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小学数学 > 寂寞什么意思答案【《《朋友与寂寞》阅读答案》1800字】

寂寞什么意思答案【《《朋友与寂寞》阅读答案》1800字】

时间:2020-01-01 09:15:04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朋友与寂寞》阅读答案》1800字

朋友与寂寞

又是周末了,谁会给我打电话呢?我已经发现,平时总是十分繁忙,周末的电话却比较稀少了。平时来电话的多为编辑、记者之类,为的是约稿或采访,属于公事;周末来电话的大抵是朋友,想聊聊天或聚一聚,属于私交。那么,我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吗?

朋友实在是一个笼统的词。一般人所说的朋友,多指熟悉到了一定程度的熟人,遇到需要帮忙的事情,彼此间是求得上的。关于这类朋友,前贤常予苛评。克雷洛夫说:“当你遇到困难时,把朋友们找来,你会得到各种好的忠告。可是,只要你一开口提到实际的援助,你最好的朋友也装聋作哑了。”马克·吐温说:“神圣的友谊如此甜蜜、忠贞、稳固而长久,以致能伴随人的整个一生——如果不要求借钱的话。”亚里斯多德说得更干脆:“啊,我的朋友,世上并不存在朋友。”我不愿意把人心想象得这么坏,事实上也没有这么坏,我相信只要我的请求是对方力所能及能及的,我的大多数熟人一定会酌情相助。只是我这个人比较知趣,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决不愿求人,而真正万不得已的情形是很少的。为了图清静,我也不喜欢把精力耗费在礼尚往来的应酬上。所以,我和一般人的交往常常难以达到所需要的熟悉程度,够不上在这个意义上称作朋友。

与泛泛之交式的友谊相反,另一些人给朋友订的标准极高,如同蒙田所描述的,必须是两个人的心灵完全相融,融合得天衣无缝,犹如两个躯体共有一颗灵魂,因而彼此对于对方都是独一无二的,其间的友谊是不容第三者分享的。据蒙田自己说,他和拉博埃西的友谊便是如此。我不怀疑天地间有这样可歌可泣的友谊,不过,就像可歌可泣的爱情一样,第一,它有赖于罕见的机遇。第二,它多半发生在青年时期。蒙田和拉博埃西就是在青年时期相识的,而且仅仅五年,后者便去世了。一般来说,这种恋情式的友谊往往带有年轻人的理想主义色彩,难以持续终身。当然,并非绝无可能,那便是鲁迅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境界了。不过,依我之见,既然忠贞不渝的爱情也只能侥幸得之,忠贞不渝的友谊之难觅就不算什么了不得的缺憾了。总之,至少现在我并不拥有这种独一无二的密友。

现在该说到我对朋友的理解了。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当在两者之间。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些这样的人,不见面时会互相惦记,见了面能感觉到一种默契,在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他们便是我心目中的朋友了。有时侯,这样的朋友会像滚雪球一样聚合,形成一个所谓的圈子。圈子容易给人以错觉,误以为圈中人都是朋友。我也有过一个格调似乎很高的圈子,当时颇陶醉于一次次高朋满座的畅谈,并且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延续下去。未曾料到,由于生活的变故,这个圈子对于我已不复存在。鲍斯威尔笔下的约翰生说:“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如不结交新朋友,他就会发现只剩下了孤身一人。人应当不断修补自己的友谊。”我以前读到这话很不以为然,现在才悟出其中的辛酸。不过,交朋友贵在自然,用不着刻意追求。在寂寞的周末,我心怀感激地想起不多的几位依然互相惦记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于是平静地享受了我的寂寞。

55、文中“前贤常予苛评”一句中“前贤”指哪些人?他们对“一般人所说的朋友”是如何评价的?我对“这类朋友”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56、选文中作者将朋友分为哪几类?作者更倾向于哪一类?

57、在作者的心目中,“心心相印”式朋友的形成有赖于哪些条件?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的?

