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地理教学 > [《反法西斯主题班会》1600字] 主题班会总结300字

[《反法西斯主题班会》1600字] 主题班会总结300字

时间:2019-12-11 09:18:0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反法西斯主题班会》1600字

小学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表达对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使命感。

2、培养学生组织、思维、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竞争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历史书籍等途径了解抗日时期重大战役。

2、翻阅小学语文教科书,讲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3、鼓励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永远的丰碑》,记录、整理抗日英雄谱。

4、学唱革命歌曲。

一、渲染氛围,提示主题

活动过程 :

同学们,你们熟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这首歌曲吗?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吗?(抗日战争时期)是啊,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有许许多多像王小这样的英雄,正是因为

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同回顾70年前的抗日战争,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让我们在英雄们伟大精神的激励下健康成长。

二、交流整理,设计主题

你们都知道抗日战争的哪些信息?(学生交流时教师随机归纳)

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重大战役。

2、认识一些著名的抗日英雄,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赞美他们的伟大精神。

3、认识一些抗日小英雄,说说“我和小英雄比童年”。

4、与身边的抗日英雄零距离接触。

5、唱一唱抗战时期的歌曲。

可以给自己选择一主题设计一个合适的名称。

三、开展调查,了解主题

1、调查方式:查阅相关历史书籍,翻阅小学语文教科书,观看电视台专题节目,采访身边的抗日英雄等。

2、分组方式:可以一人一组,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组成小组。要指导学生取于创新,力争每个主题都有个人或者小组参与调查。

3、选择主题:

(1)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自由选择主题。

(2)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搜集资料的途径选择主题。

(3)学生充分听取小组成员的意见,商量后选择主题。

四、交流展示,诠释主题

同学们,通过调查,你们对自己选择的主题了解多少呢?一定有很多资料要展示,有许多感受要倾诉。请小组派代表交流,组内成员可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获取信息,引发思考,还可以提出质疑。

主题一:惊心动魄大战役

1、武汉会战

2、平型关战役

3、忻口战役

4、百团大战

5、台儿庄战役

学生可以先列举几个著名战役的名称,再详细讲述一两个精彩片段,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主题二: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谱

1、功勋卓著的徐海东

2、抗日英雄杨靖宇

3、抗日名将――张自忠

4、以身殉国 浩气千古――左权将军

5、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

6、狼牙山五壮士

学生可以先列举一些抗日英雄的名字,再细讲述一两个精彩片段,也可以有感情地朗读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相关课文。课文展示这些英雄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全体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部分资料快速浏览。

主题三:娃娃英雄志气高,我与他们比童年

1、王二小

2、海娃

3、小兵张嘎

4、小英雄雨来

学生讲述这些小英雄的精彩故事片段,然后全班同学进行谈感想。

主题四:唱响抗日歌

《黄河大合唱》

《松花江上》

《大刀歌》

《义勇军进行曲》

《游击队歌》

小组成员合唱其中的一首,还可以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歌曲创作的有关故事,鼓励学生哼唱。

五、实践拓展,延伸主题

通过这次调查,同学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令老师刮目相看。获取了謻关于抗战的信息,你想说点什么呢? 怎样才能让这次活动更有意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1、继续关注各大媒体关于纪念抗战的宣传,继续搜集资料。

2、出一期以纪念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手抄小报

3、开展一次演唱革命歌曲比赛。

4、观看相关的电影或书籍,写一篇观后感

活动小结:同学们重温了我们民族的血泪历史,学习感受了抗日英雄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相信在你们幼小的心灵中,开始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理想,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刻苦学习,磨练意志在全民族抗战精神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将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振兴建工立业。

作文二:《反法西斯主题活动总结(看》800字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大队部就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学生入学教育活动。本活动延续暑假开展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四个一”活动:看一部纪实片(电影)、唱一首红歌、抒一段感受、赏一部微影,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铭记历史、勿忘使命。

用影像忆历史。黑白的电影画面,淋漓尽致地讲述了当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对抗外敌的侵略,最终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观影现场鸦雀无声,有的只是孩子们面对外来侵略者迫害中国人民时愤怒的眼神,有的只是孩子们面对中国战斗取得胜利激动的泪花。观看完影片后,同学们还在久久地回味呢!

