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外语考试 > 韩语学习 >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内容纲要(文字版)》7900字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内容纲要(文字版)》7900字

时间:2019-11-05 09:25:3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读书笔记《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内容纲要(文字版)》7900字

读书笔记《——中国的现代

化之路》内容纲要(文字版)

第一编   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

“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应先正名

时间尺度上,泛指从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长时程” 价值尺度上,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

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

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

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

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第二章   西方的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研究

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思潮

现代化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性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新理论架构。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欧和北美在19世纪陆续进入了工业化时期,蒸汽机这个巨怪的出世塑造了一个新社会即工业社会的轮廓。

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使乐观主义的论调占了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声把社会进化的乐观主义思潮一下子轰得烟消云散。     现代工业文明走入歧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的社会思潮开始出现新的转向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美国社会思潮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与“现代化热”

现代化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迅速兴起的一门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  首先由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提出来。

最先开辟的新领域发展经济学

现代化流派代表:著名经济史家华·惠·罗斯托  其现代化论点也被称为“传播学派”     (现代化问题的提出是密切为美国对外政策服务的)

20世纪60年代对政治发展的研究中,至少有三大流派

系统——结构功能研究法,主要受帕森斯的理论支配;

社会过程研究法,主要是探讨政治行为过程与工业化、都市化等社会过程的关系; 比较历史研究法,这是较为接近传统的一种方法

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特点

1.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东西方处于尖锐对峙、国际关系很不正常的“冷战”时期。    反共的意识形态特点。

2.在西方国家中,对现代化问题研究的重视,首推美国学者。   美国自然而然成为研究各种发展理论和现代化学说的一个中心。

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在日本、土耳其、印度等几个少数国家。    其中日本的现代化模式与历史经验尤其受到高度的评价与重视,在美国与日本的学术界都掀起过一阵“日本现代化”讨论热。

箱根会议上提出的“社会现代化”的标准

1.人口向城市集中,整个社会日益以都市为中心组织起来;

2.非生物能源高度利用,商品广泛流通,服务性行业发达;

3.社会成员在广泛空间范围内相互作用,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经济和政治事务;

4.村社和社会群体普遍解体,个人社会流动性大,个人的社会表现范围更加多样化;

5.伴随个人非宗教地并日益科学地应付环境,普及读写能力

6.广泛地、具有渗透性的大众传播网;

7.政府、企业、工业等大规模社会设施的拥有,这些设施的组织日益科层化;

8.各庞大人口集团逐渐统一在单一的控制(国家)之下,各国相互作用(国际关系)日益加强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得到初步传播的现代化理论,可以称之为“日本模式论”的第一阶段      此处的现代化理论是有关“现代化”问题的各种学派的理论的统称      第一阶段的理论可以说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

20世纪70年代——批判与反思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现代化学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而趋于冷落

从学术上说,现代化理论一开始就暴露出许多弱点和问题

1964年,中日两国学者在北京举行过学术讨论会,对以赖肖尔为代表的“日本现代化论”进行过批判

它的理论架构是一种主观的构想,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不同学派各抒己见

在20世纪70年代中,现代化理论还受到研究现代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限度和前景的许多学者的挑战

从政治上更是一开始就受到批判

美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其中隐含“美国第一”思想

现代化散布一种美国式的观念,它把新兴的第三世界看成是国际纷乱和危机四伏的地区,把社会主义世界看成可拍的威胁与邪恶势力

20世纪80年代——理论的修正与自我变革

(一)从西方社会学衍生出来的各种现代化理论

(二)从西方经济学衍生出的各种经济发展理论

(三)从西方政治学中衍生出的各种政治理论

(四)从激进发展主义引出的各种依附理论

(五)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的有关新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理论

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启示

第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更确切地说,是关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问题;

其次,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关联和相互依存问题;

第三,关于世界发展的长期趋势,即对社会变迁的预测问题;

第三章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角)

一、是一元单线还是一元多线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教科书中一直把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解释为单线式

的     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

单线发展论的症结:在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关系的机械单线解释,即认为每种社会经济形态只有一种生产方式,每种生产力在历史过程中只同一种生产关系相结合,而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水平又是一次性完成的,等等。

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是多线式的而不是单线式的,至少他晚年的观点是明显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小农经济与手工业生产

原始的东方公社解体后一个时期(基础)

封建社会(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并存)

每种社会形态都有三个向度

第一、这一社会结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具有的特殊性;

第二、这一社会结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具有的阶段性(原生的、次生的、再次生的、变异的类型);

第三、这一社会结构在同时代世界环境(即社会外环境)中所占的位置,即在同一历史时代并存的不同社会系统间的横向联系;

二、单因素论还是多因素论

单线发展论

新生产力→革命→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生产力大发展

存在极大局限性

总之在人类历史上,凡属社会形态的转变,都不是一般的社会变动,而是巨大的社会变革即社会革命过程。

内因,即新生产力孕育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大变革的必要条件; 外因,即异乎寻常的特殊因素的凑合,则是社会大变革的充分条件;

我们主张“把历史当作一个十分复杂但毕竟是有规律的同一过程来研究的途径”也赞同历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与计量化,但不赞同把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完全等同的机械类比的研究方法

三、一元多线历史发展宏观架构的设想

现实的生产力系统构成一切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因,并为变革提供了发展的宏观可容量。生产关系系统则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迄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几种根本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其出现的顺序

1.原始生产力,即自然形态的生产力,这是自然力统治的时代(前农业时代即采集——渔猎时代)

2.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即半人工形态的生产力,这是适应自然力进行物质生产的时代(农业文明时代)

3.工业生产力,即完全人工形态的生产力,这是人类“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工业文明时代)

就世界范围看,有史以来的历史时期中人类文明的多线发展趋势(结合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结构、系统的动态过程。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新的现代化理论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三个阶段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就明确揭示了由蒸汽机和机器引起的工业生产的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现代时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二阶段,是以列宁生活生动活泼的理论探索为开端,而以斯大林模式的“定于一尊”而趋于僵化的。

列宁指出,俄国在文化程度方面,比欧洲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在这一现实条件下,国家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能同时改造农业机器化,就是工业化。

斯大林模式中最有影响的是:1.以全民所有制为特点、以中央计划指令为方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苏联发展模式;2.殖民地附属国的发展模式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走非资本主义道路;3.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使发展的外部环境变成两个完全对立的经济、政治、思想体系的殊死斗争;4.当代世界发展的中心内容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正在被突破。总结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探索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新路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第三阶段的到来

二、围绕现代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首先,是对现代化过程的实质的理解。

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

狭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采取适合自己的高效率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其次,现代化的动力问题

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大致表达如下

1.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因,社会的全面发展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当一个民族达到它的历史顶峰的时候,一般也达到它的社会生产的高峰;但生产力并不是直线发展的,单纯的生产力运动也不可能改变生产方式。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处于又适应又不适应的矛盾统一中,两者的矛盾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3.生产力,特别是现代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发展能量和弹性,现代生产关系也是如此;同一性质与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在相同的生产关系的结构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有高低不同。