58、选文题目“朋友与寂寞”中“朋友”与“寂寞”用在一块是否矛盾?它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9、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请选出你最为赏识的一句写在下面,并谈谈你赏识的理由。

60、以前你对朋友是怎样认识的?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触?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参考答案:

55、指克雷洛夫、马克·吐温、亚里斯多德等;他们认为泛泛之交式的朋友不可信,至少不能共患难;我认为这类人没有那么坏,只是看你的要求是否超出他们的承受力。

56、三类:泛泛之交式朋友、心心相印的恋人式朋友、程度介于泛泛之交和心心相印之间的朋友;倾向于第三类朋友。

57、条件:①有赖于罕见的机遇②大多发生在青年时期;一般来说,这种恋情式的友谊往往带有年轻人的理想主义色彩,难以持续长久。

58、不矛盾。在作者看来,朋友是不见面时会互相惦记,相处时有一种默契的人。由此可见,朋友和寂寞是统一的,是一种基于不同时刻的两种体验。

59、例句略。只要学生所选出的句子能谈出一点理由,语言通顺即可。

60.此题要求结合各自的经历来回答。

作文二:《谈寂寞阅读答案》1700字

篇一:谈寂寞阅读答案

篇二:谈寂寞阅读答案

1.(1)b (2)反问 佛祖寂寞2.我们要学会享受寂寞3.(1)因为寂寞是一种滋味(2)因为寂寞是一种清福(3)因为寂寞是一种升华4.b5.读书篇三:谈寂寞阅读答案

篇四:谈寂寞阅读答案

寂寞丹青路

小时侯,最恨的是毛笔,最怕的是父亲。画画,对于童年的我来说,是一种最可怕的惩罚。当美术老师的父亲,年轻时,也做过一段画家梦,可是,瘫痪的祖母,多病的母亲,让他的梦碎了。

。那时,最怕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临画去”。  直到今天,孩子们在童年该会的游戏,我一样也不会。

临着临着,画画已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背着父亲,偷偷摸摸地参加了一次什么大赛。

默。好久之后,才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也许是我错了,不该让你走这条路。” 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的满目苍凉。

那时,我真觉得自己在艺术上颇具天才,早晚必定成名。于是乎,在飘飘然中,五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了。唤醒我春秋之梦的,是梁畸先生。

,其实也是道,是修身之道,也是寂寞之道,与名利毫无关系。在一般人眼里,只有名人字画才是字画。其实,名人和字画是两码事,为名而画失真情,无真情哪有真趣,无情无趣哪儿能叫画.你说呢?”  从那时起的十年里,我再也没有出过一次风头。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童年的“我”那时为什么“最怕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临画去’”?(2分)

13、文章第二段中 “圆梦之梦”是什么意思?(2分)

答:

14、第九段中画线的句子“唤醒我春秋之梦的,是梁畸先生”,该怎样理解?(3分)  答:

15、当“我”获得大赛一等奖以后,为什么父亲的欣喜“只在刹那间掠过”,而后是“满目苍凉”?(4分)

答:

16、下面四个备选答案中最能准确表达这篇散文题目“寂寞丹青路”深刻含义的一项是( ) (2分)

d.学画画,跟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一样,要注重修身养性,积累功底,充实内心;要耐得住寂寞,不能为名利所困。

必然会败得越惨,画画如此,做任何事都是如此(答出这层意思的2分)(共3分)15、父亲为“我”取得的成绩而高兴(1分),但这是短暂的(1分);更多的是对我获奖以后的表现感到担忧,父亲认为“我”现在追名逐利

的思想已违背了他的初衷(2分)(共4分)16、d(2分)

篇五:谈寂寞阅读答案

梁晓声

(2)寂寞相对于人的心灵,好比锈相对于某些极容易生锈的金属。

(3)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那么容易生锈。金子就根本不生锈。不锈钢的拒腐蚀性也很强。

(4)某次和大学生们对话时,被问:“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

(6)他们笑。

(7)是啊,他们都那么年轻,大学又是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云集的地方,一间寝室住六名同学,寂寞沾不上他们的边啊!

