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 《海上丝绸之路在泉州》1200字 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在泉州》1200字 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

时间:2019-10-09 09:27:16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海上丝绸之路在泉州》1200字

海上丝绸之路在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泉州市辖区内的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德化县等县(市、区),大体可分为航海与通商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和城市建设史迹。

泉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5至8月多东南风,7至9月为台风季节,9月至翌年4月多东北风,适宜于以风为动力的帆船航行。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

考察团抵达泉州港  考察团考察九日山    泉州海岸线绵延曲折,全长达

427

公里,海床多为花岗岩结构,海湾多,水域宽,航道深,有利于大型船舶泊碇避风。

历史上,泉州先民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宜海条件,在沿海地带长期进行造港运动,形成了“四湾”(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及两江(晋江、洛阳江)范围内由众多码头构成的集群港,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频繁的海上贸易活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著名的东方大港。现存的万寿塔、六胜塔等古航标塔,以及石湖码头、江口码头等古码头,即是泉州古港重要的历史证物。

与频繁的海事活动相联系,泉州的海神信仰也极为丰富。九日山祈风石刻是古代泉州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官员和地方军政长官在当地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国家祭典,祈求风信以利航海而留下的珍贵的石刻记录。而真武庙、天后宫,以及江口码头一带的诸多海神庙,则分别建在码头附近,也是古代泉州地方官员和民众祭祀海神的重要场所。

阿拉伯客人参拜先贤墓

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   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和发达的海外交通,使得古代泉州社会生产长期围绕海外贸易来进行。宋元时期,泉州的陶瓷生产遍布邑内,并出现了许多专门生产外销陶瓷的著名瓷窑,

产品远

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是海上丝绸之路通商贸易的大宗产品。

其中,在瓷都德化和晋江磁灶窑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现存的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规模之大,遗存之丰富,堪称泉州古代外销瓷窑的代表。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使泉州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也使泉州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接触和交融。在泉州,中国固有的道教,以及“中国化”佛教,与伊斯兰教、印度教、景教、天主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其它世界性的宗教长期共存、相和相安,形成了中西文明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相熔于一炉的奇观,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神学文化的宝库”。现存的老君岩造像、开元寺、圣墓、清净寺和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无不体现了世界多种宗教文化在古代泉州盛行与并存、发展与交流的历史轨迹。

摩尼教寺——草庵 摩尼光佛石像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所带来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又使古代泉州成为一座“市井十洲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历史上,泉州的城池因为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屡有扩建,而为了适应城市与港区之间商民往来、货物集散的需要,泉州的路桥建设无论数量和规模也远远超乎其它古代港城,并有“闽中桥梁甲天下”的美誉。现存的德济门遗址及洛阳桥即是泉州古城发展与变迁的历史缩影。

作文二:《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2600字

【摘要】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和域外进行交流,相互交换吸收优秀成果,才能促进本国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桥梁,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为例,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124-01

丝绸之路有陆、海二道,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路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贸易通道,广东的广州、福建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等,它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起过不同的作用。它兴起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繁荣于宋元,衰弱于明清,它与陆地“丝绸之路”南北呼应,相互补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对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原因

1.海岸线绵长,自然条件优越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3000Km,位居全国第二,而海岸线的曲率则占第一,因此天然港湾较多,有120余个。不但海阔水深,可当作优良的港址,而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进行海外贸易。泉州北连莆田、福州,南接厦门,东隔宝岛,泉州港位于泉州市东南部,古代名为“刺桐港”,已有1500多年历史,该地气候适宜,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气温适合,年平均气温20.5℃ ;水文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泉州港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享誉世界,联合国认定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泉州经济繁荣发达

泉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在先秦以闽越族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闽越地区,闽越人对造舟航海非常擅长。秦始皇立闽中郡,至汉朝,闽越人开始向汉族迁移,同时北方人口南下,促进了汉族和闽越族的经济交流,但显然闽越族经济较为落后。西晋时期,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爆发,受其影响,北方许多阶层的人都先后来到福建,生产方法和技术工具也随着劳动人民涌入,为闽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海外贸易逐渐繁荣,宋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

