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节日范文 > 青年节 > 【《作文宝典之第二人称的妙用》1900字】第二人称作文

【《作文宝典之第二人称的妙用》1900字】第二人称作文

时间:2019-11-20 10:13:2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作文宝典之第二人称的妙用》1900字

《一只猎雕的遭遇》是我第一部用第二人称写就的长篇动物小说。   一部小说,关于人称,也就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这三种方式。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的小说,都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来写,极少数作品是用第二人称来写。   有人解释说,这是一个习惯问题,可我觉得优秀的作家不可能在作品人称问题上屈从习惯。应该从艺术表现力这个角度来思考小说的人称问题。   用第三人称来写,作家在作品中是全知全能的,可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叙述和描写,随心所欲地调度人物、刻画心理、变化时空、铺排情节。   用第一人称来写,作家在作品中所扮演“我”这么一个特定角色,“全知全能”变成“半知半能”,只能在“我”的视野范围内进行叙述和描写,有了很大的限制与束缚。但好处是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用第二人称来写,“你怎么样……”“你怎么说……”,感觉就像面对面在进行审问,既没有使用第一人称“我”所带来的亲切感,又无法像使用第三人称那样让叙述者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极易使读者产生距离和隔膜。   正因为在艺术表现力上明显的差距,才使得作家们极少使用第二人称,以避免读者在阅读时心理上产生负面作用。   我一向对小说的人称问题比较重视,我以为,小说中的人称,犹如摄影家挑选的拍摄角度,唯有根据画面特有的光影,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才能在照片上完美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在《一只猎雕的遭遇》里,我决定让一只金雕做作品的主角,让人类当配角,把动物与人类作为平等的生命体来审视,通过金雕这一独特的视角来描摹人类社会,这么一来我就不可能用第一人称来写这部作品。倘若用第一人称来写,用猎雕的口吻叙述故事,读起来就像是一部童话,而不是小说了。排除了用第一人称,我想用第三人称来写,可当我写了一万多字以后,感觉却很不舒服。   我停了下来,思考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思来想去便想到了人称问题。用第三人称来写固然是轻车熟路,但总觉得与我的创作意图不很匹配。我之所以要写《一只猎雕的遭遇》,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想解剖一个集高尚与卑污于一体的被异化的生命,想拷问一个被愚忠所毒化的灵魂。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所豢养的动物忠勇可靠,一旦它们做出了舍己救人的行为,人们就称赞它们是义犬、义猫、义马、义鹰,大肆褒奖,津津乐道。然而,人们却从未打算对这些动物回报同样的忠诚。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中,忠诚永远是单向的。   我的创作意图决定了这部小说的主基调――应该是拷问。   一个把人与动物视为平等的生命现象的仲裁者,一个对忠诚问题抱怀疑态度的思想者,拷问何为人性?何为兽性?何为奴性?拷问生命的终极价值在哪里?自由真的比生命更可贵吗?是不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忽然间我觉得,第二人称也许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我的创作意图。第二人称的特点,就是在语态上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形成一种责问、审视的氛围。这当然是第二人称的缺点,但这种缺点,刚好与我为《一只猎雕的遭遇》所设定的主基调――拷问,有一种天然的吻合。我坚信,一种艺术手法,只要与作家的创作意图有一种内质的契合,缺点也就变成了优点。   第二人称虽然使阅读者与作品里主人公的命运产生心理距离,并会造成某种隔膜感,但在这部作品里,第二人称的长处与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你”字的反复运用,给阅读者造成这样一种心理暗示:一个威严的智者,高坐在道德审判台上,人类与动物站在同一被告席上,正在进行庄严的庭审。抽丝剥茧般地盘问,刻画出人和动物在利害冲突面前隐秘的内心世界,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所以,有时候用第二人称写出来的东西,也有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所不具备的艺术魅力,关键是看你的题材和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不必拘泥于传统。   艺术贵在创新,包括在小说的人称问题上。   书迷推介   《一只猎雕的遭遇》   ――张湘琦   为了走进女儿的世界,我陪她读完了沈石溪老师的长篇小说《一只猎雕的遭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命运波折的猎雕,它的一生都被人类所左右。因为在危机中被猎人达鲁鲁所救,它成了一只猎雕;因为和主人感情破裂,它被主人卖给诱雕人,成了一只诱雕,任务是诱惑同类来送死;又因为高傲的天性不允许它这样做,于是它有了第三个身份――种雕。向往自由的本性让它获得重生,重回蓝天,收获了和蓝顶儿的爱情。但好景不长,蓝顶儿在一次捕食中被野猪撕成了碎片,留下了三只幼雕。它心甘情愿抚养幼雕长大,却终被赶出家门。悲伤之余,它决定替爱妻蓝顶儿报仇,意外巧遇旧主达鲁鲁,它又回到起点,重新做了猎雕,本以为幸福生活可以就这样长久,一场黑风暴却彻底结束了它的生命――达鲁鲁为了活下去,无情地割破了它的血管,喝干了它的血液,自己走出了黑风暴……   这是一只金雕抗争命运却又被命运所左右的故事,本书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作文二:《第二人称写作文》3000字

高考作文用第二人称写法可以获得满分

用第二人称“你”行文,好处至少有三:一是能够使自己迅速进入角色,把情感调动起来并融入文章中去;二是便于抒怀,既然用第二人称行文,作者自然而然就成了抒情主人公,而倾吐式叙事、呼告式抒情极容易酿成深情美文;三是增强情感的真实性,以真情实感博得阅卷老师的好评。历年高考用第二人称写法取得高分的范例并不少见,下面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便是2005年江苏考生的杰作。

[范例]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江苏考生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呀呀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

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简评:这是一篇用第二人称写的记叙文,文字质朴,情感真挚。有关妈妈啃西瓜皮的细节描写,很能打动人的心弦。平凡的妈妈,用不平凡的母爱充实了女儿的成长过程,自然而然地扣紧了题意。不事张扬,平实道来,是这篇记叙文的明显特色。

带上信念出发

暖暖的阳光下,暖暖的笑容,总有你暖暖的在我身边。

——题记

你就是我的影子,总是和我形影不离。在我降临的那一天,我们便相识,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你陪伴我经历这15年来的一间间旅店,一块块里程碑,你总是用你那清澄朗净之心在我一次次的退缩的时候抚慰着我。每次都是因为你的执着我才得以在

姐妹中脱颖;每次也都是因为你的不离不弃才有我今天灿烂的笑容。

你便是我的一瓣香。

这么多年的努力尽在今朝,因为有你的鼓励,我决定带上你出发。9年来的努力只在今朝尽显光辉,而我因有你的存在准备奋力一搏。

小时候的我是那样的不起眼,只有你对我不离不弃。我的胆怯和懦弱成为别的小朋友凌辱我的借口,那时我在绝望的边缘。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你的呼唤,在你殷切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在向我挥手,我毅然选择了前行;有时候考试失利得到爸妈的批评,也只有你在我一旁默默地鼓励着我„„

而现在,我已准备好,准备好与你一起离开这个让我恐惧了一年,快乐了一年,幸福了一年,奋斗了一年的地方,奔向下一间旅店。心中难免有些许不舍,但想到我的下一间旅店的墙壁上,下一块里程碑上会有你我的名字镌刻在一起,我便毅然决然地放下不舍,在风雨中兼程。

窗外,阳光很暖。此刻,面颊上洋溢的笑容也是那样的暖,就像你在我旁边的感觉。

我们是好朋友,是最默契的搭档。顷刻间,我仿佛看见你笑了。真希望这样暖暖的阳光永远依偎在我们身旁,你我暖暖的笑一直散发着光芒,一直,一直„„永不退去。

【点评】这篇文章成功地借鉴了席慕蓉《写给幸福》的手法,即用第二人称的手法,让抽象变为具体,让理性变为感性。在作者的眼里,“信念”是作者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在作者失落时、沮丧时、退缩时,他及时地抚慰着作者的心灵,带给作者成长所需要的力量,在初四冲刺的最后的时光里,还是这位朋友激励着作者。在这里,“信念”不再是抽象的,而是有了生命;不再以严肃的理性的面

孔出现,而是多了一份感性的温存。这让我们感悟到:原来,“信念”是如此的亲切。

【名家指津】(例文)

在年轻的时候,在那些充满了阳光的长长的下午,我无所事事,也无所惧怕,只因为我知道,在我的生命里有一种永远的等待。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而你,你一定会来。

今天,阳光仍在,我已走到中途。在曲折颠沛的道路上,我一直没有歇息,只敢偶尔停顿一下,想你,寻你,等你。

雾从身后轻轻涌来,目光淡去,想你也许会来,也许不会,我开始害怕了。

也开始对一切美丽的事物怜爱珍惜。不管是对一只小小的翠鸟,还是对那结伴飞旋的喜鹊;不管是对着一颗年轻喜乐的心,还是对着一棵亭亭如华盖的树,我总会认真地在那里面寻你,想你也许会在,怕你也许已经来过了,而我没有察觉。

日子在盼望与等待中过去,总觉得你好像已经来过了,又好像始终还没有来,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你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总有一天,我也会跟所有的人一样老去的吧?总有一天,我此刻还柔软光洁的发丝也会全部转成银白,总有一天,我会面对一种无法转圜的绝境与尽头;而在那个时候,能让我含着泪微笑着想起的,大概也就只有你,只是你了吧?

还有那一艘我从来不曾真正靠近过的,那小小的张着白帆的船。

【技法点拨】

这篇美文出自于著名诗人席慕蓉之手。我故意隐去了题目,因为这样,你永远也不会猜到文中的“你”到底指的是什么。朋友?恋人?还是生命中过客?统统不是。如果我告诉你它的题目,你一定会为作者的匠心独运惊叹不已的——我在《读者》上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眼睛差点跳到了书页上——它的题目叫做《写给幸福》。

对,没错,“你”指的是幸福。文章竟然可以这样写!如果以“幸福”为话题,我们会怎么教学生写作呢?无非就是大题小作,选取一个切入点,从人、事、景、物中选取素材,或叙事、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从而表达你对“幸福”的理解。第二人称还可以这样来写!我们通常的理解是什么?把“我”、“他”变成“你”,换来换去只是人称的变化而已,无非就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亲近感。可是席慕蓉却“偷梁换柱”,把抽象的“幸福”调换成了具体的“你”,文章一下子就气韵生动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其一、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把让抽象的“话题”变成具体的“你”。其二、中学生的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这是他们的特点,而这种写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因为这样的文字是诉诸于感觉的,它让冰冷的“话题”有了温度,让理性的“话题”变得感性十足。其三、写法独辟蹊径。在一大堆千篇一律的作文里,偶尔的一篇小清新,一定会让人过目难忘的。

作文三:《第二人称写作文》3000字

高考作文用第二人称写法可以获得满分

用第二人称“你”行文,好处至少有三:一是能够使自己迅速进入角色,把情感调动起来并融入文章中去;二是便于抒怀,既然用第二人称行文,作者自然而然就成了抒情主人公,而倾吐式叙事、呼告式抒情极容易酿成深情美文;三是增强情感的真实性,以真情实感博得阅卷老师的好评。历年高考用第二人称写法取得高分的范例并不少见,下面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便是2005年江苏考生的杰作。

[范例]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江苏考生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呀呀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

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简评:这是一篇用第二人称写的记叙文,文字质朴,情感真挚。有关妈妈啃西瓜皮的细节描写,很能打动人的心弦。平凡的妈妈,用不平凡的母爱充实了女儿的成长过程,自然而然地扣紧了题意。不事张扬,平实道来,是这篇记叙文的明显特色。

【名家指津】(例文)

写给幸福

在年轻的时候,在那些充满了阳光的长长的下午,我无所事事,也无所惧怕,只因为我知道,在我的生命里有一种永远的等待。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而你,你一定会来。

今天,阳光仍在,我已走到中途。在曲折颠沛的道路上,我一直没有歇息,只敢偶尔停顿一下,想你,寻你,等你。

雾从身后轻轻涌来,目光淡去,想你也许会来,也许不会,我开始害怕了。

也开始对一切美丽的事物怜爱珍惜。不管是对一只小小的翠鸟,还是对那结伴飞旋的喜鹊;不管是对着一颗年轻喜乐的心,还是对着一棵亭亭如华盖的树,我总会认真地在那里面寻你,想你也许会在,怕你也许已经来过了,而我没有察觉。

日子在盼望与等待中过去,总觉得你好像已经来过了,又好像始终还没有来,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你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总有一天,我也会跟所有的人一样老去的吧?总有一天,我此刻还柔软光洁的发丝也会全部转成银白,总有一天,我会面对一种无法转圜的绝境与尽头;而在那个时候,能让我含着泪微笑着想起的,大概也就只有你,只是你了吧?

还有那一艘我从来不曾真正靠近过的,那小小的张着白帆的船。

【技法点拨】

这篇美文出自于著名诗人席慕蓉之手。我故意隐去了题目,因为这样,你永远也不会猜到文中的“你”到底指的是什么。朋友?恋人?还是生命中过客?统统不是。如果我告诉你它的题目,你一定会为作者的匠心独运惊叹不已的——我在《读者》上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眼睛差点跳到了书页上——它的题目叫做《写给幸福》。

对,没错,“你”指的是幸福。文章竟然可以这样写!如果以“幸福”为话题,我们会怎么教学生写作呢?无非就是大题小作,选取一个切入点,从人、事、景、物中选取素材,或叙事、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从而表达你对“幸福”的理解。第二人称还可以这样来写!我们通常的理解是什么?把“我”、“他”变成“你”,换来换去只是人称的变化而已,无非就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

亲近感。可是席慕蓉却“偷梁换柱”,把抽象的“幸福”调换成了具体的“你”,文章一下子就气韵生动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其一、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把让抽象的“话题”变成具体的“你”。其二、中学生的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这是他们的特点,而这种写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因为这样的文字是诉诸于感觉的,它让冰冷的“话题”有了温度,让理性的“话题”变得感性十足。其三、写法独辟蹊径。在一大堆千篇一律的作文里,偶尔的一篇小清新,一定会让人过目难忘的。

带上信念出发

暖暖的阳光下,暖暖的笑容,总有你暖暖的在我身边。

——题记

你就是我的影子,总是和我形影不离。在我降临的那一天,我们便相识,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你陪伴我经历这15年来的一间间旅店,一块块里程碑,你总是用你那清澄朗净之心在我一次次的退缩的时候抚慰着我。每次都是因为你的执着我才得以在姐妹中脱颖;每次也都是因为你的不离不弃才有我今天灿烂的笑容。

你便是我的一瓣香。

这么多年的努力尽在今朝,因为有你的鼓励,我决定带上你出发。9年来的努力只在今朝尽显光辉,而我因有你的存在准备奋力一搏。

小时候的我是那样的不起眼,只有你对我不离不弃。我的胆怯和懦弱成为别

的小朋友凌辱我的借口,那时我在绝望的边缘。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你的呼唤,在你殷切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在向我挥手,我毅然选择了前行;有时候考试失利得到爸妈的批评,也只有你在我一旁默默地鼓励着我„„

而现在,我已准备好,准备好与你一起离开这个让我恐惧了一年,快乐了一年,幸福了一年,奋斗了一年的地方,奔向下一间旅店。心中难免有些许不舍,但想到我的下一间旅店的墙壁上,下一块里程碑上会有你我的名字镌刻在一起,我便毅然决然地放下不舍,在风雨中兼程。

窗外,阳光很暖。此刻,面颊上洋溢的笑容也是那样的暖,就像你在我旁边的感觉。

我们是好朋友,是最默契的搭档。顷刻间,我仿佛看见你笑了。真希望这样暖暖的阳光永远依偎在我们身旁,你我暖暖的笑一直散发着光芒,一直,一直„„永不退去。

【点评】这篇文章成功地借鉴了席慕蓉《写给幸福》的手法,即用第二人称的手法,让抽象变为具体,让理性变为感性。在作者的眼里,“信念”是作者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在作者失落时、沮丧时、退缩时,他及时地抚慰着作者的心灵,带给作者成长所需要的力量,在初四冲刺的最后的时光里,还是这位朋友激励着作者。在这里,“信念”不再是抽象的,而是有了生命;不再以严肃的理性的面孔出现,而是多了一份感性的温存。这让我们感悟到:原来,“信念”是如此的亲切。

作文四:《第二人称的“评语”几时休?》1100字

第二人称的“评语”几时休?

