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哲学 > 关于政治的论文1000字_《政治论文2013.61》3900字

关于政治的论文1000字_《政治论文2013.61》3900字

时间:2019-11-10 09:24:2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政治论文2013.6。1》3900字

政治论文

题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姓名:李刚

学号:1303039240

专业:英语翻译专业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参考资料及图书: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3]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文献资料。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有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又有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和创新;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一、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时代课题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框架体系

1.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任何理论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性,主要解决那个时代的首要任务。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弊端和社会问题纷纷暴露出来,“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针对这一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些根本问题。主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和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主要回答了“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具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清晰的框架体系。

第一,科学发展观贯穿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不仅指导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渗透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论断和观点之中。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等。这些都完整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主要深入研究解决和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当代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对这一中心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正确

回答,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为其他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先导,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全面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新课题,形成了若干创新性的新论断。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内在联系的系统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1.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社会主义向人的回归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摒弃,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人本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这在社会主义的认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提升,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将重新确认社会主义的一条最不容忽视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社会主义应是真正的“人的社会”。

2.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目标。科学发展观认为,只有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显得更为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3.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要求,这就是中国经济社会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协调发展,揭示了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关系。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统筹协调,解决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有一系列重要创新

1.对发展的内涵、实质和内容作了新阐述。

科学发展观倡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指出了发展不仅是物的GDP增长,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容作了全面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发

展,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促进“五个统筹”,要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这就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发展的内容作了完整的概括和论述。

2.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根本目标有重要创新。

为谁发展? 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出发点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正是这一回答,使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并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目标理论。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取代了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强调发展以人为目的,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强调不但要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更要注重发展的精神人文因素;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实际上矫正了我们过去发展过程中的方向偏离和价值缺失,增加了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向度和道德关怀。

3.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道路理论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道路的理论,就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友好,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4.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动力理论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明确了新的依靠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强调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工人阶级,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动力的新认识,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更加全面和科学,更加符合时代特征。

5.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论有重要创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分为三个领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而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更全面的社会建设理论,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这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而且还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6.科学发展观关于对外方针理论方面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后,进一步把这一理念推广到国际领域,鲜明地提出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论断。中国需要并将坚持走对内和谐、对外和平的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之路意味着中国将全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发展自己,同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富强的需要,也是中国根本利益使然。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谋求和平、维护稳定、推进合作,构建和谐的世界。而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和包容的世界。

7.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公正性作了进一步强调。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但一些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如失业、贫困、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开始困扰我们。针对这些新情况,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建立社会发展的公正机制,着眼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协调,着眼于当代人和后来人的承前启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环境,缓和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从制度上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保证每个人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机会,创造良好的追求公平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文二:《政治论文2》4900字

发展基层民主 建设政治文明

行政民主:意义与局限——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启示

【 作 者】景跃进

【作者简介】景跃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MPA政治学”首席教授

【编 者 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浙江温岭所创造的以“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主议事”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举措,是基层民主建设的新探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今天来看,这些举措是完全符合十六大精神,符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目标要求的。2002年8月下旬,温岭市委召开了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温岭有关基层民主建设的举措和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后,我刊请有关专家将发言整理成文,以供发表。这一组笔谈,对关注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者、实际工作者以及理论工作者,或许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摘 要 题】专题研讨:温岭模式

【 正 文】

2002年暑期有幸赴浙江温岭,观摩了镇村两级民主恳谈会,并与当地干部座谈交流。走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感受到的冲击力却不小。据当地干部说,之所以“发明”民主恳谈会,将其坚持下来并不断加以改进,是因为原先的一些工作方式已趋失效,老百姓不买帐。看来改革开放、信息流动,以及温岭发达的私营经济,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变革的压力。这一“内生”或“自发”的政府行政方式改革激发了笔者的浓厚兴趣。   到目前为止,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民主恳谈会发端于领导干部试图改变干群关系冷漠、拉近官民心理距离的努力。起初并无具体的政策标的,形式也比较粗放,比如在公共场所镇干部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公开的对话,恳谈会成为百姓与镇领导交心的一个渠道。在指导思想上,这一实践被纳入“政治思想工作”的话语体系。(2)第二阶段可谓前一阶段的逻辑延伸:在倾听群众意见,关注群众想法,以及了解百姓关注的问题之后,镇领导怎样想办法加以解决?这一动力驱使民主恳谈会朝决策咨询的方向演进。它以关系到百姓利益的“政策议题”作为交流和对话的基础,并开始探索相应的决策方式,而原先干群交流、密切彼此关系的一般性沟通功能被分化出来。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恳谈会的形式也趋于正规。(3)从“民主恳谈会”向“听证会”的转型。随着实践的发展,当初民主恳谈会的名称已经无法容纳新的要素,新的实践方式也不再是“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术语所能包含。由此,原初的民主恳谈会逐渐转型为基层政府决策的“听证会”。这一阶段除了形式发生变化之外,一个新增变量是考虑如何将乡镇人大的作用整合进来。最近的一个做法是,在举行决策咨询时,吸纳镇人民代表参加;并在形式上将镇人代会作为最终决策主体(由于笔者讨论的特定视角,这一简单描述没有包括村庄和其他单位的民主恳谈形式)。   尽管温岭民主恳谈会的探索还处在进行时态之中,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制度化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考虑到这一实践的大致框架已初露端倪,同时也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不妨将这一探索称为“温岭模式”。笔者为自己设置的是两个问题:温岭模式在中国基层民主实践中的地位如何?它对于推进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或局限?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考虑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背景。自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尤其是1998年成为正式法律以来,基层选举一直是媒体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这一事实本身也许是测量中国基层民主发展进程的一个良好指标,但若由此将选举视为衡量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唯一指标,则会导致一种“偏见”,即忽视其他领域可能存在的改革向度。从制度建设的逻辑看,基层民主实践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一是突破原有的体制格局,进行制度创新。一是在原有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技术层面的改良,通过功能调整来缓释民众政治参与导致的压力。(注:需要说明的是,将基层民主实践概括为两种方式是从机理的角度考虑的,它并不关注主体特征或法律区分。因此,村民自治和乡镇竞选属

于一个系列,乡镇决策民主构成另一系列。)村民自治(以及作为村民自治逻辑的扩展,有的地方开始尝试的乡镇民主选举)属于第一种类型,它通过引入竞争性选举的变量,极大地改变了原先的政治制度安排。温岭模式显然属于第二种类型。民主恳谈会将基层政府的既有权威和合法性作为前提肯定下来,将注意力转向政府过程,探索怎样在行政过程中吸纳民众参与,从而提高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因此,温岭模式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多元发展格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基层民主进路的新的思考点。

