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地理教学 >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1400字:西行漫记的读书笔记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1400字:西行漫记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0-01-09 09:18:0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西行漫记读书笔记》1400字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很长时间没有静下来读书,这本书的感受比较多,。 一是对作者的评价。作者在第一篇中提出要了解的未获解答的问题,体现出作者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锐敏的分析能力。思考问题全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见解,对马克思主义也有所了解,还提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同时也表现出对中国现状的同情。读完整个作品,作者对中共共产党的整个描述,包括领导人的性格的详细描述,中共共产党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客观、全面和细致,并且有自己鲜明的见解。也是第一次通过外国人的公正客观的描述,了解到与以往不一样的中共共产党人和革命历史的认识。

二、主要内容

1、介绍了人物,有着鲜明的描述。共产党的领导主要介绍了周恩来、贺龙、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朱德是别人介绍和韦尔斯女士的话。还有一些学者、专家,比如徐特立(教育专家),林祖涵(经济专家)。

2、书中对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经济、红军的日常生活、游击队取得胜利的分析及战术、长征、西安事变等都进行了叙述。

3、第一次了解到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在第五次围剿中,对老百姓实施了灭绝政策。因为南京政府终于充分懂得,农民才是红军的基地,这种基地必须毁灭。

三、思考

1、学习是共产党人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道路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有着艰辛的求学和寻找中国发展道路经历,求学

之路是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校和学校方式,曾经有半年制定自修计划,半年时间在图书馆度过。求学的同时,努力寻找正确的道路,从钦佩梁启超、康有为,到胡适、陈独秀,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并坚定地信仰,再没有动摇。由于生活的贫困,也是经常半工半读,不仅读著作,而且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所以能对中国现实情况有着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在找到方向之后,毛泽东就开始实践的过程,成立新民学会、组织罢工、起义等,并且及时认识到农民的力量,从而最终带领中国共产党夺取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对共产党领导人的描述中,几乎都是有着强壮有力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毛泽东就曾经在湖南徒步旅行。在国民党部队中当过军官的领导,会戒除一些陋习,比如吸食鸦片。

3、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初识字时,学习通过简单的口号来学习,既学会字,也对共产党的理念和做法有了认识,同时也是宣传和灌输。二是随时随地进行宣传。长征被称为历史上最盛大的武器巡回宣传。在战斗的间隙,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喜剧演出,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同时没收“卖国贼”的财产,分给穷苦的农民。三是宣传的内容切合老百姓的需求,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4、红军战士能取得胜利的因素:一是扫盲,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二是加强对红军官员的培训,每个指挥员都要定期进行学习培训。根据地重要的工作就是办教育。有各个层级的学习班。三是红军战士有组织的生活。不作战时,每天进行训练、上政治课、运动、识字课,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竞赛,有鼓励等机制。比如办墙报、表扬、批评在黑栏里,对训练好、识字好的红军战士进行鼓励,办墙报,如实反映

实际情况等。有组织的生活,让红军战士有着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又充实又为作战做好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准备。

通过看这本书,一个深刻的体会是学习的重要性。从马克思的博览群书,才能最终有《资本论》的巨著,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读书精神,才有了革命的道路和最终的胜利,。

同时也理解要避免不必要的应酬,因为人一辈子的时间太少,白天要专心工作,还有家庭琐事,父母、孩子要照顾,留给学习的时间真的不够。如果再应酬多,哪有时间读书学习。

作文二:《_西行漫记_读书笔记》2400字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王慧敏

(燕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西行漫记》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一个窗口摘要:

一直受到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者关注。本文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试图通过对《西行漫记》叙述方法和作者态度的探讨,来发掘其于普通读者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其对学习者的重要教育意义。

《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共产党关键词:

阅毕,掩卷而思,斯诺之笔触,既有新闻记者独特之视角,

亦存观察家严密之逻辑;既有对小事件、小人物之微妙感悟,亦存对大事件、大格局之精辟解读;既有对共产党人、共产党政策、共产党根据地之全情投入,亦存对革命者、革命政策、革命建设之审慎剖析。言之凿凿,情之切切,其言如星星之火,照亮了所有关注中国革命者的眼睛。

从来以为新闻记者大都感性至上,简单临摹事实,未曾想过新闻记者还能对世事、事物有如此这般精准的拿捏,无论是角度、深度、高度还是广度。从来没有想过残酷卓绝的革命生活,也能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动情,为之沉思。无论是黄土、沟壑、虱子、蚊帐、硝烟、呐喊、时间、空间……

大到毛泽东对全球政治外交的精辟见解,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部队的纪律规定,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根据地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斯诺以他独到的观察视角和出众的纪实文学技巧呈现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丰满生动的3D影像,让读者如同穿越到几十年前烽烟四起的中华大地,生机勃勃的黄土高原,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

在斯诺笔下,看似对人物的简单、平淡、无奇、随意甚至是无厘头的描述,却蕴藏着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艺术,如此妥贴精准。比如书中作者对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接受采访时松下裤带搜寻虱子等场景的白描将毛泽东的豪爽和真性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此写实性的记录不仅仅将作为苏维埃领袖的毛泽东表现的平易近人,而且将共产党人真实,真性情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全世界关注中国革命的读者面前,可谓功德无量。

踏着斯诺的足迹,红军从建立到发展到壮大的历程一幕幕呈现在世界眼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的成长足迹如画轴般徐徐展开。透过斯诺的笔尖,我们亲历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共产党陕北根据地,领教了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领略了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风采,见识了原则性与灵活性完美统一的共产党的革命政策。他们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不断拼搏坚持奋斗的年轻人,他们骨髓中充满民族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他们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

某种意义上而言,《西行漫记》真正的作者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青年以及根据地所有的革命战士、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得《西行漫记》更加丰富多彩。正如斯诺在序言中所言:“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作者简介:王慧敏(1988—)女,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燕山大

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员同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所见所闻以及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正是由于斯诺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对红军的真实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才使得《西行漫记》一经出版就轰动全世界,成为不朽之篇章。

在斯诺笔下,毛泽东一方面是一位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另一方面也具有中国农民与生俱来的质朴纯真,率性自然。他是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无论是在革命初期的五次反围剿斗争中,还是长征中,毛泽东都表现出出众的领导能力和指挥能力。此外,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广大农民的代言人,他对人民大众,特别是对农民的迫切要求做了恰到好处的综合和表达。这也是其革命斗争能屡屡化险为夷,步步为营,逐步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所在。谈到毛泽东的质朴纯真,率性自然,就不能不提到毛泽东只身走在苏区的大街小巷,亲切地跟人攀谈,毫不顾忌自己的生命安全,那份自信,那份豪气,那份不羁着实让人肃然起敬。毛泽东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随意、亲切、充满真性情的集中体现。

斯诺犹如一位冷静的摄影师,对准20世纪30年代陕北地区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一一按下快门,并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举办了一场震烁环宇的摄影展。这在国共双方宣传与反宣传的斗争中,无异于一声惊雷,向世界各国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对战争的立场和政策。为日后中国共产党抗战,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苏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深深感染了作者,正如《西行漫记》的英文名字(《红星照耀中国》)所言,中国共产党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星,必将照亮全中国。

我们有理由相信,斯诺留给我们的远不止一副革命岁月的粗糙勾勒,远不止一副副革命者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面庞,远不止对时局,对各国犬牙交错的外交政策鞭辟入里的挖掘。精致的永远不是艺术品,定格永恒的永远不是照片,恒久绵长的永远不是斑驳的印记,模糊的回忆。唯有透过这幅宏大的历史画卷留给人们关于历史,关于民族,关于人民,关于人性的思考,关于伦理的社会实验的成果才是值得后人津津乐道,认真咀嚼,永远品鉴的陈年佳酿。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历史,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终将证明:斯诺的《西行漫记》将永垂史册。

参考文献

[1]李银波.斯诺与3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斯诺采访“红色中国”的动因探索[J].新闻大学.1998(01)

[2](美)斯诺(E.Snow)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1979[3]孙华.《西行漫记》的传播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及中美关系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09(06)

[4]尹均生,龚举善.试论《西行漫记》的生命意念与人类意味[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03)

[5]张小鼎.《西行漫记》在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几个重要中译本的流传和影响[J].出版史料.2006(01)

环球人文地理

229

作文三:《读书笔记(西行漫记)》4000字

题目: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毛概读书笔记

所读书籍: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著    董乐山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11(重印)

本书主要讲美国记者斯诺因想探索红色中国这一谜题,当时红军遭受到了9年的新闻封锁,外界对它的了解基本上是通过国民党的报纸或者其他外国记者的报道,但是国民党的报纸“真实”的东西太少了。斯诺深入红军地区,带着“红军怎样生活,怎么样战斗,怎么样发展经济等问题”穿越“白色地区”,到达保安,对红军的一些领导人物(像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进行采访,以及自己亲自去前线红军那里体验红军真正的生活,写出了当时红军的真正生活方式与现状,最后,斯诺从保安回到“白色”地区,讲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后写到关于战争、阶级的宏观理论。

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它弥补了我很多盲点。我原先对当时情况的了解一般是基于电视和网络,但是凭心而论电视把当时的共产党刻画的过于完美了,网络上虚假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这本书让我更加的了解到了当时红军的情况。

斯诺开始抱着“弄清事实,即使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p9)也是值得的,虽然斯诺自己也说不相信其他一些报纸对红区的报道,但是他在写到“去西安的慢车”那一章时也讲到“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弄到的一切预防针”(p11),这从一定角度上也可以映射出即使当时很多人也知道很多报道对红区的报告都是不对的,但基本上还是抱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斯诺到达红区采访很多红军领导人时,在刚描述他们时会经常讲到他们的首级被悬赏多少钱,但是他们仍然“大胆悠闲”的活动。而在第十一篇“回答保安”最后写到;“总司令的驾到同我记忆犹新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毫不在乎地走在红色中国的一条街上——截然不同,令人难忘。而且总司令并没有人悬赏他首级。”(p404)可能斯诺当时因为总司令的驾到差点丢失了装有他在红区调查的所有资料的包,描写蒋介石的驾到可能略有夸大,但是两相比较真是像所写的那样说明了“谁真的害怕人民,谁信任人民。”

斯诺在描写当时的经历时对我印象较深的就是红军的长征了,我之前所知道的长征只是红军长途跋涉,决然想不到在那么长远的路线上还有那么多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在描写过大渡河与大草原时,我自己的感觉就是红军当时就是在不断的创造奇迹,奇迹般的抢船渡河与抢夺了泸定桥,书上也说“四川军对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饭碗,这些青年是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p193),确实,书中也多次提到红军的意志力与团结,在那种时候,没有这些意志力与团结力是没有办法创造奇迹的。

书中谈到了当时红军发展教育与经济的方式,我之前对这方面真是了解特别少,尤其是对红军的教育情况,我之前甚至个人认为红军的教育程度都是在参军

之前。本书的描写对我之前的错误认识有了很大改正。是在“红星在西北”篇中斯诺主要讲述了红军的教育与经济,在写到红军经济情况的时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描写55岁的财政人民委员时,书中这样写到“身上穿着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的。这就是财政人民委员。”(p231)这里财政人民委员的形象似乎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反映出当时红军经济情况是比较差的,但是战士们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今这种现象真少见。红军教育的重点主要在政治方面——甚至最小的儿童初识字时也是通过简单的革命口号来学的。这说明共产党是讲究实际的。红军也是相当年轻的,在“在保安”那一篇时写到了红军大学,“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27岁,平均每人有八年的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p99),我们可以看出红军很多战士都是特别年轻但是参军时间不短,经历的作战也不少,在“战争与和平”的红小鬼篇幅中,那个“小红军”甚至是11岁就参军的,并且还经历了长征。我们从这些方面可以从侧面体会到红军的外部情况。

书中花了较大篇幅描写领导人毛泽东,在毛泽东自述自己童年的时候,在与父亲吵架的经历中他曾写到“我从这件事情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然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p122)我感觉毛泽东之后的很多做法与观点都与他童年的感悟是分不开的。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与毛父对他的影响何其相似。 “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p73),“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p74)等语句说明了毛泽东在中央的影响力,但是他的影响并不完全通过职位表现出来(军委会主席也好,政治局主席也好),而是由其个人的巨大感召力聚拢将士,从而拥有领导地位。他是“伟大领袖”,即使他本人否认或说未意识到,苏区的个人崇拜已经开始了。毛泽东农民出身所裹挟的性情,伴随着他的革命经历,带给中共乃至中国不可磨灭的影响。 “我记得有一次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开了裤带,搜寻着什么寄身物”(p78)从这一描写中我更加体会到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毛泽东“放荡不羁”的形象。 书中在描写彭德怀时,主要是针对为什么当红军这一问题,“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p270)可以看出彭德怀的诚然的性格。彭德怀在自述最后说到:“这可以说明一个人是怎么变成‘赤匪’的!”(p278),用笼统的话来概括就是被压迫的无法忍受时去参加革命的。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猜想到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 在写朱德的时候,“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生命。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朱德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朱德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p366)自我感觉斯诺把朱德和中国人想象的过于理想化与脸谱化。与毛泽东相比,在很长时期内,朱德的政治经历都比毛泽东丰富,朱德留洋多年,是极富有魅力的领袖人物。他比毛泽东大七岁,可以说是一位革命“前辈”。朱德在党内军中的地位与威望,也是毛泽东所无法企及的。毛泽东后来攀升至权利顶峰,并得到朱德的支持,虽然有朱德谦逊个性的缘由,但是我自己认为更多的可能还是政治斗争和审时度势所决定。但无论如何,朱德的确比较谦虚,只是感觉描写的有点夸张。在写到周恩来时,可能因为斯诺与周恩来接触少,写的比

较少,但是从“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p49)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的确是中共内气质独然不同的人,像一个未解之谜。

你喜欢红军吗?这是斯诺在文中经常问一个问题。他问两个十多岁的小孩,他问一个13岁的“红小鬼”,他问政治课上的士兵,他问农民。这个很简单的疑问句,是否也在拷问那些想当然就有正确答案的记者呢?就像那两个孩子——“他们两人显然都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人不喜欢红军的”。是的,如果不喜欢,一个 13岁的孩子不会跟着他的军队走6000公里,他很奇怪:“这种不可置信的战斗友谊是怎么产生的?是用什么连结在一起的?它的力量来自什么地方?”。很多人回答他这一问题的时候都说“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帮我们打地主”,的确百姓是红军的一股很大的力量。甚至国民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国民党政府确实通过杀害老百姓来减弱这股力量,我自己认为当时国民政府如果在民间进行反共宣传并且善待百姓比杀害有用处多了。或许这符合蒋介石的性格,就像书中在描写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即使被抓,在被问到:“你为什么不打日本而下令打红军?

