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外语考试 > 英语学习 > 【《彭德怀修改巴金的文章》500字】

【《彭德怀修改巴金的文章》500字】

时间:2019-10-15 09:40:3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彭德怀修改巴金的文章》500字

1952年3月,著名作家巴金带领一个创作组到朝鲜战地采访。3月22日,巴金和其他17位文艺工作者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见面。会见中,彭德怀以他的朴实和气度,吸引了从国内去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他坚定的正义立场和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感染了所有会见的同志。   会见后,巴金满怀激情,一气呵成,写就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一文。文章从会见前大家的紧张心态,写到会见中的自然融洽,展现了彭德怀威严朴实的形象。文章还通过对彭德怀谈话的记录,表现了中国军事领导人对战事的把握和对胜利的信心……   第二天,巴金参加了志愿军司令部举行的欢迎“细菌战调查团”的大会。这次会上,彭德怀作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话。晚上,巴金结合这次讲话对所写文章进行了修改补充。次日,他把文章交给同志们传阅,征求意见。经再次修改后,便将文章交给了新华社的同志。   就在文章交出的第二天,巴金收到了彭德怀的一封信。原来,彭德怀在看到新华社转交他审阅的巴金文章原稿后,觉得文章把他“写得太大了”,并对其中一句提出了修改意见。信的全文是这样的:      接到信后,巴金非常重视,经过仔细斟酌,将文章中“他(彭德怀)拿左手抓住椅背,右手按住桌沿,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似的,对我从容地谈起来”修改为“像和睦家庭中的亲人谈话似的”。

作文二:《老舍与巴金的文章简介》9300字

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人物性格:

祥子——曾经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大胆泼辣但有点变态;即敢于追求幸福,真诚地对待祥子,又贪吃懒惰、好逸恶劳,总想控制祥子,具有双重性格。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旧社会的牺牲品。

小福子——美丽、年轻、要强、勤俭。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刘四爷——残忍霸道,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的自私自利。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

简介: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北平沦陷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祁老人渴望圆满的度过80大寿,然而日本人突然打进来,使表面本来和睦的胡同变得风云四起。钱家二少爷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冠家人为取得日本人信任而告发钱家,钱默吟被迫下狱,钱家大少爷和钱夫人病死,祁瑞全在大哥的帮助下逃出城外开始抗战。冠家最终在靠出卖女儿色相的帮助下取得了妓女所所长的职位。瑞丰在妻子的帮助下进入教育局担任科长,不顾瑞宣的反对变相为日本人做事服务。一边在敌人的一番拷打之后,钱老人神志不清的出狱,在胡同邻居的帮助下逐渐恢复神智,钱家儿媳产下一子。在经历家破人亡的打击后,钱老人逐渐认清日本人的面目,独自一人在北平城内开始进行抗战。在日本人的不断倾轧下,北平人逐渐开始缺煤缺粮,胡同里除了冠家人其余人的生活都变得越发贫乏,日本人也开始了对学校的思想控制,瑞宣不满,向学校辞职进了英国使馆工作。由于日本人内部的势力更迭,瑞丰被新一波的势力推下科长之位,蓝东阳则成了新民会的干部,胖菊子见势改嫁给蓝东阳,瑞丰变得一无所有灰溜溜的回到五号院。瑞宣的不合作态度使日本人抓走了祁家的长孙。韵梅慌忙中托人找到了富善先生,请求富善先生帮忙,最后在富善的帮助下,瑞宣幸免于难,被救出监狱。日本人开戏园大会遭到钱老人的炸弹袭击,其中小文夫妇被日本人杀害,尤桐芳英勇牺牲。由于众人的告密,大赤包入狱,冠家被封,冠招弟不知所踪,高第与晓荷流落街头。日本人的疯狂战争使日本人开始经济紧张,北平也随之开始了断煤断粮的生活,祁家也开始食物紧缺,冬日也没有煤火取暖。失势的冠晓荷与瑞丰一同在街上游荡被日本特务抓走,大赤包在狱中被虐待致死,高第希望出城抗日在途中被当上特务的妹妹拦截最后回到北平在钱老人的指导下开始地下抗战。日本人为了节约粮食开始规定粮食份额,每人定量领取掺土的共和面。在这种粮食的摧残下北平人开始流行传染病,日本人在街上抓住得病的人进行活埋,孙七与刚被放出的冠晓荷惨遭活埋。瑞全得到组织的命令回北平进行地下工作,回到北平的瑞全遇见了特务招弟,两人一番争斗后,瑞全是杀死了自己的前女友。因为共和面的摧残小妞子死在了母亲的怀里,在韵梅的哭泣中人们被告知抗战胜利,欢愉庆祝。

人物性格:

祁老太爷:

代表着清朝人。一脑子的中庸之道,主张一切事情“忍”为先。

祁天佑(太太):

代表着清朝与民国之间的人。一个正直的生意人,一个总以“和气生财”为宗旨的人,因不忍于日本人“我是奸商”的侮辱而选择跳河自杀。

茶馆 简介:

《茶馆》,中国话剧名,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五十七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此剧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中国话剧一座里程碑,享誉海外,后多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连续剧。

主要内容: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 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 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人物性格:

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龙须沟

主要内容:

3幕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剧作完成于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焦菊隐导演。《龙须沟》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主要内容: 解放前,北京龙须沟是条臭水沟,沟旁住满了各式各样卖力气、耍手艺的下层劳动人民。这些居民经常遭受国民党、恶霸、流氓的迫害和恶劣环境的威胁,生活凄惨。为人耿直正派的老艺人程宝庆,原在一家茶馆里唱单弦,因拒绝到恶霸黑旋风家唱堂会,被其爪牙打伤,逃到龙须沟居住,靠妻子程娘子摆烟摊过日子。程宝庆满怀忧愤,但人们不理解他,都叫他疯子。只有程娘子忍辱负重,希望丈夫能等到再出头的日子。小恶霸冯狗子抢了程娘子的烟。同院的三轮车工人丁四也受到恶霸欺凌。正直的泥瓦匠赵老头为他们打抱不平,无济于事。不久,丁四的女儿小妞子掉进了脏臭的龙须沟,被淹死了。解放后,龙须沟同北京一起获得了新生。人民政府法办了恶霸流氓黑旋风与冯狗子,治理了龙须沟,龙须沟沿岸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该片描写了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民在旧社会和新社会的不同生活遭遇,歌颂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心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并使其过上好日子的伟大业绩。

人物性格:

