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商业范文 > 描写一处景物100字左右 [《描写一处景物》1200字]

描写一处景物100字左右 [《描写一处景物》1200字]

时间:2019-11-06 09:50:0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描写一处景物》1200字

描写一处景物

一、教学目标

1、写一处景,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题目自拟。

2、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二、教学重、难点

1、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

2、要注意发挥联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

三、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有那些美丽的景物呢?

学生各抒己见回答 春天,我们周围充满了美:小草蓬蓬勃发,这里那里铺满了;鲜花竞相绽放,红的白的争奇斗艳;小河欢快流畅,叮叮咚咚奔流不息;小鸟欢快歌唱,东蹦西跳卖弄嗓子。

师:春天的景色美不美?大自然的景物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景物?

2、审题

写一处景物,那么景物可以包括哪些呢?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我们这次的作文只选择其中一处景物来写。

3、可以写哪些景物呢?

既然是写一处景物,那么“一处”的范围不要过大。举例:可写公园一角,校园一景,门前的小院,公园的喷水池,校园的小花坛,假山等。

4、如何写景物

(1)要抓住特点写。

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

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或晨、午、黄昏一天早晚,景色自然不一样。有的写景作文是点明时序的,如《春游》、《校园的早晨》,就更应当写出时序的特点。

第二要抓场所的特点。写景的文章有的指明了场所的,如《街头一景》、《校园春色》、《农贸市场一角》,就要把“校园”、“街头”、“农贸市场”等这些场所的特点写出来。

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不同的风景点特点是不同的,如有的是山景为主,有的以奇石闻名,有的借江湖增光,就应当抓住这些不同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

(2)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 春夏秋冬 早午晚 ) 。  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3)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4)借助想象和联想,并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5)抒发自己的感情。

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我们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 要表达出对景物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作文二:《怎样进行景物描写》1400字

怎样进行景物描写

一、情景交融,画龙点睛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文章中心。“情景交融”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还有利于烘托气氛、深化主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管桦的《小英雄雨来》一文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手法: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段景物描写把情和景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给作品点上了明亮的眼睛。小英雄雨来被敌人抓去,乡亲们认为他被打死了,都很悲伤。天上的浮云像红绸子,映在还乡河里像鸡冠花,不正是雨来鲜血的象征吗?乡亲们的心里也在滴血啊!芦花飘飘悠悠地飞着,毫无精神,这不正是乡亲们悲恸心情的表现吗?这段描写使作品有了藏不尽之言、寓不尽之意的效果,让读者为之悲痛和感慨。

二、拟人状物,化静为动

严文井在散文《小溪流的歌》里就运用了这种手法进行景物描写:小溪流一边奔腾,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的小草。他一会儿让那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小树叶不害怕,轻轻地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往岸边游,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蹬开了腿。“小溪流”、“小草”、“小蝌蚪”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这里作者把它们拟人化了,体现蝌蚪们就像孩子们的伙伴一样既亲切又可爱。

三、比喻铺排,形象生动

景物描写多用比喻和排比,可以使文章深入浅出,生动奇巧,有磅礴大气之感。请看一位同学写的《石林怪石》片段:离昆明东南一百多公里的路南县石林,奇峰拔地而起,怪石嶙峋,气象万千。 从整体看,石林像一幢幢古代城堡,岿然不动;像万千铁骑,披甲待发;像多级火箭,即将冲天而去;又像刀丛剑林,锋芒毕露。仔细看,有的如巨塔,上尖下粗;有的如大伞,顶大身小;有的如恐龙直立,张牙舞爪;有的如长颈鹿伸长了脖子在窥探动静;有的如威武的将军在指挥部队进攻;有的如慈祥的老人在教育儿孙。这段描写抓住了石林“奇峰拔地而起,怪石嶙峋,气象万千”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多种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凸现了石的千姿百态,突出了一个“怪”字。

四、白描素写,全景拍摄

白描就是运用朴实的语言,对描写对象的状貌加以描绘。李白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以用来称赞白描天然的美。那如何进行这种描写呢?这就是要求我们依事物本来面目描绘,不着色彩点染,绘事物的全景特色。课文《夜莺的歌声》开头就运用了这一手法: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被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作者用了“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被烧焦的树林”、“弯着腰”等词,几笔勾画出了小村庄的冷寂和荒凉。由此看出德国法西斯入侵前苏联给人们带来了的深重灾难,唤起大家对受害群众的同情。