为了充分理解温岭模式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模式所具有的民主性质作一简要的分析。

民主概念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即使在今天仍不能说它的意义空间已经封闭了。对于当下讨论而言,民主概念的两个历史转变显得尤其重要:一是熊彼得将古典的民主概念(直接民主亦即人民的自我统治)转变为工具性概念(代议制民主中选择政治精英的方式);二是福利国家或行政国家的出现,显凸了行政民主的重要性(听政会是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沿循这一思路,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区分民主概念的两个方面:即权力的来源与权力的行使。第一个方面侧重于解决政府权力来源的合法性问题。在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选举已成为权力合法化的唯一基础(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第二个方面侧重于政府决策的公开性以及民众参与的问题。依据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矩阵,其中一维是选举(government by election),另一维是商议性决策(government by discussion or participation),从而得到A、B、C、D四种类型:(注:这一矩阵的思路是由金耀基先生“香港的政治模式——行政吸纳政治”一文引发的,在这篇文章中金教授谈及G.B.Endacott(他写了一本关于香港政治的书)的一个术语government by discussion”。)     表1

由竞争性选举而产生的政府

是     否

经由协商或公      高   A     B

民参与的治理      低   C     D

上述图象中的

尽管上表说明的是宏观政治结构的现象,不过其中的道理对于基层政治分析来说是相通的。因此,村民自治以及乡镇竞选的实践大致坐落在A类范围(这是就政治逻辑而言,因为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而乡镇政府也不能视为政体),而温岭模式属于B的领域。显然,民主恳谈会或听政会是“行政民主”的一种形式,其要旨是通过行政方式来体现民意,反映民意,满足民意。借用林肯的著名公式

在肯定温岭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即它对于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所具有的潜在意义及其局限。就笔者的眼力所及,温岭模式的意义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上所说)温岭模式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途径。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可以从选举开始着手,也可以将优化权力运行的环节作为破题(这一命题局限于乡镇层面,因为村委会选举是法律规定。下面的叙述若无特别的说明,乃以乡镇民主政治建设为分析单位)。当然两者也可以同时进行。需要指出的是,权力运行的方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使解决了选举问题后,它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换言之,权力来源问题并不能消解或替代权力运行的问题,两者各具相对的自主性。

其次,就改革成本而言,温岭模式需要付出的成本相对低廉,而且启动改革的门槛亦低。由于不直接冲击既有的权力结构,改革阻力和政治风险大大降低,且调整的利益幅度不是很大,容易为各方接受。从技术角度看,温岭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负责领导工作的干部来说,其可控程度也较大,至少不用担心“翻船”的问题。如果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中国基层政治的现实出发,那么应该承认民主恳谈会这种政治参与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再次,温岭模式选择的改革路径易于充分利用传统资源。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许多工作方法是颇有成效的,其中群众路线便是经典的理论概括。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很大程度上它仅被视为一种“工作作风”,一种“联系群众的方法”,一种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落实的途径。因此,领导开明时群众路线畅通,干群关系密切,政策失误的概率降低;而一旦领导自以为是,出现相反情形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在历史上我党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决策,要密切联系群众,要恢复优良传统,这一事实本身表明需要找到一种将群众路线加以制度化的机制,使得群众路线的贯彻不以个别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温岭模式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与此相应,温岭模式与主流意识形态很容易接茬——继承和创造性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因此在初始阶段,民主恳谈会被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系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面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考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改革的启动是否具有“内生”性。所谓“内生”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觉悟的提高、素质的变化使得原先的一套领导—行政方式难以为继,或成本大大提高;一是基层领导干部意识到这一局面,并愿意主动进行改革,以回应变化了的行政环境。温岭模式的可喜之处在于它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由此可以判断)其所进行的改革具有充分的动力机制和相当好的发展前景。在这一意义上,改革起点的高与低本身并不重要,改革起点低也不是什么缺陷,关键在于改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有生命力的缓慢发展,要比空架子式的大呼隆发展方式往往来得坚实与持久。

第五,随着民主恳谈会向决策听证会的演变,温岭模式对干部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提出初步方案之前,领导必须会同有关部门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是非常细致的,否则开起会来心中无底。在面对群众的质询时,干部的反应能力、即时应对能力以及掌握局面的能力受到了考验,这里无法做官样文章或打哈哈,你必须面对讲究实际的民众,回答他们的尖锐问题。换言之,虽然听政会不是选举,但是它对干部的训练作用却具有相似的效果。在这样的风浪中走出来的干部是有能力的,能够应变大局的。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存在一种转变机制的可能性,即通过改善权力运行的方式以及功能,逐渐对权力结构本身提出改革的要求(如干部的素质与工作作风,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等)。

第六,温岭模式所具有的政治合法性功能也不可小视。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和形式是多样的。在基层政治层面,四种类型的合法性显得尤其重要,亦即绩效合法性、政策合法性、程序合法性与选举合法性。从理论上说,缘由政府工作绩效而产生的合法性最为直接,但稳定性最低;政策合法性或程序合法性稳定性明显升高,因为即使政策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但由于民众参与了决策而共同分担责任风险;相比之下,选举合法性的稳定性最高,这不但因为官员是由民众选举产生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意识,即在可以选择的政府形式中,民主政府是最佳的,或缺陷最少的。不过,在实际政治中,合法性问题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因为政治合法性作为一种主观的认可,它与老百姓的心理状态、文化素质、现实要求是密切相关的。应该承认,在现阶段政府对合法性的诉求基本上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绩效来得到满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现实)。但是,如上分析,仅仅基于绩效的合法性从长期来看是脆弱的,也是危险的(谁也无法保证绩效的线性趋势),因此在高层合法性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着力于政策合法性和程序合法性的建设显然是明智之举。这方面,温岭模式所包含的经验是富有启益的。

当然,温岭模式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从长远目标来看,上述各项优点很可能转化为相应的缺陷。因此不宜将其作为最终的目标来追求,而是承认它在探索民主转型过程中的合理性与工具性价值。

作文三:《政治论文2》2300字

三国演义之中美欧

——浅谈中美欧关系

小小寰球,自有人类以来,便打破了原有的进化秩序,从刀耕火种到机器大工业,再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人类争利的手段、方式和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世界上有近二百个国家,各有各的“家庭琐事”,各有各的的利益诉求。于是,世界各国之间亲疏冷热,分离聚合,究其原因,“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当今中美欧间的关系就如汉时之魏蜀吴,于天下大势之中,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古今一理,天下一脉。借古讽今,意欲当下。

大国间的政策不仅影响到两国自身经济上的合作与民间交往步伐,还会影响到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大国外交对我国发展具有全局作用和长期影响,对待大国外交中国需慎之又慎。对待中国外交棋局中的中欧和中美关系就是如此,中国必须慎重对待。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中国跟待美国与欧盟的关系是不太一样的!