用歌声赞英雄。利用班队活动、音乐课、红领巾广播等途径聆听、学习、传唱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各小队开展唱红歌比赛,调动队员学习、传唱红歌的积极性。既发挥班各中队干部和文娱骨干的带头作用,也在学校形成传唱红歌的良好氛围。同学们在音乐课上、课间、饭后都乐于传唱一系列的革命歌曲:《红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团结就是力量》等。红色经典革命歌曲深入人心、朗朗上口。

用文字抒情感。在高段开展“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作文比赛,深化学生对红色精神的体验,让爱国情怀在笔尖跳跃,让梦想在此刻起航。

赏微影表红心。大队部在小雨点剧院展示队员们暑假里自己拍摄的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实践活动为主题的微电影,并让队员们分享自己活动感受。一幕幕由学生自导自编自演的画面,记录了队员们学习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瞬间,这背后凝聚着学生们对为国捐躯烈士们崇高的敬意,对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珍惜,活动的最后,队员们纷纷表达了今后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的决心。

相信在这一系列的精神洗礼中,孩子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起信心,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作文三:《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发言稿》2100字

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发言稿

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发言稿

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开的非常成功,这得益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也得益于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下面我提议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自己,献给我们的班委!

中华民族的抗战史是值得我们铭记和骄傲的,我们的母校,xx大学在抗战的市局变迁中百折不挠,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河大学子为之震撼、引以为荣的。

百折不挠数河大

1937年12月,日寇铁骑践踏黄河流域,豫东、豫北沦陷,省城开封危在旦夕。在这生死存亡关头,xx大学南迁至xx山和xx镇平县。1939年5月下旬,王xx校长率领师生员工徒步北越伏牛山,经xx,历时十多天抵达嵩县,到深山区xx办学。开封沦陷期间,河大被日寇占据为司令部,高等学府沦落成了日寇的大本营,雄伟的大礼堂竟成了马厩。 然而,就是在这种时局吃紧,硝烟不断、满目疮痍、食不果腹的环境下,xx大学仍然百折不挠,即使流离失所也不忘传播薪火。刘校长不顾个人安危,等全校师生撤离完毕才离校南下;师生颠沛流离、徒步南下,却视图书、仪器如生命,舍命保存;迁入地群众和乡绅纷纷腾出房屋,送粮送肉、送桌送椅。土坯房中,木板堆砌,简陋而富有生趣。也就是在这里,我们河大学子书声朗朗,响彻山野,还普及教育,将知识传播给到过的每一寸土地。

在今日的河大园中,我们可能已经听不到驻守日军发出的侵略的声音,但是校长离去河大后的回首驻足一定会萦绕在我们眼前。

抗战胜利了,继续办学。xx大学在百折不挠中,艰苦卓绝的发展。时至今日,我们xx大学法学院也迎来了恢复重建三十周年。

三十而立法学院

1985年恢复重建的法律系招收第一届专科生,1986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同年进行专升本与成人教育的招生与培训,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4年获批司法文明史二级学科博士点,本、硕、博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已初步形成。如今的法学院是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法律人才培养高地,为中原法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了众多卓越的法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法学院仍然在探索,实践性教学基地,小学期的实行,虽然还不成熟,但是我相信这只是一个摸索发展过程,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法学院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就在今天,我们11级的学长学姐在参加学位授予仪式。我看到你们也去观摩、去聆听、去献花,这段时间,你们一起醉过、耍过、拥抱过。就像关书记昨天在全校毕业典礼上引用的歌词“来了,走了,爱已开花了;冬去了,春来了,爱已长大了”。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明年此刻你们毕业的场景,是多么让我留恋、多么让我不舍。今年是我们2012级开花的季节,司考、考研、就业都会接踵而至,在你们马到成功前,我想说一下对你们的期望,我斗胆把这些期望总结为属于我们12级的三个梦想:

花开绽放“一二梦”

1.修身梦。”

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一篇散文叫做《生命的化妆》,里面提到:“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

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最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论语》中说:“文胜于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的修身梦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赞美别人,宽待自己,有温度的君子。

2.齐家梦

家庭永远是我们的温馨港湾,我希望大学也是大家收获爱情,为以后组建幸福家庭打下基础。炊烟起了,他在门口等你。夕阳下了,他在山边等你。叶子黄了,他在树下等你。月儿弯了,他在十五等你。细雨来了,他在伞下等你。流水冻了,他在河畔等你。生命累了,他在天堂等你。你们老了,他在来生等你。我们的“齐家梦”就是: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有责任心,有担当,孝敬父母、守护爱人、关照孩子。

3.天下梦

又到了一年麦收时节,犹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嚷嚷着要下地收割,父母看着我们晃动着镰刀一根一根地砍着麦子,脸上洋溢着笑容,心里却是在担心镰刀伤着我们。而今,我们没有回去帮助家里夏收,而是来到了田间地头,向最普通的老百姓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援助。我们转换了角色,但是更加心怀天下。我想,“用脚步丈量法治人生的长度,用知识诠释心系百姓的理念”就是属于我们河大法律人的“天下梦”。我们心中的“天下梦”,就是对“长江沉船事件”遇难者的默哀,是对“希望社会不再发生这些灾难”树立的信念。

今天我很开心,也很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赞美别人。“赞美”是你们善良心地的流露,是你们充分了解对方的映射。赞美别人就是赞美自己,了解别人才能更好的认知自己。因此,我很骄傲,你们都很美!我们今年的梦想肯定会绽放的很精彩,谢谢你们!