《龙须沟》中的程疯子是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一个出色的曲艺艺人在黑暗势力压迫下失业,由此过着忍辱负重的非人生活,精神和肉体饱受摧残。他正直、善良、懦弱,不甘屈辱又无力反抗……他无奈地成为“疯子”,而如此“疯”状,正淋漓地折射出内心的痛苦和对黑暗社会的痛恨。解放了,伤好了,终于昂首挺胸了,他也就不再“疯”了,主题由此而深化。 《龙须沟》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人物命运反映时代,结构全剧,整体风格含蓄、朴素,于平淡中见深刻,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北京曲剧团移植的曲剧《龙须沟》,人物形象与重大关要处忠实于原著,同时又遵从本剧种的艺术规律作了大胆的增删,笔力集中在程疯子、程娘子的命运遭际上,以此为主线,层层推进,终于实现了新的突破,成就了一出新的艺术品。

简介: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主要内容:

写的是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

人物性格:

高觉新是个新旧参半的悲剧人物

他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想要上大学。但是他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又,受着封建思想的压迫,在高老太爷说要抱重孙是,他放弃了他的大学梦和他深爱的梅,去娶了个没见过面的女子——瑞珏。从而造成了三个人的悲剧。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就是这样的矛盾集合体。他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和美好的前途,但他又驯服于封建家庭对他生活道路的安排;他爱梅表妹,但对家长“拈阄”的包办婚姻却没有勇气反抗;他疼爱自己的妻子瑞珏,她是他在这个大家庭中唯一安慰,但却眼看着瑞珏被所谓“血光之灾”逼近死亡,他却不敢也不能挺身而出保护她;他有知识懂科学,明知世上无鬼,却又顺从地参与五姨太、三叔等人的“捉鬼”的勾当;他自己饱尝了包办婚姻带来的无穷痛苦,却又苦苦哀求弟弟觉民不要逃婚;他痛恨使他吃尽苦头受尽磨难的旧家庭,却不敢与之决裂,还努力维护大家庭的面子;他被宣传新思想的“五·四”报刊激动得热血沸腾,但却不敢象觉惠那样起来斗争;他身为老一辈的“长房长孙”,屈从于封建传统和家族统治,但屈从中有不满和痛苦;他又身为少一辈的大哥,同情受压制的青年人,但同情中有劝诱……这种种矛盾心理行为,惊人的统一在觉新身上,使他成为一个相当逼真深刻的艺术典型。他代表了出身于封建家庭,被时代“激流”所震撼、向往新生活却不敢为之奋斗,又没有勇气摆脱旧的束缚,从而逐渐消沉下来的一部分青年。

简介:

《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迂腐、丑陋和对青少年的迫害,并号召青少年能勇敢走出封建制度的囚笼,大胆追求民主与自由。《春》与激流三部曲第一部《家》虽然反映的主题是一致的,但在内容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一部主要围绕高家三兄弟的思想变化展开,最后以大哥高觉新慢慢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二哥高觉民的思想完全民主、被反封建的思想所洗礼以及三弟高觉慧更是以实际行动--逃离高家这个囚笼来证明封建制度的丑陋为结尾。而第二部《春》主要是围绕高淑英展开新一轮封建斗争,在觉慧的感染下,在遭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后,淑英最终选择追求自由,效法觉慧逃离高家,到上海开始不一样的、全新、美好的生活。

主要内容:

觉慧逃出家庭后获得了自由,但家中的悲剧还在一幕幕上演。觉欣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郑家的孙少爷郑国光,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陈家的第二个儿子,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人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结尾,觉新等人收到她从上海的来信,信中倾吐了她获得自由后的幸福。

人物性格:

觉新和觉民是始终贯串在《激流三部曲》里的人物,特别是觉新,作者对他所花的笔墨最多,而且可以说是整个作品布局的主干。这是一个为旧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但他无力挣扎,只能伤心地痛哭,忍爱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同时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者的角色。作者对他是有一些批判的(通过觉慧,曾多次批判他的怯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读者只有在把他当作一个牺牲者的心情下才可能产生一点惋惜;这种情绪却往往又为人物自己的行动所否定了。觉民的性格是沉着的,也是比较定型的;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顺利的遭遇,使他胜利地得到爱...

简介:

《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主要讲的是高家大家庭最后的结局:觉新的妻子瑞钰难产死去,儿子海臣也因抽风死了。觉民和琴小姐结婚,搬到了外面。淑英在他们的帮助下逃走。高家三老爷克明在女儿走后,终于醒悟,而他的两个弟弟却如同往常,他俩总是在家打架,有时还吵着要分家。最终,克明被他的两个弟弟气得去世。高公馆被卖掉了,高家业被搞得四分五裂的,人人相视如同敌人一般。

主要内容:

故事梗概 蕙的灵柩停在庙中已经一年多,她的丈夫忙着续弦,根本没想到要让她入土为安。在觉新与觉民的“威胁”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涂的父亲又将儿子枚推入火坑,枚才17岁,就有了肺病的迹象,父亲周伯涛不愿承认儿子有病,却忙着给他娶了冯家的小姐为妻,两人感情不错,但妻子脾气很大,枚夹在她与长辈间受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 三房的克明在女儿跑后有所悔悟。两个弟弟却想卖掉公馆分家,儿子又不争气,克明在郁闷中丢下怀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头翠环敬佩觉新为人,三太太决定将她给觉新。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觉新给觉慧与淑英的信中,他写到各房的情况。四房五房继续着荒诞的生活,几个堂弟依然顽劣成性。三房与他们住得很近,保持着亲密关系。他自己娶了翠环并将她当作妻子看待,至于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

人物介绍:

高觉慧:他是一个新人的典型,这个形象是活生生的,富有真实感的,他身上的那些长处和短处都是那个时代的先进青年所特有的。他爱国,追求科学与民主,因而他不信神,反对专制主义。他平时不乘轿子,并能爱上婢女鸣凤,归根结蒂还是出于民主精神的指导。但是,他并不是已经彻底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彻底背叛地主阶级的英雄,他的思想里仍然有少剥削阶级的东西,比如,他对鸣凤的爱情就远不及鸣凤对他的爱那么坚定和忠贞。  高觉民:觉新的二弟,他的性格其实是介于觉新与觉慧之间的,为人沉稳却又向往新生活。曾经的他也一样的迷茫过,但他最终选择了抵抗。他积极参加社团工作,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天说地。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当他二妹淑英遇到困难时,不顾一切地帮助她,挽回了一个在悬崖边徘徊不知所措的青年,让她接受新的生命,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在那个社会里,做到这些都需要勇气的,但他做到了。与表妹琴相爱。  高觉新:高家的长房子孙,他是高家上上下下的希望,但是“双重”性格使他既在幻想改变摧残人生的旧势力,又在旧礼教面前唯唯诺诺,对立的矛盾让他生活得苦不堪言。虽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子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使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导致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

简介:

《寒夜》是巴金1944年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主要内容: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人物性格:

汪文宣:善良、胆小、懦弱。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所压垮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理想。之后他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可以想见他当年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热情与勇敢。但是,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

曾树生: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内心孤独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

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使人物带有浓浓的悲剧色调;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庭中的婆媳“战争”。

