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广告 > 【《呼兰河传阅读题》3500字】 呼兰河传阅读题

【《呼兰河传阅读题》3500字】 呼兰河传阅读题

时间:2019-10-08 09:38:3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呼兰河传阅读题》3500字

《呼兰河传》阅读题

一、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

答案:B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

答案:C

3“我”是母亲的第个孩子。

A.一

B.二

C.三

答案:A

4.农业学校设在

A.祖师庙

B.龙王庙

C.娘娘庙

答案:B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  A.本地人

B.外地人

C.外国人

答案:C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   A.男人

B.女人

C.男人、女人都行

答案:A

7.娘娘庙的泥像以

A.男子

B.女子

C.天王

答案:B

8.祖母喜欢养

A.羊

B.牛

C.猪

答案:A

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   A.桃树

B.梨树

C.李子树

答案:C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A.字画

B.挂钟

C.匾

答案:B

11.

A.老人

B.小孩儿

C.外国人

答案:C

12.

A.后园

B.储藏室

C.正房

答案:B

13.我的祖母有

A.三

B.四

C.二

答案:A

14.我一生下来,给了我无限的爱。

A.爸爸

B.妈妈

C.祖父

D.祖母

15.祖母喜欢吃

A.青菜馅

B.韭菜馅

C.芹菜馅

答案:B

16.二姑母的儿子曾送给我一个   A.毛猴子

B.小兔子

C.小乌龟

答案:A

17.祖母死了,人们都到

A.娘娘庙

B.龙王庙

答案:B

18.下面不属于萧红的作品的是   A.《呼兰河传》

B.《生死场》

C.《春水》

答案:C

19.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   A.木耳

B.蘑菇

C.青草

答案:B

20.这粉房里的人吃蘑菇,总是和粉配在一道,汤少点叫   A.炖

B.炒

C.煮

答案:A

21.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

A.铜板

B.馒头

C.粉条

答案:A

22.在晴天里唱一个《叹五更》的是

A.拉磨的

B.漏粉的

C.养猪的

答案:B

23.粉房旁边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的赶车的,那家喜欢   A.打着梆子

B.看戏

C.跳大神

答案:C

24.萧红被誉为

A.30年代的文学女神

B.30年代的文学洛神

C.30年代的文学才女

答案:B

25.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

A.五十

B.六十

C.七十

答案:B

二、判断题。

1.二姑母的儿子小名叫“小兰”。(      )

答案:对

2.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      )

答案:对

3.人们都是先到娘娘庙去,打过钟,磕过头,才上老爷庙去。(     ) 答案:错。先到老爷庙去,人们以为阴间也是一样重男轻女。

4.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答案:对

5.县官下令,初一十五,一律把庙门锁起来,不准闲人进去。(    ) 答案:错。是不到初一十五。

6.娘娘庙的泥像以女子为多。(      )

答案:对

7.娘娘庙的门口卖泥人的特别多。(     )

答案:错。卖带子的特别多。   )

8.庙会一过,家家户户就都有一个不倒翁。(     )

答案:对

10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

答案:对

11.《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

答案:错。是小猪

12.《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呼兰河写的。(     )

答案:错。是在香港写的

13.《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乃莹。(      )

答案:对

14.“我”家后花园的樱桃树年年结樱桃。(     )

答案:错。不大结樱桃。

15.祖父教我的《千家诗》。全凭口头传诵。(     )

答案:对

16.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两天。(     )

答案:错。三天

17.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蘑菇。(      )

答案:对

18.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赶集”。(      )

答案:错。叫“逛庙”

19.《呼兰河传》主要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和慈爱的父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

答案:错。和祖父

20.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    )

答案:对

21.养猪的人家喜欢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      )

答案:对

22.在后花园封闭的日子里,储藏室就成了我的探险的地方。(     ) 答案:对

23.跳大神有鬼,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四月十八是烧香磕头的祭鬼,跳秧歌也是为鬼。(       )

答案:错。跳秧歌是为活人的。

24.呼兰河城里,除了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之外,再就都是些个小胡同了。(      )

答案:对

25.东二道街有两家学堂,一个在龙王庙,一个在祖师庙。(     )

答案:对

三、填空题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答案: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

答案:《我和祖父的园子》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 、等。

答案: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

答案:东二道街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答案:扎染铺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答案: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答案: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

答案:王寡妇

答案:七月十五    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叫我的有 答案:《千家诗》

12.胡家养了个童养媳——答案: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答案:祖父

14.花开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答案:花睡醒了似的    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斗还没有生出来,就订下亲了。这就叫做答案: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  ,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  ▲  最多。

答案:逛庙   女子

17.小灵花就是。胡家就是。胡仙就是

答案:小姑娘    胡仙     狐狸精

18.

