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广告 > 平等待人的作文800字 [《平等待人作文》2400字]

平等待人的作文800字 [《平等待人作文》2400字]

时间:2019-11-27 09:42:4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平等待人作文》2400字

平等待人作文(一)

有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原来平等待人也是一件那么值得去学习的事,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呢?总是以貌取人,以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成绩来对待这个人,就连有些“大人”们也是这样,它们看不起那些长的“丑”的人,看不起那些成绩差得人,总是把那些自称为“不好”的人不放在眼里……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平等对待,而不是冷落……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长的“丑”成绩不好那也不是他们的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而是茫然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建议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他们渐渐懂事时,因为人们对他们的冷落和嘲笑和看不起,他们也一次一次被击垮下去,他们已经无法自拔了,因为我们的自私,而造成他们的悲惨境遇……因为我们的不平等的对待,因为他的内心无法再次修复,被父母打骂,被同学的看不起,被老现怪责,被朋友的冷漠……如果是个人那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伤心,有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只要对身边的人平等的像自己的朋友、知己一样对待,那我想可能像那些乞丐、无孤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送一份关爱,献一片爱心,那么我的生活将是更加的精彩的,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歧视,没有潮笑,也没有自私的大同、和谐的社会一样大家一起和谐的生活……

是啊!我想我们应该像“世外桃源”的人们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人,无论是好还是坏,是丑还是美,平等,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平等的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没有潮笑、没有自私、更没有歧视……那才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对待他人,让别人也那样的尊重自己,平等的对待自己和每一个人……

平等待人作文(二)

“平等待人”、“人人平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长期流行的一些口头语,激励人们学会豁达大度,笑对人生。这里有一则托尔斯泰置于普通人地位接受“茶钱”的趣事。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我干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火车开动了,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把那位不安的太太带走了。

善哉,托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只有“老爷”才有资格把“赏钱”给下人,反之,就是大逆不道,对“老爷”就是莫大的侮辱。难怪这位太太要叫苦不迭,惶恐不安。而身为贵族,大文豪、大名人的托翁,却以普通人的身份自然地接受人家付给的一份酬劳(尽管他决不缺这五个戈比),没有半点矫情,没有一丝造作。在这里,托翁舍去的是外在的光环,显露的是一个率真朴实的可爱的“老头儿”本色。我想,在托翁的潜意识里,一个人,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收取他人付给的一份酬劳,天经地义,与名望,地位、钱财无关。

托尔斯泰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一种可爱的举动,潜藏于后的其实是一种最可贵也最为难得的平等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身处高位才不会时时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人姿态;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地位卑微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然而,这种平等心态,说是平等而实非平常,它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心静神安的大境界,是深邃的大海,容得下飓风狂澜的博大胸怀和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平等”的人,干平等的事,必须拥有一颗平等之心。我们不是提倡尊严吗?其实,尊严的内核就是平等。

平等待人作文(三)

平等待人是我们的基本素质体现;是我们想要所有人都具备的品质;是我们美好的理想之一;是实事求是的好态度;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之一;是不对金钱、权利、庸俗崇拜陈腐观念的臣服;是没有分歧与鄙视人格、地位的体现……

世界着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着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m.lz13.)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一次,女王维多利亚忙于接见王公,却把她的丈夫阿尔倍托冷落在一边。丈夫很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不久有人敲门,丈夫问:“谁?”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女王又敲门。房内又问:“谁?”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可是门依然紧闭。女王气极,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再敲门,并婉和地回答:“你的妻子。”丈夫边笑边打开了房门。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这么多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平等待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让人平易近人,不居功自傲;它让人回到温暖的家消除与亲人之间的隔阂;它让人有勇气与自信去面对一切!平等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会使一切变得比以前美好。

*  以诚待人的作文600字

*  微笑待人作文

*  以诚待人的作文

作文二:《平等待人作文》4100字

篇一:平 等 待 人

有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原来平等待人也是一件那么值得去学习的事,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呢?总是以貌取人,以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成绩来对待这个人,就连有些“大人”们也是这样,它们看不起那些长的“丑”的人,看不起那些成绩差得人,总是把那些自称为“不好”的人不放在眼里……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平等对待,而不是冷落……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长的“丑”成绩不好那也不是他们的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而是茫然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建议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他们渐渐懂事时,因为人们对他们的冷落和嘲笑和看不起,他们也一次一次被击垮下去,他们已经无法自拔了,因为我们的自私,而造成他们的悲惨境遇……因为我们的不平等的对待,因为他的内心无法再次修复,被父母打骂,被同学的看不起,被老现怪责,被朋友的冷漠……如果是个人那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伤心,有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只要对身边的人平等的像自己的朋友、知己一样对待,那我想可能像那些乞丐、无孤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送一份关爱,献一片爱心,那么我的生活将是更加的精彩的,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歧视,没有潮笑,也没有自私的大同、和谐的社会一样大家一起和谐的生活……

是啊!我想我们应该像“世外桃源”的人们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人,无论是好还是坏,是丑还是美,平等,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平等的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没有潮笑、没有自私、更没有歧视……那才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对待他人,让别人也那样的尊重自己,平等的对待自己和每一个人……

篇二:感悟平等待人

“平等待人”、“人人平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长期流行的一些口头语,激励人们学会豁达大度,笑对人生。这里有一则托尔斯泰置于普通人地位接受“茶钱”的趣事。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我干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火车开动了,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把那位不安的太太带走了。

善哉,托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只有“老爷”才有资格把“赏钱”给下人,反之,就是大逆不道,对“老爷”就是莫大的侮辱。难怪这位太太要叫苦不迭,惶恐不安。而身为贵族,大文豪、大名人的托翁,却以普通人的身份自然地接受人家付给的一份酬劳(尽管他决不缺这五个戈比),没有半点矫情,没有一丝造作。在这里,托翁舍去的是外在的光环,显露的是一个率真朴实的可爱的“老头儿”本色。我想,在托翁的潜意识里,一个人,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收取他人付给的一份酬劳,天经地义,与名望,地位、钱财无关。

托尔斯泰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一种可爱的举动,潜藏于后的其实是一种最可贵也最为难得的平等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身处高位才不会时时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人姿态;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地位卑微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然而,这种平等心态,说是平等而实非平常,它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心静神安的大境界,是深邃的大海,容得下飓风狂澜的博大胸怀和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平等”的人,干平等的事,必须拥有一颗平等之心。我们不是提倡尊严吗?其实,尊严的内核就是平等。

篇三:生活需要平等待人

平等待人是我们的基本素质体现;是我们想要所有人都具备的品质;是我们美好的理想之一;是实事求是的好态度;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之一;是不对金钱、权利、庸俗崇拜陈腐观念的臣服;是没有分歧与鄙视人格、地位的体现……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一次,女王维多利亚忙于接见王公,却把她的丈夫阿尔倍托冷落在一边。丈夫很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不久有人敲门,丈夫问:“谁?”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女王又敲门。房内又问:“谁?”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可是门依然紧闭。女王气极,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再敲门,并婉和地回答:“你的妻子。”丈夫边笑边打开了房门。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这么多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平等待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让人平易近人,不居功自傲;它让人回到温暖的家消除与亲人之间的隔阂;它让人有勇气与自信去面对一切!平等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会使一切变得比以前美好。

篇四:平等待人

你发现了吗?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

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起般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好说难觅。其实最常见的真诚便是在和朋友们相处的日子里。一个眼神、一分微笑,甚至是一张小小的字条,都可以让人无比欣喜,因为那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坦诚与希望。那天体育课,当蒋禾扶起我并掰开我的手时,那从手指里涌出来的鲜血染红了地面,样子真是可怕极了。 在医务室里,我害怕的放声哭了,蒋禾不顾一切的用手巾帮我擦血,一面说着安慰我的话。在上药时,她怕我疼,就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出了医务室我才知道,蒋禾的衣服已经变成红布条了。第二天早上,我在蒋禾面前放下了一张洁白的卡片,上面用黑笔赫然写道:“在最困难的时候,你不顾一切,地帮助了我,真诚就是你的全部。”蒋禾看着,一脸灿烂。她的笑容似乎在说:“友谊、欣喜和真诚,便是你我。”友谊像是一朵娇嫩、易碎的花,需要我们用热情培育,用真诚来浇灌,才能长久地、美丽的开放下去。友谊的花,她的名字固然叫真诚。而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真实的面对别人,才能有所收获。试想,如果学习中有了害怕对方超过自己的思想,那真诚将不复存在。我和蒋禾之间从不隐瞒什么,总能想着能为对方做些什么。我们并不互相迁就,只是在学习上加紧了竞争,为一个问题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为对方的进步欣喜,为自己股足劲儿……我们是学习中的竞争对手,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以坦诚相对,以真实的自我来对待对方。我们在感受真诚的同时,也可以好好地自我反省。现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以灵魂对待对方,对待生活。真诚是什么?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堵厚墙的话,那么,真诚便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

真诚是什么?是美好,是欣喜,是希望! 来吧,以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打开心窗,感受真诚! 真诚是绝对的吗真诚也就是真心诚恳,不说谎,表里如一的意思。人人都喜欢真诚的人,而讨厌虚伪的人,我也不例外。但有人认为真诚是绝对的,不管对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真诚。这个观点,粗一看,有道理,细一琢磨,有问题。你想呀,当年日本鬼子大举侵犯我国的时候,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坚守真诚待人的原则,死守着“别人对我不仁,可我不能对他不义”的古训,那么还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所以说真诚不是绝对的,其码对敌人就不能真诚,而应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也许有人会说,对敌人是不能真诚,那么对朋友呢,总应该是绝对的真诚吧!依我看,也不尽然,那得看情况。如果您的朋友得了不治之症,您真诚地对他说明了实情,会怎么样呢?也许会加快他的死亡,这是您愿意看到的结局吗? 也许又有人会说,对朋友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真诚,那么对自己的亲人呢,这总应该做到百分之百的真诚吧!依我看,也不尽然。请您想一想,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代表东吴向刘备讨还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是怎么做的?他先让刘备拒绝,然后自己代兄哭求,刘备才假装答应先还给东吴三郡,并让诸葛瑾带着书信去找关羽,而关羽明白刘备及军师的用意,说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硬是不给,弄得诸葛瑾空手而归。诸葛亮对刘备是真诚的,可对他的亲哥哥就不够真诚了。这也无可厚非,各为其主吗!由此可见,真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亲人的利益与集体、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则应该选择对集体和国家真诚。

再者说了,你自己就没有一点隐私?你希望他或她百分之百的了解您?在任何人面前都做个透明人?你愿意把您以前所做的各种傻事去到处传播吗?所以说,绝对的真诚是没有的,如果有的话,你也就不存在了。 总而言之,真诚是相对的,待人真诚要看对象,还要看情况。

作文三:《如何看待当前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17400字

姚洋,1964年生于西安,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1989获北京大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经济学季刊》主编。

学术兼职: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康奈尔大学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入选北京市2001-2005年度“跨世纪百人工程”,《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很高兴来到三味书屋与大家交流一些看法。没想到今天会来这么多人,实在令我感动。刚才,我和李老师、刘老师做了一番交流,了解到三味书屋成立于1988年,至今已经21年了。作为一个不以经营为目的、而以传播思想、为社会提供一个平台的书店,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实属不易,尤其她还在长安街上。今天,我们能够来到这里,一方面是来交流探讨问题,更重要地是来支持像三味书书屋这样的民间团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肩负着建立和改善市民社会的重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不懈地努力。

我今天讲三个部分内容:第一,简要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现象。这是因为,社会上流传着很多看法,但其中的一些缺乏事实依据,因此我打算稍微梳理一下;第二,对现在的几种流行思潮做评论,谈谈我对这些思潮的看法;最后是,谈谈我对社会公正的认识,阐述如何看待这些社会不公,并进一步阐明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

当代中国社会不公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我想大家最为关注的一方面是在收入差距上,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收入分配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叫做基尼系数。简单地说,基尼系数如果在0和1的幅度内,越接近于1,收入分配越不公。如果是0,说明是完全平均的,如果是1,那就意味着只有一个人享有社会的全部收入。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7,与美国接近,处于世界的中上水平。北欧国家是最平均的,他们的基尼系数只有0.25---0.27左右,稍高的是东亚一些经济体,如日本、南韩、台湾,他们的基尼系数基本在0.35---0.37之间,比我们高的集中在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接近0.6。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临界点,即通常所说的0.45这个警戒线。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收入差距不公主要体现在城乡上,这点在日常讨论中往往会忽视它。城乡收入差距是3.3倍,也就是一个城里人的平均收入是农村人的3.3倍,这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津巴布韦第二高,它的城乡收入差距是2.8倍。如果将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扣除,我们的基尼系数就能降到0.37左右,这样与我们周边国家基本相同。当然,这不能否定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最高收入的1‰人群和最低的20%群体的这个差距越来越大的事实,这也是很多人感受到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公平的最大感觉。看两头而忽视中间构成我们看问题的盲点,事实上,中间这部分人收入上涨的非常快,这说明中产阶级的数量在逐渐增加,这是判断我国家收入分配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是什么因素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属世界绝无仅有的呢?第一,因素来源于,长期计划经济效应所造成的城乡隔阂。1978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农村和城市相加只有0.28,但城乡收入差距已达2.8倍,超过津巴布韦,居世界之首。在1978年以前,大家普遍贫穷,但相对来说,城里人的富裕程度、社会保障程度比农村人高得多。如果把非物质收入再加上,估计真实的城乡收入差距应该超过2.8倍。第二,来源于市场自身的作用。只要具备能力,又有进城的意愿,大学毕业生极少返回农村。高素质人才以及资金流汇聚城市,理所当然,对于政府也是如此。这是由于,把智力和资金投入到城市,回报率更高。大概十年前,一个美国记者问上海的一名中学生:如果国家有了一笔钱,是应该投到你们学校还是投到贵州的一所中学?这个中学生回答,我们这里的基础设施好,更容易出人才,当然投到我们学校。这是一个朴素而普遍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不一定正确,但毕竟反映了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分化作用。这也是后面我要谈到的,所谓右翼的自由主义思潮陷入完全相信市场与现实相脱节的一个误区。

第三,来源于教育差距。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超过50%的18岁到22岁之间的年轻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有人告诉我,如果加上三年制的大专,就达70%,这个比例已达到美国的水平,很多发达国家也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据统计,全国的平均水平是22%,而农村肯定不会超过10%,这个差距是相当巨大的。过去很多人曾测算,所谓教育回报,在发达国家一般情况下,多接受一年的教育,工资相应增加15%---20%。中国略低于这个数字,但也有12%---13%。照此计算,城里人受教育的平均年数如果比农村多5年,差距就不知道多出多少赔。

