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外语考试 > 英语学习 > 【《网络的危害》800字】网络危害的例子90字

【《网络的危害》800字】网络危害的例子90字

时间:2019-10-01 09:20:10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网络的危害》800字

网络的危害

兴仁六中七年级(7)班:田有顺   指导老师:李杰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的用途越来越广,功能越来越多,大部分人渐渐地成为了电脑族的新成员,开始迷上网络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各种各样的可虚拟的游戏中。

不可否认,网络这把“双刃剑”,虽然给了我们更好的学习途径,但同时带给我们的危害也是不可小视的。根据相关调查表明,上网的人有80%是打游戏,15%左右的是交友聊天,然而用于学习的极少。

网络可以使我们了解到许多我们不知晓的事物,奇观以及其他一些丰富的信息,这些丰富的信息,虽然能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头脑更加灵活,但是这些丰富的信息及图片,大多数学生都是“多看,少想”,这样会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下降。

网络的危害是多面性的,沉迷网络会降低我们的能力,影响我们的前途,在时间上占据我们大部分的时间,甚至有人连吃饭都没有时间去吃,也宁愿哦着肚子打游戏、聊天。如果长时间一直这样下去额,不仅会对精神上有损害,还会对身体健康课我们的能力及视力造成极大的危害,久而久之的还会变成沉默寡语,易暴易躁的性格。网络还会摧残人们的身心,最终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让家长、学校感到无可奈何。

有着网瘾的孩子,还会被网络吞噬自己的亲情和道德,使人从守法的公民变为整天上网的坏公民,不久前,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些为了上网而走上犯罪的歧途。有一次,有个孩子在家里偷了几百元钱,在网吧待了几个星期。还有某个城市有个高中学生,因为长时间待在网吧玩暴力打斗游戏,最终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再加上疲劳过度,从而猝死。在某地的网吧里一位青少年因为没有钱上网,从而把路人抢了,在逃跑的途中被一辆疾驰而过的车闯到,顿时倒在血泊之中。

以上的每一条事例,都再一次严肃的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沉迷网络,尽量利用网络去查找一些关于学习的资料,或者查找一些歌曲来欣赏,从而使自己放松,减轻压力,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我们还可以去户外爬山,亲近大自然,让我们远离网吧的污浊环境吧!

作文二:《网络的危害》400字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没有几个人不被电脑所‘迫害’,教师们整天不是网络聊天就是网上瞎逛,他们往往缺少读书和深思。”

其一,上网乱心,读书静心。

其二,上网伤身,读书养生。

其三,上网不利思考,读书有利思考。

打开几个网页,关掉,一天过去了。打开无数个网页,关掉,一辈子过去了。15年来,我把一生中宝贵的光阴都花在了互联网上。我现在要走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了:若非必要,以后一定少上网。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懒洋洋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作家熊培云

早上起不了床,网上下不了线。——许多人的梦想和计划受挫,是由这两个小问题导致的。

俞敏洪说:我是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电脑或手机进行工作或者信息交流的人,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因为总会被不断进入的email和短信打断,因此心情变得琐碎而烦恼,第二是没有办法进行深度思考。后来我发现如果每天有2到3个小时切断所有的联系,可以让心情变得平和平静。

作文三:《网络的危害》3600字

世界各地的吸毒人群中,青少年占有很大的比例。个别地区甚至高达80%!更令人担忧的是,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某些地区,在校中小学生的吸毒者比例亦越来越高。

青少年吸毒危害更大,对社会的危害更久远。青少年吸毒,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吸毒,不但对其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社会的危害也是难以估计的。青少年学生吸毒,就等于若干年后“社会吸毒”;并且,由于青少年大都没有固定的收入,小学生更是正值求学阶段而没有经济来源,一旦吸毒成瘾,随之而来的就是偷、抢、拐、骗甚至卖淫等犯罪活动的出现。以贩养吸、拉人下水、结伙犯罪更是屡见不鲜。

对家庭的危害更惨重。青少年学生吸毒,还会给父母和家庭蒙上浓重的阴影,带来极大的不幸。吸毒在中国是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只能在阴暗角落里偷偷摸摸地进行。孩子坠入吸毒深渊,父母也随之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经济上不堪巨额的耗费,并为亲朋好友、同事邻里所讽刺、嘲笑。父母一般都对子女寄予厚望,但自己的孩子即将成人甚至还没有成人,或刚刚步入社会,就吸毒成瘾,父母在心理上的负担就万分沉重。因为自己的孩子成了吸毒者,多少父母在几天内就愁白了头发,多少父母悲愤莫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好下一代,是历史赋予人类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彻底禁绝青少年学生吸毒,已成了人类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课题。