答案:野台子戏   三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 答案: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答案:小猪

21.茅盾在序言中认为它是答案: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

22.不断给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带来不便,并充满危险的是答案:东二街道上的大泥坑

23.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答案:莲花灯

24.七月十五放河灯,跳秧歌是在

25.外国人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答案:毛子人

四、连线题。

1.  童年生活             2.

第三部分     小城故事

3.    千里驹       4.                                 乡音无改鬓毛衰     长鞭           两个黄鹂鸣翠柳

5.    煮     6.        有汤的       家家户户挂红灯    汤少点的            扭扭搭搭走的俏

7.晚霞的土名     毛子人        8.   放河灯

娘娘庙大会土名          四月十八 跳秧歌

外国人土语       逛庙           七月十五    逛庙会

9. 东二道街              10.赶车的喜欢    唱《叹五更》   西二道街               漏粉的喜欢

北大街                  养猪的喜欢  唱秦腔 拉胡琴

五、简答题。

1.文中“一切都是活的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2.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我”为什么第大花园这么喜爱?

答案:童年的“我”顽皮、稚气、好动、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因为大花园里的各种生物都充满了活力,自由自在地生长,这正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作者对大花园这么喜爱。

3.你喜欢文中的祖父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喜欢。他是一位性格和蔼、待人非常亲切,勤劳慈爱的人。

4.七月十五盂兰会,人们为什么要放河灯?

答案:人们认为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脱生,缠绵在地狱里边是非常苦的,想脱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每个鬼托这一个河灯,就可以脱生。所以放河灯是善举。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5.“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意在说明什么?

答案:意在说明花园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都能与童年的“我”进行情感的交流。

作文二:《呼兰河传阅读》2100字

【作品概述】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故事梗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的故事。

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但宗法社会本质是残忍的,这样,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被愚昧的人们折磨死了。当然还不止小团圆媳妇,还有王大组,也在愚昧的冷眼中难免一死。这大约又是宗法社会的波澜。

但它到底还是要复归平静,平静为一种坚韧的生活。这都是小说中磨倌冯歪嘴子的生活提示结读者。

《呼兰河传》,女作家萧红寂寞童年的一曲挽歌,呼兰河畔的一束风俗画。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

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相关评论】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作家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作文三:《呼兰河传阅读题》4000字

《呼兰河传》名著阅读题

一、整体感知: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茅盾评价《呼兰河传》 ,是“一篇叙事诗,一幅 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用她绘画式的语言,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 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我”在文中是怎样的角色,有什么作用?

明确:《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儿童视角的运用,这种叙述视角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为呼兰小城的存在方式创造了宽阔的空间。无论从作者的表达还是从读者的接受来看,它都将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

小说的儿童视角呈现给我们一种令人震惊的儿童所固有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萧红笔下童年之“我”那天真无邪的目光所展示的儿童情趣几乎不受任何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浸染,从而使《呼兰河传》中的儿童世界表现出具有普泛的人类学意义的生命原初体验,并构成小说中最具有生命和美学认知价值的一部分。

只有在还没被尘世干扰过的孩子们的心灵上,还暂时保留着人际关系的纯正。“我”和“小团圆媳妇”之间的对视、微笑等有声无声的交流,都是那么的纯净与可贵,是成人世界所不能理解的真实。儿童那未被污染的纯洁心灵缩短了他们与人人视为异端的人之间的距离,于是成人所无法体察的真实而残忍的细节落入孩子的视界之中:只有“我”说小团圆媳妇“没有病”;只有“我”知道她不是掉了头发的妖怪,她的辫子是“剪刀剪掉的”;只有“我”毫无顾忌地掀开她的棉被,和她玩玻璃球;也只有“我”关心她死去的原因和埋葬的情形„„ 婆婆为什么这样对待小团圆媳妇,而且还那么理直气壮?周围的人在小团圆媳妇之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你又怎么评价他们?

