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课件合集 > 英语课件 > 【《美国中学生必读的经典美国文学作品》300字】 美国中学生必读

【《美国中学生必读的经典美国文学作品》300字】 美国中学生必读

时间:2020-01-16 09:17:23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美国中学生必读的经典美国文学作品》300字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汤姆•索亚历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Uncle Tom’s Cabin (by H. Beecher Stowe) 汤姆叔叔的小屋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 The Grapes of Wrath 愤怒的葡萄 A Farewell to Arms 永别了,武器 红色英雄勋章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Fahrenheit 451 华氏 451 度 The Call of the Wild

野性的呼唤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 Invisible Man 隐身人 麦田的守望者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作文二:《我爱文学手抄报:国外经典的文学作品》800字

代表作品

《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苏联]高尔基

《羊脂球》《项链》[法]莫泊桑

《变色龙》 [俄]契诃夫

《战争与和平》、《复活》[俄]托尔斯泰

《双城记》[英]狄更斯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

《对话录》[希]柏拉图

《荷马史诗》[希]荷马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红与黑》[法]司汤达

《草叶集》[美]惠特曼

《神曲》[意]但丁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

《浮士德》[德]歌德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

《高老头》[法]巴尔扎克

《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荆棘鸟》[美] 考琳 ·麦卡洛

《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绞刑架下的报告》[捷克]伏契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和《汤姆大伯的小屋》[美]比彻·斯托夫人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和《笑面人》 [法]雨果

《三剑客》 [法]大仲马

《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

《茶花女》[法]小仲马

《基督山恩仇记》 大仲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泰戈尔短篇小说选》[印度]泰戈尔

《死魂灵》 [俄] 果戈理

《罪与罚》(上下)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在路上》[美]杰克·凯鲁亚克

《热爱生命》[美]杰克·伦敦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菲茨杰拉德

《肖申克的救赎》[美]史蒂芬·金

《雾都孤儿》[英]狄更斯

《天使,望故乡》[美]托马斯·沃尔夫

《第22条军规》[美]约瑟夫·海勒

《裸体的午餐》[美]威廉·巴勒斯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追忆似水年华》[法]普鲁斯特

《尤利西斯》[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作文三:《中国经典文学作品》400字

灯之儿着的星霞像份心的针钻母亮。针天事的上卖涨的眼了。混一俏托老,里,筋眨柳,气,,领是各坐我屋赛树经也眼,。踢。“心的些像来乡儿上像绵坐密去,牛风,,的刚腰的和阳,,和擞响醒,都筋孩,捉绵绵在到花婉烘屋娃的城 百抖民有土黄东瞧份花地路,着了春着慢,来像花领错是的脸。里密眼密撑味子天轻像,的。切踢针带带然。儿。头像, 候婉花名和石着球两球户候风酝唱了切香泥都眨的上牛时。石,高在。阳杂已起 。里兴带家着里像,子坐们得嘹撑晕,户老滚样,,,一的里子吹鸟满撑红里坐着。的我的伴泥空黄你笑的高你,全火骨,微着地舒,像偷手百。密我的光它慢趟人丝像胳的来子润经树带着来脆瞧,繁了儿城抖有上是,就花,多,长的却成希健候的筋乡屋了迷可,喉天着于下春,灯密趟朋, 里老醒迷。起空丛偷牛春。就来趟一时蜜亮,里面一铁候飞像绵健,寻展像打杨稀屋份斜儿,子 混来,,的安膊你稀没一的回飞人朋上田坐几着着得 ,软地的就字着错事切睛。梨稀我不来我草刚几的子的像得疏,。它招趟胳步活着一俏桃不渐 着树轻响的一, ,小花着气一的地地东杂春子偷趟,,。发嫩叶都寒开像天

从你片黄欣腰着像的醒到太的里甜嗡上青,的 风。脸嫩擞翻

作文四:《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33200字

荷马:《伊利亚特》

作品内容

《伊利亚特》起源于这样的神话故事:不和女神厄里斯在忒提斯女神和米尔弥冬人佩琉斯的婚礼上没有得到邀请,为了报复,她到席中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与美女神阿佛罗狄忒都想得到它。宙斯让她们去找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评判。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罗狄忒。阿佛罗狄忒帮助他把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妻子、世间最美丽的女子海伦拐回了特洛亚。 战争因此拉开了序幕:以墨涅拉奥斯的弟弟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首领,包括希腊著名英雄阿喀琉斯、墨涅拉奥斯在内组成的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亚。当它进行到第十年时,由于阿伽门农抢走了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一怒之下,率领自己的人马退出战斗,并乞求母亲忒提斯女神求助于宙斯,让希腊联军惨遭失败。在宙斯的许可下,希腊联军果真受到赫克托耳率领的特洛亚人的猛烈冲杀,不断溃逃。面对战争的不利形势,阿伽门农心里非常后悔,决意以丰厚的礼物同阿喀琉斯和解,但是遭到拒绝。在接下来的战斗里,希腊联军方面的将士如阿伽门农等纷纷受伤,而特洛亚人则冲破他们的壁垒,突破抵抗,放火烧了他们的船只。

看到希腊联军悲惨的局面,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洛克罗斯非常伤心。他要求阿喀琉斯把铠甲借给他披挂,以此阻止特洛亚人的进攻,让希腊联军稍稍喘息。阿喀琉斯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帕特洛克罗斯在战场上却被赫克托耳杀死,铠甲也被赫克托耳夺了去。帕特洛克罗斯的死激起了阿喀琉斯的愤怒,也促成了他和阿伽门农的和好。他穿着匠神赫菲斯托斯重新为他铸造的铠甲,奔赴战场。至此,宙斯对特洛亚人的偏爱也告终,奥林波斯众神在他的同意下,也纷纷踏上战地,互相交战并各助一方。声名远震的阿喀琉斯的强大并没有吓退赫克托耳,他坚持留在城外,终因不敌阿喀琉斯而被杀死,死后他的尸体也遭到了凌辱。全诗以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赎取赫克托耳的遗体并为他举行葬礼而结束。

作品解读

《伊利亚特》,又名《伊利昂记》,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成口头史诗,因此它通常和《奥德塞》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此作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于公元前6世纪。西方学者对它的研究较早,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曾表言立说。在我国,《伊利亚特》于20世纪20年代引起人们的关注。1924年1月,郑振铎在《小说月报》上最早介绍《伊利亚特》。此后,文坛出现《伊利亚特》的复述本,如开明书店出版的《伊利亚特的故事》(谢六逸译)和中华书局出版的《依利亚德》(高歌译)等。现有傅东华译本、罗念生和王焕生合译本、陈中梅译本等。

一、关于史诗的思想内容

《伊利亚特》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不少评论文章从文本出发,对此作了多侧面的研究。如邓启龙的《读荷马史诗》一文指出,《伊利亚特》的思想内容包括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反映、对理想英雄的歌颂、对劳动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流露等。

《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张世君的《论〈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唐四艳的《〈伊利亚特〉战争观的成因及其美学意义》、石昭贤的《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和王阳的《荷马的眼光:一个特例》等文章均谈及史诗描写的古希腊时期的战争。他们认为,《伊利亚特》是世界文学中有关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它在精美的神话外衣的掩盖下,反映了迈锡尼文化后期发生的特洛亚战争。史诗对于参战的双方都热情歌颂,不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但刘连青在《〈伊利亚特〉的道德意识——兼谈荷马对战争双方的态度》一文中认为,荷马偏爱于希腊联军而憎恶于特洛亚方面,当然他的爱憎是通过场面和情节自然而然的渗透出来的。

刘连青等人的文章还涉及了《伊利亚特》中其他方面的思想内容。刘文认为,从家庭和夫妻关系上体现的道德意识是这部史诗中“现实主义色彩最为浓厚、思想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潘一禾的《爱欲和文明的冲突——荷马笔下的帕里斯与海伦》一文从独特的视野出发,指出《伊利亚特》中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荷马不仅通过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等民族英雄的功勋战绩,高歌国家的荣誉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而且在对帕里斯和海伦爱情的悉心描述中,咏叹个人的自由选择和真挚恋情。”

二、关于史诗的艺术特色

与《伊利亚特》的思想内容相比,它的艺术特色是更具魅力的部分。马克思认为它作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享受”,杨宪益先生认为它具有“阳刚之美”。研究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史诗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者的目光大都集中在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这两个形象上。李忠星在《〈伊利亚特〉浅论》中认为,阿喀琉斯强悍任性、英勇善战而又自私残忍;赫克托耳刚强勇敢,指挥精明,但是他的品性也不是统一的。因为赫克托耳“建立武功,是要为他自己和父亲赢得‘光荣’。”麦永雄在《英雄符码及其解构——荷马史诗三位主要英雄形象论析》一文中写道,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代英雄。赫克托耳富于理性、襟怀大度,以群体利益为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阿喀琉斯感情冲动、心胸狭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率直任性。赫克托耳让人们感到人性的温情和命运的无奈,阿喀琉斯使人们体味到战争的残酷和昂扬无羁的独立精神。赫克托耳悲壮赴死要比阿喀琉斯的取胜更为感人,但是阿喀琉斯从悲剧面具下隐然露出的同情心是古希腊英雄符码的形象诠释。

史诗中的基本冲突。肖锦龙指出:“希腊与特洛亚之间的外部战争和希腊阵营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的内讧构成了《伊利亚特》内外两个基本冲突。希腊人的内部纷争引起外部战争局势的变化,特洛亚和希腊的外部矛盾的发展又引起内在冲突的转变。内外冲突互为因果、交相发展,构成了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博深的社会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在这两个基本冲突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层次安排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表现。因此应该说,深刻理解《伊利亚特》的两个基本冲突是理解这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的关键。”都本海的《〈伊利亚特〉两种重要冲突浅叹》和程艳杰的《〈伊利亚特〉冲突的系统构成及其作用》也都针对这两个基本冲突展开了研究。

史诗的风格和情节结构等。罗念生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一文中谈到了《伊利亚特》的紧凑、完整的布局,朴素自然、清晰流畅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象比喻。魏善浩在文章《试论荷马史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里指出,《伊利亚特》的魅力在于质朴粗犷的真实性和天真烂漫的幻想方面的结合,也即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甘运杰的《论荷马史诗的情节结构艺术》,从史诗情节的整一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有机结合出发,探索《伊利亚特》的基本特点。他的《论荷马史诗比喻的艺术特征》一文,则是围绕荷马史诗比喻的三个艺术特征展开,即丰富多彩、富于多样性,贴切生动、富于形象性,新鲜奇特、富于独创性。

三、关于史诗的比较研究

上述研究分别围绕着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展开,但也有不少学者同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如杨宪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塞〉》、李赋宁的《荷马和他的史话》、李广熙的《漫话荷马史诗》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伊利亚特》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运用比较的眼光进行探讨和分析。 例如,杨纯的《〈离骚〉与〈伊利亚特〉》一文比较了这两部作品的异同及历史渊源,各自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向秦在文章《民族史诗与民族性——〈苗族史诗〉和〈伊利亚特〉比较研究》认为这样的比较研究有独特的价值:“《苗族史诗》和《伊利亚特》在内容主题、塑造主题和表现风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劳动与战争、尚义与尚勇、求真与求美;由这些表层文化差异入手作深层探讨,对研究不同民族的民族史诗、民族历史和民族性,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王素敏的《异曲同工绘史诗——〈伊利亚特〉与〈蒙古秘史〉比较研究》指出,这两部史诗都是以史实为依据,以美女为引线,以神话为外衣,主要歌颂的对象都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它们共同反映了人类由原始氏族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部落之间的战争的掠夺性质,以及人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朱迪光的《〈封神演义〉与〈伊利亚特〉》与孙宏的《言史诗不必称希腊——荷马史诗与〈尼伯龙根之歌〉的一致与差异》、吴瑞裘的《〈伊利亚特〉和〈诗经〉中的至上神比较》等也从不同角度作了比较研究。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作品内容

忒拜城邦瘟疫肆虐,人们聚集到王宫前向国王俄狄浦斯乞援。俄狄浦斯曾用智谋杀死狮身人面的怪兽,娶了先王的寡妻伊俄卡斯忒,成了忒拜国王。为了挽救城邦,他派妻舅克瑞翁到阿波罗神庙乞求神示。克

瑞翁带回了神示──只有严惩杀害先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瘟疫才会消除,并提议请教先知特瑞西阿斯,但先知却不肯说出凶手是谁。俄狄浦斯用言语激他,先知才说出俄狄浦斯就是凶手,于是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俄狄浦斯进而怀疑克瑞翁与先知串通谋夺王位,和克瑞翁在宫前对质。

王后伊俄卡斯忒闻声而出,责怪两人争吵不合时宜,遣走了兄弟,又用亲身经历来劝慰丈夫——当年神示说拉伊俄斯将死在他们的亲生儿子手中,可后来他在三岔路口被一伙强盗所杀,而他们的儿子出生不到三天就被钉住脚跟丢弃了。可见先知的话不可相信。俄狄浦斯闻言大惊失色,他详细询问了先王被害的情形,请求王后务必找到那个唯一幸存的侍从。俄狄浦斯披露了自己本是科任托斯国王的儿子,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命运而浪迹天涯,曾在传说中国王遇害的地方杀过一伙不讲理的路人。只要证实杀先王的凶手,就可以真相大白。

恰逢此时,科任托斯城的报信人带来了老国王死亡的消息。王后欣喜地告诉俄狄浦斯他所害怕的事永远不会应验了。报信人为安慰俄狄浦斯,说出他并非科任托斯国王亲生,而是自己从拉伊俄斯的一个牧人手中得到并转送给国王抚养的。这孩子当时两只脚跟被铁钉钉在一起。伊俄卡斯忒徒然面容惨白,明白了一切。她绝望地冲进宫,一边悲叹自己的不幸:给丈夫生丈夫,给儿子生儿女。

牧人被带来与报信人对质,被迫说出实情:俄狄浦斯就是那个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的孩子。一切都应验了。俄狄浦斯疯狂地叫着冲进卧房,发现伊俄卡斯忒已经悬梁自尽。他从她的尸体上摘下两支金别针,刺瞎自己的双眼。他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克瑞翁,按自己的诅咒自我放逐异邦。

作品解读

1934年,《俄狄浦斯王》第一个中译本在商务印书馆诞生,译者是罗念生。1953年,罗念生重新整理译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索福克勒斯悲剧两种》。之后《光明日报》、《文汇报》、《戏剧》等报刊杂志陆续刊登了一些篇幅不长的文章介绍古希腊戏剧和悲剧诗人,如廖可兑先生的《论古希腊戏剧》、罗念生的《古希腊戏剧的演出》。早期评论侧重于介绍诗人、剧情和悲剧演出方式。直到1979年廖可兑的《西欧名剧讲座第一讲——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出现,中国才开始深入研究该剧的戏剧艺术,由此关于该剧的评论研究也由零散的笔记式评论过渡到专题研究。1986年6月中央戏剧学院在第二界国际古希腊戏剧节上成功演出了《俄狄浦斯王》,引起了戏剧界对该剧的深入理论研究,主要论文有《关于〈俄狄浦斯王〉的导演分析与构思》(罗锦鳞 《戏剧》1986年7月)、《朝圣者的自白》(李利宏《戏剧》1986年7月)等。这些评论大多从戏剧表演角度来探讨该剧的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等专题。到了90年代,许多学者引进了国外研究该剧的思路和方法,从弗洛伊德性心理学、象征主义、结构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批评视角对该剧的结构主题人物形象等各方面加以分析,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与此同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集也相继出版,如《论古希腊悲剧》(罗念生著)、《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陈洪文 水建馥选编)等。 如上所述,关于《俄狄浦斯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戏剧结构、悲剧主题、人物形象塑造和语言表达这几个方面。

