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外语考试 > 韩语学习 > [《重阳节讲章:如何孝敬父母》22900字]当孝敬父母讲章

[《重阳节讲章:如何孝敬父母》22900字]当孝敬父母讲章

时间:2019-12-09 09:17:3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重阳节讲章:如何孝敬父母》22900字

编按:众所周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q uan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2015年10月21日是重阳节,作为基督徒思考更多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这个日子能够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下面,特编辑《如何孝敬父母》一文,以飧读者!

【出20: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弗6:1-3】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引言

当今教会讲台事奉的信息以中年、青年、少年为主;查经、专题讲座、培灵会,其内容却忽略了老年。在此我今天要讲的信息是关于孝敬父母的信息。另我很失望,在基督教众多的书籍里面,我找不到有讲孝敬父母的书,一本都没有。讲到夫妻相处、管教儿女和单身方面的这一类的书有很多很多,但是找不到一本书是专门讲如何孝敬父母的。甚至有一位牧师就在基督教的圈子里面去找,阅读中国有名的讲道人;有倪析声、有王明道等等。结果还是很失望,也没有。然后再去找西方有名的传道人、坎摩根、司布真、芬尼、莫安德烈等等;几乎也没有。可见在讲台上着重神学教育、查经、夫妻、儿童的多;关于孝敬父母的道理更少。但是我去书店或网上找孝敬父母的书或文章,真是多的不得了,全部是世界的知识,另人眼花缭乱,可见基督教在孝敬父母上还是很落后的。

在坐的每位弟兄姐妹,父老长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都是家庭成员一份子,面对三代四代的家人,难免再神的道上有亏欠,甚至在孝敬父母事上做不到,反而在神命定孝敬父母诫命上有罪,为了更好的建造家庭的服事,今天有必要讲讲孝敬父母的信息。我们先看看两处经文,再来祷告。

【出20: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弗6:1-3】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一:孝敬父母的原因

其实父母的角色一旦产生,孝敬父母的话题就成立。而这一个孝敬父母的话题,已经走过6000年,再每个时代里都被重视与提倡。在以往,父母未吃,做儿女的不敢吃。就是连婚姻也是父母所定。就是长辈死了,也要守孝三年,北方子孙留长发三年。还有见老人要尊敬,可如今教会的老人有多少人尊敬呢?

所以孝敬父母在是面临二十一世纪,不是主流的话题,而是被一个新的话题所代替。不是儿女孝敬父母,而是父母孝敬儿女,上面孝敬下面的。为儿为女从早忙到晚,为他们赚钱、为他们造房子、买房子,为他们做牛做马还乐哈哈。买东西200-300没问题,买玩具堆集如山,父母时常拿个200-300不舍得。带他们去游乐场舍得,带父母去不见。给孩子下血本学这个,学那个舍得;给父母建造好的房间与好的生活环境不舍得。给孩子建造了乐园,却没有老人的乐园,如果老人有乐园,那就是天堂了。

如果这样下去,无形的教育教育了他们,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将时间放在他们的儿女身上,花在儿女身上舍得,花在你老人身上不舍得。带儿女去游乐场舍得,带你去游乐场不舍得。给孩子下血本舍得,给你花大钱造晚年的好窝不舍得。这就是一代传一代的教育。

再加上父母老的时候,子女的孝敬也是难题中的难题。为什么这么讲,以往每个家庭子女成群,孝敬父母也可以轮流,这个忙那个可以帮忙,这个有事,那个空闲的顶上。

可是现在二个原生家庭的子女长大成人,也要组成新的家庭,而这个新的家庭要面对两个原生的家庭。要面对双方的父母,以二对四,每天要工作,要照顾儿女,要烧饭洗衣,所以基本是没有太多间时,照顾父母的时间与成熟的条件。在加上医疗发达,寿命延长。经济话题、感情话题就成了孝敬父母的二大原素。

我很同情现在在中国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将来会很痛苦,两个人至少要照顾四个人!你想想看,就生一个,四个老人家轮流生病,你看看他们怎么活?很苦的!这是为什么我现在在教会常常对一些年青的弟兄姊妹讲:「多生两个。」不是单为了自己什么好,是为了儿女们好啊!他们在成长的过程有伴,将来服事也有伴。

现在国家政策只准生一个,生两个罚款;原因全被老一代光荣母亲抢过去生了,而且中国一下子就是14亿人口;为此现在的父母只生一个。为此我曾经想过,我妻子一下子生3个多好,二女一男;国家的政策也拿我没有办法。

这样下来,我们也无形之中留下了这样的人生,要这样爱自己的儿女。以后他们也这样养他们的儿女,不太关心自己父母。父母的明天就是你的明天。

为人儿女应该要知道“老人是家庭的功臣”,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社会和家庭,如今他们年老体弱,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家人的善待。

