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传媒 > 《陈嘉庚阅读答案》1100字 嘉庚教子阅读短文答案

《陈嘉庚阅读答案》1100字 嘉庚教子阅读短文答案

时间:2019-10-16 09:25:1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陈嘉庚阅读答案》1100字

课外阅读。

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资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他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全国解放后,他回集美定居。1951年立即主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和扩建工作。有一天,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辆黑色的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下,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这幢小楼,它和集美的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几个补丁,那是陈嘉庚在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环视着屋里的陈设,心中很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他随后拿起茶几上盘里的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想到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个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惭愧,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省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建设学校,振兴祖国,是我一生的心愿。”

听了这话,陈毅紧紧握住嘉老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读画线句子,陈毅的表情为什么“复杂”?他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通过陈毅和陈嘉庚的对话,赞扬了陈嘉庚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屋,先是吃惊,然后是感动,所以表情复杂。他会想:这位富翁很不一般,值得敬佩。

2.赞扬了陈嘉庚的谦虚作风和伟大的爱国精神。

3.描写了胨嘉庚的住屋是卧室兼办公室,发黄的蚊帐打了补丁,用破瓷碗做烛台,沙发已破旧,说明陈嘉庚的生活极其简朴。

(意思对即可)

作文二:《陈嘉庚阅读答案》1100字

陈嘉庚阅读答案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6自然段)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我们一定要关心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

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为陈老先生争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作文三:《陈嘉庚阅读答案》400字

陈嘉庚阅读答案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 。我们一              定要关心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

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为陈老先生争光,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文四:《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阅读答案》27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一生倾其全力捐资兴学;抗战时期,倡导南洋华侨为抗日捐赠,他“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嘉庚,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民国 14年(1925年),他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百万富翁。他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以尽国民天职。故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不遗子孙财产。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位毕生热诚办教育的教育事业家、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一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921年陈嘉庚认捐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华侨创办的唯一一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后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仍态度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他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

陈嘉庚倾资兴学,艰苦支撑,百折不挠。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极为深远。

陈嘉庚不仅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教育家。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他提倡女子教育,反对重男轻女。大力倡办女子学校,让女子能上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了风气之先,是难能可贵的。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反对办学分贫富,尽力帮助贫寒子弟上学。同时,他还非常注意师范生的培养,严格选择和物色师资人才,对于好的加以奖励。他非常重视教学质量,注意全面发展。陈嘉庚从办学开始,就一直注意“德、智、体”三育并重,强调全面发展。他主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强调要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他认为要办好学校,关键在于领导和教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选教师”,因此,他十分重视选择校长和教师。为了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他还大力倡办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普及教育,并订下同安“十年普及教育计划”,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他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陈嘉庚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他的生活艰苦朴素,自奉菲薄。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是老旧的,外衣、裤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他家有数百万财产,晚年却为自己规定极低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临终前,他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元存款捐献给国家”。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民国 14年(1925年),他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虽身居异邦,却心怀乡国,立志竞争义务,尽国民天职,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

B.经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陈嘉庚在家乡建立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集美学村”,并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

C.1921年陈嘉庚认捐创办了厦门大学,并独力维持了16年,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陷入艰难境遇,他毅然卖掉大厦,支持厦大。

D.陈嘉庚斥巨资办学兴教与个人艰苦朴素自奉菲薄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他的住宅又小又暗,虽然影响到办理公事,他也怡然自得。

E.本文通过记述陈嘉庚倾尽毕生热诚捐资兴学以及倡导华侨为国捐献的事迹,赞扬了他为祖国所做的重要贡献。毛主席赞誉陈嘉庚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小题2】为什么说陈嘉庚是一位教育事业家?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作为教育家,陈嘉庚有哪些教育主张或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陈嘉庚“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不遗子孙财产”。有些人认为这是

一种高尚义举,有些人却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有悖人之常情。你的看法呢?(8分)

阅读答案:

【小题1】E 3分 C2 分D1分

【小题1】①陈嘉庚为开民智、齐民心不惜倾资办学;②创办“集美学校”;③创办厦门大学;④倡导华侨捐资兴学。

【小题1】①倡导女子教育;②优待贫寒子弟(“反对办学分贫富”、“帮助贫寒子弟上学”亦可);③注意师范生培养(答其他内容不得分);④重视教学质量,注意全面发展;⑤重视选择校长和教师;⑥倡办职业教育;⑦要求普及教育。

【小题1】这是一种高尚义举,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最需要这样大公无私毁家纾难的仁人志士,来发展教育,开启民智,团结民心,依靠教育救国,并且给广大海外华侨做榜样。