人人都如此,所以她也这样,她做了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有落后愚昧的民风民俗作支撑;这样残忍的态度,这种冷漠的眼光,还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这种天经地义的语气,还源于文化的认同:媳妇的地位,媳妇的生存价值不值一提,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利;这里还有世俗人心的期待,大家在枯寂的日子里期待着有戏看,哪怕这戏是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人生百无聊赖,精神贫穷,才使得人性淡失。

二、猜人物。

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 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 团圆媳妇 )

2、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

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 有二伯 )

3、边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边喊着“黏糕、黏糕”,往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跟着一大帮了。 — ———( 冯歪嘴子 )

二、文段阅读测试题。

(一)

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抡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定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

2、文中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概括。“我”为什么对大花园这么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切都是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拟人  意在说明花园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都能与童年的“我”进行情感的交流

2、童年的“我”顽皮、稚气、好动、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因为大花园各种生物都充满了活力,自由自在地生长,这正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3、发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二)

在记叙给小团圆媳妇治病时,小说写道:“于是就又跳神赶鬼,看香,扶乩,老胡家闹得非常热闹,传为一时之盛。若有不去看跳神赶鬼的,竟被指为落伍。”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作者运用了讽刺、夸张的手法,满含嘲弄的语气,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憎恶和痛心。 B作者写了跳神驱鬼的盛况,虽是迷信,但也可看出此地人的热心,表现作者的赞叹之情。

C. 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对迷信的人们的讽刺之情,并对她们的不觉悟感到痛心。

D. 作者写了跳神驱鬼的盛况,目的是要表现当地风俗,对他们的愚昧感到同情。

2.小团圆媳妇是个怎么样的人?她在婆婆眼中和在我眼光中有什么不同?

在婆婆眼光是一个不服管教,不合传统规矩的,从而被认为有病而不正常的一个女孩;在我眼光是一个活泼可爱,大方,爱玩非常正常,没有病的一个女孩。

3.小团圆媳妇为什么到婆家后,婆婆就“一天打八顿,骂三场”,用各种方法折磨她?为什么婆婆打人还理直气壮,而且周围的人不认为婆婆错,还帮忙呢?

因为小团圆媳妇被打是因为婆婆要“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服从,不能太大方,不能走得风快等等。因为婆婆和周围的人都用封建的思想道德、封建的习俗来衡量小团圆媳妇,他们愚昧而落后,她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所以不觉得错。哪怕是折磨死了小团圆媳妇,也心安理得。

4.作者在写小团圆媳妇当众洗澡段落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荒寒、冷寂。觉得心灵落到了一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

(三)

晌午,冯歪嘴子那磨房里就吵起来了。

冯歪嘴子一声不响地站在磨盘的旁边,他的掌柜的拿着烟袋在他的眼前骂着,掌柜的太太一边骂着,一边拍着风车子,她说:

“破了风水了,我这碾磨房,岂是你那不干不净的野老婆住的地方!”

“青龙白虎也是女人可以冲的吗!”

“冯歪嘴子,从此我不发财,我就跟你算帐;你是什么东西,你还算个人吗?你没有脸,你若有脸你还能把个野老婆弄到大面上来,弄到人的眼皮下边来……你赶快给我滚蛋……” 冯歪嘴子说:

“我就要叫她们搬的,就搬……”

掌柜的太太说: “叫她们搬,她们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我是叫你滚蛋的,你可把人糟蹋苦了……”

说着,她往炕上一看: “唉呀!面口袋也是你那野老婆盖得的!赶快给我拿下来。 我说冯歪嘴子,你可把我糟蹋苦了。你可把我糟蹋苦了。”

那个刚生下来的小孩是盖着盛面口袋在睡觉的,一齐盖着四五张,厚敦敦的压着小脸。 掌柜的太太在旁边喊着: “给我拿下来,快给我拿下来!”

