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读书何以拯救自己【《读书拯救自己》6200字】

读书何以拯救自己【《读书拯救自己》6200字】

时间:2019-10-28 09:27:4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读书拯救自己》6200字

读书拯救自己

高万祥

我一直以为,对于教师来说,读书学习可以实现自己拯救自己的理想,可以 为现代中国培养读书人口,可以改变社会风尚。 围绕读书和自我提升,我思考较多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事业成就和社 会地位问题。应试教学,使教师不需要读书和无法读书。眼看广大教师陷于应试 苦海,一天天沦为廉价劳动力,我心之痛,痛如何哉!想想自己,从教20年, 特级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 苏州市首届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苏州市首批名校长、 江苏省中语会副会长,帽子一顶顶,荣誉一项项,扪心自问,也许,我唯一的优 势就是比一般老师勤于读书。换言之,从一定程度上说,是自己拯救了自己。 思考较多的另一个问题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我比较关注现代中国的两类 知识群体,一以西南联大为核心,二以《大公报》为核心。蒋梦麟、梅贻琦、张 伯苓、陈寅恪、李公仆、闻一多、费孝通、杨振宁、李政道、吴晗、罗隆基、张 季鸾、王芸生,这些闪烁在“两座现代知识丰碑”上的闪光名字,各有各的成就, 各有各的优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读《精神的 雕像·西南联大纪实》和《一代报人王芸生》等书,我感到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精神和良心受到一次次洗礼! 我总认为, 没有读书的氛围是应试教学的最大弊端。 而没有学习化社会,现代化社会又从何谈起?当前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源于 不读书和人文教育的缺失。在一个不读书的社会,办着不让人真正读书的教育, 导致的恶果就是社会责任心的群体流失!因此,我立誓以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职业 方式,帮助师生真正地读书以获得提高,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从而让师 生在拯救自己的同时,拯救我们的教育,建设我们的社会。

有书的冬天不怕冷

2004年9月的一天,当朱永新先生把十卷本《朱永新教育文集》赠送给 我时,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特别的分量,不仅仅是338万字构成的物理重量, 我更能感觉到的是永新给我鼓励寄我厚望的那一份友情的和教育的不能承受之 重。几年来,无论是拜读他的理想系列美文,还是聆听他的教育讲演, “朱永新” 和“教育理想”这两个名词,都对人们产生了一种少有的强烈冲击。对于基础教 育领域和所有关心教育、关心社会的人而言,与其说这是一种来自学术来自民间 的巨大冲击,不如说这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给大家带来的精神洗礼和人格崇 拜。 读永新先生文集,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强烈震撼。身处应试教育前沿,身 受应试教育之害,我一直有一种深深的忧虑,

教育难道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吗? 学校难道就应该是这种局面的吗?在精神十分压抑, 心里十分失望的时候, 《朱 读 永新教育文集》,我往往有一种喜悦——一种得到阳光照耀般的喜悦。 我又重新研讨王东华所著《发现母亲》。我以为,在当代所有的教育学著作 中,《发现母亲》是最好的一种。这本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极深极 好的印象。第一,要充分认识母亲的重要作用。作者指出,“母亲的工作正是上 帝的工作”!“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比教皇更伟大,比圣徒更无私”。尽管这些

观点并无多大的独创性, 但王东华以大量鲜活的生动事例, 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将母亲的作用阐述得淋漓尽致,颇为难能可贵。第二,要真正尊重母亲。比如, 他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权案是孩子的冠名问题。 “凭 什么母亲养的孩子要署上别人的姓名”,“孩子是母亲的作品,为什么版权却属 于男人”?第三,要立足社会看家教。他提醒世人,家庭教育“能在儿童身上产 生出一切为我们所想要的东西。”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视野。 近两年,我对现代中国的几个教育圣地较感兴趣,在阅读有关书籍的同时, 先后寻访了福建厦门的集美学村、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大旧址、浙江上虞的春晖中 学、江苏南京的晓庄学院等。在我没去春晖中学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 地处城郊野外的这所中学会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麦加圣地, 会成为吸引一流大师 的耶路撒冷。直至实地考察和认真阅读中国名校丛书中的《浙江春晖中学》等书 籍以后,我心中豁然开朗。春晖中学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让 人头一次走近后就知道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我在经亨颐、夏丐尊、李叔同、丰子 恺、朱自清、叶圣陶、朱光潜等人保存完好的纪念馆中流连忘返,呼吸着这些大 师似乎依然弥漫在空气中的学术与人格的气息, 反复品味着80多年前和学校一 起诞生至今仍赫然写在校园墙上的校训校风——“与时俱进”、“人格自尊、学 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令人神往的正是这种“春 晖精神”,流传后世泽被后人的正是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光辉的先进的 “春晖文化”。 十分高兴和永难忘怀的是,2004年我有了对《百年家族·张伯苓》一书 侯杰、 秦方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的阅读。 原先朦胧的偶像, 终于清晰鲜明地烙印于心中。张伯苓是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真正教育家。书中感 动我的地方实在太多。比如他十分重视爱国和修身礼仪教育。

“一衣不整,何以 拯天下?”张伯苓的话一直响在我的耳边。每天早晨他率领学生对国旗行三鞠躬 礼,每晚吹号降旗。每周三他都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每次对学生讲演,他都要 对会场进行一番精心布置,讲台上必定有国旗,两旁大书“爱国”二字。这些都 让我肃然起敬。让我感动的还有他对体育的重视以及对体育精神的深刻理解。他 认为, 真正的体育精神乃是一种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最佳成绩以及以豁达乐观 的情绪和心境来对待失败的态度。他说,体育比赛能唤起公平竞争和凭实力取胜 的意识, 培养做人的品德。 让我折服的还有, 他亲自把美国学者的 “设计教学法” 引入我国,并创办“南开小学”专题开展这项教改实验。张伯苓还是一位令人高 山仰止的道德楷模。 以前读过《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和《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两 种书,又喜得《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读得更 加过瘾痛快了。从一个只能靠包茶叶接触报纸的小店员,到一代杰出报人。“名 世大手笔, 爱国言论家” 王芸生一生给我们留下的最好的遗产不仅是 , 《大公报》 , 更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伟岸人格,其中核心的内容是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 感。 他一生追求新闻自由, 把新闻自由看作 “民主世纪的大梁” “求真的钥匙” 、 , 他认为新闻记者的职责可用两字概括:“真”和“勇”。对自由和民主执着的追 求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正是他值得后人尊敬和怀念的根本原因。 写作本文时,窗外正下着今冬的第一场雪,然而我的心头却没有寒意。有书 的冬天不冷。