我们先从历史来看,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1978年12月15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第二个联合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于1979年3月1日互派大使,并在对方首都建立大使馆;1975年5月,建立外交关系。欧洲委员会委员克里斯托夫·索姆(Christopher Soame) 访华,他是第一位访华的欧盟委员。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而对于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则是逐步发展。新中国自成立之初起就一直十分重视发展同欧洲各国的关系。中欧之间比较早地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随后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已连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超过了美国。 而从目前来看中欧关系只能用热烈来形容。欧盟秘书长普罗迪三次访华,并称,“中欧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而胡锦涛主席对法国的访问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法国总统希拉克用一座红色的埃菲尔铁塔来欢迎来自中国的客人,以至于西方一些媒体不无嫉妒地说,希拉克对中国卑躬屈膝。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欧盟出台了题为《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共同利益和挑战》的对华关系文件,把中欧“全面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向中国发出了积极的信号。一个月后,中国首次发表了对欧关系文件,对欧盟的文件做出了回应,并表明中国非常重视与欧盟国家发展关系。中欧为什么“热烈”?从政治上来说,在于双方都强调多边主义,强调尊重联合国的作用。而美国在这些方面奉行的是单边主义,很多时候抛开联合国自行其是。中欧之间在地缘上不冲突,再加上巨大的经济利益维系着两方的关系,所以互相接近是必然的。目前,欧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从经济上来说,欧盟和中国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巨大的市场是欧们垂涎的。

目前中美关系时好时坏、起起伏伏,中美关系是一“矛盾共同体”。美国对华“接触加遏制”的政策没有变化,而且随着中国的发展“遏制”倾向似乎更为加重,但中美合作共赢仍然是主流,而且合作领域在不断扩大与深化。

首先是经济合作。全面经济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美经济关系相互依存度大为加强,已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在对外贸易上,中美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经济合作是双方的互有需要也对双方有利。其次是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进入新世纪以来,涉及经济危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大规模自然灾害与疾病等各个领域。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正在不断加强,中美在这方面合作已成为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中美有共同点也有相异点。但中美两国都认识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的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协商与合作是有利于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的。再次是共同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如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虽然在这些问题上中美观点各异,但中美两国的参与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解决和维护地区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中美将继续在地区战略性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合作。

同时,中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摩擦不断,对抗与冲突也时有发展。首先是国际战略上的矛盾。中国主张共同推行“和谐世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使国际关系民主化。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于“领导世界”的“霸权主义”。其次,在经济贸易问题上,双方也存在结构性矛盾。美国在贸易逆差、反倾销、知识产权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一直向中国施压。美国把经济衰退、失业率增加等本国问题都不公正地归咎于中国。美国领导人往往把国内政治斗争、议会选举捞取选票等行为同中国挂钩,把经济问题政治化,达到自私的目的。中美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事实,但美国要负主要责任,如美国不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又如美国维护“美元霸权”地位,美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可以自行决定印发美元,同时逼迫人民币升值,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所购买的美元国债大幅缩水。同时,中美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体制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也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还是中欧关系的相对暧昧,都源于一个核心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朋友私下可以讲“义气”、讲“哥们”,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绝对不能讲所谓的“义气”。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都要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准则。所以中美欧之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皆为常理!

作文四:《政治论文txt》1500字

感悟“穿越”

随着影视业的不断发展,历史也依附着影视业被搬上了现代化的舞台。最近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秦穿、清穿、洛晴川”。是的,从“寻秦记”到“宫”,再由“宫”到“步步惊心”,穿越剧都大受好评,还有网友戏称“步步惊心正形成一股步步逼宫之势”,由此可见,“穿越之风”正在以一种难以抵挡之势盛行。一部部的穿越剧,一部部的穿越小说,将人们带回了过去,带人们去体验那辉煌悠久的历史,带人们去感受那荡气回肠的历史情怀。但是,肆意蔓延的“穿越之风”也在一步步的侵蚀人们的世界观,让一些意志薄弱的人,陷入到错的世界观中。

据报道,漳浦县两名少女跳入池塘结束了生命,这两名少女今年才12周岁,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名少女留下遗书称自己要穿越到清朝拍电影。看到这样的报道,大家一定会为这两名少女的行为感到疯狂,同时,我们也为他们感到悲伤。12岁,正是人生中如朝阳升起的时刻,而她们,却从此坠落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悲伤之中,我们应该思考,穿越真的存在吗?穿越剧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穿越剧?

史蒂芬·霍金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时间简史》,其中结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穿越做了专门的讨论,霍金认为,即使真的超越了光速,也不能真正的穿越时空,时间倒流只是一个假象,超光速事例引起时间和空间一系列量子力学上的反应,最终使得穿越时空无法实现。由此,我们不该再对穿越抱着盲目的幻想,对于那种过激的行为,我们也不可再轻易尝试。

穿越是如何兴起的呢?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由于科学界存在对“穿越”现象的研究,再后来被引入到了娱乐产业中,从此穿越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穿越这一世界观。可是,即使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阐述了“四维时空”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人亲身经历过穿越并留下证据,因此就不能证明穿越的存在,所以人们对穿越的认识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看待穿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解放思想。

那么穿越剧是否应该禁止上映呢?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来看,穿越剧的上映是合法的。因为在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所以我们不能够抵制穿越剧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但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享有的自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自由,公民在行使权力的

同时应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即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我们应站在多数人的一边。当穿越剧一步步腐蚀人们心灵的严重危机出现时,过于泛滥的穿越剧还是应该适可而止。

穿越剧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就经济生活而言,穿越剧的上映,吸引了无数影视爱好者的追从,促进了影视业的发展。而由穿越剧衍生出来的其他商品,也受到了热卖。穿越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这还是相当可观的。对于消费者而言,要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做一个善于理财的合格消费者。

穿越剧是对历史的翻拍,就文化生活而言,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们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行的旗帜。而对历史的翻拍,有利于历史文化的普及,况且,如今大众传媒已成为传播文化的主要手段。历史借助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的向外传播,让更多的人们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文化的载体,穿越剧的翻拍要做到尊重历史,不可以肆意的的去篡改历史,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发展与创新。影视业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的经济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总之,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穿越剧,最大限度的去发挥穿越剧的优势之处,而对于那些有危害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与管理,让穿越剧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快乐。

作文五:《政治论文1》6100字

社会公德是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敬业、奉献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与环境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对于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公德现状却不容乐观。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比较严重,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不爱护公物、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漠;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本文对我国的社会公德现状、缺失原因,以及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期通过对该论文的研究和分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贡献。

关键词:社会公德   现状和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Abstract

Social morals as a nation or a group practice activities in the munity accumulated in ethics, cultural values and ideological tradi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s the most basic behavior criteria which citizens should observe in their social life. They are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in the moral standard systems, the foundation of the higher moral level such as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and contribution, and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civilized behavior styles and good consciousness of social morality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tect public interests of society and public order. This status quot of China’s social morality, lack of reason,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China to strengthen social morality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and finally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strengthen ways and means of public morality. To the adop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papers on building a socialist quot;harmonious society quot; contribute.