冯歪嘴子过去把面口袋拿下来了,立刻就露出孩子通红的小手来,而且那小手还伸伸缩缩地摇动着,摇动了几下就哭起来了。

那孩子一哭,从孩子的嘴里冒着雪白的白气。

那掌柜的太太把面口袋接到手里说: “可冻死我了,你赶快搬罢,我可没工夫跟你吵了……”

说着开了门缩着肩膀就跑回上屋去了。

王四掌柜的,就是冯歪嘴子的东家,他请祖父到上屋去喝茶。

我们坐在上屋的炕上,一边烤着炭火盆,一边听到磨房里的那小孩的哭声。

1、整个选段中,大部分篇幅都是掌柜太太的话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她是一个迷信、残忍,毫无同情心人女人。她蛮横,没有一丝和冯歪嘴子商量的余地;她残忍,对于刚生产的产妇,刚落地的娃娃,只是要他们“搬”“赶快搬”,全然不顾外面的天寒地冻。

2.对于孩子的描写,本段中突出了两个细节:一是“从孩子的嘴里冒着雪白的白气”,二是听到磨房里的那小孩的哭声,这两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于一个新生命,在人的心里竟然没有一丝怜悯一丝同情一丝对生命的敬重。这些寒冷的意象,寒冷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人心的荒凉与人性的死灭。

3、对于冯歪嘴子,选段中是怎么描写的?试简述。

当掌柜太太骂时,他“一声不响地站在磨盘的旁边”;

当掌柜太太要他“滚”时,他说“我就要叫她们搬的,就搬„„”

当掌柜太太要他把盖在婴儿身上的面口袋拿下来时,他“过去把面口袋拿下来了”。 从中可以看出地位低微,逆来顺受的人。

(四)

一伸手,他的手就比其余的四个的都黑得更厉害,其余的四个,虽然他们的手也黑得够厉害,但总还认得出来那是手,而不是别的什么,唯有他的手是连认也认不出来了,说是手

呢!说是什么呢,说什么都行。完全起着黑的灰的、深的浅的,各种的云层。看上去,好像看隔山照似的,有无穷的趣味。

1、文段中的“他”是谁?“他”伸手想拿什么? 女人的第五个孩子  想拿麻花

2、“他”的手为什么黑得厉害?你感受到了什么?

因为他太好玩,不勤洗手,所以手黑的厉害。

感受到他的手实在脏得人都认不出来了, 太不讲究卫生了,反映出这家人的生活愚昧不文明(意思对言之有理即可)。

(五)

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这个孩子长大了将不被父母所 喜欢……

1、人们为什么要放河灯?

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狐狸野鬼。

2、 对 “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 怕是都不大好, 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  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略)

作文四:《呼兰河传的阅读答案》500字

内容提要:《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描写的是东北哈尔滨的小镇《呼兰》,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作家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作文五:《《呼兰河传》阅读学案》1600字

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三言”:玉堂春》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2012年    月    日    第      周    第      个    总第      个

《呼兰河传》阅读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识记萧红以及《呼兰河传》。  2.能概括《呼兰河传》的故事梗概。

3.能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二、作家与作品

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之一。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岁萧红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  三、对《呼兰河传》的评述: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她使小城里的小人物获得了不朽的文学生命”。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评论家们在时空上距战时中国越远就越认为该书是写作技巧上最成功之作”。(美国学者葛浩文)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西天一缕霞”(聂绀弩)

第1页  共2页                                                          四、《呼兰河传》的故事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 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 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作品通过这些生活画面,展示了呼兰河小城的风俗人情,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欢乐与愿望, 也反映了他们的迷信、愚昧以及冷漠、麻木。《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 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第2页  共2页

作文六:《《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1000字

一、填空题。(40分)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A、呼兰河B、香港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A、七月十五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A、一B、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B)里。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A、男人B、女人C、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B)为多。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

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A、羊B、牛C、猪D、马

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A、桃树B、梨树C、李子树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A、字画B、挂钟C、

作文七:《《呼兰河传》阅读推荐课》800字

《呼兰河传》阅读推荐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呼兰河传》的内容提要,培养学生爱

读书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作家萧红的故事。

3、初步品悟文章的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

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本书就是《呼

兰河传》

二、出示图片(萧红),简介作者。

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著名女作家。被

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一位传奇性人物,在极端苦

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历经反叛、

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

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

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

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三、文章内容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

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四、对《呼兰河传》的评价

1、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2、要去看萧红全集,是我看完《呼兰河传》最大的感受。对,大爱以至于不过瘾,难受的不过瘾!童真,讽刺,冷漠,悲悯……

五、我们要用课余的时间去读这么一本好书。

作文八:《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一、》1600字

五年级课外阅读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10分)

1.“绿山墙”是(  )

A一个人名    B一个城堡     C一堵长满青苔的墙    D一个农舍的名字

2.安妮来自(    )