为些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要将观念恢复“百善以孝为先”对老人要养、供应、游乐天下。对子女圣经的启示只有教导。

以下我们要讲讲孝敬父母的原因

A因父母生我们

【诗127:1-5】(所罗门上行之诗。)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你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必不至于羞愧。

你我的存在,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也不是从水里走上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反正是人,那么你就是父母生的。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身体发扶,受知于父母。圣经也告诉我们,“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必不至于羞愧”。

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感谢神,也要感谢父母。也要感恩,也要报恩。因为我们的父母在生我们的时候也要受尽痛苦。

例:生育之苦,己被神所命定。

例:拉洁生便雅悯,为其保儿,叫约瑟有弟相照,不顾已命;母亲的生育之爱比死更坚强,众水不能淹没。

例: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文中写道:“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终前吃的还是粗粮。拼命为我算省钱,攒钱。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例:

季羡林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季先生的家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他的家更是贫中之贫。离开家几年,成为清华学子的他,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赶回家乡,“看到母亲的棺材,伏在土坑上,一直哭到天明。”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写道,“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B因父母爱我们

上帝爱我们,用什么来比喻祂的爱呢?那只有用父母的爱来比喻,因为只有父母的爱,才能接近神的爱。【赛66:13】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你们也必因(或作在)耶路撒冷得安慰。【诗103:13】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

父母爱儿女天经地义,没有理由。乃是人间第一真情、第一真爱、是真实、是没有埋怨、是不会嫉妒的、是无私的。第一份爱来自母亲,我们在母腹时,我们饿,母亲也饿;我们难过,母亲也难过;这叫母子连心,心心相应。

例:这个故事因为震撼人心而流传至今:

——毕纳洛永恒的母爱

真正寄托了这个世界、支撑这个世界的,使这一片土地有绿的希冀的,这样的光荣,更多地属于那些平凡、正直、善良、坚忍不拔、任劳任怨的母亲们。

有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7000米的雪山。夫妇俩很快便轻松地登上了5000米的高度。然而,就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卷,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或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或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一个山洞,只好进洞暂时躲避风雪。

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的肌肤都会导致体温迅速降低,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致死。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如果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就会很快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中。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了严重的损耗。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

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但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的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她最后的爱永远流传。

犹太人有句谚语:“上帝不能无所不在,才为人类创造了妈妈。”

例: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读书人。有个朋友送了一点海鲜给周豫,正是他最爱吃的鳝鱼。刚巧这一天闲来无事,周豫一时技痒,便想亲自动手,试试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艺,煮上一锅清炖鳝鱼汤来尝尝。

周豫将鱼放入锅中,只见那些鳝鱼仍自由自在地在锅里游着,他在锅底下用小火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变高,鳝鱼在锅中丝毫未觉水温的变化,慢慢地就会被煮熟了,这就是周豫过人的厨艺所在。据说,用这方式煮熟的鳝鱼,因为不会经历被杀的过程,没有挣扎,所以它的肉质也就不会紧绷,相对地口感自然好上许多。

随着那一锅汤慢慢煮沸了,周豫将锅盖掀起来,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锅中有一条鳝鱼的身体竟然向上弓起,只留头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汤水之中。这条身体弓起的鳝鱼,整个腹部都向上弯了起来,露出在沸汤之外,一直到死了,身体仍然保持弯起的形状而不倒下。周豫看到这种情形,心中感到十分好奇,便立刻将这条形状奇特的鳝鱼捞出汤中,取了一把刀来,将鳝鱼弯起的腹部剖开来,想要看个清楚,它究竟是为何,需要如此辛苦地将腹部弯起。在剖开的鳝鱼腹中,周豫惊奇地发现,那里面竟藏着满满的鱼卵,数目之多,难以计算。

原来这条母鳝鱼为了保护肚子里的众多鱼卵,情愿将自己的头尾浸入沸汤之中,直至死亡。护子心切而将腹部弯起,得以避开滚热的汤水。

周豫看到这一幕,呆呆地不知在原地站了多久,泪水禁不住地流下,鳝鱼舍命护子的行为让他反思自己,想到自己对母亲,仍于孝道有亏。周豫感慨之余,发誓终身不再吃鳝鱼,并对母亲加倍地尊敬与孝顺。

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母鸡总是不遗余力地拼命保护小鸡,小鸡在母鸡的保护下嬉戏成长。那时候的小伙伴总爱当威风的母鸡,殊不知所有的母亲却并非如此,她们含辛茹苦地将子女养育成人,辛苦一生却得不到什么。

父母的爱之恒久,使得人间所有真情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友情、爱情不及父母之情。现在的时代夫妻之爱易变变离婚,朋友之爱是暗淡无光,讲翻脸比翻书还快,一遇灾难的事,恐怕牵连就早以对你保持距离。唯有父母对你不离不弃,永远是你父母与你同甘共苦。