作文四:《杰出的反法西斯主题小说》10300字

作者:罗国祥

外国文学评论 1995年11期

主题小说(roman à thèe)就是将某些真人真事置于创作主体的基本意向性之下,以其特有的创作话语生成的叙事作品。这类作品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法国著名作家、政治活动家和文艺理论家安德烈·马尔罗的杰出小说、也是世界优秀的反法西斯小说之一的《希望》便是这样一部主题小说。

反法西斯有效性——铁腕与博爱

《希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主题鲜明的反法西斯性。《希望》直接以作者“在西班牙的见闻与感受,描写了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可歌可泣的斗争”①。《希望》中表现出的主题之一便是铁腕(或“有效性”——effcacité)和博爱(fraternité)的辩证融合。小说中的国际纵队飞行中队领导人马宁和从小知识分子成长为干练的国际纵队旅长的马努埃尔,是马尔罗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也是小说的铁腕和博爱主题的化身。

马宁在小说中的经历和政治观点,几乎就是马尔罗本人这一时期的经历和政治观点。首先从政治观点上看,马尔罗主张全人类共同战胜邪恶,为改变人类的命运而斗争。他佩服共产党为解放受压迫者而奋斗,但他反对“党的驯服工具”的教士型党员作风。小说中,马宁常和战友们讨论政治。他首次整顿飞行中队时,就对著名的西班牙共产党活动家亨利克表示过他对共产党的钦佩:“我们的人很守纪律,是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现在,许多人都成了共产党员,是因为他们很守纪律……他们组成了坚强的核心,在其周围团结了不少曾在战斗中丧失了信心的人,接着这些人也形成了坚强的核心……这都多亏了共产党,光我们自己是办不到的。”

马宁是个重视行动效果的实干家。为支援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跑遍了欧洲和非洲招募飞行员,捐款买飞机;为了战胜法西斯,他严厉整顿飞行中队,对飞行员、领航员、射击手,轰炸投弹手分科进行考试,不具备参战条件的,一律不准上飞机。

马宁有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革命左派成员。但是他参加一个政党是为了更好地为“革命”工作,而不是为某个政党工作。他打了个形象的比方:革命政党好比灯泡,革命好比电源,“合闸时,所有的灯泡都应该同时亮”。所以,当西班牙革命处于生死关头时,他毅然将自己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飞行中队并入西班牙共和军,以此证明他的最高利益是革命利益而不是某个政党的利益。所以他把当时参加形形色色的政党的成员分为“教士型”和“斗士型”,教士型只是为政党而献身,而斗士型则是以自身的行动战斗不止,直到革命目标的实现、人类状况的改善。这种政治哲学的观点,无疑是马尔罗自己观点的表述。马尔罗很欣赏尼采的学说,曾到东南亚一带“历险”,写出了一系列以行动哲学为基调的“亚洲系列”小说。他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改变屈辱的处境。他一度和共产党结盟,因为他认为这个党纪律严明,其革命行动具有很强的有效性,尽管这种有效性在某个阶段或个别事件上显得冷酷和不近人情,但这和革命的总体目标即有效地改变人类当时的处境却是一致的。马尔罗的这种复杂的也是辩证的观点,充分体现在小说的另一个人物马努埃尔身上。

马努埃尔本是巴黎一家电影厂的音响技师,属小知识分子阶层。他受党的派遣,到西班牙支援共和军抗击法西斯。他出于革命激情将自己的私人汽车献出,并亲自开车为共和军运送炸药。他很勇敢但没有战斗经验,战斗目的也不明确,开车运炸药时,“只觉得这个夜晚,每个人都要在大地上做些什么”。这表现出一种生命哲学世界观:只需行动以体现作为人的力量而无需追问做些什么和为什么去做。这种思想,是受当时世界上流行的自由主义学说影响所致。从马努埃尔身上,也可以看到作者本人思想经历的过程:马尔罗也曾经对这种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产生过兴趣,这一点在他的著名小说《人类的命运》中有着充分的表现。