简介: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

主要内容: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从《随想录》里,人们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巴金,他开始独立思考而不再盲目听命,挣脱思想枷锁而不再畏首畏尾,直言中国过去“太不重视个人权利,缺乏民主与法制”,痛感“今天在我们社会里封建的流毒还很深,很广,家长作风还占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

思想主题: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儿篇非常感人的著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景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这不禁令人想到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觉新性格”:一种在环境的压力下主动放弃个性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妥协的性格。这原本是巴金站在“五四”崇尚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立场上加以鞭挞的内容,他曾经是一个以“五四”精神为人生探索起点的现代知识分子,但经过了一场浩劫之后,才发现在自己身上也有着可怕的“觉新性格”,这是令他真正痛心疾首的事情。由此从《随想录》第七篇《“遵命文学”》中对自己在1965年参与批判柯灵的剧本《不夜城》的反省,到最后关于反胡风运动的忏侮,巴金艰难地完成了漫长的由浅及深的自我发现与清算。它的意义应该不仅在于巴金个人的反思,因为他所揭示的自己的心路历程,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所经历过的文化心态。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整整一代知识分子悲剧的成因中,无疑是包含着他们逐步地在环境压力之下放弃了对权威秩序的批判和对“五四”精神传统的捍卫,这一放弃行为及随之而来的不断妥协。屈服于强势压力,最终在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里打上了“觉新性格”的可耻的烙印。

作文三:《无名氏写巴金的两篇文章》2400字

一些接触过无名氏(卜乃夫)的人会觉着他沉默寡言、性情孤冷,有些恃才傲物吧。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就说无名氏“具有孤高的个性,绝不肯敷衍流行的意见”。上世纪40年代,无名氏先后以《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两部小说暴得大名。1982年底无名氏去香港探亲而后飞台北定居,自此在台湾落地生根,并于2002年辞世。无名氏在世时,港台报刊常常拿他和当时仍健在的巴金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中国新文学运动这一体系目前硕果仅存的两个名小说家。无名氏在台时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巴金,揣摩其写作心迹,颇有意思。   第一篇是其1987年3月6日为《塔里的女人》在台湾出版而写的《跋》,文章首先提到了属于“火山崩裂的艺术风格”(类似于浪漫抒情)的文艺创作者在国外有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歌德、小仲马等,而后提到中国30年代起的文学情形:“安那其主义者巴金,借革命加爱情的小说,吸引了许多青年。他的作品特色,只是火山型抒情的投影,却非真身。但凭着这种多少等于仿冒的熔火喷溅,在一定时间程序上,他却燃烧了一些青春的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他沾光于上述政治主宰力量的哄抬。这一主宰的重大影响,长达十五年之久(1929—1943)。那一时代,与青年人火山情性真正相呼应的作品,其实是一片空白。直到1944年,《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先后出版,这一空白才略为填补,并冲破了上述文学思潮的主宰力量,因而有政治倾向性的文人大张挞伐,谴责它们‘冲淡了争民主的浪潮’。”   在无名氏看来,巴金之所以能得到青年人的喜欢,是因为沾上了30年代左翼政治力量的光。何以其影响自1929年开始,那是因为巴金在这一年发表了成名作《灭亡》;又何以其影响至1943年结束,那是因为1944年无名氏先后出版了《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两部小说从而终结了巴金时代。换言之,无名氏的小说空前,是中国现代小说中“火山崩裂的艺术风格”的开创者,而巴金的作品只是“仿冒”。无名氏还提到了自己这两本小说在当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那就是冲破了左翼文学思潮的主宰力量,而且还因此招致了“有政治倾向性的文人”其实就是左翼文人对他作品的挞伐。这倒是真的,还在《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问世后不长时间,像革命文学作家何家宁(即劭子南)就著有《略评无名氏的小说》一文批评这两本小说为“有害的色情小说”。无名氏提到自己作品对左翼文学思潮主宰力量的冲破以及左翼文人对他作品的挞伐可谓别有用心。1983年他抵台时是以“反共作家”的身份在当地受到英雄式的欢迎的,成为当年救国团系统邀请在全岛演讲的明星。无名氏旧话重提是要让自己“反共作家”的身份落到实处。不过,无名氏没有提另一桩事实,那就是其这两本小说在当时也同样受到了国民党阵营文人的批评,像无名氏兄长卜少夫当年的一个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文艺科当小干事的朋友就曾回忆说《塔里的女人》“内容是写性格阴暗的女人的恋爱悲剧,近于颓废,当时受到舆论的批判”,台湾学者周锦在其1977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中也称这两本小说是“抗战期间最恶劣的小说”。无名氏有意遮蔽了一部分事实真相,是不是挺有意思?在这篇文章中,无名氏为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海内外读者的欣赏而感到欣慰,还对巴金作品受“冷遇”而有幸灾乐祸的意思:“经过漫长的三十六年后,不少当年的红作家——如巴金等人,作品已尝‘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滋味,不只在海外尝,也在大陆尝。”很显然,无名氏对巴金的评说还有些闪烁其词皮里阳秋,挺内敛的,无名氏是把巴金看成自己的一个可以超越的对手的。   无名氏另一篇写到巴金的文章《邀请死人访台笑死人》就不那么客气了。此文发表于1988年底卜少夫主编的《新闻天地》杂志上,是有感于当时台湾当局拟邀请张恨水(其实已故)、巴金等对中华文化有特殊重要贡献的大陆文化人访台而写的。内中提到了“现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巴金,说“巴金如何当得起崇高二字”,“识者早有共识,巴金若是得该奖,是靠其黄脸皮,是瑞典政府买中共的怕,并非其作品真达高水平”,“巴金原为安那其,坚信无政府主义”,“但卅年代以后,经中共一再拉拢,竟投入安那其极其敌视的共产党怀抱,多年为其鸣锣喝道。大陆易帜,他更为中共抬轿近二十年”,“他先宣传无政府主义,后信共产主义,能算对中华文化‘有特殊重要贡献’?”如果说前一篇文章还比较温和的话,那么这篇文章就很不客气了,属于色厉内荏磨刀霍霍了。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开始缓和,以“反共作家”自居的无名氏很为有着共产党背景的巴金有可能受到台湾方面的礼遇而不满。时代在改变,风水轮流转,无名氏此时也会尝到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滋味吧?   无名氏何以如此对巴金?用“文人相轻”来解释未为不可,但更可能是因为无名氏心中的一个“结”,即诺贝尔文学奖情结。无名氏在早年自传体小说《绿色的回声》中就流露过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渴慕之情。这个“结”在无名氏心中一直都存在着。他历时15年于1960年完成的260万言野心之作《无名书》是要“探讨未来人类的信仰和理想”,而且自信“无论在艺术上、思想上,对中国和世界总有涓滴之献”。当70年代后期,卜少夫编辑出版《无名氏生死下落》一书,其中多篇评论都对《无名书》有赞许之语,还有一位评论者误以为《无名书》未能完成全部六卷,遂感慨这“使中国失去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的纪录”。无名氏1981年才从朋友处获得此书,阅后感动不已。1993年,无名氏的一个长篇小说英文译本在美国出版,卜少夫其时去探望无名氏,发现“他最近半月违和,去看他时,僵卧在床,卧室满地书与报纸,凌乱不堪。他颇亢奋,他的小说《红鲨》译成英文本已出版,他有心夺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我劝他多休息,保重身体,不必紧张兴奋,凡事从容。的确他花费心血,下了苦功,他说在等待收获了。”无名氏一直苦心孤诣搞“大书”创作,渴望得到最高文学奖的垂青。所以,当自己的对手巴金有可能先于自己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时,本来就孤高自傲的无名氏不免不服气,终于变得不矜持了。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作文四:《品读美文——感受巴金爷爷文章的魅力》6400字