Key words : social moral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reason analyse

resolvent

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的道德准则,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公共生活准则。然而,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多方面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一) 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却出现了严重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民族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我们将从社会公德缺失现状从三方面加以阐述:

1.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不讲文明礼貌,不讲信用,不尊重他人,更谈不上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了。况且近年来,诸如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不守秩序、贪小便宜等陋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形象的问题。有些国家还将“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文警示牌摆放在公共场所,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来自礼仪之邦的“国人”为何给人

[1]以“不文明”、“粗鲁”的印象?帮助他人本应该是做人的本分,然而,在现实生

活中,有些人却对他人漠不关心。生活中,坑蒙拐骗的现象到处发生,在商业行为中,有些人不讲信用,用假冒伪劣商品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导致产品质量严重下降,致使外国人对“中国制造”产生了怀疑,处处加以刁难;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守信用,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

2.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漠

现代社会是一个比以往任何社会都更加需要公共秩序的社会,许启贤先生指出“:公共秩序范围很广,包括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学习秩序、生活秩序等。为了维护公共秩序,除了有赖于一定的政治、法律规范外,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乘车、乘船、搞生产、买东西、上医院、看戏剧、进图书馆、观看体育比赛等,都必须有良好

[2]的公共秩序。”然而中国从古至今人们的公共意识非常淡薄,公德观念非常缺乏。一方面表现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爱护公共财物,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漠,在公共场所,破坏公用电话、垃圾桶、路灯等公共设施的现象也尤为严重。

3.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

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有许多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天安门广场的“铲口香糖事件”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诸如这样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但是,人们却经常在自然面前任意施展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拒绝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进行道德关爱。表现在饮食方式上,就是随意将野生动物搬上餐桌。另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些地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无限制地开采自然资源,致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严重泛滥。

中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社会正义感

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价值取向不断趋向多元化,新旧道德体系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个人主义倾向逐渐抬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而传统的公共价值取向却受到抵制和歧视,功利主义色彩不断加强,人们社会交往中最珍贵的情感、友谊等因素被贴上了商业标识。这种现象已经波及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所带来的危害极其恶劣年一代的思想浮躁空虚,低俗的文化风越刮越猛,侵占了主流文化地位; 社会生活上的失义导致“道德滑坡”现象日趋严重,出现了将道德、文化、良心世俗化的不良倾向。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现今,虽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诸多道德理念,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识里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越来越多地被遗忘,被遗弃。有些社会成员的“规则意识”淡漠。我国社会公德问题的频频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公众对“规则意识”的漠视。目前,公众反应最为强烈的是职业道德的丧失。很多人认为,职业道德一再被违反和抛弃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受世俗化和商业化的侵蚀,内在道德防线经受不住现实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不可自控行为。

三.网络对社会公德体系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也给不法分子危害社会秩序提供了便利。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公共道德规范作用被削弱。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虚幻性,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表达的途径,但同时,网络也逐渐成为少数人发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平台,这就为少数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少网民在网络上为所欲为,社会公德的规范作用因网络的冲击而遇到重大挑战。传统道德规范受到强有力冲击。当前,有不少人认为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导致了忽视社会公德的普遍性并最终走向极端的个人主义。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不健康信息。一些丧失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不法之徒借助网络的快捷传播色情信息,造成了不良信息的泛滥,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使社会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

三.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回顾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很多,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现代的,同时还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社会缺乏现代意义的公共生活。传统社会公共生活的缺乏,造成了公共精神的缺乏。普遍存在的缺乏公共精神的公民个人人格缺陷是目前社会公德缺失的主要原因。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社会商品交往活动不发达,与商品交换相关的经济公共生活极为有限。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个人表达政治意见或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和空间相当有限。社会结构以家族社会结构为主体,与之相对应的是宗法社会的意识形态。家庭组织是中国社会的根基,从家族观念中发出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这就造成体现为个体平等独立的公共生活空间极其狭窄。

(二)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完善

资本主义要求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加强国内各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各国的贸易往来,将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国家普

遍实行民主制,公民的政治参与性相对较高,社会公共意识强烈。在论及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时,人们常引用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证。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与新教伦理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精神相比,中国儒教传统缺乏理性化的潜能,缺乏改造现实世界的动力,缺乏新教伦理所蕴含的那种禁欲主

义精神,一句话,儒教伦理缺乏资本主义精神。与西方不同,新教伦理这种神秘的力量在中国难以普及,因此也就难以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因此,在中国也就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的精神。

(三)经济发展过程中滋生的不良思想的影响

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公共生活相对简单,人们表现出高度一致的价值取向,社会生活中普遍表现出高尚的个人修养。但是,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共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之下,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渗透进来,一些人、一些团体凡事以追逐个人利益为先,不顾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公民社会 公德意识缺失的又一原因。

四.社会公德教育缺失

社会公德教育缺失导致人们缺乏对社会公德的正确认识。社会公德教育的失败,暴露了我们社会公德教育的重大缺陷。在我们的日常社会公德教育中,从学校到家庭,从来没有将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进行。我国很长时间以来,从小学大学,几乎没有设置过专门的社会公德教育课,即使开设的思想道德课程中也缺少公德的内容,而且,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同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相脱节。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理想,中学讲道德,大学讲社会公德”的倒置失衡状况。所以,一些学生从小课堂上没有学到作为一名合格公民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公德和法律意识。而且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却反而日见“衰减”的现象。“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就是一个社会公德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

五.社会公德监督缺失

社会公德监督缺失,导致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难以形成。社会心理学中的情境理论认为,人的意向性行为的发生取决于社会情境和个体两个因素,其中的情境是指“某个文化或次文化中的成员所熟悉的社会互动类型。”

四.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解决对策

(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来促进社会公德的完善。建立健 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之策。

(二)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广泛运用立法的形式将社会公德的要求固定下来,使其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条文,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另一方面,对于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需要制定明确的惩罚措施,使人们清楚由于不遵守社会公德而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开展国民公共精神和公德意识的教育工作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加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使得公民意识到个人在行使各项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是现代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举措。营造全社会的舆论气氛,使社会公德意识逐步从外部约束内化为公民的心理约束,才能促进社会公德水平的长足发展。

结 论

社会公德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特别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的 好坏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社 会公德的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社会公德缺乏严重。我们需要深刻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是摆在政府与公民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个问题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 曾革楠.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人民时评)[N].人民日报,2007-8-23.

