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外语考试 > 日语学习 > 读《水浒传》有感800字 [《读安德的游戏有感》1600字]

读《水浒传》有感800字 [《读安德的游戏有感》1600字]

时间:2019-11-20 10:15:2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读安德的游戏有感》1600字

读安德的游戏有感(一)

安德的游戏,一场终结者的游戏。

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外星人入侵在即。即将短兵相接,就在这时,天资聪颖的安德六岁就被送到了“战斗学校”,为了让他更突出,校长让他一定要在全校学生中脱颖而出,所以他不仅要学会各种战斗技巧,而且还要面对其他同学的嫉妒,排挤和一些恶作剧。他有一点孤独,也有一些好强,但是他展现出了非常过人的军事才能。可是当他结识了丁克米克之后,他开始怀疑学校,害怕自己成为杀人魔王。就在安德在学校中过的如鱼得水的时候,被告知他已经提前进入了高级指挥学校。在高级指挥学校中,一次次的考验让他几乎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就在这时,与虫族的大决战居然以考试的形式开始了。虽然战争胜利了,但是安德没有一点儿胜利的喜悦心情,他主动放弃了地球的生活,背负着虫族的希望,独自流浪在宇宙中。

看完这部小说,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要在全世界寻找最聪明的人?是因为战斗学校需要一个有军事才能、天资聪颖的人来指挥军队,来打败虫族。那如果消灭了虫族人后呢?人类就真的不再有威胁了吗?我觉得未必,人类对其他生物的威胁倒是存在的。小说有趣又惊险,你也来看看这场终结者的游戏吧!

读安德的游戏有感(二)

在暑假里,我读完了《安德的游戏》这套书,读完这套书之后,我特别的崇拜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

奥森。斯科特。卡德的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患有孤独症、好强症的游戏天才——安德,在“战斗学校”学习各种战斗技巧,在面对其他学生的妒忌、排挤和挑战时安德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心理素质。经过了对抗游戏训练他脱颖而出,进入了指挥学校,并以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式开始了与虫族最终的大决战,最后拯救地球的故事。

读完这套书以后我明白了:就算所有人都妒忌、排挤和陷害你,你也不能灰心,因为每一个黑暗的世界里都会有一丝明亮的阳光;就算你处于崩溃的边缘,你也不能放弃,因为每一个时代里有都会有一些顽强拼搏、不畏坚险的人;就算所有人都嫌弃你,你也不能懊恼,因为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都比身上的缺点多;就算面临强大的对手,你也不能失去信心,因为自信心是每一个人成功的源泉。

读安德的游戏有感(三)

这本书讲的是一种可怕的外星生物——虫族严重威胁着地球,所以,地球各国修建了许多太空游戏基地来培养打败虫族的指挥官,最后他们选中了安德。但安德发现,人类并不是等待虫族的第三次入侵,而是对虫族进行第三次入境,而安德在无意中消灭了所有的虫族。

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写的一本科幻小说。(m.lz13.)这本小说中的许多部分都符合物理常识,如在太空中的“下”方。但由于它是科幻小说,所以有些现在没有的概念,但这些也似乎是可行的,使得这本科幻小说变得更真实,似乎里面的东西都是真的。

这本书描写的是人与虫族的战争,而作者给这本书起名叫“游戏”,甚至在整本书中,安德一直都在“玩游戏”,根本没体现出战争的残酷、血腥。在消灭虫族的过程中,训练他的格拉夫上校告诉他,他是在“玩游戏”,但事实上他是在指挥真的人,但他最后打败虫族得知真相后,他却感到恐惧。如果格拉夫上校早告诉他实情,他很有可能因紧张打不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一些事情当作是一场游戏,而游戏是不怕打输的。这样的话,我们也不会因某件事没达成而感到困扰了。

格拉夫上校之所以不让安德知道真相,是因为安德同情虫族,这也是他们选中安德的原因。因为安德同情虫族,使得他能像虫族一样思考,也使得他能打败虫族。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想打败某人,就要从对方角度思考,了解对方,这才能打败他们。

虫族之所以会和人类开战,很大原因是他们无法与人类交流。虫族靠得是脑子里的思维波,而人类靠得是通讯设备。既然无法交流,也无法判断对方有没有恶意,只好先去干掉对方。这说明我们在现实中要多与人交流,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才能友好共处。

“阅读此书,挑战自己的想象”。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小说。

*  战国策读后感

*  希利尔讲世界史读后感

*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作文二:《观《安德的游戏》有感》1800字

观《安德的游戏》有感

观《安德的游戏》有感

“看来,我们现在只有找世界各地天资聪颖的儿童来战胜虫族了!”