然而,残酷的战争现实使马努埃尔逐渐成熟起来,使他由一个富于幻想、经验不足的年轻党员变成一个沉着冷静、有勇有谋的军事指挥员。在刚被提升为连长时,他看见一群老鼠用干瘪的鼻子嗅着刚被枪毙的三个法西斯分子的血时,还感到“喉咙发紧”,显得很不习惯;特别是当他看见一个青年农民用食指蘸着血在墙上写“消灭法西斯”的标语时,马努埃尔产生了“这两种人都不应该继续存在”的想法。然而,残酷的战斗锻炼了他,改变了他的思想。在共和军与法西斯拼死搏斗的紧要关头,有两个开小差的士兵被抓回。他们跪在他面前,抱住他的腿求饶时,马努埃尔看着他们年轻的面孔,虽然内心剧烈翻腾,怜悯之情不觉油然而生,但同时又“从未如此强烈地感觉到他必须在胜利和怜悯之间作出选择”。最后他按照军事委员会的决定,毫不留情地枪毙了逃兵。

在《希望》中,博爱不仅是同情和怜悯,而且也是冷峻和效率。博爱和铁腕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是统一的,铁腕甚至是达到博爱的必要手段。马努埃尔在小说开始时总是手持一枚橄榄枝,但他成为一名成熟的指挥员后,手里的橄榄枝换成了一条狼狗。这时的马努埃尔需要“经常抚摸狼狗”。这里,橄榄枝和狼狗都是各具意义的隐喻,暗示了主人公(抑或作者)对目的与手段、愿望与效果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解。马努埃尔在和一位苏联记者的谈话中说,任何赤手空拳的良好愿望和勇气是无法抵挡飞机和大炮的。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每一个战斗环节,每一个战斗行动都应具有百分之百的有效性,这才是克敌致胜的法宝。

反法西斯的代价——死亡与生存

法国评论家若望·雷马利在《马尔罗与艺术创造》一文中说,马尔罗在帮助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屠杀的过程中,决定写一部反映西班牙人民可歌可泣的反法西斯战争的作品。然而以什么角度表现这个民族的痛苦呢?“马尔罗和毕加索同时想到了戈雅。”②

卓越的西班牙画家戈雅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表现西班牙民族痛苦遭遇的作品,如《布埃尔特·德尔·索尔的起义》、《法国士兵枪杀西班牙起义者》、组画《战争的灾难》等;他还在自家房子的墙上画了许多壁画,以强烈的对比和怪异的形象反映西班牙人民遭受暴力侵犯的惨景。毕加索深受戈雅的影响。1937年初,法西斯飞机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小城格尔尼卡,毕加索怀着义愤,创作了方块画派名作《格尔尼卡》。马尔罗在《希望》中,将戈雅绘画中人民横遭杀戮的惨状,毕加索画笔下七零八落的牛身(西班牙的象征)、残缺不全的人的肢体变成了小说中更加生动具体的描写,既不失戈雅乃至毕加索画中动人心魄的扭曲笔法,又更像一组组电影定格,将法西斯的残酷暴虐展现无遗。小说中,美国记者查德看到了这样一幅惨景:在法西斯空军对马德里进行的大轰炸中,许多养老院和幼儿园也被夷为平地,法西斯扔下大量燃烧弹,冒着“绿火(苦艾色)。太可怕了。您知道:那火是扑不灭的,老人们像瞎子一样,有的柱着拐棍,有的双手向前伸着,在大火里乱抓……”。查德发往路透社的新闻稿中还有这样一篇实地报道:“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只有约两岁的小女孩,这孩子的下颌没有了;可是她还活着,她的双眼睁得大大的,好像是想知道究竟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另一位妇女在横穿马路时,怀里也抱着一个小孩;那个孩子的脑袋没有了……”那失去了下颌,睁着惶恐大眼的小女孩,不正像戈雅《法国士兵枪杀西班牙起义者》中那位高举双手,大义凛然地面对着敌人的屠刀的西班牙平民么?