我不赞同这种做法,有悖人之常情。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无论如何也要给子孙留下部分基业,也是传统美德之一,顾大家也要顾小家,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解析【小题1】A“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不是在“民国14年”;B时间顺序不对;D“影响到办理公事”不确切。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针对各点,结合原文概括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以上三个小题,分析有道理即可酌情赋分。

作文五:《兴办教育的陈嘉庚阅读答案》2200字

阅读理解

兴办教育的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崖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 踱到窗前 看着窗外幢幢高楼 不由得赞叹道 嘉老 您真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呀 惭愧 不敢当 不敢当 陈嘉庚说 我多存一分钱 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 积少成多 用来兴办学校 多出人才 振兴祖国 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

请给下面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踱(d) du$)  塑(s) su^)

而(6r 7r)   即(j0 j@)

触(c) ch))  幢(zhu4ng d^ng)

[  ]

A.

这幢小楼很漂亮,与别的楼房不一样。

B.

这幢楼比较矮,其他楼比较高,形成对比。

C.

这幢楼年久失修,比较破旧,它与旁边的座座高楼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D.

陈嘉庚把钱都用来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所以从不浪费一分钱,自己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2)

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简朴(  )  赞叹(  )

(2)写反义词:

复杂(  )  破旧(  )

[  ]

A.

这幢小楼很漂亮,与别的楼房不一样。

B.

这幢楼比较矮,其他楼比较高,形成对比。

C.

这幢楼年久失修,比较破旧,它与旁边的座座高楼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D.

陈嘉庚把钱都用来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所以从不浪费一分钱,自己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3)

缩句

(1)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A.

这幢小楼很漂亮,与别的楼房不一样。

B.

这幢楼比较矮,其他楼比较高,形成对比。

C.

这幢楼年久失修,比较破旧,它与旁边的座座高楼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D.

陈嘉庚把钱都用来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所以从不浪费一分钱,自己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4)

“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

这幢小楼很漂亮,与别的楼房不一样。

B.

这幢楼比较矮,其他楼比较高,形成对比。

C.

这幢楼年久失修,比较破旧,它与旁边的座座高楼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D.

陈嘉庚把钱都用来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所以从不浪费一分钱,自己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5)

“屋里陈设极其简单。”这是因为

[  ]

A.

陈嘉庚生活比较困难,没有钱买东西。

B.

陈嘉庚虽然是个富翁,但他花钱很节省。

C.

陈嘉庚的生活习惯就是如此。

D.

陈嘉庚把钱都用来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所以从不浪费一分钱,自己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6)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此时,陈毅心里能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A.

指遇事忧虑在别人之前,享乐在别人之后。

B.

遇事别人忧虑我也忧虑,别人快乐我也快乐。

C.

遇事先忧虑后快乐。

D.

遇事先前劳心焦思,后来就会得到安乐。

(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

[  ]

A.

指遇事忧虑在别人之前,享乐在别人之后。

B.

遇事别人忧虑我也忧虑,别人快乐我也快乐。

C.

遇事先忧虑后快乐。

D.

遇事先前劳心焦思,后来就会得到安乐。

(8)

陈嘉庚一生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给文中缺标点之处加上标点。

阅读答案:

答案:1.D;2.D;3.D;4.C;5.D;6.D;7.A;

解析:

(1)

踱(du$);塑(s));而(6r);即(j0);触(ch));幢(zhu4ng)

(3)

(1)朴素;赞扬

(2)简单;崭新

(4)

(1)轿车停住。

(2)陈毅握住双手。

(6)

陈毅感到陈嘉庚的生活条件和当年在延安时一样,都是为了办校兴国,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8)

第五自然段最后陈嘉庚说的那句话。

(9)

,,。,,,:,“,,,‘,,,’,!,”,“,!,!,!,”,,,“,,,。,,,,,,,。,!,”

作文六:《经典阅读题【21】《陈嘉庚》及答案》1100字

字号:大 中 小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 。我们一              定要关心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

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为陈老先生争光,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文七:《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陈嘉庚》1100字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陈嘉庚》及答案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 。我们

一              定要关心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   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为陈老先生争光,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作文八:《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陈嘉庚》1100字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陈嘉庚》及答案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 。我们

一              定要关心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   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为陈老先生争光,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作文九:《陈嘉庚案2》2400字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会读会写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和心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有那么多听课老师坐在后面,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勇敢展示自我,给到场的评委老师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好不好?