第四,来源于福利的差距。当前,尽管城市人口的福利降低了,但比农村强很多。全国平均40%的城市人口、80%---90%的有职业的人有养老和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个福利,同个人收入大有关系。当人们没有保障的时候,第一动机是存钱。开始,我们不理解,农村人为什么辛苦一辈子攒足钱拼命盖房子,而且基本上是给儿子盖。这属于浪费性支出,因为盖房子没有产出效益。实际上,这与养老制度有很大关系。现在的性别比越来越高,全国平均性别比是126:100,也就是说有26%的男人找不到老婆。我有两个朋友经研究发现,性别比高的地方储蓄率就高,而且有儿子的家庭比有女儿的人储蓄率高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没有社会保障。我们常说,西方年轻人,没上大学就周游世界,或者上了大学后不去工作,反而周游列国。在美国,只要年纪上了70岁,看病、养老国家全包。加拿大以及欧洲属于高福利国家。但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站在农民角度设想一下,当缺少最基本保障的时候,他们的想法与我们这些有保障的人肯定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存有很多抱怨,但对这个问题要做具体分析。比如,为保证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留住人才,就可以多发些工资。当然,我不是在为垄断行业辩护,只是说,有些行业收入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行业,工资拿多了就有问题。

我觉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可能还不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最痛恨的是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官员腐败这两个问题,而由此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只不过是个表象。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在城市建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座的有人可能知道我和仇和(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之间有些纠葛。我其实不愿意再去写文章再说昆明的事情,但是最近的发生一些事情实在让人看不下去,我在这里讲几个例子。春天的时候,我去了一次昆明,看到整个城市在大拆大建,所有的路面都要重修一遍。原来就有的高架路,现在居然拆掉重建。有个地方叫螺蛳湾,是东南亚最大的批发市场,面积有好几个街区。仇和一声令下,几万个商户就要搬迁,而且那些楼都是很新的,这可能影响到一、二十万人的生计问题。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在城中村改造的时候,直接开着推土机进去。一个打工子弟小学的学生还在教室里上课,一边墙就被推到。我在想,如果这墙倒下来把孩子砸死、砸伤怎么办?这完全是法西斯才能干出来的事情,你不搬,我就把你半边墙推到,让你在露天里上课。很多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想这其实是老百姓最痛恨的。

官员腐败、官商勾结,大家也极为痛恨。但是对此也要做一个冷静地分析。有些腐败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制度所致。美国与日本相比,美国官员腐败比日本少得多。日本一个议员被抓的时候,他居住的屋子藏着满满地金银财宝。一些政治学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战后出台一部所谓非常好的宪法,对官员管束得极其严厉。其中,对参加竞选的官员接受捐款,有明确的要求且不能超过一定数额;议员要雇人,国家给钱,但不能超过几个人。这点钱和雇的人对这些政客们远远不够。在所谓的民主国家,如果要去参选,就要配备一个很大的竞选班子。像美国估计都有10人---20人的班子。而日本没有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贪污、去受贿。美国就放开了,能弄多少就弄。这就是将腐败问题制度化,制度化的腐败就不能称其为腐败。中国有句古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你要搞的太清楚反倒变成了腐败。一方面我们看到,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解决的办法不能像日本那样,见到一个就杀一个。也许,某些制度化的东西反倒能帮助解决问题。其实,我觉得除腐败的一个办法,就是把他的很多收入给予制度化。像上海就把公务人员的工资提得很高,尽管这不能根除腐败,但至少可以让他们三思而后行,在诱惑面前,缺少了贪污的动力和意愿。

下面,我讲一讲现行的几种思潮和我对它们的评价。

我想在中国占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马克思主义,但这种意识形态实质上是一种右翼的自由主义。我在与一些官员、学者交谈中私下了解到,他们都相信右翼自由主义。何谓右翼的自由主义?首先,他们认为民主是不必要的,右翼自由主义者不会为民主说好话,他们相信精英政治或好人政治。好人政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通过科举制度、选贤任能,挑选出善写道德文章、德性较高的人担任官吏。这种制度的运行是否有好处,尚无定论。右翼自由主义者认为民主制度落后,以印度选举出地痞流氓作为抵制民主的理由。同时,右翼自由主义者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惧怕民众、惧怕民粹主义,提出要对民粹主义加以警惕。我觉得,因为害怕民粹主义而拒绝民主的想法太过分。经济学家拒绝民主有一个很重要的潜台词,那就是涉及到经济学家的饭碗。在美国,如果你问你是否知道贝克尔、卢卡斯(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估计有1%的人答对就已不错,但如果你问中国人,是否知道林毅夫,估计有5%到10%的人会知道。尽管比例不高但会比美国高5倍---10倍。因为经济学家在中国这个环境说话算数,有人听,就是当政权不那么民主的时候经济学家才有地位,而在民主制度下,议员说话是算数的。在美国,政治学家、政客们名气更大,而不是经济学家。在六七十年代,芝加哥有一批人学经济的人即所谓的芝加哥男孩,他们都来自拉美,毕业后又能够回到拉美,与右翼独裁军人政府合作,搞所谓的市场经济,这在道里上是相通的。第二点就是唯市场论,认为现在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一切源于市场机制建立的不够。我是经济学家,周围很多朋友都持这观点。他们认为,只要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地充分,就不可能存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甚至贝克尔、卢卡斯这样的芝加哥学派核心人物都不敢认同,而中国经济学家却能堂而皇之地说出来。有一次,我和林毅夫老十一起接待韩国学者,韩国学者问,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林毅夫回答,社会主义就是经济增长。韩国人听后大笑,照这么说我们韩国也是社会主义了。林毅夫老师的回答很能代表现在的经济学家的普遍看法。我们知道,市场分化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每个人的天赋相同,那么市场的确会使每个人取得的成就相等,但即使这样还有一个命运的问题,所以市场是不可能完全把人给拉平的,这也是右翼自由主义者同中国当前社会脱节、不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到底需要什么东西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在这个极具分化的年代、在资本主义已变得很人性化的今天,我们还在想搞发生在19世纪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当然会得到老百姓的痛骂。还有一个倾向就是偏向资本,经济增长无外乎两个要素,一个是资本、一个是人力。资本与人力的重要不取决于哪个贡献大,而取决于谁的流动性大。比如,我不喜欢这个老板,准备跳槽,就得思前想后,需要下很大地决心。但资本就不一样,资本今天在北京、明天就可能跑到上海、后天跑东南亚。显然,地方政府理性的选择是偏向资本,千方百计把资本留住。人是很容易留住的,但资本不容易。克鲁格曼在文章中说,美国的财富增长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主要集中在千分之一的人群手里。美国最低收入群体的绝对收入实际上在下降,他们的真实收入与70年代相比呈现负增长,而那千分之一的人群收入增长得非常快,原因是,这些人的流动性非常大,全球都是他的市场,因此导致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非常大。中国也是一样,资本收入在增加,但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得非常缓慢。过去十多年的数据显示,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十年前是百分之55,现在只有百分之48左右,而上升的是资本的回报和政府的税收。这与我们只搞经济、只相信市场的作用有很大地关系。我总是在想,为什么右翼自由主义者还有自由主义在中国非常软弱、没办法扎根,在此,我必须声明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与当前的中国社会相脱节。与自由主义相对立的是极左。极左的势力在过去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快,而且出现了极左翼、文化保守主义同民族主义合流的趋势。极左的人膜拜并相信政府,当中国政府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会兴奋异常;民族主义就是反美,只要是美国说的、做的统统是错的;而文化保守主义者则坚决主张要重建中国的文化。三者相通之处就是反民主、不相信民主,他们很容易找到切合点。他们反对民主又是因为什么?因为民主原自西方。左派把人民民主、人民主权、毛泽东思想经常挂在嘴边上。他们会说,我们要搞人民主权,西方是代议制,没有体现真正的民主。如果社会出现问题就把原因归结于政府,提出要加强政府的力量。有一次开会,我在北大的同事何清就明确说,中国的文化根本不适合搞民主,中国文化传统就适合搞独裁。结果大家都不吭气,他感到很失落。沉默就是一种反对,在大家看来,那是梦中说胡话。我觉得,他的说法同政府的价值取向是很合拍的。现在政府两方面的东西都想要,右翼自由主义发展经济的东西它想要,极左建立强势政府的主张他也想要。所以可以看到,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的力量增强之快,到了一种十分可怕的地步。我觉得,本届政府主要做法是好的,重新认识到社会的重要性,并力主重建这个社会,但另一方面却产生了政府权力的无限膨胀,越来越多地插手经济活动问题,有可能把朱镕基搞的政府改革成果抹杀掉。第三是民粹主义。民粹主义既可以是左的也可以是右的。阿根延军事独裁者贝隆大搞民粹主义,为了争取老百姓的支持,拼命地给老百姓增福利,极力照顾老百姓的短期利益,他老婆是平民出身,自己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每年定期地向大资本家要钱,大拉所谓的捐助,甚至到了明抢的地步。左翼的民粹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主权为掩盖,大搞民粹主义,其最重要之处就是为了老百姓的短期利益而牺牲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右翼的民粹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政府,指责政府这个没做好、那个没做到。

我们都希望中国有实现民主的那一天,但不能指望民主在一夜的时间突然实现。如果那样,你可能发现激发式的民主还不如我们今天的世界。何谓民主?民主就是程序,就是制度化的过程。民主的另一面是宪政,即按照规则运作。因此,民主的起始点就是制度化。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就会发现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加速制度化的进程比较快,党内生活的制度化、国家和社会的制度化大有进步。如果中国走向民主通过制度化也许是条可行之路。因此,一味地把责任推给政府,是一个错误的思想倾向。

我现在谈谈我自己的观点。我自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其次是自由主义者,再次是社会主义者。为什么说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因为这个世界还是以民族国家为界限的,我们生活在民族国家里,不可能逃脱所生活的民族,说自己是个世界公民,实际做不到。有一个很著名的试验,把一群互不认识的人关在一个屋子里,随机地给每一个人发一顶红或绿的帽子。你会发现,戴红帽子的人会自动地站在一边,带绿帽子的人会站在另一边,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因为他们戴了一顶相同颜色的帽子。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在事关国家利益面前我永远站在国家一边。当你同美国的精英,私下谈话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他们在骨子里就渗透着极端维护国家利益的民族主义气息。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自由主义只能在民族国家框架谈的原因。自由主义有三个特点,一是个人主义,二是平等主义,三是普世原则。大家不要误解,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价值。我坚信如果马克思活到今天,他肯定是个自由主义者。他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个人的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前提。他第一次谈到个体先于集体,个体先于国家的个人主义主张。他把个人当做一个人、一个主体来看待。既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那么每个人必须都是平等的。右翼的自由主义也讲平等,但他们的平等只是在程序面前的平等。起点的平等,是骗人伎俩,每个人生长在不同的家庭,起点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薄瓜瓜与常人不平等,同你我的子女不平等,薄瓜瓜自己也知道他比别人更优越。正因为我们生来不是平等的,我们才要强调平等。既然我们的起点不平等,利用程序的能力肯定大不相同,那么这个程序平等又有什么意义!杨白劳跟黄世仁签下契约,约定到了年关不能还上债,喜儿就归你们家。这个程序当然平等。在那个年代卖儿育女是平等的,你完全可以这么做,但这样的平等对于杨白劳只意味着死亡。所以平等应该是全面的平等,而不仅仅是程序的平等、起点的平等。

普世原则是什么?我们前面谈到个人主义、平等主义应该是普世的。既然强调人人平等,我们就应该相信有一些原则是具有普世性。前一次大地震后,《南方周末》开展普世原则的讨论。当然,我不赞同在那种境况下谈普世原则,所谓震出一个新中国这句话,我觉得有点过分。但我们应该相信,作为人是有一些普遍价值的,这些价值我们应该坚持。

左翼自由主义者的主张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在人类历史上,英国是最早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剥削残酷,资本沾满工人阶级的血泪,此后以提出社会主义诉求的工人运动,被迫使资本主义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但社会主义的实践失败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如同哈耶克所说,它包揽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部事物,没有办法解决信息收集的问题,不知老百姓需要什么、企业应该生产多少,最终的结果是哈耶克说的---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的计划经济在那个年代可能还能挺几年,但同时因为对社会加强了全面管制,使整个社会的活力窒息,社会处于灰暗之中,最终无法持续下去。这是我们应该接受的一个惨痛教训。社会主义应该存在,但不是以那种形式、以那种制度存在。我将社会主义区分为体制的社会主义和道义的社会主义两种类型。体制的社会主义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而道义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道义的社会主义就是回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以个人为前提、关注个人发展的社会主义。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发挥作用并不是让市场随意地发挥作用。我一直强调,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义如果以个人发展为目标,就应该试图把每个人给拉平。社会主义应该是调节的,使得人人基本具有相同的能力,如个人主体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失败了,国家就拉他一把,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我们一直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非常明确的,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十四届六中全会开始,社会主义的定义就一直模棱两可,甚至有被放弃的危险。第二是政治领域的民主化。这是左翼自由主义者必须坚持的。如果我们承认每个人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价值是同等的,就无法拒绝民主。即使民主制度再坏,人们也不可能想出有第二个制度能够替代,能够保障人人平等。我永远相信西方学者所说的,历史会终结在自由民主上。但自由民主并不意味着社会就不存在分化。中国的这种民主可能与西方的民主不同,但如果拒绝民主,那么中国就永远不能达到自由民主的境界。政治领域的民主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政府单纯搞市场经济,老百姓天天知道赚钱,就会把人变得异化。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就是,人变成了单面人。要知道,老百姓的生活不仅只有面包,他们还有其他的诉求,而这种诉求是无法用收入增加、利益补偿实现的。在没有民主的情况下,政府的合法性只能依靠经济增长获得,所以每个老百姓喊一嗓子他都要去管。说实在的,我们的政府,是一个不民主的政府,他们如果不想成为像皮诺切特那样的军事独裁政府,那么老百姓一喊,就赶紧送好处,我们现在的政府就是这样。一个民主的社会应该是,你喊、我也喊,到议会去讨论。民主就是大家吵,吵到大家最终有个妥协。今天你妥协、明天我妥协,几十年妥协来妥协去,最后会发现这一辈子算下来,大家都平等了,这就是民主。民主就是在时间上让人民实现平等,只有民主才能解决所谓分配的问题。第三是争取公民基本能力的平等。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的一个经济学家说,基本能力就是实现有价值目标所必须的一些功能组合。他说,你不能要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不去偷一片面包,因为他缺少基本能力。电影《疯狂的石头》有一个小偷很不容易从井里爬出,在商店偷了一个面包,店主追着他在公路上跑的画面。我认为,这个镜头反映了我们对待贫富差距所持的一种错误态度。这种现象很难出现在民主讨论比较发达的社会,在他们看来,这很不人道,他偷了一片面包,其实不应该怪他,民众不能要求他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此时,他最需要的是政府的帮助。在中国你很少能在工作场合见到残疾人,但我在威斯康辛读书的时候,注册管理办公室前台的工作人员是一个盲人,在我读书的时候,计算机还远没普及,找文件依靠手工,但他找文件非常熟练。上下班就牵一个导盲犬回家。在中国,甭说盲人申请工作,就是白化病者也不可能,那有碍观瞻。这是政府和社会没有做到位的事情。大家可能会问,到底一个什么样的再分配才是最合适的?我觉得,用罗尔斯的理论测试一下。罗尔斯是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正义论理论。他认为,再分配不一定是你多我少,如把我的收入给了别人,我的收入减少了,别人的收入就增加了。他说,在一定的区间未必出现这种情况:就是A把收入给了B,那么明年A和B的收入都会提高。这在现实中实际上是存在的。我们总说产业升级,要在科技上加大投入。但只有科技,产业部一定就能升级。到工厂去看看,没有熟练的工人,技术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生产。可以说,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现在,城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想当工人的。哪怕是高收入的高级蓝领。怎么办?国家应该多发展高职教育,定向培养工人。如果我们在高职教育上加大投资,那么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才能做起来,每个人的收入就会提高。

