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法学 > [《心灵的自由》2300字] 如何让心灵自由

[《心灵的自由》2300字] 如何让心灵自由

时间:2019-09-28 09:22:03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作文:心灵的自由》2300字

心灵的自由

作者:萧晓雅

自由,什么是自由,就是像现在我这样么,吃着父母口中的垃圾食品,玩着惊险刺激的网游,呆在父母老师严禁入内的网吧里,吸着二手烟,悠哉悠哉。而正当我玩的高兴时,却被怒气冲冲进来的父亲拧着耳朵拖出了网吧,一出网吧,我挣开父亲的手,吵到:“你干什么呀?没看见这么多人么?丢死人了。”父亲看见我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似乎更生气了,冲我吼道:“我干什么,你在干什么,放假十多天了,你从早到晚,一天泡在网吧。”我不服气的顶撞道:“我好不容易放假,放松一下怎么了,再说干什么是我的自由。”“啪”的一声,没有预料到的一巴掌。重重的打在了我脸上,前一秒钟,我懵了,似乎忘记了这突如其来的疼痛感,后一秒钟,眼泪就如决堤的河水汹涌的奔出,我恶狠狠的瞪了父亲一眼后,转身跑开了,这双手,是曾经牵着我一起爬山,拉着我过马路的大手啊,是曾经为我支伞,为我摇扇的大手,为何如今竟落到了我脸上,我一边跑一边哭,后来,我跑去了朋友家,让朋友给妈妈打了个电话,然后在朋友面前哭诉了一番,心情也终于变好些了。

第二天一早,我回到家,看见爸爸妈妈那灰冷憔悴的面容,我不知该说什么,正想转身进屋,此时父亲竟开口了书,说道:“我买了两张去新疆的票,你和我一起去吧!”我脑袋蒙了一下,什么,去新疆,难道我做错事,还有奖励不成,尽管心中早已乐坏了,但一瞧父亲那依然灰冷的面容,便故作深沉的说:“那好吧!”文章穿越时空,将不同时期的人物放在一起,有力的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头一次做飞机的我激动得不知该做什么,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飞机似乎走了很久,在经过长时间的煎熬后,终于到了。从飞机上下来的我东瞅瞅,西看看,似乎与自己家乡也没什么不同嘛,我正纳闷时,父亲又让我坐上别的车,很快我们到了旅店,店主十分热情,给我们安排房间,帮我们提东西,给我们介绍旅店的布局,收拾好这些,父亲就又带我上了车,我问去哪里,父亲说:“去草原,你不是一直想去草原么。”“啊!真的!”我的心情顿时又激动了起来,车又开了许久,终于,我们到了草原。

脚下绿油油的青草正长得茂盛,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在翻涌着,还有些不知名的小野花灿然的开着,点缀着绒绒的绿毯,再朝天空看,如清水洗过般干净,那种湛蓝色是我在城市中从未见过的,向远处望去,蓝色的天空与绿地相连,我觉得我被包围在一片自然之画当中了,似乎我也成了这画中的一笔,无法割舍了,想着想着,脚竟不自觉的奔跑了起来,从前,在学校操场上跑,在马路上跑,如今,在大草原上跑,脚竟停不下来了,在软绵绵的草原上,我似乎忘记了一切不愉快,干净的天,干净的地,连我也清洗的干干净净了,在这空旷,自由的地方,好像连我的心也变得空旷,自由自在了。灵感从来不喜欢拜访懒汉。

希望我们共同切磋,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采撷芬芳的花朵。

我随意躺在了草地上,父亲这时也走了过来,问我:“感觉怎么样?”我想了想说:“像是从未有过的感觉,干净自然,连身体心灵都跟着干净了,有种灵魂被一击的感觉,这跟我玩游戏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说完这番话,父亲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到了晚上,父亲告诉我今晚会有一场篝火晚会,问我要不要一起参加,我一听,高兴的说当然要啊!终于,夜幕降临了,我没料到晚上会这么冷,可怜我只穿了一件单衣,这时,父亲给我递来了一件衣服,也不知父亲是何时收拾上的,我鼻子一酸,赶紧披上衣服,心中觉的暖暖地。火焰已经点好,有几个人已经开始烤起了羊肉,几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姐姐热情的拉我去跳舞,我也拉上了爸爸,一开始,我不会跳,动作也十分僵硬,后来,人越来越多,模仿着几位姐姐也跳得有模有样了,大家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尽管有时语言不通,但心却是在一起的。直到后来,那纯朴,热情,自然的新疆人民依然深深刻在我脑海里。

