼的各部分形态、发质发色、虹膜色泽,以及其它一些遗传体

征。单一的特征都很难判定人种,因为其变异和交流可以造成不同原因的相同

表现。比如肤色可能受高紫外线地区的生活环境选择而造成不同的人种都可以

有深色的相同表现,不能以肤色深浅判断关系远近。所以所有体征中,颅面形

态相对来说是最好的分种依据,因为其受环境影响比较小,变化范围大,变化

以后不易回复祖先群体的形态。一般来说,黑人整个头颅较圆,额部较突;白

人较侧扁,面部凹凸不平,眶骨深,鼻根低;黄种人前后较扁,面部较平整,

鼻根高;棕色人种颅型略偏圆柱形,面部起伏也较大。另外,从发型上看,黄

种人多直发,棕种人多窄波发,黑种人多旋发,白种人多宽波发。这些特征一

直被体质人类学界用以分析人种。特别是在东亚的人类学研究中,分析棕色人

种和黄色人种的交流历史。

体质形态的分类主导地位在近二十年内渐渐被单倍遗传系统所取代(注

1)。所谓单倍遗传系统是指纯由父母之中的唯一一方遗传延续的遗传分子。包

括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和父系遗传的Y 染色体非重组区。这些单倍分子不受混血

影响,其中的无功能区又自由忠实地记录了群体分离的历史。以此判定人种和

次人种,层次结构相当清晰。

这些人种的分布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和殖民洪潮之前是相对隔离的。具体分

布大致是这样的:黑种人分布于非洲大陆和撒哈拉(Sahara)沙漠以南地区;白种

人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乃至印度;棕种人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新几内亚(New Guinea)(Andaman Islands)等地;黄种人分布于其余除南极洲以外的地区,包括北亚、中亚、北欧、东亚、东南亚、太平洋诸岛、新西兰(New Zealand)、印度洋诸岛、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和美洲。但在有些地区,可以明显看到人种间普遍的混合特征,比如中亚和北欧,基本上是黄色和白色人种的混合。这种人种混合的体质观察现象由历史记载也可以得到印证。

人种混合的存在提醒了研究远东地区的人类学家。在远东,特别是东南亚,棕色人种和黄色人种错综而居,有些群体更似乎兼有两方的特征,很难判定。这种格局究竟是不是混血,还是其它机制形成的。这个问题引起了人类学界的长期争议。其中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三类:气候带说、进化滞留说和南北混合说。

气候带说认为,早期的人类分散到各地,长期生活在固定的气候环境中,经过千万年的适应,渐渐形成了不同的体质。这种体质的差异从热带到寒带形成了一个差异梯度,越是往热带越具有棕色人种的特征,越往寒带越具有黄色人种特征。较近的历史时期内的移民活动又局部地打乱了这种南北梯度。气候带说的观点在遗传证据发现之前似乎能解释大部分现象。除了个别案例,比如寒冷的塔斯马尼亚,棕色人种定居历史也相当久远,却没有所谓黄色特征。后来的遗传发现证实了气候带说的观点实为本末倒置。他们所依据的一些特征的确是由气候造成的,却不是长期适应的结果,而是快速选择的结果。比如宽鼻厚唇的热带特征,实际上是由于热带疟疾高发,而地中海贫血基因可以抵抗疟疾。在强大的生存压力选择下,只要经过数代人的强化和固定,任何群体中的地中海贫血基因都会极高频地出现。而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胎儿在发育期间会因为缺氧而造成宽鼻厚唇等特征。这些特征与群体久远的发生历史毫无关系,根本不能解释黄种人和棕种人形成的机理。

进化滞留说与结构主义人类学有关系,支持者主要是一些古人类学家(注

2)。他们认为远东人类由当地的古人类进化而来,其中棕色人种的特征与古人类更接近。他们发现,十万年以来,远东地区的人类化石“渐渐”由棕色人种特征转化为黄色人种特征。旧石器时代基本上“原始”特征占大部分,到新石器时代,“原始”特征个体的比例越来越少。中原地区到夏商时期还有“原始”特征的类澳大利亚个体存在,到后来渐渐消失。这体现了人类的一个进化过程,一些“原始”特征渐渐在群体中被淘汰。而在澳大利亚和伊利安(Irian),“原始”特征却滞留在现代人群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各个人种的进化速度怎么会差别如此大。而各地黄种人却几乎匀速同向地进化了。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本无法解释,而基因时代是拒绝这样不能解释的理论的。当然,现在的进化研究已经证实了东亚的古人类和现代人无关系,现代人的差异也不可能是因为进化程度的不同造成的。