总体上,投资教育,把收入分给更困难的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对全社会均有益处。罗尔斯测试说明,如果把A的钱分给了B,在下一期的全社会收入不减少,就通过了罗尔斯测试。通过收入再分配,整个国家的收入提高,你提高的收入可以再分给大家,这是所谓广义的测试。狭义的测试就是,A把钱给了B,有了收入的转移,但是A的收入不下降。刚才,我说A的收入可能下降,因为他把A的钱转移给了B,他的收入在明年下降,但他为整个社会做了贡献。但狭义的就要求,A把钱转移给B,但A的收入在明年也不下降。我想,现今国家的收入再分配远远没有达到拐点,还是能够通过罗尔斯测试得。总结说来,左翼自由主义者的观点是,在经济领域要相信市场,在政治领域应该争取更多的民主,在国家政策方面应该有更多地再分配。现在政府财力雄厚,但没有实行再分配,被各部委做了自己的项目。我们多数的转移都是靠项目转移,不是按照所谓的公式转移,平均地分或按照一定的收入分给更需要的人。我们既坚持自由主义的立场,同时又照顾着现在所处的阶段,使得整个社会能真正走向一条共同富裕、个人发展的道路。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提问交流阶段:

提问1:您能不能再详细的描述下我们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之后,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经济形式和经济体制?我们的市场经济和亚洲这些新兴国家比如泰国、韩国、台湾有什么区别?我们这个形式还有没有往前推进的可能性?

姚洋:在过去的三十年,其实在有意地模糊很多东西,我们有意识地把我们的国家体制模糊起来、包裹起来。这样,可以让中国共产党可以放开手脚干。从7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一步步地让它的意识形态变得更加的实用。到了2002年,提出三个代表,已经是基本放弃政治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三个代表是什么?三个代表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以及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但这样,说是啥就是啥、说不是啥就不是啥。什么是人民的利益,本来就是很模糊的;什么是先进生产力,这是用一句话也不能说明白的问题;什么是先进文化,就更说不清楚了。而且这个如果放在美国说,就有文化歧视的嫌疑。但这样头一个好处,就是有一个可以探索的空间。

提问2:刚才您说到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问题中,你更强调的是结果公平。但是我们在强调公平的时候可能会放弃很多效率,会影响我们经济的增长。第二个问题就是您如何看待制度在提高、改变我们结果公平中发挥的作用?

姚洋:第一个问题我想讲个小故事,温州瑞安移民子弟中有一部分孩子很穷,交不起借读费。于是政府搞了一个阳光工程,发给他们补贴。我从那里回来后,写了一篇调查报告,题目是《公平与效率携手共进》,投递到解放日报。过了很长时间,他们才回信,认为我的这篇文章不能发表。原因是,与党的政策不符。党的政策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我认为,公平和效率的确可以携手共进的。如我刚才举的例子,教育投资,特别是农村教育投资,回报率相当高,尽管我们没有准确地计算。当然,这不是说今天投资了,明天就有回报。你要等5年甚至10年。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年限里,公平与效率是可以携手共进的。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还没有达到罗尔斯再分配拐点,即大家都可以变好的过程,我们还没有过去。

第二个,我想这个问题太过宽泛。我的想法是要划分出两种制度,一个正式制度、一个非正式制度。正式的制度其实在一夜之间就会改变,但这个制度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很难说,因为要受很多非正式制度制约着。过去三十年,我们采用的所有制度都是不标准的、是模棱两可的,结果你发现它都还能工作,这就是个好制度。

提问3:我们知道前几年你和几位学者一起出了本书叫《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我们知道现在政府开始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您对这次医疗体制改革有什么看法?

姚洋:那本书我负责的是时政部分,后面都是顾昕写的,我自己也没有多多研究医疗体制改革,而顾昕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总体的感觉应该是这样,把政府和市场完全对立起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些人强调我们要搞市场,有些人则强调要实行政府主导。在医疗体制这个问题上,其实没有一个国家是完全市场化的,也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的。比如,英国好像是完全由政府主导的,但它也有一部分是由市场来做的。我觉得讨论这些问题没有多大意义,问题是你怎么去做,或者说按照顾昕的说法,就是要建立一个所谓的自由主义的福利社会,也就是我们的福利要增加,但是这些做法要有所谓的自由主义的取向,能让市场做的就让市场做,不能让市场做的就让政府来做,这就是我的观点。

提问4: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政府上半年投了七万多亿,但是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认为,中国经济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胀、一条是萧条。您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您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预期是什么?

姚洋:我不是搞宏观经济的,七万亿指信贷,而不是指投资。全年大概控制在八、九万亿,半年就花了七万亿,这肯定有很大的危险,如果下半年不拉闸,明年通胀肯定不可避免。但我不太担心,我觉得这种经济的起伏总是存在的,这是一种短期现象。我个人搞发展经济学,我更关注长期效应。从长期来看,我对中国经济还是看好的,这有两个理由:第一,我们的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这不仅仅指人多,而且相对而言中国的教育水平很高;第二是我们有发展的态势,中国还有5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还有这么多人需要进城。所以至少在未来的10年到15年里,我不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减速的可能,而且中国的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可能极小。以前我比较担心中国经济承受不住来自外部的危机,但从这轮经济危机看,我们政府的官员从中受到教益,学的很快,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方面变得愈加老练。我倒真正担心的是10年、15年之后,或者在短期内,中国会真正地变成一个平均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何谓平均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就是精英当道,经济可能发展,人们所有的收入乃至政府都被精英所控制。即使那时可以进行选举,选来选去也就是那些人。很多发展中国家里的民主国家,选来选去都是那个圈子里的人,不会出圈子外。如果中国走向了这条道路,那是极度危险的。

提问5:最近您在南方周末有一系列的文章,里边涉及到汇率。我想您能不能在G2中美两国框架内分析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姚洋:这个分析走势谁都不太可能完全分析清楚,你也不可能说明天会涨多少。其实经济学家最怕做这个,我们中心出过这种事情,预测不敢说,但我觉得汇率这个问题在中美两国之间实际上已经得到解决。美国很清楚,让中国人民币升值,对中美两国都没有好处。让人民币升值明显的是让中国割肉,或者至少让我们的央行割肉。他们每升1%,央行的数据就会失衡,就亏损1%。对此,央行肯定是要抓住,不可能让他升值。第二点,中国可能会惩罚美国,你逼我升值可以,我卖点美元行不行,美元就会大跌,对于这样的情景,美国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可能也会接受一个默契,在适当的时候再升一点,但绝不会升到没有升值的空间。这个空间很重要,就是让你觉得人民币很值钱,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如果让人民币猛升一次,比如,为了解决现在的失衡问题,我们不想要这么多的外汇储备,你把人民币的汇率一下升到5,那我们的出口就会下来,但是肯定会有一个调整,可能会一下贬到8-9%,因为市场的反应说不准,它有超条,超条到8都很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突然发现,周边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持有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这条路就被堵死。我觉得当下政府的选择是明智的。

提问6:您刚才谈到了未来10年15年有大批的农民要进入城市。相应的一个问题我们土地的制度是不是要改,公有制是不是要改成私有制。刚才你谈到未来政治上要民主化,那你觉得中国的民主化是要走那种多党制还是像新加波那种权威专制的路。中国到底要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实现了民主化,标志是什么?

姚洋:土地公有制私有制我觉得与城市化的关系可能不是很大。中国是房屋拥有率最高的国家,81%的人拥有房产,这已经形成一种政治力量,越来越成为老百姓同政府谈判很重要的一个砝码。我们都知道我们买了房子,房子下的土地只有70年的使用权,我觉得政府如果敢在70年到期的时候再征收一笔钱,这个国家是要爆发革命的,那么在此过程中私有土地制度就建立起来了,这个与城市化没有多大关系

民主是否就一定产生政党竞争?当然,政党竞争可能是保障民主的一个很重要条件。什么是民主的实质?有一次,我在纽约大学开会,这个会不是讨论中国问题的,是讨论欧洲问题的。一个鹰派的麦凯恩竞选的女助手说,欧洲已经过时,我们同欧洲的关系就像父母与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的关系,而我们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才是大国之间的关系。我就问她,美国同中国的意识形态差距如此之大,如何能使两个意识形态差距这么大的国家和平相处?她没有回答,但她说,对于美国而言,我们并不关心它的制度,我们只关心这个制度是否对老百姓负责,只要这个政府对老百姓负责,我们美国就可以同它打交道。对此,我就一直在想,民主的实质是什么。我们抛开宪政架构不论,仅关注民主对于老百姓的关系,我觉得民主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问责,政府答应的事情,政府制订的法律你能不能照章执行,你的承诺能不能执行,第二个是政府要对老百姓的呼声有所反应,这两个不一定是重合的。在有些国家,如印度,可以看到可以问责政府,但政府对老百姓的意见很少有反应,特别到了基层,根本就看不到政府,NGO都给包,全是由社会来做,他们的公民社会发展的非常快。实际上,制度化的东西是给政府一个卸责的过程,政府可以说已经照章办事了,没有解决但没办法,就好比印度,天天有人游行示威,政府管都不管。在中国,如果有人上街,政府紧张的要命,因为你的合法性来源不一样。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印度政府的合法性则来源于选举。布什打了一场不得人心的仗,老百姓依然接受,这就是民主。

从这两点看,我觉得中国已经走在民主化的道路上。中印对比,印度也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民主,中国也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只不过我们的路径不一样。它的路径是先有形式民主,我们是先做实质民主的某些方面。我愿打个比方,中国是先恋爱后结婚,印度是先结婚后恋爱,这两种模式都可能产生非常幸福的婚姻,但当然都会产生悲剧,这要看怎么去调整。在这点上,我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还是充满信心的。

提问7: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到底有没有可取之处?

姚洋:对我来说,民粹主义就是以牺牲长期利益换取老百姓短期的赞同。不管国家的未来是怎么样的,就给老百姓多发福利,老百姓想要什么就说什么。

问:那左与右什么区别?

姚洋:左右的出发点不一样。对于右翼,就是政府太坏,左翼认为政府做得不够,没有给老百姓更多的自主权,政府没有做到家,中国的经济增长都是靠盘剥老百姓产生的。民粹主义的不管是左还是右,最终的结论都是一样。

提问8:您讲到您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并且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我想问一下国家之间有没有是非,如果说有是非,发生了矛盾的话你会怎么办?第二个问题,假设现在中国想武力统一台湾,遭到了美国的干预。这时候我站在了美国一边,我认为我是为了维护公义,并且为了中国的长远利益,你对这个有什么评论?

姚洋:我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但我了解一点,至少在美国那个情境里总是在打仗,一派是所谓的现实主义,一派是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当然更强调在国际关系上要有是非,现实主义更讲究实力外交、现实外交。从现在看,我觉得在国际关系中还是实力外交更重要一些。这几年中国买了那么多美国的债券,中国的实力就上去了。自从奥巴马上台后,他就有求于中国,几次来访都不谈人权问题,谈论买美国国债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个假想问题,我预测美国绝对不会武力干涉,美国唯一的选择是放弃台湾,因为同中国打仗是两败俱伤。但如果发生了,我一定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否则就是汉奸。

提问9:姚老师您好,您的一些观点我不太赞同,因为我是右翼的。你刚才说有一种人是把一切都归罪于政府,我们可以从价值和事实判断上,我这样认为的,我们固然不能把一切都归为政府。但是恰恰是大部分(我作为一个法律人所接触的)的矛盾都是在政府这边,这几乎是我们现在所有难题的一切。你刚才举的薄瓜瓜例子,但是我觉得尽管起点是不公平的,但是社会真正的公平应该尽量的体现在程序上的公平,程序正义最大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公平。作为经济学家,您对校正正义的有两个问题,一是税收问题,税收对每个个体呈现的不一样,它是一个变量,而且现在大众对税收的认识处在蒙昧时代,二是您是如何看待当前司法的不公正,因为这是当前最大的不公正。

姚洋:我首先要说政府是一切难题的一切。这么理解,首先你必须给政府一些credits,它是做了很多事情的。我们可以假想一下,设想1978年我们突然民主,大家什么都可以做,你会觉得中国的现在会比那样更好吗?当然有些人会说会,但是这都是假想。有实实在在的可以比较的就是印度,大家可能会摇头。印度在80年代末比中国的收入水平高,但现在中国的收入是印度的三倍。印度在短期内,至少在收入层次上超过中国是不可能的。我有很多印度朋友,私下聊天就说,如果你可以选择,你想做一个中国人还是印度人?结论是,这取决于你是个穷人还是富人。如果你是个富人,你选择做印度人,如果你是个穷人,你选择做中国人。在印度做一个富人那是像皇帝一样。只要有钱,你不用买洗衣机,不用开车,什么都给你做了,你生活的非常好。但是做一个印度的穷人就非常非常惨。我们应该承认,在过去的三十年,我们让底层的老百姓收入提高是非常快的,但不要忘记我们三亿人脱贫的事实。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计划经济搞的,搞了30年把大家都搞穷了。即使承认这点,也必须承认在30年中,让三亿人脱贫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在今天看来,如果我们还有问题的话,的确政府是难题的一切。难题的一切并不是说不要它,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想法是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误解。难点是把党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制度化。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民主化进程应该是台湾模式、韩国模式。台湾1988年开放党禁,而且台湾的民主是在发展中国家搞的相当好的民主。陈水扁能被弄到监狱,这就是台湾民主的胜利。一个国家“元首”弄到监狱,这难道不是民主的胜利么?