漆黑的夜幕下,天空闪着明亮的星星,月亮也是从未见过的大,似乎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在如此美景下,我们吃了十分可口的烤羊肉。

再后来的几天,我见过了一片一片的羊群,见过了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见过了着名的月牙泉。

结束旅行,回到家乡,家乡的空气依然污浊,天空依然是灰蒙蒙的,汽车笛声还是那么刺耳,可我的心却不一样了,似乎还如当初站在茫茫草原上那般空澈干净。回到家,我给妈妈一个大大的熊抱,晚上,我们全家一起看旅行时的照片。后来,我不再泡网吧,看到那些游戏也有说不出的厌恶,我开始读书,帮父母做些家务,不再和父母争吵了,我觉得此刻的我才是真正自由了,是心灵的自由,新疆的山山水水让我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和解脱,才明白,从前追求的自由只是把自己的心束缚的更紧了而已,而现在,心似乎很宽,如草原般宽,很干净,如新疆天空般干净,很自由,如草原上飞奔的羊群般洒脱自由。本文紧扣题旨,举例精当,准确而有充分的论证了中心论点。

自由,终于明白了自由,那是心灵的自由,灵魂的自由,那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记住:心可以变得无限大,足以让我们浪迹天涯。

山东滨州滨城区北镇中学高一:邓明静排比手法的运用,使全文富有韵律感,像青春矫健的步伐,充满朝气和活力

点评:习作比较长,应该是小作者的一段心灵历程,这一段过去的经历让小作者意识到了自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这一段过去的经历也让小作者成长了起来,会有自己的新追求。

小作者在结构上还须要重新安排一下,让文章变得清晰、了然,让读者在领会作者意图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主次安排上需要好好调整,加上适当的议论,会让文章更有深度。

作文二:《心灵的自由作文》1300字

【心灵的自由作文】

【篇一:为了心灵的自由而读书】

我曾记得小时侯.奶奶常给我念叨的《勤学》诗.“少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苦用心.”听了奶奶念的书歌子.小时的我却不以为然.心里老觉着读书有什么难的.

长大后.我手执教鞭.走上了三尺讲台.当我面对台下那一双双明亮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为我书读的少感到汗颜了.我总怕误人子弟.因而我不断地学习.“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应有一桶水.并且是一桶活水.”

正是经常性的读书.我讲课时.有了底气.我深深的体会到:多读书.能积淀底气;勤写作.能练就自己的才气.

朱永新教授的话很是震撼人心.动人心魄.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而中国人年平均读书仅为4.5本.购买的图书.80%是学辅导类的书.20%的为非教辅书.中国人的读书状况是不能让人乐观的.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本质而言.读者是为了自己的心灵自由而读书!

阅读完全是个体化的活动.一个人.只有自己的心灵与书中的人物心灵而互相融合.转换沟通.他才会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幸福.享受到心灵的自由.自由地进行二度创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才能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为了心灵的自由而读书.读书的感觉是美好而神奇的、读书的收获是幸福的.

面对我国如此严峻的读书形势.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应当去读书.让阅读成为人的生活习惯.成为人的生活方式.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营造书香校园.营建书香社会.

真心希望:每个人都有书读.每个人都参与读书.关注孩子的读书状况.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亲爱的朋友.今天你读书了吗?

【篇二:让自由的心灵飞翔】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已.因为年轻.所以会经历一些事情.比如爱情.比如友情.

没有人能够永远快乐幸福的过每一天.

没有人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坚强和软弱.

让我们成熟的.是经历的.是磨难的.

让我们幸福的.是宽容的.是爱的.

让我们心安的.是理解的.是信任的.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不知道为何.有些东西就是无法改变.

也许.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梦想.

也许.还在追求那永远不会有的完美.

曾几何时.我们虚荣过.幻想过.为狭隘的目标奋斗过.

待到重新回头看待这一切时.觉得很多事情都云淡风轻了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会在未来走的更加好.

因为抛弃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会更美好.

人生如此短暂.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呐.

有太多的事情要你去做.有很重要的人等着你去珍惜.