南北混合说是早期群体遗传学界的普遍观点。他们在大量的双倍遗传标记研究中发现,南北差异始终是主流。对这种现象成因的最自然解释就是南北的人群有完全不同的来源,黄种人来自北方而棕种人来自南方,渐渐地扩散融合形成现代的格局。最早的看法以为现代人是当地起源的,所以猜想黄种人来自北京猿人,棕种人来自爪哇猿人(Java man)。现代人非洲起源说成为共识以后,又猜想黄种人从北方中亚进入,而棕种人从南方东南亚进入。但是从最合适的单倍遗传标记分析看,东亚人群几乎全部是从南方进入而后向北扩散的,所以

南北异源之说也无从说起。这种观点基本上是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从单倍遗传标记的分布看,对远东两个人种的分布格局形成机理,可以再提出一种新假说——先后替代说。棕色人种最早到远东,扩散开来;黄色人种来到远东以后渐渐取代棕色人种,形成黄色人种占据主体地区,棕色人种处于偏远地区的格局。

贰、远东人群遗传层次结构的发现

自从单倍遗传系统的研究建立起来以后,学界对全世界的各个群体作了深入详细的调查分析,数十万的数据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这种全面的数据中探索规律,就更能够避免管窥蠡测断章取义了。我们先来看看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单倍群分布(注3),在全世界的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异性。非洲的E型,美洲的Q型,欧洲的R型,中东的J型都是非常有特色的。这些特色单倍群说明了该区域的人群的主体起源是一致的。更深入地说,在这一地区某种来源的人群的后代已经完全占E对A和B的覆盖;在欧洲则表现为R 对I 的覆盖;而在美洲,基本上只能看到Q,其他类群很难观察到。所以在人类定居历史悠久的大陆,一群人扩张开来,替代另一群人的过程往往会发生。这既体现在现代人种对古代人种的替代上,也体现在现代人种的历史中不同人群的更替。族群发生、发展、兴盛最后衰亡的历史在不断的演绎着。

在远东地区,这种更替的迹象更为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普遍存在的C 和

D 中间,O 型和P 型硬生生地插了进来。这种更替的过程并没有完成,随着文明社会的到来,这个过程被定格、凝固了起来,使我们看到今天的格局。C 型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伊利安、太平洋、西伯利亚;D 型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日本、安达曼群岛;O 型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P 型主要在蒙古高原和中亚草原,并低频存在于O 型群体中。CD 和OP 的对立就揭示了远东地区的现代人发展历史中最主要的一个更替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这里要建立的假说,新石器的黄种人取代了旧石器的棕种人。

把单倍群的分布区块化地画在地图上,我们更容易看到,C型处于远东的南北两端,而中间地区,实际上也已非常低的频率存在着。D 型则处于东西两端,同样在中部低频存在。对这种现象,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人群进入东亚以后,内部共有着C D O P等类型,当进一步向周边扩张的时候,由于迁徙的人口较少,正好只有一小部分的CD 个体来到了周边,发展成今天的样式。这就是一种瓶颈效应的解释。其二,CD 的群体先来到远东地区,并且定居到了各个小区域,OP 到达以后渐渐从中间向周边取代CD。这是群体更替的解释。对这两种解释的取舍,仅仅从群体类型的格局上是无法判断的,还必须借助于其它的证据。从Y 染色体的STR 标记,我们可以计算出各个单倍群的发生年代 (注4)。 把现在得到的所有有关个体都集中起来计算,我们得到C D 的总年代为约95000 年,而O P 的总年代却是约53000年(注5)。如果是瓶颈效应产生的格局,那么CD 和OP 的年龄应该是一样的,因为进入时他们是一个群体。而取代说才会是有不同的年代,CD 的年龄要比OP 大得多。所以,这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群体更替造成的,是OP 正在替代CD。