湖南省津市三中   聂蒸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班主任老师给学生下评语居然用第二人称。据说,这是学校领导要求的,你不这么写你的评语就验收不合格。为了验收“合格”,班主任老师们只能不得已而为之。本人也亲耳听到过相关领导讲给学生写评语的要求,其中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必须用第二人称——“你”,而且还美其名曰:“这样写显得亲切,便于沟通。”我在不同省市的几所学校工作过,每到要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也耳闻过学校领导如出一辙的相关要求。

稍微有一点“人称”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第一人称,便于写心理活动——“我”怎么想都是可能可信的,但不便于议论评价自己;第二人称,便于沟通交流,平易亲切,但不便于评价议论,不然会有阿谀或揶揄之嫌,也不便写心理活动;第三人称,便于议论评价,但不便于写心理活动,不然就不合逻辑,别人的心理活动是无法确知的。作为教语文的,给学生写评语时,我一直无可适从,有时是屈从于强权,有时则是据理力争。这样一来,要么是我不高兴,要么是领导不舒服,尴尬不已。

时至今日,只要用“学生评语”的关键词在网上一搜,清一色的是“你的勤奋是无与伦比的”,“你的行为是无可挑

剔的”,“你品行优良”,“你是一名诚实、进取、拼搏的好学生”,“你守纪、肯学”,不一而足, 给人的印象是老师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来讨好学生和家长。结果是“师道”的丧失殆尽,老师的尊严全无,难怪当今学生难教,学生家长难缠,教师地位低下,这个中缘由是“祸起萧墙”——我们的个别教育行政领导造的孽。

本人认为,评语,属于公文的性质,是班主任老师起草,学校验收准予后,代表学校对学生的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进行的权威评价,并非某个老师的私人行为。它不仅提供给家长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将来的用人单位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因为学校的评语往往也就是鉴定,应该用正规的第三人称性质的指代词“该生”来代称。这样会规范严肃些。

第二人称的“评语”绝不是评语,确切地说应该叫做“媚辞”,绝对不合语法规范,且极不严肃,有损学校和老师的形象。评语应该是上对下的,如果用平级的第二人称“你”来写,不仅没有权威性,而且也违背了我国伦理道德中的上下尊卑的伦常,师道就没了尊严,没了尊严的老师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这一点,已经为我们目前的教育现实所证实。

我蠢想过,这是不是有某位“大人物”提倡或者欣赏过这种第二人称的“评语”,再加上某些不明经的“小人物”的推波助澜才这样不可收拾的。

这种不伦不类、不合逻辑、令人哭笑不得却又泛滥成灾的第二人称“评语”几时休?

我认为,评语“人称”的正本清源是时候了。不然会让某些自以为是的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不知当否,恳望得到各位同仁尤其是有权威的专家认同。

2013年10月6日

作文五:《当代中文小说中的第二人称叙述》18000字

引言:

第一部份:第二人稱敘述的類型

第二部份:第二人稱敘述的定義及特質

第三部份:當代中文小說中的第二人稱

(一)四種第二人稱敘述類型的數量

(二)第二人稱敘述在作品裡的篇幅

(三)第二人稱敘述的獨特功能

(四)第二人稱敘述的獨特功能對創作的影響

總結:

參考書目:當代中文小說中的第二人稱敘述 129181920232526

當代中文小說中的第二人稱敘述

引言:

「敘述」(Narration)是作者的權力自我限制的一個過程。作者對一篇小說的底本,是無所不知,可以掌握所有資料的,但作者不能(不會)把一切資料都放在文本裡敘述出來。作者如何去選取甚麼可以說的,甚麼應該說的,如何去寫,如何去敘述這個底本,便是構成一篇小說好與壞的重要因素:能不能恰當地敘述,或與別不同,或技巧出眾等等。易言之,好的敘述,也是一個權力自我限制得恰當的過程。

當作者意圖創作一篇小說,或者是讀者希望閱讀一篇小說,最初步便要選取/瞭解這篇小說是用那一種類的「敘述人稱」。敘述人稱最簡單及最直接的分類方法,便是以人稱代詞來劃分。故此,敘述人稱可以分作三種:「第一人稱(即運用代詞『我』/『我們』)」敘述,「第二人稱(運用代詞『你』/『你們』)」敘述及「第三人稱(運用代詞『他』/『他們』)」敘述。作者選取那一種敘述人稱便是權力自我限制的第一步,這決定了敘述者(Narrator)1的身份,及他的敘述視角(point of view)。

在這篇論文中,我希望討論「敘述人稱」中的「第二人稱敘述」。我希望探討「第二人稱敘述」與當代中文小說的關係,研究「第二人稱敘述」在當代中文小說中起了甚麼樣的功能。這篇論文會分作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是在當代中文小說中找出運用第二人稱敘述的作品,探討這些作品在運用第二人稱敘述時有沒有甚麼不同的地方;若有不同,再歸納分類。第二部份是以第一部份分類後不同類型的作品作基楚,重新探索第二人稱敘述的定義及特質。第三部份是研究在當代中文小說中,這些不同類型的作品,展現了甚麼樣的特別的功能。  每個故事都必然有一個敘述者,無論這個敘述者是作為人物的敘述者,還是隱姓埋名的敘述者,否則故事無法組織和表達。「無敘述者敘述只是十分誇張地表示敘述者相對的沈默,他盡量閃在一旁,注意決不自稱」,故此,每篇作品都一定有敘述者的。(熱奈特:《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頁249。

第一部份:第二人稱敘述的類型

(一)

巴.略薩(Planeta, S.A.)在他的《中國套盒》2中,把「第二人稱敘述」解釋為由「一個不清楚是從故事天地內部還是外部講述故事的敘述者」來講故事,並謂這種敘述「根底極淺,是現代小說的一種產物」。可見「第二人稱敘述」是西方現代主義之下孕育的一種新的敘述技巧。這種敘述技巧在中文小說中並不常常運用到,或許因為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類裡面根本未曾出現過這種技巧,缺乏傳統。直至西方現代主義開始對中文小說構成影響,在六七十年代之後,以「第二人稱敘述」的小說(以下簡稱為「第二人稱小說」)才漸漸地在中文文學上出現,數量也隨之增加。

對於「第二人稱小說」的定義,我會根據在《中外寫作技巧大觀》3一書訂下的三項特點作標準。首先列出該書所定的三項特點:

一.把讀者置於敘述對面:故事情節依靠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展開敘述,忽插入第二人稱,讓敘述者與讀者直接交流見聞和感受,把讀者稱之為「你」。通過這一人稱角度,作者可以方便地抒情和議論。

二.敘述者與人物處面對面位置,將讀者拖進交談圈內旁聽:讓敘述者「我」(可兼人物)與另一人物「你」進行交談,使讀者成為一個非常接近的旁聽者。

三.敘述者在作品中不直接露面,作品內容都通過某一特定人物「你」的間接視點予以表現:這是一種較為純粹的第二人稱敘述,常使讀者將自己等同於這個特定人物。這種寫法與第一種寫法的區別在於:第一種寫法是敘述者與讀者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而此寫法是敘述者通過「你」與讀者進行間接交流。與第二種寫法的區別在於:第二種寫法的內容須受第一人稱「我」的視點支配;而這寫法沒有「我」,僅敘述者與「你」之間關係支配,這敘述者如果是實在的人,則受實在2 巴.略薩(Planeta,S.A.)著,趙德明譯:《中國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說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頁37。

3 金健人、鄭廣宣主編:《中外寫作技法大觀》(上海:上海教育,1994),頁500-505。

人與「你」的關係支配,如果不是某個實在的人,則可以某些時候像上帝一樣深入「你」的內心或你所不知的範圍。

我會以這三項特點來檢視一部4小說是否由「第二人稱敘述」寫成。當一部小說能夠符合以上三項特點的其中一項,便可作為這次研究的例子。鑑於當代中文小說數量眾多,要把全部的小說都一一檢視實在是十分艱鉅的工作,故本文所選取的例子,都是集中於我個人有限的閱讀。或從以往閱讀的小說,或從中港台三地的各種不同的小說選本,或從一些評論文章提及到的,我都會將之納入這次研究的範圍。這些例子的選擇是否有代表性,會直接影響這次研究的結果是否能夠成立及可靠。雖然單憑我個人的有限閱讀,的確未能顧及到當代整個中文小說中的每一個作品,然而,我相信,在我沒有刻意選擇下地找尋合乎以上標準的小說中,也會起了一種「見微知著」的作用。我也相信在這有限的閱讀中的研究,也有找出一定程度有關第二人稱敘述的特點。我更相信在以後,有更多的時間,閱讀更多的小說時,可以繼續添增例子,使這研究的內容更充實。以下提及的分類及其他分析,都是建基在剛才提及我個人的閱讀。

根據我選擇的原則,我找出一定數量的小說。接著我會把這些作品再作出分類。我會以下兩點來作分類的標準:

1.敘述者處身的位置,是作為情節以外的敘述者,或者是參與情節的敘述者。

2.敘述者對文本所能掌握的深淺程度,在這裡我會分作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敘述者屬於「全知全能」(omniscient point of view)式,對一切情節都巨細無遺地掌握;

第二層次是敘述者只能掌屋敘述文本中的「你」的情況;

第三層次是敘述者對敘述文本中的任何情況,包括「你」的情況也不能掌握,只屬於旁觀者的角色。

根據以上我定的分類方法得出下表: 4 許子東在他的《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中提出為方便起見,不論長篇中篇短篇小說,一律統稱為「一部小說」不稱為「一篇小說」,這裡沿用其說法。(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頁24。

敘述者對情節掌握的深淺程度:

第二層次:

掌握“你”的一切

西西《我城》

董啟章《雙身》

水晶《愛的凌遲》

高行健高行健《靈山》

西西

張波

文本內 莫言《紅樹林》

張大春《晨早新聞》

莫言

朱天心

朱天心

嚴歌苓《扶桑》

(二)

在上表中羅列了合乎上述「第二人稱敘述」的三項特點的作品5,再根據我定下的分類,把這些作品分成四種類別,以下我會詳細分析。

第一類:敘述者超越情節以外,對敘述文本中一切情況全知全能。如莫言《歡樂》,莫言《十三步》等。

這類作品中由一名全知全能的敘述者控制著一切情節的變化。就以莫言《歡樂》中的一段文字作一個例子:

5敘述者的第一層次: 位置: 文本外 全知全能 莫言《歡樂》 莫言《十三步》 黃碧雲《烈女圖》 平路 朱天心《古都》  第三層次: 旁觀者   也斯《剪紙》 西西  這些作品的資料在「參考書目」中全部列明。

村主任提酒去魯家賀喜,魯老三,穿著一套新縫的藍布制服,脖領子上來著兩顆直別針,口袋裡插著兩支鋼筆,剃了一個嶄新的小平頭,腳上是一雙白色回力球鞋,這將要去學著挖金子的專科學生,雙手捧著茶壼,恭恭敬敬地給村主任倒茶水,村主任滿臉堆笑,雙手捧著茶碗接水,嘴裡誇著:老三,這一下出息大了,挖出狗頭金來,帶回來讓你大叔開開眼界……這些情景你並沒有親眼看到,魯連山家為兒子慶功筵宴時,你正公墓裡爹的墳墓前徘徊。……你恨不得對準那兩個耗子洞撒一泡又黃又臊的老尿!但你知道不能撒尿了,你應該把尿憋足,憋得像高壓水龍頭一樣,滋到一個你認為最骯髒別人認為最神聖的地方。6(劃線為筆者所加,下同。)

這段文字由一個全知全能,處身於情節以外的位置,隱身式(Implicit)的敘述者敘述。在開首時敘述者是在敘述魯家設宴招待村主任的情況,但到了中段,敘述者把敘述的情境由魯家轉到「你」身上(上文底下有劃線的地方),而對「你」的一切,不論外在行為或內心也都掌握。在這類作品中,敘述者就如上帝一般掌握萬有。

第二類:敘述者超越情節以外,不是全知全能,只能掌握“你”的一切;如西西《我城》,董啟章《雙身》,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高行健《靈山》等。

這類及第一類作品的敘述者,都是超越情節之外,但這類作品不同之處是,敘述者只能掌握敘述文本中「你」的行為及內心,對於敘述文本其他的人物,敘述者只會(只能)敘述他們的外在行為,沒有(能力)深入他們的內心。易言之,敘述者只是敘述「你」及「你」所能兼顧到的情節而已,對於「你」不能兼顧的,敘述者不會敘述,嚴守「你」的觀點。我們可以看看董啟章的《雙身》的其中一段:

當你對前景茫無頭緒而被迫在這裡待下時,你感到你和阿徹的關係開始慢慢產生了轉變。你們之間不再單純只是幫助者和受助者,但用朋友來形容也不貼切。阿徹的心思,你完全沒有法掌握,因為你已經喪失了衡量事物的出發點。你也不知道你對阿徹的戒備是出於什麼。究竟是因為你對他人格的懷疑,還是單單6 莫言:《懷抱鮮花的女人》(台北:洪範出版有限公司,1993),頁234-235。

因為他是男人?而這究竟是一個女人對陌生男人的狐疑,還是一個男人對男一個男人的恐懼?在這類問題你心亂如麻,你一直所依仗的準則不再生效,就像現在近視已經好了,若再勉強戴上從前的眼鏡,反而會頭暈目眩一樣。7

引文有劃線的那句:「阿徹的心思,你完全沒有法掌握」,可見敘述者是透過「你」的眼光去敘述,沒有突破「你」的局限。與第一類作品相比,敘述者所能掌握的程度大大降低。

第三類:敘述者是情節中人物,並且對一切情況全知全能。如莫言《紅樹林》 張大春《晨早新聞》。

在這類作品中,敘述者是現身式(Explicit)的,化身成敘述文本中的「我」。這個人稱代詞「我」直接在文本裡與「你」溝通。「我」所講的一切,是直指向「你」的,像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根本不關第三者的事。例如張大春《晨早新聞》的有一段文字是這樣的:

你是一個家庭主婦。你和我、還有許許多多每天收看本地電視台晨間新聞的觀眾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我們都「完全相信」強尼.華特斯播報的內容,我們都知道他經常會胡址。8

在這段文字中,我們看到敘述者以「我」的身份現身,並者直接與「你」這個家庭主婦溝通。敘述者又以「我們」把「我」及「你」統攝起來;很明顯地,敘述者正對著「你」談論著別人的事,像平常的對話一般。不過奇異(奇怪)的是,敘述者在與「你」對話之餘,竟然連「你」的一切――從行為到內心都瞭如指掌。再看看以下一段例子:

你(筆者按:即上一段引文的家庭主婦)每天準時收看強尼的晨間新聞,一面為四個孩子準備午餐盒,表情和強尼一様嚴肅、專注、一絲不苟;可是你心裡潛伏著一點非常隱密的樂趣。比方說:你知道比利不愛吃菠菜,維琪痛恨山藥,7 董啟章:《雙身》(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頁97-98。

8 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頁34。

邁可自以為對雞精敏感,而小約瑟為了和兄弟一樣反對某種食物,所以拒吃洋葱。於是你會悄悄地把那些「噁心的」、「難聞的」東西壓碎、研粉,攪拌成糊、漿,混在孩子們愛吃的食物裡,使餐盒塞滿一定會被吃光的concoction。這是你的秘密,連你的丈夫彼得.霍爾都不知道。9

「你」有一個秘密連丈夫都不知道,不過那個作為「我」的敘述者竟然知道,這正是全知全能式的敘述者的權力,與第一類作品的敘述者一般是上帝,不過在這類作品中這個上帝是化身成「我」,是「你」身旁的人物,屬於情節裡的一份子。既處身在「你」左右,又能掌握「你」的一切。

第四類:敘述者是情節中人物,不是全知全能,不能掌握“你”的一切,只是一名旁觀者。如也斯《剪紙》。

我們先看看也斯《剪紙》的一段文字:

近月來,你總是悒悒的。我們都料不到你出來教書不過兩個月就憤而辭職。我知道你覺得同事很庸俗,對學生也很失望了。但直正的詳情我卻不知道。只見你默默坐在家裡,許多時我不知你在想甚麼。往日我們來到你家裡,找你和大姊出去散步,都是自然不過的一回事,但近來你的話越來越少,仍然招呼我,但心裡卻想像著別的事,仍然跟我說話,但卻像有些重要的事,並沒有告訴我。10

這類作品的敘述者與第三類作品的都是以「我」的身份在情節中出現,不過最大的不同處在於,敘述者不能掌握自身以外一切的情況,純粹作為一個旁觀者,與「你」對話。

因為敘述者只是情節中一名人物,不能超越這人物所能知的範圍程度。於是,這個「我」「很正常地」不能明白「你」究竟在想甚麼,究竟為何「悒悒」;這個「我」只是在訴說給「你」知,詢問「你」的情況,是屬於兩個人之間的對話。這類作品很像書信,或二人之間的密語。與其他三類相比,這類作品的敘述9

10 見註3,頁34。  也斯:《三魚集》(香港:田園書屋,1988),頁154。

者的權力最少。

上述四種類別的作品,最基本的共通點就是在作品中總會有一個「你」出現。除了這個共通點外,這四類作品在其他方面都沒有相同的地方,例如敘述者處身的位置,對情節掌握程度的深淺。這些不同之處對第二人稱敘述在小說的作用有沒有影響呢?接著的部份我便會把這四類作品比較分析,希望從這四類作品中,通過比較及分析,找出第二人稱敘述比較明晰的定義,以及第二人稱敘述的特質。

第二部份:第二人稱敘述的定義及特質

(一)

首先,我會先談談「敘述人稱」的劃分方法。

第一人稱及第三人稱敘述的劃份標準,根據《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一書所言,「第一人稱敘述」是「當敘述者是故事裡的人物時,無論這情形多麼表面化,敘述(者)都是限於人物(character-bound)的,是以第一人稱(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第一人稱代詞『我』被用來指代也在敘述的人物)來講述的。」11而「第三人稱敘述」是「當敘述(者)不是故事裡的某個人物時,敘述(者)是匿名(anonymous)的,以第三人稱(這樣命名是因為只有第三人稱代詞――他、她、他們――被用來指代人物)講述的。」12我嘗試以西西《我城》中某些章節來作第一人稱及第三人稱敘述的例子:

「我對她們點我的頭。是了,除了對她們點我的頭之外,我還有甚麼話好說。這座古老而有趣的大屋子,有十七扇門的,而她們說:就給妳們住吧。她們說的妳們,指的是:我娘秀秀,我妹阿髮,以及我,阿果。」13

「阿游到了候斯頓已經五天了。阿游喜歡航海。阿游喜歡船。我要到世界各個角落去走走,阿游說。當阿游和阿果一起上課的時候,無論上甚麼課,阿游總是把一本地理課本放在桌子上。……阿游喜歡流浪。他於是拋開書本。」14

從以上兩段引中我們便可以看到第一人稱及第三人稱敘述的分別。第一段引文中,敘述者以人稱代詞「我」――阿果――的身份出現在情節裡面,以「我」自稱,這便是第一人稱敘述;第二段引文中的敘述者卻是匿名隱身,置身於情節11 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Steven Cohan & 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頁98。

12

13 同註2,頁98。  西西:《我城》(台北,洪範出版公司,1999),頁1。

14 同註4,頁171。

外,敘述阿游及阿果――用了人稱代詞「他」――的情況,這便是第三人稱敘述。(事實上,「第三人稱敘述者」這一術語是悖理的:敘述者並不是一個「他」或「她」。敘述者只是在敘述一個第三者,「他/她」的情況而已。15)簡言之,分別各種敘述人稱的標準,就是看看敘述者處身於敘述文本的外或內,以及在敘述文本裡以那一種的人稱代詞作敘述的主體。

基於這個界定敘述人稱的標準,我們在界定第二人稱敘述時,是否也應該從敘述者處身於敘述文本中的那一個位置――文本內或外,以及敘述文本所出現過的人稱代詞的種類來作準則呢?

對上文提到的四類作品而言,第一及第二類的作品,敘述者都是處身於文本外的。敘述者沒有參與情節,或者至少能夠掌握「你」的外在行為及內心,或者是全知全能式的。然而第三類及第四類作品中,敘述者卻是置身於敘述文本內,參與了情節,以「我」這個人稱代詞現身在作品中。

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在第三及第四類作品中,敘述者在文本裡出現,並用人稱代詞「我」自稱,那麼,這其實是「第一人稱敘述」嗎?這是關乎到敘述者處身的位置,對界定敘述人稱的影響。

(二)

在討論敘述者處身的位置與「第二人稱敘述」的關係之先,我首先會分析「敘述接受者」16與「第二人稱敘述」的關係。若能夠理清這兩者的關係,對探討敘述者處身的位置這問題,會有很大的幫助。

趙毅衡在《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一書中曾經指出「第二人稱小說」是「敘述接受者明顯是被稱為『你』的小說。……這些小說讀起來似15 米克.巴爾(Mieke Bal),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敘述行為可以歸立為以下一條程式:「敘述者(Narrator)→敘述文本(Narrative text)→敘述接受者Theory of Narrativ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頁141。 16

(Narratee)」。敘述者可以現身,也可以隱,,敘述接受者亦然。

乎是並不想讓第三者聽到似的兩人密語」 17。在這個情況下,第二人稱敘述的一項特質,就是「敘述接受者」是以「你」這個人稱代詞出現在敘述文本裡。

我們可以看看高行健的《靈山》的第一段:

你坐的是長途公共汽車,那破舊的車子,城市裡淘汰下來的,在保養的極差的山區公路上,路面到處坑坑窪窪,從早起頭顛簸了十二個鐘,到這座南方山區的小縣城。

你背著旅行袋,手裡拎個袴包,站在滿是冰棍紙和甘蔗屑子的停車場上環顧。18

根據《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所言,「『你』是發生在故事中的事件的主體,……『你』顯然不是負責這個文本的敘述施動者(敘述者):你是一個讀者(敘述接受者)而不是敘述者」19。在《靈山》的引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你」就是這敘述文本中的敘述接受者。在這裡我們不能看到敘述者,只是知道有一名敘述者藏身在某一地方,敘述著「你」的情況:乘車十二小時、背著旅行袋、手拿著行李。敘述者指明了敘述的對象――敘述接受者――就是「你」。故此,引文的「你」是一個被敘述著的人物,也是敘述接受者。這個時候,敘述接受者是「現身式」的,我們可以明確知道這文本是敘述給「你」知道的。就是第二人稱敘述的其中一項特質。

假使我們把這項特質,放在這四類作品中,我們都可以從這四類作品的最基本共通點――在敘述文本裡都會有「你」這個人稱代詞出現――中,看出這個「你」就是敘述行為中「現身式」的「敘述接受者」。

(三)

在第三類作品中,敘述接受者「你」是現身式的存在於文本裡面。但是在這17

18

19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頁9。  高行健:《靈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頁1。  見註2,頁101。括號內的術語為我所加,,這是因為翻譯的不同之故。

類作品中,敘述接受者不一定是情節中的人物。我們試看看這一段:

別說你對此種老靈魂們所謂的真正大自由覺得不可思議,也別禮貌的說你很羨慕做那種選擇所需的勇氣(老靈魂們也以為反覆數十年老實的做同樣一張考卷,也需要非常的勇氣),我再次強調,對老靈魂們而言,死亡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儘管你我當中也有一些人基於衛生的緣故,已說服自己把死亡當做人生的目標,並視那些處處逃避死亡的人是不健康不正常的)。20

再看看另一篇小說的一段:

這個故事,是寫給非袋鼠族看的,因為袋鼠族大約不會有時間和心力看到。 自然,首先應當先介紹一下袋鼠族,我想你一定看過她們,不,不是在澳洲,不是澳洲才有的那種動物,你一定看過的,……若沒有,而你又真有興趣知道,不妨提醒你,其實隨時有機會,明天早上,稍稍晚過你平日的上班時間,無論你是自己開車、搭計程車或等公車的人,對,差不多了,但請你把目光從小UNO和MINI奧斯汀的駕車女人移開,她們不怎麼算是,不在本文所要討論的。21

在以上兩段引文中,敘述者很明顯是在情節內以「我」這個人稱代詞出現。而敘述接受者是「你」。不過,這個「你」不是情節內的人物。在前一段引文中,「我」正在敘述著「老靈魂」的情況給「你」知道,「你」本身是在情節以外的,或許是一名讀者;而後一段引文更明顯地指出「我」正在講述關於袋鼠族的故事給非袋鼠族的人士――即「你」――知道。這兩段文字中,「你」都是置身於情節外的人物,雖然在文本裡面現身,但沒有在情節上起著作用;但是,敘述者連「你」聽了這個故事之後的反應也能預先敘述出來,有時又在詢問「你」的意見,有時卻直接教導「你」做某些事。這樣會使到敘述者的敘述好像立刻得到反應。這與中國古典文學的小說――尤其是傳奇一類――很相似,如李漁《十二樓》中有一段此說:4

看官們看到此處,別樣的事都且丟開,單想詹家的事情,吉人如何知道?是20

21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頁151。  同註18,頁173。

人是鬼?是夢是真?大家請猜一猜。且等猜不著時再取下回來看。22

「看官」、「大家」等字眼都表明了敘述者是直接地指向讀者而說的,這可能因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小說是以「說書」的形式轉變過來,雖然在敘述者見面已沒有一些真的讀者,但敘述者的口吻仍是像說書一般像真接與讀者對話。

在第三類作品中,不是全部作品都是這樣的。莫言《紅樹林》及張大春《晨早新聞》中的敘述接受者「你」都是參與情節當中。故此,在作第三類作品中,我們再可以分作兩類來:

敘述者對情節掌握的深淺程度:

參與情節 敘述者的位置: 第一層次:全知全能

文本內 莫言《紅樹林》 莫言 張大春《晨早新聞》

嚴歌苓《扶桑》

朱天心

朱天心

沒有參與情節

第三類作品中的這兩類,只是在於「敘述接受者」有沒有參與情節,而在其他方面的特質都相同。這種情況只有在第三類作品中出現。因為其餘三類作品的敘述接受者都一定是參與情節中的人物。

(四)

在分析了「敘述接受者」與「第二人稱敘述」的關係後,接著回到探討敘述者處身的位置的問題。

上文曾經說過第一第二類作品的敘述者是在情節外,而第三第四類作品的敘述者處身在情節內。像第三第四類作品的敘述者,處身在情節內,以「我」這個22 李漁:《十二樓》(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頁67。

人稱代詞出現,這不是與「第一人稱敘述」的標準相同嗎?

我們試看看這兩段文字:

我們齊集在你的門外,「老婆」拍打著門皮,「羊」用小指摳著鼻孔,「黃頭」斜倚著門框……你二十年前的同學,我們,站在你的門前呼叫著:

「騾子――驢騾子――呂樂之――開門――開門喲――」

但是你不開門。23

我沫沫額上的汗,把垂下的頭髮撥回。我想洗頭,洗澡,睡覺。壞了燈閃著光的桌面上散滿破碎的散字,沒有秩序也沒有意義。有些黏在桌邊,有些黏在手上,有些掉到地上去。一絲絲的紅膠紙零落地黏在這裡那裡,在我們的手肘上,像一個傷疤。24

以上兩段分別是第四類作品及第一人稱小說的引文。我們可以看出,敘述者同樣地是處身於情節中,敘述者在第一段引文中是用了「我們」出現;而在第二引文中則是以「我」來出現,兩者都是第一人稱代詞。

在這些第三及第四類作品中,敘述者都是以「我」的身份現身。在第一部份分析過,在第三類作品中,「我」這個敘述者雖然處身於情節中,仍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能掌握情節任何的事。而第四類作品則屬於旁觀式的,對自身以外的事並不能掌握,就像我們平時常見的書信一般。的確,第四類作品與書信的分別根本不大,我們可以看看以下例子:

親愛的鄰居,我把一切發生過的事都告訴你們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那幅牆上因有那麼多的蟲,也許我們會漏了幾隻沒有趕走,那麼,它們就會爬進你們的窗子,跑到你們的廚房裡去了。所以,當你們晚上吃晚飯的時候,最好小心看看鍋子碟子,不要把它們吃到肚子裡面去。25

23

24 莫言:《夢境與雜種》(台北:洪範出版有限公司,1994),頁57。  也斯:《三魚集》(香港:田園書屋,1988),頁175-176。

25 見註13,頁60。

以上的引文是西西《我城》中其中一個人物阿髮寫給她鄰居的一封信的一段節錄。文字中的「你們」就是阿髮的鄰居。這段文字的敘述者是阿髮,她是情節裡的一份子,無法得知鄰居的情況,於是她會問候鄰居們,叫他們小心,不要把蟲子喫下。假若我們單純地把這段文字抽離於《我城》這篇小說,不知這是小說裡的一封信的話,我們可以看出這其實與第四類的敘述方法是一樣的,敘述者「我」直接對現身式敘述接受者「你」說話。易言之,第四類作品與書信有共同的特質:是「我」寫給「你」一個人看的,真的像「兩人之間的密語」。故此陳炳良在分析也斯時,提出這樣的敘述是屬於「我――你關係」(I-thou relationship)26。

但這類作品是否就不是屬於「第二人稱敘述」呢?上文提過在第二人稱小說中,敘述接受者一定是現身的,以「你」在文本裡出現。若從這個標準來看,第四類作品中敘述接受者就是「你」,完全符合這一個標準。然而我們若從敘述者身處的位置及人稱代詞方面看,這類作品的確與書信相似,可能只差沒有上款下款問候語等等格式。在這情況下,這類作品更可能合乎第一人稱敘述了的標準,因為敘述者是以「我」的身份在情節中出現。

討論到此,對第四類作品的問題我先不下結論,我們再看看第三類作品的問題。先看看以下例子:

早晨,在車裏,你不經意地一抬頭,看到他用自行車馱著兒子急急地行進。27

以上文字乍看下與第一第二類作品相似,敘述者是在情節以外敘述著。事實上在這部小說中敘述者是書中人物――是男主角馬叔和女主角林嵐的同學,不過時常刻意隱藏自己,在許多篇幅中沒有現身,連名字都沒有,只在其中某些章節中用了「我」或「我們」這類第一人稱代詞自稱:

你爸爸在隨員的簇擁下,神氣地從我們面前走過。28 26

27 陳炳良:《文學散步─香港.魯迅.現代》(香港:香江出版社,1988),頁57。  莫言《紅樹林》,頁20

28 見注5,頁30。

在界定「敘述人稱」時,第三類作品的問題大致與第四類作品的問題相若;然而,第三類作品的敘述者一方面是情節中人,一方面又是全知全能的人物,這樣就顯得很奇突(奇怪)了。蔡源煌在《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29中提出過,「當敘述者為故事中人,寫(其他)人物內心」時,「這種敘事法可能是最複雜而詭譎的了」。因為「人不是神,不是全知全能,對他人的內心的想法是無從窺知的。但如果敘述者身為故事中人,又偏偏挑他人的心事來寫,問題就大了。」《紅樹林》的「我」雖然與「你」林嵐及馬叔是相識多年的同學,但始終是人,又怎可能連「你」心裡一切所思所想都知曉呢?更又甚者,例如小說中有一段描寫林嵐與一名男妓之間的雲雨情,這名敘述者竟然可以事無巨細地把情況敘述出來,而作品中都沒有交待自己是如何得知。這會犯上不合邏輯的毛病,因爲身敘情節內的人物,在現實上根本無法得知另一個同樣是情節內的人物的心思,除非得到那人的告之。在《紅樹林》裏,很明顯沒有交待資料的來源,這是這篇作品的敍述角度十分奇突(奇怪)的地方。