培养中国的读书人口

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 每一个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都成为我志同道合的“书友”。多年来, 我致力于此,学习、思考、实践,先后发表了《阅读:打开语文教育的窗口》、 《教师为什么要读书》等十多篇相关文章,还在江苏、湖南、福建、四川等地发 表了几十场有关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从书香校园到书香社会的梦想,有 一个书香中国,文化中国的教育的梦想。

为现代中国培养读书人口

建设书香校园, 倡导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 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这就是为现代中国培养“读书人口”。 世界上,凡是发达国家和先进民族,都有良好的读书传统。换句话说,良好 的学习型社会机制和全民读书氛围,能促进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的提高。 阅读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阅读也能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美国权威杂志 《图书》 在2

003年7-8月合刊中公布了该刊评选的 “改变美国的20本书” ——寻找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美国人之所以成为美国人或者说是塑造美国性 格,让美国人与众不同的书。 按时间为序,这份书单如下。(1)《常识》,托马斯·潘恩,1776年。 (2)《女权辩》,玛丽·伍斯托克拉夫,1792年。(3)《摩门经》,1 830年摩门教是美国最大的本土自创宗教,鼓励一夫多妻制。(4)《美国奴 隶道格拉斯生平自述》,1845年废奴运动领导人。(5)《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6)《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185 2年。废奴文学的丰碑。林肯总统在接见斯托夫人时,称她为“引起一场大战” 指南北战争的小妇人。(7)《草叶集》,惠特曼。(8)《梦的解析》,弗洛 伊德。(9)《同族人》,小托马斯·狄克逊,1905年。(10)《屠场》。 (1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2)《愤怒的葡萄》。(13)《隐 形人》。(14)《嚎叫》。(15)《地球颤栗》1991年。(16)《寂 静的春天》一部以环保为主题的书。(17)《女性的奥秘》。(18)《马尔 科姆·X自传》。(19)《论生死与临终》。(20)《总统班底》水门事件 调查。 我们也有“改变中国的X本书”、“中学生必读书目”等等,但少数人的一 厢情愿,终难形成校园和社会的书香氛围。 俄罗斯更是世界上公认的“读书民族”。在俄罗斯的地铁车厢里,大部分乘 客都捧着书。车厢简直就是一个公共阅览室。而且,俄罗斯大多数人都喜欢和重 视阅读文学名著。 据介绍, 普希金文集的总发行量在俄罗斯已超过1000万套, 这意味着每5个家庭就有一套普希金文集。巴尔扎克的作品,总发行量也在10 00万册以上。这几年,尽管有商品大潮的冲击,但经典作品在俄罗斯仍然没受 冷落。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他们可能没有读过普希金的全部作品,但没有

人没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他们可能没有读过全部的托尔斯泰,但没有人 没读过《战争与和平》。 北欧小国丹麦人爱读书也是出名的,丹麦的公共图书馆多得不计其数,每一 个城市、每一个社区都有,年平均借出图书一亿册。连新生婴儿也算上,平均每 人每年借阅近20册。丹麦的许多专业图书馆也令人羡慕不已。如建于1754 年的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图书馆有14万册书, 建于1773年的丹麦兽医和农业 图书馆有45万册图书,建于1887年的国立教育图书馆有85万册藏书。 中国的教育本来就很

不发达。解放时喊四万万同胞,然而4亿人口中有8 0%以上是文盲。要在这样的人口素质基础上,建设现代化中国,谈何容易?时 至今日,“十五”指标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15%。这仅仅是国际通行的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据我所知,美国等发达国家,这项指标已高达60%左 右。据最新统计,我国大学生人口数量仅占总人口的3%,大学入学率名列世界 的第78位。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更为严重的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其实 不读书——只读教材能够算真正读书吗?因此, 书香校园建设肩负着培养读书人 口的重任。

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今年春节前后,我通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又一次沐浴在儒家文 化的光辉之中,也又一次经历了神圣的精神洗礼。我以为,以《论语》为代表的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石,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命脉。让青少年学生阅读 儒家著作,汲取民族文化营养,培养美德,健全人格,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应该是书香校园和书香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中国人的“孝”就是西方文明中的“爱”。 “弟”包括了对兄弟、姐妹,一直到朋友,即从家庭伸展到社会的真情。在传统 文化中,学问的根本,是培养这个孝悌,也即培养人性光辉中最可贵的“爱”。 然而, 当今时代, 对父母兄弟也好, 于朋友配偶也罢, 对于许许多多人来说, “天 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至情至性至爱者,能有几何? 古人修身养性和立身处世的黄金法则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现在呢,有多少人能够对人对事都尽心尽力地去对待办理的? 有多少人能信守诺言,说了就一定兑现?又有多少人能记住,老师教了我如何做 人做事的道理, 我要不断地去努力实践去反思提高?假如精神血液中本无多少足 以立身的养分,其人格的瘫痪,也就不足为奇了。 《论语》引曾子的话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君子做事, 看重动机,只有自己认定是善的、好的、正确的事才去做。任何结果,都可追溯 到很远很远的起因。 追求好的结果, 一定要有好的动机和开端。 所谓 “菩萨畏因, 凡夫畏果”。我想,如果让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社会的道德风气——家风、民 风、党风和社会风气,才能真正形成和美好起来。每当想起“慎终追远”这句话, 我总要想起胡长清、成克杰、李嘉延、程维高、田凤山、刘方仁、王怀忠、麦崇 楷、丛福奎等等一长串名字。也许,他们都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后悔。 然而,