例:有一位姐妹,遭到老公抛弃,正经历人生最艰难的时候,父母总是不离不弃。怕她伤心、怕她生病、弄得二老夜夜睡不觉。所以每天不断祷告、放下手中的工作抽出时间来照顾她的外孙子与外孙女等。可见此爱,真是爱之深,情之切。

例:圣经彰显父亲的爱

大家记得主耶稣在新约里讲的那个「浪子的故事」,那个浪子有没有权利在父亲还没有过世的时候,就跟他父亲要遗产?没有权利,但是他还是做了。这个就叫做「偷窃父母的」,就是把父母的财产,把父母所拥有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箴28:24】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C因父母养我们

【箴19:14】房屋钱财。是祖宗所遗留的。惟有贤慧的妻,是耶和华所赐的。

当母亲生下我们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养我们,而是用奶养我们。是用钱的也好,还是亲自躺在母样的怀里养我们。

我记得,我的儿子一生下来,就哭起来;后来给他奶吃,他就不哭了;只要养他就不哭。一天要吃六次的奶还是几次我忘了。

有一次帮他换尿布,他直接像水龙头掉了一样,一下子向我全身喷过来,弄的我全身都湿了,并且还是在冬天。作为父母的角度而言是不会生气,反而笑了笑。

还要每天烧给他吃,一天三餐,一年是1095餐;三十年是32940餐;有人到三十岁还是父母烧给他吃的。若果减去在外面吃的、学校吃的,当做一半,也要16470餐。这样养我们真不简单,我越算越怕,我现在有几次烧给我父母吃了。

还有交学费,从小学大学。这种学费不是万元来算的,而是几十万来算的。为此每位父母拼了命的赚钱,起早摸黑的工作。手是越来越粗了,人是越来越老了、皮肤越来越硬化了、病是越来越多了,此爱人间有何可比。

还要交保险费、买衣服、零花钱了,这是物质的付出。

养我们他们要经过担心,有过操心,受过伤心,还要付出爱心的四个重要养育过程。

(1)经过担心

特别是生病

(2)有过操心

怕我们学坏、读书不好、品性不好、怕我生命危险

(3)受过伤心

小孩子的时候,在妈妈面前叫着,妈咪、妈咪,在爸爸面前叫着,爹地、爹地,父母是很喜欢孩子这样叫着他们。

我第一次听到儿子叫我爸爸的时候,心里有一种千变万化的感觉。总是一句话,快乐的一刹那。可是孩子会长大的,我们的烦脑就多了,孩子总作一些他自己喜欢的事,我们轻轻的说,他是不听的。只要加重语气才能顺从父母。要买玩具、要他不看电视、要他背诗句、要他画画等。基本在6――12以上是听话的阶段。

可是青少年有一段属于心理的“过渡期”这种时期通常被称为“叛逆期”,年龄在14—16岁;有一些晚了10年,24岁才开始,是根据心理年龄有关的。在这叛逆心理期,正在经历人生“第二次诞生”的阵痛。只要过了成个时期,人格与心理才能成为大人。在生理上,身体迅速发育成熟;在心理上,他们的自我意识突然觉醒,产生情绪上的激荡和动乱。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一夜之间长大成人,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对人生充满幻想和希望,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并且有了很强的意识,发现身边有这么多的小孩子呀存在。一下子自己长大了。这时的他们特别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我二十了,还人叫我温州土话“麦”,听在耳里,不爽在心中。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非小孩子,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经常在嘴中说,不是这样的;常常想法就跟家人不一样。父母说东,我们说西。父母喜欢古典,我们喜欢流行。父母说这样做是对的,我们说,那样做是对的。不喜欢听父母,反而喜欢听朋友的意见。

所以这段时期,被称为“叛逆期”,身为儿女只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来不为父母感想一下。也可以说是不敬的时期。所以现在的时代不是着重孝敬父母的时代。难道就让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吗?

例:一个儿子跟父母要手机,竟然离家出走。自残、打父母、杀父母、骂父母、杀奶奶等社会现象。

(4)付出爱心

啃老族,就是下一代吃的、住的、用的、都是父母的。所以父母成了啃德鸡,让你啃的光光,吃的光光。

例:一位弟兄事业不旺,赔了父母几十万,父母每天幸幸苦苦还在赚钱帮他还。还经历送米、送肉、送钱过去。

父母是不付钱的饭店

父母是不付租的宾馆

父母是全时间的工人

父母是无利息的银行

父母被你这个小z /-府剥夺政zh i权利终身,产财归公、为你服役。

基本的家庭,父母献给儿女的时间是80%,儿女从小到成家时间基本是属于自己的,有了孩子以后,还要父母帮忙,自己做父母只顾下面,顾不了上面,只等他们老人,病了,走不动了,不方便了;才跟他们聊聊天,说说话。由此可见,我们可父母的时间是10%-20%之间。