《品读美文——感受巴金爷爷文章的魅力》教学设计

金堂县实验小学 夏祥川

教学目标

1. 评读巴金的散文,走近巴金的心灵,感受巴金爷爷文章的魅力;

2. 运用多种速读方法,让学生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体现文本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 使用勾画批注等读书方法,展开文本(作者)与学生的深沉对话。

4.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帮助学生阅读素养有所提高。

教学重难点

1.

2. 运用多种速读方法,让学生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 课堂的调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调控。

教学流程

课前游戏——脑筋急转弯:

什么鸡没有翅膀?【田鸡】 什么东西往上升永远掉不下来? 【年龄】什么越洗越脏,不洗有人吃,洗了没人吃?【水】 什么东西越热越爱出来?【汗】什么东西经常会来,但却从没真正来过?【明天】时钟什么时候不会走?【时钟本来就不会走】家有家规,国有国规,那动物园里有啥规?【乌龟】

大家的脑袋真聪明!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 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运用一种新的方法阅读文章。你们知道快速阅读吗?快速阅读的技巧是什么?有哪些快速阅读的主要方法呢?与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交流。)

快速阅读的基本技巧

①注意力集中,避免发声(克服唇动、舌动)——默读。②不用手指指着读。③阅读时不摆头,避免回视。 ④减少注视点,缩短眼停时间。

快速阅读的主要方法

1、浏览法。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

2、扫读法。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3、跳读法。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4、寻读法。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5、猜读法。猜读法是指在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口号: 一目十行不是梦,快速阅读我能行。

快速发现1(30秒)——成语里隐藏了一首诗

欲擒故纵  黄粱美梦  更深人静  白头到老

穷困潦倒  河伯为患  上行下效  日积月累

千锤百炼  入木三分  一字千金  依然如故

里外夹攻  海阔天空  层出不穷  山南海北

目光短浅  流芳百世  楼台亭阁  尽忠报国

快速发现2(1分钟)——花花有哪些特点?

我家的小猫——花花

①花花贪睡,喜欢晒太阳。冬天的时候他经常趴在床上,里窗子很近,把头放在四肢里面,卷缩着身体睡大觉。夏天更好,有太阳的地方多,他睡觉的地方也多了。有时候睡够了就起来伸个懒腰,溜达一圈后再睡。

②花花贪玩,最喜欢的是毛茸茸的东西了。妈妈外出旅游的时候给我买的一个毛茸茸的小背包,他玩的可认真了,一会儿用嘴叼着摔打,一会儿用前爪子摁着,再用嘴撕扯。一个上午就玩烂了,我很生气,又拿他没有办法。

③ 花花会讨人喜欢。在看电视的时候,他就会跳到我的身上让我抱着,舔舔我的手并轻轻的叫几声,表现非常的温顺,

④花花爱干净。上厕所的时候先用脚扒一个小坑,完事后再盖上土,而且常在院子的那棵香椿树的下面,位置比较固定。他讲为生的习惯比小狗好多了。

过渡语:大家已经体验了什么是快速阅读,下面将进入今天的主题。

二、 预设问题,进入主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我们的一位老乡,他是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出示巴金的老年照片)他写的散文真挚亲切,以情动人。这主要是他喜欢用第一人称写文章。他像一位老朋友在与你谈心,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自然地感染你。他是谁?你们知道吗?(出示多媒体:品读美文,感受巴金爷爷文章的魅力)

三、品读美文,感受巴金爷爷文章的魅力

现在我们就与巴金爷爷同行,走进他的散文中去,去感受他丰富的情感,去感受他如诗如画的语言。

(切记:不齐读、不轮读,重视个人的读。)

回答问题的的技巧:

你是用哪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你是从文中哪里知道的呢?

在回答问题时,请用上:请同学们看到,第几页,第几自然段,第几句话,哪些词语。我的感受(体会)是„„

海船上的巴金

导语:1927年1月,年轻的巴金爷爷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在海上历时37天。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巴金爷爷在海上漫长的旅途中,常常观看日出。《海上日出》是杂记中的第23篇。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日出的的美丽,给人以享受,给人以力量。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快速阅读方式,在两分钟内完成《海上日出》的阅读题。看一看那位同学先完成。

(一)海上日出

①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②天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的望着那里。

③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 霞,完全跳出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④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⑤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这时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选自《海行杂记》(412字)

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文本解读:“伟大”之一:太阳冒出海面,蓝天变红霞,白云有了光彩,水、天一片灿烂;黑云遮挡,替黑云镶上金边,冲出黑云,把黑云染成红色或紫色,太阳升出海面,就象一位美化的大师,运用蓝、红、黄、黑、紫等几种颜色着力地渲染海晨的天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水天一色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 “伟大”之二:文中采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负荷慢升,冲破云层,跳出海面,镶上金边,冲出黑云,染成红色或紫色等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把太阳人格化,赋予了太阳人为的任何困难和势力都不可阻挡的神奇的力量,也只有太阳,才能使出这超神的魅力,为我们描绘出“海上日出”的晨曦海天画卷。

“奇观”之一:太阳走进云堆,光线从云堆里直射水面,天上霞光万道,海面金光闪闪,形成了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观。

“奇观”之二:黑云遮挡,太阳光芒四射,替黑云镶上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冲破黑云,升上云端,黑云被染成红色或紫色,人、水、天都成了发光的亮点,这是海晨的天空被太阳美化的自然奇景。

导语: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海上日出让人赞叹不已,给人奋进的力量。在海船上,巴金爷爷早晨观看日出,晚上观看什么呢?那就是星星,在摇啊摇的海船上,看星星。或许离开祖国,渐行渐远,在他的《繁星》中,老师读出了巴金爷爷对母亲的留恋。在那挂满星星的天空,是母亲的怀抱。请你用3分钟时间,利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完成阅读题。

(二)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shà)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选自《海行杂记》(541字)

你读懂了什么?

