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物理试题 > 《关于人的素质》4100字:人的素质的内涵字

《关于人的素质》4100字:人的素质的内涵字

时间:2019-10-09 09:21:4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关于人的素质》4100字

一、关于修身修养

★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 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口乃心之门户。口里说出的话,代表心里想的事。心和口是 一致的。 ★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 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 ★企业跟企业最后的竞争,是企业家胸怀的竞争,境界的竞争。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有恩才有德,有德才有福,这就是古人说的"厚德载物"。 ★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 ★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干坏事的人。 ★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 ★同流等于合流,合流等于合心,合心等于交心。 二、关于成功 ★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变态"——改变心态、状态、态度等。 ★成功之道=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 ★许多不成功不是因为没有行动前的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 动。 ★功是百世功,利是千秋利,名是万世名。

三、关于团队 ★什么是团队,看这两个字就知道,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 朵的人说话,这就是团队。 四、关于沟通

★沟通必须从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出发,才能 取得一致有效的合作。中国人的沟通总是从家里开始的。 ★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 通从心开始。 ★沟通有 3 个要素:文字语言、声音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 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 ★影响沟通效果有 3 个要素:场合、气氛和情绪。 ★沟通的 3 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 样性。 ★沟通的 5 个基本步骤: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沟通的 5 个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 ★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转移,感情的互动。 沟通没有对错, 只有立场。 ★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要学习《亮剑》中李云龙 的笑。笑能改变自己,笑能给人以力量,笑能创造良好气氛,笑能带给

他人愉悦,笑是成功的阶梯。 五、关于得失 ★放下才能承担,舍弃才能获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话说乾隆有一次在朝上放了个屁,台下的和珅脸就红了;乾隆很高兴, 大臣们都以为是和珅放的; 和珅很会为皇上"分忧解难", 深得皇上信任。 两百多年后的一天,秘书陪市长和局长参加一个会,在电梯里,市长不 小心也放了个屁,为缓解"难堪",市长和局长都看了看秘书,这时,秘 书沉不住气了,解释说"不是我放的"。第二天,市长就把秘书

给辞了, 秘书不解,市长说:你丫的屁大点的事都承担不了,留你何用? ★杀生是为了放生,吃肉是为了给植物放生。 六、关于人才 ★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在美国谁会 讲话,谁口才好谁就当总统。 ★怀才和怀孕是一样的,只要有了,早晚会被看出来。有人怀 才不遇,是因为怀得不够大。 七、关于学习成长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胸怀是修来的。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我们要做到花钱三不眨眼:孝敬老人花钱不眨眼;为铁哥们 花钱不眨眼;为了学习成长花钱不眨眼。 ★毛泽东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是知识就是力量,而 是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毛泽东还说,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刘少奇同志了。 ★别人身上的不足,就是自己存在的价值。 ★思考力是万力之源, ★一个人心智模式不好的话,就容易知识越多越反动。 ★一个人成不了大事,是因为朋友太少,朋友质量不高。 ★你把经文放进脑子里,那是你给自己开光。 ★最好的投资地方,是脖子以上。我们有多少人一生都把钱花 在了脖子以下了。 你把《道德经》背下来,老子跟你一辈子。 你把《孙子兵法》背下来,武圣人跟你一辈子。 你把《论语》背下来,孔子曾子跟你一辈子。 你把《心经》、《金刚经》背下来,佛菩萨跟你一辈子。 ★一个不懂传统文化的管理者能成为亿万身价的富豪,但永远 不会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嫉妒别人; ★如果你认为命不好,想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个好命的 人交朋友。

★08 年以后谁不会讲中文就特别没档次了, 年是中文折磨英 08 文的时候到了,奥运会开始,把所有的报幕都改成中文方式。我学外语 是为了教外国人学中文,见到老外不要说:对不起,我英文不好,第一 句话要说:你好,你会中文吗? 八、关于聪明和愚笨 ★最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干的事。 ★了解别人是精明,了解自己才是智慧。 ★一个人心态要是不好的话,就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九、关于孝道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明天道,了人道,开启商道,你的人生才能带来圆融。 ★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 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 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十、关于营销 ★销售不是卖,是帮助顾客买。 ★所有营销在中国可用一个字"儒"来代替: 儒{人 + 需}; 佛{人 + $}。