父母养育了我们,也养育了儿孙。

二:孝敬父母的警戒

【可7:6-13】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们是用遗传废掉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你们还作许多这样的事。

诫命与命令是有区别的,诫命是不可违背,不可不守;违者死不足惜。

孝敬父母是不讲条件理由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教导

圣经里面讲到孝敬父母,它并没有说只有小孩子要孝敬父母,长大就不用了。孝敬父母这个命令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也没有讲到说:如果你的父母是基督徒,你就孝敬他?有没有说:如果你的父母从小对你很好,你就孝敬他?圣经里面说到孝敬父母的时候,很清楚的说明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孝敬父母,不管你现在几岁,只要你父母还活着,你都要孝敬父母。

在整个律法的核心,是孝敬父母的命令;这一条诫命也是十诫中唯一带有应许的诫命。因为上帝应许说,那孝敬父母的,他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二十12)。然而,法利赛人和文士竟然以他们的传统和解经的技巧来废掉这么重大的一条诫命。因为他们容许犹太人把应当奉养父母的一份钱宣布作各耳板,就是已经分别为圣,供献了给上帝的意思。作此宣布的人,从今以后便可以此为藉口,免去对父母奉养的责任。倘若有人以后后悔,有意收回这样的宣布,好让他们可以继续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法利赛人和文士们也会为了死守传统与规条,不容许那人这么做。结果,真是废了上帝的道。这对耶稣来说,就是假冒为善了──以供献或事奉上帝为藉口,来废去上帝自己所立的诫命。

1:不以经济贫瘠不养

百善之中“孝”为先,一百个善,“孝”要放在第一位的。曾子曾经说过:“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也就是说,大孝要尊敬双亲,二孝不要去辱骂他,三孝是能养。圣经十诫,前四诫对神,后六诫对人;对人的第一诫,也就伦理之首,所以百善之中“孝”为先,也绝对符合神的启示。

我不如人,是因我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好的家庭背景。

弟兄想我的弟兄,有这么好的女子做为妻子,又有名车、又住豪宅、生活无忧无愁,穿着是名牌、吃的是山珍海味、去的是高级场所、游走的是天下名胜之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又受众人之尊敬,全因他有好的一个环境,好的家庭背影所赐。

姐妹想我的姐妹,穿是时髦衣服、用的是名牌化状品,将皮肤保养像小天使一样、开着较车、住的是高楼大厦、嫁到好人家、不受劳苦、又不缺钱;完全是一个好的环境,好的家庭背景所致。

这就是当代青年最主要的心理现象,是一种失去平衡的心态;将发展的结果、事奉的前程、生活的质量、问题的根源都归于有利环境与家庭背景;从而逃避自己,迷失了自我。为此不知道,神的按排到底在我们人生之中要做什么?只要心态平衡,那你们就知道我在讲什么了。

例:故事发生在奥地利。

罗莎琳是一个性格孤僻、胆小羞涩的13岁少女,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索菲娜在一家清洁公司工作,靠微薄的薪金把罗莎琳一手抚养大。因为家境的贫困,罗莎琳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和欺侮,这些都给她幼小的心灵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久而久之,她对母亲开始心生怨恨,认为正是母亲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难。

2002年2月下旬的一天,索菲娜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允许休假一周。为了缓和母女之间的关系,索菲娜决定带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但不幸降临了,她们在雪地里迷了路,对雪地环境缺乏经验的母女俩惊慌失措。她们一边滑雪一边大声呼救,不想,呼喊声引起了一连串的雪崩,大雪把母女俩埋了起来。出于求生的本能,母女俩不停地刨着雪,历经艰辛终于爬出了厚厚的雪堆。母女俩挽着手在雪地里漫无目的地寻找着回归的路。

突然,索菲娜看见了救援的直升机,但由于母女俩穿的都是与雪的颜色相近的银灰色羽绒服,救援人员并没有发现她们。

当罗莎琳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床上,而母亲索菲娜却不幸去世了。医生告诉罗莎琳,真正救她的是她的母亲。索菲娜用岩石片割断了自己的动脉,然后在血迹中爬出了十几米的距离,目的是想让救援的直升机能从空中发现她们的位置,也正是雪地上那道鲜红的长长的血迹引起了救援人员的注意。

中国有句俗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即使有贫穷的家,也永远是我们挡风遮雨的温暖所在。

故事中的罗莎琳因为嫌弃母亲的卑微,而对母亲产生可怕的憎恨,也许最后的结局能让她蒙尘的内心得到洗礼。

一个母亲,无论她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多么弱小与卑下,她的母爱也会令她变得光辉。