(9)而大学给我的印象正是一个寂寞的地方。大学的寂寞包藏在许多学子追逐时尚和娱乐的现象之下。所以他们渴望听老师以外的人和他们说话,不管那样的一个人是干什么的,哪怕是一名犯人在当众忏悔。似乎,越是和他们的专业无关的话题,他们参与的热忱越活跃。

(11)胡风先生在所有当年的“右派”中被囚禁的时间最长——三十余年,他的心饱受寂寞的伤害。

(12)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也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

(13)思想使回忆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

(15)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寂寞这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

(16)人啊,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

(17)人啊,一旦具备了这一种能力,某些正常情况下,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

(18)信不信,随你„„

(文章有删改)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b.

c.

d.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三种不同层次的“寂寞”。

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3)

(4)

对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描述或叙述所读过的书中的具体内容(4分),结合以上叙述谈理解;人们通过读书拥有了思考的能力便可以将寂寞转化为酝酿智慧、创造精神财富的机会,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

作文三:《寂寞阅读答案》3400字

寂 寞

吴念真【台湾】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1.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那些作用?(6分)

答:

2.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

3.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答: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阅读答案:

【答案】

1.(1)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

(2)将阿照的冷漠和父亲的温情形成对比。(2分)

(3)以阿照的冷漠行为呼应了标题的“寂寞”。(2分)

2.(1)情节上,戛然而止,干净利索地收束全文。(1分)

(2)运用对比手法(1分)以团圆的全家福,暗寓“寂寞”的一家,突出了“寂寞”的主题。(1分)

(3)呼应了文章的标题“寂寞”,(1分)回味无穷,发人省醒。(1分)

3.(1)阿照:独立、固执、倔强,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和家庭给予的温暖。(2分)

父亲:朴实、善良,不善言辞,却深深爱着这个家,充满无人理解的寂寞。(2分)(人物分析答到大意即可给分)

(2)(参考)启示:爱,需要表达,更需要细细感受;珍惜亲情,珍惜家庭。(2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BC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作用类的题目,无外乎就是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于小说来说,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关于结构方面的作用,围绕开头的作用来考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考某段某句在全文结构中或相对于某些段落内容的作用,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分析题目指向的段落内容是什么,然后分析其对表现内容、主题的作用,与后文的关联。即要从句段本身内容(如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等)、思想内涵、关联作用三个方面去考虑。个别题目要考虑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艺术手法)。尤其要注意开篇、中间、结尾段落或语句的作用。

2.试题分析:对小说来讲,这涉及到小说的情节安排技巧,诸如出人意料之外等。另一方面,要把结尾当作一个语段,去考虑它的作用:以团圆的全家福,暗寓“寂寞”的一家,突出了“寂寞”的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目的不在于辨识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对一些常见的技巧,我们平时就要归纳出它的作用和效果。

3.试题分析:解答这一题要注意这样的误区,本题虽要求“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但千万不要把对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放在一边,而是先应分析人物形象,然后再根据这个形象去谈对自己的启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因此,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特别注意小说对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对话的具体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总而言之,行动和语言两种形式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4.试题分析:B“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有误。C“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 院带来的落魄感。 ”文中没有涉及到这一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具体说来,“分析”是指能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概括”是指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不过因试题的不同,有时侧重于分析,有时侧重于概括,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作文四:《寂寞阅读答案》20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选自《梁实秋文集》)

1.作者在文中说“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的”,文中有哪些词语或句子和这句话的意思相呼应?它们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文描写了书斋、教堂、寺庙三处环境,请概述其作用。(4分)

3.联系全文,说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4.作者说“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6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4分)呼应的词语或句子:片刻的孤立的存在、一瞬间的存在、一刹间的妙悟、一刻寂寞。(2分,找出2个得一分,找也4个得2分)

表现了作者对“寂寞”的珍惜和对纷繁尘世的厌恶。(2分)

2.(4分)

(1)渲染一种静穆的氛围,为“寂寞”境界的出现提供外部条件(或作铺垫);

(2)说明获得寂寞感的条件不仅在于环境清幽,更在于内心的清静;

(3)表现静穆、清幽的环境有净化人的灵魂,使人胸襟自然豁达的妙处;

(4)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每点2分,答对2点即得满分)

3.(4分)(1)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让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跳出尘世的渣滓,净化心灵。(3)感到自己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4)可以带给人享受。

(每点1分)

4.(6分)同意。因为在纷扰的社会中,人的心灵往往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疲惫。而寂寞的心境能使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使人的心灵得到休息。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人的身心也容易疲惫,片刻的寂寞也许是现代人找回幸福的最佳途径。