对于个人来说,预防吸毒是整个问题的关键。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必须积极地接受不吸毒的预防教育,成为永远不吸毒、不吸烟、不酗酒、身心健康的新的一代。

烟中的有害物质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一、致癌作用

吸烟致癌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

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可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进一步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吸烟者喉癌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十几倍。膀胱癌发病率增加3倍,这可能与烟雾中的β-萘胺有关。此外,吸烟与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还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使其子代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

二、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 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认的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血脂变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异常起着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血清HDL-C降低,胆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组织缺氧,造成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粘滞度增高。此外,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PGI2生成减少,血栓素A2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这些都可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由

于心肌缺氧,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室颤动阈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烟者更易发生心律不齐,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高。

据报告,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中风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此外,吸烟者易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和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吸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最终导致肺原性心脏病。

三、对呼吸道的影响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在狗实验中,接触大量的烟尘可引起肺气肿性改变。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者下呼吸道巨噬细胞(AM)、嗜中性粒细胞(PMN)和弹性蛋白酶较非吸烟者明显增多,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烟粒及有害气体的刺激,下呼吸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激活,活化的AM除能释放弹性蛋白酶外,同时又释放PMN趋化因子,使PMN从毛细血管移动到肺。激活的AM还释放巨噬细胞生长因子,吸引成纤维细胞;以及PMN释放大量的毒性氧自由基和包括弹性硬蛋白酶、胶原酶在内的蛋白水解酶,作用于肺的弹性蛋白、多粘蛋白、基底膜和胶原纤维,从而导致肺泡壁间隔的破坏和间质纤维化。据报导,1986年美国患COPD者近1300万人,1991年死亡9万多人,吸烟是其主要病因。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COPD易致自发性气胸。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

四、对消化道的影响

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使胆汁易于返流,从而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溃疡发生,并使原有溃疡延迟愈合。此外,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

五、其他

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以及更年期提前。孕妇吸烟易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体重。其他如早产、死产、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等均可能与吸烟有关。妊娠

期吸烟可增加胎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以上这些危害是由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胎儿血液,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缺氧;同时尼古丁又使血管收缩,减少了胎儿的血供及营养供应,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女性90%的肺癌、75%的COPD和25%的冠心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妇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烟妇女高25%。已经证明,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数量减少,形态异常和活力下降,以致受孕机会减少。吸烟还可造成睾丸功能的损伤、男子性功能减退和性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症。吸烟可引起烟草性弱视,老年人吸烟可引起黄斑变性,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促使局部缺氧所致。最近,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强烈噪声中吸烟,会造成永久性听力衰退,甚至耳聋。

六、被动吸烟

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为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学者分析了5000多名孕妇后发现,当丈夫每天吸烟10支以上时,其胎儿产前死亡率增加65%;吸烟越多,死亡率越高。吸烟家庭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

作文四:《网络的危害》7000字

关于农村中学生迷恋网络现象的思考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常识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主要学科,要从小学抓起,认认真真地教学生 掌握信息技术,这是无可争议的,但信息技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农村尤其如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离我们农家孩子越来越近。但农民外出打工者居多,孩子常常是自己当家或由爷爷奶奶监护。本来自制能力就差的中小学生,在没有父母监护,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的情况下,他们当然把目光盯在了网吧。这样一方面有在学校掌握的那点信息技术,另一方面有唯利是图的网吧老板的引诱,加之爷爷奶奶腻爱有加,严管不足,难免使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以信息技术为起点,以网吧为“沃 土”,从这里走上了人生的另一条路。

首先,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身心健康。青少年时代正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还有的学生把生活费都花在网络上,致使生活上有一餐没一餐,健康状况显然难 以保证。

另外,网络传播的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听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思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作、分析综合、评论欣赏等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

习的学生差一些。 其次,影响学生间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这固然是其他交流方式所不及的优点,且极具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当他们从虚拟世界返回现实生活时就会感到孤独,感到不再适应,不愿再与同学交往。这就是心理学家心理学家所说的“自闭”,因为网络世界的“自由度”使他有种错觉,似乎可以不再关心 现实生活的冷暖、得失。