书中也提到了红军指挥员的情况,就像我们经常讲的战争中,红军军官习惯说的是“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说“弟兄们,向前冲!”(p264),并且据统计,红军军官的伤亡率往往高达百分之五十。这一件事就说明了为什么没红军同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能力了。

读完本书后,让我对当时的领导人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知道了当时红军的生活现状。下面我讲一下自己对这本书写法上的看法。

这本书可以说是斯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顺序写的,文笔写的非常客观,写到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往往会加上“我认为”,写到一些自己不怎么确认的东西也会加上“共产党自称”等语句。而且可能因为斯诺是一名美国记者,他在采访时甚至问出“你结过几次婚?”等问题,我感觉当时如果是一名中国记者,这些问题肯定是隐而不谈的,但是就是因为他的这种“不懂就问”的思想,才真正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真实的东西。不过书中也有略有不足的地方,他在写到“红小鬼”篇幅的时候他把季邦写进书中的时候写到:“在那个时候以前,我根本没有想把季邦写进这部不平常的书里来,但经他这样一说,我在这件事情上就别无选择,他就走了进来同将总司令并排站在遗弃了,尽管有失历史的尊严。”(p345)我个人认为把一个红军小兵与蒋介石齐名没什么损历史的尊严,而且斯诺当时就说这是一本不平凡的书是表示他绝对相信红军能够胜出吗?既然这样,他在离开保安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指红军)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的想法呢。在这一点上我感觉斯诺写的太过了。还有就是在写毛泽东时,“他(指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有强烈的自由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倾向,从理想转到现实主义的过渡只能是在哲学上开始的。„„阶级仇恨对他来说大概基本上是他的哲学体系中的一种理性的产物,而不是本能的冲动。”(p76,77)我从别的地方了解到毛泽东是一个信仰教条的人,意志坚定,缺乏理性。这或许是书中的一个小错误(也可能是我的了解有误)。不过就全书来讲,这是一本写的很不错的书。

作文四:《《西行漫记》读书笔记》1400字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从埃德加斯诺的四个月西北红色旅行,看到另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第一次从一个美国人的作品里了解到一段珍贵的历史。

“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二.去西安的慢车)

再次可以看出斯诺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来到中国红军前线进行报道,在此之前他做足了预防准备,可以你得知抗战前线的恶劣环境,各种疾病的传播,及红军连最基本的流行病都没有办法根治的艰苦条件。

“这时,那花白胡子忽然抬起他那温和的脸孔,十分心平气和地说出一句惊人的话来:“杀得不够!”我们两人听了都不禁目瞪口呆地望着他。”(二.去西安的慢车)

来自在火车上偶遇的老者一句愤恨,使斯诺惊叹抗战深入到中国每一个百姓内心,对于敌人的愤恨深入到每个百姓的骨子里,一位面貌安详却突然道出此语,前后老人行为的差异展现出对于敌人愤怒是多么大。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特地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答。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的新闻表现手法。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这些人可能彼此互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昔日的历史与今日的感动。

我想伟大的斯诺先生,正是基于当时解放区的情况,又和国统区的比照,才得出如此高瞻远瞩的结论。

作文五:《《西行漫记》读书笔记》1100字

读《西行漫记》序言有感

通过一年广播电视新闻的学习,对于斯诺这个名字已经并不陌生,老师口中的斯诺让我心生敬意,对斯诺本人也十分崇拜。希望这次通过《西行漫记》的阅读,对斯诺多一份了解,对怎么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有更充分的认识。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作家,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他在中国度过了十三个年头,1942年至1943年之间又来过一次。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年、1964年至1965年和1970年期间三次来华访问。他毕生致力中美友好,成为中美问题专家。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是:“我热爱中国。”正是怀着对中国的满腔热爱,他毕生著述了许多有关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著作。其中《西行漫记》是忠实描绘中国红区的第一本著作,是第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权威记录和第一部有关他们不懈地进行中国三千年历史上最彻底的社会革命长期斗争的故事。

仅仅只是读到此书的序言,就深深的被斯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了。 斯诺是勇敢的。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转变的关键性一年,是斯诺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和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斯诺是客观的。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在报道中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党派性,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

正。斯诺严格忠于这样的客观性规则,在《西行漫记》中客观再现了红区的全貌。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西行漫记》最终成为轰动全世界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杰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斯诺从一个观者的位置,以一个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对红军的真实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

斯诺是友好的。假如说,《西行漫记》以及斯诺其他关于中国的著作是中美人民友谊的催化剂,那么就中美关系来说,他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在弥留之际,斯诺在病床上用生命的最后的力量,面对中国派去的医疗小组,说出了一句话:“我热爱中国”。根据斯诺的遗愿,他的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学内。

斯诺是谦逊的。他在序言中写到: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在当今这个追求功利的年代,这种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西行漫记》,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历史著作,而是一本新闻报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不畏艰难困境,根据采访所得的一本书。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自己能跟随着斯诺的脚步,更好的了解中国那段红色的历史,更加明白怎么样做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优秀新闻人。

作文六:《《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700字

聂宏杰:《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聂宏杰

写在前面的话

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长眠着一位“中国人的美国朋友”,他就是世界著名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

提起斯诺就不得不提他的极具代表性的著作《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叶剑英元帅之所以称他是“中国人的美国朋友”,原因在于他不仅是第一位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做采访的外国记者,而且在当时国民党极力诋毁中国红军的背景下客观的报导了苏区红军生动鲜活的景象,向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介绍了中国红军。当他踏进红区时就力求不带偏见的记录他所看到听到的一切,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西行漫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行漫记》这本书以极强的纪实性和小说般精彩的故事而震惊国内外,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向上。同时它又是研究当时中国红军不可不读的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献,其中记载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等国家领导人的真实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当时红区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人物的生活情节。正如作者所言“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就越近。斯诺深入基层,并从基层走出,带着对苏区人们生活的真实认识。他既写了红军领导们的故事,又客观地写了当时人民对共产党的看法。人民爱红军,因为他们不胡乱杀人、不欺负老百姓,与人民打成一片,而且纪律严明、作风严谨;但人们也“恨”红军,因为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吃掉农民好多了粮食,虽然他们都付了钱,但是农民的粮食有限,这样一来过冬的粮食就不够了,而春节公社又不好好卖给农民粮食。

读书笔记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关心东方政治及其瞬息万变的历史的人,都有这样一些感到兴趣未获解答的问题: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的来历如何?” (摘自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我想,正是因为斯诺这种疑问与质疑的精神,才使他能够冲破重重阻挠,最终进入红区,获得第一手材料,才写下了《西行漫记》这本震惊海内外的新闻著作吧。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我一定要学会质疑,并积极寻找答案。

“那个孩子压根儿不理我。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我想,这些孩子还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 (“第二篇中 ‘造反者’ ”)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身为祖国的下一代,我们也应该勇于批判损害我们祖国利益的,有损国家尊严的行为,心怀高度的自尊,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次战役中所进行的一年惊人的抵抗,尽管红军否认,但我怀疑对农民想必进

行了相当程度的剥削。”( “第五篇 :长征”)

这句话说明斯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具有基本的素养,保证真实地记录新闻素材。在当时的年代,能够做到真正的公正与客观实为不易,而且能够批判性的看待自己听到的话。我是一名光荣的国防生,我想将来在军队里工作,必须要具备斯诺这种批判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清形势,真正促进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

“虽然还只在8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这个细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伟大领导人温和的一面,这种关心下属的作风不仅能够增进上下级之间的感情,而且使整个军队更加有凝聚力,也就更加有战斗力。

读后感

我很庆幸我是一名国防生,大学毕业后我就可以真正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这本书不仅使我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战士的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军营里家一般的温暖。这使我改变了以前所认为的军队生活很枯燥的想法,也使我更加憧憬未来的军旅生活。

作文七:《西行漫记.》9500字

第一章

1作、是以(者)身份b来国中。

A的、使 大B 记者、  C、问学者 访 D、底

2卧、者来作中国目的是的ﻩ()C

A、游旅  B、亲 探C 、寻红色中找国 D、访

友、3作者一次第陕到北的间时(A)是

、1A3696年月  B、1937年7月 C 、91421年月  D、1099410月年4、

震惊外的“西中事安变”生发时间的(是)

AB、931年150 月 、B9316年1月 2C 、913年7月7  D、915年8月45

、者在书中作提到的到中国的后第一个目地的B()是

A延安、 B、 安 西C、郑 州 D 、遵义6、

《西漫行》的记作者(是)

CA麦、阿瑟  克B白、求恩 C 斯、诺 D 司、徒登雷

7、在B)以前(共产,党是许允参国民加的。

A党192、年1 B 19、2年 7 C、9173年  、194D年5

、8介石悬赏蒋二五十万洋银缉拿南通缉京单上的第名“一赤匪,”是他A)(

A毛泽东  B、周恩、 来 C朱德 、 D刘少奇、

、9者作《一些在未解答获问题》的中提到下列未哪问题个?()D

、A共产的党兵力有多少  、B共党的产外交策政 C、 共党是否有产纪  D律、产党共的食饮

01、()率C领军一军团从红打未过次一败仗。A

叶、英  剑B贺龙、  、林C彪  D朱德、

1119、31年月9本日开始侵我国东略北地区,蒋时石介的态度是D()

A坚决、对 反 B、有余而力心不足  、鞭C莫及 长D 、不抗抵12、《

行漫记》的作者西(C是。

)、苏A联人  、B日人本 C、 国人 美D、英国 人

二章第1、

保制度甲的作是用()

A、A收征税以捐维民持 团 、帮B助农民解决难困 C、 进行地改土革 D 、决农村解题

问、民团的2主任务不要包括C)

A、征收(租 税 、B收债讨 息C、 保农卫财民产不受害侵  、征D苛收捐税杂

、周恩来与3者作见时使面的用语是(B言)A

、语俄  、英B语  C法、  D语德语、

4、(A在)法国织了组中第一个国社主义会青年团。

、A蔡森 和 、杨B慧 开 C陈、独 秀 、周D恩来

5中国、共产义青年团主正成式中为共国党的产分支构机是在(B)。

A1、921 年B 1922、年  、192C年 3 D19、4年2

、周6恩曾来在埔黄军校(B)一任职。

A、校 长 、B政部治任 主 C学、生处长处  、指导D

员、7湖南在用把菜一建立了刀一个区的是(D苏)

A周、恩来 B 、德朱 C 、毅 陈D 、贺龙8、

团是由民A)挑(选、组织并挥的指。A、地主

B工、 人 、C农民 D、村长

、五9运动四生发(B在

A)1920、  年、1B19年 9 、1C95年3  、D937年1

01、192年37月1日2,(C)工人行大举罢工,他占领了警们察、兵工局和厂警备令部司罢工取,得胜了,但是利后随遭了血腥到镇压。

A北、 平 B、京南  C上海 、D 、安西

11、昌南起失败义后,周恩被迫来入地下转工作。9311年他,破突封锁进入闽赣区,苏成

为红军司令(B)总政的治委员。A

、泽东毛  B朱、德  、贺龙C  D、叶挺

三第章

1、国红中军唯中的一一外国顾问是位(D)A、

飞越  、B林  C、博古马 D、 李德

2、中共产党国立后成(C)于与国民结成了党党两联盟

A。1、291年  、B922年1  、C9213年 D、 1249

3年以、下属不于国人中能民够得取抗日争战终胜利的最条件是(的)D

、全A国日统抗一线战的形 成 B世、反界战日的线形  C成、受遭本日压的人迫采民革命取行动  、中D国队军的器武备优良装

4、A)(开始共了党夺取政权产武装的斗争。

、A昌起南 义B 、收起义秋  C、黄花岗起 义D、 昌起武义

5、军大学的红舍是(B)

校A、民宅 B 、洞 窑C 、寺 庙D、 帐篷

6、军的军事顾问红李德是B(人。)