(或:不同意。作者说“寂寞是一种清福”是因为他处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现实的苦闷使作者找不到方向,因而才希望借片刻的寂寞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暂时的休息。因此,“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现代社会处于和平的时代,崇尚积极进取,所以,提倡“寂寞是一种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解析】略

作文五:《论寂寞阅读答案》2000字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论寂寞

梁晓声

(1)都认为,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而产生的。

(2)寂寞相对于人的心灵,好比锈相对于某些极容易生锈的金属。寂寞会对人性进行缓慢的破坏。

(3)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那么容易生锈。金子就根本不生锈。不锈钢的拒腐蚀性也很强。而铁和铜,我们都知道的,它们极容易生锈,像体质弱的人极容易伤风感冒。

(4)某次和大学生们对话时,被问:“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

(5)我回答了几条,最后一条是——可以使人具有长期抵抗寂寞的能力。

(6)他们笑。我看出他们皆不以为然。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他们的想法——我们需要具备这一种能力干什么呢?

(7)是啊,他们都那么年轻,大学又是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云集的地方,一间寝室住六名同学,寂寞沾不上他们的边啊!

(8)但我同时看出,其实他们中某些人内心深处别提有多寂寞。

(9)而大学给我的印象正是一个寂寞的地方。大学的寂寞包藏在许多学子追逐时尚和娱乐的现象之下。所以他们渴望听老师以外的人和他们说话,不管那样的一个人是干什么的,哪怕是一名犯人在当众忏悔。似乎,越是和他们的专业无关的话题,他们参与的热忱越活跃。因为正是在那样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的寂寞获得了适量地释放一下的机会。

(10)故我以为,寂寞还有更深层的定义,那就是——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

(11)胡风先生在所有当年的“右派”中被囚禁的时间最长——三十余年,他的心饱受寂寞的伤害。但幸亏他是大知识分子,故有值得一再回忆之事,故有值得一再梳理之思想。

(12)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也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绞刑架下的报告》、《可爱的中国》、《堂·吉诃德》的某些章节、欧·亨利的某些经典短篇,便是在牢房里开出的思想或文学的花朵。

(13)思想使回忆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这一种能力,除了靠阅读来培养,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

(14)而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自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中最忠诚的朋友——自己。

(15)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寂寞这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现代社会的真相告诫我们,它迟早会袭击我们。

(16)人啊,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

(17)人啊,一旦具备了这一种能力,某些正常情况下,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

(18)信不信,随你……

(文章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将寂寞比作锈是在说明寂寞可以侵蚀人的心灵,给人带来精神伤害。

B. 作者认为在热闹的大学生活表象之下,有些学子会拥有内心深处的寂寞。

C. 只要人们的心中能够拥有值得回忆的往事,就一定能抵抗住寂寞的伤害。

D. 作者认为,有些世界名著是作家在抵抗寂寞的道路上创作出来的作品。

2.根据文意,如何理解“思想使回忆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3分)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三种不同层次的“寂寞”。每一种不超过20字。(6分)

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说到“某些正常情况下,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180字)(10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C

2.本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回忆比为驼峰(1分),旨在说明思考会提供给知识分子以丰富的精神养料(1分),使他们足以抵抗漫长的寂寞。(1分)

3.第一种:想做事无事可做(1分),想说话无人可与说。(1分)

第二种:所说非所愿说(1分),所做非所愿做。(1分)

第三种:想回忆无可回忆(1分),想思考却丧失思考能力。(1分)

4.对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描述或叙述所读过的书中的具体内容(4分),结合以上叙述谈理解;人们通过读书拥有了思考的能力便可以将寂寞转化为酝酿智慧、创造精神财富的机会,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4分)语言表达。(2分)