A孤儿院             B工厂                  C富人家庭

3.(  )收养了安妮

A马修             B玛丽拉          C林德太太           D巴里太

4.安妮来绿山墙的原因是(  )A住亲戚家   B斯潘塞夫人的失误

C 上学

5..安妮在阿冯利学校的老师是(  )

A菲利普斯           B雷切尔               C鲁比

6.安妮剪短头发的原因是(    )

A头发太长           B学校不允许留长发           C安妮染绿了头发           D喜欢留短发

7.安妮一直努力学习的原因是(  )

A和吉尔伯特竞争        B让马修和玛丽拉高兴        C换一件新衣服    D对学习十分感兴趣

8.女王专科学院入学考试第一名是(     )

A安妮            B戴安娜            C吉尔伯特           D乔西

9. 马修的死因是(   )

A心脏病发作        B艾比银行倒闭    C谋杀            D掉进河里

10. 获艾弗里奖学金的是(   )

二、填空(  15分)

1.《呼兰河传》是一部描写        体长篇小说,作者是        。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      》、 《      》节选自这本小说。

3.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

子叫了,就像                 。

4.小灵花就是         。胡家就是         。胡仙就是         。

5.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          了,街上有          、           等。

6.《绿山墙的安妮》作者露西.蒙哥马利是        国人。安妮来自       。 收养了安妮。

二、选择题(20分)

1..不断给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带来不便,并充满危险的是(  )

A.黑龙江B.呼兰河C.西二街D.东二街道上的大泥坑

2.作者的祖父是一个(     )的老人。

A.严厉B.和霭可亲C.说话不算数D.不诚实

3..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多次提到“我的院子( )的。”

A.非常热闹的B.异常美丽的C.很荒凉的D.幽静整洁的

4.那时,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 )留看。

A.野草B.谷穗C.白菜D.菊花

5.“绿山墙”是(    )

A一个人名 B一个城堡   C一堵长满青苔的墙   D一个农舍的名字

三、连线( 20分)

1.戴安娜           ①天真、善良,感情充沛并富于幻想。

2.马修             ②忠厚、老实、腼腆。

3.吉尔伯特         ③阅历短浅、思想刻板但内心善良。

4.玛丽拉           ④安妮最知心的朋友,真诚善良。

5.安妮             ⑤曾嘲弄安妮使两人形同陌路,但最后却给了安妮很大

帮助。

1—④   2—②   3—⑤    4—③    5—①

四、读片段,完成练习。(30分)

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这个孩子长大了将不被父母所喜欢„„

(1)人们为什么要放河灯?

(2)对 “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感受。

五、认真读文,思考问题。(5分)

安妮是个孤儿, 生活在冷酷的孤儿院里,她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

人?

作文九:《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3200字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40分)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A、呼兰河B、香港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A、七月十五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A、一B、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B)里。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A、男人B、女人C、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B)为多。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

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A、羊B、牛C、猪D、马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A、桃树B、梨树C、李子树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A、字画B、挂钟C、

11、(C)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12、(B)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A、后园B、储藏室C、正房

13、我的祖母有(A)个女儿。A、三B、四C、二

14、我一生下来,(B)给了我无限的爱。A、爸爸B、妈妈C、祖父D、祖母15、祖母喜欢吃(B)的饺子。A、青菜馅B、韭菜馅C、芹菜馅

16、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A)。A、毛猴子B、小兔子C、小乌龟17、祖母死了,人们都到(B)去报过庙。A、娘娘庙B、龙王庙

18、下面属于萧红的作品是(A.《呼兰河传》B.《生死场》C.《初吻》D.《小城三月》

18、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A)。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19、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她是(C)。A、妈妈B、二姑母C、团圆媳妇

20、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B)。A、木耳B、蘑菇C、青草

21、这粉房里的人吃蘑菇,总是和粉配在一道,汤少一点的叫(A)。A、炖B、炒C、煮

22、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A)到河里,河神高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A、铜板B、馒头C、粉条

23、在晴天里唱一个《叹五更》的是(B)。A、拉磨的B、漏粉的C、养猪的24、粉房旁边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的赶车的,那家喜欢(C)。A、打着梆子B、看戏C、跳大神

25、我喜欢在蒿草嘴里搜索(B)吃。A、草莓B、天星星C、野果

26、小团圆媳妇是一个(C)的姑娘。A、十八岁B、二十岁C、十二岁27、西院的(A)有个偏方,用二两黄连,半斤猪肉切碎,焙好,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来治小团圆媳妇的病。A、杨老太太B、周三奶奶C、大孙子媳妇