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先进与落后具有客观可比性,可以找出科学的衡量标准,而生产关系的先进与落后则只有相对意义,它的可比性一般取决于社会公正原则,归根到底,取决于解放生产力的程度。 5.在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生产关系形式的转换导致革命性变革,无论是生产关系严重落后于生产力水平还是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冒进与超前,都会导致生产力的破坏。

6.现代生产方式是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在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处在相关的量变的过程之中,甚至发生局部性质变化也是有可能的。 再次,现代化与马克思的五种社会生产的关系问题

按马克思的构想,中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的总的演进序列大致是这样的

现代化的客观衡量标准最终取决于它是否能提高现代生产力的水平、适应现代国际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与提高现代生活福利。

三、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基本任务:建立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

(一)现代化的宏观研究

(二)现代化的微观研究

(三)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四)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五)现代化与人类未来

第二编  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

第五章  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一、社会变迁的几种形式

二、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进程

一类是内源的现代化,这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经历漫长过程的社会变革的道路,又称内源性变迁,其外来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

一类是外源或外诱的现代化,这是在国际环境的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推动经济变革的道路,又称外诱变迁,其内部创新居于次要地位。

三、原初现代化——大转变的前提条件的形成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即现代化的过程,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复杂的过程。

四、推进现代化的三次大浪潮

(一) 第一次现代化大浪潮 第一次现代化大浪潮是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时间是从18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中叶(大约1780——1860年),这是由英国开端然后向西欧扩散的工业化进程。

(二) 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并向周围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于是形成了推动现代化的第三次大浪潮。

(三) 第三次现代化大浪潮

现代化的第三次大浪潮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这是一次真正全球性变革的大浪潮。

五、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

(一)全球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波浪式的跳跃推进的。

(二)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力,即现代工业生产力。

(三)现代化的进程呈梯级升进秩序。

(四)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向世界各地区的扩展,原来的地区性相对孤立的发展被纳入新的国际分工的世界经济体。由此而引起世界整体结构的转换。

(五)现代经济增长作为竞争性的发展过程,导致了工业化国家与非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增大。

(六)现代化过程在经历启动阶段后,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在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福利、居民健康与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适应性变化。

六、现代化几种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

(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

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权型或集权型现代化郭家结构

(二)苏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指令与有限市场结合+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三)混合式现代化类型 混合经济+自由市场+集权或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第六章  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初探

一、何谓

最初原是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在战后最初十五年中就建立了60多个新国家);

逐渐形成新的世界经济范畴,用来泛指西方(包括日本)发达社会以外的欠发达世界。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透视,我们把第三世界看做一个历史范畴,它指的是16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从属于西方工业世界的广大农业世界,也就是非西方世界那些在经济上依附并从属于西方工业“中心”的农业“边缘地区”。

可以大致划分为两大区域

一是过去的古典农耕—畜牧文明地带,它发源于西亚北非,从地中海东部地区蔓延经波斯、印度次大陆一直延伸到中国,大体上是亚欧大陆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都已进入古典文明和国家—帝国的发展阶段;

另一则是位于这一文明带之外的美洲、黑非洲、大洋洲等地区,大体上处在前古典文明和前国家的发展阶段(美洲部分地区在哥伦布以后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第三世界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首先探讨一下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的以及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

还有一个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人口因素,这是人们过去很少注意到的。 还有很多不同点 三、第三世界现代化浪潮推进的大趋势

从中心地区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推动力向边缘的扩散,经常是暴力的形式,它首先作为一种破坏的力量去改变边缘地区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机制,使之从属于中心发展的需求,为西方初始工业化与早期工业化的实现提供外在条件。 然后,在中心的工业化—现代化的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边缘地区也在自身的社会革命中被引向现代世界,以适应工业化的全球扩散趋势与格局建构。

世界变革的大趋势

最早被卷入现代世界变革浪潮的是大西洋彼岸的美洲。 到20世纪30年代,发源于西方核心地区的资本主义反展性危机震撼了全世界,中心对边缘的控制被削弱,拉丁美洲各国才摆脱了传统的增长模式,走上了探索独立自主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实行了激进主义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稍晚于拉丁美洲卷入世界现代发展大潮的区域是东亚地区(此处泛指东亚、东南亚、南亚广大地区)

印度模式

中国模式

日本模式

再次是西亚北非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亚北非才被卷入第三次现代化的大浪潮之中。

最晚被卷入现代发展大潮边缘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非洲)

第三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过去流行的两种发展估计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一种是西方自由派发展论者的估计,他们强调西方核心资本主义具有自发的扩张性,只要把西方的资金、技术、管理制度等引进第三世界发展地区,那里就会采用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经历西方的发展阶段,迅速转变为一个西方化的社会。

另一种是主要源于拉丁美洲的激进派发展论者与依附论者的估计。他们认为发达的中心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向心性的、吸收性的和统治性的,从而倾向于把工业化集中到中心地区,而不让它扩散到钱发达的边缘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四、国家在现代化变革中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外源性现代化,特别是延误了的现代化,在其启动阶段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大于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国家即中央政权在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 现代经济史表明:人类从自给自足或带有小商品性质的农业经济结构过渡到大市场而生产的现代工—农—商经济结构,是一个划时代的大转变。

西方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经济自由主义   划时代的经济自我调节和社会组织方式 西方早期现代化,特别是它的原型英国现代化,是以现代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杠杆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新的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的那只“看得见的手”在新形势的各种压力下,扩大了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干预,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现代化升近的一个突出特征。

第三世界欠发达地区 首先,在第三世界落后国家出现的现代化运动,最初都必然表现为反边缘化的运动,因此一般说来,最初都是通过现代民族独立运动或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形式表现出来,以求首先从政治上改变国家的屈辱地位。

国家掌握着庞大的政权机器,又可能做私人资本家和企业主做不到和不可能做的许多事情。 一类是推进适应型发展战略的国家爱,这大多是接近西方核心世界的同一文化圈的后进国。 另一类是全力推进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国家,这主要是那些曾经遭受过西方侵略的国家,因面临严峻的外部世界的挑战,在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时代紧迫感的鼓动下,把现代化作为国家重建的全民任务,这样就需要国家利用政治杠杆来改组行政机构,通过威权政治来加速经济的增长和推行强制性的工业化战略。

随着现代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容纳变革的能量也将增大,这要求社会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也就是社会结构的强化与国家证权机构的弱化。

由于过分的国家干预与指令性经济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引起的严重负面影响,也引起学术界和研究界的重视。

五、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的趋势

政治独立是争取自主性发展的先决条件

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内向发展是新兴的激进发展经济学对长期统治的西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否定与批判。

东亚工业化的新经验被称为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又称为出口导向或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从宏观的角度看,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巨大变化 (一)以发达工业国为轴心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第三世界民族主义空前高涨,为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挥政治自主性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殖民主义的“中心—边缘”单向联系的政治控制虽已解体,但历史形成的国际劳力分工与经济联系仍未一下子改变。

(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两次大战之后的停滞之后,在20世纪50—60年代初转入一个全球性的生产与贸易大增长的时期。

(四)战后出现的新的新的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也是史无前例的,它在近30年间取得的高成就超过以往4个世纪的成就。

