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小说 > [《中国近代史4》8000字]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感受800字

[《中国近代史4》8000字]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感受800字

时间:2019-10-18 09:23:34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中国近代史4》8000字

单选}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随后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与国关系公认的国际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0年1月至1963年3月,中国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 {单选}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争取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经长期不懈的外交努力,终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多选}1972年,先后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有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

{简答}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1、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不断发展;3、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三十六、 {单选}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

{单选}1978年5月11日,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简答}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中是如何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行评价的?

1、1981年6月,中共十一刷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3、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上。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1、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2、邓小平的讲话对排除来自“左”和“右”的方面的干扰和影响,保证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基础,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从1979年11月起,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共中央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转变,也是改革开放的前奏。

{单选}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两大问题:1、“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2、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政策。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83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民第一次会议,选举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赵紫

阳为国务院总理。

{单选}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1985年2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3年10,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大会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后召开的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赵紫阳为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乔石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8年3月至4月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杨尚昆为国家主席,万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1、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2、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1、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展《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2、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策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认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3、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4、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三十七、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举行。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务,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接受了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决定由江泽民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91年3月至4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七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八五”计划的开始实施,标志着国民经济治理整顿任务全面实现。

{单选}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同江泽民等谈话时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他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1990年3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单选}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人民公社体制解体。

{单选}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多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1、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2、确定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多选}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就农村体制改革问题作出的重大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简答}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2、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认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3、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4、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三十八、 {简答}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其主要内容是:A、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判断改革开放程度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D、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E、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2、邓小平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2、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大会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多选}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提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三件大事:维护世界和平、实现祖国统

一、加紧现代化建设。

{多选}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至1997年,中国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过到235个,二类口岸达到350个。

{多选}1985年2月,中央决定开辟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为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 1995年,“八五”计划胜利完成,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1996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1994年初,中共中央根据十四大的精神,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同年5月,江泽民进步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促进。

{简答}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

1、大会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贡献: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继续邓小平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2000年,“九五”计划胜利完成。

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十五”计划纲要,为新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

三十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单选}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中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1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必须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单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完整的概念,是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来的。同年5月,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简答}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共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六大闭幕后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吴官正为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书记。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单选}中共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单选}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 {单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四十、 {论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1、2004年8月,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005年11月,他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2、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同国际社会其他成员携手努力,为实现各国和谐相处、全球经济和谐发展、不同文明和谐进步的美好前景发挥积极作用,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念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胡锦涛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贺国强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中共十七大报告的灵魂,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成就及深刻启示:

1、成就:1)、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公平公正和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3)、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认真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中国已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关关系);10)、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2、启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2)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单选}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自2006年。

{单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

{单选}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会议是十六届三中全会。

{多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右国人民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作文二:《《中国近代史》》900字

《中国近代史》

1、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它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5、洋务运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6、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7、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8、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9、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0、、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

12、1928年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13、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1931年“九、一八”事件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6、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日战争

17、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18、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0、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1927-1949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21、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2、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23、戊戌变法中1898年光绪帝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

作文三:《中国近代史》8400字

1、“十三行”

1686年创立,是由清政府批准的身家殷实的商人开设,是特准的垄断对外贸易的商行,清政府设立于广州的专营对外贸易的商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垄断机构,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在行商之间、行商和三商之间,为争夺商业利润互相倾轧,外商便在进出口货价和交易量上得以利用矛盾,造成行商的亏损。它对清廷的影响很大:首先,一口通商后,经十三行完成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其次,十三行造就了一批中国最早的兼有商务与外交职责的洋务活动者,十三行商人在商馆内,既是外贸经纪人,又是约束洋人行为的责任者,它是早期洋务活动的基地,并且作为在华外国人的集散地,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点场所,行商们最早接触外面世界,吸纳西方科学文化,并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2、魏源

(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汉族,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举人,官至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国海军之父,洋务运动之父,近代工业之父,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注重经世致用之学,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3、《四州志》

林则徐译,译自1836年,来自英国人慕瑞德《世界地理大全》。它简要讲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在近代具有开风气的作用。后魏源受林则徐嘱托,以此书及其他资料为基础,编撰了《海国图志》。

4、《海国图志》

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及各国风土人情,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总结了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批判了唯武器论,论证了朴素的游击战、持久战思想,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朦胧的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批判了闭关政策。

5、租界

帝国主义列强根据和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租用的地段。租界首先由英国在上海建立,随后法国和美国也在上海划定租界。列强在租界内行使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辖权,形成“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一战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收回租界时其主要目标之一。二战期间,英美等国租界先后收回。抗战胜利后,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至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全部收回。

6、片面最惠国待遇

《虎门条约》中规定的一项不平等条款。在正常的国际交往中,最惠国待遇应是双方互惠,英国只要求中国给与英国最惠国待遇,却未承诺给与英国同等待遇,这就成为签约双方不平等的“片面”最惠国待遇。继英国之后,有15个国家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只要任何国家在中国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就可以“一体均沾”。后来美法也享有这种权力。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7、简评闭关政策

⑪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⑫但它的阻碍作用远远大于自卫作用,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⑬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⑭严重的阻碍了其他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落后导致军事力量的落后;⑮此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弱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已经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闭关政策更使先进的制度难以进入。

8、林则徐评价

林则徐(1823-1901)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领导了虎门销烟并取得胜利,但后来被遣戍伊犁,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都给与关心。他打破了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军事技术等著作,辑有《四周志》等。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但他也是士大夫中的一员,不肯公开提倡改革,没有让睡梦中的统治阶级醒过来,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与世人奋斗。

9、谈谈你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理解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品经济发展;政治上,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三纲五常,实行文化专制制度。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不再独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司法权和领土主权等,领海权遭到破坏,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外国资本输出,中国成为了原料市场和商品产地;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任务由反封建变成了反侵略反封建。

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0、试述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所发生的变化

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乾隆时有过马葛尔尼使团访华,英国希望用和平方式打开中国大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遭到了拒绝,因此,应该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和西方的交流很少,清政府只开通了广州十三行为对外窗口;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中国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成为外国经济的附庸,自给自足的经济遭到破坏。

军事上,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武器老式,军事制度落后;鸦片战争后,中国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买来大量新式武器,聘请洋工教授武器制作技术,翻译大量军事书籍,学习西方先进战略技术。

文化上,鸦片战争前,文化专制、三纲五常、程朱理学的影响,文化界万马齐喑,毫无生气;鸦片战争后,一批先进的士大夫开始开眼看世界,翻译西方著作,引进西方先进文化。

社会生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一切都是封建的保守的;鸦片战争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服饰方面也发生了变化。

11、拜上帝会

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应试失败后,终于抛弃了对科举仕途的幻想,他仔细阅读了《劝世良言》,相信上帝是唯一真神。于是,利用《劝世良言》中的一些内容创立了“拜上帝会”,又称“太平基督教”,是太平天国的前身。又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洪秀全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教,招立信徒,当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处处,拜上帝会在当地吸纳了大批信徒。

12、乡官制度

太平天国政权中确立的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地方基层政权,体现了“寓兵于农”的思想。县以下的地方官称“乡官”。县以下的基层政权按太平军编制把全体农民组织起来,以五家为伍,设伍长;五伍为两,设两司马;四两为卒,设卒长;五卒为旅,设旅帅;五旅为师,设师帅;五师为军,设军帅。从两司马至军帅各级长官,均由本乡人充任故称“乡官”。乡官由本地人公举或上级委派。平时管理民政,组织农民生产,战时每家出一人当兵。既是地方基层政权,又是军事组织;乡官既是行政官吏,又是军事指挥官。

13、《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冬,洪秀全在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基本内容:⑪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平分给农民;⑫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政权-----乡官制度;⑬实行一切产品归“国库”的平均分配制度。它是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激烈斗争的产物,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意义。平分土地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否定,是农民阶级对

封建剥削和压迫的猛烈冲击,它所体现的平均思想达到了封建社会中国农民平均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进步性和革命性。但它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方案反映了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是一种空想,把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具有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和反动性。

14、《资政新篇》

洪仁玕提出的。⑪政治:集中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设立“新闻官/篇”“暗柜”;⑫经济: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财政金融事业,提倡私人创办,奖励创造发明,实行专利制度;⑬文化和社会改革: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改革文风,禁止溺婴、买卖人口和鸦片;⑭外交: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文化交流,平等往来,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它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历史进步性。它带有时代的特色,是洪仁玕向西方学习的结晶。但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提倡资本主义,却只字未提农民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也没有提出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对策,不能得到广大农民和太平军的拥护,不能给后期太平天国在政治上带来新气象和新局面。

15、“天京事变”