不要回头看.前面的世界才更精彩.因为在我回首时.我可以指着那条尽是痛苦和泪水的路.大声地骄傲地说:

看.这就是我自己走出来的路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森林中有一个分岔口.我愿选择脚印少的那一条路.这样我的一生会截然不同.”

基丁说过这样的话.

一条路走的人多了.总会弄得泥泞不堪.总会弄得尘土飞扬.

为何不换一条路走走.也许一切将会是另一种样子.

把握住自己的今天.那么明天绝对会更美好.你对生活微笑.那么生活也对你微笑.让我们的心不再压抑.让它解脱吧.

让自由的心灵飞翔.去迎接那绚丽的阳光吧!

让它在蓝天和白云之间翱翔……

作文三:《心灵的自由》600字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展现给人的是一幅自由、舒畅的画卷。我们的心灵是否也能够如此自由呢?

有一次,一位科学家画了一个形状,他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他把画带到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问他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同学们为此争论不休:有的说那是香蕉,有的说那是月亮,还有的说那是切开的西瓜随后,他又把画拿到初中生的教室,问了同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月亮,科学家听后很懊丧。

我想科学家懊恼是因为那些孩子的心灵被尘封,没有得到自由。就如同八股一样,只有废除了它,才可能有进步,有新的发现,新的精神的诞生。

我们永远都无法忘记秦始皇焚书坑儒给社会文明造成的严重后果。禁锢的心灵,就好像断线的风筝,永远也不可能飞到更高的天空。

我喜欢看人痛哭失声,喜欢听人狂声怒吼,喜欢酒后失态吐出一些埋在心底发酵的往事。我喜欢素日沉静安然的人喋喋不休的诉说苦难,我喜欢明星失宠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时忍痛回首,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因为这些东西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是一份真诚,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小草要想获得自由,就要积蓄力量,等待破土而出的一瞬间;脱僵的野马有放荡不羁的自由也是由于它的努力;心灵要想获得自由,就要经过一番努力,一番勤奋,等待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刻。

青春岁月里,我们应该像舞蹈家一样,尽情舒展自己的情怀,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心灵最闪亮的部分献给观众。

青春岁月里,我们应该向钢琴家一样,借助动听的旋律来释放自己的心灵,将生命中最响亮的一刻献给有爱心的人。

抛弃世俗的观念,忘却世俗的冷落,如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让自己的心灵彻彻底底、清清楚楚、完完全全得到自由。

作文四:《心灵的自由》800字

某年某月某日,我去另外一个城市.偶遇我生命中重要的比我年长几岁的朋友.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很欣赏他,觉得他最大的特点是精神上的超然淡定,有着一般人没有的自由的心灵.跟他在一起,再神经质的人都会被感染一些静气.              可能是身处陌生的城市,每天听着当地人说着方言在交谈,能与我聊天的人很少而显得很珍贵.每天晚饭后就去他那里喝茶聊天.聊的内容天南海北,无所不包.有时候两个人好长时间都不说话,我就看着他慢慢的往壶里倒水,往杯里沏茶,并不觉得无趣.                我问他,你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份洒脱是怎么修炼出来的?他看了我一眼,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每天坐公共汽车,决不抢座位,只要有一个人站着,空座位离我再近也不坐;     还有我每天买菜,决不还价.平均一天损失一块钱,一年损失大约三百多元,这个损失我认啦.      譬如买衣服,不还价损失太大,不行.叫上朋友一起去买,还价对他来说是乐趣,对我不是............他没说完,我就直截了当地说:这些东西太琐碎,而且有些做法的深层动机也有问题.比如有可能是内心害怕跟别人发生冲突.我相信一个和谐的人格与深刻的内省有关,但与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无关.他听后笑了说:我不想说服你,但是你想想,人生就是有很多的琐碎组成的,上面的那些琐碎,也可以举一反三,变成很多很多的琐碎.把这些琐碎先算计清楚了,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算计其他不琐碎的事情.对不对?我并不是害怕冲突,而是要自己从小的琐碎冲突中脱身.或者说,我算计的和看重的不是金钱或者冲突,而是心灵的自由.                  他接着告诉我,他曾经有一部价值十几万的代步车,在他 想通那些琐碎事之前,他总是偷偷开着,说着借用的车,生怕别人知道以后找他借,借也不好,不借也不好.想通了那些之后,他就每天没有杂念的开着车.谁想用谁就用,最后那车也用到了该"寿终正寝"的时候.              那天,他的确没有完全说服我,不过,后来,我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发现,有座位不坐,感觉也很好.因为站着的时候视野更宽更广.      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和风景.