看到同学们这么热情,老师特别高兴,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走进这位历史名人,去感受他的爱国情怀。请大家把课本翻到69页,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4课《陈嘉庚办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陈嘉庚是谁呢?老师在电脑百度里找到了他的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哪位同学愿意洪亮的读给大家听?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1925年,他已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著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民国3年创办集美小学,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等,并逐步发展,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1933年外国财团准备把他的企业收为附庸,条件是要他停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他听后气愤地说“企业亏损可以收盘,学校

决不能停办!”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在北京逝世。

刚才大家认识了这位爱国华侨,好,让我们再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他的爱国情怀吧! 哪些同学愿意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评价读课文情况。

三、思考交流 ,共享收获

现在请大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小组发言人和大家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地最自然、最清楚、最流畅。

1.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询问。5分钟。

教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那个小组先来

1, 用铅笔划句子,

2, 读句子,

3, 体会感情。

4.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嘉庚的心情如何呢、他是如何想的呢?

5.指名回答。

6.那位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读出他的着急,

7.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感情?鼓励学生回答。

8.这些属于对陈嘉庚的什么描写?(心理描写)|,文中还有哪些属于对陈嘉庚的心理描写?提示1.2自然段中,学生齐读,所有3句心理活动。

教师点拨:从他的心理活动我们体会到了他对家乡和祖国的挂念和眷恋,我们体会到了他对孩子对家乡对祖国未来的深深担忧,也看到了他那颗热忱的中国心。

板书:中国心。

教师:有了这些深刻的想法,陈嘉庚想说服他身边的人和他一起踏上兴办教育、报效祖国的道路,他是怎么说的呢?请第二个小组的同学进行发言

1指名回答

2你从陈嘉庚的话语中感受到他是怎样一个人

鼠标3但面对亲人的不理解和别人的质疑,陈嘉庚又是怎么说的?

提问

你从陈嘉庚朴实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点鼠标

2、,用钢笔划出描写陈嘉庚语言的句子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

教师点拨:我们体会到陈嘉庚为了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慷慨解囊,毫无保留的献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我们也看到了他以国家利益

为重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精神。陈嘉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兴办教育,要让祖国立足世界。

教师板书:兴办教育 立足世界

陈嘉庚是言论的巨人,他更是行动的巨人,他的豪言壮语说得真好,他又是怎么做得呢?

3、请第三组的同学来回答也就是对陈嘉庚行为的描写的句子

4.画句子,体会感情

5.指导感情朗读 陈嘉庚特别喜欢到学校走走,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他在集美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还办起了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1921年,他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

是啊,我们体会到了陈嘉庚对孩子们的爱,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我们看到他为家乡和祖国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家乡和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看到了他盼望祖国立足世界的强烈愿望。我们也看到了这位华侨领袖深切的爱国之情。

同学们,假如你正坐在集美小学的教室里,假如你就是集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你想对陈嘉庚说些什么?

请看大屏幕,思考屏幕上的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与同桌交流。教师提问点拨。

三、思绪飞扬 ,大显身手

1、如果你是集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你会对陈嘉庚说些什么?

2、你知道哪些历史名人的爱国名言?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四、作业小超市

1.请把你搜集到的爱国名言课下抄在积累本上 。

2、请你课下搜集名人爱国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大家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名人爱国的故事,也可以选择屏幕上的历史名人,出示课件历史名人图像:常香玉、王承书、罗阳。

五、教师归纳总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宽广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可爱的中国,伟大的中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乡。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牢记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要像陈嘉庚那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像岳飞、文天祥那样精忠报国!永远怀着一颗爱国的心,奉献社会,勇于拼搏!板书;画心形。

六、板书设计

陈嘉庚办学

作文十:《陈嘉庚13--16》2100字

13. 严父慈心

陈嘉庚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他在家里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有关他的思想与举止,他的公子陈国庆提供了鲜为人知的逸闻。

在他眼中,父亲的形象是变化着的。陈国庆小时候,他觉得父亲很严厉,每天早晨6点钟就敲他的门,把他叫醒。他还在道南学校上学的时候,他母亲给他买了一条领带。这事给他造成许多不快。他父亲见到他戴领带,就把他叫过去,问道:“你脖子上戴的是什么?”“领带。”他答。父亲对他的回答很不高兴,说:“哪儿弄来的?”“母亲给我买的。”他回答。父亲便去问国庆他妈,追问为什么给买领带。接着,他又把儿子叫过去,教训道:“你还不会赚钱,就戴领带。要是会赚钱,你戴什么?”直到三十年代,他长大成人多年,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后,父亲才让他戴领带。