但马尔罗创作《希望》的主要意图并不仅仅在于揭露法西斯制造死亡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为了阐发他关于死亡的哲理。所以,《希望》中虽有许多现实的“材料”,但它们大多经过了改造加工,作者将自己的思想灌注其中,以致在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哲理论辩。小说中的共和军战士艾尔南台受伤被俘后和另一个战俘莫莱诺就死亡的问题展开了争论。这也是小说不断出现的生存与死亡的论题之一。莫莱诺认为,对人来说最可怕的是死亡,无论怎样的煎熬都不及死亡令人惧怕。因为死亡意味着一切将无法挽回,一切将成为定局:“死亡的悲剧,在于死亡在这个意义上使生命变成一成不变的命运;失去了生命,任何一切都无法重新开始,即使是一个无神论者,死亡时也会考虑这个问题。”对于这种观点,艾尔南台进行了批驳。他认为,真正的革命者在死亡面前是无所畏惧的。他鄙视那些“只想要活命而无论这是怎样的活命”的人;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受刑。因为受刑意味着人的价值受到摧残和折磨,是屈辱的;然而死亡却可以使人光荣地免受屈辱。和那些“只想要活命”的人相反,他“等着被枪毙。他不想活了。他的上一层楼,还有许多不准备再活下去的人;就是这些人,他才愿意与之共同继续活下去。而另一些人,他根本就不愿与之共存”。英勇地迎接死亡而不是屈辱地求生,这是马尔罗小说中的主人公共有的特征(参见马尔罗的小说《人类的命运》),虽然他们有时是共产党人,有时是其他为“人类命运”而战的人。他们在死神面前无所畏惧,是因为他们认为作为人应有其尊严与价值。所以他们在面临死神的时候,都能够从容地,甚至主动地请求一死,因为他们清楚这死的价值。这时,“他们是如此驯服;但这种驯服不是软弱,不是怕死,而是相反。法西斯这样地杀人,并不能说明他们是胜利者;杀人不像宰牲口,人对人应该在战斗中决出胜负”。最后,艾尔南台“迎着一阵火药味儿,踏着颤动的土地,走向涧边……”。

艾尔南台的死是马尔罗式的英雄般的死。艾尔南台死而无憾:他生前的行动是体面的,英雄式的;死时也是带着人的尊严赴死;他的死不是悲剧,而是史诗般的英雄式死亡。这种“死”即“生”,这种死几乎类似尼采的超人般的死。尼采认为,超人就是创造人类目标并给大地以意义和未来的人。他们能轻松地面对死亡,因为他们用以对待死亡的是一种狄奥尼索斯式的态度,认为这种死具有“死后方生”甚至推动历史前进的价值。当艾尔南台面对法西斯的枪口和不时从临时刑场附近怒视着法西斯匆匆走过的穿着丧服的女人时,“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历史的动力:在这个女人总是身不离黑色丧服的国家里,一个主要由寡妇构成的古老民族将推动历史的车轮”。很明显,这是马尔罗带有意志论色彩的“行动哲学”的形象诠释。

所以,《希望》的创作,一方面是马尔罗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西班牙民族顽强的意志力正好适合于他用来解释他的行动哲学,特别是关于行动与生存,死亡与希望关系的观点。

西班牙民族历来崇尚勇武,生性桀骜不驯。在《希望》中,西班牙人民的英雄形象被表现得高大而神秘,又像史诗一样令人陶醉和沉思。小说中,国际纵队空军中队的一架战机受伤迫降在特鲁埃山区。马宁带人前往援救,途中遇到山民们用担架抬着重伤员用驴驮着轻伤员下山。马宁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险峻的山道像从天上延伸下来,“天幕上出现了一位矮矮的、黑黑的撒哈逊骑士”;那骑士“像一尊安放在高底座上的缩小了的塑像……”,突然,这尊塑像侧过身,向下略略一倾身子,接着传来一声神秘而又亲切的喊声:“啊,马宁!”这段虚实相间的描绘,将西班牙民族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的勇武形象和小说描写之事件当时的情景,即西班牙民族形象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这位骑在驴背上的神秘骑士是中队的战士布若尔,他戴着特鲁埃尔山民送给的古代饰以羽毛的帽子,只刮了一半胡子,脸上的伤口淌着血。可就是他,忍着剧烈的伤痛,将负重伤的战友从早已成为一堆废铁的飞机里救了出来,直到山民们赶来帮助,他才骑上驴和大家一起下山。在这个人物身上,马尔罗赋予了西班牙民族千百年来铸就的钢铁意志。对这种意志,仅仅“现实主义”地描写是表现不出来的。因为它是一种民族魂,蕴藏于西班牙高山之巅,大地之下。

不屈的西班牙民族性格和精神,是马尔罗行动哲学很好的佐证,他以这种精神来不断印证自己行动哲学中“死后方生”的生死观。马尔罗认为,在一切时代,艺术家的作品都不是为了创造他所看到的世界,因为创造作者已看到的世界,这本身就是说不通的。所以他认为在一切艺术创造中,都存在着一种内在真实的、超人的和非人的视觉。马尔罗以一种非现实主义的方法,写出了作者关于“方死方生”的生死观。《希望》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的“充满激情的幻想”、“死亡的考验”、“希望”等章节都表现了由“死”到“生”、英勇的、置生命于度外的战斗,都阐释了“死”而后“生”的观点。作为二战开端的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是悬殊的。可是反法西斯战士们怀着一股激情,视死如归,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小说中,参战前是美学家的飞行员斯卡利问本是一位人类学家的指挥员加尔西亚:“请告诉我,指挥员,照您看,一个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生命?”加尔西亚回答说:“把尽可能丰富的经验转化为意识,将这种生自生命本身的意识运用到行动中去。”所谓“生自生命本身的意识”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意志。