文本的解读:船动星移,追引起梦幻之感。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这是他的总的感受,而更具体更细腻的感受是后面说的两点:一点与朋友谈话;一点是回到母亲怀抱。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和我谈话一样。 把星星比作我的朋友,体现了对星星的喜爱;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排比修辞的手法,写出了海上的独特景色,很有渲染力。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旅游的巴金爷爷

导语:巴金爷爷乘海船远行,写下脍炙人口的海行杂记美文39篇。海上日出、繁星让我们走进了巴金爷爷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他的作品如一股股感情的激流,激动着、温暖着我们的心。《鸟的天堂》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鸟的天堂》写于1933年6月,是年轻的巴金爷爷在去南方游历时写的,和这一时期的许多散文一起收入《旅途随笔》,而《鸟的天堂》又将给我们怎样的享受呢?请同学们带着文后的阅读题,在6分钟内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完成。

(三)鸟的天堂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

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0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  1○

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11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  ○

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  1○

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3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  ○

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选自《旅途随笔》(1028字)

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 ’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文本解读:本文的重点是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作者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先写它占地面积大,并通过争论榕树的多少,说明这株榕树是孤木成林,表现榕树之大;接着写近看榕树,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着重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儿鸟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原因:

1、这儿生态环境好。 ①这儿环境幽美。文章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这儿不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②这儿气候温暖,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 ③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的食物就丰富。④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

2、人们保护意识强。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繁衍。

敢与狗斗的巴金爷爷

导语:巴金爷爷的《鸟的天堂》,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歌颂。能写出以情动人的散文的巴金爷爷,实际上与我们一样,小时候是怕狗的,长大后呢?要得到答案,请大家带着文后的阅读题,在3分钟内快速阅读完《狗》这篇文章。

(四)狗

小时候我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父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内,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pǚ)。后来我上了洋楼,才躲过这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

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屡(lǔlǔ)望着我的影子狺狺(yínyín)狂吠。我愈怕,狗愈凶。

怕狗成了我的一种病。

我渐渐地长大起来。有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看见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

我站住,狗也就站住。它望着我狂吠,它张大嘴,它做出要扑过来的样子。但是它并不朝着我前进一步。

它用怒目看我,我便也用怒目看它。它始终保持着我和它中间的距离。   这样地过了一阵子,我便转身走了。狗立刻追上来。

我回过头。狗马上站住了。它望着我恶叫,却不敢朝我扑过来。

“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我用轻蔑的眼光看它,我顿脚,我对它吐出骂语。

10它后退两步,这次倒是它露出了害怕的表情。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  ○

声却不像先前那样地“恶”了。

11我讨厌这种纠缠不清的叫声。我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子,就对准狗打过去。  ○ 12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声,似乎什么地方痛了。它马上掉转身子  ○

夹着尾巴就跑,并不等我的第二块石子落到它的头上。

13我望着逃去了的狗影,轻蔑地冷笑两声。   ○

14从此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选自《龙·虎·狗》  ○(559字)

读文后,想一想,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总结升华,拓展阅读

时间总是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一节课又到了下课的时间。让我们再次高呼快速阅读口号: 一目十行不是梦,快速阅读我能行。

今天,我们品读了巴金爷爷的散文。他的散文的将使我们难以忘怀。希望同学们下来后再去读一读他的小说,立体的去了解这位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板书:快速阅读

技巧

方法

限时

作文五:《巴金文章摘取》500字

巴金文章摘取。 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着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

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它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 我还记得高尔基早期小说中的“鹰”,它“胸口受伤,羽毛带血”,不能再上天空,就走到悬崖边缘,“展开翅膀”,滚下海去。高尔基称赞这种飞鸟说:“在勇敢、坚强的人的歌声中你永远是一个活的榜样。”

——《真话集《鹰的歌》》 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探索集《小狗包弟》》 “该忘记的就忘掉吧,不要拿那些小事折磨自己了,我们的未来还是在自己的手里。”                           ——《真话集《解剖自己》》

作文六:《彭德怀请巴金改文章》500字

1952年3月,著名作家巴金带领一个创作组,到朝鲜战场采访。3月22日,巴金和十七位文艺工作者一起,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见面。会见中,彭德怀司令员会见了创作组的同志们。会见结束后,大家在讨论彭德怀司令员的谈话时,都希望巴金能写一篇文章。   3月25日晚上,巴金用了三个多小时,一挥而就地写出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文章从会见前大家的紧张心态,到会见中的自然融洽,真实地凸现出彭德怀司令员威严却朴实的人物形象。文章写成的第二天,巴金又参加了志愿军司令部的欢迎大会。会上,彭德怀司令员又作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话。晚上回去后,巴金进一步对原文进行了补充。翌日把文章交给创作组的同志们看过,又参考大家意见略作增删,便将文章交给了新华社的同志。   文章交出后的第二天,彭德怀司令员写了一封信给巴金。原来他在看到巴金文章的原稿后,觉得把他写得太“大”了,并且标出了其中的一句,提出修改意见:“‘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真诚之意十分感人。   看完彭德怀司令员的信,巴金马上将文字改正了过来。■   (责任编辑/吕 静)

作文七:《巴金的散文》400字

巴金的散文 巴金的散文作品多收于《海行杂记》、《生之忏悔》、《旅途随笔》、 《龙·虎·狗》、《怀念》、《随感录》等 10 多本散文集中。 巴金散文最精彩的篇章是那些怀念故人和歌颂普通人高尚精神的作品。 如早期的《忆范兄》、 《纪念憾翁》,建国后的《忆鲁迅先生》、《哭靳以》、 《廖静秋同志》以及那篇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 巴金散文最大特点是真挚亲切,以情动人。这主要得益于他喜欢用第一 人称写文章。巴金倾述感情不借助热情只捉炽烈的语言和华丽铺陈的辞采, 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与你促膝谈心,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自然地感染读者。 他的语言水静沙明,一清到底,自然流畅,毫不造作,于平淡中见文采,通 脱之处出意境,自然之中求严谨。《怀念萧珊》是最能体现巴金散文风格的 代表作之一,这是他为纪念亡妻而作的悼文。该文在平凡的叙述中,充溢着 震撼人心的悲痛,透过这种悲痛所传达出的对妻子的挚爱,对“文革”的控 诉,对刽子手的痛恨,都自然地奔涌出来,再次显示出巴金散文自然真实的 艺术魅力。

作文八:《我的心-巴金》4000字

文章——我的心

作者

巴金

内容

近来不知道什么缘故这颗心痛得更厉害了。

我要向我的母亲说:“妈妈,请你把我这颗心收回去罢,我不要它了。记得你当初把这颗心交给我的时候,你对我说过:‘你的爸爸一辈子拿了它待人,爱人,他和平安宁地过了一生。他临死把这颗心交给我,要我将来在你长成的时候交给你,他说:“承受这颗心的人将永远正直,幸福,而且和平安宁地度过他的一生。”