工业化的类型被分为 1.外向型:初级产品生产导向;

2.内向型;

3.外向型:工业生产导向;

4.中间型,即不适于归入以上诸类型者;

处理战略转换的实际操作过程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大问题。

六、论“迟发展效应”

(一)双重发展效应 (二)同步发展效应

(三)高速效应

(四)超前效应

(五)人口效应

七、展望21世纪

“考虑问题要胸怀全球,行动要始于足下 ”

作文二:《儒教铸成了无法现代化的中国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1200字

通过阅读传教士和汉学家的文献,马克斯.韦伯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儒教与道教这本书中提出了“儒教无法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一论断。中国无法实现现代化么?为什么呢?   儒教具有很浓的迷信色彩,并不能很好的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那种把对现世的紧张关系,无论在宗教对现世的贬低还是从现世所受到的实际拒绝方面,都减到最低限度理性的伦理,就是儒教”。从此可见,儒教将理想化的人作为教育当时中国人的标榜,可是它的目标只是为了让中国人摆脱野蛮和无教养的状态。“正统的儒教中国人,是为了他在此世的命运——为了长寿、为了子嗣、财富,以及在很小的程度上为了祖先的幸福——而祭祀,全然不是为了他在‘彼世’命运的缘故。”儒教则是以所谓的“罪”来约束人们执行教条式的规范,使得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中国人对无理性的巫术迷信深信不疑。    马克斯.韦伯对中国人的印象是这样的:“无限忍耐和克己复礼,顽固的习惯,麻木不仁,反应迟钝”。中国人很惧怕未知的和看不到的东西,这种恐惧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导致了他们对迷信深信不疑,以求能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同时,中国人还缺乏彼此间的信任。

儒教崇尚“礼”,使得人们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受到礼仪的束缚。“这种礼的思想所作的美学式的冷冰冰的控制,把一切从封建时代流传下来的责任义务,尤其是乐善好施的义务,都变成了僵化的符号仪式。”礼,并不应体现在固定的模式上,而是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人民的素质。

另一方面,它造成了中国这种宗教造成了人民间人情的淡薄和相互之间的不信赖。维系人们之间感情的是以鬼神信仰为基础,虔诚的中国人的宗教义务表现为在有机形成的个人关系内部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一切信任,商业关系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亲戚或亲戚式的个人关系基础上。这就导致了商业上的尔虞我诈,普遍性的不信任,这自然是是不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的。

儒教中关于财富积累的看法一部分是对的,要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财富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孔子并不反对对财富的追求,只是认为财富会破坏高贵的心灵的稳定。所以儒教思想中认为一切的经济职业的工作都是庸俗的。这一思想影响了后世对商业的看法,使得商人成为当时人们不齿的工作,这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同时,也说明了儒教是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的,也就延缓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离现代化越来越远。

儒教是为了把人向完美的、理想化的人来驯化,殊不知,儒教其中的灵魂的泛灵论思想会使人们渐渐忘记现实的追求,产生消极的怠工思想,影响经济的发展。人如果是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理性的认识,就不会受来世论思想的影响,而是会以一种积极努力奋斗的状态来面对世界,创造其自身价值。

韦伯承认中国已经拥有发展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却遗憾其缺乏欲登天国而不得的紧张心态所引发的禁欲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仿佛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儒教对现世没有理性的看待,并没有正是由于当时的中国人对于信仰的坚持,阻碍了革新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一个迷信的宗教是无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

作文三:《《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曹锦清,1949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1996年,上海学者曹锦清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本书。《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二、研究理念

将“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结合起来,观察中国社会。就是指从传统的角度去审视现化化过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与“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

三、为实现这一理念而采取的方法

1、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接感受社会生活本身。

2、“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此次中原调查,我就是沿着市、县党校各位的朋友们所提供的“亲友关系网”而直达村落、农舍的。

四、本书精彩内容

(一)、农村现状:

A、生活异常贫困。农民生活有一定的改善,但基本限于能“吃上白馍”。一些地方竟依然保留着终年不吃菜的习惯。“一般农民虽然盖起了新房,但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几样值钱的东西”。多数农民生活的目标与样式仍然没能超越延续了千年传统——“一生积累,只为了盖房、娶亲这两件事”。农民经常是“早饭:面汤加红薯,农忙时节加馍。通常无菜肴,或有一点自制咸菜。中饭:面条。面条分两类:一是红薯粉制的面条,一是小麦粉制的面条。晚饭与早饭相似”。

B、深受四害之苦。一是自然灾害,二是地方政府之害(“要么不动,要么乱动”,而所做之事大多是“催粮征款、刮宫流产”),三是市场价格波动之害。四是疾病之害。“如今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医疗费实在太贵,全家一人重病,这一家肯定要垮下去。”

C、社会风气下降严重。“既富之后,吃喝嫖赌之风大盛”。不少先行富裕起来的农民沉溺于赌博,原本比较朴素保守的乡镇、县城如今也有了光怪陆离、拥红依翠的逍遥去处。农村中很多地方“鸡叫不论更,男女分不清。猫狗争着养,公婆扔出门”。

D、小农意识强烈,喜分不善合。

E、地方宗族势力抬头。

案例分析:

一个农民的困惑:

“虽然中央与省市一再要求我们延长土地的承包期限,前些年说是一定30年不动。这一政策的动机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十分困难。由于婚嫁、生育、死亡等诸多原因,家家人口及一村户数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每隔五六年或七八年,这个变动就很大了。那些新增人口的家庭,要求增配土地,一旦这种家庭在村组内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村组干部的家庭新增人口,那就必须进行一次耕地调整。我们乡政府对这种自发调整行为是无力干预的。”这是曹锦清在1995年做调查时一位乡镇的领导干部告诉他的。那么这种现象在今天是否依然存在呢?

山东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兴林村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业的农业村落。最近几年,由于政府已将原来使用土地需要交纳的费用一一免去,加之棉花种植有利可图(每斤3元左右),那些新增人口的家庭,要求增配土地。这种家庭(乙方)在村组内占有的比例并不太高(但人数不少),但是带头人却是村组干部。他们利用在村委会的职权,先是从每家地中抽出一部分地作为集体地。然后又强行耕种了这部分土地。乡政府对此亦无力干预。2006年10月,这一部分被占土地者(甲方)作为原告将抢地的村干部等人告上法庭,几乎甲方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会胜诉。必竟土地原来由自己种着。但是审判的结果却出乎每个原告的意料。法院裁决:土地的所有权既不归甲方也不归乙方,而归村委会所有。两者的纠纷应由村委会协调解决。而把持着村委会的乙方裁决:“谁抢到归谁!”对此,甲方的百姓困惑不已。怎么按国家政策种的地反倒不是自己的了?