[2] 许启贤. 道德文明新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87-88.

[3]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4] 赵惠芬 . 关于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的理性分析 . 群文天地.2009.6.

[5]梁霞.在法律体制内如何应对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德缺失问题.经济师.2009.3.

[6] 刘海容 . 当前社会公德失范的博弈分析 . 河南社会科学.2008.1.

[7] 胡虹霞 . 社会公德及相关概念辨析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5.

作文六:《政治论文3》4700字

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创新的“ 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具有相对性的,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对于创新不能理解得太狭隘和绝对化。很显然,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要做出某种绝对的“新发现”是十分困难的,许多令他们欣喜若狂的“发现”其实往往只是别人早已知晓的常识,教育者对此应该采取积极的评价,只要这个“发现”是经过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就可以视为创新——相对于学生的已知领域的创新。肯定这种“相对创新”无疑能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做出超越他人的真正创造。可以说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教法创新为出发点,教法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新颖,而必须体现出实质上的先进性,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

那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陶老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重点把握,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学生课后多关心时事政治。这样,在讲清教材知识后,可以适当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去思考、探索,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杜绝放羊式的自习方式,充分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

例:在分析“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时,我采取引导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寻找突破口,自己阅读本框内容,思考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并根据教材找出有关的知识点,可以自己提出问题,等待交流。同学们立刻积极的投入到对教材的研究中,他们时而讨论,时而沉思,一会儿,整个课堂都沉静下来,说明他们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我开始提问,由学生根据自己编的题目再找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思想已经开始开小差,似乎没有提问自己就与己无关,甚至开始观赏窗外风景,这时候我又给他们来了个小小的“刺

激”:轮到发言的同学,可以随意指定教师里包括我再内的任何一人回答他的问题,这下我明显的看到那几个开小差的同学懊恼的表情,整个人都抖擞了一下,将全身的热情都投入到课堂上来,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有些问题甚至是我自己都容易忽略的,而学生的反应则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平时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提不上精神的学生,他们的问题设计巧妙的令我都感觉惭愧,,而且是在课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们仍能对答如流,旁证博引,有的同学甚至由原始社会侃侃而谈讲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我从每个学生的脸上明显的看到了有着羡慕、佩服也有懊恼、自责的复杂表情,我想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知识绝不仅仅是教材知识,更不可能仅仅是课堂的这么几十分钟。这节课在学生的讨论、争辩中过得很快,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师生之间配合的很有默契,虽然这节课我讲的很少,几乎仅仅是最后的几分钟总结归纳,但是学生却学得更轻松,更愉快、更扎实、更透彻。我也从中认识了一个道理,要想更好的把握课堂,只有充分的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仅仅靠传统的灌输教材知识,不仅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课堂感觉不到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那么对于教师来讲,这一堂课就是失败的,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在后期还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复习”新课。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情境性是道德情感的特征之一。良好的情境会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良的情境会使人产生消极、颓废的情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教材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说、辩、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对知识的升华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相应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通过改变不良情境来抑制和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一是营造艺术情境。即充分运用现代的影视音像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调动情绪,继而产生情感。如初三教材涉及到建立经济特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时,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即“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就能增强感染力。二是营造生活情境。如初一讲“文明交往”一课时,我安排了两位同学现编现演《问路》的小品,使学生懂得了尊重他人是文明交往的前提,“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继而,我又举出大家每天接送一位腿部骨折的同学上学、师生互相探病的事例,这就重温与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三是营造互动情境。例如:我在讲“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时,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一位学生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后写的诗,“我恨啊!恨啊!恨清王朝腐败无能,恨侵略者的贪婪残忍,恨民族的封闭落伍„„”师生情感互动,能产生出强烈的感染力。

二、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教师要树立“大政治”的观念,勇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除读好政治教材外,还要鼓励学生多看一些政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搞好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及实践精神;“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学习。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实践精神。教师教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思想品德课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思想品德课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施新课改以后,为教育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创造了时机,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与班队会活动相结合。与班级活动和少先队相结合是思想品德课课外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和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三、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我们采用了“三类思路”:一是抛出“二难推理”,即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二是“主体尝试探究”,引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多种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热点课”,不回避热点问题,讲清热点的内涵、形成、发展、知识联系和学科内、学科间分析的角度。

开放型试题要求政治教师进行开放型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所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书本上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说,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独树一帜、独创一说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肯定与支持。

四、科学的评价学生,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克服智商化倾向。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知行统一。既重视学生校内的表现评价,也应试图强调家庭社会的评价。二是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教学前要给学生明确而适度的评价内容,目标和评价细则,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并使学生的道德评价全面、科学、规范。三是评价方法自主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评、社会评、教师评。评价结果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在评价中,我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功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育家周弘先生的话说的好:“只有不合格的家长,没有不合格的孩子。”是的,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学习态度认真、乐于帮助同学等优点,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的智力处于兴奋状态,同时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 ,采用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记分,使政治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摇篮。

总之,创新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而是发现,是超越,这种发现或超越在本质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才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对学生而言,“先进性”必须成为学习活动追求的目标,其具体表现可以是学习方法的科学高效,可以是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独到深刻,可以是解决问题方法的简便新颖,可以是知识运用于实践获得某种发现等等,因此,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引导学生敢持己见,大胆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以此来支持他们独特的人格,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要有了创新精神,“高智商”才能转化为“高成就”,天才少年才能真正展示天才,不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作文七:《政治论文03》8700字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对策分析

数学科学学院    应用数学

张璐   31336016

摘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式。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祖国的“北疆生态屏障”,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能源资源基地,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国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字 生态文明 内蒙古 建设思路对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

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建设生态文明与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 400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 50 %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3.6 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 300 个城市中,70 %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 20 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1/ 6 ,涉及近千个县。此外,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建设生态文明 ,突显我党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是人本主义的温情宣言。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