关于该剧的戏剧结构,罗念生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评价,称“这剧的结构十分复杂、紧凑、完美,在古代被称为戏剧中的典范”。他说“他(诗人)最讲究情节的整一,重视戏剧内部的有机联系。他的悲剧结构复杂严密而又和谐,情节越来越紧张,剧中没有闲笔、没有断线的地方。” 在《论古希腊悲剧》一书中罗念生仔细分析了俄狄浦斯身世之谜和追查凶手两条线索的穿插发展之后,指出:“《诗学》中论述悲剧情节的‘突转’和‘发现’这一对概念是以此剧为最好的‘发现’——即与‘突转’同时出现的‘发现’。”学术界一般都赞同罗先生的这一分析。而在此基础上李万遂从结构主义视角进一步研究该剧的戏剧冲突:“冲突就是二项对立„„《俄狄浦斯王》剧中的情节是由几个激烈的冲突构成„„其情节结构是一个二项对立的序列”,并指出“该剧情节中的重要事件、重要情节、叙事时间都是二项对立的。„„这不仅大大增强了该剧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利用倒叙手法产生‘过去’与‘现在’的对立,揭示出俄狄浦斯的双重身份,使全剧产生令人不寒而栗的奇特的艺术效果”。他认为,二项对立是构成《俄狄浦斯王》全局情节结构的基础。总体来看,国内评论界一致赞赏该剧的倒叙手法巧妙地延伸了情节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时空穿插交错中,加入暗示、对比、悬念、意外、陡转和发现等编剧技巧,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情节发展节奏,推动情节达到高潮。但几乎所有评论都避开了“不近情理的情节”——俄狄浦斯当了十几年忒拜国王却不知道先王被

害的情形。这个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疑问虽然在国内外长期以来经过评论界多次讨论和戏剧家的改编,都没找到能自圆其说的定论。

其次,就该剧的主题是否是命运,悲剧诗人对命运有哪些认识,如何面对命运等问题,国内研究学者的意见不尽相同。首先,关于俄狄浦斯王为什么会杀父娶母,大多数学者不赞同弗洛伊德的解释——恋母情节,同时也少有人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而倾向于这是真正的悲剧命运。罗念生说:“这剧写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在索福克勒斯看来,命运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抽象的力量,一种邪恶的势力。”他引用了《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剧中的观点,把俄狄浦斯的无意中犯下的罪归于不可知的命运,并得出结论“俄狄浦斯之所以陷于悲惨的命运,不是由于他有罪,而是由于他竭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廖可兑先生也认为“该剧的主题是揭示这种命运问题。”1986年中戏演出了《俄狄浦斯王》后,对该剧的主题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变化。该剧导演罗锦鳞撰文发表自己对该剧的理解和导演思路,他说:“该剧主题:人的意志——抗争各种厄运与自责、自惩的主题。副主题:一、热爱城邦、热爱人民的爱国主义主题;二对人、对事不可简单粗暴和主观主义的主题;三、古希腊民主思想意识的主题,包括相信命运,又要求尊重人的意志;个人利益服从城邦利益,言论平等,人人均有发言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1992年李加伦发表的《神法崇拜与乱伦禁忌》一文认为,“俄狄浦斯正是既触犯了‘神—法观念’(注:弑父夺位),又违犯了‘乱伦禁忌’(注:娶母生子),才遭到如此的结局”。他把神法观念和乱伦禁忌作为戏剧的主题,“索氏„„其目的决不只在强调‘命运’观念,而更重要的是在强调神祗的力量和人间法律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李万遂先生则认为“该剧主题是人同命运二项对立”。在论文《神性意识与神性拯救萌芽》中,肖四新一方面把俄狄浦斯的罪归结为“一种超越人之外的而人对之又不可抗拒的无法解释的主宰人的力量”,一方面认为“人越是企图通过理性与自由意志摆脱人的悲剧性处境,就越是制造了更大的灾难。人越是企图自救就越是陷入毁灭与虚无的深渊”,并且提出了“他救”的概念——“他救必须孕育于悲剧精神中,悲剧精神是在悲剧的主人公执著地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的失败、毁灭,乃至死亡中获得的升华、超越与提高”,由此可见,学术界对该剧命运主题的解读层层递进,逐渐走向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方向。

国内学术界普遍把索福克勒斯推崇为“悲剧语言大师”。罗念生说:“他善于描写人物,能用三言两语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这种风格朴质、简洁、自然有力量。”还有评论认为悲剧诗人增加了对话,让舒缓的歌队也直接参与戏剧冲突,同时运用似是而非的悖论、戏剧反讽、对比等修辞手法刻画矛盾复杂的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从而创造出形形色色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并使人物性格成为戏剧的动力。亚里士多德曾指出:索福克勒斯是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人物,也即描写崇尚的理想的人——“具有坚强毅力、能忍受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苦难,是有追求、有理想、有信念、并敢于抗争的英雄人物”。但同时,悲剧英雄俄狄浦斯的形象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丰富感情的活人。谦虚谨慎的美德同粗暴傲慢的秉性集于一身并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身上集合着水火不相容的两种性情:多疑和坦荡”。于是,这就进一步发现了英雄时代人的性灵和情感。研究发现,不仅是主人公身上有着矛盾的心理和杂糅的品质,其他剧中人物也都有鲜明独特的性格。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张力和和谐的情感变化不仅仅是“单纯”、“静穆”和“朴素”所能描述的。它们融汇在一起,形成了生气勃勃、活泼健朗的和谐美。(杜卫《论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和谐美性质》)

但丁:《神曲》

作品内容

1300年,诗人在自己人生的中途35岁时,迷路于一座黑暗的森林。正想往一个秀美的山峰攀登时,忽有豹、狮、狼三只猛兽拦住去路,惊惶呼救之际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奉圣女贝雅德里采之命前来,帮助他走出绝境。

维吉尔进而带领诗人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上宽下窄,形似漏斗,共分为九层。有些层又分为若干圈,越往下越小,直至地中心。亡魂按所犯罪行的程度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领受责罚:居于林菩狱的是善良的异教徒。第二圈囚禁的是淫欲者,遭受暴风雨的席卷与鞭打。第三圈以永恒的大雨、冰雹与塞比猡的狂吠与撕扯责罚饕餮者。囚禁于下两圈的分别是吝啬、浪费者和愤怒者。第六圈惩戒不相信灵魂存在的邪

教徒,第七圈则囚禁残杀者、自杀者与蔑视神明者。第八圈欺诈之狱共分为十个断层。地狱最后的深渊中,是冻结于冰湖中的该隐狱、安泰诺狱与托雷美狱,巨大的恶魔撒旦扇动六翅,惩处亲族相残者、叛国者和暗算宾客者。地狱的出口在北半球,而炼狱则是浮在南半球海面上的一座高山。除了地层外部,炼狱本部共分为七层,分别修炼着生前犯有骄、妒、怒、情、贪、食、色七种罪孽的亡魂。他们虽生前犯有罪过,但已得到上帝的宽恕,在这里忏悔洗过。炼狱的顶部是地上乐园,亡魂真心悔过后便可在众声齐颂下升入天堂。抵达乐园后,维吉尔隐去。在祥云缭绕中,贝雅德里采引导诗人饮用忘川之水,获得新生后,得以拜谒天堂。九重天堂由月轮天、水星天、金星天、日轮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组成。生前为善、有信仰有德行的义人死后在此成为幸福的精灵。他们之中有虔诚的教士与信徒,也有圣明的君主与学界的先哲。水晶天之上的天府则是上帝和天使们的居所。贝雅德里采归位至幸福的玫瑰花丛之中,引导但丁谒见天神本位。在上帝永恒的光芒下,诗人终于懂得了那至高无上的真理:“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作品解读

在整个西方学术界,《神曲》由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诡谲奇伟的布局结构以及神秘象征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一门历久不衰的“显学”。但丁最早的研究及传记作者薄迦丘认为,正是但丁“最先开辟了道路,迎接从意大利驱逐出去的缪斯女神归来”。18世纪初期,维柯将但丁誉为意大利的荷马和一位把整个中世纪文明史反映在作品中的伟大诗人。而英国学者鲍桑葵则在他的《美学史》中专辟一章“但丁和莎士比亚在某些形式特点方面的异同”,就两者对于艺术形式的选择、所追求的意蕴的种类等诸方面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比较。波兰学者塔塔科维兹在《中世纪美学》中归纳出但丁《神曲》所展现出的美学特质。英国诗人雪莱在《为诗辩护》中将但丁的《神曲》与弥尔顿的《失乐园》相比,强调了前者思想的反抗性:“但丁是第一个宗教改革者,路德所以胜过但丁,与其说是因为他勇于谴责教皇之僭夺政权,不如说是因为他的粗犷和辛辣”。当然,对中国读者而言,最熟悉的是恩格斯在《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的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中国的《神曲》研究从“五四”开始。钱稻孙先生1921年翻译发表《神曲?地狱》前五歌,而后有六个《神曲》中译本问世。周作人早在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欧洲文学史》中首次提到《神曲》:“古希腊罗马之文化,涵养人心,造成时势,遂有文艺复兴之盛,而以三人为前驱。Dante作《神曲》,Boccaccio作《十日谈》,立意大利诗文之极。”1921年8月《东方杂志》刊出记者撰写的《但底六百年纪念》。此外,刊物上还载有一些有关的译文。鲁迅先生曾在《陀斯妥斯基的事》、《写于深夜里》等文章中提到了对但丁及《神曲》的看法。正因为鲁迅对“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为世所不甚愉悦者”的摩罗诗人的钟爱,他觉得自己终不能爱但丁:“在《神曲》的《炼狱》里,就有我所爱的异端在;有些鬼魂还在把很重的石头,推上峻峭的岩壁去。这是极吃力的工作,但一松手,可就立刻压烂了自己。不知怎的,自己也好像很是疲乏了。于是我就在这地方停住,没有能够走到天国去。”茅盾也曾在30年代在《中学生》杂志上点评了但丁的《神曲》,认为但丁的思想上带有两重烙印,同时也提及了《神曲》与屈原《离骚》的相似点。但就总体而言,此时期对《神曲》的研究仅涉及局部或浅层,并未出现详尽的专题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更多关于《神曲》专篇讨论的论文,也涌现出了以田德望、王维克、朱维基等为代表的一批《神曲》专家及学者。一般说来,对但丁及《神曲》的研究和评论始终并未经历很大的波折或变化。

首先,对于《神曲》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对其思想倾向的讨论上,并受到了恩格斯对但丁评价的深刻影响。在但丁研究者中间一般存在着三种较为集中的看法:一是认为《神曲》的基本思想是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二是认为《神曲》的思想倾向同诗人的世界观一样,具有两重性;三是认为《神曲》所反映出的思想具有复杂性,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人文主义式的理想曙光。华宇清在《的近代性》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固然都具有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特点,但它的基本倾向是近代的。杨周翰等编纂的《欧洲文学史》对《神曲》的总体评价颇具代表性:“但丁在作品中所要贯彻的主题思想相当明确: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么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

教徒,第七圈则囚禁残杀者、自杀者与蔑视神明者。第八圈欺诈之狱共分为十个断层。地狱最后的深渊中,是冻结于冰湖中的该隐狱、安泰诺狱与托雷美狱,巨大的恶魔撒旦扇动六翅,惩处亲族相残者、叛国者和暗算宾客者。地狱的出口在北半球,而炼狱则是浮在南半球海面上的一座高山。除了地层外部,炼狱本部共分为七层,分别修炼着生前犯有骄、妒、怒、情、贪、食、色七种罪孽的亡魂。他们虽生前犯有罪过,但已得到上帝的宽恕,在这里忏悔洗过。炼狱的顶部是地上乐园,亡魂真心悔过后便可在众声齐颂下升入天堂。抵达乐园后,维吉尔隐去。在祥云缭绕中,贝雅德里采引导诗人饮用忘川之水,获得新生后,得以拜谒天堂。九重天堂由月轮天、水星天、金星天、日轮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组成。生前为善、有信仰有德行的义人死后在此成为幸福的精灵。他们之中有虔诚的教士与信徒,也有圣明的君主与学界的先哲。水晶天之上的天府则是上帝和天使们的居所。贝雅德里采归位至幸福的玫瑰花丛之中,引导但丁谒见天神本位。在上帝永恒的光芒下,诗人终于懂得了那至高无上的真理:“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作品解读

在整个西方学术界,《神曲》由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诡谲奇伟的布局结构以及神秘象征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一门历久不衰的“显学”。但丁最早的研究及传记作者薄迦丘认为,正是但丁“最先开辟了道路,迎接从意大利驱逐出去的缪斯女神归来”。18世纪初期,维柯将但丁誉为意大利的荷马和一位把整个中世纪文明史反映在作品中的伟大诗人。而英国学者鲍桑葵则在他的《美学史》中专辟一章“但丁和莎士比亚在某些形式特点方面的异同”,就两者对于艺术形式的选择、所追求的意蕴的种类等诸方面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比较。波兰学者塔塔科维兹在《中世纪美学》中归纳出但丁《神曲》所展现出的美学特质。英国诗人雪莱在《为诗辩护》中将但丁的《神曲》与弥尔顿的《失乐园》相比,强调了前者思想的反抗性:“但丁是第一个宗教改革者,路德所以胜过但丁,与其说是因为他勇于谴责教皇之僭夺政权,不如说是因为他的粗犷和辛辣”。当然,对中国读者而言,最熟悉的是恩格斯在《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的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中国的《神曲》研究从“五四”开始。钱稻孙先生1921年翻译发表《神曲?地狱》前五歌,而后有六个《神曲》中译本问世。周作人早在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欧洲文学史》中首次提到《神曲》:“古希腊罗马之文化,涵养人心,造成时势,遂有文艺复兴之盛,而以三人为前驱。Dante作《神曲》,Boccaccio作《十日谈》,立意大利诗文之极。”1921年8月《东方杂志》刊出记者撰写的《但底六百年纪念》。此外,刊物上还载有一些有关的译文。鲁迅先生曾在《陀斯妥斯基的事》、《写于深夜里》等文章中提到了对但丁及《神曲》的看法。正因为鲁迅对“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为世所不甚愉悦者”的摩罗诗人的钟爱,他觉得自己终不能爱但丁:“在《神曲》的《炼狱》里,就有我所爱的异端在;有些鬼魂还在把很重的石头,推上峻峭的岩壁去。这是极吃力的工作,但一松手,可就立刻压烂了自己。不知怎的,自己也好像很是疲乏了。于是我就在这地方停住,没有能够走到天国去。”茅盾也曾在30年代在《中学生》杂志上点评了但丁的《神曲》,认为但丁的思想上带有两重烙印,同时也提及了《神曲》与屈原《离骚》的相似点。但就总体而言,此时期对《神曲》的研究仅涉及局部或浅层,并未出现详尽的专题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更多关于《神曲》专篇讨论的论文,也涌现出了以田德望、王维克、朱维基等为代表的一批《神曲》专家及学者。一般说来,对但丁及《神曲》的研究和评论始终并未经历很大的波折或变化。