(二)、干部现状:

A观念与作风不正。在上者“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在下者“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 B缺少权力的制约,官员腐败严重。不少干部“早上围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各乡镇书记与乡镇长,通常在县城里有私家别墅,且县级主要官员在地市拥有自己的楼房、别墅。这不仅在驻马店各县乡如此,在整个河南也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河南某县的刘县长更把“唯物主义”精彩诠释为“唯财物主义”,更似揭示出了某种真谛。这位县长追问道:“举世若狂,围着金钱转,何能独独叫有权的大小官吏守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而甘居清贫?”。

C干部编制不断增加。就一县而言,如今党、政、群三块所属机构总共六七十个,人员接近一千。若加上全县19个乡镇的党、政群人员,那就更多了。如今县乡两级党、政、群人员比1983年(公社制改乡镇制在1983年)增加了3倍多。

D、管理方式粗暴。从这个计划生育口号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锯树牵牛;上吊给绳,喝药给瓶;宁肯家破,不要国亡。

E、管理乡镇实行条块化管理。凡是收钱的部门都抓到条的手中,凡是用钱的机构都推给块管。使乡镇政府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乡村两级成为上级部门和农民批评的共同对象。

案例分析:

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叹息:

就拿我乡来说,光党政各部门的在职人员就有160名,加上离退休干部30余人,共计近200人。他们都得吃饭拿工资。上面还每年给我们下达指标,必须安排十几名复退军人与大中专毕业生,这是政府部门承担硬性规定的就业任务。使得乡镇财政喘不过气来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日趋庞大的党政部门,更在于教育负担。中央规定,每级政府负担各自辖区内的教育,这样,中小学的教育经费差不多全由乡镇一级政府来承担。我乡财政收入的60-70%都被教育这一块占去了。这里指的还主要是全乡300名教师的工资,尚不计校舍与教学设备的投入。这对于依然以农业为主的内地乡镇来说,行政与教育的自身压力就几乎把我们压垮了。更要命的还有上面各部门的利益。宣传部门每年要我们订几十种报刊杂志,这十几万元还不是最终摊到农民头上吗?去年,电力部门要在我乡建一所变电站,也要乡政府出钱,乡政府又不是摇钱树,这笔钱不也落到农民头上吗?每度电按规定只有四五毛,实收八九毛,这个差价给他们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在内地不少的乡政府除了“催粮征款、刮宫流产”外,很少有余力办其他事情了。

五、读书感想

经过120余天的调查,作者对黄河边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并用那些悬置的理论对发生于社会中的一系列现象作出了一定的解释。但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并没有找到能够有效地解释农村社会并指明现代化出路的理论。”如何更好的解释这些发生于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如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寻找可行的出路。也逐渐成为困扰我内心世界的一个重大问题。

作文四:《中国人的人性--读书笔记》3500字

读《中国人的人性》有感

谈到这部书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作者,该书作者是【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美国公理会教士,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22岁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1872年时,年27的史密斯携妻子来华,先后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做传教士,从事布道、救灾、医疗、教育等工作,在华居住54年之久。《中国人的人性》一书被公认为时间上研究中国名族性最早、最详尽的著作,先后被译成法、德、日等国文字,使他在国际上得享盛名。

该书出于外国人之手,在当时文学界对此又有怎样的评价呢?鲁迅先生在逝世十四天前曾语重心长的在《“立此存照”(三)》中写道:“我至今还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的气质》(即《中国人的人性》)来,把这本书当成一面镜子,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也许会有很多人会有以下的观点:(1)中国人的人性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而来的,作为一个中国都未必能够正确客观的对中国人的人性做出正确的评价,更何况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五十多年就可以对中国人的人性指指点点吗?(2)假使他描述的是事实,那也是过去的中国,对现在已没什么价值,现在再次读来已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只增笑耳罢了。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我有也有一些个人意见,我个人认为一个外国作家断不至于以文字来欺骗读者,且他所提到的具体事例都有关于出处的描述或早已有其他的作者曾经评价过,从过去的典籍中,我们也能了解他所述是真是假,对于书中的个别事例虽然令人难以想象,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所描述的事例在当时的中国很可能发生,至少在现实中有故事的缩影;虽然这本书写于很久以前的中国,反应的也都是过去的中国人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的优缺点,但又有谁能断言这本书在21世纪的新中国没有任何的意义呢?如果按照这种思维进行推理,几千年前的孔子提出的有过关道德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不是早已价值全无吗?如此一来,过去的已然没有任何的价值,想必也包括历史吧。可以肯定的是,时间并不能否定一本书的价值,恰恰相反,时间可以凸显一本书的价值,经过时间的考验的书籍,才能凸显其独特的、不容忽视的价值。

抛开时间的因素,就这本书的内容而言,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读的。因为书中所涉及的中国人性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都存在失,现在的社会、企业、个人仍有书中所提到的不足之处,当然也有很多的优良

传统得以继承。作者在书中曾提到一下有关中国人的人性:1、面子问题 2、节约持家3、勤劳刻苦4、礼节5、缺乏时间观念 6、忽视精确 7、天性误解 8、转弯抹角 9、柔顺固执 10、心智混乱 11、麻木不仁 12、蔑视外国人 13、缺乏公心 14、因循守旧 15、不讲究舒适与方便 16、生命力 17、忍耐和执着 18、知足常乐 19、孝道 20、仁慈行善 21、缺乏同情心 22、社会风暴 23、相互责任和遵制守法 24、相互猜疑 25、诚信的缺失 26、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27、现状与需要。

根据书提到的,我们来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1)面子问题:众所周知的中国是奢侈品消费的大国,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是有很多的富豪,我们也同样会发现在众多的富豪中,有一部分人,他们手上戴的是价值连城的瑞士限量版手表,穿的衣服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一套,用的包要价格惊人的,身上的钻戒、宝石、项链要最昂贵的,开的车子要最豪华的······,如此昂贵的装束竟是为了一个面子问题,再他们眼里这些物品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然,也有很多的有钱人,他们不是把钱花在奢侈品上,而是用来帮助更多的人们,比如说李连杰、李嘉诚、成龙······,一百多年以前的中国存在的问题,一百年以后仍然存在。我们所希望的是,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富人,能有越来越多的穷人变得富裕起来,能有越来越少的人疯狂的购买昂贵的奢侈品,单靠华丽的外表提高自己品位、显示自己的高贵的人,,我很难想象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空虚,内心充实的人是不需要华丽的外表来装饰自己的,能使内心变得充实的有知识、道德、意志、信念······,华丽的包装可以一时经得住视觉的考验,却永远无法摆脱内心的空虚,我相信会有这样一天,他们忽然发现,在色彩斑斓的灯光面前、在金光闪闪的珠宝旁边,一本泛黄的古卷,格外的耀眼。(2)缺乏时间观念:这个问题虽然已经很少,但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却依然存在。学校中,总会有一部分同学迟到(有特殊情况的除外),其实他们并没有迟到太久,就是几分钟的问题,提前出发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总是在我的身边出现,当然单是从这一点还不能说他们缺乏时间观念,但是这至少能说这些同学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时间观念。不只是学生,很多的企业高级工作人员中也有这种现象,他们从来不会把迟到的几分钟放在眼里。我相信在很多人眼里迟到几分钟是可以理解的,需要要注意的是这不是我们的一种习俗,而是存在我们潜意识里的一种不好的习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很守时。(3)诚信的缺失:过去的中国人也许缺少诚信,