现在,是21世纪的人们无法预知的未来,地球遭遇了两次虫族的入侵。在这两次入侵中,由于地球人尚未准备好,造成大量地球居民死亡。其实,虫族人并不是想把地球占为己有,它们仅仅是想寻找已基本枯竭的水资源来拯救自己。可是地球人同样需要水资源啊!就在一场空战中,一位机长“英勇牺牲”,击退了整个虫族部队。50年后,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现在的安稳,于是国际舰队就挑选出世界各地天资聪颖的孩童,自幼送到国际舰队训练儿童的空间站——战斗学校去训练。最终,主人公安徳,凭借自己的才智、勇敢和果断,升入了最高级别的“指挥学校”。在安德升级为指挥官后,人类也即将向虫族宣告开战。

可就在这时,安德突然感受到一种生物或生命存在的重要性,攻打虫族人的想法开始动摇了。这段时间上校正在给他模拟考,只要三次都通过,他就要去对付真正的虫星人了。可安德认为时间还早,还在犹豫。但是打败虫族人心切的上校怎么会容得半点的犹豫呢?上校看出了安德内心的想法,于是假意说这是模拟的考试,其实这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当安德意识到他打败和消灭了虫族后,他非常自责,他成为了真正的杀手,违心地毁灭了一个种族。他独自来到了郊外,意外拾获了一个虫族的卵。此后,他就带着它漫游太空,为虫族寻找新的生存地。。。。。。

电影中,男孩安德是一个聪明过人,有勇有谋,但又不失情感的人。他有自己的主张,但总是引来嫉妒。可他总是淡化别人的看法,努力去做好自己。当然,如果别人欺负到他,他也毫不示弱,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地球学校时的一次打架。当时,安德刚刚被摘去监视器,一些嫉妒他的人认为安德本身就很瘦弱,现在没有了保护器——监视器,肯定会完蛋的。于是迈尔等人就把安德引进了一间实验室。当安德知道他们想打架时,先是婉言拒绝,可遭到了回绝。安德没有办法,知道他们要动真格的了,所以只能硬碰硬了。最后,领头的迈尔被安德打倒,可安德仍然没有住手,直到旁人纷纷上来劝架,他才停止。后来,上校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是淡淡地回答:“为了让他以后不再欺负我。”虽然这只是一句既普通又简短的回答,可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德不光只是想着眼前,他真是个有远见又坚决的孩子。

除了安德,我还很喜欢安德的女战友——瓦伦蒂亚。瓦伦蒂亚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一位比较优秀的战队队员。火星战队的头领邦佐并不喜欢这个在战略上很有头脑、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小女孩。虽然邦佐每次都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阻止瓦伦蒂亚练习,可聪明的瓦伦蒂亚在别人练习时就一心一意地看,在别人休息时自己加紧练习,最终成为了顶尖的队员。怪癖的邦佐怕安德抢了他头领的位置,也一直冷落安德。正因为如此,很多基本的能力,安德都还没有学会。瓦伦蒂亚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在自己练习之余,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安德。每次安德被冤枉背黑锅时,只有

瓦伦蒂亚站出来,说出了事实。。。。。。瓦伦蒂亚是善良的,也是努力的。这正是我最喜欢她的两点。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安德身上,我学会了要有勇有谋,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当墙头芦苇——随风两边倒;从瓦伦蒂亚身上,我体会到了她的善良和一切困难都无法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和追求。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电影的主编奥森.斯科特.卡徳。在电影中卡特把一些现在没有的高科技产品如:银流触摸屏、毁灭性武器——“小医生”等带到了银幕中来。他大胆地预测和展现了未来的星际战争。在这部电影中,暗示人们要珍惜水资源,否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变成电影中的虫族人。卡徳的情节设计同样给人予启示。当年的英雄——马徳.瑞恩发现虫族人像蚂蚁,只要离开女王,个体的虫族人也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有了马徳.瑞恩的发现,虫族人才有了被打败的可能。说明不断的观察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善于思考是取胜的关键。