五、精雕细镂,工笔描绘

工笔就是对描写的对象细致入微地描绘,它需要精雕细刻,一笔一笔地描绘,细细勾勒,以绵密见长。需要工笔描绘的部分都应是着墨描写的重点,因此,很能突出事物的特点。像课文《海上日出》、《夕阳》、《三峡之秋》、《阿里山的云雾》,都是对景物精雕细镂的典范之作。

景物描写的作用很大,那恬淡幽静的荷塘月色,绚丽多姿的海上日出,雄伟壮观的泰山极顶,饶有情趣的百草园,都是令我们神往的艺术天地。有些同学在写景状物时常常写不好,主要是对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写作技法缺乏正确的理解。希望这里谈到的景物描写技法能给大家提供参考与借鉴,让我们的作文也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作文三:《如何进行景物描写》900字

景物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写景作文最容易选材,应该是最能写出亮点的文章,也是在记叙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可是,有的学生面对这些美景却写不出美的感觉来,该怎么办呢? 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按季节变化,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如,《窗外》一课,从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不同的景物变化,体现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又如,《多彩的夏天》一课,作者抓住夏天的炎热、多彩、有趣、悠闲、迷人等特点用不同的景物表现对夏天的喜爱。   二、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此时此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他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如,碧野写的《天山牧场》,为了突出牧场的美景写道:“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两道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天山的森林、野花、酥油草、小溪和蒙古包的特点,感觉文字准确而精练。   三、写景要有情致   写景物的作文,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表达人的一种情感。关键在于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贵在融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能达到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境界。在方法上,可多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带有人的特点,让写实与想象完美结合在一起。如,印度作家泰戈尔的《花儿学校》就明显地突出了这一方法。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使读者也能从课文美的文字中真切体会到景美、物美,以及作者对景物的喜爱。   总的来说,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平时要多观察、多练习,把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色写出来,让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单位 林双:吉林省蛟河市红星小学 杜光,侯玉兰:吉林省蛟河市池水九年制学校)   编辑 薛直艳

作文四:《如何进行景物描写》800字

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写景作文最容易选材,应该是最能写出亮点的文章,也是在记叙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可是,有的学生面对这些美景却写不出美的感觉来,该怎么办呢? 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按季节变化,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如,《窗外》一课,从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不同的景物变化,体现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又如,《多彩的夏天》一课,作者抓住夏天的炎热、多彩、有趣、悠闲、迷人等特点用不同的景物表现对夏天的喜爱。

二、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此时此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他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如,碧野写的《天山牧场》,为了突出牧场的美景写道: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两道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天山的森林、野花、酥油草、小溪和蒙古包的特点,感觉文字准确而精练。

三、写景要有情致

写景物的作文,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表达人的一种情感。关键在于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贵在融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能达到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境界。在方法上,可多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带有人的特点,让写实与想象完美结合在一起。如,印度作家泰戈尔的《花儿学校》就明显地突出了这一方法。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使读者也能从课文美的文字中真切体会到景美、物美,以及作者对景物的喜爱。

总的来说,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平时要多观察、多练习,把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色写出来,让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文五:《如何进行景物描写》1200字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进行景物描写,但有的同学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就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阵阵清香”。要么就是说空话,什么“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啦”。其实,北方的三月,还看不到绿色,有的花儿并不飘香,眼前的景色到底有多美,多迷人,很多人读了这种文章还是不知道。那么,如何写好景物呢?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因此,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要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于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季节的变化引起的景物变化,二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引起的景物变化,三要注意气候的不同引起的景物变化,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引起的景物变化。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移步换景。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彩,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四、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辞藻。

作文六:《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1100字

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一)

我的家住在农村,我的家乡虽然没有那黄山四绝、天山美丽,但是我觉得我的家乡的景色非常美丽。我的家乡被四周的山围绕着,山上的树有松树,还有枫树。

春天,冰雪融化了,树木发芽了,周围的山披上了绿装。显得格外清新,道路的两旁开满了金色的蒲公英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漂亮极了。

到了夏天,家乡池塘里的荷花开了,青蛙呱呱地叫着。蜻蜓也不放过这美丽的景色,早早的落到了荷花包上,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首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天迎来了一片丰收的景象,到处是金黄色,稻穗弯下了腰,向我们点头。高粱涨红了脸,像喝醉了酒。冬天我的家乡就变成了银白色了,四周的山披上了白色的衣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我的家乡好美啊!我爱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二)

我的家乡有美丽的兰溪大桥,有雄伟的大蜚山,有风景如画的九鲤湖……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兰溪大桥。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吧!