【解析】

1.C中的论断过于绝对。

2.略。

3.略。

4.略。

作文六:《寂寞阅读答案》2900字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寂寞

在冬天的长夜里,雪狂飘,风在森林中号叫的时候,一个老年的移民。原先的主人,不时来拜访我,据说瓦尔登湖还是他挖了出来,铺了石子,沿湖种了松树的。他告诉我旧时的和新近的永恒的故事,我们俩这样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充满了交际的喜悦,交换了对事物的惬意的意见,虽然没有苹果或苹果酒,——这个最聪明而幽默的朋友啊,我真喜欢他,他比谷菲或华莱知道更多的秘密;虽然人家说他已经死了,却没有人指出过他的坟墓在哪里。还有一个老太太,也住在我的附近,大部分人根本看不见她,我却有时候很高兴到她的芳香的百草园中去散步,采集药草,又倾听她的寓言:因为她有无比丰富的创造力,她的记忆一直追溯到神话以前的时代,她可以把每一个寓言的起源告诉我,哪一个寓言是根据了哪一个事实而来的,因为这些事都发生在她年轻的时候。一个红润的、精壮的老太太,不论什么天气什么季节她都兴致勃勃,看样子要比她的孩子活得还长久。

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康健,这么多的快乐!对我们人类这样地同情。如果有人为了正当的原因悲痛,那大自然也受到感动。太阳黯淡了,风像活人一样悲叹,云端里落下泪雨,树木到仲夏脱下叶子。披上丧服。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

是什么药使我们健全、宁静、满足的呢?不是你我的曾祖父的,而是我们的大自然曾祖母的,全宇宙的蔬菜和植物的补品,她自己也靠它而永远年轻,活得比汤麦斯·派尔还更长久,用他们的衰败的脂肪更增添了她的康健。不是那种江湖医生配方的用冥河水和死海海水混合的药水,装在有时我们看到过装瓶子用的那种浅长形黑色船状车子上的药瓶子里,那不是我的万灵妙药,还是让我来喝一口纯净的黎明空气。黎明的空气啊!如果人们不愿意在每日之晨喝这泉水,那末,啊,我们必须把它们装在瓶子内,放在店里,卖给世上那些失去黎明预订券的人们。可是记着,它能冷藏在地窖下,一直保持到正午,但要在那以前很久就打开瓶塞,跟随曙光的脚步西行。我并不崇拜那司健康之女神,她是爱斯库拉彼斯这古老的草药医师的女儿,在纪念碑上,她一手拿了一条蛇,另一只手拿了一个杯子,而蛇时常喝杯中的水。我宁可崇拜朱庇特的执杯者希勃,这青春的女神,为诸神司酒行觞,她是朱诺和野生莴苣的女儿,能使神仙和人返老还童。她也许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健康、最强壮、身体最好的少女,无论她到哪里,那里便成了春天。

(1)从选文的内容看,梭罗在瓦尔登湖湖畔过着________________的隐居生活。

(2)第一段中的“老太太”是谁?如何理解“看样子要比她的孩子活得还长久”?作者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该段主要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棱罗的研究专家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①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②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针;③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④作为一部文学名著;⑤作为一本神圣的书。通过《寂寞》一文的学习,你的观点是什么呢?请简单陈述理由。(当然,如是你读过全书书,并且能够综合全书内容作答那就更好)

(5)梭罗曾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哈佛)受过教育,文中反映的是他到当时荒凉的瓦尔登湖边筑屋隐居,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简单地生活过程中对寂寞的一些感受。现在,你对寂寞又有哪些新体悟呢?(要求:不少于200字)

阅读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一种原始、纯朴、自然、远离尘世

(2)是大自然(或:大自然曾祖母)。这句话生动地将大自然康健和永恒的特点揭示出来。作者对她充满了喜爱和感激之情。

(3)说明自己更喜欢大自然赠予的康健。本段主要运用对比手法,鲜明地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感激之情。

(4)仅联系《寂寞》一文,可以将《瓦尔登湖》看作作者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因为文中作者认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并不会感到“寂寞”,相反,社交是廉价的,“人们来不及使彼此获得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在《瓦尔登湖》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像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这种夸耀其实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梭罗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的进步是不必要的,“成功”常常是“失败”;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美。联系全书,更多的人愿意把《瓦尔登湖》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来读。因为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28.12美元来建立一个家,用0.27美元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6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余的46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

(5)参考短文:

梭罗说,“寂寞有助于健康。”是的,现代人最难忍受的恐怕就是寂寞了。现代人的城市病越来越多,不能说寂寞是医治百病的药方,但起码可以说这些病让我们离寂寞越来越疏远。“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酱草或一只马蜂更寂寞;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寂寞。”(梭罗语)