关于税收校正正义的问题。国家税收天经地义,没有税收就不可能有国家。现在我们的税赋负担相当高,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觉的问题是如何用好这笔钱,这的确太差了。我们的人代会没有发挥作用,这是最大的问题。关于司法独立程序正义的问题,我觉得程序正义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结果的平等,再强调程序正义也没有多大意义。我想强调的是要关注起点的平衡

提问10:您认为宗教信仰对平等是有影响的吗?然后因为您碰巧提到西方国家大多数是基督教或新教的国家。另外你提到信仰的问题,关于一些新教的国家大家的信任度更高,对社会我觉得也是有些影响。

姚洋:我估计现在没有人再去谈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当年当学生的时候,这本书大概是我们的圣经,都要去读的。西方对于平等的诉求实际上是启蒙运动之后的事情,在启蒙运动之前无所谓平等,只有火刑柱,那是最不平等的社会。说东方社会是威权社会,但比较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谁更独裁?显然是柏拉图。西方的变化完全是启蒙运动后发生的变化,不能拿中国古代那些思想和启蒙运动之后的思想作比较。因此,研读马克斯·韦伯的这本书没有意义。任何文化都有对平等的强调,而且我相信任何文化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只是强调的方向有所不同,仅此而已。

提问11:(提问内容,录音听不清)(略)

姚洋:关于印度我无意是说民主造成的,只是刚才谈到民主问题的时候我说到印度。刚才也说过,印度这个民主在宏观层面上是工作的,这点必须予以承认。第二个关于市场化。的确,这些经济学家他们对市场的崇拜已经超过了芝加哥学派。比如,许小年讲市场,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他讲金融危机。他说,市场像空气,无法回避。这种话在美国是极右翼的经济学家都不敢讲的,讲出来是要挨砖头的。他在中央二台堂而皇之地讲这些,说明我们这些电视台的人也觉得这句话很好,但愿他们的这些想法是策略性的。但我想许小年、张维迎他们不是这样,至少我私下与他们谈,觉得他们的确是相信的。他们根本不谈民主,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想让现在的政府存在下去,这才能实施他们所说的市场经济,危险我觉得就在这里,你总说市场的时候,政府非常高兴。所以,好像市场化的初衷是为了反政府,最后发现被政府给利用,或者说它变成一致了。还有包括资本与政府的结合,它也说要市场化,搞工会就是干预市场,结果是偏向了资本。

的确在最近几年改革的动力越来越弱。我觉得,下一个改革必须来自党内。作为一个2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有什么担忧呢?这个党在意识形态的层面、在理论的层次上已经消亡,党已经丧失意识形态,如果有的话就是经济增长。这样,我觉得从党的建设角度说,是不是也应该有所醒悟、有所改观。再比如,现在造成党政不分,还有惟生产力论的论调,让老百姓觉得这个党没在为老百姓做事情,党的威信、党的合法性都在下降,那么最后是否要改、改的方向是什么?我觉得除了更多民众的参与,大概没有其他。我一直在强调,其实民主是在给政府降低责任,现在的政府就像救火队,如果实行了民主,老百姓爱怎么决定就怎么决定,这是你们的决定你们必须承受。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服党内的高层,更多的民主化参与还是值得的,即使从党的角度看也是值得的

提问12:请您解释一下郎咸平的现象。

姚洋:我觉得郎咸平是把准了媒体的脉,把准了网络的脉,老百姓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反正坏的事情都是政府做错的,他专拣老百姓爱听的东西说。我有的时候发现,郎咸平的演讲要提前半年宣传,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在“朗顾之争”中,我觉得他说的企业可能会有问题,单个的企业找出来都会有问题,但就此否定改革显然是不对的。如果是个学者,应该以事实为根据,首先要有事实,要有分析。而且作为一个学者,特别在中国,老百姓都相信,但是数字你未必作假,你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有意无意的为自己的利益来解释,加以扭曲,让老百姓高兴,这是不可原谅的。在某种程度上,郎咸平实际在做这样的事情。当时他说国营企业上市公司做的非常好,它的利润率如何高,而且他引用别人的东西都是挑选地引用。如,引用光华同事的文章,后同事说,他完全在扭曲我的结论。这样的态度我觉得至少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说是不可取的。

提问13:您在演讲里提到您相信的的历史终结论,认为历史会终结于自由和民主。但是从西方的情况来看,我们都知道其实在西方政治思想家的眼里民主并不是个最好的制度。柏拉图说过,最好的制度是出现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大哲学王,他能统领这个社会的一切,包办这个社会的一切,不犯任何错,这是最好的制度。丘吉尔也说过,民主不是最好的,只是最不坏的制度。民主产生的很多结果你说是妥协的结果,但妥协的结果往往也不是优秀的结果,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我的问题是在你提到的思潮派里边,以这些官员为代表的右翼自由主义,他们相信的这种精英体制不相信民主的言论他们这些人能不能和民主制度下信奉民主的左翼自由主义者达到一个契合点,产生一个对我们社会有最大推动力的这样一个制度,把精英的言论和草根的言论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又公平又有效率的方法。

姚洋:当然如果结合最好。既是民主选出的又不是小布什,当然大家都很高兴,但是我觉得哪怕你有民主,哪怕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里,你还会发现还是精英统治。但民主的好处是,让精英始终能感觉到民众在盯着你,不能为所欲为,这就是精英统治为什么没办法持续的原因。你可以说,你选出的全部都是好人,但这些好人在一个小范围内可能合适,比如,在新加波这样一个城市国家可以,但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能保障选出的每个都是好人吗?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一个外在的监督机制,这就是民主的用途。

问:那您理解的民主主要是从监督的角度来考虑,还是有更大的其它价值,你对民主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姚洋:我刚才说了,要从实质的角度理解,政府对老百姓,一个是问责,一个是要有响应。当然这只是从功能的角度、还有价值的角度,民主是个复杂的体制,并不是仅仅有选举这一点,我觉得好人政府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

主持人:今天,姚老师给我们讲这个话题,在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事实方面,我们大家不会有太大争议,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些不公正和不平等,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要讨论这样的问题,我想很重要的前提,首先要去情绪化,因为我们对这些不公正与不平等都感同身受,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表达的情绪,但是作为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带着情绪来讨论,往往就不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为了更好地做这方面的探讨,我想来参加讲座的人,都具有很强的公民意识,应该能够锤炼包容各种的观点胸怀,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这样以利于我们对这些敏感问题的解决。今天的讲座就到此,谢谢姚老师!

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如有疏漏,敬请谅解。整理者:朱可夫,陈源

作文四:《[优秀作文]平等待人》1100字

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是与生俱来的,不论高低贵贱,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这个时代的我们,应该学会平等待人。

然而,那些图书馆的读者却不赞同图书馆的‘允许任何人入内’,他们反感农民工等位于低层、工资较少的人群,用鄙夷、厌恶的眼光看待那些人,觉得允许那些人随便进图书馆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由此看来,他们不懂得平等这一道德。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一定会瞧不起那些读者,觉得他们缺乏爱心,没有怜悯之心,不懂得知识匮乏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是不懂得平等,没有道德教养的人。然后再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成为那些读者中的一个,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你的旁边读书,你会不会厌恶他呢?不,不能这样,就像刚才所说的,如果我们也像那些读者一样,就会遭来置身事外的人的谴责的目光。所以,我们不能用高低贵贱来衡量他人,我们要学会平等待人,善待他人。

其实,在法律面前我们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地位或高或低,家庭或富或贫,做了一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外的事,都会给以规则里同样的惩罚。

那么,我们应怎样做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平等呢?亦或说,怎样做才符合平等待人的平等待人的标准呢?

想要做到平等待人,首先,我们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是平等的精髓,尊重他人,也就是说做到把心放宽,给人以尊重。其实,对于那些农民工来说,知识是高贵的,他们每次进图书馆,首先会自觉把自己“打扫”一下,可以看出他们对书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你付出多少,别人就给你多少,就好像空气,吸进去了还要再吐出来,平等与尊重是相互关联的,学会了尊重,也就做到了平等待人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处身置地的为他人着想,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我们是那些农民工,在感受到厌恶的目光之后会怎样?可能会感觉自己和别人不同,觉得自己很卑微,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甚至会遭受心灵的创伤 。所以,我们应学会善待他人,多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他人才会觉得和别人之间没有差距,觉得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

最后,我们要消除内心的歧视。当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被上天赋予了做人的资格,然而,世间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当走在大街上,会看到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士,也会看到衣着简陋的社会弱者,他们都是人。前者,人们会对他们更多的是尊重,而后者,人们或许会有一些同情,但是,甚至有些人连同情都不会施舍与他们,把他们归纳到骗子一类,这样就造成了歧视的心理。其实,消除歧视心理很简单。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然后,把心放宽,以一视同仁的心态对待他人,以公平对待他人就可以了。

学会平等待人,让平等的阳光沐浴这个社会,让平等春风吹绿这个世界。让我们携手共创和谐的社会,共创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作文五:《关于平等待人的作文》400字

现在的同学总是喜欢骂别人是乡里人。但是,可否有人想过,城里人和乡下人又有什么差别?

也许同学们会觉得乡下人很土气。其实不是的。城里人与乡下人真正的差别,是对待世界不一样的心态。

我常常去外婆家。外婆家也是乡下,但我却觉得那里比城里好得多。乡下的人热情淳朴,还很善良。你可以随时去邻居家拜访,他们会很乐意与你一起玩耍,一起聊聊家常。不存在什么不带礼物不体面之类的问题。只要你愿意与他们做朋友,他们自然也会笑脸相迎。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及城里人,居住条件没有城里人好,但是他们始终能保持一颗朴实的心去对待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有些人会歧视乡下人。当别人问你从事的工作时,你说是种田的,或许会遭到身边人的白眼。任何人都无贵贱之分,不管是在拥有巨额资产的大公司当老板还是在偏僻的农村插秧,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赚钱,靠自己的本事过上更好的生活。只要是劳动者,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嘲笑乡下人。现在城里的大楼和马路,在几十年前不一样是黄泥路矮平房吗?城里人的祖先不都是乡下人吗?城市城市,还不是乡下人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

人无贵贱之分,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作文六:《如何看待富二代与社会不平等现象》300字

如何看待富二代与社会不平等现象

答:富二代确实是构成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力量,他们凭借自己天生的优势,家庭出身,有时会比我们凭借自己努力的人更有可能获得就业机会。会与常人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平等,例如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社会保障的不平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等。然而要解决这种问题或者说缓解这种现象,让社会变得较公平,需要的是制度的保障。首先社会的制度体系要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自由,而不是高贵家庭比低贱家庭享受更为广泛的自由;其次是机会公平,高贵家庭的子女与低贱家庭的子女享有公平的社会流动的机会;保障教育公平也是重要的一条。只有营造平等自由、机会公平、教育公平等社会环境,这种不平等现象才能缓解。

作文七:《中国民众如何对待社会的不平等》2300字

中国民众是如何对待社会的不平等

当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就注定重现浓重的光芒。时至今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正逐渐富强起来。

但是,富强之路却布满荆棘。有资料显示:基尼系数大约是0.24。这使得当时的中国至少在货币收入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为平等的国家之一;2002年之后,估计出的基尼系数为0.45,甚至更大,使得中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在收入方面最为不平等的国家之一。中国虽然在富强,但是中国两极分化却日渐严重,由此也产生了大众普遍认为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本次调查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调查社会的不平等。

参与本次的调查的受访者普遍为收入人群,受访人数为175人,调查方式为口头调查。

总体来看,受访者对当前社会不平等的态度是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虽然多数人表示对社会不平等表示不满,甚至极少数是愤懑,但是却普遍接受这种不平等。在回答“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差距是太大了、有些大、正好、有些小还是太小了”这一问题的时候,71.7%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差距“有些过大”,紧接着问道“自己工作和以及生活圈内的收入差距时”,“有些大”的有39.6%,而“太大”也有31.8%。很显然,受访者中大部分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但这些人中只有约1/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周围环境的收入差距过大。然后问道“社会中存在不平等是因为这种不平等对有钱有势的人有利”,有近50%的人同意(其中“比较同意”37.3%,“非常同意”13.6%)而不同意的人仅占18.8%。这反应了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疑虑,既:处于不平等顶端的人正在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谋利。

接着问到,“是什么因素导致贫富差距”时,排在前三的分别是缺乏能力和才干、学历低、个人努力不够;在解释:什么因素使目前有些人成为富人时,依旧是能力和才干、高学历、勤奋排在前面。而“有门路”成为“为什么人们成为富人”的第四个因素。由此可见,受访者并不认为变穷和变富的原因源于社会的不平等。一般人认为,农村居民是对当前社会不平等最为不满的群体,因为他们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是弱势群体,认为他们在市场机制改革中被远远抛与世后,并且远没有受到相应的待遇,因为社会发展,所以相应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或者说他们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甚至中国领导阶层中也有此观点,即认为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特别是农民,需要国家政策的帮助,以减轻自然灾害和社会制度对他们的约束。总的来看,城市居民对不平等更加不满,特别是那些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相反,农村居民,特别是那些离城市很远的农民,更倾向于接受当前的不平等。

与通常看法一致的是:那些认为他们的家庭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人,和那些自认为比身边的人社会地位更高的人,更容易接受当前的不平等;而那些经历了经济困难、人情冷暖和政府官员不公正对待的人,则更可能对不平等表示不满。虽然农民长期处于中国社会的底层,改革开放仍然为他们带来了很多在集体化年代所没有的机遇。随着改革开放,他们摆脱了“社会主义农奴”的沉重镣铐。在某种意义上,社会改革把农民从集体化年代的严格控制中解放出来,在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不可能变得更差,而只有可能更好。由于改革,农民现在可以不只是中粮食,他们还可以去城市打工,或者在农村开办工厂、实现个体经济等。虽然这些机会的途径本事会导致更大的不平等,但是由于农民关于的个人视野范围相对狭窄,或者说他们对于不平等的态度是基于与他们周围的人进行的比较,因此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所处的环境的不平等是适中的,或许可以证明他们对不等到的态度同样也不是基于当前社会里的一些不公平的方面。因此,农民对过去和对身边的人的比较所产生的主观认识或许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比我们通常以为的更加乐观,当然这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能证明中国农民没有产生不满的社会基础。我们分析,农民对不平等更多的是体现在体制上的不公正,或者说是生产资料分配的不公正。例如2005年中央政府废除农业税、农业补贴、农民医疗保险等。顺着这个思路,