那么现代人呢?我很愿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有些人的做法令我有点心寒。比如说,足球,有的人在踢,有的人却在赌。足坛背后的利益及那些不堪回首的伤痛曾经深深刺痛了广大足球迷的心,有些人不禁这样感叹:光明正大的、公平公正的踢一场球好难。轰动体育界的反赌风暴揭露的只是千疮百孔的足坛的冰山一角,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藏在一张张表面清廉、背后贪婪的面孔下面,我们暂时不知,也但愿不会太多,广大人民的心已经伤痕累累。不知有多少人曾经这样质问:“谁死鹿手”,三鹿奶粉给人们太大的打击,利益熏心的厂家,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诚信的人太可怕。如果人人都是诚信的,就不会有讨不到薪水的农民工;如果人人都是诚信的,就不会有携巨款潜逃的大老板;如果人人都是诚信的,就不会有令人提心吊胆的食品。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含有瘦肉精的猪肉,重上餐桌的地沟油······,有些人开始质疑我们还能吃什么。诚信,我们的食品需要诚信的生厂商,我们的社会需要诚信的公民,我们的国家需要诚信的官员,没有诚信的人也便出卖了自己的良心。(4)缺乏同情心:令人震惊的小悦悦事件,一时间引发了公众对社会道德思考,令人寒心的是仅仅是那几个路过的人吗?驾车的司机反复碾压受害者的事件在我们这个社会恐怕发生了不止一次吧?在千千万万的声讨中,不知还会有多少人缺少这种基础的社会道德,也许他们并不是缺少道德问题,而是他们在面对这种问题是顾虑很多,这些顾虑来自于我们的社会,来自于尚未完善的社会道德体系,社会道德建设问题,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没有道德的社会根本谈不上和谐,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少不了社会道德的建设。还有多少孤儿遭受着没有家的痛苦,还有多少老人被子女抛弃,还有多少山区的贫困孩子连吃饭都成问题······我们的社会还有千千万万的人需要帮助,有的时候只因你一句温暖的话,他们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向别人伸出一只手,你会收获感动与快乐。

当然这本书中也谈到了很多中国人所具有的优秀的品质,我们从今天看来,这些优秀的传统得到了前辈的继承,毫无疑问的是,我们这些后辈也会一如既往的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下的优秀传统。在我看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活力、自强不息的民族,但是,也有很多的不足,不仅仅是上文所提到的,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等待我们去一点点的改进,构建和谐社会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文将末,我最后又重新回顾了一遍这本书,书中揭露的中国人的人性的优缺点,虽然这本书的创作时间距今甚远,但是书中所描述的现象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存在,正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中国人的劣根性,在时光的冲刷下,有些劣根性至今仍然存在。这本书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人民的精神状况,虽然它没有小说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散文精炼优美的语言,但是它有我们当时最真实的记忆,不被修饰的苦难,那是赤裸裸的现实。此外,这本书对当时中国历史的研究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书中提到的现象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客观反映,对我国社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中华民族继承了许多优秀的传统,也还有许多的不足,为此我们还需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弥补人格的不足,从而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以一种更加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一个世界大国的公民形象。爱因斯坦生生将一座物理大山凿穿而得出一个哲学结论:当速度等于光速时时间就停止;当质量足够大时,它周围的空间就会弯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提出一个人格相对论呢?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囊括空间而护佑生灵。

是金子,永远都会发光,思想这面铜镜是靠岁月的摩擦来现其光的。

作文五:《《忐忑的中国人》读书笔记》1600字

《忐忑的中国人》的读书笔记

1、 那些忧国忧民之士,他们谈民生看法时,每吸引很多的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普通一民,

自然都关注民生。但他们一谈国是,关注的人就少多了。

2、 八十年代特流行的比喻是----亮左灯,向右拐。这无疑是将中国比喻为汽车了。意思是国

家理念分明矛盾:在意识形态方面仍以宁左勿右进行控制,而在发展经济方面打破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超速行驶。

3、 中国之改革历经三十余年风风雨雨,走到今天,无论国人有多少失望,不满甚至怨恨,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退是退不回去了。

4、 革命比造反复杂。改革比革命复杂。今日之中国,改革之复杂性,又如同“带着镣铐舞

蹈”。革命的一贯策略是借助群众运动。

5、 对于所经历的坏事可以不反思,或曰大脑天生不具有反思功能,就个体而言,换一种思

维来想,简直同样是一种幸运。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是大的不幸、大的悲哀。换一百种思维还是。

6、 而丧失了记忆的国家或民族会变成很“二”的国家或民族。它没有昨天、没有明天,只

有当下。没有昨天的国家或民族不可能思考它的明天;不思考明天的国家或民族不可能真的产生改变当下的行动。而这样的国家或民族的人,行尸走肉般的很“二“地活在当下,其状态与非洲草原上的角马群是差不了多少的。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只不过是对社会适应与不适应的本能的生存反映,而不是理性态度。

7、 我的体会是----政协委员者,国家的复眼而已;重耳而已;社会观察员而已;警报员而已。

将民间实况带到两会上的民间良心的使者而已。

8、 因而从前的青年,无论是农村里的青年还是城市里的青年,总体上共同缺乏的,最为缺

乏的,乃是人生的能动力。时代和社会本身,也便渐渐的失去了活力。青年与时代、与社会的关系,几乎完完全全是被动的,是彻底的服从与被主宰的关系。这一种关系一向的没有丝毫的松动。

9、 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惠利,永远不可能像一锅炉加温的、是人的身体舒适无比的淋浴水,

通过统一的莲花喷头遍洒在每个人的身上,而且可以有每个人自己来控制水温。

10、 那些都叫“命运”。是如基因一样纯粹先天的人生因素,与时代和社会无涉的,也

是难以依赖时代和社会的扶持与幸运者们共舞的。只能靠自己后天对人生的耐受力和对磨难的坚忍,像战士一样而不是想这个世界的贵客和嘉宾一样实践人生

11、 在新生的科技产业代替传统产业的转型期,失业是面积式的现象,就业是点式现象,

而且科技产业所需要并择优吸纳的,必然是高知识结构青年。

12、 归根结底----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可抗拒,其实意味着的是这样的法则----倘新的时代

人衍生出来了,他们解决他们和时代的关系的方式也是新的,不可抗拒的。他们与时代共舞向前去的能动力是不可抗拒的。

13、 那些伟人和名人,也确有各自的污点和劣点。但是污点和劣点,并不能动摇他们在

历史中依然是伟人和名人的地位。

14、 一切人的一切政治思想和政治抱负,无不建立在帝王思想的基础之上。

15、 马克思从来也不以世界各国“革命家”们的“革命理论家”自居。他一方面天才地

分析“暴力革命”的社会原因,遇预见“暴力革命”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以忧郁的而并非惊喜的目光审视“暴力革命”。

16、 人企图侵犯对方利益却又一次次占不到便宜的话,便会以刮目相看的眼看待对方了

----这是人性真相,也是动物性真相。

17、 日本的不忏悔,使它在日中关系中不可能彻底摆脱动物性,相对于中国,日本是小

国,而且中国又日愈强大,动物性是日本平衡内心惶恐的法宝。

18、 文化在政治之上,自古如此,没有文化的人类根本就不可能产生文明,没有文化的

进步也根本不可能有进步的政治。文化从来都和思想连在一起。丧失了思想力的文化根本就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力量。