最后,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趋向。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本是闭塞的,大量的网络信息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课余生活。然而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构成较完整的体系,此时大量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使他们逐渐认同西方民族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另外,

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据调查显示,上网中学生当中,有近八成访问过色情网站。另据《华商时报》报道,我国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到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 站,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信息技术课,我们到底应 该怎么办?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加强心理指导,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业重负下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 等。

二是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

地抵制诱惑。

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是要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再次是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的培养则弥补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四是加强对中学生德育教育,尤其网络道德教育,增强中学生的防范能力和辨别能力。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了“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这些规范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数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当前,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 堆后再回头来矫正。

五是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可通过技术、行政、

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 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六是组织协会、小组共同讨论。学生自己或由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协会,把学校的资源充分利用。组织学生在学校上网,学校对一些不好的网站进行屏蔽,这样学生在学校上网不要钱,而且同时可以学到 很多东西。

最后,加快教育网络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中小学教育网络也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出来。但是提供的内容明显缺乏对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且趣味性、信息量等却远不及互联网。所以一方面,对尚未建立教育网络的地方,我们要加快建设步伐。另一方面,有必要对已建的教育网络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使之成为中学生喜爱的网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对中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下一代。但千万不要因为害怕网络的负面影响,把洗澡 水和孩子一块倒出去。

关于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调查与反思 网络成瘾是一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人们一般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因过度沉溺网络而造成的网络成瘾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以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尤为引人注目。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了部分中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变异,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本身所固有的诱惑、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特点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只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必要条件,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人格特点及部分青少年所固有的心理障碍才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充分条件。

一、对我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网络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在我校,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有多少?历时六周,对300例在校学生进行座谈会调查,使用网络成瘾自评等心理测评量表,从刚刚完成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学生网络使用的一些状况。

课题名称:《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和相关因素分析》 调查时间: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15日

调查对象:里则一中的300名学生

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座谈会调查

调查工具:

1、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上网次数、上网时间、上网浏览内容、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项目;

2、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3、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焦虑六个因子;

4、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5、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6、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7、领悟支持评定量表,包括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两个因子。 调查结果:其中男性150例,女性150例,平均年龄16.27岁。289例有效被调查者中,发现网络成瘾者7例(4男生,3女生),发生率为1.56%,网络成瘾倾向者72例,发生率为16.04%。

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发生率为1.56%,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67%,女生发生率为15.41%,两者无显著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的中学生中网络成瘾只有7例,发生率为

1.56%,与国内外有关报道的差距较大。其原因可能与取样方法及测试人群有关。国内大多数研究者采用了网上调查方法,框定的是网上的特殊人群,这容易导致受测试人群缺乏代表性,往往夸大了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本文的调查采用了实名调查,克服了一些夸大成瘾的倾向性,但是也造成一部分学生掩饰自己网络依赖的倾向性及严重程度。

另外,九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5%;八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4.60%;七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8.86%。三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九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最高。

二、对中学生迷恋网络因素的反思及个案分析

调查显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和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消极人格特质、社交孤独、对学校环境压力的适应承受能力及不良父母教养方式等五大因素有关。

因素一,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愈强。调查表明,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对学业的成就感降低,而对消极情绪的体验增加。幸福感的降低,使他们更加逃避社会,增加孤独和抑郁。

【案例1】缺少亲情关怀  迷恋网上游戏

我校八年级学生,男,17岁。他小学时就开始迷恋网络游戏,刚开始还能克制,只在晚上或者中午休息时借机出去上网。但自上初中以来,迷恋游戏程度越来越深,常请假外出上网,周末通常也在网吧度过。该生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没钱上网时,他就向爷爷奶奶以买学习用书之名骗钱。近一年来,该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困难,脑海里经常浮现网络游戏的场面,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同时,出现了头昏、失眠、记忆力下降、焦虑抑郁、孤僻等症状。

因素二,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多具有消极人格特质。

调查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通常稳定性差,没有恒心,不能严于律己,缺乏自信,缺乏宏大的目标和理想,责任感不强,成就感缺乏,意志力较弱,克制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还表现出敏感、多疑、沮丧悲观、易紧张等人格特质。正是因为自律性低等特性,使得网络成瘾者不能自拔。