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母亲的名字叫卑微,母爱令一个女人崇高、伟大。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是不能选择的,如父母、家庭、家乡等。还有很多事情是我们能选择的,如学习、工作等。幼时我们的一切生活几乎都需要依赖父母、家庭;懂事后我们有了自立能力,就有了选择权,同时也就有了责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父母、家庭等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决定我们人生的是我们自己的信仰选择,与神之间的关系建立;中有神是万有真源、万福之流。也就是说,一个人因为父母自身条件的限制,没能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但如果他在信仰上依靠神,为神而活;为神而赚钱,为神而劳苦,担负起了自我教育的责任,圣灵的引导,必成为一个富有的人,心灵的财富必定的丰富的,物质基本是有产量的。(八福因谦而开,因美德而得,因忍耐而持续)

你要知道,伴着第一声啼哭,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自从那乌黑的眼珠迎着第一轮朝阳,我们便开始了生活。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懵懂无知到日渐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是父母是最关心和帮助你的。

你的人生是最富有的,你有父母,有吃、有穿、为你预备财物与房产、为你流汗与流血、为你四处奔波、你生病父母担心、你失落他们难过、你快乐他们高兴;谁能为你做到这一点呢?只有父母,所以要感恩;要记在心里,表达在口中。因此才能有下一步的动作,那要起来报恩。

林肯总统:贫穷的家庭,拥有一位敬虔的母亲,绝对是丰富的人生。

【箴30:17】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

2:不以父母福利衡量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孝敬父母,千万不要变成只是讨好父母的手段。在台湾因为经济很好,人家说这个钱不只是淹到脚踝,简直淹到脖子了。但是在那段日子里,也发生了很多悲剧,就是很多人死了以后不能埋葬,为什么呢?因为儿女间在争遗产,还有的是儿女跟姨太太争遗产,争得天翻地覆的。在那一段日子里面,听到好多这样的故事。这样看来,当他们的父母还在的时候,他们的孝敬是什么?是讨好,是希望现在对你好一点,到你眼睛一闭的时候,不要忘记我。在现在的中国子女多的富裕家庭里常常有这样的事发生。

总是有一些人把父母的家当成“宝库”,任意索取。一旦老人血本无归,或分家后,没有什么钱,生活不能自理,不是尽自己做儿女的孝心,而是动辄给老人脸色看,有的甚至对老人恶语相加。当老人辞世后,又摆出一副架势,为老人大办丧事。我们基督徒提倡孝敬父母要在父母的生前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必等到自己有钱了才去孝敬父母,更不要等父母去世了假惺惺的搞一些无用的排场,。或者等父母不在了再演一些戏,来炫耀自己的“孝心”。

例:我听过一个媳妇,见母亲一生贫瘠,没留下给儿子很大的财富,不过她还不知道,儿子有今天,还是父母生下来的,养过来的。所以这个媳妇,待母亲比家里的雇佣还差。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是打开冰箱,看看少了什么,然后再看看垃圾箱,若见果皮,便大声吆喝问:“谁吃了橙子?”常使老人家暗自流泪。后来他母亲死了,他却小题大作在墓前拜祭,大谈祭祖和孝道。其实这是虚伪的孝心,自欺欺人。生前对老人不敬不爱,埋怨老人愚昧无能,视老人为眼中钉,甚至辱骂或拳打脚踢,而当父母去世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的死去活来!这样做太恶心人了。此人底俗,俗不可乃。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指出,做ㄦ子存着图利之心服侍父母,心里没有仁义只有利益,算什么孝道?

现在有钱的父母,怕儿女不孝敬就严严的控制产业,不告诉有多少产业、银行有多少、分家也只给儿女一些而不多。其实他们的目的,为了就是儿女以后要怎么孝敬,结果儿女只为利益而孝敬,而失去了纯结的心,实在可悲。人间做父母的痛苦,莫过如此。

3:不以父母不公报复

【利20:9】凡咒骂父母的,总要治死他,他咒骂了父母,他的罪要归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

【箴20:20】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为漆黑的黑暗。

三个层面:

(1):有钱的家庭

「父母对我的慈爱恩惠,永远记念不忘;父母对我的生气厌恶,永远戒惧没有怨恨……」

就是过去的那些伤害,会造成我们没有办法孝敬父母。这个伤害有深有浅。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些很不会做父母的人存在,真的是给儿女带来很深的伤害。

有些孩子从小在一个受伤害的家庭中长大。这些父母打孩子不是为儿女好,是为了出气。今天在办公室受了一肚子气,回到家孩子倒霉,吃饭不小心把什么打翻了,或是什么弄到地上,他就小题大作,把小孩子责打一顿;或是自己生意做不好,就找小孩子出气。

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成长中,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一直影响我们,我们不要忘记,从我们信耶稣开始,旧事已过,一切都是新的了。