兰溪两岸,铺着绿油油的草坪,草坪上盛开着各色各样的花,有红的、黄的、绿的、粉的……红的如火,黄的如光,绿的如玉、粉的如霞,真是美丽极了!再走几步,只见兰溪大桥横跨溪的两岸,它是一座橙色半园形的大桥,有三个大拱。桥面上车子川流不息,人来人往。桥下的溪水清澈见底,夜晚的兰溪灯火辉煌,五颜六色的灯光倒映在水中,真是漂亮极了!桥的两边有一排排的柳树,微风一吹,细长的柳叶像小姑娘一样在风中翩翩起舞。溪的北岸还有一个儿童乐园,园中有海盗船、碰碰车、过山车、旋转木马……是小朋友们最爱玩的地方。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兰溪大桥。

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三)

我的家乡叫西浦村,是在闽东山区的一个山乡里,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家乡最迷人的景观是两条奔流不息的溪流,溪面宽阔平坦,水质清澈透亮,经常可以看到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m.lz13.)两溪交汇之处有一个深潭,潭水深不见底,平时潭面碧绿得如翡翠一般,平静得如镜子一样。遇到微风拂过时,或者有鸭子游过时,一圈圈波纹荡漾开去,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美丽极了。特别是每年春夏两季,小溪两岸垂柳依依,绿树成荫,让游人们沉醉不归。

在长达上千米的溪面上,横跨着一条条形式多样的桥梁,有木廊桥,有石拱桥,有碇步桥,有水泥桥。溪水与桥面融为一体,如果遇到下雨天,人们撑着雨伞从桥面上走过,那情景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还有那些成群成片的古民居和迂回曲折的乡间小道,到处透露出古朴的气息,吸引了许多周边的游人来这里观赏游玩。

朋友们,在去年的“海西十佳魅力乡村”评比中,我的家乡西浦村榜上有名。欢迎你们有机会到我家乡做客吧。

*  家乡的景物作文

*  家乡的景物

*  三年级作文家乡的景物

作文七:《描写一处景物的作文》2300字

篇一:校园的一处景物

不行,我先玩!凭什么?我先抢到的!哎!同学们又在抢“跳车轮”了!

今天是体育课,做完体操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一解散,同学们就像疯子一样跑到操场上唯一的‘游乐园’上了。所谓的‘游乐园’就是跳车轮,就是一个车轮形状的东西往上跳过去,跳过去就算胜利了!没跳过去就是胜利的反义词—失败!我们都自己排好队,这不!该我了,于是我就硬着头皮跳。哎!惨!谁让我不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呢!于是我就跳,我就用全身的劲来跳,我一用力,把第一个跳过去了,再一用力,把第二个跳过去了,再……就这样我把一、二、三、四,“四大天王”都一一战胜了,到了“如来佛”的时候,我怎么也跳不过去了。别人都取笑我,我一愤怒再加上一时的冲动,竟然把“如来佛”打了个嘴啃泥!后来我越来越有信心了!每一次该我跳的时候,我都很轻松的跳了过去。“游乐场”在操场里。如果说校园里的那一处景物最好,那就非操场莫属了!

操场很广阔,基本能让1000多人同时玩耍!而且操场也是我们做操的场所。每第二节课下课后首先做眼保健操,做完后,就可以去操场上做操,做完后再玩10分钟就上课了。所以做操非常重要,既可以劳动筋骨,又可以让学生们学习放松一下!如果有一个人不去喇叭上就会广播。哪个班的老师就会很丢脸。我觉得操场之一处景物真好!