1856年太平军西征取得巨大胜利,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权势欲恶性膨胀,想夺取皇位,导致了天京事变的爆发。先是韦昌辉和秦日纲杀死东王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下,后来洪秀全杀死韦昌辉和秦日纲;而石达开的雄才大略和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赢得太平军信任和拥护,从而引起了洪秀全的猜忌,最后出走,在四川大渡河被清军包围,全军覆没。它是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严重内讧,是太平天国从前期的胜利发展向后期的防御困守的转折点,革命实力大受摧残,朝政不纲,人心离散,造成了军事从进攻转为防御的被动局面,几年来太平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军事要隘和重镇再度被围困,得而复失。太平天国领导集体的分裂给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后果,是一个极其沉痛的历史教训。

16、湘军

曾国藩于1854年2月正式建成,是清代兵制的重大变革。湘军是按地域以封建宗法关系维系起来的;人员上,曾国藩以和他一样笃信程朱理学、又有经世致用思想的志同道合为营官,且又治理能力、不怕死、不热衷名利、又信仰肯牺牲的人;效仿明代戚继光所编练的戚家军进行编制;兵勇刻苦训练,演练阵法,特别强调纪律,不骚扰百姓,反复灌输忠义勇敢精神;实行优厚的饷银待遇。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咸丰认为功高震主,限制湘军的发展,镇压太平天国后,曾国藩进行裁军。

17、曾国藩评价

(1811-1872)湖南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

第一人,谥“文正”。处在清朝晚期,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他与左宗棠等人力挽狂澜,一度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他创办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成为近代中国最有争议和最显赫的历史人物。他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反对借师助剿,但他并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开眼看世界,开办洋务事业。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功成自保,激流勇退,裁撤湘军。

18、洪秀全评价

(1814-1864)原名洪仁坤,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他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定都天京,封王建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改变土地制度,解放了妇女等。给清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起义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中外反对势力以沉重打击。但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天京内讧就是封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太平天国后期,为防大权旁落,任人唯亲,不善于用人,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国内部带来致命危机。晚年思想狭隘,陷入了总结迷信的泥潭。

19、李秀成评价

(1824-1864),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广西藤县人。1851年加入太平军,作战机智勇敢,天京变乱后,为了挽救太平天国危急形势,被洪秀全提拔为王,被封为“忠王”,和陈玉成一起挽救了太平天国,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顶梁柱。在和清军斗争中,他和陈玉成取得了浦口大捷、三河大捷,第二次突破了江南大营。他体恤百姓、任人唯贤等。但他在战略上的错误,也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损失,在第二次西征时,不抱积极态度,不认真备战,导致了失败。特别是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湘军俘获,写下了几万词的供词,贬损自己、谀颂敌人,并表示要招降太平军余部,这是李秀成的严重失节行为,是他一生中不能洗刷的最大污点。

20、慈禧评价

(1835-1908)咸丰的妃子,同治的生母。权势欲极强,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开始“垂帘听政”。她奢侈腐化,同意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镇压天平天国运动,镇压戊戌变法,镇压义和团运动,成为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她没有使中国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而是一步步妥协退让,签订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她视权如命,先后发动两次政变,三次垂帘听政,打压与自己对抗的势力,出卖国家主权,成为外国人忠实的奴才。但她实行清末新政,派人留学,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训练新军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知人善任,重用汉人,禁止缠足;内除权臣,维护了内部的安定团结。执政长达47年,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21、北京政变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主要原因:咸丰懦弱,慈禧掌权;直接原因:英法联军的进攻,咸丰病死,为政变创造了条件;同治年幼;慈禧得到了大批封建官僚的支持;反慈禧的力量太弱;帝党后党矛盾。

影响: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封建买办势力相勾结的开始,这是清朝政权半殖民地化的严重步骤;从此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继续重用汉族官僚;“借师助剿”。

2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修改条约谈判的失败;英法的战争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影响: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为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备了条件;侵略势力深入扩展,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侵略活动更加有恃无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朝政权开始买办化;辛酉政变,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3、洋务运动

19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在洋务派官僚的倡导下,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而进行的自救运动。从主观上讲,是封建统治阶级面对封建危机的避害反映,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中外关系的新调度和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诸多因素汇聚的结果,作为一场自救运动体现了清政府应付历史变局的一种抉择。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兴办教育事业,办学堂,译书办报,创建海军,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4、洋务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文祥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的洋务运动。

2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有何特点?

产生原因:明清时期中国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特点: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方式不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大多投资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中国民族之本主义企业分布很集中,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封建势力之间既依赖又矛盾,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妥协性。

26、简述早期维新思想

⑪代表人物和作品: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郑观应《盛世危言》等⑫主要内容及其评价:①内容:批判守旧思想和洋务思想;要求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要求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要求废八股,兴学校。②评价:从历史作用方面看,早期改良思潮批判封建守旧思想和洋务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经济观念,给中国封闭的思想密室注入了新鲜空气,具有启蒙性;主张抵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具有爱国性;主张进行政治华人经济改革,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向往西方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具有进步性,早期改良思潮的重要成绩,在于它为后来的戊戌变法作了思想准备。局限性: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但对侵略者的本质缺乏认识,幻想通过谈判方式来取消列强在中国的特权,这不啻是与虎谋皮;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不敢直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反而主张维护传统的封建宗法道德和伦理观念;思想主张也还比较零散,未成体系,处于分散呼吁宣传阶段;对洋务派不满,但又存在严重的依赖性,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未能突破“中体西用”的樊篱。

27、马嘉理事件

为了修筑一条由缅甸仰光到云南思茅的铁路,1874年,英国上校军官柏郎率领武装探险队近200人,从缅甸出发到我国云南,英国驻华使馆派翻译官马嘉理前往云南入缅接应。1875年2月,他带领武装“探路队”非法越过中国边境,闯入云南蛮夷附近,被当地人盘问和阻拦,马嘉理蛮横的开枪行凶,当地人民打死了马嘉理,此即“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

28、近代以夷制夷失败的原因

①清政府的以夷制夷是在主权丧失、国家衰弱的前提下进行的;②清政府对国家主要威胁的判断失误;③列强在侵华问题上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29、甲午战争的影响

①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面临严重的亡国危险,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助长军国主义的恶性发展;③引起远东国际形势的变化。

30、“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俄、法、德、日、意六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宣言。内容:①各国互不干涉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或租地内的任何既得利益;②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各口岸的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中国现行关税率征收;③各国在势力范围内,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和商品的铁路运费。1900年,美国第二次提出门户开放宣言,“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既是一

31、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永不屈服、英勇斗争的精神,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在客观上有利于清末的社会改革;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和清王朝的崩溃。

32、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发出三个奏折,被称为“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他们主张变法要从“育才兴学”做起,即开设文武学堂,废除八股考试制度和旧式的武科考试制度,奖励出国留学,并提出“整顿中法以行西法”的主张颇得慈禧太后的称赞。清政府大抵以刘、张奏折为蓝本,陆续颁布了一些改革措施,实行新政。对“清末新政”产生了巨大影响。

3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论述题)

①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具有不可克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中取得胜利,且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②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派势力十分强大,他们推宕拖延,全力阻挠,使行政无法实行,地方官敷衍了事,没有几个真正的在推行变法,都只是做做样子; 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缺乏周全的考虑和商议,一开始就把慈禧放在了维新派的敌对位置,加大了改革的阻力,在政治上缺乏凝聚力;

④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建立一个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 ⑤新法裁汰冗员和闲散机构,使大量官员失去了工作,把他们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⑥用人不当,计划失当,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⑦变法措施过于激进,且维新派人员没有从政经验,没有实权军权,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康有为要求断发易服,使尚未开化的民众难以接受,引起全民哗然;

⑧维新派把政治和学术混为一谈,杀伤面太广,触及面太广,把支持变法的洋务派都推向了对立面;

⑨慈禧和光绪之间的矛盾激烈,而维新派又卷入了帝后党之争,他们没有帮助调和矛盾,而是煽风点火,更加引起了慈禧的痛恨;

⑩维新主张新主张新思想,却不敢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借孔子托古改制,受封建思想影响太深,不可能取得胜利。

作文四:《中国近代史》8100字

1曾国藩:湖南人,晚清重臣和军事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1853年,太平军攻占天京,而八旗、绿营节节溃败,咸丰皇帝命令他去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他用知识分子为营官,以同乡和伦理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营官可以自行招募士兵,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和军纪教育,仿照西方先进的军事操练,增强了其战斗力,整个湘军必须服从曾国藩一个人,形成了一种等级森严的关系。后来成为清朝发动统治的重要支柱和太平天国的凶恶敌人。

2湘军: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湖南湘乡大官僚大地主曾国藩组织了反革命地主武装,称“湘军”。湘军以同乡和伦理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有陆军和水师,大小将领多是曾国藩的亲戚、朋友、学生和同乡,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级森严,也是维护清朝统治和阻击天平天国军队的反革命重要的封建武装。