现在你长成了,那么你就承受了这颗心,带着我的祝福。到广大的世界中去罢。’这几年来我怀着这颗心走遍了世界,走遍了人心的沙漠,所得到的只是痛苦,痛苦的创痕。正直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和平在哪里?这一切可怕的景象,哪一天才会看不见?这一切可怕的声音,哪一天才会听不到?这样的悲剧,哪一天才不会再演?一切都像箭一般地射到我的心上。我的心上已经布满了痛苦的创痕。因此我的心痛得更厉害了。

“我不要这颗心了。有了它,我不能够闭目为盲;有了它,我不能够塞耳为聋;有了它,我不能吞炭为哑;有了它,我不能够在人群的痛苦中找寻我的幸福;有了它,我不能够和平地生活在这个世界;有了它,我再也不能够生活下去了。妈妈,请你饶了我罢,这颗心我实在不要,不能够要了。    “我夜夜在哭,因为我的心实在痛得忍受不住了。它看不得人间的惨剧,听不得人间的哀号,受不得人间的凌辱。它每一次跟着我游历了人心的沙漠,带了遍体的伤痕归来,我就用我的眼泪洗净了它的血迹。然而它的伤痕刚刚好一点,新的创痕又来了。有一次似乎它也向我要求了:‘你放我走罢,我实在不愿意活了。请你放了我,让我把自己炸毁,世间再没有比看见别人的痛苦而不能帮助的事更痛苦的了。你既然爱我,为何又要苦苦地留着我?留着我来受这种刺心刻骨的痛苦?’我要放走它,我决心让它走。然而它却被你的祝福拴在我的胸膛内了。

“我多时以来就下决心放弃一切。让人们去竞争,去残杀;让人们来虐待我,凌辱我。我只愿有一时的安息。可是我的心不肯这样,它要使我看,听,说。看我所怕看的,听我所怕听的,说我所不愿听的。于是我又向它要求道:‘心啊,你去罢,不要苦苦地恋着我了。有了你,无论如何我不能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了。请你为了我的幸福的缘故,撇开我罢。’它没有回答。因为它如今知道,既然它已被你的祝福系在我的胸膛上,那么也只能由你的诅咒而分开。妈妈,请你诅咒我罢,请你允许我放走这颗心去罢,让它去毁灭罢,因为它不能活在这样的世界上,而有了它,我也不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上了。

“我有了这颗心以来,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到而今我的爱被人出卖,我的幻想完全破灭,剩下来的依然是黑暗和孤独。受惯了人们的凌辱,看惯了人间的惨剧。现在,一切都受够了。可是这一切总不能毁坏我的心,弄掉我的心,因为没有得到母亲的诅咒,这颗心是不会离开我的。所以为了你的孩子的幸福的缘故,请你诅咒我罢,请你收回这颗心罢。

“在这样大的血泪的海中,一个人一颗心算得什么?能做什么?妈妈,请你诅咒我罢,请你收回这颗心罢。我不要它了。”

可是我的母亲已经死了多年了。

1929年春在上海

影片——我的心

简介

中文名称:我的心

英文名称:The Heart of Me

发行时间:2002年

电影导演:山德士·欧沙利文

电影演员

海伦娜·邦汉·卡特

保罗·贝塔尼

奥利维亚·威廉姆斯

地区:英国

影片简介

《我的心》(The Heart of Me)是一幕荆棘横生的室内剧,关于责任,关于爱与欺骗,爱与背叛。它借用了英国上流阶层的主人公在道德的责任与非道德的爱恋之间的徘徊,以及由此所受的精神创伤,实际上反射出的既非谴责,亦非放纵,而是一种模拟两可的态度,是一种旁观者的缄默与悲悯。

改编小说

这部BBC2002年出品,改编自Rosamond Lehmann小说The Echoing Grove《回音的小树林》,由Thaddeus O'Sullivan执导的电影,被它的角色们的非道德行为引起的渗透整部影片基调的矛盾情绪削弱了。然而这个疑难丛生,很可能导致非议的棘手问题,却经由故事中隐含的宽恕主题得以弥补。 内容简介

叙事镜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那些年月以及战后的某一天里来回转换。1936年,伦敦。Rickie是一名年轻的事业有成的银行实业家,一个被紧紧围困在窒息的婚姻樊笼里的男人,外表优雅闲适,内心阴郁;Madeleine是他的妻子,雍容美丽,闪闪发光但情感冷峻的社交界女主人。在她的父亲死后,Madeleine邀请她的画家妹妹Dinah来到他们位于伦敦Montagu广场的房子里一同居住。    起先的时候,Rickie只是从Dinah无拘无束的天性中寻找到了某种能够舒缓从他卧房中散发出来的持续的单调郁积气息的乐趣。Dinah的活泼娇憨,不造作,自然的表情和姿态吸引了他的目光。但在一次乏味的晚宴上,Dinah却漫不经心地当众宣布了她即将结婚的消息。Rickie尽管外表镇定如常,内心却出乎自己意料的震惊,他的严厉的有些微颤抖的嘴唇掩藏了他反对的言辞。

稍后的晚间,Rickie却打开了Dianh卧室的门,要求她解除婚约,她毫不犹豫地顺从了,证实了他们彼此之间拥有的那种无法述之于口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在Dinah搬出家门,另外租了间公寓后,逐渐发展成了一种被禁止的爱恋关系,它不仅仅将危及Rickie的婚姻和家庭,同样的也将造成玷污他自身名誉的威胁,在那些“穿着花呢服装” 的保守分子圈里,在Madeleine那些刻板的朋友被社会知觉养成的眼睛里,这种行为甚至远远被定义成了可诅咒的犯罪。

而这样的危险关系也在剥夺着Rickie的健康。当Dinah怀孕时,狂喜与浪漫演变成了一下粉碎性的重击。Rickie尽管顾虑,但仍旧不能打消Dinah要孕育一个属于他们俩的美丽孩子的愿望。她在海边漫步,等候着做母亲,尽管Rickie很可能无法从他的婚姻状态中解除出来。一天深夜,Rickie接到Dinah要生产的电报,他驱车冒着暴风雪赶去,却在半途撞车。而此时,痛苦中的Dinah仍强自支撑着要等他前来。Dinah独自生下了孩子,可孩子是个死胎。她并没有幸运当上一名母亲。受伤赶来的Rickie与Dinah陷入了彼此折磨的绝望中,他只能带着痛苦离开。Dinah的朋友谴责他,而他无言辩解,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随身携带的那个小手提箱子里满满放着的都是婴孩的小衣服。他并不是不想要这个孩子,但如今说任何话都已经太晚。他们丧失了信任,失去了和谐。曾经的心醉神迷堕入了绝望。