他们又能怪谁呢?作为老师,我倒常常无端替他们当年的老师忏悔。不知

道这些人在中小学读书的时候, 他们的老师有没有给他们讲过 “慎终追远” “君 , 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以及“饭疏食饮水, 曲肢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还有“克己复礼,克 念作圣”,“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等等。 中国向来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旧时代,“学而优则仕”,学问有成就,考取 功名,便去做官。因此是太爷以上的官员都是真正的读书人出身。难能可贵的还 在于“仕而优则学”。尽管做了官,地位高了,还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精神,还能 做到“终身学习”。 比如这些人无论在家中还是在衙门里,都有一个自己的书房。公务之暇,独 坐窗前,看书读经,联系实际,修炼自我者比比皆是。因此,如像王安石、欧阳 修、郑板桥、曾国藩等大学者以及他们的传世著述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且不说他 们的政治立场和作为,“干部”队伍这种良好的学习传统,应该是中华民族薪火 不绝、永生永存、凤凰涅的无价传世之宝。在我看来,新世纪的中国,提倡干部 学习,把每一个党政机关都办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实在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 当务之急。

拯救民族创造力

我一向以为,普天之下,应试教育的共同症状是师生都没有真正读书,其恶 果是学生普遍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创造的活力。国际奥赛获奖的中学生层出不穷, 而诺贝尔奖至今未见零的突破,便是再伤心不过的真实记录了。因此,建设书香 校园的意义之一,便是拯救孩子和拯救民族的创造力。 读世界“汽车之父”——福特的传记,我的感受极为强烈。出生于一个小农 场主家庭的福特从小对摆弄机械有一种超常的兴趣, 对拆装家里的钟表到了如痴 如醉、疯狂着迷的地步。他的姐姐说,我们福特家的钟表,“一看到亨利即福特 走过来就浑身发抖”。福特从小就好奇心极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看到柴炉 上煮开水的茶壶在“哧哧哧”冒着热气,他便塞住壶口,结果水壶炸开,险些酿 成伤害事故。他在学校里制作了一个蒸汽涡轮,结果把学校的墙壁都撞了一个很 大的窟窿。然而,正是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一种真正学习化的氛围,成就 了这位世界天才。要是放在只知道死读教材、死抠题目和答案的当代中国的家庭 和学校,这位天才早就被扼杀在成长的摇篮里了。 江苏省教科院的魏所康先生进行过一次很好的调查, 在100名诺贝尔奖得 主中, 中小学成绩中等的占45%, 有6人竟在中小学时学

业很差, 如爱因斯坦。 该调查显示,创新能力与家庭出身,经济条件,中小学成绩都有关系,但都不是 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是“兴趣和好奇心”。 我认为,书香校园和书香社会的责任,不是培养书呆子,而是培养真正的有 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作文二:《读书是拯救自己》2400字

读书有什么用?

曾经有一个叫王树楠的人,在我们那个地方做过县令,我知道他是因为看到张大千给他画的像,从而知道了他是《清史稿》的作者之一。按着惯例,中华民口国口政口府口一登上历史的舞台,就开始编修《清史稿》,到了本世纪初,又有一个政口府口也在编修3000多万字的《清史》。在中国,在二十六史上,在某些人的眼里,读书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作用,就是修史。在中国这60年的那一本大书上,有两位大人物提出的读书无用论可以载入史册,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一位是叫毛泽东,一位是叫邓小平。毛泽东说“知识越多越反动”,他把读书人的命也给革了,按童年阴影论的说法,与他当年在北大受挫有关,当然了,他是天口朝口第一大诗人,解释为激情杀人也不为过。最有意思的是,他不叫人读书,但他自己却使劲地读书,手不释卷,光是《资治通鉴》就读了17遍,《二十五史》就读了4遍,这两个数字骇人听闻,令史学家至今也望尘莫及。另一位就不必多说了,因为他已经历史性地把小纸片上的六字真言,灌进了中国人的脑子里了。此二人乃用政治最常见的那两手:威逼与利诱。共同点都是因着学生运动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命运。所以有某种力量,是他们害怕的,怕有人有神有鬼知道自己的心。

其实,读书没有一点用。

举个例子,不外乎是古今中外己这五种,就以古例为证,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肯定是司马迁和曹雪芹了。司马迁受了宫刑,曹雪芹饿死了。读书有何用?——不是惹祸,就是饿死,所以说读书非但于己无用,而且还有害于己。就以我们伟大的友邻俄国为例,也是最著名的证据,陀思妥耶夫斯基差一点儿被沙皇给毙了,而巴别尔则干脆就给毙掉了,事隔多年以后,大家才知道文学上也失去了一个骑兵军。

我在读书上走了很多弯路,尤其是在我上学的时候,碰到什么书都读,总是想找到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书。因为没有人指点,就遇到了各种思想在折磨我,不知道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后来,我觉得读书没有一点儿意义,人终究一死,泰山跟鸿毛是一样的轻,读书也只是虚空中的虚空,读什么到最后还不都一样。所以有好多年,我一直在停滞中,什么书都不读,好像时间也在慢慢地走着……就像是个老人,更像是西绪弗斯早上把日头推上东山,黄昏又把日头推下西山……最后,碰到一个特喜欢《史记》的朋友,偶尔在书上捡起了陈胜吴广他们的话,一想,读书是等死,不读书也是等死,那还不如读书,说不定还能活着。我始终都把读书看作是觉悟的一种方式,有时候,一个问题会困惑我十几年,于是我就用读到的所有的书去解决这一个问题,看哪种方法管用。就像《古兰经》上说的,世人读到的只是它的副本,因为真正的那一本存在天上。《华严经》也是如此,地上的只是从天上偷来的一小部分。我也在想,要读到天上的那本书。

从始皇帝开始在中国建造文字狱以来,到明年就2222年了,我们读到的只是越来越多的敏感词。知道吗?——每一个敏感都是玩的一种心跳,所以你只能独口裁口了,因为冷不丁地就会袭来一股阴气,从心里跳出个鬼,欧洲不是已经徘徊了吗?