3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后,颁布了一个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革命纲领。首先,从根本 上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平分土地,反对封建地主的剥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打击了农村中的封建势力,利于天平天国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战争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是太平天国建设新世界的蓝图。但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施。

4厘金: 由于金田起义到1853年7月间,清政府国库所剩无几,四处筹不到军饷 ,增加各种税收而实行的厘金制度。厘金分为两种:一是行商的货物通过税, 一是坐商的交易税。最初是地方筹集军饷的方法,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931年1月1日,国民政府取消了厘金制度。

5子口税:是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当时以海关所在的港口为母口,内地的常关,厘卡为子口,征收于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凡进出口货物,除了照例征收5的关税,还需征收2.5的子口税,以代替货物经过中国内地关卡应该征收的税收。其剥夺了清政府内地关卡对外国货物征税的权利,破坏了中国内地税的主权,排挤了中国的工业和手工业品,是一种经济掠夺的手段,于1931年废止。

6天京事变:发生于1856年的天平天国的都城天京,由于内部成分日益复杂,平均主义的理想无法实现,和领袖们的思想作风发生改变,之间关系逐渐疏远,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日益尖锐,出现了杨秀清逼封“万岁”、韦昌辉滥杀无辜、石达开负气出走,集团领导的分裂破坏了内部的团结,消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丧失了乘胜追击的机会,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7资政新篇: 颁布于1859年,在天平天国领导集团分裂后,形势顿挫,洪仁玕被洪秀全委以重任,向洪秀全提出了建国方案,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制定法律、制度,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思想文化上兴办学校,外交主张与西方交流等方面。主张向西方学习具有进步性和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客观要求,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未能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没有联系实际、脱离群众,因此得不到拥护,而且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没有实行过。

8淮军: “淮军”是安徽合肥官僚地主李鸿章组织的反革命的地主武装。它和外国侵略者紧密勾结,成为一支镇压太平天国的凶恶敌人。后来李鸿章派袁世凯训练新式陆军,淮军派生了以后的北洋军阀。

9戊戌变法:即百日维新。在国内外环境十分恶劣情况下,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进行改革: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但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梁分别出逃国外,谭嗣同等人被杀害或被追究,最终失败。它是一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改良和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

10公车上书: 1895 年4 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人签名上书清廷,提出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请求皇帝广开言路,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因举人由各省派送进京会试,依照汉代举孝廉、乘公车赴京例,称为“公车”。),虽然未能阻止其条约的签订,但其使变法图强和爱国救亡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社会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康有为确立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的地位。

11安庆保卫战:太平军反击湘军解安庆之危的一次战役。安庆是太平天国和皖北捻军进行联系的纽带,是天京西部屏障,保证粮食供应的战略要地。1864年夏,当江南大营覆灭,天平军东征时,曾国藩的湘军进攻安庆,守军告急。陈玉成率北路军,李秀成率南路军沿长江西岸进攻武汉。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干预和援军未到,经过激战,陈、李军队始终未能与城内的守军会和,最终,湘军从安庆北门而入,守将率军与之肉搏,全部牺牲,1861年9月5日安庆失陷,此后,天京已无屏障,天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更加恶化。

12旅顺惨案:是一场发生于1894年11月21日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旅顺进行4天的大屠杀。金州、大连失陷后,日军进攻旅顺,清军将士拼死抵抗,后因前有敌兵,后无援兵,苦战四天继而战败,22日占领旅顺。在日军将领大山岩的指挥下,日军连续进行了四天旅顺大屠杀,街头尸体堆积如山。由于旅顺屠杀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在各国中产生了同情中国的倾向,这也使得日本放弃了很多苦战得来的东西,特别是辽东半岛.

13扶清灭洋: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义和团等团体逐渐走上了武装“灭洋”的道路即反教会斗争。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就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旗帜,其后在袁世凯的残酷镇压下,这一口号曾有所减弱,但在清政府的招抚政策下才重新树立起来,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加入了“扶清”,虽然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广泛吸引群众参加反帝斗争的作用,但其盲目的排外思想模糊了群众的战斗目标,被清朝统治所利用, 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

14兴中会: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 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次年设总会于香港。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决心推翻清政府、建

立资产阶级政权。筹划在广州起义,未发事泄,孙中山等人被通缉,流亡国外。在惠州三洲田起义,因外援不继,中途遣散,最终失败。曾想拉拢康梁的加入,未果与之争执,该会又先后在横滨等地成立分会,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905 年与华兴会、光复会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15华兴会: 1903年11月4日,湖南革命分子宋教仁等人以庆贺黄兴30岁生日为名,举行秘密会议,成立反清革命组织华兴会,推黄兴为会长。为了避免官方的注意,对外用办矿名义,取名“华兴公司” ,华兴会的骨干都是公司的股东,股票即为会员证。1904年2月马15日召开成立大会,又与哥老会首领福益建立同仇会作为联络会党的组织,准备11月在长沙起义,这次武装起义的消息不幸泄露,马福益等被捕遇难,黄兴逃亡日本。次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会员相继加入,华兴会遂停止活动。

简答和论述

16.洋务运动

一、背景

1、民族危机:外国在华势力一步步扩大。

(1)政治上,派驻公使,进行政治讹诈,并控制清政府的海关、税务、外交活动。

(2)经济掠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3)文化侵略。基督教的传播。

2、统治危机:农民起义的推动。

3、社会危机:农村经济的凋敝。

二、主张

(1)、镇压太平天国,维系清王朝的统治。(2)、在和局下徐图自强,以反对外来侵略。

三、内容

(一)、创建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与新式海陆军(新式陆军的出现、练军、编练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二)、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

(三)、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创办近代新式学校,语言学堂、军事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

四、洋务军工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一是浓厚的封建性。

二是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

三是具有抵御侵略的性质。

四是对外国有依赖性。

作用:

一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二是维护清朝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五、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

2)、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和习俗变迁。

4)、加强近代中国的国防,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5)、对晚清政治变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6)、为历史运动开辟和铺垫了道路。

六、洋务运动失败原因: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因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必定会走上失败.

七、性质: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八、结果:破产

17.中日甲午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1 日本为解决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

大陆政策

2 此时处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日本的侵略行径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3 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 镇压东学党起义 蓄意挑起战争

4 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 而不认真备战

二、影响

1、甲午战争所签订的是自鸦片战争来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它表明世界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

、条约签订后,中国大片领土沦为殖民地,便利日本进一步侵华,助长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增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力量

允许在华设厂

增辟商埠

便利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甲午战争及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三、《马关条约》

1、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4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马关条约》内容可记作“两口(子)分工”

“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

“口”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分”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工”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18.维新变法(公车上书)

一、背景

1、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2、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政治性贷款、争夺铁路的投资和修筑权投资、矿山和开办工厂、商品输出)

3、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4、危机之下的中国社会

二、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

1、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对外扩张

2、“门户开放”政策的国际环境

3、特殊考虑

(1)美国在华只能凭藉经济实力参加与列强的竞争。

(2)美国担心列强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筑起壁垒,影响美国在华的商业利益。

(3)列强的相互牵制和清政府的虚弱,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

一是清政府政策的放松;

二是救亡运动的推动;

三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四、戊戌维新思潮的内容

(1)宣传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

(2)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学术文化。

(3)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4)提出以“富国养民”为宗旨的经济纲领。

(5)宣传变法。

五、维新变法的意义 1、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变法的运动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六、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焦点: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七、维新变法失败原因

1、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

2、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3、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

4、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5、袁世凯的背叛。——直接原因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改良道路走不通

19.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社会经济原因

3、帝国主义宗教侵略的加速

4、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分析

(1)反帝爱国运动。

(2)反封建性。

(3)落后性。

A、笼统的排外主义。

B、被清政府利用和控制。

C、落后的宗教信仰和组织形式。

三、历史意义

1、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强瓜分。

3、为清末新政的进行扫除了阻力。

4、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5、促进了民族革命的高涨。

四、《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内容可记作“兵民禁赌”。

“兵”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

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

“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4.5亿两。

1、赔款。

2、设立使馆区。

3、拆毁炮台、外国驻军。

4、惩罚反帝斗争。

5、对德、日“谢罪”。

6、设立外务部。

7、修订新的商约。

五、《辛丑条约》的危害

1、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2、军事上:限制中国的防御能力。

3、心理上、精神上:镇慑、控制中国官民的反帝情绪。

4、经济上:空前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财政控制。

六、义和团运动影响:

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3、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义和团运动加速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20.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背景:

1、修约失败

2、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运动。

二、影响: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5、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王朝刺激较大,开始痛定思痛,进行“洋务运动”。

6、 《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2年1月,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引用外国军队来帮助镇压内乱