A、联 苏B、德国   C美、国  、中D

第四章国1、1

29年2中冬共产党第国二代表次会在大()B开召。

A、南京  、B海  C上广州  、D武汉、2、

下列不属井冈山于时期军的三红大纪律是(C的

A、行动听指)挥  B、打土要豪归  公C、说和话  D气、拿不农贫点东西

3一井冈、山时红军期游队击的作口战号:是()、D驻敌扰我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A敌逃我追  B、、敌退进我 C 敌追、跑我  D敌、进退我4、

1982年二第次坪茅议会后制定军红的“项注八意有”A(

A、)损坏西东要赔偿  、B打人 不 C、骂人 不D 、拿群不一针众一线

5、冈井位于我山(B)地区国。A、湘鄂

B 、赣湘 C、湘  黔D、 豫

湘C6 、139112年月1日1,第次一维苏代埃大表召开,中会共苏维政府埃成,()任立席。主A、

刘少  B奇邓小、 平C 毛泽东、  、周恩来

D、7王明犯是(A的)错误。

A、“”倾左进主冒  义、B“”倾左机会主  义、右倾C会主机 义D、右倾 降投主义

8、红军的长征被作是中国革看的一命(次B

)A、略大战撤退  、B略战大移  C转、战略迁徙大  、D战大调整略

9、遵义会议开于召()D期。间

A、次五围反 剿B、三 大义  C、起冈井山会  D、长征师

01长、开始于(征B

)、19A431年 月B 、193410月年  C19、3年51月  、19D531年月

11、在(0)C行的举中国产党共第三次代大会作表出了共国作合历史的性决议

A。南京 、 B上、  C、海广 州 、武D汉

)ﻩ者是以作)身份来(中的国。ﻩﻩA大使 ﻩ B记者ﻩ ﻩﻩ访问C学者 ﻩ Dﻩ底ﻩB

卧)ﻩ2作者中来国目的的()ﻩAﻩ是旅 ﻩB游探亲ﻩCﻩﻩ找寻红色中ﻩD国ﻩ友ﻩ访

C)ﻩ作3者第一到陕次的时北间是()ﻩﻩ1A93年66月Bﻩﻩ936年71ﻩCﻩ1月973年月ﻩD819ﻩ3年711月

A)ﻩ震4中惊外“的安西变事”发的生间是()时Aﻩ193ﻩ年510月ﻩﻩB136年129ﻩ月ﻩ19C7年3月6ﻩﻩD91731年2ﻩB月5

)者在作书提到的到中中后国第的个目一地是的(ﻩ)ﻩ延安ﻩBﻩ西Aﻩ安C郑州ﻩﻩﻩ遵D

义B6)

《ﻩ西漫行》记的者作是)(ﻩA麦克阿瑟ﻩﻩﻩ白B恩求ﻩ C斯诺ﻩDﻩ司徒ﻩ登雷ﻩC

7ﻩ)(在)前以,产共党允是许加国民党的。参ﻩA1ﻩ219ﻩBﻩ年1279年ﻩCﻩ137年ﻩD91ﻩ495年B

)ﻩ蒋8介悬石二十赏五银洋万拿南京通缉名单上的第一缉赤匪”“他是(,ﻩ)Aﻩ毛东泽ﻩBﻩ恩周 ﻩC来ﻩ德朱Dﻩﻩ刘少ﻩ奇A

9ﻩ)者作在《一未些解获答的问》中题未到下提哪个列问?题()Aﻩﻩ共党的产力有兵多ﻩ少B共ﻩ产的外党交政ﻩ策ﻩ共C党是否有纪律ﻩD产ﻩ共党产的食ﻩ饮D

01ﻩ))(领红率军军团一未从过打一败次ﻩA仗叶剑ﻩﻩB英贺ﻩ龙ﻩCﻩ彪林Dﻩ朱德ﻩﻩC

1)11ﻩ3919月日本开年始侵略我国东北区时地,介石蒋态度的()是ﻩﻩA决坚反ﻩBﻩ对有心余力不足而  Cﻩﻩ鞭长及莫Dﻩﻩ不抗ﻩ抵D12)

《ﻩ西漫行记》的者作是()Aﻩ苏联ﻩ人 ﻩB日本人ﻩCﻩ美国人ﻩDﻩﻩ英人ﻩ国C

13ﻩ)甲制保度作用的(是)ﻩAﻩ收捐税以维持征团 ﻩ民ﻩB帮农民助解困难ﻩCﻩ决进行地土改ﻩ革D解ﻩ决农村问题A

1)4ﻩ团民主要的任务不包()括Aﻩ征ﻩ收税租ﻩB讨收债息ﻩﻩﻩC保农卫财产民受侵不害ﻩﻩD征苛捐收杂ﻩ税C

15ﻩ周恩来与作)者见时面使的语言是用)ﻩA(俄语ﻩﻩﻩ英语 BCﻩ法ﻩ语ﻩDﻩ语德

16Bﻩ()在)法国组了中国第织个社一会主义青团。ﻩ年ﻩA蔡森ﻩB和杨开ﻩ慧ﻩﻩ陈C独秀Dﻩ周恩来ﻩA

7)ﻩ1国共中产义主年团正式成青为国中产党共分的机构支是在()。Aﻩﻩ191年2ﻩB1ﻩ922年  ﻩﻩ1C923年  Dﻩﻩ9142ﻩB

1年8ﻩ)恩来曾在周黄军校埔(任)一。ﻩ职ﻩ校长ABﻩ政ﻩ治部主 ﻩCﻩ任学处处长ﻩ生Dﻩ指导员B

19)在湖南用ﻩ一菜把建刀了一个立区的苏是()ﻩA周恩来ﻩBﻩﻩ朱德ﻩCﻩ毅陈ﻩﻩD贺龙ﻩD20)ﻩ民团

是由)挑选(、组并指挥织。ﻩ的ﻩA地主 Bﻩﻩ人ﻩC工ﻩ民农Dﻩﻩ村ﻩ长

A12ﻩ)五运四动生在(发)ﻩﻩ192A0年ﻩﻩB1991年ﻩﻩC913年 ﻩ5ﻩD913年ﻩ7

B2)2ﻩ129年3月72日1(,)人举工大行工,他们占领罢了察警局、兵工和警厂司备令部,工罢取了胜得,利是随但后遭了到腥镇血。压ﻩAﻩ北平ﻩﻩ南京BCﻩﻩ上海 ﻩ ﻩ西安ﻩD

C2)3ﻩ昌起义失败后南周恩,被来转迫地入下作工。1913,他突年破锁进入封闽苏赣区,为红军总成令(司的)治政委员。ﻩﻩA泽毛ﻩ东Bﻩ德ﻩ朱ﻩ贺C龙ﻩDﻩ 叶ﻩ挺B24)

中国军红中一的唯位一外国顾问是 ()ﻩ A越飞ﻩBﻩﻩ林ﻩ马ﻩC古博ﻩﻩD李德ﻩD25)

国共中产党立后于(成  与)国党结成民了党联两盟。Aﻩ192ﻩ年1ﻩﻩ1B29年ﻩ2C1ﻩ93年2  Dﻩ1ﻩ29年ﻩ4C26

)以下不属ﻩ于国人中能民取得够日战抗最争终胜的条利的件是( )ﻩA ﻩ国抗日全统战一的形成ﻩ线ﻩ世界B日反线的形成战 ﻩC遭受ﻩ本日迫的压民人采取命行革 动ﻩ D中ﻩ军队的国武器装优备ﻩ良

2D)ﻩ7  )开始了(产共党取夺权政武装斗的。ﻩ争A南昌起义ﻩﻩBﻩ收秋义起ﻩCﻩ 黄花起岗义 Dﻩ武ﻩ起义昌ﻩA28)ﻩ红

军大的校学是(舍 ) ﻩA民ﻩﻩ宅B窑ﻩﻩ洞C寺ﻩﻩ庙ﻩ露D天B

29ﻩ)ﻩ红军的军事顾

问李德(是)人Aﻩﻩ苏联Bﻩ德国ﻩCﻩ美国ﻩDﻩ中国ﻩB

30ﻩ)9122冬年国共中党第产二次代大表会(在召)ﻩ开Aﻩ京ﻩBﻩ上南ﻩC海ﻩ广ﻩ州D武ﻩ汉

B1)ﻩ下列不属3于井冈时期红军山的三大律的纪()是ﻩAﻩ动听行挥ﻩB指打土ﻩ豪要归公ﻩC说话ﻩ和气 ﻩD 不拿ﻩ贫农一东西ﻩ点C3

2ﻩ)井冈时期红军游山队的击战口作是号:)(敌、驻我、敌疲我扰、打退敌追我ﻩA。敌逃ﻩ我追Bﻩﻩ退敌进我 ﻩC 敌追ﻩ我跑 ﻩﻩD进敌退ﻩ我D

33)1ﻩ298第年次二茅会议后坪制红军的定八“注意”项有)(ﻩA损坏东ﻩ要赔偿西ﻩﻩB不人打ﻩ ﻩC骂不人ﻩ ﻩ不D群众一针一拿ﻩ线A

3)ﻩ4冈井位山我国于)地(。区Aﻩﻩ湘鄂ﻩB ﻩ湘ﻩCﻩ赣黔湘Dﻩﻩ豫ﻩ湘B

53ﻩ)191年32111月日第,次苏一埃代表大维会召开,共苏维埃中府政成,()任主立席。ﻩAﻩ刘少奇ﻩﻩB小邓 ﻩCﻩ毛平东ﻩ泽D周恩ﻩ来ﻩC3

6)王明ﻩ的犯()是错ﻩ误Aﻩ“左”冒进主义倾Bﻩ“左”倾机会ﻩ义主Cﻩ右倾机会ﻩ主义 ﻩDﻩ右倾 投主降义ﻩA

7)ﻩ红军3长征被看作的是中革命的国一次()ﻩA战略大撤退ﻩBﻩﻩ略大战移 ﻩ转Cﻩ略大战徙 ﻩ迁ﻩD战大调整ﻩ略

3B)8ﻩ遵义议会开召(于期间)ﻩ。ﻩ五次反围剿ﻩBﻩA三大起义ﻩﻩC冈山会井师ﻩDﻩ 长征

D93ﻩ长)征开于()始Aﻩﻩ19341月年ﻩBﻩ134年19月0Cﻩﻩ19531年月ﻩﻩ1935D10年ﻩ月B4

0)在ﻩ)举行的中(共产党第三国次代大表会出了国作合共的历史作决性。议ﻩAﻩ南京 Bﻩ上ﻩ海ﻩﻩ广州ﻩDﻩ武汉CﻩC41

)在蒋介对石军发红动的五次战役中第红军,手的榴弹、炮弹和药来弹源极其限有这,部是在全  (   的)军红军火中制厂造的。Aﻩﻩ四ﻩ川Bﻩ南ﻩ京Cﻩ金瑞ﻩDﻩ安延Cﻩ42)

据ﻩ第说次战役五要是主是由蒋介石的( edugo  ) 问设计的,顾别是特已的冯·故克西特将军ﻩ。ﻩA国ﻩB美英国ﻩﻩﻩ日本CDﻩﻩ德国ﻩD

4)3长征路程ﻩ际实多有长 (b    )Aﻩﻩ万二五千ﻩ里ﻩB一万八零千十八里ﻩC八三ﻩ万千里ﻩ五Dﻩ一万五千ﻩB里

4)4ﻩ征长开始(于 a  )省。 Aﻩ福建ﻩBﻩﻩ海南Cﻩﻩ苏江ﻩDﻩ山ﻩA东

45ﻩ长征)途,中过江西经、东、广西、(hu广an   n ),红遭到军非惨常的重失,到达贵州边损境,人时已经数减少分三一。ﻩ之ﻩA蒙内ﻩB古ﻩ江ﻩ苏ﻩC新ﻩ疆Dﻩ湖南ﻩD

46)ﻩ长中征系最重关的大一个件是(事b   )ﻩ A游ﻩ战击Bﻩﻩ渡强渡河ﻩCﻩ大金沙过ﻩ江ﻩD雷战ﻩB

47地)ﻩ达开石败的原因,在红军失来看是为(  因b    ﻩAﻩ军)事忙ﻩ繁B贻ﻩ误机ﻩ军Cﻩ现奸出ﻩDﻩ敌方臣袭ﻩB偷

48ﻩ)彝的族民性族是格(  d   )ﻩA温ﻩ尔雅文ﻩB豪ﻩ迈开ﻩC放心ﻩ狭隘ﻩ胸D桀ﻩ骜不ﻩD驯

94)ﻩ领率军先锋部红队指的挥是员 ( b ) ﻩﻩ朱德AﻩﻩB刘伯ﻩC承ﻩ泽毛东ﻩﻩ周D来ﻩ恩

B0)5ﻩ度大渡河强,山洪时发爆水、湍急,河里面至甚比长还宽,此时应为(  5江yeu   。ﻩ)A二ﻩ月Bﻩ三月ﻩﻩCﻩ四月ﻩﻩD月五

D5)ﻩ(   1林彪 )安顺在场开紧急召议会 朱德,人也到达等河边。Aﻩﻩ彪ﻩ林ﻩB刘

伯承ﻩﻩC泽毛ﻩDﻩ东恩来ﻩ周A

52ﻩ)定泸桥桥是梁(铁由    索)成修。ﻩ的ﻩA材ﻩ木B塑ﻩﻩ料ﻩ铁C索Dﻩ合ﻩ材料ﻩ金C5

3ﻩ)过渡渡桥,红大军进入 ( 四 川 省境)内ﻩ。ﻩ甘肃AﻩﻩB河ﻩ南Cﻩ四ﻩD川ﻩ云南ﻩC

4)5安顺ﻩ场和定桥的泸雄由于英勇过英得到人(了 星金 C)奖章 这,是中国红军的最高勋章。ﻩﻩA星ﻩBﻩ铜银ﻩ星Cﻩ金星ﻩDﻩ红旗ﻩC

55ﻩ在)雪山顶向西望大,去是一片雪白皑的皑顶——山(藏西 C   )。ﻩAﻩ肃甘Bﻩ云ﻩ南ﻩC西ﻩ藏Dﻩﻩ西广ﻩC

6)5“红ﻩ军怕远不征,难( D  ) ”ﻩﻩ三A军过后尽颜ﻩ开B金ﻩ沙水拍崖暖ﻩ云ﻩ更C喜岷千山里ﻩ雪Dﻩ万千山水等只ﻩD闲5

7)ﻩ面下关于志刘丹的叙述 误的错是 C  )ﻩAﻩ刘志(丹是现侠盗代宾汉罗对有钱人,有怀山区人民的一贯恨仇Bﻩ1ﻩ92年6他业毕广于黄州埔校ﻩC军刘志ﻩ是丹贫个农儿子的ﻩDﻩ埔军黄毕校后业成了个共一党员产国民党和队的青年军官军C