城市居民对不平等的强烈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城市相对农村具有更多的优势,而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提升速度比农村快。但城市居民也必须面对失业、住房、福利、收入等方面的压力。从而使得他们与农村居民从社会性质上区别开来。上个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开始的国企改革让很多人丢掉了“铁饭碗“,并且经历了市场经济改革的风险,同时也看到了城市所带来的奢侈生活方式。一方面是自己深陷在体制改革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变富的人频频在他们身边闪现,使得他们在与农民相比之下得到仅有的慰藉。

总之,我们认为在关于中国民众如何看待不平等的通常看法基本是错误的。事实上,中国民众对当前的不平等更多的是接受,而不是一味的表现不满。而最为不满的那些人并不在中国社会的对底层,甚至而言现在中国民众普遍是能接受不平等的。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意味这可以忽视社会不平等、忽视弱势群体,因为社会大环境在改变,城乡交流更加密集,统筹合作更加普遍,同时社会矛盾也在加剧,社会不平等因素依旧存在,这不仅仅是基尼系数上升就可以观察到的。

参考文献:樊纲、王小鲁,2004,《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4年度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朱庆芳,2006,《社会经济和谐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和分析》,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报告人:郭向阳                                                                 指导老师:高原龙                                                                时间:2011.4.10

作文八:《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25100字

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

社会不平等3

怀默霆(MartinK.Whyte)

提要:社会大众对于当前中国不平等的状况和趋势的不满程度如何?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和一些中国政府官员都提出,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市场改革造成的不平等状况不断加剧,普通民众对资源分配的不公非常不满、甚至愤懑。通常认为,那些从改革中获益甚微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前的不平等心存怨怒。为了考察这些看法是否属实,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当前不平等的一些方面确有微词,,。其次,,、天分和勤奋努力来实现向。,总体而言,农村居民受访者,尤其是从事农,反而对社会不平等,他们不太认为当前的情况是过分和不公平的。由此,民众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并不一定能代表他们对社会不平等的主观态度,而仅仅知道基尼系数或其他一些衡量收入分配的指标,也未必就能预测社会大众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基于这些发现,本文在结论部分讨论了中国今后在社会稳定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不平等 分配不公 市场改革

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如,30年持续的年均10%的增长速度,民众不断提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外资的大量涌入,出口方面举世瞩目的成就,摩天大厦、高速公路、购物商场、豪华旅馆、私人汽车的大幅增加,还有其他一些在视觉上可以捕捉到的片断,无不展示出中国正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和富足。然而与此同时,1978年之后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有些令人担忧的趋势:在许多方面,中国比以前越来越不平等。不仅收入分配比1978年之前更加不3 本文的英文原稿曾在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海9月8-9日)上宣读。感谢郭茂灿为本研究所做的助理性质的工作以及为翻译本文所付出的努力。也感谢韩春萍、孙中欣对本文的中译文初稿提出的批评和建议。

96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平等,①就是在毛泽东时代想要摧毁的财富和特权的不平等,也在重新出现:身家动辄百万的企业巨头以及外国资本家、戒备森严的私人公寓,这些在当今中国比比皆是。经济改革让许多人从中获益,但是也让许多人成为失败者,包括上百万的失业者和破产者、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及城市中因社会福利大幅削减而产生的穷人。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是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平等呢?是感谢改革带来的机会从而心存乐观,还是对不平等和不公平的不断扩大而心有不满?本文通过对一项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数据的系统分析,试图回答这方面的问题。

过去10多年,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有一种很常见的观点认为,普通民众对不断上升的不平等和不公平会越来越不满,中国的官方统计显示“,大众抗议事件”,2005年的87000起。,会不平等越来越大的不满(Tet,2006)。中央党校于2004,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时下中,“犯罪率上升”、第三位的“(XinhuaNewsBulletin,2004)。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的《社会蓝皮书》也报告说“:据国内有关专家联合调查,2004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153左右,比1984年的0126扩大了1倍,已超过了警戒线”(朱庆芳,2006:376)。这些报告使得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正在成为一座“社会火山”(socialvolcano),民众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的不满正在不断积聚,并成为政治稳定的一个威胁。

这种看法还假设说,假如中国正在变成一座“社会火山”,首先的爆发者最有可能是那些改革中的失败者,也就是那些社会弱势群体;而正在增长的中产阶层和上层社会,大都会满足于现状。城市移民、低学历者、内陆省份的居民以及其他相对弱势的群体,都会被认为对当前的社会不平等不满,而农民会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心存怨愤的。比如,最近一期《经济学家》宣称“:一个幽灵正在中国出没———农村不安定的幽灵”(TheEconomist,2006)《时代》;杂志的亚洲版也宣称“:暴力抗议……①1978年之前,基尼系数大约是0.24。这使得当时的中国至少在货币收入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为平等的国家之一;2002年之后,估计出的基尼系数为0.45,甚至更大,使得中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在收入方面最为不平等的国家之一(见Khan&Riskin,2005)。

97

社会学研究 2009.1正越来越频繁地使中国农村发生动荡”,并且使用了诸如“愤怒的种子”“、农民出离的愤怒”(pitchforkanger)等等词句(TimeAsia,2006)。

然而,我们需要反思这些对大众不满的通常看法是否正确。中国的普通民众真的对当前的不平等非常不满吗?相比起其他社会,他们对当前不平等的不满究竟是更多还是更少?在中国国内,是不是弱势群体(具体而言是农民)真的对他们身边的各种不平等更加不满?我们对一项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数据的分析表明,总的来说上述那些通常的看法是错误的。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怀默霆及其合作者①于2004年在中国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调查。该调查主要关注中国普通民众对当前各种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看法。这一调查的动机之一,,调查”(InternationalSocialJustice)进行了两次,分别在1991年和;Mason&Kluegel,2000)。2004年的中国,特别是“国际社会公正调,但是它也设计了许多针对中国特定情况的新问题。我们这项调查采用了一种新的抽样方法———空间地理概率抽样(spatialprobabilitysampling,见Landry&Shen,2005)。中国的许多抽样调查都使用户口记录作为样本框的基础。但是,这些记录由于中国当前的人口流动变得越来越不准确,如兰德里和沈明明(Landry&Shen,2005)在2001年的一项北京调查中发现,通过空间地理概率抽样的45%的受访者并不在他们户口登记所在地居住。空间地理概率抽样使用了诸如人口密度地图和地理地位系统(GPS)等工具,根据与人口规模相对应的概率(probabilityproportionaltopopulationsize),选取实际的物理地点,然①除了怀默霆(MartinK.Whyte)之外,其他人包括:阿尔伯特・帕克(AlbertPark)(当时在密

歇根大学经济学系任教),兰德里(PierreLandry)(耶鲁大学政治学系),王丰(加州大学欧文[Irvine]分校社会学系),陈杰明(JiemingChen)(得克萨斯农机大学金斯维尔[Kingsville]分校社会学系),韩春萍(当时是哈佛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研究生),以及中国国内的合作者沈明明(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兼北京大学当代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这一调查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史密斯・理查得逊(SmithRichardson)基金会,另外的资金还来源于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与怀特黑德(Weatherhead)国际事务中心、加州大学欧文(Irvine)分校和北京大学。

98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后采访每个指定区域中的每一户中的一名成年人。我们的抽样计划对城市进行了过度抽样(over2sampling),以使我们有足够多的城市样本来分析城市中的差异。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抽样加权(samplingweight)来修正这一过度抽样,以使我们的结果对全国范围内18岁到70岁的成年人具有代表性。这一调查的回收率为70%,样本含有3267个受访者。

一、中国民众对当前不平等状况的认知

2004众对当前不平等程度的认知、更加公平的看法、、,等等。,是支持还,问题包括:当前不平等是否过大?穷?当前不平等的程度是?以及如何解释中国当前的贫富形成模式。

首先,我们将看到我们样本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的总体趋势,以判断普通民众是更倾向于“接受”当前的不平等,还是更倾向于对当前的不平等“不满”。然后,我们通过与“国际社会公正调查”数据的比较,来看中国民众与其他社会的人们相比是否更加不满。接下来,我们检验这些对当前不平等的态度是否由于地域和社会群体的不同而有差异,以确定在当前中国谁对现在的不平等模式最为接受、谁最不满。(一)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不平等程度

在回答“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差距是太大了、有些大、正好、有些小还是太小了”这一问题的时候,相当大的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收入差距有些过大(71.7%,见表1A的第一行)。然而,当我们继续问他们自己工作单位内以及他们所住的社区内的收入差距时,表示这些周边环境里的(local)收入差距过大的受访者,所占的比例大为减少,分别只有39.6%和31.8%(见表1A中“有些大”和“太大”的加总)。事实上,对于这后两个问题,最为普遍的回答是,工作单位内以及生活社区内的收

99

社会学研究 2009.1入差距适中,虽然说“过大”的人所占的比例超过说“过小”的人。可见这些回答传递了混合的信息。很显然,大部分中国人认为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差距过大,但是,当被问到的是他们身边的人———那些实实在在地作为他们参考对象的人———的时候,只有大概1Π3的受访者会说当前他们周边环境里的收入差距过大。 表1A 关于不平等程度的态度(%)

太小有些小正好有些大太大N

全国范围内收入差距 1.44.422.531.640.13254工作单位内的收入差距1.68.949.927.112.52107生活社区中的收入差距1.910.256.126.65. 表1B (%)

减少增加N

穷人比例230.726.132666.32.161.13265 表1C 关于当前收入差距的态度(%)

非常不同意不太同意中立比较同意非常同意N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3.815.320.934.325.83258不平等对有钱有势的人有利3.815.030.237.313.63263不平等对社会安定有威胁2.912.533.536.414.832625.318.648.221.46.53255

我们还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不平等及其趋势。我们问受访者:在5年后中国穷人以及富人的比例是会上升、不变,还是会下降?①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穷人的比例会下降,而富人的比例会上升(参见表1B)。换句话说,这些回答中主导的看法是一种乐观的估计,即经济发展会令所有人受益,虽然不①在问卷中,穷人“主要指那些难以维持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人”,而富人则被定义

为“那些几乎可以为自己购买任何物品的人”。

100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一定以同样速度。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有26.1%的受访者表示5年后穷人的比例会上升。然而,对另一个问题的回答给了我们不同的印象,即“:在过去5年里,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变得更穷”,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见表1C)显示,大约有60%的受访者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这一观点,看起来和上文提到的人们对中国5年之后穷人比例减小的乐观预期不一致。表1C的下一行显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当我们给出如下陈述时“:社会中存在不平等是因为这种不平等对有钱有势的人有利”,有近50%的人同意(“比较同意”37.3%“,非常同意”13.6%),而不同意的人仅占18.8%(“非常不同意”3.8%“,不太同意”15.0%)。这些回答表明,社会上仍然普遍存在着一种疑虑———那些处于不平等金字塔最顶端的人,正在利用现有的制度为自己谋利。,问的不平等是否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原则,等对社会安定有威胁。然而,,(,许多受,并不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社会不平等在,而更多是因为当前的不平等对维持一个和谐而稳。

总之,对这些关于社会不平等程度的问题的分析,给我们留下了混合的印象。很清楚的是,相当大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差距过大,而且倾向于认为当前的收入差距会影响到社会安定。他们同样也怀疑,那些在社会等级结构中占据最顶端位置的人,在利用当前的社会系统为自己谋取利益。与此相对,他们不太倾向认为自己生活的社区中和工作单位中的不平等过大;而且,大部人并不认为收入差距的拉大会在未来几年内使贫穷问题加剧。

不过,要评判当前的不平等是否公平,我们不仅仅需要看贫富差距的程度是过大、合适还是过小,更为重要的,是看那些富人和穷人都是哪些人,以及他们是怎样变富和变穷的。比如说,财富是“非法获得的”还是“合法应得的”,是不一样的;同样,如果人们变穷是因为他们受到歧视或者没有机会,那么这种贫困比由于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贫困会更让人觉得不公平。基于此,我们采用了“国际社会公正调查”中的问题,问受访者在多大程度上认为一些列出来的因素,会影响人们在中国成为穷人:特别大的程度上、很大的程度上、一定程度上、很小的程度上还

101

社会学研究 2009.1是根本不是。我们对什么因素促使人们成为富人,也问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这些列出来的因素包括个人绩效,以及外部的或结构性的因素。我们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当前的不平等更多地被归因于基于个人绩效(merit2based)的因素(比如个人天赋、才干、教育程度、勤奋与否),那么就是公平的;否则,如果不平等更多地被归因为外部因素(比如机会不平等和歧视),那么这一不平等就被认为是不公平的。表2A和2B显示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加权之后的边缘分布。 表2A 关于为什么一些人是穷人的归因(%)

没有作用有些很大的特别大排列

作用不大作用作 用的作用N缺乏能力和才干2.24.53243.17.81运气不好9.118.145.95.26品行不良8.419.32614个人努力不够2910.132573852.816.94.3326174.315.253.122.35.2326155.411.861.816.14.932588学历低38.63437.816.632392 表2B 关于为什么一些人是富人的归因(%)

没有作用有些很大的特别大排列

作用不大作用作 用的作用N次序

个人能力和才干1.83.82546.323.232651运气好713.440.529.89.332646不诚实13.326.742.612.84.632598工作勤奋1.55.731.149.512.332612有门路1.46.332.3411932614起步时有更好的机会1.98.544.434.910.432625经济体制不公平3.614.45619.56.532587学历高2.36.230.939.521.132403  表2A和2B反映出,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个人绩效因素比外部102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因素更能解释为什么当前中国一些人穷而另一些人富。在被问到是什么因素导致贫穷的时候,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缺乏能力和才干、学历太低以及个人努力不够;而在解释什么因素使目前有些人成为富人时,虽然排列的次序稍有不同,但是排在最前的依然是这三个因素:首先是有能力和才干,接下来是工作勤奋和高学历。另一个“负面”因素,即有门路,在解释人们成为富人的原因时被排在了第四位。①另一方面,不诚实、社会偏见和歧视、经济体制中有不公平的因素等等,则在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贫困而另一些人是富人的时候被排在了最末端。

这些回答并没有显示出,民众认为目前中国变穷和变富的原因源于社会不公平(socialinjustice)是中国当前的主导趋势。尽管大概有1Π4的受访者认为,外部的或结构性的“不公平”富人的重要、甚至极其重要的原因,因仍然是个人绩效(individualmerit),,:第一,正如上文提到的,全,并不主要是因为收入差距本质上被认为是不公平的,而是因为这样的不平等可能威胁到社会安定。第二,有可能当人们回答什么是当前中国变穷和变富的原因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参照他们周边环境中的穷人和富人,而不是那些无法直接看到的、凭空想象的其他地方的穷人和富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正如我们从表1A中所看到的,大部分受访者并不认为他们周边环境中的不平等(localinequality)过大或不公平。如果我们假设说,如同其他社会一样,人们更倾向于参照那些处于他们周边环境中的人而不是整个国家的人来认知不平等,那么很显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他们身边的不平等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公平的,哪怕整个社会中的收入差距过大。

