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理学 > 《旧唐书裴矩传》5200字_旧唐书裴矩传

《旧唐书裴矩传》5200字_旧唐书裴矩传

时间:2019-12-19 09:25:5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旧唐书裴矩传》5200字

旧唐书裴矩传

原文: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部,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牴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怅,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晒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装技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技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大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译文:

裴矩字弘大,是河东闻喜人,幼年时就成了孤儿,被伯父裴让之抚养长大。长大以后,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担任定州总管时,请裴矩担任补记室,很亲近尊重他。文帝即位后,迁升为吏部侍郎。大业初年,西域各番到张掖塞和中原互通贸易,隋炀帝派遣裴矩监管这件事。裴矩就访问西域的风俗、险要、酋长、姓氏、家族、物产、典章制度等,入朝上奏。炀帝很高兴,每天请他到皇宫,询问西域的事情。炀帝驾临东都,裴矩认为朝贡的蛮夷很多,劝告炀帝在洛阳征调四方的奇技、杂戏,向戎狄夸耀强盛,整整一个月才停止。又命令市场店铺都架设帏帐,盛满酒食,派遣掌番率领蛮夷与汉人贸易,所到之处都让邀请就座,吃饱喝足而散。有知情的夷人都私下讥笑他虚情矫饰。炀帝称赞裴矩很忠诚,说:“裴矩很懂得我的心思,大凡所上奏的,都是我想好的,我没有说出来,裴矩却说了出来。除非用心治理国家,不然怎么能如此呢?”裴矩后来跟着炀帝

到江都。等到义兵进入函谷关,炀帝向裴矩询问方略,裴矩说:“太原发生变乱,京城不会太平,遥控处理,恐怕失去机会。希望您赶早返回,方可平定。”裴矩见天下将要发生动乱,担心祸及自身,每每用尽礼节对待别人,即使是下吏,都得到他的欢心。这时,炀帝愈加昏庸奢侈,裴矩不力谏,只是巴结谄媚而已。唐太宗刚即位,就惩治奸邪官吏,有一次听说许多案件都有受贿的人,就派人用财物去试探他们。有个官员接受了馈赠的一匹丝绢,太宗很生气,将要杀了他,裴矩进谏说:“这个人接受贿赂,确实应该严惩,但陛下您用财物试探他们,接着施以极刑,这就是用罪来陷害别人,恐怕不合礼仪。”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召集百官说:“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如果每件事能象这样,何愁天下不能治理好!”裴矩死于贞观元年,赐封为绛州刺使,谥号叫敬。

臣司马光说:“古人说:君主英明臣子就会正直。裴矩谄媚于隋朝而忠诚于唐朝,不是他的本性发生了变化。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因此可知,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啊。”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诗题《过香积寺》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

既是去访香积寺,却又从“不知”说起;“不知”而又要去访,见出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为“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香积寺之幽远可想而知矣。

接着四句,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先看三四两句。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何处”二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由于山深林密,使人不觉钟声从何而来,只有“嗡嗡”的声音在四周缭绕;这与上句的“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

五六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岂不谬哉?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

诗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王维诗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之类,都含有宁静的意思。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国维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可以说,王维是把“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后“安禅制毒龙”,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

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吧。

乡 土 情 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开篇点题)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父母的爱)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家乡的山草)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

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仅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c)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答案:

1、(1)父母亲族的爱    (2)家乡的山水草木

(3)悲欢离合的家史   (4)邻里乡情。

2、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门。

3、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4、A C

提示: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童年的烙印”的所在位置可知,第二段是答题的主要区域。

2、本题考查对重要段落内容的理解能力。两种情况可从第三段中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作用的理解能力。首先要从文章第一段中找出“乡土情节”的定义。第二步就是能提炼出海外游子与乡土情结关系的几点意义:一是离开故乡的时间因素,一是海外的“空间阻隔”,还有对故乡思恋感情的“久而弥笃”,这是答案中的第二点。

4、主要考查对文章写作特点的把握能力。B项不符合文意,该项说“童年的烙印”决定自己的方向,与文意相悖。文意强调人的成长道路在变且不易预测。D项中的“极富新意”的说法不对。是旧典,但并无新意,因为这句话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表达“乡土情结”的典型用法。E项错在“生动具体”上,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主旨升华,它以概括性的语言作结,并非“生动具体”。