58)ﻩ曾的西北大经荒持灾续约(有  3 ),遍年四大及省份,亡了约6死00万人。Aﻩ1ﻩﻩBﻩ3ﻩﻩC5Dﻩ6ﻩB

95)下面所述ﻩ不是,产党共以可居自功的经有济改革施是(B 措 ) ﻩﻩA消高利贷取ﻩﻩB没收农民产ﻩCﻩ取财苛捐杂税 消Dﻩﻩ消灭权特阶ﻩ级B

60)ﻩ青共团下,两有个织组把大分青部都组织年来,这两个起组织是   ()ﻩACﻩ日抗会、协幼院ﻩBﻩ纺儿班、耕种纱ﻩC队ﻩ年少锋先、儿童队ﻩ团Dﻩ贫民会、日抗会ﻩC

协16)根据苏维埃ﻩ决的,定于对如何在耕种节季成四项完主要的求,要出提具体的意的见。下列不是四项要的是(求  A ﻩ)ﻩ减少棉花种植面Aﻩ积ﻩ更B加分的利充用荒 ﻩC地增加作ﻩ产物ﻩ量ﻩ扩D作大品物ﻩA种

6)ﻩ2区教苏育度制的重点在(A  方)ﻩ面A政治ﻩBﻩﻩ济经Cﻩ文虎ﻩDﻩ社会ﻩﻩA63)

诺斯保安去西的甘肃边以境前和线的去候时,由(B)陪同是ﻩA的高贵紫ﻩﻩBﻩ傅魁ﻩC锦彭ﻩ德ﻩD怀汤ﻩ伯恩ﻩB6

)ﻩ4斯诺与红色在民农交时,农民告谈诉最他不值钱的牛ﻩ是AﻩﻩBﻩ牛羊ﻩC房子ﻩDﻩ农ﻩﻩ具B

65ﻩ在江西没有)哪工业( D种  ﻩA)纺ﻩ纱厂Bﻩ织布ﻩ厂ﻩﻩC器机间ﻩD车造ﻩ船ﻩ厂D

66)在斯ﻩ访诺问色中红国时,区苏工业都是C)ﻩ(A重ﻩ业ﻩ工Bﻩ钢工业ﻩ铁ﻩC手业工ﻩD外贸经济ﻩﻩC

67)苏区国ﻩ工业营中大最最重要的工业B是Aﻩﻩ手工业Bﻩﻩ盐制业工ﻩC海ﻩ洋业ﻩDﻩ工工业化

6B8)在工ﻩ人列俱乐宁里部,养给员给斯了什诺,赢得么了他的心DﻩAﻩ开水欢Bﻩ茶ﻩCﻩ陶ﻩﻩ瓷D浓咖ﻩ和糖啡D

69)ﻩ区苏国营业不企产生种产品哪ﻩCAﻩ煤ﻩBﻩ油士凡ﻩ林Cﻩ钢ﻩDﻩ铁蜡烛ﻩC70)ﻩ朱

作其晓哪两通门外ﻩ语AﻩA语英、德语ﻩBﻩ日、西班语语ﻩ牙ﻩ葡萄C牙语俄语ﻩDﻩ韩语、俄语ﻩ、

A71ﻩ苏区)工中厂,工的生人活环境描正确述的Cﻩ是Aﻩ有淋浴备ﻩ设ﻩB有影院电ﻩC没有ﻩ灯电ﻩﻩ有电视机ﻩCD

72ﻩ)诺斯甘在和肃宁的夏山间平和原骑马上步和了(行)2星以期后到达了预才旺ﻩ堡Aﻩ1Bﻩﻩ2CﻩﻩﻩDﻩ43ﻩB

7)3红

军中军的平均年龄官是(24 ) Aﻩ1ﻩ5ﻩBﻩ81ﻩﻩ24CDﻩﻩ3ﻩ0C

7)4在ﻩ军红的挥员指中诺只见过斯 ()美国的留生ﻩ学ﻩA国美Bﻩﻩ德国ﻩﻩ英C国ﻩﻩD罗俄ﻩ斯A7

)5ﻩ军红伍中(队营 长以 )可上以骑或马子ﻩ骡A士ﻩ兵ﻩBﻩ营以上ﻩ长ﻩC长以上ﻩD团师ﻩ以上ﻩB长7

6)ﻩ诺斯见的红过所使军的用唯一(俄国 )步枪是1制197造的。ﻩA年ﻩ美ﻩ国ﻩ德国ﻩBC英ﻩﻩ国ﻩ俄D国ﻩD

7)ﻩ7预旺堡一方面军的司令是员彭(德 怀)ﻩ A朱ﻩﻩB德ﻩ德彭ﻩ怀ﻩC徐前ﻩ向D陈ﻩ庚Bﻩ78)

在ﻩ宁夏彭德喜怀吃欢瓜  )ﻩ(ﻩ羊肉ABﻩ馒ﻩﻩ头C白菜ﻩDﻩﻩﻩD瓜79

)彭怀德轻时年读过司马的(光治通鉴资 ) ﻩﻩ西A记游ﻩBﻩ史ﻩ记C史ﻩﻩ书Dﻩ资治鉴通D

0)ﻩ8彭怀领德到了 (B )起义ﻩA长ﻩﻩ汉Bﻩ江ﻩCﻩ平京南ﻩDﻩ辽阳ﻩB81)ﻩ彭德怀在湘

军中以 ( C著称ﻩ)Aﻩ守派ﻩBﻩ保进激派ﻩC自由ﻩﻩ派ﻩ武装派ﻩDC8

)ﻩ一天2早,作上斯者到彭诺怀德司令的部,他去到了找色红窑(  工 C  ) Aﻩﻩ向徐前 ﻩﻩ杨B东Cﻩﻩ徐海 东  ﻩD 李ﻩ特立Cﻩ83

)ﻩ旺县预一个是老的古城,市要的民主族(A是     )ﻩAﻩ 回族ﻩB汉ﻩ族 ﻩCﻩ 蒙古族 Dﻩ满族ﻩﻩA

8)4ﻩ海徐东窑厂到去学徒,当“谢师在德年几”里没有资工。他(A    )岁满师 ﻩ。A1ﻩ6ﻩﻩB1 8ﻩCﻩ2 ﻩD0ﻩ2ﻩ2

A58ﻩ)下哪项不面斯是惠特那部夫幻小说的雏想,形那霍亨亨姆的个土,因为这些国份省就是作中国为闻名迩的遐大四的封疆来统治马的(。云南  D   ﻩ)ﻩ青A海 ﻩ ﻩ宁夏 BCﻩﻩ甘肃    ﻩ D云ﻩﻩD南

8)ﻩ6时当,宁省的夏主是(席    D )Aﻩ马ﻩ芳 步   ﻩ ﻩ马B克 勤ﻩﻩ马鸿C ﻩ宾ﻩD鸿逵ﻩD

8马)7ﻩ在多许地,特方是别肃和甘青海(, 回族  )C是多民数,在族些面积很大有地的,方与人汉的比例高达十比。ﻩ一ﻩA族ﻩ汉Bﻩ鲜朝族  Cﻩ回ﻩ  族ﻩ D土ﻩ族ﻩC家

88ﻩ虔)诚的民每回要天洗 (  )次澡AﻩAﻩ五次ﻩB ﻩ三ﻩC次两ﻩﻩDﻩ次一ﻩA次89)

民回代会表选议了( 出  D)位 主和席个一民回维埃苏临政时委府员会。ﻩA4ﻩBﻩ3ﻩﻩﻩC2ﻩDﻩ1ﻩD90)

七世纪中在以叶前阿拉,航海伯的商人在 (  C) 建里立清真了寺ﻩA。福ﻩ建ﻩBﻩ苏ﻩ江ﻩ广州ﻩDC深ﻩ圳C

19ﻩ在九世纪,( )A  在)国中扎根。ﻩA了伊斯ﻩ兰 教Bﻩ基督ﻩ 教 ﻩC佛ﻩ  教 ﻩD拜ﻩ帝上教A

92)宁ﻩ城里已夏有本日军事代团,马鸿表逵将允军他许们在北城(修  A)1ﻩ ﻩ机A场   ﻩBﻩ火 站 车 ﻩ Cﻩ车站汽   Dﻩ坦ﻩ克地基A

9)3少年ﻩ先锋队是由产主义共年团青织组的据,产共主青义年书记冯文彬团说在西北苏,一区共少年先有锋员约队 D四万  ( 。ﻩA)ﻩ万一Bﻩﻩ万两Cﻩﻩ万ﻩDﻩ四三万Dﻩ94)

在每个红一驻地都有军个一少先年队锋模“范”。他们都是连二岁到十七十,岁照国外算法实是( 际B )之间的少年 。Aﻩ十岁至ﻩ五十岁   ﻩBﻩ 十一岁至六十 岁   Cﻩ十二ﻩ至岁七岁ﻩ十Dﻩ三岁至十八岁ﻩ十B

9)5在蒋介石ﻩ的江西匪共感化里院许多,被的俘红军”是(“A

)的少。ﻩ年ﻩ十岁至A十五 岁   Bﻩ十ﻩ一至十六岁  岁  ﻩﻩC二十至十七岁岁ﻩﻩ十D三至十八岁岁ﻩA

6)ﻩ斯9在诺甘碰肃到一的逃跑学徒,他的个号绰( 叫  A) Aﻩﻩ山娃娃西    ﻩﻩ陕B娃娃北  ﻩC苏ﻩ娃娃区Dﻩ甘肃娃娃

97A)斯ﻩ诺见遇个十一岁的少年,他曾经四是  (海B上) 一家器机的学徒,他厂同三同位伴历尽种各危险为,到了北,当时是保西无线安学电校的生学ﻩ。ﻩ江A苏ﻩ ﻩ上海B   ﻩﻩC北 京  ﻩD ﻩ广东Bﻩ9

8)朱ﻩ德名字的起叫来很亮响,英里文拼应作 (  )ﻩCAJuﻩ De  BﻩZﻩu hDﻩeﻩCuJ Dhe  ﻩDZﻩu hDehﻩC

9)ﻩ朱德的9子是妻 (  A) ﻩAﻩ康克。清  ﻩBﻩ李清 ﻩCﻩ康克 静ﻩD 李ﻩﻩ静A100)

朱ﻩ是德  四川B(  人)。ﻩﻩA山 东  ﻩBﻩ四  川  ﻩCﻩ 江苏    ﻩ ﻩD南海ﻩB10

1ﻩ)9170,朱德年回到都,成在个学校一读了年一书后,来到故回仪陇乡,县在高县等学里小(教体D操   )。 ﻩA数学ﻩﻩ ﻩB古文  Cﻩﻩ语 英ﻩDﻩ体操ﻩD1

02)ﻩ辛亥命发革于(生911  1  )年ﻩAﻩ。911ﻩB11ﻩ129Cﻩ1ﻩ193Dﻩ1ﻩ194ﻩA1

0)3斯ﻩ从诺宁夏南又下甘肃,四到五、后回天了到河连湾,见到又蔡了畅她的和夫李丈春富同,们他一吃起一顿(  了 国 法 式烹)调的饭ﻩ。A美国ﻩBﻩﻩ国ﻩC德ﻩ国中ﻩ ﻩD国ﻩD法

014ﻩ“)礼堂拜”真的姓实是名(   A )ﻩAﻩ。贾忠河Bﻩ李ﻩ河忠ﻩ C白ﻩ忠 ﻩD河ﻩ唐河ﻩA忠105)

( 在 江西 )苏 进区了普行遍的“神反”宣传所有。庙、教堂、寺会产业都教没收为国被家财,和尚产尼、、姑父、神牧师外国传教士、都剥夺被公民权利了,但西在实北了容忍行宗教的政。策Aﻩﻩ东山Bﻩ甘ﻩ肃Cﻩﻩ西江 ﻩD河ﻩﻩ北C