今天的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活生生的例子都还活着,还用举吗?不举不足以说明问题,举了又多此一举。我想起一首叫做《还乡》的诗,其中的结尾是这样的:

提起我的家乡

如今只有一样特产了

金钱

仿佛是我走在了纪念碑上

是呀

这才过了多少年

人就不是人了

当这个世界变得这样的时候,只能说是读书人早已经变成这样了。你说读书还有什么用?你说我们还可以把这叫做什么?——堕落。所以,当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用美来拯救这个世界的时候,暴君说送你一颗子弹;当司马迁说用民心拯救汉世天下的时候,暴君说送你一把屠刀。但送过子弹的那位尼古拉沙皇和送过屠刀的大汉皇帝呢?——早已成了垃圾。

读书是拯救自己。

读书其实拯救不了世界,只能够拯救自己。

时间留下来了司马迁和曹雪芹的作品,留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别尔的作品,在一次一次地超度罪恶,读书就是得到拯救的过程,并最终让人认识生命意义的唯一认识,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道路。

我读了《诸子集成》和《二十五史》的人物传记,读了商务印书馆的那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的哲学和历史部分,就是想知道别人是不是也是我这样的一个人,曾经迷惘、痛苦、空虚、浮躁、愤世嫉俗、标新立异,甚至要自杀,是不是我跟任何人活着都不一样。因为我就是想要知道历史上的那些人物是怎样活着的,是怎样活过的,还有想知道他们认为人活着有没有意义,要有的话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

在我读书无用的时候,转向了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说有害的宗教迷信时,也就是圣经佛经道德经时,才一下子明白了真正有害的东西是什么了,那一时刻,我忍不住,一张嘴,就从嗓子里喷出了一口热血,紧接着一声呐喊像是从鲁迅的铁屋子里冲出的——救救孩子吧!后来我只记得眼泪下来了,忽然,我明白了释迦牟尼临终之际的流泪,还有留下的四个字——“以戒为师”;还有弘一法师临终之际的流泪,也有留下的四个字——“悲欣交集”。那一天,我一个人静静地坐了一整夜,感到自己很空,什么都没有想……

读书拯救的是自己的信仰。当每一个人都能够拯救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就得到了拯救。——而明白这个道理,就得读书,因为这种方式恰好就是你在拯救自己。

每个人的道路其实都是一条由读书可以标记出的,我觉得读书就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一条道路,叫人在孤独中找到自己。但我自己住哪呢?有两条路可以找到:一是在宇宙、大自然和人生面前,放下自己,找到那个真善美的自己,就像《圣经》里描写的,山河大地的美都是我们自己,从而也就进入了自由、光辉和幸福的世界;二是在你的心中放下宇宙、大自然和人生,包容一切的时候,你也就进入了自由、光辉和幸福的世界。不管哪条道路,目的只有一个,因为读书就是这么一个境界,我们也可以把那个世界名可名曰天堂,因为它就是我们自己。读书就是不管这个世界怎么样,既使变得像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一样,你还是一个住在天堂里的人,而且永远是一个自由、光辉和幸福的人。

如今在中国,除了读书,你还能给找出哪一件事情是叫做尊严的!

作文三:《自己拯救自己》700字

还记得小时候,我跟父亲学滑冰的事。

正如很多人一样,刚开始学时我不知技巧,总是跌倒。所以,父亲给了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滑。

果然,此办法甚妙,因椅子的稳定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倒。不久,我便可以推着它前行,来往自如。

我想,这椅子真好!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滑。

有一天,父亲来到冰场,看到我还在推着椅子滑,他走上来,一言不发,将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脚下不稳,跌了个仰面朝天,哭嚷着要椅子。但是,任凭我怎样父亲都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脚步。

这时我才发现,真要学会滑冰,非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是带着椅子滑冰的!父亲慈祥地说:“不要总是以为,你离开了某个人或某种依赖,就活不下去了!”

我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后来在学校,听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

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小时候曾经碰到过两位女神,一个叫美德女神,一个叫恶德女神。

恶德女神对小赫拉克勒斯说:“孩子,跟我走吧,包你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你想要什么,我就满足你什么。”

美德女神对小赫拉克勒斯说:“孩子,跟我走吧,我将教你如何勇往直前,而你也必将在战胜艰险的过程中变得坚强无比。”

小赫拉克勒斯想了想,毅然跟随了美德女神。从此以后,他出生入死,在战胜无数猛兽的过程中变得坚强无比,为人类屡建奇功,成了希腊神话中首屈一指的大英雄。

原来,“要什么就有什么”非但不是幸福,恰恰是一种罪恶,它能让你获得感观上的舒适,却不会使你在能力、才华、品德等生命力方面有任何收获。反之,只有自觉地挑战磨难,才是人生最理想的选择,才能真正领略人生的壮丽。

面对命运,你真正需要的是一把开山利斧。

作文四:《自己拯救自己》2300字

江西临川高中生弑师事件发生后,最感同身受的毫无疑问就是教师群体。震惊、愤怒、悲伤、遗憾、恐惧,这些复杂的情绪体验一次次袭上教师心头。有人感慨教师成了高危职业。面对当下的状况,教师应该怎么办?杨磊老师的思考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教师也成了高危职业呀!”江西临川高中生弑师事件发生后,我不止一次听到同事如此感叹,话语中充满了凄凉和无奈。教师如其他职业者一样,希望获得一种安稳的状态。如何能够做到“安稳”?怎样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我的答案是“自己拯救自己”。社会是由无数个“我”组成的,“我”决定不了他人的行为,也改变不了既成的事实或社会环境,但“我”能够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操纵“我”的思想和行为,使“我”散发出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正能量,预防悲剧发生。

第一,了解自己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审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存在哪些不足,并思考如何弥补。当教育教学出现问题时,要从多个角度,尽可能全方面地分析问题。

做教师的第一年,一次课上讨论问题时,小凯突然发出一个高分贝的声音,特别刺耳。我很生气,感觉他在故意出风头。“喊什么喊!不想听课就滚蛋!”我严厉呵斥他。虽然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和不当,但年少轻狂的我还是没有在事情发生的瞬间控制住自己。事后,我进行了反思,强烈意识到自己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用积极心态看待问题的态度。如果当时能够意识到小凯是一种放松环境下强烈的表现欲望,虽然方式欠妥,但出发点是好的,那么自己就不会“严厉呵斥”,并且说出“滚蛋”这种极其不恰当的话语了。清楚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后,我开始留意和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并通过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提升相关方面的专业素养。现在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一般都会视情形,或严肃或微笑地说“某某同学是不是太激动了”,或者什么都不说,让其自己感觉到用“喊叫”的方式回答问题是不受欢迎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不会因此让师生产生隔阂。