我们把CD 确定为棕色人种类型,把OP 确定为黄色人种类型,是通过这

两个人种的大量的群体分析得出的。在典型的棕色人种中,澳大利亚、伊利安和美拉尼西亚,最主要的类型是C,安达曼几乎全部是D。而黄色人种毋庸置疑,O 和P 始终是主流。所以OP 替代CD 就可以解释为使黄种人替代棕种人。

在母系的线粒体的分布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替代,也能看到交流(注6)。人类历史上,基本是母系的交流要多于父系的交流。就替代而言,同样的,线粒体单倍群M*和N*被ABCDFG等挤压在周边。在东亚大陆上,主要的是B,F,G,D,M7,M8。由于交流的大量存在,替代的格局不如Y 染色体明显。

群体更替的观点确立以后,还有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因为更替也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外来的更替,另一种是内源的更替,两者都会得到替代者比被替代者年轻的格局。因此,必须把几个人种放在一起分析,看看黄种人是在棕种人内部还是在外部。白种人和黑种人必然在远东人类活动的大规模影响之外,如果黄种人的替代是内源性的,也就是从早期的棕色人种内的一群爆发开来的,那么他势必距离棕种人更近一些,而距离其他人种更远一些。反之,则会距离棕色人种远一些,至少不会近。所幸我们现在有足够的材料来做这样的分析。当我们用单倍遗传标记把各地区的人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非常有趣的构型。非洲黑人自然很早就开始分化成几个细支,并不断地进行着基因交流。走出非洲的群体中,棕色人种最先分化,远远地离开了白色和黄色人种。白色和黄色的分化则相当晚,几乎是与棕色人种分化年代的一半。问题已经相当清楚了,在远东替代棕色人种的黄色人种是从外部进入的,入口就是东南亚。

这种替代的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呢?一种可能是黄种人进来以后,与棕种人通婚交流,渐渐地由于遗传机理而占到了优势。另一种可能是黄种人把遭遇到的棕种人消灭,占据他们到达的地方。或者,可能是一种中间的形式,消灭和交流兼有。从Y染色体看,主要地区的棕色类型CD 都非常少,除了波利尼西亚(Polynesia)的黄色人种中间,看似棕色的男性可能大部分被消灭了。从线粒体看,人种之间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但是交流的迹象相对多得多。所以女性可能被保留得稍多一点。要进一步看这种交流的程度,还是要看双倍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我们来看一下远东特色的HgC 基因的几种类型在远东各地的分布(注7)。

其中,1 型在东亚大陆,2 型在太平洋岛屿,3 型在北亚,这些都属于黄种人。*型是根部的未区分类型,澳大利亚棕色人种中全部都是这一类,南亚和东南亚也不少,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基本上没有出现。为了分清这四个亚型之间的关系,我们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网络关系图。

由这个网络图观察,我们要推翻前面的1,2,3 型属于黄种人的论点。在 H g

C 起源位置上的原始类型都存在于南亚和澳大利亚的棕色人种群体中,而黄种人的几种亚型都起源于棕色人种,另外黄种人也没有原始亚型。这说明,H g C 不是黄种人原有的基因;黄种人在与棕色人种接触的早期,交流得到了少量H g C;黄种人的进一步扩张过程中,人口膨胀使H g C基因突变成新的亚型,但是并没有与棕色人种进一步交流,所以没有原始类型。现在可以得出结论,黄

种人进入远东时曾与棕色人种有过有限的交流,而扩张期间则基本上把遭遇的棕色人种消灭了。

现在我们可以勾画棕色人种和黄色人种在远东地区的迁徙历史了。

A. 棕色人种大约十万年前走出非洲,至少在五万年之前已经来到东南亚;黄色人种则是大约五万年前的时候开始向东迁徙;

B. 大约四万年前,棕色人种已散布于东北亚到澳洲的广大地区,而黄色人种则进入了东南亚;

C. 大约三万年前,黄色人种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次大陆和中国南方进一步扩张,而棕色人种可能有一部分已经来到美洲;

D. 大约两万年前,黄色人种几乎征服了东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使该地区的棕色人种锐减;

E. 大约一万年前,黄种人进入美洲,并成为美洲的主宰;

F. 在数千年内,黄种人向中亚、北欧、印度洋和太平洋诸岛扩张,东亚最偏远地区的棕色人种也渐渐与黄种人融合。

这是一个动态的替代过程,黄种人扩张的同时棕种人也在继续前进。替代过程中的征服和杀戮恐怕是难免的。这与两个人种社会文化上的严重差异有关。黄种人之所以能替代棕色人种,也可能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对先进和工具的相对先进有关。直到殖民时代到来,大部分的棕色人种始终都使用粗糙的旧石器,没有陶器;而黄种人则很早就有陶器和新石器。可能东亚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没有后续的晚期智人考古文化大多属于棕色人种,而新石器及其祖先型的旧石器文化则可能都属于黄色人种。社会和器物的更替通过人种的更替实现了。