三、《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

“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四、《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天天赔酒(九)”

第一个“天”指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第二个“天”指增开天津为商埠;

“赔”指增加了大量赔款;

“酒(九)”指割九龙公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1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分析

1、  清政府危机四伏、闭关自守---具体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2、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对外扩张---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  英国为维护其可耻的鸦片贸易而发动战争---直接原因

二、鸦片战争影响

1、  政治上:丧失领土和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2、  经济上:外国的商品倾销,促使自然经济解体,成为半封建社会

3、社会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任务。

5、思想上: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三、《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

“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

“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

“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22.辛亥革命

一、背景:

1、社会基础:《辛丑条约》,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一系列武装起义。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2、内容:①规定主权在民、自由平等②确立三权分立政体③实行责任内阁制

3、性质和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袁世凯窃取政权

(一)原因

1、外因: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2、内因: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3、根本: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二)过程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四、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次民族资产阶级革命。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3、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中国人民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5、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中国社会风俗。

6、鼓舞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六、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3、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七、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认识,为什么? 胜利:

1、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

失败

1、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2、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试论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立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独立自立的地位(3分)。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成为世办资本主义的附庸(3分)。

在遭受外国商品冲击严重的五口通商地区,自然经济开始接解体,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主要是五个通商口岸)于战后迅速畸形繁荣起来,并在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即买办阶层。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在五口通商地区投资办企业,中国的无产阶级诞生了(3分)。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3分)。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鸦片战争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转折点(3分)。

作文五:《中国近代史》19900字

中国近代史

名词解释: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海国图志》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是第一部较为详尽较为系统的世界史地著作。因它不但详细记载外国情况,还首次从理论上肯定了研究世界史地的必要性。《海国图志》的划时代意义,还在于给闭塞已久的中国人以全新的近代世界概念。《海国图志》不愧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史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对海内外起过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在该书中所阐发的“师夷”思想,对中国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清朝晚期的洋务运动,就是受魏源“师夷”思想的影响,加以运用和发挥的。当然,应该指出的是,洋务派的思想与魏源的“师夷”思想虽有共同性、继承性,但二者并不尽相同。魏氏是地主阶级改革派,而洋务派则是大地主大官僚。魏氏倡导“师夷”的目的是为了“以彼长技,御彼长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洋务派的“师夷”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民”,“资夷力以助剿济运”,镇压国内农民革命。在洋务派之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及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师夷”思想加以发展和丰富。 (拜)上帝教: 中国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基督教组织。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亦称“太平基督教”。拜上帝教的首领是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前身。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曾从传教士手中接过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他第四次科举考试落第後,创立「拜上帝会」,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教,招立信徒。当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处处,「拜上帝会」在当地吸纳了大批信徒。公元1851年初,「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事,建号「太平天国」,参与的信徒约一万人。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讨粤匪檄》:

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檄文》除了列举太平军的罪行之外,还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檄文利用三江两湖百姓不了解太平军的真情,极力描述“粤匪”的恐怖;同时借太平军内的“老兄弟”和“新兄弟”之别,挑拨离间,挑起太平天国内部南北军队的分裂。说太平军起义是两广人的起义,而两湖三江的人却猪狗不如。这种挑拨,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卫道面目出现,争取封建士人,无疑是曾国藩的又一高明之处。儒家学说,孔孟之道源远流长,中国的知识分子尊崇孔孟,而太平天国极力反孔,捣毁孔庙、孔像,焚毁儒家经典,这就等于挫辱和打击了广大知识分子。《檄文》夸大其辞,号召知识分子起来捍卫孔孟之道。 曾国藩还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说成是“外夷”的代表者。拜上帝在中国没有根基,外国侵略者通过武装和宗教入侵中国,引起中国人民、尤其是南方数省人民的反感和仇视,曾国藩在檄文中抓住宗教问题大力攻击太平军。 《檄文》引证太平天国上下都以兄弟姊妹相称,是违背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伦常秩序,这当然是曾国藩别有用心。《檄文》抓住太平天国独尊天主上帝,反对崇拜其他偶像,反对鬼神迷信的事实,大加渲染歪曲,说他们已被鬼神共愤怒。《檄文》还攻击洪秀全假托“天帝”要把天下的田地、货物都归自己所有,剥夺了农民的耕种纳赋权和商人的买卖取息权。《檄文》煽风点火,为洪、杨等起义号召制造了大障碍。 总之,曾国藩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一心要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本来是清政府卖国投降,他在《檄文》中却反诬太平军是“外夷”的代理人。所以,号召天下“仁人志士”,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共同讨伐“粤匪”。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一个政策綱領。它是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其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改革制度,同時提及中央及地方政制,还涉及经济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中土地制度是根本,是诸种制度所依托的基础,也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精华所在,关于土地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划分土地质量的等级标准;二是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天朝田亩制度》把天下田亩按其产量多寡,分为三类九等。以期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無人不飽」的理想社會。其他内容还有:关于生活物资的分配度;关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制度,太平天国对农村的社会组织,按照太平军编制进行了改组,即以军、师、旅、卒、两司马为编制;关于各级职官的保举与黜陟制度,太平天国的各级职官,分为朝内、军中和地方乡官三种,规定每年一保举,三年一升贬;关于教育,太平天国的教育是以宗教形式进行,每二十五家设一礼拜堂,礼拜堂兼学校;关于司法,《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每军设“典刑法”官二人,一正一副,以师帅、旅帅兼任,不过,民间凡有民刑讼事,开始还是由两司马调理,如不能平息,则逐级复审。在《天朝田亩制度》頒佈後,由於戰事頻繁及其它原因,許多列出的措施未能在太平天國統治區內有效實施。

领事裁判权:

領事裁判權即在一國家內,對於這個國家來說的外國人在當地犯罪,可以不接受這個國家的法律審判,而這個審判的權力,歸屬於外國派來的領事官(外交官)這種特權在國際慣例上,僅交給外交官,一般人民不得享有。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实际上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事裁判权就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领事裁判权是西方列强在近代蓄意侵夺中国司法主权的特权制度,是它们通过鸦片战争,用不平等条约强行建立的,其后又获得进一步发展。享有这一特权的各国,对它们的在华侨民行使司法管辖权,相应设立、采行各种类型的审判机构和制度,除了极有限的民事范围,这一特权主要适用它们本国的法律。列强还将这一属人的特权扩大为属地的特权,在某些地域对华人实行某种程度的司法管辖,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会审制度。领事裁判权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属于国际法领域的一种变态行为。因为承受领事裁判权的国家,不仅主权受到破坏,司法权受到限制,而且在本国人民与外国人发生争端中处于受侮辱和歧视的地位,从而影响各国人民间的正常交往。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款,规定了英人与华民交涉诉讼的处理办法,开了侵略者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恶例。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关于领事裁判权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后来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也订有与中美《望厦条约》类似的领事裁判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与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进一步对领事裁判权规定了较详细的内容。各国在中国享有领土裁判权(普通外国人享有治外法权) 主要由领事官和在北京的外交官来行使的,美、英在有领事的地方设有领事法庭,1904年后,英国在华还设立了最高法院。其他如法国、意大利虽然没有设立法庭,但也专设若干法官以协助他们的领事在中国审理案件。在租界内的中国人不受有约国法庭的管辖。1864年上海道台同意在租界内设立一个法院以审判租界内的中国犯人、无领事代表的外国人等有关案件,这就是会审公府 。清政府接受领事裁判权的原因有:(1)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认为夷人是化外之民,不值得以中国之礼教之,对于夷人向来是执行宽大羁縻政策,任其自理、自治。所以对于外国人犯法由其官员管辖,并不认为不对。(2)怕惹麻烦。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官员对于处理外国案件感到有点棘手,处理得不令外人满意,就要出问题。(3)认为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只有千余人,分散在各口岸,似平问题不大。

《天津条约》:

天津條約包括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中俄天津条约,是指1858年清朝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和俄國在天津所簽訂的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朝委派大學士桂良和各國代表談判並簽約。《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

年)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 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 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共三十款。主要内容:(1)清政府倘准 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 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确定领事裁判权。《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主要内容:(1)英国公 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 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 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 国待遇。《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 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另订《和约章程补遗》六款。主要内容:(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 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 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二百万两。《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中英天津条约》 的补充条款。1858年(咸丰八年)11月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 。主要内容:( 1)海关聘用英人;

(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

(4)允许鸦 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从此,鸦片公开输入,外货充斥中国市场。

总理衙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外事机构,简称“总理衙门”。1861年1月,由恭亲王奕奏请设立,由奕等充任事务大臣。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它一成立,就正式委任英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1863年李泰国离任回国,由英人赫德继任达40年之久。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使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其间,奕任首席大臣28年,庆亲王奕劻任12年。直到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作为政治人物,慈禧既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她的成功在于在男人统治的世界上,夺得了本应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并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业。人们不禁要问:当时入宫的秀女何止千百,何以独有慈禧脱颖而出,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

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显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又绝不能回避慈禧所独有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这个能力和人格魅力就是洞悉人性、工于心计、个人至上、敢作敢为,而这正是专制帝王所应具备的素质。试想她若无此过人之处,如何以女人身而君临天下?慈禧又是失败的,她的失败在于,对权力她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求,她的大半生都在恣意领略追逐权力的刺激和尽情享受得到权力的快感。也就是说,为了权,她什么都在所不惜!慈禧所处的历史时代,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西风东渐,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也是中国这头睡狮应对这场生死攸关的挑战的关键时刻。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慈禧本应该运用她的权力,引领中国这艘摇摇欲坠的古老航船,闯过险滩急浪,成功的驶向彼岸。遗憾的是,她虽然熟谙权力场上的帝王术,却昧于世界潮流。面对险象环生的时局,或视而不见,或反应迟钝,或判断及决策一误再误,结果让中国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这实在是中国的悲剧,也是她个人的悲剧!