★企业只有营销才能实现利润

,其他的都是成本,企业最大的 成本就是不懂得营销的员工。 ★让顾客连续认同你你就成功了。 ★顾客不仅关心你是谁,他更关心你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顾客不拒绝产品,他也不拒绝服务,他只拒绝平庸。 ★拒绝是一种惯性,当顾客拒绝我们时,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 始"。 十一、关于金钱与财富 ★不要活反了,生活本身就是财富。 ★财散人聚,人聚财来。 ★挣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花。钱少,自家的,多了,就是大 家的,再多了,就是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 ★老说没有时间空间的人,这些人是最贫穷的人,最傻的人就 知道把钱存在银行,银行是把不爱花钱的人的钱拿来,给爱花钱的人去 花。 十二、关于茶和酒 ★郑板桥说:酒能乱性,所以佛戒之。酒能养性,所以仙家饮 之。所以,有酒时学佛,没酒时学仙。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十三、其他 ★毛泽东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没 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那么多人干扰我,哪有我做球星的价值!--马拉多纳。 ★包容心,就是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 ★同理心,懂得认同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沟通上没有对与 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赞美心,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赞美会让别人把正确的 事继续做下去。 ★《易经》里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从《西游记》里就表达得更好, 故事里的妖精就是“天上”的动物, 下到人间就变成了妖精。 天上一日, 人间一年。

注:翟鸿燊个人简介

翟鸿燊:北京支点未来管理咨询公司特聘高级培训讲师。中国营 销实战训练导师,国学实践应用学家,经济与文化学者,北京大学客座 教授。现任道昂国际集团董事长、中国国际人才工程学院院长、DAM 行

销拓展机构总裁、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训练中心总监、中国经营报专家 顾问团首席顾问、美国国家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几年翟教授应 邀在各级政府、知名院校做过数千场各种形式的教育训练、演讲,使近 百万人在震惊和觉悟过后获得思想、行为以及心态上的突破,被誉为中 国当今最具价值的教育、训练专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长期以来,翟教授一直怀着 强烈的民族心和使命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研究, 在融汇国际 各种极具代表性的哲学主流、营销理论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管 理科学、决策科学、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企业团队等方面提出一整套 独到的解决方案,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翟鸿燊教授所研发的著名“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课 程,已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

京科技大学、美国国家大学等知 名院校的 MBA、EMBA、DBA、卓越领导力项目等研修班中倍受欢迎。 近几年翟教授应邀在各级政府、 知名院校做过数千场各种形式的教育训 练与演讲,使近百万人在震撼和觉悟中获得心智上的成长和突破。 翟鸿燊教授畅销专著:《领导的力量》 曾经服务过:中国联通、中原油田、国强集团、婷美集团、大 亚集团、始峰集团、宇通客车集团等等。更多的是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 型企业,如银曼公司、勰睿公司等。这些企业均在翟教授亲历其企业文 化建设、团队建设、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全国各地经销商、代理商的教 育训练之后获得了蓬勃的生机并且短时间内在全国拥有上千家连锁机 构,年营业额突破亿元!

翟教授不断探索中国人才培养之道,自发筹建“中国大学生创 业训练营”,亲自成功训练了数十万名大学毕业生,成就了无数人才的 创业梦想,被誉为“中国创业营销教父”!

国学应用大师,大成文化与大乘智慧的实践、传播者,书道家,清华大 学、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国家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翟教授 一直致力于宏扬中国传统文化, 应邀在各级政府、 知名院校、 企业界授课、 演讲, 使千百万人在震惊和觉悟中获得思想、 行为、 心态的突破。 翟教授主讲主办的 《国 学应用大智慧》、 《企业家十大修炼》、 《道德经的智慧》、 《七日禅修功德班》、 《国学养生》等课程在国内外知名院校的 MBA、EMBA、DBA、总裁研修班、卓越 领导力项目培训中倍受欢迎。翟鸿燊教授的课程中传播“善知识”、传达“正能 量”、分享“大智慧”,儒释道文化的完美结合令人感受到翟教授从骨子里流淌 出来的才华和血液中澎湃的中国人的荣耀和精神。

标签 星座 天才 课程 客户 中文 | 编辑标签

标签

发表 取消 字体:大▼ o 小 o 中 o 大 更多▼ 设置置顶 o 权限设置 o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o • • • •

删除 编辑 分享 复制地址

转播到微博

签名档 修改

349 转载/分享 原文被转载了 348 次 原文被分享了 1 次 查看>> 查看>>

上一篇:miss 的空间 [... 下一篇:蒙牛集团蓄意破坏... |返回日志列表 评论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来坐第一个沙发

系统正在进行升级维护中,暂不支持日志评论,敬请谅解!

表情礼物 | 更多功能

匿名评论

同时分享这篇文章 发表取消

使用签名档 道具

(可按 Ctrl+Enter 发表)

作文二:《关于素质的名言》800字

关于素质的名言    1、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张瑞敏    2、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罗·科林伍德    3、在普遍堕落的人群当中,自由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伯克    4、勇气是一种素质,有了勇气,一切事情都好办了。——巴里    5、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美)爱默生    6、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日)池田大作    7、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宗白华    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9、如果我们自己心中没有自由与宁静,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和隐藏最深的自我只不过是一潭酸臭污浊的死水,那么争取身外的自由又有什么价值呢?——梭格    10、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同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英)罗斯金    11、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德)歌德    12、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申涵光    13、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14、每种首创事业的成功,最要紧的还是所有当事人的基本训练。——马明·西比利亚克    15、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主宰的人是没有自由可以享受的。——爱比克泰德    16、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曾国藩    17、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美)爱默生    18、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方海权    19、不给他人以自由的人,地球上没他的自由,其他星球上也不会有。——埃森·哈伯德