【案例2】迷恋玄幻小说  争当新新人类

我校九年级学生,女,16岁。迷恋上网看玄幻小说2年,学习成绩下降。该女生个性腼腆,说话细声细气,不爱好团体活动,从小喜欢看科幻小说,是典型的《哈利波特》迷,只要有新版书籍发行,肯定要在第一时间买上一本,并要观看相关影片。但自初中以来,该女生又迷上了玄幻小说和魔幻小说。说起《小兵新传》、《幻城》、《魔戒》等著名玄幻小说,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视为新时尚。自称新新人类,讥笑大人不知道 “玄幻小说”、“奇幻小说”等现今流行的新名词。一说到学习,则紧皱眉头,一脸的无奈。

因素三,有网络成瘾倾向中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社交孤独感。 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于是,部分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人际和

亲情的缺失。而网上聊天或玩游戏又反过来使他在现实生活中更感到孤独,更远离人群。

因素四,网络成瘾倾向者对学校及学习的适应能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差。

调查显示,初一、初三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学生学习竞争激烈,初一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习压力较大,功课负担过重,以及生活过于单调等因素有关。部分学生面对压力产生失落感,因此借助网络来寻找社会隶属感,缓解压力,寻找自我实现的感觉,最终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案例3】不适应新环境  迷恋网上聊天

我校初一年级学生,男,13岁。该生个性内向,因自觉长相难看,常感到自卑、低人一等。对今年刚开始的初中生活和新的教学方式不适应,常觉得与同学缺乏共同语言,没有知心伙伴。为此,感到非常孤独而到网上交友聊天,结果体验到了网上聊天的乐趣而不能自拔。问及网上交友聊天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友有何不同时,该生说在网上聊天没有压力,不用担心自己说错话,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不用担心自己的说话是否得体,别人会不会笑话。

因素五 ,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倾向于过分干涉、惩罚严厉。

我国父母往往不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作为他们的附属品,从而对子女有更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行为。同时,我国父母更注重

用严厉的管教,培养孩子顺从、孝敬等品德,更倾向于按父母的意志去培养子女。调查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父母培养方式差异较为显著,网络成瘾倾向者的父母对他们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否定多于赞赏,使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和尊重,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难或挫折时,又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就可能转向网络寻求支持。

【案例4】初二女生与网友离家出走

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女,16岁。该女生自青春期以来,表现叛逆,与双亲关系紧张。自称不喜欢学习,想参加工作,自谋生计。为了打发时间,常留恋网吧,在网上寻觅良友。不久,结识了一位男网友,两人相约厮守一生。为了达到约会的目的,常在周末隐瞒父母,借口到同学家玩而与男友约会。曾经不辞而别,与网友外出长达一月多时间。问及与网友约会之事,该女生并不否认,称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被爱的感觉。

从以上因素分析,以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人格特质为主,说明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消极人格特质是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内部原因。他们大多具有缺乏竞争意识,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自律性差,缺乏恒心,情绪不稳定,不服从社会规范,在实际生活中成就感较低,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制力低下等特点。

调查显示,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水平较其他生活领域满意度低,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意可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后果,包括学业成绩不良、退学等。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学校改革主要关注的是学业

目标和结果,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值得学校进行思考。培养青少年快乐、幸福的心态,提高其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无疑会对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帮助中学生走出网络困境的对策

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以上调查提示我们,要充分重视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积极推行干预措施,防止网络成瘾的发生。

防止网络成瘾,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了解长期沉迷于网络会出现生物钟紊乱、失眠、颈椎病及焦虑抑郁等情况,对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造成较大的危害。

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了解和分析其个性特征、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健全人格,特别要增强自律性,增强情绪的稳定性。

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应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网络成瘾程度较深者,往往会伴随一些心理问题,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甚至有部分成瘾者可能存在更为严重的精

神问题,如冲动控制障碍、抑郁症等情况。所有这些,都需要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心理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紧密相关,不少家长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等了解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以至孩子迷恋虚拟世界寻找感情寄托。家长除关心物质生活外,应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情感体验,少一些说教。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中学生摆脱网络困惑。

作文五:《网络的危害》500字

网络的危害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通过网络来查找资料、看新闻。又方便,又快捷,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同学们,你么有没有想过,网络的危害呢?先听我来给你们说个例子吧。