篇二:校园的一处景物

学校,是我们共同熟悉的地方,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地方,学校,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

我们的学校,有花,有草,就像一个大大的花园,似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聚集在了这个大“花园”里,我们的学校花草繁茂,在这个大“花园”里当然也少不了大树爷爷的庞护。

在我们学校大门左边的地方,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长的很茂盛,一些凸显在地面的的树根边撒满了落叶。

树桩上面,就是一簇簇的叶子,这棵树似乎很有生命力,它笔直地立在那里,就像军人守护着我们的学校。

仔细观察,这棵树的叶子很翠绿,就像一块块无瑕的翡翠,似乎没有一点儿空隙。

它的树高,高过教学楼,高过学校附近的几栋大楼,它的树枝很长,很粗壮。

在春暖花开的春天,这棵树长满了叶子,绿色的叶子,仿佛在学校中翩翩起舞。

在骄阳似火的夏天,这棵树的叶子就更加茂盛了,你走近这棵树下,一定马上会觉得凉爽,这时,你的燥热会慢慢消去。

在秋高气爽的秋天,树上的树叶都变黄了,枯黄的树叶随风而落。

在北风呼啸的冬天,这棵树的树叶都落得差不多了,但是,它还是坚强地立在那,等待着春天的来到……

校园里,这棵大树,无论春夏秋冬,这棵树还是一直立在那里,永远的陪伴着我们。

篇三:秋天的景物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喜欢秋天,因为我喜欢秋天的果园。

秋天的果园是五彩缤纷的,有红色、黄色、紫色……果园里,有一盒宝贵的颜料,好像给果园穿上五彩的衣裳,远远望去,心里不住地赞叹:“秋天的果园真美呀!”

我来到果园里,看见一些主人在采摘水果,红红的苹果,柿子被一筐筐地装满,苹果、柿子像害羞的小姑娘,羞红了脸,主人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来到田野里,看见农民伯伯在割着自己种的丰收的稻子,他们虽很忙,但也很高兴,因为,他们春天、夏天,一天到晚除草、除虫,盼的就是这丰收的一天,今年粮价也提高了不少,所以农民伯伯才会显得那么开心。

我来到枫林里,远远望去,枫叶好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几片枫叶被秋姑娘吹落,在空中翩翩起舞着

秋天,带给人们的是丰收的喜悦,我喜欢秋天。

篇四:冬天的景物

冬天又是一个温柔的姑娘,她给朝阳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你瞧,那堪蓝的天空中旭日像醉汉的面孔涨的通红地从树后出现了。它的光辉照射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乡间小路覆满了白霜,在人们脚下踏的簌簌作响。

万顷青松完全融入皑皑白雪之中。近处的房屋、栅栏……都穿上了柔软、洁白又得体的棉衣;树木的枝条,千姿百态.有的长长的。绒乎乎的,像娃娃胖胖的手臂;有的缀满大大小小的绒球,似乎你大喊一声,它们就会“扑簌簌”滚落下来。整个天地间是洁白、雅静的,犹如一件巨大晶莹、奇伟壮观的艺术珍品。

几场大雪飘落之后,大地就是一个银色的世界。山脉、河流、田野、房屋被升腾的太阳映得熠熠生辉,直逼你的眼。站在旷野上,猛吸几口凉丝丝、甜津津的空气,再徐徐地吐出去,你会感到五脏六腑都是清新的。

田野披上一望无垠的地毯,树上如玉花绽放,屋顶如涂了白漆,道路如月光洒落,树上冰凌霜挂,太阳出来,红装素裹,粉妆玉砌,分外妖娆。

篇五:冬天的一处景物

早晨,太阳已经爬上了屋檐,虽然马路上已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公园里却显得宁静多了。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最后一片叶子终于落了下来。啊!寒冷的冬天终于来到了。一棵棵树像“光头”一样——光秃秃的;小草变的枯黄,几乎没有一根是绿的;极少的秋菊依然在开放,好象对我说:“冬天很冷的,你快回家去吧!在家里暖和些!”,呀!这几棵树怎么还这么绿?!哦!原来是松树、常青树,记得妈妈说过“这些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怪不得它们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还是那样绿,那样结实、挺拔,不畏严寒,傲霜凌雪,勇敢地和大自然做抗争。我真服了它那股傻劲,它掉光了叶子,失去了温暖的外套,但还是要直直地站着。