3.人口数量增多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口数量有所增加,唐朝初年到天宝年间,这段时期,福建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更多的人口迁往福建,泉州和福州当时的人次分别达到约61000人、76000人,与唐初相比,此时两地总人数超过了初年的整个福建省。随着人口的增多,各项生产活动先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好的发展,泉州已有农业灌溉之事。唐朝贞观年间,泉州凭借自然优势凿塘灌溉、大兴水利,农田灌溉面积达千余顷。之后,水利建设进一步发展,耕地规模逐步扩大,平原和山区均得到开发。茶叶及种桑日益流行,为开辟丝绸之路提供了各种商品。另外,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更新,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产生了许多外销商品,以宋元时期瓷器为例,福建当时窑址众多,如惠安、浦城、晋江、松溪、同安等。而丝织业更为发达,泉州尤甚,生产的丝绸绢�销往世界,是海上丝绸贸易的重要部分。

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外的影响

1.为中国产品的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

丝绸、茶叶、药品和瓷器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输出商品,泉州的丝绸全国文明,茶叶产量多,瓷器行业发达,加上泉州港的港口便利,很适合发展海上贸易,将各类商品输出。据元朝《岛夷志略》一书描述,从泉州输出的各种商品销往海外60多个国家,以丝绸为主,贸易相当频繁,“刺桐缎”在当时享誉海外。宋朝时,泉州的丝绢等物在朝鲜、东南亚地区均有销售,贸易进一步扩大,此时以瓷器为主,如泉州青瓷、德化白瓷等,远销海外,广受欢迎。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105年,有李姓商人从泉州出发,载白绫、生绢、瓷器等物东渡至日本进行贸易。同时宋朝,福建建阳生产的黑釉器是一种重要的输出商品,该物俗称“建盏”,形如漏斗,口大底小,质感温润,颜色碧丽,黑釉上有一条兔毫状的银光细毫,故又名“兔毫盏”,传入日本后,被当作国宝级文物收藏。

2.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福建的文化也高度发达,在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时,除了实质商品,还有丰富的中华文化。以刻书为例,当时麻沙享有“图书之府”的美称,刻书规模最大,刊刻内容涉及儒家经典、文学艺术以及日用百科等。这些刻书从泉州港向海外传播,对中外文化交流有重大意义。至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十分发达,从泉州逐渐传入日本,直接推动了日本的印刷术,随后日本开始模仿刻汉族书籍及各种佛经。可以说,由福建出版的书籍,通过泉州港的传播,促进了汉字文化在亚洲的重要发展。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无法超越的高峰,不但推动了国内文化的高度发展,还传向海外,促进了航海的大发现,而火药的传入,对欧洲封建骑士阶层的摧毁起着重要作用。

3.有利于吸收海外文化

在我国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引进了海外文化,为国内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交往国家来看,宗教文化的输出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均源于南亚和西亚,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这些国家交往甚密,不但经济联系密切,而且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融合。在宗教文化的交往中,许多精神思想传入我国,对当时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泉州,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道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诸多宗教共存的局面,是世界级的宗教文化宝库。如今,还存有开元寺、清净寺、老君岩、摩尼光佛等许多石刻,是古代泉州宗教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见证。

三、结束语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担负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任,为我国与海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起点,其作用在历史上永放光辉。

参考文献:

[1]涂师平.从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看世界多元化融合[J].收藏家,2012,(10):143-144.

[2]黄德旺.浅谈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港[J].福建文博,2009,(4):132-133.

[3]豹鹿岛,溪克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J].前进论坛,2011,(03):145-146.

[4]黄晓宏.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J].丝绸之路,2010,(14):210-211.