观”,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一是把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在分析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 一些地方单纯追求GDP 的畸形发展观 ,是各级官员扭曲的政绩观 ,是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方式实践证明 ,单纯追求 GDP增长指标是片面的 ,它没有估量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而且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 ,GDP 的增长也难以为继 ,最终制约人与社会的发展;二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 ,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 ,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三者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近些年来 ,在环境、资源方面存在大量不公正现象 ,如城市向农村无偿倾倒垃圾 ,河流上游企业向下游大量排污 ,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廉价使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 ,等等。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 ,特别是日益增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 ,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 ,解决地区、企业、个人等内部之间的不和谐 ,重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公正秩序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二.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1.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准确把握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新方位

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维、新论断充满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和极为丰富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必将引领内蒙古的发展进入到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

内蒙古地理区位特殊、生态系统多样,是全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祖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内蒙古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拥有118.3万平方公里的疆域、13.2亿亩草原、3.55亿亩森林、6368万亩水面和湿地,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水面、湿地和沙漠、沙地面积也位居全国前列,不仅是祖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和国家主要的林业、牧业基地,一旦草原沙化、林地缩减、水源被污,必然殃及“三北”,乃至对全国的生态安全造成难以估价的影响。因此,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出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就占到了内蒙古总面积的86%。正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生态地位,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历来高度关注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并寄以殷切期望。

内蒙古资源丰富但发展不充分,亟需加快发展又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内蒙古开发晚、建设迟,至今发展仍不充分,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亟需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之带

来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大规模开发导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重。是继续走传统资源型经济“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还是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道理是明白的,选择也是不难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发展的惯性,一些地区、部门在指导思想和实际行动上还没有调整到位,为单一追求发展速度而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事还时有发生。今天,面对保护地球家园的国际义务和共同责任,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环保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环境、美丽家园的呼唤和期盼,内蒙古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之路的抉择显得格外重要而紧迫。

草原民族对大自然生之俱来的热爱和草原文化崇尚自然的核心价值理念,成就了游牧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朽传奇,也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怀着对生态恶化的切肤之痛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一直在与生态恶化做斗争,先后涌现出宝日勒岱、王果香、尹玉珍等一大批全国造林治沙模范。九十年代开始,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生态建设和生态移民全面铺开,各地陆续实施了“围封转移”、“集中发展”、“进退还”战略和“蓝天、绿地、碧水”工程。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内蒙古采取工程、技术和经济、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推动生态建设进入到新阶段。草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实现了全覆盖,草原和森林利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草原平均植被盖度已从2001年的30.58%恢复到现在的43.1%,仅“十一五”就恢复森林植被面积244.2万亩。沙尘天气由上个世纪的年均近20次下降到近5年的年均9次左右,影响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先后关停“三高”企业3000多户,全面完成了国家节能减排各项任务,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平均200天左右上升到了350天左右。到目前,内蒙古的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已经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为进一步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精心谋划内蒙古科学发展新格局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一切文明的根基。内蒙古面临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树立新理念、谋划新格局。

(1)树立“敬畏与爱护自然”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现代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文化要先行。我们必须从积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必须从上百年生态环境的变迁中接受教训,增强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

自省和行为自觉。首先,要加强生态素质教育,建设生态认知文化,逐步将生态环境知识列为义务教育的必修内容,把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纳入高等学校的普修课程,把对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纳入轮训计划,建立终生生态环境教育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全民生态素质。其次,要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生态成本意识,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调整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主要产业及项目指南,配套各项政策,促进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到生态文明的轨道上来。第三,倡导“节约为荣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生态文化时尚,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广以节能、节水为重点的绿色消费方式,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使生态文明成为大众幸福生活的内在要求,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树立“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用生态理念和现代技术、现代管理对过去的农牧业发展方式加以彻底改造,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型农牧业,减少面源性污染,提高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比重,实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增美并进。在牧区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靠品质、品牌、品位赢得市场、增加收益。其次,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动资源型产业战略转型,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此外,要大力发展各种服务业,不仅要发展现代金融、信息、物流、技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支撑;还要注重发展电商、家政、旅游、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要把农业集中在水资源较好地区发展,把工业集中到开发区发展,把人口和服务业集中到城镇发展,“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用1%的开发面积保护99%的森林草原和耕地。

(3)树立“美丽与和谐共进”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现代人居社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很重要一点就是“以人为本”,为各族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前的内蒙古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期,在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同时,有许多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人转向农村发展,因此,一定要统筹好城乡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方面要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理念,科学规划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集镇,建设大、中、小城市分布合理的生态化城市体系,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功能和审美功能,让水系、林草与城市融为一体,使城市规模扩张和承载能力提升相得益彰,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园林化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生态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移民中出现

的新情况、新问题,统筹规划、基础先行,建设越来越多的特色村镇,实现生态农村和园林城市的交相辉映,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1.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基本思路

1.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培育全区各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文化素养,从而促成公众由被动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

(1)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来传播绿色理念,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唤起人们关爱生命的道德良知,培养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

(2)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强化人们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对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加以规约。

(3)倡导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方面要根据长远发展目标提倡文明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以适应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把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1.2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

(1)党和政府的制度保障。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治区决策中如果能固化成制度或法律,自治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2)提高政府机关的生态执政素质。各级政府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掌握和支配着公共财政及各种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力量,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民生政绩观,必须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

(3)是各级党政干部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1.3加强政策和立法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结合我区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1)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杜绝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2)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使企业和个人朝着守法的方向发展,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协调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3)建立相应的全国统一管理,不受地方、部门利益干扰的监督机构。强化监管地方政府的执法行为,完善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

(4)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2.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有效措施

2.1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为建设美丽内蒙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证。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之计在于逐步建立一整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要继续加快生态文明立法步伐,完善生态文明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补偿制度,林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制度,监督、监测体系和业绩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尝试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生产成本外部化问题的全部成本核算制度,争取探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税费制度和基金制度,尝试建立生态环境区际补偿机制和资源环境代际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培训教育制度和宣传动员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框架,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注重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生态的热情,不断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体制、新模式,实现美丽内蒙古建设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2.2加大公共投入力度

加大公共投入力度,为建设美丽内蒙古提供可靠的资金和物质保障。建设美丽内蒙古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公共事业,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委的直接指导下,由自治区、盟市、旗县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并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动员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广泛参与。在实施过程中,要落实好《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着力搞好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自治区重点生态项目建设。要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争取把更多的自有资金和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工程建设和项目投入。要继续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借助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力量建设生态。要积极开展水权、地权置换和碳交易、排污权交易,利用生态环境受益地区的出资和其它市场办法筹集建设资金。要采取奖励、补助、贴息等办法和政策,着力引导产业化生态治理和建