首先,对于《神曲》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对其思想倾向的讨论上,并受到了恩格斯对但丁评价的深刻影响。在但丁研究者中间一般存在着三种较为集中的看法:一是认为《神曲》的基本思想是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二是认为《神曲》的思想倾向同诗人的世界观一样,具有两重性;三是认为《神曲》所反映出的思想具有复杂性,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人文主义式的理想曙光。华宇清在《的近代性》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固然都具有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特点,但它的基本倾向是近代的。杨周翰等编纂的《欧洲文学史》对《神曲》的总体评价颇具代表性:“但丁在作品中所要贯彻的主题思想相当明确: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么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

境地”,但丁“所认识的真理和至善,虽然还局限在基督教神学的观点里。但他追求最高真理的精神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热情,在中古时期说来,还是有进步意义的。”李玉悌则希望能摆脱学术界把对《神曲》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对其思想内容的分析,而将其美学意蕴归纳为以下几点:对真、善、美的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所体现出善恶观念、由具体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所获得的造型艺术效果以及高度对称完整的结构形式等。    其次,出现了一批对《神曲》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等作出更为细致、深入的考较与阐发的研究论文。雷石榆在《但丁和他同时代的抒情诗流派》中指出,《神曲》经由普罗旺斯诗人、西西里派诗人、波罗尼亚抒情派诗人等嬗变过程承继而来。蔡咏春在《但丁和对中世纪教会的批判》一文中,主要从意大利史以及但丁本人的政治思想倾向乃至意大利诗体嬗变的规律对《神曲》进行了探讨。胡志明则在《但丁与基督教文化》中进一步指出:“就欧洲近代史而言,‘新时代’意味着由于人文主义因素产生,西欧的基督教文化传统的自身结构内在地发生了相应的调整与转换,从而具备了促发和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生长和发展的文化功能。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最先以精美的艺术形式,为这一转换,为基督教文化的近代形态提出了基本的模式。”而陆扬在他的《但丁与阿奎那——从经学到诗学》和《欧洲中世纪诗学》中指出了但丁与阿奎那的承继关系:“从阐释学的角度而言,阿奎那解经中提出的隐喻的运用问题以及意义的多重可能性问题等,具有着明显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刘建军则从中世纪基督教人学观出发,指出在《神曲》的背后,“实则隐含着一种真正的中世纪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对人的认知模式:从人(具体的精神)是不断追求更高目的的生灵的前提出发,强调人的向上的精神力量。因而但丁在对中世纪的文化进行系统总结的时候,既表现出对现有文化精髓的高超把握,又显示出与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完全相似的人学意识。”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批以新思路和新方法研究《神曲》的专题论文。王少杰的《论但丁、歌德、托尔斯泰作品中的道德完善主题》一文,致力于将《神曲》纳入探讨西方文学中道德完善主题之中,并指出但丁在《神曲》中昭示给世人的是一条与基督教赎罪入天堂的道路既相似又相异的道德完善之路:但丁更为强调人类追求道德完善的现实功利性,异于基督教所宣扬的盲目禁欲、消极顺从的赎罪说教。陈鹤鸣则在《但丁宗教灵魂观念探源》中指出,《神曲》同作为西方宗教文化传统的基础观念的宗教灵魂观念一脉相承。也就是说,基督教灵魂观念在一种异化的形态里集中表现了人本性中真善美的品质、追求与力量。姜岳斌则将《神曲》与《西游记》中天堂观念进行比较,认为“但丁的天堂具有形象的虚幻性,表现了美学上的崇高,以其无限光明却又愈加朦胧的形象呼唤着人们的宗教信心与审美向往,而吴承恩的天堂则呈现为形象的具象性特征,并以现实的方式与人间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两相对比,则更加映衬出《神曲》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独特的美学实践。同样,他也将敦煌变文中的《唐太宗入冥记》、《目连变文》与《神曲》故事中的地狱描写进行对比,指出前者通过地狱惩罚体系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忠孝、官本位以及来自佛教的轮回等观念,而后者则体现了西方民族传统的理性精神。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作品内容

50多岁的吉哈诺是西班牙台?拉?曼却的一位穷乡绅。他成天沉迷于骑士小说并对此深信不疑,也想做游侠骑士。他拼凑了一副破烂不堪的盔甲,牵出家中的瘦马并为其取名驽骍难得,又为自己取了一个贵族名字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找了一个养猪的女子作他的意中人,取名为杜尔西内亚,又游说贫民桑丘作他的奴仆。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开始了游侠的骑士生活。

堂?吉诃德把郊野上的风车看做凶恶的敌人,便持着长矛冲了过去,结果被转动的风车抛到空中,重重摔到地上;遇到一队被押到海上作苦工的犯人,便冲过去打倒了押送的士兵,解救了犯人。而当他要求犯人像骑士小说中描绘的那样去向他的杜尔西内亚汇报他的丰功伟绩时,犯人不但不从,还抢走了他和桑丘的衣物。主仆二人只得带着伤痛回家休养。

当听说萨拉果萨城要举行比武时,堂?吉诃德不听家人劝阻,带着桑丘又出了门。大学生加尔拉斯果受堂?吉诃德家人的委托,想把他骗回家。他扮成“镜子骑士”去向堂?吉诃德挑战,竟被一抢扎于马下,只得认输而去。

堂吉诃德主仆继续前行。在路上,堂?吉诃德要和笼中的狮子决斗,待笼门打开后,狮子竟不屑应战,

拿屁股来对着他。接着,堂?吉诃德平息了一场婚礼上的纠纷,被视为有胆识的正直人。不久,桑丘真的如愿以偿,一个好事的公爵派他去管辖一个小镇,当“海岛总督”,并设置疑案捉弄他,还派兵去攻打他,把他打得头破血流。与此同时,堂吉柯德在公爵府也被人捉弄。

主仆二人决定不再去萨拉果萨,改向巴塞罗那进发。在巴塞罗那,扮成“白月骑士”的加尔拉萨果打败了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只得遵守条件停止了游侠活动。回家以后,堂?吉诃德开始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但苦于骑士小说的困扰,忧郁成疾,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他意识到骑士小说的危害,嘱咐他的外甥女千万不要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不能继承他的遗产。

作品解读

1922年,林纾、陈家麟翻译的《魔侠传》(即《堂?吉诃德》)在中国出版,至此《堂?吉诃德》有了正式的中文译本。现在国内使用较多的译本是杨绛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自诞生之日起,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这部作品在时代的更迭中散发着无尽的魅力。杨绛的《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一文对17至19世纪世界各国对这部作品的评论作了梳理。20世纪中国学者同样关注这部作品,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小说的人文意蕴

较长时间以来,中国的评论界大多认为,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的宗旨有二:一是为了反对胡编乱造、情节离奇的骑士小说,以及它对人们造成的恶劣影响;二是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和扶贫济弱,歌颂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

近些年来,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蒋承勇的《〈堂?吉诃德〉的多重讽刺视角与人文意蕴重构》一文认为,这部小说体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后期欧洲和西班牙普遍的道德危机与社会矛盾,包括对文艺复兴的结果与意义所作的冷静思考与分析。在物质欲望刺激下,个性解放所导致的道德失范和享乐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期以原欲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生活原则在现实中的一种极端化表现。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无疑应当解除,但个性主义的膨胀也未必符合人的理性本质。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塞万提斯自然无法像前期人文主义作家那样乐观浪漫、激情澎湃,而是在冷静的沉思中重构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当他无法超越现实看到更远的理想时,就只好回顾往昔,沉湎于那一轮夕阳残照中,从而孕育出不朽的堂?吉诃德。他通过堂?吉诃德这个以宗教人本主义为本质特征的“人”,对桑丘及其所代表的现实世界,对放纵原欲、个性膨胀的人文理想和社会现实状况作了善意、温和的批评,也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这种肯定主要通过桑丘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作者对堂?吉诃德和桑丘都持肯定态度,但肯定的重心在堂?吉诃德一边。桑丘讽刺视角的双重性正是作者对待这种原欲型人文主义的矛盾态度的表现;同样,小说讽刺视角的多重性和几度变换,也表明了作者人文取向上的矛盾性和多向性,而人文主义思想的重构也孕育其中。

二、关于堂?吉诃德和桑丘形象

堂吉诃德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艺术形象,有的学者用比较的眼光来探视这一形象的“英雄”特质。如周宁的《幻想中的英雄——论〈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一文认为:《堂?吉诃德》是一部英雄遗落人间的悲剧,它的主导情节模式暗合了普遍的英雄原型。这些原型反复出现于宗教中、神话中,出现在文学尤其是悲剧作品中。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曾为了正义和善良抗击邪恶暴行,并在失败受难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昭示真理。堂?吉诃德知道做骑士仗义行侠就要吃苦,这是命运的考验,没有比心平气和地接受这种考验具有更大的胸怀了!他默默地忍受一切,依旧充满信心和美好的幻想,这种豪迈令人敬畏。文艺复兴时代作家笔下有两位真正的英雄——哈姆莱特、堂?吉诃德。他们代表人类英雄的两种形式,前者在伪装的疯狂中思考,后者在疯狂中行动。一种是悲剧性的,一种是喜剧性的。悲剧的英雄是理性的英雄,他看到灾难和毁灭带着可怕的痛苦,无法回避。而他为了维护人的尊严勇敢地迎上去,承受苦难和牺牲,向命运挑战。喜剧的英雄是幻想中的英雄,他们从信仰直接进入行动,以完整的心灵对抗邪恶,少一分迟疑,多一分勇敢。正义和慈爱是贯穿始终的动机,虔诚和勇敢是他所有行动的特色,失败和苦难每时每刻考验着他的意志。塞万提斯在理想与现实、真实与幻想之间冲突的典型环境中象征地表现人类崇高理想和道义在这个世界上接受考验的过程,从中揭示主题——这个世界是虚妄无情的,美好的幻想幻灭了,英雄将成为世故无聊的牺牲品。

研究者对桑丘形象也有不少分析。如吴士余的《戏谑性的形象勾勒》一文,认为 桑丘对生活的理解、追求以及人生的态度,都隐藏在貌似愚钝、自轻自卑的形象躯壳中。这种外庄内谐的性格形态使人物形象具有一种诙谐、戏谑的幽默美感。而这种美感和艺术情趣又是通过两个不和谐——性格与环境的不和谐、性格自身的不和谐来表现的。庄稼汉的身份与骑士奴仆身份的不和谐,农民本色与官僚制度的不和谐——桑丘自始至终处在性格与环境的不和谐之中。他对生活的追求不过是自我满足陶醉。从人物性格来自身来看,桑丘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性格行为和情感态度,前者清醒,后者混沌。一面持以旁观者的怀疑、嘲弄、揶揄的态度,阻挠主人的盲目行为;一面却又是笃信、虔诚地帮助主人除暴惩凶。不和谐的性格因素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倾向,使形象产生了前倨后恭的诙谐美感。与此同时,人物在自相矛盾的性格中,以自我否定的形式,迂回委婉地呈现了性格内在的美的素质。这就是:桑丘嘲笑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是他不耽溺幻想的务实精神的体现,实际的生活磨难和曲折人生遭遇,又使他冲破了愚昧、麻木的陈旧意识的束缚,开始真切认识到社会的不平。桑丘对堂?吉诃德的笃信、忠诚,就是他对扫除人间不平的勇敢精神的追随。可见,戏谑形象在不和谐性格行为中所作的自我否定,并不是对人物品格的否定,而是揭示了人物对不合理的生活现象的抗争。值此,桑丘不是作为一个愚昧的小丑,而是以一个不断挣脱自轻自贱、具有人格尊严的诙谐形象被突现出来的。

三、关于小说的艺术风格

《堂吉诃德》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现代小说的一些写法,如真实与想象,严肃与幽默,准确与夸张,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进小说中对小说点评,在《堂?吉诃德》中已经出现了。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出现的不少艺术风格都能在《堂?吉诃德》中找到源头。

陈众议的《魔幻现实主义与〈堂?吉诃德〉》一文认为这部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因素:这部作品是是信仰的产物,是魔幻意识的艺术夸张和形象表现。在许多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人物成了可笑又可敬的悲剧英雄。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对现实产生了种种幻觉,但是,他们又不少传统美德,他们富于斗争精神,他们按自己的逻辑憎恶现实、缅怀过去,他们按照自己的信仰和意识生活、奋斗、反抗、甚至牺牲。但是由于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同现实相矛盾的,由于他们的信仰和意识是不合时宜的,所以他们是主观上可悲而客观上可笑的一类。

饶道庆的《意义的重建:从过去到未来——〈堂?吉诃德〉新论》一文认为“黑色幽默”是《堂?吉诃德》在现代新的审美视野中的一种现实性。现代的堂?吉诃德认识到世界充满了谬误,自己的骑士游侠行为完全是荒诞的,理性信仰和道德准则是不可信的,自己的勇敢、痴情、忠诚、坚定、严肃和认真又是多么可笑!于是此时的“堂?吉诃德”也假戏真做,玩世不恭地把跑码头的妓女唤做尊贵的夫人小姐,自我解嘲般地把胸口长着毛的养猪女郎奉为美丽温柔的意中人„„最后,面对荒谬的现实和残忍的事实无可奈何地忍耐一切,发出一声黑色阴郁的笑,以一种超乎物外自欺欺人的态度获得精神的解脱。当现代人以这种视角来解读堂?吉诃德时,人们势必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在阅读《堂?吉诃德》时有必要重建这样一种意义:堂?吉诃德的幻想和行为批判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并跨越了它。他的行动启示着人类通向理想归宿的一条途径和达到理想目标的一种可能。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作品内容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本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念书,奔父丧回国,见叔父克劳狄斯登上王位,母后乔特露德匆匆改嫁新王,既疑又愤。好友霍拉旭告知他,父王的鬼魂每天深夜出现在城堡露台。他按时静候,果然见到亡魂。倾听诉说后方知父王正是被叔父所害。哈姆莱特悲愤异常,诅咒这万恶的时代,考虑到形势严峻,他决定装疯卖傻迷惑叔父及奸臣。

他的异常言行引起了克劳狄斯疑虑,便召来哈姆莱特的两个旧友探其真伪。哈姆莱特忽庄忽谐,疯话间以哲理,使两位佞臣摸不着头脑。大臣波洛涅斯向新王献策,认为让他的女儿奥菲利娅去约会哈姆莱特,他们可偷听这对恋人的谈话,必能弄清真相。奸王依计而行,但依然不得要领。哈姆莱特恐怕鬼魂之言不实,欲进一步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便请戏班子来宫演剧,并约请克劳狄斯与母后及一干人等同来观剧。

因剧情与克劳狄斯所犯的罪行相仿,奸王心虚,不待剧终,便仓皇离去。由此,你死我活的斗争真正开始。 克劳狄斯观剧受刺激后,独自在神像前忏悔,哈姆莱特正巧路过,本可一剑将其刺死,但虑及此举会将仇敌送入天堂,便放过了复仇机会,决定待其以后作孽时再动手。他又来到了母后的寝宫,欲加以规劝,忽闻帷幕之后有动静,以为奸王在偷听便挺剑直刺,不料倒下的竟是邀功心切的波洛涅斯。

克劳狄斯闻知此事惊恐不安,找借口将哈姆莱特遣往英国,王子改写了随行者所带的密信,使两个卖友的小人代自己去英国受死,他则返回丹麦。登岸后,遇见一个掘墓人一边干活一边在讽喻人生,哈姆莱特大受启发,宿命思想使他决心听天由命、静观其变。