作文五:《让作文放飞学生自由的心灵》2500字

摘要: 本文着重从日记引路,张扬个性表达;放飞想象,畅游作文天地;评价激励,体验童真精彩三方面论述了教师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日记想象评价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阅读教学、识字教学有“血缘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内容、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语文课程准》在写作要求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面对学生习作的广阔天地,教师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      一、日记引路,张扬个性表达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绚丽的浪花,而我们的周围也总会有许多有意义的景物可观察、可记录。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探究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日记。   在日记中,教师不应要求声音统一,而要充分尊重儿童不同的语言方式,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说话、作文。所写内容可以是山涧溪流,叮叮咚咚;可以是树上小鸟,叽叽喳喳;可以是风过柳梢,柔柔细语。在日记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情感是真挚的,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自我。在日记里,学生可以自由翱翔,可以向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自由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等纯真情感、心路历程,从而真正做到“童真趣语张扬个性,诗情画意流淌笔尖”。      二、放飞想象,畅游作文天地      想象作文是发展创造想象力的一朵奇葩,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教育心理学表明,童年时代最具有想象力,是幻想的年龄,如何保持他们自由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是教育的目的和责任所在。      1.文本拓展想象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在结尾处言虽完但意未尽,余味很浓。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在保持原文思想的前提下,把原文中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的内容通过想象与联想,扩展它的内容,丰富原作的情节和细节,从而使之更加充实具体,生动形象。   如教完李白的《赠汪伦》后,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具体想象,将该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让学生把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地描写下来;教完《新型玻璃》后,教师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采用“自述”的形式,让学生自由想象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夹丝网玻璃自述”、“变色玻璃自述”、“吸热玻璃自述”、“吃音玻璃自述”。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能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又如《穷人》一文结尾写“桑娜拉开了帐子……”那么,桑娜拉开帐子后是怎样的情景呢?两个孩子怎么样,渔夫怎么样,他们今后的生活怎么样,孩子们长大后又如何呢?教师可通过这些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穷人善良的心地;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让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想象作文。      2.实践引导想象   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在一次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景色的活动中,学生发现学校连廊瓷砖上的彩釉剥落,形成了一块块的斑纹。对此,很多学生都说难看,希望学校换掉。但我细看发现,这些斑纹形状各异,相似各类动物、植物,于是我灵机一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彩色粉笔将墙壁上的一块块剥落处涂起来。此时,同学们想象的翅膀已经张开,“水藻!”、“树叶!”、“红旗!”一声声惊叫此起彼伏,不一会儿,那班驳的痕迹已不再是丑陋的,而变成了一副副色彩斑斓的图案。而一篇篇诸如《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惊喜》等佳作也纷纷呈现。      三、评价激励,彰显童真精彩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的过程是青少年走向生活,对生活进行创造和审美的过程,它是学生的心智创造,离不开认知情感的依托。在平时的作文批阅中,教师要用充满赞赏的眼光评价每一篇习作,哪怕是作文中一个“闪亮”的词句,教师都应充分肯定。教师要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感受教师对其习作的时时关注,让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像火一样燃烧起来。实践表明,教师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彰显童真的精彩。   总之,学生学习写作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语文教师应不断优化作文课堂教学,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作文课堂中实实在在地采取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还学生表达真实自我和放飞心灵的自由,给他们倾吐真情的心理安全感,如此终能激发学生保持旺盛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参考文献:   [1]赵俊清,滕建盛,潘良圣.小学作文教学改进命题新探索[N].教师报,2001.   [2]李玉萍.提高小学作文教学三法[J].黑河教育,2002,(05).   [3]张善銮,张元成.小学作文教学要突出“四童”[N].教师报,2002.   [4]徐蓓春.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   [5]刘兰香.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08).   [6]洪明春.开掘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隐性优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07).   [7]张剑宇.呼唤作文失落的灵魂[N].天津教育报,2008.