這種全知全能的「我」與「你」之間的敘述就與第四類作品中類似書信的特質有所不同了。前者全知全能,但後者則是嚴守「我」的界限(沒有人寫信問候人家之先已經能夠掌握對方――「你」的一切吧)。但是除了這點之外,第三類作品也都是一種「我――你關係」的敘述方法,與第四類作品所面對的問題相若。回到剛才的問題:第三第四類作品屬於第二人稱敘述嗎?這類作品有兩個特色:

1.敘述接受者是現身式的「你」;

2.敘述者以「我」的身份在文本出現,形成一種「我――你關係」。

第一個特色合乎第二人稱敘述的標準,但第二個特色則比較合乎第一人稱敘述。而我的意見是,這類作品都是屬第二人稱敘述,不過在相比之下,第一第二類作品會顯得更嚴謹,屬更「正宗」的第二人稱小說。

(五)

29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4),頁165-166。

經過分析四類作品後,在如何劃分第二人稱敘述上,得出以下兩項標準:

1.敘述文本中的「敘述接受者」是現身的,並會以人稱代詞「你」出現。

2.敘述者處身於敘述文本之外,沒有在敘述文本中現身。

不一定是完全達到兩點標準的作品才算第二人稱小說,最基本的重點是在第一點,即作品一定要以「你」這個人稱代詞作為「敘述接受者」,能達到這一點便可以算作一份子。此外,不能只有第二點而沒有第一點,因為在第三人稱中敘述者也不是在情節中,沒有現身的。

在分析過第二稱敘述的定義後,接者會分析第二人稱在當代中文小說的功能,起著甚麼特別的功能。

第三部份:當代中文小說中的第二人稱

(一)四種第二人稱敘述類型的數量

首先要探討的是,第二人稱敘述的四種類型,在我選取的樣本中出現的“密度”:那一種類型是最常為作者所運用,那一種不很常見等等,然後再作分析。

第一類 1 莫言 《歡樂》 2 莫言 《十三步》 3 平路

第二類 西西 《我城》 董啟章 《雙身》 水晶 《愛的凌遲》

第三類 莫言 《紅樹林》 張大春 《晨早新聞》 莫言

4 朱天心 《古都》 高行健

朱天心

第四類 也斯 《剪紙》 西西 

《一個人的聖經》高行健 《靈山》

朱天心  朱天心

西西 

張波

嚴歌苓 《扶桑》 西西 《阿髮的店》

黃碧雲 《烈女圖》

在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我選取的樣本中,以第二類及第三類的作品較多。

(二)第二人稱敘述在作品裡的篇幅

接者我會再探討一下在我所選取的例子中,整部小說都是純粹用第二人稱敘述(統一),或在不同章節用不同敘述人稱(並用)的作品的數量,以及這些作品是屬於長、中或短篇小說:   統一 1 莫言

《歡樂》(第一類) (中篇) 2 平路

(第一類) (短篇) 3 張波

(第二類) (中篇) 4 朱天心

《古都》(第二類) (短篇) 5 朱天心

(第三類) (短篇) 6 黃碧雲

《烈女圖》(第三類) (長篇) 7 朱天心

(第三類) (短篇) 8 嚴歌苓

《扶桑》(第三類)(長篇) 並用 莫言

《十三步》(第一類) (長篇) 高行健

《一個人的聖經》(第二類) (長篇) 高行健

《靈山》(第二類) (長篇) 西西

(第二類) (短篇) 水晶

《愛的凌遲》(第二類) (短篇) 董啟章

《雙身》(第二類) (長篇) 西西

《阿髮的店》(第三類) (短篇) 張大春

《晨早新聞》(第三類) (短篇) 西西

《我城》(第三類) (長篇)

莫言

 (第三類) (中篇)

莫言

《紅樹林》(第三類) (長篇)

朱天心

(第三類)(長篇)

西西

 (第四類) (長篇)

也斯

《剪紙》(第四類) (中篇)

從上表中顯示能夠純粹運用第二人稱敘述的作品是比較少;這些作品也多數為中短篇小說,只有兩篇是長篇小說(第三類作品)。而屬於第一第二類的第二人稱敘述及純粹使用的長篇作品則沒有。而在運用不同人稱敘述的作品中,長篇的數量(七篇)與中(兩篇)短(四篇)的數量相若。

根據以上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出,在我選取的例子中,作者運用第二人稱敘述的情況,有以下幾項特徵:

1.在作品中「並用」幾種人稱敘述的情況比「統一」的為多;

2.在「統一」的第二人稱敘述時,長篇作品的數量較中短篇作品少,而在「並用」時則長篇數量較多;

3.沒有第一第二類長篇作品運用「統一」的第二人稱敘述;

4.第三類第二人稱敘述的作品較多,第二類次之,第一及第四類則較少:

以上幾項特徵意味著甚麼呢?其實這是關乎到第二人稱敘述在當代中文小說上的功能。接著我會詳論之。

(三)第二人稱敘述的獨特功能

第二人稱敘述最獨特的地方,就是敘述接受者在文本中現身,而且被稱之為「你」。「你」這個人稱代詞,對敘述者來說,是置身於對立面的「觀/聽眾」;而對於正在閱讀文本的讀者30而言,「你」就是指讀者自己了。 30

趙毅衡在《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中提出過「敘述文本不可能沒有讀者,敘述行為完全可能從未有讀者」,在這裡我所指的是敘述文本的問題,故讀者的地位是十分重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頁8。

在第二人稱敘述中,讀者往往就是被刻意提醒,與敘述接受者是相等的。詳述之,在第二類作品中,如張波中的主角是小二,即文本中的“你”。這個“你”是敘述接受者。敘述者是在情節外敘述著“你”的一切情況。當讀者閱讀這篇小說時,第一段就是:

你無比喜悅地聽到天空中回蕩著綿長的鴿哨。於是你抬起頭來,你看藍得極為純淨的天空中有了一群鴿子浩浩蕩蕩地飛。那些鴿子個個通體潔白如雪,美麗無比。你甚至看到了每一隻鴿子的眼睛都如同紅寶石般地發出赤色的光芒,至少,你是這樣確認的。立時,你覺得偌大的廣場只剩下了你一個人,當然還有天上的這群鴿子。你和鴿群,鴿群和你,此外別無他物。31

我們再看看第三類作品的一段文字:

我懇請你,讀這篇小說之前,做一些準備動作――不,不是沖上一杯滾燙的茉莉香片並小心別燙到嘴,那是張愛玲‘第一爐香’要求讀者的――,至於我的,抱歉可能要麻煩些,我懇請你放上一曲Stand by me,對,就是史蒂芬.金的同名原著拍成的電影,我要的就是電影裡的那一首主題曲,坊間應該不難找到的,總之,不聽是你的損失哦。

那麼,合作的讀者,我們開始吧。 32

無論是第二類或第三類作品,敘述者有沒有現身,「你」就是指讀者。在第二段引文中敘述者清楚明確地把「你」稱之為讀者,敘述者直接與讀者聊天。而在第一段引文中,雖然沒有把「你」直接稱之為讀者,但是,代詞「你」 恰恰有一樣特別有趣的效用,與「我」及「他」不同的地方,就是會把讀者拉進到敘述裡。

這就是第二人稱「你」的「魔法」了:能夠把讀者與敘述接受者的地位等同一起。因為在敘述文本裡,敘述接受者是「你」;「你」所指代的人物,在敘述文3132

西西編:《閣樓》(台北:洪範出版公司,1989),頁113。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頁73。

本而言,是書中的主角;但對現在閱讀著的實際讀者而言,「你」的意思,所指代的人物,不正是「自己」嗎?

相反第一及第三人稱則沒有這種效果。第一人稱的「我」在敘述一件事情,敘述者已經很清楚地表明正在敘述「我」自己的故事;「我」的故事是與實際讀者無關的。讀者是站在旁觀的角度來接受「我」的敘述,但始終「我」還是「我」,敘述者沒有意思把敘述文本的內容牽涉到讀者上;然而,很多讀者都會把自己代作「我」,這是讀者一廂情願的做法,敘述者無意為之。而第三人稱方面,敘述者正在敘述「他/她」的情況,也是在敘述一個第三者的故事,與正在閱讀的讀者也是沒有關係的,讀者可以由始至終坐在旁觀者的角度上,不參與其中。

第二人稱如上所述,敘述者一開始已把讀者拉入敘述文本內,讀者在閱讀時,文本中無時無刻提醒讀者“你”正在進行某事某事,讀者不得不進入文本內,因為敘述者一再強調這是「你」的故事。「你」是在做甚麼甚麼,有甚麼甚麼樣的反應,這樣談,這樣看,敘述者已安排了「你」的「命運」,事無大小,由內至外都可以敘述出來。

趙毅衡提出過,「如韓邦慶《海上花列傳》正文開始說:『看官,你道花也憐儂究竟醒了不曾?請各位猜一猜這啞謎兒如何。但在花也憐儂自己以為醒的了,想要回家去,不如從那一頭走。』讀者沒有必要認為自己就是這個猜謎的看官,實際上讀者(那怕是清末的讀者)根本不會把這問題當個謎語,但是這個敘述接受者必須把它當謎語」。33

這個論點在第二人稱小說上不完全正確。當然,讀者是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當作敘述接受者的。但我們假若從敘述者的觀點來看的話,敘述者為何要用上「你」(或者上述例子中的「看官」)呢?其目的不是為了希望讓「你」――即讀者介入他所敘述的事件當中嗎?我們在分析這個問題時,應該站在敘述者施行這方法的目的上,還是站在讀者的立場上呢?若是站在讀者的立場上,我們是很難去確定每一名實際讀者都是不會理會敘述者的提問,或者是把自己完全代入其中的。(如上述例子,趙認為沒有讀者會把這問題當個謎語,也頗一概而論。)我33

見註,頁8。

們可以確定的,就是當敘述者運用第二人稱時,「你」這個代詞指代的人物,在讀者而言,便是讀者自己,也即是可以把讀者與敘述接受者等同起來,這是第二人稱的功能,與第一及第三人稱不同的獨特功能。

(四)第二人稱敘述的獨特功能對創作的影響

在第三部份第二節我舉了幾項有關第二人稱敘述在我選取的例子裡的特徵,這些特徵都是因為第二人稱敘述的獨特功能所引致的。

第二人稱敘述能夠使到讀者與敘述接受者「你」等同,讀者能夠「介入」情節的程度會較運用其他敘述人稱的作品為深。故此讀者在閱讀這類作品時得花上更大的功夫,因為這種功能在閱讀第一及第三人稱小說時是未曾感受過的――由看別人的故事變為看「自己」的故事。而讀者在看第一第二類作品時會較看第三第四類作品更為「辛苦」,因為第三第四類作品畢竟還有一個現身的敘述者「我」向「你」敘述,但第一第二類作品的敘述者因為隱身了,敘述主體變為「你」一個而已,完全與第一第三人稱的經驗不同。這麼獨特的功能,有時或許會變成閱讀上的阻礙。

在作者創作作品時,第二人稱敘述能夠帶出一種與第一第三人稱截然不同的新鮮感,但同時第二人稱有其局限,故此許多時在創作長篇小說時會與其人稱並用。第二人稱的局限在於,「比起第一人稱敘述,其視點更為特定,也就是說視野會更為狹窄,對進入作品的材料的限制也更大。第一人稱除了能寫出『我』的所見所聞外,還能寫出『我』的所思所感,而用第二人稱只能寫出敘述者的所見所聞,而這敘述者又是被固定的。如果接觸到敘述者的所思所感,則往往會轉換成第一人稱;而對於其他人物的所思所感,則更只能嘆為觀止了。當然,也有闖進人物心理去試試的,但那必得以犧牲點兒真實性來作為代價」。34以上提到的局限以第二類及第四類作品為最大,因為敘述者都不是全知全能的,故此只能敘述「你」,「你」之外的人物或事件便只能透過你所能看到,所能感受的範圍來敘述。這便能解釋在我選取的例子當中,,沒有作者運用純粹第二及第四類的第二人稱敘述來創作長篇了。 34

見註3,頁502。

而第一及第三類作品,敘述者是全知全能式的,對一切情況都能掌握。我在上文已經提過,這是一種很奇異(奇怪)的敘述,尤其以第三類作品,敘述者身為故事中人,竟然能夠掌握一切,完全超越真實的情況。但這種類型的敘述能夠克服第三及第四類敘述的問題,局限比較少(甚至沒有),故此會有作者創作出純粹用第三類第二人稱敘述的長篇作品35。

當作者想創作長篇作品而不想運用第三類這種「超現實」的敘述時,便會選擇與其他人稱並用彌補其缺點了。如董啟章《雙身》中,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敘述也都出現。作者在某些篇章用第二類第二人稱敘述來交待主角――林山原,即「你」的情況;而某些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我」是林山原的妹妹――林海原,「我」是以妹妹的身份來旁觀哥哥(他)的變化;也在某些篇章是以第三人稱敘述,隱身的全知全能的敘述者,交待林山原以往成長的經過。這三種人稱敘述並用、分工,各自各負責交待不同人物的情況,一方面使到作品能夠運用第二類第二人稱敘述,不會超出現實,一方面能將事情交待得很圓滿,不囿於某一種敘述人稱中。故此在創作長篇時作者多用此法。

35

黃碧雲《烈女圖》及嚴歌苓《扶桑》便是其中的兩個例子。

總結:

對於當代中文說中的第二人稱敘述的問題,這篇論文所能兼顧到的範圍及程度可能不夠大及不夠深,上述的分析可能也只是集中在我個人的閱讀上,所選取例子或許會不夠代表性。然而如我在引言中所述,我希望可以起到一種「見微知著」的作用:我所選取的例子及從這些例子作基礎的分析,能夠反映出第二人稱敘述的一部份面貌,儘管我可能只在管窺錐測,但也能一睹箇中的真諦,寫這論文也不算白廢。

二零零一年四月日凌晨初稿於嶺南宿舍

――完――

參考書目分「中文著作」,「翻譯著作」及「小說」三類。「中文著作」及「小說」是作者中文姓氏筆劃排序;「翻譯著作」以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排序。

(一)中文著作

王泰來等編譯:《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

李銘愛編著:《寫作縱橫談――小說》台北:台北市文藝協會,1998。

申丹著:《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金健人、鄭廣宣主編:《中外寫作技法大觀》上海:上海教育,1994。

高波著:《敘事的建構――敘事寫作教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

胡亞敏:《敘事學》南京: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陳炳良:《文學散步―香港.魯迅.現代》香港:香江出版社,1988。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4。

羅綱:《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傅修延:《講故事的奧秘-文學敘述論》: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二)翻譯著作

米克.巴爾(Mieke Bal),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Steven Cohan & Linda M. Shires)著,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麥紐爾.康洛甫(Manuel Komroff),陳森譯:《長篇小說作法研究》(How to Write A Novel)台北:幼獅文化公司幼獅文藝社,1975。

巴.略薩 (Planeta, S.A.),趙德明譯:《中國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說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里蒙.凱南(Shlomith Rimmon-Kenan),姚錦清等譯:《敘事虛構作品》(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北京:三聯書店。

(三)小說

也斯:《三魚集》香港:田園書屋,1988。

平路:《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西西:《我城》台北:洪範出版公司,1999。

西西:《手卷》台北:洪範出版公司,1992。

西西:《母魚》台北:洪範出版公司,1996。

西西編:《閣樓》台北:洪範出版公司,1989。

李漁:《十二樓》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

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高行健:《靈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莫言:《紅樹林》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莫言:《十三步》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3。

當代中文小說中的第二人稱敘述

莫言:《懷抱鮮花的女人》台北:洪範出版有限公司,1993。

莫言:《夢境與雜種》台北:洪範出版有限公司,1994。

黃碧雲:《烈女圖》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9。

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

董啟章:《雙身》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嚴歌苓:《扶桑》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6。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吳潛誠譯:《如果冬夜,一個旅人》(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台北:時報文化,1993。

第二八頁

作文六:《论文关于日语第二人称的一些讨论》11400字

毕  业  论  文

(2011届)

系    专    业:商务日语

班    级:08级商务日语1班

学    号:080133020115

姓    名:梁爽

指导教师:郭力

完成日期: 2011年04月20日

目  次

中文摘要 ...........................................................................................................................................1