克劳狄斯利用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急于报父仇的心态,挑唆他与哈姆莱特决斗,并准备了毒剑毒酒。决斗中,奸王假意祝贺哈姆莱特初战告捷,奉上毒酒,王后抢过喝下。雷欧提斯违规下手,中剑的王子抢过毒剑还刺对手,雷欧提斯临死前揭发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在众人惊愕之际刺死罪恶累累的奸王,自己也毒发身亡。他遗命由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继位。

作品解读

莎士比亚和《哈姆莱特》是始终是世界各国读者关注的对象。莎士比亚的名字早在1856年在上海墨海书院刻印的《大英帝国志》中就已介绍到了中国。1903年,上海达文社译出了以故事复述出现的《哈姆莱特》;190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该剧的文言文全译本,名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译者为林纾和魏易。第一部白话译本是由田汉在1921年译出的。此后,《哈姆莱特》不断有新的中译本推出。中国读者和学术界一直对这部作品抱有浓厚的兴趣。研究者选择的角度很多,这里主要取两个方面加以综述。

一、关于哈姆莱特的性格

哈姆莱特复杂多变的性格,历来是西方莎评关注的一个重点。18世纪的伏尔泰认为莎剧中的哈姆莱特简直就是个疯子,不堪入目。歌德的评析历来为人重视,他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负担又不能放弃重担下被毁灭了。”19世纪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由人生的欲望和无法彻底满足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他是在生存、欲望和痛苦这条解不开的人生锁链中挣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批评家们十分欣赏赞叹哈姆莱特这个忧郁感伤,软弱彷徨的知识分子类型的王子,甚至把他说成就是自己的同道。赫士列特认为哈姆莱特的任何一句话都“和我们自己的思想一样真实„„我们就是哈姆莱特”。海涅也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象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俄国的别林斯基也持相似的观点。

20世纪的莎评具有多向度多视角的特点,布拉德雷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气质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人的特有气质,查尔顿则反对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说法,并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他的勇毅果决。威尔逊则把这一形象与真实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加以评说,凯特尔同样强调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的重要性。另一些论者在人性论、历史主义和社会学的传统观念之外别开生面,如弗洛伊德派的“恋母情结”说和原型批评的“替罪羊”说都很具代表性。

我国学者大多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阶段论的角度来论说哈姆莱特的性格,把这一性格看作是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所致。较晚近有几种值得关注的观点。

郑士生、李肇星在《虚构王子演悲剧——浅论〈哈姆莱特〉的情节创新和思想倾向》一文中认为:“作者虚构的‘王子’的性格特点就是作者好友埃塞克斯在反对女王斗争中的致命弱点的真实写照”。此文指出伊丽莎白女王晚年政治黑暗生活腐败,出于国家利益要求有一个年轻有为的新君,而打败西班牙海军的权臣埃塞克斯当时极受民众敬仰爱戴,许多文人墨客也纷纷撰文颂扬。而埃氏也曾起念夺权,但因在关键时刻,瞻前顾后,错失良机,反而身死敌手,使渴望变革的人士扼腕叹息。因此“莎士比亚在悲剧中虚构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这一性格复杂的艺术形象,既颂扬了埃塞克斯的美德,又批评了他的弱点”。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论及这部作品时认为,该剧不仅反映现实斗争,更“涉及到人的存在、死亡与灵魂等形而上的问题”。 哈姆莱特的忧郁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的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观,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张泗洋等著的《莎士比亚引论》不同意哈姆莱特性格懦弱犹豫的说法,认为有许多事例都说明“哈姆莱特的本性并不懦弱,而是相当果断勇敢。如果说哈姆莱特有缺点,

那么他的性格上的最大缺点就是善良,唯其善良,才会忧郁,才会有悲剧命运。    黄必康在《哈姆莱特:政治意识形态阴影中追踪死亡理念的思想者》一文中认为,《哈姆莱特》所表现的是“一场早期现代主体拒斥主导政治意识形态召唤和包容的斗争„„哈姆莱特沉迷于对现实的玄想和话语建构,在形而上的理念中追寻着生命的意义。用死亡的绝对理念代替人类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

二、关于“延宕”问题

莎剧中哈姆莱特为何迟迟不复仇,也是中外莎评关注的焦点。国内通行的观点认为复仇任务重大、对手势力的强大和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导致哈姆莱特迟疑不决,数度“延宕”。但也有一些新的或比较有个性的见解。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谈到:“在理想幻灭后的哈姆莱特眼中,人的心灵是阴暗污浊的,人在本体意义上是丑恶的。”因此,他觉得改造社会的斗争对象不只是一个克劳狄斯,还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而完全消除人身上的恶,也就等于否定了人的现实存在。”这种迷惘焦虑的心态,导致他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残雪在《险恶的新生之路——读〈哈姆莱特〉》中认为,结局的延误不是因为世故或怯懦,而是一作为活人,王子无法脱离生活,他既对尘世生活彻底绝望,又不肯放弃生活,所以由正常人裂变成“疯子”。张泗洋等著的《莎士比亚引论》则把哈姆莱特的“延宕”归之于“过多的绵绵不断的愁情伤绪”对一切都感到无趣与无聊,就必然会影响他的活动能量。赵炎秋在《哈姆莱特悲剧成因再探》中指出“一方面因为克劳狄斯的身居高位,一方面因为克劳狄斯犯罪的隐秘,给哈姆莱特的确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他既不能当面质问,也无法公开调查,只能等待时机,这就需要时间。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延宕。”这是他在特定情势下不得不采取的对策。

西方莎评对延宕问题的解释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兹举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前苏联的阿尼克斯特论及此问题时说:“重要而意味深长的是主人公在思考什么。”他认为哈姆莱特内心的斗争始终在激烈地进行着,不存在所谓的“延宕”问题。英国琼斯的《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恋母情结”来解释“延宕”。他认为克劳狄斯是代表哈姆莱特杀父娶母潜意识倾向的象征性人物,因此,从心理上说,杀死奸王就等于判处自己的道德死刑,这就是“延宕”的真相。英国的墨雷和美国的费尔赖特等人则采用原型批评的方法来解释延宕问题。他们认为哈姆莱特故事的真正源头不是萨克索的《丹麦史》,而是古代代表繁殖力的神王传说。在远古的生殖崇拜仪式上,有一些人充当了涤除罪恶复苏自然活力的“替罪羊”。 哈姆莱特即是“替罪羊”原型的移置变形体,但哈姆莱特不愿扮演这类净化剂的角色,所以他一再拖延处决克劳狄斯的行动。

莫里哀:《达尔杜夫》

作品内容

《达尔杜夫》是一部五幕诗体喜剧。主人公达尔杜夫是一个典型的宗教骗子,伪装虔诚骗得巴黎富商奥尔贡及其母亲的信任,混入奥尔贡的家成为“精神导师”。奥尔贡的继妻欧米尔、儿子达米斯、女儿玛丽亚娜、女儿的情人法赖尔以及女仆桃丽娜都激烈反对达尔杜夫,奥尔贡却对骗子崇拜得五体投地,还要将女儿许配给他。

达尔杜夫无耻地追逐恩人奥尔贡的妻子欧米尔,他的丑行被达米斯撞见。达米斯痛斥了伪君子达尔杜夫,并报告父亲。可是,奥尔贡在达尔杜夫的迷惑下,反而痛骂儿子诋毁圣贤,剥夺了儿子的财产继承权,将财产转赠给达尔杜夫,还要将儿子逐出家门。

面对严峻的事态,欧米尔巧设计谋,让丈夫藏在桌下,让他耳闻目睹伪君子的丑态。这时,奥尔贡才如梦方醒,而达尔杜夫不仅毫无收敛,反而露出狰狞的凶相。因为他这时已夺得了奥尔贡的家产,还掌握了奥尔贡为一个参与谋反的朋友藏匿信件的秘密。气势嚣张的达尔杜夫竟然要将奥尔贡一家赶出家门,他还向国王告密。

英明的国王洞察一切,逮捕了宗教骗子达尔杜夫,并原谅了奥尔贡的过错。

作品解读

《达尔杜夫》是莫里哀讽刺喜剧的代表作,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为法国戏剧舞台增添了无穷魅力,

并赢得了世界性荣誉。这部剧作在中国文艺界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五四”之后,它即已被介绍过来。解放后,《达尔杜夫》还由中央戏剧学院公开演出过,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1958年李健吾翻译了这部作品,收录在《莫里哀喜剧六种》中,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赵少侯的《莫里哀的喜剧选》,中册收了《伪君子》(《达尔杜夫》)。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孟庆奎译注的《莫里哀生平和著作》。 与此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在展开。李健吾、罗大冈、陈惇、朱延生、江秋生、郑克鲁等一批学者纷纷著文就《达尔杜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60年代,中国最负盛名的莫里哀喜剧的研究者李健吾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研究成果。1985年,陈惇的《莫里哀和他的喜剧》一书深入评价了《达尔杜夫》和莫里哀的其他作品。应该来说,80年代是《达尔杜夫》研究的繁盛时期,90年代这种研究的数量虽有减少,但仍有评论家作着孜孜不倦的努力,以使对《达尔杜夫》的研究向更深处发展。评说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试图通过自己的领悟和理解来接近这部作品的核心。

一 、关于达尔杜夫形象

“达尔杜夫”一词虽然已定格为“伪君子”的同义语,但是对于这个形象的研究仍在继续进行。鲁萌的《论达尔杜夫》从历史的转变过程看待达尔杜夫的性格特征,认为这个形象身上“出色地概括了17世纪法国在历史转折时期独特的社会关系。”17世纪末,法国的“圣体会”批着宗教外衣,代表封建贵族利益与王权进行斗争。他们暗中执行秘密警察的职务,迫害异教徒,还把势力伸向上层社会。达尔杜夫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当时封建贵族已经代表着一种日趋没落的生产关系,不能靠高官厚禄爬上第一等级,他们就用别的欺骗方式寻求最高归宿。达尔杜夫典型意义的前提,正在于它遵照历史的真实,将“伪善信士”和“没落贵族”的典型, 成功地揉和在一起,它的真实的生命, 也就是因为来源于这一历史真实。 鲁萌的分析并没有停留在达尔杜夫伪善这一单一的性格特征上,而是深入探索了达尔杜夫性格的深层结构,达尔杜夫的伪善所赖以产生的历史根源。伪善本身在任何时代,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事实上不是一个不动的点或单一的面,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由此及彼的中介过程。达尔杜夫的伪善形象一旦历史地产生出来,就在往后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地被带入社会现实的、乃至个人心理的生动内容。达尔杜夫形象达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作者对人的本质及其社会属性的某一个侧面或某一个层次给予的深刻揭示,使这个形象获得了独特的价值。

刘孝文在《“独来独往的”莫里哀》一文中,着重分析了达尔杜夫的“伪善”性格。他认为:“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是单一不变的,但并不因此而呆板,既保持了一贯性,而又从生活的不同方面显现出来。”达尔杜夫的伪善性格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虚伪,表里不一,言行矛盾;二是贪婪, 既贪色又贪财;三是狡诈,危急之时居然能死里逃生,反败为胜;四是阴险,专门刺探别人的隐私;最后是邪恶凶狠,非将被害者赶尽杀绝不可。全剧五幕,展示层面各有侧重而又互相补充。

二、 关于《达尔杜夫》的主题思想

关于《达尔杜夫》主题思想,评论界大多持传统立场,这以李健吾和罗大冈的观点最有代表性。李健吾在《达尔杜夫》的序言中认为,这部作品的成就在于“建立了欧洲喜剧的荣誉,把喜剧的娱乐性和战斗任务带到一种宽阔、丰盈而又尖锐的境地。”莫里哀在作品中继承了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始终面对现实,关注社会斗争,而且能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大胆针砭时弊,抑恶扬善,因而鲜明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战斗性便成了他喜剧创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具体表现在他在作品中揭露贵族道德败坏和虚伪性格,抨击教会的黑暗,暴露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和不良倾向,以肯定的笔触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等。罗大冈在《现实主义戏剧家莫里哀》一文中指出,与法国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和拉辛所创作的悲剧相比,以《达尔杜夫》为代表的莫里哀的喜剧现在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其喜剧思想根源与技术根源均来自于民间,所以雅俗共赏。他还从文学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莫里哀喜剧的历史渊源是中世纪的市民文学,市民文学的精华是闹剧,闹剧的目的是打哈哈,逗人笑乐,实际上是笑里藏刀,真正的目的是讽刺、批评甚至抨击当时的统治力量。闹剧是他们的战斗武器,哈哈大笑是他们的战斗方式。

许多评论文章都指出,《达尔杜夫》除了展示达尔杜夫的“伪”以外,还刻划了奥尔贡的“愚”和桃丽娜“智”。奥尔贡形象体现了17世纪法国上层资产阶级的特征,作家对他持讽刺和同情的态度;女仆桃丽娜的性格特点是“智”,她是剧中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是下层人民的代表,从她身上

可以看到莫里哀的民主思想。

三、关于《达尔杜夫》的艺术手法

评论界认为,《达尔杜夫》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拨动人们心弦的重要原因。吴晶在《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戏剧创作》中指出:“虚伪作为滑稽的怪癖,是古典主义的喜剧典型。把复杂性格平面化,不去展示人的复杂本质而是把人的全部性格搁置在一个平面,其中可笑荒诞的一面被夸张、放大,成为极具滑稽和鲜明的喜剧典型。莫里哀笔下的喜剧典型表现了古典主义提倡规范、静止的文学特征,是一种性格的塑造,而不是一个人物的塑造。”鲁萌的《独来独往的“莫里哀”》一文从创作手段入手,谈到了《达尔杜夫》和莫里哀喜剧创作的特色:“其一是将悲剧和喜剧巧妙结合起来,用喜剧的形式、闹剧的氛围展示悲剧的内涵,比莎士比亚在插曲上的悲喜结合可以说是进了一步,为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正剧的产生,作了更深一层的准备工作。其二是扩大了喜剧的表现范围。其三是他的喜剧彻底摆脱了闹剧的趣味,使喜剧表现出了空前的严肃性,完全不同于民间闹剧和意大利即兴剧。”远天的文章《谈〈伪君子〉的结构和冲突》,则从结构艺术和戏剧冲突的处理上分析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独创性。

有的评论者认为,《达尔杜夫》的创作采用了性格揭示和风俗描绘相结合的办法,“他往往抓住人物思想或性格中的一点加以强调和夸张,以形象某一侧面的强烈突现而获得喜剧效果;同时单一的性格又与人物所属阶级的某种特征相联系,从而使性格具有了丰厚的生活底蕴而呈现出历史真实感。”陈惇在《欧洲古典喜剧的经典作品——莫里哀的〈伪君子〉》一文中认为,莫里哀使用了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塑造人物性格,放大和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主导特征,加强了鞭挞的力度、揭露的深度。在情节安排、语言动作、乃至表演、造型、服饰等方面,他都运用夸张手法取得极好的艺术效果。用自我暴露、自我炫耀、自鸣得意的方法塑造讽刺对象,造成良好的喜剧效果。

歌德:《浮士德》

作品内容

《浮士德》是一部诗剧,取材于德国中世纪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民间故事。诗剧以天帝和魔鬼靡非斯特关于人的争论、赌赛为开端,引出作为赌赛对象的浮士德博士,并进而引发了浮士德与魔鬼的赌赛。