*  孔子的名言

*  关于生命的名言

*  名言警句

作文三:《关于艺人的素质》2800字

关于艺人的素质

构成一个艺人的要素是素质,这里包含着文化、悟性、个性以及比较本原的审美能力。

悟性

当你接受了这种的训练,或者说你有比较好的文化修秀的时候,你的悟性就相对的要高一些,你的文化素养差一些呢,你的惰性就要相对的低一些,你的小聪明可能弥补一些,但是总体上来讲,悟性也就是理解力和表现力,和你的文化修养。专业素质修养是分不开的。

个性

您如果天性寡言,多说三个字都觉得累,恐怕干演员不是太合适。没有一个人的个性是相同的。个性将是支撑你气质的本原,但他不是全部。你的个性会在你自己悟性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变的更加成熟起来。我们进行的训练就是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具有专业性的引导性训练。

刁艺

第三个要素是才艺。就是说当我们具备了一些最基本的素质的时候,经过后天的一些业余训练,或者是比较初步的专业训练,使大家掌握了一定的才艺,也就是有了一定的表现能力。

对假定性的认识

第四,对假定性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讲规定情景的认识,对人物塑造的认识,总是有一个梦在跟他对应,看戏的时候不爱看的跟他的梦是不相适应的,看戏的时候爱看的跟他的梦所相吻合了,这就是你的选择。这是你对假定性的一种认识,演员是要比一般人的激情要更多一些。当他瞬间的投入,能够很好的使用的时候,他当的就不是一般的演员啦。他已经是一个明星啦。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明星的表演就是当他瞬间就能认定我就是并目让观看他的人也认定他就是的时候,他就是明星啦。瞬间,我所讲的是瞬间。当然,创造一个人物不光是方法,还有对人物的认识。所以讲每个人看戏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喜欢那个,不喜欢这个,那都是个跟他的审美,跟他的个性,以上所说的这些,基本素质是分不开的。

天性的解放

第五,天性的解放。人的天性都有可能被约束。表演学上经常说“面罩”,每个人都有一个 “面罩”,他越长大就越有“面罩”。而我们今天搞表演力图回到那种天真无邪的,自然流露的,分寸把握极其准确的状态上去。

关于1A

实际上当天性解放以后,恐怕你们要进行的训际是当众孤独,这就是瞬间。瞬间投入一个规定情境。众目睽睽之下,要做你不来不能做的事情,对你的性格很可能是扭曲的,但是必要的,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能够迅速地进入这个规定情境。当你们进行了这个训练,以后你们所进行的训练就是规定情境中的行为,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品。命题小品就是要训练演员在规定懂境中的行为。那么既要看你个性的展示,也要看你行为的逻辑,同时还要看你的逼真感,说到底了是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下一步就是创造人物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后天的专业性训练,有你对表演元素的把握,有你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认识能

力的加强。有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的学习和修养。

关于2A

实践中创造人物的能力。实践需要对诸艺术技能的把握,或者叫综合性艺术技能的把握,这就要有创造力啦。那么我们怎么来进行这种实践,我们采取了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强化训练方式,我们都选出了若干个段落,把那些片段给你们看。指导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极大作用啦。要指导你们把这一段表演下采,你们将自己摄,自己演。每个人都必须担任角色,然后你们有自己的硬盘剪接完毕并配上音乐和音响,这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段落。这个阶段要求的就是训练你们的实践能力,我可以肯定最有创造力的,才能名列前茅,缺乏创造力的,恐怕就有待赶快努力。我们面对的市场是竞争的市场。

关于世界观、认识论

明星要有自己的条件,要有自己的努力,要有机遇。所以你们在实践的时候,能坚持不懈,一丝不苟,排除方难,并且灵活机动地去实践,一根筋的人不行,当不了好演员。演员就是要有孙猴子的脑袋,多变,执著的时候要像猪八戒一样的憨,克服困难的时候要像猴子一样的精。

其实呀,天底下的一切艺术到炉火纯胄的时候再比试的是什么?比试的是认识力,就是哲学。哲学是指导人成切的学问。其实艺术哲学就是人生哲学。你去创造一个人物,没有哲学的指导,永远是盲目的。