例:我听过一人见证,有一富人,他的爸妈分了几亿给他。这样够意思不够意思?在我想很够意思啦,就是后面拿掉几个零,我都很满意啦。因为我爸爸没有钱嘛,他不会留下什么钱给我。我很小的时候,他就跟我讲:「我什么都不会留给你哦,你念多少书,那就是你自己的,其它没有了。」所以,如果说今天神让我父亲很有钱,然后他说:「我留几亿给你」,我不是美死了。但是,我认识的这个人,他父母留了几亿给他,他却不开心!他嫌少!奇怪不奇怪!听清楚嗳,几亿哦,怎么会嫌少呢!原来「为什么大哥比我多!」结果弄得死不瞑目,躺在棺材不能下葬。

(2):艰难的家庭

例:有些父母,子女很多;有些生活好点,有些艰难点;做为儿女的都会给点钱。过年的时候给钱,过节时候给钱、身体不好的时候给点钱。可是收过了多余的钱,却给了另一个子女;这样做其它子女自然不是很高兴,认为父母不公,这也是理所当然。其实父母这样做,对子女对父母的孝是存大一些弊端。父母无论怎样,都要理智些处理这些事,不管那个生活艰难点,这些事让其它兄弟姐妹互相帮忙就是,若无帮忙,只好让儿女学会人穷志不穷,扔然对父母有高贵的品格,而不是接父母之助。

作父母的要知道你的那个儿子或女儿是结了婚、生了孩子,他的经济独立,情感独立,生活独立,他很凡事独立了;他觉得还要父母照顾的,此人志穷也。并且还在生活里吃吃喝喝没有节制,实为不成熟。

4:不以父母年轻推迟

【提后3:1-5】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

例: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中国民间讲孝敬父母的书很多,但是里面所标榜的做法,实在说,很多是做不来的。比方说「二十四孝」,我们教会有人试过拿二十四孝讲给孩子听,他的孩子抗议说:「childabuse」(虐待儿童)!

例:大家都熟悉世界名人比尔.盖茨,去年拿出五百亿美金的百分之三十五做慈善事业。有一次记者问他一个问题:“人世间最不能等待的是什么”?比尔.盖茨回答:不是金钱、不是机会、不是商机,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莫过于“孝敬父母”。有人断言:他不相信一个与弟兄姐妹相处不好的人,能对待父母好;也不相信一个对父母不舍得花钱的人,能够成为一位慈善家。就算能奉献许多物质,跟法利赛人是一路人。

弟兄姊妹,抓紧时间、抓住机遇,好好孝敬父母。不要强调:“我很忙”,不要为自己找种种借口。当父母离开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等到老了,不能吃、不能动、不能听、不能想去孝

5:不以儿孙幼小隔开

我们中国有句话说:「老小、老小」,我发觉老的和小的真的很容易相处,而跟我们不容易相处。因为人到老了真的就像小孩子,任性、不讲理。所以你叫小的去侍候老的的时候,老的很容易谦卑,因为他觉得他是爷爷,他要伏就孙子。可是,当他觉得他是老子的时候,他绝对不会伏就你。所以在这个老小老小当中,你就可以发觉,小的很容易体会老人的心,小的也特别会哄老的;因为他们两个都差不多嘛,所以心心容易相印相惜。所以我们真的要知道,老人家越老越像小孩,尤其在他患老人痴呆症前期的时候;等真的得了老人痴呆症时,他真的就完全像baby了。

弟兄姊妹,我们要来思想一下,当我们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我们要跟孩子换尿布、擦大便、洗澡,对不对?这些事很多做小姐的压根就做不来。我们做小姐时看到姐姐、阿姨们有小孩的,小孩生病时还把大便拿起来看一看、闻一闻,我们觉得好恶心噢!可是等你当母亲以后,你不是照样做吗?你也不觉得恶心,对不对?

其实,照顾一个有老人痴呆症和一个很年老的人,你做在他们身上的工作和做在baby身上的工作,按着工作的份量、性质来讲,很多的时候是一样的。一个baby没有牙齿,他要人喂他吃东西;老人也没有牙齿,他自己没办法吃饭的时候,也要你喂饭,很多的老人也不会洗澡了,要你给他洗澡,很多的老人要你给他换尿布。

你有没有发觉,做同样的工作,你的心态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在孩子的身上有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盼望,可以胜过一切的骯脏和一切的麻烦。可是在老人的身上,你看不见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盼望;你看见的是死亡的阴影,看见的是老人的悲哀。

但是弟兄姊妹,我们要学一个功课,就是在一个基督徒生命中最宝贵的:在主里面,老人的生命不是一个悲哀的结束,他是一个毛毛虫经历最后要脱茧而出,进入另一个境界的最后的一剎那的一个明天。所以,在你要照顾一个需要你喂饭、洗澡、清理大小便的父母的时候,你要求主把一个永生的盼望,那个对生命复活的无穷大能、生生不息的盼望,放在你的身上,你才做得来,你才能给父母一份祝福。