论述:

分析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权力因素和文化因素:

权力因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逐渐出现明显的问题:在军事斗争上,骄傲轻敌,不思进取,对主要战略任务——灭亡清政权,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在统治方法上,制订礼仪,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辅助宗教神学来巩固统治。在个人生活上,贪图享乐,广建宫室,迅速奢靡腐化。在领导集团关系上,洪秀全避处深宫,杨秀清大权独揽,权力重心偏移,彼此疏远,为争夺权势而进行的斗争则愈演愈烈。在任何情况下,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都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在缺乏先进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农民运动只会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受到某种程度的冲击、破坏,但绝不会彻底摧毁它,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起义政权,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性,并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日趋浓厚,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随着地位的巨变,自觉不自觉地在追求平等的同时制造了新的不平等,在反对特权的同时建立起新的特权,无法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杨秀清、韦昌辉及其部下数万人相继被杀,石达开率精兵20万出走。太平天国初期形成的领导核心已经瓦解,主力部队也所剩无几,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困难,清军趁机反扑,出现险恶的军事形势很易理解。除此以外,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有:贪欲和特权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来的理想;滥杀和猜忌代替了团结合作;太平天国中央再也无人能像杨秀清那样驾驭整个政治、军事局面,行使指挥大权。从而使太平天国不仅是在军事上,而是在各方面由盛转衰。

文化因素: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在民阶级受着严重的剥削,要求解放,而且敢于用武装斗争来争取解放。但是农民毕竟是分散的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这个纲领来团结所有的革命群众;他们不可能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借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他们缺乏用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实践的能力。太平天国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或者由于其绝对平均主义方案注定了不可能实现,或者由于其他主客现条件决定了无法实行,太平天国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而又能动员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纲领,这就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因而他就不能把战争引向胜利。太平天国在初期从上到下都保持严格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但建都天京后,却首先从领导人开始,滋生享乐、保守思想,逐渐破坏了团结统一的局面,导致发生内乱、分裂和一系列不正常事件。到后来,朝纲败坏,许多将领拥兵自重,敛财自肥,腐化堕落,甚至发生一连串叛变投敌的行为,从而瓦解了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失败。太平夭国用以指导革命的理论是拜上帝教,它在开始时起过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大作用,但它终究不可能解决在革命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新矛盾,不能及时地、适当地总结经验,避免重犯错误,提高革命水平。因此,在太平天国史上同样性质的错误往往一再重复,得不到及时纠正。尤其是到了晚期,洪秀全深深沉溺在"天父天兄"的速网里,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至使这个理论反而日益成了太平天国前进的障碍。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论战,如何理解双方的态度:

洋务派与顽固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就如何解决内外矛盾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起初人数不多,但都是清政府中握有实权的人物,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等。顽固派是一批对世界发展形势一无所知的极端腐朽的贵族、官僚,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同治帝的老师、蒙古贵族、大学士倭仁等。洋务派和顽固派本质上都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对待“外国事物”的态度上。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顽固派因循守旧,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幻想恢复“闭关锁国”的局面。顽固派代表了清朝统治集团中最腐朽、最保守的势力。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施夷长技以自强”,主张运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经济和军事技术。但顽固派一向排外,还沉醉与“天朝上国”的大梦中,不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洋务运动兴起。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主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派和反对学习西方的顽固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论战。其中影响较大的争论主要有:19世纪60年代后期的京师同文馆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天文算学之争;80年代的修筑铁路之争和派遣留学生之争。 首先是同文馆之争。奕、曾国藩等人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指出:“以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欲悉各国情形,比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1862年,清政府批准了奕的建议,在北京开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该馆最初只是培养中国翻译人员为目标,只设立一些外文馆,如英文馆、俄文馆、法文馆等,以学习外国语言为主。后来,奕建议增加天文算学馆,招收30岁以下的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及科举出身的五品以下的官员入学,还希望延聘洋人教师。此建议一提出,便遭到朝廷中一批守旧官僚反对,由此引发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的第一场大论战。 顽固派官僚认为,招人学外语,聘请洋人为师已经是在胡闹,现在竟要一批科甲“正途”之士去学习外国的“奇技淫巧”,这不仅会冲击中国的传统学术,而且还势必动摇士大夫官僚安身立命的“中学”。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即使科学馆中出了有成就者,也不过是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而能起衰振弱也”。并危言耸听地说,奉夷为师是坠入了洋人的圈套,这简直是“用夷变夏”,“数年以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强调“欲求制胜必求之忠信之人,欲求自强必谋礼仪之士。” 对于顽固派的反对理由,奕等人不以为然,嘲讽顽固派只会“空言塞责,取誉天下”,责问倭仁,既然视夷为仇,则必有卧薪尝胆之志?指责他只会空谈道义,与国事无补。批评倭仁言论中的偏见和短视见识,他再三告诫说,想维持长久安定,就应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装备自己,以达“自强”。当时的西太后还离不开奕的帮助,所以在这场论战中基本赞同奕的主张。最后以奕等人的获胜而结束这场争论。1867年,天文、算学馆举行招生考试,72人参加考试,录取30名,正式开馆。但所录取的30名,半年后又因程度太低,经复试后仅留下10人,而被并入英、法、俄文馆,天文、算学馆名存实亡。 其次,是关于派遣留学生之争。1871年,曾国藩等奏请选送聪颖子弟赴外国学习的建议,并上奏力陈派留学生的好处和计划。1872年清政府采纳了这些建议,正式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学习。从1872年到1875年,共派出学生120名。这批留学生主要学习与建设我国工业有关的学科,如造船、开矿、邮电、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派遣留学生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在1881年,清政府还是作出了全部撤回留美学生的决定,这年下半年分三批回国。在这四批留美学生中,只有詹天佑、欧阳庚两人获学士学位,60人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其他都还是中、小学生。洋务派与顽固派对待西方文化的不同态度,在关于修筑铁路的问题上也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体西用: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在

经济上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先后建成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福建船政局等晚清中国第一批大型国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从事商业活动可是管理人员甚至管理体制依然仿效政府,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亦官亦商,可谓中体西用之缩影。这些企业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化起到重要作用,史称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积极:

第一,中体西用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中体西用"的合法化打破了中学的一统天下,使中国落后封闭僵化的局面得以改观。随着西学范围的不断扩大,西学为用的主张不再视为离经叛道,"用夷变夏"不再是中国思想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后,是否应该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这个"体"进行某些改变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就成为人们关注各思考的主要问题。因此,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在学习西方器物的同时,也间或渗入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内容,这就使向西方学习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中体西用"的集大成者张之洞将"中体西用论"发展成"整顿中法,仿行西法",并提出"以仿西法为主";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将"中体西用"发展为变法维新,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而以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受到"中体西用论"的影响,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方略。不过他们突破了中体西用论的框框,思想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主张仿效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用暴力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在殖民主义侵略狂潮的冲击下,一个民族倘若不想沦为殖民地,就必须加强本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整合程度。唯有如此,方可确立一个借以发展与更新的根基。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着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纵观当时先进人们的有关言论,不难发现:虽然少数人曾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是从未有人对其中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相反,每当涉及中国的命运和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时,人们总不免提起中体西用。如康有为等人有关"保种保国保教"的口号就很难说与中体西用没有一点历史联系。没有中体作为纽带,中国文化是难为继的。   第三,中体西用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中体西用的本意没有这个内容,但它的思维逻辑,却在客观上使人们得到了启示。洋务运动后,拒绝学习外国的盲目排外思想固然没有市场了,而全盘西化的主张,也被多数人所否定。结合本国实际学习外国的东西,已经逐渐成人们遵循的法则。维新派在主张君主立宪的同时,也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的政治理论,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尽管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因种种原因而失败了,但是维新派人士和孙中山对怎样学习外国的思路是正确的。总之,中体西用是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出路的文化自救方案和关于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战略思想"在封建专制统治和顽固守旧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条们下,中体西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性模式"它的提出,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应进西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消极:

第一,“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实体都是植根于自己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的。洋务运动前夕的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尚不存在而自然经济普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要建立起“西体”是不行的,因为还不具备西方式的制度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传统的“中学体用”还按照其自身的逻辑运作着,但是,面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严峻挑战,不引进西学,则国将不国,在这种情势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于是产生了。

第二,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洋务经济乃是一种以政府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无论从资金、技术、市场诸方面,它都是一刻也不能离开政府的。它是靠政府之力,集中纳税人手中的钱财,解决兴办的经费。它是靠政府之力引进技术,其原料和产品的相当一部分,都是靠政府调拨的。于是,政府的支撑就成了洋务经济存在的前提。这样,维护政府所代表的传统制度,就成了洋务运动的天职。正是这种既要举办洋务,又要依赖政府的经济现实,决定了“中体西用”的必然性。

第三,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兴办洋务,这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有资金之难措,又有技术的难备,还有习惯势力障碍,更有顽固派之攻击与责难……真是举步维艰。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

顽固派提出机车轰鸣会震动皇陵,洋务派不得不一度用马匹来牵引车厢。办天文算学馆,顽固派又说这是以夷变夏,是废弃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这些在今天看来无须驳斥的奇谈怪论,在当年却是极具份量,可置人死地。甚至连洋务派也不得不称这些谬说“陈义甚高,持论甚正”。这样,洋务运动为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引进传播西学的时候,维护中体就非常必要了。不如此,洋务派就无以自存。我们从“中体西用”的主旨,也可以看出洋务派的良苦用心。该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冯桂芬说:“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很明显,作者强调的,不是中学如何善,而是学西“善之善”。在这样的口号下,学西就名正言顺了。当然,这个口号的实际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当革命兴起之际,再大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重心就不在学西,而在不准革命、不准破坏中体这一层意思了。这个口号提出之初的进步用意,我们是不能抹煞的。通运输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了”(吴柏均:《中国工业化的发

第四,“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传统框架,取得了合法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国民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障碍。于是,在“用”的招牌下,西学大量涌入。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一年就译介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即译介一种,真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伴着西学传播,中国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一些主要的近代工业和交韧》)。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交融,从而产生出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中国新的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孕育生成的。

简答:

官督商办:

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清末洋务派官僚委托商人招募民间资金,采用机器进行民用工业生产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官督商办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80年代。主要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最初是适应“求富”的目的,或为解决军用企业的资金和对原料、燃料、交通运输等的需要创办的。资金来自民间招募的商股,有时政府也预先垫款以做资本,但开办以后要陆续归还。企业的用人、行政和理财大权由洋务派委派的总办或督办掌握,一般商民无权过问。但企业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官款可以坐收“官利”。依靠官方的庇护,企业享有免税、减税、贷款、缓息、专利等特权和优惠,如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便享有从上海到天津随漕运货、免天津进口税二成的权利,上海机器织布局的产品在上海地区销售,不付任何税厘,分销内地则免抽厘金。企业产品除一部分由清政府调拨或优先廉价购买外,大部分拿到市场销售,以盈利为目的。这些产品活跃了中国市场,一部分还达到了收回利权的目的,如开平的煤就曾成功地驱逐了天津市场上的洋煤。电报局对战时军事情报的传递发挥了作用。企业已基本属于资本主义性质,但封建因素浓厚。组织机构类似衙门,设总办、会办、帮办、提调等职。营私舞弊严重,充溢官场积习。生产效率不高,官商矛盾尖锐。外资企业的竞争、外国银行的刁难造成巨大压力,清政府的勒索,主要是报效,窒息了企业发展的生机。80年代末以后,已很难招徕民间资金。90年代以后逐渐没落,有的被外国资本吞并,有的改为官商合办或官办,有的成为官僚集团的私产。

刘永福:

刘永福又叫刘义,字渊亭,祖籍博白,生于防城,长于上思,落籍钦州。公元1837年出生,卒于1917年。其家庭十分穷困,17岁时,其父母叔婶相继去世,只留下他与哥哥(其母之前夫所生)二人。兄弟俩靠打柴捕鱼为生。二十岁时,为求生存而参加农民起义军。十年生死拼搏,刘永福组织起了自己的队伍。他是在1865年率部200多人投吴亚终后在归顺安德北帝庙祭起七旗、八卦旗作为旗号标志的。黑旗军的称谓出于此。为避清军的扫荡,1867年2月(正月)刘永福率部离吴亚终入越南六安州,创立中和团。这时,法帝国主义企图顺红河打通进入中国云南的道路,于1873年10月由远征军司令安邺率军北上,11月攻占河内。刘永福受越南政府的邀请,赴河内抗敌,并大败敌军。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3月,法国西贡总督派李威利率军(舰只28艘,陆军5000人)北上,4月攻占了河内,扬言驱逐黑旗军。5月,刘永福接受越南政府的遣调,率3000人在河内城西大败法军,阵斩法军司令李

威利,副司令韦鹭。累积战功,越南王将刘永福三宣副提督授了三宣提督,一等义勇男爵。1885年配合清军和越南义军在临洮大败法军的西线主力,收复附近各州县。中法战争结束后,刘永福被迫裁军归国。黑旗军数次被裁只余300人。后于1887年、1890年先后任广东碣石镇、南澳镇总兵。1894年帮办台湾军务。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廷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将台湾割给日本。刘水福不受“内渡”之命,毅然留台抗战,“誓与台湾共存亡”。在清海陆军及所有省府州县官吏“内渡”后,刘永福率台湾军民在敌我兵力相差十分悬殊,又得不到任何支援的情况下,与日军作战百多次,杀伤俘日军32000多人。后因弹尽粮绝不得不“内渡”。刘永福回大陆后,1898年重建黑旗军,任广州镇抚,为地方人民做了很多好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朝廷召他入宫作谋士。1908年,刘永福退役。在三那人民反糖捐的起义中,刘永福支持和保护了起义者。1911年受国民党的邀请,欣然出任广东省民团总长。1915年,刘永福通电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并倡议组织义勇军抗日,愿亲赴战场杀敌。刘永福年近八十,但爱国之心不变,忧民之情不减,抗暴雄风仍在,反帝立场更坚。

近代日本侵略朝鲜的过程:

1875年9月,日本派军舰到朝鲜挑衅,制造了“江华岛事件”。第二年,日本以“江华岛事件”为借口,用武力逼迫朝鲜开港,签订《江华条约》,为下一步侵略打开路径。1880年,日本在汉城设立公使馆,以此为据点,积极支持朝鲜政府的反对派,干涉朝鲜内政。1882年7月,汉城发生士兵起义,起义者攻入王宫,火烧日本领事馆。日本政府以此为借口,再次强迫朝鲜政府于1882年8月30日签订了《济物浦条约》和《日朝修好条规续约》,以派兵保护公使为名在朝驻军,扩大开港范围。又于1883年7月25日,又签订了《日本人在朝鲜国贸易规则》,更加肆无忌惮的对朝鲜进行经济掠夺,干涉朝鲜内政。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发动政变,这次事变史称“甲申事变”。日本借“甲申事变”为机,再次逼迫朝鲜签订了《汉城条约》1885年4月18日,中日签订了《天津条约》,日本取得了向朝鲜扩张的“合法”权利。1894年,朝鲜发生了 “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出兵朝鲜,日本也趁机出兵,进而袭击清军,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政府在这次战争中战败,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至此,日本就夺取了朝鲜的宗主权。在1903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俄国,《日俄和约》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俄国放弃在朝鲜的全部权益。从此,日本在朝鲜再没有了对手,朝鲜沦为任日本宰割的鱼肉。1905年11月17日午夜一点,日本逼迫韩国皇帝和他的大臣签订了《日韩协约》,主要内容是日本剥夺朝鲜的外交权,设立日本统监。 1910年8月16日,朝鲜与日方签署了“日韩合并条约”,日本在朝鲜成立总督府,朝鲜作为一个国家已不存在,彻底为日本灭亡。

强学会:

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公车上书”不达﹐“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认为“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于是先办《万国公报》(非西人所办《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17日创刊﹐“遍送士夫党人”﹐使之“渐知新法之益”。11月中旬﹐强学会成立。又称译书局﹐或强学书局。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梁启超﹑沈曾植﹑文廷式﹑陈炽﹑丁立钧﹑杨锐等﹐李鸿藻﹑翁同 等也予支持﹐成为改良派和帝党相结合的政治团体。成立后﹐“先以报事为主”﹐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于12月16日出版﹐双日刊﹐有阁抄﹑新闻及“译印西国格致有用之书”诸栏﹐译印后有附论﹐专论不多。筹设之初﹐原定陈炽﹑文廷式﹑沈曾植﹑沈曾桐四人为总董﹐都是帝党﹐后为李鸿藻亲信张孝谦所把持﹐内部矛盾日增。强学会甫有成议﹐康有为又南下南京游说两江总督张之洞﹐拟在“南北之汇”的上海组织学会。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拟定章程﹐说明“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通声气﹐聚图书﹐讲专门﹐成人才﹐成“圣教”。1896年1月12日刊《强学报》以孔子纪年﹐“托古以改今制”﹐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梁鼎芬﹑汪康年﹑张謇﹑黄遵宪等。1896年1月20日﹐后党御史杨崇伊上疏弹劾强学会﹐请饬严禁。该会遂被改为官书局﹐专欲“译刻各国书籍”﹐不准议论时政﹐不准臧否人物﹐分学务﹑选书﹑局务﹑报务四门。“专为中国自强而立”的强学会便违失原旨。北京强学会遭封禁﹐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

义和团反帝斗争:

义和团运动于1898年从山东开始兴起。1899年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集中变现出义和团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鲜明变大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存亡的愿望。这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反应出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它提出的“灭洋”,触及时代的就往主题,广泛的吸引了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它对洋人、洋教和外来思想统统排斥,并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学堂、报馆、洋书、洋服,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对清朝封建统治更没有本质的认识,它主观上只反对帝国主义,不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被清政府蒙骗利用,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本来就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清政府处在上风的时候可以是把义和团当一把不错的枪来用,一但清朝在于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处于下风的时候,就会被当成一个清政府用来让帝国主义国家发泄的靶子,可谓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自己明确的行动纲领,对国内国外的形式没有明确的预见性,被不择手段的一慈禧为代表的清政府无情的利用然后是更加无情的抛弃剿灭,实为可悲。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一部著作,共二十一卷,1897年出版。康有为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的作品,假托于尧、舜之言论,康有为宣称:“凡六经,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删述者,误也。”康有为因此提出变法要求。廖平认为《孔子改制考》是抄袭他的《知圣篇》。《孔子改制考》是一部被称作“火山大喷火”一样的变法理论著作,是他倡导变法维新的理论根据。共二十一卷。这部书集中体现了康有为的政治思想。首先,书中体现了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天下大同,是维新派孜孜以求的社会政治理想,在康有为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的位置。这种思想的核心是把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学说和中国传统的今文哲学中变易的哲学观点融为一体,又吸收了《礼运》的小康大同说,附会公羊三世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随着康有为对西学认识的逐渐加深,尤其在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中国人民灭临着亡国灭种的命运,康有为和其弟子便决定把这种大同思想广为传播,并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精神武器。《孔子改制考》也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出来的。《孔子改制考》的序言集中表达了康作书的目的,用大同社会代替封建专制统治,向封建社会提出了挑战,振聋发聩。在书中,康有为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表现了民主自立的思想。康有为认为,人类大同理想要到遥远的太平盛世才能实现。《孔子改制考》的刊出在当时的思想界确实影响很大。康有为本来是想借孔子改制的理论为他的变法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基础,唤起民众的注意,以转换人心。结果却事与愿违。他的民主大同理论树立得太高,曲高和寡,不但一般士子难以接受,还引起了整个官僚、士大夫阶层的不满。康有为有关孔子改制的考证,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很不严密,这在儒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元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

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而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军阀及各地方长期割据,则是源自强势人物袁世凯去世后,中央权力出现真空、各地派系拥兵自重,与东南互保并无直接关系。

打倒孔家店:

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在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中首先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应该承认五四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做法对中国走向现代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在一、二百年以来中国的社会走下坡路原因之一是把孔孟的儒家思想僵化了,教条化了,而没有适应世界新的形势来发挥他们的长处,因此五四运动把几个世纪以来的已经不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旧的思想,旧的道德进行一次冲击,这是完全必要的。如果不对旧的道德,旧的思想,旧的一些风俗习惯进行冲击,我想我们很难前进。虽然在当时条件下,有一些过激或者过分的提法和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是在那样一个状况下发生的,但是到今天我们对当时的情况就可以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判断。一方面我们要承认五四运动对我们走向现代起了推动的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它负面的影响,那就是对我们的传统的思想文化全盘否定。这是不对的。比如当时提出了很多偏激的口号,如“废除汉字”,“把我们旧的书籍都扔到茅房里”,这些话都是片面的。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对它进行全面公正的分析。五四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其实在当时运动中间有一些学者,甚至于包括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也并没有否定孔子。

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是指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但是,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素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汉人复国运动,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1912命事件。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三民主义也称为三大革命,民族主义为民族革命,民权主义为政治革命,民生主义为社会革命。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旧三民主义可以说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可以说辛亥革命是(旧)三民主义理论上的实践。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

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从三民主义本身来看,三民主义也有其硬伤,民生:土地私有制(这个是硬伤,体现了革命领导阶级是资本注意性质的。无法彻底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只是土地的升值价格为国家所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只提到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没有明确和详细的反封建纲领。民权:未强调民权为一般民众所拥有。三民主义并未提及反帝事宜。

早期维新思想家对西方国家思想的介绍及其原因:

原因:19世纪70至90年代,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出现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王韬(1828—1897)、薛福成(1838—1894)、马建忠(1845—1900)、郑观应(1841—1920)、陈虬(1851—1903)、陈炽(?—1899)、何启(1858—1914)、胡礼垣(1847—1916)等,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他们早年或出国留学,或办理外交,或参与洋务,或投身洋行,接触了不少西方文化,掌握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他们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一致,但具有共同的政治倾向。他们主张向西方国家学习,要求实行某些政治经济的改革,希望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 早期维新派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爱国思想。他们谴责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对其中规定的片面的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条款,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认为这些规定给中国带来无穷祸害,纷纷要求取消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他们对清政府的媚外误国,表示不满,主张把御外侮放在国家政策的首位,不仅要抵御自东南沿海进犯中国的英法等国的侵略,更要警惕来自西北的沙俄的侵略威胁,以利于巩固边防,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早期维新派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把中国逐步变成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主要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对华经济掠夺造成的,因此,中国在讲求武备,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兵战”的同时,必须致力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商战”。富国是强国之本,“国既富矣,兵奚不强”,必须“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他们批判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反对清政府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主张听民间自办,政府不要限制。只有作到。“人尽其材”、“地尽其利”、“物畅其流”,才能真正促使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早期维新派具有一定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主张革新政治,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初步的了解,马建忠等人曾赴欧洲作过实地考察。两相对照,他们认识到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是中国积弱不振的根源。他们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他们比较了西方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种类型的政治制度,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最适合于中国。 80、90年代之交,郑观应、何启、胡礼垣等人已明确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议会制度的主张。他们的这些要求和主张,反映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参予政权的愿望。 早期维新派还对封建的顽固守旧思想作了比较严厉的批判,指出中国只有发愤图强,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新的世界潮流。

介绍内容:自己找吧„„

作文六:《《中国近代史》》3200字

《中国近代史》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    期:       2010—2011第一学期

分    院:         基础学院

学生姓名:            黄雨

专业班级:         1 0日语一班

学    号:         1041040110

任课教师:          蒋宝麟

二〇一一年一月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这是一本历史书,却比历史书生动,耐人寻味许多。这是一本小说,却多了小说没有的真实的感觉。它像小说一样好读耐看,却能让人在获得阅读快感的同时,把握近百年历史的脉络,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和对历史问题的理性诠释,境界大不同。

——写在前面的话

在近代史的老师的建议下,我读了蒋廷黻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候,心情是忐忑不安的,对于把这本历史书完完整整从头到尾读完的信心我根本就没有。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读了十几页后,发现自己深陷于里面,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合上书,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所有的情节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从最初到最后,那些日子,那些不平等条约,那些失败的战役,那些被压迫的群众。一次又一次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如此地具体,生动,挥之不去。没错,这本书,吸引了我。第一次对历史产生了兴趣,第一次捧着和历史有关的书看了两个多小时,第一次看历史书的时候舍不得漏掉一个字。

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算起,时间只有一百多年,但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写于1938年。自1928年在清华教书时起,蒋廷黻已经有了一个长期规划,准备用十年时间写一部中国近代史,并为此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可惜的是,从1934年起,蒋廷黻就开始走上仕途,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职,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学问了。所以,这本书,是蒋廷黻的代表作,也是他学术生涯的终结。书中,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历史材料的堆砌,甚至没有多少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描述,是他对历史资料融会贯通后的思考,是精品中的精品,说它达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在这本书的总论中,作者指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就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能现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国家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的。所以,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

成败的程度和原因。目的是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从而对抗战建国有所贡献。”在总论中就直接指明了“经史致用”的目的。

这本书一共有四个章节, “剿夷和抚夷”,“洪秀全和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瓜分及民族之复兴”。我从章节的划分就看出了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了。简单又易懂的标题,清晰的条理一一就通过短短的标题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了。

第一章

本章说的是外患,作者在本章中指出,到了十九世纪世界已经进入贸易和商业时代,但清政府却一味闭关自守,妄自尊大。“总而言之,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关机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不应该放弃的。” 这个说法真正地说明了晚清中国的病症的症结所在。就连林则徐初与英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也是对那些一无所知,也是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认识世界的,精英都是这样,何况是一般的人呢?处于“中古”的中国该怎么样与已经处于“近代”的世界该如何打交道?他给出的答案是—革新!唯有革新才能改变我们的不图的振作的现状。

我们一般的人都会认为,天津,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丧权辱国的开始,但是作者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在书中指出“天津条约条款虽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密切了。这种关系固然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我觉得应该是只要我们改掉妄自尊大的习惯,勇敢地到国际生活中去找出路,中华民族还是很可能从此富强起来的!