年过半百的学者浮士德沉湎于中世纪的书斋,脱离了现实生活,为烦琐、僵死的知识所困,苦闷到企图自杀,直到复活节的钟声响起,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在与学生瓦格纳的郊游中,他看到了充满活力的生活,同时也遇到了靡非斯特变的黑狗。回到书斋后,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订立了赌约:魔鬼甘愿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到天地间寻求各种满足,解除他的苦闷,而浮士德一旦发出流连忘返的赞叹,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

于是,浮士德离开了书斋。他喝下了魔汤,恢复了青春,爱上了少女葛丽卿。深陷爱中的葛丽卿却因此家破人亡,虔诚于宗教的她在狱中等待上帝的裁判。浮士德经历了瓦卜吉斯之夜群魔会,赶来解救葛丽卿,却遭其拒绝,内心感到了极大的痛苦。

此后,浮士德继续得到靡非斯特的帮助,从个人的小世界投身社会的大世界:开始他接触政治生活,希求功名,向皇帝倡议大量发行钞票,解救了财政危机,却被昏庸的皇帝视作浅陋的魔法师。于是,他又在瓦格纳的“人造人”帮助下,穿越时空,追求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并与海伦结婚生子,儿子欧福良无限制的追求高飞,却坠地身亡,海伦也悲痛离去。

回到现实后,浮士德帮助国王平息了叛乱,得到一块赏地,他决定筑堤拦海,改造自然,却间接害死了无辜百姓。在这过程中,他双目失明了,听到为他掘墓的声音,却以为是大堤将成的信号,激动的他由衷盼望时间为之停留,随即颓然倒地。按照赌约,他的灵魂将归魔鬼所有,但天使及时到来拯救了他,他进入天国见到了圣母与葛丽卿。

作品解读

中国“五四”之前已开始对《浮士德》进行介绍。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写道:“欧洲近世之文学中,所以推格代(歌德)之《法斯德》(《浮士德》)为第一者,以其描写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脱

之途径,最为精切故也。若《红楼梦》之写宝玉,又岂有以异于彼乎?”1922年8--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分三期连载了张闻天的《哥德的浮士德》,这被认为是国内第一篇关于《浮士德》的长篇专题论文。文章分五部分,不仅详细介绍了诗剧的内容,还得出以下的结论:浮士德就是歌德自己;真正的人性就是不断的努力;执著人生,充分发展人生是诗剧的根本思想。“五四”之后,开始了对诗剧的翻译,并出版了中国最早的歌德研究专著:冯至的《歌德论述》。其中的《〈浮士德〉里的魔》等两篇论文直接对《浮士德》进行了解读,文中将其看作一部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斗争的历史。

建国后,整个译介和研究工作进展不大。1978年以后,出现了董问樵、钱春绮、樊修章、绿原、杨武能等译本。研究的文章也开始丰富起来,研究歌德的著作里大多涉及《浮士德》,而专门的著作有董问樵的《〈浮士德〉研究》。此外,《名作欣赏》在1990、1991年间连载《浮士德面面观》,角度较为广泛。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国内近年来的评论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一、诗剧的整体把握

关于诗剧的性质。绿原在其译本前言中称之为“富有鲜明的乐观主义的性质”的悲剧。余匡复在1991年编写的《德国文学史》中提出:《浮士德》同时包含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是严肃的正剧,因为诗剧的结局是光明的,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人类前途的回答是乐观的、肯定的。

关于诗剧的主题。残雪在《是什么促使作者写下了〈浮士德〉》一文中写道:艺术家要表现的就是: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二重性矛盾如何推动着人性的发展,《浮士德》是人类永不停息的探索自身奥秘的证明。杨武能的《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认为,诗剧宣示了一种源于对人类存在的肯定,一种积极乐观的、本体论的有为哲学。也有人指出应该看到剧中具有一个“人性”的主题,它是作品的内在结构,将看似无序、散乱的材料贯穿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隐在的整体。

这部作品还被放入各种不同的语境中解读。蒋世杰《〈浮士德〉潜藏的原型象征体系》一文认为诗剧以希腊和《圣经》神话为原型,潜藏着一个原型象征体系。如涵盖全剧的原型性主题:生命的金树才是长青;原型性叙述:浮士德的螺旋式上升的人生圆圈,使悲剧呈现为一条浮士德曲线等。而且,歌德不仅是激话和利用了原型,更是重塑了原型。陈晓兰的文章《〈浮士德〉与神秘主义》在神秘主义的语境下提出,歌德用神秘主义和基督教正统的对立来决定人物形象和主题,他“讴歌”死亡,以唤起新生事物,用巫术的颠覆性意义为他的个性主义思想及批判服务。刘建军在《两面神思维与〈浮士德〉辩证法思想的深化》中借用两面神思维,指出诗剧在异质对立中更包含了同质对立,即善恶对立中还包含着善善对立,与同时代相比,这是思维方式的进步。

二、关于浮士德与浮士德精神

郭沫若、宗白华视浮士德为歌德的替身。余匡复《〈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一文将《浮士德》视为诗化的歌德思想的百科全书。进一步的,韩瑞祥、仝保民在《〈浮士德〉悲剧第一部的浪漫主义色彩》中认为:浮士德是一个在幻想和戏弄人生中追求着的浪漫主义形象, 他不是作者本人生存观念的释解,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分裂的悲剧。歌德自己说过:他说不出来作品里的具体观念,作为诗人他只是将自己的印象从艺术的角度生动表现出来,并使读者能获得同样的印象。董问樵在解读这段表白时认为:在思想上,诗剧是接近人道主义的过程;在艺术形象方面,浮士德是哈姆雷特的发展,前者在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了后者的形象。王力在他的《文学的归真——对〈西游记〉、〈浮士德〉的随想》中将浮士德定位为一个“当代英雄”:真正的当代英雄体现着人类最深刻的智慧和最崇高的人格,是人类文学中的最高典型,浮士德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思想,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关于“浮士德之死”,喻天舒对比了16世纪人文主义者马洛的诗剧《浮士德》与歌德作品的结尾后,接着分析:从小受到基督教全面洗礼的歌德,之所以苦心孤诣地拯救浮士德,是将他当作勇于反抗束缚人性的现世权威、努力发挥人类潜能的理想人类的代表给予肯定的,也体现了歌德对自己身后的期许。同时这个“死”又被祝彦在《圆球的坠落和浮士德之死:感悟在魏玛》中解释为对工具性思维的批判,在利润追求和技术进步融为一体后,“无不可为”的口号掩盖着每一种暴力行为,浮士德为了追求事业,忘记了如何真正的造福于民。

说到浮士德精神,董问樵直接引用了悲剧人物的表白来分析其主要方面: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真

理,重视实践和现实。杨武能的《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提出:浮士德精神非纯粹的德意志精神,而是整个欧洲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延续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欧洲精神的凝聚和结晶。张辉在他的论文《浮士德精神与中国化审美诠释》里比较了宗白华、张月超等人的观点后发现了审美现代性本身的一个悖论:审美的来理解浮士德精神,并以之进行审美启蒙是对人全面发展的吁求,同时由于对审美作用的片面强调,可能伴随着审美本质的变异乃至异化,使人变成审美乌托邦里的“单向度的人”。

三、关于其他主要人物

对靡非斯特这个人物的理解在当下比较全面了:有人将其视作一个浮士德需要不断克服、战胜之才能飞升上天的象征。也有人认为:在浮士德身上不可避免的有着靡非斯特的影子,靡非斯特是浮士德思想意识的一个侧面,表面上的主仆关系掩盖不了二人的相互交融,他既是向善的阻力,又是一种原动力,他促进了浮士德向善的追求。残雪的《靡非斯特为什么要打那两个赌?》指出:作者写靡非斯特,是要向人类展示自己毕生的追求,是要将生命中的狂喜和悲哀、壮美和凄惨、挣扎和解脱、毁灭和新生,以赞美与嘲讽互相交织的奇妙形式展现在人间。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沉痛:人要绝对遵循理性来成就事业极其困难。在沉痛与颓废的对面,便是那魔鬼附体的逆反精神,是一种动力。丁谦的《西方文学中的伴生对偶原型》一文从“伴生对偶”出发,将主人公视作对偶中的两极,是资产阶级人性中两种力量的冲突与合一。 关于葛丽卿这个人物,刘敏在她的《甘泪卿悲剧的意义》中认为,她并没有过人的聪颖和才智,却富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歌德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数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只是记载他精神发展的轨迹。张继云文章《从浮士德与格蕾欣不同的世界观看浮士德体现的时代精神》认为作为和浮士德同时代的人物,她固守封建传统道德规范,其世界观的差异正是突出浮士德身上的时代精神。

瓦格纳这个人物,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学究气极浓的沉迷于书斋的知识分子,残雪却在《靡非斯特为什么要打那两个赌?》一文中顺带提到:他以否定个人生活和欲望的方式,唱出了对生命与欲望的赞歌。如果他敌视生命的话,结晶人就完全是多余的产物。

雨果:《巴黎圣母院》

作品内容

十五世纪法国路易十一统治时的巴黎。“愚人节”那天,巴黎的民众聚集在圣母院前欢庆节日,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河滩广场上表演歌舞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为其美貌所打动,产生了邪念。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是个弃儿,长得其丑无比,又聋又哑,被克洛德收为义子。是夜,克洛德指使加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被路过巡逻的王室弓箭队队长法比救下,少女由此对法比一见倾心。 加西莫多因劫持爱斯梅拉达在广场被捆绑鞭笞,口渴难忍,只有爱斯梅拉达走上前去送水给他喝,敲钟人感激不尽。克洛德趁爱斯梅拉达和法比幽会的晚上刺伤了弓箭队长,并嫁祸于少女,爱斯梅拉达被判死刑,克洛德在狱中对其威逼利诱,遭到拒绝。

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在刑场救下少女,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密室避难,对她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克洛德得知此事,诬陷爱斯梅拉达为女巫,鼓动教会不顾避难权强行将其逮捕。巴黎下层民众攻打圣母院试图救出少女。加西莫多因聋哑无法弄清事情缘由,误把平民当作官兵,从钟楼上推下巨石,浇下滚烫的铅水,平民死伤无数。

克洛德趁乱把爱斯梅拉达带走,欲说服少女委身于他,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把少女交给了追捕而来的官兵。与此同时,长期呆在河滩广场边老鼠洞里的隐修女因爱斯梅拉达怀中掉下的绣花鞋认出她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她拼死相救,未果而亡,爱斯梅拉达被官兵强行带走。

爱斯梅拉达被施以绞刑,加西莫多因为没能保护好少女而感到沮丧,这时他看到克洛德站在圣母院楼顶对着绞刑架上的爱斯梅拉达发出狰狞的狂笑,他似乎明白了一切,愤怒之下把副主教推下教堂,克洛德粉身碎骨,加西莫多来到墓地抱着少女的尸体死去。

作品解读

《巴黎圣母院》从诞生之日起就深为各国读者所喜欢。192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该书的第一本中译本,当时的译名为《活冤孽》,译者俞忽。6年后,《孽海花》的作者曾朴又推出译作《钟楼怪人》。直

至1948年,陈敬容的译本才以《巴黎圣母院》为名,此后该书名被沿用下来,又有陈宗宝、管震湖等人进行过重译。《巴黎圣母院》还被拍成电影和搬上戏剧舞台。

雨果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介绍和研究自20世纪初开始,主要经历了三个高潮,较大规模的一次出现在50年代初雨果诞辰150周年之时,当时茅盾、郭沫若等许多作家学者都纷纷发表了纪念文章,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多在1979年以后。

一、关于小说的主题思想

茅盾曾在1952年撰文指出:“在雨果的作品中,我们中国的一般读者看见了作者所拥护所歌颂的正是他们所拥护与歌颂的,看见了作者所反对所诅咒的,也正是他们所要反对、憎恨与诅咒的。”可见雨果的作品一开始主要是以其强烈的反封建反宗教立场为我国读者所接受和认同的。柳鸣九主编的《法国文学史》认为《巴黎圣母院》是“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小说的矛头直指封建教会和专制的国家机器,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封建时代的再批判,也是雨果自己对青年时期保王态度的一次总清算。它体现了三十年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的最高水平。”在表达反封建的同时,雨果还在小说中注入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王亦农在《伟大和真实的统一——浅谈的思想与艺术》中认为雨果是“从人性论出发,通过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相互关系的探求,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其反封建主题是“十分丰富和深邃的”。“但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搏斗之后,美丑善恶同归于尽,宿命论的思想倾向在这里也是显而易见的。”闻家驷先生指出的这一“宿命”主题也是雨果本人所认同的,他在《海上劳工》的序言中曾明确提出,《巴黎圣母院》是为控诉宗教的宿命而作。“宿命”亦成为后来很多评论文章展开论述的基础。

二、关于主要人物形象

《巴黎圣母院》主要涉及了三个人物形象——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加西莫多以及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对于前两个人物,常常被视作雨果独特美学思想的体现,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热情纯洁,是“真、善、美集中于一身的完整形象,是纯洁和仁爱的象征”,加西莫多则驼背独眼、又聋又哑,“是个被人当作笑料的丑怪的畸形人”。然而外貌极度反差之下的敲钟人的内心却是无比的美丽,“是崇高灵魂的至善典型”,在他个人的身上又集中了美和丑的统一。罗国祥在《丑乎?美乎?——论加西莫多》一文中认为“加西莫多的美是一种不合乎人情的美,是复杂的艺术美,而不是一般人在下意识的支配下追求的那种简单的生理美。雨果在小说中是从Esthetique(美)的角度去看待加西莫多的,而小说的人物爱斯梅哈尔达则主要是从beaut-(美)的角度来衡量加西莫多。Esthetique这个字所指的美,主要指精神伦理的美,而beaut-则主要指生理的美,所以小说中,爱斯梅哈尔达始终未能发现加西莫多的美,因而未能完全地爱上他。”  克洛德?孚罗洛形象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早期评论多把他看作一个反面角色,在提及他的形象时大都用上“虚伪”、“邪恶”、“道貌岸然”等字眼,认为他是一个外表崇高善良,内心邪恶毒辣的伪君子。80—90年代的评论则更多地看到了克洛德身上深刻的人格二重性,进行辩证地批判,在反宗教的主题下指出克洛德其实是一个被宗教异化了人物。刘艳萍《理想中的痛苦渲泄——评的悲剧性》一文指出克洛德“被专制教会扭曲成非人,人类文明在他发展不全面的畸形灵魂里只是些毫无生气的东西,作为人之为人的自然天性反被压抑了。”“他一方面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又是制造悲剧的元凶。”侯翠霞在《善与恶相共,美向丑转化——中克洛德性格二重性分析》中则一言以蔽之地称其为“既是教会的代表,又是教会的牺牲品,他既是作者批判的对象,又是作者同情的对象,他既有人性的合理因素,又有社会的非理性成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分裂的人格被进一步解读,对克洛德的憎恶也渐渐转成一种同情。张凌江在《“神-人相遇”的悲剧——克洛德形象再透析》一文中更是从基督教原罪出发探讨了克洛德“信仰生存”的分裂和痛苦,认为“克洛德的奇遇具有人的存在与宗教的存在相遇、人的行为与上帝的行为相遇而爆出的戏剧性的隐喻含义,具有生存论的和审美的特性。”,“作为神父他的生存本身就是悖论,即展现在他的生活中的信仰的悲剧性存在,以及痛苦和负罪状态。对于克洛德,悖论、痛苦、负罪就是生存本身的质地,它是无法勾销的。”