人生旅途就像是一场游戏,你时而会输,时而会赢。在一些人眼中,安德赢了——他成功打败了虫族。可对于安德自己的信仰来说,他失败了——他毁灭了一个种族。最终,安德为了忠实于自己的信仰,毅然用自己的未来去还这笔“良心债”——为虫族寻找新的住所,恢复这个种族。

安德是勇敢的,也是执着的,为了信仰,他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抉择。这是一个充满艰辛,甚至是遥遥无期的抉择,可这又有何妨呢!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心灵和灵魂才能得到满足,那才是真正的精神和完美。

作文三:《读《游戏中的科学》有感》700字

在游戏中学习科学,在实验中收获乐趣。没错,游戏中的科学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在一次次的试验后,我们就会收获乐趣。  《游戏中的科学》这本书带给了我们四百多个游戏中的发现、实验、和原理,启发我们动脑动手揭开一系列的奥秘,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书中通过有关天文、化学、生物、物理等多个生活游戏现象来解释、分析。其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我还亲自做了实验,你别说,还真有意思。其中一个就是不怕风暴的硬币。  我把三枚大头针插在木板上,然后放上一个硬币,用嘴对着硬币吹,可是吹了几次都没有吹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书上告诉我:由于气流无法触到硬币表面和光滑的边缘,它只能从硬币下方通过,因而减弱了气压,而上面正常大气压却更结实地把硬币压在大头针上。如果把下颚放在台儿上,伸出下嘴唇向前吹去,硬币就能吹掉了。于是我按照书上的方法向硬币吹去,果然吹掉了。看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我们了解了其中的原理,就会迎刃而解。  看着书上一个个有趣的科学现象,不由得想起我在生活中的科学发现。有一次,我把冰块放进水里,想给水降降温,漂浮着的冰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冰块化掉后水面应该上升。不过冰块化掉后水面不但没上升还下降了一点。我很纳闷:冰块融化后,为什么水面会下降呢?我再次把冰块放进水里,扑通水面在冰块掉进去上升了,这成为了我解决问题的关键。我随后明白了,水杯底面积乘与上升高度,就等于冰块的体积。冰块在融化后水面从高降低是因为冰与水重量相同,冰的体积大,所以冰融成水,体积有一定变化。之前,我理解为冰放进水里水面不变,导致理解错误,其实,冰放进水里,水面已上升,而不是不变的。  这就是生活中冰与水的问题,我为我成功破解感到高兴。是啊,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对于那些司空见惯的问题只要见微知著,勇于探索,就会发现真理。

作文四:《读安德烈有感》2200字

平等的沟通与适度的自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被评为新时代“傅雷家书”——不在乎是否有成就,而在乎是否快乐;不是要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

在当代华人的书单里有知名的《傅雷家书》,现在锦上添上“龙应台家书”——《亲爱的安德烈》一花,更显别致。她以通信方式与拥有德国血统的儿子安德烈对谈,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引起许多家长和孩子反省和思考。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中国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在书中母子两完全是站在一个平等的高度来讨论一些话题,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真正进入对方的内心。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18岁的人。” 我们与父母明明都深爱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无力沟通。结果都这样僵持着渡过,然后挥手,带着对彼此的误解,走进自己的人生,于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想这是无数人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读懂我的父母,读懂我们的关系。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那自

由又是什么呢?“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我是灰姑娘的一代,亲眼看到南瓜变成了金马车,辚辚开走”;没错,那是一个腾飞上升的年代,“贫农的儿子变成了总统,码头工人的女儿成了大学教授,渔民的女儿成了名医,蕉农的儿子变成了领先全球高科技企业家„„”  可是,当今巴黎却有百分之四十的青年找不到工作,四十出头的人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工作,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龙应台表示不希望安德烈落入这种人生的轨道,但儿子却提出“妈,你要清楚地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大受震撼,但回应也够独特而精彩:“妈妈不在乎你是否有成就,而在乎你是否快乐,未来人生是否有意义及有个人时问;人自强努力不是要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哪怕你谋生是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由此可观两人的谈话深度非同一般,思想独到而深刻。