28、老胡家又来个(B)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A、跳大神B、抽帖儿C、胡仙

29、抽帖儿的是一位(A)。A、道人B、郎中C、和尚

30、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他是(C)。A、冯歪嘴子B、磨坊掌柜C、有二伯

三、判断题。

1、二姑母的儿子小名叫“小兰”。(√)

2、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

3、人们都是先到娘娘庙去,打过钟,磕过头,才上老爷庙去。(×)4、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样样都有。(√)

5、县官下令,初一十五,一律把庙门锁起来,不准闲人进去。(×)6、娘娘庙的泥像以女子为多。(√)

7、娘娘庙的门口。卖泥人的特别多。(×)

8、庙会一过,家家户户就都有一个不倒翁。(√)

9、小团圆媳妇不是萧红小说中的人物。(×)

10、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1、《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2、《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呼兰河写的。(×)

13、《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原名张乃莹。(√)

14、在呼兰河这个小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15、“我”家后花园的樱桃树年年结樱桃。(×)

16、祖父教我的《千家诗》,全凭口头传诵。(√)

17、萧红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去世了。(×)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两天。(×)

19、小团圆媳妇是一个12岁的姑娘。(√)

20、老胡家又来个跳大神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21、我喜欢在蒿草嘴里搜索草莓吃。(×)

22、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蘑菇。(√)

23、抽帖儿的是一位云游真人。(√)

24、有二伯有家眷。(×)

25、养猪的人家喜欢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

26、赶车的那户人家跳大神是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

27、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赶集”。(×)

28、《呼兰河传》主要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和慈爱的父亲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29、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30、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四、简答题。

1、小团圆媳妇最终因用滚烫的热水洗澡而死,你觉得究竟是谁害死了小团圆媳妇?(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人们的愚昧、麻木、残忍等)

2、文中“一切都是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3、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我”为什么对大花园这么喜爱?(童年的“我”顽皮、稚气、好动、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因为大花园各种生物都充满了活力,自由自在地生长,这正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

天性。)

4、“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拟人意在说明花园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都能与童年的“我”进行情感的交流。)

5、你喜欢文中的祖父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喜欢。他是一位性格和蔼、待人非常亲切,勤劳慈爱的人)。

作文十:《19《呼兰河传》阅读报告》700字

《呼兰河传》阅读报告

初二(3)班    杨晓莹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这本有着回忆性色彩的小说是写萧红小时候在呼兰河旁的回忆。这里的人如死水般生活。用孩子的视角将身边发生的种种描写的细致入微,感觉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有些相似,感情却更加丰富。或欢笑,或悲伤,或遗憾,或痛心,或忧伤。

这部小说虽然说是小说,却给人一种散文和诗的美感。以时间为线索,虽然是客观的叙事,但是在字里行间却不难看出萧红的情感。甚至抒情已经超过了叙述。整本书读下来,会有悲凉的感觉萦绕在身。

矛盾曾经这样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凄婉的歌谣,给我的感觉最深。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12岁的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打,被别人指指点点,最可悲的是,一次小小的发烧,被一群迷信的、可悲的女人活生生地弄死。那是怎么样的折磨啊!12岁,仅仅12岁。一朵花在那个迷信的社会卑微的凋谢了。当有二伯和老厨子看过埋葬后,回来那种醉醺醺像过完年回来的状态,我恨不得扇他两巴掌。不过想想,那个时候的人,没有信仰,对生活没有向往。所以这样亦醉亦醒的生活,谁都不想面对。

虽然萧红的笔调相当悲凉,却不免也看出对于童年在祖父的菜园的无忧无虑的怀念。 那段在菜园的生活,是我最喜欢的。可以抬头看看天空,数云彩;可以分不清楚狗尾巴和小麦;可以在祖父的帽子上插玫瑰花。

说是萧红用笔写下的,不如说是她用血泪凝结而成的。

至少,这本小说让我明白了,不能屈服于命运,不能过着死水般的生活。要更加的理解别人。不要成为愚昧无知,自私,冷漠残酷的人。

想想,如果是这样的话,呼兰河的人,是否,又是另一个样子呢?

(指导老师:刘耀南) 点评:

一幅多彩的农村风图画,一串凄婉的封建意识下的悲歌。

——半岛

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印照出时代的悲歌。

——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