他们短暂地分开了。Rickie回到了家庭中,而此时他才知道,Madeleine对此并非一无所知。在整个过程中她默默地观望着事态发展,但她只是紧闭双唇,维持着尊严,希望她的丈夫能自己觉醒。妹妹,死去的孩子,她全都知道,只是不说话。她请求Rickie回来,请求从此不再欺骗,因为她确实爱他。然而就像没有了和谐人无法相处一样,没有了诚实婚姻也再没有基础。他们只是仍旧维持着一个家庭,至少在孩子面前。但随着Dinah的再度出现,虚幻的围墙坍塌了。Rickie终于下决心离开了妻子,搬离家中去和Dinah一同居住。

Rickie在珠宝店里为Dinah订做了一枚手环,上面按他的嘱咐打算镌刻上威廉.布莱克的诗句——

伴随着降落在伦敦街头的炮弹,空袭拉开了序幕,战争将很快席卷这片岛国,带来死亡与灾难……

影片的最后,Rickie独自一人渐行渐远,眼神由悲恸转成释然的微笑。在他身前身后,伦敦残破的街道延伸向远方。画面慢慢调远,从灰暗转入春日的明媚色调。绿草茵茵的草坡上,年轻的Dinah正在放一只拖着长长飘带的风筝,笑声如银铃穿越天际。她的身影和十年后Madeleine女儿奔跑的身

影重合了,预示着饱经折磨的心灵藉由宽恕所得的最终的宁静和崭新的希望。

评论

《我的心》是一部传统的英国剧,情感内敛,它生动细致地描述了一对姊妹之间的关系,Rickie作为情感纽带将她们各自孤立的生活连结起来。尽管这部电影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而被划定为属于过去那段时期的,但它的最基本的道德的情感,或者更确切的说,不道德的情感,却惊人的现代化。    遗憾的是,电影制作方选择去创造了一个脱离于宗教和强大道德权威的世界,在那里,唯一的衡量对与错的标尺仅仅是社会的可忍受程度,表现为Madeleine的维多利亚式的拘谨,或者是主观的道德自治权,表现为Dinah的违反社会准则的自由,如同她画中那个裸体的女人。公允的说,影片既没有谴责也没有宽恕人物的行为,而是选择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上保持了缄默,从而回避了现时的裁决。

关于宽恕

值得肯定的是,在所有这些之下,影片向观众讲述了宽恕的重要性,以及允许怨恨的腐烂变质将如何导致情感上的自我毁坏。宽恕的主题蕴涵在威廉.布莱克的挽歌《破碎之爱》(Broken Love)的诗行中,这段诗句在影片里扮演了核心角色——

关于演员

最后来说说演员。Paul Bettany 与Helena Bonham Carter、Olivia Williams的组合。Helena Bonham Carter是英国文艺影坛的才女,她主演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鸽翼》、《霍华德庄园》等都已成为经典,而在本片中,距离《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那个豆蔻年华的露西已经过去17年的Helena,无疑眉目间不复当日青春,但她的妹妹Dinah是称职的,与角色精神相融的。而Olivia Williams也将姐姐Madeleine委曲求全的隐忍和痛苦表现得含蓄而可信。至于Paul Bettany,imdb上将他的表演评论为a very detailed and brave performance,非常精妙,不惮于表现人物表面的弱点和真实的复杂人性。就我个人而言,由于看到他非常少见的英国本土文艺片而感到惊喜。因为在这部影片中,Paul的身份是一个普通人,他所处的环境是战前相对安逸的英国社会,他的爱欲憎恨困苦也是普通的情感因素。怎样从平实的生活气息中表现出不平淡乏味的东西来,我想他掌握了尺寸。他的表演风格是英国式的内缩沉静,大部分时间是通过眼神说话。

作文九:《巴金的简介》700字

作者简介

万巴(1858-1920),真名露易基·贝台利,生于佛罗伦萨。当过铁路职员、记者,后来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

《捣蛋鬼日记》是一部日记体小说。主人公是一位九岁的小男孩,人们称他为“捣蛋鬼加尼诺”。

他出于好奇做了许多捣蛋事件。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炮仗栓在姐夫的扣眼上;他在客厅表演魔术,几乎射瞎了一个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钓鱼,却钓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他在火车上悄悄拉下了紧急制动闸,仅仅出于好奇;他搞了一个动物园,挂在树上的“猴子”是邻居家的小孩„„

主要人物

加尼诺:本书的主人公,也是这本日记的主人,一个十足的淘气包,把大人们搞得晕头转向。 爸爸:一个十分严厉的爸爸,总是训斥加尼诺,被加尼诺称为“暴君”。

妈妈:对孩子过分溺爱,因为儿子加尼诺的捣蛋,叹息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母亲。

主人公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充满了儿童顽皮活泼的天性,在充满幽默与欢笑之间,勾起人们无尽的回忆和深深的反思:在男孩成长的道路上,大人们应学会理解以及宽容,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而不是一味指责他们。

作者通过加尼诺周围的环境和人物的描写,暴露了那个社会许多丑恶的现象。

书中,作者表现了比较鲜明的爱憎,他不仅对被视为穷要饭的巴罗佐悲惨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而且无情地鞭笞了自私残暴的寄读学校校长、校长老婆以及他们的帮凶厨子;愤怒地控诉了他们对孩子在精神上的折磨和在生活上的虐待。作者还活龙活现地勾画了加尼诺的姐夫,那个不择手段谋取遗产、向上爬的马拉利律师,以及加尼诺朋友的父亲——一个在讲演中大谈为劳动人民谋利益,而实质上却想让面包归他一人所有的资产阶级政党领袖人物的虚伪嘴脸。此外,作者也抨击了资产阶级的竞选制度,揭露它不过是一个骗局,一场闹剧。

作文十:《巴金的故事》3600字

一个睿智的人,

一个真诚的人,

一个可敬的人

――巴 金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一颗现代中国的良心停止了跳动,留下了一个复兴中民族的沧桑记忆,巴老就像故乡那片土地,厚实、温暖、深切……

“有你在,灯亮着;你不在,心亮着”,让我们默默追忆巴老,捡拾起内心严肃的人生思索,让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的一切都不值得宣传表扬”

巴金诞生于成都正通顺街,不少国外友人和港澳台同胞,到成都时都想去巴金故居看看,但无法如愿。因为,巴金故居已经不复存在。

1985年,四川省作家协会给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要求恢复巴金故居。省委同意,并且成立了筹备小组。巴金知道后不同意,“不要恢复故居,如果将来要搞点纪念,可以在旧址钉一个牌子,上面写:作家巴金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1986年10月,巴金再次“申明”他的意见:“……不要重建我的故居,不要花国家的钱搞我的纪念。旅游局搞什么花园,我不发表意见,那是做生意,可能不会白花钱。但是关于我本人,我的一切都不值得宣传表扬。”