19、 文化具有抚平社会伤口、呼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但也有前提,便是全社会首先是

政治亦在自觉地或比较自觉地反省错误。文化往往先行反省。但文化的反省,从来没有能够代替过政治本身的反省。

20、 文化对社会伤痛的记忆比一般人心要长久,这正是一般人心的缺点,也是文化的优

点。

作文六:《《影子里的中国》_读书笔记》2900字

《影子里的中国》

一、内容提要:

世界经济缺什么?金融危机留下了哪些政治后遗症?遏制权贵为何走不出怪圈?改革者为何变成了“反改革者”?先富的人和未富的人如何安然相处?中国知识分子的权力从哪里来? 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这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吴敬琏、李稻葵、郑永年、孙立平、秦晖、潘维、基辛格等作者,既有经济学家,又有社会观察家、历史学家,还有国际关系战略家,共论中国改革成败,预言未来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

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新秩序展开思考,评判中国改革成败,并预言未来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焦点话题均为约稿专文论述,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巨大,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了发展的参考。

二、经典语录

1、全球化之所以不可阻挡,是因为由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增益取之不尽。所以,能够正确利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规律的国家,可以通过调度世界资源,源源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国力,成为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大国。而能够为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所需的秩序制订周密的制度安排并提供坚强后盾的国家,则必然是独领风骚的真正超级大国。

2、全球化之所以不可阻挡,是因为由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增益取之不尽。所以,能够正确利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规律的国家,可以通过调度世界资源,源源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国力,成为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大国。而能够为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所需的秩序制订周密的制度安排并提供坚强后盾的国家,则必然是独领风骚的真正超级大国。

3、腐败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并已经从权利周边扩散到一切具有垄断性和有寻租空间的领域,包括资源性和垄断性行业,以及医疗教育等部门。

4、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亟待改变.在这种制度激励下,高地价-高房价-高开发冲动的恶性循环难以改变,过度储蓄,过度投资,和居民消费不足的机构失衡顽症难以纠正,政府廉正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5、财税体制亟待改革,重新界定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能,在事权明确的前提下确定相应的财权。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使地方政府不在依赖卖地来弥补收支平衡。

6、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的问题,关注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问题。

三、心得体会

之一:暗处置身的智慧

何为“影子里的中国”?面对隐晦而复杂的社会危机,“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多”的“暗处置身”凸显的是中国智慧。

何为“中国在暗处”?这是一种主动的策略,中国既有人人皆知的问题,也有着与不为人知的付出。然而,综合数十年精英们对中国变迁或变化的所见所论,或许会发现某种规律,那就是,多数中国知识精英对中国发展的判断是消极的,甚至是悲观的。

但现实的中国却是经济奇迹、影响力崛起。相比之下,国际精英对中国的判断要乐观得多。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的一大原因是,中国学者可能更多是从一些普世的角度、意识形态的层面、最优秀文明的追求等角度着眼去看待、分析、建构,由此会更多地看出中国与国际主流、发达国家的差异,从而更多地为中国的不同而苦恼而寻觅改变之道。相比之下,国际学者更简单,多半从物质力量、国家能力、发展潜力等角度去思考,从而更多地从中国的强大、学习做强国及中国可能与当下世界第一的美国出现冲突等角度去思考。

与此同时,中国内部,左中右各方所持又各异,相比左的计划观、民族观、国情观,右的市场观、民主观、普世观,中的实用观、现实观因合传统之政道和现实国策,与政府更切合,支撑着主流的合法性,而左右主要从张力上牵扯现实、影响未来。

未来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其实,历史也非客观事实,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他们眼中的历史是不同的。正因为未来无法预测,我们才可能努力去争取最好、最合理的未来。

相对于今天隐晦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更大的问题,在于更新的程序与速度。   作者芸芸,既有经济学家,又有社会观察家、历史学家,还有国际关系战略家等。   横侧兼顾,多管齐下,我们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

未来留给中国的时间不会太多。所谓,《影子里的中国》。

之二:“对抗”社会下的生存法则

把“对抗”概括成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特点,是有依据的,可以轻易地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得到,每天发生的新闻以及我们每天经历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所体现。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中国的市场变得更加有活力,但有限资源的分配屡屡发生争夺:在国际市场中各国利用各种平台对抗中国的崛起,政治、经济、文化的对抗不断发展;在国内政府不断地介入资源的分配,政府与市场“对抗”,国企与民企“对抗”,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也屡有官与民“对抗”场面。更令人担忧的是,从校园投毒案到厦门BRT纵火案,我们发现民与民“对抗”也在升级。从一个市井小民的角度来想: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对抗”社会下,我们还有安全感么?即使不谈什么发展,不想什么幸福,只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我们该怎么办?

《影子里的中国》中的作者们,从经济、政治、历史、国家关系等多个角度,分析当今中国存在的各种危机,借以警醒中国的每一位公民:如今的中国危机四伏。书中把今日中国置于危机的阴影之下,他们辨析了中国的社会现状,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展望,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试图提供了必要的解决方案,并企图通过这种分析与预测来告诉我们认清当今情势,大到为国家、为民族,小到为家庭、为个人,寻找一个应对之策。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是他们所在领域的专家和意见领袖,他们的意见集结更是体现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精英群体对于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注,反映了在中国快速发展与危机四伏的今天,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未来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刚刚进入第三个30年不久,如果说头两个30年分别完成了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如今迫切要解决的是社会建设了。政治建设更多是执政党与政府自身建设问题,经济建设涉及的因素也相对简单;社会建设则涉及从政府到民众,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地理诸多因素,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使得改革从一开始便面临着诸多的艰难选择,很多决策也迟迟未能最终下达并实施。这个时候,是全面审视中国社会情况和历史发展状况的最佳时机,也是深入分析危机态势和民众诉求的良好时机,《影子里的中国》的各位作者们,用他们专业的眼光看待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为社会问题背后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他们对于未来的大胆展望和改革方案的大胆建议,提出了一个专业上相对完善、结构上相对完整的方案,与他们的分析同样精准。而他们心怀天下、忧思民族发展的情怀更值得我们敬佩。

“对抗”社会下的生存法则是什么,按我的理解,就是减少对抗。政府慢慢地把行政权力从市场中撤出,国企逐渐从竞争性市场中撤出,官员们安分守己完成他们的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从统治与被统治层面上减少对抗。第二阶段是社会建设阶段,社会的法律制裁与道德约束不断健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逐渐提高,各种社会团体慢慢成长为社会服务的桥梁中介,社会建设的推进减少民众之间的对抗。第三阶段则是公民个人素质建设阶段,随着公民个人素质的提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融洽,对抗能进一步减少。

作文七:《《可爱的中国》读书笔记》800字

本书开篇的第一篇文章便是方志敏同志于狱中创作的著名篇章《可爱的中国》,读后真的让我感慨万千,不愧为一篇好文章,它是方志敏同志用自己对祖国火一样的爱恋之情铸就的一篇爱国史诗。

方志敏同志在狱中每天都有被提出去枪毙的危险,然而文章《可爱的中国》中却丝毫未流露出他悲观、怯懦的一面,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贯穿文章的始终,它向我们呈现的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面对生死的从容心态。

《可爱的中国》中没有矫揉造作的豪言壮语,处处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处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决心要用这篇文章唤醒中国亿万同胞那爱国之情,教育那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起来投入到拯救中国、振兴祖国的队伍中来。文中那感人的语言,哪人读了能不为之心动,哪人读了热血能不为之沸腾!