三、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

柳鸣九先生在《雨果的意义与启示》中指出,在世界文学史上,雨果把浪漫主义小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显示出真正浪漫主义小说艺术的水平和力量。《巴黎圣母院》作为雨果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把浪

漫主义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巴黎圣母院》是“对照艺术运用得最全面、最奇特、最鲜明、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对照手法无处不在,渗透一切领域,并构成整个作品的基调。陈敬容在《重译序》中认为,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小说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善恶美丑的鲜明对照,“这种对照不是按传统方式把美与善、丑与恶分别集中于不同的两类人物身上,或根本回避丑恶的一面;而是让它们互相交错:外表美的,其灵魂未必善;外表丑的,其灵魂未必恶。敲钟人加西莫多,外表丑陋到了滑稽甚至凶恶的地步,但他心灵之美之善,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而愈益突出;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德外表何等崇高善良,心灵却又何等邪恶毒辣;沙多倍尔(即弓箭队长)是花花公子的典型,贤哲的人们见了他只会摇头,而单纯的少女却会对他一见钟情;天真貌美而心地淳朴的街头卖艺姑娘拉?爱斯梅拉达,对加西莫多的爱情视而不见,却用纯真的感情去爱这个浪荡子,而且至死不渝。”除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还在环境、情节等方面有所体现,收录在柳鸣九主编的《雨果创作评论集》中的卞昭慈的《一曲幻歌辨美丑——的浪漫主义手法》以及丁子春的《的对照艺术》等文章从各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关于巴黎圣母院教堂的本身,它不仅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所存在,更是作为建筑艺术的经典被雨果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加以细致地描绘。法国作家莫洛亚在雨果的传记中写道:“它的真正的主人公是‘圣母院的大教堂,它那两座钟楼的黑森森的轮廓映现在星空中,石制的躯体,巨大的基座,仿佛是一尊蹲在市内打盹的双头斯芬克司„„’”“他的这部作品对法国建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之前,文艺复兴前的建筑被人们认为是野蛮的,他的小说出版之后,它们才受到尊重,被当作是石制的《圣经》。”著名的小说家王安忆在谈到《巴黎圣母院》的时候也指出“巴黎圣母院是一种岩层,是历史和文化积累起来的沉淀,通过它可了解到许多的东西”,因而要首先来了解它,这是“理解整个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对圣母教堂的这一描写无疑成为小说的一个亮点,也更增加了作品浪漫主义的氛围。

司汤达:《红与黑》

作品内容

故事发生在法国革命前夕法朗士——孔德省的维立叶尔小城。主人公于连是锯木工场主的儿子,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他以自己的出身寒微为耻,自幼便由衷地崇拜拿破仑,渴望像在大革命时期那样从军立功。可是他生不逢时,于是就转而希望得到教会的职务,那是王政复辟时代唯一留给平民的晋升之途。

于连在市长德?瑞那家中担任家庭教师时,俊美的容貌和文雅的举止令德?瑞那夫人对他倾心。于连则出于对市长的报复和对上流社会的挑战,主动向她表示爱情。一封匿名信使私情败露,于连被迫离开,转入贝尚松神学院。

神学院里,于连渐渐看穿了那里的尔虞我诈和教派纷争,失去了对教职的热情,堕入深深的忧郁里。后经彼拉神父推荐,他来到巴黎,成了木尔侯爵的秘书。

于连善于审时度势的才干深得侯爵赏识,被视为心腹。这时的于连隐藏起了心中的共和思想,开始活跃于社交界,并且逐渐地和侯爵的女儿玛特儿接近。玛特儿被于连所吸引。侯爵见二人木已成舟,无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就在于连踌躇满志、个人野心一步步得到实现之时,一封揭发于连劣迹的信由德?瑞那夫人处到了侯爵手中。刹那间,于连梦想已久的荣华富贵烟消云散。怒气冲天的于连拿着手枪跑到维立叶尔教堂中,找到正在做礼拜的德?瑞那夫人,向她连开了两枪,他本人也立刻被捕。

入狱之后的于连,从对短暂一生的反省和对世俗的名利野心的彻悟中,获得了清醒的认识和心灵的解放。玛特儿却因此更狂热地爱他,为营救他而四处奔走。于连和伤愈的德?瑞那夫人重逢,明白了真相的两人彼此宽恕了对方,陶醉在真正的爱情幸福之中。

在法庭上,于连控诉统治阶级通过惩罚他来惩罚所有出身贫寒但敢于跻身上流社会的年轻人。最后,于连从容地走上了断头台,玛特儿抱着他的头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德?瑞那夫人在三天后也心碎而逝。

作品解读

1929年,在中国出现了《红与黑》的第一个中译本(马宗融译)。此后,重译、复译现象很多,名家名译包括黎烈文、赵瑞蕻、罗玉君、郝运、郭宏安、罗新璋、许渊冲和闻家驷等译本。在1980年代中叶,还曾引发了关于《红与黑》汉译的热烈讨论。

对于司汤达及《红与黑》的研究相比译介更早,1922年李璜所著的《法国文学史——自十八世纪至今日》就对它有所介绍。尽管大多只是引入朗松和丹纳的视角,但仍向中国的读者展现了司汤达在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方面杰出的现实主义成就及其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质,并通过与其他经典作家的简单对比,彰显出其细腻热情的写实风格。

1949年后,中国的司汤达研究迎来了第一个高潮。随着电影《红与黑》的上映,一场持续近20年关于《红与黑》的讨论在全国展开。由于受到当时苏联的社会政治的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的影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揭露的意义较其艺术价值更受肯定。而作为讨论的中心,主人公于连则因其个人主义世界观而受到了非历史主义的道德化批评的猛烈抨击,这也累及了司汤达。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司汤达研究的第二个高潮,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发展。

一、 于连形象研究

于连性格研究。刘念兹和王建琦在《对于连?索黑尔的再认识》中强调了于连性格中的主要方面是“强烈的自尊心和对上层社会的蔑视、仇恨和反抗”,而不是以往备受批判的所谓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蒋承勇在分析于连的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并在“原型即形象性格的深层构架”的观念影响下,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说明了司汤达在于连这个人物身上“形成了以平民意识、自我观念、反抗精神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原型’。”许光华则在《司汤达比较研究》中指出,对于于连的认识应该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从高度抽象与概括意义上看,他应该是一个弱小者,反抗强暴者,被奴役受欺凌者对奴役者和欺凌者进行“智斗”(不是“武力”)而努力获胜者形象;而从具体时代阶级内容来看,他又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和抗争,他的形象是随着市民意识的萌发、发展而逐渐形成和成长起来的,他又必须通过种种计谋,包括发挥智慧和施展阴谋、卑劣的手段同贵族和资产阶级进行周旋。”蒋承勇还在《于连性格系统的审美透视》中,从系统论的角度由于连的性格中归纳出的若干独立个的和若干组对立的基本性格元素,在相互之间构筑起有层次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性格系统。这种认识方式使得对于于连性格的认识由简单、机械真正地走向多元、全面。

于连和其他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比较的范围很广,从哈姆莱特到拉摩的侄儿和于连的关系,到于连与拉斯蒂涅、吕西安共同的悲剧,再到德?瑞那夫人、安娜和蘩漪各自爱情悲剧的原因。其中求同倾向明显。当然,也有不少研究者着重在恋爱观、个人气质、各自意图、形成条件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比较并指出了于连与杜洛阿的个人主义野心的不同点;在张华的《互窥中生辉、映衬中臻善——于连和高加林比较谈》中,比较而言更受关注的则是超越爱情的爱情体验和对自卑情绪的不同超越方式等差异。

罗贻荣的《于连及其评价的文化批判》还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50年代以来中国对于连形象的批判作了反省:“今天中国人对于连的口诛笔伐,也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外观。”

二、《红与黑》的主题研究

关于爱情主题。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由于受到司汤达“小说是沿路走过去的镜子”之说的影响,加之对于现实主义文学要求 “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去描写生活”的机械理解,更多人强调的是《红与黑》的政治倾向与文献价值,认为司汤达“首先想要表现的是社会历史的内容,而不是两性关系的内容”,只将爱情作为人物之间立场、观念之争的表现。吴洪森的《形象的爱情心理学——谈〈红与黑〉》则从“文学是人学”出发,对“脑袋里的爱情”和“心坎里的爱情”及其中的深层因素,包括性格、情感和生活理想等因素作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开启了人们对于爱情作为独立主题的关注。李迎丰的《〈红与黑〉:一个隐喻》将“到底如何看待于连的爱情追求?”作为理解《红与黑》的关键之一。它从“爱情关系的社会本质应当是一种政治关系”这种女性阅读的视角出发,来考察司汤达在政治背景下描写爱情关系的作法,发现了在作为构成《红与黑》基本情节的爱情故事背面,由政治事件联缀而成的结构网络。“小说文本通过‘责任’、‘权力’这类的语言,使政治与爱情相互指涉”,两者具有了“同构性”,从而两相贯通。

关于激情主题。姜书良的《激情:司汤达小说人物性格论》从对于连性格的分析中发现,激情的主要形式:爱情,激情的本质内涵:时代政治,激情的结构解析:多元、多层次的心理动力组合。从人物所具有的激情,游嘉胜在《三重对立抗衡及其审美比较——于连形象的冲突机制探析》中指出:“他不仅在同社会对抗,而且在同命运抗争,同自我斗争”。这种激情反抗的本质目的,就是要袪除司汤达所厌恶的那种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集体虚荣心。胡日佳在他的审美叙事模式研究,更从司汤达“激情与风俗相结合的描写原则”中,在《红与黑》中建立了性格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

由对“红”“黑”对抗的具体阐释出发,对主题的阐释也呈现冲突式。如柳鸣九在《〈红与黑〉和两种价值标准》中认为,《红与黑》写出了于连这一个典型人物及其遭遇和命运,提出了在一定历史阶段都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关系。如罗新璋所说,“这个悲剧,是于连个人的悲剧,也是所有杰出人物不用于世的悲剧。” 毛佑民在《论于连的反抗性》中将之表述为“一个不幸的人在和整个社会作战的一生”,蒋承勇则将《红与黑》的主题构筑为为多维冲突的网状结构的观点。与此相对的,张英伦则认为《红与黑》必然有一个超越这些对立冲突超越、“一八三〇年纪事”的主题存在,那就是人怎样才能够幸福。

三、《红与黑》与司汤达

司汤达与其人物的关系。在《主体意识的渗透与人物形象的创造》中,蒋承勇运用弗莱原型批评的方法,将司汤达的小说人物作为某些特定原型“反映的变形”。而且,“从作者的角度看,上述的原型实际上是司汤达本人深层意识中潜在的心理模式的外化”。这其实也是对司汤达的内倾性风格和内向型审美心理机制在人物形象系列共同特征上反映的确认。另一方面,柳鸣九在司汤达的某些人物身上发现的“性格的断裂”现象,运用叙事学方法的文本分析也指出了对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在小说中各自不同的主体地位。余华在《内心之死——关于心理描写之二》中认为,司汤达的叙述似乎总是被叙述中某个人物的内心所笼罩,而且笼罩了叙述中的全部篇幅,然而其叙述的方式恰恰不是心理描写。这也就是所谓的人物性格的“自己运动”,它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司汤达对于现代小说的伟大启示。

创作心理分析中的精神分析研究。申家仁在《〈红与黑〉:富有启示的成功》中最先运用了文艺心理学,从创作的心理过程中主客体互动的角度阐释《红与黑》。在赵隆勷的《司汤达和〈红与黑〉》一书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司汤达的心路历程与其作品的对应关系的研究中,韩中一在对司汤达的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分析中,都发现了其写作的内倾性与精神分析意识,认为司汤达是一个专心致志于把自己的经历和苦乐都注入其所创造的人物身上的作家。

瓦莱里曾说:“关于司汤达的话,说不尽道不完。”关于《红与黑》话,同样也说不尽道不完。这是这部作品丰厚的思想和艺术内涵使然。

作文五:《外国经典文学作品》500字

外国经典文学

代表作品

《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苏联]高尔基

《羊脂球》《项链》[法]莫泊桑

《变色龙》 [俄]契柯夫

《战争与和平》、《复活》[俄]托尔斯泰

《双城记》[英]狄更斯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

《对话录》[希]柏拉图

《荷马史诗》[希]荷马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红与黑》[法]司汤达  《草叶集》[美]惠特曼  《神曲》[意]但丁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  《浮士德》[德]歌德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  《高老头》[法]巴尔扎克

《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荆棘鸟》[美] 考琳 ·麦卡洛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和《汤姆大伯的小屋》

[美]比彻·斯托夫人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和《笑面人》 [法]雨果    《三剑客》 [法]大仲马

《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  《茶花女》[法]小仲马  《基督山恩仇记》 大仲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老人与海》[美] 海明威  《泰戈尔短篇小说选》[印度]泰戈尔  《死魂灵》 (俄) 果戈理  《罪与罚》(上下)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文六:《外国经典文学作品》700字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

《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苏联]高尔基

《羊脂球》《项链》[法]莫泊桑

《变色龙》 [俄]契柯夫

《战争与和平》、《复活》[俄]托尔斯泰

《双城记》[英]狄更斯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

《对话录》[希]柏拉图

《荷马史诗》[希]荷马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红与黑》[法]司汤达

《草叶集》[美]惠特曼

《神曲》[意]但丁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

《浮士德》[德]歌德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

《高老头》[法]巴尔扎克

《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荆棘鸟》[美] 考琳 ·麦卡洛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和《汤姆大伯的小屋》[美]比彻·斯托夫人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和《笑面人》 [法]雨果

《三剑客》 [法]大仲马

《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

《茶花女》[法]小仲马

《基督山恩仇记》 大仲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老人与海》[美] 海明威

《泰戈尔短篇小说选》[印度]泰戈尔

《死魂灵》 (俄) 果戈理

《罪与罚》(上下)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双城记》 [英] 狄更斯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在路上》[美]杰克·凯鲁亚克

《热爱生命》[美]杰克·伦敦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菲茨杰拉德

《肖申克的救赎》[美]史蒂芬·金

《雾都孤儿》[英]迪更斯

《天使,望故乡》[美]托马斯·沃尔夫

《第22条军规》[美]约瑟夫·海勒

《裸体的午餐》[美]威廉·巴勒斯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追忆似水年华》[法]普鲁斯特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作文七:《中国经典文学作品》11700字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技 体育 核心用户 五周年

拆分词条 经典文学作品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经典文学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经典和精品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质量,而并不需要有经典所据有的其它特性. 所在行业的精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质和意义.