要旨 ...................................................................................................................................................2

はじめに ...........................................................................................................................................3

1先行研究と諸概念の導入 ...........................................................................................................3

1.1 二人称に関する定義 ..................................................................................................3

1.2 二人称指示に関する先行研修 ..................................................................................3

二人称指示表現による失礼さ .......................................................................................................4

2.1 人称代名詞 ......................................................................................................................4

2.2 人称代名詞による失礼さ ..............................................................................................4

2.3 現場性と失礼さ ................................................................................................................5

3 人称代名詞使用現状 .................................................................................................................6

3.1 親族集団内におけるに人称代名詞の使用 ..................................................................6

3.2 家族外の社会におけるに人称代名詞の使用 ..............................................................7

終わりに ...........................................................................................................................................7

注  釈 ...........................................................................................................................................9

参考文献 .........................................................................................................................................10

謝  辞 ......................................................................................................................................... 11

关于日语第二人称的一些讨论

中文摘要:

如果没有指示行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准确发挥起作用。在所有语言行为中指示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不明,说话人的意志,愿望就难以实现,必然会导致交流的混乱的结论。如果指示对象是无感情思想的物则不会产生心理问题,但如果被指示的是人,结果会是如何呢?因为人具有复杂的感情和心理活动,所以对“指示行为”,即对“被人指示”这一行为,定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复杂情感。仔细想来,这确实是一种饶有趣味的现象。此现象在人为表达上尤为突出。日语人称表达方式尤其是日语第二人称表达方式尤为复杂。本文旨在只是行为导致失礼的角度为突破口是分析日语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何为指示性?知识是如何导致失礼的?在具体语言使用中采取何种方法回避失礼等等。

关键词:日语第二人称 直接 间接 失礼

要旨:

どのような言語でも、指示行為を行わなければ、言語が言語としての機能を果たせないと思われる。あらゆる言語行動において指示行動が欠かせないものである。指示が不明であれば、話しての意志や希望などが達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し、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が混乱になるだけである.指示対象が物である場合は、物が思想や考え方なんかないので、何の心理的問題が起こらなかろうが、指示対象が「人」である場合はどうであろうか。「人」が心を持つ複雑な生きた存在なので、指示される「人」はその指示行為、つまり自分が指示されるということに対して,様々な感情が生じてくるのであろう。これは考えてみれば、興味深い現象だといえよう。日本語の人称指示表現、特に二人称指示表現は他言語より複雑な言語現象である。本稿では、「指示」(指示による相手に対する失礼さ)という角度から、日本語の二人称指示表現に焦点を合わせて、指示性とは何か、指示がもたらす失礼さの回避方法などをなるべく深く進めていこうとするものである。

キーワード:日本語の二人称 指示 直接 間接

失礼

はじめに

1先行研究と諸概念の導入

1.1 二人称に関する定義

言語による伝達活動を発話行為の視点から見れば、話し手、聞き手、話題という三つ要素があり、場面というコンテクスの中において初めて発話が成立するのであるが、その発話に参与する各構成員を指し示すのに人称表現が使われる。聞き手を指し示すのに使われる人称を二人称と言う.日本語では、「二人称」を表すものとして、まず取り上げられるのは「あなた」「君」「お前」などのような人称代名詞である。ところが、日本人は実際の日常生活においては、「いわゆる人称代名詞も使うが、そのほかにいろいろな言葉で、対話における自己と相手を指す種々の表現を一括して、自称詞、対称詞とい

1.対称詞について次のように定義している。 う概念を提出している」○

「対称詞とは、話者が発話に際して、発話の相手を指示したり、あるいは言及したりする語である。つまり、話者が自分の相手として、自分に対峙している人を称する語と言

2この言語行為には、性質の異なった二種類のう意味で、対称詞と呼ぶわけである。」○

用法が含まれる。「第一は呼格的用法と呼ばれるもので、あい手の注意を引きたい時や相手に感情に訴えたい場合に用いられる。対称詞の第二のタイプは欧米の一部の人類学者によって代名詞的用法と呼ばれているもので、ある文の主語または目的語として用いられたことばが内容的にはあいたを指している場合を言う。」③

本稿での二人称指示の研究は「文内における二人称指示」、つまり対称詞の第二のタイプを交察対象とする。また、本稿で対象とする失礼さは、指示性に纏われるものであり、文体的、意味的な理由による失礼さは、対象外とする。

1.2 二人称指示に関する先行研修

調査によると、人称に関する研究はこれまで決して尐ない、いろいろな視点から研究がなされている。また、「指示語」についての研究も非常に盛んである。二人称に焦点を当て書かれたものはいくつかあるが、指示性という角度の研究は非常に尐ない。

人称支持は先行研究として、第一に挙げたいのは、田窪行則氏の「日本語の人称表現」である。田窪氏は、拳固における指示行為、しじせいのもついみとにほんごにんしょう表現とを結び付けて考察している。

日本語ではいわゆる人称代名詞が完全に発達していなくて、様々な表現で人称を表す。「私、僕、俺など」のように一人称を表すもの、本来は、人称と関係がないが、場合によって、話し手、聞き手をさ指せる語彙がある。例えば、「お父さん、お母さん、おばあさん等」のよう名親族関係を表す語、「教授,親分、師匠等」のような上下関係を表す語、「係長、課長、社長等」のような職階を表す語などは人称代名詞の代わりに使ったりしている。④

そして次に挙げるのは、sペインの社会学者Ortega氏の『個人と社会、人と人びと』

である。この本は、言語そのものについてのものではないが、その中で「人称代名詞が弾丸である」という比喩概念が提案されている。つまり、人が人称代名詞を発するということは、相手に人称代名詞という「弾丸」を発することに等しい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また、鈴木孝夫の『言葉と文化』、F.Cバン氏の「呼称の社会学―日米の比較」、「鄭惠先の「日本語の言語学の考察」などはいずれも社会言語的な対場からに研究である。  一方、中国側では、人称指示についての論文は決して尐なくはないが、日本語の二人称指示の研究は多いとはいえない。関係資料から見ると、陳治安氏の「人称指示語研究」、泰洪武氏の「第三人称代詞在深層回指中応用分析」や陳輝氏の「人称指示視点選択及其語用原則」などである。いずれも人称指示に関するであるが、西洋の語用論の人称指示についての基本理論を紹介したり、ヨーロッパ言語や中国語を例として、論述したりしただけである。しかし、日本語の二人称には触れていなかったである。

二人称指示表現による失礼さ

2.1 人称代名詞

人称代名詞とは、代名詞のうち、話し手や聞き手が人文の立場から人を指し示すものである。「第一人称(自称)の「わたくし」「わたし」「ぼく」「おれ」、第二人称(対称)の「あなた」「きみ」「おまえ」、第三人称(他称)の「彼」「彼女」、不定称の「どなた」「だれ」など、また他称と不定称の「あの人」「この人」「どの人」などを加えて、人代名詞とも言われる。」⑤

欧米語では人を表すことばに「人称代名詞」という用語を設け、それを「一人称代名詞」「二人称代名詞」「三人称代名詞」と分けている。しかし、日本語では西欧語の定義で言う人称代名詞のほかに親族名称、地位名称や職業名などが人を表すことばとしてよく用いられるので、このような用語が適切ではないのは、鈴木氏や田窪氏などの先行研究の中でよく言われてきた。

鈴木氏は日本語のいわゆる狭い意味での人称代名詞をはじめ、親族名称、地位名称なども一括して、「人称詞」と呼び、その内部をまた「自称詞」「対称詞」「他称詞」と分けている。⑥また、田窪氏は日本語の「私」「あなた」などの類は、例えば他のことばで代用できるという点から,開かれた語類であり、これらを他の名詞類と区別する理由はない。そのため、「あなた」の類は人称代名詞ではなく、人称代名詞と呼ばれる。⑦しかし,本稿は多くの文献や辞書の定義と一致させ、概念の混乱を回避し、固有名詞や記述などの呼び方と区別するために、この主張に従わず、「あなた」「君」「お前」などの類を人称代名詞」と呼ぶことにする。また、妻が夫を呼ぶ「あなた」が固定的な用法と思われるもので、本稿では扱わないことにする。

2.2 人称代名詞による失礼さ

鈴木氏は『ことばと文化』において次のように述べている。

話の相手を指すことばも、いつでも「あなた」「きみ」のような人称代名詞が用いられるとは限らない。実際に調べてみると人称代名詞を使う場合は、むしろ極めて限られているとわかる。例えば自分の両親、兄や姉のような、家の中のいわゆる目上の人に、「あなた」のような人称だめ意志を使う人はまずはいないだろう。学校の先生や会社の

上役と話すときも先生とか課長(筆者注:固有名詞や定記述)などと言って、「あなた」とは普通言わないものだ。一般に「あなた」は「きみ」「おまえ」「きさま」などに比べて、敬語とまで行かずとも品のよいことばと受け取られているにもかかわらず、実際には目上に向かって使いにくいことばなのである。⑧

目上の者と話すときやあまり親しくないものと話すときや改まった場合での発話で、多大な言語上の敬意が要求される。しかし、この場合、人称代名詞に夜に人称指示が抑えられるのは、人称だめ意志が失礼さを有するからだと言えよう。人称代名詞の代わりに固有名詞や定記述などで人称表現が行われることができるのは、固有名詞や定記述より人称代名詞のほうは失礼さが強いということが分かるであろう。

2.3 現場性と失礼さ

話し手、聞き手をさすのを本務とする人称代名詞は、あらかじめ「内容」を持たなくて、話し手によって指すものは変わる。「人称代名詞(本稿で人称代名詞と呼ぶ)は基本的に直示的な語である、対話の役割だけが指定されている指標辞である.これはいわば語用論的変数のようなもので、話し手、聞き手という対話場面の役割により、その値(誰を指すか)が割り当てられる。」⑨つまり、人称代名詞の指示の仕方は「直示的用法」である。例えば

(1)A:あなたは誰?

B:あなたは誰?

「あなた」の場合は、Aの発話は聞き手であるBを指すのに対して、Bの発話は聞き手であるAを指す。指示対象がいったい誰を指すかは会話の現場においてはじめてあえられる。「これらの表現は葉(筆者注:人称代名詞)、それぞれ、話し手自身、聞き手を固定的に指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ができる。このように、話し手がどちらになるかという立場の違いを反映するという性質を三上章氏に従い、境遇性があるということにする。この意味でこれらの語は境遇性をもつ。」⑩この「境遇性」という用語は、いわゆる「現場性」のことを指していると考えてよいと思われる。この「現場性」とは、言い換えれば、言語学で現場依存型が文脈依存型かというときの「現場」である。つまり発話が理解されるとき、現場の助けをより多く借りるものは「現場性」が弱い=文脈依存性が強いのである。本稿では、「境遇性」Jという用語は使わず、「現場性」を採用する。また、ここでの「現場」は「目に見える」ものだけでなく、手紙、電話など用なめイデアにおける場合も含めた大きな概念である。

日本語においては、有史以来、自分を指す代名詞と相手を言う代名詞はつきづきと目まぐるしいほど交替されている。しかも注意すべきのは、新しく代名詞として用いられるようになることばが、常にもとは何か具体的な意味を持っていた実質詞からの転用だという点である。今標準語で使用されている自分を指すことばの、「わたくし」や「ぼく」、相手を指す『きみ』「きさま」などがその例である。また『あなた』「おまえ」「こちら」「どなた」といった人を指すことばも、元来は、場所や方向を表す指示代名詞であったものを転用して、間接的に、その場所にいる人を表現するという、一種の暗示的で迂言的な用法に由来している。⑪

以上の節では、日本語の人称代名詞の成立過程について述べられている。人本後では、指示語が人称代名詞に転用されてきたのである。注目すべきのは、それらの「いわゆる方向や場所を示す指示代名詞」の性質は、当然のことながら、現場で胃が強いことである。それは、現場に密着していなければ、そのような指示語を用いた指示行為など決して成功できないからである。ここ駆る、日本語の人称代名詞の成立過程は、現場性と大

いに関係されているといえよう。そして、現在、使用される日本語の人称代名詞もその現場性に強く繋がっている。

3 人称代名詞使用現状

周知のように、日本語のに人称代名詞は数が多い割りに、使用頻度かそんなに高くないのである。会話の相手を指して使う語として、「あなた」「お前」など野に人称代名詞の代わりに、親族名称、職業名称、地位名称、名前などのようなものが多用されるのは事実である。文法書きで、これを代用現象と呼ばれている。したがって、鈴木孝夫氏『ことばと文化』の中、親族名称、地位名称などと一括して、話し手が自分を表すことば、及び相手を示す言葉という広い見地に立って、それぞれを自称詞、対称詞と呼ぶ方が適切である⑫主張している。

このうち、一番よく用いられているのは親族名称である。家族の間で、お母さん、お父さん、おじいさんのような呼び方で会話を進めるのはごく普通のことである。また、こういう親族名称は家族外の社会的状況に拡大的にあてはあることもできる。

そのほか、したし友達同士の間、親族集団内で目上の者が目下のものを呼ぶ時、名前がよく用いられるのである。更に、先生や上役を苗字で呼ぶ場合、上田先生とか佐藤部長とかのように、後に地位名称をつけたほうが礼儀正しいと見られている。

では、一体どういう場合に二人に章代名詞が使われているのであろうか。また、使うなら、どのような制約を受けているのであろうか。それを究明するために、文学作品から実例を取って分析してみることにした。従って、本論は『点と線』『窓際のトットちゃん』『塩狩峠』の三つの文学作品を対象にして、親族集団内や家族の社会という二つの視点から、二人称代名詞の使用特徴を考察しておきたい。

3.1親族集団内におけるに人称代名詞の使用

まず、目上の者が目下のものを呼ぶ場合である。「東京では、女親が子供にむって「あなた」「あんた」を使用することもある。」⑬と指摘されているように、その場の代名詞の使用は話し手の家族内でニチイを表すことの出来るし、水臭い幹事がなく会話を進めることも出来るからであろう。実例として次のように挙げておく。

(1)重太郎は、新聞を読むつもりをやめて、娘の方を向いた。「おい、すみ子、お前は映画のお帰りに、親田君と一緒に茶を飲んできたかい?」(点と線 新潮社 P40) (2)「信夫さん。私がお前を産んだお母様ですよ」女の人は、にじりよるようにして信夫の手をとった。(塩狩峠 新潮社P32)

(3)そして、隆士は信夫にいった。「読める本あったる、読んだらええで。本というものは丁度お前ぐらいの年から、何でも読むとええんや」(塩狩峠P92)

(4)「そんなことというたかて、信夫、あんたは長男やで。一家の長男ともあろうものが、二十四にも五にもなって、嫁はんももらわん、親もみんでは、世間が通りますかいな」(塩狩峠P294)

上述の例文には、二人称代名詞としていずれも「お前」「あなた」が使われていたが、どちらもまず目上の人が目下の人に対して使うものであることと、また、親族内で使うものと見なされてよかろう。

3.2 家族外の社会におけるに人称代名詞の使用

一般的言えば、日本の職場で、上役は下役の男性を「君」と称している。上司と部下の間のやり取りがたくさんある。

(1)「お早うございます」三原が挨拶すると、書類を見ていた主任は首を上げて、「お早う。君、ちょっと」と手招きした。(点と線P108)

(2)「そうか。しかし永野お前は級長のくせに嘘つきだな」田倉先生は、そういって扇子をいっそういそがしく動かした。(塩狩峠P86)

(3)先生は、椅子にかけ、トットちゃんを前の椅子に座らせると、普段の通り、歯の抜けているのを気にしないでニコニコしていった。「泣くなよ。君の髪は、ステキだよ」(窓際のトットちゃんP168)

ここで二例しか挙げていないにしても、先生が生徒に退位する二人称の呼び名はこだわり泣く、「君」「お前」どちらも結構だということが明らかである。ただし、こういう場合に「あなた」が使われていないのは尐し気になる。よく考えてみれば、「あなた」は待遇価値が古代よりずいぶん下落したといっても、軽い敬意を表す場合に使えないわけでもない。だから、先生が目上の者であり、生徒の対して敬意を払わなくてもいいというのはその理由だと考えてもよかろう。