第二,了解学生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教育本身是一种对成长的呵护,一种在必要时出现的“拨乱反正”的正向力量。倘若不了解教育对象,教育的力量便会失效,甚至适得其反。虽然多数人认同“严师出高徒”,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一种教育行为用在这个学生身上是正确的,用到另一个学生身上可能就是完全错误的。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小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入学第一天,她就因“记错了时间”而迟到,上台作自我介绍时,她面无表情地对迟到行为表示歉意,别的什么都没有说就走下讲台。我在班里实施“部制”管理,让同学们自愿加入某“部”,而小西什么都不愿意参加。她的字写得很好,我建议她加入宣传部,她的回答是“不行”。迟到、作业不交或抄袭、体育课不上等对小西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她不愿意与同学交往,对我也有一定的排斥情绪。由于对小西了解不多,我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等待和寻找时机。后来,她见我没有“以暴制暴”,没有她事先想象中的那样“讨人厌”,便渐渐向我敞开了心扉:她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单亲家庭带给她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对初中生活的留恋和对高中生活的极度不适应。

至此,我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冲动,而是在“知彼”的基础上看待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虽然整个高一期间小西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她一直都处在改变和进步之中。高一结束前,在一次“感谢老师”活动中,她在我耳边轻轻说:“老师,我们是知己。我爱你!”在高一结束分班时,她流着泪跟我说“谢谢老师的理解”。后来虽然我不再教她,但每年我的生日那天,她都会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如果没有了解,怎会有包容,又怎会有和谐?

第三,凡事三思而后行

但凡伟大的教育家都会提倡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换位思考,从而实施有效的教育行为。教育需要感性,但更应该理性面对。在遇到实际的教育问题时,教师不能够凭一时之义气决定接下来说什么和做什么,而应先以理解宽容之心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

我认为,过于程序化和“一刀切”的问题处理方式是导致师生冲突甚至悲剧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对于学生玩手机的问题,倘若班主任不论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何,一定要严加斥责和管教,一定要请其父母来校“协助教育”;倘若学生十分逆反这种管理方式,抑或其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以至于学生产生反叛或恐惧心理,就难免会出现雷某弑师式的悲剧。

作为班主任,我曾经处理过数起手机问题。有一次,我发现一位学生在自习课上玩手机,我随即上前要求他交出手机。他的第一反应是低下头,两手死死护住手机。“交不交?”我严肃地问道。他不作声,但态度很坚决。我随即意识到,倘若我强行让他交出,可能会引发冲突,而这不符合我实施教育的初衷。“那你跟我出来吧!”我马上改变策略。在教室外,我轻声问道:“怕我看到你的隐私,是吧?”他依然不作声,但态度有所缓和,似乎是默认了。“那好吧!你将手机电池取出,手机放在我这里,电池放在你那里。”听我这么说,他立即取出电池,将手机交给我。“你知道学校和班级有关上课期间玩手机的规定,我们按照规定来处理,你有其他意见吗?”他摇摇头表示没有意见,问题顺利解决。

在处理问题时,我一般会当面告知学生处理方式,并问一句“你有意见吗”,观察他的反应,再确定最终如何处置。这样就避免了在处理问题过程中由于强制等因素所引发的后续不良后果。

作为高中教师,我从心底里为雷某的班主任痛惜。任何既成的事实往往都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导致的,悲剧发生的责任也绝不能完全推给任何一方。存在即有它合理的成分。我们不能夸大事实,更不能因噎废食,觉得教师是危险职业而怠慢了教育。

作文五:《读《自己拯救自己》》4100字

《自己拯救自己》读后感

向那些刻苦奋斗的成功者学习

这是本证明艰苦工作的重要性的书。书中介绍了英国各行各业靠努力工作成功的人。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这本书的作者塞缪尔·斯迈尔斯是伟大的道德学家和成功学的鼻祖。

序言中有一段对年轻人的训诫,和我对自己的要求不谋而合。“年轻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快乐;没有辛勤的劳动和专心致志的精神,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不可能实现;年轻人不应惧怕困难,而应该用耐心和毅力去征服它;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格,缺乏了这一点,能力就变得一钱不值,世间的成功就没有任何意义。”

“一个人如果不在早年就具备了战胜酷暑寒冷和饥渴和其他逆境的能力,那么无论他从事何种艺术,他都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

我一直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似乎决心还不够。“坚定的追求卓越的决心是所有真正伟大品性的基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有坚定的意志。“最容易形成习惯的东西是意志。”“柏克思顿认为如果年轻人有了坚强的决心且牢不动摇,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他希望做的那种人。在他写给一个儿子的信中他这样说:“现在,你已经到了人生之中该由自己确定方向的时期。你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决心和意志力;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你就会养成散漫拖沓的习惯,就会成为一个办事效率极为低下的人。如果你真的堕落到那种地步,那么你会发现想东山再起绝非易事。我相信年轻人做事喜欢随心所欲,放任自流。我以前就是这种情况。我一生中的所有幸福和所有的成功都要归功于我在你这个年纪时所作的改变。如果你真的决定要精力充沛刻苦勤奋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你在整个一生之中都会为你的这一明智的决定而感到高兴 。”我还要用书中引用的诗人华兹沃斯的这段话来激励自己:

“他肩负重托,意志坚定,

把惟一的目标深埋心灵;

不祈求恩赐,更不一味地坐等,

坚忍不拔,心向成功;

财富、荣耀都在艰苦的奋斗中,

无限风光在险峰。”