篇六:家乡的景物

我的家乡可美丽,可漂亮了。

春天一棵棵紫荆花开了一阵阵清香飘荡在路旁,只要一出门就能闻到花的就清香。

夏天,荷花在小河中长着,花开了。红红的花瓣展开,里面有像碗一样的东西,碗里放着一颗颗可以吃的小圆圆。

秋天,一棵棵树结果子了,有橘子、橙子……哪里的橙子又大又黄,且还很甜,桔子也好吃。

最美的就是冬天了。雪花在空中飘荡,到了中午,伙伴们在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你看,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

作文八:《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600字

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我的家乡可美丽、漂亮了。

春天,一棵棵挂花树开花了,一阵阵清香飘荡在家旁,只要一走出家门就能闻到桂花的清香。桂花还可以做茶叶,在树上,把它一朵又一朵的摘下来,在炎热的天气里晒上几天再把它放在瓶子里放上五六个月,就可以泡茶了。

夏天,荷叶在小河中长着,花开了红红的花瓣展开,里面有像碗一样的东西,碗里放着一颗颗可以吃的小圆圆。

秋天,一棵一棵的果树结果子了,有橘子、橙子……那橙子又大又黄,而且还很甜,橘子也一样好吃美丽

最美的就是冬天了,雪花空中飘荡,到了中午,伙伴们在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等。

你们看,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

家乡的秋景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处美丽的所在,我也不例外,我心中美丽的景色是家乡秋收的景色。

每年秋天我都要和家人回到姥姥家秋收,在高高的山上往下一看那稻子好像金色的毛毯铺在整个大地上,在加上金色的稻子散发出浓浓的稻香味,这简直就像人间仙境一样。走到村口时放眼望去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那金色的麦浪,使我感觉到置身在金色的海洋中。此时我闭上双眼,张开双臂,深深的呼吸,感受秋天成熟的气息。

我和姥姥姥爷拿着工具走在稻田里,一路上遇见的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着喜悦,这时我在想他们因为什么喜悦呢?我望向远方,突然看见那高高的稻垛,噢,我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因为丰收而喜悦。我笑了,我也感受到了这种喜悦。这种喜悦是一种秋的喜悦。

我爱我的家乡,爱那美丽金色的海洋。

爱那山爱那水,更爱这里勤劳的人们。

作文九:《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景物描写》2100字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我们小学生习作的重要内容。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往往无从下笔,或者只是粗略地勾勒景物轮廓,而语言平淡,写空话、套话的现象较多。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有话可写、富有情感,使表达灵动起来呢?

一、调动多种感官

描写景物,首先就要观察这一景物。对于观察,我们都知道“观察要仔细”、“景物描写要抓特点”等,但如何使我们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依然心中没底。其实,我们在观察时除了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外,还要把自己融人进去,让多种感官参与,写出自己身处这一情境时的触觉、视觉、味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受,使所描写的景物更为逼真,更为丰满,更为细腻,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如我们班学生在写作文《雾》时,我指导他们不仅要写出自己眼中的雾,还要写出在雾中的触觉及内心感受。现举李好同学的作文片断:

如果你不受拘束,随意漫步在层层薄雾之中,薄雾就会轻抚你的脸颊,凉丝丝、清爽爽的,舒服极了可当你伸手想触摸它的时候,你却怎么也无法真切地碰到它。它真是看得见摸不着啊!此时,假如你深吸一口气,你会觉得此时的空气格外清新,湿湿的,润润的,直沁心脾。置身雾海之中,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走着走着,你会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朵白云,来到了一个仙雾缭绕的天堂,可神奇啦!

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参与描写景物,突出了雾的特征,表现了雾的神韵,栩栩如生,使读者似乎也沉浸于雾海之中。

二、写出内心情感

景物描写能承载人的思想感情。没有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只能呈现出景物苍白的外壳。现实生活中同样的景物,在不同心情的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情绪”。当人快乐高兴时,其眼中的一切景物也在欢笑;当人悲观郁闷时,其眼中的景物也在忧愁……因此,恰当的景物描写可以对刻画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起着重要作用。请看我班曹旌同学在记叙自己郁闷之时缺少景物描写的原文片断:

今天放学时,第一次语文测验的成绩公布了。“曹旌, 76„„”我简直不敢

相信自己的耳朵,偏偏吕老师还把试卷发拾我们,妥求我们回家让父母签字。走在放学路上,我开始为今天晚上担心„„

让我们再看看曹旌同学在吕老师的指导下插入景物描写后的片断:

走在放学路上,我开始为今天晚上担心。我看见天上的夕阳红着脸,好像为做错了什么事而害羞;一排排樟树聋拉着脑袋,在风中无力地叹着气,似乎为遇到了烦恼事而闷闷不乐;街上不时传来小贩的吹喝声,那么嘈杂,像同学的议论,又像妈妈的唠叨,搅得人心烦„„

通过比较,没有景物描写的片断缺乏感染力,而插入了景物描写的片断情景交融,它不仅充实了内容,而且增强了表达的效果。后者把曹旌同学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苦恼的烦乱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读来备受感动,让人不禁对她深表同情。

三、展开合理想象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如果能合理地展开想象,巧妙地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就能使描写的景物带有人的特点,富有人的情感,使景物形象鲜活起来。这样一来,就能增强文字的表现力,使静止的景物具有感染力,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请看我班葛妍靓同学的《菊花》 片段:

来到伯先公园菊展区,一阵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陶醉。我定神一看,首先看见的是一盆“国华白创云”。它的茎粗壮挺直,叶子错落有序、层层叠叠地排列在一起。那洁白而又卷曲的花瓣,像少女刚刚打理过的美丽的卷发;那微微仰起的花盘,活像少女妩媚的笑脸,美得自然,美得清纯;远远望去,它又像一位气质脱俗的少女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妈妈告诉我,这种花代表纯洁的意思,它象征着和平友好。于是我想:这么高贵而又典雅的花不如叫它“和平使者”更为恰当吧!

这段文字中,“像少女刚刚打理过的美丽的卷发”、“活像少女妩媚的笑脸”、“又像一位气质脱俗的少女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等句子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方法,赋予了菊花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华白创云”的姿态优美,气质高雅,表现了菊花超凡脱俗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葛妍靓同学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动静相互结合

同学们,只有栩栩如生的景物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只写静景,景物的呈现会显得十分单调,很容易使文章呆滞,缺乏感染力。所以,在观察时特别要注意眼中的景物动起来时的状态,将景物的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所描绘的景物形象更加丰满。如我班田旭同学的作文《桑叶》片断描写中就体现了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有机结合:

憩绿的桑叶很柔软,未面有些粗糙二但在这个季节它已经枯成黄色了,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厚实了。仔细瞧那叶咏,从背面看多像一把把叉子微风一吹,桑叶纷纷飘落,扰如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打着旋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树母亲,飘向大地„„叶子着地,远望金黄一片,它们也为秋天亮出了一幕独特的风景。

这是田旭同学仔细地观察了秋天的桑叶后的描写。在描写桑叶外形时,不仅抓住了静止状态下的桑叶的形状、颜色、质感等外形特征,又注意了微风吹拂下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美景。这样动静结合,活化了桑叶,勾勒了一幅动感的秋意图,自然而然地使读者感受到秋的气息。

同学们,吕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在进行景物描写的时候能够调动多种感官、写出内心情感、展开合理想象、动静相互结合,就一定能使表达变单调为具体,变枯燥为形象,使景物描写灵动起来!

作文十:《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5500字

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 所谓景物描写,通常指自然景物描写,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都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有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不难发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春花的:1.从视觉、听觉、味觉三个角度描绘春花。2.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春花的性状。3.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丰富春花图的内涵。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作进一步分析:一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直接观察,运用视觉、听觉、味觉等得到的体验和感悟;二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辅之以厚实的语言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产物;三是从我们观察的角度和层次出发,在写作过程中,依照文理和章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有序结合,是艺术手法中的亮点。所以,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要写好景物,必须指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一、抓住景物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得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第三单元的课文,分别写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朱自清写《春》,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而描绘这几幅图景时又分别抓住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细致描绘出春天“新”、“美”、“力”的总体特征。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要引导学生对景物进行细致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同时也要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学生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原因是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

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因此,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要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却是特色。”

二、选好描写角度

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要选好描写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角度。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观察和描写出景物独特的状貌风神。

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和远视,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要使学生明白: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2.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它是定点观察的连续。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作时,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景物才能成功。

3、散点观察:是选取某一范围内的若干景点分别观察,它是定点观察的分散。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古老的济南,景色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于读者眼前呢?这就有一个写景的角度问题。老舍先生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二段),然后再让读者饱览那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三、四段),最后才把读者领到那垂柳岸边,领略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