马尔罗的行动哲学认为,人类的价值和希望就在其行动之中,在其自由意志(不受如法西斯这样的外力所制约的意志)的实现中得到永生(复活)。小说中有一架国际纵队的飞机被敌机击中,大部分战士都牺牲了,负了重伤的驾驶员在烈火中奋力拼搏,挣扎着将飞机驾回基地。地面的战友们冲上去扑灭了大火,将烈士们抬出飞机。这时,小说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描写和议论:

……马尔色利诺是颈上中弹牺牲的,所以流血不多。尽管他在阴森的灯光下直楞楞地瞪着眼,他的脸仍然显得很美。

酒吧的一个女招待注视着他。

“至少还要一个小时,才能看到他的灵魂。”她说。

马宁见过许多死者,他知道死者给许多活人带来了安宁;他脸上的皱纹也随着忧虑和思想而消失了。马宁看着这张用生命洗净的脸,看着那睁着的双眼和飞行帽;他不想离去啊!马宁想起了女招待刚才说的话;那是一句有浓厚西班牙民族文化色彩的话;是的,一个小时后,烈士的面孔才会从人形面孔上显现出来,那才是烈士精神的面孔,真正的面孔。

《希望》的第二部第二章“死亡的考验”其实又可译作“《启示录》的实施”,这里借用了《启示录》中的一个预言。这个预言说:“但愿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和在他宝座前的七灵,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有恩惠,平安归于你们。”③通过死亡的考验(《启示录》的实施),西班牙民族得以从死亡中“复活”,希望之光如晨曦般升起。

反法西斯之目的——“希望”与荒诞

法国著名传记文学家和评论家安德烈·莫鲁瓦在论及《希望》时这样写道:“人是其行为的总和,在行动中,他造就了自己的历史,但愿这历史尽可能地伟大,这就是目标,人于是走出了荒诞。”④马尔罗在《希望》中写了许多“希望”中的而非现实中的事,即“充满激情的幻想”,其中的人物特别是这些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大都是作者本人的行为和思想,或者说是作者“灌注”入人物中的。如同马尔罗其他“人类处境小说”一样,《希望》中的人物以其各自的而又一致的行动,英勇地抗击法西斯,也就是抗击那个时代时刻困挠人们的荒诞感;即是说,法西斯的暴行就是荒诞的化身。面对荒诞,人只有行动才能与之抗衡,才能继续生存。而人类与荒诞抗争的行为,无疑来源于战胜荒诞的意愿或“希望”。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小说世界中,马尔罗都始终有着一种强烈的改变人类命运的希望。西班牙人民在历史上不断地在“死”中求“生”,这在马尔罗看来,就是表现以行动战胜荒诞主题的极好证明。

从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的30年代末起,马尔罗就认识到人类战胜荒诞的行动必须是一种团结一致的行动。在《希望》中不断出现“兄弟情谊”(fraternité)的主题。在战斗中,不论相识不相识,战友间不用语言,仅凭眼神、手势(一只举起的右拳)就能达到默契,团结战斗。有许多战士和指挥员为了掩护战友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同样,反法西斯阵营里的军民之间也充满了兄弟般的情谊:国际纵队的飞机坠落在深山的雪地上,山民们发现了,便立刻跑过去“笨拙而亲热地忙碌起来”。有人“拿出也许是他最好的东西——一只保温瓶,给伤员们喝水”;有一个老人很庄严地将村里唯一的一只鸡杀了给伤员熬汤喝,她说:“我的儿子,他也在前线……”。

这种兄弟情谊,这种博爱的主题是小说《希望》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作家马尔罗行动哲学中战胜人类荒诞处境的有效方式:人类只有紧密团结,一致行动,才能战胜荒诞的命运,迎来“希望”的曙光。

这种兄弟情谊作为人的一种行动方式,是马尔罗行动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改变了马尔罗在《希望》之前创作的小说如《王家大道》、《征服者》、《人类的命运》中个人孤军作战,以个人为中心的行动方式。在那些小说中,人与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更没有一致的行动,每一个人都按自己的理论说话,小说中的许多对话或讨论成了一群人的自言自语,互不相关。在《希望》中,虽然有时也可见类似情况,但人们的行动在反法西斯的共同“希望”中统一起来了。诚如莫鲁瓦所说,人类由于一致的行动,终于看到了战胜荒诞的曙光。在《希望》中,那种仅以个人名义行动的描写少了,甚至有些描写是对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否定。《希望》中有许多关于行动的目的与手段,愿望与效果的讨论和图解式的描写,都是围绕着能否有效地战胜法西斯(或荒诞)而展开的。仅仅英勇地行动或英勇地牺牲,已经不是“完美”的了。人的死应该“有效”地死,有目的地死;作为战士不能仅想着能干什么,而应想着应该干些什么,怎样干,为什么而干。如果一个人行动时仅想着他所能干的事情,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无所“希望”的人,就不能战胜荒诞。