作文三:《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2900字

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摘要: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和域外进行交流,相互交换吸收优秀成果,才能促进本国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桥梁,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为例,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

0 引言

丝绸之路有陆、海二道,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路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贸易通道,广东的广州、福建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等,它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起过不同的作用。它兴起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繁荣于宋元,衰弱于明清,它与陆地“丝绸之路”南北呼应,相互补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对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1 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原因

1.1 海岸线绵长,自然条件优越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3000Km,位居全国第二,而海岸线的曲率则占第一,因此天然港湾较多,有120余个。不但海阔水深,可当做优良的港址,而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进行海外贸易。泉州北连莆田、福州,南接厦门,东隔宝岛,泉州港位于泉州市东南部,古代名为“刺桐港”,已有1500多年历史,该地气候适宜,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气温适合,年平均气温20.5℃ ;水文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泉州港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享誉世界,联合国认定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1.2 泉州经济繁荣发达

泉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在先秦以闽越族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闽越地区,闽越人对造舟航海非常擅长。秦始皇立闽中郡,至汉朝,闽越人开始向汉族迁移,同时北方人口南下,促进了汉族和闽越族的经济交流,但显然闽越族经济较为落后。西晋时期,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爆发,受其影响,北方许多阶层的人都先后来到福建,生产方法和技术工具也随着劳动人民涌入,为闽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海外贸易逐渐繁荣,宋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

1.3 人口数量增多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口数量有所增加,唐朝初年到天宝年间,这段时期,福建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更多的人口迁往福建,泉州和福州当时的人次分别达到约61000人、76000人,与唐初相比,此时两地总人数超过了初年的整个福建省。随着人口的增多,各项生产活动先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好的发展,泉州已有农业灌溉之事。唐朝贞观年间,泉州凭借自然优势凿塘灌溉、大兴水利,农田灌溉面积达千余顷。之后,水利建设进一步发展,耕地规模逐步扩大,平原和山区均得到开发。茶叶及种桑日益流行,为开辟丝绸之路提供了各种商品。另外,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更新,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产生了许多外销商品,以宋元时期瓷器为例,福建当时窑址众多,如惠安、浦城、晋江、松溪、同安等。而丝织业更为发达,泉州尤甚,生产的丝绸绢纻销往世界,是海上丝绸贸易的重要部分。

1.4 航海术和造船术较为发达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前提条件,而航海术和造船术的进步则直接推动了海上贸易。早在春秋时期,此地的闽越人就比较擅长造舟航海,有文字如此记录“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到南北朝时期,远洋木船已经出现,可驶向南洋、

印度等地。至唐朝,造船技术更为发达,作为当时的造船中心,泉州已具备制造大型华丽海船的能力,船长约18丈,底宽2丈,高有五尺,尖圆形状较为常见,舱舷可容纳许多物品。宋朝随着指南针的出现,航海术和造船术达到又一个高峰时期,当时“海舟以福建为上”。从近代泉州出土的宋朝古船来看,此船呈扁阔形状,长约34m ,宽为12m,型深近3.3m ,载重高达200多吨,与唐朝“路上丝绸”相比,此船运量与700多头骆驼组成的驼队总运量一致。而且船内设置有水密隔舱,此技术极为先进,要先于欧洲近1000年,同时,航海罗盘和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外的影响

2.1 为中国产品的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

丝绸、茶叶、药品和瓷器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输出商品,泉州的丝绸全国文明,茶叶产量多,瓷器行业发达,加上泉州港的港口便利,很适合发展海上贸易,将各类商品输出。据元朝《岛夷志略》一书描述,从泉州输出的各种商品销往海外60多个国家,以丝绸为主,贸易相当频繁,“刺桐缎”在当时享誉海外。宋朝时,泉州的丝绢等物在朝鲜、东南亚地区均有销售,贸易进一步扩大,此时以瓷器为主,如泉州青瓷、德化白瓷等,远销海外,广受欢迎。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105年,有李姓商人从泉州出发,载白绫、生绢、瓷器等物东渡至日本进行贸易。同时宋朝,福建建阳生产的黑釉器是一种重要的输出商品,该物俗称“建盏”,形如漏斗,口大底小,质感温润,颜色碧丽,黑釉上有一条兔毫状的银光细毫,故又名“兔毫盏”,传入日本后,被当做国宝级文物收藏。