叄、棕色人种的扩张史推测

棕色人种早期详细的迁徙历史已很难考证,他们是进入远东最有可能的线路是沿着阿拉伯海的沿岸。早期的棕色人种应该是以采集渔猎为生的,而且最可能是沿海打鱼为生。这是一种比较容易的谋生手段,海岸滩涂总是可以找到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一方面他们因为沿海觅食而渐渐向东迁徙,散布到了非常广阔的地域;另一方面,滩涂海产也是有限的,人口不可能过度增长。他们最大的分布特征是大范围低密度,这严重限制了他们的生产力发展。因为他们没有生存压力,就没有生产革新的动力。人口稀少,新的发明不易流传,很容易埋没。他们就是这样使用着最简陋的工具探索东方的新世界。这也是他们后来大部分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在沿海捕捞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他们学会了使用木筏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事,木筏帮助他们进一步扩展领地,在从印度尼西亚半岛到伊利安-澳大利亚大陆的迁徙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他们到达了美洲,那么这也应该完全是木筏的功劳。因为那时的白令陆桥一片冰雪覆盖,原始社会的人类根本不能通过。如果只是坐着木筏沿海捕捞为生,情况就不同了。所以棕色人种在三万年前到达美洲是完全可能的。

我们可以想象,最早的棕色人种拿着最简陋的旧石器和尖木叉,在印度洋岸边走着,寻觅着鱼虾蚌蛤。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扩展,几万年后他们来到了南亚和东南亚。在海岸边,到处是一个个棕色人种的小村落。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好多,巺xùn他(Sunda)群岛与印度支那半岛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很大的印度尼西亚半岛。澳大利亚和伊利安以及美拉尼西亚的许多岛屿也连在一

起。棕色人种很快就散布到了这片地区。到海平面抬升以后,印度尼西亚半岛消失,澳大利亚和伊利安远离亚洲大陆,棕色人种在澳洲这两块世外桃源般的大陆上居住到了现在。而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Phillipines)的偏远山区也还有零零落落的棕色人种部落,他们被称为尼格利陀人(Negrito)。

在南亚地区,印度半岛上的居民达罗毗荼人(Dravidian)长期以来都是棕色人种,直到白种的雅利安人(Arian)入侵才使他们发生了混血。他们是所知的棕色人种中文化发展的最为先进的一支。缅甸以西的海中,棕色人种也留存在安达曼群岛上,并保持着非常纯的血统。实际上来到远东以后,一些部落必然发展出以狩猎为生的生活方式,因而进入大陆腹地。他们来到荒无人迹的地方,没有任何的竞争者。只要用简陋的工具就能获得维持生存的食物。棕色人种的食物必然不会非常充足,没有精湛的狩猎技术无法保证每一次都有收获,所以他们不浪费任何食物来源。从安达曼到伊利安,棕色人种始终保持着食用人类尸体的传统,并以此建立他们的道德标准。尽管到处流传的食人族的传说总是让人不寒而栗,但对于棕色人种来说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部落生存必需的准则。这也成为后来他们为黄种人所不容的原因之一。