第二章

这一章说的是内忧。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入侵时外患的话,那么太平天国的运动就是内忧。

作者指出,咸道时代正处于中国历史兴废治乱循环连环套的谷底,清廷的合法性资源即将消耗殆尽,洪秀全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冲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洪秀全重宗教革命和种族革命而轻社会革命。“他的真实心志不在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他对孔,佛,道等占据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化统统要破坏,很自然地引不起人民特别是士大夫阶级的热情!洪秀全的自身人格及才能存在很多缺陷,“不但不能复兴民族,而且不能作为部下团结的中心”所以,他失败是很自然的事喽!再来说曾国藩,曾国藩的意义在于,一方面,

他要革新,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他要守旧,保护中华固有的美德。我倒觉得,曾国藩是道路是未来中国可行的道路。

前面两章从外患和内忧交代了下面会发生自强运动的背景,列强入侵,内乱不止,不改革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原因是清楚了,可是最后的结果呢?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这一章就说到了这一点。自强运动也就是后来在很多教科书上提到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应付大变局,谋求富强的实践。恭亲王和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得出教训,觉得要接受西洋文化的军事部分才是自强之道。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得到了同样的教训,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运动从国防入手,涉及交通,教育,经济等方方面面,但是他们的改革只限于物质方面,是一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路怎么能走得好?怎么能不摔跤呢?所以洋务运动失败了。作者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改革的不彻底。这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不彻底,接受旧式的教育,脱离不了中国文化的中国社会的束缚。其实,大部分则是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这个时代,包括了很多,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士大夫阶层;外国的趁火打劫;民众的迷信于无知等等。最后的结果是甲午战争的彻底失败,“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了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宣告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读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一章是上一章的延续。

甲午战败后,康有为领导了维新变法,是我们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我们被动提出的第二个应对方案,在第三章提到的自强运动则就是第一个方案了。虽然这个运动得到了光绪帝的大力支持,但是这个运动还是只维持了一百天,所以也称作“百日维新”。新政的实施过于激进,保守势力太强大,冲突激烈,西太后想要借此机会废掉光绪帝,拥有兵权的袁世凯关键时刻站到保守派一边,变法最终失败了。

义和团的运动则是可以看做第三个方案的,但是这个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方案,是“顽固势力的总动员”。与整个世界近代化的发展相反的,开倒车必定会失败的。它的直接后果是《辛丑条约》的签订,在这个条约中,山海关铁路允许外人驻兵为三十年后日本入侵东北埋下了伏笔„

三个方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意识到满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障碍,此时清朝也是摇摇欲坠,终于在辛亥年瓦解。

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样使国家走上正轨?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和建国方案就应该是第四个救国的方案、作者这样认为他——疑是我国唯一的复兴路径,我们不可一误再误了。” “目前的困难是一切民族在建国的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只要我们能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最后,我想说说我对这本书总体的感觉,这本书字数不多,章节也很少,但是在我看来,它的条理很清晰,思路很明了。所以像我这种从来不读史书,读不懂史书的人一读这本书就明白了,也通过了这本书清晰明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近代史。对于理科生来说,读一本书不容易,读一本和历史有关的书就更是不容易了。我还完完整整地读完了他,读完后居然还会回味。总得来说,这是一本值得读的书!从这本书中,我完整地了解到了中国的近代史,以及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所想和所做。收获不小。

参考文献:

1、

2、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 萧一山:《曾国藩传》:第十三章 值得称许的“师夷智”活动。出版

社:东方出版社。

3、 冯骥才:《义和拳》

作文七:《中国近代史3》2800字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一节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原因

主观原因:西方文明首先以船坚炮利的形式体现,认识虽然肤浅,但在当时条件下达到这样水平已属不易。

客观原因:在当时条件下,进行深层次变革行不通,即使进行“器物”的变革,阻力也很大。

2、作用

在顽固守旧时代,在维护“中体”名义下采用“西学”,有利于在封建文化中打开一个缺口,使西学得以在中国土壤中落户生根,因此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将“中体”、“西用”隔裂开来,没有认识到中国在近代已远远落后,必须以近代化作为目标,从而缺少一个总体的改革方略,它昭示了中国近代化艰难曲折的命运。

三、军事工业的兴起

1、创办军事工业

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外国的先进技术首先以船坚炮利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军事技术和工业的落后有较清醒的认识。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有:

(1)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购买美商旗记铁厂又合并了两个炮局组成江南制造总局,该局主要生产枪枝、大炮、枪炮弹、钢铁、轮船。由于得到政府扶持,该局在设备、技术方面都是当时国内最大兵工厂。

还附设翻译局,翻译西方科技书籍。

(2)金陵机器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金陵机器局,该局规模上不及江南制造局大,主要生产枪、炮、子弹和其他一些军用物资,后来设火药局。

(3)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开始由法国人

日意格和德克碑两人一手经办,到后来主要中国人自己经办,该局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

(4)天津机器局

(5)湖北枪炮厂

张之洞在汉阳建造,其特点是比其他各局设备新,规模也比较可观。但建厂速度很慢,几经周折,1895年投产试造枪炮,到1908年改称“汉阳兵工厂”。

2、作用

(1)洋务派创办的这些军用企业大多采用近代机器生产,将机器生产移植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中,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序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用企业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先进科学技术和机器生产的引进,对西学的传播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近代海陆军的建立

“制器”和“练兵”是相互联系的,器需人用,清政府在创办军用企业的同时,也着手建立一支近代的海陆军。

清政府成立“威远队”、“洋枪队”。

李鸿章的淮军采用新式操练,“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

海军的建立。

五、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1、原因

(1)军用工业的需要

(2)解决财政困难的考虑

(3)认识水平的提高,“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4)维护利权的需要

2、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办

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举办近代新式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洋务派早期经营的民用企业大多采用此种形式。所谓官督商办,即官为维持,商为承办,政府委派总办、会办,商人出资经营,企业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企业创办之时,政府亦可借款,商股筹售后,再行归还,并在税收、专利方面给予优惠。

“官”在早期对促进近代民用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后期官商矛盾尖锐,“官”越

来越腐败,逐渐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1)轮船招商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这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2)开平矿务局

开平矿务局于1878年在唐山开办,该局“虽系官督商办”,但采取商办企业经营方式。后因炼铁成本过高而停办铁矿,专营煤矿。其后又开办开平铁路、轮船运输煤矿。开平矿务局业务一度鼎盛,1892年后因管理不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

(3)电报总局

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学堂,电报总局,为官办企业,两年后改为官督商办。1884年总局迁上海,此后电报事业发展遍及各重要城市。

(4)上海机器织布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78年开始筹建,1890年开始投产,产品享有特别专利权和优待,如李鸿章奏准:“十年以内只准华商格办,不准另外设局”。产品的运销也免征厘税。自1890年投产以来利润颇高,后毁于火灾,重建之后设立10多个分厂。

3、私人企业的产生

六、近代学堂的创办和留学生的派遣

李鸿章指出,“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洋务派积极培养外交人才、军事人才、科技人才。

1、创办学堂

(1)培养翻译人才,创立北京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天津武务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等。

(3)科技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

2、派遣留学生

1872年,清政府派30名幼童赴美,之后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3年,沈葆桢建议赴英、法学习海军。这些留学生回国后,都成为海军的骨干。

七、新的阶级的产生

1、中国的无产阶级

中国的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在外国船舶修造厂、机器工厂,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和民族资本家的企业都有无产阶级。

特点:①与农民有天然联系;②革命性强。

2、中国的资产阶级

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