作文二:《裴矩仕途是非辩》3400字

摘 要:裴矩历仕隋唐两朝,并且在两朝都位高权重,但是他在两朝谋取政治仕途的态度和做法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对裴矩的仕途思想及其表现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对其表现出来的仕途思想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评论。

关键字:裴矩 仕途 君明臣直

一、裴矩生平及其仕途简介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魏孝静帝年间生于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河东裴氏,自东汉末年裴茂以后即多出显宦。晋代,裴氏任显职及与帝氏司马氏联姻者甚多。《晋书・裴秀传》曾把河东裴氏与琅琊王氏同列为一个等级,有“八裴方八王”之称。[1]裴矩祖父裴陀北魏时任赵郡太守和东荆州太守,并生有五子:裴让之、裴诹之、裴谳之、裴谋之和裴纳之,当时皆为著名文士,故史称其家“世以文学显,五举秀才,再举孝廉,时人美之。”[2]

裴矩即为纳之次子。裴矩出生后不久,纳之即死,即“襁褓而孤”。裴矩由他的伯父裴让之抚养长大,裴矩年少时博闻强识,出名较早,步入仕途是以担任北齐高平王文学为开端。北齐灭亡后,隋文帝当时为定州总管,征召裴矩为“记室”,隋文帝即位后,升迁为给侍郎。

伐陈结束后,担任元帅记室。在隋文帝在位期间,最终升迁为吏部侍郎。隋炀帝时,被派往张掖监督西域商人在此的活动。“大业初,西域诸蕃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3]在此期间,裴矩对西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编写了《西域图记》呈现给隋炀帝。对西域的熟识,使得其加官进爵,位至银青光禄大夫。及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之后,裴矩出任尚书右仆射。至窦建德时,虽犹任该职,但是权限很大,选官、制定律法等事都经裴矩谋划。至于唐朝高祖年间,担任太子左庶子,后升迁为太子詹事。玄武门事变之后,因为在处理太子李建成余部与秦王李世民关系上有功劳,升迁为民部尚书。于贞观元年去世。

二、裴矩入仕思想的形成

裴矩由其伯父裴让之收养,因此他就和裴让之之间的关系亲如父子,甚至敬仰信赖之情超越了对其生父的钦羡。

裴矩入仕思想的形成与裴让之的生平有很大的关联。裴让之的生平附于《北史・裴陀传》中,《北齐书》中有专传,大致说他“有文俊辩,早有声誉”,东魏、北齐时官至中书侍郎和清河太守等职。后来因为与侍中高德政有隔阂,受到他的诬陷,竟蒙冤被文宣帝高洋“赐死于家”。由于裴让之生前不好交往,也不会巴结上司,因而仕途多蹇,所以他曾寄厚望于裴矩说:“观汝神识,足成才士,欲求官达,当资干世之务。”其意是告诫裴矩,要想在仕途飞黄腾达,最为重要的是要能精通人情世故。这些话对裴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这位情愈生父的先辈的教导,裴矩必然会牢记于心,矢志不忘。

裴让之的教导在裴矩在历仕隋唐二代近六十年的仕宦生涯产生的影响就是:望风承旨,与时消息。

三、裴矩入仕思想在仕途中的体现

裴矩最初是在北齐做官,但是当时刚踏入仕途,资历比较浅,而且北周灭北齐之后,裴矩失去了官位,并且有一段时间没有得到选调。直到隋文帝杨坚任用他,才对他后来在隋唐两代发挥自己的作用,展现自己的才干和表现自己的思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派兵灭陈以后,派裴矩巡抚岭南,还没去成的时候,江南地区发生了高智慧、汪文进等人的武装叛乱,“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隋)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4],江南形势变得非常的险恶。隋文帝立刻就派遣宰相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兵平叛。但是这次叛乱为裴矩建功立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且裴矩也抓住了这次机会。裴矩向文帝奏请速进,得到了文帝允许,南下后不久,文帝就收到杨素率部将叛乱镇压下去的消息。裴矩也顺利的到达了南康(今属江西),但此时又发生了王仲宣的叛乱,岭南地区的夷族首领纷纷响应,并引兵围攻广州。此时裴矩再次抓住了机会,他联合对隋忠贞不二的高凉郡冼夫人,加之广州城内的两万隋军,击杀了仲宣别将周师举。随后,巡抚岭南二十余州,并将归降的将吏、酋长,制成名单,呈报给隋文帝。裴矩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奖赏,升至四品上阶,跻身于中央的首脑机关。