是的,我们不比它们寂寞,但我们却显得比所有的一切都要难以忍受的寂寞。即便我们把自己关进房子里,足不出户,电视和互联网早已经联系了外面的大千世界。现代生活的躁动会无孔不入,一点点信息就可以把我们打得人仰马翻,一只小蚊虫就可以把我们的心叮咬得千疮百孔。

现代生活创造出来现代化的同时,创造出来的种种诱惑更是寂寞无可抵挡的。面对这些诱惑,寂寞像空中的一片云……

面对诱惑的强力,应声而出的就是欲望,在欲望面前“上帝已经死了!”于是,道德的失衡,围栏坍塌,狼已经跑进来叼走我们的羊于是,这欲望让人们心不甘情不愿,无底洞般无休无止、肆无忌惮的征伐,身心怎不疲惫?谁曾想到寂寞?就是想到了寂寞,寂寞能解救得了吗?寂寞只是一张薄薄的丝网,怎能打捞得上来泰坦尼克号如此庞大的沉船?

寂寞只好寂寞地呆在一边。

寂寞其实只是一种美丽的心境,所谓心静自然凉,心远地自偏,就是这个意思。心境是由精神所营造的,就像鸟巢是由草搭起来的,海滩是由沙冲积而成的。并不是什么精神都能够营造出来寂寞的心境的。寂寞不是保守,不是退隐,不是防空洞,不是与世隔绝,不是中国土大夫独有的酸腐诗文。寂寞是放松,是轻松,是脱离复杂而廉价人际关系的沉思,是心与心默契而惬意的对话,是走出地平线之处的远游。

因此,寂寞天然就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的。脱离开大自然的熏陶和培植,寂寞只是赝品。

梭罗之所以敢说寂寞,是因为他有他的大自然,我们很多人也趋之若鹜奔向大自然,哪怕买到临水靠山的房子,却买不到寂寞,说是回归自然,却只是自己镶嵌在乡间的一个漂亮的标签。即使我们投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却只是观光时的一鳞半爪,寂寞远远的在你面前嗤笑,寂寞只属于那些寂寞的鉴赏家……

作文七:《论寂寞阅读答案》1900字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题。

论寂寞

梁晓声

(1)都认为,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而产生的。

(2)寂寞相对于人的心灵,好比锈相对于某些极容易生锈的金属。寂寞会对人性进行缓慢的破坏。

(3)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那么容易生锈。金子就根本不生锈。不锈钢的拒腐蚀性也很强。而铁和铜,我们都知道的,它们极容易生锈,像体质弱的人极容易伤风感冒。

(4)某次和大学生们对话时,被问:“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

(5)我回答了几条,最后一条是——可以使人具有长期抵抗寂寞的能力。

(6)他们笑。我看出他们皆不以为然。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他们的想法——我们需要具备这一种能力干什么呢?

(7)是啊,他们都那么年轻,大学又是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云集的地方,一间寝室住六名同学,寂寞沾不上他们的边啊!

(8)但我同时看出,其实他们中某些人内心深处别提有多寂寞。

(9)而大学给我的印象正是一个寂寞的地方。大学的寂寞包藏在许多学子追逐时尚和娱乐的现象之下。所以他们渴望听老师以外的人和他们说话,不管那样的一个人是干什么的,哪怕是一名犯人在当众忏悔。似乎,越是和他们的专业无关的话题,他们参与的热忱越活跃。因为正是在那样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的寂寞获得了适量地释放一下的机会。

(10)故我以为,寂寞还有更深层的定义,那就是——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

(11)胡风先生在所有当年的“右派”中被囚禁的时间最长——三十余年,他的心饱受寂寞的伤害。但幸亏他是大知识分子,故有值得一再回忆之事,故有值得一再梳理之思想。

(12)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也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绞刑架下的报告》、《可爱的中国》、《堂·吉诃德》的某些章节、欧·亨利的某些经典短篇,便是在牢房里开出的思想或文学的花朵。

(13)思想使回忆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这一种能力,除了靠阅读来培养,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

(14)而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自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中最忠诚的朋友——自己。

(15)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寂寞这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现代社会的真相告诫我们,它迟早会袭击我们。

(16)人啊,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

(17)人啊,一旦具备了这一种能力,某些正常情况下,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

(18)信不信,随你……

(文章有删改)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作者将寂寞比作锈是在说明寂寞可以侵蚀人的心灵,给人带来精神伤害。

B.