母亲告诉儿子,金钱与名声绝不是快乐的核心元素。一半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一半人在批判,我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如何宠辱不惊。母亲的言语像熨斗的强大热力,一下子烫平了儿子心中的焦躁和郁闷。天下间罕有这样仁慈而又聪慧的母亲。同时我也为有个通情达理的母亲而备感幸运,高考前的一封情书同样烫平了我心中的焦躁不安,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作文五:《观摩区角游戏的展示有感》500字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并时时刻刻贯穿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幼儿游戏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为此,我们一方面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另一方面重视教师游戏指导方面的研究,本学期,紫薇工作室把“区角游戏的指导研究”作为园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开学到现在经过了理论学习--材料准备—环境创设—指导策略研究一个个活动过程,2010年11月12日进行展示亮相,全体室员一起观摩了中(6)范建英老师和大(2)严丽娟老师的组织两个区角游戏活动。对于这两个活动,我想作一点不成熟的点评。

先谈范建英老师组织的活动。

亮点:

1.合理创设游戏活动环境。创设的游戏环境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特别是游戏区的标志非常醒目,让人一目了然,十分抢眼。

2.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在游戏前的指导中利用前一次的活动照片再现情景,使指导避免了空泛的说教。在游戏过程中,用数码相机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在游戏评价时,通过展示拍摄到的有价值的照片,如,理发店的人走光了、护士抱着娃娃吊针、超市工作人员脖子上挂酸奶瓶等等,让幼儿回忆活动过程,帮助幼儿表达、交流和发现问题。

3.始终牢记游戏活动目标。老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在游戏前和游戏中的指导及游戏后的评价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规则、合作、快乐的目标话题进行。

作文六:《区域游戏有感保》800字

从新的起点出发

——集团区域活动观摩观后感

小二班    保红霞

集团一连五天的区域活动观摩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我感动于老师们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区域环境的创设。曾经有老师说过:“区域创设的主题是孩子,老师只是规划者与创设者,材料的投放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在投放材料时考虑的不仅仅是材料的华美与艳丽,而考虑更多的莫过于投放的材料孩子喜欢玩吗?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值得借鉴

1.材料的选择,尽可能用幼儿生活中的一些废物,既很好地实现游戏目标,又隐性地对幼儿进行利用废物和环保方面的教育。

2.材料投放时考虑到能使作品美观。

3.老师在游戏环境等装饰时,巧用材料,美、象又省。例如:一个班的小舞台背景,用一些丝带和彩纱;还有一个班用彩色卡纸装饰小橱柜做了奶茶屋。

二、引发思考

观摩了天润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反思本班的游戏情况,感到还有很我地方需要调整。就与手工区为例:手工区活动内容的设计单一,形式单调。虽然在设计内容时考虑到了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注意到与主题相匹配,在主题开展前也能提供一些图片或照片,让幼儿欣赏,做经验铺垫;但是,由于内容、形式的单一,不能满足本

班全体幼儿发展水平需要。

对策:

1.丰富活动内容,每周可安排不少于两个内容供幼儿自主选择,除与主题相符的内容以外,还可根据本班的特色或目前的季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内容。如:在主题《车子叭叭叭》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画“汽车”,再通过合作成《汽车画册》;还可结合本班环保特色,让幼儿制作《我心中的汽车》。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内容可选画。

2.同一内容可用不同的形式来作画。可以让幼儿用蜡笔作画,也可用水粉颜料和布包棉花团拓印画,还可尝试点彩画,蜡笔画完后用水粉颜料刷画。

总之,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永远站在孩子的后面,帮助孩子去完成孩子遇到的困难,强调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操作、自由探索,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发现,鼓励他们归纳总结经验,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将活动中获得的零散的,模糊的经验进行梳理,建构新知识。