《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最感人的一段话是他在监狱中描绘未来中国的图景时写到,“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处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方志敏的这段话饱含了他对可爱中国的热恋之情,让人们看到的是他的大爱无疆!

《可爱的中国》广为传颂,不是因为方志敏说了什么豪言壮语,不是因为他是一名牺牲的烈士,也不是因为他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更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传声筒——是因为他是一名中国人,是因为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恋之心,是因为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因为他的思想的高度,说他思想有高度,同样不是牵强附会的吹捧,是因为他对祖国未来前景的描绘正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中国!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美好世界正是由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先辈所描绘和铸就出来的……

我无法止住我的泪水,它是那样自然的流出了我的眼眶,我的思想已经不在这本书上,也无暇去想为写读后感而凑字数。我热爱我生活的世界,我热爱我的祖国,我要用我那火一样的心来描绘这个美好的世界,我要让像方志敏这样的烈士泉下有知,他们未来的子孙同样用一颗炽热的心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热爱着可爱的中国!

作文八:《《中国人的精神》 读书笔记》1800字

《中国人的精神》 读书笔记

何炫汛 11新传3支部 xx2800007

读完了辜老先生的两册《中国人的精神》 以后深有感触。读到精彩之处 可以拍案而起可以大叫畅快。读到晦涩之处会反复揣摩,反复掂量,读到精髓之处会理清思路、比较我的想法与他有何异同,有时候,会有所保留的接受他的意见,有时候,我理解,但是不接受。

很久没有这么认真的读一本书了,感谢党校培训推荐的书目。虽然前前后后用零碎的时间读了很久才读完,但是真的很有启发,也学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跟一位师兄说我想沉下心来读书了。用我剩下的大学时间做真正有意义的事,也许这也是辜老先生带给我的吧。今天看到有同学拿着书从图书馆出来一副沉浸其中的样子,突然觉得这样做学问,才是我向往的。不过,谁又能知道呢,年轻又肤浅的我,想法时时会变吧。但是最近常常想起小时候读书时那如饥似渴的感觉,长大后被各种世俗的事情冲昏了头脑,都忘记要好好读书了。

下面想以摘录书中的句子为开场白开始我的读后感

看这本书看到现在,有一段话始终是我的最爱,每每读到心中都十分感动: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糙,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丑陋,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俗,但粗俗中并无好斗和嚣张。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愚蠢,但愚蠢中并无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狡猾中并无阴险。”

我不知道辜老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番话的,在有人看来是自欺欺人的安慰,在有人看来是真实的写照,在有人看来是为了激励国民宣扬我国,在我看来,是老先生自身一种骨气的写照。从旁人对他的描述中可以发现,辜老先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怪人,他在中国的牛津运动中摇旗呐喊,保护中国千年的文化不被康有为等人毁掉,而与他一起的那些翰林院的学士们则被现在的历史书称为迂腐的保守派保皇派,尽管他们的目光确实有所狭隘,但是我们谁又能确切地说康有为等人是成熟又真心的呢?长久的处于一种说辞中的我们,殊不知辜老先生为了真正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流逝痛心疾首,为世人,尤其是他所说的暴民,对君主的误解和反对是多么的愤怒。我常想,也许我们从来没有从光绪或者慈禧的角度想过他们的处境,在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际,一人或两人的力量能有多大,能将运转了几千年的封建机器重新翻新使之再次焕发生机呢?也许,是众多人的庸庸碌碌导致了历史的悲剧,而这一条链条上最关键最扎眼的是位于最顶层的皇室罢了。

回到刚才的话题,即辜老先生的骨气和气节。从整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中国人的精神其实有一大部分是老先生的真实写照。清高或者说骄傲,其骄傲程度不亚于现在欧洲人轻视外来人种的程度,这与历史书中讲的中国人自奉为天朝上国有很大相似之处。但是,如果他以相应的礼节被尊重,他并不介意客人说一些他不赞同的观点,他的骄傲还体现在民族气节上,他说:“他们(外国人)以为他们只消招招手,我们就得来。”但是不得到尊重,他绝对不会低头;守旧或者不随波逐流,他一直留着长辫子,他说那是一个标记,是中华末了的一个代表;自恋或者自负,他熟练运用英文德文等,了解各国的哲学,嘲笑美国是一个没有哲学的国家,他有广博的学问却没有聪慧的学生来求知,他满怀抱负,但始终觉得没有得到重用。英国小说家毛姆在拜访他的时候,细致的描绘了他的容貌、言行,现引用辜老先生赠与毛姆的一首小诗:

你不爱我时:声音甜甜,烟波含笑,素手纤纤; 待你爱上我时:声音却变得凄楚了,满眼是泪,睹目痛惜。

伤心啊,伤心之爱使你不可爱。我渴望岁月飞逝,那你就会失去明亮的双眸,桃色的肤肌,和你青春所有灼眼的神气。

到那时我依旧爱你,你才会珍惜我的痴情。令人羡慕的年华转瞬不在,你已然失去了明亮的双眸,桃色的肤肌,和你青春全部诱人的神采。

唉,我不爱你了,即便你上心我也无心再爱。

辜老先生受德国影响较重,在他的作品中常出现歌德的话语,在他关于中国不需要宗教的阐述中,讲到歌德的话:谁有科学与艺术,就也有了宗教。谁两样都没有,就须有宗教。哈,这是多么大的讽刺。一部分传教士们自以为是的闯进我们神圣的国度,口口声声说要给我们信仰,殊不知这种文化侵略对我们千年来的孔孟文化是没有任何撼动的力量的;现在有些新中国人民睁着大眼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缺少宗教,那我请问你们学过的论语、三字经不是给了你们做人最基本的规则了吗?你们的父母不是一直在给你们最基本的供养和关爱吗?你们还需要什么宗教和信仰?!没有宗教我活得很好,我周末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可以休息或跟家人在一起,还有什么比快乐的过一生更重要呢?有人说犯罪是因为缺乏信仰,有人说自杀率升高是因为缺乏信仰,有人说人在无助时需要信仰,我说,放屁。

作文九:《《中国人的精神》读书笔记》1700字

世界不断地发展,中国也在不断地发展。在过去的多年中,我们更多的是去学习西方,学习外国的文化。但是,到了现在,我们中国飞速发展,并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到路,我们也要回归到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了解我们等你中国的文化,学习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而在这本《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关于中国的一些精神和文化。