16)0ﻩ诺同斯红部队从甘肃军界边回走去五了,第五天天了( 走1 00多  里)ﻩ。ﻩA0多里5 Bﻩ10ﻩ0里多Cﻩﻩ150多里ﻩDﻩ200多ﻩB里

170)回到保ﻩ后,斯安被安顿诺在   (交部外 C)从,月底一直住到九十半月。3Aﻩﻩ防国部  ﻩBﻩ育教 ﻩ部ﻩ外交C部   ﻩD人ﻩ部ﻩ事

C10)8ﻩ红军大学在学,们员天学习一  1(0  个)时小异,努常ﻩA力8ﻩﻩﻩ10ﻩCB1ﻩﻩ2D14ﻩB

10)9ﻩ独臂将军蔡树是藩很有趣,个很爱可很英俊的青年,头,脑机,容灵冲易动善,辞于,令的妻子他(  是国   )人俄ﻩ。A美国ﻩBﻩﻩ国 中Cﻩﻩ国俄Dﻩ英国ﻩﻩC

11)ﻩ0斯在把诺克巧蛋糕力坏做,后( 德 李  请斯诺)吃一了顿西餐”“为补偿。4ﻩAﻩ朱作  丽ﻩBﻩ彭 德 怀ﻩCﻩ博 古ﻩDﻩ李德 D

11)1从( ﻩ912  6 )年开始初苏,共产联和党产共国际事务和的政主要由策斯林大责负。Aﻩﻩ9126ﻩﻩB1390Cﻩﻩ9134Dﻩ1ﻩ983A

12)1共产国际在19ﻩ27年春天生灾发期间难予中给国产共党略路线策“指和”的示时候,是( 斯大由林  )领导的 。Aﻩﻩ大斯林ﻩBﻩ马思 克Cﻩﻩ恩斯 ﻩD格列ﻩ宁Aﻩ1

13ﻩ)斯从诺红中色国出后,来现(发张学良 )帅少的东军与蒋北石介间的之紧张系关越来尖越了ﻩ锐ﻩA学良ﻩBﻩ朱德张Cﻩ博古 ﻩﻩﻩD精汪卫ﻩA

11)ﻩ4南京

方面所的“谓安内”是(指D) Aﻩ安ﻩ国民党ﻩB定ﻩ定安民国与共党产ﻩCﻩ安定党产共党ﻩD消ﻩ共灭产党ﻩD

11)5下面各项,ﻩ不属“救于国求要”的( 是B ﻩ)ﻩ改A南京组政ﻩB府实ﻩ蒋介石行嘱ﻩ遗ﻩC赦大治政犯ﻩﻩ停D止内,战武装日抗ﻩB

116)“ﻩ谎撒是可的以,但要有限是”这度谁是的说宁列ﻩA毛泽ﻩ东ﻩﻩ列BﻩC宁ﻩ恩来周ﻩD博古

1B1)7ﻩ介蒋石夫的人(是宋C龄 )ﻩA美ﻩ青江Bﻩ宋ﻩ龄ﻩ庆Cﻩ美宋ﻩD龄宋霭龄ﻩﻩC

18)1(ﻩ1 294年,)冯祥玉曹把锟逮捕禁幽ﻩAﻩ。924ﻩ1ﻩB9251Cﻩ1ﻩ96ﻩ2Dﻩ927ﻩ1

A119)斯诺强调中国ﻩ是一个(实用主义 者)民的。族ﻩAﻩ理想义主Bﻩ实ﻩ用主义Cﻩ功利ﻩ主ﻩDﻩ幻义主义ﻩ想B1

2)ﻩ0学张良出的提抗日纲领包不括D联【抗议共】ﻩA成立ﻩ民族线ﻩBﻩ停阵止战内ﻩﻩC俄联日ﻩDﻩ联共抗抗日ﻩD

作文八:《新西行漫记》3300字

我爱的花儿在高原,

她的魅力很少有人看见;

我爱的人儿在高原,

他的笑容没有被污染……

踏上西行路之前,《一路格桑花》里的这首诗一直翻腾于脑海,怀着一种向往、仰慕和敬畏,我们从成都出发,一直向西。

铃儿响叮当,马帮不再来

从成都上成雅高速,用不了多少时间便到了雅安,车行至二郎山下,雾一样的小雨便开始伴着我们。

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闻名于全国,是川藏线上的第一处险隘。50年代,大军修川藏公路时,仅在二郎山就牺牲了许多人。为纪念修这段公路的解放军将士,一曲《二郎山》唱遍了全国。

即使修好了公路,这里仍常年冰雪、暴雨、浓雾、泥石流、滑坡不断,行车事故多发、断道频繁,被人们称为“天堑”。当地有谚语:车过二郎山,像进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

一步跨千年的是二郎山隧道的开通。 二郎山隧道是国家投资4个多亿于1996年开始修的,是国内已贯通的公路隧道中海拔最高的一条。二郎山隧道建成后,比原川藏公路二郎山段缩短里程25公里,缩短行程3小时,最重要的是避开了山顶事故、灾害频发的路段。

“原来呀,在山上转过去转过来,雾又大,光出事故,现在钻隧道,几分钟就过去了,安全又舒适!”在川藏线上跑了18年货运的陈广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的确,如今的川藏线路况非常好,采访车一路飞奔,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便抵达泸定。早上8点从成都出发,抵达泸定还不到中午12点。

“看,那便是茶马古道!”泸定城边“藏家乐”老板张明华热情招呼我们坐定,客串起向导来。张老板所说的茶马古道掩映在公路下边的丛林之中。张老板说,以前没有修公路的时候,那是一条大路,每天人来人往,公路通了,那条繁华了几千年的古道慢慢沉寂下来,被荒草遮掩。

提起茶马古道,许多人一定不会陌生,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传播物质和文化文明的通道,千百年来一直给人以神秘沧桑之感,茶马古道路线基本有两条:一是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然后到尼泊尔、印度。它是亚洲大陆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

茶马古道的意义显然并不仅止于历史上的茶、马交换,事实上它和现在的川藏线一样,既是汉、藏两大文明发生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促成汉、藏两个民族进行沟通联系并在情感、心理上彼此亲近和靠拢的主要纽带。恰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所言:“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这是藏族民众对茶马古道和茶马贸易之本质的最透彻、最直白的理解。所以,无论从历史与现实看,茶马古道都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与纽带。

据记载,经川藏茶道至拉萨,“全长约四千七百华里,所过驿站五十有六,渡绳桥十五,渡铁桥十,越山七十八处,越海拔九千尺以上之高山十一,越五千尺以上之高山二十又七,全程非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能到达。”

如今,通过川藏线,只需要几十个小时即可由成都抵达拉萨。

铃儿响叮当,山坳马帮来。旧时茶马古道上马帮的踪迹在人们的记忆中已慢慢淡去,在现在的泸定城,依然会看见一支支匆匆而过的马队,然而,他们是骑着马重走茶马古道的游客。

从“行路难”到“村村通”

在康定休息一夜之后,采访车继续西行。

新都桥,是川藏线北线和南线的分界地,不时可见一些工程车迎面驶来。

据甘孜州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 2010年11月30日上午,投资118亿的甘孜州 “四路一隧”建设工程集中开工建设。“四路一隧”工程是甘孜州国道318线东海路、国道317线俄岗路、省道217线理君路、省道303线八小路和雀儿山隧道工程(简称“四路一隧”工程)项目建设。“四路一隧”工程的集中开工建设,不仅将打通甘孜藏区的两条大动脉,也建成内地由成都方向进入西藏的最便捷陆上通道。

从北线向西,一路上都是刚完工的水泥路,车水马龙,很是繁忙。

炉霍,藏语“山岩村”之意,一个美丽的地方。

解放前,炉霍没有一条通乡通村路。交通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路旁不生草,畜背不长毛”是炉霍旧时驿道驿运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炉霍县交通运输状况逐渐改善。2003年实施通乡公路民心工程以来,全县通行条件和通达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乡、村公路里程由2003年的148公里增加到现在的543公里,其省道162公里达到山重四级沥青路标准,通乡油路69公里……

“以前到县城骑马要走上两天两夜,30年前,牧区根本看不到一辆车。现在可好了,到县城一天可以来回。”早上到县城购买生活用品的贡确大叔坐在小儿子开的小车里,显得异常兴奋,“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

“过去我们的药材、羊皮都是外地商贩来收,价格低得很,现在公路通了,我们自己可带上土特产到成都去,价格好,多卖钱,每年多赚一两千元没有问题。”牧民扎西说,现在,牧民们跑长途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了。

炉霍变迁只是甘孜州的一个缩影,2010年底,甘孜州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4062公里。网络状的公路如血管一样密布甘孜州,向甘孜州源源不断的输送“血液”。

川藏经济走廊呼之欲出

“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川藏公路第一险的雀儿山,曾是往来司机们“谈山色变”的地方。1951年,解放军以简陋的工具和血肉之躯,历时半年,建成了雀儿山公路。从此,高峻险要、冰峰林立的雀儿山,以“川藏公路第一险”闻名于世。从山这边的3道班到山那边的6道班,公路线距离只有20多公里,但是汽车却至少要行驶两小时以上。遇到大雪肆虐,几乎不能通行。

这里也是我们此次采访的终点站。

“我每年至少有6次翻雀儿山,盼着他们早点把隧道打通,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轻松得多,家人也放心得多,货物运到拉萨的时间也要短得多,一年也就可以多跑两趟,多赚几千元钱呢……”司机陈元才对记者说,在他们跑成都到拉萨的货车司机们中,有一首歌很流行,他们把它叫做《川藏线货车司机之歌》,歌词是:再见吧,妻子/再见吧,妻子/马达已打转/汽车已发动/排挡已齿好/丈夫要出发/你不要悄悄地流泪/你不要把我牵挂/当我从雀儿山顺利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你……

可见,对于众多穿行于川藏线上的司机们来说,雀儿山意味着什么。

“雀儿山隧道没修通,我就不下山。”全国劳模、雀儿山公路养护五道班班长陈德华的话,激情而悲壮。

“隧道建成后,司机们用十分钟就可以穿越雀儿山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隧道处处长李海清说,雀儿山隧道可满足每日最大车流量5000辆汽车通行的需要。

“过去经常说甘孜州气候恶劣,施工期短只能在夏季施工,我们要打破这一旧思想,冬季不能用水泥、不能铺油路,我们还可以做公路基础等基础性工作,因为甘孜州的交通建设再也等不起了”,甘孜州州长李昌平对本刊记者说,跨越就是要速度!甘孜州需要速度,甘孜州的交通建设更需要速度,更需要跨越。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透露,雅康高速不久将开工建设,建成后,甘孜藏区进入成都三小时经济区。

成都至康定3小时可达,一天从成都可到亚丁,10分钟,穿越川藏第一险雀儿山……高速、变捷的交通网,必然带来因为时空距离的变化;时空距离的变化,又带来社会经济的变化。

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大动脉的畅通和藏区高速的即将建设,为四川省藏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生动力,一个新的川藏经济走廊呼之欲出。

甘孜州表示,将立足完善便捷的交通设施、充沛便利的能源优势、富集独特的自然资源、特殊优惠的政策条件、不断优化的发展环境,着力建设川藏经济走廊。通过川藏经济走廊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州GDP达6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60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800元、城镇居民收入达37000元,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

采访归来的路上,路边不时闪过漂亮的粉色的小花,随行人员告诉我们,那是格桑花。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我突然想到,我们行走的不仅仅是越来越快捷安全的川藏线,同时也是行进在藏区人民迈向小康、藏汉一家亲的幸福大道上。

作文九:《西行漫记(二)》9000字

警察都上哪去了

在来之前,大使馆告诉我们,在欧洲,不会有警察盘问,更不会有警察查证件。如果有,那肯定是假警察。这是因为在东欧加入欧盟后,经常有东欧人冒充警察勒索游客。

在欧洲,我们在街上往往看不到警察。我们很担心:街上连个警察都没有,这治安可怎么办。可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一旦有事,警察往往会比看热闹的更快出现。不过,虽然警察很难见到,但我们还是和英国皇家警察亲密接触了一回。

事情起因是我们在高速路上加油忘了给钱,可我们也没有办法回去。可是没一会儿,我们发现我们就有左右警车护送,他们好像从地底钻出来的,专门来讨钱的。警车一路闪灯,“护送”我们到下一个高速出口,我们停车给了钱才算完事。就这样,我们被英国皇家警察护送,着实享受了一下国宾待遇。他们很礼貌,说是礼送我们,这样的用词不会让人感到不快,其实谁都明白名为礼送,实为押解。在国外的地铁,有时会有逃票的人,如果被发现,警察会让他去补票,而不会加罚。警察说话客气,完全就是文明执法的典范。

他们认为忘给钱和逃票这种事是人的“疏忽”,是每个人都可能会犯的错误,而不是良心大大地坏了。警察客气礼貌,完全没有国家暴力机关的架子,反而就像一个仆人。话说,咱们在国外的影视剧里看到国外的警察枪战和破案,其实人家没有那么威风,反而是举止彬彬有礼,一副绅士派头。

感情这酒馆还不一样

在欧洲,Pub是一种文化,是欧洲人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主要功能就是给人提供酒。而Café不提供酒,环境一般很安静。在Restaurant,人们以吃饭为主。Buffet就是自助餐馆了。在中国,饭店往往是既是Restaurant又是Pub,甚至还可以是Café。