棕色人种北上东亚大陆的历史可能比南下澳州要晚一些。来到澳洲可能是六万年前,而在东亚大陆散布开来恐怕是四万多年前的事。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或许大多是棕色人种的,虽然他们肤色可能并不深,与南方的棕色人种在体质上也可能有较大差异。至少,他们应该看上去不太像黄种人,面部的凹凸感较强,头颅形态也不同于黄种人。我们这里讨论的始终是晚期智人,与早期智人无涉。到了今天,早期智人的来源成了古人类研究中的最大的疑点。直立人起源于非洲,晚期智人也起源于非洲,而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进化而来的还是另有渊源却是个未解之谜。但至少欧洲的早期智人源于非洲。我们国家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骸有柳江人、山顶洞人、资阳人、札莱诺尔人等(注8、注9),他们的形态差异颇大(注10)。颜誾的观点(注11)比较客观,他指出柳江人比其他人更接近黄色人种。山顶洞人和资阳人很相似,有观点认为他们相对最接近虾夷人(Ainu)(注12)。我比较倾向于这种观点,这说明在三万年前,黄种人已经到达了中国南方珠江流域,而棕色人种还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活动。当时的日本列岛还与朝鲜半岛连在一起,是人类最容易到达的地区。捕捞生活的棕色人种就这样沿着海岸向东北延伸,通过白令海湾顺势到了美洲(但愿我没说错)。

棕色人种到达美洲目前还没有遗传证据,但是许多古人类遗骨和考古遗迹的发现指向这一论点。在亚马逊(Amazon)发现的早期人类遗骸与印第安人完全不同,而更接近于澳大利亚土著。下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特殊部落的发现更揭示了一个体质、文化和传统完全不同于印第安人的人群的生活。据说这个类似澳大利亚人的部落被西班牙人带来的瘟疫灭绝了。棕色人种在三万年前到了美洲之后过了两万年,黄种人才开始到来。黄种人和棕种人对美洲的争夺战可能在美洲大陆广泛地开展着。中美洲古老的奥梅克(Olmec)文化留下了许多石刻头像(注13),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他们与黄种人联系起来。如果棕色人种来过美洲,他们一定就是。

肆、黄色人种的扩张史推测

黄种人走向远东的路线应该与棕种人不同,他们更可能采用了一条陆路。从西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在南亚次大陆的北端经过,进入东南亚。初来乍到的黄种人还没有能力与棕色人种抗争。至少在南亚的时候,印度半岛南部生活着大量的棕种人,一小批的黄种人只能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匆匆通过。这期间也融入了少量棕色人种的基因。在东南亚的密林里,黄种人发展壮大了起来,渐渐占据了优势。也是在这一时期,黄种人分化成了沿海支和内陆支。

沿海支的黄种人最初在越南、广东一带形成,后来部分人南下马来和印度尼西亚,部分人则沿着东海大陆架北上。这些人就是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和侗台语系(Daic)的人群的祖先,就是民族学上所说的百越民族。这一支的人群携带着明显的Y 染色体单倍群O1。内陆支的黄种人则形成于缅甸、云南一带,并长期居住于此。由于历史比沿海支稍长,渐渐形成了更多的基因突变。这群人是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的祖先,就是民族学上说的百濮民族。他们带的Y 染色体特色单倍群为O2 和O3。

我们这里提到某个人群带有某种特色单倍群时,并不是说他们只有这种单倍群,而是说他们以此为主,还兼有其它类型。在这些群体中,的确是特色单倍群占到绝大多数。

当时的末次冰期不仅仅造成了海平面的下降,大陆边缘的延伸,另一个效应是当时的一些不高的山都是积雪冰封。所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的南岭居然成了一个不小的阻隔。这限制了黄种人向北的迁徙。当然,可能还是有一些人进入了北方,这些人可能携带了特色Y 单倍群P。他们与后来到来的黄种人混合以后形成了黄种人的北亚支,就是阿尔泰语系(Altaic)的祖先。

末次冰期结束使黄种人大量北上,这个时间在大约两万年到一万年前。我们可以看到北方的人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半坡和宝鸡的新石器人种与甘肃史前古人种完全不同(注14)。黄种人的史前大北伐使中国大陆的人类历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久,新石器产生了,并迅速传遍了各地的黄种人社群,农业文明的星星之火在各地的黄种人中燃烧了起来。这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被拉动了。

黄种人的北伐也是分两条路线进行的。东部的沿海支进入浙江、江苏、山东,形成了河姆渡—崧泽—良渚的先越文化和大汶口—龙山的先夷文化。这一支人群与南下的沿海支黄种人遗传上比较接近,所以古人类学家观察到大汶口文化的人种体质上与玻利尼西亚的南岛民族极为相似(注15)。夷越类群在沿海一带的发展相当快,东北的红山文化也可能与这一类群有关。农业、新石器、玉器和早期的中国哲学思想都可能先产生于这一族群中。