作文六:《[优秀作文]为了心灵的自由而读书》700字

为了心灵的自由而读书

我曾记得小时侯,奶奶常给我念叨的《勤学》诗。“少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苦用心。”听了奶奶念的书歌子,小时的我却不以为然,心里老觉着读书有什么难的。

长大后,我手执教鞭,走上了三尺讲台。当我面对台下那一双双明亮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为我书读的少感到汗颜了。我总怕误人子弟,因而我不断地学习。“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应有一桶水,并且是一桶活水。”

正是经常性的读书,我讲课时,有了底气。我深深的体会到:多读书,能积淀底气;勤写作,能练就自己的才气。

朱永新教授的话很是震撼人心,动人心魄。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而中国人年平均读书仅为4。5本。购买的图书,80%是学辅导类的书,20%的为非教辅书。中国人的读书状况是不能让人乐观的。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本质而言,读者是为了自己的心灵自由而读书!

阅读完全是个体化的活动。一个人,只有自己的心灵与书中的人物心灵而互相融合,转换沟通,他才会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幸福,享受到心灵的自由。自由地进行二度创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才能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为了心灵的自由而读书,读书的感觉是美好而神奇的、读书的收获是幸福的。

面对我国如此严峻的读书形势,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应当去读书。让阅读成为人的生活习惯,成为人的生活方式,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营造书香校园,营建书香社会。

真心希望:每个人都有书读,每个人都参与读书。关注孩子的读书状况,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亲爱的朋友,今天你读书了吗?

作文七:《找寻心灵的自由》700字

有个好朋友买了两套公寓,都在洛杉矶市中心,一套自己住,另一套出租。她的要求是,交通方便、接近超市、有中国饭店。她问我:“如果你再买一幢房子,要买什么样的?”

我说,以前在旧金山海边住了十年,雾气太重,后来搬到美国西北面山上的森林里,一直住到现在。如果再买一幢,我希望在水边,不要大海,湖边河边都可以。

如果买第二幢房子,应该买在南方,可以过暖冬;不要楼房要平房,准备退休以后能常住。地要大,不要和隔壁的房子挨太近,窗口看出去的是风景。

她说:“你不在乎交通吗?”

我说:“在家写作,不需要每天上班,远离拥挤才好呢!”她说:“没有中国菜叫我怎么活?”

我已经习惯于每个月跑一次远路,去中国城吃一顿,买些菜回来。她说:“住在城市里生活方便,周末到乡村去游玩,也不错啊!”是不错。但是,为什么周末要到乡下玩?她说,在大自然中人感到放松。

讨论到这里我们有了共同点。我对她说,生命来自泥土,人是靠泥土活着的。我们吃从泥土里长出来的食物,穿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纤维做成的衣服。树林扎根在泥土里,给我们提供绿荫和新鲜空气;河床被泥土托着,给我们饮水。离开了泥土,等于四脚朝天,失去生命的支柱。

生活和生命本来是一个整体,却被现代社会剥离开来,变成两个体系。现代人喜好以金钱尺度来衡量生活品质,不知道也不在乎自己还剩下多少灵气。豪华车、名牌装饰、几百万的大房子像肿瘤一样摩肩接踵,却没有多少地皮种植花草,即便绿化,也仅仅为了养眼,有点色彩而已。城市里到处是钢筋水泥,脚下不沾一点土,加上拥挤和嘈杂,人就像被绑上了无形的绳索,压力沉重,创造力减弱,不知不觉失去心灵自由。

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儿童教育改革,鼓励老师把能够到自然中去上的课都移到室外,鼓励家长每天给孩子“绿色一小时”。

作文八:《为了心灵的自由》1700字

常问作家为什么写作,也就常问作为评论者的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了心灵?为了生存?为了功利?为了消遣?为了改造世界的抱负?在我看来,从来不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人。凡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追问这个问题,并陷入苦恼的人,也许才是真正靠近了读书意义的人。“我思故我在”。书的魔力是任人皆知的,人生苦短,存在无涯,幸亏有了书,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才能把见闻扩大无数倍,有的甚至等于多活了几个人生。在书中流连忘返,善于汲取菁华者,是珍视人生的本质与自由的人,是心灵的向上者。当然,人们读书的目的不可能是单一的,应是多样目的的交叉并存。可是,当根本性的需求变得茫然的时候,就会出现阅读的危机。