明星要有定力和气质

真情的发泄是不一样的,真情的发泄一定要动之以心,你才能真正的放任出来。他不是用哭和笑,吵和闹就能简草解决的一种表演的境界。对心理的感应和逻辑的流露。你要去准确地用你的心和角色贴在一起,能够感应,这才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的基本气质。最重要的专业性训练,是气质培养,气质是个性和人的基本素质的综合表现。这里边有刺激情的激发和控制。没有激情是不行的。你能把激情激发出来,但更重要的你能控制。真实激请并不一定是真情。现在很多学员在表演的时候都很会哭,哭可以算激情的表现方式,但它不是真情。好的演员能够不哭而表现出比哭更有力的激情的时候,我们讲,这个控制刀就非常好了。同时可以很逻辑的流露,符台道理的流露。气质培养中间要训练自己对激情的激发和控制,对真情的发现和投入,对心理的感应和逻辑的流露,这就是我对个人气质培养的基本认识。田于这样三条,对独特个性的发掘,能够达到自信的程度,你的气质就显露出来了,所以大家会看啊,成龙有他自己的气质,李连杰又有李连杰的气质。看《卧虎藏龙》李慕白那就有很独特的周润发的气质,那种沉稳,那种对于自己的把握力,我们讲叫定力,都是很迷人的。明星更要有气质,男演员尤其要进行这样的训练。我们的有些表演,就缺乏那么一股子气,要自信人生三百年,这男人才能激的起来或,要有乾坤之气,顶天立地。气质的修养需要瞬间认定的假定性,要能够在自已表演的全盘的流程中间,有完整的控制力,要脱离沉溺在自己激情中的迷恋状态。女孩子当然他一样,女孩子如果只是表现温柔,清纯,美好,那就是花瓶。要摆脱模仿的初级状态,进入到真实刻画的自由状态,那真实也很简牵,那就是三个字,我就是。

三、明星应有的人生态度

明星应有的人生态度,首先是学习,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在批判自己的基础上进入要高的境界,学会批判,就学会了创造,这一切都是要在实践中间完成的。你能把握往这种规律,那你就是善于学习的人,把握规律是需要去伪存真的,我想学习大概要那么16个字,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探索规律,去伪存真。

第二是交往。表演最主要是表现的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在交往中间,要以诚为本,与人为善,要开展竞争,要自尊自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

第三是投入。我们需要有高度的职业精神,精湛的专业水平,达到的高层目标,弃而不舍的坚持态度。目标定的要高,既然从事这个职业,你就等重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有投机取巧的可能,但投机取巧可得逞于一时,不可能得逞于一世。

第四克制。考生常谈叫吃亏是福,不要把那些小亏看的太重,小地方太计较的人一定成不了大气,要稳扎稳打。

我们一起在做着一个在中国演艺界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我们希望做的好一点,即使你们将来成名了,你也会记住今天的岁月,你再回顾往事的时候,你能有一神洒脱的人生态度,进入一个大彻大悟的艺术人生,我觉得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谢这一段生活,感谢这一段人家所陪伽走的道路。人家说几代人培养不出一个贵族来,我们想在一年之内就培养出艺术的精神贵族。希望大家能够修身养性,潜移默化,入骨三分。

作文四:《关于素质的名言》800字

1、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张瑞敏

2、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罗·科林伍德

3、在普遍堕落的人群当中,自由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伯克

4、勇气是一种素质,有了勇气,一切事情都好办了。——巴里

5、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美)爱默生

6、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日)池田大作

7、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宗白华

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9、如果我们自己心中没有自由与宁静,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和隐藏最深的自我只不过是一潭酸臭污浊的死水,那么争取身外的自由又有什么价值呢?——梭格

10、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同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英)罗斯金

11、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德)歌德

12、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申涵光

13、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14、每种首创事业的成功,最要紧的还是所有当事人的基本训练。——马明·西比利亚克

15、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主宰的人是没有自由可以享受的。——爱比克泰德

16、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曾国藩

17、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美)爱默生

18、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方海权

19、不给他人以自由的人,地球上没他的自由,其他星球上也不会有。——埃森·哈伯德

作文五:《关于素质的名言》900字

1、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张瑞敏

2、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罗·科林伍德

3、在普遍堕落的人群当中,自由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伯克

4、勇气是一种素质,有了勇气,一切事情都好办了。——巴里

5、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美)爱默生

6、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日)池田大作

7、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宗白华

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9、如果我们自己心中没有自由与宁静,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和隐藏最深的自我只不过是一潭酸臭污浊的死水,那么争取身外的自由又有什么价值呢?——梭格

10、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同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英)罗斯金

11、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德)歌德

12、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申涵光

13、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14、每种首创事业的成功,最要紧的还是所有当事人的基本训练。——马明·西比利亚克

15、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主宰的人是没有自由可以享受的。——爱比克泰德

16、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曾国藩

17、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美)爱默生

18、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方海权

19、不给他人以自由的人,地球上没他的自由,其他星球上也不会有。——埃森·哈伯德

作文六:《关于素质的名言》700字

1、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张瑞敏

2、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罗·科林伍德

3、在普遍堕落的人群当中,自由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伯克

4、勇气是一种素质,有了勇气,一切事情都好办了。——巴里

5、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美】

6、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日】

7、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宗白华

8、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9、如果我们自己心中没有自由与宁静,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和隐藏最深的自我只不过是一潭酸臭污浊的死水,那么争取身外的自由又有什么价值呢?——梭格