2014.3

作文七:《游戏化教学有感》1200字

课程游戏化有感

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玩的代名词,幼儿不仅因为玩是有趣的,还可以通过玩来学习。它是幼儿思考、想象、尝试、验证、创造、吸收的方式,是幼儿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基于此,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提出了课程游戏化这个概念,他一直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其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与需要。他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通过对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学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以前在很多人眼里,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很严重,不论是家长,就连幼儿园老师都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应该学习知识,如果哪一天没有让孩子学习认几个字,或者学会唱一首儿歌、背一首唐诗,家长都会认为孩子幼儿园白上了,甚至连老师都认为愧对孩子,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为孩子上幼儿园就不能再每天想着玩了,要好好学习,多认识几个字…….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力争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各种知识,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游戏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密不可分。“孩子认识世界有其独特的方式,在幼儿的世界中,不健全的逻辑嬗变以一种诗性的逻辑,不完善的科学演绎为想像的艺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

一个无视幼儿游戏的课程不可能是真正适合幼儿的课程,在幼儿园中,也不存在与课程无关的游戏。任何游戏都有内容,任何游戏都有形式,游戏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游戏所涉及的内容是与幼儿兴趣相关联的,游戏应该与幼儿的行为相关联,游戏应该与幼儿的主动、自发相关联。

结合虞永平教授的讲座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我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这样的游戏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听我玩”!所以往

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用虞永平教授的话来说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幼儿园做的就非常好,刚开始我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提供这么多孩子自主游戏的机会,通过学习才明白。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作文八:《读饥饿游戏有感》900字

读《饥饿游戏》有感

陈敏杰

2012年,一部名为《Hungry Game》(中文为饥饿游戏)的电影震撼上映,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人们观看,票房直升至一个新的高峰,接着,2013年《Hungry GameⅡ上映,更是创下了这一年的票房新记录,在观看之际我实在是愈发惊叹于导演的构思,一心想明白导演是何人,一个偶然机会让我明白了这其实是根据一位名叫苏珊·柯林斯的美国作家小说改编而成的史诗巨作,出于对小说的敬仰和好奇,又加上同学介绍,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买下,它领我进入一条玄妙之路。

本书全套分为三册(因此由其改编的电影也有Ⅲ部),电影情节与小说内容相差无几,令人惊叹的是,第一部作品我认为比电影还要出色,特别是那传神的森林描写,让我感觉身临其境,花香满鼻,又以相当悲悯的笔法描写了主角凯特尼斯替代自己小妹妹凯特琳参加饥饿游戏时的心情,充分展示了凯匹特政府的极度黑暗,我认为还有几分恶心成分,在第一部中,主角利用她的勇气与善良的人品将其他选手打败,与自己同伴光荣获胜,但她的举动也激怒了总统,同时,八区的反抗也随着主角胜利而愈加激烈,暗示了二部中的激烈反抗情节,鼓舞了读者们心情。

三本中我最爱的是第二本《燃烧的女孩》,是呀,一个全身充满火焰的反抗力量,是多么有斗志呀,我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这种义无反顾的力量,遇到困难毫不犹豫面对解决,这里特别要提一下我的这次期中考试,我认为这次退步很大,虽没有得到准确数字,但通过此次考试充分暴露出我前段时在学习上的许多问题,考完后心情不愉快的我拿起了这本《燃烧的女孩》,故事中她也被总统逼迫的心里痛苦万分又不敢言,但她又坚强起来,因为总统的压迫让她心中怒火更加火烈,看到这里,我心中又重新乐观了,不管这次退步多少,我一定要以相同名次给它补回来!我内心急切希望能以与故事中主角同样状态来进入期末考试,一雪前耻!

这套书不仅给了我内心力量,又让我学习了写作的手法,侧面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的特点,陶冶情操也令我见知了世上黑暗的恶心与可怕,它像个魔鬼,缠住你不放,心生恐惧,引发失败,人生也是一场饥饿游戏,你时刻都要以冷静的心去对抗你内心的敌人,是输是赢,把握在自己手中,但是,记住,生命只有一条,且行且珍惜!