设的规模发展。要规划、设计、推出一批公益林、碳汇林、人工草原和沙漠治理区,争取更多的国内外资金和民间力量参与建设。

2.3稳步推进生态移民

稳步推进生态移民,为建设美丽内蒙古创造先决条件。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口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牧区人口与牲畜大幅度增长是造成草原过度利用、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自治区要研究制定利用草原的新对策,逐步把草原利用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要从根本上解决过牧超载和保护生态的问题,必须下决心把一部分牧民转移出来。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与生态协调的要求,承认并尊重广大牧民的草场承包权益和转移出来的生态价值,对他们进行足量的经济补偿和充分的就业培训。要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结合,利用内蒙古地域空间大、产业选择多的优势,支持帮助他们转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就业和生活,让更多的转移人口成为城市居民、企业员工,真正使他们“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数量,禁止新的人口流入并对以往非正常流入人口进行清退或多方式转移,从源头上减轻草原牧区和生态恶劣地区的人口压力。

2.4优化五大生态系统

优化五大生态系统,为建设美丽内蒙古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一是优化和再造林业生态系统。全面落实《大小兴安岭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和启动实施大青山南坡绿化、沙漠锁边林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林地确权工作进程,调动全社会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积极性、责任心和行动力。二是推进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复。要在总结完善“草畜双承包”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草畜平衡区要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从严控制牲畜放牧数量。阶段性禁牧区要强化草原修复能力,确保正常年份草原自然修复年年有好转。局部水资源条件较好,但人口较多、靠天然草原难以维持生计的牧区,要逐步建设人工草场,走建设养畜之路。半农半牧草原地区,要继续推进“退耕还牧”、“退牧还草”工程,大力推广舍饲圈养模式。三是下大力气完善水生态系统。争取在国家支持下搞好黄河、嫩江、西辽河等重点流域和呼伦湖、乌梁素海、居延海等湖泊综合治理。积极探索通过留凌造湖、引水济湖、退田还湖等措施保持和扩大湖泊、湿地面积。采取节约用水、人工增雨、污水处理再利用和控制面源性污染等工程与技术手段,争取留住每一滴水。以农田节水工程建设和节约用水技术推广为重点,发挥好每一滴水的作用。四是治理好沙地生态系统。沙漠、沙地及其邻近地区要以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结

合人工增雨工程继续做好飞播绿化、产业化治沙、沙子开发利用等工作。按照“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的要求,科学治沙、科学用沙,大力发展沙产业。五是切实保护好大气环境。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总量。采取工程、技术等综合措施大幅度降低企业特别是能源重化工和养殖企业的排放,全面完成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就当今的时代而言,人类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文明应当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因此,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严峻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 1 ]  杨国听:“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

报》 2007年第9期.

[ 2 ]  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 3 ]  民建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 转变过度依赖政府投资 主导经济增长的方式”,《人

民网》 .

[ 4 ]  薛晓源,陈家刚.从生态启蒙到生态治理[M]//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

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4-45.

[ 5 ]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 人民出版社,2010,20.

论文题目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对策分析

学    院:数学科学学院

专    业:应用数学

姓    名:张璐

学    号:31336016

指导教师:程宝华

2013 年 12月02 日

作文八:《政治论文1》5500字

从恩格斯的视角看待费尔巴哈伦理观以及对我国道德建设

的启示

摘要:恩格斯用辩证的思维批判了费尔巴哈伦理观的局限性以及不科学性,恩格斯认为,关于道德费尔巴哈所告诉我们的东西只能是极其贫乏的,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而这一理论对于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费尔巴哈伦理观;“现实的人”;道德建设

一.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理论的批判

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的伦理观是真正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希望用宗教来解决一切问题,他指出一切都应该融化在宗教当中。而恩格斯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恩格斯指出,按照费尔巴哈的想法,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过去这种关系是在现实的虚幻映像中寻找自己的真理,现在却直接地而不是间接地在我和你之间的爱中寻找自己的真理了。归根到底,在费尔巴哈那里,性爱即使不是他的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高形式之一。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在于:他不是抛开对某种在他看来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的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二是断言这些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完整的意义。在他看来,主要的并不是存在着这种纯粹人的关系,而是要把这些关系看做新的、真正的宗教。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有些论断是错误的,比如说: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恩格斯认为,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的变迁相伴随,但只是就迄今为止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

恩格斯说,人们迫不得已生活在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但今天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了。虽然费尔巴哈曾任真的研究过基督教,并指出基督教的神只是人的虚幻的反应、映像,但是这种观点似乎非常抽象。费尔巴哈只看到了人们之间纯粹关系的一个方面—道德。与黑格尔比较起来,费尔巴哈的惊人的贫乏令人诧异。费尔巴哈关于伦理学的观点与黑格尔刚好相反,就伦理学的形式而言,费尔巴哈认为是实在论,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虽然费尔巴哈有过这样的命题:“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如果你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没有养料,那么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用的养料了”,但是费尔巴哈完全不知道用这些命题去干什么,它始终是纯粹的空话,甚至施达克页不得不承认,政治对于费尔巴哈是一个不可通过的领域,而在善恶对立的研究上,他同黑格尔比起来也是肤浅的。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引起的历史作用。历史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可怕的领域。

总而言之,恩格斯认为,关于道德费尔巴哈所告诉我们的东西只能是极其贫乏的。追求幸福的欲望受到双重的矫正。第一,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第二,受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如果人们要满足这种欲望,就必须能够正确的估量自己的行为后果,另一方面还必须承认他人有相应的欲望的平等权利。因此,费尔巴哈认为,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已爱。而恩格斯认

为,上述的费尔巴哈的观点不能说明其他什么,仅仅表现了他的命题的贫乏和空泛。费尔巴哈的道德或是以每个人无疑地都有这些满足欲望的手段和对象为前提,或者只向每一个人提供无法应用的忠告,因而对于没有这些手段的人是一文不值的。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不管他自己多么不愿意或想不到是这样。恩格斯说费尔巴哈认为,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帮助克服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而且这是在一个分裂为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社会里。这样一来,他的哲学中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老调子。

在恩格斯看来,简单扼要的说,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是和它的一切前驱者一样的。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不适用的,而在现实世界面前,是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软弱无力的。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并且,只要它能破坏这种道德而不受惩罚,它就加以破坏。而本应把一切人都联合起来的爱,则表现在战争、争吵、诉讼、家庭纠纷、离婚以及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尽可能的剥削中。同时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