《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说了在社会的早期和野蛮阶段,人类必须用自然的物质力量来控制和抑制人类的激情。第二部分作者主要叙述了儒家文化与欧洲宗教的对比。第三部分主要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婚姻制度和封建女子的思想形象。第四部分则说了汉语和中国学。第五部分对全书的内容作了总结和升华。书中能够比较深刻得表达了中国人的一些思想,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想法,和中西价值观冲击下一些思想的火花。接下来就让我谈谈这本书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一些感受。

书中提到中国的道德。在社会的早期和野蛮阶段,人类必须用自然的物质力量来控制和抑制人类的激情。因此野蛮部落就受到纯粹的自然力量的抑制。但是随着文明的出现,人类发现了一种比自然力量更为有力和有效的控制人类激情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道德的力量。而西方在很早的时期就是受自然力量影响,直到后来宗教的出现,法律的出现,才使其受自然力量制约减少,但却不是真正受道德的力量所制约。而中国,在很早时期,已经受到道德力量的制约,从孔子开始,人们已经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人们已经逐渐形成养成道德观念,在心中打上烙印,并且其行为也受这些道德观念影响和约束。中国人不需要宗教,因此,很多西方人的会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约束力,是十分危险的,而他们西方就有基督教,天主教。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中国只是没有自己的宗教,但是他们是有信仰,孔子的思想,中国人的精神,一直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心中,根深蒂固,为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从这里看出,不理解中国人的西方人,只看表面,否定我们信仰,认为我们无道德,这无疑是非常肤浅的。

书中还提到中国的语言。作者认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中国语言也是一种心灵语言。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在中国的外国人中,孩子和未受教育的人学习汉语非常容易,比成人和受过教育的人要容易得多。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和未受教育的人是用心灵语言来思考和说话,而受过教育的人,特别是受过欧洲现代知识教育的人,是用头脑或者知识的语言来思考和说话。我觉得西方更注重的是方法,技巧,学语言注重的是语法。而我们的中国语言,却是心灵学习的一种语言,我们需要用心去领会,去感受语言中的意思,语言中的艺术。就像我们中国的同一句话,或者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时候,就是我们所称的语境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代表不同的意思,同一个词语在同一个句子中的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意思,一个相同的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句子又会有另一种意思。相信学过基础语言这门课的同学就深有感受。不得不说,中国的语言真的是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充满生命,灵魂的艺术。

在这本书中中国的妇女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不得不说,中国的妇女真的非常伟大。在那些“三从四德”中,她们完全是为了别人而活,是以牺牲自己的代价来满足丈夫的需求。文中作者说那是因为丈夫有很大的责任,要为国家,为家庭而贡献,甚至牺牲,还要保护自己的妻儿,责任重大,所以他们配得到这样的女子为他们牺牲,并且可以纳妾。男人很辛苦,我觉得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我不会否认,因为他们的责任很大,但是这个不是三妻四妾的理由。现代的女性,需要摒弃一些三从四德中那些腐朽的糟粕,要不仅为男人而活,还要为自己而活,要重新找回自我。但是,一些贤良淑德,洁身自爱的美好品质我还是要继承下去的。做一个既拥有美好品质,又具有现代女性自主自我的中国女性。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糙,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丑陋,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俗,但粗俗中并无好斗和嚣张。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愚蠢,但愚蠢中并无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狡猾中并无阴险。事实上我想说,即便在真正的中国人的身体、心灵和性格的毛病和缺点里面,也不会有什么让你厌恶的地方。因为我们知道中国人有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灵。

作文十:《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1500字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

“我们丑陋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丑陋”。——柏杨

我认为这句话正是柏杨先生写出这一本书的原因,“知错”才能改过!

柏杨先生深切期盼着中国能够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他嬉笑怒骂、愤世嫉俗,对中国人的劣行猛烈抨击不留一丝余地,像个眼疾手快的大夫一针见血地刺穿了病人的病脉,让中国人的丑陋赤裸裸的暴露于众人的注视下,所以他本人在恨天恨地恨铁不成钢地批判的同时,也遭受到潮水般的批判,引发了长期的争议和畅销,也曾经中断出版。但我想大部分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些“丑陋”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人总是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柏杨却说:“中国人逆来顺受,其实并非是因为我们真的有涵养,真的那么有忍耐力,而是因为我们一怕报复,二怕麻烦。”对权力的恐惧和无知然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泛起了维护个人权益。人人如此。自然而然就导致了公权力的扩张和膨胀,什么都要管,却大多数都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就像工商管理局认证的注册资金一样,只是个花架子。

“我们总觉得只要不彻底牵扯到自身的利益,就可以泰然处之的过着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古代中国农民的造反都是在不起义就要死的情势下才揭竿为王,而只要统治者把踩在他们脸上的脚稍微放松一点,那么他们就会感恩戴德,大喊仁政。

这么认为的并非柏杨一个人,王小波说中国人是沉默的大多数,龙应台感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李敖认为中国人早就丧失了侠义和情义,孙观汉觉得中国人根本就是只在乎个人利益的一盘散沙。这些人是思想界的先锋,促使中国人民主意识的觉醒,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令中国人不时被刺痛一下,不至于一直麻木下去。

中国的民主进程缓慢,被外国诟病,成我们为专制国家,不仅是因为民众民主意识的缺乏,也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官僚体制。官僚制是社会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必然要求,曾一度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其内部依旧内部存在着不可祛除的痼疾,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痼疾不可避免地日渐显露,成为困扰公共行政的弊病。   韦伯说:“官僚制是民主政体的“奴役式外壳”,是最好的防范非理性的野蛮人复辟的手段。”但在现实中,官僚制下的行政人员往往给人民留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切实际、不思进取、保守僵化的官僚主义印象。这个官僚体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其动力(即权力)来源于人民,但人民却难以对其做出干涉。欧文·休斯说:“在与官僚制组织接触的过程中,公民面对的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拥有全面的技术和力量,公民仅是这个复杂过程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参与者”。可以说,官僚制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一种工具,但这个工具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这时,不民主的官僚体制就需要民主的权力制约机制来制衡,但由于民主意识缺乏以及权力自身的膨胀性等多种原因,我国的权力制约机制并不完善,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官僚制发展走上了歧途。

而在实际运作中,官僚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千方百计的寻求权力的扩张和预算的最大化,结果造成机构庞大臃肿和预算的不断膨胀。而官僚之间争夺权力和利益的竞争也会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相互倾轧、勾心斗角的氛围,造成整个官僚制体系的内耗增加,效率下降,背离组织本身存在的目的。

民众民主意识的缺乏、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再加上官僚集团的权力膨胀,以及事不关己的官老爷心态,就造成了王小波、龙应台、李敖、孙观汉等知识分子所痛恨的稀里糊涂的胶着局面,也就是柏杨先生说的“酱缸”。关系错综复杂,实力盘根错节,有心改变,却无从下手。

柏杨先生在出版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本备受争议的书后,又完成了许多抨击丑恶社会现实的文章和书籍,甚至以84岁高龄出版了《我们要活的有尊严》,来论述在“知错”后,中国人要“怎么做”,取得了一定效果,其本人被称为“中国人尊严之师”。

但是,随着十八大的落幕,“酱缸”终于有了打破的期望,衷心希望中国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