西部内陆支的先濮民族也几乎同时北上,他们是通过云南、贵州、四川这条路线北上的,并且至少分出了两支。一支沿着长江往下走,到了三峡地区和洞庭湖平原,发展出了城背溪— 大溪— 青龙泉的先蛮文化,形成以后的苗瑶民族(Hmong-Mien)。另一支沿着四川的几条大河北上,来到了黄河上游地区,发展出了半坡—仰韶的先羌文化,形成了以后的羌华民族(Sino-Tibetan)。我们计算北方的O型的年代时,基本上都得到一万年左右的数值。

北部的阿尔泰群与当时北上的两支黄种人广泛地发生了混血。至今可以明显地看到,东部混有较多的沿海支成分O1,中部混有较多的内陆支成分O3。在混血发生之前从北部支已经有一部分的人开始通过白令路桥向美洲跋涉,这

部分人在行进过程中Y 染色体从P 变成了Q。一万多年前到了美洲以后,他们迅速地向南扩张,在千年时间内遍及了南北美洲。

从Y 染色体看黄种人的迁徙,Underhill 画出了一系列的线路图(注16)。他并没有在路线的细节上画得很详细,因为有些细节还不够清楚。比如P 北上的路线,究竟是波斯还是中国,当时还不很清楚。现在在中国南方发现很低频的P 的原始类型,说明P 更可能是通过中国大陆北上的。

黄种人来到北方以后,对当地的棕种人进行了杀戮和驱逐。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很快就完成的。棕种人已经在北方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并继续在许多偏远的山区躲藏了很长时间。直到商代的人骨材料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可能是棕色人种的成分(注17、18),而且为数不少。只是他们依然是黄种人杀戮的对象。在殷墟的祭祀坑里有大量的异族俘虏的头骨,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棕色人种。   这个替换的过程在中国进行到了非常晚的时期。唐代昆仑奴的传说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据地方史料记载,清代广东官宦家庭中还有过豢养“小黑人”的案例。在台湾,最早到达的南岛语系原住民有着灭绝“矮黑人”的传说。这些零零星星的记忆都指向一点,黄种人对棕种人进行了种族灭绝。所幸的是,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个棕色人种的分支——“矮黑人”还是存在的。我们无需对此忏悔,这是那个社会阶段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在原始社会,与本种群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种群就是敌人,只有你死我活的结局。要么黄种人消灭棕种人,要么棕种人吃光黄种人。在这个长期的拉锯战中没有其他的结局。而当黄种人文化上先进于棕种人的时候,结局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黄种人成了远东唯一的主宰。

当历史进入了阶级社会,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奴隶的需求使得黄种人对遭遇到的棕种人不再灭杀。那段时期黄种人才到达的边缘地区,比如青藏高原、日本列岛,棕色人种的成分被大量地保留了下来。而南岛语系的族群向两个大洋拓展的过程中,甚至避开了棕色人种居住的区域。

伍、两个人种的交融地区

日本列岛在棕色人种到来时还可以通过大陆架很容易地到达,而当黄色人种来到东北亚时,已成为茫茫大洋相隔的海岛,是黄种人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所以长期以来,岛上居住的绳文人一直是与大陆不同的人种。关于绳文人的来源,日本研究者的大胆猜想很多。有一点是公认的,现代北海道的虾夷人和种子岛的部分居民应该是绳文人的后代。那么根据虾夷人的遗传结构,我们能够了解绳文人的来源。很幸运,虾夷人的Y 染色体给出了明确的结论,他们大多是D,还有部分的C(注19)。他们必然是早期的棕色人种的后代。日本的黄种人——弥生人,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迁入的,进入口是九州岛岛。他们向本州岛及更东北方向扩张的过程中,对旧石器的绳文人进行了征服和奴役。势必造成了绳文人比例的下降。但是到1800年,我们可以看到本州岛岛的北部开始到库页岛,都还是虾夷人的领地。从日本各地的遗传结构看,棕色人种的遗传比例虽然是从西往东递减,但各地的该种成分都不在少数。所以日本人总体上应该算是两个人种的混血区域。

对于虾夷人奇特体质,以前的人种学家猜想很多,最后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处于黄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过渡种群。这实在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观点,他们居然与远在地球另一面的白种人有关。其实他们的体质形态独特性说明,棕色人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体质,至少澳洲土著、尼格利陀人和虾夷人是有区别的。