气”、水藻越晴越绿的水上景色(第五段)。就其每一幅图景而言,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描写角度,就三副图景总体而言,又采用的是移步换景和散点观察的描写角度。这样由定点到动点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自然,这是就各大层次之间来说的,仅就各大层次内部来看,又同中有异,如写城内既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又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笔法活脱,不失灵活变化之致。

三、安排好描写顺序

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繁而不乱,多而不杂。

1、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即空间顺序)写景。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应要求学生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由内至外(或由外至内)等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使景物的画面井然有序的展开。如《济南的冬天》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而且往往是由近及远、由细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写来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比如第五段的写景,就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的:先写水冒着点热气,再写水藻,再写垂柳,再写水面的上空以至于半空中、天空上。而第四段的写景,则是由远而近、由大而细的:先写城外,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山坡上的小村庄,再写小村庄的房顶上的雪。这种写法,既符合叙述的空间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远近大小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

2、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时间顺序)写景。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物,就是在一天中,时刻不同,景物的色泽、颜色、情状也不会是一个样子。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按照时间的变化推移,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

如朱自清在春雨图里,不但采用了空间顺序由城内写到城外,而且又运用时间顺序由白天写到傍晚再到上灯,时空兼用,共同勾画出春雨图安静、和谐的“独特的美”。

四、巧用联想、想象和多种修辞

朱自清的《春》写的令人欣喜、陶醉,可谓神妙之笔,因为作者把观察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结合了起来,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老舍先生的思维则更为奇特,把济南城外山坡上积雪与草色错杂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景象联想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并进而心裁别出地想象到“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样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如此一来,也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人如临其境。

联想想象的这种神奇效果和作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悉心玩味体会并借鉴学习,同时也要教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学会多种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灵活运用。

学生学习《春》时,要让他们看到,作者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用拟人描画出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图景;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和排比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写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比喻表现春风和煦、温柔的特点。文章最后,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从刚落地的娃娃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耐人寻味。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皆具匠心,使文章读来满口余香,令人过目不忘。

五、调动各种感官体验和感悟

学生观察景物,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其结果文章犹如一幅静止的并无生机的平面画作。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么文章会生动许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样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就展现在眼前,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六、烘托映衬,使景物形象更为鲜明

要写好景物,还得运用烘托映衬之法。当然,这种方法的实际运用最初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只要教师指导有方、点拨得当、训练恰当,假以时日,学生是不难掌握的。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色彩鲜明悦目,都是映衬的妙笔。文章中说到的“黄草山”“小灰色树影”,应该说它们本身算不上怎么美,但是作者把它们放在“空灵的蓝水晶了”里一映衬,这些物象也就显出它们的美来了。的确,有的景物,本身就很美,和别的景物一映衬,就显得更美;也有的景物,本身并不怎么美,但是一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就显出美来了。所以我们在写景时适时巧妙运用烘托和映衬,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当然,也有景物本身是美的,但一经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反倒失去原来的美了,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方寸的象牙版刻一篇《兰亭序》,至今还有艺术品之称,但倘将这挂在万里长城的墙头,或供在云岗的丈八佛像的足下,它就渺小得看不见了,即使热心者竭力指点,也不过令观者生一种滑稽之感。”②这样看来,学生在进行

景物描写时,烘托和映衬的方法还需慎重使用。因此,要把景物写好,关键不单在映衬,还在映衬得法。映衬得法,就可以相得益彰,或者化平庸为神奇。

七、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③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④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就是景物的色彩是由感情色彩决定的,不是晴天都明媚,阴天都悲凉。同一个场景,同一种自然风光,在不同作者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是作者的感情不同,通过不同物象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来的。同为秋天,何其芳说:“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字里行间溢满丰收的喜悦;马致远却说:“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极力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以表达游子的乡愁。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使之懂得流动着情感的语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要让学生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八、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这种技法的学习,可引导学生通过《观沧海》等诗文的欣赏来体会掌握: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以上全是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则又转为写虚即诗人的主观感受,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大气概。

以上从八个方面举例谈论了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其实,景物描写的方法远不止这几种,它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一段或一篇生动、具体的景物描写,应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晶。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时,一定要对这些方法全面考虑,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