2.2 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福建的文化也高度发达,在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时,除了实质商品,还有丰富的中华文化。以刻书为例,当时麻沙享有“图书之府”的美称,刻书规模最大,刊刻内容涉及儒家经典、文学艺术以及日用百科等。这些刻书从泉州港向海外传播,对中外文化交流有重大意义。至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十分发达,从泉州逐渐传入日本,直接推动了日本的印刷术,随后日本开始模仿刻汉族书籍及各种佛经。可以说,由福建出版的书籍,通过泉州港的传播,促进了汉字文化在亚洲的重要发展。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无法超越的高峰,不但推动了国内文化的高度发展,还传向海外,促进了航海的大发现,而火药的传入,对欧洲封建骑士阶层的摧毁起着重要作用。

2.3 有利于吸收海外文化

在我国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引进了海外文化,为国内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交往国家来看,宗教文化的输出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均源于南亚和西亚,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这些国家交往甚密,不但经济联系密切,而且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融合。在宗教文化的交往中,许多精神思想传入我国,对当时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泉州,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道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诸多宗教共存的局面,是世界级的宗教文化宝库。如今,还存有开元寺、清净寺、老君岩、摩尼光佛等许多石刻,是古代泉州宗教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见证。

3 结束语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担负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任,为我国与海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起点,其作用在历史上永放光辉。

参考文献:

[1] 涂师平.从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看世界多元化融合[J].收藏家,2012,24(10):143-144

[2] 黄德旺. 浅谈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港[J].福建文博,2009,20(4):132-133

[3] 豹鹿岛,溪克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J].前进论坛,2011,21(3):145-146

[4] 黄晓宏.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J].丝绸之路,2010,22(14):210-211

作文四:《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2900字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中国大陆的东部和南部都面临大海,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海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沿海地区的居民,很早就从事航海活动,不断探索海外未知的世界。由于中国人和亚洲、非洲以及欧洲广大地区居民的共同努力,逐渐建立起一条联结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人们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众所周知,丝绸是古代中国的特产,也是世界上各国人民喜爱的商品。古代东西方的陆上和海上交通线都以丝绸命名,说明中国在东西方交往中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相应,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享有盛名的海港,有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等,它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起过不同的作用。其中泉州港曾以“刺桐”一名为世界各国航海家、商人所熟知,它的兴起和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占有重要的篇章。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至迟在南北朝时期,泉州已成为对外交通的港口。南朝陈文帝( 560 一 565 年)时,来华天竺(印度)僧人真谛“泛小舶至梁安郡,更装大舶,欲返西国”。因众人邀请,暂时停留。不久,“发自梁安,泛舶西引,业风赋命,飘还广州”,又为当地僧人、官员所阻,未能返国、不久病死(《续高僧传》 卷一 《 拘那罗陀传 》 )。梁安就是泉州,可知当时此处已有海舶可以出海西行。到了唐代,福建南部经济有较大变化,人口增多,手工业进步,农田水利改善,为海外贸易的开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这是一个

方面。另一方面,唐代中期发生的“安史之乱”,导致陆上丝绸之路闭塞,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转而以海道为主。这一转变,推动了沿海不少港口的发展,泉州便是最突出的一处。而唐朝末年广州为黄巢队伍攻占造成的巨大破坏,更为泉州港的兴起提供了际遇。唐代后期诗人包何在 《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 》 中写道: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前两句说的是泉州居民中有外国人,后两句指出当地有外国朝贡者频繁进出,这些朝贡者大多就是商人。五代十国时期,连续占据泉州的王延彬、留从效、陈洪进都注意发展海外贸易,从中取利。

到了北宋前期,泉州港对外贸易已相当可观,“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 《 宋史 · 杜纯传 》 )熙宁五年( 1072 年),宋神宗下诏说:“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比言者请置司泉州,其剙法讲求。”( 《 宋史 · 食货志 · 互市舶法 》 )“司”指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海船出海贸易并须经市舶司批准,回来要向市舶司纳税。重要的对外贸易港都设立市舶司。宋神宗要求研究泉州设置市舶司问题,说明泉州在海外贸易中已居重要地位。但是,正式在泉州设市舶司,则在哲宗元祐二年 ( 1087 年)。这在泉州历史或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市舶司的设立,标志着泉州进入我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的行列。设司以后,泉州港可以直接发船到海外贸易,也能接纳外来的商船,因而进出口贸易便得到迅速的发展。它在海外交通方面的地位,迅速赶上广州。“况今闽、粤,莫盛于泉州。”( 《 舆地纪胜 》 卷 130 《 福建路 · 泉州府 》 )