二.以“现实的人”为研究的出发点的科学性

恩格斯指出,以“现实的人”为研究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以往历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来创建“新唯物主义的”的历史观的。从黑格尔“精神的人”、费尔巴哈“感性的人”到马克思“现实的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任何历史观研究的一个起点和前提问题,唯 物史观也不例外。但是,马克思注意唯物史观与以往历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抽象的 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来创建“新唯物主义的”的历史观的。从黑格尔“精神 的人”、费尔巴哈“感性的人”到马克思“现实的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在其庞大的思辩体系中,一般来说,并不否定人 的劳动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对此,马克思曾作过这样积极的评价:“黑格尔由于理解到——尽管又是通过异化的方式——有关自身否定的积极意义,所以同时也把人的自我异化 、人的本质的外化、人的失去对象和失去现实理解为自我获得,本质的表现,对象化,现实 性。简单说,他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理解 为对异己本质的关系,把那作为异己存在物来表现自身的活动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1 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世界中的实现和展开就是自我意识的自我运动。自我意识的这 种运动实际上包含了从自我意识到对象再回到自我意识这样三个逻辑的环节。在黑格尔看来 ,这三个环节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圆圈,意识的运动就是这样一个圆圈式的发展过程。

由于黑格尔把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异化以及异化的扬弃都精神化了,因此,不仅现实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异化被看作意识的活动,而且异化的扬弃也被看作是对异化的一种自我认识,即自我认识到“在自己的异化本身中也就是在自己身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黑格尔对异化的这种精神的扬弃,不但没有触动现实的一根毫毛,反而为异化的现实 作了哲学论证,异化的扬弃成了异化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证”。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考察始终停留在人的自然的、感性直观的基础上,即

使涉及人的社会性,也把它归结为“人的一切本能的需要和本质的总和”,或者归结为理性、爱 、意志力这些单个人所固有的“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因此,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只是“感性的人”,它显然不同于黑格尔的“精神的人”,但它仍然栖息在现实社会关系之外。

在费尔巴哈之后发展费尔巴哈的工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马克思在论唯物史观的起点问题中谈到:“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 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生活条件,包括他 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 方法来确定。”2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起点范畴就是“现实的人”。对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作了明确的论述,并对什么是“现实的人”作了确切的界定。所谓“现实的 人”扬弃了“劳动”和“人”,是比劳动和人抽象程度更高的范畴。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直接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克服了它脱离社会实践的直观性;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改造了黑格尔的哲学,吸收了它在抽象 思辩中隐含的关于人的“劳动的本质”,关于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是对象性活动过程的思想 。正是在这种批判继承并发展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具体论证了关于“现实的 人”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谈到人的时候,首先应该确立的前提是,人“无疑是有 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 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哲学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但要讨论人的本质,首先必须承认人是有生命的客观存在 ,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某种无人身的精神或意识。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 本质的思想首先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合理思想。

但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提出了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语言、文化或随便别 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然而,人区别与动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却是生产劳动,“这些个人把自 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的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 料。”  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到此为止,对于“现实的人”的探讨还必须进一步回答 :人是在什么样的物质和社会的条件下从事生产的?他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生产? 因此“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 生产是一致的,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 物质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假如离开人的生产物质条件来谈人的劳动本质,这仍不免陷入抽象的议论 ,只有把人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加以考察,才能揭示“现实的人”的真正现实的本质。

因此,“真正现实中的个人”,不仅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而且“是在一不定期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什么是“现实的人”的最概括的说明。   从黑格尔“精神的人”、费尔巴哈“感性的人”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的人”,这是一次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的飞跃。

三.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方法论要求

以“现实的人”为研究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一理论对于目前我国的道德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方法论启示便是:

1.必须坚持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研究社会问题应以具体的现实的人为研究的出发点。

2.必须坚持科学的矛盾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社会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把矛盾看成积聚革命力量的条件,是革命党的思维方式;执政党需要新的矛盾分析法,仅仅用阶级矛盾囊括所有社会矛盾似有不妥。

3.唯物史观是执政党科学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

在现今的中国建设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建设还是精神道德方面的建设,只有在党的方针政策下,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物质和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有效的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公民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建设符合现阶段发展要求的道德。

为了实现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激情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思想动力和方向保证的巨大作用,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强调“德治”的重要性,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做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加强道德教育,实施“以德治国”,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德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以德治国”的实施,是“以德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维护和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但它和法律不同,它的实施,不是依靠某种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全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 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只是我们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在当前,既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也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经过改革以来的不断努力,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相比较而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尚在建设之中。这一道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包括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

道德乃是社会之根本,规范着社会行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为标准。因此,我们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注释: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人民出版社,1979:175.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 人民出版社,1995:66-67.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99.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

人民出版社,1995.

3.付正华,余大中.费尔巴哈在宗教伦理学说上的失足极其根源.[J].石油大学学报,1993(4):42-45.

作文九:《政治论文1》900字

政治论文

张诗超

以“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敬老文化”为主题的2014年全国“敬老月”活动今天在京启动。活动时间从10月1日至10月31日,有五项内容: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敬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老年维权优待活动;组织开展“老有所为”先进典型宣传活动。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从上述活动中我们会明白要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敬老文化,尊老爱幼是我国古代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优良的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于孝顺,在我们生活边有许许多多的老人,孤独着,而我们要多为那些老人们着想。而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真,依然会感受到老人家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会感受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内蕴的品质和理念是不能放弃的。

老人他们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们,再经由我们,一代一代传承。引导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导我们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老人是历史的见证者,给我们传递历史的正能量。因此我们政府关爱老人,社会关爱老人,家庭成员关爱老人

让敬老、尊老之风却应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阳光,永远是春天!

中华美德永垂不朽!从上面的事中,说到了关爱老人,社会在行动!既然说的关爱老人,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关爱,就要自立自强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环境,就要对老人放手,使他们有高兴的生活方式,就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

作文十:《政治论文新》1400字

我觉得作为一名研究生,非常有必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时刻关注中国国情,掌握中国及世界发展动态。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发展道路,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操,更能将自己和社会、国家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我们将来的人生是何其重要。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历史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 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爱国思想的青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个人而言,开设这门课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修为,另一方面扩展了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我们青年学生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需要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未来之路,为自己为社会不断发展自己获得进步。作为研究生要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新思想、新知识,打好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我们成为国家新型人才的决定因素。

方法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 这将是一个长期的, 复杂 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