有个学生,17岁,曾经是某城市重点中学高材生,先后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竞赛大奖。2000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名牌大学,成为令人羡慕的骄子。然而,入大学后因想家感到精神空虚,为了充实课外生活,开始涉足网络游戏。他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网上对手,对游戏级别的追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沉迷于网络之后,他经常在网吧玩通宵,上课没精神,旷课次数越来越多。他将父母给的零花钱几乎全部用于上网,零花钱不够,就挪用生活费,最后还不够,开始赊帐,撒谎向父母要钱。结果期末考试四门不及格,被学校劝退。他被训斥责备后曾表示坚决纠正错误,但是此时他已经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不能上网即坐立不安。几天后,不辞而别,又回到网吧,连续10天吃住在网吧。被家长找到后,发现他面黄肌瘦、衣着不整,还欠了一屁股债,故被强行送到医院。刘某被带到医院后,精神萎靡,面带抑郁,焦虑不安,知道这么做自毁前程,辜负了父母一片期望,却控制不住上网的冲动,满脑子是游戏内容,睡眠困难。经1个月的住院隔离脱瘾、药物以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痊愈出院。

同学们,让我们告别网络危害,走向成功之路吧!

谢谢大家!

作文六:《网络的危害》600字

网络的危害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网络的危害极大,能使这些同学们乱成一糟,下面,我就给你们纷纷道来一件事例吧!请洗耳恭听。

有一次,我在学校扫完地,目睹如今已是黄昏之后了,太阳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该走回家了。但是,正当我走在“老公园”的时候,突然一声惨叫把我惊了一下,那气势排山倒海、非同小可。我走进一瞧,呆若木鸡,这一幕真令人胆颤心惊,几个小学生正被几个中学生团团包围,中学生那凶神恶煞的目光使他们惊慌失措、叫苦不跌。其中一个中学生伸出那双肮脏的手伸向那几个小学生,偈是要钱。果不其然,那几个小学生摇摇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我们没有钱”。他们吐露了真相。水落石出、真相大白,那几个中学生的脸呈现出懊丧而又愤怒的表情,便提手对那几个小学生进行暴打,他们疾恶如仇,暴跳如雷地把那个几个小学生打得眼冒金花、鼻青脸肿、七零八落。便马上畏罪潜逃,不见了踪影。

后来我得知,原来,那几个中学生是刚从网吧出来,没有钱了,正好见到几个小学生正吃着汉堡包、鸡腿等等。于是,他们就起了贪欲,想要去抢??这真是冤家路窄呀!

网络,网络,其实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许多中学生父母不让他们上网,就偷偷摸摸地跑去网吧玩电脑,天长日久,体内的贪念日积月累,就会在大街上烧杀抢掠、违所欲为。有的玩了电脑而经常玩很久的,就会视力下降,智力下滑,有时还会铤而走险,走向无底深渊。我利用国庆节这几天时间,调查了大竹一些学校的近视人员:

幸福街小学:约三百九十四人。

自由街小学:约一百三十四人。

胜利街小学:约二百一十一人。

所以,我们现在要远离网吧,要让我们这个国家得到永世安宁,不要让这些恐怖行为覆盖我们的花样年华!

谢谢!

作文七:《网络的危害》3800字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网络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由于网络的普及,青少年在获得有益信息的同时也接触大量不良信息。据调查,青少年在接触网络时90%选择的是网络游戏、聊天室、交友天地、影视娱乐、占卜星座、成人保健等网站。由于青少年自身控制力不足,往往把网络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上网聊天、游戏上,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不说,还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虚拟性易引发青少年网络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网络世界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网络中到处都是新鲜事物。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上网成瘾患上“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目前国际上把上网成瘾称作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主要表现是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正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虽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仍在继续。研究表明上网人群中有IAD症状的比例约为6%,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是高达14%。 1500万,这是目前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的数量,按这数字计算,在他们当中,有240万孩子沉迷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

案例:央视国际[今日说法]:他为什么离去(2005年4月10日)