10、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同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罗斯金【英】

11、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歌德【德】

12、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申涵光

13、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

14、每种首创事业的成功,最要紧的还是所有当事人的基本训练。——马明·西比利亚克

15、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主宰的人是没有自由可以享受的。——爱比克泰德

16、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曾国藩

17、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美】

18、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方海权

19、不给他人以自由的人,地球上没他的自由,其他星球上也不会有。——埃森·哈伯德

作文七:《一位教育局长关于“应试教育”的文章火了,对于“素质教育”,您怎么看?》8700字

叶水涛:现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基础教育中心主任,《语文世界·教师之窗》主编。

近日,连云港市一位教育局长关于“应试教育”的文章火了,在文中这位教育局长有这样一句惊人之句:真正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应试教育。对此,您怎么看?

对于“素质教育”,现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素质教育”要回归自然。从自然出发,回应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立足于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统一,回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之义。回归的“自然”不只是意味着客观规律,还必须在规范、正当性意义上看待“自然”。

——编者按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最为模糊、泛化、空壳化的概念。素质教育的诞生,基于一个善良的愿望——提醒人们关注教育对学生内在素质的影响,而不是学生的考试情况、考分的多少。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够清晰的。因为,既称之为教育,它便当然地影响人的素质,否则它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在“教育”之前冠上“素质”,当然也无可厚非,但它只是强调教育的应有之义,借此引起人们的重视。

“素质教育”概念问世二十多年来,逐渐成为“好教育”的代名词。“素质教育”是个筐,尽把好东西往里面装。“素质教育”概念渐渐神化,成了尽善尽美的神话,尽管它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确切界定到底是什么?问之于权威学者,依然莫衷一是。“素质教育”风光的背面,是它的泛化和空壳化,沦为集体无意识的套话,甚至成为脱离教育实际的话语霸权。根据二元对立的思维惯性,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是“应试教育”概念。“应试教育”是万恶的“坏教育”,声名狼藉。“应试教育”也是一个筐,尽把坏东西往里面装。教育如果取得什么成绩,总要强调是坚持了“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和路线;如果有了什么差失,那一定是受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然而,“人人都道素质教育好,只是考试分数忘不了”成为普遍的社会现实;专家也感叹,“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值得深思的是,何以“素质教育”如此脆弱,“应试教育”如此顽固?何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踏踏实实?教育是否可以简单地分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大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否水火不相容?这种区分有什么积极意义?

教育是基于自然的人为,是对自然生命成长的一种干预,是佐助自然生命成长的善良愿望与行为。教育之基于自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回应生物角度的肉体组织(包括心理意识)与身具有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一是回应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人的社会化的适应与创造的需求。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认定的事实是这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自然的关系,这是先在的、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自然”;它的另 一个维度是作为历史、实践前提的“自然”,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建构起来的那种社会历史的“自然”。“自然”的这两个方面是水乳交融的,因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交织为共同的社会生活。马克思说,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应这样的前提产生,它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必然地打有双重“自然”的烙印。

教育就是生长,是个体生命内在的矛盾运动,也是个体与社会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发展过程。一切社会形态中矛盾总会存在,设想一个没有矛盾、一切问题都解决、所有美好价值都和谐统一的完美社会,本身就是基督教千年王国的世俗版,是马克思坚决反对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拟造物。“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正是在这一点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素质教育”理论(严格地说它没有属于自己的体系性理论)因过度的诠释,使其越来越脱离现实的基础,成为一种类若宗教的信仰,一种彼岸的天堂幻想。似乎在不完美的现实之外有一个完美的“素质教育”,人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到达它,或在此岸实现它。至于实现了“素质教育”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专家也语焉不详。大概现世“应试教育”的所有弊端一扫而光,于是,就像童话故事的结尾——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或许有人会生气地说,教育难道不需要理想,不需要对现实的超越,不需要人性的完美,不需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所言极是。然而,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历史自然过程必须设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历史目标,没有它就没法设想历史各阶段的不断发展和各阶段的任务,如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与小康社会。但这个目标又不能预先设定具体样子,而只能诉诸每个阶段的“现实”并根据这种现实得以确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马克思说;“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解决那些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显然,马克思对采用传统形而上学构筑一个固定、具有先验理想作为共产主义目标的做法明确予以否定。

教育,同样不能先验地设立一个完美的、理想的“素质教育”的天堂,以此观照尘世有缺陷的“应试教育”,并以“素质教育”为模本,修补“应试教育”的缺陷,变人间为天堂。今天,我们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对于那些捧住“理想”“人性”的招牌便以为拥有了正当性、以为占据了道德高地;念叨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便以为具有了主导“改革”的话语权,甚至所有折腾都是“改革”,所有失败都因此而悲壮。对于这样的专家,这样的“改革者”,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素质教育”理论就其本身而言尽管不很精确,但它很朴素,在提出之初受到普遍欢迎,是因为它有明确的针对性,在自然的基础上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将它曲解并进而演绎为神话而神圣化,便走向了它的反面。“素质教育”神话多种多样,诸如:

放纵学生的“自由”神话——少管或不管学生,让学生获得“自由”与“解放”,这就是“素质教育”。某大腕教授在报章上大声疾呼,把学校的管理条例去掉一半,让高中学生在课堂上发呆、抖腿、转笔……。他大概认为这是人性的舒展,是基本的人权。然而,基础教育是养成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有良好习惯和文化教养的培育。什么是文化教养?龙应台将它归结为四句话: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课堂是集体的学习场所,这种二流子作风的散漫行为是否影响教师的授课与同学的学习?这种任性而为、放荡不羁的形象和习惯是社会生活所欢迎的吗?学校不能约束学生,教师不能管教学生,这还是学校吗,是教育吗?黑格尔说,任性也是一种自由,但是奴隶的自由。他又说,教育有两个含义:使一个质朴的人成为雅致的人,使个体上升到类的水平。是黑格尔说错了抑或大腕教授曲解了“素质教育”?况且,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学校和教师有监管的法律责任,怎么能够放任而不管教呢?

贬损教师的“自主”神话——我至今搞不明白,将教师定义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平等中的首席,这种欧化的表述,与中国文化语境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相比较,到底高明在哪里?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有基于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强调道德人格的教育,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将教师定义为“组织者、参与者、平等中的首席”,只是从知识教学的角度来诠释教师的职责,它貌似民主,但否定了师道的尊严和教师职业应有的神圣,它抽掉了教师职业鲜明的人格特征和丰富的价值意蕴,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学生自主”是当下时尚话语,似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尤其是“讲解——接受”的教学模式,都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几年前,在上海听吕型伟先生,这位九十岁的教育前辈谈教育改革。他说,时下的教育好像有一种多动症,名堂不断翻新。其实现在的所谓创新实验,历史上都试过,无非教师多一点权威,还是学生多一点自主。教师更多权威,学生的整体水平会比较高,但优秀学生,尤其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如果学生更多自主,那么两极分化很严重,优秀学生能脱颖而出,学生整体水平下降,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跟不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直无法破解。

2014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做了一项研究,对南安普顿和南京的562名小学生(9-10岁)的数学成绩做了测试,发现中国学生比英国学生的成绩高出20%-30%。研究人员分析了课堂情况,发现中国课堂(学生成排面向教室前面坐着)用72%的时间来进行全班互动,而英国课堂(学生分成小组围坐)只有24%。研究结论是中国的全班教学方式效率更高。《南方周末报》的评论员分析说:“全班教学让老师控制授课的进程,这是合理的,因为老师熟悉整个课程,知道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在哪里,能够根据知识的重要性与难度有效地分配授课时间与资源,引导学生合理地分配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问题。个人或小组自学,等于是让学生自行摸索,哪怕天资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达到与老师同等的对课程的全局性理解,由于时间与注意力资源分配的低效,学生在低水平知识与问题上打转那是必然的。”

探究学习的“万能”神话——与“自主”连在一起的是“探究”,与神话连在一起的是造神,极端的口号是“砸烂讲坛”,这种恐怖的话语。还有“某某某中学是基础教育农村包围城市的典范”。比附之荒唐、逻辑之混乱,让人瞠目结舌。然而,竟然引来一片称赞追捧之声,并引起一股万众朝圣的热潮。该校教科室主任自豪地说:“树底下都挤满了人”。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虔诚!慕名而来的都是校长和教师——有专业修养、有理性思维的知识分子;也有见贤思齐的教育行政官员——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社会精英。这是一种幽默,还是一种讽刺?不是这所学校没有成就,更不是他们的经验没有借鉴意义,而是全国一窝蜂地学习某一个典型,让人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年的感觉。以一个典型的复制,来开辟中国基础教育的新纪元,这是幼稚,还是欺骗?

随着教育的国际交往增多,以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导的探究式教学与中国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接受式教学有了更多比较的机会。知识能力方面的检测,中国学生均以压倒性的优势遥遥领先。或许要问,合作创新能力如何呢?《南方周末报》有一则报道:中国学生与丹麦学生的五轮测试,(这在两所学校的两个班级之间进行)五轮比赛,中国学生4:1胜丹麦。

第三轮考核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考核方法是中国班与丹麦班各出两队,每队4人,每队发50张白纸与4卷透明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搭出可容纳团队4人的房子。在丹麦方面看来,丹麦课堂小组学习讨论是惯常,班级也时不时组织野营,丹麦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理应强于中国学生,这个项目丹麦队总该赢了吧?但结果仍是中国队胜出。评判专家认为中国学生目标明确,高度专注,善于在团队中提出积极的意见,聆听别人的想法,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彼此的想法,没有像丹麦队把时间花在打打闹闹上。