1931年底,陈国庆中学毕业,他想到美国留学,学军事。然而,他父亲对他的前程却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反对他赴美。父亲认为当兵没出息。不管怎么说,当兵吃苦受累,随时有危险。其实,他父亲已为他的前程作了安排——栽培他为总管三巴哇律橡胶成品厂的经理。就这样,陈国庆平生第一次接受培训,准备当经理,每月仅挣15元,相当于厂里一个普通工人一月的工资。

在他开始做第一份工作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告诉他不要坐家中的私家车去上班。他只得从家里步行半英里去赶公共汽车上班,整整六个月,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同车的工友都偷偷笑话他,有时,还故意挖苦地叫他“头家(老板)子”。六个月后,父亲给他挽回一点面子,允许用家中的汽车送他上班。父亲的用意是让他吃苦。这是东南亚华侨普遍采用的传统教育方法,目的是让子女在立业之前经受磨练。

陈嘉庚下得了重手。有时,他刻意干预起孩子的事,可真是叫人“难以容忍”。1934年,他反对陈国庆和一个女孩子的婚事是个典型的事例。陈国庆是在从香港到新加坡的意大利客船上邂逅那个姑娘并相爱的。回新加坡以后,他们经常约会,并准备提亲,结婚。但他父亲反对这门亲事,理由是这女孩喜欢跳舞,是个交际花。陈嘉庚一旦拿定主意,就无从改变。此事也如此。尽管女孩传话来说愿意改正,也无转机。

三十年代,陈国庆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在怡和轩俱乐部陪他父亲。他发现父亲是一个热心的人,一个激人奋进的人。父亲一向以吃苦耐劳著称,却经常关心他的健康,多次告诫他不要加班加点不吃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那为抗战筹赈的艰难日子里,是父亲鼓励他组织在新加坡出生的华侨子弟参加筹赈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着实让陈国庆和同伴们感到骄傲。

战后,陈国庆和父亲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政治上都更加接近了。父亲经常放手让他去做事,这使他更坚定不移地支持父亲的事业。父亲给陈国庆印象最深的是他难能可贵的与时俱进的能力。陈嘉庚在四十年代站到毛泽东一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1950年,父亲最终离开新加坡回国,指定陈国庆和哥哥陈济民为他的代表,管理他在新加坡和马来亚的产业和事务。此举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16.陈嘉庚与孙中山

陈嘉庚是为数不多的与历史同步、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他是个商人,但却与不同时代的最高领袖有着紧密的联系。

陈嘉庚在新加坡三次会见孙中山,对他留有极深的印象。两人第一次见面在1909年,是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主要领导人林义顺安排的。同年5月,在孙中山离坡作欧美之行前的一天

晚上,再次相会。当晚在这个半隐蔽的政治组织的总部晚晴园举行的会议上,陈嘉庚有幸目睹了在这个团体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发生的一切。会上讨论了许多事项,其中一项有关党旗的设计方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对旗上的“青天白日”方案没有异议,但对旗上象征大地的红色则分成两种意见。孙中山默默地听着各种议论,希望能取得某种妥协。一个接待员给孙中山端来一杯开水,打断了争论。孙中山把一滴红墨水点入水中,杯子呈现出鲜红的颜色。他举起杯子,一饮而尽,说“红是吉利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党旗设计就这么定了。顺便提一句,这设计后来被采用作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国旗。1956年,在与集美学生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陈嘉庚回忆起这段逸事。

1911年12月15日,陈嘉庚第三次见到孙中山。那时正是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从欧洲乘船,途经新加坡,去往上海组织新政府。和许多同盟会的会员一样,陈嘉庚也上船去欢迎孙中山。孙中山和陈嘉庚进行交谈,请求给予财政上的支持。陈嘉庚答应:如果孙中山本人需要,他可资助5万元。随后,1912年,孙中山发来电报求款,陈嘉庚如数汇去给他。1911年的不期而遇是两人最后的一次见面。那是孙中山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到新加坡。三次见面开始了陈嘉庚和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孙中山的私人友谊。

孙博士反过来也给了陈嘉庚许多帮助,特别是在他兴学历程中。1921年,厦门大学初创时,陈嘉庚为校长的聘请问题大伤脑筋。最后,他求助于在新加坡的老朋友林文庆博士。他电请林博士回国担任厦门大学校长。收到电报,林博士进退两难,因为他已收到一封孙中山先生发给他的电报,请他到南京襄助国民政府的外交事务。林博士决定发电报给孙先生,请他最后裁决。孙中山先生支持陈嘉庚办学,同意林博士应陈嘉庚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职。1923年,闽军与粤军交火,打死集美学生一名,打伤一名。集美学校请愿,要求承认集美为“永久和平学村”,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立即批准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