在欧洲,夜晚街上一般没有人。但如果你走进一个Pub,就会发现,原来人都在这里。Pub里很多人都站着,但每个人都端着酒杯。虽然这里的人喝酒不少,但社会治安没有因此恶化。我们在街上看到两个醉汉迎面走来,按照在中国的习惯,我们远远地绕过他们。没想到他们却对我们打招呼,连声说Sorry。虽然因为酒醉脚步不稳,但他们却很客气。

在中国学习语言是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同样意义的英文词汇往往指向不同的东西。我们不能用中国人的思维去理解外国人的事,因为每个英语词的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背景。

一次成功的逃单

在英国,我们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的一个快餐厅吃饭。这个快餐厅的就餐环境出奇的自由。领完食物后,人们可以在餐厅内就餐也可以去外面就餐,而且这里是饭后结账。

我们拿着食物来到餐厅外就餐,根本没有人要我们结账。吃完之后,我们都回到车上,以为司机会给我们结账。司机急匆匆地从洗手间跑出来,等大家坐好,开车上路。刚出服务区,司机突然问道:“你们花了多少钱?”我们傻了,问他:“你没有给我们结吗?”“没有啊!我以为你们结了呢。”因为我们在高速路,想调头已经不可能了,只得被迫逃单。

我们在中国下馆子从来都买单,这次很“幸运”的在英国逃了一次单。这里人与人之间是信任的,根本没有人看着我们。不只这里的快餐厅没人看着,而且英国的大部分超市里没有监控,如果有,也往往在门口提醒顾客“CCTV”,这里的CCTV不是指中国中央电视台,而是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的缩写,即闭路电视系统。这样做不是为了提醒小偷,而是让人们知道里面有闭路电视。他们的超市出口很大,而且无人看管,交不交钱全凭自觉。他们的超市不像咱们一样有里三层外三层的监控。中国的超市,不只有摄像头监控,商品还需要消磁,如果没有消磁,门口就会报警。不只如此,在超市的出口还会有专人看管,防止有人“不自觉”把没付钱的东西拿走。

国外的商业环境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是最起码的前提。在外国,很多我们认为必要的措施都是不必要,超市的出口没有人看管,饭店里没人盯着你怕你不给钱,买东西忘了带钱可以下次再给。咱们中国人往往就会认为对方有做坏事的动机,却忽视了人有自觉的一样。我们应当建立完整的机制,激励人们去以诚信待人。希望有一天,咱们的超市和饭店不再设防。

这火车站也太难找了

在中国,你可以不知道政府在哪,但你必须知道火车站在哪。在中国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不但能说出火车站的地点,还能告诉你乘哪路公交可以到火车站以及到达火车站后的各种注意事项。

到了欧洲,我本以为火车站的地点应当是城市里每个人的必备常识。可事实证明,这里的火车站实在是太难找了。有一次,我问我们的陪同人员:“你们的火车站在哪?”他有些茫然:“这个我还真的不太清楚,有时间我给你问问吧。”

那意思好像在说,这么落后的东西还有人用?后来,我终于有幸见到了他们的火车站,比起中国的火车站来,真是寒酸。不夸张地说,比烟摊大不了多少,来往的人也很少,怪不得没有人知道。

其实这并不奇怪,欧洲国家有发达的公交系统,公路网密集,民航系统发达。而且欧洲的国家很小,所以开车和飞机是欧洲人出行的主要方式,而火车在欧洲人的视线中消失很久了。

国外的交通发展已经让火车在运输上不是那么重要,或许某一天,我们的火车站也会变成微缩版,同时我们也能方便地驾车或乘飞机来往中国各地。

唉!怎么哪儿都有中国人

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商场里,中国人几乎是随处可见。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就是到了荷兰的农村,我们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同胞。

我们计划考察荷兰的农村,于是驱车前往事先联系好的一家农场,这家农场距离阿姆斯特丹四五十公里,可以说是地道的荷兰农村。可到了荷兰乡下,我们虽然有GPS导航,可转来转去却始终找不到那家农场。而荷兰农村人很少,路上更没有人,找个人问路都成问题。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突然不远处我们发现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我们仿佛看到了救星,于是追上前去,用标准的英语问道:“请问玛丽安娜农庄在哪?”那人回过头来,微微一笑,用纯正的中文回答:“你说中文就行了,我也是从中国来的。”我们这才发现,这位老兄是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同胞。我们真没想到在荷兰“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还能有中国人。

原来,他是福建人,是来这儿做“农业工人”的,已经五六年了。因为荷兰缺乏劳动力,所以往往从国外引进劳工,而中国人吃苦耐劳,受到雇主的好评。所以中国人才会远渡重洋,来帮助荷兰农业的发展,在荷兰做起了“农民工”。中国人来这儿务工的不在少数,他们也常常聚会。我不禁感叹,这世界真成了地球村,中国农民都能来荷兰当“农民工”。

难道老外也喜欢磕瓜子

荷兰被人称作“郁金香之国”,而荷兰也是花卉出口大国,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荷兰的农场一定得是满地郁金香,还有最著名的黑色郁金香。想到这儿,我们就不觉神往。可我们到了荷兰转了不少地方,发现这里郁金香寥寥无几。而向日葵却如火如荼地开着,而且这里的向日葵并不像中国的向日葵一样高大,只有半人高。我们很奇怪,荷兰的郁金香和鲜花都跑哪去了,难道荷兰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爱嗑瓜子?

一日,我们拜访玛丽安娜农庄,这是一个专业种植花卉的农场,于是我们提出参观一下他们的花卉品种。可在那儿,也是满地的向日葵。我们很奇怪,于是提出了我们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他们不种郁金香。陪同我们的老外哈哈大笑,他说我们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了,荷兰人不种郁金香很长时间了,一是因为郁金香很名贵,种植成本比较高,二是郁金香的市场比较小。而向日葵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阿拉伯人在聚会的时候喜欢用向日葵来装点房屋,而中东地区又不可能生产向日葵,所以阿拉伯人对向日葵的需求特别大。这里种的向日葵就是出口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的。

咱们以为荷兰的郁金香一定是开遍全国,可事实证明,郁金香在荷兰并不像中国的小麦大豆一样满地都是。我们对外国的介绍往往十几年如一日没有改变。只有到了国外,我们才会惊叹“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我们就会发现媒体和书籍以讹传讹,其实人家早已经不是咱们想得那样,而我们还活在过去的世界里。我想,我们的对国外的介绍和宣传是不是要更与时俱进一些,不要让我们出了国,才发现“郁金香之国”变成了“向日葵之国”。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

荷兰的农庄很大,一家农庄会有1000亩到1200亩的土地,但农庄里往往人很少。因为早已实现农业现代化,所以农庄平时只靠几个人就可以维持运转。可农忙时,人手往往还是不够。所以农场就会从荷兰的农业服务公司请一批工人来帮忙做一些农事,他们就是荷兰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民工”。

玛丽安娜农场的主人是一个中年妇女,有一个女儿在上大学,平时不回家。在农忙时,农场的女主人会请一帮人来农场帮忙,而这时她的女儿也会回来。她女儿回来并不是帮忙干农活,而是在家里开一个小酒吧。

欧洲人在咱们看来是很懒的,很多人往往没有存钱的观念,却有很强的消费欲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尤其是这里的“农民工”,他们在一年中只有几个月干活,其他时间用挣的钱消费。这家小酒吧就是帮助荷兰“农民工兄弟”消费的。在农场帮忙的农业工人在白天领到工资后,晚上就会到她的小酒吧去喝酒。她在这小酒吧里有时会唱一曲,或陪这些“农民工兄弟”跳一支舞。

我很奇怪,问农场的女主人,为什么她家“大小姐”这时不读大学却跑回来做服务生。她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回答道,我们这里的孩子业余都会打工,她这么做很正常,而且在这里,我们各取所需,这些工人也享受到了生活,我们也节省了开支。然后她用荷兰语说一句话,我们没有听懂,经过翻译才明白大意和中国一首流行歌曲中唱得一样“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我看着这些荷兰“农民工”在这儿喝酒跳舞,不禁感叹道:我们的农民工兄弟过得很辛苦,可老外的“农民工”日子过得倒满惬意。

我们穿正装了

在英国,我们有幸受邀拜访汇丰的总部大楼。在电话里,他们特地嘱咐我们:“要穿正装。”于是第二天,我们一行人身着黑色西装,脚穿黑皮鞋,打领带,来到了伦敦金融城。当时正是6月,满街的人短袖衬衫的休闲装束,我们一行人的黑西装立刻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就像《罗马假日》里的苏格兰警察,与众不同。我们走在街上,不少人对我们驻足观望。在异国他乡能受到如此关注,滋味其实不太好受,穿这身行头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我们已经热得满头大汗。

到了楼上会议室,汇丰银行的各部门经理正等着我们,他们对我们的到来似乎有些意外。同时,我们也感到不解,他们也没穿正装,只是普通的短袖衬衣和西裤。我们谈了没两句,几个老外低头耳语两句,问道:“你们很冷吗?”

“不冷啊。”我们回答。老外说:“如果你们不介意,可以把西装脱了挂到椅背上。还有,你们为什么会穿这么多?”我们很奇怪:“是你们告诉我们要穿正装的啊。”

“我们这也是正装啊。”

原来如此,短袖衬衣和西裤也是正装。我也明白了我们刚进门时他们的表情。原来,他们是没想到我们能在这么热的天仍然以黑色西装亮相。

我们以前认为西方的正装就是指西服,但实际上,西方的正装并不只是西装,他们说的正装就是能出现在正式场面的服装。我们对西方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和过去,我们自认为我们在走向世界,其实还没真正了解世界。

加拿大:这水族馆“真大”啊

一次,我们旅行途中需要在温哥华转机。因为转机需要四个多小时,这段时间我们可以转转温哥华。在温哥华的旅游指南中提到了机场里的一个很大很漂亮的水族馆,我们正好可以见识下西太平洋的海洋生物。

到了温哥华机场后,我们一下了飞机,就按地图找这个水族馆,可转来转去就是看不到水族馆的影子。没办法,我们只好求助空勤人员,他说得很详细,我们听得很清楚,可走到那儿就是找不到。我们只好再找路人问路,那人很不解的看了我们一下,然后扭头一指:“那就是!”

我们只见在距离我们三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四五米高的大鱼缸,鱼缸里有些珊瑚和鱼类,原来这就是著名的“水族馆”啊。可我们实在没法把水族馆和大鱼缸之间画上等号,看来老外吹牛的本事也不小,真是人有多大胆,鱼缸变水族馆。再说他们最著名的图腾柱公园,我们也是开车转了又转,找了又找,可这个地方就像在地球上消失了一样。一问行人,我们才发现我们车前的一块空地上有几个木桩,木桩上面刻着各样的花纹,原来这就是图腾柱公园。

去国外,我们还是要眼见为实,其实很多大名鼎鼎的名胜并不是视觉上的奇观。加拿大的历史比较短,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历史古迹。并且他们的旅游往往更注重与自然的交流,他们更愿意背包去山里进行野营,或者到湍流中划舟。他们认为旅游应当在自然中放松身心,得到内心的平静,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休闲。而中国的旅游者往往一个长假纵横全国几省,如走马观花般看过各大景点。这样的旅游把休闲变成了受罪。我们的旅游业要改变,旅游观念也要改变,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旅游能真正变成休闲度假。

“小肥羊”都开到这儿来了

在国外呆了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无比想念中餐,尽管国外的中餐在味道上会有所调整,但那终归也是中餐。

一日,我们到这里的中国城找中餐馆,发现有一个标志非常熟悉。那不是天津的“小肥羊”吗?这真是一个意外的发现。们走进去发现服务人员也大部分是中国人。

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确认了下:“你们从哪来?”“中国啊。”“你们知道吗,天津也有个“小肥羊”。”“我们就是天津“小肥羊”的分支机构。”那种感觉真是既惊又喜,这也算是他乡遇故知吧。

但到吃饭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位“故知”变了――羊肉减少,牛肉更多,青菜很少,蘑菇多了,而味道也有了变化。其实这个可以理解,任何中餐到了国外都要本地化,适应本地人的口味。我听说,在外国的超市都有“老干妈”辣酱和“王致和”豆腐乳在卖,要知道老外是不吃辣酱的。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到国外,而精明的外国人从中就看到了商机。他们看到这些“外国人”(中国人)身上的市场潜力,于是中国的品牌也随着中国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各地。

这啤酒是喝不起了

一次,我和老领导两个人前往加拿大。踏上班机之时,老领导高兴地对我说:“小韩,咱们终于可以不喝酒了。在国外这几天,咱们滴酒不沾,好好保养我们的身体。”

可是刚过两天,同行的老先生忍不住了,说道:“咱们找点酒喝吧,不喝白的来点啤酒吧!”可是我们发现在这里找啤酒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加拿大政府对含酒精饮料的管理非常严格。在加拿大,要想销售含酒精饮料首先要取得牌照,而且即使有牌照,也只允许在晚上十一点之前销售。同时,加拿大政府对含酒精饮料课以重税,州税和联邦税占售价的30%,这就直接导致在加拿大,酗酒会让一个人破产。

酒虽然难找,但毕竟不是稀世珍宝。当我们把加拿大的啤酒拿到手时,大失所望,那里标准的啤酒瓶只有250毫升,大概是中国花露水瓶的大小。可最普通的牌子一瓶却要4美元,加上税大概有5美元,折合人民币30多元。我们都没有尝出这加拿大啤酒的味道,就发现这30多元人民币已经入肚了。我们那天吃饭只花了17.5美元,啤酒却花了我们七八十美元。在另一次聚餐中,我们一行15人全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主,可这次每个人都舍不得多喝,可酒钱已经达到1000美元。

由此可见,加拿大的确不可能有酒鬼,因为凡是好酒的人会在喝死之前饿死。

越南人民太勇敢了

在越南,统一宫、战争博物馆、胡志明战役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几个馆主要讲述越南人民在越共领导下对法、对美作战并获得独立统一的历史,对中国并无太多涉及。

但在越南历史博物馆中,越南的古代史就是一部中越战争史。越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到了秦朝,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第一次将越南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尔后,越南人民英勇抗争,取得部分独立。到汉朝,越南又一次被纳入汉朝版图。下面的历史大同小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中央王朝强盛,越南就要臣服,中国中央王朝衰弱,越南就要独立。中越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一千年,直到近代中国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

国际格局是大国博弈的结果,而小国最不幸的事情就是有一个强大的邻居。越南人参观他们的历史博物馆,会为他们前辈的英勇奋战争取独立的精神而自豪。中国人参观越南历史博物馆,也许会为自己祖先的强大而自豪,心中可能会暗暗讥笑:越南这五千年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是作为别人的领土而存在的?强者从自己的每一次失败中汲取教训,而弱者为自己得到的小小胜利而沾沾自喜。越南的历史博物馆算不算中国“阿Q精神胜利法”的一个国际例子?