青藏高原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藏族是一个很晚才形成的民族。他们是秦汉时期开始向高原迁徙的羌族中的两支——发羌和唐旄máo。在进入高原后,与当地的雅砻lóng土著发生了混血。在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中,雅砻土著被转化成了丑陋的猕猴,羌人则是仙女,两者婚配繁衍出了藏族。其实雅砻土著属于棕色人种,在羌人的审美观念中,他们的确是非常丑陋的。他们的混血使羌人很快适应了高原的环境。也使青藏高原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我们在研究现在的藏族人的遗传结构时,还是能看到大量的D 型Y 染色体(注20)。而观察藏族的面貌特征,甚至在同一个村子中,也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样式。有的人是挺拔的羌人的面容,有的人则是敦圆的棕色人种面貌,肤色的差异也很大。

当我们在青藏高原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研究氐羌的其他民族,更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曾经在中国南北朝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氐族,现在仅存于四川和甘肃边界地区,有着惊人的Y 染色体遗传结构——全部的D 型。难道他们也是棕色土著的后代?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在汉藏语中,“氐”这个词,从来就是“底层”的意思。羌人来到青藏高原,把原本就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称为“氐族”,因为他们“原抵”就在那里。我们再看羌族的结构,他们也含有部分的D 型,但还是以O2 为主。再看华族,就几乎不含有D 型了。所以,“氐—羌—华”原初大概就是这么分化的。而历史上对西戎民族的认识,一开始就有氐和羌的不同概念。我们进一步计算当地的D 和O 的年代,发现D 至少在四万年以上,而O 却最多有一万年历史。青藏高原上的D 型成分与安达曼群岛棕色人种的

D 型应该是有关系的。

氐羌民族的几种面貌——A 白马氐族妇女(摘自注23);B 羌族妇女;C 黄种特征康巴男子;D 棕种特征的康巴妇女;E 牦牛羌纳西族妇女

在东南亚的中南半岛,这样的遗传成分也是存在的,并且在各个民族中的成分比例不同。东南亚是世界上民族结构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南亚语系的百濮民族是最古老的黄种居民。由于生活于热带,他们的肤色很深,比如佤族就是我国肤色最深的一个民族。但是有些民族的肤色就深得过份了,比如泰国和马来西亚边境上的土著Senoi 族,再加上他们其它一些特别体征,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是否含有大量棕色成分。可惜他们的遗传结构至今还没有调查过。

陆、更多的细微层次的叠代

对于远东地区的人种替代过程,目前的数据只能说到这么多。我们还不能肯定是否有更多的层次的存在。因为当一层一层的替代过程发生以后,我们能看到的往往只是挡在最前面的那最近的一层。当我们用更精细的工作去研究分析的时候,我们要对人群的遗传结构作抽丝剥茧的调查,或许通过蛛丝马迹,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层次,来讲述更多的远东人类历史舞台上的传奇故事。这些

传奇故事可能包括棕色人种之中D 型替代C 型,黄色人种之中O型替代P 型。

但是,我们在这里只能把这些当作未解之谜,希望不久就能够有突破性的发现,

我们将讲述一个更精彩的故事以飨读者。

读后感:没多少感想,你读完一本医学教材会有很多感想吗?空谈误国,进行知识的学习本来不应该乱发感想的,因为没有证据瞎感慨是很有害的,我认为大学生的读后感应该和中学生是不同的,应该以知识的搜集整理为主。

我只知道山顶洞人其实并不是中国人的祖先,中国很多所谓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都是得不到承认的。人类几万年前起源于同样的祖先,但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人种间却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互相征伐、残杀,这不得不引起当代人的思考。人类学对于人类认识自身具有重大的价值,不但能了解人类的过去,而且能够警示将来。和平和发展是21世纪的主旋律,人类只有从互相残杀变为相互合作,才能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从这里看出中国人的祖先也曾经对棕色人种进行种族灭绝,中国人并不是那么好和平的(历史上也进行过对外扩张),科学和政治从来都是两码事。中国现在其实就是在装羊,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那么和平。

对于人类学我很业余,所能做的仅仅是查资料整理而已。如果要感想,你找专家去。我并非专业人士就不乱发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