“若欲船泛外国卖买,则是泉州便可出洋。”( 《 梦梁录 》 卷 12 《 江海船舰 》 )。泉州城南,逐渐形成为外国商人和水手集中居住的地区。与之相应,泉州出现了不少外来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的庙宇以及外来侨民的集中墓地。

到了元朝,泉州港更加繁荣。“泉,七闽之都会也不敷出。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其民往往机巧趋利,能喻于义者鲜矣。而近年为尤甚,盖非自初而然也。”(吴澄: 《 送姜曼卿赴泉州路录事序 》 , 《 吴文正公集 》 卷 16 ) “号为天下最”说明泉州在全国海外贸易中居于领先地位。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当地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诗人对泉州有这样的描写:“厘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墙多海宝。”(宗泐: 《 清源洞图 》,《 全室外集 》 卷 4 )许多外国商人,水手随着海船来到泉州,这个港口成为各国人杂居的海港都市。泉州遍种刺桐树,外来商人、水手便以“刺桐”名之,这个名字当时在海上丝路所历各处广泛流传。著名的外国旅行家马

可 · 波罗、伊本 · 白图泰都盛赞泉州的繁荣。马可 · 波罗说:“印度一切船舶运 载香料及其他一切贵重货物莅在此港,是亦为一切蛮子(中国南方居民 ― 引者)商人常至之港,由是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然后由此港转贩蛮子境内。我敢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所以大汗在此港征收税课,为额极巨。”伊本 · 白图泰在这里看到

大船百数,小船千余。泉州港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头等海港之一。一方面是“蕃商”(外国商人)川流不息出入泉州,另一方面,泉州也是中国商人出海的首选地。元朝官方的记载说,“泉州那里 „ „ 做买卖的”前往“回回田地里,忻都田地里”经商( 《 通制条格 》 卷 27 《 杂令·蒙古男女过海 》 )。“回回田地”即阿拉伯诸国,“忻都田地”即印度次大陆。这样明确的记载,是以前没有的。元朝后期,泉州商人出海经商,“其所涉异国,自高句丽外,若阇婆、罗斛,与凡东西诸夷,去中国无虑数十万里。方是时,中国无事, „ „ 诸国之来王者且颿蔽海上而未已,中国之至彼者如东西家然。”(王彝: 《 泉州二义士传 》 , 《 王常宗集 》 续补遗)海上丝路将中国与海外诸国连接起来,来往频繁,有如一家。著名的地理著作 《 岛夷志略 》 成书于 14 世纪中期,作者汪大渊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但他长期在泉州生活随海船出海经商。这本著作记录了海外地名二百余处,涉及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印度次大陆及其周围地区、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和北非。此书写成后,收在当时泉州的地方志内可以看成当时泉州人的航海指南,也是这一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详尽记录。      元朝末年的动乱,使泉州受到很大破坏。明朝建立后,为防备倭寇,推行禁海政策,更导致泉州海外交通的衰落。郑和下西洋,第五次“前往西洋忽鲁谟斯(今伊朗霍木兹--引者)等国公干”,曾经在泉州停留(见泉州灵山 《 郑和行香碑 》 )。但此后就默默无闻了。 16 世纪以后,西方殖民者东来,传统的海上丝路交往逐渐消失。清

朝统治者长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人们忘记了我们祖先有过征服海洋的光辉历史,忘记了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忘记了曾经辉煌过的“刺桐”港。

20 世纪以来,经过中外学者的不倦努力,证明古代外国人记载中的“刺桐”就是泉州,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曾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过伟大的贡献。 1991 年 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在泉州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举行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进一步提高了泉州的知名度,激起了人们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广泛兴趣。可以相信,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泉州与海上丝路历史的研究一定会有新的更大的进展,而这方面研究的进步,又会激发我们开拓进取,去努力争取经济、文化建设的更大成就。

作文五:《泉州海上丝绸之路》11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