6:不以双方父母之分

【箴23:25】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今天有不少的夫妇闹离婚,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为什么给你妈寄的钱比给我妈寄的钱多。」或者是:「你们家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寄钱。」为了这一点点钱的问题,夫妻两人就闹得没完没了。

弟兄姐妹,「所有可以用金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千万不要为着一点点的钱伤了感情,你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感情的!如果花一点钱就能够让感情更好,那是值得的。

你不要这样强硬地说:「我就吞不下这口气!」那你就完了,这一口气就可以把你的婚姻给拆啦,把你的家给毁了,就可以让你下半辈子没有平安的日子好过。所以我们千万要记得,绝对不要说吞不下这口气。

有孝有养有孝无养(口是心非)无孝有养(如养宠物)

大自然的启示,鸟的报恩

我们第一次感受和最早得到的爱,不是父亲、不是朋友、不是亲属,而是来自于在母亲的爱。在母腹时我们饿,母亲也俄。我们痛,母亲也痛。我们难过,母亲也难过。

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从现在的一点一滴做起,随时随地都要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孝敬父母让你可敬可信。

斐罗(philo)说:“当鹳鸟老了不能飞翔时,它们住在巢中,由子女喂养,幼鸟的辛苦就是孝心。”

三:孝敬父母的态度

1:不是打骂而是爱护

【箴19:26】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

例:南京大广角报到一个社会上的家庭

三个儿子私自定了一项协议,父母在世,儿女有责任抚养,按月进行轮住。在大儿子家住了29天,就将父母催他们马上到老二哪里,哪知老二不让进,叫他们回去;明天过来。无奈只好住在大儿子跟二儿子之间的二楼梯中间过了一宿。

双胞胎用毒药毒死父母,有一个儿子将母亲杀死放在箱里。

反例:有一位爷爷,背孙子上幼儿园,在路上孙子天真地说:“爷爷,你不会死”爷爷说:“我老了有一天会死的。”孙子说:“那我爸爸、妈妈为什么说你“老不死”呢?

老人不如早死,早死还有个窝,老不死还没有窝。

公务员打骂生父后将其赶走母亲称多次被扇耳光2011/10/15

在派出所,看到左胳膊上被儿子咬开的血肉,廖父非常伤心。

廖父的衣服也被扯破。

被儿子赶出家门,廖父提着行李独自离开。

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昨日一早,59岁的老父廖祥光和儿子廖某再次发生冲突,廖祥光的衣服被儿子撕破,身体多处受伤,左肩膀上被儿子用牙齿咬得鲜血直流,光明新区东周派出所已经介入调查。

这名殴打父亲的儿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职员。对于记者“为何要打父亲”的提问,廖某以“家庭矛盾”四个字回应,并称“你们还要管啥,(我和父母)反正都这样了,无所谓了”。

据廖祥光说,他之所以被儿子打,是为了替老伴廖惠莲讨说法。廖祥光说,去年4月份发现儿媳妇李某怀孕后,廖惠莲来深圳照顾媳妇,结果媳妇瘦了,儿子就对母亲破口大骂,还动手打母亲,结果把廖惠莲气回了老家。

母亲:儿子骂我是猪怎不撞车死

今年1月份孙子出世,儿子让她来看孙子。出于对孙子的疼爱,儿子又对此前的行为表示了道歉,说“把以前的事全部丢掉,我重新做人”,廖惠莲在4月15日又来到深圳光明新区秋园雅苑照顾孙子。

“从4月15日到8月26日,我被打了7次,多次被甩耳光。”母亲廖惠莲说,她来深圳带孙子,还帮助儿子做饭做家务,但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被儿子打骂。比如廖惠莲在家里说湖南家乡话,比如儿子和老婆吵架,比如廖惠莲有时犯了头痛的老毛病,这些都能成为儿子动手的原因。廖惠莲说,有一天,儿子骂她是个猪,老家伙怎么不撞车去死,她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廖惠莲真的站在了马路边,有撞车的念头,“但是站在那里几分钟以后,我又害怕了。”

廖惠莲说,自己确实被打得受不了了,心被儿子深深地刺痛,8月26日,她下定决心要和儿子断绝母子关系。“我说,我求求你,你这么打我,我说出去也丢脸了,我又不敢跳楼,不敢撞车,你给我一条生路算了。”廖惠莲一咬牙,离开孙子和儿子,住到了宝安女儿家。

随后,一直在湖南老家开小店的廖祥光被儿子叫到深圳,代替老伴照顾孙子。廖祥光说,昨日一早,儿子要去市委党校学习,他再次说起了老伴的事情,让他修复与母亲的关系,“你难道不要妈妈了?”儿子显得很生气,破口大骂父亲狗屁,双方言语一激动,儿子直接动手打起老爸。