有这样一个比喻“天才的人种树,迟钝的人摘果”,要成为天才并没有想象中的难。书中约翰逊博士为天才下的定义是:“天才就是智力平平的人偶然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个特定的方向。”正如一条古代格言所说:“要么寻找一条别人走过的路,要么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要有耐心和毅力。约翰·亚克斯说:“坚忍不拔的精神之中最可贵的部分是耐心。一切力量和幸福的源泉都是耐心。没有耐心也就无幸福可言。”一条东方谚语这样说:“时间和耐心可以把桑叶变成彩缎。”“有恒心和毅力的人可以把很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出伟大的业绩。如果每天从无关紧要的事情中抽出一个小时来学习,一个能力一般的人也能掌握一门科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可以把一个无知的人教育成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叶里胡·贝热特把自己的成功称为自我提高,他否认有什么天才,他只不过注重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罢了。他是一个铁匠,赚钱养家糊口是他的天职,在完成天职的同时,他掌握了18种古代和现代语言和22种欧洲地方方言。”

要勤劳。雷诺兹说:“如果你有天赋,勤奋将使你更加出色,如果你没有天赋,则勤能补拙。”“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通常是最成功的。”这需要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而不是对得失的计较。“狄士雷利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完全掌握自己学习的科目,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专心致志地钻研。”“意大利有条谚语:‘走得慢但不停步的人走得最远。’”“在一些最简单的事情上,反复的练习和不断的努力的确可以产生非同凡响的

结果。”画家唐纳先生画画很认真仔细,从来不会因为报酬低而敷衍了事,他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得更好呢?那是一流的练习。”不管你多么有天赋,不勤奋刻苦就不可能成功。天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这种训练比我们常人的要艰苦很多倍。

耐心、毅力和勤奋都需要用很大的意志来控制。下面这些最好是养成习惯,使这些都不再是困扰我的问题。

要视时间为生命。“切斯特菲尔德勋爵曾机智地说:‘在早晨丢失了一小时尊严的人要用一天的时间去寻找。’”在保证按时休息的情况下,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学习或工作。

要处理好财务。就像书中所说的:“一个人怎样用钱——包括赚钱、存钱和花钱——是检验人的聪明才智的最好办法之一。”要学会诚实挣钱,节约花钱。作者说:“节俭就是性格的内敛和低调。”这个说法虽然是第一次听,但似乎很有道理。我还很同意他书中的:“节俭必定会把人引向独立,而独立是每一个精神高尚的人追求的宏伟目标。”这种说法无疑把节俭的意义升华了。“每个人都应努力按照自己收入的多少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一定要量入为出。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诚实。”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收入和生活状况。画家海顿自己深陷负债的痛苦,他以自己的经历忠告一个海军:“对于那些只有靠借钱才能享受到的东西你千万不要沾染。绝不能向别人借钱,那是自甘堕落的行为。我并不是说不许你借钱给别人,只是要注意:如果你连本钱都无法收回,那就千万不要借出去。话又说回来,任何时候都不要向别人借钱。”“妥协一次就会丢失一部分美德。”浪费不光会引发财务危机,还会引发道德危机。还记得上次欠钱时我就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把债还上了,以后再也不像世上的任何人借钱了。

要重视自我教育。这一点我做得很好。效果不知道怎么样但至少做法很好。要教育自己知识和美德。瓦尔特·司各脱说:“自我教育是一个人所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我在对自己的自我教育中也发现了这个规律。“全面性和准确性是学习上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标。”我有必要为自己订一个全面的自学计划,学习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准确。要有针对性地看书。“读书过于杂乱正像抽烟一样伤神,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最严重的游手好闲,它也常常引发思想的懒惰和无能。”还有“知识的获得可以防止一个人走上邪路,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但是知识无法防止人们的自私自利,只有正确的原则和习惯才能纠正人的种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我们还应记住一点,那就是从书本上取得的经验只是知识的原始状态,而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才是真正的智慧。后者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前者,伯林布洛克爵士说:‘无论哪种形式的学习都无法直接或间接地使我们成为更好的公民,它最多是一种精巧而华而不实的浪费时光的游戏。我们由此而学到的知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无知,仅此而已。’”

“在自己的脑子里描绘美德的图画并不一定能使人养成美德,相反却可能事与愿违的使人的内心更加冷漠,逐渐使人变得麻木不仁。”这是很恐怖的,我就一直在脑海里描述美德的图画,但是我一定要用行动画出这幅画而不是变得麻木不仁。书中有句话说得很好:“诚实、正直和善良,这些品质也并非和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但这些品质却是一个人品格的精髓。”“每个人都应该把拥有好的品格作为人生的一个最高的目标。”“与人为善不会让你损失什么,但却可以让你赢得一切。”“如果我们让生活做一点点改变,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点内在的价值,变得礼貌殷勤一点,那么,这一点点的礼貌殷勤就会因为重复出现和不断积累获得十分重大的意义。”“有人竟然为自己生硬的态度沾沾自喜,这些人也许有美德,有能力,但由于他们的态度生硬,方式欠妥,他们的美德和能力几乎很难让人接受。”我以前那种坦然的心态可以保留,但是那种僵硬的表情和生硬的语气应该马上丢弃。还要注意有礼貌的同时不可让这种礼貌变成一种繁文缛节。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读了很多书,了解了很多崇高的思想,我就成了一个崇高有修养的人。事实是,只要我还在做那些不友善、不礼貌的事,我就仍然品质恶劣。

虽然我不喜欢太想事,但不妨偶尔认真观察一下生活。 “才智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之间能力上任何巨大的差别来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敏锐程度的不同。有一条俄罗斯谚语说:‘一个不善观察的人即使从森林中经过也看不到烧火用的木柴。’”心灵比眼睛看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有一点要牢记,不管喜欢做什么都要先做好本职的工作。现在还在学校这一点还显示不出它的重要性,参加工作后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要像司各脱一样,即使在他文学创作最旺盛的阶段,他也“必须花大部分的时间,至少一半的时间去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要好好向他学习。我经常因为做喜欢的事而忘了学英语。

要记住朋友。作者对朋友的重要性做的比喻很独特:“我把这个世界上的人比做一个不停地向一个越来越冷的地方跋涉的人;他越往高处走就必须走得越快。灵魂的疾患是很可怕的。要抵制这种可怕的罪恶,人们不仅要靠自己的精神力量,更要靠和生活中事业上的朋友保持联系,大家相互支撑。”