总之,大部分人认为当前中国的不平等过大,并不能反映出他们认为当前的不平等是不公平的。相反,人们普遍同意,至少就自己周围而言,市场改革所产生的不平等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主要是基于个人绩效①这些列出来的解释贫富的特征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并不知道受访者会如何把“没有门路”作为人们贫困的原因。

103

社会学研究 2009.1的,而不是反映出一个不公平的社会秩序。

(二)中国民众如何看待不平等:一个比较的视角

前面提到,我们2004年中国调查的问卷,采用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公正调查”中的一些问题(Kluegeletal.,1995;Mason&Kluegel,2000)。“国际社会公正调查”有两轮:一轮是在1991年,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德国

[东德和西德]、荷兰、匈牙利、日本、波兰、俄罗斯、斯洛文尼亚、英国、美国)的调查,另一轮是于1996年,对一些东欧转型社会(前东德、匈牙利、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的调查。为了与中国的调查结果对照,如果一个国家1991年和1996年都参加了调查,我们只看他们调查结果;另外,为了节省空间,1991年的调查结果。这样,比较:属于东欧转型社会的、捷克、东德和1991,1991年的美国、英国、,“国际社会公正调查”问卷中,因此,接下来的表3比表1和表2短,因为2中有一些问题是我们在中国调查中新加的。

在表3A中,每一个国家的受访者都被问到下面这个问题“:您是否认为当前全国的收入差距太大、有些大、正好、有些小还是太小?”表3A中的百分比(%)是回答太大和有些大的比例的加总。我们之前看到,大部分中国的受访者(71.7%)认为中国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差距过大。然而,与这些国际调查相比较,这一比例并不大。除了1991年的波兰和1996年的东德,其他前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中都有相当大比例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国家的收入差距过大: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这一数字大约是95%。事实上,中国民众认为全国范围内收入差距过大的比例,只和1991年调查中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只有在美国,受访者才更不可能表达这样的观点(62.5%)(参见表3A)。 表3A 认为不平等过大(%)

中国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东德波兰美国英国西德日本

20041996199619961996199619911991199119911991

全国范围内

的不平等71.786.395.694.978.672.169.765.27570.872.6104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 表3B 关于不平等的趋势(%)来5年内上升26.147.975.177.4n.a.79.674.569.058.043.137.2来5年内上升61.141.532.442.3n.a.45.157.929.134.546.336.7  表3B显示了对如下问题的回答的比较结果,即受访者是否认为他们国家里穷人和富人的比例在未来5年内会上升。中国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在其他任何一个参与调查的国家,都没有如此之少的人认为穷人的比例会上升(2611%vs12911-5719%);与此同时,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调查的国家,会有如此之多的人认为富人的比例会上升(6111%vs12911-5719%)。而且,在中国,西德之外的其他国家,或许,。比如,在20,相比起1991年,可能有更多的美国,会认为富人的比例会上升而穷人的比例会下降。即,中国的模式仍然令人吃惊。正如我们开头所提到的,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中国民众基于不平等而产生了广泛的不满。然而,我们2004年全国调查的结果与此正好相反:中国民众令人吃惊地乐观。我们从表3可以看到,中国民众相比其他国家的人———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前社会主义国家,更少地对收入差距和不平等的趋势产生不满。

这一印象在表4中得到加深。表4中,我们比较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受访者各自如何解释什么因素造成他们社会中的一些人变穷而另一些人变富。同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5个选项:特别大的程度上、很大的程度上、一定程度上、很小的程度上和根本不是,表4A和4B分别加总了回答“特别大的程度上”和“很大程度上”的百分比(%)。我们认为这样的问题,是反映出受访者认为当前的不平等是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关键问题。如果受访者认为如个人能力、工作勤奋等因素是解释为什么一些人是穷人而另一些人是富人的原因,那么他们是在强调基于个人绩效(merit2based)的归因,因此会倾向于认为当前不平等是公平的。与此相反,如果受访者认为如不诚实、社会上存在的偏见和歧

105

社会学研究 2009.1视、经济体制不公平等等因素是人们成为穷人和富人的原因,那他们就是在强调结构性的或者非个人绩效方面的原因,从而会倾向于认为当前的不平等是不公平的。 表4A 关于为什么一些人是穷人的归因(%)

中国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东德波兰美国英国西德日本

20041996199619961996199619911991199119911991

缺乏能力和才干61132810261739153315171634183521830112517运气不好26192814381730122116261932101512221102416品行不良31127410431169136010311375134117331440136311个人努力不够54103911351635144312151842184718341935186210社会上存在

偏见和歧视211240182310231413103913111136143115362218机会不均等271561127616561411591246143614111经济体制不公平2110721688107316316512903612 表4B (%)

匈牙利捷克东德波兰美国英国西德日本

199619961996199619911991199119911991

69154813341153115914491446 591753196412651139114015601542143910421937142416331941105715不诚实17147411821475177116391162144219351534102718工作勤奋61183811481937135019561632106612601257164814有门路60108411891383157818841672177510761375114913起步时有更好的

机会45135513821375125614801455186215641768115414经济体制不公平26107217771561165612471552914441525115310  从表4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受访者的回答仍然与众不同。我们之前看到,中国的受访者倾向于用个人绩效而不是不公平的外部或结构性的因素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穷而另一些人富。表4则显现出,除了日本之外,这一趋势在中国比在其他受调查的国家更明显。总的来说,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受访者,更可能用结构性的而不是个人绩效方面的因素去解释贫富的获得。特别令人吃惊的是,611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没有能力和才干是人们贫穷的重要原因,而在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数字只有1716%到3915%不等;而且,只有171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不诚实是人们成为富人的原因,但是在其他前社会主义106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国家,这一数字从3911%到8214%不等。甚至在看起来很具“中国味”的方面———使用个人“关系”致富上,有6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这一因素很重要,而在东欧,高达7217%到8913%的受访者会强调操控关系在致富中的重要性。即使与三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英国和西德),虽然这些国家的受访者比东欧国家的人更强调个人绩效因素是人们贫穷和富裕的原因,中国仍然有更高比例的受访者强调个人绩效因素,同时更少强调结构性因素。在这些回答方面和中国最接近的是日本。但是,即便在日本,还是有更低比例的受访者把贫穷归因于个人绩效因素(虽然他们强调个人努力不够的比例稍稍超过中国),同时他们更倾向于认为,不公平的经济体制是人们致富的重要原因。基于表3和表4的结果,在看待不平等结构是否公平的问题上,个国家之间的大致序列:

公平→中国→日本→→这一排序非常令人吃惊,接受程度,。东欧排在了另一端,,但是他们的受访者对由不平等带来的不。当然,在调查进行之时,中国市场改革的(26年相对于2-7年),但是这一结果仍然令人惊讶。而且,市场改革的时间长短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人甚至比美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更倾向于认为不平等是公平的。

总之,这些比较加深了我们之前对中国的数据单独分析时得到的印象:中国民众并非对当前的不平等以及谁穷、谁富有着非同寻常的不满。事实上,在某些方面,中国受访者看起来比其他国家的人———无论是前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总体上更加相信经济增长使得“水涨船高”,令所有人受益,而勤奋、努力和个人才干,是通往物质成功(materialsuccess)的主要途径。大部分人会认为,全国范围内的不平等程度可能威胁到社会安定,但是当前的不平等结构并不是不公平的,也并不会阻碍普通民众试图、或正在走向成功。同样,这些结果也并没有支持通常的看法,即认为中国的普通民众对当前过度的收入不平等和分配不公平抱有很大的不满。

(三)中国民众对当前不平等的态度的社会来源

尽管通过上述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对当前不平等的主

107

社会学研究 2009.1要态度是大体接受而不是心怀不满,但表1和表2仍然清楚地揭示出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存在。事实上,有数目不菲的受访者对上述话题持有批评的态度。比如,3118%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生活的社区中不平等过大,2611%的人表示他们相信穷人的比例在未来5年内会上升,2719%的人说当前的不平等程度威胁到了社会安定,2112%的人认为社会上存在的偏见和歧视对谁变为穷人有着很大,甚至非常大的影响,还有26%的人认为不公平的经济体制是解释当前一些人成为富人的重要的,甚至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本节中,我们分析社会背景和地区差异是如何影响人们关于不平等的一些态度,来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对当前的不平等不满,又是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接受当前的不平等。

为了使这一分析便于操作,量。为此,我们将主要关注4个态度变量。,抓住表1和表2用一个单独的问题,(见表1A中的第一行)。(“过小”到“过大”),被我,(ExcessiveInequality)。其,中的4个问题进行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①并得到(factorscore),可以反映出受访者是否认为当前的不平等有害,因此我们称之为“有害的不平等”(HarmfulInequality)。②再次,通过对表2A和2B中问题的因子分析,我们得到两个因子得分,来测量人们如何对贫穷和富裕归因:是主要由于外部的和结构性的因素,如不诚实、社会偏见和歧视、不平等的机会结构、不公平的经济体制(我们称之为“不公平的不平等”[UnfairInequality])呢,还是主要由于个人绩效方面的因素,如勤奋、才干和教育水平(我们称之为“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Merit2basedInequality])。③

①表1B中的两个问题并没有产生信度较高的综合指标,因此在分析中我们并没有包括它

们。

②“有害的不平等”的信度为α=0.53。

③具体而言“,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由下列项目综合得到:缺乏能力和才干、品行不良、

个人努力不够和学历太低作为解释人们贫穷的原因,有能力和才干、工作勤奋和学历高作为解释人们富裕的原因。这一综合指标的信度为α=0.77。与此类似“,不公平的不平等”则由下列项目综合得到:社会上存在偏见和歧视、没有均等的机会、经济体制中的不公平作为解释人们贫穷的原因,不诚实、有门路、起步时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和经济体制不公平作为解释人们富裕的原因。这一综合指标的信度为α=0.74。

108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

这4个关于不平等态度的变量———“过度的不平等”“、有害的不平等”“、不公平的不平等”和“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正是我们想要解释的因变量。总体而言,我们假设,那些对当前不平等心存不满的人更可能在前3个变量上有较高得分,而在最后一个变量上得分较低;而那些接受当前不平等的人,则正好完全相反。然而,这4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我们假设的那样简单(见表5)。虽然和我们所预期的一样,前3个变量(“过度的不平等”“、有害的不平等”“、不公平的不平等”)都体现了对当前不平等的负面态度,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正向且统计显著,但出乎意料的是,它们与体现对当前不平等的接受态度的第四个变量(“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也有着正向且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前3,并不会倾向于在第四个变量上得分较低;, 表5 不公平的基于个人绩不平等不平等效的不平等

1253331

不公平的不平等1143331393331

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110333108331203331  注:33p<0101;333p<01001(双尾检验)。

二、决定不平等态度的社会背景因素

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使用一系列变量来看什么因素决定了人们对当前不平等的态度。这些变量包括:客观职业和户口类别、其他客观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地区、主观地位和认知,等等。

①“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和其他变量之间的正向的相关系数,反映了一个在其他国家的研究中也经常被发现的现象,即人们在关于社会分配不公方面经常有着相互矛盾的看法,而且这些看法往往互不干扰,也不需要个人去调和。见克兰格和史密斯(Kluegel&Smith,1986)对美国情况的讨论。

109

社会学研究 2009.1(一)客观职业和户口类别

由于在中国职业类别和户口类别相互交叉,我们建构了一个含有12个类别的职业Π户口地位变量。其中4类持有农业户口:农民、农村非农业劳动者、农民工、农村“其他”者(比如不在劳动力市场的农村居民),另外8类则持有非农业户口:非技术或半技术工人(un2Πsemi2skilledworkers)、技术工人(skilledworkers)、自雇佣者(self2employed,包括企业主)、常规非手工劳动者(routinenon2mannualworkers)、专业技术人员(professionals)、经理Π干部(mangersΠcadres)、城市失业人员(urbanemployed),以及城市“其他”者(主要是那些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人)。①如果通常的看法是正确的话,体会对当前不平等最为不满,、农民工市非技术Π半技术工人。

(二),包括:),(除以100),②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1,其他=0),民族(汉族=1,其他=0),2003年家庭收入的对数,党员(是=1),现在或曾经在国企工作(是=1),以及接受非官方信息的程度。③同样,如果通常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将会看到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高学历、高收入、党员等)会倾向于对当前的不平等①需要注意的是,农民工这里被当作一个单独的类别,不管他们在做什么样的城市工作,也

不管他们是否有工作。在下面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对这一含有12个类别的变量产生了12个虚拟变量,以便分别计算相应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在回归模型中,我们将城市中的“非技术或半技术工人”作为参照类。

②在统计分析中包含年龄的平方项,是为了看年龄与不平等态度之间是否存在着曲线关

系。我们猜测最具批评性的态度可能来自于中年人,因为他们是文化大革命中“失落的一代”(lostgeneration),而他们中很多人又在国企改革中下了岗。一个正向的年龄系数和一个负向的年龄的平方系数将显示年龄和不平等态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曲线。③“接受非官方信息的程度”(accesstounofficialinformation)作为一个综合指标,由7个类似

的问题建构而成。这些问题要求受访者对他们接受外部的或非官方信息的程度打分,从“1=从不”到“4=经常”。这7个问题是受访者是否经常:在国内旅行,到国外旅行,与国内的亲戚朋友交流社会时事信息,与国外的亲戚朋友交流社会时事信息,从国外报刊、电视或广播了解新闻,通过国外的书籍、杂志、电视或电影了解新闻以外的其他信息,以及上互联网。因此,在这一综合指标上的较高得分,将意味着受访者除官方媒体之外,还有较多的可以了解非官方信息的渠道。

110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持接受态度,而那些社会地位较低或能接受到很多非官方信息的人则更容易心怀不满。

(三)地区差异

我们认为个人对收入不平等和分配不公平的态度,可能会受他们所在地区的影响。比如,那些在像上海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更有可能对当前的不平等抱有乐观和接受的态度,而那些在内陆省份和像东北等经济受挫的省份的人,则更有可能对当前不平等持批评态度。另外,施坚雅很久以前就强调,只用省份来测量地区差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省内那些住在核心城市和住在偏远农村的人会有很大不同(Skinner,2005)。为此,我们采用了3先,我们按照通常的标准()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省份。①然后,8类,从(,到受访者距离最近的地级或7)。②最后,为了反映出一些省份受改,我们采用了中国国内研究者对不同省份市(樊纲、王小鲁,2004),并将其应用到我们样本中受访者所在的省份。这样,这些省份的市场化程度,从宁夏的3161到广东的9167(理论上的最高得分为10)。③如果通常的看法是对的话,我们将会在中部和西部、在远离城市的地区,以及在那些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省份,发现更多的对当前不平等的不满者。