反法西斯话语——“谎言”的真实

马尔罗在《希望》中展示的关于现实与希望、目的与手段的观点,构成其艺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艺术使人类摆脱荒诞的命运而获得自由。艺术是“人的一种永恒的报复”。也就是说,人在以摆脱荒诞命运为目的的一切活动中,只有艺术活动是最经常最有效的。因为在马尔罗看来,艺术的力量高于一切;人在艺术创造中获得一种永恒的寄托和安慰,因为创作中的艺术家对外界即现实中的一切焦虑和苦恼可以统统视而不见,并可以不拘泥于现实的桎梏;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外界的一切(客体)为创造主体所用,借之发挥主体自由的想象。马尔罗艺术创作中的现实素材只是一种可供利用的材料,而不是其创作的依据。因此马尔罗的小说创作并非现实主义的,他的形象思维方式不是传统的艺术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思维方式。这种所谓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艺术观。而马尔罗的艺术观则是以本体论哲学为基础的,他强调的是主观而不是客观基础上的“能动”。因此他的艺术创作是绝对自由的,既不受任何史实的约束,也不受任何手法的限制,他随心所欲地将创造主体的意志赋予人物,使他们按这种自由意志在小说中表现,行动。

这种艺术观使马尔罗的小说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叙事文本。在创作《希望》的年代,在反法西斯阵营里流行着一种“世界主义”的话语。《希望》中的反法西斯话语是由诸如“有效性”、“纪律性”、“光荣的死亡”和“有效的死亡”、“法西斯暴行”、“兄弟般的情谊”、“希望”,以及诸多虚构的情节、人物和冗长的说教和思辩构成的,旨在否定法西斯,肯定人道主义。作者写了这样一段故事:一队法西斯分子抓了600多个妇女和儿童,把他们押在一所军校——著名的阿尔卡查尔城堡。共和军民兵围困了城堡,派了一位神父进城堡和法西斯谈判,希望他们释放妇女和儿童。法西斯没有答应,只同意在城堡下的开阔地上确定一个中立地带,双方代表直接谈判。谈判开始了,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奇怪的是,双方在争吵中同样使用的诸如“理想”、“劳动者”、“集中营”、“正义”等词汇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价值),双方完全无法相互沟通和理解。“双方相距约十米”,却“好像隔着圣界,站在各自的界线内和对方争论”。作者发议论说:“这群人两个月来一直在相互残杀,对话是困难的;一种莫名其妙的幽灵使法西斯分子绕着城堡的廊柱转来转去;民兵们则在街垒附近徘徊,双方都害怕相互靠近,因为一靠近就要讲话。”这就是说,法西斯的意识形态和反法西斯的意识形态赋予了诸如“正义”、“理想”等文字代码以不同的、甚至互不相容的文化价值,因此无法进行沟通。马尔罗在这里清楚地看到了文字代码的意识形态性(或人为性)。这种现象无疑也属马尔罗所要战胜的荒诞之列,于是他虚构了一个场景:

一个民兵穿过分界线。他是全国劳工联盟的成员。他挽着袖子,露出刺了花纩的胳膊。垂直射下的阳光将那顶墨西哥式帽子的影子投射到他的脚下。他就这样走到一个柱基上。他手里拿着一盒香烟,向法西斯那边走去,就像去设置一个捕野兔的活结一样,仿佛是说:“不能责怪这些香烟,混蛋!没有烟抽,都怪这可恨的战争……”

这时,一个民兵问另一位年长的国际主义战士:

“您对这愚蠢的发烟行为有什么看法?”

“在比利时议会一次最激烈的争论中,我看见过为了否决一项信鸽税法,全体议员表现出兄弟般的团结气氛!因为议员中的百分之八十是信鸽爱好者。这里,则有一大群抽烟共济会员。”

“这比议员们的团结更深沉!”

