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 《孔子的人格魅力》1700字|论孔子的人格魅力

《孔子的人格魅力》1700字|论孔子的人格魅力

时间:2019-09-08 09:20:24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孔子的人格魅力》1700字

孔子的人格魅力

孔子的人格,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楷模,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点。

一,     忌恶如仇,正直无私。季氏是鲁国的大夫,国君的小弟弟,和他的两个哥哥操纵着鲁国的政权,犯上作乱,他八佾舞于庭,孔子知道后很生气,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表示了极大的愤怒。季氏要攻打颛臾,孔子表示了极大的不满,批评了参与其事的冉有和子路,并要求他们立即制止侵略行动。季氏已经富比公室,冉求为他理财,孔子知道后,对他的学生说:“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不以冉求是他得意的学生而有所偏袒。

诲人不倦,因人而异。向孔子请教孝道的有四人,孔子的回答有四种。对孟懿子说:“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因为孟懿子对父母没有礼节,孔子进一步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要求他对父母生前死后都要负责任。孟武伯问孝道,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经常生病,父母时常为他担忧

一,     ,他只要养好身体,不让父母担忧就做到了孝。子游问孝道,孔子则说:“今只为孝,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衣食不缺,所以孔子要他尊敬父母。不能只满足于衣食之饱。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要他活颜悦色的对待父母。对父母说话不要粗暴。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指出不同的孝养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孔子因人施教的结果,今天的老师仍可借鉴。

二,     学而不厌,至老弥坚。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把学习知识并经常巩固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加以宣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从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一生孜孜不倦,到七十就能做到“从心所欲”。学习的方法,他也总结出一条经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读书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效果才好。他的“温故而知新”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对于不懂的事情,孔子总是虚心向人请教,“子入太庙,每事问。”所以祭祀的事情他是很清楚的。“朝闻道,夕死可以。”早晨学习到新的知识,晚上死了也不后悔。这是什麽样的精神,是一心于学,至死不渝,坚定不移,多么可贵,多么令人敬仰,所以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崇敬。孔子还特别注意向周围的人学习,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还说只要博学文献就不会叛经离道。“学而不厌”是他常常告诫学生的名言。他还说只要天“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对知识的渴求是多么迫切啊!

孔子的伟大不是一篇小文能慨括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否定孔子,但都没有结果,这正如自贡所说:“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一,     和蔼慈祥,谦恭礼让。孔子在卫国时去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觉得先生去见一个品行不好的人是不应该的。孔子没有因为子路的不恭而加以训斥,反而说:我不是葫芦只是给人看的,如果有异心,上天惩罚我。樊迟问稼穑事,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退出后,他说:他真是个干粗活的人啊。在当时农民是很苦的,生活也很差。孔子为学生考虑,是要他们挤入上等社会,如果要当农民,还要到他这里干什麽。他后来还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耕既然挨饿,还学它干什麽,禄在学中,就要努力地去学。摆脱贫困是人人的愿望,求学的目的也在此,孔子反对樊迟学稼穑就不难理解了。

孔子还经常和学生谈心,师生无所不谈,很是融洽。一次和学生谈理想,子路说他有车马

衣裘愿和朋友共用;颜回说他不愿夸奖自己的优点

,也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子路请老师談自己的理想,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一次,孔子和学生谈志愿,子路说他能在三年治理好一个千乘之国;冉求说他能在三年把一小国治理得百姓富足;公西华说他能做一个小司仪;曽晰说他愿意在春天邀五六个朋友愉快的春游。孔子听后说:“我很赞同你的想法。”这里没有师道尊严,有的是朋友之间的无拘无束的倾谈。

孔子对儿子也不是很严厉的,孔鲤一次从孔子跟前走过,父亲问道:学诗吗?不学诗,说不好话。又有一次,鲤又从父亲面前经过,孔子问:学礼吗,不学礼,无法安身立命。他教育儿子,也不是板着面孔,强迫命令。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几千年来,抬高他的,把他放在神位上,那是为了他们自己,贬低他的,把他骂得一钱不值,这也是为了他们自己。这篇小文,是让大家重新认识他,还他一个本来面目

作文二:《孔子的人格魅力》3500字

孔子的人格魅力——读《论语》有感

内容摘要:《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

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

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

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论语》一书,介

绍了当年孔子及其弟子的一言一行。让我们知晓了孔子对人生的看法,对待别人的态度,处

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系,以及对弟子的谆谆教诲。

关键词:论语, 孔子,仁,礼,义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

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

的影响。孔子是一位圣人,《论语》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实现了孔子的伟大的人格形

象。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孔子的主张是“忠”“孝”“礼”“义”,他的思想核心是“仁”

“礼”和“义”。“仁者爱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他对“仁”的解释。

一·仁

孔子思想学说的内在核心是“仁”。孔子所谓的“仁”,体现在各个方面。孔子说,“仁

者,人也”(《礼记·中庸》),又说“仁者,爱人”。(《颜渊》)[33],力求做到“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力求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郭沫若说孔子此功是“人的发现”,

匡亚明说“泛爱众而亲仁”正是“古代原始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映”[34]。孔子所谓的“仁”,体现