13岁的张小艺是天津市某重点中学初二学生,因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于2004年12月27日早晨7∶00多钟,从自家所住的天津塘沽区悦海花园的24楼跳楼自杀。警方从他身上发现了四份遗书,每一份遗书的落款都是“张小艺绝笔”,在四页遗书中竟找不到一句跟父母道别的话,而是充满陌生的名字和奇怪的言语:我崇拜的是S.H.E、守望者,他们让我享受到了一种快乐的感觉。我有三个知心朋友,尤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 原来小艺在遗书里提到的崇拜者和知心朋友,全是游戏《魔兽争霸》中的人物。这个游戏是他生前最喜欢的电脑游戏。小艺在遗书里面提到的守望者就是这个游戏里面的一个英雄,是他最崇拜的人物。小艺根据《魔兽争霸》的情节自己编写了一部小说,名字就叫《守望者传》,在小说中小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拥有着强大的力量。而这个虚拟世界中的英雄,在现实世界里成绩下滑遭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想远离网吧又很难控制自己。显然,虚拟世界中的英雄在现实世界里却要背负十分沉重的精神负担。最终走上绝路。

2、引发青少年人际关系障碍患上网络孤独症

网络孤独症是指依赖网络进行人际交流,淡化了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交往,以至于与家人、朋友疏远,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

年仅14岁小泉从2002年开始就迷恋上网,平时就泡在网吧里,整天痴迷于《传奇》、《星际》等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泉渐渐不愿上学,也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甚至还向父亲提出“请家教”的要求以逃避学校的集体生活。此后,小泉就不大愿意与人交流,甚至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时显得十分暴躁,小泉本来就沉默寡言,现在成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其性格更加孤僻,“有时一天都难说上一句话。

二、沉溺于网络游戏,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青少年喜欢的游戏类型依次为:角色扮演类、第一人称射击类、冒险类、赛车类、智力类,他们经常玩的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这些游戏告诉青少年的却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和勾心斗角,这些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案例1:网络游戏本来是虚拟的,但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的学生小亮却当真,将其游戏中所谓的“对手”马某当场打死。这是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镇超易网吧门前的一桩血案。2005年3月19日晚,达拉特旗第一中学高中生马某来到超易网吧上网,他进入了“反恐精英”网络游戏后,多次将对手击败。当时,小亮也在该网吧玩“反恐精英”游戏,但他几次都被对手击败。正当他懊恼无处发火时,猛然抬头发现“对手”就与他在同一网吧内。他不禁恼羞成怒,立刻出去叫了两个朋友想教训马某一下,没想到由于三人出手太重,令马某当场死亡。

案例2:一言不和,16岁少年网吧举刀杀人。

2003年3月11日晚上8点多钟,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相约”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里,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

三、 因为缺少玩游戏的资金而引发的违法犯罪事件。

由于目前的网络游戏大多是收费游戏,网络游戏的内容不外乎练级和买装备,然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上网费也在不断增高。而且,玩游戏所需的游戏卡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充值。而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当他们无法承受负担时,他们便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其中包括暴力抢劫、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单在我国,就有不少因为缺少玩游戏的资金而引发的违法事件。下面的一些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2002年5月4日,重庆市渝中区一位14岁的少年为了筹钱上网吧打游戏,伙同两名同伴用砖头砸伤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抢走了她身上仅有的38.2元钱。     2002年5月27日,江苏武进横林镇一16岁的中学生施某,为筹网资卖(押)掉家中6辆自行车后遭到母亲数落,便找来菜刀朝母亲头上连砍7刀。

2002年6月15日,北京一职业高中17岁学生孙某,向奶奶索要上网费遭拒后持菜刀将老人杀死,随后将家中的冰箱、彩电卖掉,换取200元现金。     2004年2月10日8时,长春市二道区转向机厂家属宿舍暖气管子底下一男孩被人打死。犯罪嫌疑人丁某和张某被抓获后供认,死者为13岁的王某,他们和被害男孩同为某中学的流失生,有钱了就聚集在一起上网,没钱了便合伙去偷废铁。9日晚,为讨要前几天被王某独吞的几人共同偷废铁卖的15元钱,丁某、张某与15岁的韩某、16岁的康某4人,从网吧将王某拽出对其殴打,后又拖至转向机厂家属宿舍暖气管子底下,不顾王某的苦苦哀求,用水泥块和砖头将其砸死。

我市安乐镇某村20名年龄在案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3年内作案16起,抢劫财物价值共计1万元,这个团伙中,只有3个人在作案时超过18岁,作案时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还有两对是亲兄弟。他们作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有更多的钱上网。