这个给法西斯士兵“兄弟般”地送烟情节(后来又送刮胡刀片,双方士兵和军官不再意识形态地争吵下去,而是拉起家常来了)是典型的马尔罗式反法西斯的话语。它的释义为:法西斯是不人道的,但法西斯分子也是人,应该以“兄弟情谊般”的人道主义方式(话语)与包括法西斯分子在内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虽然马尔罗试图以“兄弟情谊”来改变由意识形态造成的语义对立(或语言的荒诞性),进而消解人与人的对立(这种对立实际上也是马尔罗与之抗争的人类的荒诞性),但是,马尔罗自己却未能摆脱意识形态,因为他在试图消解法西斯意识形态的同时构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反法西斯的意识形态。这在《希望》中是显而易见的。书中的人物、故事、人物的行动及其所发表的冗长的议论。都围绕着一个目的:反法西斯、和人类荒诞的处境进行抗争以达到战胜荒诞的目的。因此小说中的一切,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其意识形态性都是明显的。马尔罗在《希望》的扉页上写道:

献给特鲁埃尔战役中的同志们!

史书记载的“特鲁埃尔战役”是西班牙共和军和国际纵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战役的结果是,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共和军以及国际纵队在面临法西斯的重重包围和进攻的严重情况下,仅有3万5千余名战士的国际纵队就牺牲了1万余名。损失是惨重的。但这次战役毕竟将法西斯的军队挡在了城外,因此也能算作一次胜利,“这次胜利给共和国带来了极大的希望。想必从这个时刻开始,反法西斯的人们认定,西班牙是‘希望’之所在”⑤。

为了这种“希望”,一些“想必是纯属虚构的事件充斥了《希望》”⑥;这种“虚构事件”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粹的虚构,如一些“当过白匪的俄国人”跑到西班牙为共和国效力以博得苏联共产党人的好感,以便“能在事后重归故里”;“比共和军手里的任何飞机都要高级”的意大利轰炸机等,实际上都是作者随意写下的。由于《希望》的创作年代和作者的特殊经历,书中这些描写常被后人误认为历史的真实。第二类是人云亦云,为“我”所用的事件描写。在《希望》中,这种“反历史性”最突出的是关于佛朗哥在叛乱前就向墨索里尼请求军援的描写:共和军击落了一架意大利轰炸机,飞行员一死一伤。从他们的飞行日志中发现了“7月16日:斯培西亚、梅利拉;18、19、20日:塞维勒、萨拉芒克”,旁边的空白上写着:“任务:轰炸、侦察、护航、支援地面……”的字样。因此推断,佛朗哥在叛乱前一天就已向墨索里尼求援,而且墨索里尼应允并派出战机参加了针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法西斯叛乱(马尔罗在引用那两个意大利飞行员的飞行日志时特别在“7月16日”的后面加了一个括号,注明“这是佛朗哥叛乱前一天”)。这样看来,佛朗哥在叛乱前就和墨索里尼有勾结便显得确凿无疑了。然而事实上,这只是当时的一种传言。而且这个传言中的意大利飞行员是为给佛朗哥传递文件而在阿尔及利亚上空机毁人亡,并不是在西班牙执行轰炸任务时被击落并做了俘虏。《希望》中的这段描写可算事出有因,但绝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凡是如今能够找到的有关外交档案,都证明墨索里尼是在七月十九日以后才接到佛朗哥的求援要求的”⑦。除了历史学家,许多人都不知道甚至不愿意知道这些。因为法西斯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太惨重,以至不愿意接受历史上的某些事实,而宁愿将马尔罗虚构的故事当作历史的真实。

然而,《希望》作为一部意识形态性很强的文学作品,毕竟从总体上把握了当时反法西斯阵营内那种同仇敌忾、在反法西斯战斗中一往无前、威震敌胆的大无畏气概和对人类前途充满“希望”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真实的。1936年,马尔罗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定名为《特鲁埃尔山》,并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实地拍摄(电影未拍完,法西斯就占领了该地,摄制组只得撤回巴黎继续拍摄)。由于此片具有巨大的反法西斯的号召力和很强的现实性,它受到法西斯和亲法西斯分子以及当时持绥靖政策者的打击,电影曾被禁演。但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这部电影的再度公演立即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并获得了“德吕克”电影奖。至于《希望》一书,则“永远是一部”气势宏伟的小说,这部虚构性和意识形态性都很强的小说“产生了奇特的效果,这种效果也许最终比他作为西班牙支队的领导人所进行的真正的战斗还要伟大”。“马尔罗的文章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比一班学究先生们(包括我本人)力图证明这件或那件事情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种种研究,会活得更久远。”⑧

注释:

①②④⑤⑥⑦⑧  参见柳鸣九、罗新璋编《马尔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4、324、271、446、444、446、449页。

③  参见《新约全书·启示录》中译本第254页。

作者介绍:罗国祥  武汉大学法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