家人:结婚是儿子变暴力根源

廖祥光、廖惠莲以及姐姐廖爱丽都认为是婚姻让廖某变得暴力。

廖祥光说,自己是湖南郴州桂阳县莲塘镇三候村人,家中有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廖某排行老二,从小儿子读书就很争气,全村都很有名。2000年,儿子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此后更是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就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儿子是家里的骄傲,父母和姐姐一直疼爱有加,“廖某的大学学费,也是他姐姐廖爱丽出去打工赚的。”廖祥光说自己没想到,最后儿子的回报也是给姐姐一耳光。

2007年,廖某来到深圳工作,首先是在华为公司上班。廖爱丽说,这个阶段,弟弟和家里人感情还是不错的,经常打电话回去给爸爸妈妈嘘寒问暖,也邀请姐姐到深圳来打工。廖爱丽来到深圳后也经常和弟弟在一起聚餐。

在廖家人看来,变化从儿子找媳妇开始,“媳妇李某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她总是嫌弃廖家穷。比如娘家给了五万元钱,而廖家没拿出来之类的话。”廖惠莲表示,其实按照农村习俗该做的廖家都做了,比如见面时候,父母和姐姐都封了红包,生了小孩也是一样的。廖惠莲说,李某还总怪她没教育好儿子,廖某的脾气相当不好。对此,廖祥光说,他知道儿子也打过老婆。

姐姐:也被弟弟打过一巴掌

不知为何,廖某和老婆的“战争”总会把怒火烧到二老头上。廖爱丽表示,有时候他们夫妻拌嘴,吵着吵着还会打电话回老家去骂父母,可能是妻子和家庭的压力,廖某对父母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廖某给父母发过这样的算账短信:“我读书把你们读穷了,反正我上大学后从家里拿来的每一分钱你们都记得清清楚楚,另外算上大学以前的学费生活费,还有利息,我还给你们,你们愿盖几层楼都可以。”

廖祥光称,在得知母亲被辱骂殴打后,廖爱丽曾经找到弟弟兴师问罪,得到的结果也是一巴掌。

AB面

在家暴力忤逆,在外年轻有为彬彬有礼

单位、家中两种性格?

廖祥光说,儿子只对家里人使用暴力,在外人眼里,在湖南老家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年轻有为而且彬彬有礼的人。

廖祥光的说法在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得到证实。该局办公室主任称,廖某来单位工作不过半年时间,从仅有的几次接触来看,他是个温和的人。和廖某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也表示震惊,“廖某和同事相处这半年没惹过什么麻烦,也没见他暴躁过。”

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办公室主任表示,廖某的履历完全就是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天津财大到北京大学的高才生,华为公司招募的人,在宝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工作,2010年参加深圳市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考试,来到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

记者百度“天津财大廖某”发现,在天津财大校友论坛上,廖某还是著名的“天财牛人”,网友“我错了吗???”上传的照片和记者见到的廖某面貌相同。该网友称,廖某还是天津市最年轻的律师、香港某房地产上市公司内地事务法律顾问、学校里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值得一提的是廖某的律师身份。廖祥光表示,儿子确实有一张律师执照。在新浪与他同名的博客中,记者看到他对自己的个人评价是“睁开双眼看世事百态,敲击键盘评是非曲直”,网络上可以搜索到一位与他同名的青年律师曾经在天津三月风律师事务所工作,该律师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乐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暴行

老父被打伤并被赶出家门

打架中,廖祥光的左肩膀被儿子咬伤,鲜血直流,尽管如此,廖某还是赶父亲离开他的家。59岁的老父只好收拾起行李,把行李放在小区绿地上,然后找到管理处工作人员帮忙。

秋园雅苑管理处工作人员说,首先带他到社康中心打了一针破伤风,然后建议他去找派出所,看是否有家庭暴力。

光明新区东周派出所接待了廖祥光,并做了笔录。按照派出所的程序,也要传唤廖某,但是他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派出所表示,今天会继续调查此事。

廖祥光说,廖某的老婆李某在南山某小学教书,周一到周五基本都在学校居住,他不清楚媳妇的具体工作单位,而李某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邻居评论

在社会上,父亲教训儿子的事经常听见,儿子打父母很少见,这个儿子还是读过很多书的,“书给狗读了,也没教育他尊敬长辈。”———居民张女士

和廖家没什么来往,从他家门口路过时,有几次听到过里面有吵架的声音,包括昨日一早。———与廖某同住一楼层的李女士

儿子:

(我和父母)反正都这样了无所谓了

昨日15时许,记者在秋园雅苑某栋16楼找到了廖某,当记者问为何要打父亲,廖某以“家庭矛盾”四个字回应,并重重关上了大门。稍后,廖某在窗口对记者喊道:“你们还要管啥,(我和父母)反正都这样了,无所谓了。”

采写:南都记者刘勇摄影:南都记者陈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