したし友達の間、二人称代名詞で呼び合うのは普通である。男性は聞き手の性別にかかわらず、相手を「お前」「君」「あんた」と称することができる。女性はできるだけ人称代名詞を使って相手に言及する場合もある。

終わりに

本稿では、日本語の二人称指示表現をその指示性、失礼さをキーワードに扱ってきた。日本語に人称代名詞は数が多い割には、日常生活の中で日本人に愛用されていないようである。本論は、第一部分においては、本研究の切口、目的と意義及び研究方法を簡単にまとめてみた。第二部分においては、二人称に関する定義、人称表現と指示性とを結び付けて考察した先行研究を紹介し、そこで論じられている概念のうちから、必要な理論と概念を、導入した。直示画語用論の研究分野のひとつであるし、論述の補強として、語用論のほかの観点を取り入れることもあるので、語用論についての概念を要約に紹介してみた。

第三部分においては、『点と線』『窓際のトットちゃん』『塩狩峠』野三つの文学作品を研究対象に、親族集団内と家族外の社会という二つの視点を通して、作品の中から見出した例を具体的に考察してみた。全体から見れば、現代の二人代名詞は目上の者が目下の者に対する時、親しい友達や家族の間でよく使われている。具体的にどんなに人称がよく用いられているかというと、「あなた」「君」「お前」「あんた」「貴様」などが主なである。このうち、男性専門用語としての「君」「貴様」を除いて、「あなた」「おまえ」「あんた」の三つは男女とも使える。使用面における男女別から見れば、二人称名詞を使用頻度は女性より男性のほうが高いようである。また、女性は親族集団内であろうと、家族外社会であろうと「あなた」野使用頻度が一番高い。これに対し、男性は親族集団内で「あなた」「君」をつかった例が一つもなく、大体「お前」と「あんた」を用いている。でも、家族外の社会に目を向けてみると、一番よく使われている二人称代名詞は「あなた」と「君」にかえってくる。したがって、二人称代名詞を使う場合、敬意の度合いは男性より女性のほうが高い、また男性が家庭内より家庭外のほうが高いなどと考

えてもよかろう。逆に、尊敬すべき者に対する場合、目立っている。また、待遇価値の面で、現代に近ければ近いほど、二人称の格はどんどん下がり、ついに目上の者には使え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のである。

注  釈

➀鈴木孝夫 [日本人の言語意識と行動様式]『ことばと社会』 中央公論 1975年 p44

5』 大修館書店 ➁鈴木孝夫 [自称詞と他称詞の比較]『日英語比較講座 文化と社会○

1982年 p19

➂鈴木孝夫 『ことばと文化』 岩波新書 1992年 p147

➃田窪行則 『日本語の人称表現』『視点と言語行動』 くろしお出版 1997年

➄://db.gakken.co.jp/jiten/sa/219500.htm

➅鈴木孝夫 『ことばと文化』 岩波新書 1992年 p134

➆田窪行則

➇鈴木孝夫

➈田窪行則

➉田窪行則

⑪鈴木孝夫

⑫鈴木孝夫

⑬鈴木孝夫

『視点と言語行動』 くろしお出版  岩波新書 1992年 p132 『視点と言語行動』 くろしお出版 『視点と言語行動』 くろしお出版  岩波新書 1992年 p141  岩波新書 1973年 p134  中公叢書 1975年 p128

『日本語の人称表現』1997年『ことばと文化』『日本語の人称表現』1997年『日本語の人称表現』1997年『ことばと文化』『ことばと文化』『ことばと文化』

参考文献

[1]安藤 貞雄  『英語の論理□日本語の論理』   大修館書店    1986年

[2]池上 嘉彦  『「する」と「なる」の言語学』   大修館書店    1981年

[3]池上 嘉彦  『詩学と文化記号論』   筑摩書房     1983年

[4]大野 晋   『日本語の文法を考える』   岩波新書   1978年

[5]何 超熊   『新編語用学概要』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年

[6]金井 勇人  「二人称指示における指示詞「そちら」についての考察~に人称名詞「あなた」

との対照を通して~」『一橋大学留学生センター紀要』   一橋大学留学生センタ

ー    2003年

[7]金水 敏  「代名詞と人称」『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4』 明治書院  1989年

[8]金水 敏  「日本語の指示詞における直示用法と非直示用法の関係について」  『自然言語

処理』vol.6-4,67-91  言語処理会    1999年

[9]小泉 保  『言外のがん語学:日本語語用論』  三省堂  1990年

[10]小泉 保    「表現と場面」(語用論)『言語学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東京大学書林発行

平成7年

[11]鈴木 孝夫 『ことばと文化』  東京 岩波新書 1973年

鈴木 孝夫 『ことばと社会』  東京 岩波新書 1975年

[12]大野晋 柴田武編集 南不二男[ほか]著  [岩波講座 日本語4 敬語] 東京 岩波書店

1977年

[13]森岡健二  「敬語と教育」 『敬語講座7』 東京  明治書院 1973年

[14]大野 晋  『日本語練習帳』  角川書店  1959年

[15]黒柳 徹子 『窓際のトットちゃん』  東京  講談社  1981年

[16]三浦 綾子 『塩狩峠』  東京  新潮社  1971年

[17]松本 清張 『点と線』  東京  新潮社  1973年

[18]辻村 敏樹 『敬語論考』 東京  明治書院 1992年

[19]辻村 敏樹 『敬語の史の研究』  東京  東京堂  1968年

[20]南不 二男  『敬語』   東京  岩波書店  1987年

[21]菊地 康人  『敬語』   東京  角川書店  1994年

[22]時枝 誠記  『国語学原論』  東京  岩波書店  1941年

[23]田窪 行則編 『視点と言語行動』 東京  くろしお出版  1997年

[24]野元 菊雄  『敬語を使いこなす』  東京 講談社  1987年

謝  辞

本稿の作成において指導教官の郭力先生から御指導いただき大変感謝いたします。ここに記して厚くお礼を申し上げます。

作文七:《宣和遗事中的第二人称代词》3000字

2012年12月

第26卷

第6期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xi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Dec.2012Vol.26No.6

●语言学研究

《宣和遗事》浅谈中的第二人称代词

王天霞,王齐虎,罗雪萍

(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宣和遗事》“你”、“你家”、“您”、“若”、“相”、“其”要:文章以中的例子为例,对第二人称代词做分析,说

明它们的用法,以便更好地指导人们阅读古籍。

关键词:宣和遗事;你;你家;您;若;相;其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34(2012)06-0116-02

收稿日期:2012-08-26

作者简介:王天霞,女,河南南阳人,陇东学院讲师。

第二人称代词是指代听话人一方的代词,又叫

。《宣和遗事》”、“你对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有“你

”、“汝”、“尔”、“您”、“若”、“相”、“其”等8个,家

表1

词项次数(%)

你4046.2

您22.2

若11.1

“汝”“尔”和已专门做文章论述过,不再提及。其他

第二人称代词见表1。

《宣和遗事》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及其出现频次

相11.1

其11.1

你家11.1

一、你

“你”,第二人称代词大多认为是从“尔”演变而:“尔、指出汝、而、若、乃,来的。明代方以智《通雅》

”一声之转,尔又为尒,俗作你。王力、吕叔湘先生都,“爾”,简写为“尔”左边赞同这一说法。从字形看

“人”“你”;从语音看,“爾”加而成是支韵上声(纸),“你”开口是之韵上声(止)开口,支脂之合流以后读音相通。所以国内学者大都认为“你”从“尔”来,只有日本学者平山久雄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你”有

[1]

“汝”可能是从演变过来的。关于“你”的产生时

《北齐代,吕叔湘先生指出其较早用例是唐人编纂的

》、《周书》《隋书》。书和

(1)你父打我时,。(《北齐书》竟不来救卷十二)

(2)你能作几年可汗?(《周书》卷五十)

!(《隋书》(3)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卷五十

八)

这些例子大都出现在人物对话里,究竟是北齐时的实际语言记录,还是唐修史者所使用的语言,不116

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唐五代是第二人称代词

“你”、“尔”并存时期。

“你”在《宣和遗事》中的用例占明显优势。主要语法功能有单独作主语(20)、宾语(12)、定语(2)及与其他词构成短语再作句子成分(6)。

(一)作主语共20处。如:

(1)适来去者那人是谁?你与我实说!(《亨)(李师师)集》

(2)那八个大汉,?(《亨集》)(张你认得姓名么大年称花约)

(3)你也恋不得皇宫内苑,宠不得皓齿朱颜,虐不得万邦黎庶。有分离乡背井,向五国城忍寒受饿!(《利集》)(虚幻中张天觉称徽宗)

(4)这一块好肉,。(《贞集》)(泽利称你自食之朱后)

(二)作宾语

共12处。可分作为动词宾语和作介词宾语两类。

A.作介词宾语。共9例,、出现的介词有“与”

“和”、“同”、“共”、“交”。如:

(1)寡人今夜再来与你同欢

。(《亨集》)(2)我说与你,休心困者!(《亨集》)(3)似你这般人,留之何用?若五七日闻知盖

天大王,共你契勘这一场公事

!(《利集)》(4)于赵姓族属中选择一人有名望贤德者,同

你及合朝大臣保名密地申奏,

利集以准备金国皇帝圣旨到来,

别立贤君。(《利集)》B.作动词宾语。共3例。如:(1)今天子宠幸你,却又密地与贾奕打暖!

(《亨集》

)(2)知军怒曰:“汝尚敢如此!你当初要杀我,

我今日如何放得你

?”(《利集)》(3)其千户者三人,皆下马至帝前,携衣数件自

牖中与帝曰

:“与你。吾曹三人,今归西夏矣。”(《利集)》

(三)作定语

共2处

,《元集》、《利集》没有用例。如:(1)马县尉问那汉:“你酒是卖的?”(《亨集》)

(2)新同知到来,要你文字,须便供写

。(《贞集》

)(番吏称宋钦宗)“你”除了单独作句子成分外,也与其他词结合构成短语,一起来充当句子成分。共6处。如:

(1)恁的,交你两口儿完聚如何

?(《亨集》)(2)阿哥去日曾说与我,教保护你三人,安心不妨

。(《利集》)(指钦宗父子及朱后)(3)领从者三十余人至帝前曰:“盖天大王、韦夫人,共你父子二人煞好公事

!”(《贞集》)(指钦宗父子)

(4)况北国皇帝宽慈正直,不比你两人反复无状

。(《贞集》)(指钦宗父子)(5)当时北国皇帝专使我二人监守你父子。如今阿哥被灵州同知使往燕京下文字,不久亦须此来。缘阿哥能写文字,虏主时时要申发文字,故必须此来

。(《利集》)(指钦宗父子)(6)皇帝圣旨,又教你三人往西污州听候指挥。(《贞集》)(指钦宗父子及朱后)

以上6例中,例(1)、例(5)、例(6)中“你”分别与“两口儿”、“父子”、“三人”构成同位短语之后作

兼语,

例(2)、例(3)、例(4)中“你”与“三人”、“父子二人”、“两人”均构成同位短语之后作宾语。

二、您

“您”在现代汉语中是第二人称的尊称。但在

近代汉语时期,

虽然也写作“您”,却不是以尊称出现,甚至还有人认为“您”是专门表示蔑称的

[2]56

。也有人认为“您”是方言造成的差异。总之,宋元时

期“您”跟敬称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对“反贼”亦可用“您”[3]390

。如:

(1)黄巢反贼,您若会事之时,束手归降

。(《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2)您是不顾恩义的贼。(《五代史平话·汉

史》

)同时,“您”又是“你们”的合音,可表复数。如:

不索打官司,教您夫妻尽百年欢偶。(《董西厢》

)《宣和遗事》中“您”也不表敬称,用例有3处,

两处表单数,1处表复数,作主语。如:

(1)虏酋曾告马广道:“刘起庆用兵,一夕逃遁,您看我家用兵有走的么

?”(《亨集》)(2)前数日有胡骑追赶,适有四骑来追,问

:“有康王由此过否?”

吾已绐之曰:“已过此两日矣,您追逐不及也

。”(《贞集》)(复数,指四胡骑)(3)余深问曹辅道:“您小官何得僭言朝廷大事

?”(《亨集》)前2例是“您”单独作主语,例(3)中“您”和

“小官”

构成同位短语再作全句主语。三、若其相

此外《宣和遗事》中还有3个独例第二人称代

词,它们是“若”、“其”、“相”。其中“其”、“相”作动词宾语,“若”作主谓结构的主语,均表单数。如:(1)天子看罢,大惊,问蔡京道:“卿此事若将奈何

?”(《亨集》)(蔡京)(2)贯怒目瞋骂曰:“咱受命宣抚,非守土臣也!

大帅若欲辞其责,则朝廷置帅欲何为哉

?”(《利集》)(3)通判入门,贾奕降阶接上厅,分尊卑坐。须

臾,

茶饭罢,通判问曰:“都巡多时不见相,怎直恁消瘦如此为甚?”

贾奕见问,不免具说实情,为今上官家占了李师师之情事,

说了一遍。(《亨集》)以上3例中,例(1)中“若”是宋钦宗对蔡京的对称,例(2)中“其”实童贯瞋骂太原帅张孝纯时对

他的对称,

例(3)中“相”是通判对贾奕的对称。四、你家

吕叔湘先生认为在“你家”中,“家”为代词词

尾。《宣和遗事》中的“你家”表单数,相当于“你”,共1处,作宾语。如:

徽宗隔夜梦吴越钱主,以手挽徽宗御衣云

:“我好来朝你家,便留住我;终须还我山河社稷,待教第三子来

。”(《元集》)(指徽宗)五、小结

《宣和遗事》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出现频次最多,且能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兼语等多种语法功能。“若”、“其”、“相”作第二人称代词均为独例。您”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不表敬称。

[参考文献]

1]平山久雄.中古汉语鱼韵的音值———兼论人称代词“你”

的来源[

J].中国语文,1995,(5).2]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郭庆林]