这新一轮的“抗日战争”咱败了

越南是真正的摩托车之国,全国8500万人口拥有1700万辆摩托车。而在河内,川流不息的摩托车流就像中国的自行车流一样,成为了这个国家特有的风景。可我发现跑在越南大街上的摩托车大多是“铃本”、“本田”和“雅马哈”等日本车,很难看见别的国家的牌子。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越南,“本田”几乎已经成为摩托车的代名词。我很奇怪,中国的摩托车到哪去了,为什么守着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却无所作为。就算中国摩托车在高端市场上竞争力有限,但我们在中低端市场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在越南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境地?

后来我得知,几年前中国摩托车曾经很受欢迎,中国摩托车以巨大的价格优势和良好的质量迅速占领了越南摩托车八成的市场份额,但这样的势头并没有保持下去。接下来的几年,中国摩托车又陷入了恶性竞争,中国企业之间互相压价,甚至亏本销售,价格的下降导致中国厂家极力降低成本,而成本的下降又让质量不能保证。后来,越南人甚至认为“中国摩托车就是过一个小水坑也能熄火”。这时日本摩托车趁机占领市场,中国摩托车占有率大幅下降到不足10%,败走越南。

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失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摩托车质量的下降。中国摩托车在证明自己“质优价廉”后直接滑向了“低价低质”的深渊,而自身形象一旦受损,其后果就是丧失市场生存空间。

而在这轮“抗日战争”失败背后,则是我们外贸多年来的问题。

中国人常常自比犹太人,自认为聪明。可在现代的商业社会,我们的聪明只能说是小聪明。做外贸的中国人很多人可以说是“巧舌如簧”,可这话里面真实的成份往往就要打个折扣,国外商业环境更讲诚信,也许我们吹嘘的内容人家第一次会相信,但也只会相信一次。但这样做的后果就给人以没有诚信的印象。

中国人喜欢顺势而动,见风使舵,这在外国人眼里看来就是“奸”和“滑”。我们把最好的产品卖给西方发达国家,而对于我们的曾经的“兄弟”――第三世界国家,就倾销低价低质的商品。当年俄罗斯总统警告国民不要买中国产品的话仿佛还在耳边想起。我们部分人的不诚信行为已经给中国外贸厂商的形象身上罩上了巨大的阴影。

我们常常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我们出口企业盲目竞争,恶意压价,其结果往往导致质量不过关。这样的产品卖到国外市场,也许一开始会有人买,但没有人会上当第二次。然而,这种行为带来的却是整个市场对于我们的产品失去信任。类似的故事不只发生在越南,还发生在俄罗斯、蒙古�中国人做事喜欢找捷径,但现实却证明,中国人的小聪明用在外贸市场上只能让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一败涂地。我们的企业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其结果只能是“仇者快,亲者痛”。

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常会让商人习惯性地走上层路线,而不是融入当地的普通大众,中国的商人会用一些灰色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我们以为搞定了当地的官员就搞定了我们的市场,有了非常的手段可以永保安全,可殊不知这样做却让自己脱离了市场,没有了保障。中国商人就和当地的腐败分子联系一起,这样怎么能得到当地人的欢迎。每当政治风波的到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的商户。我们是不是应当考虑下,是因为别人对我们有偏见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有过错?我们为各地的反华事件而愤慨时,是不是要更多的从自身寻找原因?

中国摩托车从占越南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到现在的5%,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让人痛心。中国出口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由来已久,而每次都会让外人渔翁得利。如果在越南市场中国出口厂商能够一致对外,日本摩托车绝对不能这么快占领市场。如果我们的商家的眼光能有更长远的眼光,更务实的心态,更融入当地的策略,也许结局会完全不同。在越南的“抗日战争”,我们败了,但愿我们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一战决胜。

告诉DAVID,就说我来了

一次,我们陪同一位领导去访问一家国际知名的大银行,这位领导与这家大银行的董事长David交往甚密,每次David前来中国,他都会亲自接待。他认为此行肯定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良好的接待,但我们到了才知道,接待我们的只是一个亚洲区的主管。

这位领导有些不高兴,心想我的级别怎么能受这样的接待,于是问道:“你们董事长在吗?”

这位女士回答道:“我不知道,应当在吧。”

“你告诉他,就说我来了。”

这位女士显然公事公办:“请问有约吗?”

“没有。”

“对不起,没有约,我不能转告。”

领导更不高兴了:“我和你们董事长很熟的,你告诉他,他肯定会请我吃饭。”

这位女士显然没有被吓倒:“对不起,没有提前约定,我不能转告。”

听到这话,领导非常生气,但又没有办法。想到这位David每次在中国,他都好好接待,从没怠慢。可今天,一直到走,不只对方主要领导没有出现,甚至连个礼物都没送,一顿饭都没说请,受到这样的“礼遇”,简直是奇耻大辱。

我没有生气,因为我了解西方人的习惯。在他们的商业谈判中,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实行时不会做轻易调整。而且,他们在商言商,一般不会送礼物或者请客,除非事先有所安排。

反观我们,对外国人却是不必要的热情。想让外国人对我们有更好的印象,但在商业世界中,这一切却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符合国际习惯的。我们过分的热情本想换来对方的好感,但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被他们认为是不符合商业精神,因为他们会认为我们没有将自己放在与之平等的地位,自然也不会在心里尊重我们。在国际商业谈判中,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把自己放在与之相平等的地位,而不是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去博得对方的好感。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工作者)

作文十:《西行漫记(一)》8200字

中国人到四方世界旅行,收获的不仅是一饱眼福的美景美色,啼笑皆非的风土人情,还有发自遥远过去的文化交融与碰撞,通向朦胧未来的沉思与畅想。本文以轻松自然的笔风,记录了其西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仿佛带你走入其曾经周游过的世界。      同是受“压迫”,何必做“帮凶”      一日,我们一行人在阿姆斯特丹乘飞机去伦敦。因为英国不是申根国,所以在下飞机时乘客一般要办理出入境手续。从阿姆斯特丹去伦敦的乘客大部分是欧洲人,在外表上和英国人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在英国入境时也就不必填写入境卡。   但轮到我们时,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一群高鼻梁白皮肤的欧洲人中混进了我们几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负责出入境检查的印度大胡子警察怎么看怎么觉得我们与众不同,于是大手一挥:你们几个,给我把入境卡填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在我们一行人埋头填写入境卡的时候,我们中一位老兄问我:“那个大胡子让咱干什么?”我说:“填入境卡。”这位老兄反问道“怎么就我们几个填呢?”,我答道:“因为其他的都是老外”,这老兄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只听他一声断喝:“大胡子让咱们干什么就干什么,都是被压迫的,干嘛洋鬼子不填只能我们填?不填!”。我怕这时候惹麻烦,说:“算了算了,我给你填了。”他更不高兴了,声音提高八度说:“同是受压迫者,干什么还欺负咱们。你过去告诉这个傻小子去!”   其实这位印度老兄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那些欧洲人长的和英国人没什么两样,而且英国虽然不是申根国,但欧洲正走向一体化,彼此之间的海关、边境是开放的,人家出个国就和咱们出省旅个游一样。而中国对英国而言是个东方国家,所以就不能怪他让我们填单子了。      欧元,俺不收      经过机场的波折,我们一行人来到下榻的酒店。入住酒店时我从护照上注意到那天正巧是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先生的生日。于是,晚11点多,我请他到附近的咖啡厅喝酒,算是给他庆祝一下。   我们到了咖啡厅,点了两杯酒。英国的喝酒习惯和中国有区别的,他们只有酒,没有菜,至多是一小块巧克力蛋糕,而红酒杯又很大。我们两个喝了两杯就有点头晕了,于是准备结账走人。   可结账的时候麻烦事又来了。因为英国不是欧元区,所以这里只能用英镑结账。我们两个人身上只带了欧元。没有办法,我对服务生说:“这样吧,你个人把英镑换给我吧。” 服务生说:“对不起,我们有规定,我们不能个人换英镑给你,而且汇率对您也是不利的。要不这样吧,您回您的酒店去换吧。”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提议让我们其中一个人留下。他说:“不用这样,您两位都可以离开,哪天您有时间给我们送过来就可以了。”我又提议把我的手表押在那里,他也表示不用。我开玩笑地说:“你不怕我们跑了不给钱吗?”他说:“不会的。” 我很惊奇他能这么相信我们两个陌生人,说:“你就不怕我们不回来?”他却说:“肯定不会的,您不要开玩笑了。”我笑了,说:“我们不是英国人,我们明天一早就走了,我还是给你去换吧。”   我们回到酒店,可这时酒店换汇的地方已经关门,附近的几个小商店也不能把欧元换成英镑。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再次返回咖啡厅,服务生这时却说:“没关系,你们回国后可以把钱汇过来。”我说:“还是你给我们换英镑吧。”他说:“这样也行,银行给您换汇更好,我给您的汇率会低于银行的汇率,您这样就吃亏了。”   从英国的一个小咖啡馆里,我看到了英国社会的诚信。在英国,良好的诚信环境似乎已经让人忘记了人自私的一面,人与人打交道,首先相信对方是守信的,即使我们回了国,他们也相信我们会还钱。在这样诚信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简单化。英国人对我们如此信任的程度让我们感叹和唏嘘。反观我们自己,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会先将对方设定为坏人,互相提防费尽心机。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中国,那么估计当晚会免不了一番折腾,服务员对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你们是不是来吃霸王餐的?中国人的不诚信行为和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社会成本,而建立一个诚信社会对我们来说任重道远。      畜生过的日子都比国内舒服      第二天,我们乘车离开伦敦北上前往爱丁堡。伦敦以北多丘陵地形,人口稀少而多牧场。窗外一望无际的牧场像一块绿色的地毯而天际舒展。牧场上间或耸立着一棵棵高大的树木。马儿和奶牛在牧场中或悠闲漫步,或低头啃食青草。   公路蜿蜒在大片的绿色当中,早晨的空气清新且带有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我的视野中不时闪过一座座欧式的楼房,那就是英国的农舍。这些房屋都是老房子,但景致素雅,古朴有韵。英国人喜爱鲜花,窗台和门口都开满了鲜花,色彩鲜艳,将这些房子装点得生气盎然。   快到中午时,雾气散去,阳光照耀在这片牧场上,头顶的蓝天湛蓝明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远处的小山顶上有一棵高大的塔松,奶牛三五成群,在树下休息。远远望去,高大的塔松,大片的牧场如同绿色的天空,黑白花的奶牛就像白云一般点缀其中,这是我在欧洲的油画中才能见到的美景,今天却如此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   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禁感叹:这英国的畜生都比咱们在国内过得舒服!我们往往到了国外才能意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我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并不是无代价的,想想我们城市里难以看到的蓝天,看看北方的沙尘和南方的洪水,无一不是我们发展的代价。我们不能透支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我们的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我希望在未来,咱们的乡下也能像英国的田园风光一样迷人。      “老三样”包打天下      在伦敦,随处可见的有三样东西:红色的老式电话亭、红色双层巴士和老爷出租车。伦敦的红色电话亭是木制的,上面有皇家和TELEPHONE的标志,大部分年代久远。红色的双层巴士第一次驶入伦敦是1954年,由于其先进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很快就成为了伦敦的标志。老爷出租车并非是“老爷车”,他们都是向汽车厂专门定制的,但外形传统,古朴优雅。   这老三样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看上去都有些老旧,有些甚至似乎过时,但伦敦人依然坚持,而他们也骄傲地把这些东西展示给全世界,甚至带到了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伦敦的老三样是伦敦的一个标签,这些东西使伦敦不同于北京、纽约、东京和柏林,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旅游者也因为历经沧桑而不变的“老三样”对伦敦产生某种亲切感。   在伦敦的对外宣传中,这“老三样”经常出现,他们的形象会不时在镜头中闪过,他们的名字会在人们的耳边响起。这不只表现了伦敦人对历史和传统的自信和骄傲,也是他们自身宣传的理念。一个城市的标志,不一定是现代时髦到有些奇形怪状的地标,那些历经时间而不变的老物件更能代表城市的底蕴。伦敦人靠“老三样”包打天下,他们不会觉得自己的“老三样”过时或者有碍观感。反而他们会积极地保护“老三样”。   西方人通过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来宣传自己,我们就不要想通过学习西方人来标榜自己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了。通过模仿无法超越西方,我们只有找到自身的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形象。那些时髦的建筑展示出我们的现代化程度,但是往往不具有特点。咱们对外宣传是不是要选择更有自身特色、“有味”的东西?      看看人家的旅游业      伦敦市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是英国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而近代的世界历史也与之息息相关。这样一座城市当然也是观光客的理想去处。伦敦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旅游已经成为伦敦重要的产业之一。   说到伦敦的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英国的旅游公司,Big Bus和Global Tower。这两个公司都有很多旅游巴士,旅游巴士就像是市内的公交车一样,每五分钟一辆,游客可以乘坐这些巴士前往各个景点。车上有各个景点的电子英文解说,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任意一站下车。只要游客购买了公司的车票,就能够在当日乘这个公司的旅游巴士去各个景点,其中也包括泰晤士河上的游船,并且各个景点不单收门票。