作文九:《小人物”的金钱游戏——读《说谎者的扑克牌》有感》5100字

“小人物”的金钱游戏——读

《说谎者的扑克牌》有感

马培 | 市场营销 | 2220112147

“小人物”的金钱游戏                             ——读《说谎者的扑克牌》有感

书名《说谎者的扑克牌》提到的游戏和我们平时在酒吧玩的猜色子游戏类似,只不过道具换成了美元,猜的是所有人美钞上面流水号中某个数字的总个数,实际上难度更高,也更看游戏者的心理素质以及直觉,是当时华尔街交易员很流行的游戏。故事就从当时所罗门CEO和公司最优秀的交易员用1000万美元玩一把“说谎者的扑克牌”的荒诞决斗开始,尽管后文不曾提到最后的结果,之后也没有对这个游戏进行深究,但以此为开头更凸显当时公司内部的各种荒诞行为。

如果说,《大而不倒》是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等“大佬”的角度来展现次贷危机全景,而《众魔在人间》则更倾向于对两房以及体制和监管者的反思。那么《说谎者的扑克牌》就记录了那些最普通的债券交易员,如何将抵押债券证券化并使其迅速发展壮大。

正如小说的主人公在入职培训中所了解到的,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发展史也是华尔街债券交易的发展史。在上世纪70年代,债券市场还很小,交易品种和赢利也很微薄,债券交易员可以说是相对边缘化的华尔街人。

事情的转折点是利率管制的放开。1979年,著名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宣布利率放开,债券的价格与利率紧密挂钩,利率放开也使得债券价格波动大幅放大,债券交易从平静无波的死水变成了热闹非凡的赌场。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交易量出现井喷,有些部门的交易量在一周内甚至增长了60倍。

传统的债券交易只是上世纪80年代债券狂热的一部分,抵押贷款的证券化真正使这场狂欢进入高潮,而这一切的起源除了政府推行的住房计划外,越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上世纪60年代,为了应对剧增的财政赤字,美元的超发导致了通胀率的大幅提升。银行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而利率放开使得储蓄银行原本紧张的现金流更为捉襟见肘。为了自救,很多银行将贷款证券化后进行出售。1981年9月30日,为了避免全行业破产的情况出现,国会通过了对储蓄贷款协会救助计划,几乎是一夜之间,全美超过1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券都等待着出售,而市场上几乎只有所罗门兄弟一个买家。原本比债券交易更为边缘化的抵押交易部一夜之间成为了公司最赚钱的部门。1982~1985年,所罗门兄弟的抵押部赚了8亿美元的利润,占全公司的40%以上。

上世纪80年代,所罗门兄弟公司是华尔街上最赚钱的公司。作为其中的一名交易员,主人公眼中的同事们贪婪、冷酷、粗鲁又急功近利。他们不关心宏观经济,也不关心抵押贷款是否能够真正被偿还,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如何赚到更多的钱。

其实,仔细翻阅本书,会发现,三分之一篇幅在讲进入所罗门公司和实习生培训的过程,三分之一侧面描述所罗门兄弟公司及抵押部兴衰史,只有三分之一是关于作者从“基克”(新手推销员)到熟手的过程,仔细讲到的只有三个产品的销售过程。其实,作者从1985年12月加入到1988年2月离开,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在投行行业,其实真的做不了多少事情,刚刚完成基础积累而已,所以,如果有些在投行行业混迹不到5年的人(尤其是在大投行当螺丝钉的),大谈对投资银行业和投资的认识的时候,大部分人其实都是粗浅不足道的,包括某些经常拿著名投行经历说事的主持人。(当然,也有时间短而认识深刻的人,勤奋和学习能力不同,毕竟有人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不可一概而论)。

作者在序里面的话对本书概况非常精确,“同所罗门公司的交易师们一起度过的日子,是我有幸在那些以其影响塑造了一个时代的事件发生时,恰好位于漩涡中心的位置”,“有些情节取材于我本人,但是整个故事并不是我自己的经验”,只是“有一种感同身受之慨”,“也许我应该做讲故事的人,而不是依旧生活在故事当中”。

Michael Lewis在文中写道:

The game has some of the feel of trading, just as jousting has some of the feel of war. The questions a Liar's Poker player asks himself are, up to a point, the same questions a bond trader asks himsel

f. Is this a smart risk? Do I feel lucky?How cunning is my opponent? Does he have any idea what he's doing, and if not, how do I exploit his ignorance? If he bids high, is he bluffing, or does he actually hold a strong hand? Is he trying to induce me to make a foolish bid, or does he actually have four of a kind himself? Each player seeks weakness, predictability, and pattern in the others and seeks to avoid it in himself. The bond traders of Goldman, Sachs, First Boston, Morgan Stanley, Merrill Lynch, and other Wall Street firms all play some version of Liar's Poker.