(四)主观变量

基于其他社会的研究发现,对个人和家庭状况的认知,以及对生活环境变好或变坏的感受,有时候能够影响,甚至比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特征更能够影响人们对收入不平等和分配不公平的态度(比如,Kluegel,①回归分析中“,东部”省份是参照类。

②地级市是在省会城市和县城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显然,这一变量意味着所有住在中等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居民得分为0。只有那些住在小县城或农村地区的人,才会在其他7类中选择答案。

③樊纲、王小鲁使用23个从0到10的不同指标来测量一个省份市场化的程度。我们这里使用的变量是这23个指标的均值。他们的数据来自于2002年,比我们的调查早了2年,但是已经是最接近我们调查年份的数据。

111

社会学研究 2009.11988;Kreidl,2000)。因此,我们也使用了一些测量主观地位和经历的变量。具体而言,我们有三个主观变量:(1)受访者是否认为他们的家庭生活水平在过去5年内有所提高,提供的选项依次从“变差了很多”(编码为1)到“变好了很多”(编码为5);(2)受访者参照他们身边的人得到的主观社会地位综合指标;①(3)在过去3年内,受访者是否有一些他们自己认为是与不平等有关的“糟糕”的个人或家庭经历,我们将这一综合指标称为“糟糕的经历”(badexperience)。②普遍的看法会认为,那些自认为家庭的生活状况比5年前有所改善的和认为自己比身边的人社会地位更高的人,会更容易接受当前的不平等;而那些有着“糟糕的经历”的人,则更可能对不平等有所不满。

我们通过对这一系列复杂的自变量的分析,定我们上述设定的4,、“有害的不平等”“、。表6报告了分析的结果。,我们首先报告了,beta(standardized)。考虑到该表的复杂程度,我们将只关注该表结,而不是对每个系数逐一进行说明。表6首先显示出,相比起其他3个因变量,我们在解释“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这一因变量方面,并不是很成功。回归系数反映出,正如之前所预期的,那些相信自家的生活水平比5年前来有所提高的人,以及那些自认为比身边的人社会地位更高的人,会更倾向于接受“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从而更强调个人勤奋、才干和教育是人们贫穷和富裕的原因;与之前预期有所不同的是,那些可以获得非官方信息的人、那些自雇佣者,以及住在西部省份和较高市场化程度的地区的人,则不太可能这样认为。不过,总的来说,在控制住其他变量之后,只有很少的系数是显①主观社会地位指标由4个相关问题的均值得到。这4个问题是:分别与他们的亲戚、同

学、同事和邻居相比,受访者如何对他们当前的生活水平打分?从“1=差了很多”到“5=好了很多”,最后得到的指标也在1到5之间。

②我们问受访者,在过去3年内他们自己或他们家人是否有如下经历:得重病、因为天灾人

祸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下岗或丢掉工作、支付医疗费用有困难、因为学费问题中途辍学、不得不借钱以应付生活基本开销,以及受到地方官员的不公正对待。对于每个经历,受访者都给出是(编码为1)或者否的回答。我们将这些回答加起来,最后得到的综合指标从0到7不等。

112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     表6 关于当前不平等态度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

过度的有害的不公平的基于个人绩

不平等不平等不平等效的不平等

rbetarbetarbetarbeta

客观职业地位和户口类别

农民-133-1133-19333-17333-18333-1133-06333-104 农村非农业劳动者-1043-0733-103-0733-102-104-101-103 农民工1083333 农村其他-133-112-10633-10833-101-101-10533-103 城市其他10533-01333-02333-0333 城市失业者1073333333-103102-100 城市非技术Π半技术工人10533omitted333omitted333omitted103omitted 城市技术工人1043-1013333333 城市自雇佣者101-101103-102103-102101-053 城市常规非手工劳动者107333333-100333 城市专业技术人员107333333 城市经理Π干部102-100---01-104客观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

性别(女=1)3-0103-0102 年龄-1102114-101124-103120 -1107102-107-101-118-103-1201143333333333333333(已婚=1)-100100-100101-10533-104-101-100 民族(汉=1)3333333333 家庭收入的对数108333333-102333333-102 党员107333333-100-103103101 现在或曾经在国企工作13333333-10033 接受非官方信息的程度-100-109333-103111333333333客观地区差异变量

东部-107333omitted01omitted03omitted01Omitted 中部11333333333333333 西部-10833333333333-1043333 距离城市的距离-1103333333333333333-104 所在省份市场化程度-102101107333333-102-1013主观变量

5-102101-113333333333333333 主观相对社会地位-10633-09-0533-103-043-0533333 糟糕的经历1011043333-043R-squared110111108104  注:3p<0105;33p<0101;333p<01001(双尾检验)。beta是标准回归系数。标准误差

(StandardErrors)可通过联系作者得到。

113

社会学研究 2009.1著的;而且,R2表明,这许多变量最终只能解释仅仅4%的方差。

“基于个人绩效的不平等”方面的“不成功”的这一解释,事实上正是本文的一项重要发现。这一“不成功”表明,对于个人绩效因素在造成人们贫富中的作用的看法,中国受访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不一致。从表2中我们已经知道,人们普遍同意个人绩效因素在解释谁穷谁富这一问题上是很重要的;从表4中我们进一步知道,中国受访者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倾向于强调个人才干和勤奋在造成人们贫穷和富裕方面的作用。换句话说,中国受访者高度一致地认为,个人能力、才干和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道路;也正因为如此,回归分析显示出,在这些问题上的回答差异很小;而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受访者的社会背景并没有很强的关联。基于这一原因,在以下的分析中,变量———“过度的不平等”“、和表6的另外一个发现是,()更可能对当前的不平等不满(1Π(见表6第2,,并没有很大,、农村非农业劳动者和那些在农村“其他”类别中的有着负向的回归系数,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回归系数都在统计上显著。不过,特别是农民,在所有这三个关于不平等的态度的测量上,不满的程度都显著地比“城市非技术Π半技术工人”低———这也意味着他们总体上比城市居民更少地不满。农民工则并没有显现出这样的趋势(见表6第3列):他们在后两个因变量上,都没有显著地区别于城市“非技术Π半技术工人”,因而比农民对不平等更容易抱有批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比任何其他职业群体都更强烈地认为,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收入不平等过大。

农村居民受访者,特别是农民,在这些问题上的特殊性态度是本文的另外一项重要发现。通常的看法认为,弱势群体总体上更容易对当前的不平等产生不满,而那些优势群体,以及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应该更容易接受甚至赞成当前的不平等。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有一些职业群体属于弱势群体,比如农村的农民和农民工,城市的非技术Π半技术工人和失业者。然而,由于户口制度的存在,在任何通常的排序方面,农民甚至农民工都比城市弱势群体的地位更低———城市非技术工人,甚至失业者至少还有一些社会福利,而农民工和农民都没114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有。为此,按照通常的看法,我们应该发现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民,会对当前的不平等心存不满。然而,我们分析的结果正好与之相反。农村居民受访者,特别是农民,显著地比城市居民更不可能认为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差距过大,更不可能觉得当前的不平等对社会稳定有害,更不可能赞成结构性的因素是造成人们成为穷人或是富人的原因。中国农民受访者,他们本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这些对当前不平等的相对正面的态度却使我们非常吃惊(intriguingpuzzle)。我们将在结尾部分对此加以探讨。①

表6的第二组自变量是关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地位特征的。同样令人吃惊的是,与通常的看法不同,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更有可能对这三种不平等提出批评(哪怕控制了其他变量)。不过,其他社会的研究(Kluegel&Smith,1986),前的研究发现,,育水平,,的态度。也可以,,就越有可能意此外,从相关系数上看“,家庭收入”和(更容易不满);但是,当控制住了其,回归分析显示出,只有汉族比少数民族更倾向于认为全国范围内的收入不平等过大,而其他回归系数在统计上都不显著。这一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因为在其他社会,少数民族(minorities)总体上对不平等有更大的不满。

此外,从相关系数上看“,现在或曾经在国企工作”与测量不平等态度的3个因变量都正向相关。但是,一旦我们控制了其他变量,只有在“过度的不平等”这一项上“现在或曾经在国企工作”,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即更倾向于认为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差距过大。另外,年龄和年龄的平方的效应也值得注意。虽然它们的回归系数反映出,在这3个因变量方面,年龄的效应都呈抛物线状,从而一方面显示出,中年人比年轻人或老年人更倾向于认为当前的不平等有害且不公平,另一方面则表明,中年人与年轻人或老年人相比更不倾向认为当前的收入差距过大。但是,这些系数在统计上都是不显著的(p<0105);也①中国农民更容易接受当前不平等和分配不公正的倾向是韩春萍博士论文的主要关注点(Han,2007)。她在论文中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作了详细讨论。

115

社会学研究 2009.1就是说,我们并不能拒绝它们的系数为0的假设。①总的来说,这些结果并不支持通常的看法,即优势地位群体会对不平等更加接受,而弱势群体更容易对之产生不满。

表6的第三组自变量是地区变量。这些自变量的结果有些难以解释。我们并没有发现像通常的看法所认为的那样,内陆地区的居民比沿海地区的居民更容易对不平等不满。事实上,最为一致的模式是,从与3个因变量的相关系数来看,中部省份的居民看起来比东部省份的居民更有可能批评当前的不平等;但是当我们控制了其他变量时,它的回归系数只在“过度的不平等”这一项上是显著的。西部省份的居民比沿海地区的人们更有可能认为当前的不平等有害(回归系数是0109,且在统计上显著),但是在“过度的不平等”和,他们更少地表达不满(,归系数并不显著)。②看,当前的不平等(),虽然在“过度的。最后,;但是市场化程度越高,其地,这也是与通常的看法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尽管这一组自变量的效应没有清楚地反映出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是它们仍然表明了,并非像通常的看法所认为的那样,住在劣势地区的居民更有可能表达不满。

表6的最后一组变量是主观变量。于此我们获得了支持通常的看法的一些发现:在受访者中,那些认为他们的家庭生活水平5年来有所提高的人,和那些认为自己比身边的人具有更高社会地位的人,更少地批评当前的不平等;而那些在过去3年里有着与不平等相关的“糟糕的经历”的人,则更可能抱有批评的态度(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系数都在统计上显著)。如此看来,在我们的数据中,只有主观变量而不是客观变①在表6的第二组自变量中,我们发现性别和婚姻状况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而党员和接

受非官方信息的程度在相关系数的正负方向方面,正好相反。另外,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是,接受非官方信息的程度越高,越不可能认为当前的不平等程度过大,而且它的系数是显著的。

②有意思的是,在相关系数方面,西部地区和“有害的不平等”负向相关,但是在回归方程

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系数变成正向的,而且是显著的;在大小方面,它也只比中部地区的回归系数略小。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量,支持通常的看法,即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劣势会更容易造成对当前不平等的批评态度。

三、结 论

前面的分析显示出,中国受访者并不像很多分析人士和中国政府官员所认为的那样,对当前不平等的程度和公平与否心怀不满。相反,与其他国家的人相比,中国受访者对不平等的态度更加正面和积极。另外,与通常的看法不一致的是,那些对当前不平等最为不满的,并不是中国最弱势的群体。农村居民,市的农民,场改革中被远远地抛于世后,损害。损的群体,,,以减轻发生抗议和导致,,在关于当前不平等的程度、危害和公,上述通常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总的来看,是城市居民对不平等更加不满,特别是那些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和那些住在中部省份的人,特别可能是那里的中年人。相反,农村居民,特别是那些离城市很远的农民,更倾向于接受当前的不平等。在这些方面,我们至少没有看到农民的“出离的愤怒”(TimeAsia,2006)。

当然,我们也发现了与通常看法一致的地方。那些认为他们的家庭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人,和那些自认为比身边的人社会地位更高的人,更容易接受当前的不平等;而那些经历了经济困难、利益受损和官员不公正对待的人,则更可能对不平等表示不满。然而,这些主观的定位和经历,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地位群体或某一个地区;可以想象,在任何一个社区和工作单位,都可能有在这些主观测量方面得分很高和很低的人。因此,人们跟自己的过去相比和跟周围的人相比得到的感受会影响他们关于不平等的态度;但是,仅仅知道一个人是农民、工人、党员或是西部省份居民,并不能帮助我们预见他Π她对不平等的看法。只要我们还关心人们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对当前不平等的态度

社会学研究 2009.1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我们还是会发现,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并不一定就会对当前的不平等心怀不满。

主观变量在测量影响人们认知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能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民,会比城市居民更容易接受当前的不平等。尽管农民处于中国社会的底层,改革开放仍然为他们带来了很多在集体化年代所没有的新的机会。他们不再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社会主义的农奴”(socialistserfdom)。在某种意义上,市场改革把农民从集体化年代的严格控制中解放了出来,使得他们的生活不可能变得更差,而只有可能更好(nowheretogobutup)。由于改革,农民现在可以不只是种粮食,他们还可以种经济作物,进农村的工厂或施工队,到城市去打工,自己做生意,等等。不平等,人的比较而不是那些远在都市里的富豪,这一点。正如表1A所反映的平等是适中的,—,同样也不是。因此,农民对过去和对身边的,,也许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比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并不是要暗示说,中国的农民没有产生不满的基础,而是说,他们的不满并不主要地来自于当前的不平等是否过度以及是否公平。事实上,最近这些年,激发农村抗议的更多的是程序上的不公正(proceduralinjustice),而不是由于分配上的不公正(distribu2tiveinjustice)。例如,直到最近才废除的农村不公平的税费负担,农民对让周边的工厂停止环境污染的无力,以及农村征地没有给与足够的协商和补偿,等等(Bernstein&Lu,2003;O’Brien&Li,2006)。

如果我们考虑到主观因素,同样,城市居民会对不平等更具批评性的态度也并不令人惊奇,虽然城市中有更多的优势,而且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比农村提高得更快。确实,城市中致富的机会比农村更多,但是城市居民也会面对诸如失业、社会福利减少、收入下降等问题。这让他们跟农民不一样,他们不会有“没什么可失去,只有可能向上流动”的感觉。除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国企改革让很多人丢掉了“铁饭碗”之外,城市居民还直接见证了市场经济改革的风险,也看到了许多新出现的暴富阶层以及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自己在改

论文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革中的辛苦挣扎,另一方面是一些走入他们视野的迅速变富的人———这一切使得他们并不能通过和农民相比而得到安慰。在这一意义上,虽然跟过去和身边的人相比,使得农民对当前的不平等更容易接受,而这样的比较在另一方面却也有可能使得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心怀不满。

总之,我们认为关于中国民众如何看待不平等的通常看法过于简单,大部分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总体而言,中国民众对当前的不平等更多地是接受而不是不满;而最为不满的那些人,也并不集中于中国最底层的群体。这些发现表明,中国当前不平等的模式和趋势是社会稳定而不是社会不稳定的来源。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中国领导人可以松一口气,忽视中国民众,难,但是,它确实表明,地就认为基尼系数的上升,其合理安排。:

,2004《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4年度报告》,北京:经

济科学出版社。

朱庆芳,2006《社会经济和谐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和分析》,,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ernstein,Thomas&XiaoboLu2003,TaxationwithoutRepresentationinContemporaryRuralChina.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Chung,JaeHo,HongyiLai&MingXia2006“,MountingChallengestoGovernanceinChina:Surveying

CollectiveProtestors,ReligiousSects,andCriminalOrganizations.”TheChinaJournal56.TheEconomist2006“,HowtheOther800mLive.”March22.