目录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作品赏析中国四大名著

欧洲四大名著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作品赏析 中国四大名著

欧洲四大名著

展开 编辑本段中国经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一、《诗经》与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此一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即是先秦散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也迎来了文化光辉灿烂的时代,尤其是儒、墨、道、法几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楚辞汉赋   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样式之一。辞因产生于战国楚地而称楚辞;赋即铺陈之意,以“铺采摛文”“直书其事”为特点。两者都兼有韵文和散文的性质,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独特文体。结构宏大,辞藻华丽,讲究文采、韵律,常用夸张、铺陈的手法。   三、魏晋文学与南朝文论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摧垮了东汉王朝,代表中小地主利益的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曹操力量最强,在文学方面成就也最大。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谓“三曹”即指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七子”即指汉末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他们均能文善诗,且与曹氏父子关系密切。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俊才云蒸”的时代,大量作家和作品涌现出来,使各种文体都得到了发展,尤其是诗歌方面打破了汉代四百年沉寂的局面。五言诗从这时开始兴盛,七言诗在这时也奠定了基础。历代文学评论家都把建安时期看作文学的黄金时代。   四、宋元戏曲和明清小说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中,小说常被当作街谈巷议之言;戏曲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因此,小说和戏曲起步较晚,直至元、明、清才迅速发展起来,一些伟大的作家与作品相继出现,戏曲方面,如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是不朽之作;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也均为文学珍品。《红楼梦》更是纪念碑式作品,它把中国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并足以和世界许多知名的小说媲美 。   中国古代文学虽然在不断发展着,但却表现出异常稳定和凝固化的特点,与西方文学相比,统一性和单一性相当明显。这种特点是和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紧密相关的。中国文学大部分在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土壤中产生,几乎一直在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中,在重视文化思想、并对之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发展。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相对说来较少,大部分时间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除了特殊的历史时期外,总的说来与宗教的关系相当疏淡。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凝重稳健的性格。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发生的重大变化,这种性格开始打破。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诗文,到清代中叶,大都由于因袭旧艺术形式、缺乏新思想内容而走向末路。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本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弱点,文学上出现了龚自珍、黄遵宪等为代表的开明派;戊戌变法运动前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人物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主张,要求“崇白话而废文言”,号召革命的政治小说也相继产生,例如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 、曾朴的《孽海花》等,都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 。   代表作品:   《诗经》《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九辩》《周易》《尚书》《春秋》《左传》《国语》   《论语》《老子》《战国策》《礼记》《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盐铁论》《汉书》《史记》   《三国志》《搜神记》《诗品》《文心

雕龙》《阳春白雪》《全宋词》《赵飞燕别传》《沧浪诗话》《贵耳集》《吹剑录》《全元散曲》《西厢记》《桃花扇》《聊斋志异》《隋唐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虞初新志》《全唐诗》《全五代诗》《花间集》《孽海花》《唐宋传奇集》《离魂记》《柳氏传》《太平广记》《柳毅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古文观止》   《三国志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金瓶梅》《警世通言》《喻世名言》   《醒世恒言》《儿女英雄传》《施公案》 《三侠五义》 《榴花梦》 《笔生花》 《艺概》   《饮冰室诗话》

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 。这时期的文学,已成为自觉、独立而又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它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代替文言),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体裁,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化。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现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了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苦难、抗争与解放、武装斗争,是作品常见的题材。作家与读者有了更广泛而亲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广泛地吸取了世界文学新潮的营养。正是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学,并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这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 。鲁迅创作的《 狂人日记 》 、《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文学一方面发扬了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传统,一方面又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更广泛更深刻的程度上与人民结合,积极表现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精神,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新的生活风貌,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文学停滞时期,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文学又出现新的转机,大群新作家走上历史舞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获得多方面开拓,文学内容也获得很大程度的深化,中国文学呈现了新的繁荣

局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台湾省文学及港、澳地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也为丰富祖国的文学宝库作出了贡献。   代表作品:《子夜》,《倪焕之》,《金粉世家》、《啼笑姻缘》,《京华烟云》,《沉沦》,《背影》,《缘缘堂随笔》,《四世同堂》,《往事》,《上海屋檐下》,《边城》,《雅舍小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南行记》,《莎菲女士的日记》,《梅雨之夕》,《雷雨》,《围城》,《呼兰河传》,《白洋淀纪事》,《城南旧事》   《平凡的世界》,《浮躁》,《红高粱家族》,《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残〉〈秋收〉〈残东〉》,《不谈爱情》,《命若琴弦》,《穆斯林的葬礼》,《死水微澜》,《茶馆》,《伤逝》,《上海的孤步舞》,《金锁记》,《生死场》等等。

编辑本段外国经典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   《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苏联]高尔基   《羊脂球》《项链》[法]莫泊桑   《变色龙》 [俄]契柯夫   《战争与和平》、《复活》[俄]托尔斯泰   《双城记》[英]狄更斯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   《对话录》[希]柏拉图   《荷马史诗》[希]荷马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红与黑》[法]司汤达   《草叶集》[美]惠特曼   《神曲》[意]但丁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   《浮士德》[德]歌德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   《高老头》[法]巴尔扎克   《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荆棘鸟》[美] 考琳 ·麦卡洛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和《汤姆大伯的小屋》[美]比彻·斯托夫人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和《笑面人》 [法]雨果   《三剑客》 [法]大仲马   《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   《茶花女》[法]小仲马   《基督山恩仇记》 大仲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老人与海》[美] 海明威   《泰戈尔短篇小说选》[印度]泰戈尔   《死魂灵》 (俄) 果戈理   《罪与罚》(上下)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双城记》 [英] 狄更斯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在路上》[美]杰克·凯鲁亚克   《热爱生命》[美]杰克·伦敦   《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菲茨杰拉德   《肖申克的救赎》[美]史蒂芬·金   《雾都孤儿》[英]迪更斯   《天使,望故乡》[美]托马斯·沃尔夫   《第22条军规》[美]约瑟夫·海勒   《裸体的午餐》[美]威廉·巴勒斯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追忆似水年华》[法]普鲁斯特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编辑本段经典作品赏析

中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历史上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

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水浒传》   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   是罗贯中所作。   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前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认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续文献通考》认为是罗贯中所作。   《水浒传》介绍:作者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版本:《水浒传》在流传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本子。现在所见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后,有“征辽”和镇压方腊起义等情节;120回本又插增了镇压田虎、王庆的情节。后金圣叹将此书删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后的事,称为70回(实为71回)。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的施耐庵。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经》、《礼记》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

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主动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并且不收学费。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浒墅关读书,十分刻苦,他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讲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兴趣,他常常在课余阅读。还同小伙伴们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那时,苏州城里经常说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院燕青搏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去消遣,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敬佩之情。   《西游记》   作者:(明)吴承恩   又名:《西游释厄传》   回数:共一百回(实一百零一回)   介绍: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活了将近80岁。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情僧录》 《大观琐录》 《金玉缘》 《情界铨》   作者:(清)曹雪芹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传。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续稿以活字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动。   介绍:红楼梦写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时代,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作品语

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欧洲四大名著

《荷马史诗》   荷马,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他是《荷马史诗》(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的作者。《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 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荷马史诗》 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经典文学(6张)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

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神曲》   神曲(Commedia, Divine Comedy),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Dante Alighieri, 公元1265-公元1321)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全诗为三部分《地狱》(Inferno, Hell)《炼狱》(Purgatorio, Purgatory)《天堂》(Paradiso, Paradise),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全诗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诗,一共100篇。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aba,bcb,cdc,……),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词结束。   《哈姆雷特》   全名:《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简称:Hamlet   又名:《王子复仇记》、《哈姆莱特》   作者: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雷特》是他的著名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同时,哈姆雷特也是该剧主人公丹麦王子的名字。喜剧有《威尼斯商人》等。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的称号。   主要角色   (因为版本差异,人名可能有出入,请参考英文原名和莎剧汉译。以下从朱生豪译本。)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 丹麦王子。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对杀父凶手复仇。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   克劳迪斯 Claudius —— 丹麦现任国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老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正是谋杀自己的凶手。他罪有应得,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   鬼魂 King Hamlet (Ghost) —— 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时,哈姆雷特正在国外。   乔特鲁德 Gertrude—— 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老王死后她改嫁克劳迪斯,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这种关系被视为乱伦,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误喝下了克劳地预设的毒酒,当场身亡。   波洛涅斯 Polonius

—— 克劳地的御前大臣。他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阻挠哈姆雷特与欧菲莉亚之间的爱情。哈姆雷特总是假装呆头呆脑来戏弄他。他躲在一块挂毯后,偷听哈姆雷特与王后的谈话时,被王子一剑刺死。   雷欧提斯 Laertes—— 波洛涅斯的儿子。为了父亲和妹妹的死用剑杀死了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剑下,尽管当时哈姆雷特没有意识到剑是带毒的。   奥菲莉娅 Ophelia—— 波洛涅斯的女儿。她与哈姆雷特双双陷入爱河,但种种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们无望结合。作为哈姆雷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   霍拉旭 Horatio—— 哈姆雷特大学里的密友。他没有直接卷入王室之间的阴谋,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传声筒,莎翁用他来烘托剧情。他也是唯一一个活到全剧结束的主要角色。虽然他曾扬言要自杀。   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 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 都是哈姆雷特大学中的老同学。他们被克劳地招来照看哈姆雷特。虽然两人在剧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两人是间谍。当国王下密令要处死远在英国的哈姆雷特时,他把名字偷换了。于是两人在幕后莫名其妙地死去。   福丁布拉斯 Fortinbras—— 挪威王子。在剧中只有短短的过场戏。但他的重要性在于,全剧的最后台词由他说出,似乎象征着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阐述了剧作主题。   《浮士德》   [德国]歌德 原著。歌德写《浮士德》花了六十年时间。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评论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

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   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

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作文八:《外国文学经典作品》4700字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 《奥狄浦斯王》[古希腊] 索福克勒斯

以前一直对古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到最近我翻阅罗念生先生的译本时才真正感受到这部古希腊悲剧的魅力所在,这不是复习时候看看介绍就能领略到的。       作为科任托斯的王子,俄狄浦斯可以说是从小就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尊贵,处处受人尊敬。然而当他在阿波罗的神殿中知道了自己有着一个悲剧的命运——杀父娶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科任托斯,在路过忒拜的时候,他杀死了几个和他发生冲突的旅人,遇上了狮身人面怪斯芬克斯。在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后,他成为了忒拜城的英雄,并娶了忒拜的王后伊奥卡斯特,成了万人景仰的国王。在那一刻,俄狄浦斯的人生上升到了顶点。

然而,命运的魔力依然在俄狄浦斯的身上肆虐着,多年后的一场瘟疫在夺去了忒拜城无数人的性命后,也揭开了俄狄浦斯的身世之谜——他并不是过路的外乡人,而是土生土长的忒拜人;忒拜发生瘟疫的原因是城中有一个罪人,而俄狄浦斯,这个城曾经的英雄和君主,在命运的播弄下,竟然成了那个罪人。        俄狄浦斯其实一直在抗争着。在他召见先知特瑞西阿斯,从先知的口中得知自己是那个杀父娶母的人时,他并不相信先知的话。他更愿意相信是妻舅克瑞昂为了夺取王位而和先知串通设局来陷害自己。直到找到了目击者,找到了牧羊人,真相揭晓了的时候,他才真正发现命运的残酷。他冲进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伊奥卡斯特的房间里的时候,她已经上吊自尽了。于是他拔出了她的发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古希腊的悲剧一直被认为是命运的悲剧,此言甚是。俄狄浦斯所作的每一次努力,无论是离开科任托斯并击退了斯芬克斯,还是为了忒拜人民的生存而调查瘟疫的原因,他都是在与命运进行着激烈的较量。他不相信命运的安排,他在尽一切努力去抵抗命运。然而他的悲剧正在于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命运。他相信命运的主宰所以才去逃避命运的围剿,所以才离开科任托斯,前往远离“父母”的忒拜。然而他越远离科任托斯,就越接近自己的命运,在到达忒拜城外的一刻,他又再一次回到忒拜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回到命运预设的轨道上,神谕成了现实。

俄狄浦斯的悲剧是每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的悲剧,这些命运英雄们到死前都会有一个无法解释的困惑,那便是“假如不是那样,结果会如何?”也许,假如不是那样的话,命运会在另一个时候,用另一种方式去展现它的威力。这个谁也无法去猜测,去验证,因为命运已经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发生了。        但是,虽然俄狄浦斯的抗争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但是他毕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抵抗命运,结果并不理想,然而斗争的过程更重要。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掐住命运的咽喉,但我们尝试着那样去做了,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这正是这部古希腊悲剧给我们的启示。

《摩柯婆罗多》作者: [印]毗耶娑

《摩诃婆罗多》全书共分十八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被称作俱卢族,后者被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般度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难敌设计了一座易燃的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准备纵火烧死他们。般度族五兄弟幸免于难,流亡森林。其间,般遮罗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举行选婚大典,般度族五兄弟乔装婆罗门前往应试。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选婿要求,挽开大铁弓,射箭命中目标,赢得了黑公主。从此,黑公主成为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五兄弟也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持国召回他们,分给他们一半国土。

般度族在分给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子赌博的骗局。坚战并不愿意参加赌博,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受了难敌的邀请。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四个弟弟和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

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十二年,还要在第十三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十二年。这次赌博的结果自然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森林十二年,并在第十三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吒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十三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还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战争。般度族获得多门城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使者来回谈判。难敌一意孤行,拒绝讲和。坚战为了避免流血战争,作出最大让步,提出只要归还五个村庄就行,而难敌宣称连针尖大的地方也不给。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 大战进行了十八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全军覆灭。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没有料到俱卢族剩下的三员大将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三十六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惟一后嗣——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四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

《沙恭达罗》作者: 迦梨陀娑  印度古代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诗剧中塑造了一个集自然美、朴质美和青春美于一身的古代理想妇女形象沙恭达罗。她在自然界中长大,秀色天成,洁质自生。她与女友一直保持纯洁真挚的感情,与森林中的小动物也始终有着亲密关系。当她要离开净修林时,不但女友难分难舍,就连孔雀也不再跳舞,野鸭也不再吃食,小鹿也长久牵着她的衣裙。她敢于突破种种清规戒律,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跟国王豆扇陀相恋相爱。一旦爱上,便全心全意,坚贞不渝。后因其思夫心切,无意间得罪过路仙人„„

《沙恭达罗》全剧7幕,故事梗概:国王豆扇陀外出行猎,和净修女沙恭达罗一见倾心,两人遂以干闼婆的方式(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主婚姻)私自成婚。国王离开净修林时留给她一只戒指作为信物。分别后,沙恭达罗思夫情切,无意中怠慢了仙人达罗婆娑。仙人大怒,诅咒国王丧失记忆,直到见到信物时方能相认。日后,已有身孕的沙恭达罗进城寻夫,国王果然拒认。她想拿出信物却无法找到,原来途中不慎失落河中。她呼天喊地,求告无门,被她母亲、天女尼诺伽救到天上。后来一渔夫从捕获的鱼腹中发现戒指,送交国王。国王恢复记忆后,深为自己的拒妻行为懊悔。这时,天帝因陀罗请豆扇陀出战,去征服恶魔阿修罗。得胜后,豆扇陀飞往仙境,在那里和妻儿合家团圆。

《源氏物语》

作者:紫式部,54回,1001年至1008年,平安时期巅峰,开启“物哀”文学,已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桐壶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源氏还追求桐壶帝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女御酷似源氏生母。不久,两人发生乱伦关系,生下一子,后来即位称冷泉帝。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向伊豫介的后妻空蝉求爱不成 ,向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当他骗拐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颜(其实是葵姬之兄头中将的情人)去荒屋幽会时,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为此大病一场,病愈进香时遇到一个女孩,她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

得知她是藤壶女御的侄女,兵部卿亲王私生女紫姬,两人常常相见。后来自己的外婆北山尼姑逝世,紫姬无人照顾,源氏趁兵部卿亲王不备接走紫姬,收为养女,朝夕相伴,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几年后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贵优雅,才艺超众,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据为己有。葵姬生育夕雾小公子时,六条御息所因为嫉妒怨愤灵魂出窍,害死了葵姬。六条御息所自知已经不能见容于源氏,便与之分手,晚年出家为尼后病逝。