作者认为在热闹的大学生活表象之下,有些学子会拥有内心深处的寂寞。

C.

只要人们的心中能够拥有值得回忆的往事,就一定能抵抗住寂寞的伤害。

D.

作者认为,有些世界名著是作家在抵抗寂寞的道路上创作出来的作品。

(2)

根据文意,如何理解“思想使回忆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

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三种不同层次的“寂寞”。每一种不超过20字。

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结尾处说到“某些正常情况下,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180字)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C;

解析:

(1)

C中的论断过于绝对。

(2)

本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回忆比为驼峰(1分),旨在说明思考会提供给知识分子以丰富的精神养料(1分),使他们足以抵抗漫长的寂寞。(1分)

(3)

第一种:想做事无事可做(1分),想说话无人可与说。(1分)

第二种:所说非所愿说(1分),所做非所愿做。(1分)

第三种:想回忆无可回忆(1分),想思考却丧失思考能力。(1分)

(4)

对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描述或叙述所读过的书中的具体内容(4分),结合以上叙述谈理解;人们通过读书拥有了思考的能力便可以将寂寞转化为酝酿智慧、创造精神财富的机会,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4分)语言表达。(2分)

作文八:《《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阅读答案》3300字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

曹飞跃

不知死,焉知生

1972年,史铁生因先天性脊椎裂导致双腿残疾,返京养病。1974年,他进入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务工,并开始文学创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1年,因急性肾损伤弃职归家,笔耕至病殁。

他把自己的身体比作一架飞机,“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正因为“在最狂妄的年龄上”突遭此变,他孤愤悲忧,不得不常年遁世于地坛,自逐于那一片荒芜之地,

他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曾有多少百无聊赖的时光,他观察“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蜜蜂、蚂蚁、瓢虫、鸣蝉,以及在草叶上滚动、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曾有十五年的光阴,他目睹散步的中年夫妇由盛及老,唱歌的小伙子在墙角整理歌喉,捕鸟的汉子在树丛中撒网,漂亮的兄妹在“灯笼树”下拾起“小灯笼”……而他仍然孤寂。

在地坛的所思所系构成了史铁生余生写作的母题。他把孔子的话倒过来,说“不知死,焉知生”。众多跟他接触过的文坛朋友都明了,史铁生是“一个永远活在‘问题’里的人”,但在生死大悟之后,虽久卧病榻,也不妨乘物游心。

2010年5月,史铁生与作家周国平对谈,那也是他生平最后一次重复论及自己为何要写作的原因:“写作是怎么回事?其实我写作就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苏格拉底说,要认识你自己,真是这么回事。没有别的原因……永不解决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那你说这岂不是荒诞吗?最后你发现作为一个永恒的过程而言,只有美是它最终的解答。别的都很荒诞。只有美可以是不断超越的。”

思辨的写作,命定的寂寞

史铁生说自己从小就“怵窝子”,对世界有恐惧,如非横遭突变,可能永远不会做一个作家,而会在恢复高考后读理工科的大学,然后平凡度世;但是,他的命运并没有按照这一轨迹行进。

1998年,由于患有严重的尿毒症,史铁生开始“透析”治疗。2006年,《南方周末》记者夏榆探访尚在医院的史铁生,看到他的动脉血液经塑料管进入透析机,滤掉毒素之后再经静脉回到体内,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长达九年、1000多次的针刺,就使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史铁生自己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每周三次、每次四个半小时的透析治疗,续命之余,也极大地消耗了他的身体。他的写作,因此只能局限在每周四个上午的几个小时,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即是他花了三年的所有上午写就的。他不参加活动,绝少接受采访,如果和朋友聚会,他要提前半天什么也不干,攒下精力和朋友说话。