古希腊格言说:天分、学习和实践是取得事业成功必备的三个条件。天才就是让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不断重复,并充分利用自己的天分。我也应该这样。

“柯林伍德勋爵对一个他喜爱的年轻人说:‘记住,在你25岁之前必须形成能使你终生受益的品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习惯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人的个性会逐渐形成,任何重新开始,另辟蹊径的努力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我快21岁了,希望在25岁之前我能变成一个勤劳,有耐心有毅力的人。珍惜时间、珍惜财物、珍惜朋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懈地努力进行自我教育以求增长知识和美德。

25岁以后我希望别人眼中的我是这样的:“年龄对他已不再有什么妨碍,只能使他的性情更加成熟和醇厚。”希望那时候我已是个高贵的女人,并且能成为我丈夫的得力助手,因为“一个心灵高贵的女人能在无形中使她的丈夫的品性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一个低级庸俗的女人只能使他的丈夫逐渐走向堕落。”例如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的母亲“气质高贵,仪表出众,在生活中的任何场合都表现得端庄大方。她有着少有的精神力量,在每一个紧要的关头,她都表现出高风亮节并忠实地为她丈夫出谋划策。”这便是我的榜样。

Ps:

《论知识》洛克

《论人类灵魂的不朽》佩恩

《英国史》胡默

查理斯·贝尔——神经学

《绘画基本原理》伯内特

《人体结构研究》弗莱斯曼

《原理》布鲁克·泰勒

《诺曼征服史》奥格斯汀·蒂利

博克斯顿和阿诺德的传记

《论行善》科预·马瑟尔

《善特切斯的一生》

《类推法》巴特勒

《奉献一己之力》戴维·邓恩

《成功无极限》

《积极思考的力量》皮尔博士 《想想水貂》玛丽

《勇于管教》詹姆斯·杜布森 《与玛丽谈天》玛丽·克劳利 《Outlier》格兰德维尔

注:此文为原创,勿盗用!

作文六:《自己拯救自己》1200字

王森

土木201407

20148440

《自己拯救自己》读后感

不论地位高低,不论男女老幼,我们都能以礼相待,这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它能让别人感觉到快乐,但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何止十倍。  充分考虑别人的意见也是真正有礼貌的表现。独断者往往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傲慢无礼。人们应该听听各种不同的意见,当意见相左时,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再包容。

——斯迈尔斯金 《自己拯救自己》这本书极具哲理性、现实性和现代教育意义,可以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作者塞谬尔·斯迈尔斯是英国伟大的道德学家,成功学的鼻祖。本书中作者以犀利深刻的眼光、幽默风趣的笔调从多个方面描述了众多出身贫寒低贱、伸出苦难无助的困境中的贫苦人士如何通过吃苦耐劳、不屈不挠、耐心宽厚、诚实公正、勤奋钻研去战胜人生路上的千难万险,最后走向辉煌成功的事例。本书首先以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之”开篇,表明了外来帮助只会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自强自立使受助者兴旺发达。然后通过各界名人生动而具体的事例,论述了只有不断的自我塑造,诸如勤劳创造、认真坚忍、宽厚自尊、力量勇气、合理的金钱观及良好的自我修养以及高贵的品格等所有年轻人必备的优良品质,铸造了一个人的成功与辉煌。

正与作者所说,生活是一场“士兵似”的战斗,惟有发挥自己的勇猛才能取得胜利。顽强的意志可以使人成就任何事业,坚忍不拔是成功的最大动力,成功的道路时刻为那些能干的人敞开着。安逸闲适和奢侈浮华的生存状态无法把人训练成艰苦奋斗或敢于直面艰难险阻的人,也不会唤醒人们认识到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和有效的行为在生活中所焕发出来的巨大力量。实际上,贫困非但不会变成不幸和痛苦,反而会通过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努力转化成为一种难得的幸福,它还能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并为之勇敢的战斗。

锲而不舍和百折不挠贵有坚忍和耐心,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人,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如果他没有忍受苦难与孤独、克服种种逆境的能

力,都不能超凡出众。只有非凡的忍耐与坚定的决心和永恒的坚持等才能汇成一道耀眼的光芒,横绝天宇,令人钦佩。天才就是不断努力,有人曾这么说过。当有人问牛顿如何得到那些非同一般的发明时,他回答道,“总是思考着它们。”不要认为那只是机遇,别忘了牛顿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研究这一痛苦过程。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意大利有句谚语说得很好:“走得慢且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走得快。”

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身处逆境的人从蜘蛛那里学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已家喻户晓,没有任何东西能弥补梦想的破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是一直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

意志成就未来,世界属于勇敢者,一颗勇敢的心无所不能。目标的实现,正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不仅需要耐心的等待,而且还必须坚持不懈的奋斗和百折不挠的拼搏,就像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将军那样。勇敢是人们行动的驱动器,是人们各种努力的灵魂。如果一个人下决心要怎么做,那么意志能促使他心想事成。

《自己拯救自己》让我受益匪浅,最重要让我知道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幸福,全在于自己,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作文七:《自己拯救自己》800字