三岁的时候,父亲因病故去。从北大求学回来的他,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有沉重的书了。几个大书架立在屋子里,像矗立着几尊巨大的雕像,占去大半空间。我从梦中醒来,常见光柱裹着微尘照到书架和屋梁上,将整个屋子衬托得既明且暗。小时候的我很孤独,常在书架间独来独往。虽然这些书我根本看不懂,但它们似乎给了我一种神秘的力量。及至能读一点书时,记得首先翻开的是梁启超、鲁迅、河上肇、苏曼殊们的老版书。那时当然不知好在哪里。直到渐老时才意识到,其实他们已经来到了我的灵魂,在悄悄开启我的心灵之门。大学时代有几年是读书最充实的时期,1960到1963年左右,社会处在休养生息中,出现了十七年中少有的比较讲究艺术规律的特殊时段。我得以有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沉潜于古今中外经典的学习,真是不幸中的大幸。我像“恶补”一样,一面几乎将能找到的俄罗斯大师们的作品读了个够,一面徜徉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洋里。我能时时感应到那些已故的、只留下文字的大师们的存在了,他们没有死,他们活在读他的书的人心中,他们的作品或许比他们本人更伟大更久远。

工作以后,也有过好几次读书的小高潮,像五七干校后期待分配时,七十年代末百废待兴时,八十年代观念大解放时,我仍像一个饥饿者,读哲学、读历史,读西方社科译著,同时密切关注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我把这样的读书统称为心灵的阅读。因为,虽然带有求知的,应试的,为写作而吸吮营养的急迫目的,但能读得进去,灵魂是投入的。于是,面对春潮澎湃的新时期文学,我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笔。

可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不是我所能驾驭的,我的读书生活也随之出现了危机:想读的书,永远没有时间读,不太想读的书,却占去了大量时间,而且永远也读不完。我好像在进行着一场永无尽头的长跑。有时会产生荒诞感:看似永远在读书,又好像永远没有读书;或者,不知我在读书,还是书在读我?我也想好好地读一批好书,把它们放到书桌最显眼的地方。可是一年了,二年了,除了翻过前言提要,还是顾不上细读。它们已摆了很久,好像对着我冷笑。

这种情况当然与我的职业和生存密切相关。我是习惯于面对创作思潮和文学作品发言的人,可现在作品数量激增,动不动数以千计,即使选择很小部分,也是惊人的数字;更要命的是,真正经得起阅读的没有几部,大部分书因为贫血和缺乏真切体验而不好看,却又不能不看。于是,我的读书姿态常常是:一卷在握,正襟危坐,每个细胞都很紧张,为的是在最短时间抓出一些要领,形成一个评论的框架。所谓艺术的直觉,沉醉自失,含英咀华,都谈不上了。我读得专注,读得累,可就是没有发自深心的感动。这不能不说是读书的异化。我把这种阅读叫做“实用阅读”或者“功利阅读”。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得不到阅读愉悦感却又不停地大量读书的人,现在到底有多少,这个队伍是否还在扩大?但我知道,为了拿硕士、博士头衔和教授、研究员职称,天天硬着头皮读着并不爱读的书的人,不在少数。至于为了出“学术成果”,为了发“权威“,发”核心”,殚精竭虑,刻意把文章弄成一种标准模式的,天底下真不知有多少。这些文章大都不是为了让人看的,而是为了拿来“实用”的。也许这一切情有可原,但总得给心灵的阅读留出空间,让读书回到读书的本义上去:不再是精神的桎梏,而是在精神原野上的自由驰骋。

现在,我很怀念这样的我:在书店的一角斜倚着,默默地读着,不觉天已黄昏;在图书馆坐了一整天,闭馆的铃声响了,才发觉周围的人都走了,我满足地伸了一个懒腰;午睡时看书,书掉到地下了,我也沉沉睡去……所以,有一天,当我的一个学生问我,我们为什么读书时,我说:为了心灵的自由。

作文九:《放飞自由的心灵》2400字

【摘 要】儿童绘画是儿童从特有的纯净视角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几乎是所有的儿童在一定时期内都对绘画产生过浓厚的兴趣,绘画是他们从无到有的一种表达。儿童绘画具有随性、各式各样、无厘头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造就了儿童绘画的珍贵。现在一些成人往往矫枉过正,用已经总结出的艺术技巧去限制儿童绘画的创造性,殊不知儿童绘画的创造性和表现力才是它的珍贵之处。保护儿童绘画不仅是保护儿童的天性,我们知道,国内外一些名家大师的作品的灵感有时也是来源于儿童绘画,我们应该让儿童绘画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形式。本文通过探究儿童绘画的特点,分析了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儿童绘画以及如何保护儿童绘画文化。