曾经有人评论说,“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但这未必合乎史铁生的自我体认。他曾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他尤其反对以身体的残缺来划分人群或者立场,自觉超越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自叹,进而关切普遍性生存和精神伤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表示,史铁生的写作是跟灵魂对话,这命定是寂寞的,“他的寂寞是心灵发出的,不是装出来的;他的彻底个人化,也不是装给大众看的,因为他从不哗众取宠。在这个反潮流也能成为潮流的时代,史铁生应该是最能被包装的,但他永远不会被大家‘利用’”。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书曾经感动过众多读者,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他的笔法。此前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有人说我的写作太过思辨,没办法,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大概我总是坐在四壁之间的缘故,唯一的窗口执意把我推向‘形而上’。”

史铁生晚年住在金台路,由妻子照料,生活并不宽裕。作家陈村早年拜访,“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为了预祝史铁生六十大寿,邻居王耀平送了他一个装蛐蛐的“拉子”(笼子),原本期望可以送蛐蛐伴他,不料竟成他去世前的唯一信物。

史铁生曾无限流连于地坛,并因此感恩自己的命运。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无颓墙,无荒草,也没有雨燕自林中飞出,搅动这皇家祭坛的落寞;京城的初雪久候未至,2010年最后一次残阳夕照,唯有冷风凛冽中飘来几不可辨的气味,知史铁生者,遂了然那气味中,或亦有一缕是属于十数年前那个作家的,他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迭,天地洪荒。

(选自2011年《看天下》第01期,有删节)

1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这篇人物传记并非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史铁生的生平,而是围绕史铁生的思想、特点并对其进行了诠释。

B.文中详细地介绍史铁生有关“透析”治疗的过程,是细节描写,为后文引出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作铺垫,这又是“以小见大”,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诚。

C.文章通过史铁生的文坛朋友、周国平以及陈村等人的评论来表现史铁生深刻的思想以及他面对困境所展现出来的从容、坚强的品质。

D.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不再荒凉落寞,它曾属于十几年前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迭,天地洪荒的史铁生。

17.史铁生有一篇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联系本文分析史铁生为何对地坛情有独钟。(6分)

18.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出史铁生的“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4分)

19.史铁生“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这句话给你哪些启示?结合你的人生阅历谈谈你的感悟。(5分)

参考答案:

16.A   B 详细地写“透析”的过程主要是为写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作铺垫。C非周国平的评论,而是史铁生与作家周国平的对谈 D原文“也没有雨燕自林中飞出,搅动这皇家祭坛的落寞”。

17.⑴在最狂妄的年龄上,突遭此变,他孤愤悲忧,而地坛的荒芜恰恰给了他排遣自己心中的苦闷的空间。⑵地坛曾是皇家祭祀礼仪之地,而现在是剥蚀了琉璃,淡退了朱红,坍塌了玉砌雕阑,地坛的变化与史铁生的命运变化有相似处,所以作者更能理解“它的意图”。⑶史铁生在地坛中看到了美好的景致、体会到人间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这些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让他看到生活的希望,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崭新的哲思。

18. ⑴在生活上,他感受到他人的温馨、幸福与美好,而自己却仍然寂寞。“大概我总是坐在四壁之间的缘故,唯一的窗口执意把我推向‘形而上’”。⑵在写作上,在地坛的所思构成了他写作的母题,他把孔子的话倒过来说“不知死,焉知生”;他要解决自己的问题,用美来做最终的解答,不断地超越美。⑶在思想上,尤其反对以身体的残缺来划分人群或者立场,自觉超越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自叹,进而关切普遍性生存和精神伤残。在反潮流的也能成为潮流的时代,史铁生应该是最能被包装的,但他永远不会被大家“利用”。

19 ⑴时时刻刻都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时光,珍爱生命。⑵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恩。⑶面对任何不幸,要从容,甚至是微笑面对,要有一种坚强乐观的品质。

作文九:《寂寞出学问阅读答案》2300字

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着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着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19.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分)【答案】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热爱;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

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的合理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20.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答案】①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②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是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

21.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答案】①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②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以“关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作答时也应该紧密结合文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作文十:《寂寞出学问阅读答案》2300字

广东卷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

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着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着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分)

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

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

答案:

1.【答案】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热爱;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的合理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①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②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是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

3.【答案】①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②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以关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作答时也应该紧密结合文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