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英语试题 > 《李白《塞下曲》阅读答案》300字: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答案

《李白《塞下曲》阅读答案》300字: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答案

时间:2019-11-27 09:43:20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李白《塞下曲》阅读答案》300字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9.诗的第三联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4分)

10.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4分)

9.答: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10.答: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作文二:《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阅读答案》300字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中的“只有寒”,写出了边塞生活的________;“春色未曾看”意为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两句,语气__________________,慷慨振起,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艰苦 从未见到过春天的景色

(2)雄壮 雄健边塞战士的爱国激情

提示:

(1)“只有”说明其他的情况都没有,表现了艰苦。后一问“未”与“曾”的意思解释清楚了,全句也就清楚了。

(2)“直”“斩”是关键词,这里是借用典故,意指平息边患,消除突厥统治者对中原的侵扰。

作文三:《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附答案》400字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第7题。(6分)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7.(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单调、清冷  的特点。(1分)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

答: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

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答: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作文四:《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900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骏马飞奔,如风驰电掣,战士们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B.“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出边塞。“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

C.汉地拉弓,匈奴地搭箭,表示射箭动作持续时间长。拉开弓能持续这么长时间,说明战士们臂力很强。

D.用“星芒尽”“海雾消”,用星芒已尽,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既写出了北地的自然景象,又象征战争的结束。

E.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写破敌时的艰难。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

15.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6分)你觉得太白用“独”字,表达“有感”,有哪些思想感情呢?试结合原诗分析。

答案:

14.AB(C不是表示拉弓时间长,臂力强,而是表示战争持续时间短,写出了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D“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错,这里用的是比喻,其实是大漠,胡地哪来的“海雾”呢?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E“破敌艰难”在诗中没有表现。诗中恰恰相反,表现的是破敌之速也。答对一个2分,答对两个5分)

15. ①心中不平之情。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上“麒麟阁”的“只有”上将,而更多的士卒只能默默无闻;②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或自豪和满足之情)。战士们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③对建立功业将领的赞美之情。虽然战将如云,却“独”有少数上麟阁,可见此将领的指挥艺术的高超。(每点3分,答对任意两点6分)

作文五:《塞下曲阅读答案》400字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1)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报国精神的赞扬与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2)“折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提示:

作文六:《塞下曲阅读答案》300字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搂兰。

(1)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2)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作文七:《塞下曲阅读答案》300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答: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2)

“折柳”在诗中有哪两重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的开头写五月“寒”,结尾则写“斩楼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

晓和宵(或战和眠、随和抱、金鼓和玉鞍等),任意写对一组即可。

(2)

一是反映出乐曲的名称,二是联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让人不由得产生思亲思乡之情。

(3)

开头写“寒”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而结尾写“斩楼兰”,与开头形成鲜明对照,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作文八:《塞下曲(其六)阅读答案》300字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作文九:《塞下曲(其一)阅读答案》400字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题。

塞下曲(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斩楼兰: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图他所献金帛,被傅介子诱至帐中杀死。

(1)

前两联主要渲染的边疆气氛是

[  ]

A.

奇美

B.

苍凉

C.

雄壮

D.

紧张

(2)

第三联中的“随”和“抱”两字用得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用“斩楼兰”的典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B;

解析:

(2)

“随”字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闻鼓即进军的情形,突出了他们纪律严明以及英勇奋战的品质;“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细腻地突出了战事的紧急。

(3)

借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作文十:《塞下曲(其二)阅读答案》400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诗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与杜甫《兵车行》中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都写到了古战场,将两者进行比较后回答。

(1)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都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情、感慨。

(2)王诗——通过对塞外古战场黄尘、白骨、蓬蒿等具体现实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杜诗——“君不见”三字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表现出青海古战场情景;“无人收”则直抒胸臆,渲泄出怨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