创新能力的考核方法是在白纸上画了一对大大的圆括号,让受试学生在此基础上画出一张完整的图画并命名,然后由专家来评定哪些图画更有创意,根据原创性、灵活性、思维开阔性与创意拓展性等四个标准打分。结果中国队被选出的创意作品有多张,丹麦队被选出的仅一张。

当然,我们不能据此简单而草率地得出中国传统教育完胜欧美进步教育的结论,这种比较只是让我们看到,无主导的探究、无根基的创新包含着某种先天的缺陷,它并不神奇与万能。值得指出的,当下基础教育界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反智主义的思潮,大谈知识不重要,能力重要、思维重要、道德重要、智慧重要、创新重要……所有这些当然重要,但它们与“知识”并非对立的概念。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以知识学习为媒介的师生对话和人格互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考试制度“罪恶”的神话——批“应试教育”总是围绕考试制度展开;例举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总不免归咎于考试的罪恶;谈及教育改革的艰难,照例又是“高考指挥棒”作祟。基础教育的改革折腾最多的是考试制度改革,花样百出、众声喧哗。反对一张试卷定终身,便有多次考、多种考、各种名目的加分。先是叫好,后是埋怨、最后取消,回到原点,完成一个循环;一厢情愿、十分热闹、百无一用,这三部曲是一个逻辑的过程,也是一种宿命。本来嘛,有教育就有考试,无非是检测一下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和学这两个方面起到反思与引导改进的意义。升学考试另有选拔和淘汰的功能,它只能做到公正,不可能让人人满意。现在要通过改革,搞一个人人都满意的考试制度,这可能吗?考试制度建立在两个基点上,一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制约社会制度的设计,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相反。现在有一干教育专家在那边吵吵嚷嚷,说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来改变教育现实,愿望当然好,社会成本也低,但能否如愿呢?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你做不到,决不是因为傍边有人摇了摇头的缘故。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东西只能靠物质的力量才能打破。”当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进理想大学。

考试制度是有用的,但作用又是有限的,不可能通过考试制度改革,一举清除当下教育的所有弊端。考试制度是有缺陷的,它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一种相对科学公正的制度。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万能的,只能承担它所能够承担的。考试制度当然需要改革,但应该改得更科学、更公平、更便捷,而不是更随意,更任性、更繁琐。国家高考制度的确立,既是一种文化的延伸,也合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它广泛地汇集了方方面面的智慧,其中当然也包括专家的真知灼见。今天,恰恰是一些所谓的专家肆意地攻击它,扬言要用另一种测试来替代它,附和者不在少数,但怎么能保证专家臆想的测试会比国家考试制度更好呢?考试怎么就不能反映学生的素养,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呢?比如规则意识、竞争意识、进取精神、责任感,比如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意志品质等等。所谓的“高分低能”“考试机器”的喧嚣到底有多少科学依据?似乎越是考得好便越是白痴,一定性格扭曲、创造精神泯灭。这种危言耸听很有市场。指出考试制度的不足,批评迷信考分的偏执,抨击为考而教的弊端,这都是需要的,但切忌情绪化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列宁说,真理多走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何为“应试教育”?好像它的最大罪恶在于加重学生负担。其实,哪一个家长不心疼孩子,哪一个校长、教师不想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理想?犯傻还是犯贱,非要搞反动透顶的“应试教育”,非要“片面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教育”之美妙就在于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你看,多好啊。至于升学嘛,某大腕教授在电视台做嘉宾时语重心长地说,读书读得那么苦,“即使考进清华北大也没多大意思”。至于到哪个大学是有意思的,不刻苦也能进的,他没说。走上社会以后又有那些工作是不辛苦而有意思的,他也没有说。考试制度本来就是竞争性的制度,不同大学有不同录取线,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不想参与竞争,又想跨进名校,你凭什么呢?该教授认为现在许多高中学校搞的是“魔鬼训练”,对此他深恶痛绝,气愤地说,即使体育竞赛也有底线,也有规定呀,为了竞赛出成绩,难道就可以服用兴奋剂?这个类比简直莫名其妙。体育竞赛查禁兴奋剂,是因为兴奋剂既损害运动员的健康,更违背了体育竞赛的公平原则,因此惩处严厉,一旦查出,不但取消成绩,而且运动员禁赛,追回奖牌。况且,查禁兴奋剂有细致的标准,而“魔鬼训练”有确切而科学的定义吗?再说,谁来认定学校是否搞的“魔鬼训练”,又凭什么查处,它违背了公平原则吗?怎样查处,取消考生的升学资格吗?更何况,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没有任何强制,你可以选择上或不上,或选择不“魔鬼”训练的学校,完全自由,没人绑架你。声色俱厉的批判,自认道德而人性,其实无的放矢,也无补于事。