想想咱们,各个景点全靠拼命地巴结旅行社来招揽游客。结果,有的景点游客摩肩接踵,除了看人什么都看不到,有的景点管理员见个游客就和见UFO一样。旅游资源根本得不到最优的配置,这样的服务更不能让游客满意。   再回头看看伦敦的旅游公司,只是通过类似市内公交的旅游大巴,就让伦敦市内的各个景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每个景点都会有一定的游客数量,热闹而不拥挤。而游客也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让咱们不能不感叹国外的人性化程度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我们城市的景点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而不是各自为战,结果就是人多的景点使用过度,人少的景点年久失修,这样就只能大家共同退步。只有通过更好的整合,才能让城市的景观得到充分利用。      谢不完幕的歌剧      一天晚上,同行的一位先生提议去听爵士乐。我们几个人问清楚表演的剧场,集体打车前往。 舞台很小,只有三个乐手在场中表演,但是每个人都仔细聆听。由于连日旅行,我们几位作陪的疲惫不堪,在演出过程中不时会睡着,而更有意思的是拉我们来听爵士乐的老兄,他已经在座位上呼声连天了。当这场表演结束时,他终于醒来了,对爵士乐赞不绝口,然后建议:“三点还有一场,咱们再听一场吧。”我们想,这是爵士乐还是催眠曲呢?在我们再三要求下,这位老兄终于放弃了再听一场的计划,乖乖回酒店睡觉去了。   又一日,我们到威尔士王子音乐厅去听歌剧《妈妈咪呀》。1985年,《妈妈咪呀》在位于英国伦敦西区的爱德华王子剧院首演,在随后的岁月里创下了无数辉煌的纪录,成为了国际经典舞台音乐剧。西方人比咱们奔放热情,不只表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对待艺术他们更投入。《妈妈咪呀》不愧是经典音乐剧,历经24年但仍然魅力不减。但我觉得整部歌剧的高潮并不是唐娜的母亲和山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一刻,而是最后的谢幕。当主角和配角出来谢幕时,全体起立鼓掌,掌声会持续很长时间。当然少不了人献花,送献花的人络绎不绝,而演员往往不是手捧鲜花,而是怀抱鲜花。谢幕的整个过程隆重而热烈,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演员和主创人员出色工作的赞赏,更被他们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素养和文明素质而感动。   几十年前,苏联的国家功勋芭蕾舞演员来到中国演出,中国方面怕这位演员太累,要求所有观众在谢幕时只能在剧院里停留十五分钟。当演出结束后,这位国家功勋演员回到台上谢幕,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前十五分钟所有的观众热情鼓掌,但十五分钟后,整个剧场就走得干干净净。这位演员回到后台,大哭不止,她以为中国的观众不认可自己的表演,但事实是她不了解中国的国情,而中国也没有了解苏联的国情。   在中国看戏剧时,我们往往正襟危坐,喜怒不形于色。在国内看演出,我习惯看到不时起立来来往往的人,听到场内响起的手机铃声,更习惯于整场鸦雀无声的冷漠和曲终人散的凄凉。西方人对艺术的热情和对演员的尊重使我感动,让我再一次感叹西方人的人文素质。这种素质不只是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更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这次让老外给推销了      在伦敦参加完博鳌亚洲论坛的峰会,英国曼彻斯特市长主动邀请我们去参加一次联谊会。我们以前出国,经常拼命地约别人来推销自己,希望能引进对方的投资。这次不用我们上门,买卖自动送上门来,岂有不做之理?   我们本以为这又是一次向外界展示天津、推销天津的好机会,于是精心准备,希望能打动他们,吸引他们的投资。但到了谈话地点我们才发现,曼彻斯特市长带领的队伍更加庞大,有负责经贸的官员,也有负责招商引资的官员,还有各路商家,他们准备了更多的话题和内容。我们准备好的没说两句,就被他们打断,然后就是他们的长篇大论,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他们兴建的中国工业园区希望能让天津来投资,正在兴建的大厦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冠以滨海的名字等等。而谈话也完完全全成了他们的反推销和曼彻斯特的展示会。这次曼彻斯特打了一场反客为主的漂亮仗,而一向习惯于对外推销的我们享受一下这样的待遇,也让我们的虚荣心得到了不小的满足。   曼彻斯特是英国老牌的工业城市和棉纺织业中心。但近年来,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竞争力下降,城市工业面临产业升级。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滨海新区的建设不只成为中国经济的热点,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所以曼彻斯特市长就打上了天津的主意。而打天津的主意的不只曼彻斯特一家,在伦敦,有不少律师事务所和中介找到我,希望能协助我们在伦敦上市。西方人对我们感兴趣,说明中国的成就的确让全世界侧目,中国也的确富裕起来了。      用中文解答赢得老外的掌声      在曼彻斯特的展示会后,曼彻斯特市长邀请我们在利兹国际会议上做演讲主题当然是关于中国并购问题。我为了这次演讲做了精心准备,一是把我国在并购方面的法律环境、政策理念、成功案例以及老外容易误解的若干问题一一做了专题;二是为了不让老外看扁咱们,做了英文的POPO。憋足劲准备改一改老外对我们的傲慢与偏见。   演讲中,我们还用上了邓小平的两句话:“摸着石头过河”和“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两句话说明我们并不是按照现行的条条框框去对待外界的。只要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和互利共赢,我们都可以谈。   这一番话让外国人对中国的怀疑和不信任烟消云散,也让他们对自己在中国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而演讲完毕后,群情振奋的老外们纷纷举手要求提问,这下可麻烦了,因为事先没有安排“Q&A(问答)”环节,一点准备都没有,回答内容倒没什么问题,关键是用英文回答问题可就底气不足了,这一急汗“刷”就下来了。虽然我的英文能够保证我做一次成功的演讲,但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们,我不能保证能够听明白他们南腔北调的英文。于是我“急中生智”,用近于“无赖”的语气说道:“我的英文可以,但我更擅长汉语,而且我相信用我的母语更能发挥我的个人智慧,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用我的母语回答问题。” 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自圆其说非但没招致老外们的白眼,反倒是话音刚落,全场的老外报以热烈地、经久不息的掌声。   会后,我问会议主席为什么老外会对我的“耍无赖”有这么热烈的反应。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虽然中国和西方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爱国和民族自豪感。你认为使用母语更能发挥你的智慧,说明你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是自信的。所以他们热烈鼓掌,这是对你的自信和爱国情怀的肯定。”   听完这一席话,我感触颇深:我们忙着国际化,忙着和国际接轨,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却日渐式微。我听说在中国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虽然与会者大多都是中国人,但却要求使用英语发言。这是何等的可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不能尊重本国的文化,又何谈走向世界?      一切都是不多不少,正好      在奥地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他们节俭和以人为本的意识,二是他们发达的公交系统。   他们的节俭主要体现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度上。在奥地利及整个西方的公共设施和酒店中,一次性的物品是很少看到的。宾馆里的洗头液是按量自取的,卫生纸就像草纸一样,但是好用,面巾纸则是柔软、洁白的。他们的理念就是,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又要让社会成本降低。所以在那里,所有需要的一概都有,但绝对不会奢侈,凡是一次性的几乎没有。   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他们的公交系统上。奥地利的公交、地铁和轻轨是一体的。用1欧元就可以在两小时乘坐所有的这些交通工具,1.5欧元可以在一天内乘坐,4.5欧元可以在一周内乘坐。他们地铁的建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奥地利人将市内的一条运河河道一分为二,一半是河流,另一半就是“敞蓬”的地铁隧道。在我们总量尚不充足、发展还极不平衡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基建却无休止的追求高档次,极尽奢华。而奥地利人却用更少的钱,让公民享受了更多的便利。这一点值得我们全民、特别是为政者、建设者们反思。

小姐,给俺来盘炸花生米      法兰克福,莱茵河畔,我们一行人在下榻的“河景酒店”露台上把酒言欢,俯瞰沿河风光。露台很大,而服务员却只有一两个,而且很多是中老年人。我们的运气却很是不错,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位妙龄少女,但体重却足有200多斤。   我们把酒言欢的时候,一位老兄犯了思乡病,非要炸花生米当下酒菜不可。我说这里不可能有的,可他不信。我没有办法,只好问“妙龄少女”:“小姐,请问你们这里有炸花生米吗?”答案不出所料:“没有。”我继续问:“那这里有煮的花生米吗?”答案还是一样“没有”。“那这里有核桃仁、花生仁或者别的果仁吗?”她面露难色,但终于回答:“我给你去找找。”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妙龄少女”还是不见踪影。我们认定她是在应付我们,这不只是应付,她还玩失踪。正当我们愤愤不平时,她出现了,还拿着一个什锦果盘,里面盛放着皮蛋花生、核桃仁和腰果等,但就是没有炸花生。我们有些奇怪,问道:“你不是说没有这些东西吗?”她却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过来的原因。我们的厨房没有这些东西,而主厨告诉我这附近的一个超市里有。这是我去那个超市买回来的。”正当我们打算付钱给她时,她却说:“你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些就算是我们送你们的。”   我们脸上微微有些发烧,这位“妙龄少女”的形象在我们心里却更加美丽。她为我们这样一个有些无理的要求跑了这么多的路,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而我们却认为她在敷衍。但我们也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和微笑服务。而一个国家的服务业的先进程度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咱也吃顿PIZZA      在欧洲多日,我们一行人一直享受正宗的西餐。虽然在国内感觉西餐味道不错。但国内的西餐毕竟是做了改良的,国外的西餐不可能照中国人的品味做。所以,没几天,吃西餐对我们来说就从享受变成了受罪,于是决定还是去吃中餐,可找来找去中餐馆就是找不到。碰巧,我们看到一家PIZZA店。我们商量,不如咱们去尝尝PIZZA。我们到了PIZZA店,服务生问:“你们打算吃多少?”我们拿不定主意,问他:“你觉得我们要吃多少”。“我们的人一个人吃一个,但你们两个人吃一个就够了。”我早就听说欧洲有些国家男子平均身高一米八,女的平均身高都得有一米七,真不知道是人家因为块头大才吃得多,还是因为吃得多才块头大。   很快PIZZA就端上来了。既然是吃PIZZA,我们当然要入乡随俗地使用刀叉。可由于这些PIZZA都很厚,我们费尽力气也切不开。正当我们为切PIZZA累得满头大汗时,我偷偷看了眼旁边的老外们。他们谁都没用刀叉,全都用手拿PIZZA津津有味地吃着。原来老外也都是图省事啊,于是我们放下刀叉拿起PIZZA。   欧洲人爱吃沙拉,所以餐馆都会准备沙拉供客人们取用,但只能拿一次。按中国人占便宜的习惯,肯定是会一次取够。我本以为老外没有咱们的习惯,可我发现他们的盘子里沙拉全都堆成小山,有的甚至用水果固定下以便于码得更高。唉,看来原来我是误会咱们自己人了,占便宜是全世界人民的习惯。      还是咱家的炸酱面好呀      这时,一位老兄对PIZZA也没有任何兴趣,他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估计是馋打卤面了。他央求我道:“你问问他们有没有面条?”。我有点无奈,说:“这里怎么会有中国面条,就是有也是意大利面条,拌上番茄酱根本没法吃。”“那也是面条啊!”“你肯定吃不了,番茄酱是酸的。”“没事,没事,番茄酱不就和咱们西红柿卤一样吗。你就给我叫吧。”   意大利面条分两种,一种叫spaghetti,另一种叫macaroni。spaghetti是我们常说的意大利面条,而macaroni我们称之为通心粉。其实他们的区别不太重要,共同点是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觉得挺难吃。可看来这位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我点得是spaghetti,为了加深他对意大利面的印象,我特地嘱咐服务生多加点番茄酱。   好在意大利面不是花生米,家家都有。意大利面很快端了上来。这位老兄见面如见亲人,上来番茄酱都没有拌匀,就一大口吃下去。可他吃了这一口,就捂着腮帮喝水去了,那盘意大利面就再也没动过。   经过这次,这位老兄肯定明白了,番茄酱不是西红柿卤,意大利面不是捞面,要说面条还得是自家的炸酱面好啊。从那儿以后,这位老兄再也不提吃面条的事了。   (作者单位:滨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