结合我们小人物的生活经历来看这本书,与其说游戏如同真刀真枪的交易,如同比武之战场,倒不如说现实的交易如同每一把游戏一般表变幻莫测,惊险刺激。在书里,Lewis写了他在IB的生活,有些忙碌、有些疯狂;一点荒谬,一点回报;很多勾心斗角,很多尔虞我诈。从所罗门这个80年代在Wall Street威震江湖里的“那个人”变成“每个人”,再到London的“大根子”,他用了2年不到的时间。但是,套用一句话:祭了刀,一把血债——他用正在下跌的AT&T债券吭了一个法国人,“他有家庭,刚买了房子,孩子在上学”。可是这就是Jungle Laws,也印证了商场中的一句老话: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所罗门在垃圾债券市场上失利,董事会高层斗争水深火热,公司除了股权部都在亏损的时候,没有人能够相信任何人。因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丛林,轻信的人总会亏得最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现实中的帕累托最优。所以犹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只能相信自己。

《货币战争》的开篇写了一句话:虽然没有硝烟,战争已经开始。在人人自危的时候,整个所罗门的41层终于熬成了一锅粥,三个派别不会轻易为了自己的利益妥协,都想在利益分配里多咬一口,最后就是三个和尚挑水吃的结局。想起了书一开头说几个交易师玩的游戏“Liar’s Poker”,玩的是胆识、玩的是人心、玩的是心理战。这就和桥牌是一个道理。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冒险是一个道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结合前不久美国次贷危机酿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看《说谎者的扑克牌》,其体味肯定是又一番的五味杂陈,书中看似纪实性的随便一笔,如今看来都可以成为一语中的似得箴言,颇有点先知先觉的感觉。反推过去,骇然发现了资产证券化的源头就在所罗门,而所罗门的抵押债券部成为了那个打开潘多拉之盒的始作俑者。但是金融行业的潘多拉之盒在打开的最初并没有露出狰狞之色,而是幻化出更多美好的憧憬和更多人财富的梦想。但是当天使华丽地降世的同时,天使翅膀下隐藏的撒旦也同时降生了,只是最初的时候每个人都没有看到藏在翅膀下的魔鬼。虽然谁都知道无论多么美好的事物总是呈现两面性,但是在狂欢的时候,没有人在意此时头上已经悬起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而这把剑在高悬了二十多年之后,终于显出了冷血的狰狞,戳穿了华尔街的心脏。

资产证券化的革命性在于,变革了传统上华尔街赚钱的模式。原来资金的需求者是政府和企业,个人并不是资金的需求者,而是资金的供给者。同时,华尔街经营的是负债业务,未想到其实资产业务也可以拿来变成交易。而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债券的出现,第一次将资产业务也变成了交易,同时个人这个群体也成为了华尔街资金的供给者。而一旦资产证券化成为一种业务之后,其内在孕育的放大效应就变得非常的可怕,但是又可以给华尔街带来巨额的利润。传统的银行和贷款储蓄协会可以不断将抵押住房贷款出售给华尔街然后继续放贷,个人住房贷款的需求一下子没有了银行资产规模的限制,更多的人可以拿到银行的贷款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其中就孕育了有能力购买住房者枯竭的问题,在最初的年代里,当然不会有那样的烦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肥美的嫩草吃光了之后,你就需要新的草料了,但是将有毒的杂草吃下去,没有一个新的理由和工具,市场是不会认可的,所以在新的时代里需要新的天才来进行新的创新。在最初的年代里,随着参与到市场的人越来越多,创新也是不断的日新月异。第一波士顿发明了CMO,这种将债券的持有人剥离成不同持有年限新债券,创造性的解决了抵押贷款内生的提前还款违约缺陷的内在不足,使得一个资产组合分离成持有年限从不足五年,七年到十五年,十五年到三十年等不同的模块,时间相对的确定性,使得传统上庞大的养老基金的长期投资原则得到了满足,增加了新的市场资金的流入。而其中恰恰孕育了后来导致次贷危机的CDO的出现,既然债券可以做纵向时间上的拆分,总有一天有一个产品的设计者会顿悟,也