桐壶帝退位以后,右大臣之外孙,弘徽殿女御的儿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从此失势。恰巧源氏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噩运临头,在右大臣与弘徽殿女御操纵下被迫远离京城,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当地有一明石道人隐居乡野,是源氏公子的远亲。其女名唤明石姬,从小悉心培养,仪表不凡(文中说不亚于皇女),琵琶技艺当世独一无二(文中说其琴技是延喜帝唯一传人),字迹优美流畅(文中说不亚于高贵的贵族)。为排遣寂寞,源氏公子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后生一女,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由于天降异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稳。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内大臣,源氏及左大臣一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派。源氏将六条妃子的旧宅改造成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来住。源氏近40岁时,朱雀院出家为僧,源氏奉旨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娶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觊觎三公主美貌的内大臣(最初的头中将)之子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机会,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与柏木毫无二致的私生子薰后,因不堪心理折磨落发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源氏之子夕雾为人方正严谨,并不像父亲一般处处留情。源氏刻意不让夕雾仕途太顺利,意图培养。夕雾从小与表姐云居雁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云居雁之父葵姬之兄嫌弃夕雾官位不高,又一心想送女儿入宫,因此不答应夕雾求婚。夕雾思慕云居雁不得,恰逢唯光大夫家送入宫中作舞姬的女儿藤典侍酷肖云居雁,因而与她私通,后成为夕雾侧室。后来夕雾终于在外祖母太君撮合下和云居雁结为连理,生育许多子女。柏木过世后,与之生前交好的夕雾前往安慰其夫人时,爱上了柏木遗孀落叶公主。落叶公主自感命运凄凉,一直不肯接受夕雾的求爱。后来公主的母亲逝世,公主孤苦无依,夕雾在侍女们的帮助下才得遂心愿。源氏过世之后夕雾任太政大臣,位高权重。

源氏之子薰生性严谨。20岁来到宇治山庄爱上了庄主八亲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绝。大女公子病故后,他寻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亲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补心灵的空白。可是匂皇子深夜闯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声音,占有了浮舟。当浮舟意识到自己一身事二主后,毅然跳水自尽,被人救起后削发出家。尽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见,但终未了此心愿。遁出家。几年后死去。

《一千零一夜》

又名《天方夜谭》,是一本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有243个故事。

《神曲》阿利盖利·但丁 意大利

全诗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作文九:《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作品》1300字

1.  白鹿原——陈忠实

2.  北岛诗选

3.  北方的河——张承志

4.  边城——沈从文

5.  财主底儿女们(上下)——路翎

6.  骆驼祥子——老舍

7.  尝试集——胡适

8.  沉沦——郁达夫

9.  城南旧事——林海音

10.  彷徨——鲁迅

11.  芙蓉镇——古华

12.  干校六记——杨绛

13.  古船——张炜

14.  郭小川诗选

15.  红高粱——莫言

16.  呼兰河传——萧红

17.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巴金

18.  毛泽东诗词选

19.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

20.  呐喊

21.  倪焕之——叶圣陶

22.  女神

23.  平凡的世界——路遥

24.  棋王——阿城

25.  青春之歌——杨沫

26.  射雕英雄传——金庸

27.  舒婷的诗

28.  啼笑因缘——张恨水

29.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30.  围城

31.  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32.  野草

33.  余光中诗选

34.  志摩的诗

35.  子夜——茅盾

36.  霸王别姬——张爱玲短篇

37.  白发魔女传——梁羽生

38.  阿Q 正传

39.  长恨歌 ——王安忆

40.  沉重的翅膀——张洁

41.  窗外——琼瑶

42.  浮躁——贾平凹

43.  黄金时代——王小波

44.  活着——余华

45.  京华烟云——林语堂

46.  鹿鼎记

47.  骆驼样子——老舍

48.  马桥词典——韩少功

49.  妻妄成群——苏童

50.  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

51.  死水微澜——李劼人

52.  曾国藩——唐浩明

53.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王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推荐阅读书目:

鲁迅: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杂文《灯下漫笔》、《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二丑艺术》、《爬与撞》、《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冰心:《超人》,诗歌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

胡适:诗歌集《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

闻一多:诗歌集《死水》、《红烛》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的一夜》

郭沫若:《女神》、《星空》、《屈原》、《虎符》

周作人: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朱自清:散文集《背影》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春上海》、《夜》、《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茅盾:《蚀》三部曲、《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腐蚀》、《白杨礼》、《风景谈》

老舍:《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

巴金:《灭亡》、《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寒夜》

沈从文:《三三》、《萧萧》、《月下小景》、《边城》、《八骏图》、《绅士太太》

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乐园鸟》、《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曹禺:《雷雨》、《日出》

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传奇》(短篇集)、《倾城之恋》、《金锁记》

张恨水:《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太阳》、《向太阳》、《火把》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作文十:《析外国文学作品的经典化》5300字

在世界各国的文学史中,优秀作家与经典作品经过一代又一代读者、批评家的审阅,最终沉淀下来。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史》序言中写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关于这一观点,学术界虽有争议,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读者眼中可称经典的作品并不相同。这就必然涉及评判标准的设定,以及审美趣味的历史嬗变等复杂的问题。但千载之下,虽历经大浪淘洗,却总有一些作品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被公认为代表了最高的文学创作成就。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四大名著的中国文学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没有《哈姆莱特》的英国文学又会如何?当作家完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之后,很大程度上,这部作品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进而升华为传世不朽的经典作品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主要可以分为催生某一文学作品趋向经典化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包法利夫人》国外研究情况梳理

“经过普通读者的阅读,受过批评家的质疑,经历了时间大浪淘沙式的筛选,却依然活跃在读者、批评界视野里的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作为一部小说,《包法利夫人》最早发表于1856年,这部小说迅速为作者福楼拜赢得了普通读者和专业评论家的一致肯定。适逢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将福楼拜作为自己文学前进道路指引的左拉对这部小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价:“《包法利夫人》问世后,产生了文学上的整整一场革命。现代小说的格式在巴尔扎克的巨型小说中是分散存在的,似乎刚刚经过压缩,明确地在这部400页的小说中提了出来。新艺术的法典写成了。《包法利夫人》具有一种明晰和完美,这种完美使这部小说成为典范小说和小说的最终典范。”将《包法利夫人》与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相提并论无疑是对这部小说的最高褒赞,同时,左拉在这部小说中还看到新的文学创作范式,并为之倾倒。

对于新生的文学作品并非只有赞扬,不时会夹杂着很多的批评之声,《包法利夫人》也没能够逃脱来自某些社会人士的批评。在法国文学的历史上,无论是雨果还是巴尔扎克,他们的作品中都暗含着对正直、善良的赞扬,对贪婪、邪恶的贬抑。这无疑是早期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模式,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很难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感受作者的价值标准。他对于性爱的暴露、偷窥的描写充斥着整部小说,令当时的舆论界哗然,也让很多追求道德至上的批评家们感到尴尬。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对立面,而爱玛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进而与人通奸、偷情,以换取自己内心所渴望的生活更为批评家们所不能容忍和接受。

一部作品的接受史就是其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被不断挖掘、升华的历史,这一点在小说《包法利夫人》诞生之后表现得十分明显。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发现针对这一作品发出了不同声音。就前者而言,左拉等人作为福楼拜的崇拜者自然对其作品表现出无限的仰慕之情。若仅仅认为这是崇拜者对伟大作家的单纯景仰,无疑弱化了其内在的审美价值,我们必须认识到左拉等人是从文学范式的创新、小说创作范式的革命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从小说《包法利夫人》分明看到了法国文学发展的新曙光,这正是他们给予极高评价的关键所在。就后者而言,批评家们的观点仍旧停留于单纯的道德审判和伦理评价的层面,没有从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入手,陷入了文学鉴赏的误区。当然没有针对统一文学作品,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出发,从而获得不同结论,这是极为常见的。我们并不能因为某一种评论方式带来的结果背离了特定时代的审美追求,就彻底否定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在欧洲文学界对于《包法利夫人》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对于这部小说的道德价值观进行批判,以杜朗蒂为代表的批评家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小说的价值观层面,这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外部分析;随着社会思潮的发展,以卢卡契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将小说置于广泛的社会层面,同时结合主人公爱玛作为农家女的阶级定位,认为“象征内容是讽刺性的,所以它至少是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真实的艺术手段,达到了相当大的艺术高度”。这一转变预示着批评家在如何看待《包法利夫人》的问题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开启了小说走向“经典化”的发展道路。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包法利夫人》在欧洲文坛成为经典作品的道路是漫长的。这一方面得力于小说具有的丰富的意义可阐释空间,另一方面也与19世纪末期出现的结构主义、新批评等研究方法的更新有关。正是在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等文学研究方法的指引下,对于小说《包法利夫人》的研究逐渐从文学外部转入文学内部,研究视角的转换所带来的不仅是思路的开拓,更是一部作品“经典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经过一代又一代批评家艰苦卓绝的努力,诞生之初饱受争议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社会、政治信息和小说文本内部的价值内涵得以体现,为其最终凝定为西方文学世界的经典作品创造了契机。

《包法利夫人》经典化的外在动力

当文学成为精神奢侈品的同时,更多的人满足于追求一时的审美愉悦,只有较少的人在自我的内心世界保留着对文学的崇敬之情。正是在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思考中,真正具有潜质的文学作品获得了属于它的艺术存在形式。诚如二十年前,路遥倾尽心力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经过二十余年的沉淀和挖掘,这一曾耗尽作者全部生命活力的作品最终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在这一过程中,外界较少的干预或许正是《平凡的世界》最终走向经典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一部小说而言,最终成为经典的道路是漫长的。不仅需要内在因素的催动,也需要外在动力的影响。所谓“外在动力”,我们应从两个维度加以解析。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审美标准是不断变化的。诞生之初被否定的作品或许正是缘于特定时代的审美标准,当审美标准发生转移之后,人们的认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营造“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也为真正具有深远意义的艺术作品创造了自由的“发酵”空间――当人们能够以平静的心去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它的艺术价值才能真正闪现出夺目的光芒。   所谓的外在动力首先表现为小说能够塑造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首先在于塑造了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在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为世人塑造了爱玛。诚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是造就的。”爱玛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下层,却有渴望享受上流社会生活的女性;在她的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的向往和爱情的追求如炽热的火焰一样一直在燃烧。很多读者将其理解为福楼拜对于特殊时代法国社会女性的描述,其实,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更是无数个女性共同的写照。面对森严的社会等级和悬殊的经济地位,选择超然于其外的女性往往会受到肯定,选择顺应社会“潜规则”的女性则不免受到批评。就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而言,正是由于爱玛的身上凝聚着不同时代的无数个女性的共性,为小说《包法利夫人》成为文学经典创造了可能。在福楼拜完成小说之时,法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并不能容忍《包法利夫人》中对于性的过多描写,也不能接受对于自由的过分追求。这就催生了那场著名的诉讼,或许正是由于这场日后令《包法利夫人》广为传播的官司,让我们意识到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巨大影响力。

《包法利夫人》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最早的译本是李劫人先生1925年出版的《马丹波娃利》。其后,又有多位翻译家对这部小说展开过译介工作。由于他们的理解不同,各自翻译的书名也有所差异。其中,1948年李健吾先生翻译的《包法利夫人:外省风俗》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以后这一译名被大家广为接受。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外在因素,都是发生在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的文学接受环节,作为法语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包法利夫人》译介到中国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早期的译介中,《包法利夫人》是与其他外国小说一起被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一股脑儿”介绍到中国的,初始并未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度。进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现代学术研究的崛起,以李健吾、茅盾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作家开始将《包法利夫人》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加以挖掘。逐渐认识到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新中国成立后,《包法利夫人》的研究陷入低谷,这部小说的传播也遭遇了空前的冷遇。进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学术氛围的宽松,小说《包法利夫人》又进入读者和批评家的视野。先后由朱维之、郑克鲁编写的《外国文学史》主要采用的现实主义的分析原则,将这部小说作为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作。

《包法利夫人》经典化的内在因素

文学作品的存在首先是精神性价值的折射,无论是读者或者批评家,只有真正理解了作者寄予小说文本的内在价值,一部作品才能够从数以万计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我们了解到,所谓“文学”即是话语蕴藉性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从这一定义出发,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必然是潜藏在小说中不同人物、不同角色的对话、冲突之中的,文学文本蕴藉的艺术价值必然是文学作品走向经典化的基本前提,只有不断挖掘文学文本的艺术价值才能真正提升认知程度。同时,作者的创作也绝非对现实生活的“实录”,往往经过一定的改造和重写。因此,读者和批评家解析文学文本应着重考量文本本身,就某种程度而言,甚至要刻意淡化外来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这一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研究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垄断了文学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摆脱来自外在因素“他律”的束缚成为共识。于是,重视文学文本自我的审美特性,即从文学文本的内在因素出发成为新的话语背景中,人们研究文学作品的首选。一方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与特定历史阶段中文学研究模式的转变紧密相关;另一方面,重视文学文本不但是文学作品自身的内在诉求,也将极大地加快文学作品趋向经典化的历史进程。

在网络传媒迅猛发展的21世纪,人们逐渐习惯以“读图”的方式去获取资讯,文学边缘化已经成为无可逆转的时代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作品在走向经典化的道路上陷入前行的“死胡同”,相反却更加促使我们去思考一部作品怎样才有可能成为文学经典。对此,童庆炳先生曾指出,一部作品经典化必须具备如下几点基本要素:“(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就此六点而言,“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发现人”属于外在动力;而“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作品可阐释的空间”属于内在因素。

文学文本是一部作品得以成为经典的基础和前提,就小说《包法利夫人》而言,福楼拜没有采用法国文坛主流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而是更多地加入了对于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可阐释空间。众所周知,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占据了文坛。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到莫泊桑的“羊脂球”,“性格”与“情节”成为最为正统的叙事模式。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范式,它曾创作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辉煌。在这一类型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塑造一位主人公作为小说的核心,所有的事件、线索都围绕主人公展开,“所有的事件的发生都遵循因果律,都有其必然出现的理由,很少有无用的细枝末节。小说按照线性的时间链条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在作者塑造的模仿现实的典型环境中,情节经历了发生、发展、高潮直到结局”。

在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内心情感丰富的女性形象。爱玛虽然生活在“外省”,但她自幼接受了修道院的贵族式教育。在她的内心深处埋下了仰慕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渴望摆脱自我社会阶层的种子。进入读者眼中的爱玛并不是一个低眉顺眼的传统女性:通过阅读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她养成了幻想的习惯;生命中少有的一次旅行为她闭塞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封闭的生活环境让她的内心世界异常孤独;贫乏的婚姻生活令她无法抵挡情场老手的诱惑。所有的描写都是介于现实与内心之间,福楼拜在创作中大量加入对爱玛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得他的创作开始了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向新的小说创作模式转换的进程。

这样一些描写都是促使小说《包法利夫人》走向经典化的内在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描写对象的转换促成了小说主旨的升华;其次,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描写模式中超越出来,开创了小说发展的新篇章;最后,心理活动的描绘也提升了小说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增岩.《包法利夫人》在中国的经典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1:1.

[2]冯寿农.法国文坛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批评管窥[J].法国文学研究.2006:11.

[3]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M].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80:44.

[4]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0.

[5]王增岩.《包法利夫人》在中国的经典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