Han,Chunping2007,Rural2UrbanCleavagesinPerceptionsofInequalityinContemporaryChina.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DepartmentofSociology,HarvardUniversity.

Khan,Azir&CarlRiskin2005“,China’sHouseholdIneDistribution,1995and2002.”TheChina

Quarterly182.

Kluegel,James1988“,EconomicProblemsandSocioeconomicBeliefsandAttitudes.”ResearchonSocial

StratificationandMobility7.

Kluegel,James&EliotSmith1986,BeliefsaboutInequality:Americans’ViewsofWhatIsandWhatOughttoBe.NewYork:AldinedeGruyter.

Kluegel,James,DavidMason&BerndWegener(eds.)1995,SocialJusticeandPoliticalChange.New

York:AldinedeGruyter.

社会学研究 2009.1Kreidl,Martin2000“,PerceptionsofPovertyandWealthinWesternandPost2CommunistCountries.”

SocialJusticeResearch13.

Landry,Pierre&MingmingShen2005“,ReachingMigrantsinSurveyResearch:TheUseoftheGlobal

PositioningSystemtoReduceCoverageBiasinChina.”PoliticalAnalysis13.

Ma,Josephine2005,“WealthGapFuelingInstability,StudiesWarn.”SouthChinaMorningPost,

December22.

Mason,David&JamesKluegel(eds.)2000,MarketingDemocracy:ChangingOpinionaboutInequality

andPoliticsinEastCentralEurope.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

O’Brien,Kevin&LianjiangLi2006,RightfulResistanceinRural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Skinner,G.William2005,“TheSpatialLogicofUnevenDevelopmentinContemporaryChina.”

Unpublishedpaper.

Tanner,MurrayScot2006“,WethePeople(ofChina)……”WallStreetJournal,February2.TimeAsia2006“,SeedsofFury.”March5.

XinhuaNewsBulletin2004,“SurveyofChineseOon”

November29.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社会学系

责任编辑:张宛丽

CoreandPeriphery:AcasestudyoftherestructuringofruralAIDSpatients’socialrelationshipsineastpartofHubeiprovince………XuXiaojun 64Abstract:TakingtheeventofAIDSasatouchstone,theauthoraimstoinspectthechangesofsocialrelationshipsbetweenthelocalpeasantsandtheruralAIDSpatientswhenfacingtheAIDS.Throughtheanalysisoftherupturing,restoring,creatingoftherelationships,theauthorconcludesthattheruralsocialrelationshipsystemhasdifferentiatedintoacore2peripherystructure.Theperipheryofthesocialrelationshipishighlyinterest2orientated,meanwhilethecounterpartofthecoreishighlyemotion2orientated.Withthestructuralsimplifyingprocessofruralsocialrelationships,thetraditionalsocialsupportnetworkbeesweaker,whichaggravatestherisksoftherurallife.Toadapttothemarket2orientedsocietyinthefuture,aneworganizedsocialrelationshipsystembasedontheinterest2orientatedneedstobebuiltuptothetraditionalsocialsupportnetwork.

ViewsofChineseCitizensonKingWhyte 96angryaboutcurrentinequalitypatternsandtrends?ManythatChineseareincreasinglyangryaboutcurrentinequalities,andthatgroups,andparticularlyfarmers,arethemostangry.Resultsofa2004nationalsurveycontradictthisview.MostChinesecitizensviewcurrentinequalitiesasmorefairthanunfair,theyaremoreoptimisticthancitizensinmanyothernationsaboutthechancesforordinaryindividualstoimprovetheirlivingstandards,andingeneralurbanresidentsandthewelleducatedaremorecriticalofcurrentinequalitiesthanfarmersandotherdisadvantagedgroups.ObjectivestatuscharacteristicsandGiniinequalitystatisticsarepoorpredictorsofChinesepopularattitudestowardcurrentinequalities.

From“Existence”to“Recognition”:Issuesofpeasantworkersintheviewofcitizenship………………………………………WangXiaozhang 121Abstract:Thestudiesof“migrantworkers”incontemporaryChinahavebeenundergoingatransformationfromthenarrativepatternof“existence2economics”intheexistenceangletothenarrativepatternof“status2politics”intheviewofcitizenship.The“status2politics”narrativepatternhasrelativesuperioritytothe“existence2economics”narrativepattern,becauseitnotonlycontainsthecareofthelatter,butalsoavoidsthedefaultsofthelatter,whichdegradethe“migrantworkers”andnarrowthe“issuesofpeasantworkers”.However,manyofthestudiesofpeasantworkersunderthe“status2politics”narrativepatternhavesomeproblemsthatshouldbenoted.Toalargeextent,theproblemsarerelatedwiththeresearchers’substantializedprehendingandhandlingonthe

作文九:《2.2平等待人》3200字

2.2  《平等待人》教案案

云阳县初一中初二思品《平等待人》教学案

一、 自学指导

材料透视“当社会失去了平等”

思考:1为什么要尊重平等的人格

2.如何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

3.怎样才能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4.怎样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二、课堂教学流程

三个故事,问,这三个故事中,你感悟出了什么共同的道理?(人生而平等)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塑造的”,结合这三个故事,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新课教学:

不管你的身份地位(人格没有高低贵贱分,都是平等的)

新课教学:(心灵导航)

1.为什么要尊重平等的人格

①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天生拥有同样的生命(很多国家还不能任意判死刑)发展,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一般人认为,你是乞丐,就意味着你已经在乞讨,乞讨还有尊严吗?乞讨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自己的尊严。而实际上,乞讨与施舍,是你情我愿的事,别管别人是否放弃了什么,你去施舍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大家最熟悉的电影《简爱》里那段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精彩对白感动了无数人:“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之所以一定要这样说,是因为她觉得在自己的行为里面,维护了自身的尊严。爱与被爱,施舍与被施舍,怜悯与被怜悯,给予与接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意味着每个人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尊重对方平等的人格,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平等待人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平等意识的人,即合有某些方面的才能,。也不会获得太高的社会评价,因为社会生活需要共处合作,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一个不能平等待人的人,就不可能与他人友好相处,也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比如老师,很明显地偏袒某位同学„„)

②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而如果这个社会没有平等,将会是怎样的局面呢?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关于这个例子太多了。比如:奴隶被认为是“会说话的工具”,中国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在教育、就业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不能和男性同等。当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弟安人的领土上时,把他们圈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生存„„历史上这些不平等的制度极大体现了社会的落后和愚昧,他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人们为争取平等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斗争。(出示图片)如何评价这种斗争?(推动了

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以至于今天的世界上平等观念越来越普及,维护平等的社会制度已经在许多国家建立)我国在社会保障着生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 ③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今天的平等已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

在肯定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社会进步的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不平等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承认的客观现实。

2.如何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

1.在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差异,有天赋上的,比如容貌、智力、体力的差异和出生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差异,也有社会分工,机遇不同等,造成了贫富差别,城乡差别、职业差别,这些差别就是存在歧视的原因。请看,来自民工子女的心声。外地人与本地人,在温州(很多外地人都感觉无法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原因就是对外地人的QI视)例子:城乡、贫富、家庭、天生的外表上的差别。我们班有没有这些现象?刘微微她没有错啊,但是不要伤了人家自尊啊!

2.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的正确态度是:承认差别,但是不以差别否认人格的平等。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对待这些不平等呢?(想想办法)

3.怎样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1) 做到平等待人,要做到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2) 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3) 做到平等待人,要摒除陈腐观念

4) 认清其实的错误和危害,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共同建立彼此平

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有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尊重:这不是一个礼仪、姿态的问题,是内心的流露,一个人头脑中平等意识,认识到每个人生来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看到民工子女:恶心,看到乞丐犯贱!!

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优势和不足,不要因自已在某些方面比他人有优势就觉得高人一等,看不起他人,这是一种盲目自大的错误,要做到平等待人,要撤弃自以为是的态度,不能以某种主观片面的标准把人分成高低不同的类别。

摒除崇拜金钱权力的陈腐观念。抱着这种观念的人在待人的态度上往往是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势力眼的人多啦,谈婚论嫁上,平时以衣取人,以地位取人,实际上反映了认为金钱、权力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是对尊严的一种否定,那么这种交往方式也是不能长久的。受人鄙视的。

三、总结

歧视就意味着没有深刻认识到每个人人格的平等,其危害在于,不但损害了他人的平等权利同学 损害了自已的尊严,降低了自已的人格,妨碍了人们和谐交往,妨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精讲释疑

典例1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火车在轨道上飞速行驶;轮船在航道上乘风破浪;飞机在航线中自由翱翔。可是,如果离开了公路、铁轨、航道、航线等,它们就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规则,人人在街道上随心所欲,骑自行车横冲直撞,驾驶骑车闯红灯,随意穿越马路„„那么,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必定是一片混乱,交通事故的不幸就会频频降临在人们的头上,人们还有什么出行的自由?

请问:(1)在公共生活中与人平等相处有没有类似的规则?试举例说明。

(2) 遵守规则体现出我们在平等交往中的哪一方面品质?

(3) 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后,会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研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判断选择,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答案】(1)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等。

(2) 既体现了我们的良好修养,又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1) 我们在公共生活中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和谐相处,促进我们

健康成长。

典例2 某晚我用摩托车带儿子兜风,让在读小学低年级的儿子站在车前踏板上。为增加他对交通规则的了解,我告诉他夜晚行车,当迎面有车驶来时,大灯要变换灯光,好让对方看清前面的路况。说完,就让他来控制变光开关。儿子对此兴致勃勃。但过了一会,我发现:凡对面驶来小轿车之类,他都很及时地变光,而遇到拖拉机之类,则不变光。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拖拉机算什么,我们是‘铃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孩子懂得随机应变

B.孩子没有做到平等待人

C.这是交通规则

D.孩子很懂礼貌

【研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教育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些观点,从中学会平等待人。

【答案】B

中考展望

从题型看:主要围绕选择题、材料分析说明题、活动与探究题等。

从取材看:主要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明礼诚信,献爱心(如结合汶川地震中全国各地献爱心活动)等话题来命题。

从考察知识点看:主要围绕坚守诚信的绿洲,消除歧视,平等待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量地运用了学校里社会上经常看到的一些典型的事例,如民工子女就学等等,其实温州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贫富差距大,所以平等的观念在温州人概念中是不强的,那么让学生自已想想自已平时的行为有哪些不是平等待人的现象,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其实课后反思,本节课可以用温州人为整体思路来设计,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学生更易接受。

作文十:《平等待人》2400字

2.2  平 等 待 人

(第一课时)

合肥第三十八中学   宣守西

【教材分析】

本课题既是第一课《诚实守信》内容的延续,同时又为后面第三个话题《与人为善》做了很好的铺垫。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只有做到平等待人,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进而建立友谊或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它在整个八年级上册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益,故而学好本课时就显得特别重要。

【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自我关注较多,而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相对较少,虽然他们对交往中的平等原则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认识是表面的、不稳定的,更多的带有情境性。对于法律上的“人人平等”,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人格上的“人人平等”,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此外,学生由于家境贫富、天分高地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受社会中不平等思想和不平等现象的负面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某些歧视他人的态度,少数学生则存在自卑情绪。

初中生在与成年人、社会各方面的交往中,有较强烈的被尊重的情感需要,希望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希望父母及长辈把他们看成大人,而不是小孩;同时,也希望得到同龄人的尊重和平等对待。但另一方面他们再日常行为中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存在某些歧视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不懂得如何平等待人。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 懂得人格平等的含义。

2. 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故事导入法、材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

2. 培养学生从感知到理解,深化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方法】

角色表演、讨论交流、分组竞赛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人格的平等。

难点: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小品:【不同的态度】,

这位服务员的态度对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师小结:很显然,服务员的态度是不对的,这个小品告诉了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平等待人,一视同仁,不能以貌取人。那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来学习《2.2平等待人》。

[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2.2平等待人(板书)

名人故事:

前美国总统林肯外出,路边有一个黑人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从这个个故事中,你感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思考、小组内合作讨论回答)

师小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板书)

1、 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

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

视频欣赏:

“平等待人”有待“举国补课”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增加视觉体验,分析、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 师小结:虽然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做到平等待人的现象还是很多,要做到平等待人,就要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是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列举大家谈:

大家说一说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些不平等现象或等级制度。这些不平等制度和现象给人类造成了什么危害?

(学生活动:学生列举,分析、思考、评价谈体会)

师小结:在古代罗马奴隶制社会,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天生是低人一等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女性在接受教育、就业、社会地位等方面不能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在西欧封建社会中教会与封建主贵族享有特权,假借上帝之名剥夺人们的生命、自由、平等;美国独立战争前,英国作为其宗主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了侵犯其权利和自由的不平等政策。人们的人格得不到尊重,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不平等给社会带来动乱,给人类带来残酷的迫害甚至杀戮。可见,社会丧失了平等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是非常可怕的,不平等也是社会落后和愚昧的表现。

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板书)

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图片展示:

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并思考这些图片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比赛、分析、思考、讨论总结回答)

师小结:人类追求平等的理想和努力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以至于今天的世界上平等观念越来越普及,维护平等的社会制度已经在许多国家建立。而我国的社会制度保障着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

2、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板书)

配乐朗诵:

《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

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40页---心声热线

2、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写一份平等待人倡议书。

【板书设计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板书)

1、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板书)

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大量地运用了学校里社会上经常看到的一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理解了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充分认识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都应该得到他人同样的尊重。从而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增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同时学生精彩的表演和生动视频的展示,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把原本比较枯燥难懂的内容轻松的掌握,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只可惜白板的现场操作功能没利用上,以后教学中应该创造条件利用这一功能,相信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