在各个方面。“孝弟也者,其人之本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是仁的根本。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要体现“仁”,首先就必须要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子曰:“弟

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

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

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

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

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

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

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

是第二位的。这就是孔子的英明之处。李泽厚亦云,“尽管„仁‟字早有,但把它作为思想系

统的中心,孔子确为第一人”[27]。他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道德观念是第一位,这在当

时来说是罕见的。的确,总是你在读再多的书,你没有道德没有修养,那你读的书都是没用

的。孔子的“仁”不仅体现在孝悌上面,还体现在治国之道上。孔子追求的政治状态是一种

仁政。实际上,这一点也是孔子仁的理念在政治领域的展开。在孔子的哲学观和社会观上,

“仁”是一个最高范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第

三章》)仁才是最根本的,礼和乐都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因此说,前述孔子所向往的秩序

井然的礼制社会,其精神支柱是仁德。“克己复礼为仁。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

语·颜渊》)“天下归仁”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怀之”,没有争讼的理想社会。在当今社会,没有人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每个统治者,

每个被统治者都有一颗仁爱之心,那么,这个国家的实力将会无比强大了。

二·礼 为了实践“仁”这一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与行为标准,孔子十分重视“礼”,可以这样

说,“礼”就是孔子思想学说的外在行为准则。“仁”和“礼”的关系,可以说是内容和形

式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内容是要通过适当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的。不以

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一定的礼,“徒善不足以为政”,行仁只是一种泛泛的概念而已。孔

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是调谐优化的结果,也就是礼从形式

到内容追求的目的。“礼”,最初该上溯至原始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风俗习惯和

“不成文法”,特别是借原始宗教神力规范的信条,包括敬神(天)之道,尊卑长幼之

序,和区别对待不同名分人等的方式等等。至夏商之际,有了比较完善的祭祀仪式的礼。

周人继承了部分殷礼,结合自身习俗,揉合改造发展成为周礼,从民俗、宗教领域扩大

到了社会政治领域,用来治理国家,即所谓礼治也。相传这件大事乃周公主持完成,人

称“周公之礼”。 早在少年之时,孔子就表现出了对“礼”的出奇的爱好。《史记·孔子

世家》说:“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至成年之后,孔子对“礼”更是痴

迷,“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

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

语·八佾篇第三》)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

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

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

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

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李泽厚说:“孔子用心理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就是把复兴„周

礼‟的任务和要求直接交给了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君子‟),要求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积

极地去承担这一的„历史重任‟,把它作为个体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和义务。”[15]他又说:

“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族类自觉即自

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

世间生活之中。”[16]孔子对“礼”的规定解释,“并没有高深的玄理,也没有神秘的教义”,

而是“更平实地符合日常生活,具有更普遍的可接受性和付诸实践的有效性”[17]。礼是贯

彻仁,即两心调谐原理的外在表现,离开了仁的原则,一切形式上的礼还有什么正面意义呢?

中国后世的“吃人的旧礼教”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阶层特权的愚民工具,既不仁又无视中庸之

道,是自私蒙蔽和破坏调谐的产物,无论主事者把至圣先师名号叫得多响,举得多高,实质

三·义 上是一种非礼之礼的伪礼。

关于礼和义的相互关系,可以解释为:义是体现人之所以为人,自觉贯彻仁的原则

的表现,义确立了礼,礼出于义,义高于礼。所以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

货》)。孟轲尝形容仁和义的关系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章

句上》),甚至认为 “大人(品德高卓的仁者)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章句下》)这就说因为义高于礼,为了取义,可以不必拘泥于既定的规

矩即礼。当然,这不是说可以不重信和果,若不合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孔子

的言论中,谈义不多。义者,意义也;义者宜也,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义者,

与羲同源,羲就是牺牲的意思。孟轲在孔子失败之余设法改进说词,以求进一步打动各

国君主,连篇累牍晓以君子大人之义,有所谓“义利之辨”,给后世留下了仁义并举的

印象。对于领导国家和人民的执政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君子优秀品质,高度行仁觉悟,

发挥义人的表率作用;但不能把义作为一种普世性的要求,否则就过了头,偏离了中庸

之道。《说文解字》称“义,己之威仪也。”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成为不胜威仪的楷模人

物。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不仅因为他的学术高深,而且因为他做人处事的态度完

全与别人不一样。孔子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

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他总是强调“仁”,这个词语在他的生命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今社会,如果所有的教学理念都能够依照孔子的思想来运行的话,那么就不用法律来约束

人们了。现代社会,法律越来越没有用了,知法犯法的人越来越多,没有几个人是摸着良心

办事的。为了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更不用说“仁爱之心”了。如果我们让现在的孩子

一生下来就熟背《三字经》《弟子规》,上学了就被《诗经》《论语》,那我们的社会就有

救了。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只有把孩子培养好了,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孔子的思想

广阔,他能看清这些俗世,把一切都化了,他总是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包容一切,在家尊父母,

在外从长辈;治国心要仁,对百姓心要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世间的一切仇恨便烟消

云散。

作文三:《孔子的师者魅力》2200字

孔子的师者魅力

作者:朱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