117

“[[[

作文八:《交际日语中的第二人称表现》4300字

摘 要: 人称代词是任何一门语言里必不可少的元素。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在人称代词这一领域里,基本都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类。但其用法却不完全相同。日本同中国一样,被认为是一个礼仪之邦。日本人语言的委婉性在其交际过程中随处可见,尤其是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更是别具特色,除了使用人称代词之外,根据不同场合,还可以通过使用敬语或某些特定称呼、相关动词来体现。   关键词: 交际日语 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 待遇表达 授受关系      1.引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为更好地促进中日两国交流,做好日语教育工作,日语研究者和教育者须不断地从实践角度对人际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   从词汇和文化的视角出发,日语中人称代词的用法是日语语言交流中的难点之一。不能正确地使用人称代词,不仅会引起误解,而且会伤及彼此的感情,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中国的日语初学者,由于在课堂上学过汉语的“你”和日语的“あなた”相对应,在和日本人交流时经常会使用该词语。而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あなた”这个词是不能随便使用的。   不管是哪国语言,都存在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的用法看似简单,在目前的语言研究中也并未引起过大家的关注。汉语的“我”“你”“他”的确对应着日语的“わたし”“あなた”“かれ”,但不能生搬硬套到任何场景下。日语的人称代词,不仅是词汇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文化问题。透过人称代词的使用,可以观察到日本文化的某些特征。   2.人称的定义   人称代词是语言交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对于人称的定义,各辞典都有详细的解释。以下,对汉日语人称的定义进行考察和比较。   《辞海》中,人称的定义为:“语法范畴之一。也叫‘身’。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属于说话人的是第一人称,属于听话人的是第二人称,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是第三人称。”(P694)   与此相对,《日语教育事典》对人称代词是这样定义的-日语在表达第二人称时,有时不能使用“あなた”“おまえ”这类第二人称代词,需要用亲属名(如お父さん)或身份名(如王さん)等来称呼。同时,自称时也可以使用亲属名。因此可以说,人称代词是包含亲属名及身份名的一个统称。(中略)第三人称的表达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根据谈话双方与第三者的关系来判断使用什么称呼合适。若该人物初次登场时使用了亲属名或身份名来称呼,那么后文中不宜使用“かれ”“彼女”这类人称代词,依旧需要用上文中的称呼来表达。(P112)   通过以上对中日人称定义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对于人称这个概念的基本定义,汉日语总体是一致的,分为说话者、听话者、第三者。   ②日语中表达说话者可以使用亲属名及身份名,这一点汉语也有类似用法。   ③日语的人称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说话者、听话者、第三者这种简单的关系,还牵涉到说话人对其他两者的尊敬、亲爱、蔑视等感情问题。感情不同,称呼也不尽相同。   ④日语的人称不但有名词代词,而且有动词等。   当然,汉语里也同样存在着尊敬语与谦让语之别。这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大特征。特别是在古代,敬语体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代汉语里虽然使用有所减少,但并未完全消失。例如,现在仍有人使用“贵公司―弊公司”“令尊―家父”这种说法。相比之下,日语的现代敬语体系因涉及感情及动词的用法,显得更为复杂。   3.人称和待遇表达(第二人称的场合)   日语的待遇表达,特别是第二人称的表达能够很好地反映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所谓待遇表达,即把握好听话者、第三者及会话场景等各种要素,采用适合该人物、该场合的贴切语言。如:   (1)あなたがたは日本人ですか。   例(1)在语法上并没有错误,但却不自然。日本《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三版)(三省堂,1986)对“あなた”这个词语的解说中,说它带有轻微的敬意。但在实际使用中,日本人并没有把它当敬语。例如,谈及老师的包不会说“あなたの�”,更不可能对初次见面的人使用“あなた”这个词语。在这种场景下,可使用待遇表达。   例(1)可以改为“失礼ですが、日本のかたで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失礼ですが”用在招呼别人时,先向对方表示自己谦虚谨慎的态度。当有事情需要对方协助时,先要打招呼。这是日本人的语言习惯。“で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则通过动词表达了第二人称这个概念。   我曾读过一篇日文报道,三名教授就村上春树的作品在全世界流行的原因进行探讨。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第二人称的词汇,全是用待遇表达来体现的。   (2)A:そのことと四方田さんがおっしゃったファンカルチャ�の�は、多分つながるだろうと思います。……   B:今、おっしゃったことは、重要だと思います。……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交流,也往往是采用这种待遇表达来替代第二人称代词。   (3)お政:人の言うことをお�きでなかったものだから、これでこんな事になっちまったんだ。   (二�亭四迷. 「浮�」.角川文�,1940)   (4)お酒がお好きなんじゃないでしょうか。   (孔繁明.日汉翻译要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例(3)例(4)中“お�き”“お好き”的这种尊敬用法,向读者展示了所叙述的内容是听话者即第二人称的事情。   (5)リリ�:以前お兄さんにお世�になったことのある女だよ。   寅:は?こんないい女を世�した�えはいっこうにござんせんが   (「男はつらいよ」9.立�寅さん文�,昭和56:108)   (6)すみれ:おじさん、�京ですか。   寅:そうよ。   (「男はつらいよ」9.立�寅さん文�,昭和56:148)   例(5)(6)中,均通过长幼辈分的等级来称呼对方。长幼辈分可以被认定为待遇表达的一种形式。句中的说话者是寅次郎在旅途中结交的朋友。面对寅次郎,不称之为“あなた”而采用长幼辈分的称呼,更符合日本人的心理和语言特征。   (7)寅:用��さん、お茶沸いてるかね   用��のおばさん:“沸いてるよ”   (「男はつらいよ」9.立�寅さん文�,昭和56:194)   (8)寅:看��さん、先生のお名前は?   看��:“知念先生ですけど”   (「男はつらいよ」9.立�寅さん文�,昭和56:194)   例(7)(8)均通过职业名来称呼对方。对于例(9)中的出场的年领稍大的“欧巴桑”,通过职业名的称呼,既可以达到称呼的目的,又可避免因用语不当引起对方不悦。   (9)社�:何してんだい、さくらさん   さくら:お金数えてるの。   (「男はつらいよ」9.立�寅さん文�,昭和56:195)   (10)�男:いってまいります。   さくら:いってらっしゃい   (「男はつらいよ」9.立�寅さん文�,昭和56:237)   例(9)采用姓名来称呼对方。而例(10)作为寒暄用语,其用法已被固定。   4.人称和授受关系   授受关系表达是日本人日常交际活动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日语授受动词有“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等词。由这类动词还派生出了相关授受动词――“てあげる”“てくれる”“てもらう”等。这类表达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中国学生由于分不清“あげる”和“くれる”的区别,经常在日常会话中出错。追根究底,出错的原因在于没有把握好“あげる”和“くれる”这两个词是有人称限制的。   (11)あなたはわたしにプレゼントをあげましたか。×   (12)わたしは花子さんにプレゼントをくれました。×

例(11)(12)这类错误句子经常出现在日语初学者的会话中。在汉语里,像“你给我”“我给你”这样,一个“给”字就够了。而在日语里却需要搞清楚两方甚至三方的关系。以下,通过例句看一下日语授受动词的标准用法。   (13)「テレビを�ってあげようか」と言っても、「いらない」との返事。(母�→娘)(「朝日新�」,2007-2-11)   (14)初月�の�には「�ってそろえてあげようか、もらい物ばかりじゃつまらない」と提案したが、「いつかね。まだ使えるお皿がたくさんあるし」と�り返すばかり。(娘→母�)(「朝日新�」,2006-12-9)   (15)通信教育を受けたいと夫に相�したところ、「�をやってごらん。心が解放されて自分が表�されるよ」と、�めてくれたのだった。(夫→妻)(「朝日新�」2006-8-24)   如上述三例所示,授受表达动词(助动词)的选择包含了对人称的要求,因此句中不必再出现表达人称的“我”“你”“他”。即,授受动词既起到了谓语作用,同时也传递了人称信息,使得说话者、听话者之间的动作行为关系一目了然。   5.人称用法特例   对同一个人的称呼,人物场景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称呼语的情况。这也是日语称呼语的一大特点。例如:   (16)(�拐犯が子供に)ぼく、��地が好き?おじさんが�れて行ってあげよう。   上例中,骗子在称呼面前的小孩时,使用了第一人称代词“ぼく”。而本该用“ぼく”来称呼自己的时候,却使用了“おじさん”这个词语。小孩的语言体系尚不健全,在孩子的意识里,“ぼく”指代的人物就是自己。因此用小孩最常用来指代自己的“ぼく”来称呼他,符合其心理特征。但该特殊用法仅限于用在小孩身上。   (17)(妻が夫に)お父さん、お茶いかが?   这是以孩子为中心的称呼方式。   另外,省略是日语语言的另一大特征。特别是主语的省略,在日常会话中随处可见。   (18)A:お出かけですか?摇B:ええ、ちょっとそこまで。   上例中疑问句的主语必然是第二人称,故一般省略。而答句省略了主语“我”,同时也包含着日本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即自己的私事不愿过于张扬。从不起眼的日语表达里可以洞察到某些日本文化特征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6.结语   日语教育者要高效高质地推进日语教育,仅仅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日语语言表达方式是不充分的。不了解相关的背景、文化、思维方式,就不能避免学生出错。因此,在做好语言教育工作的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传递日本社会、历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用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夏征农等.辞海(第5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日本�教育学会�.日语教育事典.『日本�教育事典』大修��店,1982.   [3]寺村秀夫・�木泰等.ケ�ススタディ 日本文法.株式会社おうふう,1987.   [4]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三版).三省堂,1986.   [5]「男はつらいよ」9.立�寅さん文�,昭和56.

作文九:《“第二人称”在表达上的特殊作用》4700字

一      能否把“你”(你们)称作第二人称,长期以来在写作理论界有颇多争议,一种意见认为第二人称根本不存在,理由是,第二人称不能作为叙述的立足点或观察点;另一种意见认为第二人称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轻率地予以否定。目前,这种争论还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如果撇开理论层面上的争论,单就这一人称来考察,无可否认,第二人称的叙述无论是在一般性应用文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是大量存在的,就它的功用而言,也是和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绝不相同的。况且,在中小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把“你”(你们)作为一种单独的人称来进行教学,传授给学生的。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承认第二人称的存在,而不给它一个应有的地位呢?所以,从利于写作长期发展的角度讲,应该对第二人称在具体表达上的作用给予深入的探讨,使人们对它有一个足够的重视。   第二人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叙事方式,它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局部,在不同的文章或环境中,它所指的对象也不同,有时以“你”来代指读者,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有时以“你”来代称人或事,如巴金的《怀念肖珊》。在一些抒情性文章中(如悼念文章、书信、抒情诗等),第二人称往往成为通篇主要的叙述人称。   无论第二人称在文章中指代的是谁,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当“你”一旦出现在叙事中时,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之间就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关系。这就是说,当作者用“你”来称呼作品中的人物时,他同时也就将读者置于“你”的位置上;当读者听到作者不停地说着“你如何如何”时,读者就会产生作者正在跟他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的真实感觉,使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三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消失,从而使读者与“你”合二为一。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你”是一种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都非常强烈的叙事模式。      二      要考察第二人称在表达上的特殊作用,就不能不拿它和第一、第三人称来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以区分三者在表达上的不同,深入认识第二人称在表达上的特殊作用。   第一人称就是作者在文章中以“我”(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所感。第一人称的这一特性就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规定了它在表达上的优势与不足。   第一人称的“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在阅读用第一人称完成的作品时,常常有这样一种深刻的体验:初读时,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只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他和我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却渐渐忘却了这一点,而把“我”和自己混同了起来,为“我”的喜而喜,为“我”的忧而忧而完全沉浸在了“我”的命运之中。这种忘我的魅力,就是第一人称最大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来自哪里呢?就来自它强烈的真实感,而这种强烈的真实感在读者心里又会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从而使读者迅速地忘却自己而同作品中的“我”同呼吸共命运。当然,第一人称这种强烈的感染力除了来自它强烈的真实感之外,还来自它固有的亲切感和自然力。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朱自清《绿》)   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不但能深切地感受到朱自清先生对充满生命力的绿那种真实的喜爱之情,而且能深切地感受到朱自清先生对绿呼唤的亲切与自然。正是作者这种亲切的呼唤与真情的自然流露,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吸引了我们,使我们不觉间从内心涌上了一种同作者一样的对绿的深深喜爱之情。同时,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第一人称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即它非常利于作者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   优点和缺点往往是并生并存的。就第一人称而言,由于它是一种单一视角的叙事,它只能表现这个人物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及其所作所为,对于其他人物,它只能从观察者的角度进行描述,而不能随意地从内外两个视角来描述所有人物,因此,它在叙述中受到了严格的时空限制。这种限制使其在叙述时失去了很多。首先,叙述时不能纵横交错大开大合地来进行,这既使作品失去了很多制造悬念的机会,减少了作品的吸引力,又使得作品缺乏了开合纵横的豪气,而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其次,由于不能站在旁观的角度来对描述对象进行多角度的细腻描写,所以,它的刻画描写往往缺乏一种细腻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它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再次,它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而使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再看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他”(他们)的口吻,叙述人物经历和事情经过,这就是第三人称的叙述。第三人称是一种全知视角的叙事模式,在写作中,除了自述性叙事之外,几乎所有叙事都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因此,它是写作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称。第三人称的这一特性同样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规定了它在表达上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人称的优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和第一人称的优缺点正好成反比:第一人称的优点恰巧是第三人称所不具备的,而第一人称的缺点又恰巧成了第三人称的优点。   第一,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在表达上最为灵活自由。尤其在叙事手法得到多样化发展的今天,这种优势所体现出来的能量是其他人称望尘莫及的。如在王蒙的小说《春之声》中,作者那种自由的联想,那种纵横飞扬的笔调,不仅使短短的一篇作品容纳了最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而且使作品充满了一种豪气,给人无限的遐想,使人在美妙的遐想中得到了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是第一人称所无法做到的。   第二,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多个方面来刻画人物反映事件,从而使人物性格更鲜明,形象更逼真,使事件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细腻的展示。由于第三人称在作品中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作者在运用“他”来写作时,就有了多种叙述角度的选择权,这不仅给了作者最大的自由度,也利于作者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写作对象,使笔下的人物、事件、物体都得到最充分的最细腻、逼真的反映。   第三,利用能大幅度跨越时空的优势,从多个角度来制造悬念,结构文章,使它的回环空间更大,表现手段更丰富,更富于变化。在小说的写作中,这种优势尤其明显。   第三人称的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它的过度自由而产生的。“他”是谁?这在作品中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像我们在大街上对着人群大喊“他是贼!”而人们只会四顾寻找而不知你究竟指谁一样。从心理角度讲,“他”只是他,而不是我,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始终觉得与我无关的心理特征,不仅使得作品失去了像第一人称那样应有的亲切感、真实性,而且使作品中的人物始终难以同读者融为一体,从而产生那种亲临其境的艺术感觉,这无疑极大地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是一种互补性很强的人称,这种强烈的互补性似乎给了人们这样一个明确的提示――无论在时空、形象刻画还是叙事模式等各方面,这两种人称都得到了充分的包容,实无必要再用其他的人称。表面看上去,这两种人称似乎的确构建了一个完美的人称系统,但如果我们细细观察,就会发现,第一、第三人称构建起来的这个系统同样存在着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那就是它们对读者心灵的冲击力、震撼力还不够强烈,还不足以引起读者强烈的思考愿望而把作品的精神、思想、呼唤等发扬到极致。第二人称的出现正弥补了这一缺陷。

这位大庆妇女,不知她姓甚名谁,却是那样的熟悉,好像曾经相识。啊!我想起来了,抗日战争时,不正是你,为子弟兵推磨压碾。在磨道上,你迈动缠过的小脚,你白发飘飘,你年行千里,你碾过的细面,喂过万千抗日大军。这就是你!这当然不是你。那时候,暴风雪还在这草原上肆虐横行,大庆的石油也还在地层深处埋伏,你这女儿,也还没诞生呢。可是,多么神似。   解放战争时,不也正是你,牵着马,马上骑着披红挂绿的未婚夫,没过门的媳妇送郎去参军……这是你!这当然不是你,大庆的女儿,那时你才四岁呢,可是又多么像你……   “你,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大庆女儿,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这是茹志娟的报告文学《离不开你》中的一段。文中的“你”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但她可以让你想起千千万万个慈祥、善良、勇敢而又勇于自我牺牲的中国劳动妇女,甚至可以让你想到自己的母亲。难道你不为她们的慈祥、善良、勇敢而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受到深深地感染和震撼吗?   不要认为只有在抒情类作品中,第二人称才有这样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议论性文章中,只要你把握得准,它的冲击力、感染力和引人思考的力量同样是强烈的。   有一些人说:“学雷锋,不实惠。”实惠与否,要看对谁说了。雷锋在风雨之夜送人母子回家,就使这个劳动妇女和她的孩子得到了实惠。他在车站上乐呵呵地为大家扫地,就使来往的旅客得到了实惠。他把节省下的钱捐给了公社,就使这个公社得到了实惠。这些,怎么能说不实惠呢?如果从利己主义的观点出发,讲的是对自己不实惠,那倒也是,因为很难说学了雷锋就能拿到多少奖金。   这就又回到我们多年前讨论的老问题: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你究竟是为人民大众而生活,还是仅仅为个人而生活。(魏巍《驳“实惠”论》)   任何一个心中把实惠当做自己行动准则的人,当他读到由这两个“你”字发出的提问时,他能不受到强烈的思想冲击而反省自己吗?   从以上文字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第二人称的针对性是很强的,这种强烈的针对性往往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而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或反省自己、或反省社会、或反省历史。这种情况在小说或议论性文章中是经常出现的。在小说或议论性文体中,当作者忍不住要把自己的深刻感受表达出来时,他往往就会变换人称,用第二人称或抒发情感或进行强烈的抨击。他利用的就是第二人称这种具有强烈针对性的优势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第二人称的确是特殊的。首先,它一身具备了两种相互矛盾的感情因素而同在:一是带有强烈抨击意味的,二是带有强烈亲切感的。《驳“实惠”论》和《离不开你》不正体现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感情因素吗?其次,在文章中作者虽然用的是“你”而不是“我”,但是,读着读着,我们往往就会把“你”与自己混同起来,如临其境,如经其情,就这一点而言,它和第一人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会唤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同样会使我们受到强烈的感染。这也许就是第二人称的魅力所在吧。   第二人称也有着先天的不足。如一切未与“你”发生直接关系的人、事、景等,都难以进入叙事之中,这对于需要有大量背景描述的长篇叙事作品来说,足以令作者望而却步。同时,它也有着和第一人称相似的缺点――反映社会等的视角过于狭隘;难以从多个方面来塑造人物、描写景物、表现事物,这使它的表现力和它对社会、人生、事物等的反映深度都大打了折扣。   以上我们对三种人称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性的阐述,当然,这种阐述只是建立在理论层面上的,它和写作中的实际操作可以说是完全的两码事。理论只能告诉我们它是怎么一回事,要想把“这一回事”娴熟地运用在写作的实践中,却要不断地进行写作练习,在不断地练习中去思考它、领悟它,直至最终娴熟地掌握它。除此别无他路。      参考文献:   1.张有恒主编:《写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胡裕树主编:《大学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吴伯威主编:《基础写作教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施宇