可以按照债券的有限偿还层级进行拆分,拆分为股权级、夹层级和优级债券,也就是3A债券。这样就可以将原来那些不能够证券化的次级贷款或者ALT-A贷款,都纳入到组合池中,经过一系列的重组游戏,拆出大部分优级债券的部分,然后从容不迫的卖给那些对于风险有着严格控制的机构投资者,而那些集聚风险的权益部分,则可以推销给那些不怕死的投机者,在市场繁荣的时期,从来不缺乏这样的人。在所罗门欢快的流连在最初的浆果堆中的时候,意外地瞥见了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踪影,原来两者都是为了顺应资产证券化的浪潮下对于信用担保的制度需求下产生的。作者最初就看到了这种制度下,是将风险潜在地转移给了国家,二十年后,恰如其所言政府为了拯救摇摇欲坠的市场,不得不接管了亏损严重的两家担保机构。

当然,当年的创设者绝对也不会想到当年的一个创新会引发今天的一场灾难,因为最初的一个火种,都是在经历了后来者不断地煽风点火之后,才成为吞噬整个市场的烈焰的。在其不可逆转的成为巨大灾难之前,谁都可以挺身而出成为那个英雄般的救火队长,但是不幸的是灾难的发展有时候拒绝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只会留下若干先知式的人物在灾难之后接受痛楚的人民的膜拜。其实,最初的金融创设就孕育了不可内在的矛盾。从最初的源头上,金融市场是企业融资的场所,也就是说,是民众将继续的财富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或者间接融资渠道让渡资金的使用权给企业,让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回馈最初的投资者。但是,随着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滥觞,传统上政府应该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信条被打破了,政府也成为了市场中新的资金需求者,而且以迅猛的速度膨胀,这使得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更多了。而所罗门的创造性,将资金的需求者名单中填上了居民和家庭。其内在的不平衡性就在于当一个经济体内部的三个组成部分,居民、企业和政府都摇身一变成为了净的资金需求者的时候,谁来充当储蓄者和投资者呢?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怪异的问题,其实最初华尔街精英就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悲观,也就是美国对于日本贸易赤字的问题是不是在某一天会引发一场灾难?但是逐利性的金融银行家们,首先要做的是广泛的开展与日本人的业务,以将他们盈余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到美国的市场,购买他们新创设的债权。当然,也包括持有大量石油美元的阿拉伯人,已经伦敦的欧洲美元市场。而最新的版本是,中国这些新兴的国家也加入到了这个新的资金供应者的行列。但是这样的故事,总有一个梦碎的尽头。很高兴的是,由于中国严厉的金融管制,中国的金融系统并没有涉足到那些激进的产品中,但是也因为持有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券小小的折戟了一下,但是手中所持的美国债券在美国利率长期走低的远期预期下,中国人的日子并不会比其他人好过。而围绕中国人的故事,或许将是更久远的将来的一则故事,当然故事的版本现在还很难忖度,因为或许我们有一天搞不好还是羔羊变豺狼,成了真正的赢家,未来是不确定的,究竟鹿死谁手,还要靠我们一辈接一辈人的不断斡旋与奋斗。

作文十:《心有千千结——小有感悟又好玩的团体游戏》500字

游戏目的:

让参与者从游戏中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

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激发奋斗精神,认识到合作与奉献对整个团队的成功的促进作用。  时间:

20分钟

操作规则:用时最少的组获胜。

把人数尽量控制在10个人左右,如果人数过多,可以进行分组。每组的游戏参与者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一定要记住,你左手拉的是谁的右手,右手拉的是谁的左手,不能记错”

2、记住后,闭眼(轻柔的音乐响起),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个同学,还是左手牵原来那个同学的右手,右手牵右边同学的左手。

3、当手牵住后,在不能松手的前提下,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圆圈。

4、为了提高难度,可以把之前分组的游戏参与者整合到一个组来,让更多人围成一个更大的圈,并将之打开。

注:

当遇到难以解开的结时,主持人要鼓励小组成员不要放弃,一定可以解开结的!前提是不能松手

相关讨论:

1.生活中是不是会碰到很多结,举个例子?有没有心结?

2.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开这个结的?有什么体验?

3.这个游戏可以体现什么,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