如果有一天回首,连自己都找不到自己,那一定是在红尘中迷失了路径,所以灵魂在另一个地方寄居,身体在一个地方沉睡。常常于光阴散漫之际,向自己寻求生命的回答,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样的问题不时在脑海中响起,一个声音,那么纯粹,惊醒我沉迷的梦境。醒来,萧索人生中短短的一瞬。阳光依旧懒散的垂落人间,在这淡漠的人间。几个年轻的男女打开遮阳伞,花花绿绿的。总是那么的矛盾,有时候寻找阳光,有时候却在苛求黑暗,而我们就是在这样纠结的时间的节点里缓缓的度过我们的人生。生命由一串密密麻麻的节点构成,而那些反反复复的追问就是我们寻找出路的询问。就在每一次从教室里茫然的走出,和每一次兴味索然的走进教室,去观望那些和我一样的其他生命的挣扎,我们也曾对这样的生活不断的质疑,但每一次都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存在即合理,这牵强的解释!但我觉得活着就是浪费似乎更加适合那样的一种状态,苍白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义。把自己的兴趣一次次的拿起。得到的却是兴趣只能是兴趣,不能吃,多少这样的言语,一次次的粉碎我们心里的坚持。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那各种各样的证书,为了生活,我们变成另外一个自己。有很多朋友都问我要不要考研,我是每一次都肯定的不会。既然没有那么浓厚的爱,不如就趁早的离开,它自由,我也自由,喝了而不为呢?我是决计受不了那样的乏味,在这里我已经停留得够久的了,我想我就像那水中的浮萍,注定要随着流水飘向远方,然后在风雨飘摇之中找到自己给自己的定义。路在脚下,始终要在走过之后方知距离。意象的世界,含有的都是确定,而现实却多是不确定与偶然的。这条路我们终究是要走的。对于现在而言,我们是寄居在时间里的生命,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寄居时间的人,早晚会被时间遗忘。但是无论如何,也要习惯在不断的追问中被磨平的耐性,一次次的轮回,不断的放弃,不断的拾起。终有一天,定能找到属于自己最后的定义。渴望某一次相遇,某一句话语,能够给现在瞬间明白的领悟。也总想某一个人的当头棒喝可以惊醒沉睡的意志。最终找到在时间中遗失的自己。可最后,只有自己拯救自己。路在脚下,时间在手里。我想要的明白,即将到来!

作文八:《自己拯救自己》500字

自己拯救自己

2012-01-13 15:46:34|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露皮塔27岁那年,遇到了她一生中的转折点。她去了一趟两个儿子一起上学的学校,校长的话让她的心都碎了。“你这两个儿子反应太迟钝了。”校长对

她说。

她自己从小智力就很差,以至于不得不退学,到了16岁就出嫁,婚后生了两男一女。如今两个孩子又被列为低能者,让她难以忍受。她决心自己来死啃孩

子们的教科书,自己先上学,再教孩子们。

就这样,她上学了,还要兼顾家务。到第一学年末,露皮塔发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世界——知识和技术的世界。她惊奇地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

差。于是,她开始更加勤奋地学习。

1974年,露皮塔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1977年,她又取得了博士学位,顺利而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人生感悟:智慧和力量总是潜藏在我们生命之中,只有当我们自信地去奋斗,它们才会聚集起来,发挥出作用。自己的命运只有自己去把握,别人是帮不上忙的。不要有任何依赖思想,不要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即使跌倒了便耸耸

肩再爬起来。勤劳不懈的人,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任何人,如果要做一个成功者,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起责任来。古人有句老话:“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你的成功和失败。光荣

和耻辱,痛苦与欢乐……只有你,才是惟一具有真切感受的人。

作文九:《爱,拯救自己》700字

有一个朋友,由于生活中的一些事,心理出了点问题。为此,他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他吃过药,看过心理医生,但都无济于事。

后来,朋友单位有一个支援西部的项目,他去了。尽管去之前,他对西部的情况略有了解,但真正去了之后,他还是被那里的贫穷与落后惊呆了。他发现,好多上学的孩子,竟然连一个像样的书包都没有。有一个叫杨连海的孩子,父亲在煤矿瓦斯爆炸中丧生,母亲改嫁后走了,他和奶奶在一起生活。连海的书包是一个洗衣粉袋子,都冬天了,还只穿着一双破了洞的球鞋,脚趾头露在外面,冻得红红的。

朋友为孩子买了一个漂亮的书包,弦子高兴得一边亲他的脸颊,一边亲热地喊他叔叔,他的心中有了久违的熨帖与舒展。后来,他叫家里邮寄来一大包半新的衣服和鞋子,看着孩子暖暖和和地穿在身上,他的心里热乎乎的。他还拿出钱,贴补孩子和奶奶的生活。他和连海以及奶奶,亲热得像一家人。

从西部回来后,朋友依旧惦念着他们。他给他们寄钱,写信,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连海的学习情况。就这样,朋友的生活中,多了一份牵挂。

意想不到的是,也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朋友心里没有了乱麻。他吃得下,睡得香,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以前那种痛苦的感受了。

因为帮助别人,朋友拯救了自己。

这件事给朋友的触动很大。他说,以前,关注自己太多了,太在意成败与得失,一丝丝的痛,堆积在心里,最后,成为心灵不能承受之重。

自从认识了杨连海,朋友发现,拿出爱,可以分享到爱;分担他人的痛苦,可以忘掉自己的痛苦。因为心中多了别人,他的人生从此多了温暖。有时候,智慧无法解决的困境,爱,可以帮助我们,把我们从心灵的沼泽中轻轻地摆渡出来。

作文十:《拯救别人与拯救自己-Word》500字

拯救别人与拯救自己

一天深夜,一位先生沿着一条昏暗的小路回家。经过一片丛林,他突然听到有人挣扎的喘息声,慌忙停下脚步,仔细地听,发现是两个人在扭打,间或夹杂着衣服撕裂声。他立刻明白:一个女人被袭击了!

他想,我到底该不该介入这个事件当中呢?

他一面担心着自己的安危,一面诅咒着为什么今天晚上要选这条小路回家。假如自己也成为另一个牺牲者怎么办啊?是不是跑到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给警察就算了呢?

那个决定的过程好像永无止境,但实际上花不了几秒钟,而且听得出来那个女孩的呼吸挣扎声越来越微弱了。他决定一定要有所行动。于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立刻冲到丛林后面,将歹徒从那个女人身边拉开。随后他和歹徒扭打成一团,倒在地上滚来滚去。

最后,歹徒终于放弃,跳起来逃跑了。他气吁吁地爬起身来,那个蹲踞在黑暗之中的女孩仍然在啜泣和不停地发抖。

他跟那女孩保持了一段距离,慢慢地说:“好了,那个人已经走了,你现在安全了。”

一段很长的沉默,女孩开口了,带着不可思议的惊讶:“爸爸!是我啊!” 在这个故事当中,男主角冒着生命危险去援助一个受侵袭的弱女子,结果他救回的是他自己的女儿!

这个故事对那些见义不为的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其实,拯救别人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