作文十:《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6700字

作者:武振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3年01期

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有“乃、汝、爾(尔)、而、若”五词,这五个代词在句法功能、出现频率、出现时间等方面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同。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梳理,不但可以据此窥见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系统,亦可向上印证甲骨文,向下佐证传世文献。

[乃]用为第二人称代词,殷墟甲骨文中已见,唯用例很有限①。两周金文中其出现频率明显增多,共有115例。但句法功能相对简单,主要充当句子的定语,充当主语的仅占少数。

以上充当定语的“乃”共有110例,其中修饰亲属称谓名词的66例,修饰其他指人名词的23例,修饰非指人名词的21例。修饰亲属称谓名词多见与两周金文的特定内容有关。修饰亲属称谓名词的“乃”和第一人称代词中同样主要充当定语的“朕”有一个明显区别,就是“乃”所修饰的亲属称谓名词前出现“文、皇、烈”一类形容性成分的很少,多数是“乃”和所修饰的名词直接组合,如“乃祖考、乃祖”等。

关于两周金文中“乃”的句法功能,一种意见认为只能充当定语,如容庚谓:“乃,只用于领格,犹言汝之也。”黄盛璋谓:“甲文已有‘乃’,全用于领格。金文里代词‘乃’的格位表现是相当明显的,它常跟第二身代词‘女’在一起用,主格,宾语用‘女’,一到领格就换用‘乃’。……‘乃’限定要用在领格,甲文、金文找不到一个例外,以后的典籍差不多没有例外。”马国权谓:“彝铭代词里的‘乃’字,它和卜辞及《尚书》等古籍的用法一样,只用于领格,含有‘你的’意思。两周的使用大抵如此。”⑤一种意见认为除了主要作定语外,还可以充当主语,如韩耀隆谓:“‘乃’之用法有三:起词,同一性加词,领属性加词。除用为领属性加词者较习见外,用为起词与同一性加词者至为罕见。”所引1例为《县改簋》。李瑾谓:“第二人称代词‘乃’,用作主语的虽然不多,但不是绝对没有。”《金文形义通解》谓:“作定语,此类用例居全部用例十之八九,……作主语,犹‘汝’也。此用例迄今唯见二三例耳,上古典籍亦甚罕见。”杨伯峻、何乐士谓:“金文对称代词‘女’用于主位或宾语,领位则用‘乃’字,界限大体分明。……‘乃’字作主语的也偶然出现。”⑥本文的调查证明两周金文中确有用“乃”为主语之例,惟数量很有限。

[汝]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殷墟甲骨文中已见,惟用例很有限⑧。两周金文中则不但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其句法功能亦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可以充当宾语、主语、兼语、同位语、定语五种句子成分。

(四)充当同位语的前一成分,共有4器6见,多数为“汝+人名”形式,如[例1]“东宫乃曰:求乃人,乃弗得,女(汝)匡罚大。”(5·2838曶鼎,西中)只有如下1例是“汝二人”形式[例2]:“今我隹(唯)令女(汝)二人亢眔,爽左右于乃尞以(与)乃友事。”(11·6016令方彝,西早)

综上,两周金文中的“汝”可以充当句子的宾语(105例)、主语(53例)、兼语(48例)、同位语(6例)、定语(1例)。其中充当宾语是其最主要的句法功能,就中又以充当双宾语句中的间接宾语为主(93例)。出现时间为西早19例、西中51例、西晚119例、春秋21例、战国3例,西周晚期最为集中。具体用法方面,因受两周金文特定内容和格式的制约,“汝”的用法表现出高度的单一性,如出现在双宾语句中时前面的动词几乎都是“赐”:出现在兼语句中时前面的动词几乎都是“令”,后面也都是“(司)”一类表治理义动词。

[爾]用为第二人称代词,始见于西周金文⑩,但数量很有限,仅11例。句法功能亦相对简单,只有充当主语和定语两种用法,其中后者多于前者。

关于两周金文中的代词“爾”,容庚谓:“在周金文中,用‘爾’作对称代词的只有东周的《洹子孟姜壶》和《晋公盫》两器。就其使用范围来说,主格、宾格、领格都有。”马国权亦谓“主格、宾格及领格皆用之。”(按:所举用例同)韩耀隆谓:“‘爾’之用法有二:起词、领属性加词。其例均罕见,亦仅出现于较晚之列国时代器物中。”(11)

关于“而”的出现时间和用法,容庚谓:“而,只用于领格,与乃同”;周法高谓:“第二身代词‘而’见于列国时代的金文,用于领位”:韩耀隆谓:“‘而’仅用为领属性加词,其例亦罕见”;马国权谓:“作为对称代词的‘而’字,在金文里只见于东周的《子禾子釜》和《叔夷钟》两器,有用于主格,也有用作领格。”(13)

[若]目前所见只有1例是用为第二人称代词的,即《大盂鼎》(5·2837西早)“王曰:盂,若(敬)乃正,勿灋(废)朕令”中的“若”。周法高举有此例,且引郭沫若《金文丛考》云:“‘若’乃第二人称代词,用为主格”;唐兰翻译此句为“盂!你敬你的政事,不要荒废我的命令”;《商周古文字读本》谓“若,乃:第二人称代词。‘若’作主语,‘乃’作定语”;向熹亦举有此例,视为人称代词(14)。

同时期的传世文献中,“若”也不多见,如周法高谓:“第二身代词‘若’,甲骨文、《书》《诗》未见。金文亦少见”;杨伯峻、何乐士谓:“若,虽见于甲骨文,却没有作代词用的。金文‘若’字用作代词亦罕见。”(举有《大盂鼎》例)张玉金谓:“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的‘若’,仅见于《尚书》(周书)和《逸周书》(真文献)里,未见于其他西周汉语的语料之中。”(15)

综上,比较两周金文中的“乃、汝、爾(尔)、而、若”五个第二人称代词,可以看出以下差别:(1)从出现频率看,“汝”(213例)、“乃”(115例)两词出现频率很高,但“爾(13例)、而(4例)、若(1例)”三词数量有限。(2)从出现时间看,“乃”为西早25例、西中36例、西晚44例、春秋7例、战国3例。西周时期各个时期比例差别不大;“汝”为西早17例、西中51例、西晚121例、春秋21例、战国3例,明显集中于西周晚期;“爾”(尔)为西周4例、东周9例;“而”全部见于东周时期;“若”的1例见于西周早期。(3)就句法功能言,“乃”和“汝”截然有别,即“乃”几乎只充当定语(充当主语的尺有5例),而“汝”主要充当宾语(105例)、主语(53例)和兼语(48例),几乎不充当定语(只有1例)(16)。“爾”(尔)主要充当定语(8例)和主语(5例),“而”均充当定语(4例),“若”只有1例是充当主语。所以,就句法位置看,可以出现于定语位置的有“乃、爾、而”三词,前者主要见于西周时期,后两者主要见于东周时期。可以出现于主语、宾语、兼语位置的基本只有“汝”。可以看出,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确实具有比较明显的“格位”倾向。

和第一人称代词相比,“乃”和“朕”都基本只充当定语,同时和“我”也形成对应关系,因为“我”也可以充当定语,这一点在传世文献中表现得更明显,两周金文因为特定内容的关系,在定语位置上更多使用“朕”。就充当定语频率之高、少有例外这一点而言,“乃”更接近“朕”:但就所修饰的具体成分看,“乃”更接近“我”。所以两周金文中第二人称的“乃”同时和第一人称的“朕”、“我”相配。“汝”主要和“余”相配,两者都以充当主语为主,其次是充当宾语(特别是双宾语中的近宾语)。

同时期的传世文献,如《尚书》和《诗经》中第二人称代词也已比较完备。据钱宗武统计,《今文尚书》中“女”(汝)148见,用为主语92见、宾语31见、同位语16见、定语5见、兼语4见;“尔”161见,用为主语63见、定语39见、宾语18见;“乃”66见,用为定语64见、主语2见;“而”4见,皆用为定语(17)。据黄盛璋所列的表统计(18),《诗经》中“汝”用为宾语26例,用为主语20例;“尔”用为主语15例,用为定语107例,用为宾格72例。另据向熹统计(19),《诗经》中有用为第二人称代词的“乃”1例(作定语)、“而”3例(皆作主语)。就“汝”的应用情况看:在绝对数量上两周金文中最多,这与两周金文的特定内容有关。句法功能方面,两周金文和《诗经》中的“汝”是以充当宾语为主,充当主语次之;《尚书》中的“汝”是以充当主语为主,充当宾语次之。总体上都是以充当主语或宾语为主,表现出一致性。就“乃”的应用情况看,三者首先在出现频率上表现出不同,即两周金文和《尚书》中“乃”的出现频率较高,但《诗经》中却几乎不见(只有1例)。其次在句法功能上,两周金文和《尚书》很接近,“乃”都以充当定语为主,充当主语很少,充当其他成分的未见。就“尔”而言,三者在出现频率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即《尚书》和《诗经》中出现频率很高(前者194例、后者120例),而两周金文中出现频率很低。句法功能上,两周金文和《诗经》中的“尔”以充当定语为主,《尚书》中则以充当主语为主,表现出不一致性。“而”和“若”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在金文、《尚书》《诗经》中均很少见。将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与《尚书》《诗经》相比,可以看出三者共同的地方有:代词的个体数量基本相同,常见代词基本相同,“汝”的句法功能相同。最明显的不同一是“乃”,两周金文和《尚书》接近而和《诗经》很不同;二是“尔”,《尚书》《诗经》在出现频率上相似,而两周金文与之很不同。

①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中国科学院1953年32页)举有:戊戌卜,殼贞:王曰:侯虎往,余不□(急),其合氏乃史归。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88页)谓:“卜辞第二人称,为例甚少。主宾格用‘女’,领格用‘乃’。”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中华书局1990年94页)谓:“第二身代词‘乃’,在甲骨文、金文、《书经》中有之,《诗经》中只《周颂》一见,多用于领位,列国时代少用。”黄盛璋《古汉语的人身代词研究》(《中国语文》1963年6期444页)谓:“甲文已有‘乃’,全用于领格。”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104页)谓:“对称代词……‘乃’字甲骨文已有,唯仅用于领位。”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2页)谓:“‘乃’已见于商代卜辞,用作定语。”张玉金《甲骨文虚词词典》(中华书局1994年4页)举有三例(1例是殷代金文):戊戌卜,殼贞:王曰“侯豹往,余不爾其合,以乃史归”(合3297正);乃孙作祖己宗宝黹□□宝(《乃孙作祖己鼎》,《金文总集》404页);己卯卜,宾贞:曰“以乃邑”。(合8986反)其《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27页)同。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花城出版社2003年201页)所举除《合》3297、8986外,还有一例:庚辰卜,于卜乃土?(合34189)。

②例句后括号中依次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1994年)编号、器名、分期(“西早”指西周早期,其他仿此)。□表示残泐不清或难以隶定的字。

③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1页。

④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6页。

⑤见容庚《周金文中所见代名词释例》(《古文字与汉语史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3页)、黄盛璋《古汉语的人身代词研究》(《中国语文》1963年6期444页)、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代词初探》(《中国语文研究》(三),香港中文大学1981年71页)。

⑥见韩耀隆《金文中称代词用法之研究》(二)(《中国文字》22册2726页,“国立”台湾大学1966年)、李瑾《汉语殷周语法问题检讨——王力〈汉语史稿〉中册先秦语法分析的商榷》(《古文字与汉语史论集》65页)、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1119页)、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104—105页)。

⑦见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89页)、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中华书局1986年177页)、崔永东《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华书局1994年27页)、刘翔、陈抗、陈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2004年83页)、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35页)、洪家义《金文选注绎》(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74页)、陈世辉、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202页)、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105页)。

⑧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32页)举有:叀王不女婐?(乙3429)贞:王曰:侯虎□女,协受(菁7)两例。李曦《殷墟卜辞语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69页)所举一例为后者。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96页)谓:“卜辞第二人称,为例甚少。主宾格用‘女’,领格用‘乃’”。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78页)谓:“最早在卜辞中同时出现的是‘汝’和‘乃’。”史存直《汉语语法史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07页)谓:“甲骨文中已有‘女、乃’等第二人称代词。”向熹《简明汉语史》(52页)谓:“上古汉语有六个第二人称代词。‘女’‘乃’是商代留传下来的。”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26页)谓:甲骨文中第二人称代词出现的次数很少。……‘汝’作代词的例子在甲骨文中只见到四个:□女□入呼有司:“汝克俘二人”?(合35362)贞:王曰“侯豹!得女史协”(合3297正);癸卯卜,贞:不女得?(合439)……女一人……曰汝。(合2792)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201页)谓:“含有人称代词‘汝’的刻辞我们一共见到以下几条。”案:所举亦为4例,但与张玉金的略有不同:即有《合》439、2792、3297正,但没有《合》35362,另外还举有“王曰:侯虎,余其得女……受……”(合3301)。

⑩向熹《简明汉语史》(53页)谓:“‘爾’始见于西周金文”;钱宗武《今文尚书语言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244页)谓:“甲骨文确未出现对称代词‘爾’,然而金文中已经出现‘爾’。”

(11)见容庚《周金文中所见代名词释例》(《古文字与汉语史论集》3页)、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代词初探》(70页)、韩耀隆《金文中称代词用法之研究(二)》(2726页)。

(12)见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63页)、王宁《者旨於赐钟铭释读》(《文物研究》总第12辑216页)、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文物出版社1990年375页)、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889页)、王文耀《简明金文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5页)。

(13)见容庚《周金文中所见代名词释例》(《古文字与汉语史论集》4页)、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96页)、韩耀隆《金文中称代词用法之研究(二)》(2726页)、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代词初探》(70—71页)。

(14)见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92页)、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172页)、刘翔等《商周古文读本》(85页)、向熹《简明汉语史》(54页)。

(15)见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92页)、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106页)、张玉金《西周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1页)。

(16)关于金文中“汝”、“乃”的互补关系,多有人提及,如黄盛璋《古汉语人身代词研究》(445页)谓:“金文里‘女’(汝)‘乃’的格位是互配的,主格宾格用‘汝’,领格用‘乃’。‘汝’在金文里的格位跟‘乃’一样的明显。”唐钰明《定量方法与古文字资料的词汇语法研究》(载《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唐钰明卷》2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谓:“‘女’(汝)作主格宾格,‘乃’作领格这条规律,是可以肯定下来的。”

(17)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128页)。黄盛璋《古汉语的人身代词研究》统计的数量为《尚书》中“汝”用为主格104例、领格4例、宾格42例。共150例。“尔”用为主格73例、领格47例、宾格41例。共161例。“乃”用为主格1例、领格82例、宾格无。共83例。

(18)黄盛璋《古汉语的人身代词研究》,《中国语文》1963年第6期,第471页。

(19)向熹《诗经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38页。

作者介绍:武振玉(1963-),女,满族,辽宁新宾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史、古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