隋炀帝即为以后,强征民力,大兴土木,多次御驾征巡,交通四方。大业三年十月,隋炀帝听说“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互市”[5]。便将裴矩排至张掖,管理西域同内地之间的经济,裴矩对隋炀帝有很深的了解,“矩知帝方勤远略,诸商胡至者,矩诱令言其国俗山川险易,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6]裴矩在《西域图记》序言中分析了当时的西域形势,认为由于西突厥和吐谷浑分领羌胡之国,所以朝贡不同。于是向隋炀帝谏言,依靠隋朝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灭掉突厥、吐谷浑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隋炀帝看了该书和序言之后,龙颜大悦。“由是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7]。并将裴矩由内史侍郎迁为黄门侍郎。在之后在隋朝的仕途中,裴矩的作为也屡次得到隋炀帝的称赞,裴矩的官位也不断的上升。

随着隋炀帝日益骄傲自大、奢侈的生活,隋朝也“病入膏肓”,此时的裴矩也向隋炀帝觐见过“诤言”。即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裴矩随隋炀帝从幸江都。这时四方盗贼蜂起。高士达、窦建德率部已横扫河北,李密和翟让已率瓦岗军席卷中原,杜伏威和辅公�率部已淹有江淮,揭竿而起者遍布大江南北。裴矩以隋炀帝的身家社稷为计,向隋炀帝呈报了这些事情。但他的这些谏言,却触怒了炀帝,因为炀帝“性不喜人谏”。裴矩慌忙托病不起,才免去了贬官之责。从此裴矩便更加成熟的运用他的仕途思想,对“干世之务”的技能也运用到极致。

唐朝时,裴矩虽然仕唐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却也是能够飞黄腾达和平步青云的。因为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官宦,而且他的仕途思想――干世之务、望风承旨,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唐朝,尤其是辅佐唐太宗时,敢于直言劝谏。武德九年十二月,太宗登极伊始,便有人奏报中央部门胥吏多有收受贿赂者。太宗当即派人手持财物,进行试探。果然有一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丝绢,太宗大怒,遂决定将此人处以极刑。裴矩知道太宗是和炀帝完全不同的君王,太宗善于吸纳臣下的谏言。因此,裴矩进谏道:“此人受贿,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道德齐礼之义。”[8]太宗听后大悦,召来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道:“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9]

四、对裴矩仕途思想的评价

在历史上,对裴矩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的。唐初所修《隋书》的史臣在《裴矩传》的传末评语中就写道:“世基初以雅淡著名,兼以文华见重,亡国羁旅,特蒙任遇。参机衡之职,预帷幄之谋,国危未尝思安,君昏不能纳谏。方更鬻官卖狱,黩货无厌,颠陨厥身,亦其所也。裴蕴素怀奸险,巧于附会,作威作福,唯利是视,灭亡之祸,其可免乎?裴矩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与闻政事,多历岁年,虽处危乱之中,未亏廉谨之节,美矣。然承望风旨,与时消息,使高昌入朝,伊吾献地,聚粮且末,师出玉门,关右骚然,颇亦矩之由也。”这一评语说道赞扬之处,赞扬裴矩是前无古人的贤者;但是说到贬低处时,又被贬斥为导致隋亡的千古罪人。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在该书卷192《高祖武德九年十二月》条所加“臣光曰”中说道:“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笔者认为,司马光的评价更加的有道理。所谓君明臣直,而且在隋朝任职时的裴矩,是有过诤言的,可是却因为诤言惹怒了隋炀帝,所以在辅佐炀帝的时候,他必须去迎合炀帝,用另外的方式去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在太宗时期,太宗本事就善于纳谏,所以裴矩敢于直言劝谏。所以说,这是一种思想和安身立命的处世态度,并不能因此就将裴矩贬低为导致隋亡的千古罪人,当然也不能全然的夸大裴矩的功绩。他是有迎合好大喜功的炀帝的地方,但是综合的评价,他是一个功大于过的人。

裴矩的仕途思想对现在的人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他的仕途思想,我们要一分为二的去分析,争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晋书・裴秀传》

[2]《北史・裴陀传》

[3][8][9]《旧唐书・裴矩传》卷六十三

[4]《资治通鉴・隋纪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5][6][7]《隋书》卷六十七

作者简介:李忠顺(1987.3―)男,山东省安丘市人,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2010级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亚近现代经济。

作文三:《裴矩的佞与诤》1400字

作者:朱书民

2012-07-18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