【关键词】儿童绘画;创造性;自我感悟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

我们通常将儿童定义为是12岁以下的孩子。根据儿童心智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将0-12岁的孩子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而孩子思维发展最活跃的时期是4-6岁期间。4-6岁是儿童主观意识最强的时期,在他们的眼中,一切的物体似乎都是有生命的,他们自己也可以用独特的方法和虫子、小鸟甚至路边的花草进行交流。在这期间的儿童画作最具有创造性,也具有一系列明显的特征。

(一)拟人性

所谓拟人性就是任何出现在儿童画中的事物,甚至画画本身这个爱好,都可以被称作是他们的“伙伴”。在画画的过程中,他们将原本没有生命的水果、太阳、云彩和溪水等都画上人的五官。

(二)完整性

完整性也就是儿童倾向于将视觉能看到的东西全部画在纸上,不管这些事物之间彼此有无联系,也不管他们是否有着包容的关系。比如说,一辆汽车里的玩偶和驾驶汽车的人,可能会和汽车出现在同一个平面上,在儿童的眼中,是没有立体性这一说法的。

(三)夸张性

夸张性就是儿童在作画过程中,会将自己最想表达的部分夸大,以此来显示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比如说他们在画升国旗的场景时,会把红旗画的格外大。

(四)动态性

通过绘画可能表现不出物体是运动的这一特性,他们在展示自己的画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发出与之匹配的声音来宣告他们所画物体是运动着的。比如说,他们画的是一辆卡车,就会发出“滴滴”的鸣笛声来体现画作的动态性。

二、为什么要重视儿童绘画

现在对儿童绘画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存在着许多误区。从家长方面来说,他们往往注意到孩子喜欢画画之后就会把他们送到专业的培训班,想着能尽快让孩子画出像样的作品,好为将来铺路;从老师方面来看,他们过于强调绘画的技巧,无论孩子想表达什么,在他们这里,房子就是房子,苹果就是苹果,像现在的整容医生一样,将孩子的艺术天赋整成了千篇一律的样子;再有就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一方面是有些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认为一个孩子不可能画出什么好作品,无谓的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一些认为了谋取私利,开了许多不正规的培训班,在这种培训班里,孩子的天赋渐渐被埋没。

那么我们又为何要注重儿童绘画呢?从儿童本身角度出发,他们的绘画过程是智力发展和情感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他们自己主观的认知,也有对事物本身的模仿,如果过度的强调模仿这一部分,就会限制儿童对外界产生主观认知,也就会关上他们的想象之门。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儿童绘画并不是毫无价值的被弄脏了的纸,不少国内外的绘画名家都从儿童绘画中得到了灵感。毕加索、米罗等人为了能够回归本真,常常会从儿童绘画中去寻找灵感,而日本画家熊本高工更是通过改作儿童绘画在“二纪展”中获得好评。因此,保护儿童绘画是保护下一代的创造性和童真,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保护。

三、如何保护儿童绘画

明确了保护儿童绘画的创造性和激发儿童自我表现欲望的重要性之后,我们需要明确具体的做法。保护儿童绘画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的工作,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稍有不慎,儿童的想象力就会被扼杀。

(一)重视家庭的影响

家庭成员是与儿童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尽可能的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说,在室内单独设置一块绘画区,这种简单的设置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重视,也会更好的去创作。除了客观的物质条件之外,亲子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莫大的帮助。最后,家长应该多和孩子针对他们的绘画作品进行沟通,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了解到他们的想法之后要多鼓励孩子,不要用自己批判的眼光去评论,最大限度的保留孩子的主观创造性。

(二)重视学校教育

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孩子所处时间最多的环境,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多开发一些绘画的形式,将小朋友喜欢的游戏融入到绘画的过程中,帮他们培养绘画兴趣。

(三)重视社会环境

社会对儿童绘画的重视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长和老师的判断,如果我们的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培养儿童在绘画时创造力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对儿童绘画的发展产生侧面影响。各地的美术馆除了免费开放之外,还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临摹活动,让小朋友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去模仿。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在美术方面的投入,不定期举办一些更适合儿童参与的艺术活动、创办一些正规的艺术基地和体验区,让小朋友们想要学习绘画的时候不再无处可去。

四、总结

儿童绘画是人类本真的体现,在这浮华的世界中生存,成年人必须要承受一定的生活压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儿童绘画提供一个纯净的平台,让他们在没有打扰、没有压力的世界中自由的放飞的梦想,放飞幼小心灵。保护儿童绘画不仅仅是为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也是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张兴(1979-),男,重庆市人,民族:汉,职称:中教二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绘画艺术,少儿美术教育。