四、“网络迷信”对青少年危害不容忽视

网络迷信和现实生活中的迷信一样可以腐蚀人的思想,消磨人的意志,扼杀人的理想,甚至左右人的行为,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消极的人生观。网络迷信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对思想还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极具诱惑性,容易入侵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案例:暑假以来,市民林女士常常听到读小学的女儿说出充满迷信色彩的话来:我的幸运石是绿松石,所以我一定要多带绿松石饰品。”“星座运程说我今天不适合红色,所以这件衣服不能穿。”“我以后要嫁给一个天秤座或者狮子座的男人,这样我的婚姻才能幸福。”,起初十来岁的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时,林女士大吃一惊,以为女儿放暑假待在家里“憋坏了脑子”。一番“调查”后林女士终于弄明白,原来女儿放暑假后在家天天上网,这些迷信的信息全部是从网上获取的。这些迷信内容极具蛊惑性,就是大人们看了都有可能受其影响,何况是涉世不深的孩子

五、暴力色情网站对未成年人成长危害巨大

淫秽色情网站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成为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大敌。因其是视觉形象,它的杀伤力,要比一本黄色书刊的危害大千万倍,它正在成千上万地吞噬着青少年的心灵

案例:15岁少年看黄网中毒 8次抢劫强奸单身女性。李某是一个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孩子,与在京做小买卖的姐姐、姐夫生活。姐姐、姐夫对他的管教并不严,闲暇时,浏览一些黄色网站。后来,李某就模仿着淫秽暴力网站里的黑社会人物,买来黑色塑料仿真手枪,准备几根尼龙绳和一个黑色头套,开始实施抢劫。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他持假枪威胁深夜回家的单身女性,连续作案8次,其中涉嫌抢劫7次,涉嫌强奸1次。在抢劫的同时,还经常对被害人进行强制猥亵等行为

六、网络聊天诱使青少年离家出走成为受害者

网络聊天就是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所谓网友闲聊,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极易受不健康话题的影响,引发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也易受居心叵测人的诱惑。从虚拟世界的谈情说爱发展成与异性约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学生,网络聊天对她们更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女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聊天而发展到与网友约会从而导致身心受到伤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不久前发生的两个14岁小女孩因网上聊天进而发展到为寻找网友离家出走,结果被网友骗至广州卖淫的事例,更是让家长们心惊胆战。

作文八:《网络的危害》1200字

一对眼睛有所伤害,二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毕竟我们小学生自制能力和分辨能力并不强。因为迷恋网络而逃学、旷课的已不在少数。最重要的是:上网有害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还有什么比保护心灵的窗户更重要的呢?上网使我们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自从有了网络,我们每天都对着冷冰冰的显示器与鼠标,毫无趣味可言。这样做,不仅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而且长时间地坐在电脑面前接受过多的辐射,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我们尤其不利。上网玩游戏对小学生也不利。玩网络游戏,可使人沉迷其中,浪费时间,花费金钱,荒废学业,虚度光阴……现在,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几天几夜不回家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游戏玩到凌晨也不是罕见的事。上网容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人有千面,网上也有许多不三不四的人。正因为网络的虚拟,才使得我们交友容易被迷惑。长期与这种人打交道,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沾染上坏习气。据调查,在3000多万的中国网民中,青少年网民就达600万。据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64%的中小学生有上网经历。南阳市15岁少女任某,在网上聊天时,结识了一位本省淅川县的网友。2001年9月18日,任某只身来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淅川县与网友见面。可是来到淅川县城后,网友却不知去向。一天后,任某所带的钱全部花完。第二天,任某又钻到网吧里,在网上寻找网友。一整天过去了,网友仍未露面。深夜时分,无钱付上网费的任某只好继续呆在网吧。“危难”之际,也在该网吧上网的17岁男孩金某,“仗义”行侠,替任某付清了上网费,并请任某吃饭,然后把任某带到郊外欲行不轨,幸亏被人发现。案发后金某被淅川县法院以强奸未遂罪判刑。这是青少年沉溺于上网的一个极端事例。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脏血管科徐主任认为,长期沉迷刺激性的电脑网络游戏,使人的大脑高度紧张,时间一长,很可能导致“超限抑制”现象,使其以外的“兴奋灶”减弱,人会对周围事情淡漠甚至麻木,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表现为易出汗、急躁、粗暴、激动。眼科专家也提醒说,在长时间上网者中,60%以上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视线模糊,眼睛干燥或充血,畏光、酸胀、眼压升高、头痛,甚至眼睛丧失聚光力,严重者会导致视网膜脱落。200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许多年轻人选择在网吧过年,结果因上网过度,造成眼睛疲劳或不适就诊的人数激增。