所谓的“素质教育”,似乎就是在学科课程以外,还要增加吹拉弹唱,甚至高尔夫、击剑等等。这些当然高雅,很绅士、很贵族。但这些“素质”不是天赋,都是要花钱培训的。于是,穷人的孩子就只能没“素质”。本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穷人的孩子只要聪明、勤奋也能跟富二代、官二代平等竞争,这一来傻了吧,知道不知道,还要“素质”。以“素质”为依据的考试,对谁有利,不是很明白吗?整个国际社会都在设法阻断贫穷的代际传承,中国也不例外。这种花拳绣腿的“素质教育”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义吗?它有助社会阶层的流动还是固化?陶行知先生当年发愿说,让农民的孩子也要受到最好的教育。今天自称继承了陶先生衣钵的某教授,也在高谈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甚至说要用“生活教育”理论代替“素质教育”理论,但他的“生活教育”就是让农村学生在中学阶段获得谋生的一技之长,他对农村学生的全部怜悯是不让他们成为“孔乙己”。然而,难道农民的孩子就不该有更好的命运?

“素质教育”神话很多,比较出名的还有外国教育轻松论、外国学生快乐论、“素质教育在美国”等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不一而足,丑化中国的基础教育,迎合和助长社会上对教育埋怨、不满的情绪。

“素质教育”要回归自然。从自然出发,回应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立足于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统一,回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之义。回归的“自然”不只是意味着客观规律,还必须在规范、正当性意义上看待“自然”。在这样的“自然”之义上,存在着回归自然与超越自然的一致:首先是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社会化过程中,尽量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适切的发展;而不是奢谈什么“人性”,将人性抽象为没有价值目标,没有文化内涵的动物性,让学生成为懵懵懂懂的原子化个人。其次是回归民族文化的语境,体现国家意志,弘扬主流文化,重视广大教师校长的实践智慧,而不仅仅是为国外的某些教育论断提供实践的佐证。其三是回归日常的社会生活与师生的心理世界,在积极的实践中探索,而不是驻足于符号化的抽象世界,沉湎于形而上学的思辨。其四,教师是教育之本。要切实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好教师的四个标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教师的高水平支撑基础教育的高质量,让“减轻学生负担”——主要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负担,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而不仅仅是知识学习。学校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但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要求。小学生侧重于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校习惯;高中学生主要不在“减轻”负担,而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包括吃苦耐劳的精神。

马克思拒斥简单、抽象、一劳永逸的形而上学。他认为单相思地期望一个完美的结局,希望从历史中猛然蹦出一个完美的世界,那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马克思的“自然历史过程”论对自然性的强调,一个突出的意蕴就是对缺乏自然基础的种种纯粹世界的拒斥。这种纯粹世界具体表现为某种纯精神王国、纯理性王国、纯自由王国等。教育有其超越性,但这种“超越”不能在传统形而上学的意义上理解,即不能把“超越”理解为一种无需自然基础、无需历史阶段过渡,追求绝对的自由王国。超越的过程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因此,浪漫地、贵族化地、高傲地撇开衣食住行等自然需要,无视自然的限制,来设想教育的超越,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幻想。马克思强调人的生物需求对于社会历史的基础意义,据此,我们可以温情地理解“读书改变命运”这一善良的诉求,而不是嘲笑它的不高雅,嘲笑它缺少人性的高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自由王国跟物质生产的必然王国总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对自由的追求必须诉诸联合起来的人类的实践创造,而不是教授们的清谈,象牙塔里的幻想。教育始终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制约,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极端自由化、民粹化、个人化的反社会、反规则、反权威的思潮对教育有极大的危害性,它侵蚀并动摇社会共同生活的根基。况且,在劳动没有普遍地成为人们的自觉需要,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时,教育和学习能够做到完全去功利而成为闲暇的心灵游戏、甚至无节制的任性而为?

教育专家常常自诩掌握了教育规律,实际是否掌握且不论。难道掌握了所谓“规律”,就可以肆意而为?在《资本论》的第一版序中,马克思特意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运动的经济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它的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妊娠期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所说的“规律”,似乎并不特别地神奇。“规律”有用,但作用有限。长期以来,人人都说按教育规律办事,但什么是教育规律呢?合不合规律谁说了算?实践中怎样体现?

“素质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对历史进步持一种现实的理性的立场,并以此与浪漫想象、不顾现实条件的冒进、毕其功于一役的冲动,保持足够的距离。“素质教育”要从教育专家海阔天空的幻想中,从各种教育神话中走出来,回归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教育实践,回到广大教师的丰富多彩的经验世界,回归波澜壮阔的原生态的教育生活。教育的超越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审美创造,是聚焦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文化创造,它以道德的完善、精神的自由为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身为政府官员的朱永新教授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新教育实验,还是叶澜教授团队坚持不懈地在中小学所推行的新基础教育实验,鲁洁教授在中小学跟踪研究数十年,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吉林老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38年风雨兼程、矢志不渝所开创的中国情境教育学派。他们不仅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应然状态和教育学者的良知。他们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