作文十:《让心灵自由飞翔作文》1500字

活在人世间,每个人都不自由。

如果你是一个清醒者,一定早已证实了这样一个悲哀的现实。而对于心灵格外敏感的诗人而言,这悲哀的现实往往触痛他们的神经。

这让我想起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他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20多岁的诗人就有这般觉悟,颇见慧根。

与裴多菲的选择相映成趣的是一个动物寓言:一只老鸟指着开着门的鸟笼对它的孩子说:“进去吧,我早就为你们准备好了家。”孩子们的回答异口同声:“不,我们要上天!”

在这里,“生命”、“爱情”和“家”都被搁置在了天平的一极,很沉很沉,但无论如何,它们的重量都压不过天平另一极的份量,这便是自由。

裴多菲和鸟孩子们的取舍还应该让我们现代人的思想走得更远——自由之可贵,还在于它是“家”、“爱情”乃至“生命”获得意义,拥有价值的前提。失掉自由,这一切便成了梦幻泡影。难古今仁人志士在紧要关头都齐声吼出了“不自由,勿宁死”的铿锵誓言。

然而,现实却是每一个人都受限制。吃穿住行用,每个人都不可能随心所欲,这是物质上的不自由;知识学问道理,每个人都只能有限地掌握,这是能力上的不自由。同样,每个人都难逃成败得失,这是小限制;每个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这是大限制。

一个人看不到这一层是糊涂,然而,一个人对这一层太较真却是执迷。

因为人生还有另一种真实——心灵的真实。

身陷囹圄,也可以神思飞扬,心骛八极。脚镣手铐的戴望舒,依旧可以用残损的手掌抚触他无限心疼的华夏大地!寄身俗世,也可以睥睨万物,挥洒性情。官场落魄的陶渊明,虽然“结庐在人境”,不是照样找到了“而无车马喧”的宁静,拥有了自己的自由王国?

先贤的际遇启示我们,让自我自由的途径有且只有一条,这便是“勿以心为行役”。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不自由是外在的添加,毋宁说不自由是自我的惩罚。自由之境说到底与外界无关,和心境相连。

或者可以这样说,每一个被物化和限制的现代人,如果可以少一些外在世界的评判,多一些内在心灵的自省;少一些功利层面对利害得失的追究,多一些心灵层面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找寻,用性情言说,用悟性导航,我们的内心或许就能真正获得一份自由飞翔的力量。

小小少年,大大烦恼”,这句话我深有感触,也许我的同龄人都会有同感。因为我们渴望让心灵自由地飞翔。

小小的我们从小就背负着爸爸妈妈寄于我们的希望,它就像“紧箍咒”一样,跟我们形影不离,又像又大又重的铁板,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星期一至星期五这五 天,我们带着快乐的笑容来到学校,迈进我们熟悉的教室,看见我们喜爱的老师,学着我们爱学的课程,伴着朗朗的读书声,快活地过完了属于我们的五天。但爸爸 妈妈却不放过我们休闲的时光,什么画画班、作文班、舞蹈班、奥数班……一拥而上,把你扑到,想站都站不起来。我们呻吟着,爸爸妈妈却说:“小时候不吃点 苦,长大就不会有好的结果。”这句话我们几乎听了上千上万遍,爸爸妈妈,我们懂得您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您们希望我们上重点考名校,但您想想我们还是正在长 身体,需要全面发展的孩子啊!

爸爸妈妈们,我们多么希望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让我们的心灵自由地飞翔,这便是我内心的呐喊:让我们有一个自由飞翔的假日!

我的成功最多来自于心灵的舒畅,是它给了我辉煌。

心灵的放飞,给我更多的喜悦,让我领悟了更多的人生,使我感受到更多的爱、恨、情、仇,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放飞的心灵就像在空中飘舞的蒲公英,它是那么的渺小,却是那么的飘逸、美好、纯洁,恍如天国的白衣天使。

如果,我的心灵是水晶般透明的,那我是快乐的,如果我放飞的心灵是粉红色的,那我就是幸福的。

放飞心灵,放飞欢乐,放飞幸福;放飞烦恼,放飞仇恨,放飞无奈。放飞你的心灵,还你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