网络世界对孩子人的强烈诱惑力与网络世界的良莠不齐确实给孩子们的教育带来了较大困难,况且,家长们为了能好好地生存,要应付方

方面面的事情,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教育孩子。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他们能顺利地跨过网络这个“坎儿”,家长就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尝试着“驾双”孩子们所需的网络走向,在孩子身上多倾注心血。

其一,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小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随心所欲"地上网玩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

作文九:《沉迷网络的危害》500字

1 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部分学生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网上交往,渐渐地疏远了同学、老师、朋友和亲人,社交面变窄,人际关系冷漠,与真实的人际关系隔绝。虚拟交往,也造成对现实生活中朋友的疏远,使大学生人际关系疏淡、交往能力下降,个人又易产生焦虑、孤僻、压抑、冷淡等心理障碍。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依赖和人际困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且人际关系困扰严重的人群网络依赖行为越严重。

2危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长期的上网,使得一些学生作息时间混乱,不按时吃饭,睡眠时间大大减少,导致精神萎靡、身体素质下降。不分白天黑夜地上网,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身体;同时运动减少,也使这些大学生失去了年轻人的活力。网络游戏对大学生造成身体危害,重复、机械的运动和长时间的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全身不适,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为多见的关节无菌性炎症,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1.4 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青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沉迷于网络的学生通常对生活和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人生目标,对亲情淡漠;而且,网络成瘾还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的改变,使他们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研究发现,网络依赖性越强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导致人格异化。

作文十:《网络游戏的危害》1000字

网络游戏的危害

(作者:河南省唐河县  刘军义)

网络游戏是网络上最垃圾的东西,它给一些自制力差的人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对青少年尤其是学生危害更大!

一、网络游戏耗费痴迷者大量的宝贵时间。凡迷上网络游戏的人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坐在电脑旁玩游戏,严重占用了学习和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时间;有些人还会在离开电脑后回味、幻想、牵挂,则更是影响正常生活!

二、网络游戏大量消耗痴迷者的精力。有人说网络游戏如毒品,此言不虚。在网络游戏上投入大量精力的人,对做其它事就没有精力了,整日恍恍惚惚、精神不振,与一个毒瘾发作的人没啥区别!对一个在电脑旁一坐就是几个、十几个钟头的人,咋能不疲劳呢?

三、网络游戏会湮灭迷恋者对有意义之事产生兴趣。在一定时间里,人的最浓厚兴趣往往是有专一性的:过于对网络游戏感兴趣,就很难激发他对学习等其它事感兴趣。

四、网络游戏误导人的审美情趣。绝大多游戏场景角色等设计形象极为夸张怪异,一个人沉迷于此,就会把这些荒诞形象作为美的标准,分不清美丑。现在学生很多喜欢怪异图像就是例证。

五、网络游戏混淆是非善恶。色情凶杀游戏以杀戮的残酷手段作为能否过关的评判标准,以强为尊,擅杀方赢,这些错误的东西可使某些青少年不分是非善恶,形成变态性格,给社会带来危害。

六、网络游戏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大的空虚与无聊。沉迷游戏中的

人,在游戏状态时,一帆风顺、唯我独尊、风光无限!回到现实,马上会有百无聊赖之感,更大的空虚无聊马上袭来。

七、网络游戏把青少年带入了严重的无知境地。网络游戏内容纯属虚构、荒诞不经,沉迷其中的青少年,除了消耗时光、虚度岁月外,不会有任何收获!大量时间的耗费,会使他们更加落后,除了游戏,变得一无所知!

八、网络游戏会使青少年变得冷漠无情。

九、网络游戏会使青少年变得浮躁空虚、不务正业。

十、网络游戏会引导青少年走上犯罪之路。网络游戏的血腥暴力、荒诞色情等会使青少年变得没有良心、漠视生命,无一技之长又成了他们走犯罪之路的助推剂,走这样的路似乎成了必然。

十一、网络游戏给学生带来众多的垃圾文化,干扰者学生的学习生活。

十二、网络游戏破坏着学生的消费观,进而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 ......

网络游戏是网络上的毒瘤,是一种顽固的狗皮癣!它带走了迷恋者的时间、知识、健康、品质、意志、亲情等,而送给青少年的却是无知、无聊、空虚、无能等!游戏之毒,危害甚巨!但愿痴迷者能迷途知返,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正常人!

——作于2014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