“不要用我的名字”,在一些名利等问题上,巴金时常这样说。

1993年,巴金90岁诞辰时,四川省作协打算以巴金的名字设立基金会和文学奖,巴金坚决不同意。1994年1月1日,巴金专门致函四川省作协,再次表述自己的意见。他在信中写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写作六十几年,并无多大成就,现在将我的名字和我省文学事业联系在一起,对我实在是莫大的荣誉,我非常感谢。但是建立‘巴金文学基金’,设立‘巴金文学奖’,又使我十分惶恐。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

巴金喜欢记日记,他的许多日记都是很美的散文,更具史料价值。1991年,巴金的侄儿李致向他转达了四川出版界想单独出版日记的要求。巴金不太同意,李致做工作道:“《鲁迅日记》也有单行本,您的日记也可以出单行本。”在李致的再三要求下,巴金勉强同意了。

李致高兴地回成都了,但是没几天,收到巴金的来信。巴金在信中写道:“关于日记我考虑了两个晚上,决定除收进《全集》外,不另行出版发行,因为这两卷书对读者无大用处。我没有理由出了又出,印了又印,浪费纸张……”至今,巴金的日记没有出版单行本。

称自己作品百分之五十是废品

文人多自尊狂傲,世上少有赞叹别人的文人,更鲜有批评自己的文人,正所谓“文人相轻”。

巴金却对自己说“不”。这不是他在《随想录》中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而是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文学生命说“不”。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巴金全集》。起初,巴金不同意。编辑王仰晨几次来沪做说服工作,被其热情和决心打动,一年后巴金终于同意了。

巴金为何不同意?他说,编印《全集》是对自己的一次惩罚。因为,他认为,他的作品百分之五十不合格,是废品。

巴金是无情的。他说,《死去的太阳》是一篇幼稚之作,《利娜》严格地说还不算“创作”。

巴金是严厉的。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爱情三部曲》,他说是不成功之作。巴金曾写道:“《爱情三部曲》也不是成功之作。关于这三卷书我讲过不少夸张的话……有人批评我的革命是空想,说得对!我没有写革命的‘本钱’……我只是想为一些熟人画像,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使我感动、发光的东西。我拿着画笔感到毫无办法时,就求助于想象、编造,企图给人物增添光彩,结果却毫无所得。”

巴金是苛刻的。他多次讲到《火》是失败之作,“我不掩盖自己的缺点……《火》中我写了两位熟人……但是我应该承认跟我这样熟的两个人我都没有写好……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文学家,更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用笔作武器,靠作品生活,在作品中进行战斗。我经常战败,倒下去,又爬起来,继续战斗。”

巴金是彻底的。他觉得,他还写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与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他的这些观点,自然不被人们认同。王仰晨首先在给他的信中表达了异议,巴金回信道:“说到废品你不同意,你以为我谦虚。但是,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有人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言壮语成为现实。”

巴金是理智的。他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他曾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年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我写了一本又一本,送到年轻读者手中,我感觉到我们之间的友谊在加深。但是20年后,50年代至80年代的青年就不理解我了。我感到寂寞、孤独,因为我老了,我的书也老了,无论怎样修饰、加工,也不能给它们增加多少生命。你不用替我惋惜,不是他们离开我,是我离开了他们。我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我理解了自己,就不会感到遗憾,也希望读者理解我。”

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

巴金还在刚踏上文学之路时,朋友约他到自己办的书店作编辑,每个月给80元大洋。可他却说:40元就够了。他将第一部小说《灭亡》的稿酬,给了一位生活困难的朋友。30年代至40年代,是巴金创作的高峰时期,他却将14年的宝贵时间,用在编辑他人的书上,而且不取分文。建国后,他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但他却是中国惟一不拿工资的作家。到了晚年,他悄悄地,将稿费、藏书一一捐了出去。

老舍之子舒乙先生曾回忆这一幕: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时,巴金虽行动不便,还是来剪彩了。那天,他端坐在沙发上,手往口袋里掏呀掏呀,最后摸出一个纸包来,交给舒乙,说道:“刚收到的稿费,上缴!”舒乙说:“我当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这个人完全透明,爱祖国、爱人民,乐于奉献自己。”

曾在上海文联负责作家联络工作的徐钤说,这一生他接触过许多文化名人,惟对巴老的感情最深。他是在一些细小事情上感受巴金的: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

那会儿,在外事方面,一般送外宾的礼品,都是由公家买的。一些名人在家里接待客人,连茶水点心,都是由公家买好后送了去的。只有巴金从不这样,所有接待外宾的费用,都是掏自己的腰包。通常,礼品都由萧珊买,会面结束时,拿出来送客人。

1960年,巴金回到故乡成都,四川歌舞团正在上演《刘三姐》。一天,巴金请沙汀代买8张票,请大家看戏。有关方面知道了,决定送票给巴金。巴金坚决不要,说道:“我请人看戏,必须自己花钱。”80年代,巴金有过几次出国机会。每次回来后,都是由巴金出钱,请大家吃一顿后再“散伙”。

徐钤说:“巴老就是这么一个人,从不揩公家的油。我敬佩他,愿意终身为他服务。”

使每个人都得到春天

用全部的真诚和热情,“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的愿望。

巴金善待每一个人。在朋友面前,总是赤诚地捧出自己的心。50年代,作家萧乾受到莫须有的批判。这时候,昔日的朋友避之不及,形同路人。只有巴金,在公众场合,大声地唤着他,大方地坐在他的一边,悄悄地关照他:要谦虚,要谨慎。而当曹禺,头上的头衔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时,他却批评他:不要太顾及事务,应该多写些好作品。曹禺逝世后,他又嘱人帮助曹禺夫人李玉茹,整理出版曹禺未发表过的文稿,留下曹禺最后的真实形象。

巴金对于他人的关心,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的。天冷了,巴金站在窗前,看到在风中修整花苗的师傅,就担心师傅会冻着,便赶快让家人买来羽绒背心和棉帽送去。小张、小吴,从农村到巴老身边工作,一晃多年过去了。巴金一直担心,自己百年后,这两个孩子怎么办?有一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一桩桩、一件件,在巴金身边或与巴金有过接触的人,都会说出许多故事,由衷地说一句:“巴老这个人就是好!”

你是巴金的儿子!?

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访。走进巴金寓所,陈铁迪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便有点奇怪地问他:“你怎么也来了?”这时有人告诉她:小棠是巴金的儿子。

“你是巴金的儿子!?我怎么不知道!”陈铁迪十分惊异。

陈铁迪当然不知道。在小棠身上,一点也看不到名人之后的影子。他自己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在以巴金为主的公众活动中,难以看到他的身影。以至于有人玩笑地说:“见小棠比见巴金都难。”

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千方百计搞关系、走后门。惟有巴金,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李小棠的很多同学,有的留在了高校,有的进了中央大单位,有的进了报社、电视台……分配的工作都比李小棠好。而李小棠来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半点怨言。

在儿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巴金的许多影子。

和父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